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专业预警机制

2024-10-25

高职专业预警机制(共8篇)

高职专业预警机制 篇1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提出, “十二五”期间, 高等职业教育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 以合作发展为主线, 进一步增强活力, 凸显特色, 提高质量。重点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结构, 主动适应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1]。由此可见, 国家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近年来, 高等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 有必要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建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政府或院校针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信息, 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专业设置的合理性作出估计与推断, 并发出确切的预警信号, 使政府、学校、企业等提前了解专业设置发展的状态, 及时采取相应对策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防止或消除不利后果的一系列活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 可从4个方面着手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 即建立预警指标体系、监测与评估体系、报警体系和预警决策机制。其中,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 就是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能敏感地反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状态及存在问题的指标有机构成整体, 是整个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建立的基础。

一、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要有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能够以现代职业教育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风险理论、教育评估理论等为依据, 构建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能够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保证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助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 最终达到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的目的。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各方面的情况。指标的选取要建立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影响因素全面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应尽可能覆盖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主要方面。同时, 各项指标应有主次、轻重之分, 根据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权重, 明确每一项具体指标在整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 所选取的指标才能较好地起到预警作用。

3.独立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是相互独立的, 其包含的内容没有重复、叠加与交叉。各项指标综合在一起共同反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合理与否, 但各指标之间不存在交叉或因果关系。因此, 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制定过程中, 应保证各项指标都有各自明确而独特的含义, 做到有明确的内涵与清晰的外延。

4.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在实施时有可操作性。所有的指标应浅显易懂、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其内容要尽可能用可操作性的语言概括, 能够通过监测观察获得相应数据与信息, 真实、有效地反映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5.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是不断发展与完善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应及时对已经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调整与完善, 从而更好得达到专业设置预警的目的。

二、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

(一)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建立, 相应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关键, 其指标的选择应尽可能覆盖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主要受外部和内部两大因素的制约, 其中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生源状况、就业情况、政策导向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经费投入、设备配置、办学传统等。

1. 外部因素。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中的外部因素需要考虑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培养各种技术型人才的教育类型, 其专业设置要面向市场变化与需求, 并呈现出动态性、变化性和应时性等特征。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直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高职院校应以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作为专业设置与开发的驱动力[2]。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首先应考虑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市场、企业、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其次, 生源状况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专业只有招到一定数量与质量的学生, 后续的教学、顶岗实习、就业等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所以, 生源状况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重要预警指标之一,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应对该专业的潜在生源情况进行论证。再次, 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学生最终都要进入各工作岗位就业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各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要以往年各专业就业情况为参考。专业的就业情况, 一方面能灵敏地反映市场对专业的需求,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学校及专业的受欢迎程度, 即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否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一次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近几年来都很高的专业说明经济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量相对较高, 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可多设置这方面的专业, 而就业率持续较低的专业应尽量少设置。同时, 学生就业满意度、企业对学生就业的满意度、就业薪酬情况与升学情况也应成为专业设置考虑的因素。最后,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时刻关注政府对经济结构的调整、高职发展目标与高职投入等政策, 政策导向也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重要外部因素。

2. 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资源情况。必要的教育资源是专业设置和建设得以开展的前提。一方面, 教育资源是专业设置的基础, 充足的教育资源能促进专业建设水平和专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 教育资源能否被充分利用也取决于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合理[3]。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经费投入、设施配备和办学传统等。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专业设置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需要考虑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专任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专业背景与专业发展等,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离不开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考量。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才能完成, 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良好建设是专业设置的重要保障。实训基地可分为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 专业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实训基地对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专业技能的形成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费投入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学校自筹资金投入以及行业、企业的资金投入。专业设备配置是学校硬件资源的重要方面, 包括相关教学设备、教学场所面积、学生宿舍面积和专业图书数量等, 是保证专业教学和研究得以正常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最后, 高职院校所属地域情况、办学目标定位与办学优势, 在设置专业时也应考虑在内。因为一个专业的设置必须要有好的内部教育资源作为支撑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时必须对内部因素进行严格评估, 如果现有的内部因素不能满足某一专业设置成长的需要, 应避免设置该专业。内部因素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 指标权重的确定

通过对影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内、外部因素的深入分析, 以及对部分职教专家、高职院校教师及企业人员的详细调查与咨询, 并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 笔者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2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权重体现各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 指标权重的确定有多种方法, 如特尔斐法、关键特征调查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排序统计法和矩阵对偶比较法, 笔者采用专家排序统计法。在确定专家看法基本一致的前提下, 通过对8个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具体将各指标按重要程度由重到轻划分为1、2、3、4、5五个等级, 由专家按其重要程度进行评定, 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

1. 权重计算公式为[4]:

其中, m为同层指标数;n为专家数;Ri为各专家对第i个指标排序等级之和;

Wi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Wi=1, 以一级指标权重的计算为例, 具体如表1所示。

2.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进行归一处理:0.625+0.542=1.167

同理, 计算出各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权重, 具体如表2所示。

需要指出的是,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及权重的建立并非一成不变, 它受参评专家数量、参评专家能力、学校所处地区经济发展属性、专业对应的产业结构属性和专业的学科属性的影响。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不同地区、专业的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灵活调整。随着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 已建立的预警指标体系也应不断完善。

三、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策略分析

1.集合多方力量共同探讨, 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全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 因此在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 应积极借助各方力量。如高职教育研究专家、教育部门领导、高职院校校长代表、企业行业代表共同探讨与研究确立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各项指标。并通过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赋予每个指标相应权重。同时要注意指标体系的建立一定要符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保证指标体系的全面、信息的持续获得以及相对的稳定性。此外, 预警指标体系、预警模型的建立都要有一定经验积累。因此, 可汇聚经济、社会、安全等领域相对比较成熟的预警系统的专业人才, 运用统计学、计量学和管理学等知识, 结合自身领域预警经验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进行完善, 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全面。

2.全面考察数据获得途径, 保证指标体系有效可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应确保各指标获得途径的可行性, 保证能方便易行地获得各指标数据。众多指标信息的采集需要高职院校、企业、行业、教育部门、统计部门等责任部门的共同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如教育部门可以及时对生源状况信息进行采集, 包括学生的数量、质量, 并及时进行公布;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可主要依靠企业、行业进行搜集, 企业、行业通过对现在以及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 得出近几年专业需求度较高和较低的专业, 预测相应的专业以及大概人数, 为高职院校专业的合理设置提供重要基础;各专业近年就业率信息可主要通过教育部门、统计部门进行采集。此外, 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以及省级统一的专业设置预警指标信息方面的数据库平台, 保证信息收集的可行性及全面性, 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3.动态跟踪监测及时调整, 保证指标体系的灵活合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各指标要及时进行监测、更新与维护, 建立专业设置全面实时监测平台, 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日常监测。通过监测社会发展趋势对高职专业的需求、就业率、教育教学内部资源等动态信息, 对滞后的信息及时进行更新, 根据预警指标的变化将存在的风险信息筛选并标注出来, 进行及时监测与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的建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如参评专家的数量与能力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专业对应的产业结构属性、专业的学科属性也会影响指标体系的建立。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应对参考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调整[5]。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预警机制指标体系确立后并非一成不变, 通过对指标的动态跟踪监测, 发现其存在问题应给予及时的调整, 根据指标重要性程度的变化对相应权重进行及时更正, 保证指标体系的灵活合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Z].2010.

[2]颜莉芝.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研究[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29.

[3]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63-66.

[4]王景英.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99.

[5]苏春辉, 陈衍, 崔玉洁.职业院校新专业设置预测指标体系设计及调整[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5) .

高职专业预警机制 篇2

关键词:高职顶岗实习;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90-01

一、高职顶岗实习解读

(一)高职顶岗实习的定义与内涵。高职顶岗实习指有机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以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训两种教学方式交替进行的模式,培养具有职业素养良好、创新能力较强、操作技能熟练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高职顶岗实习育人模式的国外演进历程。通过考察国外高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发展历史,不难发现,其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三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双元制”、 “合作教育”、 “工读交替”、 “官产学” 基本模式。

(三)高职顶岗实习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之上,我国国内高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经历了从“西学东渐”到“因地制宜”的发展历程。以1985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国内首创“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为起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已经将校企合作双向顶岗实习教学模式作为了人才培养的常态模式。

二、法律视角下高职顶岗实习多重风险的两个维度

“所谓法律风险,是指在--定区域、期限和环境下客观存在的,因依法被追究责任的(或者难以依法保障自身权利的)行为而导致费用、损失和损害产生的,可以认识与控制的不确定性。[1]没有及时有效预警并规避的法律风险,是不利法律后果的产生的诱饵。

(一)学生权益保障风险维度。参与顶岗实习的高职学生有可能遭遇多重法律风险,从实习学生合法权益保障方面而言,主要体现在劳动权益受损风险与人身权利保障风险两个方面。高职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既是在校学生又是实际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员工,双主体性模糊了其在劳动法律关系体系中的主体资格,缺乏法律对劳动者主体资格的明确认定,劳动权益受损风险高,且难以对受损劳动权益进行有效救济。在实践中,劳动权益受损风险表现为强迫劳动、同工不同酬、缺乏必要的职业培训等。除了劳动权益难保障,在顶岗实习中,各种人身伤害事故陈出不穷,主要包括实习生在工作场所遭遇的人身伤害、工作场所外遭遇的人身伤害。特别是前者明显缺乏有利的法律保障。

(二)法律风险成因维度。任何风险的产生都离不开一定的诱因。法律规范的空白与管理的缺位是导致高职顶岗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劳动权益频频受侵、人身伤害常发生且维权无门等法律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法律规范空白主要是法律法规对高职实习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是否具备劳动者身份没有明确规定。如我国现行的《劳动合同法》、《工伤保险条例》中都没有明确规定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现实存在的法律关系的性质。[2]管理的缺位是滋生高职顶岗实习风险的又一个诱因。在顶岗实习期间,实习学生离开校园,脱离了学校的直接管理,从教育法律关系层面而言,高职院校对游离于校园之外的实习生的规范与管理难免乏力,甚至脱节。而盈利是企业的生存目标,在逐利欲望的驱使之下,企业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也比较松泛,甚至个别无良企业视实习学生为廉价劳力,只用不管。

三、多层次、多主体的法律风险预警机制探析

(一)完善高职顶岗实习法律制度。我国现存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涉及顶岗实习的法律规范包括《职业教育法》第三十七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三条。我国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专门规章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但其仅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法律制度倾向于原则性规定,而缺乏程序方面的规定。因此,从法律制度层面而言,一方面要健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法律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及时修实习法律法规确定学校、学生、企业、第三方部门等法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二)构建学生、院校、企业三位一体的法律风险预警体系。开展全面有效的离校实习教育。在实习学生离校之前,高职院校安排有效课时,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开展全面有效的顶岗实习离校教育。在许多学院,顶岗实习离校教育通常以顶岗实习动员大会的形式开展。为了保证离校教育的有效性,要做好考勤工作,确保实习学生人人参与。离校实习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法制教育。开展法制教育的目地在于让学生树立遵守法律规范的意识,让学生能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是组织学生学习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顶岗实习工作职责》等文件。通过这些文件的学习,让学生明白顶岗实习是一种特殊的实习形式,虽然已经离开校园,但是还是要遵守校规校纪、完成相应工作才能取得有效的顶岗实习成绩。

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顶岗实习协议,明确三方权责。一方面,通过顶岗实习合同,三方可以约定实习补贴、伤害责任、劳动时间等内容,并明确学生可以主动提出辞职的情况,(基于顶岗实习的特殊性,顶岗实习学生辞职应当经过学校允许,并不违背《劳动法》劳动自由的立法原则)。另一方面,顶岗实习协议中应增加企业限制性条款,比如企业不得安排高空作业、易燃易爆、井下等危险性过大、劳动强度过大的工作给学生、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无端克扣学生实习补助等。增加企业限制性条款的目地在于维护实习学生的合法权益。顶岗实习协议一式三份,实习学生、校方、企业各一份。此外,在签订实习合同的基础上,校方与企业要在《校企合作协议书》中明确约定对学校可以提出抗议并撤回学生的情况,并增加企业违约责任条款 。[3]

(三)政府管理部门积极介入高职顶岗实习监管。毋庸置疑,政府管理部门在高职顶岗实习预警体系中扮演的是宏观调控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双重角色。政府管理部门针对顶岗实习,进行组织、协调、监督、规范。政府管理部门通过考察院校、企业的主体资格,把好顶岗实习入门关。当职业院校、用人企业与实习学生发生冲突争端之时,政府主管部门需要进行各方协调,积极促进矛盾的化解。

参考文献:

[1]黄正.基于价值链里理论的企业法作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博位论文,2007,11:11.

[2]张 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法律保障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5,12(中):291.

[3]张小玲,魏金萍,王雅蕾.法律关系视阈中高职校企合作顶岗实习风险防控分析[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 2013:13(3):36

作者简介:

张小玲,重庆,女,(1981-),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

张跃文,重庆,男,(1986-)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

高职专业预警机制 篇3

1 导致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纵观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依然短缺,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等因素都造成了毕业生质量的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1.1 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不符合本区域市场需求

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首先要考虑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所培养人才应着力于为本地区经济发展提供高技能人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陷入“功利”圈中,不顾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招生,盲目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造成原本稀缺的教育资源无谓浪费。其主要表现在经济、管理等偏文科的专业比例过高,造成同类型高校专业设置中同化现象严重,偏离了高职院校最初的办学定位。

1.2 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首先,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过于依赖外方资源,以外方提供的专业课程设置为基础,缺乏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调研,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不分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其次,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依然沿袭传统的偏重于理论知识灌输的培养模式,教育资源的缺乏,又使同类院校独立建立实训基地能力有限,致使部分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以及适应性较差,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外向型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3 不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大多数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未能做到结合市场需求、企业要求,依然以方式方法落后且单一的考试作为衡量人才标准,难以真正衡量出一个学生的真实水平,容易产生应试能力强而实际应用能力低的现象。同时采用单一考核方式也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只拘泥于书本知识、局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创新精神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1.4 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完善也导致了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目前大多数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虽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能够借助外方资源,但是很难吸收国外的管理模式,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兼职教师比例过大,对兼职教师缺乏系统培训和监管,脱离所在院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的讨论,导致教师队伍一定程度上无法深入理解中外合作办学定位与市场需求相关联的内涵,无法将中外合作办学高职院校与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一并灌输到课堂实际 ;部分同类院校人浮于事,不能尊重中外合作办学特色、鼓励卓越,多年工作只局限于校内,缺乏企业兼职经历,还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本应多出去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的出国交流机会也非常有限,致使部分教师缺乏活力和创造性,对中外文化的融会贯通,使之适应本地市场的能力有限,也就无法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2 建立市场需求与高校办学定位有机结合的就业市场预警机制

2.1 加强对区域市场调研,明确地区发展优势产业

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院推荐就业、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工作机制,在办学初期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设立办学目标、专业类别和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过程中,随时掌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合作,了解同类型院校的发展战略、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最新信息,以外方资源为支撑,取其精华,通过对就业状况调控和监测,对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调整,确保制定的办学目标不脱离市场,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

2.2 以目标市场用工需求为起点,搞好办学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应在外方提供的专业设置基础上,深入进行市场研究和科学预测,找准自己的目标市场,以目标市场的用工要求为起点,做好专业规划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高校还要根据中外合作办学特色,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结合已有毕业生就业状况、自身擅长领域及学科发展目标最终确定其办学定位。以定位创品牌、树优势,切实提高中外合作办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培养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外向型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2.3 建立毕业生就业动态预警系统

中外合作类高职院校必须依据自身办学特点,建立高效、灵敏的就业信息动态预警系统,以准确、及时的获取有利于高校发展的各类信息资源,并整合获得资源,在调研就业信息、校内外招聘会和就业信息汇总等基础上,及时建立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特色的用人单位信息数据库,保证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毕业生在就业时能充分了解就业供求趋势、就业区域分布,科学有效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同时将获得的信息资源共享,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人才供给信息。以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作为人才评价之根本,通过“就业——专业——招生”的联动机制,将就业状况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相挂钩,通过对专业发展规划、招生计划以及人才评价等工作的评估,对就业前景不好、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体系。除此之外,所有任课教师要参与到动态预警系统的建设中来,不拘泥于教学,通过走访企业、深入调研,了解岗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开展大规模的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培养教师队伍的责任感,最终建立具备市场发展眼光的完备的教师队伍。

3 结语

高职专业预警机制 篇4

一、预警机制构建的重要性

由于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不仅在心理上、生理上还是在价值取向上均处于一个可塑的阶段,如果在此阶段出现任何问题,会让学生厌恶学业,无法正常完成学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会降低学校的就业率。为了提升就业率,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相关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构建学业预警机制,即通过学校、学生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与配合,努力找出学生潜在的、现存的问题,及时告知学生及家长,进而采取合适有效的措施,以便于学生可以及时地调整状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业预警机制的实施途径

(一)高度重视,集学生、家长以及教育者的力量

学业预警机制作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一项措施,也是一项牵涉人员多、涉及方面大的系统工程,其不仅可以更好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可以提升就业率等。为了更好地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教育者应转变育人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理念,放下教师的威严,与学生平等说话,同时还应该调动家长以及院校相关教育者的积极性,将家长、学生、教育者的力量集合在一起,形成“学校为统筹、学生自治、家长引导”的帮扶体制,才能将预警机制更好地实施下去。(2)教育者应加大对学业预警工作的宣传力度,吸取其他学校的实施经验,还应该健全并完善工作组织结构,从而制定出更为完善的实施措施,使学业预警机制更能发挥出作用。

(二)健全并完善制度,改革与发展方法

为了使学业预警机制更好地实施于高职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基于统一的思想,在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出台合适有效的预警方案,健全并完善学业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工作职责明确,从而形成一个合理的学业预警体系。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教育者一定要把静态管理和动态服务相结合,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除此之外,教育者还应该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并在基于学业预警体制的基础上设计出能够准确反映学生信息的软件,这样做可以使学业预警体制更具准确性和及时性,让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情况。

(三)加强督促工作,强化考核制度

由于督促检查作为工作开展、促进决策落实最重要的手段,高职院校应建立起合适的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并及时观察学生的动态情况,从而促进学业预警机制的开展。因此,在实施学业预警机制的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加大协调力度,如发现学业预警监控超过原定标准以及对违反或者不遵守学业预警体制相关规定的人员,应该就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避免因反馈的信息不够准确而导致学业预警机制不能正常发挥出作用。同时,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通过多渠道来强化督察考核结果,更应该将督查结果与评优、奖惩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使学业预警更好地实施于教学中,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四)建立分层、分类的动态化管理学业预警机制

为了让学业预警机制发挥出作用,教育中应该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到课率以及学习能力作为基础指标,并把其分成三个类别,分别是:考勤预警、成绩预警以及学习状态预警,同时还应该按照预警状态的轻重程度进行划分红、橙、黄、绿四个等级。如在实施学习状态预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一系列的交流沟通工作,其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实施考勤预警时,教师应该以周为单位,及时地给出考勤预警等级,坚决避免期末“挂科成堆”,最重要的就是可以降低逃课率。在成绩预警中,应以学期为单位,根据不及格课程数、补考仍未及格数和平均点数据的情况,采取合适有效的教学计划,改变考核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学业预警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非常实用的管理模式,其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危机中得到警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就业率。因此,在实施学业预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健全并完善制度,明确监护责任,最重要的就是高职院校应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以便于提升预警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实施学业预警体制。

参考文献

[1]周永.高校学业预警机制:意义、问题及对策:以福建省X校为例[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3(1):89-92.

[2]许红艳.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及信息评估系统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8.

试论高职院学生预警机制的建立 篇5

1 预警机制构建的必要性

1.1 学生方面: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无论是心理上、生理上还是价值取向、社会责任上都处于可塑阶段。如果此阶段那些错误的, 腐朽的东西给学生带来太多负面的影响, 则使其厌学、无法正常完成学业。高职院校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造成学习成绩不能达到要求而留级, 还有一些学生因成绩不合格, 未能达到毕业条件, 而被延期毕业。

1.2 教育方面:

构建学生预警机制, 能促使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教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状况, 对学生更加关注、缓解和减少因学生问题带来的矛盾、困难。通过构建学生管理预警机制, 及时有效地进行超前的管理与教育, 可引导学生朝着健康、阳光的方向发展。

2 预警机制的内容体系

预警机制应立足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高职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要求更应该注重如下预警:

报到注册预警:学生报到注册是学生正常取得学籍的基础。每学期学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到校缴费并办理报到注册手续, 否则将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进程。

考勤预警:学生旷课累计接近学校规定的该门课程的最低限时及时给予预警, 并告知连续旷课的后果;达到规定量时将取消考试资格或者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成绩预警: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控制, 对于一学期中不及格学分达到所选总学分二分之一及以上的, 及时给予预警, 使学生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程。

安全预警:规范学生请假制度, 学生未经请假外出夜不归宿或未按时返校;宿舍未经批准私自留宿外人或私拉乱接使用违章电器等, 及时给予预警。

除上述预警外, 高职学校还可以考虑设置学生心理、休停学等预警平台。

3 预警机制的系统设计

3.1 预警信息收集与分析

预警机制的建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相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时段的学生信息收集网, 保证渠道畅通无阻, 以使经过分析处理的信息变成相应职能部门做出预警和采取措施的可靠依据。

3.1.1 建立教学秘书信息分类采集渠道。

教学秘书作为教学管理的一线人员, 直接参与到学生学习的管理中, 便于采集、汇总、分类信息。该信息采集渠道成为预警机制的信息渠道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3.1.2 建立学生辅导员信息采集渠道。

作为学生工作的主要群体, 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应转移到预警机制的信息渠道建设和学生思想工作上。在学生学习预警机制的建设中, 应该将辅导员从繁琐的行政事务中解放出来, 将主要精力放到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 与学生谈心, 走访寝室等思想工作上, 这样才能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3.1.3 建立优秀学生及学生干部信息反馈渠道。

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作为学生是直接的信息源, 他们所反馈的信息具有直接性、真实性、即时性的特点, 同时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有榜样示范性, 通过他们取得反馈的信息并将各类学校的信息及时传达到学生中, 达到了加强信息沟通和传递的效果。

3.2 预警信息反馈

当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问题时, 特别是达到预警的学生, 学校需对信息进行反馈和沟通。辅导员、班主任及时了解情况, 发现问题, 并与学生及其家长之间进行充分地沟通与协作, 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将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顺利完成学业。

3.3 预警跟踪

一个完整的学生预警流程还必须包括对预警执行过程与最终效果的监控与评估。对受预警的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行为动态进行实时跟踪, 密切关注其变化, 同时注意记录预警学生及对预警学生进行帮扶的措施以及最终的转化效果, 并保存好有关记录材料, 建立预警学生档案。

4 预警机制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高职校由于自身特殊的原因, 生源较差、学生自控能力较低等实际问题, 更要在预警实施过程关注以下问题:

4.1 预警工作应制度化。

高职学校应出台关于实行预警机制的制度文件, 明确各部门在预警工作中的责任。学校各级领导要深刻认识预警工作对学生、家庭和学校的重要性, 各部门人员分工协作, 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面临的危机, 及时向有关人员或部门汇报情况并发出预警信息,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采取帮扶措施。

4.2 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和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达。

由于预警机制牵涉面广, 人员分散, 给各方充分沟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 必须保持信息渠道畅通, 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渠道及时得到信息并充分交流, 只有这样, 预警机制才能发挥其最大警示教育功能。

4.3 选择合适的教育辅导方式。

辅导员、班主任在实施干预时要注意讲究方法, 沟通应遵循心理学基本规律的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 采取不同的教育沟通方式, 避免学生产生抵制情绪。学校应该对学生抱着适度的宽容心态, 允许他们犯错, 鼓励他们积累经验, 慢慢引导他们进入顿悟意识。

4.4 加强预警学生的帮扶促进其转化。

对预警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学习行为进行动态实时跟踪, 密切关注其变化, 并和相关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 共同做好被预警学生的转化工作, 提高预警学生的转化率。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预警机制的构建, 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内容体系、系统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的探讨, 为预警机制的确立和完善提供可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预警机制,建立

参考文献

[1]姜小军.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警机制探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0) .

[2]肖亚明.高校学生管理中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9) .

高职专业预警机制 篇6

一、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意义

2010年, 教育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明确指出:“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 改革专业设置管理办法, 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2011年11月, 教育部向社会发布信息, 我国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 健全专业动态调整、预警和退出机制, 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 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近几年, 山西省、湖北省等省份出台专门文件, 要求省内高校加快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提升高校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1.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 大多高职院校由中专升格而来, 因此专业建设基础还比较薄弱。从整体上看, 专业设置滞后、专业定位不准、专业内涵不深等问题直接影响到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1]。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有助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从调整专业设置、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入手, 动态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培优汰劣, 始终保持专业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2.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升级,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是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在专业与产业二者的关系上, 专业服务于产业, 同时对产业又具有引领作用。通过建立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既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专业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又能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智力溢出和产业带动转型效应, 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转变, 从而使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区域经济的产业之间良性互动、协同发展。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所讲, 职业教育要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紧紧跟上产业振兴、调整、升级、发展的步伐,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 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 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2]。

3.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现阶段一、二、三产业中都存在高技能、技术应用型人才总量不足的问题, 而且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等结构性人才短缺现象较为突出。就业人才市场呈现技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两难局面:一方面, 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用工贵、技工荒;另一方面, 大学生就业难,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高。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是大学生人才的总量过剩, 而是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相协调而导致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从国际经验来看, 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 当大学毕业生遭遇类似就业危机时, 往往采取相应措施调整专业设置, 从而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持。

二、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作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 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体现在与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的对接上。当前, 我国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不强;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区域产业对接的体制机制不健全[3]。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 应坚持适应性原则, 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增强专业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 提高学校专业与行业产业、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2.前瞻性原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周期一般为3年, 人才培养相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来讲, 始终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 高职院校务必在坚持稳定性的前提下, 充分分析市场变化, 增强专业调整的前瞻性, 超前部署符合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和改善民生急需的相关专业。前瞻性原则一方面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方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规划相协调, 使培养出的人才在数量、品质、规格上既能满足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又能为未来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还可以根据预测结果, 主动调整院校专业结构, 减少专业设置上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在这点上, 不少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可供借鉴。如:欧盟自2001年以来就已在欧洲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教育需求预测体系;新加坡的高校提出“以明天的技术, 培养今天的学员, 为未来服务”的教育目标, 专业设置凸显前瞻性。

3.特色发展原则。围绕地域文化、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增强专业文化底蕴和特色积淀, 形成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专业特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要考虑强化地域文化、学校办学特色要求, 既要与其他高职院校“错位”发展, 避免专业设置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倾向;更要重视弘扬学校优良办学传统和文化底蕴, 强化体现学校的品牌、骨干专业, 围绕品牌、骨干专业设置新专业, 构建数量适度、结构合理的专业群;还要注意独辟蹊径, 围绕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应用性专业, 形成“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专业建设格局。

4.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就是高职院校通过专业设置, 构建专业集群, 实现学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构建专业集群主要依据有两方面:一是按照“核心产业-相关产业-附加产业”的“产业链”思路, 形成骨干专业和相关专业有机联系的专业集群;二是按照“关键岗位-次要岗位-边缘岗位”的“岗位群”思路, 构建与岗位群对应的主次分明、相互支撑的专业集群。通过专业集群建设, 有助于高职院校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力, 实现学校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有利于学校骨干专业做大做强, 其他专业灵活应变, 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5.校企合作原则。企业不仅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参与者, 更是人才培养的受益方。通过校企多方面的合作, 可提高专业设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 提高产业界参与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参与权。通过设置专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董事会、评议会等组织形式, 推进高职院校管理的民主化、校企合作化。 (2) 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办学模式。鼓励企业通过捐款、投资、设立“冠名班”等形式参与高职院校办学, 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提高产业界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利益紧密程度, 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中, 增加产业界影响的权重。 (3) 通过产业联盟不断推进产学研合作机制。通过共办专业、联合培养、合作科研等模式, 让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 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创新。

三、专业动态调整的主要策略

(一) 专业招生改革

专业招生数与专业建设配套经费挂钩, 采用倒逼机制, 以招生改革倒逼专业改革, 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

1. 增加学生专业再选择面。

给在校学生提供二次专业选择的机会, 既可以改变学生专业选择一考定终身的局面,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其所爱, 学其所长;又可促进学校内部专业间的互相竞争, 实现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需要强调的是, 在落实专业再选择的制度和政策设计时, 应注意以下两点:首先, 是实施“无门槛”转专业改革。目前我国不少高职院校规定, 只有在原专业名列前茅———如前5%或10%的学生才具有转专业资格, 而这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对所读专业怀有兴趣和特长, 希望转专业的恰是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这样的规定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转专业“想转的没资格, 有资格的不想转”的悖论, 因此, 应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实施“无门槛”转专业改革。其次, 可依托学校学生学业指导中心等相关机构, 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专业。有学者曾对国内175所高校的47170名2007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受访人中, 按高考填报志愿录取的占76.6%, 被调剂录取的占23.4%, 对所学专业表示“一般、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的占到50.85%。58.76%的人在选专业前并没有多方了解[4]。针对这种状况, 学校有必要通过专门的教学管理机构, 辅导学生认识学校的专业设置及其培养目标, 教学生学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

2. 扩大“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指学生在填报志愿时, 不用填写具体的专业, 只需填写所报院系代表类别即可。进入学校后, 同院系低年级学生的教学计划是一样的, 到高年级再根据个人的兴趣、条件选择所学专业方向。如在某校招生专业中,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3个专业统一以“数学类”招生, 考生若心仪3个专业中的1个, 只需要填上“数学类”即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 不少考生还不了解报考学校的专业布局,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还没有明确的规划, 面对众多的专业无所适从, 匆忙选择的专业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大类招生, 考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各大类间的各专业内涵, 边学习、边选择, 合理地选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二) 专业增设

学校新设一个专业, 首先应该明确开设的理由、人才培养的规格及定位、育人的软硬件条件以及专业未来发展的愿景。专业增设的步骤包括:一是高职院校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 科学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二是对拟新增设专业要做好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省内外同类专业发展情况调研;三是根据学校的软硬件条件, 做好新专业发展规划;四是根据专业建设标准, 接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组对新增专业进行评估。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将带动人才需求从传统行业和一般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转移。高职院校的专业增设应依据校情和社会需求, 集聚教学资源, 以产业发展规划为导向, 优先发展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严格控制设置5类专业:不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的专业;社会需求不大、就业前景不好的专业;学校现有办学条件不足、基础不实的专业;全省重复设置过多的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三) 专业淘汰

建立专业淘汰制, 打破专业“只增不减”的惯例。如山西省规定, 现设专业连续5年不招生的, 原则上按撤销专业处理, 对生源不足和就业率不高的专业要进行调整和改造。湖北省规定, 凡连续3年报考率低于10%的专业将被撤销, 初次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点停止招生。鉴于专业调整是个动态的过程,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活动中, 专业淘汰可以分级实施[5]: (1) 警示级。如果专业报考人数连续3年处在末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处在末端, 便进入专业淘汰警示级。 (2) 黄牌级。专业处在警示级后,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全省高校中处在警示级专业进行评估, 如果评估结果处在总专业数中的后1/3的专业, 则成为黄牌警告专业。 (3) 红牌级。黄牌警告专业如果连续2年没有改观, 正式列入专业淘汰名单。

(四) 专业改造

1.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调整专业规模。

产业周期是产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总称。高职院校要对学校专业对应的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洞若观火, 根据产业周期及时调整专业规模。产业处于初创期、成熟期, 可以适当扩大专业规模;产业处于成熟期, 可以维持现有规模, 着力深化专业的内涵建设;产业处于衰退期, 则应缩小招生规模, 考虑专业转型直至取消相应的专业设置。

2. 基于新人才需求进行专业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改造必然带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和办学方向的转变。高职院校要科学预测专业所在行业、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明确专业定位及发展方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工学结合、“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 调整、整合教学内容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推行项目制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五) 专业建设与评估

如果说专业改造和淘汰措施主要是针对专业发展状况不理想而言的话, 专业建设和评估则是全面提高专业教育水平的举措。

1.制定《专业建设基本质量标准》。《专业建设基本质量标准》是为保证专业建设的质量对专业建设过程提出的规范性意见、对结果提出的目标性要求, 应当围绕专业建设的内容逐条建立基本质量标准, 从而使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评选省级、校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 制定评选标准、评选方法和评选程序, 进行专项经费投入, 推动专业形成特色和优势, 起到专业建设示范作用。

3.实施专业评估制度。围绕教育评估的三要素———评估指标、评估主体、评估方法, 制定专业建设评估方案。评估指标要涵盖影响专业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评估主体要多元化, 发动行业企业专家、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 从不同角度对专业建设质量进行评价;评估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充分运用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说专业、说课、考察和访谈、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多种方法进行多要素、多维度的剖析。通过专业评估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的。

四、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的运行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运行模式包括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和监督反馈机制4部分。

1.宏观指导机制。高职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 高职的专业动态调整更需跨界的合作。只有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反馈、行业协会指导的多维专业建设及调整格局, 才能保持学校专业发展的生命力和活力, 促进学校专业调整的良性互动。宏观指导机制的主要职责在于提供区域经济数据、产业布局及结构分布、企业用工需求、行业先进技术及发展方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及预警系统建设等。

2.咨询参谋机制。成立由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专家、学院领导及专业建设带头人、企业专家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并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调整与工作机制。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调整, 对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修改意见, 以专业的适时动态调整保证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一致, 学生所学与岗位要求一致, 人才培养与未来发展一致。

3.具体执行机制。该机制主要由高职院校来执行。主要职责是根据咨询参谋机构提供的专业设置及建设意见, 调整、改造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密切的专业, 新设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市场紧缺人才专业, 淘汰招生就业率不高、处于产业衰退期的专业。

4.监督反馈机制。该机制具体成员包括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政府教育数据统计部门、第三方评价部门等。其主要职责是监督与反馈高职院校专业招生计划、专业录取率、专业报到率、专业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生均拨款标准、专业评估认证等量化指标, 为专业调整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摘要:高职院校构建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具有现实意义, 有助于解决目前专业建设中存在的弊端, 促进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 缓解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应遵循适应性、前瞻性、特色发展、整体优化、校企合作等原则;专业动态调整的策略有扩大大类招生改革, 增设、淘汰、改造专业等;其运行模式有宏观指导机制、咨询参谋机制、具体执行机制、监督反馈机制等。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参考文献

[1]黄宏伟.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01) .

[2]鲁昕.在改革创新中推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N].人民日报, 2010-05-21.

[3]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03) .

[4]张国.大学自由转专业为何路难行[N].中国青年报, 2013-10-31.

高职专业预警机制 篇7

一、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的概念与意义

1. 概念形成的背景。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起步于市场经济时代, 但计划经济模式下长期形成的“计划”、“供给”特征, 对人们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专业定向过硬过细、培养过程设定刚性。由于高职教育十多年的发展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专业概念, 以至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积累了许多矛盾:

第一, 专业的大量增加造成了专业单体资源的稀释, 为了新增专业不得不以取消已有专业为代价, 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却得不到改善;

第二, 资源利用的专业分割, 限制了专业的服务能力, 专业建设难以得到产业界的有效支持与参与。这种方式的专业增加永远无法赶上市场变化的需求, 却造成了资源的无谓损耗, 更让需要长期积累的专业文化荡然无存, 提升专业培养质量的要求难以成为现实。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加快和市场化就业机制的逐步完善, 这种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使得高职教育专业群概念应运而生。

此外, 面对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中的许多问题, 高职院校在力求专业建设主动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同时, 希望专业教学组织能较好地协调学生就业中适应性和针对性的矛盾, 让学生能在较宽的职业领域, 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外部的需求选择学习课程, 形成与自己适合的学习专业;希望彼此存在关联而又相互分离的专业能够通过集聚, 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希望能在专业建设中得到行业、企业的参与, 并在与产业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中获得较好的发展。这是高职院校心目中较为理想的专业群概念和发展方式。

2. 什么是专业群。

从现有的研究看, 专业群有时被作为“教学管理单位”, 即“将专业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 将专业群作为学校内部资源使用与人才产出的实体组织”, “再以专业群为单元组建二级学院”[1];有时被作为“教学基本单位”, 即以专业群为背景开发课程[2]。显然, 专业群的两种组织方式都有实际意义, 但概念所指的对象和涵义并不相同。前者侧重于资源的组合, 后者则希望通过课程整合与重组实现更高水平的专业培养。

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侧重在“教学管理单位”的重组, 将存在资源关联关系的专业通过空间分布上的“集聚”, 共享基础的硬件设施。但专业群的意义不能仅局限于资源集聚的经济意义, 柔性化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机制对于改革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意义。

二、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

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是“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的“学科联系”还是“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的“职业联系”, 这是高职教育因专业群建设而引发的争议。

1. 选择专业群内在联系的依据。

高职教育专业群建设必然引发现有专业结构的解构与重构。用什么样的方法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内涵, 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专业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来整合产业界的教育资源, 以更好地满足教育内涵的发展需要?这是专业群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当前高职教育专业发展中诸如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行业企业的参与问题等都与这些问题直接相关。试图从高职教育自身的改进来改善这些问题, 正是专业群建设的目的所在。以什么作为高职教育专业群的内在联系, 取决于联系内容和方式是否有利于这些问题的突破与解决。

2.“学科联系”不符合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特点。

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教育的基本定位, 一线的职业工作知识和学科性的技术知识是高职专业教育的主体内容。高职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兼具职业性和高等性, 与普通本科教育相比有更多的一线职业知识, 与中职教育相比有更多的策略性知识和学科性技术知识, 这是高职教育与这两类教育的重要区别。

“学科基础上设置专业”的“学科联系”是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专业结构布局的基本方法。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实践证明, “学科联系”的专业结构布局适合培养学科研究型人才, 对于工程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并不合适。如果用“学科联系”来培养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其结果必然是回到“理论是实践准备”认识论指导下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课”的三段式的课程结构, 专业基础课成了专业群内在联系的仅有方式。这种知识组织的逻辑起点是学科知识, 依托的资源是学科的发展, 而对来自产业界的现实要求和对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际需求则被学科的内在逻辑所限制, 学生所渴望的对未来工作的整体认知被“关于为什么”的学科理论所剥夺。这样的专业课程体系既不符合职业的成长规律, 也不符合学生现实的学习能力, 与产业界的脱节还使学校教育处于无援的孤立状态。

但是, “学科体系”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教育传统, 用“学科联系”来设计高职教育专业群仍然有强大的思维惯性。“专业群所涵盖的可以是同一学科体系的专业, 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体系的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学习的也是技术, 所有技术在本质上对应的是学科, 其划分的依据只能是学科类型”;“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规律, 最基本的特性是学科联系”[3]等观点在理论界仍然较为活跃, 这是高职院校在专业群建设中必须予以警觉的思潮, 绝不能因“学科联系”的误导而葬送来之不易的改革成果。

3.“与产业、职业岗位群对接”的“职业联系”是高职教育专业群的现实依据。

“职业联系”的本质是工作要素的关联。“不论哪种成分的职业能力, 都是在知识与具体的工作要素之间形成的联系”[4], 工作要素由工作的设备、对象、关系组成, 工作知识中最基础、最直接的是关于工作要素的知识, 因此包含工作要素的工作情境是职业能力成长的环境和基础, 这是解释职业教育为什么必须校企合作, 企业本位的职业教育为什么优于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因此, 高职教育专业群内部的本质联系是相近或相似的工作要素, 能否“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其基本的实践教学”[5]是一种衡量标志。“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工作体系”[6], 但“职业联系”并不否认学科知识, 与中职教育相比有更多的学科知识是高职教育存在的客观要求。

事实上, 专业群的“学科联系”还是“职业联系”不是因为其覆盖专业所包含的学科知识还是职业知识, 其根本原因是参照“工作体系”还是“学科体系”的知识组织逻辑, 这也正是当前高职教育推进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所要突破的课题。

“以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7]是国家宏观层面编制高职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的主要原则。该目录是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宏观管理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 但它不可能与具体区域的行业、岗位相匹配, 其分类结果不能机械地作为高职院校布局专业群套用的依据。区域主导发展产业、新兴产业对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产业的转型升级更向这类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存在于区域发展产业的相近职业岗位群, 在工作要素上具有密切的关联, 需要其从事者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常常相通, 从事的工作内容、社会作用和从事者所需人格特质等也较为接近, 它正是高职教育组建专业群的现实依据。

三、高职教育专业群组建与专业结构布局调整

对接区域产业、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以区域产业相近职业岗位群组建专业群, 符合专业群“职业联系”的内在要求, 并为学校的专业建设提供了新的思维。高职教育以专业群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需要对下列问题做出选择:一是对接哪些产业;二是组建哪些专业群;三是群内专业如何设置。

1. 学校对接产业的选择与专业群的组建方式。

学校的办学特色决定于专业特色, 专业特色主要决定于所对接的产业, 选择对接产业是高职院校专业结构布局的首要问题。

相对于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 目前的行业性高职院校有明显的特色优势, 学生的就业对口率、薪酬水平普遍高于平均, 入选国家骨干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他院校, 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其有清晰的对接产业及其行业支持。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要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 所要服务的区域产业错综复杂, 专业“小”而“散”是它们的普遍特征, 因此这类院校在对接产业的选择上面临较大的难题。

以现有专业为基础, 针对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周边同类院校的专业布局, “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差异化发展”是地方综合性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组建有多种方式, 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从产学合作、资源利用、专业影响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来看, 以多个专业群对接产业群 (链) 的方式有许多明显优势, 这是高职院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的改革方向。

2. 对接产业的专业群设置与数量。

影响学校专业群设置的核心因素是群的内在联系, 不存在职业联系的专业群“形聚神离”。但专业群的设置与数量还与对接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含量有密切的关系, 发展规模决定了人才的需求数量、技术含量决定了人才需求的规格。

地处省会城市的行业性职业院校有较强的区域辐射优势, 较大区域的行业产业链保证了需求的数量, 专业的职业联系自然较为密切, 此时的专业群设置及其数量主要取决于群内专业的学生数量、管理因素和确保就业优势;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因办学的经济效益, 专业群常常存在一个专业群对接多个相近产业的情况, 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市级高职院校会长期存在, 但从办学质量的角度, 这样的专业群常常处于竞争的劣势, 因此, 只有针对有明显发展前景的产业才能设置这样的专业群, 并随着区域产业的发展、生源规模的扩大而加以分化。

3. 群内专业的设置。

目前, 大多高职院校的商贸营销类、管理类专业采用单独组群的方式, 并将生产、制造类产业中涉及商贸、营销和管理岗位工作的人才全部纳入这类专业群培养, 这与基层一线经营、管理类人才的成长规律不符, 也造成了这类人才成长的单一性。

笔者认为,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培养懂技术、会操作、能管理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将成为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的重要特色, 高职学生既要学会企业主体性岗位的基本操作, 同时还要具备技术人员或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但其操作能力、技术能力是这类人才成长的起点。因此, 一线经营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应主要纳入生产、建设类专业群的培养, 削减单独设置的商贸、营销、管理类专业, 增加生产、建设类专业群内的专业方向是群内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四、专业群建设与专业课程结构调整

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专业群对于学校集聚专业资源、增强与产业界的合作有明显的优势, 但专业群的意义远不至于此, 优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发展能力, 更具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然而, 这些意义的实现需要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以专业群统整专业课程结构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零距离”对接与低“对口率”就业是当前高职教育矛盾存在的现实, 而当前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值得反思。试图让学生对接在十分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人的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在较宽的职业领域, 并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外部的社会需求选择学习课程, 逐步形成与自己相适合的专门化方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培养模式, 无论对于就业质量、职业发展还是责任心的培养都有较高的教育价值。具有密切“职业联系”的专业群, 有利于开发出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从基于较宽职业领域的基本工作任务课程, 到较为深入的专门化方向工作任务课程, 和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性学科课程的课程结构, 并在与产业、企业的合作中实现“实践课程前置、任务中心课程主体、理论课程提升”的能力培养系统, 建立起从大口径职业门类到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五、专业群建设与组织保障机制

专业群是一种组织形态, 课程是专业群内部组织的基础, 相邻专业群和区域产业是专业群的外部生态。专业群的成长除了需要专业群自身具有的内在联系与组织结构, 还必须要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

1. 建立以课程组织为基础的专业群组织机构。

从相近专业资源集聚到培养模式改革, 最终体现在群内专业间相互关联的课程组织, 与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不同课程门类是构成专业群课程师资团队的基础。“群主”是专业群建设的核心, 把握专业群发展方向、协调专业 (方向) 设置及课程资源、组织专业群职业领域基本工作任务课程建设是其工作的重点。

专门化方向是群内最活跃的教学组织单位, 以此为基础的课程团队是专业群发展的主要力量, 依据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 持续更新课程内涵, 引导学生进入发展方向, 并将其带入更高的职业发展阶段是其职责。专业群之间的资源并非完全独立, 以资源联系为纽带的教学管理组织单位 (分院、系) 需要协调群间资源的共享, 并为学生选择专业学习方向提供服务, 为专业群内生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当前, 许多学校的群内专业仍然各谋其政, “群”的含义停留于称呼, 发挥“群主”作用并加强课程组团队建设是当前专业群建设的首要任务。

2. 建立以专业群协作组织为重点的校企合作机制。“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当前,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还不健全, 建立由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产业骨干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 (联盟) 是学校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尝试, 但最终必须要落脚到专业群与具体产业的对接。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目标, 由专业群和行业、骨干企业组成的协作组织是职业教育集团 (联盟) 运作的核心机构。

通过协作组织参与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专业群课程规划等, 为产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奠定基础;通过协作组织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研发, 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服务;通过协作组织建立稳定的职业训练和员工培训场所, 从而较好地解决师资、场所等教育教学资源。因此, 建立并发挥以区域产业为纽带的专业群协作组织的作用是当前专业群建设的一大重点。

3. 建立以专业群就业质量为评价重点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专业群建设的最终意义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就业质量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接受高职教育需要的结合点。当前, 由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提供的社会需求和就业质量跟踪服务对高职教育建立专业评价机制有较高的价值。以专业就业质量数据为基础, 学校可对专业群的主要指标进行连续跟踪和分析比较, 从而找出区域产业发展的变化趋势, 并对人才培养质量做出定量和定性的研判, 为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柔性设置专业方向提供重要依据;以调控群内专业数量和招生规模为重点, 推动群内专业的资源集聚和结构优化, 促进专业群自我发展、约束和调整机制的建立。

(沈建根,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 浙江嘉兴314016;石伟平,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所长、教授, 上海200062)

参考文献

[1]梅亚明.高校专业群的集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09A) .

[2]徐生, 王怀奥, 梁蓓.高职专业群背景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3) .

[3]彭世华.试论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结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1) .

[4]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5]应智国.论专业群建设与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 2006 (05) .

[6]石伟平,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高职助产专业分娩机制说课设计 篇8

1 说教材

1.1 教材地位

笔者选择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魏碧蓉主编的《高级助产学》, 该教材遵循“三基”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五性” (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 原则, 并遵循以实际工作岗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为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十分注重对学生专业技术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更加贴近现代助产士职业岗位的需求,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本次课选自该教材第五章“正常分娩”的一项重要内容———分娩机制。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 被动地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 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包括: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外旋转→胎儿娩出。该内容是产科学的重点, 也是产科教学的难点。只有掌握分娩机制, 才能正确处理各种顺产和难产, 从而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是助产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

1.2 教材处理

笔者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及临床对助产士的需求, 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在课程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 对教材进行了相应编排, 主要遵循以实际工作岗位知识、能力、技能、素质要求为教学内容的选取原则,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体现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按照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一致性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境和教学环节,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精选分娩机制的视频和图片, 将理论课融入实践课中,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体现了“做中学”的教学思想, 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

1.3 教学目标

作为一名助产士, 必须掌握分娩机制这个最基本、最重要的临床技能之一。结合高职助产专业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 根据所用教材的结构并分析内容, 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分娩机制、衔接、俯屈、内旋转等概念及分娩机转的机制。

(2) 技能目标:能利用分娩模型熟练讲解并演示枕先露 (枕左前位、枕右前位) 分娩机转的完整步骤。

(3) 情感目标:培养端正的学习态度;培养勤动脑、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以及严谨的工作习惯;热爱生命, 富有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培养较高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1.4 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枕左前位及枕右前位分娩机转的各个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枕先露胎方位分娩各步骤的机制。

2 说教法

2.1 学情分析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因此, 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首先进行学情分析。笔者的授课对象为我校高级助产专业二年级的学生, 授课时间为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学生生源以全日制普通高中生为主, 大部分是通过第四批次录取入学。他们普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自己的要求低, 自控能力较差, 但活泼好动, 形象思维能力强, 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面对这样的高职生, 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前期的学习中他们熟悉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足月胎头的相关结构及径线、分娩动因以及影响分娩的因素,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但由于其本学期刚刚接触临床学科, 因此缺乏相应的分析、解决临床问题的思维能力。

2.2 教法选择

本次课贯彻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本的教学理念, 设计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制作Flash动画多媒体课件, 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讲授、分娩机转模型演示、角色扮演、提问、情境教学及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进行直观教学, 使知识更具体、生动,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 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3 说学法

学生是行动过程的主体, 是学习情境的主角。笔者设计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并引导学生快乐主动地采用合理的学习方法,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并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及情感目标。通过思考讨论临床案例,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通过利用模型结合Flash动画演示并讲授学习内容, 使学生对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思考;在教师讲解演示后, 学生人手一套骨盆模型+胎儿模型, 由教师指导学生演示,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由学生自己扮演胎儿在巨大骨盆模型上演示分娩机转的游戏方法,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4 说教学过程

4.1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课堂内容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笔者在课前为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 通过自我感知、理解、分析、判断、想像、尝试和置疑, 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就会被充分调动和激发。

4.2 预习检测

采用课堂随机提问的形式, 提问学生分娩机制的相关概念, 以此检测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和效果。

4.3 导入新课

4.3.1 创设情境, 引出新课

播放一段短视频, 画面中一位产妇正在产床上分娩, 随着产妇阵阵痛苦呻吟, 胎头渐渐娩出, 在助产士的协助下, 一个新生命诞生了。学生观看完视频后, 笔者顺势提问:“同学们知道胎儿是怎么通过妈妈产道的吗?”以此引起学生的关注,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下来带领学生观看枕左前位胎儿分娩机转Flash动画。

4.3.2 设疑

提出问题: (1) 视频中胎儿娩出的过程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2) 胎头娩出经历了哪些步骤?先请学生回答, 然后教师点评, 借此引入本次课的内容。

4.4 学习新课

4.4.1 课件展示, 模拟演示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主要内容, 应用女性骨盆模型和布娃娃并配以简练清晰的语言向学生清楚演示并讲解内容, 同时分解分娩机制的Flash动画, 让学生清晰、准确地学习知识。

4.4.2 巩固知识, 小组讨论

为了巩固知识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笔者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踊跃思考、回答问题, 以准确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 枕左前位胎头衔接时以哪条径线衔接, 衔接时胎头矢状缝落在骨盆入口的哪条径线上? (2)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下降的动力来自哪里? (3) 胎头下降至骨盆底时为什么会进一步俯屈? (4) 胎头为什么会在骨盆腔里发生内旋转? (5) 胎儿双肩径在何时沿哪条径线入盆?

课堂中采取小组比赛的方式, 看哪组回答得又快又对, 实行加分奖励。

4.4.3 实战演练

通过讲解和讨论, 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此时, 教师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 用模型进行分娩机制的练习, 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 多媒体连续播放示教视频, 供学生参考, 教师巡视答疑。

4.4.4 角色扮演

为进一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笔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就地取材, 分组让所有学生自己扮演胎儿, 身临其境, 动态而连续地学习分娩机转。很多实验室中都有旧式铁床, 其床头一般为“皿”字状[2]。“皿”字状床头中间的长方纵格高约50厘米, 宽约20厘米, 可供一位成人钻过。将“皿”字床头上的一个长方纵格作为骨盆出口, 让学生自己扮演胎儿, 以游戏的方式指导学生从床头外按分娩机转程序钻过“出口”到床面, 模拟胎儿的娩出, 反复进行, 并变换胎位重复示范[3]。教师巡视答疑, 学生互相交流,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4.5 抽查检测

练习完毕后组织一次课堂竞赛, 每组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各组组长充当评委, 其他学生充当大众评委, 观看后找出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并指正, 教师对评价不完善之处进行点评, 最后由评委评出此次课的“最佳演员”。

4.5 归纳总结

4.5.1 视频回放

再次播放分娩机转Flash动画视频, 不断强化学生的知识, 让学生加深印象, 查缺补漏。

4.5.2 教师总结

教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教学目标, 强调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及注意事项。

4.5.3 习题练习

紧接着练习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涉及本章节的考题, 以巩固强化所学知识。

4.5.4 知识拓展

在本次课程完成后要求学生课后思索:枕右前位胎儿是如何通过产道的?让学生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延伸思考。

5 说教学反思

本次课将课堂设置在实验室, 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紧密结合, 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根本的教学思想。笔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逐步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不足之处在于, 个别学生缺乏主动性, 需要教师课后给予正确引导。此外, 角色扮演法所用的“皿”字床头虽然经济有效, 但是真实感和形象感不强, 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

关键词:分娩机制,助产专业,说课设计

参考文献

[1]任宝贵, 陈晓端.说课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2) :69-71.

[2]任晓蒙.“皿”字床头在分娩机转教学中的妙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0, 28 (8) :60.

上一篇:危重病人下一篇:主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