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创作教学之我见

2024-07-31

儿童画创作教学之我见(通用11篇)

儿童画创作教学之我见 篇1

小学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我见

儿童文学作品源于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易懂,富有情趣,育人于简短的故事描述中,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类作品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都有儿童文学作品。因此可以说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忆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我觉得这类作品在当今的小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困境。

一、部分儿童文学作品不太适合儿童阅读

只要留意,不难发现,小学教材中的部分儿童文学作品并不太适合儿童阅读。选文有的缺乏时代感,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偏离年级特点;有的过多地强调教育性,使得入选的儿童文学作品缺乏审美性;有的缺乏童趣,过于抽象,经不起推敲;有的成人化倾向比较严重。

不能否认很多儿童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精品,经久不衰,是文化瑰宝,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儿童文学作品都适合现在的孩子。现在的孩子的生活与我们那个时代已大不相同,无论从生活环境、精神生活到理想愿望都可能发生了重大改变。但还是老套的儿童作品从思想内容上违背了现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不能对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影响。

二、教师对儿童文学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儿童文学的文体范围特别广泛,各种文体的内部特征及其重要性不尽相同。例如,童话这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有浓重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儿童小说则是为少年儿童所喜欢,易于被他们接受的,并且有助于他们成长的小说,同时应该具有人物、情节、环节这三要素。儿童散文篇幅短小、文情并茂,以真人真实为素材,真实地抒发作者真实的心灵感受和生活体验。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对儿童文学作品之间不同文体特征的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作为教科书的直接使用者――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教师,有的对此并不十分明晰。此外,作家的人生经历以及创作风格都能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文章以及创作特点,并且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等活动。教师有必要对这些内容给予关注和掌握,这也应该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必要成分。而目前教师阅读量偏低,不容乐观。

如果教师对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还处于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状态,也就很难引导学生对儿童文学进行学习,当然就不利于发挥儿童文学的功能和作用。

儿童诗、童话、寓言、散文尽管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作为儿童文学体裁作品,在教学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策略和方法。

第一,自主阅读――尊重学生感受。

教儿童文学作品,我们要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教,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应该少一点说教,多一点引导,让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并尊重他们的独特感悟。老师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大胆地打破传统,超越既往的主题定位,既从现实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不幸的故事,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是一个幸福的故事,在尊重儿童独特理解的基础上,让儿童体会到,我们不是一个廉价的同情者,而是一个反思者,能够在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懂得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我们应该学习窦老师的做法,一方面教师自己要多角度解读文本,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当然前提是合理,合乎道德。

第二,诵读――体会文学语言。

儿童文学作品大多是一些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小学生在这一阶段又是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采用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文学的语言美就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教师以生动活泼、饱含情感、富有儿童色彩的语言为儿童朗读,充分展现文学的语言美及其蕴含在语言之中的情感美,不仅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更能以真情牵引情感,以情感激发想象。其次,教师还要善于指导学生读,读那些语言优美、情感丰富的段落,读出狐狸的狡猾语调,大灰狼的凶狠,小白兔的活泼,老牛的善良等。读的过程应是语言、情感与思想和谐交融的过程。通过这样足够量的言语实践,可以更好地帮助儿童品味并实践文学语言的情感美与形式美,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儿童诗和散文最适合这一形式。

第三,表演――感受文学形象。

在发展儿童的智能方面,“经验和接触是真正的导师”(卢梭)。儿童对客体的认识是从实践活动开始的。因此,表演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无限广阔的思维、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演,会促使儿童更主动地去理解文章,把握形象,充分感受到儿童文学的形象美,同时又在特有的情境之中进行了生动的言语训练。揣测表演技巧以及理解角色心理的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交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还能使儿童产生丰富的美感体验,并学会欣赏自己,感受成功。寓言和童话最适合采用表演的方法。

儿童文学,作为一种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发展密切相关的文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它作为文学本身的特点,又要注意到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搞好儿童文学类作品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儿童画创作教学之我见 篇2

技法切入, 感受绘画语言的形式美感

在小学美术创作课教学中, 不但要用生动的语言、有趣的表情来吸引、启发学生, 还要做必要的技法演示, 以此来打消他们无从下手的畏难情绪, 激发他们的创作冲动, 如在教学《春游》一课时, 用轻盈的线条画出杨树柳树那生气勃勃的姿态, 小小的圆形画出田地里那毛茸茸的嫩叶, 以不同的曲线勾画小蜜蜂采蜜的情形, 用色彩轻轻地点出盛开的迎春花, 蓝色的天空中飘着几片好像棉絮般的白云等, 用简单明了但形象有趣的技法切入, 好像把学生带进了春游的情景之中, 唤醒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展现给我们一幅幅各具特色的春游图, 如鲜艳美丽多彩的植物图、广阔美好的乡村景色、富有童趣的风筝图等。尽管技法、构图是那样的幼稚, 但却表现得纯真可爱, 体现了少儿绘画语言的美感。

欣赏诱导, 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素材

美的情感蕴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表现生活中的美, 是小学生绘画创作的一个方面, 如《我们爱劳动》一课, 打开课本, 不同劳动情景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 想象人物的语言、内心活动及当时的劳动场面, 使学生感悟到劳动的光荣、劳动的美, 感悟用绘画创作赞美生活的魅力。生活中很多细小的事、常见到的、做过的却易被我们忽视的事情, 都蕴涵着美, 都是绘画创作的素材, 于是学生画出了一幅幅富有生活气息的《浇水》、《今天我值日》、《我帮妈妈做个菜》等作品。正如罗丹所说:“美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 而是缺少发现。”

拓宽思维, 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绘画是学生绘画创作的又一种形式, 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应注意想象力的培养, 在教学想象绘画创作时, 用儿童语言、肢体语言引导他们, 强化想象训练, 在抓物象基本形的基础上常做一些添加变形练习, 如对正方形进行添加, 可以变成手绢、窗子、电视等, 进而对它进行夸张的变形, 可以联想到火车、大桥、楼房、大象等。另外, 结合教材引导学生画科幻、梦幻想象画, 通过讲解, 看科普视频资料, 如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行、嫦娥探月卫星的发射、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多功能的机器人……, 这种贴近生活、富于幻想和色彩感染的方法, 诱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幻想, 在他们的画笔下, 形态各异的的《机器人》、奇妙多彩的《星座的联想》等绘画作品, 充分表现了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 提高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让学生开阔了创作的思路, 激发了创作的兴趣。

赏识点评, 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绘画创作教学中, 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 充分看待所有学生的亮点, 提高学生创作的自信心。对于学生作品, 不能过分苛求, 不能完全用色彩效果、画面层次、甚至“像不像”来评价, 有些学生的创作, 虽然画法上有缺陷, 可仔细欣赏, 你会发现他们画面中往往有如超越了时空、怪诞的结构、扭曲的线条、随意的主体等, 这些也是一种独特的魅力, 要对学生这类绘画创作给予赏识鼓励。因此, 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 我们必须多角度地看、审、评, 只有这样, 才能发现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也才会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展示自我, 感受绘画创作带来的喜悦。

儿童绘画教学之我见 篇3

一、绘画中的创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了记忆的机器,这是不应该的,不能用一堵墙把孩子与周围世界隔离开,不能让孩子失掉欢快的精神生活,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的世界时,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的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

在学期初,新书还没发下来,给一年级上课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在马路上跑的汽车,又画了树、太阳和云。布置做作业的时候,要求同学们仿照老师的样子也画一个,和老师比赛看谁画的好,巡视的时候看到孩子们一笔一划认真绘画的样子,我心里还挺高兴,他们画的那么像。当走到一个平日很调皮的孩子那里,发现他给汽车加了翅膀,我问:“你为什么不照着老师的样子画呢?”他说:“那样的汽车不好看,我的还会飞呢,是我的创造。”他的话当头给了我一棒,是啊,我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我于是拿着他的画给全班同学欣赏,表扬了他的创意,并启发学生,那么除了这样画,还可以怎样呢?顿时,孩子们七嘴八舌:“我的想在海上游”“我想画拉着新娘子的车”“我想画碰碰车”……于是有了许多新的创意,最后每幅作品都不相同,都很精彩。

课后我反思自己,差一点又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单纯的临摹老师的作品,为了达到所谓的统一与标准,所谓的美感。时间久了必定会抹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结果是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

二、绘画中的引导

在教学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情,进行有效的启发、点拨、引导。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是不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由此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激起学生学习的情趣,使课堂效率提高,就必须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切实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例如,给一年级学生上《太阳》这课时,我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多层次地挖掘教材,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分散性思维。这样,在课堂中即做到了普及了创作又使学生消除了创作的胆怯心理。在这一创作课中,我通过播放动画课件,用美妙的音乐展示了一个动感的太阳造型,又用多媒体让大家欣赏不同国家、不同年代、不同材料和装饰方法的太阳作品,看到大家兴奋不已,就让他们分小组交流自己看到不同样式的太阳的感受?有什么不同?你心中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等等。之后老师引导一天到晚的太阳都不一样呢,春夏秋冬的太阳也都不同,大家都你一言我一语谈论的兴致勃勃。引入他们进入太阳的创意想象中去。随即又欣赏了其他学生的作品,看到大家的兴趣真正被调动起来了,同学们在愉悦和不知不觉的气氛中完成了绘画的创作。重要地是培养了儿童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使课堂作业的每一幅画都是自己的创作画,都不相同。不仅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二、绘画中的辅导

美术绘画知识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它不仅需要老师的讲解,更需要靠从练习中去体验,去领悟。教师应细心去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边学边玩,边观察、边讨论、边绘画,让学生在快乐的情感体验中,去构思,去创作。不能将教师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学生,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与学生们融在一起,想在一起。一起讨论一起交流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多倾听他们的心声。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意愿,选择不同的表现方式。可以运用彩笔、油画棒、水彩等颜料工具,体验到不同的工具所表现的不同的美感。鼓励他们的异想天开。但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关键处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不能一味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描去画去涂色,因为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在教学一年级《滚动乐园》一课时,我让孩子们都带来了水果。首先一起玩了“凭味道摸水果、猜水果”的游戏。让学生把自己刚摸到的水果的感觉告诉大家。然后分组观察,找水果的特点。然后再品尝水果的不同味道,最后进行了滚动比赛。通过这样一步步的观察、体验、比较,都热情高涨的参与进来。这个实践步骤吸引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也抓住了孩子的好奇心。调动了积极性,学生在很开心的玩耍活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水果滚动时启发联想,“可不可以给它们起个好听的名字,如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水果撞击过程中,启发,“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老师在学生的讨论中演示一个水果变化造型,并帮着分析,引导构思并起稿,在涂色的时候也及时辅导,鼓励学生。可以给这些会滚动的水果穿上漂亮的外衣,根据创造出的运动中的水果人物,装扮不同的颜色。

由于有了刚才的看、摸的过程,以及老师的引导、演示的过程,学生能够表现出各种水果变化的造型。由此可见,绘画中教师的辅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学生的作品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表现的更好,有更大的提高。

三、绘画中的评价

在《益州名画录》中提到绘画的评价标准是拙于规矩,画不方,也画不圆;鄙视精工的彩绘。而我们在评价学生绘画作品时总是要求学生按照成人的绘画要求,以像不像来衡量画的好不好的标准。从真正意义上说,儿童的美术作品应该是独具个性,是创造性的表现。小学生具有着天真率直的心灵,无拘无束的思想,他们不懂什么绘画的技法,也没有画家的绘画水平,但是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表现出来,创造出富有特点的绘画作品。其作品各不相同,形态不一。教师应鼓励学生的这种“不同”,俯下身去,倾听他们的心声,观察他们宣泄出来的情感以及独具个性的作业效果。这是美术课特有的提供给学生发展个性、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

在评价学生的作业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是拿了几张作业,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每节课都如此,而表扬与批评的也几乎是固定的那几个学生,评讲的内容也几乎类似,如颜色怎么样,构图如何等。似乎就有悖于新课程标准里说的要否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长此以往,学生也就模式与老师的评判标准里,形成了统一的摸样。使自己的作品迎合老师的模板,丢弃了那“不同”的个体创造,最终失去了自我意识和创造意识。所以应该及时改正这种教学评价模式。

其实,在评价作业时,不管他们画的画多么简单,只要是认真对待了,努力了。就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不能去用同一个标准衡量每个学生。在老师的表扬下,学生就会更积极主动,开心的去绘画。而表扬也不能一味只是说好。应该是明确具体的。如:“你的想法不错;这个造型真美;这里的装饰花纹真特别,等等。”

其实孩子画的画不像又有何妨,能通过绘画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才是第一位的。看到他们自己沉浸在努力创造出来的,具有童稚的作品,满足于自己的创造快乐中。老师也会跟着幸福起来,跟着一起发现另一个美妙的世界。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其实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懂教育、不会教育的老师。特别是我们要面对几十个性格、兴趣、家庭背景完全不同的孩子,更要了解每一位孩子,选择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用心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环境,帮助其良好成长。我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用爱心浇灌出来的小树,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 尹少淳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艺术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之我见 篇4

班主任如何做好在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呢?我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全面了解留守儿童,深入研究留守儿童,作为班主任了解和研究这些儿童是整个工作顺利与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从留守儿童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和研究这些儿童个体和集体两方面,了解个体也就是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思想变化、学习成绩、个性特征、生活环境和家庭情况,也就是全班儿童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总情况。班级的学习氛围如何,班级整体倾向和存在的问题等,那么,这些工作如何下手呢?我认为:一是勤观察,观察是作为教师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二是谈心。班主任通过谈心,可以了解到这些留守儿童中易观察到的情况,使犯错误的儿童勇于承认错误,正确对待错误,另外还可以家访或他们的外出打工父母电话联系了解,其效果颇佳。

二、对留守儿童多些“情感管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能使他们“情动于衷”,长善救失,激励上进。我们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随时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公平参与教育活动,尝到成功的喜悦,鼓舞信心和勇气,用留守儿童的闪光点照亮其面。促其内因转化。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这些儿童长期得不到自己父母的温暖,不肯说话,性格孤僻,自尊心特强,如果班主任对他们动辄训斥、挖苦,必须使其内心日渐形成与周围对立的情绪,产生破罐破摔的心理,他们固有的上进心就会泯灭尽。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要想改变留守儿童,必须想方设法接近他们,业余时间多和他们参加有益活动,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多关心他们,使其树立自信。同时班主任还应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让这些儿童从心养成一丝不苟,认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发挥留守儿童特长,现在农村每所学校每班上都有许多留守儿童,他们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存在着明显差异,他们的成绩参差不齐,作为班主任,我就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做好留守儿童的个别教育,利用班会经常性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结合班级与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班规,作为学生的行为准则,要求他

们牢记条文,自觉执行,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并检查评比,作为“三好生”、“优干”评选的先决条件,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从而使班内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身心向着的方向发展。班主任既要看到留守儿童的进步,也要看到留守儿童的反复现象,不断地纠正其缺点和错误,不断鼓励他们上进,在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把留守儿童引上前进之路。

幸福的班主任

今晚的月光很美。月影潜入窗户,悄无声息。月光温柔,温柔得不像是寒冷的冬夜。面对这如水的月光,我的思绪超越了时空。我在想,同样是一轮明月,张九龄会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甫会说:“露从今夜白,月事故乡明”,苏轼饮着饮着,会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李白饮着饮着,又会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忽然,一阵电话铃声打断了我的遐思,噢,一定又是哪位粗心的孩子忘了作业了。一想到班上的58个同学,微笑和甜蜜顿时溢满我的心田。

学期还未结束,突然有着一种想提前给孩子们写评语的冲动。58个孩子,个个可爱。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端端正正的字迹是赵锦然、姚谦志的可爱;像模像样的表演,笑得灿烂如花是唐亦晨、吴若彤的可爱;调皮好动,课堂上爱插嘴是夏坤、张树智的可爱;美丽文静是陈瑶佳、陈哲彧的可爱;而王荣、邓之骏的可爱又在于他们的粗心马虎,爱提问题;吴慧、佘慧敏的可爱在于她们工作认真,劳动积极;马骥的可爱则在于他胖乎乎的身子,做操时显得有些笨拙的动作。。。

跟这一帮可爱的孩子相处已经一年多了,我真的越来越喜欢他们了。即使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我却始终微笑着面对他们,我要让他们每一天都很灿烂。是啊,他们喜欢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给他们更多的阳光。跟孩子们交往过程中,我总是喜欢和他们融为一体,为他们系一系鞋带,理一理头发,戴一戴发卡。。。而他们也总喜欢围拢在我的身边,拉一拉我的手,牵一牵我的衣角。。。

偶尔,在教室里走动的时候,我一发现过道上有碎纸片等杂物,就会立即弯下腰捡起。这时,我总会看到一张张充满羞色的小脸,还有从小脸上流露出对集体的责任感。马克。吐温说过:“人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因为,只有人才有文化,羞色就是文化的色彩。

同样的道理引导,老生常谈的说教与别致的启迪,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没有批评,没有指责,班中现在很少有乱扔垃圾的现象了。

不久前,班中的王云豪同学送我一只自己叠的纸船,在上面写道:“。。。老师,我把这船送给你,让它带着你走近夕阳。”同事看了,都乐了起来。有个同事故意问他:“王云豪,你知道夕阳是什么意思吗?”他摇摇头,天真地说:“不知道,反正我知道夕阳很美。”我恍然大悟,原来,《夕阳真美》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篇课文。多可爱的孩子,他们总是在用质朴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师的爱。谢谢你们了,好孩子。其实,走近夕阳,又有什么关系?不是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吗?更何况,在孩子们的眼中,我是有激情的、有理想的老师,这就够了。

儿童画创作教学之我见 篇5

【摘要】低年级是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是以适应其生存体验为中心的漫长的工作,对智障儿童今后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低年级智障儿童自理能力培养误区、培养重要性和必要性、具体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笔者的观点。

【关键词】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劳动是人类生存之本,而对于农村低年级智障儿童来说,培养他们劳动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其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智障学生由于身理和心理方面的障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离开校园踏入社会后能否自谋生计,关键在于生存所需的基本劳动技能,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不但能减轻家庭负担,还能减轻社会负担,在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培养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是以适应其生存体验为中心的漫长的工作,对智障儿童今后的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一、走出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误区

首先是家庭教育的误区。智障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家庭条件状况和家长的自身素质,普遍形成两种表现:要么穿衣、洗脸、吃饭、擦屁股等等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让孩子动手;要么觉得自己的子女反正是残疾人,没有什么培养的意义,任其发展无所谓。家长这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导致智障儿童丧失了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形成事事依赖的性格。其次是学校教育的误区。很多启智教育的老师虽然知道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知识传授和智力开发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了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活动设计,导致智障儿童在集体生活大环境中依然具有很大的依赖性。第三是培养方法的误区。有的家长和老师由于急于求成,采用简单、粗暴的培养方式,这在挫伤智障儿童自尊心的同时导致其丧失了信心。

家长和老师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让智障儿童有意识地自己动手,让他们通过锻炼建立信心,能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简单任务而感到自豪;这是智障儿童建立自信心、具有成就感、独立性、意志力的有效前提。

二、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

低年级是智障儿童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首先,通过智障儿童的学习参与、训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方面有利于其肌体和运动协调能力的发展,对其智力开发亦大有脾益。其次,培养和提高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可使其逐步适应校园集体生活,智障儿童从家庭进入学校园,置身一个全新的环境,固有的依赖性使他们很难适应,通过吃饭、穿衣、洗漱、入厕、整理床铺等基本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其尽快适应校园集体生活,同时有助于其养成独立自信、不依赖他人的性格。

三、低年级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

首先,家庭是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起点,父母是其能力训练的第一位老师,日常生活自理技能是对智障儿童最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因此,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智障儿童后期的成长,这就要求家长必须转变“包办代替”、“没有培养意义”等狭隘的教育观念。其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要转变“以开发智力和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观念,要把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纳入教育活动计划,设计一些培养自理能力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教他们诸如穿衣、洗漱、收拾餐具、整理床铺和文具等基本技能,并在训练中加以强化,使其形成习惯。

2、激发兴趣,增强自理意识

由于智力因素,智障儿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家长和教师机械的说教对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一般起不到什么作用,因此,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在一定的环境中对其实施训练,通过观看视频、创设生活自理游戏情景、小竞赛等方式,激发其兴趣。其次,家长和教师的包办代替,会使智障儿童形成错误认识和依赖性,必须通过“我能、、、”、“我会、、、”等活动创设正面教育,从精神和心理上入手,激发智障儿童生活自理的愿望,增强自理意识和自信心,通过动手能力和意识。

3、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智力因素极大地限制了智障儿童的动手能力,通常情况下,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正常儿童几乎不用学习就能完成,而智障儿童往往需要反复多次,且最终完成效果始终不尽人意;因此,必须从入厕、穿脱衣物、基本洗漱、收拾餐具、整

理床铺等最基本的技能入手。同时,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简单、粗暴的培养方法往往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要根据智障儿童的身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循序渐进地去实施培养计划。

4、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由于智障程度不同,智障儿童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智障儿童,培养目标要有所差别,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对于智障程度相对较轻、具备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儿童,就以相对较高的水平要求;对于智障程度相对较重、基本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儿童,要相对降低要求标准,不可强求,更不能鄙视。由于智障儿童能力较差,畏惧感强,对它们的点滴进步,切不能忽视,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愉快,使之形成推动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动力。

5、反复训练,巩固提高

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反复、漫长的过程,不可能经过一两次训练就取得显著效果,家长和教师要对其进行反复训练,加强巩固练习;在日常生活的入厕、洗漱、饮食、排泄等活动中到处可以体现出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水平,要抓住这些关键时机,加强指导和监督,使其形成习惯,让平时掌握的自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6

很多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写了,内容也很陈旧,似乎都是曾经说过写过或是别人说过写过的,久而久之,对作文也就产生了厌烦情绪,学习作文的目的也无非是应付考试,这显然是教育事业的一种悲哀,同时又是对中华美文的一种亵渎。谁不喜欢美?谁又不喜欢快乐呢?我想,教师在教学中努力让学生发现美并从中获得快乐,是作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在探索作文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并恰当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才能主动读书、悟理,教师利用教学的有利契机,积极引导学生发现中华美文的情趣与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品读名篇佳作,如在讲授《最后一课》时,指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后,再品读“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这个比喻句,生动的写出了即将亡了国的韩麦尔先生真挚深切的爱国热情,他把法语视为祖国的同义语,热爱法语就是热爱法兰西祖国,因此,他们格外珍视这节课,并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自己祖国的神圣职责,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能更深入体会到“最后一课”的真正意义,那就是法兰西人民将对统治者的恨和对祖国的爱都凝聚在“最后一课”中,教者还可以此生发开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借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会有水到渠成之效。

紫砂艺术创作之我见 篇7

宜兴紫砂陶艺起源于宋代, 历经明清两代的蓬勃发展, 到今天在壶的造型艺术上已日臻完美和丰富。紫砂泥是我们宜兴的特产, 是大自然赐予宜兴的宝贵财富, 发展至今, 用紫砂泥制作的器物, 从单纯的生活用品, 发展到一般手工艺品, 再发展到艺术品。我从事紫砂陶艺工作已有多年, 通过对紫砂艺术的研究和创作, 我认为要把普通紫砂泥土作成一件好的艺术品, 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熟悉和掌握紫砂泥的材质及基本生产规律

紫砂泥的最大优点是可塑性好, 生坯强度高、烧成和干燥收缩小。这为多种多样的造型提供良好的工艺条件。形制如意, 多复杂的东西都可以做, 经过反复制作和特别处理可产生其他陶瓷所没有的视觉和触觉效果。紫砂丰富的肌理色泽和无拘无束的表达性能, 使得我们在造型创作上可以展开创造性思维。一件成功的作品, 必须做到极富神气, 壶体与嘴、把、纽比例恰当, 组合协调, 口盖接缝严密, 使用时端提舒适顺手, 注茗流畅, 止水利索, 使使用者在使用时产生一种快感进而引发美感。其大小比例、厚薄轻重均恰到好处, 造型端庄, 精密度无毫发之差。紫砂器皿的制作, 从采泥炼制、造型构思、布局设计、打模成型, 到控温烧成, 都是经过先辈一代代艺人长期探索、实践、制作演进, 逐步形成精妙的工艺, 立规而法, 使之成为世界陶瓷之林中的佼佼者。因此我们在制作中必须要遵循其规律, 一旦背离势必导致粗制滥造、鱼目混珠。

二、尊重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尊重传统首先要进入传统, 需要更多的冷静和理智来重温和认识那些传统的经典样式, 使自己“内外皆修”, 即“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思考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发展关系, 搞清楚自己作为一个紫砂人的历史责任和行为规则。同时又要懂得如何选择传统, 传统是一份“营养大餐”, 如果囫囵吞枣则容易导致“消化不良”。优秀的紫砂人应懂得如何汲取“营养”。如顾景舟大师有许多造型是仿古之作, 但这种仿古, 行内人一眼可以看出顾景舟自己的风格。其次又要走出传统, 这就好比读书一样, 进得去还要出得来。进去是为了汲取, 出来是为了创作。掌握紫砂传统中的一些经典造型、一些基本精神、一些本质思考, 却能跳出传统, 使传统为我所用。

最后我们必须有创新, 这与传统并不矛盾, 今日的创新就是明日的传统, 时代要求创新, 但创新又不只是求新求异, 创新又包括了对使用要求的分析研究和适应措施, 对工艺材料和工艺技术的选择和利用, 对造型形式美的认识、理解和创造, 在传统基础上赋予作品独一无二的气质, 使其成为一种区别于古人的创新。在紫砂历史上, 赵梁、元畅、时鹏都是名家, 但三家都没有独创, 只是习供春以来的制器, 没有什么更多的变化。而时大彬, 早期多仿供春壶。后多与文人交往, 改制小壶, 风格为之一变, 却也建立了一种自身的风格, 影响较大。

三、提高个人文化素质, 与其他文化艺术相结合

紫砂艺术作为艺术种类之一, 既有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 又必须与其他艺术相结合才能在艺术宝库长盛不衰。因此要创作好的艺术品, 个人必须要具备综合的艺术气质。这要求我们在文学、绘画、书法、音乐、陶刻、雕塑等艺术领域都要全面发展。同时与其他艺术家及文人相结合也是目前紫砂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宜兴紫砂陶瓷之所以长盛不衰, 很大程度上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丰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明清, 就有很多文人士大夫直接参与到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 提倡素面素心, 清雅宜人, 或在壶体上镌刻题铭, 切壶, 切茶, 切景, 诗、书、画融于一壶, 就单仅一件普通器皿, 也会因为知名学者、绅士为其题铭、镌刻而身价百倍。不讲章法, 胡乱涂鸦、哗众取宠, 其实毫无文化可言, 因此没有文化底蕴的紫砂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四、创作中要遵循真善美的原则

真善美是一切艺术的不懈追求。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创新制壶时立意必须扬善弃恶, 扬荣弃耻, 歌颂光明, 展现自然之美。二是指作者应当立身先立德, 真正体现德艺双馨的艺术风范。搞艺术创作本身就是追求真善美, 达到真善美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一件好的作品, 必须是艺术语言的一种抒发, 自身情感的一种释放, 能给人油然而生、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如果创作者没有坦荡的胸襟, 不具备真善美的个人情操, 就无法创作出一件好的作品, 更谈不上创新了。

综上所述, 创作好的作品, 要求作者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又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及素质, 具备创新的元素, 并与其他文化艺术融合贯通, 密切结合, 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周高起主编.阳羡茗壶系.[1]周高起主编.阳羡茗壶系.

[2]宜兴陶瓷紫砂 (校本教材) .[2]宜兴陶瓷紫砂 (校本教材) .

中国艺术歌曲创作之我见 篇8

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起步较晚,开山之作当属青主1920年在德国留学时写成的《大江东去》。六年后,赵元任写下了《教我如何不想他》。此后,黄自、应尚能、李惟宁、贺绿汀、陈田鹤、刘雪庵、江定仙、马思聪、陆华柏、夏之秋、丁善德等作曲家也都写过不少优秀的艺术歌曲。中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既借鉴外国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又注意与我国的民族语言、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表达方式相结合的特点,这是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开拓者们留给我们的优良传统之一。

艺术歌曲体裁之界定

任何艺术体裁都具有本体裁自己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艺术歌曲也不例外。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是什么呢?从它的历史来看,起码有四条:第一,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即使是表现集体意志,也是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来完成的。第二,歌词都是音乐性、文学性较强的诗作,有些歌词则直接选自名家名诗。第三,往往是为指定的声部(如女高音、女中音、男中音、男低音等)而写作的。至于作品流传后,其他声部的歌者进行移调演唱则是另一回事。第四,伴奏部分(主要是钢琴,有时加1—2件乐器助奏,亦可用乐队,但写法应精致)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伴奏,而是与歌声部分相融合,成为作品整体中不可更改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作曲家在写作时往往对这二者是同时进行构思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句名言:“艺术歌曲是歌声与钢琴的二重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艺术歌曲的体裁特征最基本的就是以上四条,这四条也并非是哪个音乐理论家凭空想出来的,而是近两个世纪以来,包括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在内的艺术歌曲发展史中早就形成了的。

近年来,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艺术歌曲的界定产生了模糊,以为除歌剧选曲以外的凡艺术质量较高的歌曲,包括抒情歌曲、合唱歌曲、民歌、流行歌曲、影视歌曲都可归入艺术歌曲的范畴,都可称为艺术歌曲,这实在是一种对体裁概念的混淆。诚然,任何一种艺术体裁都不应一成不变,艺术歌曲也同样,无论在题材、写作技巧、表现手段、音乐语言等诸方面均须不断开掘、更新,以适应和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审美需要。但是,艺术创作的规律之一就是限制。如果没有限制,也就没有体裁之分了。近些年来有不少人士包括一些专业学者提出,在我们中国特定的国情下,对艺术歌曲的界定还是宽泛一些为好。我并不完全反对“宽泛”一说。问题在于何谓“宽泛”?怎样“宽泛”?向何处“宽泛”?是否非要把抒情歌曲、合唱歌曲、甚至艺术性较高的流行歌曲都要归入艺术歌曲范畴以“壮大”艺术歌曲的体裁即是“宽泛”?对于这样的“宽泛”,我实在不敢苟同。我所认同的“宽泛”,是指艺术歌曲在写法上应尽可能地让更多的人们喜爱和接受(这在下文会详细论及),是指艺术歌曲确应不断地吸纳和融入兄弟体裁乃至其他艺术领域的表现元素和某些长处,以丰富并发展自己。其实,体裁与体裁之间,古今中外历来就是相互渗透的。至于“中国特定的国情”,有人说是因为中国作曲家中有一部分人不会写钢琴伴奏,因此对艺术歌曲的界定必须“宽泛”,这就明显不成其为理由了。总之,我以为,“宽泛”也好,考虑到“中国国情”也好,总得有个度,作为一种体裁,如果连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都毋须考虑或不要了,最终的后果便是导致艺术歌曲体裁的取消,我想,这无疑不利于声乐创作的繁荣,也不利于百花齐放。

发展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音乐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艺术有雅俗之分,这是人所皆知的。显然,艺术歌曲属于雅音乐范畴。既为雅音乐,它的受众面必然要小于流行歌曲,也小于抒情歌曲等其他类型的歌曲。但是,一种音乐体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毕竟不应只以受众面的大小来衡量,如果仅以这一标准来衡量,那么,不单是艺术歌曲,连室内乐、各类器乐的独重奏,甚至交响音乐领域内的诸体裁,都没有存在与发展的必要了,剩下的只有流行歌曲。我认为,艺术歌曲的价值,正在于该体裁所特有的、而其他歌曲体裁所没有的艺术特征和美学规范。首先,上面已说到,它的歌词往往是文学性较强的诗作,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它的音乐,往往具有较高的品格与欣赏品位。因此,一首好的艺术歌曲,总能给人以某种启迪,总能给人带来特别的艺术享受和审美情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心情的熔炉。”①德国古典作曲家亨德尔也说过:“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感到愉快,那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要使人们高尚起来。”②在这里,我必须慎重申明的是,我丝毫没有贬低其他歌曲体裁的意思,我只想说明,艺术歌曲对陶冶人们的精神情操、对提高我国国民的文明素质,有着其他歌曲体裁或其他艺术门类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发展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音乐生活中有着它特殊的现实意义。

其实,不同体裁或品种的音乐作品确有着不同的受众面和欣赏群。以我本人的创作和体会为例:我的《我爱这土地——陆在易艺术歌曲选》自2002年10月出版后,即受到了声乐工作者及声乐爱好者们的广泛欢迎,至今已印刷三次。尤其使我难忘的是2003年秋天,我在杭州剧院前厅巧遇几位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他们纷纷向我诉说怎样几经周折才买到了《曲选》,买到后即反复欣赏《曲选》中所附CD至深夜的情景,对艺术歌曲挚爱之忱、期盼之切,着实令人感动。这也足以说明,艺术歌曲创作在我国音乐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来我国艺术歌曲创作的现状及几个突出问题

我至今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大连举行的全国歌曲创作研讨会上我曾作过题为“应全方位地发展我国歌曲艺术”的发言,所谓“全方位”,亦包括艺术歌曲在内。但遗憾的是,二十余年过去了,艺术歌曲的创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体裁相比,明显不尽如人意,其现状和问题罗列如下:

1.作品少,写艺术歌曲的作曲家少,高质量的艺术歌曲更少。在有些音乐院校,学生和教师们除了为参加有关比赛偶尔写几首艺术歌曲外,平时几乎已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究其缘由,不仅有经济利益方面所迫使的环境原因,也有轻视艺术歌曲写作等方面的主观原因。

2.体裁概念上的认识混乱直接影响了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创作。须知,严格意义上的艺术歌曲创作,声乐与钢琴两部分是同时统一进行构思的,并非是先写好旋律,然后再配上钢琴伴奏。退一步讲,你在写旋律的同时,至少也应该对伴奏部分有相当程度的设想和考虑。遗憾的是,现在很多的所谓“艺术歌曲”,即是旋律加伴奏式,而且是很粗糙的伴奏。

3.写声乐作品与写器乐作品的最大区别大概是两条:一是声乐作品是用“歌喉”(结合伴奏)去表现音乐的,这就要求作曲者懂得并去了解、掌握“歌喉”的特点与性能,就好比写乐队作品你还得首先学一点“乐器法”吧?更何况“歌喉”要远比一件乐器复杂得多;二是声乐作品大多是与文字语言结合在一起的,而各个国家的语言又是和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传统,以至风土、人情、性格、气质等联系在一起。从我个人的体会而言,咱们民族的母语又是世界上最具特色、最具丰富表现力的语言,这就需要作曲者去研究它、掌握它,最起码也得知道一点四声关系、音节关系、语调、语气、逻辑重音等最基本的东西。我之所以写上关于“歌喉”和研究语言的一长段话,是因为这对写好艺术歌曲至关重要。《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曲作者赵元任先生就是一位研究语言的大师。我发现,不少想写好“艺术歌曲”的曲作者正是在掌握“歌喉”和研究语言上的功夫和修养欠缺,而阻碍了艺术歌曲创作水准的提高。

4.艺术歌曲创作的出新问题。在本文的“艺术歌曲体裁之界定”中已提到:任何一种艺术体裁都不应一成不变,艺术歌曲也同样,无论在题材、写作技巧、音乐语言等诸方面均须不断开掘、更新,以适应和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着的审美需要。应该承认,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之所以缓慢,还与创作观念、技术手法、音乐语言上的陈旧有关,从这点上说,它远不如抒情歌曲。改革开放以来,曾出现过罗忠镕先生创作的、我国第一首运用五声性十二音技法写成的《涉江采芙蓉》,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文献价值,也具有可唱性、可听性和欣赏性,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艺术歌曲杰作。但是,鉴于我国国情即国民艺术欣赏素质还不太高的情况下,我个人认为,为使艺术歌曲体裁得到尽可能多的人们喜爱,在欢迎《涉江采芙蓉》这样一类作品出现的同时,是否还是应以多写一些在传统技法基础上出新的作品为宜。假如能做到七分传统、三分出新,或六分传统、四分出新,是否是一个恰当的比例?当然,我这样的表述方法很不科学,艺术创作中传统与出新的关系也并不是用数字比例能说得清的。我的意思是:人们明显不喜欢不好听,又老腔老调的艺术歌曲,而对较前卫的作品还暂时难以接受,使之停留在相对很小的学术研究圈内。人们喜欢的是既好听、又感人,有新意,有突破,并给人以美感享受的艺术歌曲。因此,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出新,即成为每个有志于艺术歌曲写作者在实践中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以上,是我对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几点主要看法,也是我40余年来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实践中的由衷体会,当然只是一孔之见,未必正确或全面,写出来与音乐界的同仁们交流。艺术歌曲不好写,迄今为止,在我创作的30多首艺术歌曲中,自觉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收录于《曲选》里的七、八首,为此,我心中每每愧疚不已;艺术歌曲不好写,因为它确实需要一定的功力和艺术修养,还需要对生活、人生有较深的感悟;艺术歌曲不好写,因为它绝然不同于“快餐文化”,需要作者完全沉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我多么希望有更多的作曲家来关心和参与艺术歌曲的创作,尤其希望音乐院校的年轻学子和年轻作曲家们的介入,因为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未来,中国音乐事业的未来,毕竟是属于年轻人的。我寄希望于年轻人,他们必定能超过我们,而且正在超过我们。

(题头照片为作者提供)

①转引自《美丽的远航•献给孩子们——陆在易童声合唱作品选》91页。

②转引自《音乐爱好者》1986年第2期。

陆在易 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

教学智慧之我见 篇9

——读华应龙教育随笔《我就是数学》有感

自参加泰兴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以来,我很庆幸在李晓梅主任的引领下我拜读了华应龙老师的两本著作。《我这样教数学》让我领略了华老师的教学风采,知道了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一节好的数学课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再读《我就是数学》,华老师的睿智、博学多才、乐学善思、风趣幽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动着我,更让我逐渐领会出,大师的成功在于其独特的教学智慧。“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于是我在思考,我如何也能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呢。

一、全心投入,演绎教育经典

“很多时候,我上完课要去开会,可是下课铃一响,‘十三太保’就层层叠叠地堵着教室的门,不让我走”。这是华老师在南通市海安县墩头镇海舍村小学执教时经常发生的事,足见孩子们是多么喜欢华老师,这种喜欢源自华老师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源自华老师“喜欢小孩,喜欢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玩数学”,源自谢绝《江苏教育》编辑的美差。这让我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有全心投入的敬业精神。只有投入你才会专心,只有投入你才会钻研,只有投入你才会不断思考。

二、博览群书,积淀精髓文化

华老师惜时如金,博览群书,常能引经据典,一语中的。老子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陶行知的“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法国学者蒙田“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的部分’” „„。从我国古代的老子、孔子、到当代陶行知,再到黑格尔、恩格斯,从诗歌到故事他都能结合课堂中发生的事,在全方位的反思中恰当地引用。

三、善于思考,成就智慧人生

全书六大大部分,既有好老师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他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的老师课的评,“我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子来借学生的橡皮呢”、“草推敲借橡皮的经历中我学到了什么”、“人皆可以为尧舜”、“教育为何?教育何为”、“注重过程,还要不要结果”„„华老师这种善于思考的品质表现为一种锲而不舍,体现在数学教学研究中,他极少专注于结果的成功与失败,富有创新精神,成就了他 “思维决定视野”、“千金难买回头看”、“蹲下来和孩

子对话”、“退步原来是向前”、“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等独特的见解

四、关注细节,彰显教学智慧

高三教学之我见 篇10

1.高三教师原则上不参加如:春蚕杯、百花奖、菊花杯等教学竞赛活动,因为每一节大型公开课会浪费教师很多时间、很多精力,事必会影响高三的教学和备考的效果。

2.尽量减少高三教师参加一些其他会议。(与高三教学无直接关系的)

3.学校的青蓝工程、班主任培养工程也尽量不让高三教师参加。

4.一些笔记之类的(教师、班主任的)在要求上是否与基础学年有区别。

二、强化高三学年的集体备课

1.开学初的集体备课,最好让包组领导参加。使各备课能形成规范化的模式。

2.集体备课内容要充实,要落到实处。

1)落实本周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2)逐个落实考纲对各考点的要求,分析各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可能呈现的考查方式;

3)适当联系近年高考在本知识点的考试情况(题型、分值、难度、问题);

4)展示课件、落实教学方法,提出学法指导;

5)选定三类题(例题、课堂练习题、课后作业题),并说明理由;

6)预测在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如哪些问题可能会拖时、哪些问题可能学生会理解困难等);

三、特尖生培养要提高针对性。

四、每月高三教师要至少做一套相关的高考试题,由学校检查。

五、高三下学期联考时,高三教师也要进行考试。

六、新上高三教师每周至少听同组教师课2节。

七、考后的质量分析

儿童画创作教学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感觉创作艺术典型 猎奇 介入式

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中最能够体验并表达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的莫过于艺术家了。毫无疑问艺术家是人类群体中感觉最敏感的人之一。对于平常人不屑一顾的事物,他们却深深地感动着艺术家,他们可能会因为城市的崛起而被伐倒的一片片树林而流下伤心的泪水,他们也可能被老人额头上刻满岁月与苍桑的皱纹而打动,他们也可能随着秋叶的飘落而感伤到时光的飞逝……而且身处现代社会的艺术家又与以往时代的艺术家存在着巨大的差别,现代艺术家的视野是广阔的,他们可以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等多种传播媒体发生着与外界的联系,而以往时代的艺术家则不然。总之,世界展现给艺术家,又特别是现代艺术家的角度是多方面的。然而,作为个体形式而存在的艺术家,他们所选择的题材却是相对单一的。他们有的侧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划,有的侧重于描绘大自然美丽的景观,有的执着于对静物的传达。那么现代艺术家们除了他们侧重表达的题材外,其它同样感动他们但未被表现的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感觉是否具有某种关系,便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艺术可以训练人的感官,使它习惯于通过表现性的形式去观察自然,这样以来,就使现实世界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情感的符号(不是拟人化,而是使它具有了人的情感表现),具有了人的意味。”苏珊·朗格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艺术家无论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带有他自身的整体的情绪、情感,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家的感觉。换句话说艺术家在观察任何事物时都带有自己的感性。例如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总是或明或暗地表现出他对某种社会生活的思想情感的看法或理想,而这种看法或理想是和艺术家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对生活的理性认识分不开的。是和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分不开的。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打动艺术家的人、事、物自然而然地变得越来越多了,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猎奇现象的出现。例如:一些生活在大都市的艺术家纷纷奔向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区去“采风”,他们拍些照片,画点速写,回来创作:而部分生活在小城市或乡镇的艺术家们,他们有的却忽视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接近自然的优势,而选择表现都市人的生活。事实上他们画中的都市总是给我们一种表面而且肤浅的感受,他们违背了中国艺术家所提倡的“审美经验必须经过长期观察体验,在对事物的自然生机有了透彻的了解之后,才能发生”的道理,正如王朝闻先生所讲“如果艺术家对事物的感受还仅仅停留在纷乱的现象上,艺术家对他所感觉的客观事物还没有深刻的理解,认识不到事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这时艺术的创作就会陷入从表面上纪录现象,形成浅薄的自然主义作风”。所以他们在自己的感觉的发生与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发生了错误。那么感觉与艺术家的创作之间到底又有什么关系呢?我这里引用一句周京新先生对感觉的精辟的论点:即“感觉是一种养人的东西,只要把它摸准了,理顺了,能让人的本领德性渐长:感觉也是害人的东西,一旦将它搞歪了,堵塞了,毛病就能缠你一辈子”。我下面举出两个在感觉与创作之间做得比较好的艺术家,一位是中国现代年轻的女性画家夏俊娜,她出生于内蒙古,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现长期生活在北京,我们从她作品中看出她大多表现现代大都市的女性生活的场面,那些女性除了完全能够适应都市的生活节奏外,更多的是给我们展现出都市生活中的女性所特有的闲情、雅趣、漫不经心。其实这些也是画家自身生活的一种真实的写照,所以她的作品给人感觉是生动与逼真的。另外一位就是内蒙古的青年油画家苗景昌。苗景昌生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大学就读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仍留在内蒙古西部工作,他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始终如一的是内蒙古西部所特有的黄土高坡的景象,画中上半部分为灰朦朦的天空,中间为干燥的黄土高原,下面为一片贫瘠的黄土地,这三块形状与色彩成了他终极追求的表现的目标,并成为了他在画布上的永恒探索。从上面两人的具体情况可以看出,他们的创作的成功也就在于他们良好地把握了感觉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

另外一些不成功的年轻画家他们往往在感觉与创作题材的选择上发生错误,他们在题材的选择上忽左忽右,飘浮不定。由于这样,因而就必然导致他们创作的不成熟,就必然会使他们在某一题材的技术与技巧的表现方面挖掘的不够深刻且毫无内涵,这样,就势必会导致他们很难把握艺术的规律,也就更无从谈起掌握艺术的真谛了。

那么艺术家是不是仅仅关心自己的艺术感觉与创作题材之间的关系就足够了呢?当然不是。因为艺术家除了要注意与自己创作有关的事物外,更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若想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即品德修养),其它的也必须十分注意地去观察与感受。去发现与挖掘生活中深深感动自己的事物,从而达到不断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的目的。而绘画最终优劣的评价标准毕竟是与人品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的,即人们常说的画品如人品。

上一篇: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下一篇:晋江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