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能力

2024-06-26

终身学习能力(精选12篇)

终身学习能力 篇1

终身学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国际教育理念之一,也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促进终身学习、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就我国而言,促进终身学习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理念已经确立。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制定合适的终身学习政策是实现目标的基础。

终身学习理念自古有之,然而它能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并得以全面发展,得力于部分国际组织的宣扬与推动。其中,成立于1961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以下简称OECD)引领了国际终身学习浪潮在20世纪70年代的兴起和90年代的复兴;从现状来看,OECD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已成为国际终身学习发展的主流理念,其成员国已处于全球终身学习政策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发展前列。梳理OECD终身学习策略的演变并分析其演变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把握OECD推广终身学习的经验,进而有益于政策借鉴。

一、回归教育策略

OECD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关注和推广终身学习。回归教育策略是其第一个终身学习策略,也是其“第一次提出的、明确用于发达工业国家长期教育发展的战略”。[1]

(一)前期回归教育策略

1. 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伴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崛起,许多工业化国家大力扩张教育。OECD积极推行人力资本理论,鼓励成员国以经济繁荣的名义采取教育扩张政策。起初,经济的增长似乎确认了人力资本理论的有效,并证明教育系统迅速扩张是正确的。[1]然而,到20世纪60年代末,劳动力市场越来越难以吸纳日益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同时,国家的教育投资也未对解决经济、社会和教育的不平等发挥有效作用。[3]为此,OECD开始反思教育及其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内容

1973年,OECD发表《回归教育:终身学习的一种策略》(Recurrent Education:A Strategy for Lifelong Learning)的报告,提出了“回归教育”的著名论点,主张在个人的生命周期中,教育应以循环交替的方式与工作、休闲、退休及其他活动轮替发生。[4]报告建议将教育机会分布于人生的各个阶段,提高教育机构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便劳动者在有需要时随时回学校再次学习,旨在促进个体发展和推进教育机会公平。该报告第一次将回归教育与终身学习相联系,与UNESCO的《学会生存》一起成为国际终身学习浪潮兴起的标志。其后,OECD通过举办会议、出版教育报告等继续推广回归教育,促成了成员国的相应行动,如赋予劳动力学习的权利、开发津贴的不同方案、制定“带薪教育假”等。

(二)后期回归教育策略

1. 背景

时至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发生重大变革,伴随着石油危机、经济结构变革、失业率上升,许多OECD国家出现经济衰退,从而将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复兴和振兴市场方面。他们减少教育财政支出,强调教育的经济效益,对颇具价值理性的回归教育策略不再热衷。但是,因“经济结构变革,尤其是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重新强调了人力资源以及具有宽泛的、灵活的知识技能基础的重要性”,[5]OECD国家认为回归教育对经济发展仍具有意义,但其目标和方法需有所变化。为此,OECD开始对回归教育策略进行改革。

2. 内容

1986年,OECD发布《重审回归教育》(Recurrent Education Revisited)报告,陈述了前期回归教育策略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成员国实施策略的障碍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报告指出,“前期回归教育策略过于激进,而目前由于环境已发生改变,应采用一种更为实际的、较不激进的方法重新审视回归教育”。[5]报告还指出,“回归教育策略虽仍具有教育公平和个体解放的长期目标,但更需实现当下经济复苏的重要目标”。[5]据此,报告将后期回归教育策略的三大核心议题确定为“(促进)成人工作者参与回归教育、(增加)回归教育与工作世界的联系以及(多元化)回归教育的融资(financing)”。[5]其后,OECD通过开展国别审议(Country Review)、召开主题会议等继续推广回归教育,促成了部分成员国在成人学习、劳动力福利政策等领域的改革。

综观回归教育策略的产生与发展可以看出,回归教育策略的目的和内涵发生了转变,从“为个体发展与教育公平”转变为“为经济复苏与市场振兴”,从体现“价值理性”转变为体现“工具理性”。这种转变为OECD制定下一个终身学习策略奠定了基础。从OECD推广终身学习的历程来看,《重审回归教育》是OECD20世纪70年代回归教育策略与90年代全民终身学习策略之间的重要转折。[9]

二、全民终身学习策略

全民终身学习策略是OECD的第二个终身学习策略。它是OECD对其成员国迈入21世纪发展的一个新判断,是OECD推广终身学习的里程碑。

(一)背景

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深入、经济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社会的到来,OECD国家进一步认识到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但诸多社会问题如老龄人口的增加、弱势群体的边缘化、大学生就业难等又将社会稳定与全面发展的需求凸显。为此,OECD开始结合多方面需求研究新的终身学习策略。

(二)内容

1996年,OECD发布《全民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报告,提出“全民终身学习”的新理念。相对于“回归教育”,“全民终身学习”具有宽泛(broad)和全纳(inclusive)的特点,意指“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被鼓励地、积极地进行终身的学习,它涵盖了所有学习形式”。[10]同时,它也具有全系统(system-wide)的特点,它“关注的是所有个体所需的知识技能,既强调早期学习的需要,也强调成人学习的需要”。[10]OECD旨在通过全民终身学习策略推动全民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行动,并为全民终身参与所有学习活动提供机会和条件,以实现个人发展、社会凝聚与经济增长的目标。策略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0]

(1)加强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如增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机会、进行中小学教育改革等。

(2)搭建学习与工作的桥梁,如加强对学生的生涯指导和咨询服务、鼓励成人学习、建立认可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的机制等。

(3)重新界定全民终身学习提供者的角色,如对政府、高等教育机构、教师等在终身学习体系中作用的界定等。

(4)多元化全民终身学习的经费来源,如开发社会资金来源渠道等。

“全民终身学习”由此被确立为OECD教育政策的一个框架概念或首要议题。[9]《全民终身学习》报告也与UNESCO的《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一起成为国际终身学习浪潮复兴的标志。

此后至今,OECD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推广全民终身学习策略,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对全民终身学习策略的四大内容进行研究,形成一系列成果。如《终身学习的经济与融资》(Economics and Finance of Lifelong learning,2001)、《终身学习时代的教师教育与教学生涯》(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Career in an Era of Lifelong Learning,2002)、《完备终身学习基础》(Completing the Foundation for Lifelong Learning,2004)、《促进成人学习》(Promoting Adult Learning,2005)、《资格框架:通向终身学习的桥梁》(Qualification Systems:Bridges to Lifelong Learning,2007)、《认可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成果》(Recognizing 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Outcomes,2010)等。二是促成了成员国制定终身学习政策并对政策进行检视。自《全民终身学习》报告发布后,OECD国家教育部长就制定与实施终身学习政策达成了共识。OECD为此在其出版的《教育政策分析》(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中多次将“终身学习”列为主题,对成员国的终身学习政策进行检视。三是对成员国终身学习发展情况进行整体测评,如实施与中小学教育相关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和“国际教学调查”(Teach ing and Learning International Survey,TALIS)、与高等教育相关的“高等教育学习成果评估”(Assess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Learning Outcomes,AHE-LO)以及与成人教育相关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项目”(Programme for the International Assessment of Adult Competencies,PIACC)。

综观OECD全民终身学习策略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全民终身学习策略的目的和内涵是一以贯之的、丰富多元的。以具有广义性和包容性的“全民终身学习”理念为核心,它既强调终身学习的“经济性”即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又强调终身学习的“全民性”即其对个人发展、社会凝聚的作用,兼具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较于回归教育策略,全民终身学习策略更为深刻、更加全面,有了质的飞跃。

三、OECD终身学习策略演变的特点

OECD终身学习策略的演变具有四方面的特点。

(一)策略演变影响因素的恒定性与动态性并存

瑞典终身学习专家谢尔·鲁宾逊(Kjell Rubenson)将影响终身学习实践的三大因素总结为国家、市场、公民社会。[14]据此对OECD终身学习策略的演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家、市场、公民社会始终是OECD终身学习策略的重要因素,三者互相联系、变化发展。

20世纪70年代的回归教育策略主要针对教育危机,力图通过打破教育的前端终结模式(frontend model),给予个体第二次教育机会,以实现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它是一个以个人权利为基础的策略,符合当时社会对民主的关怀及对公民权利的诉求。公民社会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国家和市场发挥次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的回归教育策略改革主要针对经济危机,力图通过促进成人重返校园接受新的知识技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实现经济复兴和个体发展。它是一个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的策略,符合当时社会对经济复兴的诉求。市场在其中发挥主要作用,国家和公民社会发挥次要作用。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全民终身学习策略主要针对全球化时代的社会挑战,力图通过推动每个公民的终身学习理念与实践,实现个体发展、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凝聚。它是一个以社会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策略,符合国家与个体对和谐发展的诉求。国家、公民社会和市场在其中均发挥了作用,且作用较为平衡。

(二)策略内涵与目标的丰富化

一是政策内涵的丰富化,从强调教育到强调学习,从重视成人到重视每个人,从关心义务后教育到关心各阶段的教育。回归教育策略强调职场成人的教育需求,主要关心义务后教育。全民终身学习策略强调每个人一生的学习需求,关心各阶段、各类型、各形式的教育。二是政策目标的丰富化,从强调个体到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从重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到重视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全面发展。前期回归教育策略的主要目标是个人发展和教育公平,体现出社会与文化的目的。后期回归教育策略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发展,体现经济的目的。全民终身学习策略的主要目标是个体发展、社会凝聚力增强以及国家经济增长,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多重目标。

(三)策略途径的多样化

一是策略制定途径的多样化。回归教育策略主要是科学家们的描述性报告,而全民终身学习策略则基于成员国的协作研究,研究也有十分具体的建议。[9]二是实施途径的多样化。回归教育策略的实施主要通过举办主题会议和开展研究进行,而全民终身学习策略的实施增加了政策分析、统计测评等新途径,如《教育政策分析》、《国别教育研究报告》以及PISA、PIACC等项目。制定和实施路径的多样化体现出OECD越来越强调教育政策建议的切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这很好地满足了成员国对基于“理性—科学分析”(rational-scientific analysis)的教育决策的需要。

(四)策略影响的广泛化

一是影响领域的扩大。回归教育策略的实际影响主要在劳动力市场,如设立带薪教育假制度。全民终身策略的实际影响则波及更多领域,如学校教育改革、劳动力市场改革、社会福利改革、国家教育财政改革等。二是影响地域和群体的扩大。回归教育策略是对瑞典成人教育改革的响应,反映出“OECD初期对教育的关注虽然始于美国的大力支持,但关注重点仍是欧洲的教育”。[9]全民终身学习策略则是对全球发展形势的判断。策略建议不仅面向欧洲也面向其他大洲,不仅面向成员国也面向其他国际社会。目前,世界上有关终身学习的国家政策讨论几乎完全由OECD的全民终身学习范式所驱动。[17]策略影响的广泛化体现出OECD在世界教育发展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强大。“在20世纪70年代,OECD主要是议程设定者(agenda-setter)”。[18]但“自20世纪90年代,OECD已成为“知识的国际中介(international mediator of knowledge)和全球政策作用者(global policyactor)”。[19]

综上所述,20世纪70年代至今,OECD的终身学习策略从回归教育策略发展至全民终身学习策略,完成了从无到有、从片面到全面、从单一到综合、从发展到成熟的演变,在策略内涵、目标、途径、影响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近年来,OECD仍将“促进终身学习”作为其教育战略发展的首要目标,继续推广全民终身学习,如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建立终身学习资格框架机制、多元化终身学习融资渠道以及认证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学习成果等。这些发展反映出OECD全民终身学习策略已经进入稳定的实践阶段。然而,由于实践进展的差异以及融资困难等问题,成员国终身学习政策实践的成功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摘要:OECD是推动国际终身学习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70年代至今,OECD的终身学习策略从回归教育策略演变为全民终身学习策略。国家、市场、公民社会是推动策略演变的重要因素,三者互相联系、变化发展。此外,策略演变也体现出策略内涵与目标的丰富化、策略途径的多样化、策略影响的广泛化等特点。

关键词:OECD,回归教育,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2]Gregory Papadopoulos.Education 1960~1990:TheOECD Perspective.Paris:OECD,1994.112.65

[3][17][18][19]Kjell Rubenson.Constructing the LifelongLearning Paradigm:Competing Visions from the OECD andUNESCO.In:Soren Ehlers(ed.).Milestones towards Life-long Learning Systems.Copenhagen Danish School of Edu-cation,2006.151~170.

[4]徐辉,李薇.迈向学习型社会的宣言[J].教育研究,2012,(4):4~9.

[5][6][7][8]OECD.Recurrent Education Revisited.Paris:OECD,1986.10,14,10,10.

[9][13][15][16]Anja Jakobi.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Lifelong Learning:From Global Agendas to Policy Diffu-sion.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2009.78,79,79,53.

[10][11][12]OECD.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Paris:OECD.1996.15,15,21.

[14]Kjell Rubenson.Lifelong Learning:A Critical Assessmentof the Political Project.In:Peter Alheit et al(ed.).Shapingan Emerging Reality:Researching Lifelong Learning.Roskilde:Roskilde University Press,2004:28~45.

终身学习能力 篇2

目前我校在学生一年级的计算机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关于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知识、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的操作、计算机网络、数据库、VF。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以比较集中的时间完成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与伦理道德的学习训练工作,这些对于计算机的初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计春招的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因只满足于完成春招考试的要求,或完成技能考试任务,而应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

一、教师应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社会中,教师是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而现在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创新与开拓,教师将越来越多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成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真正成为学习型教师。

1、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对职高教师而言,比之知识的老化,观念的老化更为危险。知识的老化可以通过学习来弥补,观念的老化则往往使人坐井观天,固步自封。

2、确立现代教育思想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科技的、充满信息的社会,教师应确立现代教育思想,了解新世纪必须进行的创新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通才教育等,并掌握它们的内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工作。

3、教师素养的提高 :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为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科学技术,就得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二、以春招考试为向导,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到这些活动中,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推动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大国 篇3

第一,必须加快终身学习立法。教育法提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至今已达20年之久,必须刻不容缓地推出终身学习法,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大国列为国家法定目标,并且明确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以及各类组织对于推进终身学习的法定责任。这应是我国教育立法体系中填补空白的一部重要法律。要避免误认为它仅是面向成人而带有成人教育法的痕迹。

第二,在全社会鼎力普及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理念是“学习大国”的重要思想基础。犹太民族为人类贡献了马克思、伯恩斯坦、卢森堡、托洛茨基等无数思想伟人、艺术巨擘、文学巨匠和科学大师。“书的民族”、“教师就是国王”、“学习与钻研”就是这个民族创造世界奇迹的秘密武器。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也曾经有过重视学习的优良传统,现在我们务必要将其发扬光大,这是建设学习大国的必由之路。

第三,要以终身学习理念引领普通学校改革。目前,普通学校教育还不适应建设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和教育资源共享的程度还不高。贯穿终身学习理念,改革教育教学制度,增强学校教育体系的开放性、灵活性,将有利于促进各类教育自觉地走向融合,扩大学习者对教育的选择机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特别是通过构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从单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转变为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使命;把所谓决定人生命运的一次性高考拼搏,变成向每一位学生提供一生无数次学习提高的机会,从而在我国“釜底抽薪”地彻底革除应试教育的顽疾。

第四,把推进终身学习列为高等学校重大责任。虽然中央早已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列为战略目标,但是,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高等学校对此不重视。欧盟教育部长与一批高校联合发布的公报,将终身学习列为2010—2020年间的头等大事之一,强调“大学要超越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范畴,在2020年前实现更为综合的终身学习”。欧洲大学联合会(EUA)项目报告提出的大学发展新目标就是成为“终身学习大学”。我国广大高等学校对此绝不能无动于衷,务必自觉地成为推进学习大国建设的强大支柱。

第五,切实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大国的重要基础。在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教育工作委员会积极推动形成了全国不同类型40个城市的典型经验,正式出版了《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第一、二辑),在国内外引起良好的反响。同时,不少城市将深化创建实践列为搞好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城市现代化、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要在此基础上,加快扩大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的覆盖面,迎接我国学习型社会全面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第六,坚定不移地办好开放大学。办好开放大学是中央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不仅是多建若干所一般意义的“大学”,更是加快推进老电大战略转型,加快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进而建设学习大国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开放大学要打造一流水平的新专业,确保办学的质量,加紧与高校、行业、企业、政府包括国外建立广泛和深度的合作,充分整合一切优质资源,利用好“外脑”和站在“巨人”肩膀上往前走。就此在国家教育版图中,不只是多出孤零零的几所新大学,而是要覆盖全国、融入各行各业、贴近各类学习人群,成为其身边的“大学”、口袋中的“课堂”,在中国教育大格局中崛起新的“一极”,成为支持学习大国建设的“航空母舰”。

第七,鼎力建立国家学分认证制度。这是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大国”的一项核心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五中全会接着强调:“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这是全面牵动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的“牛鼻子”,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一项重大创新制度,对于统一教育质量标准,提高、确保教育的质量,充分整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其流通、共享乃至确保教育的均衡、公平,加快教育信息化,有效地调动广大学生和学习者终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效率,创新国家人力资源发展模式,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特别是对于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搭建各级各类教育深度融通的“立交桥”、落实学习大国的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终身学习支持革故鼎新,是持续创新的根基所在。创新凭借终身学习,大到可以摆脱世界困境、改变人类的命运,小到可以有力地促进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进而成为提供社会总需求战略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终身学习理念是支持人类进步的正能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终身学习能力 篇4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和基本特征

(一)终身教育的理念

所谓终身教育,是指社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每个社会成员个性和潜能的和谐充分发挥,为各个年龄段的人设计和提供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教育总和。终身教育从纵的方面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它不会随着正规学校教育的结束而结束;从横的方面讲它也不仅仅限于成人教育,而是既包括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所有教育阶段的统一体。

1965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尔·朗格朗正式提出“终身教育”的设想,并赋予了明确的现代内涵,这标志着系统的终身教育思想的产生。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揭示了人类正在走向学习化社会,每个人必须终身不断学习去适应社会变革。1996年出版的《学习:内在的财富》认为:终身教育是一种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具有整体育人的功能,它的基本任务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二)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

从终身教育的含义中,可析离出以下基本特征。

1. 时间上的连续性。

终身教育是贯穿于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一直到老人的连续不断的人的一生的随时随地为每一个需要学习的人提供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环节。

2. 空间上的整体性。

终身教育观坚信教育是一个包括学校、家庭、社区所有场所和正规、非正规等形成的各个阶段,各个场所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它们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所以普通和职业教育,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学校与校外教育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3. 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终身教育观主张教育应坚持教育机会均等,要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

4. 教育目标的个别性。

终身教育以人和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制定了以全面发展为核心,承认人的个性因素,遵循人的个性发展规律。

5. 教育内容及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终身教育观倡导采取有利于学习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富有弹性的学习制度。在学习的内容方式、进度、时间与地点等方面都由学生本人自行计划,自主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共性和个性

探讨终身教育,必然会涉及到“终身学习”。终生学习与终身教育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和周期性:终身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为终身学习提供支持系统;终身学习是终身教育的延续,但二者存在差异。

(一)二者的本质和最终目的的一致性

终身学习思想是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和推进,终身学习是伴随终身教育的发展而提出的,因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相同之处在于:第一,最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完善社会文明的进步。第二,内容一致。在内容选择上施教者的社会与学习者的个人都是一致的,都要求既要扩充和培养个体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也要发展个体的个性及其人格的完善。所以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目标、内容上的一致性决定了两个概念虽在叙述上有所不同,但其内涵及基本特征是相通的。

(二)二者侧重的主体各不相同

终身学习突出强调的是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个体内部的变化。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接受所需要的任何一种教育,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其区别在于:第一,实施的主体不同。终身教育的实施主体是社会,是政府,要求社会努力创造条件,随时随地为每个需要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持续不断的学习机会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学习内容。终身学习的实施主体是人,是体现社会和个人的双重意志,是社会意志和个人意志的统一。第二,促进形式有所不同。终身教育的促进形式主要表现在对教育资源的组织、开发和有效提供方面;终身学习则是通过对学习资源有选择、有效的吸收转化,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益。第三,内涵不同。终身学习一般指个体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和自身生存发展,而进行的贯穿生命始终的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学习活动。

三、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

(一)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条件

1. 观念的更新。

当前,终身学习的观念虽为全社会所接受,但要把观念转化为自觉行动却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应当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来加大宣传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地开展舆论宣传活动,使更多的人建立新的学习时空观。通过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把学习推广到人的一生即人的生命发展全过程。

2. 政治经济的保障。

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稳定与否,决定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与稳定,更是保证全民终身学习的主体物质保障。终身学习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它不是一种类型的学习,而是人生学习全过程的总称。它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和社会经济力量来保障和实施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3. 法律制度的支持。

完善法制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推进终身学习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必须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制定关于终身学习的学习目标,干预管理终身学习,引导终身学习行动,明确终身学习系统的发展方向、具体目标、实施策略和战略步骤,用法律确定终身学习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推动终身学习体系的形成。

4. 人文环境的营造。

为使终身学习体系能够有效推进,营造一种人人爱学习且处处能学习的良好社会人文气氛是非常重要的。

5. 建立适应终身学习的评价机制。

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之间的沟通衔接,其中很关键的一环是应用一种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具体包括考试评价制度、用人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要淡化乃至取消岗位要求与文凭挂钩的用人体制。

(二)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

所谓“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整体”。

1. 学习结构的调整。

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一个基本内涵,是超越传统的学校学习,发展多种形式的学习,重组学习资源,重构教育体制,使全社会的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学历学习与非学历学习,学校实体学习与网上虚拟学习相整合,合理分布,明确分工,各种形式的学习之间要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纵横交叉,并能自由转换,从而形成家庭网络化、社区中心化、学校联动化和社会学习化的格局。侧重形式多样化——即学校要全方位立体化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力发展社会学习等方面。

2. 以成人学习为主体,成人学习在终身学习体系中具有主力军的地位,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应当以成人学习为主体。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从学习主体而言,成人学习的主体构成了终身学习的主体。第二,从本质上讲,终身学习是人的一生所学习的总和。第三,成人学习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所具有的基本特征,而这些基本特征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有着天然的吻合性。

3. 形成社区学习网络。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已不完全是一个地域概念,它是架在不同经济收入,不同政治地位和不同教育水平的全体成员之间的一座桥梁,从而使各种文化素质的群体和个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成为一种可能。以社区为依托来发展学习,使得学校、家庭、社会趋于一体,已经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化社会的重要途径。

4. 远程学习。

远程学习是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依托,其根本任务就在于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以电大和网络学习为例。电大的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专业设置灵活,集中了大量现代化的学习设施,能够有效地发挥多媒体学习手段的优势,使大量学习者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得以学习,为学习向终身化、大众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网络学习是构建我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最佳载体。网络丰富的资源,能够充分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同时利于学习的均衡发展;网络学习突破了年龄限制,突破了地域性,在人的一生学习中发挥出巨大的优势,是终身学习的最佳载体。

参考文献

[1]王宝萍,皱海.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实施主体[J].中国成人教育,2001,(12).

[2]刘晓燕.论终身教育的特征及其意义[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1,(3).

[3]王兆生.当代终身教育和学习思潮与新教育理念的确定[J].中国成人教育,2001,(6).

[4]李兴洲.论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探索[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3,(1).

[5]徐荣远.论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J].成人教育,2001,(8—9).

[6]李洪军.终身学习的价值分析与体系建设新探[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终身学习主题作文 篇5

学习是被动语态。当你被父母亲硬“扛”上书包,走向学校时,当你被迫在校上课时;当你不得不放弃玩耍而被作业“缠”上身时,你是否觉得学习是被动的呢!

学习当然也是主动语态。在解决难题后的那种成就感是多么的浓厚啊!考试考了第一名,那种自豪感是多么的浓厚啊!考试考了第一名,那种自豪感是多么的强烈啊!正是如此,这种感觉成了我学习的动力之一,学习时多么快乐啊!

提高学生终身学习英语的能力 篇6

一、理论基础

人们对阅读课理论模式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一种比较全面的观点认为,阅读既不是单纯的“自下而上”,也不是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心理过程,而是两者结合的“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这就是“相互作用”阅读模式。该模式在扬弃“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理论模式的基础上,由人工智能学家D·G·Rumelhart于1997年提出来,也叫图式阅读模式。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图式理论,认识是以图式的形式贮存于人的大脑中的,这些图式大小不同,层次不同,相互联结,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巨大的立体网络系统。当知觉开始发生的时候,所注意的外部信息激活网络中的某个图式,使得连接的其他图式处于活动状态,我们称之为“以点激网”。

根据图式理论,阅读过程是读者在语篇各个层次上和各个层次之间的“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信息处理方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读者不断搜索文字线索,运用语言知识,从低级到高级进行解码;而在“自上而下”的过程中,由于输入信息的激活,读者调用大脑总的相应图式,立刻对输入的信息作出预测,然后再从文中搜索其子图式,对其进行验证。若“自下而上”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与“自上而下”过程中所得到的预测相吻合,就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正确理解。否则,预测就要重新修正或建立,直到两种信息处理过程的结果相吻合。

二、四阶段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根据图式理论,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可分为四个阶段:预测阶段,宏观导入阶段,微观结构分析阶段,整体吸收与消化阶段。

1.预测阶段

在预测阶段,学生应是积极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浏览文章的标题或副标题以及附后的阅读理解题,作出预测和假定。这是因为语篇的标题或副标题以及附后的閱读理解题是语篇内容的浓缩。如教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一单元阅读课文the perfect copy 时,教师可要求学生阅读标题,先提问:Why is it a perfect copy? What do you think the copy is?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in this passage? 这样,学生就可以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2.宏观导入阶段

在宏观导入阶段,主要涉及语篇的题材框架、背景知识方面的训练,旨在使学生更迅速、准确地了解语篇的组篇方式及基本内容。作者在写一篇文章时,总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遵循一定的顺序来组织内容的。虽然客观世界千姿百态,交际内容千变万化,语篇常用的结构却是有限的。根据荷兰语言学家Van?Dijk的研究,叙事体、论证体、新闻体等语篇的结构都有自己特定的程式,这种程式结构表现了语篇的宏观整体。“中国学习者对英语阅读材料中篇章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与他们的英语阅读水平成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学习者对篇章结构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越强,他们的阅读总水平就越高。”因此,在此阶段,教师要训练和培养学生把握宏观结构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很快地把握篇章的段落特征,这样无异于把握了文章的“大动脉”,形成了阅读的正确预见,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在这一阶段,教师可设计一些关于文章脉络的填空练习或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篇章的整体理解。例如,在教学I have a dream一课时,让学生通过回答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概括出各自然段的主题。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Part 1 The famous speech ”I have a dream”.

Part 2 The background of the speech.

Part 3 Martin Luther King’s message.

Part 4 King’s opinion.

Part 5 Rosa Parks’ event.

Part 6 King’s action against racial discrimination.

Part 7 King’s success.

Part 8 King’s death

3.微观结构分析阶段

在微观结构分析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语篇有目的地抓住关键词,识别、选择和归纳主要信息;利用各种语法手段、词汇衔接、逻辑联系语等所表明的关系,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学生碰到难的实词,教师可进行提示性讲解;学生碰到一般的生词,教师可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

4.整体吸收阶段

在整体吸收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前三个阶段的基础上,更详尽地理解和摄取语篇的内容,可让学生做附后的阅读理解,核实他们的阅读理解是否正确,并作出总结。很多情况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语篇复述、改写等活动,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讨论题,对篇章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以此来巩固对阅读文章的掌握。

以上四环节阅读模式着重阐述了阅读课教师的角色及地位、课堂教学的顺序以及课堂教学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能力。每一阶段的具体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情况灵活操作。

终身学习能力 篇7

关键词: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仍穿着新课改的鞋子走老路, 继续循规蹈矩地把语文课上成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琐碎分析课, 显然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那么, 怎样才能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培养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呢?答案毋庸置疑, 那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也就是要“授之以渔”。

一、低年级读、说、背训练

众所周知, 低年级孩子受年龄特点的限制, 理解能力、自控能力都较差, 因此, 他们对老师津津有味的讲解一点儿都不领情, 听不到几分钟就做小动作、交头接耳了。但是, 低年级却是积累语言、发展语言的大好时机, 如能抓住孩子们记忆的黄金时期, 进行大量读说背训练, 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说背训练旨在用规范的书面语言规范学生不规范的口头语言, 用丰富的书面语言丰富学生不丰富的口头语言。训练的基础是读, 在教学中, 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 如自由读、比赛读、男女生互读以及教师适时范读, 特别是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尤为重要,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使他们学有榜样。实践证明, 只要教师指导得法、朗读基本功扎实,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定会凸显出来。

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就为第二步“说”奠定了基础。“说”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口气说书上的话, 当然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 如看图说、表演说、看板书说、加动作说等。在说的过程中, 强调让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 这样, 说课文就像讲故事, 孩子们的积极性怎能不高呢?

背诵对丰富语言、积累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生通过熟读背诵, 不断消化吸收, 久而久之, 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背诵也要加强指导、教给方法, 例如找联系点背诵、抓重点背诵、填空背诵、想象画面背诵等等。但是, 低年级的课文也不是要求篇篇背诵, 而是把重点放在古诗、儿歌、优美的课文片段上。

二、中年级段的训练和边读边提问题能力的训练

中年级特别是三年级, 以段的训练为主, 教给学生读懂一段话的方法尤为重要,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 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3) 概括段意。首先,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就是要去枝留干, 读完这句话明白:谁, 干什么?什么东西, 怎么样?理解句意后就要一句一句地读, 读完一句想一想, 它与上一句有什么联系, 把意思相近的句子归并起来。概括段意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摘句法, 即摘取段中的中心句作为段意;第二种方法是取舍法, 就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中选取和中心联系紧密的意思, 舍弃次要内容;第三种方法是归并法, 就是把一段中同类内容归并起来。

到了四年级, 我培养学生边读课文边提出问题的能力, 这个方法有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一是从课文题目入手, 围绕题目提几个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 围绕题目可以提这样的问题: (1) “崛起”是什么意思?“中华之崛起”呢? (2) 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 他为什么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次读完全文后提问题, 主要提两个问题: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文章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最后品读课文, 边读边提问题, 如这段重点写什么?哪几句是围绕重点来写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品读课文提问题后, 还要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提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 也就是揭示中心的问题, 如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说明了什么?这样, 通过解决问题, 同学们对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便有了更深的理解。“学贵有疑”, 学生善于提问题, 他们的主体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高年级品读训练

高年级的课文普遍较长, 在学习时不能面面俱到, 一定要大胆取舍, 选准切入点, 直扑重点段进行教学, 教学生运用品读方法深入理解, 即:认真阅读课文, 边读边抓住重点词句圈点批画, 通过联系比较、想象画面、提出问题等多种方法进行学习, 只有灵活运用所学方法,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 先给同学们充分的自学、思考、交流的时间, 他们有了想象的余地、思考的空间, 便能基本上自己读懂课文。例如学生在品读最后一自然段时, 这样谈自己的体会:“读了这句话, 我十分同情小女孩的遭遇, 在那样的黑暗社会里, 穷人家孩子命运很悲惨。从她小小的尸体旁走过的人都不会在意她的死去, 只是淡淡地说话, 匆匆地离去, 没有一个人能走进她的内心, 去体会她在火柴的亮光中曾经经历的美好生活。这句话中的第一个‘幸福’是指她在火柴的亮光中曾拥有过美好的生活, 是幸福的, 尽管很短暂。第二个‘幸福’指她只有到另一个世界才能得到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痛苦、饥饿和寒冷, 只有死了, 才能摆脱痛苦、悲惨的生活。”我想:只要这样持之以恒地训练下去, 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水平会大大提高, “教是为了不教”将不再遥远。

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掌握学习方法, 使学生走向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后, 能够运用各种技能进行终身学习和交际,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编辑:龙贤东)

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 篇8

一、什么是学习素质

学习是人天生的一种能力, 人类在最初时期与动物大脑的进化没有本质的区别。他们的大脑能够从自然等客观环境中总结概括事物特点、发现新问题, 并将这些通过记忆功能留在大脑中。与动物不同的是, 人类利用学习功能, 帮助人类适应环境、竞争发展。由于人的大脑自然就有学习概括能力和记忆能力, 人们在学习能力存在天生的差异, 所以表现出来聪明和不聪明的差异。而在现今知识日新月异的现状下, 人类原有的天生记忆能力显然是不够的, 需要后期发展和强化这种能力。

素质就是质量, 在管理学中素质是指事物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在哲学上素质是指客观事物的本质是由内部的矛盾斗争产生的。素质是相对某种要求的能力, 一个人只会针对某种特定的要求具有相应能力, 比如医生的医疗素质、工程人员的维修素质、司机的驾驶素质, 针对这种素质会有各种考核标准。

学习素质还表现在对知识的创造、保存、加工处理能力。这些能力不是直接来源于知识, 而来自对知识加工后产生的管理机制、体制、操作规范以及他们对本职工作的相互作用, 知识为这些过程作用提供资源。也就是医生治病救人, 工程人员建楼修缮, 司机载人运物, 等等。

二、为什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

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是由于知识本身具有的特点决定的。联合国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指出, 作为知识经济要素的知识, 不仅囊括科学技术的知识成果, 而且还包括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内容。

知识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Knowwhat) , 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Knon-why) , 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Know-how) 与知道是谁的知识 (Know-who) 。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 即指关于客观事实的知识。也就是可以通过人们的观察、感知或数据呈现出来的知识等;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 即指白然规律和原理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包括自然原理或法则的科学知识等;3.知道怎么做的知识, 即指技能方面的知识。也就是包括做某些事情的技艺和能力等;4.知道是谁的知识, 即指涉及到谁知道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情的知识与信息。也就是知道了谁具有何种知识, 在生活、工作中遇到问题时, 就可以及时请教具有这方面知识的人。

三、如何养成终身学习的素质

知道是什么和知道为什么以通过各种途径比如阅读书目、参加培训和查看数据库而获得, 通过大脑加工使之成为可被利用的信息, 在这种积累过程中存在着长期性。

良好的习惯是逐渐养成的结果, 不可能速成, 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例如,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决不是看一本或几本书就能养成的, 需要长期坚持。

很多有成就的人一生喜爱读书, 读书习惯如此, 其他习惯, 如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良好心理习惯等, 都是如此。长期坚持养成习惯, 即是心理学中所讲的“内化”。受教育者长期坚持某种习惯, 他才能把这种习惯抽象概括到已有的心理结构中去, 进而转化为内在的心智活动, 并成为稳定个性特征。长期性不仅把抽象的结果融入到已有的心理结构之中, 而且会为这种抽象的结果概括化和规则化, 导致心理能力向高级水平发展。

多样性养成教育多样性特征根源于习惯的多样性。培养受教育者的习惯是方方面面、多种多样的。既有多维度的习惯, 又有多层次的习惯;既有简单、低级形态的习惯, 又有复合、高级形态的习惯。多样化的时间和空间。习惯的多样化从时间和空间看也有不同。比如, 有人习惯于白天学习, 有人习惯于晚上学习;从空间的维度看, 有人习惯于在教室学习, 有人习惯于在图书馆学习。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进行经常化的活动, 也就预示着习惯的时间和空间的多样。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中, 知识和信息的快速更新变化, 各种职业身份的人面临着学习认识新知识、新事物的挑战, 终身学习是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有的一种素质。本文结合学习素质的特点, 提供大家建立终身学习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终身学习素质,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淑莉, 闫厚军.终身教育理念与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成人教育, 2011 (1) .[1]赵淑莉, 闫厚军.终身教育理念与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构建[J].成人教育, 2011 (1) .

论教师的终身学习 篇9

关键词:终身学习,教师,重要意义

一、教师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1. 教师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1994年的罗马“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上, 终身学习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时, 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 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 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教师作为社会专门的教育职能技术人员, 担负着培养输送社会所需各类人才的重责, 更应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模式培育学生, 做学习型社会的典范。教师, 就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选择了教师, 就意味着对学生的一份承诺, 意味着为社会做出一个表率, 为学生做出一个榜样。“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何以“学高为师”?唯有“学而时习之”, “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学习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也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坚持的过程,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

2. 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给学生一杯水, 教师必须有一桶水”的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也许要变一变了。近几年来, 社会变革快速推进, 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也在迅猛发展, 在这信息化的时代,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止课堂教学一种形式了, 他们正在不断地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等途径来了解世界, 走进社会, 接受新东西, 他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日趋多元化, 这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规则提出了严峻挑战, 孤陋寡闻、知识面狭窄的教师是不会培养出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的学生的。教师拥有“一桶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了, 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怎么办?教师唯有认真分析自己的现状, 加强学习, 迎头赶上, 不断提高自己, 以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在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已经提出终身学习的要求, 广大教师更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打折扣地贯彻和落实好这一要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讲:要想学生好学, 必须先生好学, 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3.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一是新课程理念下, 学科综合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 如文化课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等。新课程提倡各科知识要互相渗透, 只具有单学科知识能力的教师就很难胜任教学了。因此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拓宽知识面, 开发课程资源。二是课堂教学的即时生成和课下的师生交流要求教师不断学习, 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要民主化、开放化, 学生可畅所欲言, 很多问题出现是无法预见的, 而课下的交流也会使我们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 要圆满地解决这些问题,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们只有不断学习, 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 才会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得心应手。

4. 终身学习也是教师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也许能胜任现在的工作, 是教师继续学习的唯一重要理由。“教师的任务就是传递给学生既有的知识”, 这在过去是个真理, 现在的局面却全然不同。由于知识从量上裂变得“一日千里”到从质上不断趋向于活化, 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如果教师不能经常地更新知识结构, 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 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然而, 教师的魅力正在于通过活化了的知识的积淀而形成良好的品质。“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读书后的人有了心灵与书的对话和感悟, 气质会变得优雅, 心里时刻充满阳光, 眼睛会因为读书而闪耀着智慧的光彩。一个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人会让人如浸润于美妙的大自然, 一个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教师会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魅力, 一个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开合自如、挥洒灵动的老师怎不让人如沐春风呢?

二、教师终身学习的内容

1. 学习书本知识, 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不但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 成为学科专家, 而且要熟悉相近学科的有关知识, 来辅助本学科的教学。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全面学习一门学科, 这主要包括学科历史、学科结构体系、学科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应用以及跨学科知识等。二是不断加强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信息科学的学习, 同时提高各学科的整合能力, 提高教学重量。三是加快教育理论、教学观念与教育技术的吸纳和更新, 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尽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学习。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提倡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和敢于超越的个性张扬。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具有高容量的教育智慧, 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包容学生的个性, 激发学生的潜能, 触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 学习学生, 努力完善师德。

学生既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也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他们具有独立人格。教师应从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 善于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去研究他们、了解他们, 并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实现自我, 做真正的良师益友。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充分了解学生, 平等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 尊重和爱护他们。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 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3. 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

现在以多媒体应用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 正在深深地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 它能加大课堂容量, 板书少用时间, 与学生的互动更充分从容;它能把书本上的平面而静态的东西转化成立体而动态的东西, 使教学更为生动, 促进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加深师生的交流,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学习, 把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把网络知识、课本知识还有计算机知识相整合, 使教学多样化, 把抽象、深奥的知识转化为具体容易理解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 不断学习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爱心和民主是教师重要的人文素养。教育源于爱, 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真正的民主, 就是对学生的爱, 也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过程。用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多尔的话说,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教师应以民主、平等的身份扮演好教学活动过程的角色, 以满腔的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民主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到尊重, 这要求教师应具备高品位的人文素养。

5. 学习与社会有关的生活知识。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之中, 拥有各种社会知识是我们教师、也是教师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发展和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必须学好的一门课程。不少学生由于年龄因素以及受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的影响, 心理发育一般不够成熟, 在与社会交往中, 心理脆弱, 缺乏自信, 应变适应能力差, 个性差异较大。所以, 教师应当参与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 向社会学习生存知识, 力求培养学生走向社会后尽快适应之。

论学会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 是指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的潜能, 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 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创造性地应用它们。“终身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 强调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主动性, 是和“终身教育”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理念, 比“终身教育”有着更宽泛的内涵。“终身学习”强调个人学习一是为探索自然奥秘, 求得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二是为探索如何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求得个体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三是为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爱好, 求得全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能终身学习呢?这就要让我们“学会学习”。

一、学会学习的内涵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学会学习”内涵有着不同的理解, 笔者选取了一些比较典型的理解方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助理总干事纳伊曼说:“学会学习”的概念意味着受过教育的人将会知道从哪儿能很快地和准确地找到他所不知道的东西。

周南照在《学会求知》一书的主编前言里提出:学会求知就是“学会学习”本身, 即学会掌握认识的工具, 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 (包括演绎、归纳、分析、组织知识的工具) , 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 同时学会掌握应用知识于有意义的实践的手段。

何爱霞在《情感在“学会学习”中的地位、功能及其培养》一文中表述为:“学会学习”是指学习者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明确学习目的, 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

杨为民在《论高中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一文中认为:所谓“学会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学会学习的方法, 即学习方法问题。

以上对“学会学习”概念的理解是多样化的, 笔者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学会学习”的内涵是: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 能制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 收集学习的有效资源, 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实施自己的学习过程, 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并逐步改进自己的学习效率的学习。

二、学会学习的意义

1、学会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们生存的时代是一个知识资本化、创新加速化、教育终身化、经济全球化、竞争白热化的时代, 信息瞬息万变, 竞争日趋激烈, 这些都意味着个人必须不断的学习, 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技能, 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的竞争力体现在谁学会了学习, 谁掌握学习的方法, 谁的学习效率最高, 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只有拥有了竞争能力, 才能在人才济济的社会上占一席之地。学会学习对一个人如此的重要, 对一个国家更是如此。当今国家之间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 而衡量人才质量高低的标准不只是个人拥有知识的多寡, 还应该考虑其是否具备学会学习的能力。

2、学会学习培养人的创造力

创造力,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 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 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个体只有学会学习, 才能打破“思维定势”、“意识定向”的框框, 培养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思考问题的过程,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能提问, 就说明学习者在积极思维。在此基础上, 学会多思路的回答问题, 用新的方法回答问题就是一种创造, 而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学会学习的基础上。

3、学会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 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 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个体的全面发展, 而且是全社会的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中, 只有学会学习, 并且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从学习中完善自己, 才能逐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人们的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关注的焦点已从如何教转向了如何学, 以更好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学会学习的方法

1、学会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 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能够引起人持久而稳定的注意力, 使感知清晰, 记忆深刻, 能启发思维和想象力。在学会学习活动中, 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 是可以培养的。学习者应在安排学习内容上从简到难, 从浅到深, 从感性到理性, 逐步培养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培养学习兴趣时, 还应注意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结合起来。直接兴趣是由学习的内容和特点引起的兴趣, 学习者通过自己的意志和责任感将不感兴趣的转化为有较高热情和积极性的就是间接兴趣。要将两者有机结合, 直接兴趣引导间接兴趣的形成, 间接兴趣巩固直接兴趣。

2、明确学习需求, 制定学习目标

首先, 依据学科知识结构的要求, 制定学习目标和自我发展的阶段计划, 通过自测已学内容找出差距, 发现自己学科知识结构不完善的部分, 即为自己的学习需求。其次, 检验选择的学习内容是否符合学习需求。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建构知识系统的过程, 在系统建构中, 发现自己缺少什么要素, 就应选择什么内容学习, 这样不断学习, 就能在不断建构中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最明智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确定最近阶段的学习计划, 完成一个阶段学习计划, 自己就发展了一步, 不断完成阶段学习计划, 自己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因此, 选择的学习内容必须是发展需求。

3、运用适当的学习策略, 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能否有效地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 是区分学习者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善于学习策略的学习者, 可以不依赖或较少依赖他人的指导而自觉地、独立地学习。学习者要通过掌握学习策略, 自觉地分析学习情景, 在开始学习之前, 分析、思考各种对学习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 做到心中有数, 并且灵活的选择学习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 不仅了解和掌握有关的学习方法, 而且能根据影响学习的内外在因素的不同, 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 自觉监控学习活动的进程。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技能促进信息的获取、整合、组织与储存, 同时还要注意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学习工具, 学会利用互联网学习和查找资料, 学会利用图书馆学习和查找资料等, 只要掌握多种学习手段, 就一定能学会如何去学习, 从而在现代社会中取得长足的发展。

4、评价自己的学习活动并逐步提高学习效率

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学习活动要进行积极的自觉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具体表现在:第一, 在学习活动开始之初, 根据对学习任务的相对难易程度和其性质的分析, 确定应付出的努力程度和时间的多少。第二, 在学习活动进程中, 对自己情绪、兴趣的调控, 注意维持在一定的学习活动中, 使保证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第三, 在某一学习活动进程结束时, 特别是每日学习活动进程结束时, 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 通过监控和反馈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

[2]顾明远:《终身教育——20世纪最重要的教育思潮》, 《中国成人教育》, 2000 (12) 。

[3]董守文、张华、李雁冰:《成人学习学》, 石油大学出版社, 1994年。

生活技能与终身学习 篇11

《全民教育目标三之十年回顾报告:生活技能与终身学习》主要考查了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非正规教育三个学习领域,并审视了这三个领域的生活技能教育。一般来说,生活技能主要包括社会心理技能、健康保健技能、艾滋病预防技能、生计和创收技能。报告对于每一个领域的分析都涉及定义和背景、进展和趋势、对学习者需求的满足、关键问题和存在的挑战、优先事项和战略建议。

一、生活技能和终身教育目标解读

全民教育目标三通过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和生活技能项目,保证所有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这个目标外延宽泛,不仅包含所有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求,还几乎囊括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在2007年提出的所有的学习形式,如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职业培训、技能培训、远程教育、在职培训和自学。全民教育目标三由“学习需求”“适合的学习”“生活技能”三个理念组成,该目标恪守“把满足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要作为他们的福祉和参与社会工作的关键点”的承诺,该关键点是跨越整个全民教育目标议程的捷径。但是,《达喀尔行动纲领》对于“学习需求”“合适的学习”“生活技能”没有提出清晰的定义,国际社会对此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青年(15~24岁)是全民教育目标三的主要目标人群,占亚太地区人口总数的17.9%,亚太地区生活着世界上61%的年轻人(10~24岁)。年轻人是一个有着不同需求的多元化群体,成千上万的青年和成人面临着教育短缺、失业和高职低就的挑战,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迅速变化的需求。全民教育目标三申明,所有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求都应得到满足。然而,这些学习需求是什么以及如何衡量,并没有清晰的界定。无论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在地区范围内,学习问题在全民教育中还未被置于重要地位,全民教育报告忽视了对年轻人学习需求的确定。学习需求是保证提供教育服务的重要因素,对于讨论教育质量问题也至关重要。

此外,国际社会对于适合的学习和生活技能项目也没有共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的理解源自于《德洛尔报告》(Delors Report)中论及的学习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在2007年将“生活技能”界定为建立在独立基础之上的自我管理和充分发挥作用所必需的社会技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将“生活技能”界定为重要的社会心理①和人际交往技能。然而,究竟哪种技能更为重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比如,决策能力在艾滋病(艾滋病毒)的预防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冲突管理在和平教育项目中的作用更突出。

全民教育目标三的部分内容涉及到教育系统的一些特定领域,如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非正规教育等,此外,还涉及生活技能教育。生活技能教育被视作交叉主题,不仅与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非正规教育有关,而且还渗透在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的学习内容中。

综上所述,亚太地区国家对于全民教育目标三的理解众说纷纭,实施方式也各不相同。缺乏明确、可量化的目标阻碍了全民教育目标三的进展,也弱化了政府对教育领域的监管。此外,对于全民教育目标三的监测框架缺乏共识,也会使该目标的国际对比评测变得困难。总而言之,全民教育目标三致力于将高层次的目标与低层次的细节相结合。全民教育目标三涵盖范围广泛,加上缺乏可量化的目标,这些都有碍于对该目标的进展进行跟踪。尽管面临界定和衡量的挑战,但全民教育目标三的核心原则是全民教育日程的基础,因为满足青年和成人的学习需求对于提高他们生活质量和增加工作机会来说至关重要。

二、趋势与进展

(一)中等教育

在亚太地区,中等教育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然而,贫困家庭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残疾学生和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在入学方面仍存在严重的不平等。我们需要共同关注的是中等教育质量普遍不高以及完成中等教育的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的问题。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推进,过去10年所取得的成果就会被削弱。生活技能教育现已被整合到中等教育的学校课程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将其作为一个独立主题;二是将其嵌入一个主要的承载课程;三是将其融合到课程的多个科目中。一般来说,有两种提供生活技能教育的模式:一是将生活技能教育融进特定的系统或学科中,如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教育等;二是将生活技能教育整合为一种宽泛的教育。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但在亚太地区开展的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仍存在失衡的问题,尤其是在改善难以惠及群体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现状方面。例如,失业人员、非正式员工和农民工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技能教育培训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另外,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应该为处在边缘化的社会群体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以打破低技能、低生产力和贫穷的代际循环。现在,亚太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已经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开设了一些专门的技能课程,但毕业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并没有得到职业指导、咨询服务和经济资助。生活技能教育和工作技能教育现已被纳入到正规和非正规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课程之中,这些技能也被称为核心、通用或关键技能,在确保年轻人参与和进入劳动力市场时拥有必要的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非正规教育

亚太地区的大部分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非正规教育在惠及边缘化群体和弱势群体中的关键作用,实施了针对辍学青年和成人的非正规教育策略,但是,有些国家仍然缺乏质量管理标准化的非正规教育项目框架,包括同等学历项目、非正规职业教育培训与创收项目。这些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有效的质量保障机制的现象也加剧了非正规教育质量低劣的状况;另外,用人单位也不太愿意承认非正规教育毕业生的资质。生活技能教育无论在同等学历项目还是在创收项目中都已变得主流化,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也得到了“将行为改变同特定的健康主题相联”的方法论的支撑,这些主题包括卫生保健教育、烟酒预防教育以及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专门技能教育。随着“生活技能”理念的广泛传播,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很多将非正规教育用于艾滋病预防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的范例。

(四)生活技能教育

通过审视生活技能教育在亚太地区国家的应用情况,发现了三个不互相排斥的开展生活技能教育的方法:一是聚焦社会心理技能,包括社会情感学习、领导力和自我管理;二是聚焦创收技能和生计发展;三是聚焦健康行为和降低风险的艾滋病预防。

生活技能教育项目包括健康教育、艾滋病预防、职业培训与创收,该项目可通过学校传播或者在校外开展,同时也可以融入到儿童友好学校的模式中。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下,儿童友好学校模式正在被推广到整个亚洲。很多国家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以不同的名义,开发了生活技能教育的输送和培训项目。然而,无论实施方法和突出重点如何,所有的生活技能项目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如缺乏师资培训与项目效果评估。

三、问题和挑战

以下简单概述对亚太地区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非正规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的主要评估结论。

(一)中等教育

1.入学率大幅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

在过去的10年中,几乎所有的亚太国家都经历了中学总入学率大幅增长的态势,该地区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球的增长速度。然而,该地区的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发展一直不均衡,在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2.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为了提高中学课程的针对性,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引入信息和通信技术,加强科技教育,注重加强学生对教授内容的广泛认知,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些国家的正规中学教育拥有丰富的生活技能课程,而其他一些国家拥有包含生活技能的非正规教育课程。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是要确保学生掌握通用的和专门的职业技能,以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教师质量,一些国家把重点放在吸引有动机和有能力教学的“合适的人”的身上,或是放在提高正规的职前培训上。此外,还需要改善校本管理的政策,其中包括对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专业支持机制。

3.改革对中学生的评估方法

应试教育和死记硬背的现象非常普遍,家教辅导盛行,这种情况在通过考试遴选学生以接受更高一级教育的国家更为严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学习。如果在中学阶段不进行重大改革,学校很可能会继续实施应试教育,学生的学习将集中在对老师所讲内容的复制和核心课本内容的背诵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学教育中的考试改革任重道远。

4.解决中学教育的资金问题

中学教育特别是学科的专业化的扩张,必然需要庞大的财政资源支持。而亚太地区的中学教育很少依赖外部援助,各国普遍都在推行增加财政、加强公私伙伴关系和实施财政分权的发展战略。如果各国在中学教育上没有精心的实施,则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区域差距。亚太国家越来越多地尝试使用不同的融资和治理模式增加边缘化群体的参与机会。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

1.参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区域差别较大

在整个亚太地区,各个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入学趋势并不相同。日本、韩国以及其他拥有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国家,已经减少了对传统的技术和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毕业生的需求,而有些发展中国家和一些产业基地正在成长的国家对此类毕业生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2.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

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目标是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增长,这就需要丰富的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和灵活的培训方法。采用需求驱动的技术,开展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用人单位参与到人才的输送和管理中,这几点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非常重要。把正规和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融合到生活技能和工作技能中是值得各个国家重视的,这些技能在确保青少年具备劳动能力、进入劳动力市场参加工作的作用日益显著。

3.全面而完善的资格制度

为了规范资格认证,亚太国家已经开始引入国家资格制度。该制度是根据一套不同层次学习成果的标准进行资格分类的工具,目的在于促进国家和国际劳动力市场的标准化,提高高校毕业生的流动性。

(三)非正规教育

1.提高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参与度

增加弱势群体(如失业者、农民工和非正规经济部门的工人)获得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和创收项目的机会仍是一个挑战。有些国家只有一些经验数据,没有有关非正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入学情况的全面数据。亚太地区同等学历项目的参与水平差别很大,有些国家的参与水平高,有些国家则相对较低。因为同等学历项目已被证明是为失学儿童和青年提供第二次受教育机会的方式,所以各个国家应努力提高其参与度。

2.加强非正规教育的政策、战略和资金支持

在整个亚太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意识到需要用非正规教育和替代性输送方法为没有完成正规教育的年轻人提供基础教育。然而,非正规教育深受认知度低、政策缺乏和资金不足的困扰,饱受项目质量低、师资培训缺乏、提供者之间的协调性低以及数据和监控缺乏之苦。因此,实施非正规教育的政策仍然是一个挑战。国家必须适当调整相关政策,实现同等学历项目的制度化,以确保教育的质量。

(四)生活技能教育

生活技能教育是非正规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纳入生活技能的非正规教育项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生计技能、艾滋病预防、健康促进等,该项目重点关注如何获得批判性思维、领导能力、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等核心能力。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已经得到“将行为改变同特定的健康主题相联”的方法论的支撑,这些主题包括卫生保健教育、烟酒预防教育,以及与工作和生计相关的专门技能教育。

四、战略和优先行动领域

报告最后提出了对于战略和优先行动的建议,以加快以上讨论的三个领域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三的进程。

(一)完善信息库

第一,建立信息库,需要开发在三个教育领域内开展入学追踪学业情况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EMIS)。

第二,追踪中等教育在教育系统的情况,尤其是与治理、财政、课程开发、教师培训和学习效果评价方面有关的改革。

第三,分析劳动力市场对于通用技能和专门技能的需求,以此评价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课程的针对性。

第四,将私有企业纳入合作伙伴序列,以提高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项目的质量和针对性。

第五,收集和分享相关非正规教育项目、实践、参与和效果的实证数据。

第六,评估教育排斥所有边缘化群体的原因和状况。

(二)强化政策、战略和实施纲领

第一,改革中学校本评估的实践和课后测验,把更多的精力聚焦在学习效果上。

第二,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致性,保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政策、项目能够应对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

第三,增进与私有企业的伙伴关系,在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中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方面促进用人单位和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第四,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通过战略行动规划加强非正规教育政策,使之成为教育系统规划和国家发展战略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五,鼓励正规教育组织和用人单位承认学生在正规的教育系统之外(比如同等学历教育和非正规职业培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经历。

(三)提高教育质量

第一,强化中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好地回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第二,使生活技能教育在所有正规和非正规教育的课程中走向主流,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及非正规教育项目也应如此。

第三,将艾滋病教育纳入中等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课程以及课外辅导活动中。

第四,基于对非正规教育目标人群的需求和环境的分析,设计项目以保证非正规教育的针对性。

第五,改善针对初中教师、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教师和非正规教育协调员的职前和在职培训,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生活技能教育方面的培训。

注释:

①韦氏词典将“社会心理”界定为涉及社会心理和社会两个方面。

终身学习能力 篇12

关键词:终身学习,终身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近几年,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 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为各国普遍接受, 成为人们“学会生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如果说, 让一个人甚至一部分人一生坚持不懈地接受教育和学习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但若是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一生坚持接受教育和学习却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这仅靠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具备必要而又充分的条件。那么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在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中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终身学习——21世纪的生存概念

学习是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永恒话题, 从人类诞生之日起, 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1994年11月在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促进会”正式提出“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 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 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很明显, 终身学习是贯穿人的一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显著特征表现为:终身性——终身学习是从初生到临终的连续历程, 涵盖了个人生命的起点到终点, 包括胎儿、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等;全员性——终身学习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而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部分人的教育。也就是说, 伴随着“终身学习”在时间上扩展到人的一生, 空间上拓展到整个社会。这不仅意味着未来学校的每一个人都将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进行学习, 而且意味着未来社会的每一个人通过在正规的、非正规和非正式的教育情境中参与社会活动来进行学习, 从而最终促进社会中每个个体获得现代生活所要必备的知识、技能, 完善个人的自我发展。

古人云:吾生而有涯, 而知也无涯。学习追求知识, 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同时也是通往终身教育的途径。一个人不学习, 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 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而社会中每个个体不学习, 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当今世界飞速变化, 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 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就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而言, 终身学习日益被视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策略, 与国家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紧密联结。人们若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就有可能成为信息时代下的“功能性文盲”。正如有关资料表明: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是每10年增加一倍;70年代是每5年增加一倍。现在则是每2-3年就增加一倍, 到了2020年, 知识总量将是现在的3至4倍。显然, 与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只要7-10岁接受教育, 就能满足日后一生工作生涯的需求和工业经济时代人们5-22岁的求学时间相比,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学习的年龄段不仅仅限于青少年时期, 而是一直要延续到老, 人类唯有把12年制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终身教育恰恰能超越阶段性、制度化的传统教育模式, 适宜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被誉为“打开21世纪光明之门的钥匙”。

毫无疑问, 由珍妮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所倡导的“终身学习”的基本观点, 确实是这个时代每个人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

二、终身学习敲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大门

终身学习, 讲的是人一生都要学习。由于客观世界变化不断, 人们持续不断的学习行为常常更多地指向高学历、高层次、高质量的教育和培训。从社会角度出发, 终身教育更多地将目光集中于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层面、社会的各个方面, 并为了促进人持续全面的发展, 对教育资源、体系、结构、布局、沟通、目标等等进行一连串思考。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将终身教育看做“教育权的终身保障”, 迫切地要求把学校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合理地结合起来, 以制度的形式向每个公民保障这种权利的可能性。因此在建立终身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 我们高等职业教育必然要充分发挥其全方位、多功能的教育优势。具体来看:

高等职业教育须既作用于个人又作用于社会——即高等职业教育既要促进个人的终身全面发展, 又要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从当代的教育理念来讲, 大学教育不过是一种素质教育, 一种通识教育, 是为以后能接受更高深、更专门的学问和研究打基础。正因为社会对终身学习的诉求, 学校教育从关注学业向着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的方向努力。1999年第二届国际技术职业教育大会指出“终身学习是一条有许多支径的旅程, 技术和职业教育是这条旅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大会反复强调技术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育主渠道的组成部分, 对所有人具有生产性作用, 其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随之不断地发生变化, 一次性的职业技术教育,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 正规的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起点, 人们需要不断地回归到学校接受新技术、新技能, 这种不间断地回归到学校的需求便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显然高等职业教育要履行自己的使命, 必须把自己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领域, 以终身学习为指导原则, 适时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 完善职前与职后教育、培训的相互贯通, 成为终身学习的一座桥梁。

高等职业教育须成为有效而便捷的一体化体系——即希望把原来相互割裂的各种高等职业教育及其资源加以统合化、一体化, 使人们在其生活的所有部门都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获得学习和教育的机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宣布到2010年要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 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但由于以往传统的正规高等教育具有严格的选择性、激烈的竞争性, 人们能否进入大学, 一般由高考决定, 一旦成功, 就“鲤鱼跳龙门”, 一旦落选, 则很难获得进入大学深造的机会。而终身教育为了实现对传统教育制度的超越, 必然更多地从整体发展的角度出发, 强调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应当整合各种资源, 为每一个公民创造终身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的可能性, 这就使得这种高考竞争不再具有原来的意义。尽管18岁未能接受高等教育, 却不妨碍他在30、40岁再入大学深造, 尽管他未能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 却不排斥他通过其他途径、其他方式得到大学层次的进修、学习。终身教育的思想带来了高等教育时空观的重构。在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 我们要建立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 这就使得高职院校在促进社会选择、社会流动与社会整合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发展终身教育,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做些什么

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 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间的衔接和沟通, 为学习者提供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 形成覆盖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 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 逐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想想在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 到2010年若要基本建立起终身教育体系, 屈指数来, 只剩两年时间, 其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此,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开始并持续终身的整个教育系统的一部分, 务必要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力军, 全民终身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

1.促进个体发展, 提升整体生存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职业特征鲜明的高层次职业技术教育类型, 具体的培养目标比较多样, 几乎覆盖社会的各行各业, 但就其人才类型而言, 主要是技术型人才。其首先担负着培养社会经济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维护、营销、服务的具有高等教育层次理论水平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任务。广大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掌握一般文化知识的同时, 还要使他们学习不断适应当前与未来社会所需要的科学知识, 获得更广泛的包括信息科技、外语等积极参与知识社会与经济中所需之可迁移性技能, 积极走向实践, 利用其智能优势和技术优势与外界进行密切合作, 让学生们感受新知识、新技术, 使他们具有对复杂情况的分析能力, 形成一种敢于竞争、勇于竞争的心态, 能够及时融合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在相互竞争中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其次高等职业教育还担负着提高各类学习者精神品位, 及时为社会培养具各种创造性、主动性、责任感等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任务。它将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 以其较高的文化品位生成每个人独特的魅力, 使人在懂得并肩负社会使命的同时, 也逐渐发展和丰富有意义的个人目的, 使人的生命意义得以张扬和完善。

2.面向社会开放,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共享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高等学校同社会联系更加紧密, 成为开放化的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中心。高校是知识与信息密集, 学者、专家、教授们集中的地方, 又具有完备校舍、图书馆、实验实习基地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以及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的科技信息, 这些特点和条件决定了它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 不仅是正规高等教育的主要场所, 而且也成为非正规高等教育和非正式高层次、高水平教育和培训的场所。因此, 广大高职院校在保证教育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的前提下, 要充分考虑如何使教育资源更广泛、更有效地服务于全民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 主动开辟新的教育资源, 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专业培训, 关注弱势群体, 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部门的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教育资源配置优化, 缓和教育发展的供求矛盾,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又可优化教育的投入产出结构, 努力降低教育成本并提高教育成本补偿力度, 最终在平等和效率的原则下, 实现社会机构或个人对高职院校的设备、校舍、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以终身教育为目的的有效利用。

3.开展继续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桥梁

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相当多的高科技生产部门和第三产业, 越来越需要受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 尤其加入WTO后, 我们更需要一大批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国际法和熟悉WTO规则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这就意味着在当代和未来社会中, 高等教育的学位证书不应被视为教育生涯的结束, 而是终身教育与个人生涯发展的一个过程。无论何时何地, 当成人有学习需求时, 教育机构与大学均要提供学习机会。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继续教育主要包括各种进修教育、岗位培训、各类补习班等。随着继续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 众多高职院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 进一步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拓展新的教育项目, 促进产学研协调发展及教育、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 并以多元且有弹性的学习渠道和方式,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新可供选择的“菜单”, 加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相互贯通和相互衔接, 构筑起以高职院校为主力, 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格局。

4.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实现高职教育跨越式发展

随着新兴学科不断形成, 知识门类大量涌现, 科学呈现高度分化与综合交叉。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颁布职业标准有113个, 涉及1 838种职业, 与此同时, 电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正在催生一批新兴职业的产生。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极大地拓展高等教育的空间, 为人们的学习开辟了新的渠道, 许多无校舍的“多媒体大学”“虚拟大学”应运而生, 成为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渠道。现代远程教育在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 成为构建知识经济时代终身性高等教育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设高质量、多样化的网络课程, 与广播电视大学实行联合办学,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辟栏目, 也可以加强示范性高职院校与一般院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开发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 以现有教育科学网、电视网和电信网为基础, 建立远程教育网, 向各行各业的技术、管理人员提供多样的继续教育课程, 从而扩大规模, 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也如同在大学课堂里一样学到先进知识的可能性, 在传统教育方式之外, 为教育终身化作出新的尝试。

我们相信, 只有当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学习做作终身追求, 同时我们的职业教育制度能充分满足人们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时候, 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才能转化为人力资源巨大优势。

参考文献

[1]诺曼.朗沃斯.终身学习在行动:21世纪的教育变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8-9.

[2]高志敏.关于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3, (1) 79-82.

[3]高体健.论高等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2, (2) 8-9.

[4]徐明祥, 李兴洲.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难点及对策[J].教育研究, 2001, (3) 61.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激励下一篇:语言过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