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热原因

2024-06-02

不热原因(通用6篇)

不热原因 篇1

摘要:城市集中供热中, 经常存在运行过程中供热管道冷热不均, 末端不热现象。严重影响供热效果, 付出相当大人力物力后, 效果仍不理想。我总结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与大家共同研析。

关键词:集中供热,不热原因

1 水力失调:

这是最主要因素, 而且是后面几种原因的基础因素。可以把每个与热源采暖循环泵相连接的用户之间视为并联系统, 这样若拿近端与末端相比, 热源及近端用户前干管部分阻力两者是相同的, 但之后前者到最终用户距离极短, 而后者距离很长, 而又要求这两段阻力相同, 这就相当于近端管径应设计比常规时略小些, 而末端管径设计比常规时略大些, 而且供热半径越长这种差距越大, 而实际远非如此:管网、各楼宇、各地块设计时不是同一个设计院故不为同一个思维方式, 也不是同一个年代即不同步设计, 更为重要的是设计人员几乎不会考虑上述的正确理念, 而往往保守起见高估管径大小和水泵参数。这就需要供热管理者加大调节力度进行弥补了。调节时可利用多级调控手段, 不仅要对干线、支干线、支线、户线的阀门进行调控, 还要对支户线、楼内水平分支、水平分支上垂直立管甚至分户支管的阀门进行调节, 这就相当于需要3-8级调控, 越接近于近端, 调节力度越大、调控级数越多;越接近于末端调节力度越小、调控级数也越少。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往往由于设计、规划、管理、阀门质量等因素, 造成管网错综复杂, 各用户可调控级数不同, 某些用户甚至直接接于近端干管上, 只可2-3级甚至1级调控, 造成热力系统难于平衡。其实, 如果精心规划和设计时, 近端用户可控级数应最多, 即支干线不断向后延展、分级, 而末端管网要尽量减少不断分级, 并根据供热半径大小等情况适当加粗一些管径。当然, 在完美的管网系统调控中, 优质的静态平衡阀、动态平衡阀、可利用价值的阀体、配套精密仪表, 以及专业的调节经验和模式, 加之驾驭理论与实践、硬件与软件紧密结合的全局观念和技能, 一个也都不能少。

2 气堵

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一个不太保温的保温瓶, 盛入开水并轻盖瓶盖, 之后不久, 就听到瓶口有出气声。实际上, 由于瓶子不保温, 水的温降迅速, 因热胀冷缩原理, 水容量要减少, 而密闭容器上层会出现相对真空状态, 此时若瓶盖不十分严密, 外界空气就要进入填补这些空位, 也就是说, 实际发出的是进气声而不是出气声。供热系统也是这样, 由于系统为全封闭状态, 热源处相对热胀, 管网和热用户处相对冷缩, 加热时相对热胀, 减温时相对冷缩。这时管网和热用户的某些地点就会倒吸进空气, 由于水力失调, 加之末端压力、压差小, 空气更容易从这些不利点进入;而且末端用户往往由于流量少而供回水温差大, 这样热胀冷缩现象更加明显, 从而进气量加大。在室外温度更低的严寒期, 供热系统供回水温差更大, 导致这种不利局面的加剧。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系统中, 该系统自身已知道在最冷的何处进气集结, 往往这些进气地点在不利用户的低压之处, 并在那些不利点兴风作浪并因气水混合而形成恶性循环。在供热运行初期、特殊故障停热检修、系统补水不及时或量大等情形下, 对末端也是尤为不利。但是, 如果在不利点的高处加设自动排气阀, 会使这一不利影响减至很小。可据了解, 大多数用户装设自动排气阀质量不合格, 能用2-3年就算不错。另外, 不装、漏装、错装自动排气阀的也比比皆是。值得注意的是, 在近端阀门调节过度时也会出现气堵, 而且调完后2、3天看不出有何不同, 而再过几天会突然不热, 再调回原阀门开度也会再等很长时间才恢复。这是因为流量减少后, 用户供回水温差加大, 本身进气量增加, 而且由于压差小, 系统别处夹杂的气体易过来、系统携带的气体也易停留, 这一过程一开始不显现, 但经过一段滞后期, 随着量变到质变、恶性循环加剧, 直到发生暖气不热的结果。加大流量后, 因该局部系统中原气水混合物较多, 又需要一定时间逐渐将这些气体顶到其他不利点或通过少有的排气装置排出, 这时才能恢复正常。若该局部系统中有自动排气阀并所有阀门运行正常的话, 这两个滞后过程将大大缩短。

3 脏堵

管网中不可避免地要出现施工遗留和陈年累积的焊渣、锈渣、水垢、砂石、沉淀物等固体物质。由于水力失调, 加之末端相对于近端供热管线长、压力和压差大等因素, 这些污物往往沉积于末端, 如同海浪总是将贝壳、虾蟹等冲刷遗留在坑坑洼洼、阻力大的海滩上一样。这样末端用户阻力加剧, 势必造成末端与近端相比更加不利, 近端调节力度需要提升、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施工的粗糙、管理的糟糕 (如软化水处理不合格、非采暖季管网未采取湿保养等) 、时间的周遭, 脏堵对末端造成的不利局面将更加显现。

4 温降和压降

末端用户供水与近端用户供水存在一定温差, 差值的大小是根据热力系统供热半径、管网保温状况、热源出水温度、流量和流速等因素决定的。据测试, 供热半径2km的直埋管网, 在严寒期连续供热时近端到末端供水温降2℃左右, 如果采用地沟敷设且保温差、末端流量小, 则温降会更大一些, 可能达到5℃以上。由此, 末端供热效果因温降的缘故也会更差一些。此外, 压降也是一个小因素, 由于近端压力大, 阀门调控更加难于掌握, 例如在末端将阀门关3或5圈流量会有很大变化, 而在近端将阀门关同样圈数流量可能变化不大, 这就给管理者造成更大的管理压力、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

5 间歇供热

供热系统间歇运行时, 会基于上述第二、三、四项原因, 对于末端用户不热现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 从温降方面来讲, 在热源升温时, 近端用户循环次数多, 而末端用户循环次数少, 故近端较受益;在热源减温时, 经实际测试, 甚至也是近端比末端相对有利, 只是这种差异小了很多而已。但对于一个冬季连续供热运行的系统而言, 除远近距离产生的温降外, 热源升减温因素造成的温降不太突出。可对于间歇供热运行的系统而言, 后者对末端不利的影响将十分巨大, 而这一点又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经测试, 某供热半径1.5km的热力系统, 在末寒期每天起炉1小时、停炉7小时运行, 循环泵不间歇, 热源回水温度在起炉、停炉、停炉1小时后分别为28、40、37℃, 近端回水温度则相应为29、41、38℃, 末端回水温度相应为27、32、33℃, 可见停炉时热源及近端回水升高了12℃, 而末端回水仅升高5℃, 即使按停炉1小时后来计, 热源及近端回水也升高了9℃, 而末端回水也仅升高6℃, 这还是因为循环泵的作用, 使近端温度较高的回水混入末端供水所致。但从热源升减温这一点来讲, 永远是近端有利于末端 (从上述起炉时近端回水29℃、末端回水27℃也可看出) , 除非永远不升温且永远不停泵。说到易被管理者忽视, 是因为停炉时, 热源显示回水温度似乎达到供热要求 (如上述为40℃) , 殊不知这是近端较热的回水与末端较冷的回水混合的结果, 是一个假象。可以这样说, 间歇供暖时, 近端在享受直接供热, 而末端在无奈地接受间接供热。某些系统还在停炉后不久停泵, 这样就会对末端用户造成更不利的局面。

此外, 对于安装气候补偿器或锅炉自控装置的系统, 锅炉起停台数和出力变化更加频繁, 造成水温波动大 (尤其是供水温度) , 对于末端用户也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其次, 从气堵方面来讲, 供热系统间歇运行时, 封闭系统中液体热胀冷缩过程变化频繁且更加剧烈, 势必会造成进气量激增, 大量气体汇集会被挤压到薄弱环节立足, 也就是说最终最倒霉的还是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末端系统, 并在那里形成更深层的恶性循环。当循环水泵也间歇运行, 停泵时高点由于静压低而更易进气, 这也是某些高点散热器的缝隙易破坏漏水的一部分原因。此外, 间歇供热尤其是循环水泵间歇运行, 将造成近端用户经常接受冲刷洗礼, 而末端用户循环次数少故易滞留脏物, 使得末端区域更易积存整个系统中的固体物质, 无疑给末端用户带来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 供热系统末端用户永远不及近端用户有利, 当水力工况不平衡、供热半径大、采用间歇供暖、管网保温差、自动排气阀失灵、供回水温差大、循环流速慢、补水量大时, 对末端系统尤为不利。供热中除避免或减少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外, 还要比理论值更加加大末端系统流量。

不热原因 篇2

一、热源:(共28个因素)

1.1、补水因素:

1.1.1、定压点低:补水泵定压点低,系统中高大建筑不热。

1.1.2、补水泵故障:补水泵出问题,无备用泵,系统严重亏水。

1.1.3、变频器失灵:补水泵变频器出故障,补水不及时。

1.1.4、膨胀水箱缺水:由于补水信号失灵等原因造成膨胀水箱亏水。

1.1.5、补水箱小:系统亏水严重,补水箱容积满足不了补水需要。

1.1.6、停水:意外事故引起,另外一些缺水城市可能也会发生这种情况,造成无法补水。

1.2、循环因素:

1.2.1、循环泵故障:循环泵出问题,无备用泵,系统不循环。

1.2.2、间歇循环:为节电,部分供热管理单位经常停泵,系统工况不稳定。

1.2.3、循环泵流量小:造成用户大面积不热。

1.2.4、循环泵扬程低:造成末端用户不热。

1.3、锅炉因素:

1.3.1、锅炉容量小:现有锅炉供热量满足不了用户实际需求。

1.3.2、锅炉效率低:锅炉容量似乎满足需要,但由于燃料未充分燃烧、锅炉排烟温度高、锅炉水路结垢严重、锅炉表面散热量大等原因造成锅炉效率低,致使严寒阶段暖气不热。

1.3.3、停炉:锅炉出故障,无备用炉,正在检修中。

1.3.4、燃料不合格:使用劣质燃料,燃料发热值低,甚至难于启炉或常常熄火。

1.3.5、燃料用量少:部分供热管理单位只顾自身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热用户利益,使用燃料量不满足用户起码的要求,供热水平不达标。

1.4、换热因素:

1.4.1、换热器选型小:当需要热力站进行二次换热时,现有换热器换热量满足不了用户实际需求。

1.4.2、换热器结垢:由于锅炉房或热力站软化水不合格或年久失修,热力站中的换热器一次水或二次水结垢严重,大大影响换热效果。

1.4.3、换热器损坏:热力站中的换热器发生诸如一、二次水串水等故障。

1.4.4、旁通流量过大:供回水旁通管混水比例大,造成热源出口水温过低,导致供热失误。

1.4.5、混水泵问题:采用混水泵换热时,混水比例不合理,同样造成热源出口水温过低,导致供热失误。

1.5、管理因素:

1.5.1、非专业司炉工:供热管理单位的司炉工无证上岗,这在一些地区具有普遍性,甚至这些单位也是盲目接手的外行。

1.5.2、无序管理:部分供热运行单位缺少管理机制,员工缺乏责任心,不懂锅炉和换热器的习性及规程。

1.5.3、未准确按气象调节:供暖期中的不同阶段及各个阶段的每一天里,室外气温和气象不断发生变化,但供热管理单位调控不合时宜造成供热失误。

1.5.4、间歇供热:许多供热管理单位采用间歇供暖方式,当根据气温状况计算准确、时间控制合理、管理到位时,可能会出现室温正常而暖气暂时不热的现象,这是合理的。

1.5.5、间歇供热管理差:一些供热管理单位采用间歇供暖方式时,技术及管理不到位,常会

暖气不热原因一百条总结

出现暖气不热且室温不正常的现象,这是不合理的。

1.6、其他因素:

1.6.1、停电:补水泵、循环泵不能启动。

1.6.2、电压不稳:当电压低时,电流易超过额定值,此时必须暂时停泵,因此可能造成系统工况不稳定。

1.6.3、除污器脏堵:造成系统总阻力加大,致使末端用户不热。

二、热网:(共26个因素)

2.1、平衡因素:

2.1.1、水力失调:这是系统中最常见的现象,几乎所有供热管理单位都未解决好,所以常常造成末端用户不热而前端用户过热。

2.1.2、一次管网失衡:大市政需要更认真调网,当供回水出现平压差、甚至倒压差时,热力站会出现不热现象,殃及其所供用户。

2.1.3、热源交替:有些热力站或热用户可由多个热源联网供热,如大市政倒工况时会造成暂时不热现象发生。

2.1.4、分支阀门开度小:为调节整个管网远近平衡,就要限制中近端用户流量和压差,有时控制该分支或用户阀门开度过小,也会致使近端不热。

2.1.5、各分支阻力差距大:相邻的两路分支或两栋楼各自系统内部阻力完全不同,差距越大越难以调两者平衡。

2.1.6、末端用户阻力大:末端用户阻力大会使整个系统阻力明显加大,水泵运行工况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流量明显减小,殃及其它用户不热。

2.1.7、末端用户不正常:设计失误、施工不当、管理不力、老旧建筑等造成某些用户供热不正常,如果发生在近端还算可以克服,但发生在末端则性质会有根本改变。

2.1.8、用户私开阀门:用户为图私利自行开大检查井阀门,打乱了原供热平衡。2.1.9、管理人员捣乱:本职或离职的供热管理人员与本单位或某用户有私人恩怨、吃拿卡要未果,或者与合作的节能公司不合或争功,而偷偷调整甚至关闭个别检查井阀门,都会打乱原供热平衡。

2.2、新楼因素:

2.2.1、夹在老楼中:新楼夹在老楼中,打乱了原先的水力平衡,不仅自身不保,还可能影响老楼供暖。

2.2.2、原总管径小:增容后总管径或支线管径未扩管,造成新楼或周边不热。

2.2.3、新楼阻力大:新楼的楼内系统阻力大(诸如面积大、采用地暖、分户计量等),常造 成本身供热效果差。

2.2.4、位于末端:新楼建在工况不利的末端,使自身供热效果差,若再加上本身楼内系统阻力大就更甚。

2.2.5、节外生枝:未与供热管理单位接洽,擅自私接管网,偷取供热能源,打破该区域供热平衡。

2.2.6、节内生枝:为节省管材,从前端的楼内系统中接出一个分支给后面的楼宇,造成前端过热,后端阻力巨大当然就不热了。

2.3、损毁因素:

2.3.1、支线阀门失灵:支线阀门出现锈死、闸板掉、大量跑水等现象,需要关闭、报修而暂时不能使用。

2.3.2、管道损坏:由于施工或材料因素及年久失修,可能会出现突然爆管现象,造成大量跑

暖气不热原因一百条总结

水,维修时间较长,尤其直埋管段更难于查清。

2.3.3、补偿器损坏:热力管网中常用大量热补偿器,由于该设备质量原因、维护管理不当(如软化水不达标)及年久失修,会出现突然爆裂损坏现象,造成大量跑水,维修时间也较长,尤其直埋管段中的波纹管补偿器更难于查清。

2.3.4、管网人为破坏:阀门甚至管道等供热设施被盗或被破坏引起停热,低架空管道出现这一现象概率高。

2.4、其他因素:

2.4.1、初调节:供热运行初期管网尚属于调整阶段,系统压力不稳。

2.4.2、管径小: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原因造成管网干线或支线管径小,不满足现状、改造或发展需要。

2.4.3、供回水连通:管网中供回水的连通管阀门打开或失灵,造成系统走短路。

2.4.4、高点窝气:管网应有坡度,沿途的高点应设排气阀并在运行初期放气。

2.4.5、管网脏堵:由于施工遗留、年久积存形成的脏堵会影响供热效果,这些脏堵经常汇集在压力较小的末端地区,使这些地区影响更大。

2.4.6、过滤器脏堵:同样由于施工遗留、年久积存形成的脏物停留在管网中的过滤器中,未及时清理,影响供热效果。

2.4.7、保温差:施工缺陷及管理不善等致使管网保温性能差,导致热量损失严重,供热温度不达标。

三、楼内系统:(共22个因素)

3.1、设计因素:

3.1.1、上供下回垂直失调:上供下回系统形成温度(差)失调,楼上有利,楼下不利,最冷时差别更大,设计时应考虑楼下多设暖气片。

3.1.2、下供下回垂直失调:下供下回系统形成压力(差)失调,楼下有利,楼上不利,且顶部容易集气。

3.1.3、异程系统水平失调:楼内系统水平干管为异程时,更易产生水平失调,造成小系统末端不热。

3.1.4、阻力差水平失调:由于设计或改造的原因,各立管环路阻力差别很大时,易形成水平失调,如系统中有些立管每层只带1组散热器,而有些立管每层却带4组散热器。

3.1.5、立管管径过小:造成此立管阻力大,流量少而暖气不热。当整栋楼均如此时,楼内系 统总阻力加大,供热不利。

3.1.6、立管管径过大:造成此立管流量大,其他立管流量小而暖气不热。当整栋楼均如此时,楼内系统总流量加大,对其他楼不利,且不易调节或调节时易形成垂直失调。

3.1.7、变径不合理:由于水平或垂直干管变径太突然,易形成水平或垂直失调。

3.2、阀门因素:

3.2.1、顶层立管总阀:由于顶层立管总阀关断、失灵、损毁等原因(如闸板掉了),造成环路不通,致使立管所经过的所有暖气片形成死水。

3.2.2、首层立管总阀:由于首层立管总阀关断、失灵、损毁等原因,造成环路不通,致使立管所经过的所有暖气片形成死水。

3.2.3、自动跑风失灵:大部分廉价的国产自动排气阀只能用1—3年,这是因为关键部件——内部弹簧常会失灵,应尽量用优质的进口或合资产品。

3.2.4、楼入户阀门失灵:造成整栋楼暂时不热,需要尽快维修之后才可恢复。

暖气不热原因一百条总结

3.3、积堵因素:

3.3.1、垢堵:由于该地区水硬度高、软化水指标差、管材不合格及年久失修等原因造成管道内部结垢严重而引起的脏堵,影响供热效果。

3.3.2、锈堵:由于管材、管理及年久等原因造成管道内部氧化锈蚀严重而引起的沉渣脏堵,影响供热效果。

3.3.3、施工脏堵:野蛮施工中遗留的废物堵在暖气或管道中,导致暖气不热。

3.3.4、过滤器脏堵:分户供热、地暖等加过滤器之处遇到脏堵,也会形成系统内部局部不热。

3.3.5、立管气堵:在立管顶部未加排气阀、安装不正确或不排气,均造成气堵而该立管不热。

3.3.6、坡度不合理:楼内系统水平干管坡度不合理形成窝气,导致系统不热。

3.4、其他因素:

3.4.1、调节方法不一:楼内系统调节时有时调供水阀门,有时调回水阀门,压力难以平衡。

3.4.2、未保温:在地沟、楼道或个别热用户家中水平或垂直干管不加保温或保温差,造成散热损失大或该用户过热,致使其他用户暖气供热不足。

3.4.3、未按图施工:施工中常出现供回水接反等现象发生,致使暖气不热。

3.4.4、私接管道:在楼内系统中私接管道给平房、车库、地下室、底商等,造成系统供热问题发生。

3.4.5、PVC管老化:新型建筑常用PVC管等材料连接散热器,但其水温要求尽量不超过60℃,而实际往往并非如此,长此以往造成老化严重,隐患随时爆发。

四、热用户:(共24个因素)

4.1、私改因素:

4.1.1、新暖气片超大:用户私改暖气时,选用超长的暖气片或过多的暖气片数,会造成供热入户阻力加大,在单管串系统中会使楼上和楼下用户的供热更不利。

4.1.2、新暖气片过小:用户私改暖气时,为美观起见选用新型小巧的暖气片,致使暖气散热量不足。

4.1.3、新暖气片管径细:用户私改暖气时,选用接管更细的暖气片,造成供热入户阻力加大,在单管串系统中还会影响楼上和楼下用户的供热效果。

4.1.4、私加暖气:用户追求更高温度,在原有暖气基础上增加几组散热器,如在门厅散热器上接一组给阳台,致使该环路总阻力加大,原有暖气也变得不热了。

4.1.5、私移暖气:用户为自身美观等需要,擅自将散热器移到其它地方,由于非专业施工造成连接有误,导致暖气不热或跑水。

4.1.6、私装地暖:地暖阻力远远大于原供热方式,故造成用户白花钱还不热,在单管串系统中更会严重影响楼上和楼下用户的供热效果。

4.1.7、自装水泵:部分曾经不热的用户在自家管路上擅自安装水泵,改变局部系统循环,致使自家循环水量加剧,周围用户循环水量不足而不热。

4.1.8、争相换暖气:由于楼上和楼下用户出于美观和更热原因争相换暖气,致使每年暖气片和管路均因泄水而不能保持湿保养,造成这些供热设备氧化腐蚀严重,并使局部地区的立管循环阻力加大且恶性循环加剧。

4.2、人为因素:

4.2.1、无序放气:在供热运行初期或外网不稳的阶段,用户争相放水放气,形成恶性循环,暖气不热原因一百条总结

补冷水量严重。

4.2.2、用户偷水:个别用户(如部分商业场所)偷水拖地、去油、洗车等,造成补冷水量大,致使暖气不热。

4.2.3、恶性放水:个别用户恶意放水,如在自家卫生间暖气片上接水龙头,并加皮管子往下水道冲,使自家暖气热起来,并报复不热现象发生。

4.2.4、首层用户关门:首层用户拒绝开门或无人在家,导致立管阀门关断或屋内供热设备无法正常检修,殃及楼上用户不热。

4.2.5、顶层用户关门:顶层用户拒绝开门或无人在家,导致立管阀门关断、顶层不能放气或屋内供热设备无法正常检修,殃及楼下用户不热。

4.2.6、邻里关系不好:有意关断自家中立管总阀或拆毁暖气设施,影响楼上和楼下用户。

4.2.7、不交费停热:在部分地区,由于某些用户未交供暖费,供热管理单位关闭某一户、一个单元甚至一栋楼的阀门,导致局部用户不热,甚至殃及该区域已交费的用户。

4.3、分户因素:

4.3.1、不装排气阀:分户供暖时,自家每个散热器的高点都要放气,无排气阀造成气堵自然不热。

4.3.2、自家不放气:分户供暖时,有排气阀却不会放气,造成气堵也自然不热。

4.3.3、暖气片挂太高:分户供暖时,散热器挂得太高,影响供热循环,形成气堵问题最突出。

4.3.4、管道细:分户供暖时,总阻力就会大于其他楼,如果管径再小,问题就会更加突出,造成分户供暖用户大量不热。

4.4、其他因素:

4.4.1、暖气片损坏:如散热器腐蚀、密封件老化等。

4.4.2、暖气片冻坏:用户在寒冷时未关门窗,冻坏了自家暖气,不仅造成自家不热,还会殃及立管环路上的其他用户。

4.4.3、用户阀门失灵: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用户入户阀门或单个散热器上阀门失灵,而导致暖气不热。

4.4.4、相连用户检修:与自身相连的用户由于跑水等原因正在维修,已关断相关阀门,造成所有这些用户暂时都不热。

不热原因 篇3

1 供暖初期容易出现的问题

1.1 管道内积存空气排除不干净, 容易造成气堵, 导致上供下回热水系统循环不畅;

可以采取加大循环压头的方法, 将空气携带到安装有自动排空或者集气罐的部位将空气排出。一般供暖初期, 随着供水温度的提高, 管道内析出的空气会增多, 初期采用较大的循环流量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解决办法。

1.2 管道内的杂质也可以通过加大循环流量的方法将其携带到除污器定期排出。

1.3 若供暖初期循环量偏小, 可能会出现垂直

失调现象, 部分立管温差过大, 虽然整个系统干管温差比较正常, 但是楼宇部分立管暖气不热现象很难消除。同时由于循环不畅, 很容易让赃物沉积在管道, 导致管道堵塞, 不得不采用拆除暖气片请污的方法冲洗沉积物, 造成大量热水流失。

1.4 最好在系统回水干管设置安全自动排气装置和高效节能的除污器。

1.5 运行15天到20天, 应打开锅炉联箱检

查, 是否有污物锈泥沉积, 如有要及时冲洗干净, 否则容易引起锅炉爆管。

2 住宅小区大面积暖气不热

现象:住宅小区大面积暖气不热。整个小区所有楼或大多数楼的散热器不热, 室温普遍达不到要求。

原因:

a.换热站供热能力不够, 小区原设计的供热量和供暖面积不相匹配, 形成“小马拉大车”, 系统供回水温度达不到设计温度。

b.循环水泵容量不足。

判断方法:

a.校核供热量是否满足热负荷。

b.系统供水温度比较正常, 而回水温度明显低于设计值, 形成供、回水温度温差过大的现象, 表明水泵偏小。

处理方法:

a.核算换热站的供热量后, 如确实为供热能力不足, 与供热部门协商, 增加一级管网的流量, 有条件增加换热器。

b.水泵容量不足, 可以提高水泵转速或改换大泵。

3 供热管网末端建筑物暖气不热

现象:一个小区中有部分距换热站较远的建筑物整栋楼暖气不热。小区最远端建筑物室温达不到要求, 而其他楼供热正常。

原因:一般是热网的水平失调, 管网设计时水力平衡欠考虑, 造成离换热站近的建筑物水量过多, 远端的楼栋水量过少。

判断方法:检查热力入口, 如果末端建筑物的供回水压差很小, 回水温度明显低于供热效果好的楼栋, 表明系统存在水平失调。

处理方法:对离换热站近的楼加平衡阀或压差控制阀, 减少近端楼栋的热水流量, 清理热力入口处除污器, 当此方法还达不到效果时, 在不热的建筑物热力入口回水管上加管道泵。

4 同一建筑物内有部分单元暖气不热

现象:同一建筑物内有部分单元暖气不热。同一建筑物内有个别或部分单元整个单元暖气不热, 而其他单元供热正常。

原因:

a.接自主立管的入户支管供回水阀门未打开或开启度较小。

b.接自主立管的供水支管较长且出现向上拐弯, 局部出现最高点但未设排气阀。

c.对于分户计量系统, 出现垂直失调的可能不大, 对于顶层或建筑物层数较高的单元, 出现暖气不热的原因可能是:热网的运行失水量太大。热网系统定压值太低, 使最高点不能充满水

d.接自主立管的供回水支管有堵塞现象。判断方法:

a.检查管井处接入户支管的阀门, 手轮开启的程度。

b.检查管道是否存在高点未设放气装置。

c.检查系统定压 (静压) 是不是满足该建筑物顶层条件, 通过观察换热站定压补水压力来判断 (循环水泵回水管处压力) 。定压补水压力 (MPa) 应大于建筑物高度 (m) ×0.01。

d.排出上述几种原因, 有可能是管井处接入户支管的过滤器堵塞。

处理方法:

a.开启入户支管供回水阀门。

b.在管道的最高点加设自动排气阀。

c.通过系统补水或提高定压补水压力来解决。d.清洗过滤器滤网可以解决问题。

5 同一单元有部分暖气片不热

现象:同一单元有部分暖气片不热, 有一部分暖气片热

原因:

a.暖气片供回水阀门未打开或开启度较小。b.暖气片内存有空气。

c.暖气片内有异物堵塞。d.单元内系统水平失调。判断方法:

a.检查暖气片供回水阀门, 手轮开启的程度。

b.暖气系统时常发出明显的水流声音, 说明系统内积气。

c.室内暖气片串联组数较多的用户, 出现暖气片不热不是末端的几组暖气片, 是前面几组或中间的暖气片。

d.检查系统压力是否足够大。室内暖气片串联组数较多的用户, 末端的几组暖气片通常不够热, 若暖气片前后组的温度相差太大, 则应在排除非积气、堵塞原因所致的情况下, 检查系统压力是否达到要求。

处理方法:

a.开启暖气片供回水阀门。

b.打开暖气片上部的手动放气阀排气, 直到有水流出时关闭阀门。

c.清洗不热的暖气片。

d.适当关小近端暖气片的进水阀或回水阀, 从而使更多的热水供向远端的暖气片, 若压力达不到要求, 就要考虑增压。

6 由循环量偏小引起的暖气不热现象及处理方法

现象:楼宇内有的单元组暖气正常, 供回水温差正常;但是, 部分末端立管进出口温差过大, 大于25度, 底层楼用户暖气基本没有温度或者接近室温, 既可以判断该立管循环量偏小, 时间久了可能会造成管道堵塞。

处理方法:

a.若该现象普遍存在, 则为送入该小区的总循环量偏小, 需要采取措施加大循环量。

b.若只是个别楼宇存在, 则需要对楼宇内暖气过热热的立管阀门进行调节, 限制流量, 尽量是个立管流量分配均衡

c.若末端不热, 可考虑在合适位置增加小型循环水泵解决

7 改造楼宇的暖气不热问题

7.1 管道没有按照规范敷设, 水平管道坡度不

符合要求或者摆拢 (存在垂直弯曲现象) , 造成管道内积存空气无法从末端安放的排气装置顺利排出, 此问题一般需要进行人工排气, 但往往是排除故障后没有几天, 已经热的暖气又会出现不热现象。特别是当暖气负荷频繁调整或者遇到外管网检修时更加明显。

7.2 供回水干管过细, 流阻大, 在正常供回水压力下, 循环量无法满足供暖需求, 现象:

进出口压差正常, 但是温差特别大, 超过供暖正常楼宇5-10度, 整栋或者部分单元暖气不热。在清理除污器后, 若温差环不能恢复正常, 则可以判定是这个原因, 一般可采用在热力入口假装小型循环泵解决。

7.3 可以用超声流量计检查循环流量:

一般每平方米正常供暖需要的循环流量为2.5~3.0kg/h, 若循环流量偏小则该楼宇的供暖就不会正常。

立秋之后还热不热了 篇4

大概要过15-30天才会变得凉爽起来。

立秋后,炎热的天气可能要等到处暑或者白露的时候才会消退,立秋后15天是处暑节气,处暑节气有终止暑气意思,一般这时候气温就会逐渐降低了,如果遇上秋老虎天气,则要等到白露节气了,白露节气距离立秋有30天,是一个表示温度降低的 节气,此时基本上不会有连续性的高温天气了。

立秋后的天气特征

立秋有“秋老虎” 早晚凉爽中午仍有余热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此时天气通常依旧很炎热。立秋之后仍有一“伏”,“秋老虎”依然存在。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

立秋期间末伏还在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立秋南北天气有差别

秋来最早的黑龙江和新疆北部地区也要到8月中旬入秋,一般年份里,首都北京9月初开始秋风送爽,秦淮一带秋天从9月中旬开始,10月初秋风吹至浙江丽水、江西南昌、湖南衡阳一线,11月上中旬秋的信息才到达雷州半岛,而当秋的脚步到达“天涯海角”的海南崖县时已快到新年元旦了。

立秋有什么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肴,当然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带有立秋日食秋桃的习俗。每到立秋日,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等到除夕,不为人知地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称水

旧时,老百姓分别在立秋前后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满水,然后称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烧酒同食,民间认为可以防疟疾。

夏秋交替要注意什么

经历了一夏天的暴晒,又经过了几场暴雨的侵袭,我们终于迎来了立秋。我们想象着秋天的丰收的场景,但是也不要忘记“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雨水的增多,气温也会突变。一定要注意一早一晚添加衣物。都说秋雨连绵,其实是挺有道理的。所以在这已经迈入秋的季节中,出行前一定要注意一下天气预报,带好雨具。千万别在这关键时期被淋成落汤鸡,那样很容易感冒。

不热原因 篇5

关键词:热效果,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碱土金属碳酸盐

0 引言

房屋的冬暖夏凉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梦想,遗憾的是现实中往往出现冬冷夏热,房屋建筑本身由于自身的限制很难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建筑行业也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成功地运用到建筑上,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建筑的功能,使人类的居住环境越来越舒适。但营造建筑热舒适环境最常用的方式是人工供暖供冷[1],这种方式大量地消耗了地球宝贵的矿物能源,且污染了环境,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据统计,美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美总能耗的40%[2],在我国,仅采暖能耗就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3],且随着空调的普遍使用,建筑能耗增势迅猛,能源和环境保护形势更加逼人,建筑行业的节能降耗迫在眉睫。

鉴于太阳能具有能量巨大、分布广、永久、清洁等优点,可充分利用其热量;另外,地球表面物体的温度远远高于深冷空间的温度,可进行辐射致冷。人们对利用太阳能的热量和深冷空间的冷量来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进行了大量探索,例如特朗伯墙[4],该墙1年时间内在室温控制于20℃的条件下提供了总需热量的70%;可调太阳墙[5],此墙在冬季可提高室温7℃以上,在夏季可降低室温5℃以上;TIM(Transparent insulation material)材料[6],该材料在冬季利用墙面的黑色涂料吸收热量传到室内,在夏季利用自动遮阳装置将太阳辐照几乎全部反射掉,装有TIM材料的住宅在断电后,住户能依靠太阳能安全而舒适地生活近2年[7,8,9]。在辐射致冷方面,D. Michell等[10]建立了以Tedlar 板为屋顶的房子,在环境温度为10℃、室内温度为5℃时,测得有效致冷功率为22W/m2;A. Adder 等[11]建立了用辐射致冷材料作盖顶的房子,对室内外的温度作了对比和记录;J. A. Saobagh[12]建立了以白漆和铝板作盖顶的房子,测得其致冷功率为50W/m2。上述方法在营造建筑热舒适环境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在实际推广中却受到价格和空间等的限制。

建筑材料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效果会影响建筑物的热环境,构成建筑物的材料如地面、墙体和屋面使用的混凝土、砂浆、水泥、钢筋、砖、砌块、沥青等,其太阳吸收率和发射率与建筑物的热环境密切相关。此前的研究发现[13] ,材料日间暴晒效果主要受其太阳吸收率的影响,与发射率无关;材料夜间辐射致冷效果与发射率相关,与太阳吸收率无关。因此从调节建筑热舒适角度看,不同地区对建筑材料热物性有不同的要求:寒冷地区要求材料具有高太阳吸收率、低发射率的性质;炎热地区要求材料具有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的性质;冬冷夏热地区,则要求材料在冬季具有高太阳吸收率、低发射率的性质,在夏季则转变为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的性质。此前对常规建筑材料日间曝晒和夜间辐射致冷热效果进行了研究,从调节室内热环境看常规建材并不适合于任何地区使用[13]。

根据上述已有的研究结果,本实验针对炎热地区所需要的低太阳吸收率、高太阳发射率材料作了进一步研究。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于2009年5月26日提出一个应对全球变暖的新设想——用油漆将世界漆成白色。如果将房屋外表面刷成白色或浅色,将反射更多的太阳光,从而减少吸收的热量。炎热地区如在建筑物表面涂刷浅色的热反射涂料,将有效地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从而降低使用空调降温的能源消耗。如果采用这种做法,所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相当于全世界汽车11年的尾气排放量。但是对于市面上的普通热反射涂料而言,其太阳吸收率不够低,或是晚上的辐射致冷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其成分中主要起热反射作用的钛白粉价格太高(达到每吨1万元以上),致使成本过高。因此开发价格低廉且适用于炎热地区的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的材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实验

1.1 原材料

水泥: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陶瓷:普通外墙陶瓷砖;粘土:经过研钵研磨的普通粘土;红砖:建筑用烧结粘土红砖;沥青:10号建筑石油沥青;银箔:美国3M公司高反射率膜;碱土金属碳酸盐A:市售分析纯化学试剂(以下用材料A表示);碱土金属氧化物B:市售分析纯化学试剂(以下用材料B表示);材料C:中等太阳吸收率、中等发射率材料;材料D:高太阳吸收率、低发射率材料;外墙涂料1(厂家1);外墙涂料2(厂家2);外墙涂料3(厂家3)。

1.2 试验方法

1.2.1 材料吸收率/法向发射率测定方法

将待实验样品(块状或粉状)材料充分研磨,用合适的胶粘剂制成涂料状,涂覆在尺寸为40mm×40mm×1mm的铝板基材上,涂层厚度控制在1mm左右,晾干。直接将材料C、银箔和材料D(片状)粘在铝板基材上。将沥青加热融化后涂覆在铝板基材上制成沥青试样。

采用由同济大学与北京南奇星有限公司共同研制的FXL-1型吸收率和法向发射率测量装置测量材料吸收率和法向发射率。

1.2.2 日间曝晒和夜间辐射致冷实验效果研究

曝晒实验采用设计的曝晒实验装置(见图1)。实验前,将装置置于室内1昼夜,使其与环境达到热平衡。实验时,将涂覆表面材料的装置置于晴朗、无风或微风天气室外日光下,每隔0.5h测量各装置内的温度及环境温度。

为达到更真实的效果,辐射致冷实验采用了曝晒实验装置(见图1)。实验前,将装置置于室内1昼夜,使其与环境达到热平衡。实验时,将装置置于晴朗、无风、无月夜晚的空旷处,每隔1h记录1次致冷空间温度和环境温度,致冷空间温度与环境温度间的最大温差为相对温降(Δt)。

本实验中所列的温度测试数据都已经过修正,修正方法见文献[14]。

2 结果与分析

2.1 材料太阳吸收率与热效果的关系

前期工作的结果表明[4],当材料的太阳吸收率为0.5~1时,日间曝晒条件下,材料的太阳吸收率与其和环境的最大温差成正比,而与其发射率和吸收发射比无显著相关性,原因是日间曝晒时主要是材料吸收太阳光转化为热量,而向外辐射的能量与吸收的能量相比可以忽略。为了进一步验证低吸收率材料的热效果与吸收率的关系,对多种常规建材和样品用曝晒装置进行了曝晒实验研究,并测试了样品的太阳吸收率,通过多次测量,进一步验证了当材料的太阳吸收率为0.36~1时太阳吸收率与其和环境的最大温差成正比,不受实验时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果见图2。

由图2可知,太阳吸收率大的材料D(太阳吸收率为0.98)与环境的最大温差为19℃左右,材料A(太阳吸收率为0.51)与环境的最大温差为5℃左右,而太阳吸收率小的银箔(太阳吸收率为0.36)则为2℃左右;材料太阳吸收率越大,涂覆材料的箱内空间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吸收率越小,温差就越小。不同季节的曝晒实验表明,材料曝晒的最大温差不受实验时环境温度高低的影响。可以预见,当材料太阳吸收率小到一定值时,涂覆材料的箱内空间温度有可能会与环境温度相当。材料A相对于常规建材和常规涂料具有较低的太阳吸收率 (0.51),曝晒实验有较低的升温幅度,因此材料A具有作外墙涂料的潜力。

2.2 “晒不热”材料的白天曝晒效果

夏季炎热地区需要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的材料。在白天,低太阳吸收率的材料可以有效阻止建筑物对太阳光的吸收,有效控制建筑物的温升,达到降低制冷能耗的目的;在夜晚,材料通过高辐射率,辐射自身能量,降低自身温度,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笔者发现,材料A的太阳吸收率为0.51、发射率为0.89时,属于低太阳吸收率、高发射率的材料。为了进一步测定材料A的热效果,将材料A和市面上几种常见的隔热涂料用曝晒装置作曝晒实验,对比其数据,结果见图3。

由图3可以看出,曝晒过程中,环境温度变化比较平缓,涂覆不同材料的装置箱内温度不断上升,14:00时箱内温度与环境的温差达到最大值。不同材料的升温幅度及其与环境的最大温差不同。材料D的曲线在最上方,升温速度最快,与环境的温差最大;银箔的曲线在最下方,升温速度最慢,与环境的温差最小。3种市面上隔热性能较好的涂料和材料A的升温曲线介于二者之间,而且材料A与这3种外墙涂料相比,升温速度最慢,与环境的最大温差最小。

为了进一步证明材料A 是具有低吸收率、高发射率的材料,将上述几种材料在不同季节进行了白天曝晒实验,结果见表1。表1中①、②和③分别表示测量时间,即2008年8月3日、2008年12月15日和2009年5月5日。

由表1可知,材料A 具有较低的太阳吸收率和较高的发射率,经过多次白天曝晒实验证明,材料A的升温只有5℃左右,仅高于低吸收率材料银箔,与市面上常见的隔热涂料材料相比,其隔热效果更好。上述结果表明,材料A是一种理想的可用于夏季炎热地区的“晒不热”涂料。

2.3 “晒不热”材料的夜间辐射致冷效果研究

为验证材料A在夜间是否符合夏季炎热地区建筑表面通过材料高发射率大量辐射自身的能量,降低自身温度的要求,进一步研究了上述几种材料夜间辐射致冷的热效果。2009年5月15日采用图1的曝晒装置作辐射致冷实验研究,结果见图4。

由图4可知,由于与环境及外层宇宙空间的辐射换热作用,几种材料辐射致冷空间内温度先是急剧下降,随后趋于平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达到热平衡不再下降。由于材料发射率的不同,致冷空间相对降温幅度也不同,材料A和材料B的降温幅度较大,而外墙涂料1、外墙涂料2、外墙涂料3以及银箔的降温幅度相对较为平缓;涂覆材料D的木箱内的温度始终高于相应时刻的环境温度,而涂覆其它材料的木箱内的温度在3:00左右都达到低于相应时刻环境温度的最大降温。各材料的发射率及相对降温列于表2。

已有研究表明,高发射率的材料有2~3℃的降温,低发射率的材料不能实现降温;高发射率的材料夜晚能辐射自身能量,降低自身温度,从而降低空间温度,适用于炎热地区的建筑物。表2结果表明,材料A具有较高发射率,辐射制冷实验中相对降温可达1.8℃,与其它外墙涂料相比,能实现更好的夜间辐射致冷效果。

上述结果表明,材料A具有较低的太阳吸收率,日间曝晒的升温幅度较常见涂料小,具有较好的隔热效果;此外,材料A具有较高的发射率,夜晚能辐射自身能量,降低自身温度,有较好的夜间辐射制冷效果。因此,材料A可作为外墙涂料用于我国夏季炎热地区。

2.4 “晒不热”材料的24h循环实验

为了进一步证明实验结果的可信性,模拟了房屋在夏季的热环境,于2009年5月30-31日采用暴晒装置连续进行了白天日间曝晒和晚间辐射致冷的24h循环实验研究,结果见图5。

从24h的循环实验中可以看出,白天的曝晒实验与前面的实验结果吻合,14:00时箱内温度与环境的温差达到最大值;从17:00开始,由于环境温度下降,所有曝晒装置内的温度都有较大幅度的降温,但仍然高于环境温度;进入午夜12点以后,部分高发射率材料由于辐射致冷效果使箱内温度开始低于环境温度,随后趋于平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由于达到热平衡不再下降。各材料的最大升温和最大降温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材料A 白天的最大升温为5℃,夜间的最大降温可以达到2℃,效果明显优于市面上常见的热阻型热反射涂料,如果使用在建筑的外表面,其白天的曝晒效果和夜间的辐射致冷效果完全符合夏季炎热地区对材料具有低太阳吸收率和高发射率的要求。

就性价比而言,在热反射涂料中,在树脂和涂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填料的选择对涂料涂层的热反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热反射涂料中加入填料的价格对比如表4所示。

通过表4可以看出,碱土金属碳酸盐的价格远远低于热反射涂料中所加的钛白粉(二氧化钛),而且与其它填料相比也有很强的竞争力,经济成本方面可行。

3 结论

(1)当材料的太阳吸收率为0.36~1时,日间曝晒的热效果与其太阳吸收率成正比。太阳吸收率为0.51的“晒不热”材料A,其日间曝晒与环境最大温差为5℃,而太阳吸收率较小仅为0.36的银箔则约为2℃。材料的太阳吸收率不受实验时环境温度高低的影响,符合材料太阳吸收率与其和环境最大温差之间成正比的关系。

浅谈室内供暖系统局部不热的处理 篇6

1 室内供热系统局部不热

(1)某建筑物内某一支路不热。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阀门未打开或阀门损坏打不开;管道内有未排尽的空气,造成气塞;管道被污物堵塞。

解决办法是先检查阀门是否打开或损坏。当确定以后,通过整体和局部放气装置检查是否气塞,并采取相应排气措施解决。如果仍然不热,进行管道杂物堵塞检查,确定后采取相应措施排除。

(2)整栋建筑物上部散热器都不热。

对于上供下回式热水供热系统,凡出现上部(既顶层)散热器都不热的情况,一般都是因为管道及上部散热器内存有空气(因在系统首次充水时,未能做到自下而上的缓慢流动,系统内空气未被彻底排除,都积聚在顶部)。此时,应由供水干管末端的集气罐排气(或更换自动排气阀)。对于下供上回式热水供热系统出现上部散热器都不热的情况更多一些,其原因一般有两种:一是上层散热器存有空气,应由散热器上的放风门排除;二是系统充水不满,上部散热器缺水,此时应补充水至规定水位。

2 末端立管不热

在热水供热系统中,末端立管不热的现象是很容易发生的。其不热的原因和排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安装时管道内存在空气,在停止供热后,管道内和散热器内也存在空气。

因此,当系统充水时,如果出现充水过快等情况,进入系统末端的空气往往不能及时排出,因而形成气塞,会使系统末端不能进行正常的水循环,造成末端立管暖气不热。这时,排除方法就是把在末端立管集气罐处的放风装置打开,进行放风排气,就可保证热水在末端的正常循环。

(2)由于安装时不慎将杂物留在管道内,或使用时间较长、管道内生锈,在系统充水时,由于水流的冲击,将杂物和铁锈等污物冲至系统的末端,造成末端的管道堵塞。发生这种情况的排除方法,就是用手摸其管壁的温度,如发现管段前后有明显的温差现象,则表明此处以被污物堵塞,水不能循环。可在堵塞处附近拆开活接头或弯头,疏通管道,然后再打开阀门用水冲洗,直到水流完全畅通为止,随即安装好即可。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管道堵塞现象时,千万不可敲打管道。因为敲打之后,管道在这一段的堵塞现象有可能解决了,但杂物还会流到别处去,继续造成堵塞。所以不能留下隐患,一旦发现堵塞,应该及时清理干净。

(3)由于设计不合理,造成室内系统各立管之间的流量分配不均,出现水平失调,如末端立管流量过少而出现不热,此时应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

3 单管系统上层过热下层不热

对于上供下回式单管热水供热系统来说,最易出现这种上层过热、下层不热的垂直失调现象。一般上下温差2℃~3℃,多则6℃~8℃。其形成的原因:一是在冷风渗透的计算时,未考虑建筑物的热压作用,下层计算比实际少,而上层计算比实际多;二是在计算散热器时,未考虑管道散入房间的热量。这样,上层的散热器和管道合在一起的散热量大于房间热负荷,而下层散热器的表面温度则低于计算值,其散热量当然就小于计算值,因此,设计上的先天不足,导致了上层过热下层不热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

4 双管系统上层过热下层不热

一般也发生在上供下回式双管热水供热系统。这是因为双管系统上层与下层重力水头的差别很大,而设计时一般又不仔细计算。由于双管系统在立管和供水支管上都有阀门,可供启闭和调节之用,当出现上层过热下层不热现象时,应进行认真的调节,把顶层散热器支管上的阀门关到最小,向下依次开大,底层阀门全部打开。

5 整栋建筑物内多组散热器无规律性不热

一般情况下暖气不热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整栋建筑物来说,或者是上部都不热,或者下部不热,或者是某一环路和某一立管不热,如前面所阐述的各种情况。但有时也会有特殊情况,就是整栋建筑内多组散热器无规律地不热,如有时今天这组散热器热了,明天又不热了,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检查:管路中或散热器内气塞。由于在刚开始给供热系统充水时压力过高,水流速太快,系统内的空气不能够及时排除,就会造成部分管道或散热器内仍然留有部分空气,导致水流不能畅通,形成气塞。一般形成气塞的位置是在系统中坡度较高的地方,或是顶层。

解决办法是打开顶端的集气罐上的排气阀或不热用户的散热器上的放风,把堵塞的空气放出来,即可消除气塞现象。但在供热系统运行时排气,要注意避免热水喷出造成伤害。

为了避免因充水时空气排除不彻底而造成局部暖气不热,充水前务必将全建筑内的阀门逐个进行检查,水满时每个集气罐处应有维修人员负责排除空气,而且充水要从回水干管自下而上进行,严禁从供水干管充水。有时整栋建筑物无规律性的散热器不热十分严重,可考虑将全楼水全部撤净,重新上水。

6 杂物堵塞,管路不能畅通

在新楼的供热系统中,由于施工中的一些杂物,如部分保温层,铁件、碎砖头、石子和泥土等进入管道之中,没有清除干净而造成堵塞。对于旧楼,由于供热系统长时间地腐蚀管子使内壁生锈,再经过热媒体的冲刷,管内的污物就容易聚集在某处,造成管道或散热器堵塞。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热媒体的正常循环,造成部分暖气不热。

7 个别散热器不热

对于发生个别散热器不热的现象时,要从四个方面去分析、检查。

(1)管道堵塞。

大多数是因为新系统清洗不彻底或老系统堆积污物,导致散热器的支管局部或全部堵塞。采取用手摸管道外壁温差的办法来判断,必要时拆开检查,清除杂物。如果不是管道堵塞,也可能是散热器被铁锈等物堵塞。此时应打开散热器下面的丝堵,用工具疏通后用水流冲击的办法,将杂物冲洗干净,直到水流畅通、清澈为止。

(2)支管气塞。

由于散热器的支管安装坡度不符合要求,容易造成支管内积气,形成气塞。此时,要把支管坡向调整过来,改正支管。

(3)散热器存气。

如果散热器支管无堵塞、支管坡度无问题,个别散热器不热可能因散热器内存气所致。此时,可以通过散热器的放风门放气,如无放风,在试水通暖时,可直接用管钳打开散热器堵头迅速排气即可。

(4)散热器流量不足。

其表现不是整个散热器不热,而是只热几片、上热下不热,或整个散热器热的不好,这往往是因为水力失调引起的,流量过少,从散热器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只能通过对系统的综合分析和调气加以排除。

8 系统充水存气造成的暖气不热

(1)供热系统第一次充水时,未能使水自下而上缓慢流动,造成系统中的空气未排净,表面上看来水已充满,实际上,系统顶层以及其他部分尚存有空气,未被水充满,出现“假满”现象而循环不良,造成暖气不热。

(2)用户放水或私自取用水严重。有些用户私自在自家供热管道上加设水嘴,随时取用暖气系统中的热水,造成系统经常失水过多。不得不加入冷水补充,从而造成暖气不热。

(3)定压不合理,补水不及时,系统经常亏水,由于水在一定的压力下上升的高度是一定的,有时由于系统定压不够合理,压力过低,导致水不能达到所要求的高度,致使上部系统的散热器内经常处于亏水状态,从而造成暖气不热。

总而言之,室内采暖系统维护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关系到社会安定和生产发展的一件大事,涉及面广。为保证室内采暖系统正常运行,作到井然有序,并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以取得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主要病虫害论文下一篇:网站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