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创作与欣赏

2024-11-17

教学创作与欣赏(精选5篇)

教学创作与欣赏 篇1

近年,油画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在装饰居所墙面时,常常会选用一些水彩画,中国画和油画。尤其是油画,更受人们青睐。

在我国,绘画市场大体分为三类:中国画,西洋画与民间绘画。

中国画讲求气韵,意趣,笔墨,西洋画则不然。

西洋画包括油画,木版,铜版,素描,水彩,水粉等画种。其中油画是表现力,实用性与装饰性最强的画种。

西洋油画被引进我国仅有三百多年,而广泛进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不过是上个世纪初叶的事。改革开放后,各种风格,流派的油画创作都有了一席之地。

油画创作就其题材划分,可分为主题画,风俗画,风景画,人物肖像画与静物画等。但不论何种题材,作品主要是依靠造型与色彩两大要素。也就是说,油画使用的是形,光,色这三大表现手段。

形,也就是形体。这就要求画家首先要具有造型能力,要有深厚的素描功底。没有很好的素描基础,要想画好油画,如同没有地基的高楼,是立不起来的。

光,也就是光效的表现。法国印象派兴起之后,引发了人们对光的研究与表现。画家对光的理解趋于了科学与理性。因而对光影的表现也就更加逼真生动。光与光影是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这个道理只要看看戏剧舞台的灯光效果就不难理解了。

油画最重要的元素是色彩。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颜色。画家从来不会把调色板上的颜色,也就是工厂制造出来的颜料,原封不动地搬上画布的。这些颜色必须经画家精心地加以艺术化的调制,以求得色彩的柔和,逼真,色块与色块之间搭配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子或色调。一幅油画的颜色不能是五颜六色的胡乱拼凑,也不能是纷繁庞杂,令人眼花缭乱的,而应该形成能体现出某种色彩倾向的,并且变化无端,微妙细腻的画面效果。

色调是油画的灵魂。没有调子,也就是说一幅油画如果没有形成一种基调,没有和谐统一且又富于变化的色块组合,那末,这幅油画可以说没有达到及格线。除以上要求外,油画还讲究构图,笔触,节奏等等,这里就不细说了。

油画颜料厚堆的功能和极强的可塑性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的,它的这种特性使油画在观感上产生出能与人们思想情感共振的节奏与力度。在运笔的作用下,塑造不单是完成造型的任务,而且也对画面的肌理效果产生着直接的影响。伦勃朗、鲁本斯都是善于掌握和控制肌理的人,因为肌理直接传达着艺术家的心理感受,影响着作品的感染力度。所谓肌理的合理表现不仅包括肌理对对象质感的摹仿和再现,还包括对画面的总体情绪的描述与表现。在传统写实油画中,肌理很能胜任对质感的再现任务,对象的细腻和粗糙的质地感都可用相应的肌理加以模仿,但这是一种非常被动的行为,而真正谓之美的肌理是那些能表达画面的韵律及艺术家的情感的、具有高度和谐秩序的肌理。这种纹理往往超越质感的局限而将精神之气贯穿于整个画面和观者的内心,成为抽离于具象的色层美。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抽象的。但在传统油画中它反过来又附着于写实的对象上,融合于由小至大的总体氛围之中。

现代油画创作大致上分为两大类:抽象绘画和具象绘画。

所谓抽象油画,就是在画面的表现上抽掉了摹写自然物的形,代之以一种意念,意象的表现。这种绘画没有具体的自然界的形象,只有色块,线条,点面等等。读画者仅仅从这些色块的组合中引发联想与想象。如赵无极大师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种。抽象绘画的艺术理论形形色色,但可用一句我国古人的话来概括,即“大象无形”。

通常,人们有一个误区,以为印象派,野兽派,未来派都叫抽象画。其实,这些艺术流派,不过是突破写实主义,古典主义的框架,并没有把形象抽取掉,至多只是把现实的形象加以现代化的表现,加以变形与夸张罢了。

当前,我国也出现了不少自诩为抽象派的画家,有些画家形成了一定风格,作品也有相当深度,但有些人可能缺乏素描基础,又没受过现实主义绘画的严格训练,误以为随便涂涂抹抹就是抽象画了。这样的作品含义不深,意趣不浓,既无装饰趣味,又没有刻意匠心,仅仅流于了形式。其实,它大大歪曲了抽象绘画的主旨。

在具象绘画中,除了全然写实的之外,有浓郁装饰趣味的,有变形的,或者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多种形式。

总之,如今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油画创作不论就内容或就表现形式来说,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能厚此薄彼,要让各种流派的作品在油画的百花园中,大放异彩。

以上谈的主要是指原创的油画作品。那种电脑绘画,临摹品,限量印刷的印刷品或者那种粗制滥造,采用工厂方式“生产”出来的“行画”,就不在讨论的范畴了。

参考文献

[1]厐均.油画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

[2]大卫·刘易斯著.常宁生译.油画技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06.

[3]鲁迅美术学院编.美术之路:油画.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2-1.

[4]唐纳德·雷诺兹/罗斯玛丽·兰伯特/苏珊·伍德福特著.钱乘旦/罗通秀译.剑桥艺术史(三):19世纪/20世纪绘画欣赏.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05.

教学创作与欣赏 篇2

一、课题:第三章

散文欣赏与创作概述

二、授课班级:04、05美术装璜,05公共管理(脱产)、中英文秘(业余),全校公修课班级。

三、教学目的、要求:讲授诗词欣赏与创作知识和规律,引导学生有创造性地欣赏诗词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1.《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5.司马迁《项羽之死》

8.文化苦旅之《都江堰》(余秋雨)

五、课程总学时、学时分配:共8学时,具体分配如下

(一)概述;《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二)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项羽之死》;欧阳修《秋声赋》。

(三)鲁迅《春末闲谈》;文化苦旅之《都江堰》(余秋雨)

上述每段课各安排3课时。

六、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以教材以基础,辅以音像材料,全方位 调动视、听、感受、想象、思考的积极性,并且采取字、词、句、段解说、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诵读、理论联系实际评析鉴赏等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让学生领会和享受文学作品的审美内容与方式、方法。

(二)结合堂上讨论、写作文学批评作业等师生互动形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文学鉴赏力,进而实现“我手写我心”,“我写故我在”,尝试开展文学创作活动,最终 在社会上发表文学作品。

七、参考书

余秋雨《文化苦旅》等文集。

八、课堂练习

让学生对教学重(难)点先进行鉴赏讨论,再分析。

九、课外作业 学习完毕有感而发,创作一篇散文,并对自己的这一作品写一篇鉴赏文章。

十、课堂小结

在学生中受到广泛好评和热烈欢迎,其学习热情空前高涨,06第一学期的全校公修课要增加班次才能满足其学习需求。学生们非常热爱文学与欣赏课程,本学期这门公修课仅在海珠校区就有300多人选修,我系紧急增加班次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抑扬顿错高声诵读文学作品,探讨文学真谛,还写了很多热情洋溢的学习体会、心得的文章,普遍认为文学欣赏与创作的教学非常必要和实用。因为文学蕴藏着恒久的治世做人之道与管理智慧,掌握、传习、运用文学的综合思维,从中国传统文学中挖掘古代思想家的智慧,汲取生活智慧,并且与当代的思维相结合来指导工作,使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出什么是最适合中国人的传统东西,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实现跨学科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的对话,解开管理人的困惑,正是现今信息时代极为渴求和企盼的。所以很高兴能够在大学阶段继续语文学习,圆自己热爱文学的梦,也十分感谢老师们从中灌输的为人处世之道和文学审美方式方法,培养他们一个良好的心态,学会洞明世事的知识和如何做人、做学问、写作,懂得社会上各式各样人物的复杂心理,为今后能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手写我心”“我写故我在”,有感而发,同时还成立了《云帆社》等社团,积极投稿尝试文学创作,相当部分的同学已经在《活色校园》和《校报》等的文学专版上发表作品。

第三章 散文欣赏

第一节 散文欣赏概说

一、散文概说

1.散文的含义

 广义散文 广义的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泛指除诗歌之外的一切文学作品。

 狭义散文 狭义的散文与诗歌、小说、剧本并称,是文体“四分法”中的一种。现代人又称其为“美文”、“不同凡响的美的文学”。2.种类

 叙事写人散文

 写景状物散文  议论说理散文 3.特征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征。

 形散

 内容散

 “章法”散

 “笔法”散

 “神不散”

 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不论散文怎样“散”,但总有一条线索贯穿始终,作者总是围绕一个主题,放开去,收拢来。

 内在韵味、情趣笼罩着全篇,或清新、或隽永、或华美、或古朴,因作者的风格而异。情趣虽各异,归旨却为一。

4.如何使“形散”与“神不散”有机交融,需要作者的筹思和才华。

5.吴伯箫: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古代散文是这样,现代散文也是这样。《<散文名作欣赏>序》

二、散文欣赏

散文鉴赏的根基也只能是“形散而神不散”。

1.品散文的神韵

 诗有“诗眼”,散文有“文眼”。“文眼”是指能表达或暗示作者情感或文章主旨的警策词句。

 刘熙载:“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 《艺概·词曲概》

 玛拉沁夫:抒情和叙述的目的是引出发人深思的哲理。《哲理的探索》

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被称为“千年绝唱”,首句“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文眼”。

 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苛政猛于虎”,可谓“文眼”。2.抓散文的线索

 刘熙载:散文,“文如云龙雾豹,出没隐见,变化无穷。”“文之神妙,莫过于能飞。庄子言鹏曰‘怒而飞’,今观其文,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殆得‘飞’之机者。” 散文是“飞”的艺术,所以“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为吾所施。”《艺概·文概》  纵式(或以时间为序、或以空间为序);

 横式(或以事理为序,或以情感为序,或以事物为序);例如,欧阳修《醉翁 3 亭记》以“乐”贯穿全篇:山水之乐、四时之乐、游宴之乐、与民同乐。

 纵横式(纵式、横式的综合运用)。

例如姚鼐的《登泰山记》,既以游踪为序,又以雪(物)为线索贯穿全篇。3.欣赏散文的表现手法

 抒情手法——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因事写意。

 叙述手法——人称变换、方式变换、技巧变换等,形成见情见性的叙述。

 描写手法——精致的工描、写意的白描,收到以形写神的效果。

 诗化、意化手段——把散文写得如诗如画,给人以情的陶冶,美的愉悦。

三、散文欣赏的中外比较

 共同点:历史散文是其他散文,如游说、小品、抒情散文的母体。

 不同点:

范围:中国的历史散文注重博而全,且史论发达;西方的历史散文侧重社会历史的一个侧面。

作者:中国的历史散文以官修为主;西方的历史散文多为私家著述。

表达:中国的哲学、政论散文气势雄阔,文学性强;西方的哲学、政论散文常探讨某一个问题,文笔精巧严谨。

立意:中国散文的意靠“养”获得;西方散文的意靠“思”获得。

第二节 中国古典散文欣赏

一、先秦时期

1.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等 2.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二、汉魏六朝时期

1.赋--汉代文学的代表

 发展阶段: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

 代表作家: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张衡、赵壹等

2.司马迁的《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时代: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 体例: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130篇,52万余字

 文学成就: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语言高度个性化,极富形象性和表现力

 地位: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和传记文学的新纪元,代表了两汉散文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曹植的《洛神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归去来辞》、庾信的《哀江南赋》、郦道元的《水经注》

三、唐宋时期

1.唐代古文运动

 韩愈

 柳宗元

2.晚唐小品文

3.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 欧阳修

 苏轼

4.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四、明代

1.明初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作品

 刘基的《卖柑者言》 2.台阁体

3.前后七子: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4.唐宋派:提倡唐宋古文传统

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5.公安派: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6.竟陵派 7.晚明小品文

 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8.复社、幾社

 张溥的《五人墓碑记》

 夏完淳的《狱中上母书》

五、清代

1.国初三大家--魏禧、侯方域、汪琬

2.桐城派--清代最著名、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3.清代骈文中兴:陈维崧、袁枚、洪亮吉、汪中等为主。

第三节中国现当代散文欣赏

一、现代散文

1.五四时期的散文

 主题:反帝反封建,宣传民主和科学,提倡个性解放。

 成就:扩大了创作题材--扩充了散文文体--杂文和小品散文;

 名家名篇。2.左联时期的散文

 幽默闲适小品--林语堂与“闲话风”;

 现代杂文--鲁迅与“鲁迅风”;

 京派散文--何其芳与《画梦录》;

 报告文学兴起--夏衍及其《包身工》等。3.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散文

 报告文学再度勃兴,例如丘东平的《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等。 杂文创作兴盛,例如梁实秋的《雅舍小品》,张爱玲的《流言》等。

二、当代散文

1.解放后十七年的散文

 两次散文创作高峰——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20世纪60年代初期。

 著名散文家

诗人散文——杨朔及其《茶花赋》;

战士散文――刘白羽及其《长江三日》;

学者散文――秦牧及其《社稷坛抒情》; 杂文――邓拓、吴晗和廖沫沙及其《三家村扎记》。2.文化大革命时期,散文界一片荒漠。3.新时期的散文

 报告文学很有“轰动效应”,例如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

 文艺性诗书,例如巴金的5集《随想录》,代表了新时期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散文

 总体趋势:散文创作朝多元化发展。

 “散文热”现象: 学者式的文化散文,例如余秋雨;

作家式的人文散文,例如贾平凹。

一、散文的欣赏

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散文的概念和范围,随着文学 的发展在不断演变。在我国古代,凡是与韵文、骈文相对,不押韵不排偶的散体文章,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叫散文。人们有所谓“六经之中,除诗经外全系散文”的说法(即古代散文的含义)。文学史上称的先秦散文、汉魏散文、唐宋散文等,都是包括除韵文以外的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的散体文章的,而且成了我国文学的正宗。不过那时侯人们没有叫它散文,而是称之为文章。“唐宋八大家”和《古文观止》便是古代散文的代表。

作为文学一部分的散文的这一名称,是在“五四”新文化兴起后才出现的。“中国向来没有散文这一名字”,“我们现在所用的散文两字,还是西方文化东渐后的产品,或者简直是翻译也说不定”。我国“五四”以来,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由于各种文学样式逐渐成熟,趋于完善,“散文”的概念有所缩小,而把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称为散文,它包括随笔、小品、杂文、传记、游记、速写、报告文学、序跋、日记、札记、书信、回忆录,等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各种文体的含义和特征日益明显,许多原来称为散文的文章体式又各自独立成类;因此,现在一般所说的散文是指的更狭义的文学作品。它的含义应该是:散文,是指区别于诗歌、小说、戏剧,又区别于杂文、报告文学等,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以叙事、抒情为主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因为它选材海阔天空,“半瓣花里说人情”,“一粒沙里见世界”,篇幅短小,反映现实生活迅速及时,人们把它称为“文学轻骑兵”。亦即我们本章所讲的散文(195):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艺性散文,把不具文学特性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划出了散文的范围。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文坛,除了长篇小说较热之外,其它文艺体裁较沉寂。既没诗也没歌,诗歌不断走下坡路,通篇说的是大白话,写诗的比读诗的人还多(诗歌应与时代和人民结合才有价值)。“先锋派”小说晦涩难懂,再不就是美女(男)“作家”的“身体语言”小说(网上曾经轰动一时的“木子美”便是典型),尽管备受舆论的批评,读者也不“买帐”,可作者们还孤芳自赏,自我感觉良好。戏剧就更是门可罗雀,不景气,“夕阳艺术”真不为过(粤剧,要“上山下乡”才能维持下去,剧场里坐的观众都是老年人)。不过,散文却一枝独秀,一直繁荣发达。这时最红火的就是散文随笔,尤其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碎片》等作品,读者最爱读,特别受欢迎。这是余秋雨先生九十年代在国内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散文,在社会这反响很大,其中有些文章不止一次在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非常精彩,很有才气、机智、深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中国文化有深刻的思考。《文化苦旅》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 魂和人生密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思考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应有的人格。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同时也有守护继承。余秋雨每到一处讲学游历,都对当地文化烂熟,但写出来又有其艺术加工。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富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是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阳关雪》等,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惧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分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毛笔文化,文人的思想寄托,毛笔“与知识分子的命运相连,但沉溺其中,阻碍与外面世界的沟通”。“乌蓬船文化”“夜帆船”是中国文化的缩影,笑谈中挥霍生命脉,西方正发展现代科学理念,狄德罗,永远驶不进现代化的航道。《废墟》也是一种美,孕育现代化文明。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家住龙华》等。《这里真安静》夜里日本的军人、妓女、文人。三维结构,运用小说的想象文笔非常优美,构思独特。为保吸引读者,小说的写法,有情节的要求吸引人,文字漂亮,但又有理性和感情,可不泛情,表述机智,现代白领特别喜欢看,调节工作紧张的节奏,提高文化素质的要求。余先生的散文意境独特,“言已尽而意无穷”,不愧是当代散文大家。讲到当代散文,我们必须读余秋雨的散文。

一、散文的分类

(一)记叙散文:这是一种指以记叙事件、描写人物为主 的散文,往往也洋溢着浓厚的抒情气氛。它在表现上与小说相似,但不象小说那样用典型化的手法塑造人物。

它是通过叙写真人真事、真景真物来反映现实生活,如参观记、访问记、见闻录、传记、游记、琐忆等等。记人的,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叙事的,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景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状物的,老舍的《小麻雀》。

(二)抒情散文:这是一种以描写景物、具体生动地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散文。它在反映生活的方法上与诗近似,但它又不象诗那样要讲究节奏和声韵。如周墩的《爱莲说》高尔基的《海燕》、茅盾的`《白杨礼赞》、朱自清的《背影》、刘白羽的《长江三日》等。

(三)议论散文:这是一种寓理于象、借端寄慨的散文,是指除杂文以外的,以议论为主,借助形象说理,具有鲜明的文学色彩的散文。韩非子的《买椟还珠》等。《文化苦旅》。

三、散文的特点

(一)、题材广泛,体式多样

不管何种文学形式,都可以从多方面反映生活,题材都是丰富的。但是,散文的题材,比起其它文学样式来,更少受限制。凡是人事景物、感触情思,既不能做小说又不适宜写剧本的,都可以用散文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既可抒喜怒哀乐之情,又可叙古今中外之事,不 可论文,史、哲、经之理。冰心就说过:“我们的前辈作家,拿散文来抒情,来说理,来歌颂,来讽刺,在短小的篇幅之中,有时‘小题大做’,从一粒沙来年一个世界,真是从心所欲,丰富多彩!”总之,大至于宇宙空间,小至于针头线脑,均可在散文的笔下,生发出一篇散文来。“一叶且合人意,虫声有足引心。”比如,一片霜叶,小说家就很难以之为主要内容写成小说,而散文家却能以其制作出思想深邃,凝聚着时代风烟的佳作,如鲁迅的《腊叶》。又如,一个古城,戏剧家就不能以之为对象写成剧本,而散文家却以之结撰成为饱孕着乡土之情的精品,茅盾见白杨挺拔而命笔,写成了《白杨礼赞》;刘白羽因在“江津”号上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写出了情文并茂的《长江三日》„„总之,作者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都可以摄取来作为写作散文的题材。所以鲁迅说,散文的“题材应听其十分自由选择,风景静物,虫鱼、即一花一叶均可”。散文在反映生活的时候,不象诗歌那样讲究韵律;不象剧本那样分场分幕;不象小说那样要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只要适应内容表达的需要,它可以选用多种样式。除一般常用的文章样式外,也可以用书信体,日记体,对话体等。正如鲁迅所说的:“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鲁迅的《过客》是对话体,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是日记体,冰心的《寄小读者》、周作人的《乌篷船》、陶斯亮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是书信体。

(二)、结构形式上自由灵活,形散神集

即它的结构灵活,笔法疏放,文句自然。散文,往往是以主观的情态处理客观的事物,因此它的结构形式也往往取决于作者感情的波 澜。它不象小说那样一般要有紧凑的故事情节贯穿全篇;也不象诗歌那样要分行、分节或分章,反复咏汉;也不象戏剧文学那样,要按剧情矛盾的冲突的发展分幕分场。它只根据所写事物的内在逻辑联系,把内容不同的生活片断串成篇。它可以有人也可以无人,可以有故事也可以无故事;可以按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组织材料,还可以按作者的思想认识或见闻、感受将某一片断、某一场景、某一事件连缀成文。总之,它既注意一般文章结构的美学原则,即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又体现了散文这一特殊体裁的特点,即要松动,散得开,在抒写中可以随时插入其它事情,一环扣一环不是那么太紧、太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结构就比较灵活。作品开头用两句话点出题意后,笔触轻轻一宕,转而着力铺写“望不到边际”的西北高原景色;接着用虚拟手法提出人们对于高原景色感到有点“单调”为下文托出白杨树蓄势,然而又没有立即引出白杨树,只是说有三五株象哨兵的树。而转到写白杨树,转得十分急骤,写得颇有气势,造成了结构中的第一个“凸峰”。在上“凸峰”以后,又转而用较为舒缓的笔调写白杨树的,枝,叶,皮。到此,白杨树的情状似已写完,但随即又写它的内在特质,点明它的象征意义,这是结构中的又一个“凸峰”。这样峰回路转,突起波澜,欲扬却抑,抑扬相间的特点,体现了结构上的灵活性。但是它在材料布局上又是严密有致的。

笔法疏放,主要表现在表达方式方面的自由灵活。小说必须是对客观事物作具体的描写,即使是议论,是感想,是观念的陈述,也必须纳入具体的描写之中。而散文就比较自由灵活,它可以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或者叙述事件的发展,或者描写人物的形象,或者托物抒情,或者抽象议论,或者进行说明,或者采取对话,或者多种方式综合运用。总之,可以根据表达内容和主题的需要,随意变化。

散文是抒情的。作者的主观感情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使其感情能自然而有致地倾流。因此它的写作是文随情生,随顺自然,较少斧凿痕迹。特别是在文句方面,该骈就骈,该散就散。散文的行文如流水、随物赋形,流转自如。比如许地山的脍炙人口的散文《落花生》,开头说种花生收花生;接着说吃花生议花生,畅谈花生的用处;最后说做人要象花生那样,“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全文如拉家常,行文自然,故事动听,意蕴深刻。总之,散文在表达形式上是不拘成法的,它无论在结构上,在笔法上,都显得“散”。而由于散,文章就得写得生动活泼,蕴籍无穷。使人读后感到自然亲切,心情激荡,饶有兴味,并由此及彼地领会到更多更深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计,有人说“散文贵散”这是颇有道理的。但是,散文贵散,并不是说散文可以写得散漫而没有中心,在结构上可以松松垮垮。它自由不失纪,变化不离宗。它同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同样有明确的主题,周密的构思,精心的选材,精巧的结构,表达方式的恰当的运用。一切受限于主题之下,显现出“散而不乱”。

李广田在《谈散文》中说:“说散文是‘散’的,然而既已成为‘它’,而且假如是一篇很好的散文,它也绝不应当是‘散漫’或‘散乱’,而同样的,也应该象一座建筑,也应当象一颗明珠”。曹靖华的《花》,它的主题是说明培养祖国的花朵这种平凡的劳动的重大意义。文章从苏东坡咏花谈到鲁迅咏花;从别人咏从谈到自己栽花;从花的可贵可爱谈到祖国的“宝花”——新生一代的可贵可爱;从而谈到当年鲁迅 的“护花”,解放后党和毛泽东同志的“育花”;从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谈到繁荣儿童文学创作的意义;最呼吁人们要“有心栽花”,让“宝花”在党支部的春风化雨中,迎风怒放,为祖国增添几许春色。这就看出了它选材自由,结构灵活,笔法疏放,文句自然,但它却毫无松散神集的特点。(三)、真人真事、真实真感

作家的笔触伸进历史领域,便有了传记散文;它的笔伸进地理领域,便有了游记散文;伸进哲学、政治领域,便有了议论性散文;伸进科学技术领域,便有了说明性散文。散文既然要与历史、地理、哲学、政治、科学技术等攀亲,就不能不受这些领域的影响,从而养成与其近亲——诗歌、小说、戏剧文学的不同性格。也就是说它不依靠虚构(诗歌、小说、戏剧文学是虚构的真实),而是要描述真人真事、真物、真景。“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特征,散文家们要依靠旅行访问、调查研究来积累丰富的素材;要把事件的经过,人物的真容,场地的实景审查清楚了,然后对能提笔伸纸,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它和小说、戏剧的主要区别就在这时里。”散文,一方面是对现实生活中真事、真人、真景的真实记录,另一方面,在文学的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四大部类中,散文和诗歌又最接近,都强调抒发作者对真实事物的感情。散文的作者,只有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有了深刻的感觉激起了强烈的感情,才能产生写作的愿望。散文的写作也只有表现了作者对一定生活事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一定的感情,才能有致力人的力量,起到一定的感染作用。

(四)言近旨远、短小精悍,表达手法多样

言近旨远是指作者在作品中从眼前所看到的、遇到的、想到的写起,引出了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深刻的含义和旨趣。短小精悍则是指篇幅短小,内容精炼。短小是对形式而言,具体指结构单一,层次少,语言精炼。一篇散文一般只有几百字千把字,或两三千字,五千字以上的很少。精悍是指内容而言,内容坚实,思想深刻,观点鲜明。这两者是互想联系,不可分割的。言之有物,内容精悍,才有可能谈得上篇幅短小;篇幅短小就需要内容精悍,就得言近旨远,言简意赅。我国古代的优秀散文都这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桃花源记》(陶渊明)、《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岳阳楼记》(范仲淹)、《爱莲说》(周敦颐)、《病梅馆记》(龚自珍)等都是没有上千字的。但是不管记事、写景、说理都材料具体,内容生动,意思深刻。现代散文也如此,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等,少的只有几百字,最多的也没有超过三千字,但是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法多样,都能给读者一个鲜明生动的印象。

四、散文的诗意

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与诗歌,除了语言表达的形式有所差别外,抒情的本质属性基本相同。所以特别强调有诗意(诗的意境)。即: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诗意是客观的景、物、人、事与主观的情、意、理、志的自然结合,即“境”与“意”有机统一而形成的富有韵味的艺术境界(200)。意境是衡量抒情文学(包括诗歌、散文诗和抒情散文)优劣高下的一个重要的美学标准,它能使作品产生“象外之旨,韵外之味”,“含不 尽之意于意外”,从而达到“形象大于思想”的艺术效果。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典型的诗情画意,优美清新的抒情性散文。

教学创作与欣赏 篇3

我们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学生差异,规划出“3—5—2格局”,即体现3个部门的不同特色、5个年级的不同序列、2个社团的不同特点,点面结合的课程框架将普及与提高有机融合,增进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情感,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我们设定了课程总目标和年级分目标,将每年3月和11月定为“俳句月”,每周兴趣阅读课上指导学生欣赏与创作。由于国内对于该领域的探索刚起步,开发教材必不可少,为此我们开发了一至五年级系统性较强的校本教材,目标与上海二期课改各学段要求相结合,我们还配套开发了教辅材料、教案集、课件等。

一、课程实施案例举隅

为了让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感受俳句欣赏与创作的快乐,我校设计了各类学习体验活动,形成了分层次、有梯度的课程体系,详见下表。

此外,我们立足“俳句欣赏与创作”的校本课程,调整寒假作业:取消所有的语文书面作业,改为以“春节”为主题,创作一首俳句,并配上图画。在创作俳句中,学生们通过观察、体验生活,抓住与“春节”有关的元素进行创作。在创作俳句中,学生们知道了守岁、压岁钱、剪窗花,了解了年夜饭、拜新年、迎财神、猜灯谜的习俗,还动手做灯笼、拉兔灯、写春联、贴福字、包汤圆。他们在创作俳句的活动中了解、发现民族的传统,感受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品味中华文化的悠悠诗韵,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他们因此欣喜不已,创作热情高涨。

开学后,各班都将学生们创作的作品张贴展示,并由师生共同推选优秀作品,然后专家组再行评奖。在“欢天喜地闹元宵”年级集会上,获奖学生受到表彰,被邀朗诵获奖作品。学生们用一首首俳句、一幅幅图画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二、课程建设的启示

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得到很多启迪。

1.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需要整个团队参与

我校全方位培训教师团队,打造了结构合理、层层递进的俳句指导教师的金字塔:全体教师知晓,语文教师跟进,骨干教师探究,特色教师带领,专家教师引领,校长牵头。全体教职工人人皆是课程的支持者、设计者、实施者、改进者和管理者。

2. 学生可以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在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们创作了大量丰富的俳句作品,我们将其收录汇编进俳句校本教材中。高年级学生的作业成为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作品,打通了高低年级交流的通道,这样的教材让学生备感亲切,爱不释手。

3. 注重与其他学科有机整合

我校还注重校本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如在美术、音乐、体育、自然、信息等学科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课程的综合性。

4. 评价注重过程性、多元化

教学创作与欣赏 篇4

《斗笠》这首小小的诗歌于2002年6月16日在《人民日报》发表后,引起了一些反响。

不少读者来信告诉我,这首诗歌像一粒小小的石子,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激起了波澜,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年母亲节,我站在母亲的遗像前,对母亲产生了深深的思念。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大我们姊妹6个,她那普通而闪光的一生,常常感动着我。怀着对故乡和母亲的深深思念,我想创作一首反映故土情结和母爱的小诗。主题有了,就要选取一个小的角度,把一个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个小的载体上。想来想去,觉得用故乡的斗笠来反映这一主题最具代表性。由于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长期生活的积淀,一个个新鲜的画面、一个个新奇的意象便涌流在我的笔端,我激动得不能自已,便一口气写出了小诗《斗笠》。

《斗笠》这首诗并不长,只有五节二十行。它的内容也并不复杂,写了儿子在离开家乡的时刻,母亲没有什么好礼物相送,只吩咐儿子戴上一顶斗笠。然后,由斗笠生发开去,把故土情思和母爱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一位母亲崇高而伟大的胸怀,展现了一位母亲崇高的思想境界。

一首如此简单的小诗,何以会产生这样大的艺术魅力呢?我想,应该归结为小诗的亮点点燃了读者的眼睛。一首优美的诗歌,应该由许多亮点组成。亮点就是诗的闪光点,它常常隐藏在诗的字里行间,在读者读诗的时候,它便从诗中跳出来,使读者眼前为之一亮,点亮了读者的眼睛,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这就是诗的艺术魅力。这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亮点,往往由奇特的瑰丽的意象组成,一连串的闪光点,有时显得“妙语连珠”。有着妙语连珠的诗歌,一定会深深地感染读者,给读者一种愉悦的美的陶冶。

小诗四句为一段,每一段都有一至两个小的闪光点。“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故乡戴在头顶”,意象是新的,给读者一种新鲜的感觉。这是诗的第一个闪光点。接着,诗中写孩子不论走到哪里,都是故乡的第一朵蘑菇,这“一朵蘑菇”又是一个闪光点。在四句的诗歌里,有了两个闪光点,就会使读者茅塞顿开,给读者一种意境开阔的感觉。第二段写娘把鸟鸣编进斗笠,这是一个新的意象,又是一个闪光点。只有把鸟鸣编进斗笠,远行的孩子才能时时听到来自故乡的声音,即使在宁静的夜晚,也会有一串串鸟鸣滑进梦里。第三段写让孩子戴上斗笠,让孩子把这片故乡的热土靠近心胸。把斗笠比作“故乡的一片热土”是新的意象,这是这一自然段的一个闪光点。

正因为斗笠是故乡的一片热土,孩子不论走到哪里,都能采到来自故乡的温暖,即使是寒流侵袭的冬夜,也会感到春意融融。第四段把斗笠比喻为“故乡的花儿”,这是一个新的意象,也是一个闪光点。正因为小小的斗笠是故乡的一朵花儿,孩子不论走到哪里,都能闻到来自故乡的芬芳,而这泥土的芳香会在城市里弥漫,会拍打着城市的每扇窗棂。在诗歌四个小的自然段里,出现了五个小的亮点后,诗歌的最后一段,便是一个大亮点,这个大亮点就是把斗笠喻作“月亮”“娘心尖上的一点亮”和亮在头顶的“一盏不熄的灯”。由三个小亮点组成大亮点,提升了文章的思想内涵,深化了诗歌所要表现的主题。它告诉读者,娘给予孩子的绝不只是一顶斗笠,而是从娘心尖上摘下的一点亮光,这亮光亮在孩子的头顶,为孩子的人生征程点起了一盏明灯。不少读者来信说,诗的结尾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说,这是小诗一个个亮点产生的冲击力和穿透力,它们像一个个“抓手”,抓住了读者的心,使读者感到一种阅读的快感和美的享受。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了解这种创作手法。这种创作手法,仿佛一个人在旅途上行走,每走一段,就会遇到一盏路灯,许多路灯连接起来,就会把你的整个旅途照亮。写诗也是这样。一个又一个小的闪光点组合起来,就使你的整个诗篇在闪烁发亮。当然,这只是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手法,其他地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试着理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诗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写出与读者心灵产生共鸣的好诗来,才能写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点亮读者眼睛和心灵的好诗来。

王宜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少年月刊》杂志主编。出版《秋风娃娃》、《献给少男少女的诗》、《少先队之歌》、《笛王的故事》、《绿太阳》、《21世纪校园朗诵诗》等著作多部。曾获陕西省蓓蕾文学艺术奖、共青团”五个一工程奖”、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一等奖、第六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二等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这首诗是选读课文,配合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做延伸阅读。很多教师对选读课文不是很重视,不把选读课文作为教学的规定内容,这是狭隘的教学观。就《斗笠》这首诗而言,可能恰好需要教师进行阅读指导,因为它的写作方法与其他诗歌不太一样。

人教版课标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选了不少诗歌,但难度是逐步增加的。就本诗而言,已经不像低中年级的诗那样直白,它运用了不少现代诗歌技巧。作者认为,这首诗的一些新鲜的意象打动了读者,这种新鲜的意象给读者一种新异而别致的感觉。例如,“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你便把故乡戴在头顶”、“孩子,戴上这顶斗笠吧/斗笠里有我编进的鸟鸣”。这种语言方式是陌生而新鲜的,甚至用语法分析是“错误”的,但却给读者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所以,诗歌语言就是要挣脱日常语言的束缚,古今中外真正优秀的诗歌莫不如此,如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王宜振是著名的儿童诗人,他的童诗常常借用现代派诗歌中常用“思想知觉化”(也可以叫做抽象的事物具象化)和“自由联想”作为两种主要的创作手法。诗歌评论家孙绍振在《跨越时代的童诗》一文中,把这两种手法取名为“远取譬”。何为“远取譬”呢?他指出,“古典诗歌的想象变形,没有这么大的幅度。传统的想象,属于浪漫型的‘近取譬’,以生活的近距离感取胜,而现代派的想象则以‘远取譬’,因而联想不但遥远而曲折。”把两个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进行联结,而这个联结需要靠读者的联想、想象去补充,其审美愉悦也就在这联结当中。

小学高年级的诗歌教学绝不能一读了事,“在读中感悟”的教法可能让学生不能获得太多解读诗歌的技巧,而这种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如本册的《最后一分钟》也有很多的现代诗歌技巧。这个时候,教师不妨多看点诗歌理论的书籍,多给学生讲一点有关诗歌的“知识”,培养起比较纯正的诗歌趣味。

教学创作与欣赏 篇5

何谓现实主义?著名美术理论家王宏建在《中国油画与现实主义艺术精神》文中有过精辟阐述:“作为一种艺术思想的现实主义, 它的基本原则即是强调艺术关注现实的人生、社会和自然, 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 并真实地表现艺术家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和审美理想, 追求真善美的高度统一。”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是当时的现实生活和观念的写照, 群众文化是通过群众积极参与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群众常常是通过社区来组织群众文化队伍。社区是指固定的地理区域或者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以居住环境为主体, 其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 彼此相互往来, 行使社会功能, 创造社会规范物的社会团体。以社区题材为主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是描述一个时段, 固定地理区域内人们的社会活动的作品, 它不仅是时代的代表, 也深刻贯彻了我国”十一五”以来实行的社区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主题思想.”十一五”以来, 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设施体系逐步完善, 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 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 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 这也是研究大师们社区题材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的时代背景。

社区是最基层的由群众社会团体组成的区域, 群众构建了社区, 社区缔造了群众文化, 也反映了群众生活和地方风俗, 地方性的群众文化是当地社区的代表, 社区活动的展开, 是调动文化氛围以及和谐社会风气的有力杠杆。

二、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现实主义风格美术作品

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 最初的作者就是群众,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包括群众文化, 是对优秀作品健康向上的理念, 潜移默化中对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道德情操是很好的引导, 欣赏古典, 近现代艺术是对文化的传播, 同时也是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种措施。

社区是指固定区域的居民有着相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基础结构, 以社区为题材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美术作品能反映一定时期当地的民俗风情和文化风格, 画家们常以描绘社区展示当地人们的生活和一定时期人们的精神世界。以社区和风俗为主要题材的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可以反映一个时期的日常生活和民风民俗。说到中国的现实主义风格的美术作品, 就不得不提《清明上河图》了,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实再现宋代的生活风情, 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反映了北宋时期繁荣的经济生活, 也反应了群众所做和所想, 是群众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清明上河图》通过对北宋都城汴梁的经济生活与民俗风物的描绘, 歌颂了创造历史和社会财富的下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清明上河图》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首先, 从内容上看, 《清明上河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来摄取所需景象, 这也就是“散点透视法”。画中以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以及驴、马, 牛、骆驼等牲畜以点的形式呈现在画面上, 以城楼、河港、桥梁、货船, 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为线, 以山川, 河流和原野作为面和谐地组织成统一的整体。值得一提的是, 《清明上河图》中共画了人物八百一十五人, 神态各异, 衣着不同, 从事着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不同的活动, 有亭台楼阁共三十余座, 无论是村社还是楼宇, 都刻画入微, 牲畜六十多匹, 如此庞大的数据呈现在画面上, 给观者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犹如一部静止的电影, 内容之丰富, 令人回味无穷。

其次, 主体突出。《清明上河图》无论从视角还是数据上, 都是庞大的, 如此丰富的内容却给观者一种多而不乱, 繁而不杂的视觉享受, 作品整体的结构严谨, 长而不冗。画面中的人物和景别无论从疏密、简易、动静还是聚散上, 都得到合理的安排, 画面的重心不会因为人物聚集而偏移, 这种浑然一体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画家张择端的高超的绘画水平和画面组织能力。

再次, 详略得当。画家以精致的手笔描绘了作品的细节, 画面的每一笔都体现了北宋人民的生活常态, 细致入微的刻画让每一位人物跃然纸上, 作品细致的刻画甚至连楼阁内的摆设, 船只上的物件, 结绳系扣的花式都一一呈现在画面上, 但是也不乏用大手笔, 画家选择的代表性和形象性, 具有内涵和感情的人物和楼宇为代表, 在“大”中绘“小”, “粗”中绘“细”, 谨小而又不失全貌, 内容丰富而又不失重点, 令人叹为观止。

张择端高度的艺术概括能力和绘画技艺让《清明上河图》得到后世之人的赞赏, 作为全景式的古代现实主义艺术大作, 无论是远郊还是城郭, 河野还是街市, 通过画家的传神之笔都能得到准确生动的表现, 全图的大小、远近、疏密、动静都栩栩如生的呈现在画面上, 充分体现了“散点透视”的娴熟技巧, 这幅画构筑了宋代绘画的整体风貌, 为后人呈现了一个完整的北宋民俗, 是一件完整不可多得的绘画艺术作品。

三、以忻东旺的绘画作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现实主义风格美术作品

中国的现实主义绘画在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之后, 在当今的画坛上忻东旺是我国当代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对当代中国绘画具有历史性的贡献。忻东旺创作了一系列的城市里的农民工形象, 画面真实感人, 也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现实生活和政治社会下的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忻东旺这种本土化, 民族化的审美样式是把西方绘画语境和中国文化精神的理念相融合而形成的, 忻东旺的农民工系列作品, 广泛引起了文化艺术界的关注, 在他笔下总能描绘出城市底层和城市边缘的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常态, 笔画的挥洒, 色彩的堆积让画面的厚重感十足, 他笔下的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思想感情, 忻东旺是中国油画新生代对于传统写实人物的再发展和人文精神传统的再继承, 他现实主义的作品深刻的体现了人性的关怀和对底层人民的思考。

忻东旺作品中的“线”的艺术技巧是他的主要特色。“线”的造型也是中国画白描的主要特色, 是中国画的灵魂和中国传统特有的审美情怀, 他的作品总是深刻传“意”, 追求意在笔先, 忻东旺的“线”的使用并不是为了单独描绘一个人物, 而是源于客观物象的“意象”。在他的作品《明天, 多去转晴》中, 描绘了一群背井离乡的农民工急切上车的画面, 他们卷着铺盖背着行李, 准备到城里打工赚钱。画面的整体感觉清晰明朗, 民工的表情十分急切, 表现了他们想急切的到大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养家糊口, 想早点看到大城市的风光的思想感情。这幅作品也成了他的成名作, 忻东旺十分注重生活感受, 作品对具体人物的最具特征的局部, 在别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细节进行了入微的观察和审视, 从而使他独特的视角和观察方法令观者赞叹不已。

从表达方式来看, 忻东旺不拘精细写实、务求简约和追求主观塑造的主观表现力度给人以画面的迫近感和视觉冲击, 以及亲近感和疏离感两极的合体。在他的《早点》作品中, 表现的是早晨在摊边吃早点的人们, 画面中有老人又小孩, 人物的表情放松自然, 生动的展现了社区清晨人们其乐融融, 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线”的刻画最明显的要属他的《相识》这幅作品, 整幅作品体现了“骨法用笔”的美学观念, 把众多的人物线条勾勒的栩栩如生, 每根线条的穿插和呼应都为人物精神趣味的捕捉锦上添花。画面描绘的是许多年轻人, 他们聚在一起相识的一个画面, 整体感觉像是一幅摄像作品, 每个人目光都聚在镜头前, 脸上表情各异, 气韵生动, 他的“线”的勾勒让人物充满生机, 充分展示了现实生活的画面细节, 人物头部线条运用从中国壁画及工笔人物画中汲取营养, 五官线条清晰的传递了人物形象的写实性, 其精神意趣又像汉唐陶俑里的人物, 充满了文化内涵和戏剧性。以“线”造型的手法和中国画的“以形绘神”的理念的相融合的, 人物衣服平面化的处理方式, 线条粗细浓淡, 多一笔太浓, 少一笔太淡, 无一多余, 游刃有余地穿插在画面上, 让画面的充实而饱满。

许多艺术家对于底层的农民工过多的是悲悯, 同情, 揭露, 调侃, 无一是以高贵城市知识分子的眼光打量和俯视着这些底层人士, 忻东旺把一个个具体的农民形象刻画出沉重的关注和爱, 那些农民就好像是忻东旺自己, 或是他的家人, 也体现了他由农村走入城市而对农村和农民的爱一直不变的思想内涵。在新现实主义绘画思潮中, 忻东旺对中国大转折时期最大规模同时又最具时代特征的人口流动现象——民工潮, 给予热切的关注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他的作品以社会转型时期的底层人们的人格为关注对象, 作品中多含乡土的现实主义题材, 展现了他独特的民本思想。

四、以安德鲁·怀斯作品为代表的国外现实主义风格美术作品

在美国当代美术史上, 安德鲁·怀斯是值得注意的一位画家, 他的作品充满了迥异于美国花坛一般绘画潮流的特殊风格, 安德鲁既不主张跟随现代主义艺术的内倾创作路线去表现支离破碎、迷乱混沌、充满隐喻和象征的潜意识世界。出生于艺术家庭的怀斯, 在绘画理念上受其父亲的影响极深, 但仍保有其独特的创作手法与风格。怀斯以其丰富的记忆和联想, 将生活中的片段, 化作令人感动的画面。他描绘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物的画作, 精致逼真的写实风格, 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交流与调和。

安德鲁·怀斯独立偏行的走了一条冷门路线——用蛋彩作画, 除此之外对水彩画的绘制也相当感兴趣, 冲中也体现了他的个人艺术观念, 纯正的蛋彩画没有油画的光泽, 有干枯的质感, 也和他想体现的那种动人心魄的作品的朦胧感, 在他的作品《角落》中, 用蛋彩表现了冰天雪地中一处小屋的场景, 画面中萧索、荒无人烟, 只有干枯的树枝苍白的指向天空, 蛋彩的材质很好的把这种孤单冷清的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

以安德鲁·怀斯为代表的美国传统写实主义绘画风格, 是以生活中的真实片段为主要题材, 抓住人物瞬间化为充实的画面感, 安德鲁·怀斯极具个性特点的具象写实手法, 怀斯的作品以精致逼真的手法描绘了美国乡间自然风土人情, 透过乡间的小屋、花鸟鱼虫、山间野兽以及乡村的平凡劳作者, 表现了任何自然的协和, 在美丽风光的作品中, 怀斯以敏锐的视角捕捉到人性和生活, 他大量的干笔水彩画把人物内心的情感体现的韵味深长。

怀斯的作品中大部分饱含哀愁, 他的《1946年的冬天》就是为了纪念父亲的去世而花了五个月创作出来的, 作品中是一位身穿黑色大衣的少年行走于一片荒凉的山坡, 少年哀愁的面容犹如怀斯的自画像, 他身后的身影一直跟随着他, 表现了父亲去世后, 怀斯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画面的孤独感也代表着怀斯当时的悲痛情绪。

五、总结

群众文化是一种自娱自乐发展壮大的一种文化现象, 群文美术是群众的美术, 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弘扬, 又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与时俱进。群众美术的创作任重道远, 要想传承和弘扬下去,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提高群众自身的艺术水平, 建立开拓发展的新思路, 才能在时代长河中留下不灭的印记。

群众文化美术创作主要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以社区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更是能从历史和社会的高度看待某一时期人们群众的生活状态和人文风情, 现实主义艺术是最重要的代表风格之一, 艺术界风云变幻, 绘画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写也表达了艺术家自身的理想, 还能够反映当时世界的生活状态, 是生命形式的另一种表达。

摘要:群众文化美术创作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部分, 它是针对广大基层群众为对象的美术创作活动, 其中包括绘画、书法、雕刻和民间工艺等。它是人们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开发的基层群众美术活动。美术在群众文化中不仅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提高群众的审美品位, 还能繁荣群众的美术创作, 打造群众美术艺术精品。中国和世界的艺术界都一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作品, 这种以写实为主的绘画作品体现的是艺术家们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和关注现实的思想观念, 现实主义的艺术作品是当时的现实生活和观念的写照, 是活着的艺术的灵魂。本文从美术创作作品的题材和风格中分析了当时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和生存世界, 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现实主义,群众文化,美术创作,题材风格

参考文献

[1]安德鲁·怀斯写实主义画风及其对当代中国写实绘画发展的启示[J].美术2005 (9) .

[2]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 选自《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P150.

[3]朱吟春.忻东旺肖像画研究与实践[J].美与时代 (中) , 2012 (4)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平煤股份公司下一篇:上海人口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