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控

2024-06-11

生物防控(通用12篇)

生物防控 篇1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更新, 农技推广体制不断健全, 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农村经济繁荣和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农产品交易流通日趋频繁, 植物调运检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外来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 进一步加大了植物检疫工作责任。近年来全南县发生的如红火蚁、花生黑腐病、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等国内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全南县相继发生, 直接威胁到农业生产安全。为此, 全南县植保植检部门做了大量的防控工作, 对一些发生面积小的有害生物及时进行了铲除, 对一些分布广、难以防治的有害生物进行了综合防控, 基本控制了其传播蔓延, 保护了全南县农业生产安全和有序健康发展。

1 检疫性有害生物铲除

1.1 红火蚁是火蚁的一种

它是一种农业及医学害虫, 源自南美洲, 2004年入侵广东省吴川等地。根据省植保植检局的统一部署, 每年全南县植保植检站都对县内的主要广场、绿化带、中小学的绿化地、花卉生产基地多次进行全面细致的普查, 其主要表现为:取食农作物的种子、幼芽、根系、嫩茎和果实, 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攻击家禽家畜, 使其致病死亡;筑巢影响河堤库坝, 危害水利安全;红火蚁经常入侵各种电器造成短路使设备产生故障;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 人被叮咬后, 引起剧痛和溃烂, 严重者造成过敏性休克甚致死亡。2008年首次在全南县发现, 全南县植保植检站立即采样送省植保植检局进行鉴定, 确认为红火蚁后, 立即并采取了积极的防控措施, 投放毒饵扑杀红火蚁, 严格按照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要求做好防控工作, 到第2年底得到了基本控制, 没有再发现新疫点, 也没有发现生存的红火蚁。但仍然经常到疫点及周边地域进行调查, 并对可疑点都放药防控。有效控制了红火蚁的扩散。

1.2 花生黑腐病

在2013年6月普查时首次发现, 传播途径:为土壤传播真菌病害, 也可通过带菌种子进行传播。病原能侵染花生的地下组织。使主根变黑并坏死, 使根尖脱落。根部和荚会出现黑色凹陷的伤口。叶片顶端和叶脉间会变黄枯萎, 土壤表面会出现橙红色的子囊壳。囊孢子会从子囊壳中流出明显的黄色浓液。由于患部表面病征呈红色 (病菌有性态子实体子囊壳) , 故称红腐病。此病发生于花生下针后期特别是在收获前的植株生育后期, 主要侵害植株近地面连接部, 病株主茎与侧枝茎基部、根部、荚果等部位均可受害, 致茎部变褐腐烂, 部分皮层脱落, 断吊烂荚普遍, 病株外观呈叶片枯萎乃至全株枯死, 田块出现一窝窝枯死的发病中心。拔起病株可见患部表面密生棕红色小粒点病征, 病株附近的土壤亦可见粘附着棕红色小粒点。从花生扎针结荚期开始, 加强田间巡查, 发现病株, 及时用药, 药剂选择70%敌克松加70%托布津可湿粉 (1:1) 1000~1500倍液, 或70%代森锰锌可湿粉1000倍液, 或40%多菌灵可湿性粉1000倍液, 或45%福美双1000倍液, 进行喷施3~4次, 每隔10~15d 1次, 交替施用农药, 着重喷施植株下部及地面。重病田块避免连作, 有条件最好实行水旱轮作1~2a。实行高畦深沟栽培或地膜覆盖栽培, 防止大水浸灌, 雨后沟内排渍降湿。采用配方施肥, 适当增施磷钾肥, 勿偏施过施氮肥。

2 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

2.1 柑橘黄龙病

又叫黄梢病, 它不仅使叶片转黄, 同时还会导致柑橘的产量降低、柑橘口感下降, 病情到达一定程度时还会是柑橘树的根系严重腐烂, 甚至有可使大片橘林被毁, 是柑橘管理中的重要防治对象。黄龙病有以下3种最典型的病理特征, 分别是黄梢型黄龙病、黄斑型黄龙病和缺素型黄龙病。黄梢型黄龙病的主要症状是:在病树外围部分枝条或树顶的新梢叶片呈现比较均匀的黄化现象, 多发在初发病树和夏秋梢上, 叶片呈均匀的淡黄绿色, 橘树的叶子十分容易脱落。黄斑型黄龙病则表现为:患病新叶转绿后从叶片基部、叶脉附近或边缘开始褪绿黄化, 并使叶子上呈现出黄绿相间的大小斑块, 在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数梢上均有发生。缺素型黄龙病的症状表现是:花开的比较多但是果实结得比较少, 而且果实大多显示为畸形, 得病数木树叶小, 叶片的主侧脉绿色, 脉间的叶肉显示出淡黄或黄色, 和缺乏锌、铁等微量元素的症状差不多。

在柑橘园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木虱。树势弱的易感病;春梢发病轻, 夏秋梢发病重;做到以预防为主, 病虫害治理为辅。可以通过以下防治措施进行柑橘的日常维护:加强苗木的检疫频率, 防止病原侵入和外调, 杜绝带有病原的接穗、树苗或病果进入管理园区。通过建立无病的苗圃, 培育无病的壮苗。及时防治木虱, 灭除传播媒介。做好冬季清园。杀灭越冬的木虱, 这是全年防治的关键;在来年春、夏、秋梢抽发整齐时, 用50%氧化乐果乳油600~800倍液、20%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木虱、40%水胺硫磷乳油600~800倍液;在1/5以上的新梢上有蚜虫发生时, 70%吡蚜酮1000倍液喷杀。清除病树, 减少病菌来源。在每次嫩梢转绿后, 要仔细全面地检查每一棵树。一经发现病株, 要尽快清除, 树蔸施入石灰, 及时将其运出橘园外进行焚烧成灰。橘园要做到种植品种一致, 及时摘除零星枝梢, 确保抽梢整齐, 方便果园管理施药, 以减少产卵场所;加强果园肥水管理, 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对幼龄树, 在生长期的4~8月份, 每月追1次稀薄水肥。对于将要结果的树木, 每年要做好肥料的施给, 确保树苗的正常生长, 要科学合理的保证水分充分及时的供应。避免因为水分不足的原因导致树苗的坏死。

2.2 柑橘溃疡病

主要病害树木的叶片、枝梢和果实。病状的树苗会出现共同的病症, 患病部均会出现木栓化隆起的病斑, 病斑中央呈“火山口”状开裂, 叶片木栓化病斑穿透叶片正背面, 病斑四周现油状黄晕, 果实病斑四周无黄晕或不明显。发病特点病菌潜伏于叶、枝、果病组织越冬, 主要在秋梢上的病斑为主要越冬场所, 成为来年最主要的病害初侵染源。春季时当气温和湿度适宜时, 病菌从病斑中溢出, 借昆虫、风雨、枝叶磨擦和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 从植物气孔、皮孔及伤口侵入致病, 远距离传播在多数是通过带菌苗木、接穗和果实的调运。高温多雨的季节柑橘溃疡病的发生频率最高, 在温度 (25~30℃) 条件下, 雨日和雨量同发病率呈正相关;尤其偏施氮肥、病虫猖獗、夏梢和秋梢抽出不整齐、品种混栽的果园发病较重;病菌只侵染一定发育阶段 (气孔已形成) 的幼嫩组织。这类病害的主要治理办法有以下几点:

2.2.1 加大植物的检疫力度

增加检疫人员检查, 从源头减少危害园区的带病砧木、接穗和果实进入园区, 一旦发现植物病株当场销毁, 实现零病害进入。

2.2.2 园区进行自主培育

在无病区设置特定的苗圃, 选用长势较好的苗木、接穗进行特定的试验, 消毒可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加1%酒精浸30~60min。从而实现无病害树苗的培育。

2.2.3 加强园区内的栽培管理

肥料的施给做到恰到好处;严格控制橘园肥水, 在肥料上统一管理, 保证夏、秋梢抽发整齐。

2.2.4 园区工作人员做到及时发现并清除初发的侵染源树苗

结合相应的冬季清园措施, 将残果和枝叶进行集中烧毁和处理, 实现彻底的清除。

2.2.5 落花后处理

落花后开始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医用硫酸链霉素3000倍液, 喷洒1:1:200~300倍式波尔多液或1:4:480铜皂液, 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900倍液, 幼龄树在春、夏、秋梢萌发后20d各喷1次, 50%甲基多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也可以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2000~2500倍液或氧氯化铜悬浮剂600~800倍液喷施, 每隔7~15d 1次, 连喷2~3次。还可用20%龙克菌悬浮剂500倍液, 在春梢修剪后第1次喷药, 夏、秋梢生长期及幼果期再各施药1次。

2.2.6 选择抗病品种

新建橘园选择优质、高产、高效的抗病品种。

3 防控策略

3.1 加强植物检疫是保护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

要从基础抓起, 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农作物种子苗木和植物产品的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工作, 从根源上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

3.2 做好疫情防控

做到能第一时间掌握植物检疫发生动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维护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在县域地区开展疫情普查和专题调查, 为做好检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也为以后的防疫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

3.3 设立疫情监测点

对于已经侵入和有侵入威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植保植检部门需在发生区域设置特定的监测点, 对疫情发生区域进行全年的全方位监测, 及时掌握疫情, 根据疫情发生规律和特点, 制定适合当地事情的防疫和治疫的对策, 为防控疫情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3.4 防疫地区综合防控

防疫地区要加强树苗, 植物以及产品的检疫措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控, 通过全方位、多手段的方式植物, 树苗进行监控,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 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针对农作物选择重点, 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收集国内外来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进行危险性风险评估, 科学、合理地设置农产品交易平台, 提高植物检疫水平, 保障全南县农业经济安全和农民利益。

参考文献

[1]吕佩珂, 苏慧兰, 庞震, 等.中国果树病虫原色图谱 (第二版) [M].华夏出版社.

[2]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中国农业出版社.

[3]陆家云.植物病害诊断[M].中国农业出版社.

[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植物检疫对象手册[M].中国农业出版社.

生物防控 篇2

摘要:随着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对于造林工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相应的造林面积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有害生物的防控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强。本文从营林技术的具体种类入手,对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实体控制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集中的阐释,旨在更好地辅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应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营林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78

对于国家林业来说,主要的阻力就在于相应的有害生物,不仅严重制约森林的持续发展,也对森林的基础绿化效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相关管理工作人员要强化对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加大防控力度。对于防控工作来说,以预防为主,控制为辅,要对相应的技术进行基本的革新和推进,就要保证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合。

营林技术

实际的林业生产中,需要进行种苗的培育、林业的基本建造、林木的基础抚育以及管控和治理,直到最后的成林收获,整体的操作形成了基础的林业生产。有生产就要有相应配套管理,因此营林技术应运而生。营林技术是一项整体工程,首先是对于树种的选取,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细致的选种工作,保证树种的基本抗性和优良。其次是培植地域的选择,保证适宜的土地种植适合的树木,对于混交林也要保证科学化的育林选择。再次是对合适的壮苗进行实际造林。最后再进行必要的除草、施肥等基础管理措施,为幼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并且根据情况设置相应的隔离带,对林区进行进一步的卫生环境的改善。另外要注意,要保证林业的基础植被形成层次化的生长情况,保证林区内树木的顺利生长。无论是任何形式的营林技术,在实际运用中都要保证基本的技术理念和技术目的,要保证林业的基本防护,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营林技术对于林业防控的关键意义

大自然中发生的情况是无法实际预料的,森林资源随时会受到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甚至会导致树木的死亡。因此,林业管理人员要进行必要的原因分析,将工作进行在情况发生之前,运用适宜的营林技术保证林区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人员只有将有害生物的发展情况控制在相应的可控范围内,才能保证林木正常生长,并且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林业的利益优化。任何防治工作都要求相关人员进行预防为先,要保证基本的隐患在萌芽状态就被清除,才会对后续的治理工作形成良性的开端。营林技术是以治理为优化的基本预防技术,保证对其基础预防策略的合理化运用才能保证整体林业的顺利持续发展。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3.1 优质选种,提升基础林区素质

对于林区的建设来说,最关键的就是最初的选种过程,这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精细化的工作,对基础树种进行优质的选取要保证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对于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一定要保证树种具有一定的抗虫性,要认真甄别其中的差异,保证最优化的资源配置。在选种的过程中,不仅要考量相应树种的差异,还要保证适宜地域的差异,保证树种的抗病性在相应的地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优质的林区。林区管理人员要根据营林技术的基本准则,保证在合理的地区进行科学化的选种,培育基本抗性强,且实际产量高的适地性树种,形成优良的基础林区。选种对于基础林区的维护和管理起到原始化的作用,能从根本上提升整体林区的质量,并对林区的良性发展产生正向的助推作用。例如,内蒙古乌审旗一代林区就非常适宜种植柠条、山杏等树木,不仅树种的基本质量优良,而且也非常适宜当地的基础环境。

3.2 优选地质。强化混交林业发展

对于林区的建设,混合林占有绝对的优势。由于混合林内树种的丰富多样,基础的树木生存条件良好,不仅减少了病虫和有害生物生长,而且还为病虫害的天敌形成了天然的保障,益鸟益兽也助力整体林区的防护。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混交林为病虫的天敌提供了基本的生长环境和食物源头,保证了非人工灭虫的优化操作;二是混交林由于树木丰富,形成的天然光合作用也很强,形成了对不良天气因素的自然抗体,保证了整体树木的生长旺盛;三是混交林内相互生物形成良性的生态系统,进行自行的生态消化,保证了基础的自然守则,完善了整体林区的基础抗性。

3.3 优化防护。保证基础防御手段

对于林区的基础防护,除了运用树木之间的自然防护,也要进行必要的人为干预,保证基础防护措施的完善。相应的管理人员要进行必要隔离带的建立和搭设,控制病虫害的恶性扩散,减少基础林木受到的损伤。另外还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工作设定,进行林区内定期的卫生监督和管理,保证林区资源的最大化应用,从根本上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在实际的林区保护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结合人为力量充分发挥林区树木多样性的功能,必要时进行适宜的封山育林,强化人力对于林区的监管力度,从整体上提升林区的基础防御能力。

结语

京津冀将联合开展天敌生物防控 篇3

天敌昆虫产品是天然的“杀虫高手”,可代替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对推进农业的绿色生态发展十分有益。记者从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了解到,近年来,北京重点开展了天敌昆虫应用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已形成以异色瓢虫防治蚜虫、捕食螨防治叶螨、东亚小花蝽防治蓟马、烟盲蝽防治粉虱为主的一系列天敌昆虫应用技术体系,实现了温室内4种主要害虫的生物天敌全覆盖。目前,“以生物天敌为主的作物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已经在京郊80个天敌生物防治温室示范区推广应用,应用作物包括黄瓜、辣椒、茄子、番茄、甘蓝等10多种蔬菜。

据悉,京津冀联合开展天敌生物防控的技术条件和生产能力已基本具备。北京已建成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瓢虫生产车间,年生产能力达1.5亿头,可满足10万亩地的防治需求。同时,北京的天敌产品销售范围已扩大到天津、河北、山东、广西、新疆等多地。此外,三地已在植物检疫、绿控基地建设方面开展了合作,这些将有利于下一步把北京的生物防治技术和植物诊所逐步向津冀嫁接和落地。

生物防控 篇4

1. 检疫性有害生物铲除

(1) 蔗扁蛾蔗扁蛾以幼虫蛀食巴西铁的表皮, 最后使枝叶逐渐萎蔫、枯黄, 严重阻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甚至导致木段干枯, 不发新芽, 至全株死亡, 完全失去观赏价值。

2002年4月份, 在太原市一个花圃中的发财树上捕获了蔗扁蛾的蛹和幼虫,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发现, 全省11个市中有8个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并确认山西省发生的蔗扁蛾是从南方花卉市场调入的发财树、巴西木等观赏植物上带入。由于发生数量少, 及时采取了销毁带虫株的防治措施。

(2) 香蕉穿孔线虫香蕉穿孔线虫主要寄生危害植物地下部分, 受害的寄主植物地上部表现为生长不良、矮化、黄化、萎蔫等症状, 根部则表现为坏死、腐烂。

2003年9月份在太原市万柏林区花卉基地的温室中发现香蕉穿孔线虫的危害, 植物检疫人员立即对剩余的花卉进行了深埋处理。后查明疫情来源为:该批花卉无植物检疫证书, 植保植检部门对当事人进行了罚款处理, 同时对该花圃内可能侵染香蕉穿孔线虫的花卉进行疫情跟踪调查, 并在太原市范围内开展了香蕉穿孔线虫的专项调查, 有效控制了该虫的扩散。

(3) 葡萄根癌病发生根癌病的葡萄植株, 主根发育差, 侧根极少, 严重时无花无果, 病情继续发展, 可使植株渐渐枯死。

2003年8月份在晋中市平遥县杜村发现了葡萄根癌病, 经调查此批苗木未办理任何植物检疫手续。发现疫情后, 植检人员按照植物检疫有关规定对违章调苗单位给予罚款处理, 并对现有的发病株彻底挖除烧毁, 对苗穴进行了消毒处理。

2. 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

(1) 美洲斑潜蝇美洲斑潜蝇于1995年传入山西省, 1996年—1999年由南向北迅速蔓延, 遍及全省各市。美洲斑潜蝇繁殖能力很强, 主要以幼虫潜入叶片和叶柄为害, 造成蛇行不规则的白色虫道, 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 严重被害的叶片可脱落, 花芽和果实被灼伤, 观赏植物的叶片出现难看的虫道和取食点, 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

山西省发现美洲斑潜蝇后, 立即设立了11个监测网点, 4个综合控制示范点, 制定了全省统一的综合防治实施方案———《美洲斑潜蝇综合治理规范》。全省实施了以环境保护为主的综合治理技术, 开展了集团承包防治, 加大了宣传和技术指导力度, 全方位培训, 基本控制了为害, 减轻了农药残留, 有效控制了虫害发生发展。

(2) 苹果绵蚜苹果绵蚜于1999年在山西省临汾市吉县首次发现, 现已扩散到6个市的30多个县 (区) , 发生总面积已超过0.67万hm2。苹果绵蚜以苹果为主要寄主, 主要危害枝干和根系。在根部多为害近地面较大的根及根孽苗, 为害处呈瘤状虫瘿。在枝干上多为害有嫩皮和愈伤组织的皮层, 出现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在枝条上, 多在腋芽的芽下为害, 出现一串小瘤。数量较大时, 也为害叶柄, 造成叶柄变黑, 导致叶片脱落。在果实上, 多在萼凹处为害, 导致发育不良。

山西省是果业大省, 苹果作为山西果业的支柱产业, 对果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发生苹果绵蚜后, 山西省植保站立即在发生区建立了120个疫情监测点, 进行疫情普查和动态监测, 确定专人负责监测工作, 常年进行监测, 及时调查苹果绵蚜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和生活规律, 制定本地区的最佳防治方案。在苹果绵蚜疫情监测与防控工作中, 工作人员坚持统防统治、科学用药、保护天敌、综合治理的原则, 组织和指导广大果农开展防控工作, 力求节约防治成本, 提高防控效果。2004年开展了苹果绵蚜综合防控技术承包项目, 全省防治面积达1.2万hm2, 防效平均为80%以上。近几年通过全省综合防控, 基本遏制了苹果绵蚜的危害。

(3) 稻水象甲稻水象甲是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它严重为害禾本科作物, 喜食水稻, 成虫个体小, 为害稻叶, 形成长条形白斑, 影响光合作用, 幼虫啃食水稻根部, 造成断根, 形成浮秧, 导致减产, 一般减产20%~40%, 严重可达60%, 甚至绝收。

稻水象甲于2003年在山西省忻州市的原平、代县两地水稻种植区首次发现, 短短几个月, 发生面积就达到了2 200 hm2, 占忻州市水稻种植面积的63%, 严重田块300头/m2, 每穴有虫7~8头, 近半数田块70~80头/m2, 被害株率达到100%, 密度高者有成虫163头/m2, 农民深受其害。

由于对该虫习性不了解, 防治技术不成熟, 农民恐慌之下, 乱用药、频繁用药, 且不分时期, 不论效果, 导致防治成本提高, 防治效果极差。面对这种情况, 山西省植保站及时编写《稻水象甲检疫防控技术规范》, 组织人员多次进行防控, 使发生面积从2003年的2 200 hm2降低到了2004年的1 273.3 hm2, 下降了42.12%, 防治面积重复累计达到2 733 hm2。近几年加大防控力度, 开展了稻水象甲综合防控技术承包项目, 借项目开展的机会, 有效地对稻水象甲进行了防治。据调查, 2009年稻水象甲仍被控制在了原平、代县和太原市晋源区水稻种植区, 经过设立防控示范点建设, 稻水象甲危害率降低到了10%以下,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好成绩。

3. 对策

(1) 加强植物检疫认真做好农作物种子苗木, 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检疫和产地检疫工作, 是有效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检疫性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最直接手段。

(2) 疫情普查是基础掌握疫情是做好植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多次组织专职和兼职植物检疫人员、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的植保专家和师生, 在全省开展了疫情普查和专题调查, 为做好检疫工作奠定了基础。

(3) 设立疫情监测点对已经侵入山西省或周边省已发生对山西省有侵入威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 植保部门采取在发生区和重点种植县设置监测点, 进行全年疫情监测, 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动态, 根据疫情发生消长规律, 制定最佳防控时期, 为科学防控疫情提供了依据。

(4) 采取综合防控检疫性有害生物由于个体小, 难防控, 所以采取单一的防治方法难以达到控制扑灭的效果。因此, 需要采取检疫措施、农业措施、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进行综合防控,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生物防控 篇5

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对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构成了严重影响.报道了我国目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现状,并提出了防控对策.

作 者:杨铭 杨桦 杨少雄 郭学军 YANG Ming YANG Hua YANG Shao-xiong GUO Xue-jun 作者单位:杨铭,YANG Min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陕西,杨凌,712100;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西安,710003)

杨桦,杨少雄,郭学军,YANG Hua,YANG Shao-xiong,GUO Xue-jun(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陕西,西安,710003)

生物防控 篇6

关键词:佛山新城;城市绿地;有害生物;调查;防控对策;广东园林

佛山新城(佛山中德工业服务区)位于佛山市中南部的东平河南岸。总规划面积88.6 km2。是代表广东未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六个重大合作平台之一。随着“佛山市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佛山市滨河公园等一系列园林绿化工程相继建成开放。由于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各种建设苗木大量引入,出现了绿地有害生物种类增多、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加重的态势。如何控制有害生物传人、发生和发展。全面保护现有植物资源及巩固绿化建设成果,打造“特色鲜明,以人为本,管理完善”的新型城市公园,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为此,笔者着手开展佛山新城城市绿地有害生物专项调研工作。目的在于摸清有害生物的种类及危害状况。阐明其发生规律及成灾风险,大力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体系建设。主导有害生物防控朝生态、环保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当地有害生物防控水平。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范围

2013年1月-2015年6月,全面调查佛山新城的城市绿地,其中,公园共7座。总面积148 hm2。主次干道路共15条,总长20 km。

1.2调查方法

调查分为室外普查和室内鉴定分析。室外普查采用线路踏查法,每月按上中下旬对公园及道路巡回调查1次。拍摄有害生物照片,采集标本,记录有害生物的种类、为害特征、危害程度、发生时间、寄主种类等资料;然后依据照片和标本,通过查阅参考书目、实验室病原茵培养和送相关专家鉴定等方法确认有害生物种类。

1.3为害程度级别界定方法

参照林业行业标准(LY/T1681-2006)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制定本调查的有害生物为害程度级别界定标准(表1)。

2.结果与分析

2.1有害生物种类及为害情况

经鉴定统计佛山新城绿地有害生物共计95种,其中有害昆虫65种、有害软体动物3种、植物病害15种和有害植物12种(表2)。

2.1.1有害昆虫

有害昆虫按照昆虫为害植物的方式分为食叶害虫、吸汁害虫、蛀食害虫和食根害虫。食叶害虫发生最普遍、为害程度最严重的是鞘翅目中统称“金龟子”的小黄鳃金龟、黑绒金龟和铜绿丽金龟。寄主植物包括大部分乔、灌、藤、草本植物;其次是油桐尺蛾、曲纹紫灰蝶、斜纹夜蛾、绿翅绢野螟、葱兰夜蛾、凤凰木夜蛾、樟巢螟、棉大卷叶螟、铁刀木粉蝶、柳蓝叶甲。吸汁害虫发生最普遍、最严重、寄主植物最广的是蚜、蚧类,其排泄物极易诱发煤污病;其次是榕管蓟马、榕斑翅木虱和鸭脚树星室木虱。蛀食害虫对弱树、老树的破坏性最大的是星天牛和家白蚁。食根害虫发生最普遍的是金龟子幼虫(俗称蛴螬)。尤其是7-10月份,天气干旱时,造成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种植区草坪成片枯黄。

2.1.2有害软体动物

有害软体动物为害最严重的是灰巴蜗牛Bradyba enaravida,集中发生在公园河涌边绿地。

2.1.3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菌为害植物部位分为叶部病害(含花果病害)、枝部病害(含树干及茎部病害)和根部病害。发生最普遍、寄主范围最广的病害是炭疽病。其次是煤污病。局部发生的有白粉病、锈病、叶腐病、疫病、蜘蛛兰红斑病;寄主专一性较强的病害是发生在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等锦葵科植物上的朱槿曲叶病毒病和为害樱花C~asus ssp.的樱花褐斑穿孔病。对植物生长为害大的病害是枝根部病害(枝枯病、流胶病、枯萎病)。

2.1.4有害植物

有害植物主要通过与园林植物争水肥、空间或直接吸取寄主植物养分和水分,在影响园林植物生长的同时也破坏景观效果。根据有害植物的出现频率、发生数量、覆盖度和为害性等指标得出。为害最严重的有害植物是水蜈蚣、香附子。

2.2季节性特点分析

新城绿地有害生物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大体有两个高峰期和两个低谷期(图1)。第一个高峰期出现在3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全年发生有害生物种类及种群密度最多的时期。也是全年控制有害生物的关键期。以食叶、蛀食害虫、植物病害和有害植物最严重。第二个高峰期是9-11月,以吸汁和食根害虫为主。第一个低谷期是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只有耐高温的有害生物局部或零星发生危害;如遇台风雨天气。易流行病害。且植物易感病。第二个低谷期是12月至次年3月上旬,只有小部分有害生物(以吸汁害虫的蚜、蚧、蓟马、木虱类为主)局部或零星发生危害。

2.3原因分析

2.3.1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近年佛山出现的异常气候(暖冬、早春等)。利于有害生物的越冬与繁殖,导致以环境为诱因的有害生物灾情日趋严重。甚至反季节为害。如2013年的暖冬加上2014年春季干旱。导致小黄鳃金龟较2013年提早半个月出土为害植物嫩叶芽。

2.3.2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差,树木生长不良。易遭受有害生物的侵袭。如佛山公园体育区因土壤贫瘠导致苏铁Cycas revoluta发生较严重的缺铁元素黄化生理病害。受曲纹紫灰蝶为害后易枯死;主题林绿地因土壤紧实、雨后滞水导致宫粉羊蹄甲Bauhinia variegata、鸡蛋花Plumeria rubr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等树木发生枯萎病。

nlc202309091554

2.3.3植物配置的影响

一是因设计忽略有害生物转主寄主植物问题。导致有害生物为害扩大。如佛山市滨河公园的南洋楹Falcataria moluccana、凤凰木、腊肠树、大叶紫薇和火焰木连片种植。使为害凤凰木的凤凰木夜蛾蔓延到其他树种。二是因忽略植物生长习性特点配置植物,导致有害生物发生。如佛山公园体育区种植在乔木下层半荫环境的小驳骨Justicia gendarussa生长良好。而种植在向阳地的则常年发生锈病。三是单一品种植物大面积栽种引发负面影响。佛山公园休闲区内纯台湾草草坪绿地受蛴螬危害程度远远超过乔木、灌木、地被栽种区草坪绿地。四是部分树木配置密度不够合理。佛山公园休闲区密植地段的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枝枯病的为害程度较栽植稀疏地段的严重。天虹路密植的琴叶珊瑚Jatropha integerrima频繁发生蚧类害虫为害。

2.4有害生物发生危害风险分析

本次调查确认的108种有害生物发生危害趋势总体平稳。但是存在潜在为害或为害风险性扩大的可能。一是潜在发生为害的有害生物种类不少。如各种异常天气频发或日常养护缺位,灰白蚕蛾、白蜡蚧、灰同缘小叶蝉、疫病等轻度危害的有害生物可能会增加危害性。甚至局部爆发危害。二是苗木及外来土壤携带有害生物的风险。新城园林绿化景观升级改造大量调入外地苗木及外来土壤,容易把原栽植地的有害生物(如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也一同引进,并大量繁殖,上升为优势群体。三是城乡界限地域环境的影响。新城部分城市绿地与郊区的蔬菜、果树、花卉等经济作物区或杂草地相连接。附近农业有害生物(如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柑橘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存在入侵机会。

3.有害生物防控对策

根据佛山新城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战略定位和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原因、危害风险,将“预防为主,综合控制”作为有害生物防控的工作方针。

3.1源头控制

3.1.1发挥植物配置的领先性

一是在植物种类选择方面,多规划栽植抗病虫、耐性强及优化天敌生态环境的蜜源植物(如芸香科植物);二是植物配置时。注重乔、灌、草、花、藤本植物合理搭配;三是科学设计植物的种植密度。

3.1.2加强新进苗木质量检验

一是继续规范苗木采购供应商制度,筛选实力强、质量好、信誉高的苗木供应商入库,实行合理价中标。确保绿化苗木质量;二是对新进苗木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发现有病虫草危害或长势衰弱的苗木应坚决予以退货。

3.2过程控制

做好以土、肥、水等栽培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植物养护工作,促进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抵抗有害生物能力,达到预防有害生物的目的。

3.3末端控制

3.3.1监测预警技术

通过智能型虫情测报器结合记录数据统计分析。预测害虫发生趋势。提前预防。尽可能地防早、防少。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危害形态的发生。

3.3.2物理控制技术

一是灯光诱杀。利用频振式交流电诱虫灯和频振式太阳能诱虫灯。同时兼顾虫情监测作用;二是黄板诱杀。采用黄色黏胶板诱杀蚜虫、木虱、蓟马类害虫。

3.3.3化学控制技术

目前。化学控制技术仍是新城绿地植物有害生物控制的主要应急措施。关键是要做好适时用药、对症用药、轮换用药、安全用药。

一是选择适宜的施药时机。虫害治理主要抓住幼虫低龄期、若虫高峰前期。病害治理宜在潜伏期或发生初期,有害植物治理宜在幼苗期或新建绿地完工初期。二是选择低毒、微毒、低残留、少异味药物。根据有害生物种类、为害特点及危害程度来对症下药。对食叶害虫宜选择触杀性强的药剂,吸汁害虫宜选择胃毒性强的新烟碱类杀虫药剂。蛀食害虫宜选择熏蒸或内吸传导作用强的药剂。三是实施轮换用药技术。科学交替使用药物品种和药剂混用配方。以避免或延缓有害生物抗药性的产生。四是选用环保剂型。优选水剂、悬浮剂、微乳剂、颗粒剂、微囊悬浮剂、饵剂、水分散粒剂、可溶性液剂等剂型,逐渐淘汰粉剂等剂型。

3.3.4生物控制技术

一是对调查中发现的鸟类、瓢虫、螳螂、蜘蛛、捕食螨、猎蝽、食草叶甲等天敌要加强保护和利用。二是以虫治虫。可通过施放花绒坚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成虫控制为害垂柳的星天牛幼虫,利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控制为害台湾草坪的蛴螬。三是以鸟治虫。通过悬挂人工巢箱,栽种招鸟树种(如水翁SyzygiumneFvoxum、高山榕Ficusaltissima、榕树Ficus microcarpa、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洋蒲桃Syzygium samarangense、蒲桃Syzygiumjambos、秋枫Bischofiajavanica等)招引更多益鸟定居来控制害虫。四是以菌治虫。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控制鳞翅目食叶害虫、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控制鞘翅目害虫。五是以菌治菌。如用中生菌素控制细菌性病害。六是生物农药。使用印楝素、苦参碱、苦皮藤素等植物源农药来控制害虫。

水稻重大有害生物集成防控技术 篇7

1 有害生物发生为害概述

21世纪以来, 达州水稻生产发生的有害生物种类有稻瘟病、稻纹枯病、稻曲病、稻立枯病、稻螟类、稻飞虱类、稻卷叶螟类、稻蝗、稻苞虫、杂草等。按照年均自然损失高低排序依次为稻瘟病, 二化螟, 稻飞虱, 稻纹枯病, 杂草, 稻纵卷叶螟, 稻蝗, 稻曲病, 稻苞虫等。

2 有害生物防控技术集成

依据达州水稻生产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 以水稻生产进程为时序, 以丰产栽培为基础, 以重大有害生物为防控对象, 以无害化防控措施为主导, 集成组装的达州市水稻生产重大有害生物集成防控技术为:

播种前: (1) 备足抗逆性强且适合当地种植的丰产良种; (2) 处理室外裸露的病稻草堆, 烧毁或搬进室内或用塑料薄膜封严, 避免雨淋; (3) 堆沤牛棚内的粪草并充分腐熟。

播种时: (1) 施行敌克松调酸苗床土壤; (2) 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移栽前: (1) 及早耕翻冬闲稻田, 以减少稻螟有效虫源; (2) 人工清除苗床杂草; (3) 施行敌克松防控稻立枯病; (4) 一代二化螟防控时期的秧苗, 应实施治螟药剂喷雾。

移栽时: (1) 不用未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特别是未充分腐熟的牛棚粪草作底肥; (2) 施足底肥; (3) 不用病稻草捆扎秧苗; (4) 不用病稻草在室外喂牛, 避免病源菌伴随病稻草扩散。如中等肥力稻田, 每亩应施足纯氮9kg、纯磷7kg、纯钾10kg。 (5) 做到规范化栽插秧苗。

返青期:薄水返青。

分蘖期: (1) 返青后, 若常年草害严重稻田应立即实施化学除草;若未喷施治螟药剂的秧苗, 应抓住一代二化螟防控时机实施治螟措施;若秧田期未实施治螟措施且大田期常年草害严重的稻田, 应抓住一代二化螟防控时机一并实施治螟除草措施。 (2) 返青半月左右, 中等肥力稻田每亩追施纯氮2kg。 (3) 若叶瘟发生稻田且急性型病斑出现时, 应立即喷施防瘟药剂进行防控。 (4) 若百丛稻飞虱达500头时, 应立即喷施治虱药剂进行控制。 (5) 够苗晒田即亩苗数达到设计有效穗数的70%时开始晒田。

拔节孕穗期: (1) 拔节初期施行中等肥力稻田亩追施纯氮3kg和纯钾4kg。 (2) 若稻纹枯病发病丛率达30%时, 应立即喷施防纹药剂进行控制。 (3) 若百丛稻纵卷叶螟新虫苞数达20个时, 应立即喷施治螟药剂进行控制。 (4) 若百丛稻飞虱达1000头时, 应立即喷施防虱药剂进行防控。 (5) 若百丛蝗蝻达20头时, 应立即喷施治蝗药剂进行控制。 (6) 若百丛稻苞虫苞数达20个时, 应立即喷施治苞药剂进行控制。 (7) 复水孕穗。

破口期: (1) 若叶瘟发生区域稻田, 应立即喷施防瘟药剂预防穗颈瘟的发生。 (2) 若稻曲病常年发生区域稻田, 应立即喷施防曲药剂预防稻曲病的发生。 (3) 若百丛稻飞虱虫量达1500头以上稻田, 应立即喷施治虱药剂。 (4) 若百丛稻纵卷叶螟新虫苞数达20个以上稻田, 应立即喷施治螟药剂。

齐穗后: (1) 水稻齐穗时, 叶瘟重发区域应再喷施一次防瘟药剂控制穗瘟的严重发生。 (2) 干干湿湿灌浆。

3 集成防控技术应用讨论

该集成防控技术中的管水措施, 不宜在灌溉系统不完善的稻区严格实施。因该集成防控技术中的管水措施, 是按照完善的灌溉系统而设计的。若无水源保证和灌溉系统不完善的稻区, 不宜严格实施该集成防控技术中的管水措施, 否则会加重旱情。

该集成防控技术中的化控措施, 若替换成绿色防控措施即可用于绿色食品的生产。因该集成防控技术, 是基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而设计的, 若要用于绿色食品生产, 可将该集成防控技术中的化控措施, 用不污水源、大气、土壤和农副产品的绿色防控措施替换即可。

重大病虫暴发时应全面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在监测预警条件下, 一旦有害生物呈现暴发态势时, 应立即组织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 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压低有害生物致害产量损失的目的。

摘要:依据达州水稻生产有害生物发生种类及其季节消长规律, 以水稻生产进程为时序, 以丰产栽培为基础, 以重大有害生物为防控对象, 以无害化防控措施为主导, 集成组装了达州市水稻生产重大有害生物的集成防控技术, 旨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郧县柑桔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 篇8

关键词:柑桔,有害生物,防控,湖北郧县

地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湖北省郧县是北缘柑桔优势产区之一, 被国家列为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柑桔产业被该县列为支柱产业, 在近5年中得到跨越式的发展, 由2004年的4 000 hm2发展到2010年的1.4万hm2, 其中成龄园挂果面积6 000 hm2, 幼龄挂果面积3 000 hm2, 年产量13万t。但柑桔大实蝇、爆皮虫、蚧螨类害虫等有害生物, 对柑桔产业的危害在近年来有加重趋势, 尤其是柑桔大实蝇的危害成为影响汉江柑桔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头号有害生物。为此, 县农业局柑桔产业办制定了相关的防除策略和措施, 以确保汉江柑桔保质、保量供应北方市场。

1 柑桔大实蝇的防治

1.1 农业防治

对受柑桔大实蝇危害的果园, 在落果期 (9月上旬至11月中旬) 及时清除落果, 同时摘除未熟先黄虫果, 挖大坑深埋, 上覆石灰或毒杀型农药, 再覆20 cm厚的土, 踏实。由农业部门按0.4元/kg补贴给桔农, 确保捡净, 不留死角。

1.2 诱杀防治

1.2.1 粘蝇板诱杀。

应用江苏洽益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蝇必粘, 挂在树冠中上部, 于6月上中旬开始, 挂180~225张/hm2, 固定后撕开性诱剂袋。根据2007—2010年的研究推广, 防治效果分别为98.50%、99.01%、98.94%、99.67%。据柑桔产业办田间调查, 蝇必粘平均每张粘蝇38.7头, 最多可达到62.0头, 防治效果非常显著, 且省工、省时、省力。

1.2.2 食物诱剂诱杀。

用5%红糖、含量为98%的晶体敌百虫、剂量0.35%煮熟后的甘薯汤 (比例为1∶20) 和腐蛋白 (或鱼腥水) , 于5月中下旬选50%的树冠中部挂广口容器型或器皿诱杀, 每10 d左右添加1次或更换1次[1,2]。红糖、敌百虫全部由政府采购和承担, 并由县农业局柑桔产业办会同基层农业服务中心造册分发给桔农, 以对防治措施进行监管。经过连续4年的联防, 2007—2010年的食物诱剂诱杀效果分别为94.90%、93.55%、92.18%、94.67%, 其防效仅次于粘蝇板。

2 蚧类防治

目前, 危害郧县柑桔的蚧类主要有矢尖蚧和吹绵蚧, 尤其是吹绵蚧, 在20世纪80年代泛滥成灾, 引进澳州螵虫进行生物防治, 已接近灭绝, 近2年又呈上升趋势。柑桔矢尖蚧中度危害, 由于近3年柑桔价格下滑、部分桔农弃管造成。

2.1 吹棉蚧防治

采用澳州瓢虫防除吹棉蚧, 于3月上旬至8月上旬在受害桔树放1~2头。郧县自1983年应用澳州瓢虫歼除吹棉蚧始, 由广州和四川柑研所引回饲养繁殖。近些年, 由于过量使用高浓度化学农药, 故在汉江柑桔带再度发生危害。因此, 受吹绵蚧危害的桔园, 应禁止使用高浓度清园清毒剂和有机磷高毒农药。

2.2 矢尖蚧的防治

目前, 尚无有关生物防治柑桔矢尖蚧的报道, 仍采用化学、农业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于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发芽前用松脂酸钠600倍液, 或融杀蚧螨600倍液喷布树冠中下部, 以杀灭越冬成蚧, 并严格控制使用高毒杀扑磷等农药。

3 螨类的防治

在郧县危害柑桔的螨类主要有红蜘蛛、黄蜘蛛、锈螨和白蜘蛛, 且数量逐年上升。一般桔农使用复配型化学杀螨剂, 如哒螨灵、红扑螨、水胺硫磷等高中毒性杀螨剂[3,4]。为确保果品安全和生态环保, 近年来重点推广使用生物制剂型农药, 如阿维菌素、印楝素和以螨制螨的扑食螨, 即树上挂袋, 每年利用部分支农整合资金采购扑食螨分发给桔农, 于4月上旬树上挂袋, 防治红、黄、白锈蜘蛛, 取得了良好的防效。同时, 在桔园中种植藿香蓟, 抑制螨类, 生态环保效果良好。

4 爆皮虫的防治

郧县有成龄园结果面积6 000 hm2, 其中2 600 hm2为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栽植, 多数尚未过经济结果年限。因近几年柑鲜果价格较低, 销售不畅, 桔农弃管, 导致大多数成龄桔树爆皮虫危害加重, 缩短了柑桔树的经济寿命[5,6]。为确保柑桔产业生态环境友好, 采用物理防控措施, 在树冠上部挂黄板450~600张/hm2、粘蝇板150~225张/hm2。挂后30d, 田间调查显示, 黄粘蝇板上可粘捕蛾、蝶、蚜虱、蝇、爆皮虫等, 结合刮除、钩杀、重施有机肥, 增强桔树抗性, 可明显延长成龄受害柑桔树的经济年限, 歼除效果明显。

5 结语

核心水源区汉江柑桔带应用农业、物理、生物综合防控有害生物, 成效显著, 大大减少化学物质对环境、水体的污染和健康的危害, 实现主导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郭鄂平.鄂西北柑桔大实蝇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南方果树, 2008 (2) :20-21.

[2]王开昌.不同诱杀剂对柑桔大实蝇防治效果初报[J].现代园艺, 2010 (11) :12-13.

[3]李小林.果园天敌昆虫的保护与利用[J].西南园艺, 2000 (2) :19.

[4]赵强.大实蝇食物诱剂研制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 2008 (2) :23-24.

[5]张格成.四川利用澳州瓢虫控制吹棉蚧小结[J].中国柑桔, 1986 (4) :21-22.

鸡场新城疫的生物安全防控 篇9

1 鸡场新城疫发生主要原因分析

1.1 生物安全意识淡薄以及生物安全管理措施缺乏

由于我国兽医工作人员素质整体比较低, 很多饲养人员根本没有生物安全防控的意识, 他们无法意识到很多疾病预防的意义与大于治疗, 同时, 很多地方生物安全措施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新城疫病毒等烈性传染病的防治。

1.1.1 鸡群过分密集

不同饲养条件下, 独立鸡群相互间距离太近, 某些鸡群发生ND强毒的感染, 使会很快波及围鸡群。同时未能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 使众多疾病在场内反复循环, 不能彻底根除。鸡NDV的传播媒介很多, 散毒范围很广, 如果鸡场生物安全措施不力, 就可能通过多种传播媒介传入免疫力不强的鸡群, 成为一种潜伏的传染源, 当鸡体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发病。使鸡场引入长期存在的野毒和强毒。这是新城疫病毒长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1.1.2 应激

应激是机体对不同刺激的非特异反应的总和, 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引起应激的因素很多, 比如:鸡场饲养基础设施简陋及饲养管理技术落后, 环境卫生差, 饮水不洁净等。另外, 湿度过大、拥挤、饲料突然改变、断嚎、接种等因素, 也可使鸡群发生应激。如果对应激不加以重视, 鸡群就有可能发生新城疫。因此, 与环境关系密切的应激对以“预防为主”的养鸡业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1.2 其它病原体感染

由于环境的影响, 鸡舍内不注意通风, 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粒过多, 致使空气病原菌的数量大大增加。特别是在冬季呼吸道病高发季节, NDV与其它病原体混合感染的现象非常普遍, 己经有NDV与大肠杆菌、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等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报道, 其中NDV与大肠杆菌以及支原体并发感染的现象最为普遍。

2 鸡场新城疫生物完全防控体系构建

2.1 鸡场结构和布局

2.1.1 场地址选择和区划隔离

养殖场应该远离村庄1km, 距离主干道路500m, 这样既交通便利, 又可以避免鸡的应激作用, 也能减少其它病原微生物的传入。同时, 养鸡场在进行鸡舍建设时, 必须充分重视生物安全体系。鸡舍周围环境需要安静, 房舍需要保持相对的密闭性, 大小合适, 饲养设备与房舍空间大小相适宜, 便于消毒。同时, 按照各个生产环节的需要合理划分功能区, 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等, 其中生产区可以划分为养殖场和孵化场。这样划分后能保证对人、鸡、设备的生物安全。当发生问题时, 可以紧急处理, 达到隔离目的。另外, 鸡场的围护设施不可缺少。主要防止人员、物品和动物偷入或误入场区。一般要在鸡场大门口树立明显的标志, 标明“防疫重地, 谢绝参观”, 场区设有值班室, 甚至有专门供场内外运输或物品中转的场地, 便于隔离和消毒。

2.1.2 消毒设施

消毒是养殖场防疫非常重要的一环, 也是生物安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场区门口的消毒池主要用于必须进入鸡场的车辆的消毒, 场外的物品进入生产区, 必须经过熏蒸箱的熏蒸消毒。饲养员和其他人员在进入鸡舍前必须先将工作靴刷洗干净, 并在消毒盆消毒后才能进入鸡舍。如果条件允许, 鸡场要有淋浴更衣设施, 淋浴更衣设施包括污染更衣室、淋浴室和清洁更衣室。要求进入鸡舍的人在污染更衣室换下自己的衣服, 在淋浴室洗澡后进入清洁更衣室换上干净的工作服才能进入鸡舍。这样可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鸡群的感染。

2.1.3 粪便无害化处理设施

随着家禽饲养量的增加和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 家禽生产排泄物作为污染源之一, 已成为家禽业生产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为防止鸡场废弃物对外界的污染, 鸡场要有无害化处理设施, 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养殖场的死禽和排泄物作无害化处理。对养殖场死禽处理可以采用堆肥法。对粪便的处理可以采用生物饲料减排法、低等动物处理法、干燥处理法和再生饲料法等方法, 禽场污水的集中沉淀和消毒后排放。

3 讨论

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鸡的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不同季节、任何日龄的鸡均可发病, 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可感染200多种不同的禽类, 其中鸡最为易感。由于诸多原因免疫鸡群中仍然可以发生新城疫, 并且难以根除。家禽生物安全采用整套措施来预防家禽临床及亚临床疾病, 是减少家禽疾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也是整个家禽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禽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将是预防新城疫等传染病最重要的举措。除了不断改善鸡场饲养管理状况、管理水平、监控饲料及饮水品质外, 更重要的是在养禽生产中树立牢固的生物安全观念。只有彻底改变观念, 从管理层开始至产业链中每一个环节都树立起生物安全理念, 运用生物安全机制来组织生产, 才能预防新城疫的暴发, 进而实现家禽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率的双赢。但由于生物安全技术上的限制它并不能预防每次感染。因此, 建立一套更安全有效的控制家禽新城疫发生的生物安全体系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江波涛, 等.集约化养殖场鸡粪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技术方法.中国畜禽种业, 2008, (22) :64-66.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与对策 篇10

1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防控措施

1.1 猪场的选址和布局要符合生物安全防控要求

1.1.1科学选址

猪场的场址的选择是发展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 选址应符合农业部规定的相关要求, 根据猪场的性质、规模、任务, 满足养殖场所需的地形地势、水质水源、交通电力、常年主导风向、土质、向阳、排污等要求。远离工业生产区、居民生活区、医院、其他畜牧场等, 既要防止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废弃物等污染源对猪场环境的构成威胁, 又要防止猪场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应采取农业生态循环利用模式, 实行种养结合, 生产的粪尿污水应与当地农业生产基地的吸收消化能力相配套, 发展畜牧业生态友好型高效农业之路。

1.1.2 科学布局

场内生活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应种植绿化林带、围墙等相互隔离, 严格分开, 布局合理。场区净道和污道应分开, 互相不交叉, 以防交叉感染。进入生产区要有消毒通道和消毒设施。科学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环境控制、通风换气、温度温度、采光照明、给水排水、消毒与防疫隔离等。场区排水应做到雨污分离, 屋面雨水采用管道 (可用半边塑料管连接) 收集, 分流的雨水从明道直接排放沟河, 污水采用猪舍两侧排污暗沟排放。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并建立隔离沟或带。场区布局建设应科学建造, 满足环境保护、卫生防疫、防火等各种要求, 为猪群生长发育营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环境, 进一步提高猪的健康生产水平和抵抗能力, 降低养殖风险。

1.2 粪污及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应符合生物安全要求

1.2.1 粪污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猪场各幢猪舍猪群排出的粪便应及时清运, 尿液、污水和少量混入的粪便应迅速排入排污沟, 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资源化利用。猪场排污沟建设要求两侧高于地面10cm以上, 上用等宽水泥板覆盖, 终端与粪污三级沉淀池或者沼气工程相通。猪场应建设适当配套规模的 (中小型饲养场建100m2左右) 干粪堆积场, 四周以砖块砌墙高60cm以上, 留出粪口, 并用水泥抹墙, 墙体四周以钢架焊接, 上覆彩钢板顶棚, 用于分离雨污。对干粪采取堆积密封堆肥发酵无害化处理后作为农业生产用肥。猪场应建设污水处理池 (三级沉淀池) 或沼气池, 砖混结构, 用于分离雨污。猪场可建设沼气工程, 这样既开辟了对二次能源的利用, 又可节省燃料, 粪尿污水经干湿分离 (过滤) 后排入第二、三级沉淀池, 经沉淀发酵后, 导入沼气池制取沼气, 沼气发酵后的残留物沼渣和沼液无毒无味, 是一种易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速效肥料。沼渣和沼液 (经沼气、发酵后符合GB/T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 , 应实行农业综合利用, 避免形成再次污染。沼气又为猪场生产提供清洁能源。粪污物通过无害化处理后合理利用, 既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降低养殖的公共危害, 有效防止疫病传播, 又能科学结合种植业和养殖业, 充分利用猪粪尿促进农业全面发展, 达到资源化利用,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1.2.2 严格处理病死猪

患病的死猪体内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 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必须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搬运病死猪不得使用漏水的工具装载, 以防沿路散播病原体, 并应严格做好彻底的防疫消毒等措施。猪场粪污处理区附近可预留足够位置用于建设化尸池 (深3m以上) , 顶部砌实, 中央留60cm以上抛尸口, 水泥板覆盖, 化尸池填满后可顺序在建。

2 良好的饲养管理安全防控措施

猪场应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管理制度 (包括免疫制度、用药制度、检疫申报制度、疫情报告制度、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标识制度、疫病监测制度、隔离制度、养殖档案等) 及生产管理规程, 并严格对照执行。猪场应根据养殖的不同品种、用途及生长发育阶段分别确定饲养标准和方法, 合理分群, 对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 (无变质、无霉变) , 充分满足猪只营养需求, 供应清洁饮水, 减少环境应急, 保证猪只的正常发育和健康。采用“分群饲养、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杜绝疫病传入和各猪群间交叉传播, 在生物安全的全过程中, 对消毒后的猪舍应空留7d左右非常关键, 并应针对性地制定不同饲养阶段的猪群药物保健方案, 认真做好保健和药物预防工作, 能有效防治多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强化人员和车辆用具等管理, 场内工人不得接触本场外猪只, 并做好灭鼠灭蝇工作, 防止猫狗等进入猪场, 以防传播疫病。开展养殖场员工专业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科学养猪专业化程度知识水平和灵活运用能力。严格执行消毒卫生制度, 强化消毒措施的落实, 消毒池内的消毒药水需定期更换, 经常保持有效浓度, 定期进行猪舍消毒、饮水消毒和带猪喷雾消毒, 杀灭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是保障生物安全防控的重要措施之一。应搞好夏季的防暑降温和冬季防寒保暖工作, 保证猪舍适谊的饲养密度、温度湿度和有效的通风换气。及时清除粪便, 保持舍内干净卫生, 给舍内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使猪群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促使猪群心情愉快, 从而提高舍内猪群抵抗力和健康水平, 降低患病的风险。

3 完备的疫病安全防控措施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疫苗免疫程序

3.1.1 科学的免疫接种

科学的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规模猪场疫病流行的的最有效方法, 也是猪场安全生产的关键措施之一。规模猪场在某些疫病 (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 的防治措施中, 科学免疫接种更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在某些危害严重的重大生猪疫病 (如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 的防控措施中, 必须进行例行性程序化免疫接种。在某些常见疫病 (如大肠杆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 的防治措施中, 应该依据本地和本场的实际需要选择性进行免疫接种疫苗。在某些传染疫病的经常发生地区、潜在地区或受威胁地区, 为防患于未然, 在平时应有计划地对场内健康猪群进行预防接种。

3.1.2 科学的疫苗接种技术

规模猪场应开展针对性的预防接种, 需要依据本地疫情、疫苗性质、健康状况、免疫日龄、免疫状态等确定疫苗的种类 (所含免疫毒株等) 、接种方法、免疫剂量和免疫时间间隔等。免疫接种前应注意各种因素对疫苗干扰情况, 如母源抗体、干扰素、免疫抑制剂 (黄曲霉素、地塞米松等) 、某些疾病特别是免疫抑制病的干扰, 不同的疫苗具有不同的免疫接种程序, 均具有适宜的免疫时机、免疫剂量、接种途径, 轻易不可随意变动。猪场应制定适合本场的科学合理的各类疫苗免疫接种程序, 对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同一种疫病免疫有的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应视具体情况合理制定免疫接种程序, 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疫苗的首免时间, 以提高免疫效果。选择疫苗必需注重疫苗的质量和效价, 应从正规的渠道选购质量合格的疫苗, 采用正确的运输和保存方法, 以保证疫苗效力, 保障疫苗免疫保护效果。在给猪只进行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前, 应详细了解疫苗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做好疫苗接种前的相关检查和准备工作, 对健康猪只采用科学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法。有条件的猪场应适时进行针对性免疫抗体检测, 对仔猪检测了解母源抗体水平, 对免疫接种后的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测相关抗体水平, 了解猪群整体的免疫效果, 并依据检测情况来合理指导免疫接种, 确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3.2 建立完善的疫病诊断和疫情监测体系

建立完善的疫病诊断和疫情监测体系, 防患于未然, 提高诊断技术和检测水平, 是构筑疫病安全防控体系的关键环节之一。对规模猪场猪群应建立定期检疫和检测制度, 不断提高疫病诊断技术水平, 对场内猪群发生疾病进行准确而快速的诊断, 目前许多疫病的诊断在市场上已有商品化的试剂盒销售, 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控方法, 降低损失。规模场生产时有必要定期开展猪气喘病、猪萎缩性鼻炎等疫病检查, 定期进行粪便虫卵检查, 还应依据本地疫病疫情发生情况拟定具体的检查检测计划, 在发生疫情时做临时性检验对保障猪场安全生产很有必要。

目前常用的检测监测方法通常采取血清学方法, 如中和试验、疑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免疫酶试验、沉淀试验等, 猪场可根据本场本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在疫病检测监测中, 病原检测和感染早期抗体 (特异性Ig M) 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

3.3 建立科学的规范使用药物安全防控措施

猪场在饲料、饮水加入某种安全的药物进行集体化预防, 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使受威胁的易感猪群不受疾病的危害, 也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有效安全妨控措施之一。有条件的猪场可以优化投入品使用, 严格药物的使用, 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 既可提高猪生长速度, 降低药物残留, 又能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抗病力, 减少疫病的发生。在对猪场猪只实施群体药物预防或治疗时, 应规范药物的使用,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兽药使用的相关规定和使用原则, 科学的选用兽药, 正确了解掌握使用药物的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等, 采取合理的用法用量, 切勿滥用药物, 以免造成不良影响, 应严格执行药物的休药期规定, 减少药物残留, 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相关违禁药物, 保证生猪及其产品生产的生物安全。

3.4 建立猪场重大疫病风险评估安全防控体系

有条件的地方应建立猪场重大疫病风险综合评估系统, 可针对风险情况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风险值和风险等级对应关系, 通过调查分析、资料检索及专家论证, 筛选确定风险指标,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设置风险指标权重, 依据综合评估原理和运算法则, 运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评估系统。建立由评估指标结构框架、指标权重系数、指标量化评估标准、评估数学模型、综合估算系统和风险等级组成的, 适合本地本场实际的区域性、内源性猪重大疫病风险评估体系, 应用于基层规模场疫病安全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小结

在当前生猪规模养殖过程中, 我们必须重视和正确对待当前生猪规模养殖生物安全防控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 突出规模养殖企业自动化、设施化饲养、疫病科学防控、粪污及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设施建设, 形成基础设施完善, 管理科学,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质量安全, 优质生态, 高产高效的产业, 实现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玲, 等.规模猪场疾病防控措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1, 02.

[2]时勇, 等.无公害猪肉生产技术, 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2.

生物防控 篇11

关键词:生态养殖;生物安全体系;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9-0020-02

生态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高端家禽的养殖方式,主要适合于我国地方品种土鸡的饲养。地方鸡以其高蛋白、低脂肪、风味独特和药用保健等优点,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在这一趋势下,我国多个地方先后开展了地方鸡的生态养殖,现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并成为我国集约化养鸡的一个重要补充。据统计,2014年,湖北省规模化生态养鸡存笼3 000多万只,仅谷城县1 000只以上规模的生态养鸡达220万只,京山县1 000只以上养殖规模达150万只。地方鸡生态养殖模式以其独特的品种优势、良好的生态效益、健康的养殖理念,形成一种农林牧相结合的新型生态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1]。

目前,生态养鸡刚刚起步,尚有诸多问题需要积极探索。如疫病防控是制约生态养殖模式发展的问题之一。生态养鸡主要是在野外、开放场地进行饲养,难以对周围环境和疫病进行控制。山林、滩涂、果园、茶园等养殖场所面积较大果树、茶树、杂草等则是虫、鸟喜欢驻留的场所,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较复杂,容易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尤其对散养鸡群的危害较大。鸡群活动范围大,场地面积大,致使环境彻底消毒难以进行。养殖环境中水源较多,水质无法控制。人们在采摘果、茶,砍伐林木等作业时,随意进出养殖区,容易引进外部传染性疾病。鸡舍简陋、蛛网丛生、鸡粪遍地,卫生状况堪忧,疫病防控极为复杂。单纯采用疫苗、抗菌素等对生态养鸡场进行疫病防控效果不佳,因此,采用生物安全措施进行疫病防控势在必行。

1 湖北省生态养殖现状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东、西、北三面环山。全省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植被茂盛,是理想的生态养殖地区。湖北省在规模化生态养殖方面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2013年目前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生态养鸡生产方式的认定工作。目前,已有近150家生态养鸡场(合作社)通过生产方式认定。推广的品种主要有欣华鸡、江汉鸡、景阳鸡、郧阳白羽乌鸡、郧阳大鸡、洪山鸡、麻城绿壳蛋鸡等优质地方品种[2]。养殖规模大多集中在500~5 000只,养殖场地以荒山、林地、果园、茶园为主。雏鸡阶段以全价饲料为主,育成及产蛋期以配合饲料加青料的方式。近几年来,环境污染严重,病原变异加快,动物疫病不定期流行,对生态养殖业影响很大。据杨峻等[3]对湖北省地方生态养鸡主要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雏鸡及青年鸡的主要疾病有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白痢(Pullorum Disease,PD)等9 种疾病,发病率为33.6 %,病死率31.8 %。成年鸡主要疾病有新城疫、禽流感和巴氏为杆菌病(Avian Pasteurellosis,AP)等7 种疾病,发病率为29.5 %,病死率为30.0 %。造成生态养鸡场鸡群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根本原因是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认识不够。

2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的必要性

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控制疾病发生的体系,即将可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的所有的有效安全措施的总称[4]。养殖业的生物安全又可分为用来避免(防止)病原体进入畜禽群或养殖场的外部生物安全和当病原体已存在时防止疾病在畜群或农场内向未感染动物散布或向其他农场散布的内部生物安全[5]。其基本思想是隔离、清洁、消毒。据调查,我湖北常见禽病就有30多种,在生态环境和免疫压力下,病原变异加快,鸡群呈现“老病新发,新病不断涌现”的状况,给家禽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如何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周围环境因素,使鸡群处于健康状态,充分发挥鸡群的生产能力,这就需要对鸡群进行综合性防疫。湖北省是家禽养殖大省,地方鸡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其主要养殖模式为生态养殖,常见的有山林、滩涂、果园、茶园等养殖场所。由于这些场所都是天然、开放的,对于疫病防控相对较难。因此,必须从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生态养殖模式下的疫病防控体系。据统计,虽然由于实施生物安全要添置额外的设备和使用额外的材料而使生产成本提高, 但这可由药费开支下降56%得到更多的补偿。饲料用药开支减少82%,疫苗成本减少11 %。生物安全与兽医支出总计的结果,使总开支减少了44 %[6]。因此,兽医生物安全是目前最经济、最有效的传染病控制方法,同时也是所有传染病预防的前提[7]。

3 生态养殖场实施生物安全的主要措施

针对湖北生态养殖的特点,建立适合我湖北生态养殖的生物安全防疫体系,需要首先对养殖环境进行生物安全评估,真正地检查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风险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构建适合本场或本区域(养殖合作社)的生物安全体系。一般情况下,对于场地选择、规划等,根据饲养规模、场地类型自行设计,符合生态养殖模式即可。下面从养殖模式、引种以及疫病防治等方面对生物安全的实施进行阐述。

4.1 规范饲养管理,严格按照“553”模式进行养殖

湖北省推广的规模化高效生态养鸡“553 模式”,其内涵是:一群鸡数量不大于500 只,一亩地饲养数量不大于50只,鸡群更新日龄300 d左右。该模式是从生态养鸡的生物学特性、饲养管理、生态平衡、疫病防控等方面综合提出的适合湖北省的养殖模式。分群饲养,便于管理,有利于疫病防控。亩平50只,每只鸡超过10m2的活动空间,密度低,鸡只活动范围大,对生态环境及机体健康十分有利。选择轮牧方式,建立生态鸡舍,拦网隔离。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合理安排育雏时期。

4.2 引种及鸡苗质量

养殖场在引种及购买商品代鸡苗时,应选择信誉好的种鸡生产企业。鸡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后期的收益。购买前先调查企业的信誉、规模以及疾病净化情况。尤其是种鸡,是否进行过禽白血病、鸡白痢等净化,禽流感、新城疫等主要疫病的免疫,抗体是否达到要求,雏鸡体质是否健康等。近年来,免疫抑制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影响鸡群的免疫预防效果,目前所知的主要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禽白血病(Avian Leukemia,AL)、传染性法氏囊炎(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Reticuloendotheliosis,RE)等。主要蛋传性疾病有:大肠杆菌(Avian Colibacillosis,AC)、沙门氏菌(Avian Salmonellosis,AS)、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产蛋下降综合征(Egg Drop Syndrome,EDS)、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等。一般情况下,免疫抑制因子往往协同作用,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如新城疫、禽流感等经过多次免疫仍然发病,免疫抑制病的发生还会引起细菌性疾病的增加。蛋传性疾病在育雏初期就开始表现,如鸡白痢、大肠杆菌等引起雏鸡的早期死亡,而禽白血病则在后期产生肿瘤,引起生产性能下降,最后只能淘汰处理。

4.3 坚持生物隔离、消毒,防止病原体扩散

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车辆进行消毒;对育雏舍、鸡棚、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对鸡场内废弃物进行清理、无害化处理;消毒药轮换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对病鸡采取隔离治疗或扑杀,防止疫情扩散,做到“早、快、严、小”。

4.4 药物防治

众所周知,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目前细菌耐药性增加。当长期应用抗生素时,多数的敏感菌株不断被杀灭,耐药菌株就大量繁殖,代替敏感菌株,而使细菌对该种药物的耐药率不断升高。生态养鸡在野外环境中,鸡群接触细菌的机会增加,单纯依靠抗生素控制细菌性疾病不可取,而微生态制剂、中草药等在细菌病的防控中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微生态制剂真正被重视起来并应用于畜牧业,是从20世纪60~70 年代人类发现了抗生素的种种弊端之后才开始的[8]。它不仅可以直接防病治病,还可以间接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生长发育。中草药良好的预防作用和治疗效果,正逐渐被广大养殖户所采用。因此,抗生素可作为最终选择,但不是惟一选择。

4.5 免疫预防

生物防控 篇12

关键词: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

上饶县是江西省主要产茶县之一。为了探索示范茶园绿色防控技术, 上饶县农业局在尊桥茗龙开展了茶园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效益分析试验, 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作物:茶叶, 品种为龙井43。

1.2 防控对象

试验对象为茶园有害生物 (茶尺蠖、茶小绿叶蝉、茶碳疽病等) 。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上饶县茗龙集团尊桥乡茶场、尊桥乡恩山村茶场茶场。这2个茶场茶叶管理水平较高, 属优质高产茶园。根椐场茶茶叶生产管理、历年产量及病虫发生情况, 每个茶园选取确定5个试验点。江西茗龙集团茶场试验点为1~5号, 尊桥恩山茶场试验点为6~10号。每个试验点设绿色防控区、传统防控区、不防区3个处理。绿色防控区:使用避害栽培管理模式, 害虫发生前期使用性引诱剂、色板诱杀、灯光诱杀等降低害虫种群数量, 害虫种群数量大时使用绿色农药防治[1,2,3]。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传统防控区:以化学防治为主。不防对照区:不作处理。各小区种植品种﹑肥水管理基本相同, 传统防治区与对照区栽培管理基本相同。绿色防控区、传统防控区面积为3.3 hm2, 不防治对照区面积为0.3 hm2。不设重复。

由于试验2个茶场相邻, 茶园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基本一致。为试验进行方便, 在各试验点具体采取技术措施基本一致, 施药时间基本相同。具体处理措施如表1、2所示。

注:杀虫灯购置安装费为330元/台, 按5年折旧。按每年灯用电100 kW·h计算。性引诱剂购置安装费10元/台, 按3年折旧计。诱芯0.8元/条, 按每台用诱芯4条计算。人工捕虫按每人工100元/d, 每工时捕3 333.35 m2计算。施药劳务费按75元/hm2计算。

1.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1.4.1 产量记录。

根据2013年7月茶产品检测, 绿色防控茶园产出茶叶达到国家有机茶叶标准, 茶叶定为一级茶;传统防治茶园茶叶有一定农药残留, 茶叶品质较低, 作为无公害茶叶, 定为二级绿茶。按照2014年尊桥茶场及周边茶场平均茶叶价格, 一级名茶:330元/kg, 二级名茶:220元/kg, 一级普通绿茶:32元/kg, 二级普通绿茶:22元/kg计算产值。

每试验小区茶叶单独采收, 记录茶青数, 折合平均出茶率计算产量。茶叶加工按每1 kg茶青出产0.23 kg茶进行计算。

1.4.2 试验过程中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损失率调查。

试验区1年来, 茶尺蠖、茶小绿叶蝉重发生, 病害轻发生。不防治区为害严重, 茶园基本上只有干枝, 影响来年茶叶产量。在绿色防控小区、传统防控小区选取病虫轻发区或防治极佳区茶叶, 折合未受病虫为害发生对照区, 测算未受害区产值。各试验区与其比较, 测算病虫损失率[4,5]。在各试验区, 据多点产量调查, 未受害理论茶园, 名茶产量以21 kg计算, 普通绿查以10 kg计算。茶叶分级与各防控试验区相同。绿色防控区与不防区品质相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和产值

如表3所示, 绿色防控试验区平均产值105984.8元/hm2, 较传统防控区平均产值增加34 925.5元/hm2;绿色防控区、传统防控区与不防治对比, 防治效果明显, 绿色防控区较不防区平均产值增加55 910.8元/hm2。绿色防控区名优茶、普通绿茶的总产量分别为996.8、650.0 kg, 传统防控区名优茶、普通绿茶的总产量分别为1 001.4、644.7 kg, 优于不防区。

2.2 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损失率

试验区1年来, 茶尺蠖、茶小绿叶蝉重发生, 病害轻发生。不防治区受害严重, 茶园基本上只有干枝, 影响来年茶叶产量。如表4所示, 绿色防控区损失率达3.8%, 传统防控区损失率达5.5%, 远远低于不防区。

2.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试验期间, 各试验防控区未发药害。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 绿色防控植保投入较传统防控投入相近, 但因茶叶品质有极大提高后, 茶叶产值将有大幅提高, 经济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林新富.浅谈茶叶病虫害综合防治[J].福建茶叶, 2009, 32 (3) :32-33.

[2]曾明森, 王庆森, 刘丰静.茶园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技术模式与实施方案制订探讨[J].茶叶科学技术, 2013 (3) :14-19, 36.

[3]王能东, 赵作朋, 袁滢, 等.高毒农药替代防治小麦蚜虫田间筛选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 2011 (6) :12-14.

[4]郭水木.福建省华安县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及现状[J].中国茶叶, 2012 (2) :27-29.

上一篇:三角高程测量新方法下一篇:统筹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