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

2024-06-23

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通用12篇)

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 篇1

1. 前期准备

访谈前做充足的准备, 尽可能找到与之相关的资料, 这是节目成功的要素之一。人物类访谈, 必须准备好人物背景等资料, 对采访对象有大致的了解, 使提问、交流有的放矢;话题类访谈, 必须熟记与话题相关的资料。财经节目经常会涉及到政策条款, 要预先学习。比如今年4月《新@财经》做的一档春季房展会的访谈, 说到“国五条”对二手房市场的影响, 主持人应该知道“国五条”的内容是什么, 并延展到之前出台的“国八条”的内容, 为什么现在要推出这个政策, 只有把这些都弄清了, 才能与嘉宾站在同一层面, 继而深入地交流。在录制之前, 主持人要熟悉策划方案, 与编导探讨脚本, 将访谈大纲烂熟于心。不过, 熟记大纲不能机械, 否则, 嘉宾侃侃而谈, 主持人却只顾着考虑下面的问题, 访谈就变成呆板的问答, 节目缺乏生气。

2. 进入话题

进入访谈的方式不能千篇一律, 应根据访谈对象、访谈话题的不同而匠心独运, 设计好开题。话题轻松的访谈, 可以闲聊方式进入主题;主题性较强的, 可以近期引人注目的新闻进入话题。切入的点越小, 越好控制。有位嘉宾第一次进演播室, 非常紧张, 说话结巴, 导播在耳机里怒吼, 让嘉宾怎样怎样……这时候再把更大的压力传递给嘉宾, 只会使其更加紧张。于是, 笔者以他口音的一个善意的玩笑开场, 转移他的注意力, 让他放松下来, 节目得以顺利进行。

3. 提问方式

访谈节目时间有限, 主持人必须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开门见山型, 这是比较直白也比较稳妥的方式, 主持人控场比较容易;设问型, 假设话题, 深入挖掘, 让被采访者提出真实的感受;在涉及比较尖锐、敏感的话题时, 可采取追问、反问的方式, 往往会得到真实的回答, 但也可能引起被访者的不快, 最好是适时适量地追问, 不给对方以咄咄逼人的感觉;潜问型, 从被访人的兴趣点出发, 让其主动接话, 按着主持人的思路走。

4. 学会倾听

真诚的倾听是对人的尊重。嘉宾感觉到主持人在倾听, 会讲出自己想说的话。被访对象在接受采访时, 会反馈给主持人各种信息, 主持人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在最快的时间辨别出哪些是重要信息, 哪些是次要信息, 哪些是无效信息。这样, 才能对倾听到的素材进行现场“编辑”, 思考话题的衔接、贯穿, 以及结束和切断嘉宾的话语。

5. 控制能力

主持人、嘉宾面对面交谈, 许多话是即兴的, 主持人必须要有谈话进程的引导能力, 对嘉宾的回答做出反馈和即兴点评。在交流的过程中, 主持人对语言的把握尤为重要, 语言有感情和感染力, 用词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真诚、质朴, 能让访谈节目生动形象, 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

生动的细节是表现人物、事物和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在访谈时要做有心人, 谈到重要的内容或事件时要向深挖, 向细挖, 细节往往最真实, 也最打动人。

一个话题如何结束, 是主持人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访谈节目结束话题有多种方式:或呼应节目开题内容, 或重复嘉宾的观点结束, 或总结归纳整个访谈内容, 或以点评嘉宾的观点结束。收题应升华话题的意义, 让话题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得到强化。

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 篇2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访谈节目被搬上荧屏,类似于《鲁豫有约》《超级访问》《艺术人生》等这样的节目也越发受到大众的欢迎,而这些节目有一个共同特点,以人物为中心,展现其的现实阅历,心路历程和精神感官。很少聚焦于一个事件或话题进行展开谈论,正由于其人物丰富的经历和思想,从而感动着受众。那说到访谈类节目,国外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最熟知也是最风靡欧美访谈类节目的当属欧普拉.温弗瑞的以其名字命名的脱口秀《奥普拉脱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又译作《奥普拉·温芙瑞秀》、《奥普拉秀》、《欧普拉·温芙瑞秀》、《欧普拉秀》等)。该节目由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制作并主持,是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同时,它也是美国历史上播映时间最长的日间电视脱口秀节目。从1986年12月8日至今,这个节目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播放了多达3000多集。奥普拉秀”长期占据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头把交椅,每周有两千 多万观众收看,并在海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被称为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而欧普拉本人也曾被评为最有影响力的文艺名人,也是美国人的精神领袖。

此外还有《ellen秀》、英国的《名人访谈》、韩国的《金正恩的巧克力》等。此类节目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便是主持人,和嘉宾,两者间的对话,而对话的内容,绝大部分决定着一个节目的好坏,所以主持人便扮演着营造适合交流的环境,通过有效的沟通、深入的探询,不断展示出访谈人物人生经历,揭示其内心世界的人物身份。

当然成就一个节目或者主持人,提问是关键,如何提升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提问技巧,成为了能否成就节目并且延续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话题。

不知道我们曾经有没有过这样的疑问,一个访谈类主持人差不多一周一期节目,这期节目当然是要办得越来越长久,所以除了外在的节目形式之外,主持人要面对如此多的嘉宾,提很多的问题,如何保持问题的新鲜度,始终抓住观众的需求,那便成了一大挑战,如今很多期节目造成了嘉宾和话题的重复性,缺少新鲜感,千篇一律的问题和对话产生一种听觉疲劳,有的主持人面对不同嘉宾时产生了单一性的文化,那我们究竟该怎样提问,始终保持话题的新鲜度呢?

对于主持人而言,前期的准备的当然必不可少,材料的准备包括人物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名族忌讳等等,都是注意和切入的点。除此之外,有个节目的大纲也是必不可少的。接下来便要学会设计,自己的提问方式了。1.开门见山型,这是最稳妥的方式,可节目可能会往中规中矩的方向发展2.设问型,假设话题,深入挖掘,让被采访者提出真实的感受3追问型4,反问型,此类或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可是尤其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是否会触及到一些政治上的高压线,所以使用是要慎重便是。5潜问型,此类是最高明的提问方式,它可以引起人的兴趣,让采访者处在主动的一方,同时节目也是按着主持人的思路走,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目的,可是对主持人的能力,又是一大挑战。举个例子,当主持人希望被采访者回答对于高三的孩子不要盲目选择艺术这条路时,便可以这样问,对于那些又爱艺术,又是高三的孩子,您能不能提些意见,给孩子们做个参考?话问完,肯定回答的是要以高三学业为重,不能盲目等之类的话,那便正合主持人的意思。于是便可用,我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于是采访进行的顺心顺意,节目也会很成功。

除了这些提问的方式,提问的内容也许精心设计,不要提出哪些问题特别大的问题,比如如何提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之类的话,一定要以小见大,切入的点越小,越好控制,主持人要保证被采访着,按照主持人的思路进行,这样才能把握节目的尺度,做到控制现场的主人。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素质 篇3

1 当前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电视节目主持人人才的培养还远远跟不上电视节目的增长速度,主持人素质的整体水平也偏低。主持人在提问,节目环节衔接和与嘉宾的交流上都达不到节目要求,各个人物访谈节目支持方式不尽相同,不足以引起观众的好奇心,满足不了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使得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仰视嘉宾,没有正视自己的位置。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在对访谈对象的选择上往往都偏向于功成名就的知名人士,而由于我国大部分的节目主持人往往都刚刚进入电视访谈节目这个平台,使得对访谈嘉宾往往抱着仰视,崇拜和畏惧的心理。从访谈开始就树立起自己与嘉宾之间的距离和屏障,访谈过程都带着赞扬的味道,没有对嘉宾的内心思想进行深度挖掘,很难掏出嘉宾那些掏心窝子的话。为了使节目顺利进行,过于在乎嘉宾的心态,对那些负面敏感的话题往往避之不及,而这些恰巧是广大观众对嘉宾的好奇心所在,也是推动节目进入高潮的关键点。这样以来人物访谈节目就缺乏了真实性,节目收视率必然会大幅下降。

提问模式陷入套路化。向嘉宾提问是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重要环节,是一个访谈节目能否体现其价值和作用的关键点,好的问题能够提高节目质量,满足观众需要, 对主持人的知名度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力。目前的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台本编辑毫无创新,在提问设计上陷入套路化,主持在节目现场不能够随机应变,呆板的照着台本按部就班的将节目进行下去,节目现场缺少激情与活力。在提问中也没有让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有效互动,例如以观众问话的方式向嘉宾提问,带动现场气氛,一方面满足观众, 另一方面嘉宾能够透露一些心声,主持人与嘉宾的心理距离又拉近了一步。

节目形式单一,节目题材有限。随着广电事业的发展,各大电视台都想在各类电视节目中占有一席之地,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如雨后春笋般林立于电视节目之中。大部分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往往是照搬国外热门节目,改名换姓投入到我国的电视节目当中,殊不知其根本不适应我国观众的心理需求,缺乏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创新 ,节目内容枯燥乏味。对于节目题材方面来说,制片单位没有看清未来电视节目的发展方向,国内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往往通过邀请知名人物来提高节目吸引力,题材缺乏新意,而且资源有限,台本编辑不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而现如今社会底层典型人物的生活经历才是观众最想了解的,所以人物访谈节目在节目选材方面存在局限性。长久发展下去,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得不到新鲜‘血液的支持,其功能和本质将会老化。

2节目主持素质对节目的影响

主持人是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主体,主持的素质对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意义重大

提高收视率,帮助其职能的实现。主持人的素质关乎到节目每一个环节的进行,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绝对不会照本念词,能够在台上展现自己的主持风格,使节目风格自成一派,树立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业内标杆,提高节目收视率,真正意义上实现节目的职能。

3如何提高节目主持人素质

主持人能够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主持人自身的素质决定了一个电视节目的质量,跟其他娱乐性节目相比,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内容单调,参与人物少,节目录制过程走的是严谨路线,这就要求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是高素质,高标准。

培养主持的政治思想

电视节目是宣传党和政府思想路线的重要机构,一头挑着人民群众,一头挑着党政机关。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也会时常邀请政府官员作为节目嘉宾,这就需要电视人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要有丰富的政治知识和高度的政治感,培养主持人的政治思想是必然的。主持人的政治思想主要体现在节目中的谈吐,所以我们需要从主持人谈吐入手,让他们的谈话带有政治感,在台本编辑上,也要合乎时事发展,参入当前最火热的政治话题,对嘉宾进行提问,与嘉宾就此时进行探讨,向观众传达最新的时事要事。节目中的谈话也要保护国家形象,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着眼于人民利益,所以要求我们的电视人物访谈节目主持人学习当前党的基本路线,看清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用政治武装思想。

提高主持人的主持素质

提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提高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将书面文字口语化的能力。提高主持人的语言组织能力要求主持人平时多看,多学,多写。看:看文学书籍,新闻周刊,网络词汇。把这些时下最流行的语言和精彩的文学内容运用到节目主持当中,提高语言的多样化;学:学习优秀主持人的主持经验,增加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试着编辑节目台本也有利于自身的语言组织能力。将书面文字口语话要求主持人有强大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主持人要养成日常交流说普通话的习惯。

有自己的主持风格。主持人主持风格鲜明独特是一档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魅力所在,独特的主持风格能够能够打破节目主持当中固有的主持模式,给节目增添活力。树立主持人独有的支持风格需要改善僵硬的台风,适当使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引起观众的共同感;不要片面模仿知名主持人主持方式,语言要亲民化,表情要有亲和力,谈吐大方,做到一针见血,这就是为何像李咏一类相貌平平的主持人在主持界却如鱼得水。观众喜欢就是他们的真实,所以主持人应当科学规划自己的主持事业,使自己的主持风格应观众的要求而改变,同时保持自己的特点,简单来说就是求同存异 。

提高主持人的文化素养

电视人物访谈类节目要求主持人的知识涉及面广,思维敏捷清晰,对语言文字有超强的敏感力,谈话严谨等等,能够做到举一反三,抛砖引玉。知识涉及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了解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方面的信息。目前的主持人在节目录制当中往往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情况,而且谈吐过于平民化,节目档次得不到提升,这都是因为主持人没有加强对知识文化的学习,提升自身文化涵养。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时我国广播电视节目中盛行较早,较广泛地主持人节目类型,它通过主持人对访谈嘉宾的提问和谈话的形式来体现其节目风格和价值,自然主持人在其价值体现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能够带动现场气氛,引领电视观众及现场观众对当次节目所传达价值的深思,突出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作用。

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 篇4

关键词:电视访谈,节目策划,问题

电视访谈节目是节目主持人和节目邀请嘉宾以一个即兴的互动话题或者是个人经历展开讨论的电视节目形式, 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作为节目主体。电视访谈节目以其谈话内容的丰富性、谈话形式的多样性、谈话氛围的真切性深受观众的喜爱。但是当前电视访谈节目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瓶颈”阶段, 访谈节目相互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模仿痕迹, 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电视访谈节目需要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为基础, 因此, 需要创新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 丰富电视访谈节目的内容, 提高电视访谈节目的质量。

1 当前电视访谈节目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众接收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 人们对于节目形式的认识和了解“如数家珍”。然而电视访谈节目缺乏创新, 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访谈话题范围小

访谈内容是电视访谈节目的主体, 访谈内容主要是通过访谈话题扩展和延伸出来的。很多电视访谈节目中, 尽管每一期的访谈人物不同, 但是选择的访谈话题却大致相同。一般都偏重关注热点问题, 甚至于一些八卦新闻, 没有注重访谈内容的教育指导意义, 无法从大的视角关注社会, 而且会尽量避开敏感话题的讨论[1]。

1.2 访谈虚假表演成分多

访谈的核心在于人与人的沟通交流, 但在当前很多电视访谈节目中缺乏真实感, 表演成分过多。主持人完全流于形式, 采访对像习惯于空话、套话, 甚至会在节目策划录制时, 会人为操纵控制访谈内容, 安排一些“话托”, 提前安排好有冲突的环节, 存在着欺骗观众的现象, 使得访谈节目失去了真实的意义。

1.3 访谈形式盲目跟风

当前很多电视访谈节目大多选择在黄金时间段播出, 导致电视访谈节目“霸占荧屏”, 观众对于节目选择也会无所适从。如果有某一档电视访谈节目取得了成功, 马上就会有大量的类似形式的访谈节目纷纷涌现, 这种简单“复制粘贴”的盲目跟风形式也大大压缩了访谈节目的空间。

1.4 访谈气氛平淡沉闷

电视访谈节目中对于采访对像的访问过程都较为平淡, 抓不住主题思想, 很多采访点都让观众感觉小题大做、无病呻吟。同时, 忽视了访谈节目中另一大主要因素——现场观众, 观众在访谈过程中都是聆听, 没有发挥观众的参与和监督的重要作用, 访谈氛围平淡沉闷。

2 如何做好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

从央视的《实话实说》开始, 而后像《高端访谈》《鲁豫有约》《可凡倾听》《艺术人生》等电视访谈节目形式遍地开花, 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究其原因有很多, 从天时、地利到人和, 但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对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工作。以下, 将对如何进一步做好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提出相关建议。

2.1 更广泛地选题, 更独特的视角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 访谈话题以及所扩展的内容是访谈节目的核心环节。因此, 在电视访谈节目中, 要进一步拓宽访谈的话题范围, 提出更加独特新颖的观点。在对访谈内容主旨的选择过程中, 话题要尽量贴近大众的生活, 使节目能够更加“接地气”, 不能像发表官方言论一样[2]。比如说, 像“残疾儿童的上学梦”“空巢老人的生活”“医保制度的改革”等都可以作为访谈的话题内容。同时, 电视访谈节目在策划过程中也要突出内容的个性化, 比如说, 对于名人的访谈, 可以通过不同的视角认识和了解, 像知名的运动员, 可以将视角转移到其背后的训练方式、赛场上看不见的心理状态等, 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谈论取得的成就。

2.2 真心诚意地策划节目

电视访谈节目策划的初衷就在于通过零距离的访谈交流真实地展现访谈对象, 但是如果以弄虚作假、表演作秀的方式访谈, 无疑背离了访谈节目的初衷。因此, 在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过程中, 要注重节目真实性的体现, 而不以谎言、面具来掩盖或者维护访谈节目的形象。比如说, 像美国著名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丽曾在节目中坦承曾吸毒和戒毒, 她的真诚并没有影响电视访谈节目的收视和质量, 而且通过真诚地和采访对象、观众交流奥普拉温弗丽还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

2.3 丰富策划节目形式

电视访谈节目形式的丰富对于节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因此要加强对节目的策划, 创新和丰富节目形式。一方面, 要巧妙设置节目场景, 凸显节目的主题, 摒弃过去传统的演播室、沙发、茶几的访谈场景, 比如说湖边、茶坊、画室等都可以作为访谈场景地点的设置, 像美食访谈节目就可以将场景设置在厨房[3]。另一方面, 要创新访谈节目的表现形式, 带动观众的参与热情, 活跃访谈氛围。比如说, 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图片视频上墙、观众现场提问、电话连线等方式将观众的问题、意见、祝福等选取作为互动话题, 提高观众的参与节目积极性, 活跃访谈节目氛围。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电视访谈节目作为直接沟通交流方式和以轻松舒适的谈话方式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受到观众的喜爱。当前电视访谈节目的发展受到真人秀等其他节目形式的强大冲击, 电视访谈节目的转型成为必然。因此, 必须要创新电视访谈节目策划形式, 丰富电视访谈节目内容, 打造更为真实、更有新意、更加优质的电视访谈节目。

参考文献

[1]张扬军.访谈随想——论电视访谈节目的策划、主持[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2) :93-94.

[2]李林林.我国电视访谈类节目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2.

大学访谈节目主持人串词及流程 篇5

(开始前:主页打开,播放进场轻音乐,掐掉音乐,主持人上)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

欢迎来到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信息科学部—--“筑梦青春,扬帆未来”——第四届优秀大学生访谈活动的现场,我是主持人李婷婷。

在这个人才竞争激烈的社会仍有些同学对大学生涯的规划处于迷茫状态,为了让同学们更清楚地了解自我,认清现实,能够严格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为自己以后有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几位优秀的学姐学长,他们不仅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也很突出,请他们来谈谈自己的成功历程。

他们就是陈进、郁豪、邢雅茹、赵杰、方国栋!

在活动开始之前,先请大家静下心来看一段视频(链接视频——个人风采)。

放到视频尾部。让我们一起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陈进、郁豪、邢雅茹、方国栋以及赵杰。(嘉宾上台跟大家简单打个招呼。)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入座,方国栋、赵杰先请台下就座。

Part I:

相信大家现在一定特想知道他们到底优异在哪里?话不多说,赶快来揭开他们的神秘面纱,看看他们~一起看大屏幕。(活动人物介绍ppt——个人简介、任职情况、个人荣誉)陈进:(适时切换3张ppt)

工电081班学生,中共党员。

现任:工电081文娱委员、杏林学院学生会副主席。

曾任:自动化092班主任助理。信息科学部学生分会文娱部部长、社会实践部部长、生活部部长

曾获得杏林学院信息科学部学生分会“优秀干事”、“优秀部长”荣誉称号;杏林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校级与院级“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2010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南通大学主席峰会论文二等奖;连续三年获得校优秀学生奖学金。杏林学院南通大学社会工作单项奖学金等荣誉,今年荣获杏林学院十大魅力人物称号。

郁豪:(适时切换3张ppt)

楼宇081班学生,中共党员

现任楼宇081班班长。

曾任计算机101班思政助理、团总支学生分会团总支 副书记、科学发展观学习社社长

曾连续两年获得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曾获得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荣誉称号等荣誉,今年荣获杏林学院十大魅力人物称号,以及国家奖学金。

邢雅茹:(适时切换3张ppt)

工电081班学生,中共党员

现任:工电081班团支书

曾任:信息科学部学生分会组织部副部长、科学发展观学习社副社长、自091班班主任助理、自101班思政助理09、11年5月被两次授予“南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2010—2011学年社会工作单项奖学金等荣誉。

三位的确是非常优秀而又各具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一步了解他们。

(PPT切到个人经历)问题: A 问陈进:

什么时候加入的学生会?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学生会呢?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杏林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的? 问邢雅茹:

如何协助老师做党建工作的?工作中应当注意什么? 问郁豪:

你曾经担任过科学发展观学习社社长,同时还连续两年获得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不仅工作出色,学习成绩也十分优秀,你是如何协调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的呢?身为杏林学院十大魅力人物之一,又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调侃下奖金数目),如此优秀的人,面对他人的嫉妒,你会怎么办? 问邢雅茹:

奖学金确实也是大学习里一笔财富,除了奖学金,大学里大家肯定会有打工做兼职赚钱的经历吧?你和在座的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自己暑假的打工体验吧? 问陈进:

看来暑假确实是可以锻炼自我的好机会,听说陈进今年暑假两个月没有回家,而是待在了学校,你跟大家讲讲这两个月每天都做些什么?衣食住行的情况?哪次活动给你印象最深?获得了什么实践经验? 问陈进:对学生会工作的意见?

B 问郁豪:

身为一名学生党员,你是如何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身为班长又是如何管理班级的? 问邢雅茹、陈进:

你何时入党的?怎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 问郁豪:

看来身为党员学习绝不可以怠慢,分享下大学中的学习方法?(嘉宾需要谈谈与高中学习的异同,这是面向大一新生的问题)(再问邢雅茹)。问邢雅茹:

最近在考计算机二级,12月份还有英语4级,你当时如何准备的并通过考试的?

C 问陈进: 大家平时如何分配自己的空余时间的?(再问邢雅茹、郁豪)一起问:

刚来大学怎么适应这座陌生的城市的? 问郁豪:

在座各位自己都有电脑吧!平时都用来做些什么?(再问邢雅茹)喜爱玩网游么?如何抵制大学中的诱惑?(再问陈进)问邢雅茹:

对于大学生恋爱问题谈谈自己看法?(嘉宾可以说说自己恋爱状况)D 各位大四了,毕业后打算做什么?未来的规划是怎样的?(依次回答)

Part II:飞思卡尔获奖者——赵杰、方国栋

好的,谢谢各位。先请我们这几位嘉宾在台下就座、休息一下。今天我们还荣幸请来了获得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华东赛区光电组三等奖和摄像头组三等奖的参赛选手。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两位获奖者上台就座。他们是赵杰、方国栋!(掌声,入座后)

让我们先看看他们的个人资料,请看大屏幕。赵杰:(适时切换2张ppt)

通信081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

现任:通信081班班长

曾任:信息科学部学生分会学习部部长、通信092班主任助理、通信081班团支书

曾获2008-2009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杏林学院 “优秀志愿者”称号;2009-2010校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社会工作”单项奖学金;2010-2011校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研究与创新”单项奖学金;“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

方国栋:(适时切换2张ppt)

通信081班学生,团员

现任:通信081班体育委员

曾任:校学生会体育部副部长、就业创业协会副会长

曾连续两年荣获南通大学二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杏林学院第三届田径运动会标枪第二名,并破学院记录;南通大学第五届田径运动会标枪第三名。2010-2011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研究创新、文体活动单项奖学金。“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大赛华东赛区三等奖。

(PPT切到参赛经历)

在采访前,让我们先看下当时比赛视频初步了解一下这个比赛。(链接30秒视频)问题: 问赵杰、方国栋:(两人分配好要讲的)你们来向大家先介绍下比赛(包括比赛时间、地点、参赛队伍、规则)向在座各位介绍下智能车如何工作的(看情况可以拿出当时智能车讲解)

赵杰是摄像头组的,方国栋是光电组的,请你们介绍下光电组跟摄像头组的区别。

你们当时怎么了解到有这个比赛的并抓住机会的?准备了多长时间?整个比赛历经多长时间? 在参赛之前,在学校实验室如何度过的?(包括每天作息、衣食住行、实验时的问题与解决)到了浙江参赛,那里的衣食住行如何呢?有什么不适应之处? 比赛时遇到了哪些(有惊无险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这次比赛给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准备了比赛会占用很多时间,如何兼顾学习而不让成绩滑落的呢?

问方国栋:

我们知道你体育方面很出色,看得出你是个好动有活力的人,你的这个性格对你这次比赛有有什么影响?(平时爱拆手机电脑的桥段)

那你宿舍里一定有好多工具喽?(讲诉自己帮宿舍修东西的桥段)问赵杰:

你成绩也挺优秀的,那你如何把书本知识与这次比赛结合的呢?

听说你以前担任学习部部长时,也组织像今天的这个节目,以前你组织采访别人,今天你被采访了,你有什么感想?(调侃...郁豪也做过该活动..也拉下水..)

照片故事

在准备节目之前工作人员找到了一些当时参赛时有意思的照片,请看大屏幕(逐张切换照片故事ppt)你们两位给大家解释解释呢。

你们两位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一个担任班长、体育委员。你们来互相评价一下对方吧(工作、生活方面)

Part III 互动

大家看我们在台上说了那么多,相信大家也有一肚子的问题想问吧,来请上我们三位嘉宾。(主持人站起来,五位嘉宾就座)。

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大家,有问题的可以举手问。(安排学习部成员:)(2个问题)

1.(黄晓波)请问陈进学长,对于加入社团或者学生会有什么看法?对大学生发展有什么影响?

好,由于时间有限,提问就到此结束了,谢谢大家。最后请几位分别送一句话给大家。。(结合各自特点)

(ppt切换到寄语)

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筑梦青春,扬帆未来。-----与11级学弟学妹们共勉。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他们。希望他们的经历感悟对在座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择优而取之。愿各位同学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取得优异成绩,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再次感谢到场的各位嘉宾!谢谢大家!再见!

浅议广播主持人访谈节目提问技巧 篇6

【摘 要】广播听众在接触一篇报道时,他的感受不仅可以直接体会到报道所反映的有关人或事件,同时也会通过联想捕捉到并不见诸报道之中的无形信息和倾向。有些节目主持人却往往低估了听众捕捉无形信息的能力,不善于在采访中以引导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善于用事实去唤起听众的联想,进而了解包含在事物内部的哲理,而是常常喜欢站出来加注说明,或过分地加以铺陈渲染,使听众或者感到索然无味,或者从内心里排斥,结果使宣传效果适得其反。

【关键词】广播主持人;访谈;提问技巧

在广播宣传中,由于主持人担当的专访节目除具有各媒体所共有的,选择好有代表性、典型性的访问对象外,而且还要十分注重现场观察与问答气氛,使专访更具有现场感和真实性,这也是其他新闻媒体尤其是平面所无法表达的,也正是广播电台的优势之一。

1“还原”是人物专访成功的基础

新闻作品中的人物,是实实在在的人物。因此,广播专访的宗旨,就应是还人物以本来面目。如何“还原”也是“还原”,就其媒体来说,报刊的“还原”是诉诸文字,电视的“还原”既有声音也有图像,广播“还原”的只是声音。各媒体传播、接受的工具、途径不同,还原的程度也就有所差别,也就出现了回避不了的“短处”。报刊没有声音语言生动、亲切,电视虽然声音和图像都有,但限于篇幅和画面,只能是部分“还原”,只有广播“还原”的是最全面最彻底的,也是最具有可信度的。只经加上带有一定引导意义的前言,就可以把整个采访过程“还原”上来。一个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为了表明“客观公正”,常常要努力在他的报道中倾注自己的观点,而在形式上尽量隐蔽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提问的技巧,就是要善于引导,防止偏离主题,随时插入对采访对象的赞许和肯定,这个赞许和肯定就是你的观点。这样的广播人物专访一定是真实而又可信的,当然主要建立在采访者与采访对象自然流露地交谈基础之上,而不是矫揉造作照本宣科或留有导演痕迹的“表演”。否则,听众就会自觉地予以拒绝,我们的报道就会失去意义,以失败而告终了。于是,这里又牵涉到一个问题,即新闻的真实与可信,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闻真实,指的是新闻事件是客观的事实;可信,指的是新闻受众认为报道符合客观事实。

真实的标准是客观的,客观事实是检验新闻是否真实的唯一标准,而可信的标准则是主观的。就广播而言,听众并不是可以随电台任意施加影响的消极客体,每个听众都有他们的情感、思想和信念。而且,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他们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鉴别和选择,逐渐形成和经验积累,成为一种心理定势。他们认为可信的就接受,不信的就排斥或反对。因此,可信或不可信是听众主观上对广播报道是否真实的一种判断。也就是说,对听众来说,真实的一定是可信的,可信的也并不全都是真实的。

2提问的技巧决定人物专访的成败

对人物采访录音的“还原”并不妨碍主持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相反,通过引导式的提问,这些观点能够得以充分地表达。

作为节目主持人,要成功地做完一次人物专访,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功。主持人是否善于提问,是人物专访能不能成功的关键。无论是文字采访还是录音采访都是这样,主持人要想获得真实的新闻事实,必须要熟练掌握运用提问艺术,通过与采访对象的交谈,挖掘新闻素材,从而达到认识事物、反映事物的目的。但是,不同的新闻报道手段对“提问”的要求又是不完全一样的。主持人节目中出现的人物专访的“提问”,与文字报道的采访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文字采访的提问只是为了获得材料,了解情况,然后可以再提炼、组织、写稿。而节目主持人的采访往往是一次完成,主持人采访的声音也成为报道的一部分,讲错或遗漏甚至会导致整个报道的失败。对采访对象来说,面对话筒说话,显然不能像接受笔记式采访那样轻松自如,因此人物专访对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主持人的思想要有新意。

在广播主持人节目当中,主持人应该当好主人,采访对象则是客人,听众则是听谈话的客人。为了能使两类客人一个愿意说,一个愿意听。就要求主持人的思想要有新意,要让采访对象和听众对你的提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采访对象因此打开话匣子,听众也会在主持人和采访对象的交流中,勾勒出一个具体、生动、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2.2.采访前的案头工作要细致、全面。

富有经验的主持人都有同感,采访中每一分钟内容都要用多几倍的时间去准备,这样才有可能成功。有人说做节目前宁可准备过头,而不要准备不足,是不无道理的。只有仔细做好案头工作,才能使主持人对整个节目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胸有成竹,这样做出的节目也才能更加引人入胜。同样,大量细致的案头工作,能让主持人对采访对象了如指掌。

2.3节目主持人要平视社会。

节目主持人要不断地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在见到每一个新的采访对象时,保持平视的心态相当重要,见到高官不仰视,见到平民不俯视,这样才能让采访对象说出真话。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节目主持人在采访较有名望的人物时,往往显得过于谦卑,这样,就会使得采访对象始终处于一个高高在上的地位,听众所了解的这个人自然不可能是真实而又全面的。对于一些平民百姓,我们的主持人更应该真心城意,平等相待,如果主持人居高临下,那么这些人也不会向你捧出真材实料。

3主持人要有把控现场气氛和局面的能力

节目主持人的提问要平实客观。现在的热点报道是很受欢迎的,当采访到一个有争议的人物,问到一个特别尖锐的问题时,主持人应尽量隐去自己的感情色彩,而用特别平常的态度提问,这样反而更能显示出问题的分量,采访对象一般也会比较配合地做出回答。而如果主持人夹带了感情色彩,采访对象或许就会拒绝回答了,这样是提问的技巧所在。提问要巧妙,心中一本帐,最好不要连续地问尖锐的问题,而要循序渐进,这样的专访才能波澜起伏、跌宕有致。主持人在现场,要有一种定力,在遇到一些采访对象所涉及的专业领域和专业知识时,为了表述的更详尽,往往会滔滔不绝忘记时间,所以主持人要有一定把控现场气氛的能力。首先不要武断地打断被采访对象的话题,而是悄无声息地将话题巧妙地转移到事先拟好的话题上来,不要跟着被采访对象的思路走,而要时时把握采访的话题和进度。

4结束语

人物专访是一种比人物消息更详尽、更生动地描绘新闻人物的广播形式,也是一件艰苦细致的工作。采访无定式可循,贵在高度的责任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对于主持人来说,没有哪一种新闻体裁能比采访人物学到的东西更多。

参考文献

[1]虞达文.新闻的可信性与读者的逆反心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5).

[2]张国军 .新闻可信性论析 [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

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建构 篇7

1.1节目的整体定位

首先,主持人的角色定位要与节目的整体定位相得益彰,符合主持人策划的统一性原则。策划活动的各个环节应在内在本质上协调一致,无论是对主持人的遴选,语言样态的确定,还是体态语的设计,服装、配件等形象包装的各个环节,都应该统筹兼顾,服从节目类型的要求,服从统一的栏目形象甚至频道形象[1]。主持人杨澜同时主持两档谈话节目,一档是深度访谈类节目《杨澜访谈录》,邀请的嘉宾多为国内外的政要和专家学者,访谈涉及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严肃性,主持人要端庄、沉静、服装庄重得体;而另一档是有些轻松调侃方式的《天下女人》,邀请的嘉宾多为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女性朋友。同一个主持人在两档定位完全不同的节目中呈现出来的角色定位自然也是不同的,杨澜在接受采访时也曾表示对待这两档节目自己的主持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1.2主持人的个人风格

除要与栏目的整体定位相配合外,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取决于主持人的个人风格特色。例如,主持人李静生活中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不着边际偏娱乐搞怪的人,她可以用最轻松的方式问出一些观众想了解但有争议的问题。如果让李静来正襟危坐,“之乎者也”,提出和自己性格风格完全背离的问题恐怕观众也会感到陌生和别扭。因此,按照主持人个人的风格找准自己的定位十分重要,它会使主持人有更长久的生命力。否则东施效颦,只会弄巧成拙。

1.3主持人的“中介身份”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是嘉宾和观众之间的纽带和中介,既要考虑到嘉宾,使其愿意与主持人交流,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同时又不能顾此失彼,冷落受众。与采访嘉宾和谐相处,是保证节目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主持人在采访嘉宾之前,如果能对嘉宾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勤奋的主持人在采访嘉宾之前都会花大量时间做功课,尽可能了解更多关于嘉宾的信息。

2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建构要素

2.1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

许多访谈节目主持人深受受众喜爱,受众能对他们的特点娓娓道来。例如,说到李静,大家会说她快人快语,绵里藏针;说到杨澜,则认为她大气淡定,底蕴十足,等等。这些评价从一个侧面也表明,语言特色对一个节目主持人形象建构的重要性,主持人形象与语言表达是直接相关联的。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除了应具备其他类型节目主持人语言应具备的一般要素,如语言规范、词语精准、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有知识性等,还应具备一些适应访谈类节目自身的语言特点。话语的传递是访谈类节目的载体,只有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功力,主持人才能在相对较长的谈话中有思想,有内容,具有感染力。

2.2端正的态度

平等是访谈节目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树立主持人良好形象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进访谈节目的嘉宾大多是名人,从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来说有些人会高于主持人,而也会有一些“小人物”,他们虽没有杰出成绩,但来自于他们身上的信息同样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对待这样的嘉宾,主持人要把握“沟通、交流和传递信息”这一主干线,放下身段,真诚、真实地与嘉宾交流,才能得到嘉宾的信任。因此,以何种态度来面对形形色色的被访者,对于访谈节目主持人来说至关重要。主持人对待嘉宾应一视同仁,不可“心中分级”。

2.3深厚的文化底蕴

节目主持人首先应是一位“杂家”,这个问题不容置疑。但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更应该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良好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与嘉宾聊得顺畅,更好地挖掘和回馈信息。时事热点是访谈类节目时效性的跟踪点,主持人经常要与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和有关人士交流,要对时事作恰当准确的评述。他们的采访能力,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都会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呈现出来。只有注重平时的知识储备和修养培养,主持人才能在镜头前神态自若地采访,做深刻有见地的分析,从而令人信服。主持人鲁健因“伊拉克战争”八小时不间断报道被观众熟知,在此之前他始终不断为自己“充电”等待“爆发”的一刻。可见真正能激发一位主持人“爆发”的动力最重要的来自于文化底蕴的积累和经验的沉淀。

摘要:近些年,在经验的累积和阅历的沉淀之后,一些资深的节目主持人开始尝试更具有主持人品牌特征的访谈类节目。相对于其他节目类型,访谈类节目更能凸显主持人的个性化特征和文化影响力。纵观较成功的访谈节目,在获得观众认可的同时,兼具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节目的品牌效益也在不断增强。例如,高端深度访谈的《杨澜访谈录》、有“中国第一档娱乐脱口秀节目”之称的《超级访问》、东方卫视的《可凡倾听》及凤凰卫视的《名人面对面》等,这些优秀的节目都深受业界及观众好评,不断改版升级,收视率一路飘红。但仍有一些不太成熟的访谈节目,以及曾经被大家认可但近年由于种种原因遭遇瓶颈难以前进的节目,他们正处于尴尬的境地,节目质量差强人意。成功的案例已经表明,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必然拥有一位“内外兼修”的主持人。

关键词:访谈节目,主持人,形象建构

参考文献

[1]曾志华.电视节目主持人策划[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篇8

1 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语言类型

电视访谈的收视率正在逐年上升,因而对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所开展的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要掌握语言技巧,合理利用语言类型,高效完成电视节目主持工作。在此环境下,要对主持人的语言类型加以划分,观察是否需要更换语言表演形式。根据常用的主持语言应用形式,大体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型。下面将对这四大类型展开探讨。

1.1 语言幽默型

访谈类节目通过语言交流实现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主持人的问答形式能调动嘉宾与观众的积极性,采用幽默的沟通形式,能积极调动节目气氛,使观众近距离、直观地了解采访对象。反之,如果采用过于直白生硬的语言模式,则会拉远与嘉宾之间的距离。在访谈期间,嘉宾与主持人处于平等关系,只有这样,嘉宾才能放松心情回答问题,并回答出符合事实真相的答案。因而,幽默类型的访谈语言也得到很多节目主持人的认可,但在驾驭的过程中,主持人还要结合特点合理定位,否则会出现语言运用过于生硬的情况。

1.2 语言恬美型

这种语言形式多见于女性主持人,恬美的语言能营造出温暖的访谈氛围,最常出现在情感类访谈节目中。这样类型的语言虽然柔美,但也能反映出女性独有的坚毅。恬美类语言应用比较成功的,当属主持人陈鲁豫。她是观众熟悉的主持人之一,在节目中掌握访谈要点,抓住事情的关键,在访谈节目中充分表现出了主持人的聪明机智,运用此类语言还能缓解访谈中的尴尬气氛,使观众在收看节目时能了解到更多的访谈要点。另外,《半边天》节目主持张越也极具代表性,这些节目取得了良好的收视率与观众反馈。

1.3 语言严谨型

访谈类电视节目很容易被不良媒体掌握主持人或嘉宾的话语漏洞,进而被疯狂炒作。因此,主持人在与嘉宾进行交流时,要确保语言的严谨。这种类型的语言能够带给观众科学严谨的观看感受,常用于一些实事类访谈节目中。例如《焦点访谈》,主持人所应用的语言较为考究,只有这样,所阐述事实真相才能得到观众的信赖。

1.4 语言儒雅型

这种语言类型能够表现出主持人的智慧,得体的语言也与采访对象的身份相符合,因而常常应用在一些高端的政治人物访谈中。例如,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其能在节目中合理使用语言技巧,因而可以有效控制节目进度。

2 当前访谈类节目主持人语言存在的问题

2.1 主持人角色定位混乱

不同类型的语言,其运行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需要结合节目需要,合理使用语言艺术。但在实际访谈过程中,却存在节目主持人自身定位不准确的现象,盲目模仿其他优秀的访谈节目主持人,无法落实上述所探讨的主持方法,甚至还会打乱节目流程。主持人在选择自身语言类型时,并没有考虑是否符合自身情况,因而所塑造的节目形象缺乏确定的方向,有时甚至出现个人定位改变的情况,这样不利于访谈节目的长期开展,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观众流失。

2.2 主持语言的失“度”

语言运用如果没有设定一定的界线,并且语言规范程度不足,极易使语言失“度”。虽然引入日常生活用语能增进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但过多应用通俗类语言,会造成节目的严谨度下降,会使观众感觉节目不严谨和不规范,收视率自然会因此而降低。主持语言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往往需要主持人自己对语言进行设定,因而,主持人要把握好语言的“度”。失“度”还体现在语言过于繁琐,使观众与被访谈对象无法掌握谈话要点,这样的访谈节目既没有档次,也浪费了节目录制时间。发音不准确也是语言运用不规范的具体体现,一些地方频道的访谈节目中,甚至出现主持人运用方言主持的现象,因而所开展的访谈节目观众群体较小。

3 提升访谈类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策略

3.1 提升语言的灵活应变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主持人要加强对语言艺术的探讨,并在节目中不断总结经验。同时,主持人还要具有灵活应变能力,这样才能更合理地运用语言控制节目进程。在同一期节目中。主持人可以通过分析访谈进展情况,并配合多种语言形式,高效实现访谈互动目标。通过合理运用语言,营造出和谐的语言环境,为接下来所进行的访谈提问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所进行的节目访谈,更能贴近真实情况,增进嘉宾与现场观众之间的距离。如果在访谈节目中遇到嘉宾积极性不高或者冷场的现象,主持人可以增强语言上的互动。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要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不能完全按照稿件控制节目流程,可适当增加一些临场发挥,增强电视访谈类节目的观赏性,进而吸引更多的观众。

3.2 掌握节目节奏,利用语言推动节目发展

主持人能对节目流程进展起到控制的作用,但这一作用的发挥也需要在节目中合理运用语言艺术。在观看访谈节目时可以发现,很多主持人的语言过于死板,并不能体现出对节目的主导控制作用,尤其是在情感类节目中,往往会使观众不能融入节目中。要通过语言的运用,发挥节目的管理计划,全面控制节目流程,通过语言推动节目的顺利进行。如果节目内容设计不合理,要通过语言予以化解,并在后续中优化节目设计,避免节目结构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现象出现,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对节目进行调节控制,这样所进行的谈话交流才更加科学合理,从而制作出观众喜爱的访谈类节目。

3.3 使用亲和的语言,改善节目氛围

要注重运用亲和的语言,为节目的内容结构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些访谈对象在镜头前可能会表现出紧张的情绪,不知该如何表现自己,此时,主持人要注意运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帮助嘉宾缓解紧张情绪。例如,在节目中运用一些笑话可有效缓解气氛,使嘉宾能放松自己,进入到更轻松愉快的节目氛围中。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中,也要从嘉宾的角度来设计问题,避免影响观众对节目的观赏。在主持人行业中有很多明星转行从事主持人,明星效应可能会成为观众选择观看此电视节目的决定性因素。

3.4 使用个性化语言

语言运用要结合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的定位来进行,只有从观众的角度出发,才能不断提高主持人的个人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其语言艺术技巧。语言的组织、语气都会影响节目质量,因而,在节目开展前,要反复琢磨所设计的流程,分析在何种情况下能引入精彩的语言点,提升语言的技巧性。

4 结语

总之,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语言艺术是节目是否具备观赏性的主要因素。在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要具备语言表达和倾听的能力,通过适度引导,让观众、嘉宾进行良好的交流。主持人可以通过掌握“语言灵活应变的能力”“利用语言把控节目”“改善语言的亲和力”和“使用个性化语言技巧”这四个策略,提升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进而体现节目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姝睿.浅析中国电视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采访艺术[J].神州,2012(11).

[2]万晓萌.心理类访谈节目的专业性与可视性探析——以CCTV12《心理访谈》节目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5(12).

[3]王朝彦.主持人语言艺术[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 篇9

电视节目把谈话体的有声语言当做节目主题, 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慢慢开始的, 并且带动潮流, 这种节目被模糊地叫做电视访谈节目, 是电视里谈话节目和专访节目的总称。

相关调查表明, 我国现在大约有200个谈话类电视节目, 并非所有谈话节目都很精彩, 不是全部都拥有指引观众心灵方向的力量。我认为, 有很多因素导致谈话节目不够优秀, 从主持人角度考虑,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懂如何提问, 提不出好问题, 造成整个谈话过程很生硬, 脱离节目主题, 质量也就有所降低。

一、主持人提问艺术的价值分析

在电视或广播这种视听效果很强的媒介中, 决定一期谈话节目是否成功的最根本因素就是访谈提问是不是很准确。但是主持人和记者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让提问具备艺术性和精确性, 不同的节目方式、主题和风格, 也会有不同的提问技巧。

提问不是表演或者作秀, 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倾听的质量, 印证某些事实性信息或者获得更多的事实性信息而不是质疑。所以, 想要被访者给出一个你想要的或是受众期待的答案, 就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技巧。

(一) 精心设计首句采访语

节目主持人实际采访的第一句话非常关键, 直接关系到采访会不会很好地继续下去。采访的第一句话应该比较具体, 不要提很大的问题, 尽量避免提有怎样的想法这种开放问题。从被采访者和信息传播接受者感兴趣的内容出发, 引导开来, 让采访可以持续进行。

(二) 直奔主题进入提问

消息类新闻很适合使用这种提问, 提的大多都是具体的某个问题, 被采访者一般用对或者不对这样简洁有力的回答来完成记者的提问。不过画外音铺垫要充足是这种提问的基础, 同期声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采用这种提问一定要给被采访者确切的范围, 让它不会脱离主题, 简单的几句就可以解决问题, 这样不但能让新闻流畅自然, 还能预防节目超出时间。

提问要有深度、有意义。主持人还要擅长观察被采访者的心理, 在采访时找寻更多更关键的新闻线索, 及时把握提问的方向, 深层挖掘新闻意义和价值。

(三) 螺旋式收紧逼近主题

目前, 很少有电视节目是一直使用单纯画面配解说语, 特别是专题节目, 往往都会加入不同人物和角度的访问, 不过很多时候主持人和被采访者之间的配合不是那么顺畅。在曝光类新闻节目或者被采访者语言能力很差的状况下, 很难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很有意义的内容。这时就得动动脑筋, 采取不同的策略, 可采用最平实真切生活化的语言引发被访者的情绪, 使交流成为可能。

二、主持人提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要保持良好的提问心态

对于语言能力很差的采访对象不要急着让他谈很多重要的话题, 要不然在他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就询问非常关键的问题, 很有可能加大其心理压力, 进而变得不知所措, 影响谈话质量。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人最好采用启发式提问, 从外到里, 从浅到深, 可以让采访对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 理清自己的思维, 也许可以得到良好效果。提问应该具有引导性。

(二) 注意含蓄的提问方式

对于不愿意接受采访的人, 恰好节目中又必须由这一关键性人物表态时, “绕圈儿跑”式的采访提问往往会派上用场, 这类被采访对象大多出现在曝光节目中。在镜头中展现不正常的现象和行为, 采访对象一般不会接受采访或者直接用“无可奉告”4个字拒绝。这种情况下, 最好采用迂回战术, 让他们逐渐改变观念或者消除警惕讲出真话, 这比一次问清楚, 没有退路的方法更有优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和焦点访谈两个节目中经常出现这种精彩的提问。

(三) 随机应变沉着冷静

在采访前, 主持人一般都会做很多案头工作, 有的还会事先把提问的话题排列好, 采访对象一出现就立即丢出问题让他们回答。提前根据自己节目需要和采访思路提出并设计一些问题是很关键的, 这样做好充足准备, 让采访对象认为记者对这次采访很注重, 进而很乐意和记者交流沟通。不过很多采访现场都是动态的, 特别是事件性的采访, 一般都会有很多变化。很多预先想好的问题都没机会提出, 反而没想提出的问题却出现了, 这也是最考验主持人功底和能力的时刻。这时, 主持人要立马按照现场变化调整节目主旨, 并且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主旨。此外, 还必须具备语言到位的干净利索劲儿。一次提问到位, 抛出去就有回应。毋庸置疑, 这种随机应变的本事不是几天就能具备的, 要长期锻炼自己的能力才可以在采访中信心十足地提问。

(四) 注意聆听迅速反馈

主持人要聚精会神地倾听。按照对方讲话的内容、语气、口吻以及表情, 做出所有正常的反馈。这样的反馈, 不论是眼神表情, 还是点头示意, 都能带给对方正面影响, 营造一个和谐的谈话氛围, 让谈话逐渐深入。因此, 作为主持人, 要注意语言交流, 有轻重缓急, 高低起伏, 松紧疏密, 不要直接说明观点, 不要主观地误断一个人, 要用事实说话, 对话题的规定是主持人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李家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对语境化线索的领悟与创设[J].考试周刊, 2009, (14) :232-233.[1]李家圆.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对语境化线索的领悟与创设[J].考试周刊, 2009, (14) :232-233.

[2]张龙.访谈的策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访谈节目中推进谈话[J].社会科学论坛, 2008, (14) :203-205.DOI:10.3969/j.issn.1008-2026.2008.14.051.[2]张龙.访谈的策略——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如何在访谈节目中推进谈话[J].社会科学论坛, 2008, (14) :203-205.DOI:10.3969/j.issn.1008-2026.2008.14.051.

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 篇10

《艺术人生》, 它是由朱军主持的, 朱军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 这一档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且《艺术人生》在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中, 曾经是央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收视率非常不错。当然了, 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 而现场主持人朱军作为《艺术人生》的节目主持人, 对节目现场效果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我个人觉得这档节目成功的钥匙就是因为这档栏目以人们心底最诚挚的感情与人们的温暖心灵进行互动, 以诚挚的感情去打动人们, 关注名人背后的酸甜苦辣成为艺术人生栏目的独特的特色。节目以拿照片, 忆童年的板块为节目特色, 几乎是让每一期的嘉宾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在嘉宾被自己心酸的艺术之路感动的同时, 心情上也是会产生的特别的起伏波动, 这时候主持人朱军, 就会适时的控制好自己的心情, 由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给嘉宾带去感动的同时也很好的稳定了嘉宾的情绪, 并且适时的给嘉宾和观众一定的温情, 有效的控制了节目的节奏。

由于访谈类节目, 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谈话大多是围绕着嘉宾的经历。为了让受众更清晰直白的感受到嘉宾的经历从而引发人生感悟。主持人对嘉宾的提问会涉及到嘉宾的许多心酸往事, 可能会使得嘉宾及观众的情绪受到一定的感染, 带来情绪上的波动;我个人觉得, 突如其来的情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正是考验一个主持人应变能力的最棒的考题, 主持人是否能解决这一情况, 如何解决, 这就要看他的个人的经验与智慧了。这也是一次访谈节目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必要的保证。

访谈类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 并不很是简单, 在节目中要设有很多的环节, 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只有主持人良好的调节与合理的应对才能流畅完整的把一台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大致发展方向有全方位的把握, 如果不具备对整个节目内容的全方位把握能力就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以《非常静距离》为例, 《非常静距离》是一档包含多元素的访谈节目, 它致力于为观众呈现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之间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节目内容既有演播室里亲切而随意的谈话, 也有背景短片的调节, 同时还有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游戏, 把整个节目分成了几个大板块。在采访李菁菁的那期节目中, 李菁菁到现场中后主持人建议邀请现场观众一起跳70年代的迪斯科, 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得现场气氛异常热烈。通过节目的各个板块把节目的气氛营造的更加轻松愉快, 既让嘉宾感到轻松愉悦同时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我们可以看出, 主持人对于节目的大致发展方向的调控, 还有嘉宾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了解等, 主持人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保证在主持中能够更好的把握住节目的分寸, 在节目的整个过程中, 主持人要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风格, 并且要更加深刻的理解好节目的基调。将自己的主持风格与节目基调有理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这个节目体系的统一格调, 使整个节目自然轻松。同时, 掌握自己的主持风格并不仅仅是自我定位, 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也是增加对节目的整体把握的自信, 更好的表现自己, 使节目效果更加的棒。

对于访谈类节目而言, 主持人的基础的能力当然也是突破自己的极限的能力就是语言表达能力,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可以更好的与嘉宾、观众“聊天”的能力。更值得主持人思考的不是单纯的把话说出来, 也不是富有感情的朗诵出来, 而是要去思考话怎么说才会有味道, 怎么说才会有吸引力?单纯的平白直叙当然不能满足目前受众的资讯诉求。理想状态是, 语言富个性化, 点评得体到位。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作为一名主持人的必备素质, 在节目中, 对表达能力的要求非常苛刻, 只有极佳的表达能力才能承担主持人肩上的重担。

电视访谈类节目《鲁豫有约》, 这是由鲁豫主持的一档节目, 个人很是喜欢。它曾经的一期节目中, 主持人鲁豫在与嘉宾进行往事交流时, 无意间聊到了年轻女嘉宾的“傍富”爱情, 嘉宾当时就很尴尬并且很生气, 主持人及时的悬崖勒马, 随机应变把自己失败的婚姻作为例子, 最终把该嘉宾逗乐, 不仅没有影响节目的录制反而使节目的效果和气氛更上一层。《鲁豫有约》的主持人陈鲁豫, 是一位具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的主持人, 她有着非常好的交流方式与沟通技巧。在与嘉宾的交流中, 如果聊到了嘉宾的敏感话题使气氛变的尴尬, 那主持人便会调侃自己来化解这份尴尬。主持人陈鲁豫在面对各种嘉宾进行交流的时候都会给观众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在通过交流来了解嘉宾的同时, 流畅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化解了节目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城市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篇11

一、嘉宾选择上,遵循“新”“近”化原则

城市电视台的人物节目,在嘉宾选择上应该有自己的特别诉求,注意“新”“近”化原则。

所谓“新”是指新闻性,选择嘉宾时应该看他是不是热点新闻人物、热门话题或某一个新鲜现象的代表人物,这样呈现给观众的就不是已经广为报道过的个人经历和个人素质,观众还可以从中了解到热点的幕后故事,一种现象发生的背景分析或者热门话题的研讨和前瞻,从而增加节目的吸引力。

所谓“近”是指“接近性”,对于城市电视台人物访谈节目而言,接近性体现在内外两个方面。“外”是指外埠嘉宾,外埠嘉宾最好能与本地有所关联。“内”是指本地嘉宾。本地的知名人物、平实但有感动点的百姓、热门事件的当事人都是本地观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这些方面做深入、翔实的报道对城市电视台而言既是责任,也是优势所在,城市电视台访谈节目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做文章。

二、制作取向上,注重个性化、故事化、电视化

如果说嘉宾选择是如何吸引观众的问题,那么节目的制作取向则是怎样留住观众的问题,即是节目的可视性问题。现在访谈节目的主流样式或者是一对一访谈,或者是演播室对话,然后结合部分外景拍摄,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出现冗长、枯燥的毛病。

首先,应该寻求主持方式的个性化。作为城市台人物访谈节目,应该根据本地的文化、风俗、城市特征,结合节目的定位和主持人自身的教育背景、性格、气质,来确定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个性特征,并用这种个性贯穿节目始终,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主持人就不是一个观念、情感单一和个性模糊的提问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甚至有一定地域文化特征的人,让本地观众有亲切感、认同感,使其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体会到人际交流的角色认同和情感互动,从而期待下一次的愉悦体验。

其次,注重叙述方式的故事性。人物节目既有传奇性,其谈话又多具有思辨性,叙述方式的文学化可以放大传奇性的吸引力,避免艰涩,从而增强节目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观众。

比如,以小说的笔法讲述嘉宾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故事,便于观众的接受和理解;开头以及节目渐次演进的每一个段落开端都尽量设置悬念或冲突,然后节目遵循发现矛盾、冲突,寻找原因,最终如何化解矛盾、冲突这条轨迹发展下去,使观众在好奇和急于知晓答案的期待中,不知不觉看完全片;结构采用散文化,即节目整体大结构相对松散,小结构严谨、独立成章,一个个相对完整的段落如同山峰的不同侧面,共同构成山峰的绮丽风光。这样,看完全片的观众不会感觉疲劳,中途进来或者流失的观众也会获知一段完整的信息。

再次,节目的制作方式要电视化。电视人物访谈节目要区别报纸、广播同类报道,就要强化感性、直观信息的传播,充分利用视觉化工具,如再现嘉宾或者异地的传奇经历或者精彩场景;采访那些不能到谈话现场但与这一事实、细节有重要关系的相关人士,用他们的补叙、追忆来旁证和补充这一事实、细节;另外还可以使用图板、图表等手段使要阐述的政策、理论、流程等比较抽象难懂的内容具体可感。

现在很多人物节目都有外景拍摄部分,但是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外景拍摄基本还是老专题片的拍法,拍摄一些嘉宾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再摆拍一些嘉宾活动的镜头,然后配上解说词,基本还是声画两张皮,真实性和感染力都难如人意。我们可以充分采用纪实拍摄、效果声、同期声等电视手段,用这种手段所呈现的现场感、真实感来凸显本地媒体的优势,吸引观众。

三、提升观众角色地位,增加交互性与大众化

现在的访谈节目,即使带观众,也只是把观众作为谈话背景和气氛制造者使用,而不是调动其参与到谈话过程中来。其实,适当加入观众参与的环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观众的参与能够与观众形成互动交流。例如: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邓玉华曾教周总理唱过歌曲《革命熔炉火最红》,这段经历她在《艺术人生》等数个访谈节目中都谈到过,很多观众都已经了解,如果再让她原原本本地讲述一遍,有失新意。所以,我们让现场的一位观众和邓老师学唱这首歌曲,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而且教完后邓老师还高兴地说:“你学的速度和周总理一样快。”巧妙地引出了这段故事。

四、现场主持时要充分发挥“双向交流”

互动是交谈的本质特征,是人物访谈的操作“支点”。互动是面对面双向交流的核心要素。传播学家施拉姆说,人际传播是“对话式”人际交流,是“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他们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聚在一起”。两个人日常聊天能聊得起来,就是因为有一些“共同感兴趣的信息符号”,使他们自然能交流起来。因此,交谈的本质就是互动思想、情感的交流,观点、情绪的碰撞。其表现形式就是双方语言符号的互动。具体到人物访谈,其實就是对方能否愿意谈、真实地谈;采访者自己能否“沉入”其中,随时有回应并把握谈话走向。这种回应有时不光是语言,而且是你在听他讲话时凝神倾听、思索的神态,或问话时询问、体恤的表情,使对方愿意谈下去。我认为重要的不是一味地宽和认同,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采访者自己也应有适当的情绪流露。

那么,如何实现人物访谈的有效互动呢?我认为,“拆除”屏障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前提。关于电视谈话的情境制约,即如何让访谈对象“忘掉摄像机”,因人而异,各有招数。我的体会是尽可能排除有效传播(交流)的干扰,使对方尽快进入正常谈话状态。

另外,要保留未知状态,利用即兴发挥,实现有效互动。有经验的记者都知道,被采访者第一遍的回答往往效果最好,也最真实。因为边想边说,伴随自然的情绪、神态、语气甚至手势,越是重复,伴随的东西就越少甚至消失。而传播学研究表明,非语言符号传达的效果往往比有声语言更重要。因此,电视人物访谈,采访者接触“当事人”时要问的问题不要触及太深,以保证谈话的即兴性。有时不得不在现场“二次提问”,也要变换角度,让对方有“新鲜感”,这样即兴的东西就会出来。要注意观察、倾听,及时“跟进”,捕捉细节,形成有效互动。我个人体会,访谈时注意观察对方神态、动作变化,注意“听进”对方每一句话特别重要,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发现新的“点”,闪现新的灵感,并在脑中迅速拟出提问,给予回应。我认为前期采访只能是一个大体的轮廓,现场的随机把握、迅速“跟进”才是关键。

总之,互动是双向交流的支点,是正常状态谈话的本质要求。电视人物访谈的互动,需要拆除两个陌生人中间的心理“屏障”。良好的互动建立在谈话的未知状态和即兴性的基础上,而访谈时注意倾听、观察并及时“跟进”,则是实现有效互动的根本。

(作者单位:新乡电视台)

访谈节目主持人论文 篇12

关键词:访谈节目,主持人,高效沟通

一、引言

访谈节目以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以及热点问题为核心, 节目主要由主持人、专业顾问、新闻的主要当事人以及作为第四方的观众组成, 众人围坐在同一区域, 就当前讨论的问题的背景、当前状况、未来的发展以及问题的解决方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同时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以建议。就节目而言, 优秀的访谈节目不仅仅是由节目内容及其他方面组成, 更重要的因素是主持人自身具备高超的沟通技巧。换句话说, 访谈节目最终能不能吸引群众的目光, 提高节目的收视效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

二、访谈节目主持人进行高效沟通的要素

(1) 语言的规范化。所谓的语言规范化是指作为一个面向全国大众的节目主持人, 拥有标准的普通话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节目主持人在进行访谈节目的同时, 仅仅用普通话进行对话是不可行的, 关键是在语言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能够与嘉宾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引导嘉宾流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使节目实现高效的沟通效果。

(2) 主持人应具备个性化语言。语言的个性化就是节目主持人的特色标签。一个只具备基本素质而没有自身特点的节目主持人是很难被观众记住的, 这就要求主持人在拥有共性的同时, 也要拥有自身的独特性。研究发现, 对于一个优秀的访谈节目, 它都有一个魅力无可抵挡的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语言除了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获得有效的关注之外, 还可以增强主持人自身的魅力指数, 在公众面前树立独一无二的形象。

(3) 真诚的工作方式和诚挚的交流态度。在访谈节目中, 主持人相当于一个邀请人, 引导和联系嘉宾发表看法和提出见解。因此, 在节目过程中, 主持人的态度应该是诚恳真挚的, 个性化的语言会适当地增强节目所表现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有度, 不要过度一味地展示自己个性化的一面, 忽略了嘉宾的感受。同时, 也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 不要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嘉宾, 要保持访谈过程的和谐性。总之, 访谈节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嘉宾的配合与参与, 用诚恳的态度以及真挚的情感去打动他们, 赢得他们的配合, 达到节目应有的效果。

(4) 访谈的主动性。在访谈节目中, 学会适时地掌控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时候应该谈论什么样的话题, 怎样引出话题, 主持人都要学会把握。对于主持人而言, 作为一个邀请人, 应该主动提出话题, 引导受邀嘉宾的思维, 在不知不觉间缓解嘉宾的紧张感, 促使嘉宾打开思维, 变得自然。

三、访谈节目主持人高效沟通的策略

(1) 明确访谈节目的定义以及目的。访谈节目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沟通交流, 因而主持人和嘉宾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在访谈节目最开始的时候, 节目主持人会阐述节目的定义与本期访谈的主要背景及目的, 在这个讲述的过程中, 不能漫无目的, 要跟本期节目的内容带有一定的联系性。同时, 在与嘉宾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也要秉持这样的原则——创造一种和谐的交流氛围, 使观众能够轻易融入其中, 也使嘉宾可以放松心态, 尽情地交流。这样还能在无意中展示嘉宾在其他领域的表现, 全面地认识嘉宾, 最终达到完美的访谈效果。

(2) 开场白和串联词。一场访谈节目能不能在最初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刺激观众继续往下看的欲望, 开场白的作用不可小觑。精彩的开场白足以吸引观众的眼光, 勾起观众的好奇心。而节目过程中的串联词则会慢慢引导观众去思考。开场白和串联词的作用对节目最终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实现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交流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 提升访谈节目主持人的个人素养。访谈节目会给观众带来和许多不同领域相关的专业信息, 所以对于主持人自身所具备的素养也就有了很高的要求。若主持人自身素质不过关, 则其在与嘉宾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就会显得枯燥乏味, 死板无聊, 不能很好地与嘉宾进行交流, 也就不能有效安抚嘉宾的情绪, 无法让节目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 能否实现高质量的访谈效果, 取决于主持人的自身素养。

(4) 扮演倾听者的角色。访谈类节目中, 由于分工的不同, 导致了话语权的不同。主持人的主要作用是引导, 嘉宾的主要作用是讲解。因此, 在双方交流沟通的过程中, 主持人站在倾听者的立场, 适时地引导交流话题的走向, 而嘉宾作为主角存在。这样, 不仅可以使主持人在听的同时领会嘉宾所要表达的思想, 抓住引导话题的时机, 也能实现与嘉宾之间更有效合理的互动。

(5) 加入恰当的点评语。电视访谈节目里, 主持人的话语通常不多, 但都很精辟。在倾听嘉宾讲述的过程中, 抓住关键点, 用总结性的话语表达出来, 不仅能够提高观众的观看效率, 与嘉宾实现情感交流上的共鸣, 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深化访谈的主题, 提高访谈的效果。因此, 对于访谈节目而言, 主持人的思想层次、文化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一定要十分优秀。只有这样, 才能完美地给访谈节目的主题以及嘉宾的思想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概括, 才能深化节目的内涵, 提升节目的档次以及质量。

四、总结

就访谈节目而言, 主持人与参与嘉宾的交流互动是整个节目过程中异常关键的环节。换句话说, 只有主持人与嘉宾的亲密配合, 才能使节目达到应有的效果。但是, 达到这一现象的基础和前提就是主持人自身具有较高的素养以及高超的沟通交流能力, 只有这样, 访谈类节目才能实现最终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庭康.电视情感类电视节目要有亲和力[J].新闻窗, 2010 (1) .

[2]冯大为.人物访谈节目主持艺术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2) .

上一篇: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下一篇:质量控制与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