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2024-10-16

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通用12篇)

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篇1

引言:融资租赁在发达国家是其企业发展资金来源的第二大渠道, 但是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 却相当的漫长和曲折, 但就目前来说融资租赁租赁在我国的发展, 已经取得了小小的进步。但其仍然受到我国政府法规以及政策等的限制, 导致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下面本文就对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

1.融资租赁的出现时间是在20世纪50年代, 属于是一种新的租赁方式。其在各国的定义不同, 其中美国对其融资租赁的定义也就是: (1) 在租赁期间, 其承租企业和出租企业任意一方均没有权力, 对其租赁关系随意进行解除的合同; (2) 承租企业对其所需要的设备进行自由选择, 还可以指导出租企业对其进行购买; (3) 承租企业需要依照合同, 对其规定时间内向出租企业提供设备和租金制度, 另外必须要保证其设备的租期与其使用寿命是相同的, 但其租金可以比设备本身的价格高[1]。依照这一定义, 那么对于融资租赁的判定, 则可以依照以下条件进行: (1) 租约中必须要对承租人的可协商购买选择权进行包括; (2) 租期应当≥其租赁资产预计寿命的75%; (3) 租赁期到期后, 承担企业必须也要把租赁资产全部都移交到给承租人; (4) 最低租赁费用必须≥资产价值在把出租人其投资税后优惠净值全部减去之后的百分之九十[2]。在我国, 融资租赁的定义为:“实质上转移了和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和全部风险的租赁, 所有权最后可能发生转移, 也可能不发生转移。”资产所有权有关的报酬就是指其设备和资产在其固定使用年限之中, 采用直接使用所产生的各种收益;所有权相关风险就是其资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比如说技术陈旧损失等。

2.其中融资租赁的主要形式有直接租赁、转租、杠杆租赁以及售后租回等, 其各自的定义也均有差异: (1) 直接租赁, 由租赁公司对设备或物品购回或者生产, 然后直接向外租赁的方式。 (2) 转租, 就是承租企业从企业租赁公司将其设备或者物品租回, 随后在租给承租人。 (3) 杠杆租赁, 是指出租企业只是将设备总额的20%~40%进行支付, 其他的资金则需要借助于其设备出租进行抵押。 (4) 售后租回, 其承租企业把其所购买的设备和物品出售给出租人, 随后在与其签订合同对其设备和物品进行租赁。

二、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在飞机、船舶等这些大型设备制造业和运输业中, 融资租赁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其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例如一架飞机的价格要高达数亿美元, 那么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必定不能够拿出这一巨大资金对其进行购买, 在这个时候, 也就需要采用融资租赁方式, 来实现企业的正常运行。就目前来说, 飞机在世界上的租赁率已经高达70%, 因此可以说融资租赁在这一行业中, 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融资租赁和银行贷款进行比较, 其主要优势就是采用较低成本, 实现了企业大的发展。

从不同角度看融资租赁, 其特点也不同, 如果从承租人角度来看, 其只能够对的设备和物品的使用权拥有, 及时在其设备或者物品出现问题时, 可及时退出, 不会对企业的发展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其中贷款和租赁的会计处理方法在其税前处理和折旧处理是不一样的。从融资租赁的实际效果来看, 其是需要租赁费用要明显的低于其设备成本, 同时还可对其税收优惠享用, 其中包括设备加速折旧费和投资税收减免费, 这两项就可以对其应缴纳的所有税进行抵押。

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 但是就是因为其起步时间晚, 因此对于其在西方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理论成果和经验, 我国可以进行大大的借鉴, 也就到指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起点比较高, 同时也对那些比较成熟的理论和经验直接进行了应用[3]。

2.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 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我国的开放水平比较高, 其经济发展规模比较大, 因此其市场发展前景非常美好, 同时对着融资租赁的发展, 对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的提高, 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同时开创了我国企业一个新的融资方式。随着融资租赁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其不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促进作用, 同时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也使我国技术发展具有了一定的技术储备。高科技水平目前已经成为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其设备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所以面对目前的社会形势, 融资租赁必将会产生巨大作用, 促进社会进步发展。

三、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影响因素

自融资租赁传入在我国并开始开展, 就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发挥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 我国企业的融资租赁规模还不够大, 通过融资租赁投入的资金在整体设备投资中的比例依然非常低, 没有显示出其应有的发展规模。虽然说我国的企业融资租赁业务从无到有, 得到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但就目前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规模和西方国家相比, 依然太小, 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我国各种因素的制约作用, 其影响制约因素主要有:

1.受到公司发展资金的制约作用。融资租赁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受到了国家法律的严格监控, 从而导致其资金来源不具备稳定性, 那么也就无法对其发展规模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再加上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有限, 以引起流动性问题的出现[4]。

2.我国对融资租赁所指定的法律法规, 还具有一定的不完善性。现今, 我国仍然没有对融资租赁管理, 设置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5]。在公司中, 其融资租赁业务通常都是由不同的部门实施监管, 从而导致其管理机制相当的混乱, 严重影响了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

3.在我国融资租赁过程中, 其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不高, 完全不能够有效的满徐融资租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6]。目前我国融资租赁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差异比较大, 不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 严重缺乏一系列的综合性人才, 另外由于一些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能力有限, 因此导致人才需求不能满足。

对于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发展, 企业不但要对融资租赁的重要性和合理实施进行充分的认识, 同时还要不断的对企业自身的负债结构实施优化, 以能够大大的提高其租赁资产和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 国家也需要对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以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引导企业对这种融资方式积极采用, 以此来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想要进行迅速发展, 必须要对其经营观念进行改变, 把提高资金利用率作为首要发展条件。在企业进行融资租赁过程中, 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对其所花费时间和费用进行确定, 以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 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摘要:目前企业融资租赁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 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影响因素, 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想要促进融资租赁行业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不但要进一步积极培养专业的融资租赁人才, 同时还需要企业积极对其负债方式实施优化, 以能够为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同时还需要政府对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以积极引导企业对融资租赁方式进行使用。下面本文就对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企业,融资租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孙美印.浅析企业融资租赁中存在的财务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1

[2]何怀平.基于售后回租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融资租赁优势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10

[3]孙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租赁问题之我见[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0;12

[4]高诚森.加快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策略探讨[J].全国商情 (理论研究) , 2010;14

[5]王璐.小微企业融资租赁服务探索与创新[J].金融经济 (理论版) , 2013;3

[6]丁文茵, 张智星.小微企业利用融资租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安徽化工, 2012;6

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篇2

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因素分析

常婵君 [十堰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内容摘要: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将越来越频繁。然而,在并购实践中,企业的并购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协同效应。为了了解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本文拟从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动因出发,分析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和产生机理,从微观层面对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对并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企业并购 协同效应 关键因素

企业并购是指企业的兼并和收购,即一家企业以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如现金、股权和负债等)来取得另外一家或几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控制权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它是一个内涵极其广泛的概念,除兼并和收购之外,还包含合并、重组、接管之义。实施并购的企业(即买方)称并购企业,被并购的企业(即卖方)称目标企业。美国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就出现了系统的企业并购活动,我国的企业并购始于1984年,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并购的规模还是并购的形式都有了新的突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将越来越频繁。然而,在企业的并购实践中,有些企业的并购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的效应。为了了解这一问题的真正原因,本文拟从基于协同效应的企业并购动因出发,分析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和产生机理,从微观方面对影响企业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对并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实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和产生机理

(一)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并购,并购的内在动因是什么?我们可能会脱口而出,不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吗?是的,这一观点确实在很长一段时期成为解释企业并购的动因,他们认为企业并购是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为目标的,````

`` 企业并购总是合理的。然而,人们却看到,事实并非如此,有许多企业在实施并购后,利润不断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理论与实践上的矛盾使人们开始怀疑企业并购的真实动因是利润最大化。如1959年鲍莫尔首次提出了以销售最大化为目标的厂商模型;马里斯于1963年提出了以资产增长为目标的厂商模型;威廉姆森于1964年提出了经理对工资薪金感兴趣的厂商模型。最为系统地认为并解释了企业可能存在不按利润最大化目标为行动纲领的理论,是60年代中期由莱宾斯坦提出的效率理论。效率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企业的内部并不都是有效率的,当一家企业的代理人在缺乏有效监督的时候,他追求的往往并不是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自身效用的极大化,这时这个企业就存在低效率。同时每个企业的管理层不同,他们的管理效率也是不同的,当一家企业的管理层比另一家企业的管理层更有效率时,这家企业的管理层就会认为将自己企业的效率“输出”到另一家企业会给自己带来效益时,就产生了并购的效率机制。

美国学者安瑟夫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提出了协同的理念,其含义是指一家企业通过收购另一家企业,使得公司的整体业绩好于两家企业原来的效益之和。他的解释比较强调其经济含义,即取得有形和无形利益的潜在机会,以及这种潜在机会与企业能力之间的紧密联系。站在公司的角度,被认为企业并购能获得协同效应,合并后企业的绩效能被提高,这种提高一是来自于并购后企业能提高获取自由现金的能力,二是企业合并后联合企业的资金成本会降低,于是企业就获得了更强的竞争力,会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如规模经济、更高的管理效率、资源的更合理配置和更强的市场控制能力等。

(二)并购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许多学者对安瑟夫的协同效应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将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三类。

管理协同效应是指并购企业在兼并目标企业之后,其剩余管理能力得以充分利用而产生的效益。可以看出,管理协同效应的前提之一是两个企业的的管理效率必须具有可比性,即并购双方必须处于同一行业,因此,这一理论被视为横向并购(即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生产和销售的是同类产品或生产工艺相近)的理论依据之一;另一个前提是剩余管理能力能够转移。

````

`` 经营协同效应是指并购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效率方面带来的变化及效率的提高所产生的效益,它主要是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来实现。规模经济是指产出在某一范围内,平均成本随着生产的增加递减的现象。要实现规模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企业实现经营协同效应的前提是企业在合并之前,其生产经营活动尚末达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增长的潜在要求。

财务协同效应是企业并购在财务方面产生的种种效益,这种效益的取得不是由于经营活动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它包括由于税法、会计处理规则及证券交易带来的内在规定作用所产生的货币效应,还包括由于企业资金运转的内部化、对外投资的的内部化等作用所带来的财务运作能力和效率的提高。例如企业在并购之后可以利用税法中的亏损递延条款,减少投资收益的纳税金额,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就是财务协同的一种。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实施并购后,如果两个企业在管理效率、经营效率和财务效率上存在着差异,则通过并购整合,可以使目标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效率提高到与并购企业同样的水平,则企业并购就会产生协同效应。

二、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关键因素

从理论上来说,企业并购在宏观上可以实现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在微观上,可以使目标企业获得管理、经营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产生“1+1>2”的效果,例如可使并购企业节省通过内部发展扩大生产规模的时间、降低市场风险、绕过某些行业的进入壁垒等。所以企业并购已被认为是公司开发和创造价值的一个极其有效的手段。然而,实践中,大部分企业并购并未产生理论上预期的协同效应。究其原因,是因为影响企业并协同效应的因素很多,企业不可能把所有这些影响因素都找出来,同时各影响因素变动的方向和程度不一样,变动的频率也不一致,企业很难准确去把握它们。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要找到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实现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关键因素的重点控制和把握来实现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总的来说,影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实现的因素按来源不同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宏观因素,一类是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如经济环境的改变、政策法规的影响、政府的介入等,这些都不是企业所能够掌握和控制的,所以在本文中并````

`` 未分析这些因素,只是就影响并购协同效应的微观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使并购企业更好地运用好并购这一工具,提高并购的协同效应。作者参考了一些理论著作和实证资料,认为影响我国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实现的关键因素至少应包括并购筹划、并购规模、并购金额和并购整合四大部分。

(一)并购筹划

一项理性的并购行为首先要确定并购战略,然后才是选择目标公司,并进行财务规划和具体操作。并购前的准备必须全面而细致,就选择目标公司这一步而言,并购企业至少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调查分析工作:并购企业的自我评估、目标企业的基本情况分析、并购依据分析、并购可行性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估等。同时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就会出现逆向选择问题。如目标企业的高管人员为了达到私人目的而有意隐瞒事实、企业潜亏或有债务、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等,或目标企业与中介机构或并购企业内部知情人员共谋,制造虚假信息,使并购企业的决策人基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估价而作出错误的决策,致使并购方并购成本增加,从而协同效应减少。所以并购企业要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找出自身和目标公司隐伏的问题,做好详细周密的战略策划,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二)并购规模

从效率理论中我们知道,企业横向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追求规模效益,但是并不是企业规模越大越好,规模经济也有一个限度。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各方面的优势已充分发挥出来时,则进入最佳阶段。若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便进入不经济阶段。因为当企业扩张到一定程度使得管理已不再适应需要的时候,企业的内部管理成本就会迅速扩大,同时由于外部市场的变动性使产品的销售数量和价格受到市场需求的限制,成为制约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因素。在我国现阶段,企业的并购规模还有另外一方面的含义,即并购交易金额占并购企业资产总额的比重,如果企业的并购比重偏小时,也不会产生预期的协同效应。张德亮(2004)在他的《企业并购及其效应的研究》一书中对我国企业横向并购的规模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他指出:无论采用直线回归还是曲线回归,并购额占资产总额比重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的变化率、主营利润增长率的变化率、主营利润占主营收入比重的变化率都呈正相关关系。如果由于并购交易金额````

`` 相对于企业资产总额来说比重不大,即便有效应,但就整个企业来考察,其影响并不大,效应也就不会显著。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目前行业的集中度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水平来说非常低,行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潜力应该是比较大的。

(三)并购金额

并购金额是指并购企业在并购中的出价,如果企业并购的价格过高,不仅会使并购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有时甚至会拖累企业。因为并购中并购企业的股东并不是真正的赢家。西方学者通过对并购事件引起股票价格波动所产生的非正常收益测算,得出并购中目标企业股东的非正常收益要远高于并购企业股东的非正常收益。目标企业的股东才是并购的真正赢家。从美国的情况看,G.A.Jarrell 和A.B.Poulsen对1963-1986年间的526件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后得出,并购中目标企业的股东和并购企业的股东非正常收益分别是29%和1%。从英国的情况看,M.Firth对1969-1975年间的486件并购事件研究的结论是,并购中目标企业的股东和并购企业的股东非正常收益分别是28%和-6.3%[2]。为防止企业并购陷入财务困境,并购价格不能过高,要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成本,根据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的价值确定最佳的交易成本。

(四)并购整合

虽然并购能产生协同效应,但并不是说只要并购企业的规模扩大了就能产生协同效应。企业并购能否产生协同效应,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是否真正融为一体,是否对已有的经营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能否保证资源取得最佳的利用效果。可以说,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企业并购效应得以发挥的支撑条件。并购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经济活动,它涉及组织结构整合、资产整合、业务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整合这需要企业的高管一开始就有清晰的思路,从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入手,研究怎样把两个不同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好的协同效应。如海尔集团在并购中运用独特的企业文化----造物先造人,来盘活目标企业的有形资产,向目标企业培育和树立具有本企业特色、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规范企业行为,振奋职工精神,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激励职工积极性,确立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发展战略,促使企业协调发展。海尔集团从1988年到2001年共13年时间里共兼并了亏损总额5.5亿元的14家企业,盘活了14.2亿元的资产。海尔成功的经验不仅为中国也````

`` 为世界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树立了典范。

三、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实现的一点想法

(一)要有与企业战备匹配的并购战略和全面的并购计划

企业从事并购活动前,首先应明确并购的战略目的,并购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应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展开,因而企业的并购活动应作为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并购应本着专业化为主的原则,不管是同类企业间的横向并购,还是上下游企业间的纵向并购,都应该依据产业自身的内在技术、工艺或产品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相互关联来进行整合。对混合并购要谨慎行事,不要盲目进行。对任何一项并购计划,未来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必须明确,资金运用必须切合实际,收购金额不要太大,要进行力所能及的并购,不要借太多的钱,因为不可预期的贷款最容易导致并购失败。在并购计划里还要对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预测并提出解决方案,防患于未然。

(二)并购前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预计和正确的估价

并购企业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并了解目标企业的真实情况至关重要,现实中有不少因选错目标企业而导致并购失败的例子。对目标企业的分析着重要做好产业环境分析和财务状况分析。产业环境分析是分析目标企业所处的产业处于哪个阶段、该产业是否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产业的特征如何,深入分析影响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决定是否并购该产业中的企业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财务状况分析重点是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财务比例是否适当、资产结构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方法有无不符合规定的地方、有无潜在的亏损等,考虑企业能否通过整合达到预期的并购目标。

在并购过程是,还要对目标企业进行合理的估价,不要因为对目标企业的收购价格过高或因为企业并购而使并购企业缺乏充裕的现金流而陷入财务危机。一般来说,企业并购价格过高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市场的前景过于乐观,对未来的预期太美好。二是对协同效应的期望过高。要考虑到并购不仅能带来协同效应,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企业规模的扩大可能会增加管理成本,目标企业不良的资产状况可能会影响并购企业的信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协同效应的实现,影响到未来的预期收益。

(三)并购后要进行积极有效的整合

````

`` 并购后的整合是并购成败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整合得好,并购的积极性就显著,如果整合得不好,并购的效应不明显甚至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成功的整合是把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纳入到并购后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卓有成效的进行全面整合。我们能看到很多企业成功整合的例子,如我国特大化纤骨干企业仪征化纤对广东佛山化纤的收购的战略整合、一汽的发展壮大的战略整合、可口可东公司的品牌重组整合、海尔集团的文化整合等。当然不成功的例子也不少见,如我国太原首例民营企业太原青龙实业有限公司兼并太原新华印刷厂的**就是因为在整合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对目标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的善后问题,以至引发矛盾,打起了官司。许多研究表明,企业整合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不同企业的文化冲突,所以文化整合应贯穿于整个整合过程的始终。整合过程应该是在一个包含两个关键人物的协调小组的协调下进行的,这两个关键人物分别来自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这一协调小组将在不同的企业功能和文化环境之间能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一 《企业并购》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张德亮 《企业并购及效应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年 [3]张秋生 周琳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与发展》 《会计研究》2003年6月 [4]初宜红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解释》 《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5]赵阳 《浅谈企业并购与协同效应理论》 《探讨与争鸣》理论导刊2004年第9期 [6] 蔡四平《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湖南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

``

附作者简介:常婵君(1970-),女,十堰广播电视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统计,企业并购,管理会计。

The analyze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on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coordination Abstract:In our country, along with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maturity,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will be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However, in the practice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he effects are not perfect, and not achieved the anticipated effect.In order to explain this phenomenon, this article embarks on the motive which effects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to analyze the theory and the reason for this problem.To explain the key factors from the microscopic aspect for the effects on the enterprise coordination, bring up my own view on the materializing for the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 coordination.Key word: enterprise merger and acquisition;coordination;the key factors

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篇3

近年来,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省市的集团化企业数量日益增多,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国际化特征。并且,逐渐由传统的资产经营模式转向到资金经营模式,步入了财务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时期。而这一转变,亦是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推到了企业的核心管理地位。然而,在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很多企业都是未能对财务管理给予应有的重视,企业的领导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其具有的重要作用。所以,大多数的企业都是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以至于企业常常处于财务风险状态。

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影响因素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原料环境、社会文化氛围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企业能够控制和预防的。

(二)财务风险意识匮乏

据了解,国内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理念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企业的领导,认为只需要将企业的资金控制住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这种思想导致其在财务管理监管中过于简单化。实际上,企业中的各个财务环节都有可能带来财务风险,一旦控制不好,将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损失,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例如:企业并没有树立财务风险的定期评估以及预测意识等。

(三)缺乏合理的资金筹集结构

缺乏合理的资金筹集结构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重要综合因素。同外企相比较,国内的多数企业都面临着高资产负债率问题。目前,国内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超过40%的占到总数的65%以上。其中,金融服务行业的资产覆盖率更是接近了70%,由此可以看出,一旦企业的资金出现问题,将会面临严峻的财务风险。

(四)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

企业是以获取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而良好的经营管理是以科学的投资策略为前提的。投资决策的制定,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原料购置以及生产和经营方向。而这些环节中隐藏着各类财务风险。所以说,良好的投资决策是避免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投资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在企业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实际调研,或者未能全面地掌握未来项目的发展趋势。很多决策者凭着主观经验判断,致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系数增加。

(五)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执行,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形成。其是对财务风险的进一步控制。然而,在国内的多数企业当中,常常缺乏完善的内部审计机构,即使在一些大型企业当中,存在相应的内部审计结构,但是,该结构的独立性以及监督职能常常受到企业的管理体制以及有关领导的诸多影响,以至于发挥的功效并不令人满意。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财务预警包含财务危机和预警两种含义。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以及出现资不抵债的经济现象。预警是指预先知道并发出警示,以避免或尽可能降低损失。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控制和预测警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企业信息化为基础,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的系统。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据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

(二)构建科学的资金结构,确保企业资产低负债率

1.资产结构中,要确保企业拥有一定量的现金库存量,应对企业的日常支出以及意外事件的发生;促进企业货币的周转,拥有资金时间价值概念;加速货币回收,确保销售的安全性;合理配置流动与非流动资金的比例关系。

2.负债方面,企业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对未来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准确预测,建立合理的企业融资结构,确保企业的短期以及长期负债比率均衡。

3.权益方面。将企业的发展规模与企业注册资金量加以充分地考虑,注重企业的成本产出率,逐步实现企业的资产积累。

4.资产负债方面。注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速动比率等重要财务指标。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保持在50%以下时,企业的资产积累速度很快,偿债能力也较强。

(三)选择可行的内投项目,规避外投项目风险

企业的投资项目包括对外投资项目与对内投资项目。对内投资项目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首先需要合理地选择投资项目。企业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多使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建立模型,运用科学手段从模型中计算出多种决策方案的定量数据,然后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各方面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应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与实地考察,应该合理确定资金的需要量和投入时间并合理预测投资效益。如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可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净现值比率、内部收益率等决策评价指标,并对计算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在充分考虑了各种影响因素之后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最后由企业的决策层作出决策。

(五)保证独立的内部审计,强化风险管理职能

企业应该具有对财务风险控制的监督约束机制——内部审计,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有效地执行。在强化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职能上必须做到:一是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内部应设有正式的审计委员会,而且是不隶属于总经理或者财务部门的内部专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不具体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保持独立性的优势,以充分行使其监督约束职能。二是强化内部审计的风险。通过服务咨询的功能协助企业建立风险管理系统;帮助企业对风险管理进行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帮助企业进行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评价和控制以及风险规避与处理,把风险管理融入日常审计项目中;内部审计人员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监督检查,实施各种专项检查,监督筹资、投资、资金回收及利润分配等各个风险控制点,评价预防风险的各项工作是否到位、评价降低风险的有关措施是否有效,并进一步对风险管理提出意见;对己经发生的风险进行检查分析,及时控制风险,减少损失,避免财务危机。

结论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还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是促进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企业的领导者,理应对其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单位:喀什财贸学校)

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篇4

关键词:小微型企业,融资,外部因素

小微型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影响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内外因素复杂。本文拟从影响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外部因素出发, 探讨目前小微型企业融资现状,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以供参考。影响小微型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可以归结为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三大类。

一、政府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一) 法律法规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我国政府目前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努力营造适合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2000年, 我国政府颁布《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提出要逐步放宽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的条件, 切实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200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 这是我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纲领性法律, 它从资金支持、税收优惠、信用担保服务、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大力支持。2003年,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 进一步扫清了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障碍。2005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逐步扩大国家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 国务院法制办根据意见精神, 对160多万件涉及中小企业的规章和政策性文件进行了系统清理, 废止、修订相关规章和文件6 000多件。2009年我国政府发布《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从融资渠道、金融政策、金融服务、担保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之后还发布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等文件。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提出了要“修订中小企业划分标准”, 就是要防止把中型企业与小型企业混合在一起。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把企业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四类, 有利于政府针对特定类型企业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提高政策执行效果。2011年9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 为小微企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2]14号) , 对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做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这一系列法律和意见的陆续出台, 标志着我国在“快速搭建中小企业政策体系新框架”这一阶段上正加快步伐。然而, 与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相比, 我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缺乏从鼓励、促进、保护等方面覆盖小微型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 再加上执行力弱, 影响了小微型企业融资、投资效果。

(二) 组织机构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体系, 明确其职能与定位, 这是解决我国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的首要前提。而目前形成的是多头管理的格局, 没有独立的集中管理机构, 也没有单独对小微型企业进行管理的机构。而经贸委、工商联、农业部、行业主管局、科技部、工商局等部门按照所有制、部门、区域等划分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 且只在国家发改委下设一个“中小企业管理局”, 职能定位比较微弱。这种管理方式的结果是职能交叉、管理混乱、职责不明, 大大削弱了扶持小微型企业相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和效果。我国在工业化信息化部设立了中小企业司, 省级普遍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 以下没有单独的机构, 难以承担全国小微型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

(三) 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财政政策直接体现了政府的意图, 通过政策的微观化, 能引导和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因此, 我国政府应当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 充分发挥小微型企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加大财政对小微型企业支持的力度,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我国对小微型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逐渐增强, 但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社会信用意识不强, 市场竞争不充分, 各项改革还不完善。因此财政税收制度不健全, 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对小微型企业的优惠政策明显不足仍然是我国政府财税支持政策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政府为缓解小微型企业融资困境, 做出了许多努力, 正逐步完善小微企业外部融资环境。但现实情况是有关小微型企业融资的政策不完善、不配套、漏洞多, 法制不健全, 缺乏专门的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的组织体系, 这会导致政府干预力度弱化。因此我国政府应坚定不移的健全我国小微型企业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组织体系, 为小微型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融资环境。

二、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

在小微型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中, 小微型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外源融资中, 小微型企业打交道最多的就是金融机构。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 我国金融组织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已经形成了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体, 各类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合作性银行百花齐放, 发展迅速的局面。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对中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日益重视, 在全国布局设立了诸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的金融机构, 但一直以来, 我国都未能建立一套与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融资供给体系, 金融结构不合理, 为小微型企业服务的小微金融机构缺失, 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长期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小、急、频、低等特点与银行的商业性特点产生的不协调, 决定了商业银行在融资服务上天生偏爱大中型企业, 对小微企业融资“惜贷”, 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好小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三、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对小微型企业融资的影响

与小微型企业有关的中介机构主要是担保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保险机构等。由于金融机构与小微型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市场中介机构的介入, 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提高小微型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有积极作用。但是当前各种市场中介机构对企业的服务偏向于大中型企业, 小微企业被边缘化, 使得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大, 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条件苛刻, 融资处处受阻。

四、结论

综上, 影响小微企业的外部融资环境因素可以归结为政府、金融机构和市场中介机构三大类。研究发现:当前政府没有全方位地针对小微型企业颁布一整套配套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 在政策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小微型企业被边缘化;当前金融机构不完善, 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的金融制度安排偏向大型、中型企业, 而中小微型金融机构发育不全, 不能完全满足小微型企业融资需求;各类市场中介机构针对小微型企业的中介服务做得不够, 没有为小微型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政府应针对小微型企业的特点颁布一整套法律法规和政策, 并通过财政、税收等给予小微型企业资金支持, 还应通过政府设立的小微型企业管理机构为小微型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加大执行力度, 突出实效, 为小微型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金融机构看, 应设立小微型企业政策性银行、培育发展新的小微型企业金融机构、发展地方资本市场等来完善金融市场, 形成有利于各类企业包括小微型企业的完备的融资制度体系, 切实解决小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各类市场中介应该重视对小微型企业的服务, 提高小微型企业的透明度, 为小微型企业融资创造便利的条件。S

参考文献

[1].苏世公, 冯阳.我国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10, (10) :29-32.

[2].唐婧妮, 黄朝晓, 覃宇环.中小型企业融资税收政策问题及对策[J].特区经济, 2010, (10) :223-225.

[3].Strahan P.E., Weston J.P.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Bank Consolidation:Is There Cause for Concern Working Paper,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New York (March) , 1996.

[4].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 2001, (1) :10-18.

[5].杨胜刚, 胡海波.不对称信息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J].金融研究, 2006, (1) :118-126.

企业融资影响因素分析 篇5

今年(2002年)3月,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出《关于组织开展城市供水价格全国统一审价工作的通知》对全国城市供水审价工作作了具体布置,7月又发出补充通知,要求各地就供水企业改制融资问题提交专题报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地区)及36个大中城市(以下简称城市)都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了城市供水审价工作,目前已有9个地区提交了关于企业改制的专题报告,有6个地区在审价总体报告中涉及了企业改制的有关情况。我们根据这些报告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掌握的其他情况进行了认真地总结和分析,形成如下报告并就下一步改革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城市供水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弊端及近年来的改革努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供水行业与其他公用事业一样,被看作是公共福利事业,建设所需投资和经营盈亏都由国家全部包揽,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受到国家计划和行政部门的严格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完整,管理比较粗放,缺乏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内在动力和约束机制。而作为关系到人民生活的自来水价格长期以来一直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使大部分企业亏损经营,无法建立起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完全依赖于国家投资。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地城市供水行业也开始进行一些改革的偿试。从政府角度,改革较多着力于改革投融资机制,拓宽建设资金来源(关于投融资机制改革有另文论述)。从企业角度,改革主要围绕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两方面:

1)产权多元化改革及股份制改造

通过转让股权、增资扩股、上市等方式引进外资或国内的资本,将国有独资企业改造为包括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仅上市公司)在内的股份制企业,也有企业在股份制改造中明确承认并量化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形成经理层持股及职工个人股。

2)经营模式的改革探索合与分两种思路

合-----组建企业集团。即在城市或区域范围内以骨干企业为主通过行政手段或企业兼并将原来相互独立的若干个自来水公司组建为自来水集团(有的将排水也并入自来水公司组建供排水一体化的水务集团),目的在于将企业做大做强,以突破地域限制参与更大范围内的竞争。

分-----厂网分离、引入竞争。即将原有的自来水公司拆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公司及管网公司,目的在于实行厂网分离鼓励形成竞争。

近年各地供水企业的改革尝试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或经验有:

1)在一定程度上明晰了企业产权结构,推动了产权多元化,从而推动了政企分离的步伐。

2)通过改革筹集了急需的建设资金,缓解了国家投入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9至 2001三年城市供水行业共吸引非国有资金**亿元,其中外资占**%。

3)在改制企业中(主要是改制后由外方经营管理的水厂)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据统计,由外商管理的水厂吨水完全成本平均为**元,比国内平均水平的**元低**%,人均日产水量为**吨,比国内平均水平的**吨高**%。

4)对一些新的经营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为供水企业下—步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各地城市供水企业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各地的审价总结报告和企业改制专题报告都分析了目前供水企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些具有普遍性,下面就这些普遍现象并结合我们掌握的情况对问题的成因作一分析。

1、改革目标不明确,改革思路不系统,改革环境不配套

从目前来看,各地改革的主要出发点仍集中在解决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而没有把重点放在体制创新与机制转换上。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地方的改革没有对企业现有的问题综合分析和考虑,制定系统的改革目标和方案,有关改革往往是局部的和针对单一问题的,很容易造成各种改革措施互相不配套。由于改革目标不明确、思路不系统,使城市供水企业改革缺乏所需的配套环境,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建议明确城市供水企业(垄断性公用事业)的改革目标为: 1)为用户提供合格、稳定、可靠的产品和服务;2)企业合法自主经营并获取合理利润;3)政府能够有效履行监管职责;4)各类社会资本能通过正常渠道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与经营、企业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

2、政企不分、以政代企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

虽然部分城市供水企业进行了有关产权多元化、建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的探索,但总体来说,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职能还没有理清,政府以行政命令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情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为:政府代替企业决策,强制企业上马项目,强制企业接受由政府与外商谈判的合资、合作、BOT协议,强制企业按政府意图包装上市,强制向企业安置人员,强制要求企业提供各类免费或优惠用水等,在各地的审价报告中多有提及。

3、价格改革进展较快,企业改革相对滞后,管理粗放等弊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近年来为了改变水价与成本倒挂问题和促进节约用水,各地纷纷出台水价调整政策,调价的幅度和频率不一,有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调价幅度比较大,但城市供水企业的亏损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有扩大的趋势,陷入了亏损——提价——再亏损的怪圈。在本次审价工作中,有多个地区和城市都提到了这一不正常现象。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价格改革单独推进,而企业改革相对滞后,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没有建立,企业内部管理粗放,缺少控制成本、节约费用的内在动力。相反,在国家仍然负担供水企业亏损的情形下,供水企业都有人员扩张、费用扩张的动力(可以得到国家更多的补贴)。各地审价报告中列举的具体表现有:人员及工资失控、设施失修、漏损扩大、公共用水不计量不收费、管理费用失控、非主营业务无偿占用资金、非主营业务成本费用在主营业务中列支等。

4、决策过程不透明、不科学

各地企业的改制、合资合作等重大决策过程不公开、不透明,主要决策由地方政府作出,改革的主体——供水企业(或水厂)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决策其他有关各方(如行业协会、专家、公众等)的参与也不够。有数个地区审价报告指出由于有关决策缺少科学预测和专家评估作为基础,最后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5、外部监管不到位

外部监管不到位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决策能得以通过并贯彻实施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政府职能界定不清,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管体系(权力机关监督、政府监督和司法监督)不健全,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管(公众监督、媒体监督)也因为没有建立信息公开制度而无法开展。

三、改革基本思路:建立所有权、经营权、监管权相互制约的城市供水管理体制

1、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将所有权与公共管理权相分离,真正落实政企分开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既以企业的所有者身份负责企业经营,又负责公共管理。改革开放后,我国着重强调和推动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改革。在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后,政府实际上扮演了国有企业出资人和公共管理人的双重角色。而这两种角色的性质、权利(力)义务的来源都是不同的。作为出资人,国家在企业内的权利义务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权利和义务,即以出资额(比例)为依据享有相应经济权利和负担相应经济责任,其在企业内的地位与其他出资人是相同的,其权利、义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让渡或放弃的(如出售股权等);而作为公共管理人,其权力来源于国家政权(国家权力机关的授权),其法定的权力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政府同时扮演两种角色就会造成公共权力介入企业经营运作,使政企分开不能彻底,企业改革的成效也会打折扣。将所有权与公共管理权相分离,就可以切断公共权力介入企业正常经营的渠道,真正实现政企分开的目标。当然,分离的具体形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进一步推进供水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建立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规范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包括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监督有力、激励有效。

产权明晰是基础。国家投资企业的低效率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城市供水企业绝大部分是国有独资企业,建议首先解决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可先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行使股东权力,再在适当时机推动产权多元化,解决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产权多元化可以采取多种模式,如合资、合作、股份制改造、建设新项目或更新改造时增资扩股等等。改制必须规范化,以免造成新的问题(可参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专题报告)。

在可以预见的较长时期内,在城市供水企业内国有资本仍将占有绝对控股地位,因而仍需积极推动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董事会聘任经营管理层负责日常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负责(在地方政府与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之间再设置一道隔离墙)。

3、建立以行政监督为主的有效的外部监管体系

企业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后,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体现为监督职能,即督促供水企业为公众提供合格的自来水产品和服务,努力降低成本与费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并对监督职责承担政治和法律责任。从而建立起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城市供水管理新体制。

外部监管体系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以及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媒体及公众的监督。其中行政监督既具备法律效力,又具有履行职责的机构与条件,因而在整个监管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承担主要的监督职责。

行政监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水水质服务督察。建设部现正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研究试点建立城市供水水质督察体系,建议可以考虑将供水服务方面的要求纳入督察体系,从而建立起供水水质服务督察框架体系。二是价格财务稽察。价格财务稽察的主要目的是审查供水企业成本、费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及自来水定价调价的依据是否充分,根本着眼点是维护公众利益不会因为供水企业管理不善而受到损害。本次审价工作为价格财务稽察作了有益的探索,建议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后形成价格财务稽察的框架体系。

从法律上说,行政监督既是政府的法定权力,又是其法定义务,具有不可放弃性。但具体负责实施行政监督的机构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是政府授权的机构,其具体的法律地位、组织形式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四、改革所必需的配套环境

1、法制环境

城市供水企业的改革应依法进行,国家在改革方向明确后,应考虑制定一些法规和政策,对各地的改革加以规范和指导,以减少改革的失误。建议制订《(垄断性)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垄断性)公用产品与服务监管条例》、《(垄断性)公用产品与服务价格审核办法》、《政策性损害补偿办法》等有关法规。

2、投融资环境

要使城市供水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投融资体制,使各类社会资本能通过正常渠道参与公用事业建设与经营,企业也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可参见关于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专题报告)

3、政策性损害的利益补偿机制

从改革的更深层次上考虑,政府与城市供水企业的关系还涉及相互间事权如何划分及事权与财权如何对应的问题。城市供水企业成为真正的企业后,应当在政府的监管下合法经营,以获取经营利润为目标,而不能再负担与其企业身份不相符的职能(如被迫接受政府制定的过低的水价、向困难企业和家庭提供免费或优惠水、为城市提供免费的消防绿化用水、为政府决策的没有明确前景的开发区建设新水厂等等)。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承担着政治责任,如维护社会稳定、增进社会福利、发展地方经济、照顾弱势群体等,所以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从全社会需要出发作出损害城市供水企业利益的决策是合法和正当的,问题在于这种由于政策原因造成的损失(即政策性亏损)不应当由企业来承担,而应当依法建立起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

4、其他外部环境(略)

五、在城市供水企业改革中需注意把握的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供水企业首先是企业,具有所有企业的共性,即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可持续发展

1)自主经营要求政企分开,企业要拥有决策权等经营自主权。政企分开的关键在于国有资产出资人角色与政府公共管理人角色的分离以及城市供水企业的产权多元化进程。

2)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要求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核算体系和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3)可持续发展包括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的能力。短期内,城市供水企业最低限度应具备简单再生产能力,即通过自我积累能够承担设备设施的维护、更新;从长远看,为满足经济发展对供水的需求,企业还必须有获取扩大再生产所需的资金的正常渠道,政府应当研究建立包括供水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制度。

第二,城市供水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人民群众所必需的并且无可替代的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和自然垄断特性(这一点区别于生产一般竞争性产品的企业)。城市供水企业的公益性和自然垄断性要求企业承担一定的义务(如普遍服务的义务、连续服务的义务、接受监督的义务等)并且在经营中只能获取合理利润。

同样是因为城市供水企业的公益性质和自然垄断特性,使政府必须切实履行对城市供水企业的监管责任,并且相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这种监管更为严格。目前有一种倾向,就是说到改革就强调政府放权,强调加强监管似乎不合时宜。实际上,政府在界定职能时应当有进有退。在一般竞争性领域,政府的主要责任是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只要产品保证基本安全和信息披露充分,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主要由市场竞争选择确定。但在垄断性行业,消费者对产品没有选择权,在产品质量、服务、价格、信息等方面都处于弱势,政府就有责任和义务代表公众利益加强监管。这就是建立有效的外部监管体系的法理依据。

城市供水企业在经营上有地域性特点,其产品不适宜于长距离输配(这一点区别于其他公用事业企业如电力工业),因而无法在较大范围内形成有效竞争。城市供水行业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获取经营许可的环节,即各竞争主体凭借其优秀的经营管理能力争取获得城市供水的特许经营权。

第三,要注意严格界定垄断的界限,防止垄断延伸。

政府应加强对城市供水企业的监督,防止城市供水企业利用其在主营业务(自来水产销)上的垄断地位在某些非主营业务(竞争性业务)中谋求竞争优势(如自来水工程建设、设备材料供应、设施设备维修服务等)。建议政府应制定法规明确要求企业将垄断性业务与竞争性业务严格区分、单独核算,将竞争性业务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企业参与竞争。在考虑建立政策性损害的利益补偿机制时也应当将竞争性业务排除在外。

进一步推进城市供水企业改革的政策思路(8/12)

城市供水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供水事业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及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定位,以及加入WTO,城市供水企业面临着走向市场经济新的机遇,供水企业效益的好坏直接制约、影响着供水企业、供水事业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供水企业普遍存在经济效益不佳等问

题,现就其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简要分析。

—、影响城市供水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政府部门对供水企业的摊派和干预

长期以来,由于供水企业在城市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社会性、公益性的特殊地位,供水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很深的特殊依赖关系。一方面供水企业在供水资源、建设投资、地方政策、水价调整等诸多方面对政府有极大的依赖性;另一方面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对供水企业除了正常的安全优质供水要求外,对供水企业人、财、物的摊派,使企业背上额外的负担。对于亏困企业欠费、供水报装有关规费酌减免以及城市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的处理上,政府常常通过牺牲供水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缓解社会压力。这样不仅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社会效益。

(二)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

水价是影响供水企业水费收入的直接因素,水价形成机制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水价普遍偏低,水价没有充分反映水的使用价值,水费收入并不能满足供水企业正常运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长期以来,水价的制定偏离了完全成本的概念,受福利事业性质收费的思想影响,水价的形成没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水价形成机制不完善,水价调整不到位,水费回收自然就难于保障供水企业的效益。

(三)城市建设发展、改造城市管网、提高供水质等促使供水成本增加

1、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老城区改造以及新城区的建设,城市供水管网不适应供水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大多数供水企业管网管材质量差且漏耗高,必须逐步更新改造;而新城区的建设又需要同步发展新的供水管网,这些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2、源水恶化、出厂水水质标准的提高。中国水源污染形势十分严峻,全国90%的城市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有590亿吨的污水污染江河湖库。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安全供水的最大障碍。按建设部要求,从2000年起,全国供水企业出厂水浊度不超过1度。这就要求供水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工艺、技术改造,加快对老水厂改造的步伐;

3、实施一户一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按国家要求“城市供水应实行装表到户、抄表到户”计量收费,推行抄收到户工作后,供水企业承担了楼内主管改造,水箱清洗、维护,户外管道改造等工作,大幅度增加了运行维护成本,加大了管网漏失率;

4、二次供水的经营管理。供水企业承接了大型居民小区、高层建筑等产权(管理)单位的二次供水工作。二次加压供水设施(含转压站、水池、水箱、管网等)的改造费、运营费由供水企业承担,大幅度加大自来水公司运行成本;

5、售水量下滑、欠费严重、水费回收难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在产业政策、经济大环境和市场导向等多重压力下,许多传统的行业,如机械、化工、纺织、印染、橡胶等传统耗水量大的行业出现负增长甚至关停并转,导致用水量大幅减少。取消底度、推行一户一表、实施分类计量等利民工程改造导致售水量下降。

部分城市供水区域内自备井滥开滥采十分惊人,其数量不断增加。不但影响了城市水资源的有效保护,而且给城市供水管理带来极大隐患。在水费回收方面,有些单位长年拖欠水费,甚至变成呆帐、死帐。

(四)产销差率高。

产销差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产销差率是供水企业的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影响产销差率的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计量误差,水厂出厂流量计的计量与成千上万个水表的计量之间必然存在计量误差;二是供水管道和设施漏水,这包括管道安装的年代、管材质量、安装质量、市政及建设工程对管道的影响;三是分户结算水表计量误差;四是未计量用水,包括消防、环卫、绿化等公用事业和违章窃水等。

此外,国有企业固有的机制僵化、冗员多、消耗多、效率低也是影响供水企业效益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供水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

(一)“政企分开”

“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是供水企业改制,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1、供水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实际上表现在没有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没有完善的地方政策,没有简便易行的操作程序等方面。如果这些问题逐步解决,供水企业对政府的依赖性也将逐步减弱。

2、政府对供水企业的依靠性,应将行政直接干预变为通过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行业管理、城市规划、经济调控、社会

监督、舆论监督等手段,使企业更好地负起为城市服务的重任来实现。从政府的角度看,绝大部分供水企业是国有独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所有问题,仍然是政府说了算,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允许非国有经济进入供水企业,供水企业实行投资多元化的办法。同时政府应对企业进行资产授权经营,按照《公司法》改革供水企业,达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明确国有资本出资人和经营者责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

(二)积极推进资产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使供水事业更上一层楼

进入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日益成熟,国民经济日益发展。供水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建水厂为例,建一个现代化的设计能力为日产l0万立方米的水厂,直接投资就要2亿元人民币。大多供水企业是亏本经营,用于更新改造和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另一方面,政府的力量有限,且政府也不可能成为投资主体。这也就需要企业吸收社会资金,以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增加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自我发展。

供水企业资产多元化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方向。它的实行有利于供水设施不断完善,有利于促进供水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招商引资带来的不仅是资金投入,还有别人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先进理念。供水企业应根据各自特点,正确分析,勇于面对,积极应对善于利用,创造条件把企业的供水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好地发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供水价格,1998年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制定了《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提出“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应遵循 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并规定了

“供水企业合理盈利的平均水平应当是净资产利润率8%-10%”。

各供水企业应总结水价管理经验与问题。理顺水价成本、费用 构成、利润水平及水价构成,建立和完善供水成本核算体系与定额标准,确保供水企业可以从成本中收回合理的运营成本,从利润中收回合理的投资成本水价改革应健全各项配套措施,完善相关节水措施。各地水司应在调查的基础上,明确水价改革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做好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如推进阶梯式水价;针对不同城市特点,实行季节性水价;考虑居民和企业承受能力,确保低收入家庭基本生活用水等。同时应完善相关节水措施,如城市市政、园林、绿化、消防等公共设施用水应实行计量计价制度;鼓励工业、市政、环境、绿化等行业使用回用水等。

(四)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

供水企业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垄断性,存在富余人员多,管理效益差,职工观念滞后等弊病。针对这些情况,供水企业应全力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盈局面。

1、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产权明晰的集团公司体制。遵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以体制改革为龙头,把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理顺企业内部关系,以应对各类挑战,顺利地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2、调整企业管理体制,构筑精干高效、权责明确、集团化经营的母子公司框架。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相互独立、相互制衡的原则,建立以董事会为主的决策中心、以经理层为主的生产指挥系统。

对子公司派出董事、监事,实施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管理和对资本经营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具备条件的分公司实行模拟子公司运行,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增收节支,控制成本,保证利润。

3、加强三项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三项制度改革应着眼于建立职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新机制。在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中,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开展“定编、定岗、定员”工作。按照先进科学的标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引进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竞聘上岗,增强管理人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调整内部组织机构的同时,对机关部室及基层分公司、子公司负责人实行聘任制。

在分配制度方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逐步形成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收入能增能减的机制.

4、建立规范化制度体系,形成规范化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机制,使公司内部动作有序,管理有章可循。对企业物资采购、工程施工、资产租赁、固定资产保险等方面实施招、投标制度,公开竞争,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5、加大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地供水企业应积极培育技术创新能力,力争使“科技”成为公司的利润源泉和对外拓展中的技术砝码。将科技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机制,成立专门的技术中心,以企业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全面开展水技术的研究工作。

6、狠抓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供水服务水平。优质的供水服务是赢得用户、占领市场的有力武器。1进一步完善社会承诺服务制度;2用户报装实行“一条龙”服务;3完善“110”联动服务;4进一步提高窗口服务态度。

(五)大力降低供水成本,向管理要效益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出效益。成本是影响利润的直接因素。近几年来,因一些政策性因素及自然因素,供水企业经营成本逐年增加。对此,我们应以财务管理为突破口,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强化基础管理,控制成本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1、推行目标责任制。确定可控总目标,然后采取成本指标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基层单位、班组或个人。执行“日结算、旬分析、月总结”制度,并定期召开成本分析会,针对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对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实行奖惩制度。

2、狠抓节能降耗,各水厂大力推行技术革新,积极开展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故障频率。公司调度应引入计算机技术,科学统一调度,做到经济、迅速、及时。

3、降低管网漏失率。供水企业应抓好水表计量、管网及附属设施管理和规范用水管理等工作环节。首先全面推行以表计 量,杜绝估表现象。其次加强管网及附属设施的管理,定期巡视、维修,及时处理问题。运用先进仪器,清查管网暗漏,消除供水漏失隐患。

4、提高收费率。加强大口径水表的跟踪管理,同时强化水表抄收和追收工作,以大户欠费催缴为重点,提高水费回收率。

(六)运用法律手段保护企业的利益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6

关键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规模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0)10-0044-01

1企业并购与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所谓并购,就是兼并和收购。所谓兼并,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按某种条件组成一个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而收购是指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的大部分产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两者合称为并购。而企业并购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实现对企业控制的投资行为。

企业实行并购行为往往是出于竞争的需要,或者是出于扩大市场份额、资产多元化、企业的长远发展等动机。不管动机如何,企业实行并购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利益。企业并购能带来增值称之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也就是企业并购后,各部门整合后的整体性功能,大于各部门功能之和的效应。按照企业的活动,可以把并购的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三种。

2影响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的因素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并非是企业并购后的唯一结果。只有满足某些条件,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并购后才会产生协同效应。那影响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的因素有哪些呢?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因为并购双方的规模对并购后的规模大小有影响,而并购双方的发展阶段是因为不同的发展阶段造成对资金的需求不同,从而对并购后是否有财务协同效应有影响。

并购的支付手段。并购的支付手段主要有现金支付、承债支付和换股支付三种方式。不同的支付手段对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

并购双方的企业特征。企业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对双方的技术能否匹配,要素比例是否合理有重要影响。

并购中介市场。并购的中介市场(比如投资银行)是否发达也是影响一个国家企业并购成功概率大小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众多的企业并购案例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影响并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能否互补和进行整合是并购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其实影响企业并购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有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政府的指导作用、企业家、收购资金的来源、目标企业的反并购政策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下面主要就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并购的支付手段、并购双方的企业特征、并购中介市场等因素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述。

3影响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的因素分析

3.1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

并购时要关注企业规模的大小主要是考虑到规模经济。简单的说就是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会降低。要注意的是企业并非在所有的规模都处于规模经济状态下。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先是规模经济,然后是规模不经济。对于企业并购而言,希望并购后企业的规模带来规模经济。也就是通过企业并购后的资源整合、采购的内部化、生产的分工、市场议价能力的增强、采用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固定成本的分摊使得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更低,效益更高。能产生规模效益的并购一般是企业的横向合并。横向合并指一个公司与从事同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公司合并。如1996 年, 一汽集团兼并吉长四厂、星光机械厂、金杯公司的并购案例就是典型的横向合并, 通过这种方式一汽集团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说,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是企业并购的一个重要因素。

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会对企业并购造成什么影响呢?我们知道,企业要实行并购,要求一方是资金的供给方,一方是资金的需求方。并购方就是资金的供给方,往往所在行业处于衰退阶段或者是夕阳行业,这时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内部的现金流充沛,超过了其投资生产的需要,需要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被并购方是资金的需求方,它往往属于新兴行业或是朝阳行业,面临旺盛的市场需求,而企业本身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资金积累比较少,借入资金的能力也不足,必然要求有大笔的资金投入来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双方一拍即合,并购得以顺利进行。

3.2并购的支付手段

①现金支付。如果采取现金支付, 资金来源可以全部都是企业自筹资金。如果这样, 并购活动就会占用并购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 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 增加企业运营的风险。一般而言, 并购全部采用自筹资金,对并购企业而言肯定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其承受的现金压力也比较大。另外, 使用现金支付的并购交易的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 而且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企业并购最终目标的实现, 可能还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对并购企业而言, 如果并购金额较大, 则尽可能地不使用现金支付。另外, 对目标企业的所有者( 股东) 而言, 可能也不一定喜欢现金交易方式。

②承债支付。如果采取承(举)债的方式实现并购,可以减少并购企业自有资金的压力。但是对主并企业而言, 所冒的风险可能会更大。这是因为, 如果并购企业在并购中承债过于沉重, 可能会导致其收购成功后,资本结构恶化, 负债比例过高, 无力支付债务本息而破产倒闭。举债方式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杠杆收购, 该方式借助大量的负债实现并购交易, 这种方式在并购成功以后, 因为要用被并购企业资产运营的收入来偿还负债, 所以可能会对被并购企业产生巨大而且长远的不利影响。

③换股支付。如果采取换股的方式, 从降低资金压力和减少偿债风险上都是非常理想的。这样可以使并购企业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 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它不适于每个企业, 主要适于股份公司, 尤其是上市公司。即便是上市公司, 能否采取换股的方式, 一方面要经过股东会的同意, 另一方面还要经过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但是一经批准, 采取这种方式还是比较理想的。

4并购双方的企业特征

并购双方的企业特征会对双方技术的适用性和要素的合理比例造成影响。

先看技术适用性,企业并购后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并购是否能带来协同效应具有重要影响。技术的适用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各个生产环节必须保持适用性。尤其在企业的纵向并购中,企业纵向并购的双方处在生产的不同环节中,各个环节在技术上必须互相保持一致才能把不同的环节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二是技术和人员要有匹配性。并购后的人员必须具有能够运用并购后的先进技术的素质。这样人员和技术才能结合起来,发挥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结合的优势,带来生产的协同效应。否则,人员不能运用技术,技术不能使用人员,就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要素之间比例要合理。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生产要素的简单组合并不一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只有当人员、机器设备、技术、资金等要素以恰当的比例结合起来,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对生产效率起推动作用。所以并购前要对各个要素的比例进行分析,看是否合理,有没有并购的必要。

5并购的中介市场

任何一个想进行并购的企业,如果想凭自己的力量对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管理、资金、财务状况、生产技术等信息进行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是非常不现实的。另外,如果企业第一次进行并购,又没有相关的专业机构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相关融资服务,其并购的成功性是值得怀疑的。一次成功的并购往往是由企业和投资银行、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一起完成的。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一方面可以提供企业全面真实可信的信息,对并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还可以给并购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提供资金和信息纽带的功能。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成熟完善的中介并购市场,那么企业并购的概率和并购成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刘克飞.试论公司并购中的协同效应[J].中国商界,2009,(8).

[2] 初宜红.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解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

[3] 胡玲.跨国并购与引资新战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5).

影响企业预算执行的因素分析 篇7

一、企业预算执行的因素分析

(一) 战略目标与经营目标因素

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是企业编制预算的依据。企业通过对未来的经济状况、市场环境、需求变化等进行分析, 预测和判断, 确定出本年度的经营目标的指标体系和指标的目标值, 比如销售收入5亿元, 利润2 000万元, 净资产收益率20%等定性指标。企业各职能部门和预算编制部门再根据经营目标制定本年度的销售预算、生产预算、财务预算等。由于对市场环境、需求变化等预测不准确, 或偏离较大, 就会导致预算执行偏离实际较大, 不能保证战略目标及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 预算的编制方法因素

企业在编制预算时,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选用适合于本企业的预算编制方法, 才能保证预算执行的顺利进行。如果企业处于平稳期, 产品市场需求比较稳定, 就可以选用固定预算法, 按照固定的业务量, 固定的消耗编制预算。如果企业处于不稳定期, 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大, 产品结构也受市场变化较大, 就要选用弹性预算法。弹性预算的优点在于, 能够适应不同经营情况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对预算的频繁修改, 有利于预算控制作用的更好发挥。所以预算的编制方法不同, 对于预算的执行有很大的影响。

(三) 产品产量与产品结构因素分析

企业经营目标制定后, 就要根据市场情况, 预测产品的产量和产品结构, 编制销售预算。销售预算又是企业总体预算能否执行的重要一环。销售量制定得偏高或者偏低, 都会影响整体预算的执行。并且销售量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生产预算的执行, 也会影响生产成本的控制和考核, 从而使制定的考核制度无法在预算的基础上执行, 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人为因素的干扰, 使制度失去刚性。

(四) 价格因素

价格在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中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价格在企业中包含了原辅材料的采购价和产成品的销售价, 在企业预算中, 对于价格的预测应参考市场行情及走势, 对未来一段时间进行精准预测。如果价格预测的不准确, 将会严重影响预算的执行结果。

(五) 预算考核因素

科学的考核体系是企业预算顺利执行的重要保证, 同时预算考核也是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一环。预算考核是一个很复杂的考核体系, 一个成功的预算考核体系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有较强的激励性。企业可以通过量化的关键业务指标, 结合一些定性指标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肯定相关单位和员工的工作业绩, 并以月度、季度、年度的方式进行奖励, 增强员工的成就感, 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保证总体目标的唯一性和指标设置的科学性。预算指标的设定不能使用单一指标, 要使用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考核, 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 避免各责任中心只顾局部利益, 不顾全部利益甚至损害全局利益的行为。例如, 对于生产部门的考核, 不仅要考核产品数量、质量, 还要考核相应的成本指标, 或者将销售指标和利润指标作为其辅助指标进行考核, 以引导企业的生产部门不仅要关注企业的生产情况, 同时也要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完成情况。再例如, 对于销售部门的考核, 不仅要考核其是否完成收入指标、毛利指标, 还要对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指标进行考核, 以促进销售部门要努力降低存货及资金占用, 提高投资收益率。三是追求考核的时效性。预算考核要讲究时效性, 企业可以根据管理基础、内外部环境变化, 以及经营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考核时点, 如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度考核等。不能等到预算期结束后再来考核, 那就失去了预算考核的作用。通过对预算执行的及时考核, 并根据预算执行单位的实际绩效进行奖惩, 有助于预算管理工作的改进和预算目标的实现, 同时有利于加强预算控制和提升管理能力。四是考核的刚性与可调整性完美结合。在企业的预算管理中, 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例外事件, 如市场的变化、产业环境的变化、相关政策的改变、重大自然灾害和意外损失等, 考核时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做特殊处理。企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后, 应及时按既定的程序调整预算, 考核也应按调整后的预算指标进行。

二、预算在制定及执行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一) 准确预测

准确预测包括, 企业领导层对市场走势、行业环境及同行业竞争情况的预测, 从而对企业战略目标的预测。相关职能部门对销售数量、原辅材料价格、产成品价格的预测。这些预测将是企业预算可执行的先决条件, 企业要仔细研究本企业的关键指标和指标值, 为全面预算奠定基础。

(二) 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

企业应根据编制好的预算,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此绩效考核办法应针对不同的责任中心, 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 并且避免设置单一指标考核, 应设置多项指标考核, 分主要指标考核和辅助指标考核, 使各责任中心都不能只顾各自利益而损害总体经营目标的实现。考核体系应具有抗风险性, 对于市场的变化、产业环境的变化、相关政策的改变、重大自然灾害和以外损失等的出现, 考核体系应做相应调整, 当然预算也要按程序做相应调整。

三、影响预算执行的原因分析

以咸阳宝石钢管钢绳有限公司为例, 它是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以下简称咸阳宝石公司) , 是国内唯一的石油专用钢丝绳生产企业, 也是国内最大、能力最强的重要场合用途的钢丝绳研发制造基地、国内首家研制开发整筒式抽油泵泵管和潜油电泵泵壳管的厂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唯一一家从制坯到生产成品泵筒和抽油泵的生产企业。2014年后, 受到国际油价及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 钢丝绳销量急剧下降, 预算管理在执行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实际完成指标与计划指标相差甚远, 导致的高能源消耗, 使得钢丝绳的单位成本急剧上升, 效益下滑, 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与挑战。

(一) 市场形势发生变化, 对市场需求预测不准

2014年以后,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 市场形势不容乐观, 特别是制造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再加投资的锐减, 造成石油用钢丝绳的大幅下降。2015年至2016年, 企业在做全面预算时, 都存在对市场需求预测不准, 导致预算与实际相差甚远。就钢丝绳而言, 2015年, 全年预测产量55 752吨, 由于市场需求减少, 全年实际产量41 218吨, 较预算减少14 534吨, 减少26%。2016年1-8月份累计预算产量33 288吨, 实际订单产量24 497吨, 较预算减少8 791吨, 减少26.4%。由于对产量预测不准, 导致产品实际单位成本与预算相差较大, 特别是折旧及人工费用等单位不可控费用较预算上升明显, 给产品的定价带来了不利影响, 并且使建立在预算基础上的考核体系无法实行刚性考核。

(二) 对原材料价格和产品价格预测不准

在做全面预算时, 对原材料价格的预测是预算工作的前提, 对原材料价格预测不准, 将会导致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偏离较大。该企业2015年的预算, 就是原材料价格预算偏高, 较实际原材料价格高出400元/吨。由于对原材料价格预测不准, 导致销售定价相应偏高, 这样就会影响市场对企业产品在价格上的认可, 从而会影响公司的销售业绩。

(三) 市场发生变化, 预算未做出相应调整

企业税收负担及影响因素分析 篇8

企业是我国税收的主要承担者,税收负担过重,虽然可以短时间内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必然影响企业发展,进而影响经济的整体增长形势。随着我国税收的高速增长,其增长速度是否符合经济增长轨迹?是否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本文通过多口径测算税收负担、多层次考察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税收负担的合理区间进行了分析,对于认清企业发展状况,促进企业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1 理论研究

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学体系逐步完善,经济学家也加深了对税收和税收负担的理解。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体来源,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税收收入和税收负担是对同一对象不同角度的定义,从国家角度纳税人纳税形成税收收入,从纳税人角度则形成税收负担,税收收入是计量税收负担的指标依据。税收负担(简称税负)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税收负担作为税收核心的灵魂,体现了国家的税收政策,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也是税收发挥经济杠杆作用的着力点。

税收负担随着国家税收制度的确立而形成,而纳税人承担税收负担的能力则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定时期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产出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考察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是要分析税收变动和GDP增长率两者之间的联系。合理的税收负担可以刺激企业发展,促使经济增长,反之,税收负担超越了纳税人的承受范围,则会掣肘企业的发展。

2 企业税收负担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税收负担的变化,其影响因素大致可分为经济因素、制度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三大类。

2.1 经济因素对税收负担的影响

影响企业税收负担的经济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宏观经济政策这三方面。

首先,税收负担的承受能力受社会经济供给能力的约束。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一般为20%~30%,发达国家则为35%以上,由此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内生产总值越高,相应的承受税收负担的能力也就越强;

其次,经济结构对税收负担也有一定的制约,其中对税收负担影响最大的当属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由低级的农业社会向高级的工业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税源也随GDP的增长而同步、甚至更快增长。在这一过程中,税制也须做出相应调整,才能促进经济增长。

最后,国家利用扩张性经济政策、紧缩性经济政策、平衡性经济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税收负担,以防经济出现区域性或部门性的过冷或过热,例如西部大开发时期,为了促进经济增长,针对西部大开发专门制定的优惠税收政策。

2.2 制度因素对税收负担的影响

影响企业税收负担的制度因素主要有财政收支体制和税收制度这两方面。

首先,财政收支体制中,财政支出的来源是税收收入,换言之,财政支出越大,税收负担越重,而财政支出规模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政府职能范围和财政支出的效率。政府职能主要包括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调控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经济职能,和承担建设经济基础设施的公共财政职能。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税收支出规模的大小,意思是资金使用效率高则同样的职能只需要较少的资金就能完成。其次,税收制度直接影响着税收负担的形成。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征税范围、对象、税率、计税依据、减免税优惠政策等和税种都会对税收负担造成影响,税收负担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合理的税收负担会促进经济的增长。

所得税税负率指应纳所得税额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是企业的重要经济指标之一,税务机关通过信息采集、抽样等一系列程序后建立电子档案,用以得出不同行业的所得税预警率,通过不同行业间的所得税税负率与预警税负率的对比研究,有利于不同行业的所得税税负水平的研究。以烟草行业为例,烟草行业税收负担较重,增值税比重为7.74%,而主营业务税金附加及比重却高达84.36%,主要是由于我国针对烟草行业实施的较高的流转税政策有关;反观煤炭开采行业,增值税比重为67.1%,而总体税收负担仅为10.9%,为了符合节能减排政策,采用较高的税收负担,限制其发展。

2.3 企业自身因素对税收负担的影响

企业自身因素,例如公司规模、投资报酬率、资本密集度、资产负债率、存货密集度、管理水平、股权结构等都会对税收负担造成影响。不同企业,企业规模往往不同,长久以来各国学者对公司规模与实际税收负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但并未得出确切结果,部分学者认为企业规模大,可以运用自身优势向政府寻求更大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有学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其有效税率则越高,实际税收负担也就越重,两者关系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验证。投资报酬率作为影响税收负担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规模与投资报酬率呈正向关系,也就是说投资报酬率越高,应纳税额越多,税收负担也就越大。反之,投资报酬率越低,应纳税额越少,税收负担也就越小。资本密集度指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资本密集度越高,实际税率越低,企业的实际税收负担越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实际税收负担越低。存货密集度是指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存货密集度越高,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比重越高,因此存货密集度越高,企业税收负担越高。关于管理水平对于税收负担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大部分学者认为企业管理水平越高,员工工作效率也就越高,产品生产效率提高,成本下降,企业营业能力进一步增强,也有学者持相反的态度。关于股权结构对于税收负担的影响众说纷纭,一部分观点认为总股本含有的国有股份越高,缴纳的税款越多,税收负担越重,也有另一部分观点认为,总股本中含有的国有股份越高,则可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税收负担越轻。

3 结论与建议

当前我国企业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企业税负在8%左右,且有上升趋势,企业收税负担较重。为了协调发展,有必要调整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方向,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降低企业实际税收负担。另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也是有效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应注意及时更新财务税收政策信息,降低税务成本。

参考文献

[1]孙晓妍,盖地.盈余管理、受托责任关系与企业总体税负——基于企业经济资源视角的面板数据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114-120.

[2]郭佳,扶涛,杨青.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2):57-61.

[3]王素荣,徐明玉.房地产行业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上市公司的数据.国际商学院,2012.

[4]刘建民,李桂英,吴金光.汽车制造业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上市公司财务数据[M].湖南: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2013.

我国企业会计目标影响因素分析 篇9

一、会计本质决定会计目标的内涵

会计本质是指会计本身所固有、决定其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属性, 是会计学科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 它是研究所有会计理论问题的出发点, 相对于环境的易变性而言, 会计本质具有客观稳定的特征。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是形成不同会计目标观点的因素之一。会计界普遍认为会计是一个系统, 而系统都是有目标的, 没有目标就失去系统存在的必要性。因此, 会计目标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但是, 会计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系统, 却有不同的认识:第一类是“会计信息系统论”, 包括会计是信息系统、会计是财务成本信息系统、会计是管理信息系统、会计是经济信息系统等, 其特点是说明会计是提供信息的, 认为会计目标是提供会计信息;第二类是“会计管理系统论”, 包括会计是管理系统、会计是控制系统等, 其特点是说明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认为会计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第三类是“会计系统论”, 认为会计是一个系统, 包括会计信息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个子系统, 其特点说明会计既提供会计信息, 又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管理, 认为会计目标不只是为了提供会计信息, 而有更多的其他工作要做, 是为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而做好会计工作。由以上三种认识可以看出, 其争论的关键实际上在于对会计工作范围的争论, 由此而导致对会计本质乃至对会计目标的争论。仔细分析不难看出, “会计信息系统论”所指的“会计”仅为“财务会计”, “会计管理系统论”所指的“会计”更侧重于“管理会计”, 而“会计系统论”将前两者纳为其子系统, 更加全面地涵盖了会计工作的范围。由此可见, 为了给会计准则制定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会计理论研究中必须首先明确会计本质和会计目标等基本概念。笔者认为,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会计准则就是指财务会计准则, 与此有关的会计概念都是针对财务会计而言, 并不包括管理会计。我国目前制定的会计目标是建立在“会计信息系统论”这一观点基础之上的。因此, 我国的会计目标应定位于对外提供会计信息, 而并非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会计本质是客观存在的, 而会计目标则是人们在会计本质范畴内的主观愿望, 其性质和内容都受限于会计本质。所以, 会计的本质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内涵, 会计目标指的是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如果采用西方理论界普遍的观点把会计定义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则提供经济信息是会计目标的内涵。

二、会计环境决定会计目标的具体定位

会计信息系统, 除了在运行方面具有目标性的特征之外, 在其结构方面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一特征直接影响到会计目标的具体定位。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处于各种环境之中, 同环境保持密切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等交换, 从而使它成为一个有序的结构。但它是动态性的, 必须根据环境变化而呈现出必要的变革。

会计信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能做到的。其对外部环境的适应, 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条件下, 积极、主动的运行过程, 一般采用遵从、协调和趋同的形式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影响。会计本质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内涵。会计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其目标就是提供经济信息。但是为谁提供怎样的信息, 就受制于一定的会计环境。所谓会计环境就是指存在于会计系统外部的, 决定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影响着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模式、会计实务的客观条件。会计信息系统与外部会计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外部环境向会计信息系统提出信息需求, 会计信息系统按照其要求生产提供信息。其适应外部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满足外界的信息需求, 实践中就是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就成了它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出发, 为其提供有用的信息, 就成为会计的根本目标。

会计环境具体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等。其中, 经济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制约作用尤为重要。不同历史时期, 会计环境不同, 会计目标也不同, 由此导致会计信息存在巨大差异。会计环境的变迁是会计目标进步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受托责任观”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 其之所以得到承认, 源于当时的经济环境: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社会资源的两权分离现象变得极为普遍, 因而使得受托责任无处不在, 而两权分离必然伴随着报告受托责任的客观需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股份制及资本市场的出现使得企业外部的委托人变得模糊, 委托关系也变得不清晰了。另外, 当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 市场中各种投资者不再仅仅满足于以报告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为目标的会计信息, 而是更加注重会计信息对其经济决策的帮助作用。这样“决策有用观”开始出现, 并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而为人们接受。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是建立在两权分离基础之上的, 但二者又存在一些主要分歧。首先, 二者适用的经济环境不同, 受托责任观适用于委托受托关系明确, 资源提供者与管理者一般可以直接接触, 双方都关注受托资源保值增值的情况, 资本市场信息变化对双方影响较小或根本不涉及资本市场;而决策有用观则适用于委托受托关系通过资本市场来建立, 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一般不直接接触, 双方更关注资本市场上的风险与报酬水平的情况。其次, 从提供信息的导向上看, 受托责任观注重信息的可靠性及经营净收益的准确计量, 强调对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如实报告, 属经营者导向;而决策有用观则注重信息的相关性, 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来提供信息。从提供信息的数量和内容上看, 受托责任观对信息有所取舍, 且较多运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而决策有用观则提供大量信息, 且根据需要运用多种计量属性。但在提供信息的具体内容上, 二者又有相通之处, 在决策有用观下, 提供可用来评价管理人员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经营业绩的信息仍是其重点。从这一意义上说, 决策有用观可以兼顾到受托责任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受托责任观”、“决策有用观”等观点并非相互排斥, 只是不同经济环境的产物而已。此外, 在不同国家, 会计环境千差万别, 会计信息使用者及其对会计信息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使会计目标在各国的定位出现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会计本质和会计环境是影响我国企业会计目标的两大主要因素。会计的本质决定了会计目标的内涵, 而会计环境则影响到会计目标的具体定位。会计本质对会计目标的决定是内在的、稳定的。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的决定是外在的、复杂的。因此, 在对会计本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只有通过对我国所处的会计环境进行分析, 才能发现谁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是什么以及会计信息系统能否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是否应当兼顾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问题, 从而恰当定位我国的企业会计目标。

摘要:会计目标的确定对于顺利构建财务会计概念理论、指导会计准则制定以及指导会计实务工作都具有重大意义。笔者认为, 要恰当定位我国企业的会计目标, 首先要分析制约会计目标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会计本质和会计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其对会计目标的影响。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本质,会计环境

参考文献

[1]于玉林.现代会计理论——会计系统论、会计信息论与会计控制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吴水澎, 陈汉文, 谢德仁.中国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

[3]张亚宁.论我国会计目标的选择[M].武警工程学院学报, 2001.4.

[4]马巾英.我国会计环境问题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6.

企业财务困境的内外影响因素分析 篇10

(一) 经营决策

企业经营的成败通常取决于策略运用的是否得当。经营决策为企业总体发展和主要经营活动确立目标, 是企业管理的重心, 其核心与根本任务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经营决策关系着企业的战略与方针、运作与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技术发展与投资、资源开发与利用、产品开发与定价以及风险防范等问题, 失败的决策常常会将企业带入财务困境。例如盲目的多元化发展战略不但不利于企业在外部扩张中培植新的核心竞争能力, 反而可能使原本的竞争优势也丧失殆尽。如果新项目挤占了优势主业的资金却不能带来相应的效益, 就会拖垮优势主业, 并最终导致企业内部整体资金的匮乏以至于陷入财务困境。再如盲目的融资决策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 过高的财务杠杆容易引发负效应, 并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面临着因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违约的风险。同样, 缺乏科学论证和充分风险估计的投资决策一旦失败, 必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现金流。而现金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因此企业经营决策应严格遵循效益性原则, 尤其要注重资金筹措与资源分配方面的协调, 从而保障现金在流入、流出与存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以维护企业的财务健康。

(二) 公司治理结构

现代企业理论表明, 公司治理机制的选择以及能否有效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最终的成败, 不良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导致企业绩效低下、陷入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公司治理的本质与功能而言, 其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权力制衡机制, 明确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下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力配置, 并通过权、责、利的划分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发挥, 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使其各司其职而又相互制约, 以共同推进公司的有效运作。公司治理以股权结构为基础, 股权结构决定着股东结构、股权集中度及大股东身份, 导致股东行使权利的方式和效果上的不同, 进而影响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与绩效。而公司治理结构是否健全, 治理机制是否完善, 则会影响代理成本与治理效率, 同时决定着公司治理能否与内部控制实现有效对接, 最终对公司价值产生影响。当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激励约束机制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 各治理主体权力失衡会造成决策混乱与效率低下, 并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带来大股东对利益的侵占, 或管理者在利益驱动下的诸多不良会计行为。这些问题表现在公司财务上, 通常就是财务状况的恶化。

(三) 财务政策

企业财务政策是一套自主的理财行动指南和规则, 其目标是配合企业经营改革, 调整财务行为, 提高财务效率, 降低财务风险。财务政策的选择与安排是企业在法定范围和幅度内, 根据客观形势与自我发展需要, 自行选择财务政策为实现特定财务目标服务的行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复杂化导致企业财务决策中往往面临着不同方案的优选, 而在这一优选过程中又涉及到企业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的矛盾、筹资方式与资本成本的矛盾、资产流动性与盈利性及安全性的矛盾、信用政策与扩大销售的矛盾、固定资产折旧与现金流量的矛盾、股利政策与企业市场价值的矛盾等, 这些财务矛盾的存在必然要求管理者做出合理的政策选择和安排。这是一个比较、鉴别和取舍的过程, 而正是通过这样的科学分析、筛选, 使得企业内部的财务矛盾得以缓和, 降低了财务风险, 减少了财务危机的出现, 让企业的生存更加安定。没有进行科学分析的企业财务政策, 或者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分析工具而不得不用“试误法”来分析的财务政策, 极易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许多企业的失败均是由于自身财务政策错误造成的。

(四) 投资风险

投资是指以收回现金并取得收益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流出, 投资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企业利润或企业市场价值, 投资活动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活动之一。企业除了以产品为核心、以产品为主营业务的经营活动外, 可以运用税后利润等自有资金积累或采用财务杠杆融资等方式进行项目投资、收购兼并投资、股票期货投资等, 不同类型的投资具有不同的投资风险。投资风险因素是指投资过程中会影响投资收益的各种因素, 如投资决策制度不完善、投资时机选择、投资对象选择、投资对象的市场风险、投资退出风险等。如果没有有效识别和控制投资风险因素, 就容易导致企业投资失败, 不能达到预期投资收益。如果投资损失严重, 最终将会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五) 技术风险

技术进步的步伐日趋加快, 技术的生命周期日趋缩短,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切都处于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激烈竞争中。因此, 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赢得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技术风险因素是指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 影响技术创新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因素, 如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技术创新的超前性、高难度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复杂性以及技术创新主体自身能力与实力的局限性等, 都可能导致技术创新活动失败, 从而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的损失, 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另一方面,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 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企业某种核心能力必然逐渐衰退, 逐渐不再支持企业内核层的正常运转, 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再持续。此时危机便在内核层产生, 这就是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

二、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一)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变化是企业财务危机形成的一个客观原因, 会使企业管理者的主观努力付诸东流或者使管理者付出的代价与收效不成比例。与经济繁荣时期相比, 经济萧条时期顾客的需求不断下降, 导致企业产品价格随之下降。这时如果企业不能进行技术创新、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则盈利能力将会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同时由于在经济萧条时期市场需求减少, 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竞争, 在激烈的竞争中, 那些资金不足的企业会由于销售额的下降而迅速陷入财务危机, 最终导致破产。

(二) 经济全球化

世界贸易组织的精神是建立全球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 其核心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及多边谈判不歧视原则。因此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势必要撤除关税的保护伞, 而造成产业竞争的加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产业和商品的开放与聚合、知识和网络科技的创新、多元成熟社会的顾客需求所造成的产业激烈竞争, 必然使得企业生态巨变。届时企业可能会出现大量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现象。

(三) 市场竞争

“任何产业无论是国内或国际的, 无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竞争规律都将体现五种竞争力:新的竞争对手入侵, 替代品的威胁, 客户的侃价能力, 供应商的侃价能力, 以及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行业竞争力也时刻威胁着企业走向危机。经营者在制定决策时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潜力与生命周期、竞争者的优势劣势与替代产品的威胁、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原材料市场的变化、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等都应有一个充分的考虑和认识, 这样才有助于趋利避害, 增强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 在风险出现的时候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以减少损失。

(四) 政府经济政策

政府并不总是扮演消费者与推销员的角色, 很多情况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中的调节员和市场运行的管理者出现。政府对市场实施调节通常包括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首先, 政府为了规范市场的运行, 会制定颁布诸如法律、法规、条例、指导性文件等正式条文明确市场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其次, 政府会利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税收等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实施调节和控制, 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完整和顺利地实现。合理经济政策的制定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平稳运营的前提, 任何缺失都会引发企业经营的波动, 使企业陷入危机。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 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企业内部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篇11

关键词:企业  内部管理  因素  策略  发展

1 重视企业内部管理的现实意义

企业内部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企业的发展实现持续性,并保持健康长远态势,才能真正为经济繁荣社会化进步提供动力支持。因此,企业内部管理的现实意义,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发力,从而拓展到积极及社会层面。首先,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各种合理规章制度得以全面落实的重要条件。一旦规章制度得以落实,企业的制度才能发挥效用,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同和遵守,使企业在合理规章制度的保障下,实现鲜活发展,从而巩固有效的内部管理。其次,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实现人员有效管理的有效手段。企业的作用需要依靠工作人员的实际劳动来实现,企业的对外地位也需要企业的人员来巩固,企业的对外声誉也要通过人员来树立。可见,企业人员管理无疑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版块。再次,企业内部管理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企业的发展需要内部管理,而良好的内部管理则是企业整体实力得以提升的保证。如此,企业才能更好的面对和适应外部环境,才能更好的实现社会责任的及时承担。

2 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现实因素

企业内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固然重要。然而,现实发展中确实存在很多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因素,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步伐,延误了企业发展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不良因素进行全面剖析。

2.1 企业领导管理观念落伍,从整体上阻碍管理效果。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具备长远眼光的领导来进行指引。然而,很多现代企业的领导仍然存在管理观念的弊病。他们认为,企业的重要使命是与同行业实现竞争,以此来巩固发展效果。殊不知,内部管理不过关,必然影响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导致企业与外界严重脱轨,反而不利于参与同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

2.2 规章制度不尽完善,影响内部管理质量。很多时候,企业更乐于接受现成的东西。很多规章制度不是直接取材于其他企业,就是利用网络直接下载为己所用。因此,这种囫囵吞枣式的制度制定方式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和前瞻性。一旦规章制度不科学不合理,必然不利于内部管理,使内部管理缺乏管理依据和后盾。

2.3 工作人员方面缺乏管理艺术,人力资源出现漏洞。企业的内部管理必然离不开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否则,企业只能闷头前进。人是智慧的有效载体。如果管理不好企业的工作人员,他们的思维必然得不到激发。因此,工作人员管理缺乏技术含量,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价值的充分发挥。

3 剔除企业内部管理消极因素的策略

企业内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在现实发展中,全面剖析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消极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进行追根探源,保障企业的发展步伐,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些不良因素采取科学高效的策略。

3.1 企业领导及时转变管理观念,从整体上确保管理效果。首先,企业领导要从思想观念上做出转变,从内心认同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当然,这种思想上的转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企业领导可以借助书籍、报纸、网络等有效工具加强自学能力,使自己能够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切实体会到社会经济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的各项崭新要求,以此做出实现转变,并对照企业自身发展,拿出新的发展规划方案。其次,企业领导还要将自身思想的转变成果推广到企业内部,使企业的运行过程及发展环境都能够在合理可行高效的内部管理中得以巩固。比如,可以对各个工作部门进行观念的分享与传达,使各个部门实现有效协作,共同努力,实现良好的内部管理效果。

3.2 着力完善规章制度,夯实内部管理基础和依据。首先,规章制度的形成过程要在相应的部门监督和大力参与下完成。因此,规章制度的性质和价值要得到先期认同和固定。如此,规章制度的制定部门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定工作。否则,规章制度缺乏方向,必然影响制定效果,规章制度也不会发挥预期的作用。其次,规章制度的制定部门要事先了解企业的发展形势及发展成果,并分析现有的不足,使规章制度具备制定背景。同时,还要借助高效的平台,利用好各种信息资料、网络平台等,使规章制度更加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更好的彰显企业发展特色。

3.3 加强工作人员管理艺术,积累优质的人力资源。首先,良好的管理艺术是实现人员内部管理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的人事管理部门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艺术化”管理,从招聘、面试、入岗、培训等环节来体现能够管理的真实存在。最终,企业工作人员才能谨慎认真的面对自身的工作。其次,企业内部管理要促使工作人员及时转化为企业的优质人力资源。这样,企业才能在人才领域具备竞争优势。一旦这样竞争优势得以形成,企业必然能够通过有效的内部管理加以巩固,如此,企业的内部管理与企业竞争力形成了良性循环。最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显著提升,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运营。

4 结语

不难得出结论,企业的内部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固然重要,企业不能有丝毫的倦怠和忽视。同时,这样内部管理效果会折射到企业社会经济领域。因此,重视企业内部管理有着非常现实的社会化背景和基础。我们必须深刻剖析消极因素,有针对性的采取科学有效策略,大力推动企业内部管理进程。

参考文献:

[1]魏勇莉.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J].商,2011(7):30.

[2]陈红.企业内部控制操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师,2012(11):25.

[3]蔡灿坤.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30).

企业人才标准感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篇12

人才标准可以理解为衡量人才的准则, 而感知可以理解为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所以人才标准感知可以理解为员工通过某种途径感知到人才标准, 即员工对得到人才标准过程和结果的主观感知。人才标准感知对员工的导向作用指的是员工了解到企业和工作对员工的品德、行为和绩效的期望[]。企业人才标准感知对员工的导向作用, 主要由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人才考核体现和人才激励机制进行实现的。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可以知道企业所赞同和提倡的是什么以及企业的价值观是什么。企业人才标准感知对人才的约束作用体现在对员工行为的限定, 并使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的发展, 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影响人才标准感知的因素

1. 企业的规章制度

企业的人才标准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具体的展现在员工面前, 为员工的行为和价值观提供了具体的参照标准。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内容会影响员工对人才标准的感知。

(1) 企业的招聘制度

员工首先会通过企业的招聘制度对企业的基本人才标准进行初步感知, 根据企业对应聘人员所应具备的学历、知识、能力、价值观及经验等方面的要求, 员工最终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如某企业招聘人力资源主管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5年以上同岗位或相关岗位管理工作经验。员工通过以上对应聘人员的要求感知到满足所提出的要求的员工就符合企业的人才标准, 所以, 企业对应聘人员的任职资格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人才标准的感知。

(2) 员工的入职培训

入职培训对新员工的态度形成、行为养成等方面有深远的影响, 在此阶段员工可以明确企业的近期和长远发展目标, 深入的了解企业的文化, 并清楚自身岗位的职责和发展方向, 了解本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员工根据入职培训所得到的信息可以影响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如企业的人力资源专员通过入职培训所了解到的岗位职责包括负责职能机构人员编制的核定与人事调配, 并执行职能考核。员工通过对岗位职责的了解, 知道本职位应具备很强的文字功底、较强的执行能力以及与岗位职责相关的专业知识等。这就反映了员工通过入职培训的信息得到了企业的人才标准。

(3) 员工手册

员工手册是企业人才标准的书面表现形式, 它将员工应具备的素质标准加以明确规定, 以利于员工准确了解企业的基本道德和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等方面的要求。如某网络企业的员工手册中规定:对每一项业务必须充满激情, 激发智慧, 勤奋工作, 不断创新, 做到更好。员工通过这些规定的内容可以感知到企业的所需员工具备的素质。

2.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 为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企业文化是决定员工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 可以让员工继续保持现存的正确行为, 并促使员工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企业文化会影响员工在选择某种价值的目标、事态、行动等方面的偏好, 进而会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 影响企业人才标准感知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 企业使命

企业使命不但为员工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而且还制定了阶段性目标, 并以此来衡量战略目标的进展和最终的达成, 从而可以反映企业对员工的知识、技能等的要求, 并让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员工则会依据企业的阶段性目标明确本职任务和工作内容以及所应具备的能力、工作的热情、态度和努力程度等。通过企业使命的内容可以让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等。

(2) 企业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为企业的日常经营和员工的行为提供了内在依据, 并影响着员工的精神风貌, 为员工立身处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体现了企业人才标准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意识。如海尔的价值观是“真诚到永远”, 员工通过对价值观的感知, 可以知道真诚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并具备真诚品质的员工就是企业所需的人才, 进而感知到真诚是企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

(3) 企业人才观

企业人才观引领企业人才标准的革新方向, 影响着企业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各个方面, 而企业人才标准又是企业人才观的表现形式。各企业不同的人才观体现了企业不同的价值观念, 有的企业重质量、有的企业重业绩、有的企业重服务等, 这就给员工传递了人才标准的信息, 如海尔的人才观是好用的人就是人才, 只要能为企业创造财富和价值的人就是人才。海尔的员工通过企业的人才观可以感知到能力决定一切, 只要能为企业带来效益, 就符合海尔的人才标准, 进而感知到创造价值的能力就是企业的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

3. 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是指特定组织应用一定的方法对其工作人员在一定的时间内所完成的工作任务、成果做出评价, 对员工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1) 思想道德考核

思想道德考核可以真实客观的描述品德的类型、特征、面貌, 包括员工的思想意识和德育行为, 体现了企业人才标准中对德的要求。首先员工根据思想道德考核指标的权重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思想道德的重视程度, 这将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中思想道德的感知。在思想道德考核的内容方面, 员工可以感知到企业对人才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具体要求。如企业思想意识方面的考核包括诚实守信、乐于奉献、乐于帮助他人等。员工可以感知到企业在思想意识方面的人才标准, 所以企业在思想意识方面的考核影响员工对人才标准的感知。

(2) 知识考核

知识考核界定了员工从事工作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是企业人才标准在知识方面的体现, 知识考核对不同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知识考核指标。如人力资源助理、人力资源专员、人力资源主管所需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高低以及结构都不相同, 职位越高所要求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越高, 知识结构体系越完善。首先员工根据知识考核指标的权重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知识体系的重视程度, 这将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中知识要求的感知。其次员工通过本职位的知识考核指标, 可以感知到本职位所需要的人才应具备的知识体系, 从而感知到对企业人才标准中知识的感知。

(3) 工作能力考核

工作能力在员工的工作中得以表现, 而其考核指标是根据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设计出来的, 不同的等级、不同的工作内容, 需要的工作能力不尽相同, 因此考核指标也不同。从工作能力考核指标的权重方面, 员工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工作能力的重视程度, 这将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中工作能力要求的感知;从考核内容方面, 员工可以感知到所在岗位需要的具体工作能力, 进而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工作能力方面的感知;从比自身等级高的岗位可以感知到想要晋升到的工作岗位所需的能力, 从而会影响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

(4) 工作态度考核

工作态度的考核是企业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内心需求和动机水平的重要渠道, 态度可以将工作能力转换成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的考核需要依靠员工的工作中的行为进行考核, 员工根据工作态度的考核内容可以感知到员工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 应该如何去工作, 因而员工根据感知到的信息会影响对人才标准中工作态度的感知。

4. 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激励机制将企业的人才标准具体应用到了实际的管理中, 明确了获得激励的员工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标准, 因此获得激励的员工便成为未获得激励的员工的榜样。

(1) 薪酬激励

员工通过了解企业的薪酬激励体系可以感知到企业对员工的贡献是否给予相应的肯定, 如果员工感知到自己的贡献得到相应的肯定, 那么员工就会以正确的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去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通过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从而改变自身, 最终使自身符合所感知到的人才标准。

(2) 晋升激励

晋升激励能为员工带来更高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 更多的机会与权利, 能够满足员工多方面需求。首先, 员工通过晋升激励的体系, 可以感知到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从而会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其次, 通过获得晋升激励的限制性条件, 员工可以感知到要获得晋升激励应具备的条件, 从而影响员工对企业的人才标准的感知。再次, 晋升能为没有晋升的员工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并感知到企业要获得晋升应具备的在工作岗位上具体的能力和素质, 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 从而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自身符合所感知到的人才标准, 所以晋升激励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

5. 企业的非正式途径

企业的非正式途径对人才标准感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从他人的行为、员工间的关系及企业的氛围习惯三方面。

首先由于个人习惯、传统影响、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不同, 在员工的行为、态度等方面会不一致的现象, 但是, 他们在保持自身正确习惯的基础上, 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从众压力, 这就将改变自身与他人不同且错误的行为改变, 并与他人保持一致, 从而改变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所以, 员工通过对他人行为的感知和受到的从众压力会影响对企业人才标准中行为的感知。

其次, 员工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对待他人的态度上, 如企业员工具备对待他人诚实守信、真诚、礼貌等性格特点, 因此员工会通过其他员工的行为表现感知到诚实守信、真诚、礼貌是企业的人才标准。所以, 员工间的关系会影响员工对人才标准的感知。

最后员工个人的行为与员工间的关系等组成了企业的氛围, 员工通过企业的氛围可以将他人行为与员工间的关系所感知到的信息融合, 最终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因此, 企业的氛围可以影响员工对企业人才标准的感知。

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

员工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人才考核体系、人才激励机制和非正式途径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员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可能是通过人才标准感知模型中的五个因素中的一个, 也可以是任意几个因素的组合。当员工受到单一的因素影响时, 员工会根据其影响因素直接感知到企业的人才标准;而当员工受到任意几个因素组合影响时, 员工会将各个因素所感知到人才标准的信息融合, 最后得到综合的人才标准。人才标准感知模型构建的核心是根据员工感知到人才标准的途径所构建的, 表面上看这五个因素并没有很大的相关度, 但实际上各个因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对模型中各因素间的关系解释如下:

1. 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首先确定的是企业文化观念, 然后才是根据企业文化的理念和发展方向对企业制度进行制定、诊断和分析。企业制定的每一项规章制度, 都应该符合企业的价值观, 都应该与企业理念保持一致。因此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具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文化。

由于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可以加速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 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规章制度是把认同的企业文化渗透到管理过程, 并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通过企业的规章制度, 员工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企业的企业文化, 从而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因此, 企业的规章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形成。

在企业管理中, 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文化共同发挥作用。当企业制度的内涵没有被员工在心理上认同时, 只能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 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企业制度的内涵被员工心理普遍接受并自觉遵守时, 制度的要求变成一种人们自觉的行为, 企业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无论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多么的周全、制度的多么谨慎, 仍然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是企业文化可以时时处处对员工的行为起到约束作用。企业文化与企业的规章制度一起发挥作用, 并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虽然企业的企业文化可以涉及方方面面, 但是因为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差异性, 对企业目标认同的差异性, 要想使个体与群体之间达成协调一致, 只靠企业文化是不行的, 这时规章制度就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

2. 人才激励机制与人才考核体系的关系

人才的考核体系与人才的激励机制都是在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的框架下, 以战略目标为出发点, 进一步细化而形成的。人才的激励机制服务于人才考核的全过程, 并对人才考核起着推波助澜作用。人才激励机制对人才考核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体现在对人才考核的目标、考核的企业管理、考核的方法、考核的内容、标准及要求等各个方面。

人才激励机制与人才考核体系是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才的激励要以人才考核的结果为基础, 实现相对公平的利益分配;人才考核要以人才激励的公平为目标, 用来明确员工业绩, 实现员工绩效的量化考评。人才激励机制是提高员工积极性, 创造性的根本源泉;而人才考核体系是实现激励目的的保证与行为。通过人才考核, 员工可以体现自身的工作价值与工作成果, 进而获取相应的激励。在员工的激励预期与考核指标充分联系的基础上, 使考核成为员工自觉的行为, 使激励成为可预期的收益。人才的考核体系与人才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在进一步明确企业目标的基础上, 推动企业目标的实现, 也将有助于两者在运用执行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合力。

3. 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与人才考核、人才激励、非正式途径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指导、约束人才考核体系、人才激励机制和企业的非正式途径;人才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 适应的企业文化;非正式途径也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迎合企业文化。人才考核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人才考核体系是让企业文化实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因为考核的内容表明企业看重的内容, 这正反映了企业文化。人才激励机制突出了一种关注考核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87-88

[2]郭晨炜.以职业化为导向的新员工入职培训[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8 (4) :21-24.

[3]李淑云.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思路[J].河北学刊, 2007 (3) :213-215.

上一篇:跨屏营销下一篇:运维安全审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