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劳动(通用9篇)
精神劳动 篇1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我国劳动法是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而制定颁布的法律。劳动法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的一项基本法律,在西方甚至被称为第二宪法。
一、劳动法的产生与发展
劳动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产生于19世纪,与产业革命的出现及工人运动的声势日益壮大密切相关。“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主要的国家相继颁布了劳动法律法规。从1802年以后的百余年间,西方国家的劳动立法从民法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一战后,由于国际无产阶级斗争的高涨,西方国家陆续制定了不少劳动法。二战后,资本主义总危机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一批现代的反工人立法。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的劳动立法出现了新的趋势。在工人运动的压力下,各主要国家相继颁布了一些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待遇的法律。70年代以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劳动立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历程,劳动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中已经占有了重要的地位。
我国的劳动立法出现于20世纪初。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才产生了真正代表职工利益的劳动立法,为我国的劳动立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制定了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90年代初第三次起草《劳动法》,于1994年7月5日经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布标志中国劳动法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劳动法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立法精神的演变
1、劳动立法的目的由限制与剥夺工人民主和自由演变为真正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在人类社会完成工业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早期的资本家为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而延长劳动时间,把工人完全沦为机器的附属品。随着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壮大,工人们不堪忍受工时长、工资低等恶劣的劳动条件,不断和资本家展开斗争,终迫使资本家制定了有关工人权利的法律法规。然而,这些法规的目的却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从而榨取更多剩余价值,其实质是限制与剥夺工人民主自由。
我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劳动者是公有制经济的生产资料的主人。这就决定了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享有充分的民主管理等权利。我国《宪法》第十二条至四十五条作了全面而系统的规定,《劳动法》将此作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立法目的的最高效力的法律依据,把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明晰化、具体化,使宪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以真正实现。
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指劳动者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劳动方面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劳动法把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目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决定的。劳动法正是以法律手段来满足、支持和保护劳动者不断得到这些物质利益的需要。如果不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劳动法的基本立法目的,劳动法本身也会失去其制定的意义。另一方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是实现稳定劳动关系、正常劳动秩序、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与保障。
2、劳动立法越来越多地体现民生思想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劳动关系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它解放了生产力,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活力;然而,由于多元的企业形式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劳动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对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而言至关重要。国家必须通过法律保证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关系时与企业具有平等的地位;还要在劳动法实施过程中注重民生,充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将其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我们才能构建和发展起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3、劳动立法越来越重视保护劳动者的人格尊严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权的内容和所需保护的程度日益宽泛与深刻。随着人权观念的发展,人格尊严已成为现代人权运动的重要目标和基本理念,人格被视为人的最高价值,人格利益也被视为人的最高利益。在劳动法律关系领域中,由于存在着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服从的特征,劳动者的人格尊严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被侵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侵犯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事件。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随着人权观念的发展,人们自我尊重和要求他人尊重的意识正逐步加强,每个人都希望能够体面地生活。因此,世界各国和我国劳动立法越来越多地关注对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保护。
4、劳动立法的国际化视野逐步扩大
国际压力曾经是我国劳动立法一个外在动力,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各国劳动立法也已呈现出越来越来明显的国际化动向。必须看到,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渐深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已开始全面融入国际主流社会。市场的全面开放,必然导致资本、信息、劳动力的全球流动,这就要求我国的法律制度亦应与国际条约、国际公约全面接轨。我国现行劳动法虽与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组织制定的劳动标准存在差距,但我国一直在努力确立国际化的视野,实现与国际劳动标准的衔接,从而使我国劳动法逐渐与世界接轨。
三、劳动法的缺陷及完善措施
1、缺陷
其一,对劳动者的保护不足。
保护劳动者的利益是现代劳动立法的首要出发点和核心价值取向。我国现行劳动法虽然肯定和确立了这一立法宗旨,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它无论是在立法技术还是在制度设计方面,对现代劳动法这一基本精神的贯彻落实均存在不足。
其二,与国际上的标准尚有差距。
为了保护社会劳动领域内的公民人权,以国际劳工组织为代表的一些国际组织制定了许多有关自由结社与集体谈判、无歧视就业、禁止强迫劳动等核心劳动标准的国际公约。认真检审我国现行《劳动法》,不难发现它的许多规定与国际上这些核心劳动标准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完善措施
第一,增强劳动法的权威。
作为一个旨在专门为劳动者提供保护和救济的法律,劳动法绝非一种无关紧要、无足轻重的法律。“必须认识到,劳动法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的实现,也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命运;不仅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劳动法为了充分实现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法律功能,必须获得足够的权威,获得人们对它的普遍尊重和真诚信仰,一个被认为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而被人们任意弃置的劳动法,也不可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一是对现行劳动法的完善与修改,应提升其立法层次,赋予其更高的法律效力;二是向劳动法典迈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法的权威性,从而有力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扩大劳动立法的国际化视野。
站在国际化的视野下,现行劳动法借鉴发达国家劳动立法的成功经验,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积极引进和移植国际劳动标准,这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法律的劳动保护水平,又能够大大地节省有关的立法成本,从而有利于我国劳动法的发展与完善,也有利于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劳动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曲明慧.人力资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学,2009.
精神劳动 篇2
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中年智力劳动者的精神卫生 篇3
中年智力劳动者的精神卫生,系指中年智力劳动者的心理情绪与健康的内在联系,换言之,就是指智力劳动者在中年时期的精神健康状况。我国古代在医疗保健方面颇重视人的精神卫生。如唐初四杰之一,《五悲文》的作者卢照邻,察性多愁善感,只活了四十来岁。而他的好友孙思邈“喜乐常有”,“顺理修身去烦恼”,活了一百零一岁,最后一年还完成了一部济世巨著《千金翼方》。明朝李时珍非常重视性情与健康的内在联系,他指出长寿关键在于“心逸”,而短命是“心忧”的结果。
在国外,美国的维兰特博士也曾对二百多人进行过四十年的健康观察,发现情绪焦虑者血压上升,胆周醇升高;乐观开朗者,身体健康,衰老缓慢,即“乐观者长寿”。
人到中年,特别是从事智力劳动的中年人,由于不如青年那样精力旺盛和体质强壮,从身体索质来说,大部分人都在走“下坡路”,自感劲头不足,容易产生疲倦感,从而误认为是得了什么“病”。俗话说:“人到中年想长寿”。中年智力劳动者往往多思善虑,感情上变化复杂,不如青年那样的天真、单纯,从而产生了“恐病症”。
怎样消除中年智力劳动者的“恐病症”呢?一是要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学习,做到真正了解自己身体状况,对自身的不适感要弄清原因,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树立和培养精神卫生的习惯,即养成乐观主义精神,把精力集中在自已从事的工作、学习方面,切忌人为的“老年感”。应努力做到使自己“气顺心舒”,既做好工作,又健康益寿。
在这时期确立一项爱好也是很重要的。爱好是精神卫生的一根支柱。
选择爱好固然重要,但如何从事爱好尤为重要。要挑选那种使你的生话更加协调的爱好。无论什么样的爱好,都要能使你从无聊乏味的小圈子中走出来,进入一个兴趣盎然的伟大世界。
在现代生活中,有一种所谓“焦急烦恼”病。如果我们都能花一些时间来从事某种爱好,就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这种“病”。要说忙得抽不出时问,那是无稽之谈。纵观历史,世界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比英国的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困难时期的英国首相),在政府负有更重大的责任了。然而,即使是丘吉尔也有时间搞业余爱好。争执不休的议会会议结束后,忧虑重重、眉头紧锁的邱吉尔就会出去挥笔作画,松弛一下。
一项爱好实际上就是一个保障运转正常的“安全阀”。曾经担任过美国海军军医局长的拉蒙特·皮尤说:“有两个地方是我从未听说会发作神经衰弱症的。一个是使人舒展肌肉的游泳池,另一个是令人别有一番心境的壁炉旁”。今天,第一流的医学权威认为,业余爱好具有治疗价值。一些医院里开设了“专业技巧治疗部”。病人在那里可以学到皮革烫花、织毛衣、绘蜮、术刻,编织等技巧。这种手工及另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在使人消除劳累感,镇静神经方面,常常比药物更有疗效。
这就是一种“乐以忘忧”的心理疗法,即精神保健法。欧阳修当年“尝有幽忧之疾”,长期服药无效,后改用“音乐疗法”、“受宫声数行,久则乐之愉然,不知疾在人体矣”。苏东坡也有同感,认为“安心是药更无方”。
劳动合同法的人文精神关怀 篇4
1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法律文化中的体现
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Humanism)”。从历史上看,人文精神的明确提出是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但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儒家学说就已经包含着人文精神的内容[1]。
人文精神(Humanities Spirit),简单地说,就是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它是以人性的自觉与实践为核心贯穿在人生与社会的各个层面,是一种普遍的人类的自我关怀,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2]。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则,它内蕴的是一种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
法律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法律领域内的张扬与显现,是法律蕴涵的一种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精神气质。其根本的指向性意义就在于以人为中心,并给予严肃认真的人文关怀。法律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法律工具主义的破除、法律信仰的塑造和法制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法律文明的演进,法律不再是统治人的工具,而是更多地造福于人类,为社会中的个人创造了发展自己的更大的空间和可能性,使人追求自由(这种自由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非无政府主义)的理想和目标能够真正实现。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礼治”等法律观念,讲究礼法的结合,主张礼乐刑互用,主张天人合一,达到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在西周初年,统治者就强调“明德慎罚”、“敬天天保民”,这突破了神法对人的控制,将他们的统治定位为“保民”上,认为只有保民,才能获得长久的统治,而且运用法律统治的时候,应当“明德慎罚”,慎重从事司法活动,体现了对人的保护和尊重,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自隋朝开始的死刑复核制度,以及后来的悯囚制度的刑法执行,体现了司法上相对完整的保护人权的制度,执法的过程中讲究执法者的道德,主张法律贵在严明,表现了对人的尊重,尤其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
在法学领域,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就是保障人权。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社会生活中彰显人文精神的重要保障。宪法对人权的保护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形式,人权的宪法保护是宪法中人文关怀的重要途径。而人权的法律保护是要以宪法对人权保护基本原则的确立为基础的,立宪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人权,因此,我国的宪法理所当然地成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确认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法律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保障人权”。以宪法为依据,部门法使基本权利具体化,并赋之于操作性来体现人文关怀。法治进程中的人文关怀体现为部门法从多种类多方面的关怀,民法的人文关怀,行政法的人文关怀,还有刑法的人文关怀,等等。例如,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博士后李永军在《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系统地提出了法律中的人文主义精神问题。该文认为,自罗马法开始的私法传统中,包含着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西方自1804年《法国民法典》开始将人文主义精神巧妙地规定于体系化的法典之中,成为民法的内在价值与基本精神。关心和保护弱者也正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之一,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规定,子女或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生活;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未成年人保护法》则对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应受到的保护作了具体规定;《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分别对残疾人和妇女的权益作了专门的保护。
2 劳动合同法的研究现状
目前,有关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新劳动法进行了研究:新劳动法的解释、新旧劳动法的不同、劳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劳动法的立法历程、立法目的、基本原则、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关系、劳动法中的劳动者角色定位、劳动法的社会法属性、劳动者的人权保障与劳动法的关系,等等。中国人民大学王立明教授认为,劳动合同订立与劳动关系建立是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劳动合同订立与劳动关系建立时常处于分离状态。为此,有必要从法律上进行识别,以利于对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权利的救济。扬州大学法学院邱爱民副教授从立法的目的谈起,倡导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应当树立各种正确的意识。学者何明轩就《劳动合同法》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这种合同对于劳动者来说有利于保证稳定感并进而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可以降低成本,因此,长远来看,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是有利的,鼓励用人单位应正确看待劳动合同法。还有学者针对农民工享有的基本权利进行了论述。总之,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劳动法的具体条文所体现的寓意展开的,除了少数学者从人权角度出发,探讨劳动者的人权保障与劳动法的关系之外,真正从人文关怀角度展开的研究未见文献记载。
3 劳动合同法与人文关怀相一致
人文关怀是近代文明。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则,它内蕴的是一种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维护人的权利,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法律的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法律领域内的张扬与显现,是法律蕴涵的一种以人为终极关怀对象的精神气质。在法治社会,法律始终是为人而存在的。良法,合乎人性道德,考虑到人的最基本价值需求,体现人文精神,能够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恶法,则是违背人性和道德,不考虑人的基本权利,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甚至会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市场经济的规则的法律之一的《劳动合同法》,其立法意图宗旨深层次地体现了人文关怀。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对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有着重要意义。劳动合同法是12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法律之一,它突破了传统的立法模式,立法过程中立法者倾听民声、广纳民意,从“部门立法”走到了“开门立法”,体现了法治建设中的人文关怀,使新一阶段的立法具备了更为扎实的民意基础,真正地把人文关怀寓于平等待人、维护人权的本质意义融入到法律当中。
4 结语
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社会观念与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劳动法的发展。
劳动合同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部门法,而现代人权理论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劳动法观念的变化。现代劳动法的发展,在规定劳动者原有劳动权利的基础上,已发展到对劳动者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将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落实到劳动领域,即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具有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劳动者有自由权、言论权、隐私权、不受歧视权等。
当今的中国正不断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这和人文主义的关怀从根本上相一致。中国的经济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社会观念与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权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劳动法的发展。随着劳动法的诞生,国家开始通过法律的强制来干预劳动关系,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和劳动保护标准,以及劳动过程中的各种集体权利来保障劳动者的利益,从而实现劳资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的稳定。而对劳动合同法而言,倾斜保护劳动者是其与生俱来的品格。新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符合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潮流,更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人文关怀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新汉.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N].深圳特区报网络版, 2007-06-19.
弘扬劳动精神作文 篇5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他们“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们“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他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群人就是——辛勤的农民,正是通过他们的劳动,才创造出供全中国13亿多人口所需的粮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论春夏秋冬,在流水线上工作 ,匆匆忙忙上白班,披星戴月上夜班,黑白交替中,拼却一身的力气 拧血拧汗拧乡愁。工厂是临时的家,家却成了暂住的旅馆。这群人就是——勤劳的车间工人,正是通过他们的劳动,才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衣着普通,朴实厚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自祖国各地。 在林立的塔吊下, 是他们在挥汗如雨;在数十米高的脚手架上,是他们在劳作;每一处的施工现场都能看到他们埋头苦干的身影,一砖一瓦盖高楼,在高耸的大楼上, 有他们铮铮的汗水。 这群人就是——忘我的城市建设者,正是通过他们的劳动, 才有了都市的高楼林立。 高楼的崛起, 便是建筑工人心力的合成。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无论是严寒酷暑,都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穿梭在各条马路上,每天辛勤的给我们美化着我们的城市。没有他们,城市将会垃圾遍地、臭味熏天;没有他们,市民们将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没有他们,城市面貌将会黯然失色!这群人就是——默默的环卫工人,正是通过他们的劳动,才创造了干净整洁的环境,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增添了舒适和愉悦。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满头青丝站成了苍茫的雪山,饱满前额站成了道道的山川。他们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他们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他们是蜡烛,虽然细弱,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群人就是——无私的教师,正是通过他们的劳动,才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使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还有研究室里的科技工作者,手术室里的医生,交通路上的交警,聚光灯下的演员,保家卫国的战士……这些劳动者来自四面八方,分布在各个角落。他们用劳动创造着财富,用劳动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劳动的姿态都是最美丽的。劳动让人生充实,让生命有了价值,人生因劳动而精彩。
正如高尔基所说:“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双手创造出来的。”早期的祖先们正是通过劳动,才学会了刀耕火种,才孕育了伟大的文明。劳动创造了世界上最重要,最美好的东西,劳动最美。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为社会分工不同,人们的职业类型各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劳动者,每一位劳动者都有着特殊的社会价值。每一种职业就像一架大机器上的一个个零件,都很重要,缺一不可;每一位劳动者就像一首交响乐中的一个个音符,都很悦耳,值得尊重。
精神劳动 篇6
在劳动课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营造氛围,鼓励创新
创新意识的开发需要营造民主、和谐、自由、开放的氛围,良好的氛围可以激发儿童的创新意识。
1.佳 作欣赏 ,激发创新热情 。
如上《制作拼盘》一课时,我先拿出一盘色、形、味俱全的凉菜———拉皮黄瓜,让学生鉴赏。学生面对这如工艺品一样的拼盘,十分好奇,纷纷问我:这盘菜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于是我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心理,让学生自己看书,考虑《制作拼盘———拉皮黄瓜》需要几步完成,每一步都怎样做,这样变以往让学生硬性地掌握知识为学生主动求知。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学生很快地做出一盘盘颜色、刀法、口味俱全的拼盘。从颜色搭配到造型的创新,无不体现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好后,分组品评鉴赏,看哪组学生的拼盘做得既美观又味鲜,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大家赞美,都十分高兴。
2.熏 陶感染 ,体会创新乐趣 。
如上《洗小件衣物》一课时,我在黑板上画了几幅儿童愉快劳动的场景,并把劳动过程编成儿歌,让学生边劳动边唱。同时小组进行比赛,先看哪组学生能把衣服洗得既快又干净,再看哪组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奇思妙想,把衣服上的污渍洗干净。这样既达到教学目的,又巩固劳动技能,使学生体验到劳动的乐趣。
3.直 观演示 ,增添创新乐趣 。
劳动课的直观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电化教学、实物、图片、演示等直观教学使学生仔细地观察作品制作的每一个过程,从而学会操作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如上《制作花环花束》一课时,我先出示事先制作好的花环花束,让学生仔细观察,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然后对制作中的难点进行适当点拨,随后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强调让学生不拘于课本中的制作方法。自己动脑想,看制作花环花束,除了书上介绍的方法外,还能想出哪些粘花环花束的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制作出新颖别致、花型各异的花环花束。随后让学生手举自己亲手制作的花环花束,伴着《运动员进行曲》,昂头挺胸地走到前面来,把作品展示给学生看, 面对同学那一句句赞赏的话语和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学生兴奋不已,增添了劳动乐趣。
4.质 疑问难 ,激发创新欲望 。
在质疑问难中,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创新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生活与劳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问难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质疑。在教学《编结网袋》一课时,我先出示一只编好的精致网袋,然后问:“如果你是厂里的工人,你会用到哪些材料,怎么来织? ”这一问激活课堂,学生产生疑问,究竟需要哪些材料? 然后通过有目的的观察,发现需要金属圈、长纱绳、剪刀和粗绳等材料和工具,再对教学过程进行质疑,在思考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从而自然而然地总结出编织网袋的步骤, 教学内容也随之得到强化。在学生回答时,教师不能随便说“我同意他的观点”或“我和他一样”之类的话 ,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基础不同 ,想法也不同,让每个学生敢于创新。
二、创造环境,大胆创新
1.课 内亲身实践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与创造思维的发展, 总是与创新活动相联系的, 因此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创新的客观环境是极重要的。从课堂环境说,应为儿童提供创新性思维的机会。比如讲《修剪篱笆》一课时 ,我把学生带到学校绿篱边 ,让他们仔细观察从外形看有什么特点? 同时亲自动手修剪绿篱,让学生有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让学生说绿篱除了常见的梯形外,还可以修建成哪些形状?学生集思广益,想出把绿篱可以修建成城垛、波浪、孔雀开屏、大熊猫、球形等,从而发展儿童的创新思维。
2.课外成立兴趣小组 ,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
从课外环境说,鼓励儿童自发地成立课外手工制作小组、家务劳动组及园艺组课外小组, 每月举行一次各小组成果展评,看哪组学生的作品最优秀。
这样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在课外得到延伸和发展。从课内到课外,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就会时时处处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3.创设多彩的问题情境 ,奉送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
教学目标确定之后, 教学活动的好坏是决定能否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只有激发和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实现。仍以《剪窗花》为例,一张正方形彩纸, 折成与它面积的八分之一同样大小的三角形共有多少种折法,教师可以通过传统手段或投影、视频展台等现代手段示范一种方法, 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其他多种方法进行折叠;《做毽子》可将两种毽托与毽毛的结合方法图示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探索其他结合方法。技能在于训练,知识在于探索,知识是简单、快捷操作的一把金钥匙。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在宝贵的40分钟内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氛围,创设多彩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新”的时间。
4.展 评欣赏 ,延伸创新 。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赞扬,我们必须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展评欣赏这一环节。通过师生共同评价教与学双方的成败,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推进教学的延伸。在展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激发勇于探索再次创造的欲望。劳动课教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意发现学生个性特长,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发展。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在于学生是否创造了什么,关键是让他们学会怎样创造,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从而为创造人才培养打下基础。在小学劳动课中,必须尽量地创造一切条件,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要从激发学生劳动实践兴趣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优化劳动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创新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在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能帮助学生不断创造新的价值。我们必须立足长远,放眼未来,进一步认识劳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努力探索劳动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力求使学生积极、主动、和谐地学习,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力培养,为其心灵世界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营造必备的教育氛围,达到培养儿童创新精神的目的。
摘要:本文从营造氛围,鼓励创新及创造环境,大胆创新两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在劳动课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精神劳动 篇7
大学生是我国劳动者的特殊群体, 是劳动合同法未来的主体。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这个特殊群体日益扩大, 必将成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生力军和主力军。由此, 以实证的方式并基于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执法、司法特别是大学生守法的环节研究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这对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于劳动法的人文关怀研究也无疑具有窥一斑见全豹的价值和意义。
一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有具备了公民意识的人才能享用一样, 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也只有具备了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劳动者才能实现。大学生作为未来劳动者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其劳动法律意识的培养, 人文精神的渗透对于劳动合同法人文关怀的实现和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此, 我们对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状态进行了调查,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现状及其描述
《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是一个系统工程, 系统内涉及立法、执法、守法、司法等多个环节和方面, 系统外则涉及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等诸多领域。本课题研究的重心主要放在守法的环节, 具体说, 着重放在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培养与人文精神渗透的实证研究。我们认为, 一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只有具备了公民意识的人才能享用一样, 那么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只有具备了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劳动者才能实现。大学生作为未来劳动者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其劳动法律意识的培养, 人文精神的渗透对于劳动合同法人文关怀的实现和转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两年多来, 通过大量的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调研形式, 获得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文化底蕴现状如下。
(一) 人文精神的文化状态
走访、座谈中大多数的学生 (调查问卷中显示81%的学生) 面对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都表现出强烈的维权意识, 表现出当代大学生追求公平、公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文精神的觉醒和人本主义的自觉。但涉及对企业的关怀、对他人的关怀、对自身的社会价值时则较为淡薄, 表现出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陷、瑕疵和不完整性。
(二) 劳动法律意识状态
调研中, 我们将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状态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级进行了考量, 即:劳动法律认知、劳动法律态度、劳动法律规范的内化定型和外化定型。
1. 大学生劳动合同法律认知现状
劳动合同法律认知是指大学生关于劳动合同法律规则的知识状态, 即劳动合同法知多少。这是劳动合同法律意识的起点和基础。为了解大学生劳动合同法律认知现状, 在走访调研的同时, 设置了问卷 (一) 和问卷 (二) , 其中问卷 (二) 第一部分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包括3—7题 (见表1) 。
调查发现 (表2) , 大多数学生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存在, 占到被调查者的87%;但完整的阅读过一遍的同学极少, 只占被调查者的4%;较为深入的研究过劳动合同法的学生少之又少, 只占被调查者的1%;个别学生甚至不知道有劳动法的存在, 也不知劳动合同法的存在。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知识的占到89%, 然而, 在学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上接触关于劳动合同法知识的相对不多。
结论:当代大学生关于劳动合同法的知识较为贫乏。
2. 大学生劳动合同法律态度现状
大学生劳动合同法律态度是指大学生遵守劳动合同法的愿望, 是意志层面的要素, 表现为对劳动合同法的信任、尊重、敬畏并愿意恪守的程度。问卷 (二) 第二部分对劳动合同法的态度包括8—11题 (见表2) 。
调查中发现, 多数学生对劳动合同法有一定的信任度, 认为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的维权还是必要和有作用的, 但信任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受一些社会上劳动执法和司法状况的消极信息的影响。面对劳动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什么样的解决方式的问题, 83%的学生都选择找熟人说情、找上级主管反映等非法律的手段, 12%的学生甚至认为打官司费钱、费力、费时且未必有好的效果而选择放弃权利。
结论:当代大学生的劳动合同法律等相关法律, 有一定的信任, 但信任程度不高。
3. 大学生劳动合同法律的内化成性和外化定型现状
大学生劳动合同法律的内化定型和外化定型现状是指劳动法律的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需要, 并外化为定型的行为模式。在这种法律意识状态下, 法律规范已经转化为定型的行为模式, 进而这种外化的法律和法律行为已经转化为人的内在素质, 被比喻为人的“第二天性”。在这种法律意识状态下, 人真正获得了从必然到自由的转化, 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调查中发现:这种劳动法律意识的高级层次和状态对目前的大学生而言还只是停留在教育目标上。抑或对于整个中国的劳动者, 甚或对于目前的劳动执法和司法也还有着相当长的现实距离。
4. 调研归纳
综合调研结果, 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有一定的觉醒和自觉, 但不完整, 有瑕疵。
第二, 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在认知层面上知识较为贫乏;在法律态度上对法律有一定的信任, 但信任程度不高, 守法的愿望不够强烈;在劳动合同法律的内化成性和外化定型高级层面上还只能是停留在教育目标上, 还有着相当长的现实距离。
第三,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状态和水平, 影响和制约劳动合同法人文关怀的现实转化和落实。
二、建议和对策
针对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的文化底蕴的现状, 建议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培养和教育, 具体对策如下:
(一) 课程和教材改革建设
目前, 我国大学人文精神教育和劳动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特别是高职院校, 有一种重专业轻人文的倾向, 这在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反映比较突出。在课程设置上有些院校强化专业课, 压缩削减人文课程。对思政课的态度流行着这样的说法:思想政治课说起来重要, 其实不重要, 甚至可以不要。在教材内容上, 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 人文精神的内容匮乏, 仅仅在科学发展观内容篇里涉及到以人为本内容, 劳动合同法律知识内容则只字未提。这些都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培养和教育。由此, 建议进行课程和教材改革建设, 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培养和教育。
(二) 改革教学和评估机制
目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表现为, 老师重知识的传授, 学生重知识的拷贝和复制, 这使得教育更多地停留在认知的浅层水平和阶段上。素质的教育, 人文精神的涵养, 劳动法律意识的外化于行及其行为模式的养成, 则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评估机制上都比较淡化和薄弱。由此, 要改革教学和评估机制, 在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外化于行上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培养和教育。
(三) 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大学人文精神教育和劳动法律意识的培养的薄弱还表现在师资队伍上, 特别是高职院校, 文科教师队伍萎缩, 法律专业的老师匮乏。这些也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培养和教育。由此建议:加强相应的师资队伍建设, 以适应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和劳动法律意识的培养的需要。
(四) 转变教育教学管理
我国高校的管理, 行政色彩、人治色彩较为浓厚。一如社会的执法和司法状态会间接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的形成一样, 高校管理中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文化和依法治校法律意识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形成至关重要。由此, 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 依法治校, 转变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 以适应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和劳动法律意识培养的需要。
三、结论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原则, 它内蕴的是一种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维护人的权利, 实现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识[1,2]。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所彰显的人文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 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滥觞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是对资产阶级人文精神批判的继承和发展。资产阶级的人文精神惟其抽象的人性论理论基础和构建其上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核心的经济基础, 注定了它的不科学性、不彻底性和不现实性。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为理论基础, 并以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为其实现途径, 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和可实现性。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理论成果, 它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价值观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遵循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确保文化改革发展沿着正确道路前进[3]。决定还指出: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计划, 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3]。
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研究曾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盲点抑或禁区, 近些年来成为我国理论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基于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里的人文关怀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同时, 以实证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劳动法律意识培养现状进行了调研, 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高等教育的改革建议, 包括课程和教材改革建设、改革教学和评估机制、师资队伍的建设、转变教育教学管理等,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三化”的研究, 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对于完善劳动合同制度,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有着重要意义。这种里程碑的意义更体现在:《劳动合同法》以中国化、当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 并将这种价值取向贯穿在立法的全程序和全过程中, 渗透在权利义务的规范中, 由此决定了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是一部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劳动合同法。它的颁布和实施, 对于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重要意义。
在立法程序上, 《劳动合同法》是12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法律之一, 它突破了传统的立法模式, 立法过程中立法者倾听民声、广纳民意, 从“部门立法”走到了“开门立法”, 体现了法治建设中的人文关怀, 使新一阶段的立法具备了更为扎实的民意基础, 真正地把人文关怀寓于平等待人、维护人权的本质意义融入到法律当中。
在立法的内容上, 《劳动合同法》以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 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作为其重要的立法目的和宗旨, 并将这种立法目的和宗旨贯穿和落实在其具体的规范之规定中。此既顺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潮流, 符合现代人权理论发展的要求, 更体现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摘要: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对大学生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的状态进行了调查和描述, 在此基础上, 对大学生的劳动法律意识和人文精神培养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并基于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以及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文关怀进行了研究, 认为劳动合同法的人文关怀所彰显的人文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 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劳动合同法律意识,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莉莉, 高建军.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回归[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8) .
[2]高建军, 李莉莉.劳动合同法的人文精神关怀[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9) .
精神劳动 篇8
在这里,有一个坚持“六特”精神的团队。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特别能胜利”;他们十七年如一日,用6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坚守与努力,铺就信息高速路,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他们,就是扎根、服务于这里的四川移动眉山仁寿分公司的121名员工,今年,集体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
从无到有用双手创造移动奇迹
仁寿移动成立于1999年,是四川移动眉山分公司一区五县的骨干公司,从2007年至今,他们已连续八年综合业绩考核排名全市第一。
刘七一,今年46岁,仁寿移动网络部项目经理,同事戏称他“钢铁刘”。在基站建设中,为选一个好的站址,他要连续爬上爬下几个山头。选好站址后,联系国土局和村社协调土地用地;到了施工阶段,他又带领施工单位进行交点进场和施工现场的管理。一个基站的建设,涉及到设计、地勘、土建、铁塔、传输、交流、设备等大工序,上百项小工序。“钢铁刘”经常会为了一个个问题,反复去现场检查、核实、协调,每年几十处基站的建设,他平均往返上千趟。一个工期下来,脚上的鞋磨坏两、三双,人晒得又黑又瘦,可从来没听他抱怨过。在一次4G基站选址中,他不慎滚下了10多米的山坡,腰部严重扭伤,医生嘱咐他必须卧床休息,可是不到一周时间,他竟然腰上打着矫正夹板上班来了。问他为啥不休息,他朴实地答道:“工期这么紧,我不放心!不来心里不踏实。”
基站项目经理赵志强,同事们戏称倒不下的“小强”。6月的夏季,坐着不动身上都会出一身汗,面对高温和强紫外线的巨大考验,小强每天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梳理当天的4G设备配送计划,车辆的行进路线,确认有无疏漏之处,他要组织好整个送货、安装、开通的环节。一一联系施工单位,反复强调每个站的注意细节。每当遇到高危站点施工、送货、安装,小强必是全程参与,就为确保万无一失。忙碌完一天后,再回办公室整理当日工作内容,输出日报表,拟定次日工作计划……
在仁寿移动无数个“钢铁刘”和“小强”的共同努力下,17年来,仁寿移动已全面实现仁寿城区和59个行政乡镇的2/4G网络全覆盖,仅用2年的时间就实现了4G基站规模超2G,仅用3年时间就建成宽带端口数14.9万线,城区实现100M光纤宽带接入。网络能力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仁寿2606平方公里土地上,一个个移动奇迹被创造。
前无险路用坚守诠释“二峨山精神”
二峨山平均海拔550米,最高海拔880米,离仁寿县城40公里,是进出仁寿的咽喉要道,也是每年60多万返乡民工的必经之路。为了向他们提供移动通信服务,从2007年开始,仁寿移动一批又一批年轻的80、90后每年冬天来到二峨山,驻扎在山高路险、人烟稀少的二峨山上。
时间回到2007年的春节前夕,民工返乡大潮来临,经了解,客车从成都回仁寿,必经国道213,在翻越二峨山时,几乎都要在山顶、山腰的6个地方做短暂停留,或加水,或洗车,或加油。
客户为根、服务为本。这6个点是返乡民工回家的第一站,更是移动春节服务保障的第一站!公司立即组织:3人一组驻扎一个点,抽派18名员工火速进驻二峨山,开始了二峨山上的第一次服务。
至此,从四面八方返乡的民工,一进入仁寿地界,便能看见蓝白相间的移动帐蓬、沿途移动的温暖欢迎画……车一停,配戴移动标志的员工,就为返乡民工递上一杯热水,送上免费电话让他们向家人报平安……不少民工感动地说:“天气这么寒冷,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的打工仔首先感到了家乡的温暖。”
入冬后的二峨山,气温常年零下5℃以下,大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工作条件的艰苦,成为了年轻员工们刻骨铭心的记忆。
22岁的王双湄被派往二峨山。上山没几天,这个从不知冻疮为何物的女孩儿,脸冻得发紫,手脚都长满了冻疮,平时穿35码的鞋,被冻肿了的脚,却不得不穿上37码。右手的冻疮还裂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稍有不慎就会碰出鲜血,那又痛又痒的难受……但班车来了,她又满怀热忱的迎向班车、迎向客户。
从2007年到2014年,始终如一,每年春节前1个多月,在二峨山上都会定格下仁寿移动人在风雪中坚守的身影。2014年6月,随着成自赤高速的通车,二峨山春节驻点服务成为了仁寿移动历史的记忆。
如今,参加过二峨山服务的年轻人,已占仁寿移动员工的半数,他们把“二峨山精神”从山上带回山下、带回公司,感染、激励着所有员工。
助力公益用行动回报社会
仁寿移动在追求企业自身价值的同时,也持续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2011年8月5日上午,仁寿北斗镇三房村支书叶金文与63岁的村民董满云风尘仆仆地来到仁寿移动,将一面绣着“抢险救灾、情系人民”的锦旗送到经理李涛手中,董满云连声感谢“移动好青年们”。叶支书说,他们村组壮劳力几乎全外出了,要不是来几个年轻人相助,就更危险了,没想到移动公司能派人来!
原来,董满云家在三房村3组,属于仁寿偏远村社,毗邻内江农村。她有10来间草房土墙屋,地震期间还裂了大缝,平常就老俩口在家,几个儿子全在外务工。7月29日晚,当地大雨滂沱,雷电交加,董满云与70余岁老伴朱云凌晨从夜梦中惊醒,发现室内进了浑水,起床拿着电筒到屋后查看,原来土山坡上滚下石块、泥巴已淤塞屋后檐沟,使得浑水不断浸入。两老人打着电筒连夜掏淤,也无济于事,室内积水越来越深。二儿子朱志明次日上午获悉情况后,十分担心老父老母和房屋的安危,心急火燎,慌乱中竟误拨了移动客服电话10086求救。
正在成都参加培训的仁寿移动李涛经理,获知情况后立即安排人员与县应急办和北斗镇政府联系。当得知网络服务完全正常后,他仍然念及朱志明家安危,随即安排北斗营销中心主任李煜见带人去现场查看,支援救灾。同时,跟小朱回电,安慰他不要紧张,移动公司的驰援马上就到。
误拨的求助电话,牵动了仁寿移动上上下下的心。作为扎根仁寿的企业,为了让162万仁寿老百姓和更多的农民兄弟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现代信息技术,仁寿移动立足实际县情,积极争取资源,先后为500余个村安装农信机836台,突破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瓶颈,全面助力本县农业信息化,为仁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仁寿移动还主动承担了三个贫困村对口帮扶任务,筹建了5所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并以结对子的方式重点帮扶部分困难学生直至九年学业毕业。
精神劳动 篇9
2007年1月25日,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第33期《简报》, 以整期篇幅反映大连·信阳 (新县) 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 (下简称联合会) 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的文章。
胡锦涛总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原副主席孙春兰相继作出批示, 全总组成专门调研组, 对联合会工作进行全面的考察总结, 并将其为农民工双向维权工作机制喻为“大连模式”。一时间, 袁继斌和“大连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在“北方明珠”滨城大连,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20多年来, 大连市几乎所有的旧房屋建筑拆除工作, 都是他们一锹一镐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 “拆”出了一个新大连, “拆”出了一个享誉世界的“浪漫之都”。
他们, 就是来自革命老区——河南省新县的农民工。
然而, 由于他们都是无单位依托、流动就业、松散型的进城务工人员, 难以纳入社会管理、保障体系, 所以他们又是一个长期缺乏管理、教育、保障的群体。那么, 怎样才能既充分发挥他们的建设性作用, 又能保障他们自身的合法权益呢?
2003年11月, 辽宁、河南两地工会组织按照“源头建会, 属地管理, 联合互动, 双向维权”的思路和模式, 在大连创建了大连·信阳 (新县) 进城务工人员工会联合会。使来自河南省新县6000余名以房屋拆除工作为主的农民工, 有了自己可以依赖的组织, 成为大连市西岗区总工会第51个直属基层工会。
在农民工兄弟们心中, 最具有号召力和影响力的袁继斌, 被推选为联合会主席, 并成为“大连模式”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信任:农民工兄弟的主心骨
1997年, 袁继斌离开河南新县来到大连创业。在那段时间里, 他结识了许多从事房屋拆除工作的同乡。从小就受革命思想熏陶的他, 养成了朴实、刚正、善良的性格, 经常帮助有难处的同乡。有人生活困难, 他会出钱接济;有人盘下工程项目, 因资金紧张影响工程进度, 他会慷慨的拿出几十万, 帮助同乡解围……只要同乡有难处, 他总是尽力帮助。
逐渐地, 他被大家所接受和认可, 俨然已经成为很多同乡的主心骨。
2003年11月, 当联合会正式成立时, 被媒体誉为“先行的觉悟者”的袁继斌众望所归地当选为联合会主席。
袁继斌经常说:“同乡信任我, 推选我担任联合会主席, 我决不能辜负这份至高无上的信任。”他是这么说的, 也是这么做的:联合会没有办公场所, 他就出资租用了一个140多平米的办公室;没有经费来源, 他就带头资助, 先后资助了100余万元……在他的影响和号召下, 会员从最初的300人发展到现在的近6000余人, 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 联合会已经成为在大连务工的河南省信阳籍人员向往和信赖的“家”。
7年来, 联合会定期向大连市总工会、信阳市总工会领导汇报工作, 严格按照两地党组织和上级工会的指示开展工作, 保证了联合会始终在党的领导下, 在中国工会统一体制和框架下运行, 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探索出了“大连模式”:
一是始终把全总提出的“最大限度地把农民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工作方针摆在首位, 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引导农民工加入工会。二是始终把维权工作作为履职的首要杠杆, 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担当了这个群体中困难农民工最主要、最直接的帮扶救助的社会责任, 通过工会组织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农民工。四是自觉担负起对这个群体教育引导的社会职责, 使这个群体的素质逐步提高。五是完善了工会自身组织体系, 建立了一套工会工作制度, 培养形成了一批工会骨干队伍。
联合会是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组织的一个创新, 组织形式无先例, 经验方法无借鉴。然而, 袁继斌带领大家, 开拓创新、努力探索, 逐步打开了工作局面, 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对全国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建立工会组织, 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为农民工兄弟维权
新县来连农民工中多数人从事高危险行业, 每遇安全事故, 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合法权益极易受到侵害, 而且他们当中生活困苦的也较多。所以, 维权和帮扶, 成为了联合会最突出的重任。
袁继斌十分了解农民工群体最迫切的需求, 也始终把维权作为履职的首要任务, 建立形成了工会维权机制, 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工张登良妻子早逝, 他带着一双儿女来大连打工, 却不幸在工地坠楼身亡, 一双儿女成了孤儿。袁继斌不仅为其争得19万元补偿金, 还自己拿出1万元, 凑足20万, 由工会掌管, 作为一双儿女以后的生活保障金;又为其女儿找到工作;还将其16岁双目失明的儿子送到大连盲聋哑学校就读……此类事情, 举不胜举。
7年来, 联合会先后依法调处维权案件300余起, 为农民工争取追回各种赔偿金、补偿金800余万元。此外, 联合会干部和会员还捐款近300万元, 帮抚救助困难农民工近200人次。
联合会的影响力、凝聚力日益增强。“有困难, 找工会”, 这是信阳农民工由衷发出的感慨。
2005年, 大连市进行基层法律顾问制度试点。这让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时常常感到法律知识欠缺的袁继斌欣喜不已。西岗区总工会协调3名律师成了“联合会”法律顾问;接着, 在大连市西岗区司法局的帮助下, 又建立起“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会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上有了新的进步。
2006年秋, 农民工罗传志在拆除工作中不慎从高处摔下, 导致瘫痪。袁继斌请法律顾问介入, 最后为受伤者争取了27万元赔偿款——这是河南信阳农民工在大连从事拆除业以来获赔偿最高的。
联合会成立之前, 因赔偿问题, 民工与包工头经常发生纠纷, 治安事件时有发生。成立联合会以后, 农民工有困难找工会解决。同时, 联合会加强引导和教育, 6年多来, 刑事案件为零。
袁继斌认为, 对农民工的维权和帮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达到发展的目的, 真正起到联合会坚强有力的作用。目前, 他正在积极筹备农民工维权帮扶基金。
理想:用爱心感动更多的人
作为大连市西岗区人大代表的他, 十分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 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000年, 袁继斌回乡探亲, 看到乡亲们吃水难, 他立即拿出3万元打井引水入户;2002年, 家乡要建立希望小学, 他当即捐款5千元;2003年, 新县组织开展爱心1+1活动, 他又率先捐款1万元;2006年, 他为大连社区建设捐款8万元;2007年, 他再次为家乡修路、建桥、新农村建设一次性捐款30万元;2010年, 他将所获的1万元劳模奖金, 捐给家乡3个贫困学生, 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袁继斌在自我奉献的同时, 还注重带动更多的工会骨干和创业有成的农民工, 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7年来, 他们共为公益事业捐款800余万元。他们的举动, 折射出农民工群体满腔爱心与奉献的情怀。
汶川地震发生后, 联合会为灾区捐款近5万余元。有着房屋拆除经验的农民工, 纷纷表示成立并加入救灾抢险队, 并向各级领导递交了《参加救灾抢险请战书》, 得到大连市市委书记和市总工会主席的高度赞誉。玉树地震发生后, 袁继斌代表联合会作动员讲话, 并号召大家为灾区筹得善款5万余元。
现如今, 讲文明、讲贡献、讲和谐的积极氛围在这个群体中越来越浓, 先进人物不断涌现:先后有4人荣获省、市“五一奖章”, 5人荣获全国和省、市、区劳动模范, 35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2010年, 袁继斌作为大连市百万农民工的代表, 光荣地进京出席了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精神劳动】推荐阅读:
传承劳动模范精神心得体会06-29
学习全国劳动模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心得体会07-15
以弘扬劳动精神为主题的演讲稿通用10-22
劳动周个人劳动总结05-27
劳动光荣劳动创造幸福方案12-03
劳动合同法劳动关系09-28
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关系10-22
劳动节演讲稿:尊重劳动06-29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07-28
五一劳动节诗歌——《歌唱劳动》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