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2024-06-23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共12篇)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1

自我国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制度出台后,对于国有资本收益问题的探讨大多数基于政府和社会层面,从制定宏观政策、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国有资本收益上缴。从企业角度分析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很少;从企业融资的角度出发,初步研究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国家后对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和结构的影响。

为了考察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国家后对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和结构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为代表,采用客观性的描述性统计方法来分析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在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前后融资结构的特征。2005年对北京市的国有企业全面征收国有资本收益,因此以2005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39家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国有上市公司在2002-2007年6年间融资结构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并以国有资本收益全面上缴之年2005年为界,对上缴前后各融资比例均值的变化进行分析。

一、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结构

北京市在国有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的比例普遍很低,外源融资占绝对比重,部分上市公司甚至完全依靠外源融资。因此,在融资方式上偏重于外源融资。

注: (1) 内源融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十折旧 (来自现金流量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 ; (2) 外源融资:股权融资 (股本+资本公积金) 和债权融资 (银行信贷+债券) ,其中:债券融资为应付债券,银行信贷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和; (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研究 (CAMAR) 历年财务数据库计算。

注 (1) 内源融资: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十折旧 (来自现金流量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 ; (2) 外源融资:股权融资 (股本+资本公积金) 和债权融资 (银行信贷+债券) ,其中:债券融资为应付债券,银行信贷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之合; (3)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研究 (CAMAR) 历年财务数据库计算。

表2给出了2002年到2007年以来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变化趋势。可发现,对于未分配利润大于0的上市公司,2002-2007年内源融资的比例是逐渐上升的,股权融资的比例逐渐下降,只是在2007年较2006年有小幅上升,债券融资的比例不稳定。但从总体看,如表2所示,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国家后,内源融资比例增加了5.01个百分点,外部融资减少了5.01个百分点,其中主要是股权融资减少了5.46个百分点,债券融资变化很小。对于未分配利润小于0的上市公司,除了2002年有0.38%的内源融资外,随后的5年外源融资比例超过了100%,即企业完全依赖外源融资。特别是2006年内源融资的比例变化最为明显,由2005年的-7.92变成-20.89,外源融资增加幅度较大。从总体看,内源融资比例减少了9.99个百分点,内源融资比例增加了9.99个百分点,其中股权融资比例增加了7.68个百分点,债券融资增加了2.31个百分点。

这些结果表明,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在融资结构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外源融资比例要远远高于内源融资比例。但是因为国有企业盈利情况不同,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对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影响不同。根据结果显示,对于未分配利润大于0的上市公司,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后,内源融资增加,外源融资减少;而对于未分配利润小于0的上市公司而言,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后,内源融资减少,外源融资增加。

二、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结构

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更注重外源融资中的股权融资。随着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该比例水平将会继续快速上升。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研究 (CAMAR) 历年财务数据库计算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研究 (CAMAR) 历年财务数据库计算

表3给出了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的发展情况。从该表可看出,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比例呈递减趋势,债券融资比例呈递增趋势,在2006年以前股权融资比例大于债权融资比例,但从2006年开始债权融资比例开始大于股权融资比例,从表4看出,股权融资比例的均值在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后比上缴前减少了2.10个百分点;而债权融资比例的均值增加了2.10个百分点。但整体而言,股权融资的比例还是高于债权融资的比例,两者的差距正在缩小,整体上还是反映了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进一步,将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分为两类:未分配利润大于0的上市公司与未分配利润小于0的上市公司,他们的融资来源如表所示。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研究 (CAMAR) 历年财务数据库计算

注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股票市场研究 (CAMAR) 历年财务数据库计算

从表5可以看出,不管是未分配利润大于0的上市公司还是未分配利润小于0的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比例明显高于债权融资比例,差不多是债权融资比例的一倍,虽然从表6反映出股权融资比例的均值分别在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后比上缴前减少了1.73个百分点与1.32个百分点;而债权融资比例的均值增加了相应的百分点,但股权融资比例还是高于债权融资比例,这进一步说明了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综上数据和分析可清楚看到,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后,北京市国有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首先是外源融资,其次才是内源融资。具体表现为先股权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是内源融资。

参考文献

[1]李友忠.政府应享受国有企业红利[J].中国投资, 2006, (4) .

[2]魏明海, 柳建华.国有企业分红、治理因素与过度投资[J].管理世界 (月刊) , 2007, (4) :88-94.

[3]左小蕾.不能让部门利益主导国有资产分配[J].新财经, 2007, (2) .

[4]刘金贺.国有企业进入分红时代[J].亚洲财富论坛, 2008, (4) .

[5]陈华, 施琳琳.基于和谐的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07, (9) :93-95.

[6]陶友之.破解国有企业利润上缴的十个难题[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11) .

[7]王玉荣.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公司绩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2

[摘要]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一些困境,从而提出创业板推出的重要性。进而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创业板的推出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利与弊,最后做了一些制度上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创业板,风险投资,股权市场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GDP、税收和进出口额均占全国50%以上。二是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解决了75%以上就业岗位。三是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四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五是在开拓市场,推动对外合作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与其狭窄的融资渠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中小企业的经济产出占全部经济产出的比例与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贷款资源不到20%。股票、债券发行等融资方式更是无法惠及到中小企业。因为目前我国的金融融资体制对中小企业仍有很多限制。“唯成分论”和“嫌贫爱富”的思维方式普遍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广大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支持。而在股票市场上我国的中小企业更是无法愉悦上市那高高的门槛。此外,我国股市的很大功能是服务于上市的国企,很难同时兼顾中小企业的融资愿望。因此,融资渠道不畅通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时机的成熟,以及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009年我国适时地成功推出了创业板市场。创业板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板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我国主要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提供服务。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创业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低门槛进入,严要求运作,有助于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获得融资机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的意义

我国创业板的推出,是对资本市场体系的的一个完善,也是对于主板市场的一个补充。目前我国推出的创业板家数达到了94家,随着这个市场的发展相信创业板市场也会逐步的成长起来,随之受益的中小企业数量也会增加。创业板的推出无疑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创业板市场毕竟容量有限,资金有限,而在快速发展中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2.1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融资难问题一直是阻碍我国技术创新进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在受到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后,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创业板推出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拓宽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在资本市场发展较完善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可达70%以上。而由于之前我国资本市场一直缺失为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服务的、低门槛的核心层次,大批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对主板和中小板市场的门槛望尘莫及,而发行债券则更加困难,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通,直接融资比例一直都相当低,融资结构严重失调。而资本市场具有合理的金融资源配置作用,可以有效利用社会中的闲散资金和我国大量的民间资本,与间接融资相比,具有更高的融资效率。因此,创业板的推出将拓宽我国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有效提高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优化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

第二,给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吸引风险投资由于创业板迟迟不能退出,风险投资在我国一直缺乏有效的退出渠道,许多风险投资选择出国上市实现资本的回收。这样就增大了风险投资的风险系数和交易成本,大大减少了风险投资家的再投资热情。不但实际项目投入难以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需要,而且也严重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创业板首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经公布,许多的风险投资家来到中国进行风险投资,既实现了资源能够有利的优化配置,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为创业板的推出可以为风险资本提供安全高效的退出机制,有效改善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家信息不对称状况,缩短风险投资的回收周期,提高风险资本的周转率,也就激发了风险投资家积极投资中小企业的热情,从而可以拉动风险投资—技术创新—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

第三,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度,提高银行的信贷额度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经营特点、技术风险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差、资信评级相对较低,使得银行往往不会向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贷款额度。尽管2009年出台一些政策性的倾斜,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但在我国信贷规模急剧扩大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信贷余额占全部信贷余额的比重却没有增加。而当中小企业积极备战创业板的同时,也将促进中小企业经营运作和信息披露的规范化,加之上市的宣传效应,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中小企业的借贷信用,从而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环境。因此,由于资本市场的强大杠杆效应,创业板也将成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创业板的局限性

第一,创业板门槛较高,只能解决小部分融资难。企业创业板对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帮助说到底还是有着一定的限度的。毕竟我国设置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我国对于创业板上市规则中规定了。净资产不少于万元,总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企业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公司必须应当主营业务突出,主要经营一种业务,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此外,规定还对准备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高管、股东等提出了要求。这样的规定对于中型企业来说还算是勉强可以,但是对于那些融资额度不大的企业来说并没有起到什么重要的帮助,想融资100万的小企业依然融不到资。所以说创业板的推出需要对于上市资格这方面在做些宽松的处理。

第二,创业板容量有限,很难惠及大面积中小企业。创业板容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从1971年成立至今的纳斯达克现在的上市公司也不过三千多家(因为有新上市,也有不达标后退市的,故其整体上保持一定的挂牌公司规模)。设想我国创业板在发展成熟后可以达到几千家的规模,而我国经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逾400万家,其中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超过10万家。因此,一个创业板市场显然容纳不下这么多中小企业。

第三,创业板存在泡沫化倾向。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估值过高,存在着泡沫化的倾向。主要的标志之一就是融资额度大大超过了企业原来所需要的融资额度。企业在进行IPO时进行的资金安排在配售的时候价格偏离很远,这样企业就存在了大量的盈余公积,同时企业股价也存在巨大的泡沫,企业高管们也许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高管们更加倾向于出售手中的股票而不是经营好企业。这时受损害的就是中小股民。

三总结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民间借贷;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策略

民间借贷作为对正规融资的一种有效辅助借贷行为,在活跃市场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民间借贷一直被视为法律灰色地带的一种借贷形式,其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规范民间借贷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民间借贷的正负面影响,并对民间借贷的发展方向提出相关建议。

一、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正面影响

(一)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中小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存在的风险也呈现增加的趋势。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使得企业被迫放弃良好的市场前景,甚至面临破产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金融部门在资金信贷投向上有所偏颇,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难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相反,民间居民中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将这部分资金有效的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目前看到的民间借贷,能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化解了中小企业供需失衡的困境。

(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民间借贷在借贷之前放贷人需要对借款人的资金使用状况、项目投资风险以及投资行业未来发展前景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后才会放贷,同时还会有中间担保人做担保,是一种高效的借贷形式。与其他借贷形式相同,放贷人都会青睐于一些风险低、利率高的成长型或稳健性行业,放贷人会将资金聚集在这些行业当中,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三)有利于加强监督和管理

与银行借贷相比,民间借贷具有地域性强的特性,资金在很小的地域内流动,同时借贷双方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可以有效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样放贷人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借贷人资金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资金在风险最低的情况下获取最高的经济效益。民间借贷这种能够及时反馈资金使用状况进行跟踪管理的方式对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二、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

(一)民间借贷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针对民间借贷行为尚未形成完整的法律,缺乏法律保证,同时民间借贷的借贷手续一般都不健全,经常会出现借贷纠纷。由于缺乏法律的约束和规范,民间借贷在办理借贷时手续简便、形式灵活,签订的合同存在诸多漏洞,一旦发生借贷纠纷很可能对放贷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二)不利于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

民间借贷虽然能暂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民间借贷有着很强的便利性,但由于利率较高,不少中小企业难以承担借贷过程中的高利率,甚至会出现加速企业破产的严重情况。另外,如果中小企业借贷规模较大,企业要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承担利率就会制约企业规模的扩大,还会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稳定经营发展。

(三)加速企业恶性循环

民间借贷中常见的形式为高利贷,中小企业之所以会选择民间借贷多是因为银行借贷条件限制较高,而生产经营中又急需资金所以才会选择民间借贷,正是由于民间借贷有这种应急的作用民间借贷才逐渐向高利贷发展。中小企业选择民间借贷暂时度过资金困难的难关,同时也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负担,如果企业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资金则企业很有可能会陷入借贷资金的恶性循环当中,加重企业经营的风险,严重者还会导致企业破产。

三、民间借贷发展策略

(一)完善民间借贷法律制度

目前我国缺乏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的相关法律制度,民间借贷要想快速发展就要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肯定民间借贷在借贷形式中的合法地位,通过法律明确划分民间借贷和非法融资之间的区别,使人们认识到民间借贷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制定最高的利率限制,为民间借贷搭建一个合法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二)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民间借贷之所以逐渐向高利贷靠拢,主要是因为国家缺乏利率监管,从而使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发生了二次分割,利率逐渐攀升。所以国家要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缓解目前金融市场二次分割的局面,有效降低市场利率。完全通过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来决定利率的高低,而不是放贷人来决定利率的高低。同时民间借贷应该纳入正规的金融体系中,引导民间借贷进入到各个类型的金融机构当中,通过金融市场的细分实现利率的正常回归。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化程度加深,但金融机构尚未发挥自身的服务能力,所以要在利率市场化的推动之下,金融机构要发挥自身的职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放宽民间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门槛

放宽民间金融组织市场准入门槛对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民间借贷正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法律制度规定要允许一些结构健全、组织结构框架完整的民间金融机构合法化,引导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真正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同时还要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利率,降低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有效利用人们手中的闲置资金,做到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

四、结束语

目前不少人对民间借贷认识存在偏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民间借贷自身存在问题,不能让中小企业真正受益。为了有效规范民间借贷行为,发挥民间借贷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使民间借贷成为一种合法、高效的融资方式。正确对待民间借贷行为,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一个新的途径,促进中小企业平稳较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洋.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4(6):53-55.

[2]谭翠环.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0):222-222.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4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 租金的确定直接影响融资租赁双方的利益, 而租金确定的关键在于融资租赁费率的确定:如果租赁费率过低, 则出租人无收益可寻, 必然不会投资;如果租赁费率过高, 则承租人更愿意选择向金融机构贷款购买租赁资产。一般情况下, 租赁费率的设计都采用同期市场贷款利率加上出租人期望的利润率。由此可以看出, 市场贷款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租金的大小, 从而影响租赁双方的收益。

当前中国的货币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市场, 市场利率并不稳定, 仅在2007年, 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3~5年期就调整了7次之多, 上升幅度达到1%。因此, 对于主要资金来源为银行贷款的出租人来说, 贷款利率的上升对其收益有重要的影响。站在出租人的角度, 有必要对这一影响加以分析, 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以规避利率上升给自身收益带来损失的风险。

2 出租人收益函数的建立

在融资租赁业务中, 承租人每期支付的租金由3个方面构成:①租赁资产的购置成本, 如果出租人还负责项目的建设, 则还包括项目建设成本等其他成本费用;②租赁期间的利息费用, 这是指出租人使用的银行贷款资金需要支付利息, 该利息费用最终将由承租人负担, 计入租金中;③手续费, 包括承租人为承租人办理租赁设备所开支的营业费 (办公费、工资、差旅费、税金等) 和收取的必要利润。

租金的支付可以根据租赁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情况灵活安排。因此, 租金的偿还模式比较多, 包括固定租金的本金法和年金法, 而本金法和年金法又可分为等额和变额多种[1][2]。由于等额本金法是最为常用的租金偿还模式, 本文以该模式为例来研究利率的变化对出租人收益的影响。

等额本金法计算租金的方法是:将租赁成本除以期数, 作为每期应归还的本金, 每期应付的利息和利润以期前的剩余本金额作为基数按租赁费率计算, 则第k期支付租金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1)

式中, R表示每期支付的租金, 本文中按每期期末支付租金考虑;P为融资租赁资产的初始成本;n为租赁期数;r为期租赁费率 (为贷款利率i和利润率g之和, 即r=i+g) ;k为租赁期, 并且1≤n≤k。根据上述参数的实际意义, 显然有n∈Z+, 0

本文采用贴现现金流 (Discount Cash Flow, DCF) 方法[3][4]来分析出租人的净收益, 即计算出租人的收益净现值 (Net Present Value, NPV) , 为每期租金R以利率i折现后与初始投资P的差值, 其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2)

将公式 (1) 式代入公式 (2) , 可推导出等额本金法的收益净现值计算公式, 即:

Z=gPundefined。 (3)

3 利率变化对收益的影响分析

对于市场贷款利率的变化, 通常在融资租赁合同中可能有两种规定:一是租赁费率不调整, 即利率风险由出租人自身承担;二是租赁费率调整, 即利率风险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双方共同承担。对于租赁费率调整, 也有两种调整方法:一是租赁费率随贷款利率的调整而等额调整;二是租赁费率按照贷款利率的调整等比例调整。因此, 对于市场贷款利率的变化, 出租人有3种对策可以选择。下面结合出租人的收益函数 (3) , 分析这3种对策下贷款利率变化对收益的影响。

(1) 租赁费率 (r=i+g) 不随贷款利率i的调整而调整, 即融资租赁合同规定租赁费率r是不调整的。此时可以假定i+g=C, C是一个正的常数, 则g=C-i, 代入公式 (3) , 则收益函数可化为:

Z=PCundefinedundefined。 (4)

为分析函数Z的单调性, 令:

g (i) =undefined; (5)

h (i) =undefined。 (6)

则收益函数可进一步化为:

Z=P[Cg (i) +h (i) ]。 (7)

对 (7) 式求偏导, 得:

Z′=P[Cg′ (i) +h′ (i) ]。 (8)

首先对式 (5) 求偏导, 可得:

g′ (i) =undefined。 (9)

设:

f1 (i) = (1+i) n+1-ni (1+i) n+1-2 (1+i) -ni; (10)

再对式 (10) 求一阶、二阶偏导, 得:

f1′ (i) = (1+i) n (-ni2-2ni+1) -n-2; (11)

f1″ (i) = (1+i) n-1 (-n2i2-2n2i-2n2i-2ni-n) 。 (12)

显然, f1″ (i) <0, 又f1′ (0) =-n-1<0, 则f1 (i) <0, 从而有:

g′ (i) <0 (13)

再对式 (6) 求偏导, 可得:

undefined。 (14)

设:f2 (i) = (1+i) n+1- (1+i) -ni。 (15)

对式 (15) 求一阶、二阶偏导, 可得:

f2′= (n+1) (1+i) n-n-1; (16)

f2″=n (n+1) (1+i) n-1。 (17)

显然, f2″ (i) >0, 又f2′ (0) =0, 则f2 (i) >0, 故:h′ (i) >0, -h′ (i) <0。 (18)

根据式 (13) 和式 (18) , 有:

Z′=P[Cg′ (i) -h′ (i) ]<0。 (19)

这就证明了此时收益函数Z是贷款利率i的单调递减函数。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租赁费率不随贷款利率的变化而调整时, 出租人的收益是减少的。

(2) 租赁费率 (r=i+g) 随着贷款利率i的调整而等额调整, 即融资租赁合同规定贷款利率i调整多少, 租赁费率r也相应调整多少。此时收益函数仍为式 (3) 的形式。由于g (i) =undefined, 且前面已经证明g′ (i) <0, 故此时同样有Z′<0, 即证明了此时收益函数Z是贷款利率i的单调递减函数。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若租赁费率按照贷款利率的变化而等额调整时, 出租人的收益是减少的。

(3) 租赁费率 (r=i+g) 随着贷款利率i的调整而等比例调整, 即合同规定贷款利率i调整多大比例, 租赁费率r也相应调整同样的比例。此时, 用公式表达就是:r=i+g=i (1+u) , 其中u是固定值。

将g=ui及式 (6) 代入公式 (3) 中, 可得:

Z=uP·h (i) 。 (20)

对其求偏导, 可得:

Z′=uP·h′ (i) 。 (21)

前面已证明h′ (i) >0, 且u, P均为正的常数, 则Z′>0, 故证明了此时收益函数Z为贷款利率i的单调递增函数。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当租赁费率按照贷款利率的变化而等比例调整时, 出租人的收益是增加的。

为了更直观地表述上述3种不同的租赁费率调整方法对出租人收益的影响, 本文应用MATLAB软件对收益函数进行编程, 分别输出3种调整方法下的收益—利率曲线图 (见图1)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 只有当出租人按照贷款利率的调整而等比例调整租赁费率时, 出租人的收益才会增加。

4算例分析

假设某融资租赁业务中, 租赁资产初始投资总额为5 000万元, 贷款利率i取7.5%, 利润率g取0.5%, 租赁期限n为10年。根据公式 (1) 、 (3) , 可以计算出对应的每期租金及出租人净收益 (见表1) 。

假设在租赁期的第6年时市场贷款利率上升为8%, 其他参数不变, 分别计算出3种调整方法下, 每期的租金及出租人的净收益 (如表1所示) 。

(1) 当租赁费率不随贷款利率i上调0.5%而调整, 即r不变, 则g减少0.5%。此时, 每期的租金都不变, 但是由于g变化导致出租人净收益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得:Z=82, 比原来收益减少了23万元。

(2) 当租赁费率r随贷款利率i上调0.5%而上调0.5%时, 各期租金及出租人收益均发生变化。通过计算得:Z=104, 比原来收益减少了1万元。

(3) 当租赁费率r随贷款利率i等比例调整, 则r通过等比例调整为8.53%, g也相应调整为0.53%, 此时每期支付情况及出租人收益也都发生了变化。通过计算得:Z=106, 比原来收益增加了1万元。

5结论

通过分析,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当融资租赁期间实际贷款利率i上升时, 出租人不调整租赁费率或仅与贷款利率i同大小调整租赁费率r, 出租人的实际收益都减小;只有当出租人随着贷款利率i的调整而等比例调整租赁费率r时, 出租人的收益才会增加。

因此, 从合理分担风险出发, 出租人在进行融资租赁合同谈判时, 要充分预测实际贷款利率上涨的风险, 并且尽可能与承租人达成一致, 签订租赁费率r随着贷款利率i的调整而等比例调整的租赁合同, 以规避利率可能上升给出租人收益带来损失的风险。

摘要:为了规避融资租赁中利率上升给出租人收益带来损失的风险, 本文从出租人角度采用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构建了出租人的收益函数, 分析了贷款利率上升时3种不同的租赁费率调整方法对出租人自身收益的影响, 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收益函数进行编程, 输出了出租人的收益—利率曲线图。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按照市场贷款利率的上升而等比例地调整融资租赁费率时, 出租人的收益才会增加。

关键词:融资租赁,利率风险,对策

参考文献

[1]赵满福.对租赁业务中租金计算方法的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37-38.

[2]王毅.现代租赁业务的租金计算模型[J].财会通讯, 2004 (10) :87-90.

[3]孙灵魁, 缑琛洋, 徐上.DCF法在量化投资决策风险中的应用[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6, 28 (2) :16-17.

[4]陈四清.DCF模型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4 (13) :24-25.

[5]刘红梅, 刘楚达.融租租赁租金计算与财务处理实证研究[J].金融天地, 2001 (4) :37-40.

[6]李山寨.租赁融资成本计算方法探究[J].生产力研究, 2003 (6) :70-73.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5

摘要:普惠金融是指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有效、全方位地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①,其本质是公平,让每一个人或组织都有平等参与经济的机会。而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融资问题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本文在普惠金融理念下结合利率市场化,首先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其次以普惠金融为视角分析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最后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普惠金融理念及我国现阶段实际,对利率市场化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普惠金融;利率市场化;小微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2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利率市场化实际上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②。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同年六月,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决定。200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2002年中国货币执行报告》中公布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2004年10月不再设定金融机构(不含城乡信用社)人民币贷款利率上限。至此,人民币贷款利率过渡到“由上限到放开下限管理”的阶段。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个人住房贷款暂不调整),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贷款利率,贷款利率真正实现市场化,使得金融机构利率市场化机制逐步巩固和强化。但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仍然是漫长而艰巨的。

二、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分析

1.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①融资方式多不正规。小微企业多依靠个人储蓄、亲友借贷和商业信用等非正规途径进行融资。②融资成本高,难以降低。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缺陷,且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从优质企业的贷款利润的损失会转嫁到针对小微企业的贷款上,使小微企业从银行的贷款利率一直居高不下,种种原因使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高且难以降低。③融资渠道难以拓宽。目前小微企业融资仍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为主,而适合小微企业的直接融资的方式,如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等尚未完善。④融资需求难以得到合理满足。

2.原因分析

(1)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表面原因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表面原因有以下三点:

小微企业自身层面:①小微企业自身竞争力和成长性不强,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弱;②小微企业具有生命周期过短、变化过快、风险过大、自我约束能力过弱的缺点,加上缺少抵押物和担保,大大降低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③小微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企业报表造假、不真实现象时有发生,降低了报表的可信度;④小微企业大都未能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仍实行单一的老板制、合伙制和家族式管理制度,产权过于集中;⑤小微企业管理者素质较低。近年来,社会上屡屡出现小微企业老板“跑路”现象,这加深了社会对小微企业的不信任。

金融机构层面:①由于信息不对,银行对于小微企业的实际经营和财务盈利状况难以做出正确判断,极易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而造成均衡条件下的信贷配给现象;②银行信贷准入门槛较高,贷款审批程序繁琐,中间收费环节过多和收费标准过高;③大部分银行缺乏有效的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制约了对小微企业的授信评定;

政府层面:①对小微企业的课税种类较多,税率较高;②长期实行僵化的利率政策,造成利率机制、利率体系不完善,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③没有出台相应的保障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缺乏专门的小微企业政府管理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机构;④对小微企业信用重视程度低,社会信用环境差,缺少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

(2)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融资机制原因,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都无法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间接融资:在货币市场中,小微企业自身众多不确定性的特点和现有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垄断性融资体系不匹配。

①小微企业先天被排斥在商业银行信贷名单之外。

一方面,我国现有的银行组织体系以大型国有银行为主,垄断着国家稀缺的信贷资源,而为了保证国有银行利润水平能够长期稳定在一定的安全区间,便自然而然的不断加大对有国家信用作担保、短期风险较小、投资收益较高的大企业、大项目的信贷扩张,这就势必造成了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垄断式融资。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小、频率高、银行对其信贷的管理成本高难度大等融资特点也造成了商业银行一开始就将小微企业排除在外。

②小微企业自身不确定性的特点与融资体系不匹配造成融资难。

小微企业具有生命周期过短、变化过快、风险过大、自我约束能力过弱的不确定性,加上缺少合适的担保和抵押物,资信状况、财务状况、盈利能力不明,使小微企业很难满足银行信贷的条件,严重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

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中,小微企业同样面临融资难问题。

①门槛较高。金融法对股票和债券的发行和上市都有严格的数量和规模限制,即便是创业板市场,也使面向高成长型的企业,小微企业无法满足其条件;②私募股权融资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综上所述,是机制性原因造成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困境。

三、普惠金融下视角下利率市场化对小微企业的影响

首先,在普惠金融视角下,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拓宽小微企业融资途径,减少了其对民间借贷的依赖,使小微企业有机会从银行取得贷款;并且使利率更好的覆盖风险,促进了融资的公平性,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然而,虽然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拥有对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上限的安排使得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升高:并且利率市场化下仍然存在信贷配给现象,银行还是不愿意花更多时间和成本去详细调查小微企业内未来现金流、投资机会和盈利等情况,使利率市场化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四、普惠金融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对策

对于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我们认为有“一般治理”和“根本治理”两种思路。

(一)一般治理

一般治理是指在现有金融体制的框架内进行政府政策、商业银行产品制度创新、小微企业自身状况三方面进行调整。

1.政府政策

①大力建设银企合作的网络化平台,以此为基础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和风险补偿制度。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财税扶持和金融支持力度,将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作为服务小微企业的重点。③整合产业链,在生产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摒弃不良竞争,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发挥集约作用。④通过对小微企业贷款的监测和分析和对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了解,完善信用档案,使小微企业的信用征集体系不断完善。⑤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政府成立专门机构为小微企业做担保,设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专项基金,对担保机构的代偿损失给予适当的补偿,发挥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的扶持和建设作用。⑥建立专门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的盈利和非盈利金融组织,如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地方政策性银行,将小微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财务状况及信用状况作为对其贷款投资的主要参照标准。

2.商业银行产品制度创新

①创新贷款方式。可以创新担保和抵押方式,扩大抵押物的范围,比如采取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以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知名商标作为抵押物。②创新贷款产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类别、不同的风险级别、不同的发展阶段等状况,开发出满足各类小微企业、不同融资需要及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信贷产品,③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深入了解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融资需求,建设专业的信贷队伍,用专业化的人才和专业化的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支持。

3.小微企业自身层面

①增强自身竞争力,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一方面,要明确经营目标,创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崇尚创新,引进创新人才,增强产品竞争力,提高盈利能力。②规范财物管理制度。规范财物管理制度,增强自身“软信息”的可信度,有利于银行贷款,有利于股权融资。③完善公司治理,合理分配产权,降低风险。应完善公司治理,合理分配产权,降低风险,改变以前的单一老板制、合伙制或家族制式的管理,以增强自身企业实力与盈利能力。④克服自身企业规模小,资本实力相对不足等缺陷。⑤提高自身素质。企业家应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要树立诚信意识,增强社会对小微企业家的认可度,提升企业信誉。⑥合理规划企业现金流。使小微企业的现金流正常、充足和稳定,能支持到期债务,资金运作有序,不确定性较小,则资信随之提高,有利于企业融资。⑦拓宽自身融资渠道,应对利率市场化初期提高的现象。

(二)根本治理

根本治理是建立一整套全新的小微企业融资机制,即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相结合的融资体系。

1.间接融资体系

最关键的是建立小微金融服务机构,用普惠金融公平、有效、全方位、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金融服务的理念建立全新的微金融服务和管理模式,发展微金融。

①制度创新:在现有《商业银行法》的基础上对微金融进行全方位定义,出台制定一系列适合微金融特点的法律法规。

②机构创新:建立专门致力于服务小微金融的盈利和非盈利金融组织,如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地方政策性银行,并成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进行担保。

③产品创新: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类别、不同的风险级别、不同的发展阶段等状况,开发出满足各类小微企业、不同融资需要及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信贷产品。

④监管创新:发挥对小微企业的引领作用,督促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资源的倾斜力度。

2.直接融资体系

最关键的加快推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加大对证券市场融资机构的调整,降低准入门款,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

①加快改革对主板、创业板市场的结构安排,更好的发挥股权融资的作用,培育一批经营状况良好、高科技、有前景的小微企业在创业板上市,降低中小企业进入股市的门槛,建立小微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必要时建立适合小微企业发展的场外交易市场,更好的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创造可能。

②债券融资: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放宽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的门槛,积极推广小微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债券,大力发展小微企业集合债、中小微企业私募债,发展新三板,拓宽债券融资渠道。

③加快推进对私募股权融资基金的管理,制定全国统一的法律法规并配套措施完善融资体系。

注释:

①朱民武,曾力,何淑兰.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思考――基于金融伦理与互联网金融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5(1)

②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3)》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中小企业融资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包括利率传导、利率决定、利率管理以及利率结构的市场化发展状况以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调节利率,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将货币市场利率作为中介,按照市场发展状况,决定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在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可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发展规模等实际情况灵活决定,并遵循风险与收益原则,科学制定利率,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

1.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作为国内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活市场竞争、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效率、改善民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截止到2008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到4200多万,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9.8%,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0%以上,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业岗位,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运转的“助推器”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小企业获得金融资源缺十分匮乏,普遍出现资金“贫血症”,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触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中小企业受到严重冲击,亏损、停产、半停产企业大幅增加,融资难问题更为突出,融资问题成为困扰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差

我国中小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自身素质较低,资信较差,权利过于集中,决策缺乏科学性与约束性,容易造成投资失败,大多数企业没有多少固定资产作抵押而导致负偿债能力有限,普遍存在内部管理组织不明晰,财务体制不健全,财务报表不规范等现象,因此很难从银行取得借款。符合银行放款条件。

1.2缺乏专门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由于我国金融体系还属于国家垄断和严格控制的行业,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因而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灵活多样的融资需求。

1.3政府支持不到位

由于《公司法》对企业上市及发行债券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因此,中小企业几乎不可能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也不可能以债券形式筹措资金。而我国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和控制机制尚未建立,政府关于利率和收费的管制,限制了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能力,加之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较低、融资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不高。

1.4金融体系不健全

首先,资金的安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一般经营风险较大,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屏障”。其次,银行为加强风险控制,采取严格的审批权制度,贷款的要求越来越严,同时银行还推行贷款回收个人负责制度,贷款责任更加明确,环节越来越复杂,使得企业贷款成本增加,加大了融资难度。再次,由于中小企业大部分贷款是流动资金贷款,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较多,风险大,而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银行不愿意过分冒险,造成“惜贷”现象,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

2.利率市场化下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2.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加快中小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基础及外部环境,只有企业产权明晰,经营机制健全,才能减少企业在资金运营上的风险,才能有效考虑利率变化对企业经营风险与自身偿债能力的影响,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增强企业经营积极性和开拓性,为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

2.2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体系

我国企业90%的资金是从银行获得的,因此,间接融资仍然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在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少部分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从这一特点出发,应在法律法规健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银行机构。(1)组建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2)在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政策性地方银行机构,并实行强制性存款保险制度,以控制和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

2.3充分发挥担保机构的重要作用

建立和完善专门为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担保机构,可以为其解决缺少抵押品而给企业带来的困难。作为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机构,在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与之间发挥桥梁媒介作用,一方面为企业贷款提供保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银行的风险状况,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风险共担体制。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专业化、标准化的机构,有针对性开展信用调查和分析,可以细致了解企业发展状况,有效优化收集信息成本,改善企业与银行之间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降低信用风险。

2.4完善信用评价体系

构建信用评估体系,对提升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从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看,不讲信用,破坏信用的行为时有发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各种风险,给正常信贷造成影响。因此,通过信用评估机构收集并整理企业及法人的信用资料,客观评价信用状况,为企业信息使用者提供查询,因此,完善信用评估机构成为金融体系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建立信用评估机构,可获得企业真实资料,避免由于不及时还款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建立完善信用体系,包括查询各种信用记录、开展信用调查与评估、定期向社会公布信用信息,构建良好的社会氛围,为中小企业发展铺平道路。

2.5建立企业风险预警系统,构筑风险反应机制

市场利率化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贷款产生风险,就可能危及整个企业,因此,针对其风险特点建立我国中小企业风险预警系统,对纳入缝隙预警系统中的各类要素实时进行监控,对即将出现风险的贷款,能快速反应,及时进行解决,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

3.结束语

实行利率市场化是发挥市场利率对企业资金借贷的调节作用,增强企业贷款的利率弹性,提高利率作为调节资金供求的经济杠杆的敏感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大国家政策倾斜力度,企业从自身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必将得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必将达到一个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华飞.关于利率市场化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分析[J].新财经,2012.5.

[2]陈奕天.李静.试论利率市场化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3.5.

[3]黄亚玲.论利率市场化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原因及对策[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4.

[4]殷孟波.韦雁.利率市场化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J].国有资产管理2013.2.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7

关键词:网络融资,建设银行,敦煌网,小微企业融资

一、网络融资在中国产生的背景

(一)电子商务企业的信息优势与盈利需求

伴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一批服务于企业之间线上交易的电子商务企业也迅速地成长起来。根据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企业的数量已经达到9200家,并且保持的稳步上升的趋势。而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进行交易的企业数量也在2010年达到了1400万家,这就使得电子商务企业掌握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的交易信息。

而中国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的运营模式,在经历了以阿里巴巴,金银岛等平台为代表的基于“信息流”,收取企业的会员费的传统模式的统治之后,以一达通、敦煌网为代表的第二代电子商务企业创设出的基于“资金流”,物流,为交易成功收费的新型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商户的交易成本,故而受到极大地推崇。电子商务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也意味着中小企业的交易成功率已成为决定电商企业收入的关键因素,而阻碍中小企业交易的资金流动性问题也就成为了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不可回避的难题。

(二)大型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与放款诉求

反观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自2005年银监会发布了鼓励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决议之后,以四大行为首的商业银行纷纷加快了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步伐。但是囿于中小企业财务不透明,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不完善,银行自身规模过大致使企业经营“软信息”在向上传递过程中易被扭曲,以及银行自身信用评级技术仍然较为落后等现状,商业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放贷门槛依然较高,并且往往会要求中小企业提供抵押物,因而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庞大的资金需求。

一方面是掌握大量中小企业交易信息,想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以保证其交易成功率的电子商务公司;另一方面是想提供中小企业贷款以扩展其业务范围,但苦于缺乏中小企业信用记录的商业银行,二者在当前形成了优势互补,故而合作便成了双方的最优选择。

二、一款服务小微企业融资的产品——“E宝通”的成本收益及风险控制的分析

2010年6月30日,中国建设银行与敦煌网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用的小额网络信贷新产品“e保通”。这款产品针对敦煌网上注册的外贸会员企业,不要求担保物,而且对于企业的资质也无特殊要求。笔者认为,以”e宝通”为代表的网络融资产品即为当前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贷款市场最好的选择。下面,笔者将具体通过对于此款产品的成本收益和风险控制的分析来证明此种模式具有进步性与可持续性。

“e宝通”针对在敦煌网上注册的商户,敦煌网上的卖家凭借在敦煌网交易的实时记录及累积的信用即可向建设银行申请贷款额度,额度一经审批,在额度有效期内(一年),卖家在发货之后即可凭借发货单向建行申请到不多于货款金额80%的短期(不多于60天的)贷款,待收到买方的货款后,敦煌网会自动将贷款成本和利息扣除。贷款可以在额度有效期内循环申请,贷款从申请到发放的时间一般不多于7天,而申请“e宝通”贷款的月利率要低于1.2%,小于同期的网络融资产品的平均水平。

通过上述说明,我们可以发现,”e宝通”产品相比于其他网络融资产品,有十分鲜明的特征和一定的进步意义。由于建设银行开设网络融资业务较早,其网络融资产品代表了当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因此笔者将建设银行的几款网络融资产品做以横向比较,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述比较,笔者认为“e宝通”产品与其他网络融资产品相比,具有以下的特点:

1、贷款金额较小,期限较短,可在额度期限内实现多次循环

2、产品推广初期,贷款利率相对较低

3、贷款无需抵质押物,在敦煌网上诚实经营的商家都可能获得贷款额度

4、贷款审核时间较短,可以较好地满足卖家的流动性要求

故而,笔者得出结论:“e宝通”产品的推出针对的是资金流动性要求高,但是对于资金的每次需求额较小,同时局限于自身资质无法提供足值抵质押物的小微型外贸企业。此款产品的推出是建设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领域向纵深发展,对于初创型或者资质较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一次尝试。

作为一款针对小微型外贸企业的创新性融资产品,建设银行在获得收入,扩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会面临多种风险,增加成本。同时,伴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和银行间的合作关系可能也会随之改变,“e宝通”产品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银企双方能否实现共赢也都是未知数。下面,笔者将对于银行推出“e宝通”产品的收益、成本,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以分析。

(一)收益分析

1、建设银行推出”e宝通”产品,可以将融资业务拓展到商业银行鲜有涉足的小微企业领域,有助于扩大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份额,实现收益;

2、建设银行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可以直接了解到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了审贷成本,提高了贷款资金的周转率

3、”e宝通”业务的操作流程为建设银行对于敦煌网上信用记录良好的卖家批准一定的贷款额度,待卖家发货之后以发货单为凭证为其提供贷款。并且笔者认为,建设银行为敦煌网上的卖家提供贷款额度并非是无偿的行为,敦煌网应支付一定的手续费,这就使得“e宝通”具备了银行表外业务的要件。银行通过”e宝通”发放贷款,可以避开信贷监管,实现额外收益;

(二)成本分析

1、网络平台作为服务提供方,集资金流、信息流和信用评级为一体,是“信用缺位”条件下的“补位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电子商务交易资金流和物流的有序流动,提高了资金交易的信用度,为用户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增值服务,然而,网络平台以自己的信用承担中介担保的责任,这种信用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与银行信用相比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1),并且当前对于第三方交易平台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使得建设银行面临着一定的道德风险;

2、“e宝通”产品面向的是小微型企业,贷款门槛低,并且不要求抵押物,增大了贷款风险;

3、“e宝通”产品的贷款利率低于同期的其他网络融资贷款产品,可能会导致收益无法覆盖呆坏账的经营成本,阻碍了该产品的推广

(三)建设银行推出“e宝通”面临的机遇

1、“e宝通”以外贸企业发货单为依据,由建设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模式与敦煌网的“向交易成功收费”的经营模式是十分契合的,注重企业的资金流与交易成功率致使敦煌网会在企业间交易安全性的监管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本,使每一份企业的发货单都能收回买方的货款,这样也就保证了建设银行贷款的安全性。同时“e宝通”的推出会进吸引更多的商户注册敦煌网,从而扩大了建设银行的贷款受众群体,有利于建设银行进一步抢占中小企业贷款市场。

2、建设银行可以借助此契机,利用敦煌网提供的企业交易和信用记录,完善自身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系统。

(四)建设银行推出“e宝通”面临的挑战

敦煌网目前在电子商务市场仍然还处于上升期,截至2010年末,其市场份额为1.3%,故而在与建设银行的对话中仍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中国第二代电子商务企业的领头羊,敦煌网以其独创性的发展模式实现了迅速扩张,短短几年间,敦煌网已经累计获得风险投资3亿元,在2010年电子商务市场上一枝独秀。而“e宝通”的推出有助于敦煌网进一步扩大会员数量,随着实力的提升,敦煌网也会要求来自“e宝通”产品更多的收益分成,挤压建设银行的利润空间。

根据上述的分析,笔者认为,虽然在短期内这款产品有效地降低了银行的审贷成本,扩展了银行的贷款领域,但是在中长期内,建设银行在“e宝通”产品上的收益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占。所以建设银行从当前就应当做好风险控制与风险防范工作,具体有以下几点:

1、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体

2、督促敦煌网加强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

3、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实行利率差异化

三、结论

通过对于“E宝通”产品的成本收益及风险控制的分析,笔者认为,以这款产品为代表的以资质较一般,资金需求频率高,但金额较小的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充分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息优势而不要求抵质押物作担保的网络融资模式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上纵深化发展,扩展了传统贷款方式的可行集,为商业银行带来额外收益。虽然会存在一定的坏账风险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道德风险,但是只要商业银行能够通过提供利率差异化等个性化的贷款方式给中小企业贷款方以及时还款的激励,同时加强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督力度,使得交易风险能够得到及时控制,那么贷款风险总体来说就可以处于可控制的范围。故而,这种网络融资产品具备了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就有了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晓光.2011,《浅谈商业银行网络融资业务的风险控制》,《风险管理》总第269期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8

一、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对民航运输企业收益的影响

1.新企业会计准则使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扩大。新会计准则17号———借款费用第四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 应当资本化。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是指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者生产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固定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存货等资产。在旧准则中只规定专门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 即纳入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仅指固定资产;新准则的规定使一般借款费用也可以资本化, 即纳入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不仅仅包括企业的固定资产, 还包括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 如果存货的加工期限较长, 则可以将其发生的借款费用计入存货成本。这样相应会增加企业的资产价值, 从而减少当期财务费用, 增加当期企业收益。例如, 新准则的实施解决了困扰航空公司多年的高价周转件资本化的问题, 解决了与国外航空公司财务指标的可比性问题, 解决了高价周转件账实不符和资产出售中税务利益的问题。

2.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建造合同准则对于合同成本的组成内容予以重新界定。旧建造合同准则第十七条规定, 合同成本不包括企业筹集为完成合同任务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借款费用, 也就是说借款利息不能计入合同成本。新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第十七条规定, 合同成本不包括计入当期损益的借款费用, 而对于可以资本化的借款利息部分, 可以计入合同成本, 这样合同成本增加, 企业当期费用减少 (财务费用) , 当期企业收益相应增加。这和存货如果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购建或生产才能达到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时, 其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的规定是一样的, 这也是与国际会计趋同。

3.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的费用可以资本化。新会计准则6号———无形资产第八条、第九条将研发阶段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可以资本化, 研究阶段的支出还是费用化。旧准则规定研发阶段的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费用 (管理费用) , 新准则的修改使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总支出中费用化的支出减少, 因为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后就降低开发阶段的费用化支出 (管理费用) , 相应增加了企业开发期间的收益。

二、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核算的重大变化对民航运输企业收益的影响

1.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计量方法发生改变。旧准则规定按投资时支付的全部价款及支付的税金、手续费之和确定投资成本, 即按账面价值计量;新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三条规定, 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分为合并取得和非合并取得, 合并取得又分为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具体做法如下: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按所付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作为资产转让收益计入当期损益 (如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这样, 因为投资行为的发生必然对收益产生影响, 如果高估公允价值, 则增加企业营业外收入, 增加当期收益, 反之则使当期收益减少;在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按所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计量, 投资的初始成本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 不足冲减的, 则冲减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旧准则在采用权益方核算投资成本时, 将投资成本大于所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之差计入股权投资差额单独核算, 而将投资成本小于所占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之差才直接计入资本公积核算。新准则的账务处理方法不再单独核算股权投资差额, 不再抵减企业以后期间的收益;非合并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计量方法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计量方法, 对损益产生的影响也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相同。

2.长期股权投资后续成本计量方法发生改变。新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九条规定中增加了合并出价与被合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的比较, 无论采用成本法核算, 还是采用权益法核算, 当合并出价大于被合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时, 其差额并不作调整处理;如果合并出价小于被合并企业可辨认资产公允价值, 则将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计入投资收益贷方) 。

3.长期股权投资出售时的账务处理方法也发生改变。新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六条规定,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因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 处置该项投资时应当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 (如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 的部分按相应的比例转入当期收益 (投资收益) , 这样会增加或减少投资企业的收益。

三、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民航运输企业收益的影响

1.债务重组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因素。新会计准则12号——存货第五条规定, 如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时, 其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我国目前无有效的公允价值计量机制, 公允价值的取得很难达到公允, 债务人会努力增高其资产价值, 而债权人恰恰相反。这样会导致资产价值的虚估, 债务人会虚增其收益 (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一部分属于资产转让收益: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之差;一部分属于债务重组收益:转让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债务账面价值之差) , 债权人会夸大其债务重组损失从而使其收益减少。旧准则规定债务重组利得和损失计入资本公积, 而新准则计入营业外支出 (损失) 或营业外收入 (利得) , 所以采用新准则对企业的债务重组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 (现金清偿和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时的非现金资产清偿时) 将增加债务人当期收益。另外, 新准则规定在债务重组中债权人必须做出让步, 那么债权人如果发生债务重组业务, 企业的当期收益 (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借方) 则一定会减少。

2.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规定, 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的情况下, 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 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 反之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 。另外, 在旧准则下, 房地产成本计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价值中, 并随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价值按期计提折旧或按期摊销, 执行新准则后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则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这样就会使企业当期费用减少, 当期收益增加。还有, 在资产负债表日需按当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 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差计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或贷方) 。例如, 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则作如下会计处理:

即在房地产价值上升的情况下, 企业当期收益会增加。如果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则作相反的会计处理, 即在房地产价值下降的情况下, 企业当期收益会减少。

3.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有关转换的规定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新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五条规定, 如果投资性房地产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 则以转换日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的账面价值, 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 增加当期收益, 作如下会计处理:

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 使当期收益减少;如果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 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 使当期收益减少。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 将其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贷方。待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处置时, 将计入资本公积部分的差额转入当期其他业务收入贷方, 增加相应期间的收益。对于有投资于房地产的民航机场公司, 要注意应用新准则转换日对公允价值的新的核算规定, 准确核算整体收益。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引入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21号———租赁第十一条规定, 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按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旧准则是以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作为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这样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可能发生的差额就会影响到以后各期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额, 从而影响当前收益。当以公允价值入账且大于账面价值时, 企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会增大, 以后计提折旧数额相应增大, 企业当期费用增加, 企业收益减少。反之, 以公允价值入账且小于账面价值时, 以后各期计提折旧数额相应减少, 企业当期费用减少, 企业收益增加。

对于有大额资金飞机租赁的航空公司, 应按新会计准则21号———租赁第十一条规定, 按租赁开始日租赁飞机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两者中较低者, 准确核算租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四、资产的成本计量方法改变对民航运输企业收益的影响

1.新准则规定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非现金资产时, 其非现金资产的入账价值不再以评估确认价入账。如新会计准则1号———存货第十一条规定, 可以采用双方合同、协议确认价入账, 这样企业相应减少了一部分资产评估费用 (管理费用) , 从而降低企业当期成本, 增加当期收益。

2.新会计准则6号———无形资产第十二条规定,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涉及到延期付款时, 其初始成本按照延期付款金额的现值计量, 这样无形资产的初始成本比旧准则中计量的数额相应降低, 将来按期摊销计入成本的费用 (管理费用) 数额就减少, 相应期间的收益会增加。

3.新准则规定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确定固定资产成本时, 应考虑预计弃置费按多少提, 需要会计人员增加职业判断, 人为判断来完成, 相对增加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4.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中的费用化支出会计处理方法发生改变。新会计准则4号———固定资产第六条规定, 将费用化的后续支出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费用。后续化的大修理支出不再按期摊销, 这样会增加支付期费用 (管理费用) 数额, 使当期收益减少。

5.新会计准则4号———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 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预计净残值发生改变时不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而是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不再像旧准则那样按照会计政策变更处理, 不再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不再形成对当期收益的影响。

6.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对于涉及补价的交易时, 收到补价方对补价的处理方法发生改变, 新会计准则4号———固定资产第十九条规定, 不再确认补价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而是把补价全额作为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抵减, 这样换入方当期收益就会相应减少。

五、资产减值准备处理变化对民航运输企业收益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中第二十七条规定, 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 应当将预计发生的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旧准则对于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的, 只按总成本数额确认成本数额而不确认相应收入, 而新会计准则将预计发生的损失确认为当期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并提取跌价准备的做法, 会使企业当期费用增加, 当期收益相应减少。另外, 因为提取跌价准备, 企业在计算期末应纳税所得额时, 税法不允许作为纳税的抵减项目, 这样就会形成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 从而减少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 使企业当期收益增加。

2.在资产减值准则中, 新会计准则8号———资产减值第六条, 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的含义做出明确规定:可收回金额是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较高者。实际操作时只要有一项超过了资产的账面价值, 就表明资产没有发生减值, 就不需要再估计另一项金额。但是公允价值的取得在实际操作时很难准确获得 (很难得到如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销售协议价、具有相应的活跃市场或具有同行业类似的最近交易价) 。如果没有准确的公允价值标准来计量减值准备, 那么估计过高的公允价值则会使当期计提的减值准备金减少, 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中的费用减少, 当期收益虚增, 反过来估计过低的公允价值则会使当期收益虚减。

六、新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实质改变对民航运输企业收益的影响

新所得税准则中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代原利润表债务法, 新会计准则18号———所得税第四条、第七条规定, 原利润表债务法将时间性差异对当期所得税影响数额确认为递延税款, 该递延税款是当期发生数, 不直接反映对未来的影响, 不处理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 从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执行新准则,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既要考虑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又要考虑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并相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如, 新准则对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进行资产评估增值后要调整资产的价值和权益的价值, 所作的账务处理是:

资产增值导致资产账面价值变动, 而其计税基础一般不会随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所以在计税基础不变的情况下会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新准则还要补作账务处理, 即:

这里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就属于非时间性的暂时性差异形成的。这既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同时影响企业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使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 当期收益减少, 会计处理是: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使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 当期收益增加, 其会计处理是: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9

随着人类迈进21世纪,企业已由过去主要依赖固定资产的时代向日益依赖无形资产的新时代转变,无形资产被视为现代企业商业成功的象征之一[1]。无形资产带来的高额回报和风险甚少有人研究,企业利用无形资产既可以缓解企业短期融资的困难,同时还能给企业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但高额的回报下是否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本文旨在验证无形资产给煤炭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的同时也使煤炭企业承担着巨大的负债风险,并且对风险的放大会高于对收益的放大。

1 研究方法和假设

1.1 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对比分析方法,以煤炭企业为例,通过将无形资产与盈利以及无形资产与负债风险分别建立关系式,对比分析其系数关系来研究无形资产带来的收益、风险,以及对何者作用更为显著。

1.2 研究假设

现代煤炭企业越来越注重无形资产的开发与利用,无形资产自身的经济价值以及增值功能表明无形资产与煤炭企业盈利有很大的相关性[2],因此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1:无形资产对煤炭企业经营业绩贡献呈正向关系。

煤炭企业在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融资扩张时,使企业迅速筹集资金的同时也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负债总额相应增加,表明无形资产与企业负债风险有很大的相关性[3],因此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2:无形资产对煤炭企业的负债风险呈正向关系。

无形资产加速企业运转,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使得它的风险也呈正向增加。无形资产更新速度很快,如果企业不能对无形资产进行及时的维护更新,则将会对无形资产的价值有很大影响,严重时导致无形资产价值迅速缩水。无形资产的这些特点使得无形资产的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并且其抗风险能力也很弱。当无形资产贬值时,如果煤炭企业不能有相应的资产或措施应对,则会使其关联资产减值,严重时使整个煤炭企业的资产贬值,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4]。因此将利润与风险进行比较,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3:无形资产对负债风险的放大高于对收益的放大。

2 数据来源及样本选取

本文选取煤炭行业公司为样本,数据处理采用EXCEL和计量软件EVIEWS3。为保证数据可用性和准确性,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将异样数据样本及不完全数据样本进行剔除,以消除错误数据的影响,保证结论的正确性。反映煤炭企业经营成果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税前利润、税后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其中税后净利润可反映企业对于所有者而言一段时间的最终经营成果,因此选择税后净利润作为盈利指标。反映企业风险的有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总负债等财务指标,其中总负债包含内容最为全面也最能反映负债风险,因此选择总负债作为风险指标。无形资产、税后净利润、总负债都选择总量来研究是因为在中国无形资产占煤炭企业总资产的比例还不是很高,如果选择比例数据来研究无形资产的数据都很小,在精确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无形资产选择总量来研究,而不是其占总资产的比例,相应的净利润与总负债也都选择总量来研究。

3 建立模型及解释

令X=无形资产,Y1=税后净利润,Y2=总负债,LnX=Log(X),LnY1=Log(Y1),LnY2=Log(Y2)。

3.1 无形资产与税后净利润的关系

模型为LnY1=0.67×LnX+0.97 ①

无形资产X为解释变量,除税后盈利Y1为被解释变量,此模型表明除税后盈利与无形资产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模型中的各变量都通过了假设检验,其中LnX的系数的置信水平为100%,常数项C的置信水平为99.92%,R-Squared值为43.51%,表明除税后盈利的变化43.51%可由无形资产的变动来解释,D-W值为1.78表明除税后盈利与无形资产具有序列相关性,对X、Y1的联合检验F检验的置信水平为100%,这些参数指标都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

3.2 无形资产与总负债的关系

模型为LnY2=0.65×LnX+3.71 ②

无形资产X为解释变量,总负债Y2为被解释变量,此模型表明总负债与无形资产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模型中的各变量都通过了假设检验,其中LnX的系数的置信水平为100%,常数项C的置信水平为100%,R-Squared值为50.00%,表明总负债的变化50.00%可由无形资产的变动来解释,D-W值为1.63表明总负债与无形资产具有序列相关性,对X、Y2的联合检验F检验的置信水平为100%,这些参数指标都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好。

3.3 分 析

将①式变形可得:Y1=100.97X0.67 ③

将②式变形可得:Y2=103.71X0.65 ④

即无形资产与税后净利润的关系可转化为:Y1=100.97X0.67,无形资产与总负债的关系可转化为:Y2=103.71X0.65。从③④这两个式子可以看出,X与Y1和Y2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两式中X项(X0.67和X0.65)可认为趋近相同,则X对Y1的放大(100.97倍)远小于X对Y2的放大(103.71倍),这表明无形资产带来的利润远小于其带来的负债风险。

3.4 图例解释

由图1中两条斜线的斜率可得,无形资产对负债的放大大于对净利润的放大。

4 研究结论

4.1 无形资产对煤炭企业经营业绩产生正向的、显著的影响

煤炭企业拥有无形资产期末值越高,相应其净利润便越高。反之,拥有无形资产期末值越低,则其净利润也越低。

4.2 无形资产对煤炭企业的总负债产生正向的、显著的影响

无形资产在扩大企业融资途径、增加企业融资能力的同时,使得企业的负债风险也呈上升趋势。煤炭企业拥有无形资产期末值越高,相应其总负债便越高,风险也越大。反之,拥有无形资产期末值越低,则其总负债也越低,风险也越低。

4.3 无形资产对负债风险的放大高于对收益的放大

煤炭企业利用无形资产经营、投资、融资,带来的负债风险高于其带来的收益。

5 启 示

利用无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时,能给煤炭企业带来超额收益,同时也能加速煤炭企业的成长,但高收益也意味着高风险,并且无形资产带来的负债风险远远大于其带来的收益。因此,煤炭企业在利用无形资产经营时还应将风险与利润进行权衡,适当的规避风险,在企业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追求高额回报,具体有以下建议:

5.1 均衡收益与风险

任何形式的资本化运营都应该考虑到收益和风险的问题。一方面,有收益就会有风险,收益与风险二者往往是正相关的,低赢利则低风险,高赢利则高风险;另一方面,只有获利能力强的煤炭企业才能真正有实力维护资本化运营的安全,获利能力低下的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无法避免风险。因此,煤炭企业在进行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收益和风险两个因素的不同特征。具体来说,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创造的贡献主要来自其收益特征,即由于非竞争性所导致的无形资产投资的规模效应,以及网络效应所产生的正反馈作用对这种规模效应的进一步放大[5]。另外,由于无形资产所具有的特殊成本因素(部分排他性、内在风险性和非交易性),导致了无形资产投资与管理的不经济性,从而限制了无形资产价值创造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为实现高效率的无形资产投资与管理,企业决策者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无形资产上述收益特征所带来的好处,同时寻求解决无形资产上述成本特征所造成困难的有效办法,在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后,选择无形资产的最佳投资经营量。

5.2 建立无形资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

无形资产可能涉及下列风险:(1)无形资产业务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可能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2)无形资产业务未经适当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损失。(3)无形资产购买决策失误,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成本支出。(4)无形资产使用和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损失和浪费。(5)无形资产处置决策和执行不当,可能导致企业权益受损。(6)无形资产的评估方法选择不当,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不合法、不真实、不完整,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只有了解无形资产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对相应的风险进行评价,对比利润与风险的大小,才能够成功地进行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

针对无形资产风险的特点,煤炭企业应该设置相应的风险治理体系。(1)企业应该了解影响本企业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使用寿命、经济价值的相关因素。(2)针对这些相关因素,分别设置相应的风险控制部门,一旦某些风险指标出现异常,则可应用相应的风险控制与补偿机制来规避风险[6],如建立研发联盟或采取创新项目的分散化组合策略等,来减少损失。

5.3 建立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机制

一套有效的无形资产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无形资产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保证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确保企业遵循有关无形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更重要的,它是企业进行有效的无形资产管理,获得最佳经营效果和效率的前提[7]。

煤炭企业应当制定无形资产业务流程,明确无形资产投资预算编制、自行开发无形资产预算编制、取得与验收、使用与保全、处置和转移等环节的控制要求,并设置相应的记录或凭证,如实记载各环节业务开展情况,及时传递相关信息,确保无形资产业务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

摘要:本文采用实证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无形资产与煤炭企业盈利以及风险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无形资产与煤炭企业经营业绩、负债风险呈正向关系,并且对风险的放大效果大于对收益的放大。通过研究分析,进一步指出了煤炭企业利用无形资产经营、投资时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伴随高风险,从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均衡收益与风险、建立无形资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建立无形资产内部控制机制。

关键词:无形资产,净利润,总负债,风险,收益

参考文献

[1].马传兵.无形资本放大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危机[Z].http:∥blog.sina.com.cn/s/blog-4b4914530100cimw.html,2009,(2)

[2].马文志.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

[3].吴婷婷.浅议无形资产的资本化运营[J].审计月刊,2006,(12)

[4].王运德,张鹏.煤炭企业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5].薛云奎,王志台.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及其价值相关性研究[J].会计研究,2000,(6)

[6].杨蕊.企业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管理[J].企业经济,2007,(3)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10

(一) 大数据

“大数据是着么产生的?”这是人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互联网是大数据产生的重要媒介, 数据经过移动互联网的催化而爆炸, 这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个时代, 人们对大数据的挖掘深化了信心技术的应用, 也由此产生了新业务, 接着也就颠覆了旧的产业格局, 相继引发了产业变革。这其中, 投资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数据”这个词出现在很早之前, 然而, 如今被称之为“大数据”, 关键在于它的“大”字上。大数据究竟有多大?我们用一组数据来告诉大家, 一天之内, 互联网产生的文字信息可以印满500亿份报纸;一天内发出的音频、视频也是过去总和的好几百倍。据统计, 从大数据到来到现在, 产生的数据量是过去400年的2倍。

(二) 数据的价值

从计算机被发明开始到互联网被普及计算, 从数字到数据,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量的变化, 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现在的社会已经是由信息构建而成的, 信息也就成了一种新型的要素, 如何有效利用这种要素, 将会带来巨大的财富。

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的变革, 因为想从这庞大的数据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企业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数据战略, 必须得到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 大数据的特征

业界通常用4个V (V olum e、V ariety、V alue、V elocity) 来概括大数据的特征。

数据量大 (V olum e)

这是第一个特征, 也是最主要的特征, 数据量大。

数据类型繁多 (V ariety)

这是第二个特征, 数据类型繁, 这主要是由于数据的来源广、数据种类繁多和格式日益变多, 以前所限定的格式化早已被冲破。

价值密度低 (V alue)

这是第三个特征, 这个特征主要由于第一特征数据量巨大的影响, 随着海量数据的涌入传统数据源的局限被打破, 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一个待解决的难题。

速度快 (V elocity)

数据处理速度快对于人类来说, 即是新的挑战, 也是机遇。

(四) 大数据面临的问题

数据来源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数据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 并且每个地方的对于数据的判断依据也不同, 进来的数据量又非常大, 结构形式也多样, 又具有实时性, 数据采集和整合的难度也被这些杂乱的来源增大了很多。

数据的分析处理是大数据时代的关键, 但也是最大的问题。数据的分析过程会产生巨大的价值, 但是它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首先, 分析大数据带来了巨大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数据噪音和杂物。在进行数据清理等处理工作是必须更加的谨慎, 因为清理过程中, 清理程度太大, 会把有用的信息清理掉, 清理程度太小, 则会留下很多不要的信息, 不能达到预计的效果, 因此在质和量之间需要进行平衡。

二、企业投资

(一) 投资收益和风险

投资具有收益性和风险性,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并且明白的事情。所有投资者进行投资时, 最理想的目标就是取得最大投资收益的同时取得最小投资的风险, 但这种情况却不可能出现, 这是因为客观性的存在, 风险和收益时相对的, 当风险上升时, 收益也会随之上升;当然, 当风险下降时, 收益也会随之下降, 这是必然的结果。

投资者进行投资的目的很简单, 必然是为了获得利润,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是非常小的, 一般都会低于投资者所预期的收益, 有些投资根本没有收益, 甚至会让投资者赔个体无完肤。在股票中, 我们就能很好的看出风险的存在。投资者买入的股票开始跌, 并且下跌的比买入时的价格更低, 那么投资者必然会心急的卖出股票, 但这个时候投资者已经损失了, 这就会造成投资的损失。

但在专业投资者眼里, 像上述所说的买出时的股票价格比买入时股票价格低并不是风险的全部。在他们看来, 风险也包括那些买入时股票价格高于卖出时股票价格的情况。我们再以股票为例, 假如一个股票的价格走势在不断的爬升, 并且比预期的价格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卖出了股票, 从表面上看, 实际收益比预期收益高, 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这就是收益, 但对于专家来说, 在这种情况下卖出股票, 就算是失去了这次可以获得收益更多的机会。因此, 对于卖方来说, 这也是一种风险。

投资中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 是指投资的实际发生的收益和风险与预测中收益和风险的差别有多少, 这个差别可能是高, 也可能是低。

例如在股票投资市场上, 如果有一只预测要的上升的股票, 并且上升的程度可能会很高, 那么可以确定这只股票的价格肯定不会低, 而在此时, 投资者会考虑买入这个股票, 但若投资者买了这个股票, 而这时股票却开始下滑, 投资者必然会赔个血本无归。同样的, 如果一只预期下跌的股票, 并且跌得很严重, 这时候股票的价格也已经不高了, 那么此时投资者若卖出股票, 一旦股票上涨, 也会损失惨重。这就是股票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

当然, 做投资, 就要做好面对风险的准备, 相对的, 想要取得预期高的收益, 那么就要面对大风险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可以从债券和股票这两个投资方式来进行对比, 股票投资的风险比债券投资的风险大, 股票会涨回跌, 而且幅度也有大有小, 非常难确定, 有时甚至会上涨50%、60%也是非常常见的, 而债券就很难出现幅度那么大的涨幅。

(二) 大数据对投资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对整个社会甚至是人类社会发展方式的颠覆, 投资行业在未来也将由大数据所主导, 大数据将成为投资收益和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投资者甚至可以根据大数据的技术来更准确地预测投资的收益水平和风险程度, 以此来为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如今, 大数据时代才刚开始, 一切都处于初级阶段, 大数据的价值也还没有被正真的挖掘, 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未被完全探索的无穷无尽的信息空间和它所带来的价值。

(三) 新投资分析与传统投资分析的区别

目前而言, 人们对大数据的看法仍停留在统计数据分析的层面上。因此, 人们很难区分如今在大数据影响下的新投资分析和传统投资分析的区别。新投资分析与传统的的投资分析在数据分析上就有不同。而从数据规模上看, 传统数据一般为T B, 而大数据的规模则是T B的100倍、1000倍。从分析方式看, 以前的投资分析以批处理为主, 而大数据则支持流式分析。

(四) 大数据给投资收益和风险带来的变革

如何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率, 这是投资行业一直在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历史数据中得到一些信息, 从2006年一直到今天以来, A股市场的变现有好有坏。变现的最好的是2007年市场平均的收益率在100%以上, 表现最差的比如说2008年, 市场下跌了68%, 2011年下跌了19%。如果把历史数据中超越市场30%的股票拿出来, 这些股票数量有多也有少。但不管是在股票收益好的2007年还是股票收益差的2008年, 能够超越市场30%的股票平均收益仍然很多。所以, 如果能找到这些变现相对较好的股票, 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投资风险, 提高收益率。

但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找到这些好的股票。股票是由人形成, 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分析企业的经营数据, 更要分析人的行为, 要了解整个市场的参与者对这些股票的成交量、价格、交易数据以及公司相关报告的反应, 然而, 这些反应往往只能通过现在的大数据才能进行。从微观上来讲, 股票的走势我们没有办法去预测, 然而, 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股票未来走势的准确率, 这将是根本性的改变, 并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时代, 我们的优势是数据量的急速攀升, 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就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得到想要的有价值的数据, 这个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如何快速采集收纳数据、分析数据、再从海量数据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新方向。

三、案例分析

(一) 数据分析

以下是某公司三年里的财务数据以及一年中三个公司的比较数据。

以上表中的四个数据进行分析可知, 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比较弱的, 而C公司在短期偿债能力上就会相对较强一些。并且B公司的现金流量比率波动比较大, 主要是由于其经营现金流量起伏较大。

通过以上表中的数据, 可以知道A公司的周转率并不理想, A公司的盈利能力没有完全从资产中发挥出来, A公司应该加强其产业管理的水平, 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A公司这几年的销量增长超过了30%, 增长十分稳定, 波动也比较小, 是典型的高成长型的企业。我们可以从销售市场的比较入手, 在2015年, 我国的市场的增长率高达25.56%, A公司的销售增长率却达到59.2%, 远远高于市场的销售增长率。从A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主营业务毛利率来看, 也是非常高的。

(二)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A公司从与自身和其他同类公司的对比分析数据中可以看出, A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 即使在同类公司中也是很差的, 但是长期偿债率在下降, 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在提高, 而且这几年的长期资产负债率处于最适宜的0.4-0.6水平之间。即使偿债能力在上升, 但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 A公司的周转率就不理想, 这反应出A公司的资产管理能力水平低下。

企业管理层必须深刻认识周转率的重要性, 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存货周转速度决定着存货的周转、占有和流动性, 这也是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企业应该加大力度与产业的管理方面, 尽可能的提高销售额, 减少库存, 使周转率提高, 从而提高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左红.浅析金融市场利率和风险管理[J].会计之友, 2008.

[2]刘莹.“互联网+”将成经济增长新引擎[J].江苏企业管理, 2015.

[3]赵振全, 刘昌洁.证券投资风险量度的探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融资债务成本;资本成本结构;建议

企业融资指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中,在调整其资本成本的构成中以及在对外的投资决策过程中等等活动的开展,希望能够借助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平台,通过合理的方式与手段获取企业需要的资金。企业融资活动的开展就是一种理财活动。从传统的融资模式来看,企业会更加注重对股东利益的保护,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对债权人的权益保障。而在新会计准则的改革下,会影响到企业资本成本的构成。在此背景下,更需要重视企业的债务问题,寻求多种方法来保障债权人的权益。债权人权益保障问题也成为企业在做融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对提高融资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企业融资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企业投资与融资的渠道过于狭窄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对于银行的信贷产品都存在一种陌生感,在资本市场上的参与率不高。从根本上来看,这是因为我国当前资本市场体制发展不够完善,各种市场机制不够健全,导致直接融资无法真正发挥出实际的作用。直接融资发展不理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现有的融资渠道不畅通。此外,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银行系统的发展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得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呈现出被动的状态。比如说对银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来说,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比,就有社会认知度不高、各项系统功能不够全面的问题;从银行的营销系统来说,存在着需求不明确,各项业务服务水平不高等等问题。银行系统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其在金融市场上的发展情况,与企业的债务融资之间也存在着紧密联系。

2.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

中小企业虽然发展规模较小,各项机制的建立不如大型企业那么完善,但是中小企业在创新、技术发展上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发展潜力极大。不过,从目前来说,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发展面临极大挑战,市场经济压力较大,加上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够,相关的机制不够灵活,影响了金融作用的发挥。此外,中小企业当前还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会计准则的改革对企业的债务融资造成的影响

首先,在原有的会计准则下,公司的可转换债券作为长期负债进行处理,在企业的“应付债券”这一科目下进行核算。在可转换债券还没有转换之前,会计核算与企业债券的处理是相一致的,按期计提相应的利息,并且来摊销溢价与折价。在可转换到期的时候,如果没有转股,就和普通债券的偿还本息的会计核算处理一样。在可转换债券到期时,如果进行转股,就需要按照债券的账面价值进行结转,而不确认其损益。而在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中,企业的可转换债券的处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核算主要是在和金融工具相关的4个基本准则中来进行规范。对于公司可转换债券的处理,是在将其所包含的赋予投资者未来按照特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股票的选择权。在新会计准则中,对可转换债券的核算方式进行改革,更加符合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这样做有利于企业在开展融资决策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看到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已经不是之前减少利润的工具,还有利于更加清楚的分析出可转换债券对公司每股收益的影响。这样,有利于提高公司对可转换债券的认识,明确债券发行的优势与劣势,进行相应的利弊权衡,进而来寻找到适合公司最优的融资决策与方式。

其次,在新会计准则的变革中,有效的适应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现象,实现了国际趋同,还得到了欧盟等组织的认可。在新会计准则推行后,从国际社会的层面上来说,大大提升了国际融资的效率。而从我国层面上来说,有利于进一步规范我国的融资工作,使得我国企业的融资文件以及有关的财务报告能够与国际融资行业的做法呈现一致的状态,能够有效降低融资过程中的会计信息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效益。在新会计准则中,将投资性房产单独作为一项资产核算和反映,与自用房地产和作为存货的房地产加以区别,从而准确地反映企业所持房地产的构成情况和盈利能力。此外,对满足特定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新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需要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的市场中取得房地产市场价格的相关信息,进而对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使企业的财务报表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资产价值。

最后,新会计准则的推动,还能够影响到企业的价值。企业的价值高低与企业的财务决策紧密联系在一起,价值是通过该企业的预期自由现金流量以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贴现率折现后的现值来反映。企业的价值还是企业资金的时间价值与风险、持续发展能力等等的重要体现。如果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而企业经营风险的增加,则容易造成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小于它的投资成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企业的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呈现出缩水的状态。对经营多样化的企业来说,可以通过采用资产与业务重组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实力和盈利水平,进而来降低企业的股权成本与债务成本,有效提升企业的价值。

三、新会计准则中对企业债权人的保护问题研究

融资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篇12

关键词:中小企业,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融资效率

引言

一般来说, 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力。研究报告指出, 中小企业为企业家的创业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如今,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企业总量中的99%, 其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 而国家税收的55%来自中小企业, 同时, 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虽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对中小企业而言, 外部融资风险高, 且获取困难, 所以, 众多中小企业纷纷选择内部融资以扩大企业规模。然而, 处于建立初期的中小企业, 对资金需求较大, 企业自有资金无法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使用外部融资又是必经之路。但是, 金融机构为降低贷款风险, 往往以“经营风险高、财务制度不透明、资产规模小”等原因, 限制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 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艰难, 停产、倒闭、亏损、减产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对中小企业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1.国外学者的研究

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 融资方式的选择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Myers指出, 不同的融资方式, 其融资成本也不同。在企业融资过程中, 内部融资的融资成本最低, 企业应首选内部融资, 而在外部融资过程中, 股权融资成本大于债权融资成本, 股权融资作为最后的选择。[1]Kunt、Levinerw认为, 虽然股权融资的成本较高, 但是股权融资能够对企业的融资效率产生积极的影响。

2.国内学者的研究

国内学者方芳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中小企业在融资时, 内部融资效果比债权融资好, 而债权融资的效果又比股权融资好。[2]徐洪水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并且指出完善金融支持系统、探索制度创新, 可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 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解决融资问题。[3]廖理等对中小企业上市前后的融资效率进行了比较研究, 发现在企业上市之后, 虽然股权融资能够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然而, 股权融资对企业的约束力较弱, 会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产生危害, 尤其是在多次股权融资后, 企业的市场价值有下跌的趋势。[4]胡伟、陈蓉等通过对我国中小上市企业进行实证研究, 结果表明, 中小企业选取股权融资方式相对于债权融资来说效率较低。[5,6]赵敏等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究时发现,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整体上都较低, 但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融资效率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还是较高的。[7]

总体说, 目前对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的关系的研究, 主要是针对全国中小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的, 很少从不同产业、区域的角度进行研究。因此, 笔者以3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利用实证分析方法, 研究中小企业融资方式、融资成本与融资效率的关系, 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为企业实践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基本概念界定与变量选择

1.融资方式

根据资金的来源不同, 可将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大类。

(1) 内部融资, 是指企业利用自有资金或者是外部筹资资金, 通过生产经营活动, 将盈余资金进行再投资的过程, 也就是企业利用自己所拥有的资金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2) 外部融资,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外部获取资金并进行投资的过程。按照权益的不同, 外部融资又分为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来筹集资金。银行贷款、商业票据、租赁、债券是债权融资的主要方式;股权融资, 是企业通过向股东或者投资者筹资资金, 股权融资的主要形式是优先股、普通股和风险融资等。

2.融资效率

关于融资效率的定义, 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叶望春把企业融资效率定义为, 企业融资成本、融资风险和融资的便利程度。[8]高西有从成本的角度出发, 把企业融资效率定义为, 融资金额的多少与融资成本的高低关系。[9]聂新兰等把出企业融资效率定义为, 通过运用企业筹集到的资金去创造企业价值的能力。[10]

笔者对融资效率的定义是:企业运用获取的资金, 为企业创造尽可能高的收益的能力, 即企业获取资金的利用效率。

3.变量选择

(1) 融资效率指标。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 指标的选择也不同。笔者以净资产收益率 (ROE) 表示投资报酬率, 资本成本率作为投入, 筹资报酬率作为产出。由融资效率的计算公式可知, 企业的融资效率与投资报酬率成正比, 投资报酬率越大, 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越高, 融资效率越高;反之, 融资效率越低。融资效率的计算公式为:融资效率=投资报酬率÷资本成本率。净资产收益率 (ROE) 是反映企业投资回报率的重要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越高, 企业的经营状况越好, 对资金的利用效率就越高。笔者把净资产收益率 (ROE) 作为投资报酬率的衡量指标。资本成本率一般会选取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衡量指标, 但是在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 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债权融资成本、权益或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以及债权融资的税盾效应等, 而这些数据较难以获得。因此, 资本成本率的计算存在一定的难度。资本成本的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权益×权益比+债务成本 (1-所得税) ×资产负债率。

(2) 资产负债率 (DAR) , 表示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率。可选择资产负债率, 表示企业债权融资水平。其计算公式为: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100%。

(3) 股东权益比 (ER) 。股东权益比是股东权益占总资产的比率, 用以表示企业股权融资水平。其计算公式为:股东权益比=股东权益÷总资产×100%。

实证分析

1.选取数据和样本

笔者随机选取3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期间为2009~2013年, 以每年的年报数据为准, 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衡量企业融资效率的指标, 分析债权融资与股权融资方式的融资效率。

2.构建回归模型

笔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 运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研究资产负债率、股东权益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检验影响融资效率的因素, 考察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其中, 分别为第m年第i个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股东权益, εim为随机误差项。

3.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在进行实证研究过程中, 笔者首先对所有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 3个变量的J-B统计量都大于3, 不满足正态分布的假设。因此, 采用ADF方法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所有变量都是平稳序列, 可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运用SPSS对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 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注:显著性水平p<0.01)

由表3可知, 资产负债率的回归系数 (, sig=0.000) 显著为正, 股东权益的回归系数 (β=-0.165, sig=0.000) 显著为负。研究结果表明:债权融资对融资效率有正向影响, 而股权融资对融资效率有负向影响, 且债权融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大于股权融资对融资效率的影响 (0.457>0.165) 。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 应选取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 以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促进企业发展。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债权融资正向影响融资效率, 而股权融资负向影响融资效率。中小企业在选择外部融资方式时, 应优先选择债权融资。同时, 在不同发展阶段, 选择的融资方式也不同。因此, 选择融资方式要慎之又慎。

(2)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本研究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一是仅选取资产负债率作为测量债权融资的指标, 选取股东权益比作为测量股权融资的指标,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是选择部分中小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的样本不全面, 而选取样本不足有可能产生结果与现实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但通过本研究, 对中小企业选择融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建议

(1) 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 企业很难从企业的内部获取经营所需要的资金, 主要是从外部获取资金。建议中小企业在选取融资方式时, 不能盲目地进行债权融资或股权融资, 要保持合理的融资结构。

(2) 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的积累。相对来说, 中小企业融资较难, 企业在进行融资时, 除了进行外部融资之外, 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自身的优势, 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 提高竞争力。

(3) 建立良好的信用担保体系, 帮助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一是由于中小企业没有良好的信用体系, 导致其融资较困难, 因此, 应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二是鼓励民间金融发展。民间金融具有灵活性的特征, 在中小企业遭遇融资困难时, 民间金融是一种备选方案, 可及时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三是完善法律体系。在中小企业发展初期, 给予中小企业更多政策上的支持,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yers, S.The Search for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Midl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 1984, Spring (1) :6-16.

[2]方芳, 曾辉.中小企业融资方式与融资效率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4) :38-42.

[3]徐洪水.金融缺口和交易成本最小化: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成因研究与政策路径——理论分析与宁波个案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11) :47-53.

[4]廖理, 朱正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成本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6) :63-69.

[5]胡伟.基于DEA原理的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融资效率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 2011.

[6]陈蓉, 周思维.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效率分析[J].会计之友, 2012, (5) :90-92.

[7]赵敏, 刘萍, 施爱萍.基于DEA方法的我国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研究[C].中国企业运筹学[2011 (1) ], 2011.

[8]叶望春.金融工程与金融效率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评论, 1999, (4) :76-84.

[9]高西有.中国金融体制的效率评价及改革[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0, (6) :36-40.

上一篇:内部管理体制下一篇:笑气吸入镇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