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损伤

2024-06-25

海马损伤(精选5篇)

海马损伤 篇1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1]。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于2005年6月主办的亚洲精神科学高峰会上报道:目前超过2600万人罹患抑郁症, 带给我国的总经济负担达到622亿元人民币[2]。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但随着对其病理生理改变的深入认识, 发现抑郁症患者及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动物边缘系统部分脑区尤其是海马部位损伤较为常见[3]。因此, 抗抑郁药物的海马损伤保护及其作用机制的探索成为研究亮点。

中医药始自《内经》时期即对抑郁症有所认识, 而后经历代医家丰富和发展, 不仅为其现代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也因其擅长身心并治而在临床防治中颇显优势。现代学者多在其已有治疗经验的基础上, 从不同脏腑入手干预抑郁症, 进一步探索了抑郁症的海马损伤机制及有效干预方法, 为研制更适用于临床实践的抗抑郁药物提供理论及科学依据。

1不同治法对抑郁症海马功能损伤的干预研究

海马作为与学习记忆和情绪、行为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 其受损必然导致上述功能的缺失。研究表明:应激所致抑郁不仅可使海马神经突触可塑性降低, 长时程增强形成受抑, 促使长时程压抑产生, 导致学习和记忆功能缺损, 同时可导致抑郁动物出现水平活动和垂直活动减少、快感缺失、排便、摄食减少、抑郁等行为与情绪改变[4]。

1.1 调肝法

李朝霞[5]对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小柴胡汤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首以疏肝为主要作用的柴胡类方抗抑郁效应机制研究表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够显著改善抑郁大鼠的行为学异常, 抗抑郁效果最好。

1.2 理脾法

邹艳萍等[6]对归脾汤的研究表明, 在改善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同时, 逆转其海马CA3区神经元数量的下降保护海马神经元, 可能是归脾汤发挥抗抑郁作用的机制。

本课题组在前期临床实践表明以调理脾胃为法组成的加味温胆汤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及躯体症状, 且无毒副作用的基础上[7], 进一步从实验研究探讨加味温胆汤的抗抑郁效应及其机制, 结果提示加味温胆汤可明显改善模型大鼠抑郁行为, 阻抑抑郁大鼠记忆能力下降[8]。

1.3 养心法

杨新年等[9]通过对具有养心安神作用的酸枣仁汤治疗抑郁症失眠、焦虑等心身症状的机理研究发现:酸枣仁汤可改善抑郁大鼠行为学异常, 其抗抑郁作用可能与增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施桂兰等[10]在养心经典方剂—甘麦大枣汤的基础上自制解郁丸,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解郁丸能改善抑郁大鼠行为异常以及提高糖水消耗量, 其抗抑郁效应与其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有一定关系。

汪进良等[11]通过开心散的抗抑郁实验研究发现, 该方可通过增加应激大鼠海马各区磷酸化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的表达, 促进应激损伤神经元的恢复, 改善应激大鼠的抑郁症状, 从而有效发挥抗抑郁作用。

1.4 益肾法

胡随瑜课题组通过研究具益肾醒脾、解郁行滞功效的白松片, 结果表明:白松片可明显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抑郁行为, 其机制可能与增加海马睫状神经生长因子及其m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表达, 提高额叶皮质5-羟色胺、多巴胺含量有关[12,13]。

2不同治法对抑郁症海马结构损伤的干预研究

过度持久的应激事件将导致海马萎缩、容量下降, Hauger等[14]研究发现通过4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后, 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的神经细胞均表现出萎缩现象。夏军等[15]采用慢性应激造模, 28天后通过磁共振技术发现, 与正常组比较, 抑郁模型大鼠两侧海马容积均有所减少, 但左侧减少程度明显高于右侧, 且两侧海马的萎缩及低信号区的数量与抑郁持续时间有关, 氟西汀治疗可部分逆转海马萎缩。

2.1 调肝法

钟晓明等[16]通过研究发现以和表解里、疏肝升阳为功效的苏郁胶囊抗抑郁效应的发挥与其抑制海马神经细胞外Ca2+大量内流, 上调海马Bcl-xl蛋白表达, 阻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相关。

严灿课题组通过离体实验研究, 建立抑郁症海马神经元应激性损伤模型, 探讨调肝方药加味四逆散的抗抑郁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加味四道散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效果,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抵抗高浓度谷氨酸、皮质醇对海马神经元的损害, 维持细胞膜完整, 减少神经元坏死, 降低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率, 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阳性细胞数, 从而保护海马神经元有关[17,18,19,20]。

2.2 理脾法

阎醒予等[21]探讨具有健脾益智作用的定志小丸对慢性应激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发现该方具有抗抑郁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海马CA3区神经元和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 保护海马结构有关。

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发现:加味温胆汤抗抑郁效应机制可能与可逆转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及凋亡的神经可塑性变化, 调节cAMP—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级联信号转导通路, 促进神经营养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表达有关[22,23]。

3讨论

近年来基于藏象理论和七情学说, 中医学界论治抑郁症多从不同脏腑入手, 就一些具有较好临床实践基础的治法及其代表方药开展了抗抑郁机制研究工作, 结果表明诸方均能改善抑郁行为、情绪等症状, 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效应, 作用机制多与拮抗海马损伤有关。

纵览相关文献可见, 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 然仍存在一定问题, 如:对于抑郁症海马损伤的干预研究, 中医治法虽多且以不同脏腑入手调治, 药效研究多为终期效应观察, 干预机制探索虽已深入到细胞、基因水平, 但治法以从肝、心、脾为多, 机制研究侧重于从海马结构或者功能损伤某一方面进行探索, 目前未见在抑郁症发病不同时间段, 施以立法相同的方药, 观察抗抑郁效应的时序变化规律及其整体干预海马损伤的报道;研究多集中于对同一治法组方的药物或类方的抗抑郁效应及其机制进行探讨, 不同治法之间有何差别, 未见报道, 且即使同一治法在治疗进程中所发挥的效应也可能不尽相同。因此, 通过探寻不同治法干预抑郁症情绪、行为等心身异常变化的时序性及其机制, 探索治疗抑郁症的优势治法, 是今后抑郁症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海马损伤 篇2

1、激发幼儿对海洋生物的探索兴趣。

2、培养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争辩的精神。

3、了解海马独特的繁殖方式。

4、对海马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课件、故事磁带。

2、故事主人公卡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利用婴儿哭的声音,引出内容。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你知道你是怎样出生的么?”

二、开始部分:

1、利用与幼儿生活经验不符的提问,引发幼儿讨论。

提问:“有没有小宝宝是爸爸生出来的呢?”

2、运用课件讲述故事,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师:“今天,小鱼逗逗就遇到了和你们一样的难题。我们来看看吧!”提问:“看来小鱼逗逗不相信海马宝宝是爸爸生的,那你认为海马宝宝在说谎么?”“海马爸爸是怎么生宝宝的呢?”幼儿自由发言。

小结:“海底世界可真神奇啊,看来需要我们去探索的奥秘实在是太多了。”

3、利用教具,进一步加深对海马独特繁殖方式的理解。

(1)提问:“我看见小朋友刚才听的非常认真,那谁能给我说一下,海马爸爸是怎样生宝宝的?”幼儿发言。

(2)教师运用操作教具的形式,加深幼儿理解。

4、利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带着小海马去幼儿园的海洋世界,去给其他的小鱼、小乌龟讲讲海马爸爸生宝宝的故事好不好?

海马损伤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B27添加剂、DMEM/F12、胎牛血清购自GIBCO, GAP-43及Aβ25~35均购自北京博奥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海马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选用出生1d内的Wistar大鼠, 解剖分离出海马, 经0.125%胰酶消化8~12min, 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F12种植液终止消化。经悬浮、离心、过滤等步骤收集细胞, 用种植液制成密度为5×105个/mL的单细胞悬液, 接种于预先铺有多聚赖氨酸的24孔培养板内, 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24h后换含2%B27的DMEM/F12培养基。每隔3d半量换液1次。

1.2.2 实验分组及Aβ25~35寡聚体干预

海马神经元培养7d后, 弃原培养液。加入DMEM培养液及Aβ25~35寡聚体, Aβ25~35寡聚体的制备参考王建秀等文献[1,2]。实验分为三组, 使Aβ25~35寡聚体的终浓度分别为0.2、1、5umol/L, 同时设不加Aβ25~35寡聚体的对照组。每组设8孔。1h后终止培养, 以GAP-43为一抗,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1.3 统计学处理

每组数据以均数土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β不同浓度组对GAP-43表达的影响, 见表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P<0.05, *P<0.01, 1umol/L 组与5umol/L 组比较, P<0.01。

3 讨论

以往对Aβ神经毒性研究集中于聚集态, 近来研究表明, Aβ在形成纤维性沉积前的中间体状态即Aβ寡聚体亦可产生神经毒性作用。AD早期, 非纤维状、寡聚的Aβ可在极低浓度即迅速引起突触功能紊乱[3], 其神经毒性远强于其他不可溶性类淀粉样蛋白, 而突触功能障碍及缺失是与认知功能下降关系最为密切的病理变化[4]。脑内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已被证实是学习记忆的重要神经生物学机制, 而可溶性Aβ寡聚体能够直接参与AD中突触可塑性和记忆的损伤[5], 故研究Aβ寡聚体致伤与突触蛋白的改变对于阐明AD的发病机制很有益处。GAP-43是神经组织特有的一种磷酸蛋白, 具有高亲水性并可能通过与膜脂肪酸共价连接而与神经元膜结合, 分布于突触前膜和生长锥上, 特别是在生长、分化及再生的轴突末端含量最高。突触可塑性变化与GAP-43的表达相关, 首先突触形态结构变化可导致GAP-43表达的变化。其次, 由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抑制所引发的突触效能的变化, 可影响GAP-43的磷酸化状态和mRNA的表达。有研究发现GAP-43磷酸化程度与长时程增强的表达呈正相关。因此, GAP-43可作为研究与认知相关的脑区发生突触可塑性改变的重要标志。本研究结果表明, Aβ25~35寡聚体能低GAP-43的表达, 呈剂量依赖性, 5umol/L Aβ的致伤作用非常显著。可以推测, 在此浓度作用下轴突生长基本停止, 递质释放受到抑制, 突触后信号转导和整合出现障碍, 突触可塑性严重受损。随着对Aβ寡聚体、突触可塑性机制的深入的研究与了解, 可进一步揭示AD的发病机制, 将会促进靶向Aβ寡聚体的药物的开发和临床应用, 可能会在神经变性之前阻断Aβ寡聚体对突触的损害, 重新建立神经突触, 为AD的早期干预、治疗以及新药物的研发开拓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关键词:Aβ2535寡聚体,原代培养,神经元突触

参考文献

[1]Lambert MP, Viola KL, Chromy BA, et al.Vaccination with solubeAbeta oligomers generates toxicity-neutralizing antibodies[J].JNeurochem, 2001, 79 (3) :595-605

[2]王建秀, 王德生, 段淑荣.Aβ25-35对PC12细胞损伤作用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7, 24 (2) :148

[3]Rowan MJ, Klyubin I, Wang Q, et al.Synaptic plasticity disruptionby amyloid beta protein:modulation by potential Alzheimer's diseasemodifying therapies[J].Biochem Soc Trans, 2005, 33 (Pt4) :563-567

[4]Kokubo H, Kayed R, Glabe CG, et al.Soluble Aβoligomers ultra-structurally localize to cell processes and might be related to synaptic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brain[J].Brain Res, 2005, 1031 (2) :222-228

海马台风通告 篇4

预计,“海马”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逐渐向菲律宾吕宋岛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于19日晚上到20日早晨穿过吕宋岛东北部一带沿海,20日中午前后移入南海东北部海域,之后逐渐向广东东部到福建南部一带沿海靠近,并有可能于21日下午到夜间在上述沿海登陆(台风级,33~40米/秒,12~13级)。

大风预报:19日08时~20日08时,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海域、巴士海峡将有7~9级大风,其中南海东北部偏东海域、巴士海峡部分海域的风力有10~12级,阵风13~14级,“海马”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或地区的风力有15级到17级以上。

闽启动防台Ⅳ级响应

18日晚,省防指总指挥、副省长黄琪玉主持召开会商会,分析第22号台风“海马”发展趋势及对我省的影响,研究部署防御工作。

据气象部门监测,“海马”18日20时中心位于北纬15.6度,东经129.1度,就是在厦门东南方约150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7级(68米/秒),正以25公里/小时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预计19日夜间到20日早晨擦过吕宋岛,20日中午前后移入南海北部,之后逐渐向广东东部到福建南部一带沿海靠近,于21日下午到夜间在上述沿海登陆,登陆时风力可达12-13级(33~40米/秒)。省防指于18日21:00时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会商要求,位于台湾浅滩渔场、闽南渔场的海上作业渔船务必于20日17时之前全部就近到港避风或撤离到北纬24.5°以北海域;位于闽中渔场东经120.5°以东的海上作业渔船务必于20日12时之前全部撤离到闽中渔场东经120.5°以西的海域或撤离到闽东渔场。泉州、厦门、漳州市沿海养殖渔排上的所有人员务必于20日10时之前全部撤离上岸。20日开始,泉州、厦门、漳州市沿岸施工工地、旅游景点、旅游设施、娱乐场所全部关停。20日开始,泉州、厦门、漳州市客渡船按照交通部在恶劣天气下限航的有关规定,适时停航。海峡过往船只要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提早避开台风影响区域。

台风海马21日将登陆闽粤沿海,大家要做好防范。

相关阅读:第21号台风莎莉嘉最新消息

20第21号台风“莎莉嘉”昨天(18日)晚上由台风级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今天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中越交界处南偏东方向130公里的北部湾海面,就是北纬20.4度、东经108.3度,最大风力有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

预计,“莎莉嘉”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于19日中午到下午将在中越交界附近沿海再次登陆(热带风暴级或强热带风暴级,9~10级,23~28米/秒)。

大风预报:19日08时至20日08时,南海西北部海域、琼州海峡、北部湾以及海南西部沿海、雷州半岛沿海、广西沿海将有7~8级大风,其中北部湾部分海域和海南西北部沿海、雷州半岛西部沿海、广西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区风力有9~10级,阵风11~12级。

降水预报:19日08时至20日08时,广东西南部和北部、广西中西部和南部、贵州中东部、湖南西部和中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广西中部偏西、贵州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0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可达40~80毫米。

防御指南:

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

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应当回港避风,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应尽可能待在防风安全的地方,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者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当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海马损伤 篇5

关键词:戊四氮,PPARγ,海马,炎症反应

近年研究发现PPARγ受体与神经细胞的炎症和氧化应激有关, 目前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本实验以戊四氮致痫大鼠为研究对象拟研究PPARγ受体表达变化在神经细胞损伤中的影响。

1.1实验动物及分组

健康体重 (180±10) g雄性SD大鼠, 共40只 (由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质量合格证号:20131853P) 。随机分为正常组, PTZ组 (P) 。

1.2动物模型建立

上述5组动物除对照组外, 均给予PTZ (35mg/kg, 每日1次) 腹腔注射, 参照Morgan等的方法并略加改动[1]。PTZ用前以生理盐水新鲜配制成溶液 (10g/L) 。每天1次, 持续28d;停药1周, 再用相同剂量的PTZ腹腔注射测试。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1.3大鼠行为学观察

各组大鼠每日经上述处置后, 均参考Racine[2]为观察行为变化的分级标准。癫痫大鼠发作的行为学变化的分级标准为:0级:正常行为状态;Ⅰ级:咀嚼、眨眼、立须等面部肌肉的抽搐, 湿狗样颤动;Ⅱ级:以点头运动为主要表现的颈部肌肉的抽搐;Ⅲ级:前肢的阵挛、抽搐;Ⅳ级:双侧前肢伸直, 伴有身体的立起;Ⅴ级:跌倒和全身惊厥。Ⅲ级以下为复杂部分发作, Ⅳ级和Ⅴ级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注药后即进行行为学观察, 凡出现连续5次Ⅱ级或Ⅱ级以上惊厥发作的大鼠为达到点燃标准的模型。3只未达上述标准淘汰, 2只死亡。

实验结束后区全部大鼠给予10%水合氯醛深部麻醉于低温下迅速取脑, 以备后续实验。

1.4 RT-PCR检测海马PPARγmRNA表达

海马50mg, TRIzol法抽提总RNA, 逆转录合成cDNA, 然后PCR扩增, 引物序列在NCBI基因库中查找大鼠PPARγ序列, 经同源比对后确定PPARγ及β-actin的引物序列 (PPARγ上游引物:5’-CAGGAGCAGAGCAAAGAG-GT-3’;下游引物:5’GGCTCATATCTGTCTCCGTCT-3’, 长度583bp;β-actin:上游引物5’-CATCCGTA-AAGACCTCTATGCCAAC-3’, 下游引物:5’-ATG-GAGCCACCGATCCACA-3’长度173bp, 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扩增反应条件:95℃预变性3min;95℃30s, 退火温度30s, 60℃ (PPARγ) /58℃ (β-actin) 30s, 40个循环;72℃延伸10min。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 溴乙锭染色, 凝胶成像仪成像。采用Quantity One凝胶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结果, 以PPARγ与, β-肌动蛋白 (β-Actin) 扩增产物光密度的比值反映表达水平。

1.5尼氏染色海马神经元形态学观察

制作石蜡切片, 对切片进行神经元尼氏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状态, 神经元细胞的排列情况。

1.6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样本均数间比较用方差分析, 实验结果以 (±s) 表示,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癫痫大鼠海马组织PPARγmRNA水平的变化

在mRNA水平, PPARγ在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内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 (P<0.01) , 在慢性癫痫形成24h (0.93±0.038) PPARγmRNA表达下降 (P<0.05) , 并持续减少 (48h:0.85±0.045, P<0.05) , 至72h (0.76±0.015) 仅见微量表达, 具有显著性 (P<0.05) 。见图1, 表1。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1;#与PTZ后48h组比较, P<0.05;**与PTZ后72h组比较, P<0.05。

2.2 尼氏染色

在对照组大鼠海马区尼氏体清晰可见, 排列整齐、规则, 结构完整, 体积较大, 尼氏体核仁明显、胞浆丰富, 轴突、树突清晰可辨, 胶质细胞分散在海马神经元之间, 呈星形或梭形, 体积小、核圆形或卵圆形。癫痫各组大鼠海马区部分尼氏胞体减少, 结构不清、胞浆减少, 且着色浅, 胶质细胞体积增大, 数量增多。见如图2。

3 讨论

癫痫至今尚无根治的办法, 因此癫痫的治疗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目前的研究发现认为: (1) 癫痫异常放电过程可以引起大脑广泛的神经病理生理学变化。 (2) 海马环路内的轴突出芽及突触重建是癫痫的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近年来发现认为癫痫发作所引起的脑内炎性反应是导致癫痫发作后脑组织病理改变, 特别是海马结构损伤 (包括海马内神经元脱失、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增生、纤维发芽、海马硬化等) 的主要原因之一, 各种癫痫模型的动物实验表明, 癫痫的整个发病过程中都伴有免疫和炎症反应[3], 癫痫发作后胶质增生, 结构的紊乱, 这一过程又进一步加重了兴奋性病灶的形成, 癫痫脑损伤既是癫痫发作的结果, 又是癫痫频发和难治的原因之一, 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减少癫痫发作后神经元损伤, 对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PPAR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炎症、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糖代谢、肿瘤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PARγ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有表达, 激活PPARγ后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并参与神经细胞程序性死亡, 近年研究也发现中枢神经元变性的致病机制与胰岛素代谢及信号转导相关[4], 既PPARγ的激活与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氧化应激有相关性, PPARγ通过抑制NF+-κ引发的下游炎症级联反应, 其作为介导炎症信号及相关细胞因子释放的中心环节, 以放大炎症反应效应[5]。PARPγ可调节TNF-α、NOS等NF-kB依赖性的途径, 抑制PARPγ可以降低NF-kB介导的炎症反应[6]。在大鼠脑缺血模型中使用PARPγ抑制剂可以降低由NF-kBp65入核所介导的脑部炎症损伤, 并且通过这一抑制作用来降低NF-kBp65介导的炎症相关因子的产生, 最终减少梗死面积, 改善卒中后炎性粒细胞的浸润[7,8]。将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进行体外混合培养中发现PPARγ的配体能阻止脂多糖 (LPS) 诱发的神经元损伤, 提示PPARγ参与神经保护作用, 并且发现培养的小胶质细胞也能表达PPARγ, 其在小胶质细胞上的表达受严格调节, 并与小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 2006年有国外研究显示, 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了PPARγ的表达, 随着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PPARγ的表达被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及其炎性介质进一步下调。临床研究也证实, PPARγ激动剂对有炎症参与的神经系统疾患如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等具有抑制炎性分子如iNOS的释放, 抑制炎症反应, 改善患者的预后, 提高患者的认知力作用[9], 另有研究表明在癫痫鼠模型中, PPARγ可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性, 阻止癫痫后的炎症反应, 减少神经细胞凋亡, 起到神经保护作用[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癫痫发作组大鼠海马区中PPARγmRNA的表达较正常组减少, 且随着发作时间的延长PPARγmRNA的表达量逐渐减少,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且不同时间点尼氏染色见正常组中尼氏体结构完整、胞浆饱满, 轴突、树突完整, 而癫痫发作组尼氏体减少, 结构紊乱, 胶质细胞增多, 这一过程可能与癫痫发作后NF-kb核移位所介导的一系列炎症因子如IL-2释放COX-2的表达[11], 进一步加重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凋亡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 PPARγ低表达可能是癫痫发作后神经元炎症损伤的潜在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Morgan JI, Cohen DR, Hempstead JL, et al.Mapping pattern of c-fos express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fter seizure[J].Science, 1987, 237 (4811) :192-197

[2]Racine RJ, Steingart M, McIntyre DC.Development of kindlingprone and kindling-resistant rats:selective breeding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J].Epilepsy Res, 1999, 35 (3) :183-195

[3]刘淑华.戊四氮慢性致痫大鼠海马区NF-kB、I-kBA动态表达及地塞米松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 29 (2) :3-4

[4]De la Monte SM, Wands JR.Review of insulin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signaling, and malfunc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relevance to Alzheimer&apos;s disease[J].Alzheimer Dis, 2005, 7 (1) :45-61

[5]聂晶, 刘冬焱, 李贞.LPS致早期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时NF-KB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J].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1, 34 (1) :18-19

[6]KauppinenTM.Multiple roles for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in neurological disease[J].Neurochem, 2007, 50 (7-8) :954-958

[7]ChiarugiA, Moskowitz MA.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1activity promotes NF-kappa B-driven tran-scription and microglial activation:implication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J].Neurochem, 2003, 85 (2) :306-317

[8]Koh SH, ChangDI, Kim HT, et al.Effect of3-aminobenzamide, PARP inhibitor, on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level in plasma and brain of ischemic stroke model[J].Toxicology, 2005, 214 (1-2) :131-139

[9]Sastre M, Klockgether T, Heneka MT, et al.Contribution of inflammatory processes to Alzheimer’s disease:molecular mechanisms[J].Dev Neurosci, 2006, 24 (2-3) :167-176

[10]SunH, Huang Y, Yu X, et al.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agonist, rosiglitazone, suppresses CD40expression and attenuates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fter lithium pilocarpine-induced statusepilepticus in rats[J].Dev Neurosci, 2008, 26 (5) :505-15

上一篇:发射台机房设备下一篇:构件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