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损伤(通用3篇)
横断损伤 篇1
1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及分组
96只Wistar成年雌性大鼠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 体重200~220g, 11~12周龄,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刺组和预针刺组, 每组24只, 各组按取材时间不同分为3、7、14天3个时间点, 每个时间点8只。
1.2 动物模型制备
参照文献[1]造模, 假手术组只暴露胸背部节段脊髓, 但不予横断, 缝合伤口即可。
1.3 电针方法
在距损伤处上下端两个椎体的棘突间隙旁开3~4mm处取穴, 用30号1寸毫针垂直刺入约4~5mm, 使针尖触及椎板, 正、负极导线分别夹在头、尾两侧的针柄上 (正极在上, 负极在下) 。连续密波脉冲电流, 频率为100Hz, 输出电流强度是以背部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电针刺组于造模成功后0.5、4、8小时分别进行夹脊电针治疗15分钟, 以后每天1次, 每次15分钟。预针刺组于造模前1周每天给予夹脊电针1次, 每次15分钟, 术后治疗方法同电针刺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不予治疗。
1.4 神经电生理学检测
采用丹麦Dantec 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
1.5 数据分析和处理
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结果 见表1。
与假手术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 ▲▲P<0.01;与针刺组比较△P<0.05;与术后7d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电刺激再生研究的深入, 电针或电场疗法已被用于治疗脊髓损伤, 一些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证实电针或电场治疗脊髓损伤疗效显著[2,3,4]。本文观察结果表明, 术后7天时预针刺组脊髓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及针刺组 (P<0.05) , 但较假手术组比术后各组脊髓传导速度均明显下降 (P<0.05) , 术后14天时预针刺组脊髓传导速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1) ;电针刺组脊髓传导速度也高于模型对照组 (P<0.05) , 预针刺组脊髓传导速度高于电针组 (P<0.05) 。可见电针对脊髓诱发电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能够缩短脊髓的休克期, 尽早使被抑制的神经元呈现恢复状态。提示夹脊电针治疗可以修复损伤脊髓功能。预处理组作用优于电针组, 可能是预先针刺激发了机体对损伤的应激与耐受, 有助于治疗损伤的脊髓。
参考文献
[1]Borgens RB.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hemisection in guines pigs the effects of applied electric field.Comp Neurol, 1990, 96 (6) :634.
[2]Cuixiaojun, Liyiwei, Chendongfeng.The effect of DU mai acusector to neural stem cells in rats after SCI.Anatomy Research, 2002, 24 (3) :180.
[3]Wangzhenyu, Sunzhongren, Liuruishu.Effects of Jiaji electroacupuncture on 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in rat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Chines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15 (10) :938.
[4]吴永刚, 孙忠人, 李晓燕, 等.针刺对大鼠脊髓损伤血流量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 1995, 2 (3) :14.
横断损伤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分组和模型构建
成年的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65只, 体质量为 (205.6±26.3) g, 按随机分为3组, 分别是正常对照组 (5只) 、假手术组 (30只, 分别于2、3、7、14、21、30 d进行脊髓样本取材, 每个时间点取5只) 、脊髓损伤模型组 (30只, 分组大鼠数量同假手术组) 。戊巴比妥钠 (30 mg/kg) 腹腔注射麻醉, 于胸9~10节段水平制作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 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 仅剪开硬脊膜后缝合。
1.2 灌注、固定及取材
脊髓半切损伤建模手术后, 于术后2、3、7、14、21、30 d分别进行脊髓组织取材。按常规动物取材方法, 戊巴比妥钠麻醉大鼠, 开胸、于胸9~10节段选取脊髓组织, 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切片, 取首尾各一张切片, 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行显微镜下观察确定该系列连续切片为相应脊髓神经元组织, 切片用于后期的免疫组化分析。
1.3 免疫组化染色及结果判定
常规HE染色连续切片证实的脊髓神经元的组织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 (ABC法) 。大鼠EGFL7-抗为上海生工产品 (浓度为1∶500) 4℃置2 d;二抗 (1∶200) 37℃置1.5 h, DAB显色5 min, 苏木素复染, 自来水冲洗蓝化, 梯度酒精脱水, 二甲苯透明, 树胶封片。结果判定及计数, 镜下观察, 胞质呈棕黄色为EGFL7免疫阳性细胞。以中央管为中心, 与脊髓前后正中沟相垂直作一直线, 每只大鼠随机取5张切片, 在光镜下计数其中一边腹侧灰质中有明显细胞核的阳性细胞数, 阳性产物表现为境清楚突出背景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脊髓免疫组化计分采用IRS法, 并略作修改:在高倍镜 (×200) 计数前角细胞阳性细胞数, 根据染色强度、阳性细胞数和二者计分的乘积进行综合判断, 图像分析采用试用版Image-Pro Plus 6.0软件。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 采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性统计, 组间比较应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假手术组 (2、3、7、14、21、30 d) 、脊髓半横断损伤组 (2、3、7、14、21、30 d) 灰质神经元EGFL7的免疫组化IRS评分比较 (表1) 。
注:6个时间点的重复测量数据经球形检验, P=0.037, 采用Green house Geisser对重复测量数据进行校正, 经多因素方差分析, 脊髓损伤组vs假手术组, **P<0.01, *P<0.05
3 讨论
E G F L 7是一种新发现的由特异性内皮细胞分泌的血管活性因子, 其基本生理功能是胚胎发育和血管损伤时促进血管生成。然而, 随着研究深入发现EGFL7也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存在表达, 包括胚胎干细胞、精原细胞、大脑皮质神经元及某些上皮源性恶性肿瘤细胞等。大量的研究结果和本研究组前期研究结果均提示, EGFL7表达与缺氧及其诱导的血管新生过程密切相关。脊髓半横断损伤过程伴随最显著的病理生理过程即存在缺血缺氧损伤过程, 缺氧所诱导的新生血管广泛存在于脊髓半横断损伤修复过程。因此, 我们通过建立实验性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并采用同期BBB功能评定法和EGFL7染色免疫组化法定量分析脊髓半横断损伤修复过程中EGFL7表达与脊髓损伤修复的相关性。
本研究结果提示, EGFL7可能在维持正常脊髓神经元功能及损伤后的修复的一种潜在的脊髓神经可塑性调节因子, 但在正常脊髓神经元中是否具有参与调节神经可塑性和维持足够数量神经元存活的作用还需进一步证实。本研究发现, 在脊髓半横断损伤后, EGFL7表达从3 d后显著上调, 一直持续到伤后21 d (表1) , 其表达水平与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呈显著负相关 (R2=0.619, r=-0.787, P=0.016) 。该结果提示, EGFL7可能参与脊髓神经损伤修复和可塑性调节过程。EGFL7的功能具有组织和细胞特异性, 其功能可能涉及神经细胞分化、细胞黏附、缺氧存活、血管生成, 以及免疫调节等病理和生理过程。本研究结果提示, 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修复过程与脊髓神经元表达EGFL7水平呈现明显的负相关, 其机制可能在于血管损伤或缺氧刺激神经元表达EGFL7, 进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群集性迁移而参与血管新生。
综上所述, 本文结果初步提示, EGFL7可能参与维持正常脊髓神经元功能, 并可能在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对脊髓神经元EGFL7表达的影响。方法 65只成年SD大鼠,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建立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 (胸9~胸10) , 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EGFL7表达。结果 未发生脊髓损伤, EGFL7表达于腹角Ⅸ板层的运动神经元和背角Ⅰ、Ⅱ、Ⅲ板层的小神经元;脊髓半横断损伤后, 灰质神经元EGFL7表达水平随着时间逐渐增加, 7 d达到高峰, 随后降低, 21 d后维持稳定;脊髓损伤组脊髓神经元EGFL7免疫组化I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GFL7的表达变化与脊髓运动功能改变具有相关性, 其可能参与脊髓损伤再生修复过程。
关键词:类表皮生长因子域7,脊髓损伤,大鼠
参考文献
[1]Fitch MJ, Campagnolo L, Kuhnert F, et al.Egfl7, a novel epidermal growth factor-domain gene expressed in endothelial cells[J].Dev Dyn, 2004, 230 (2) :316-324.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探讨 篇3
改革开放以来, 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土地开发加快, 城市机动车拥有量高速增长。由此带来的交通拥挤和环境保护的问题日渐突出。为了满足机动车行驶的要求, 城市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城市道路的建设, 但又带来了土地供给与道路交通发展的矛盾。而城市横断面的设计对缓解或解决此类矛盾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所谓道路横断面是沿道路宽度方向, 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做的竖向剖面。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是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两侧红线范围内进行的, 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城市附属设施用地等组成。而道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则在于:根据道路的功能、红线宽度、两侧用地使用情况和相关交通资料, 同时考虑建筑艺术、环境绿管线布置等方面要求, 确定道路各部分的宽度, 合理规划道路横断面。合理的道路横断面形式一方面可以保证车流的通畅, 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合理的绿化布置减少交通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也对城市功能、交通功能、城市景观、土地使用率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1]。因此道路横断面设计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处于关键的一环, 有进行研究的必要。
1 城市道路横断面相关知识
1.1 城市道路分类
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类。车速由大到小, 在功能上由以“通”为主到以“达”为主[2]。快速路:快速路应该为城市中大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快速路对向车道之剑应设中间分车带, 其进出口应采用全控制或部分控制, 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主干路:主干路为连接城市各个主要分区的干路, 以交通功能为主, 两侧不应设置吸引大量车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的进出口。次干路: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相结合, 组成道路网, 起集散交通的作用, 兼有服务功能。支路:支路为次干路与街坊路的连接线, 解决局部地区交通, 以服务功能为主。
1.2 城市道路横断面一般形式
城市道路横断面根据车行道布置形式一般划分为四种: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和四幅路。
单幅路:即所谓的“一块板”道路, 所有的车辆在同一道路上行驶, 道路中央不设分车带。可以划分出快慢车行驶的分车线或者不划分。单幅路投资省、占地少, 但各种交通混合在一起, 不利于交通安全, 特别是行人, 在混合交通流里处于弱势地位, 穿越马路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双幅路:即所谓的“两块板”道路, 在车行道中间利用中央分车带将道路一分为二, 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双幅路将对向的机动车分开, 增加了道路的安全性, 但对于同向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仍存在隐患。
三幅路:即所谓的“三块板”道路, 道路中央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 道路两侧用两条分车带分隔机动车流与非机动车流, 外侧为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这样的话消除了两种不同速度和性质的车流相互干扰, 提高了行车的速度和安全性, 成为我国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首选。在分车带可以上布置绿化和有特色的路灯, 美化环境, 减少污染。但由于三幅路的流量较大, 在交叉口时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交通引导, 容易引发交通的混乱, 导致交通事故[3]。
四幅路:即所谓的“三块板”道路, 在三幅路的基础上, 在道路中央再用一条分车带将双向的车流分开, 使道路上所有的车流都成为单向行驶的, 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各行其道, 确保各条道路的通行顺畅, 大大的增加了道路的安全性。但四幅路占地较大, 投资高, 对于部分的中小城市负担较重。四幅路一般运用于机动车车速较高, 非机动车行人流量较大的主干道。
城市道路横断面形式的选择与城市道路等级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四幅路形式一般较少采用, 见表1。
2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主要指标
2.1 机动车车道与路面宽度
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该由车型与计算行车车速来决定[4], 见表2。
2.2 非机动车道与路面宽度
非机动车道主要提供自行车行驶, 应根据自行车设计交通量与每条自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计算自行车车道条数。当三幅路或四幅路的非机动车车行道上如有兽力车、三轮车、板车行驶或者为保证道路通行顺畅允许少量机动车在车道上顺向行驶一段时间, 非机动车道的宽度还应适当加宽[5], 推荐宽度见表3。
2.3 人行道宽度
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侧带, 由人行道、绿化带和设施带组成, 其中人行道的宽度是其中的重点。城市人行道宽度具体见表4。
2.4 分车带
分车带按其功能和位置可以分为中间分车带与两侧分车带。对于分车带的宽度的确定, 要考虑分车带的种类与计算行车速度, 具体宽度见表5。
数据主要来源:《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3 结语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因素, 要以人本可持续的思想来进行这项工作。道路横断面设计是一项工程, 更是一门艺术, 它对于展现城市的魅力, 表现城市的特色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各个组成部分, 影响的因素更需要我们去细细的探讨。本文中提出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只是个人的想法, 希望得到更多专业的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
[1]余以文.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探讨[J].广东科技, 2010, 1.
[2]徐循初等著.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3]张新天, 罗晓辉.道路工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1.
[4]建设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90) [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