人生从这里起步(精选6篇)
人生从这里起步 篇1
在每年招生的第一次家长见面会上,总有不少家长问我:“吴校长,我们家长该为孩子做好哪些入学准备?”
面对家长的这一提问,我在全面阐述“七外”办学理念的同时,总不忘提及我校从2005年创办以来,是如何根据儿童品德认知的发展规律,从细微处着手,扎扎实实地开展养成教育的。因为我觉得,这是在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基础,在为学生一生发展做好准备。我告诉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七外”将学生行为养成中繁多的操作内容进行创意性整合,采用“一二三四,手拉手,大步向前走”这一常规模式来构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导向,并以此作为行动口号与行为准则,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为此还提出了一句响亮的口号:精彩人生,从每天的“一二三四”起步。
这里的“一”,指的是一句话,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句诚挚的话语,希望孩子们用得体、礼貌的话语,传递美好情感,传播人间真情。通过这一句句礼貌用语,学生学会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一句句礼貌用语,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朋友;这一句句礼貌用语,让校园变得更加和谐,孩子变得更加可爱。
这里的“二”,指的是两双鞋,进校时穿一双鞋,进专用室换一双鞋。每次进专用教室,孩子们都要换上白色专用鞋,让学生学会轻声走路,不打扰他人,更学会爱护公物,爱校如家,让自己的校园更美丽。
这里的“三”,指的是三块布,每个学生上学时自带手帕、餐布和抹布,“三块布”不仅培养了孩子们讲卫生、爱劳动、自己事情自己做、班级事情争着做的良好习惯,而且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为保护地球献上一份心力。
这里的“四”,指的是每个学生应该养成四种终身学习必备的习惯,即带齐课业用品,科学有序地学习,追求学习效率,善思考爱发问,以呼唤内心的责任感促使学业成绩优良。
这“一二三四”掷地有声,表达浅显具体,内涵却十分丰富。它既吸取了中国传统的“君子之风”,又融合了西方文明的“绅士”、“淑女”要求。“手拉手”,则表示师生、生生、家校互动互助,奔向文明。“大步向前走”,要求每个学生将文明的行为内化成习惯,将习惯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这是一个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旨在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的现代的、文明的中国人。
常有家长这样问我:“吴校长,现在社会上不少家长都在为孩子寻求‘一对一’的精英教育,都在教孩子如何在学习上‘攻关’,而‘七外’却一反常态,从‘一二三四’的养成入手,这是出于何种考虑呢?”
我十分理解家长提出这一问题背后的“潜台词”。于是,我告诉他们,开展养成教育是我一向的主张,我早在世界外国语小学做校长时就已经开始研究了。那主要是缘自20世纪90年代《新华日报》上一则新闻带给我的心灵震撼。
这则新闻十分简单,大致内容是:
在有75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参加的集会上,记者采访了一位老学者:您认为自己是在什么地方学到了最主要的东西。
老学者思考后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我最主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伙伴;别人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与会者一致表示同意。
这则新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一是早期教育十分重要,原来,一代英才正是从幼儿园起步的;二是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每一个为人处世的行为细节,帮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他们终身受用。
我很喜欢跟家长分享这样一句名言:“撒下思想的种子,便收获文字;撒下文字的种子,便收获行为;撒下行动的种子,便收获习惯;撒下习惯的种子,便收获人格;撒下人格的种子,便收获命运。”这个经由思想塑造命运的模式,其实就是创造生命的过程,阐释了生命力量的本质。由此我想起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则短小的新闻,一句至理的名言,它对生命力量本质的阐述,同样也震撼了家长们的心灵。记得有位家长当时还借用英国思想家、科学家培根的一句话来说明习惯对于人的影响:“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
但要使每个学生从进入“七外”的那天起,就知晓、理解并实践这句行为规范口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使“一二三四”教育活动的要求能深入学生们的心间,学校老师们还采用多种形式,或将要求细化,或编成儿歌,让学生经常诵读记忆。如:
——《一句话表达情意,我的朋友真多!》
与人见面,送上一句:“你早!”影响他人,快打招呼:“对不起!”
与人分别,送上一句:“再见!”请人帮忙,快打招呼:“麻烦您!”
见人长处,真心赞美:“你真棒!”见人失误,热情鼓励:“没关系,加油干!”
见人漂亮,真心赞美:“你真美!”见人成功,衷心祝贺:“真好,向你学习!”
别人犯难,主动询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请说!”
别人苦恼,轻声关爱:“遇上什么麻烦?我来帮你!”
——《两双鞋体现文明,我的仪表真好!》
穿上鞋子出家门,挺起胸膛轻轻走。公共场所不奔跑,我们走路最像样。
日常用鞋穿脚上,东南西北走天下。鱼贯而行靠右走,礼貌待人记心上。
专用室穿专用鞋,就像回家换双鞋。学校就是我的家,爱护环境永不忘。
——《三块布保护地球,我的家园真美!》
用餐之前铺餐巾,餐桌干净精神爽,饭后餐巾擦小嘴,饮食高雅又文明。
劳动干活用抹布,我理柜子你扫地,你抹桌子我擦椅,环境整洁又美丽。
小小手帕随身带,擦完小手擦鼻涕,多用手帕少用纸,保护地球我第一!
——《四种习惯助学习,我的学习真棒!》
小小书包自己理,课业用品都带齐,自己事情自己做,爸妈夸我有条理。
上课专心学倾听,争取发言最积极。眼鼻口耳齐参与,分秒必争勤学习。
做作业前先复习,做完作业忙预习。作业做得顶呱呱,今日功课今日毕。
小小问号在行动,是什么?为什么?喜欢思考喜欢问,老师夸我爱学习。
如今,在七宝外国语小学,“一二三四”已成为学生的行为标杆;“手拉手”,孩子们根据这一要求,互相帮助,团结起来共同前进,把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成长结合起来;为达到“大步向前走”的目标,孩子们努力进取,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提高,年年有飞跃。
事实也正是如此。记得2011年毕业生小栾同学的妈妈在一篇回忆女儿在“七外”的文章中,曾写下这样两段感人的文字:
自从女儿进入“七外”,我们感觉到了她的成长:从她的那一声声“老师好”里,听到了“礼”;从她准确表达出对故事世界中角色的爱恶的语言中,觉察到了“义”;从她把零花钱轻放在乞讨者碗里的小手上,看到了“仁”;从她提醒陌生人要注意“左行右立”的婉转规劝里,我们发现了“智”;从她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手工而不让爸爸妈妈帮忙时,我们感受到了“信”。虽然这只是起步,却是不折不扣的进步,看得见、摸得着,真实的存在。所有的单纯、务实、进取、坦荡、乐观,都包含其中。
正是这样,我们希望女儿要永远记住她在七宝外国语小学所度过的美好时光,记住吴校长,记住老师们,正是他们辛勤的教导和精心的培养,她才打下了一生受用不尽的良好基础;也正是他们,让我们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骄傲。
“七外”的道德教育,不仅在外显的基本行为上规范学生,而且在德性养成上让学生以“朝思暮问”的形式来反思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做好了必要的行动及心理准备。
何谓“朝思暮问”呢?我曾用诗化的语言作了如下表达:
每天清晨,孩子们沐浴着丝丝晨风,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从心底发出呼唤:新的一天开始了,想一想,今天该怎么努力?
每天傍晚,孩子们踏着夕阳,内心更是充满着喜悦,凝神反思,问一问,今天有什么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的确是这样,“不教之教”是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我们常说,一个人做点儿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让学生不断给自己警策,作为教师,更要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教育的习惯。
“七外”的“朝思暮问”校训,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理念——“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终究是要离开纯净的校园世界,步入五光十色的成人社会,而一旦学生养成了自我教育的习惯,他们就能够在成人社会不断地调整自己,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
“七外”这一不同寻常的“朝思暮问”校训,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反省、自我约束的心理机制。同时,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秘诀。一个不会自我反省的孩子,永远也长不大。一个孩子学会了自我反省,就等于掌握了自我完善和健康成长的秘诀。孩子通过自我反省及时修正错误,不断地调整精神信息系统接受信号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以确保信息系统不紊乱。
五(1)班的小张同学的妈妈在学校举办的“家长论坛”上说:
孩子进入“七外”的第一天,我们学到的就是“朝思暮问”这个校训。每天回到家,孩子会告诉我们,她在去学校的班车上想今天要做什么,回来的班车上回想今天学到了什么。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方法,它培养了孩子不断进取的思维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将受用。“七外”,真是一个理想的教育王国。她每天都能给我们带来新的东西、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法。
建校九年来,“朝思暮问”作为校训已成为“七外”每一位学生的思维习惯。近年来,学校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组织教师在认真学习美国优秀教师克拉克的50条班规的基础上,要求各年级根据学校对“学生在校的一日规范”修订要求,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具体、细致的规定,形成了新20条行为规范要求,以进一步成为学生“朝思暮问”的有效抓手,力求养成教育过程中孕育美德,植入正确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成功在于探索。本学期,我校各年级纷纷以新20条行为规范作为主要抓手,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性探究。
比如一年级组,重新定位了一年级学生在行为规范养成中所处的阶段。他们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在年级组中推行“积分制”方式,促进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规范达成度。积分卡分为1分、2分、5分、10分、20分、50分、100分不同分值。学生从入校晨读开始,一直到下午放学广播结束,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奖励。积分达到100分时可以让一枚“小火箭”升空,还可以兑换一件精美小礼品。
又如二年级组,就新20条行为规范要求开展了以“行为诊断书”的形式进行实践性探索。所谓“行为诊断书”,就是引导发生问题的学生认识错误,发自内心地改正错误。也就是说,在学生发生行为偏差时,先让其自我反省,找出缺点,然而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边填写“行为诊断书”边分析“病因”,同时制订“治疗”方案,并通过学生、家长、教师的三方合力,促使这类学生尽早“康复”。
再如五年级组,就教师角色的定位问题开展了小学毕业生班级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比如,他们提出:“班级制度你们定”——班主任是学生自主管理目标制定的“引导者”;“班级环境你们建”——班主任是学生自主管理角色承担的“发现者”;“班级管理你们来”——班主任是学生自主管理成长体验的“指导者”;“班级管理你们评”——班主任是学生自主管理评价的“组织者”。
“七外”坚信:种下好行为,收获好习惯;种下好习惯,收获好性格;种下好性格,收获好命运。师生们说,让我们将“朝思暮问”付诸行动,努力争取每天有一点小小的进步。精彩人生,正是从这里一步一步开始的。
人生从这里起步 篇2
孩子的成长从这里起步
思礼中心幼儿园位于环境优美、风景秀丽的万洋湖畔,是济源市思礼镇政府承办的公办民助幼儿园。全园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总投资600余万元,2008年秋季开始投入使用。幼儿园园内设施齐全,玩具齐备,硬件设施一流,全园共有10个教学班,280名幼儿。其中,蒙特梭利教学班4个,多元智能教学班6个,36名教职工,经过全园上下的不懈努力,今年5月26日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济源市示范幼儿园”。(附全景照)
办园目标: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塑造幼儿健全的人格、为幼儿一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做样式)
办园宗旨:尊重幼儿、快乐幼儿、发展幼儿。(做样式)
一、领导视察:幼儿园建园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注下,在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家长朋友的高度赞扬!
1.河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督查组”副组长,商丘市政协副主席来我园视察工作。(附照片)2.河南省妇联领导来我园指导工作。(附照片)3.2010年5月26日,济源市教育局局长、镇党委书记参加“济源市示范幼儿园”揭牌仪式。(附照片)4.济源市卫生局、疾病防控中心领导来我园检查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附照片)
5.济源市教育系统老干部来我园视察工作。(附照片)6.济源市人大、政协等领导来我园视察工作。
二、幼儿园环境特色(附照环境、环境创设)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我园通过创设结构合理、卫生安全、朴素典雅、大方美观的育人环境,使幼儿在优美的环境中认识各种事物,理解各种现象,获得各种感受,升华自身情感,让幼儿生活在真正属于自己的世界里,让孩子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三、幼儿园课程特色
我园开设有蒙特梭利教学班和多元智能教学班。
蒙特梭利教育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的深入了解,尊重其人格尊严和成长过程。从促进儿童身心发育角度去设计教学,为孩子一生奠定智慧与品格的良好基础,培养自主、持续的学习工作习惯。在众多的西方幼儿教学法中,蒙特梭利教学法称得上是符合中国国情最好的幼教方法。蒙特梭利教育做为我园的特色教育,越来越受到孩子的喜欢、家长的好评、社会的认可。
为了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我园还增加了分享阅读活动。分享阅读是利用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根据儿童认知规律编写的分享阅读材料,配合分享阅读教育方法,在幼儿园实施的一种不以学习为直接目的、类似游戏的阅读活动。通过精心编制的分享阅读教材,加上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辅以家长温馨激励的巩固,让孩子在快乐中享受阅读,学会阅读,进而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这是一个可以让老师与幼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都可以互动起来的阅读活动!为了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我园还开设有美术、舞蹈、奥尔夫音乐特长班!
附蒙氏照片
附分享阅读照片
附特长班照片
四、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
自制玩教具也是我园的特色。一方面,自制玩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为它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及时创作,并可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同时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启迪孩子的创造想象;另一方面,自制玩教具也可以为幼儿园节省一部分开支。自制玩教具活动使教师学会了创新,提高了专业技能,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材料。
五、强大的师资队伍
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是幼儿园各项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动力,更是学校发展必须深入研究的永恒性课题。我园拥有一批青春活泼、充满朝气、热爱学习、团结进取的优秀教师。教研是教师提高专业素质的主要途径。为了使教师在教研中快速成长,幼儿园制定了严格的教研计划。教研活动由园长亲自带领,从推门听课、现场评课、观摩课比赛、各项技能学习比赛,外出学习谈体会,在园学习谈经验等内容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许多教师都在教研中获得了快速提高。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们在不断的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附教师学习照片
六、卫生保健:卫生保健工作在幼儿园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品卫生法》等有关规定,做好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卫生消毒、幼儿膳食管理工作,定期组织保教人员学习,制定合理的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坚持搞好幼儿体育锻炼,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按规定组织教工及幼儿进行全面体检。坚持晨检与全日观察相结合,并做到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我们坚持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毛巾、水杯、玩具、被褥、图书、空气等严格消毒,由保健医生等专门负责检查和记录、总结。确保每一位幼儿都是健康的、安全的、快乐的。(附消毒记录本等照片、幼儿洗手、喝水、幼儿吃饭、消毒等照片)
一、保健医在对幼儿进行晨检
七、丰富多彩的幼儿活动
幼儿园是儿童的乐园,为了充分利用幼儿园的教育资源,有效灵活的实现教育目标,拓展幼儿的学习、生活空间,开阔幼儿的视野,幼儿园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阶段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
一、幼儿园课间操活动
二、孩子在上蒙氏课
三、孩子们蒙氏操作
四、孩子们在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五、幼儿园里的文体活动
六、孩子们在娃娃家玩耍
七、孩子们在玩自制玩教具
八、动动手
九、庆生会
十、孩子们在小菜园认识各种农作物
十一、亲子运动
十一、冬至包饺子活动
十二、孩子们在小菜园认识各种农作物
十三、教师运动会
十四、防火演练
八、荣誉集锦
2009年在迎“六一”金色童年汇演中荣获二等奖,田晓霞老师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取得绘画二等奖,李金玲老师在说课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09年9月份我园部分师生参加了河南省首届“祝福祖国”绘画大赛,有十几位小朋友分别荣获了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奖等多项荣誉,王骄阳老师、崔晓晓老师荣获了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0年5月济源市幼儿园环境创设评比活动中,我园荣获一等奖。
2010年5月26日被市教育局命名为“济源市示范幼儿园”。2010年7月李锐锐老师在济源市“我的好朋友”儿童画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辅导教师奖。
2010年5月李金玲老师的音乐课《穆桂英挂帅》被评为济源市右列教学课程优质课,荣获一等奖。
2010年8月李金玲老师的《花木兰》一课在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幼儿园有效教学研究”教学观摩课中荣获二等奖。
创新从这里起步 篇3
一、当前小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都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小学生虽未面临大的升学压力,但他们也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很多地方虽然不允许对小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却依然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老师工作的主要指标,更有甚者搞起了对教师的排名。在这种考核机制下,老师只能兢兢业业将精力都放在学生的成绩上,这就必然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在重压下的孩子们童年的梦想都被课业挤占,谈何创新能力呢?由于小学涉及的知识较为基础,很多教师容易安于现状,缺乏学习动力,忽略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他们缺乏创新的勇气与改变的魄力,重复着常年不变的劳动,鲜有新意,这样的教师怎么能够教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始
新课程标准里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目标方向与价值指引,但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教师转变了观念,意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将理念转化成教师的实际行动,才算是这项事业真正的开始。
1.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很多教师师范毕业后就很少再涉猎新知,仅凭借教师的经验做着年年相仿的教学,不仅学生不能得到更多的东西,教师也会因为内容单调而陷入职业倦怠。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教师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
多年来,我们形成了一整套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教育方法,而其中有些方法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害无利的,因此,教师不能只沿袭旧有方法,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打破常规,在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但凡创新都有风险,要面对压力,有志改变教育现状的教师需要拿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教育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3.教师要培育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是指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而因人、因事、因地制宜地使用各种观念、知识、技能、能力和条件、手段与方式的才能。教育智慧体现在教学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学习成绩的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关系,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完全可以两者兼得,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是教育智慧的体现。总之,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教学已经达到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境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然水到渠成。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实途径
从思维模式上来看,传统教学中常用的是“演绎法”,即从一般到特殊,从理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而不适用于小学教育。而“归纳法”就会好很多,即从特殊到一般,从实践中总结结论,从具体到抽象,这与儿童从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的思维发展规律是一致的。采用“归纳法”教学不仅使学生易于接受,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也是创新的基础。
有了好的教学模式,还要用一些策略调动学生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创新意识。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爱问心,保护学生的质疑心,树立学生的超越心,这些都是创新的萌芽。总之,课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温床。
四、营造有利于创造性培养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创新提供空间
校园文化包括办学的指导思想、学校管理、环境布置、教学评价体系及班级气氛等各种学校因素,学生处在校园当中,自然会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如果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氛围当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而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学校氛围至关重要。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有的学校对于小学生在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极为严格,衣服怎么放,鞋子怎么摆都有近乎严苛的要求,这样的做法或许可以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便于学校管理,但对于培养创新能力,是极为不利的,基本的自由都没有,何来创新呢?所以学校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这样一个自由宽松的气氛。
对于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既困难又简单的工作,困难在于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复杂的,很难有一个确定的模式,而简单在于只要你去做一点改变,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就一定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战无双 1从这里起步作文 篇4
战无双 1从这里起步作文
,
小学生作文大全
“中华第一速”从这里起步 篇5
2009年6月29日深夜,中国北车新一代动车组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一夜未眠。距离3月16日签署100列新一代高速动车组订单已经过去近3个半月,研发人员终于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新一代高速动车组的系统设计,为2010年实现交车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2009年7月1日,中国北车为澳大利亚研制的首列4辆不锈钢双层客车试验车在大连港装船出海,第一期合同将为澳大利亚提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626辆不锈钢双层客车,标志着中国人用先进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叩开了发达国家铁路市场的大门。
依托创新实力,中国北车的经营业绩快速增长,公司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113.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68.9亿元;利润从2000年的2 500万元增长到2008年的13.9亿元;上缴国家税金由2000年的5.5亿元,增长为2008年的18.5亿元;总资产规模由2000年的117.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80亿元。在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同时,中国北车还依托创新技术,创造了绿色、环保、节能的社会效益,用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相关产业,带动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中国北车仅用了不到5年时间,通过实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实现了从普通列车到高速动车组技术的飞跃,完成了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重大跨越。
《企业文明》:据报道,温家宝总理今年两次考察中国北车,使集团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深受鼓舞?
崔殿国:是这样。今年3月21日,温家宝总理考察中国北车大连机车公司,在听取了中国北车关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汇报后,温总理非常欣慰,勉励中国北车的员工:“和谐机车已经闻名全球了,不仅要跑遍中国的大地,而且要跑遍全世界。在铁路领域、在机车研发生产上,中国有能力占领世界的最高点。”
6月19日,温总理来到中国北车唐车公司,考察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生产线,对中国北车立足自主创新、实施技术引进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铁路建设需要我们装备制造企业有巨大的发展,需要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质量,保证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环保。我们靠什么?就是靠在关键部位取得自己的知识产权。”温总理勉励北车员工:“高速铁路动车组产业大有发展前途,广大职工要站得高、看得远,更要脚踏实地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走出去,走向世界。”
这是党和人民的嘱托,是中国北车的追求!
崔殿国在描述中国北车的发展前景时说:“我们的愿景是成为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世界级企业!”
《企业文明》:崔总,当初中国实施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时,面对发展机遇您是怎样考虑的呢?
崔殿国:不可否认,以往我们在高速和重载技术方面,始终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始终没有找到缩小这种差距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总体要求,以开放包容的胸怀,谋划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学习和赶超国际一流水平的路线图,这是符合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客观现实和规律的科学抉择,能够使我们借鉴国际同行发展的成功经验,在较短的时间内用较小的代价实现我们在研发理念、设计水平、制造能力等方面快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目标。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跨越,实现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对世界先进水平的赶超。
《企业文明》:北车是如何在技术引进的同时,达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呢?
崔殿国:自主创新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能力,只有不断地培养创新的习惯与能力,才能永站潮头、永续发展。自主创新不排斥技术引进,要把技术引进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历史的经验明示中国北车,只有在引进先进产品的同时,构建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搭建自己的产品研发与制造平台,才能形成生生不息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使之成为促进企业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
“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是“北车模式”中关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不但体现了中国北车对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方法的本质把握,也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广大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科学态度。
“僵化”是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优化”是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固化”则是总结与提升的过程。按照“僵化”原设计与标准的要求,中国北车不惜投入,指导参与技术引进的四大主机厂4100多技术人员与操作工人赴境外技术转让企业学习培训,老老实实当学生,并通过回国接力培训2.5万余人次,在技术与操作层面全面系统地普及了技术转让的全部技术与工艺文件。原原本本“僵化”引进技术,在吃透和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产品制造和应用需要实施调整“优化”与创新,再将其“固化”于制,变成指导整个研发制造过程的技术标准与工艺文件,通过一个完美闭环,实现了操作工人对先进工艺流程和操作法的理解与掌握。
《企业文明》:王书记,您能否谈一谈北车集团党组织在自主创新、推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最好能举例说明一下。
王立刚:中国北车有职工9万多人,其中党员3万多人。近年来,为了使政治工作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中国北车把企业的中心目标作为党建工作的任务,认真加强自身建设,为促进改革改制、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维护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拉动企业迈向一个又一个发展高峰。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在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方面得到了充分发挥。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把方向、议大事、保落实,确保决策科学和政令畅通。紧紧抓住全面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这个重点,持续深化“四好班子”创建活动,培养锻炼了一支懂管理、会经营、善决策的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了结构合理、富有朝气、团结进取的领导班子,打造了引领中国北车持续发展的优秀团队。各级领导班子切实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方针,牢记宗旨,心系职工,一心一意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千方百计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职工生活水平,把企业带上发展之路,让职工走上富裕之路,体现了我们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使命和责任。在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工作中,党组织充分发挥作用,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的优势,保证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
以时速350公里动车组项目实施为例。党组织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在党员干部中就“要不要引进,如何引进,能不能完成,如何完成”等问题,开展深入讨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深入开展“双培”活动,把技术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业务骨干,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同时,把完成项目的难点作为工作的重点,建立以党员为骨干的技术、管理攻关团队,通过“创先争优”、“立项攻关”等活动,组织广大党员,以奉献的精神和辛勤的汗水, 团结职工群众,攻克一道道难关,突破一个个核心技术,使中国北车站在行业技术的前沿,充分发挥出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先进性体现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党建工作的助推作用效果显著。
《企业文明》:人才是事业的核心,听说北车集团有个“五个一人才建设工程”,能否介绍一下内容?
王立刚:站在构建创新型企业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是打造世界级企业的核心力量。为适应“掌握世界一流技术、生产世界一流产品、建设世界一流基地”的需要,中国北车着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专家人才队伍。实施了“五个一人才建设工程”,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有计划地选拔培养了1名以上国家工程院院士候选人,10名在国内外同行业富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专家学者,100名专业学科带头人,1 000名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创新骨干,1万名包括“金蓝领”、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在内的高技能人才。以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为契机,以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为依托,深入实施了专家人才工程,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专家队伍。在人才战略的指引下,中国北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整个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中,各有关企业把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人才保证。仅时速350km/h动车组一个项目,我们就委派了97个团组580多人次赴德国西门子公司培训。培训覆盖了设计、工艺、管理、操作技能等动车组所有类别,接受培训的人员悉心学习西门子的技术、技能、管理,在回国后迅速成为各个岗位的骨干力量。同时,强力推行了一岗一证、持证上岗制度,有1 216名员工取得动车组项目上岗资质,保证了产品的工艺技术要求和质量。
目前,中国北车拥有两名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和铁道部技术委员会机车车辆装备制造业中唯一1名委员。拥有16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首席专家11名、资深专家44名、专家352名。拥有近2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各级各类技术专家500多名。拥有技师和高级技师2 300多名。充分依托轨道客车和牵引电机两个博士后工作站,面向海内外招聘各类优秀人才。每年有1 000多名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加盟北车,成为公司的新生力量。
面向未来,中国北车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700亿元,培育发展出2~3家年销售收入达百亿元的子公司、4~6家销售收入达50亿元的子公司,实现3年再造一个北车。第二步,到2015年,销售收入比2008年翻两番,成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央企业之一。第三步,2020 年前进入世界500强,各项指标达到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世界领先水平。
幸福人生,从规划起步 篇6
然而,关于志愿,很多同学都很迷茫。经常有读者打来电话咨询:“我一摸考了550分,能报考什么专业呢?”“你能告诉我哪些专业毕业后好就业吗?”……每当接到这样的电话,我都有点为难。因为选择专业并不是仅凭一个分数或一个就业率就能做决定的。这时我往往会反问:“你喜欢什么专业?准备填什么志愿?”很遗憾,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我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或者“我没想过,等分数出来了再决定吧。”
这就是我们高三同学的现状,对自己没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对未来缺乏最基本的规划。一个职业规划师曾经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古代人结婚,往往是二舅五叔、三姑六婆全体出马,七嘴八舌,出谋划策,请媒婆穿针引线,然后迷迷糊糊就结婚了。这在现代人看来很荒谬,可如果把婚事改成填报大学志愿,就成了今天中学教育的现状。这的确是一个很荒诞的现象。据一项调查发现,近一半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有65.6%的大学生表示将另选专业,这样的学生如果在大学期间或职业生涯中没调整好,他今后的一生可想而知。
我们来看看同一个年龄阶段的美国高中生怎么做的。在美国。高中毕业以后,家长跟孩子之间就划清界线,经济往来就自立了。这时,美国孩子很少直接上大学,而是一毕业就去打工赚钱,赚上大学的钱。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探索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朝哪个方向发展。结果钱赚够了就知道该学什么,该怎样去学了,而不是左突右突找不同的方向。再看看我们,每天埋头学习,争分夺秒,专业、职业似乎是远在天边的事情。然而等高考结束,又要在几天、半个月内匆匆忙忙填报志愿,往往是选一个按自己分数能进的学校,对选什么专业却想都来不及想。专业往往预示了未来的职业,职业则事关一生的成就与幸福。如此终身大事,这般草草决定,不是很荒诞吗?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同样,一个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人通常什么也干不好。所以,确立一个具体的职业目标和专业方向,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想干什么是选择专业的前提条件。学习压力大,时间紧不是借口,距离高考,我们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从现在规划,一切都不晚。专业无好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放假的时候。静下心来问问自己究竟喜欢什么,以后想过怎样的生活:做一些职业测试题,了解自己的优势智能、职业兴趣、职业性格等;还可以通过高校网站了解专业培养方向、主要课程,并翻阅相关专业教材。从中选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专业。
【人生从这里起步】推荐阅读:
习作从这里起步08-04
兴趣从这里激发05-13
精彩从这里启航05-29
梦想从这里开始09-24
精彩生活从这里开始05-12
完美生活从这里开始06-23
83青春从这里起航05-16
美好从这里开始的作文10-19
上海梦想课程《让梦想从这里起航10-23
命题作文“从这里开始”优秀作文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