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烛之武

2024-09-20

遭遇烛之武(精选7篇)

遭遇烛之武 篇1

烛之武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位不被重用的士大夫。在秦晋联军围攻郑国之时,他以大局为重,不计前嫌,临危受命,只身前往秦穆公的营地说退秦师,解了郑国之围。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在只身面对势在必得虎狼之师时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而更有现实意义。

面对秦晋围郑的危急情势,郑伯慌了神!这时有人提议,可以去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烛之武的意见如何呢?自谦,抱怨。他说我年轻的时候都不行,现在老了,更不中用了。但郑伯最终说服了他,烛之武决定亲自走一趟。

烛之武怎样面对两个国家的军队呢?

他采取了抓主要矛盾的策略。文中交代,秦晋联军不在一处驻扎,而且攻打郑国并非两国的共同愿望,晋国提议,秦国帮忙,当然能分一杯羹更好。这种情况就给了烛之武说退秦师机会。

最精彩的部分文章这样展开:(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是精彩至极的一段文字!

寥寥一百五十字竟能抵挡两个大国的数十万大军!这就是思辨的魅力。

让我们跨越千年来体味这段简洁严密的说辞。

第一回合:示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面对强敌,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实行下一步策略的必要条件。示弱这一招用得好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显示强大是好事,但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戒备甚至招致攻击,尤其当你有求于人时;但示弱又不能显出恭维甚至虚伪,对度的把握是关键。这里烛之武只是如实陈述,但秦穆公听到这番话很是受用,姑且静观其变。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烛之武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步攻势:示利、示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这里烛之武用了判断句、反问句,运用假设从秦国的角度来表明自己对于秦国打与不打郑的看法,利害不言自明。这种说话的方式顺便为下文揭露晋的野心做了铺垫,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有理有据、无懈可击。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且”承上文,这里烛之武没一次把话说尽,一方面考虑时机,一方面看秦穆公的脸色,相机行事。看到秦穆公似乎也同意自己的说法,于是烛之武不失时机地进行公开挑拨: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我郑国处处替秦国着想,看看晋国都对秦国做了什么?我都感到义愤填膺!如果你秦穆公也不傻,晋文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我这次冒险来见你还不是为我郑国考虑,都是在替秦国考虑啊!

经烛之武的一番分析,秦穆公自然明了晋的目的,不但答应撤军还和郑国订立盟约,居然派大将守卫郑国!

秦穆公为此行做了了断,晋文公也不傻。

子犯请求出兵,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这不仅是化干戈为玉帛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化敌为友,可谓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完胜!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做一件事情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与人交往要想不落下风,首先要知己知彼。

事情的发展不会总如我们所愿,但我们能把握的是了解自己,了解对手。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虽曰成事在天,但前提是某事在人啊!

其次,适度的示弱会削弱对手的戒备心理,赢得对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但要记得:示弱不是软弱。如果没有下一步棋,示弱只会更快地招致杀戮。

第三,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双赢的做法是首选;如果不能兼顾,那么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就是失败,也要让对手尊敬。这是与对手站在同等高度的资本,也是你东山再起的资本。

第四,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其他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胜利是硬道理;居安思危,即便身处劣势也要时刻准备反戈一击。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强大的实力,只凭侥幸是难以长久立足的,与狼共舞必须自身强!

遭遇烛之武 篇2

有个大臣说:‘‘面对两大强国的左右夹攻,我国的情势真是危在旦夕!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说服秦国退兵,剩下的敌人只有晋国,那么我国就能够转危为安。”

郑文公急切地问他:“您看派谁去劝退秦军比较合适呢?”

那人推荐说:“大夫烛之武可以。”

半夜时分,外面黑漆漆的。在城东,郑文公亲自将烛之武送到城楼上,命令士兵拿来一只大筐,上面用绳子吊着,让烛之武坐进筐中,把他徐徐下放到城外的墙根处。

烛之武偷偷地跑到秦营,被带进大营之后,一看到秦穆公就伤心痛哭。

秦穆公看到他这样,便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深更半夜跑来这里哭什么?”

烛之武说:“我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哭我们郑国快要灭亡了。”

秦穆公说:“你哭你们郑国,为什么要跑到我们的军营里呢?”

烛之武说:“我也是为你们秦国而哭啊!”

“你这是什么意思?”听了他的话,秦穆公感到很奇怪,“我们秦国快要打败你们郑国了,为什么你还要来哭我们秦国呢?”

烛之武说:“我们郑国的国土和贵国并不相连。我们在东,你们在西,中间还隔着一个晋国。因此,在我们郑国被灭之后,只能被晋国占领。那时候,晋国就会比以前更加强大,而贵国的国力也会弱于晋国。为别人打仗争夺土地,最后又拱手将打来的土地送给人家,这是明智之举吗?况且,晋国的侵略野心哪里有满足的日子,它东边灭了郑国,难道就不想向西边的秦国扩张了吗?”

听了他的话,秦穆公沉思良久,说:“你说得对。”

烛之武说:“您如果同意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从此一定心向贵国,做个‘东道主’,贵国使者在东方道上往来经过的时候,我们郑国一定尽东道主的责任,好好招待贵国的贵宾,希望您能好好地考虑这件事情!”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篇3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实际上《左传》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本书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得罪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必然了。

【课堂学习】

(一) 字词积累

1. 正音

秦军氾(fàn)南无能为(wéi)也矣失其所与,不知(zhì)

共(gōng)其乏困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若不阙(jué)秦

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夜缒(zhuì)而出使杞(qǐ)子、逢(páng)孙戍之

2. 解词

(1) 实词

无礼于晋:指晋文公重耳流亡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礼,礼遇,礼待。

贰:从属二主。军:驻军。

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陪:增加。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指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郑国在秦国的东边,故可以招待秦国过往使者。

行李:也作“行理”,外交使节。共:同“供”,供给。

乏困:缺乏的物质。指食宿方面的不足,形容词用作名词。

尝:曾经。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赐:恩惠。济:渡河。

肆:延伸,扩张。阙:侵损,削减。

戍:驻守。微:假如没有。

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因人:依靠他人。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所与:指友好国家,盟国。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明智。易:代替。

整:团结一致。去:离开。

东封郑: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2) 虚词

以——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表原因。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以:介词,用。

焉用亡郑以陪邻以:连词,来。

于——以其无礼于晋于:对,表对象。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于:对,表对象。

且——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且:连词,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且:连词,况且。

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其:代词,它,郑国。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其:代词,这件事。

失其所与,不知其: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3) 通假字

①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句末语气词。

②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③ 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⑤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4) 古今异义词

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认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一般引申为宴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古:也作“行理”,春秋时外交使节的称呼;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亦去之古:离开;今:“到”的意思。

微夫人之力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二) 整体把握

1. 翻译全文

【明确】 九月甲午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礼貌,并且在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危险了,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未能早早重用您,现在碰到急难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如果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说:“秦、晋两国军队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晋国把远处的郑国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邻国的国力加强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使节往来,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物资,(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给予晋文公恩惠,晋文公答应给您焦、瑕两座城池。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使东边的郑国成为它的疆界,又想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土地呢?侵损秦国来使晋国得到好处,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在郑国守卫,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晋侯)发兵攻打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2. 明确主题

【明确】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3. 理清层次

【明确】 第一段:文章开篇就造成一种紧张的气氛:秦晋两个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战争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为下文烛之武临危受命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他在郑伯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下,抛开个人感伤和利益,承担起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任,体现烛之武的深明大义。

第三段:本段是全文的主体,也是说退秦师的关键。分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三是陈述保存郑国,对秦国有好处;四是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分析晋国贪得无厌,从而使秦穆公意识到晋强会危秦,于是与郑国订立了盟约,乃至帮助郑国。

第四段:本段记叙了晋师撤离郑国的过程,同时体现一代霸主晋文公的政治远见。

(三) 重点研习

1.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

【明确】 ①志士。烛之武长期未被重用,但他最终决定出使秦师,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②勇士。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③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展现了其辩士的风采。

2. 鉴赏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明确】 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主要抓住了五个步骤。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军(“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关系(“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惟君图之”)。这段说词,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说词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3. 哪些句子在翻译时需要注意其句式特点

【明确】 ⑴“以其无礼于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佚之狐言于郑伯”,这几个句子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于”字短语调到动词前面去。(2)“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许君焦、瑕”与“(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分别省略主语“晋惠公”与“烛之武”。“敢以( )烦执事”,省略介词的宾语“之”(此事),“夜缒( )而出”,省略介词的宾语“之”(烛之武)。(3)“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 试举几个实词活用的例子进行解说

【明确】 (1)既东封郑(“东”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疆界”)。(2)“若不阙秦”(“阙”活用为使动词,“使……削减”)。(3)越国以鄙远(“鄙”活用为意动词,“把……当作边邑”;“远”活用为名词,“偏远的地方”)。

【课后练习】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秦( )微夫人之力( )戍守( )夜缒而出( )

共其乏困( )肆其西封( )焦瑕( )杞子( )

二、 文学常识填空。

《左传》即《 》,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 (体例)。《左传》《 》

《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一起又被称作“ ”。

三、 在下列各句子中找出一个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

1. 无能为也已 通

2. 共其乏困 通

3. 失其所与,不知 通

4. 夫晋,何厌之有? 通

5. 秦伯说,与郑人盟 通

四、 解释加点的词。

1. 夜,缒而出缒( )

2. 焉用亡郑以陪邻焉( )陪( )

3. 是寡人之过也是( )过( )

4.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

6.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设版( )

7. 又欲肆其西封肆( )封( )

8.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 )唯( )

9.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

10. 失其所与与( )

五、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 烛之武退秦师 作 解释

2. 既东封郑 作 解释

3. 夜缒而出 作 解释

4. 与郑人盟 作 解释

5. 共其乏困 作 解释

6. 越国以鄙远 作 解释

六、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 以其无礼于晋 2. 夫晋,何厌之有?

3. 是寡人之过也 4.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七、翻译句子。

1. 是寡人之过也。

2.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邻之厚,君之薄也。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夫晋,何厌之有?

八、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烛之武、邹忌、触龙劝谏技巧浅析 篇4

劝谏讲求技巧, 不直切主题, 巧设情景, 说理透辟, 善于辞令。是这三个人共同的特点。

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 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烛之武见到秦伯之后, 他胸有成竹, 对秦晋的矛盾了如指掌, 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 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采取以退为攻的辩论技巧, 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 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 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这不能不让秦动心。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如果前面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 这一则却是引诱秦伯了。烛之武换了一个角度, 阐明了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攻郑还是友郑, 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文心雕龙》评价的好:“一言之辩, 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 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临危受命, 不避艰险, 只身说服秦君, 解除困难, 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以及机智善变的外交才能。

邹忌是以“闺房之事”谈自己的体会, 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臣之妻私臣, 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救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先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今齐地方千里, 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觉得他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 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邹忌没有对齐威王直接批评, 而是以事设喻, 启发诱导齐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 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 推己及人。“王之蔽甚矣”一句, 犹如当头一棒, 一针见血, 使其猛醒。这种以小见大, 现身说法的方式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做到了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 徐公之美, 细细详勘, 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 兴亡关头, 从闺房小语破之, 快哉!”

触龙是在太后与大臣僵持不下时出场的, 面对强秦急攻、国破家亡迫在眉睫的形势, 触龙忧心如焚, 但他的身份和阅历, 又不能像其他大臣那样强谏, 遭唾骂之辱, 必须找到一种太后能够接受的方法, 他的有意识的苍老, 他的机智, 他的从容不迫, 都寓于其温和的亲切的拉家长的言语之中。触龙经过叙寒温, 话家常, 让赵太后彻底感到还是年老旧臣体贴自己, 从而解除了赵太后的精神武装, 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打破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为下一步进谏创造了有利条件。

尽管打破了僵局, 气氛虽然有所缓和, 但深谈的时机尚未成熟, 所以触龙便“王顾左右而言他”, 提出让幼子舒祺“补黑衣之数”,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用自己的爱子之情翻转来引起赵太后的关注与同情, 引出太后的爱子之情, 从而引起太后的感情共鸣。这就使太后进一步放松了警惕, 而且还把左师公引为知音同调。谈话已经触及矛盾本身, 而太后却浑然不知, 这就是左师公的高明之处。

按长规下文该谈长安君了吧, 左师公反而谈起了燕后, 而且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甚于长安君, 左师公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 实际上借客行主, 与溺爱长安君形成鲜明的对比。凡此种种, 无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

行文至此, 似乎应该触及问题的本身, 但作者欲擒故纵, 非但没有提及长安君, 反而从三家分晋说及诸侯各国, 话题越说越远, 范围越来越大, 但扣题也越来越紧。这番话看似漫无边际, 实则步步紧逼, 他从广泛的举例中得出了一条规律, 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 为国君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 只是坐享其成, 用他的特权享受挥霍, 迟早会丧失特权和封地。反之, 如果长安君有功与国, 那么将来他就能在赵国站稳脚跟, 飞黄腾达。通过对比, 其中利害, 孰轻孰重, 判断分明, 赵太后虽然一时糊涂, 但听到当头棒喝, 又怎能不猛然惊醒。文章由远而近, 层层深入, 从冰冻三尺到坚冰消融, 从溪流潺潺到波涛汹涌, 可谓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以《古文观之》总评作结:“左师悟太后, 句句闲情, 步步闲情, 又妙在妇人情性体贴出来, 借燕后反衬长安君, 危词警动, 便尔宜入, 老臣一片苦心, 诚则生巧, 至今读之, 犹觉天花满目, 又何怪当时太后之欣然听受也。”

烛之武、邹忌、触龙以他们鲜明的个性, 独特的语言技巧展示了他们各自的风采。烛之武说秦君, 说辞仅125个字, 却不卑不亢, 既不刺激对方, 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 亡郑对秦不利, 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 委婉曲折, 面面俱到, 步步深入主题, 句句打动对方, 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而邹忌进谏, 是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王, 以己之受蔽推论到齐王之受蔽, 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 使齐王从谏如流, 实行“三赏”收到了“三效”。而触龙单刀直入, 侃侃而谈, 赵太后怒气全无, 他的机智, 他的从容不迫, 都寓于其温和亲切的拉家常的话语之中。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面曾这样评价口才:“一言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舌头”真的有这么大的用处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敌军主帅,迫使敌军撤退的历史故事。

大家把课本翻到第16页,我们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课文研习

我们先来看一下文章的题目,“烛之武退秦师”,“退”是什么意思呢?(使„„撤退),这是动词的一种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师”,古代的“师”是指军队,“烛之武退秦师”,也就是说,烛之武使秦国的军队撤退。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关于《左转》,注释1有详细的介绍,老师请一位同学把注释1给大家念一遍。“《左传》选自„„”一二开始。//大家对《左传》已经有一定得了解了。我们现在就一起去领略《左传》文章的风采吧,请大家一起来读一遍课文。“晋侯、秦伯围郑„„”一二读!

三、课文解析

1、刚刚大家已经朗读了一遍课文,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第1段。

①我们说时势造英雄,当时的时势是什么样的?郑国面临着怎样的困难?明确: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为什么要围郑呢?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以其无礼于”,晋这是介宾结构后置句,是状语后置句中的一种。在这个句子当中,“于”是个介词,它跟后面的“晋”组成介宾结构,这种介宾结构,照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但是呢,在这里,它却放在了谓语动词“无礼”的后面,后置了。这句正常的语序应该是“以其于晋无礼”,“因为它对晋国无礼”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当作状语来翻译。

为什么说“它对晋国无礼”呢?晋文公因为政治原因逃亡在外经过郑国的时候,郑国大夫劝郑文公要以礼相待,郑文公却不听,没有对晋文公礼待。晋文公因此耿耿于怀。

②“且贰于楚也”,跟前面的“以其无礼于”一样,介宾结构后置句。按现代汉语,应为“且于楚贰也”。“贰”是个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从属”的意思。课文注释说“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当时,诸侯各国互相争霸,郑国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两国都讨好。

③“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是晋国,“军”是军队,“函陵”是地名,三个名词连起来能表达什么意思吗?(不能)因此,这里肯定有一个字活用为动词了,它就是“军”字,课文注释说了,“驻扎”的意思。大家注意作笔记,这个是名词用作动词。

④我们解释了课文的第1 段了,那么,哪位同学能概括一下第1段的段意?明确:秦晋围郑的原因、形式。(板书:

一、秦晋围郑的原因、形式。)

对,原因和形式。原因是“无礼于且贰于楚”,形式是“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国的军队是分开驻扎的。

2、国家被围攻,形势危急,郑国会怎样来应对呢?我们接着看第2段。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怎么翻译这句?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 国君,敌军一定会撤回去。”

嗯。翻译得很好。“言于郑伯曰”,也是介宾结构后置句,按现代汉语,它的语序应该是怎样呀?按现代汉语,介词结构“于郑伯”应该放在“言”的前面作状语,因此语序应该是“于郑伯言”。

②佚之狐有了那样的建议,作为国君的郑伯是怎么反应的呢? 公从之”。他听从了。这里的“之”,是个代词,代指佚之狐前面提的那个建议。

③现在时势也有了,伯乐也有了,我们的英雄人物是不是该出场了呢?我们看下一句。“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推辞说:“我年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了。”

辞,“推辞”的意思。是谁推辞啊,这里省略了主语“烛之武”,是个省略句。之,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谓语之间,用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明白吗?(这里,“臣壮”,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句子;“不如人”也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句子;但是,为了使这两个句子连在一起,使“臣壮”变成不如人的“主语”,就在“臣”和“壮”之间加个“之”字,这就取消了“臣壮”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它跟“不如人”合成了一个句子。明白了吧?)

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

明确:其实不是,他长期被埋没,借此机会发发牢骚而已?对于他的推辞,郑伯是如何应对的呢?

⑤“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郑文公说:“我没能及早任用您,现在国家危急才来求 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的地方啊!”

用,是“任用,重用”。“今急而求子”,“而”,“才”的意思,连词,表转折。就是说以前不“求”他,现在急了才来“求”他。“是寡人之过也”,“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指代前面的“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

PS: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在我们现代汉语当中,一般是用“是”在表示判断的。比如,我们要判定小明属于混蛋,我们可以说“小明是个混蛋”。但是在古代,它并不是用“是”来表示判断的,它是用“„„也”、“„„者,„„也”或者是“是„„也”来表示判断的。按照古人的说法,我们可以这么判定小明:“小明,混蛋也”;或者“混蛋者,小明也”。

⑥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那,烛之武最后的决定是什么呢?

明确:“许之”。答应了这件事。之,指示代词,指代去见秦君这件事。烛之武答应了,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这一段主要讲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

二、烛之武临危受命)

四、课堂结语

在大军压境,郑国危急之际,佚之狐虚怀若谷献计,郑伯以诚相见,烛之武受命行事。故事发展到这里,非常的形象、生动,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熟读课文。我们下节课具体看一下烛之武是怎么劝退秦师的。下课!

第二课时

一、课堂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的1、2段,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我们一起来回忆下,这两段讲了什么内容?明确:第一段讲秦晋围郑的形势、原因。第二段讲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在国家有难之际临危受命,担负起了拯救国家的使命,那么他是怎样解除危机,拯救郑国的呢?第三段讲的就是烛之武退秦师的过程。(板书:智退秦师)

二、课文解析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三段。

夜缒而出,见秦伯。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夜”,本来是个名词,夜晚的意思。但是,“夜晚”会自己“缒而出”吗?(不会)这里的“也”是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里”的意思。

“缒而出”,“而”,连词,表修饰,表明是缒着出去的。都要用绳子栓着往下送了,说明郑国的形势的确很严重了,被围得连城门都不能打开了。

这么危急的形势,郑国能否脱险,这就要看烛之武能否成功说服秦君了。

2、一般来说,敌我谈判,双方都有戒备,只有尽快消除对方的戒心,才有可能使对方坐到谈判桌前。们看烛之武一开始是怎样说的。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既”,已经。“亡郑而有益于君”,“亡”是什么意思?(灭亡。一般,我们只能说什么什么灭亡了,而不能说灭亡什么什么)这里,“亡”是个使动用法,是“使„„灭”的意思。

敢以烦执事,“敢”,“冒昧”地意思。“以”,拿。“冒昧地拿麻烦你”,拿什么来麻烦啊?这里,省略了代词“之”,完整的应该是“敢以烦执事”。

②烛之武的这两句话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这是其实烛之武以退为进的一种做法,那就是坦言郑国的灭亡。(板书:坦言郑亡——以退为进)

我们说,敌我谈判,要学会消除对方戒心。不然一进来说些不对头的话,对方一怒,“咔”把你拉出去剁了,那就啥也白扯了。而烛之武陈述“郑国就要灭亡了”,实际上也是在夸赞秦、晋联军的强大——你们两国的军队真是厉害啊,我们郑国害惨了,再这样下去郑国肯定是要灭亡了。这就让秦伯为他的军队而感到骄傲,引起秦伯的好感。

3、秦伯有了好感之后,烛之武该说到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他接下来的话。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能够翻译这几句?

明确: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邑,你知道这是很难的。为什么要使郑国灭亡来使邻国的领土增倍呢?领国雄厚了,你就相对削弱了。

好的,大概意思已经说对了。但是,我们要注意,“越国以鄙远”的“鄙”本来是“边邑”的意思。但是“鄙远”,“边邑远方”你表达出什么信息啊?所以,它应该是活用为动词,“以„„为边邑”的意思。还有,“亡郑”,我们说过,是“使„„灭亡”的意思,使动用法。“邻之厚,君之薄也”,“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跟“臣之壮”的“之”相同。

②烛之武这是在干嘛呢?

明确:烛之武从秦晋两国利益出发,指出秦伯如果帮助晋侯灭掉郑国,只能给晋国带来好处。这是在点明“亡郑”的无益,让秦伯知晓弊端。(板书:亡郑无益——晓之以弊)

4、既然“亡郑”对秦无益,那不亡郑对秦又有什么影响呢?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与现代汉语中的“东道主”不同。“行李”,出使的人,使者。与现代汉语中“行李”也不同。现代汉语中指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共”,通“供”,供给。这里“乏”和“困”都是缺乏的意思。

②如果说上一步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那么这一步就是利益引诱秦伯了。烛之武明白继续说明秦国亡郑面临的种种危害的话,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

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的种种好处。攻郑呢还是友郑,秦伯当然就得掂量掂量了。烛之武这是在用好处来诱惑秦伯。(板书:舍郑有益——诱之以利)

5、光光让秦伯知晓弊端,拿好处来诱惑他就行了吗?是不是还得挑拨一下秦晋之间的关系?我们看烛之武后边的话。

①“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朝”,跟“夜缒而出”的“夜”相同,名词用作状语,“在早上”的意思。“焉”,“在那里”的意思。哪位同学能够翻译这两句?

明确: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②烛之武知道,要挑拨秦晋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诋毁晋国;而要诋毁晋国,必须拿出真凭实据来。因此,他从历史入手,讲述晋国忘恩负义的历史。(板书:援引历史——晋国负义)

6、晋国以前做过这样无耻的事,那以后还会有什么举动呢?烛之武接着怎么分析的? ①“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的意思。“何厌之有”,有什么满足的。语序应该是“有何厌”,但是它把宾语“何厌”前置了,是个宾语前置句。一般,在疑问句或者否定句当中,代词作宾语的,往往把宾语前置。“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这里有两个“封”字,你们意思相同吗?第一个“封”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使„„成为疆界”;第二个“封”是名词,意思是“疆界”的意思。“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和“利”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秦国削减”,“使晋国获利”。“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

②从推测来看,晋国灭掉郑国之后,晋国可不可能会去贪图西边的秦国呀?(可能)烛之武通过对未来的推测,挑明了晋国实在是贪得无厌。(板书: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7、烛之武的这一番分析,秦伯方面有什么变化了呢?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且派使杞子、逄孙、扬孙帮郑国守卫,于是就率军回国。“说”,通“悦”,高兴。

②到这里,烛之武已经成功地说退了秦师。由此看来,烛之武的一番话说得非常讲究,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合情合理而又恰到好处,不但解除了郑国行将灭亡的危机,而且是秦、郑结为同盟国。

三、课堂结语

好今天这节先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文章第4段,然后探讨文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课后,请同学们做好预习。另外,课文的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重要的实词、虚词等也是需要我们去整理的。好的,我们下课。

第三课时

一、课堂导入

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烛之武退秦师》的1、第2、第3段。那么,旧饭继续抄,今天我们依然学习这篇课文。(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课文解析

讲到第三段,我们知道,秦师已经撤退了,那么,故事是不是就可以结束了?(不可以)那么文章为何还要安排第四段?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

这一段该怎么翻译呢? 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国也退离了郑国。

好。翻译得不错。这一段讲的是:晋军撤离。(板书:

四、晋军撤离)段中重要的字词、句式课文下边注释已经有了。这里就不多讲。

三、课文研习

1、烛之武不仅劝退了秦师,连晋师也退了,一箭双雕。那同学们你们读完了文章能说说你们心中的烛之武是什么样的吗?

刚才几位同学给我们分析了烛之武的形象,已经分析得比较全面了。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吧。

烛之武说退秦师一段,充分展现了烛之武不卑不亢、深刻洞察、能言善辩的人物形象。但是文章第二段的牢骚话使烛之武的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全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是怀才不遇的老臣表明心迹的一番牢骚话,表现了烛之武也有常人的性格特点。但是,烛之武最终的临危受命,更凸显他捐弃个人恩怨、深明大义的高尚品格,所以烛之武的形象综合起来应该是:有血有肉、忠君爱国、深明大义、不卑不亢、洞察深刻、能言善辩。

2、除了烛之武,文中还交代了几个人物。大家说都有谁啊? 明确:佚之狐、郑伯、晋侯。

那么,佚之狐、郑伯、秦伯分别又是怎样的人物呢?

①首先看佚之狐,他是在文中的哪里出现的?(第二段)也就是郑国遇到危难之后。国家危难之际,佚之狐能够向郑伯及时献上计谋,从中可以看出佚之狐怎样的性格特点呢?

明确:佚之狐是主动向郑伯推荐人才的,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具有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具有知人之明。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佚之狐是人如其名,像狐狸一般的狡猾。那么危险的事,他自己不亲自去做,避免失败被杀;而他推荐烛之武,一旦成功,他也是沾着功劳的。可见,他是多么的狡猾。

②佚之狐知人、爱国、狡猾。那么郑伯呢?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你们觉得他糊涂吗?(像烛之武这么一个有才华的人,他都不懂得重用,说明他是很糊涂的)。那你们觉得他还算理智吗?(国家危难之际他没有被吓怀,二十虚心听取大臣的意见,想法设法解围,说明他还是相当理智的)而他敢于像烛之武承认以前没重用烛之武的过错,说明他还是知错能改的。

③郑伯是这么样的一个人,那他的对手、敌人晋侯呢?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抓住文中的信息分析一下晋侯。

明确:他懂得结盟秦国来攻打郑国,说明他相当的精明;秦军撤退,他并没有追击秦军,说明他还是相当理智的;而他所说的不知、不仁、不武,从中可以看出来,他的野心很大,他要得到的不只是一时的胜利,而是久远的争霸。

三、课文赏析

1、结构上,这篇课文虽然段,但是却处处存在着伏笔与照应。大家知道什么叫伏笔、什么叫照应吗?明确:伏笔,就是文章的前面里为后面所作的提示或暗示;照应,就是文章中存在着对照呼应得内容。

课文的伏笔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国和郑国并没有多大的矛盾,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伏笔。“夜缒而出”则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果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围郑的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机会。

2、内容上,这篇课文的详略处理十分得当。题目“烛之武退秦师”,说明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作者把重点放在了哪里啊?放在了烛之武的说辞上。对于“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是做了简略的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百姓和国君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的,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的态度接待这位即将灭亡的郑国的使臣的,文中提到吗?(没有)作者可以说是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这就做到了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3、情节上,虽然说,这篇课文说理性很强。但是,你们它写得很呆板吗?

明确:不但不呆板。而且,写得跌宕起伏,生动活泼。像,大军压境,郑国围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得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是,烛之武一开始就答应出使敌营吗?(没有)烛之武因为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了,这就又使得郑国的希望又变得渺茫。通过郑伯的认错,烛之武才决定同去,可是去了之后,单单秦国撤军了。晋国的军队不撤那也不行啊。那最后晋国撤军了没有啊?(撤了)

这样,课文显得有张有驰,曲折有致,相当感染读者。

四、学习指导

课文呢,我们上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这两三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你们认识到高中古文需要注重学什么吗?大家回忆一下,老师在课堂上边讲最多的是什么?(是对一些词语、句子的解释吧)

明确:学习古文,大家要注意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以及一些重要的实词、虚词明白吗?

五、课堂结语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启示 篇6

是什么力量让一个人在只身面对势在必得虎狼之师时取得胜利?这不仅是历史问题,而更有现实意义。

面对秦晋围郑的危急情势,郑伯慌了神!这时有人提议,可以去找烛之武。“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烛之武的意见如何呢?自谦,抱怨。他说我年轻的时候都不行,现在老了,更不中用了。但郑伯最终说服了他,烛之武决定亲自走一趟。

烛之武怎样面对两个国家的军队呢?

他采取了抓主要矛盾的策略。文中交代,秦晋联军不在一处驻扎,而且攻打郑国并非两国的共同愿望,晋国提议,秦国帮忙,当然能分一杯羹更好。这种情况就给了烛之武说退秦师机会。

最精彩的部分文章这样展开:(烛之武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这是精彩至极的一段文字!

寥寥一百五十字竟能抵挡两个大国的数十万大军!这就是思辨的魅力。

让我们跨越千年来体味这段简洁严密的说辞。

第一回合:示弱。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忘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面对强敌,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关键中的关键,是实行下一步策略的必要条件。示弱这一招用得好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显示强大是好事,但常常会引起别人的戒备甚至招致攻击,尤其当你有求于人时;但示弱又不能显出恭维甚至虚伪,对度的把握是关键。这里烛之武只是如实陈述,但秦穆公听到这番话很是受用,姑且静观其变。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烛之武开始了自己的下一步攻势:示利、示害。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这里烛之武用了判断句、反问句,运用假设从秦国的角度来表明自己对于秦国打与不打郑的看法,利害不言自明。这种说话的方式顺便为下文揭露晋的野心做了铺垫,可谓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有理有据、无懈可击。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且”承上文,这里烛之武没一次把话说尽,一方面考虑时机,一方面看秦穆公的脸色,相机行事。看到秦穆公似乎也同意自己的说法,于是烛之武不失时机地进行公开挑拨: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我郑国处处替秦国着想,看看晋国都对秦国做了什么?我都感到义愤填膺!如果你秦穆公也不傻,晋文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你!我这次冒险来见你还不是为我郑国考虑,都是在替秦国考虑啊!

经烛之武的一番分析,秦穆公自然明了晋的目的,不但答应撤军还和郑国订立盟约,居然派大将守卫郑国!

秦穆公为此行做了了断,晋文公也不傻。

子犯请求出兵,晋文公说:“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这不仅是化干戈为玉帛而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化敌为友,可谓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烛之武完胜!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些启示:做一件事情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与人交往要想不落下风,首先要知己知彼。

事情的发展不会总如我们所愿,但我们能把握的是了解自己,了解对手。越是在危急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虽曰成事在天,但前提是某事在人啊!

其次,适度的示弱会削弱对手的戒备心理,赢得对手的同情甚至是怜悯,但要记得:示弱不是软弱。如果没有下一步棋,示弱只会更快地招致杀戮。

第三,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双赢的做法是首选;如果不能兼顾,那么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就是失败,也要让对手尊敬。这是与对手站在同等高度的资本,也是你东山再起的资本。

第四,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其他充满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和胜利是硬道理;居安思危,即便身处劣势也要时刻准备反戈一击。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强大的实力,只凭侥幸是难以长久立足的,与狼共舞必须自身强!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篇7

1.学习、领会本文的劝说艺术,体味、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

2.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讲究劝说艺术,做到有效劝说。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古人云: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领会《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领悟语言的巨大力量。《烛之武退秦师》主要由三个劝说场景组成,依次是“郑伯劝烛之武出城退敌”,“烛之武劝秦伯退兵”,“晋侯劝子犯勿击秦军”。三处劝说都非常成功,其劝说艺术值得我们学习体味。

二.讨论探究

认真细致阅读课文,并借助互联网查阅相关背景资料,分析三个劝说的场合、对象及主要的劝说方法,分学习小组讨论、探究这三个劝说成功的原因。

三.成果展示

第一处:郑国君坦诚认错,烛之武临危受命。

强敌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如何退敌?郑伯兵微将寡,势单力薄,胜算甚微,心急如焚。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而且十分肯定地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但郑伯请烛之武出城退敌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此话说的也确是实情,据史书记载:烛之武,考城人,郑国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重用,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烛之武才干卓杰,辩才无碍,但长期不受重用,担任卑微小官,而且现在老得几乎走不动。怨不得人家不恼怒,怪不得人家发牢骚。郑伯该如何劝说这样一位平时受冷落,危急时刻又要他冒险出城的风烛残年的老人呢?

郑伯话语不多,但其艺术性不能不让我们由衷佩服。首先坦诚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话语坦率实在,毫不推诿掩饰。一个地位尊贵的国君真情向一个地位卑微的养马官表示歉意,屈尊纡贵的行为,推心置腹的言语,不能不让烛之武心头的积怨涣然冰释。然后郑伯话锋一转,“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不利是什么,郑伯没有解释,留给烛之武思索。响鼓不用重锤敲,明人无需费唇舌。国与君与家紧密相连。国家灭亡,君主受辱,国土沦丧;百姓遭殃,妻离子散,要么被杀,要么为奴。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你烛之武家岂能例外?作为忠君爱国、爱民爱家的士人,岂会袖手旁观、坐视不理?郑伯以亡国破家之悲惨激发烛之武强烈的爱国心、忠君心、爱民心,爱家心。正是这些真挚、朴实的情感,激起烛之武神圣的使命感,化作他勇敢坚毅的行动,使得他捐弃前嫌,舍弃恩怨,不顾年迈体弱,“夜缒而出”,义无反顾说秦去了。

第二处:烛之武剖析利害,秦穆公欣然退兵。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城濮之战楚国失败,郑国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晋文公心恨难消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这是因为,秦、晋关系一直很好,并且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南北夹击郑国。

从战争的起因看,郑秦既无历史旧账,也无现实争端。从攻郑地点看,晋北秦南,消息互通不畅。从攻郑的动机看,晋为泄愤称霸而来,秦为获利称霸而动。这些都为烛之武分化瓦解秦晋联盟提供了可乘之机。烛之武“夜缒而出”后连夜见秦伯,层层剖析此战的利弊得失。首先,灭郑无利于秦,有利于晋。秦伯为什么和晋国结盟攻打郑国呢?就是晋国许诺攻下郑国,晋秦二分其地。烛之武说,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难于管理,这是你知道的,那么灭郑实际上是替晋国谋利。晋国所谓的许诺,秦晋二分其地,这对秦国来说无异空头支票一张,真正得利受惠的是晋国。其次,存郑于秦有利。郑国受到秦国的存国之恩必然感激秦国,会作为东方道上的主人,为秦国的使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对秦国是有利无害的。最后,灭郑助晋有害。观今宜鉴古,要了解一个人的现在和将来,最好看看他的过去。过去,秦国曾热心助晋,晋国答应过给秦国焦、瑕两座城池,结果怎样呢?晋侯早上渡河,晚上就下令修筑防御工事,说话不算数,过河就拆桥。晋侯的所谓许诺,兑现过吗?他是一个信守诺言的人吗?晋侯贪得无厌,东边的郑国灭掉以后,下一个灭掉的国家必定是你西边的秦国。秦伯在烛之武的剖析下,看清了晋侯的真实面目,明白了晋秦攻郑的本质,认识到此战既无利可图,又无助称霸。因此高兴地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烛之武站在秦伯的立场上,为其分析此战的利害得失,成功劝退秦军。

第三处:晋文公惧背恶名,狐子犯撤围班师。

秦伯在烛之武的劝说下背弃盟友晋国,私自与郑国结盟并派三个大夫帮助戍守,然后撤兵回国。一夜之间戏剧性地秦晋化友为敌,秦郑化敌为友,这让晋国大夫子犯异常恼怒。子犯是晋军统帅,又是晋侯的舅舅,辈分高,说话有分量,他请求趁此攻击秦军。秦军的统帅秦伯有恩于晋侯,在晋侯流亡期间,给予过他帮助,还把女儿嫁给他,支持并护送他回国继承王位。此时该不该攻击秦军呢?如果不能攻击,又该如何劝说以子犯为代表的请战派呢?晋侯审时度势,认为不攻为妥,他是这样劝子犯的:“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晋侯认为如果攻击秦军会让他背上“不仁、不知、不武”的恶名。晋侯兴师问罪,讨伐郑国,无非是他的霸主地位没有得到郑国真心认可,无非想昭告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如果一个国君臭名昭著,恶名远扬,谁还会依附他、认可他的霸主地位呢?秦伯有恩于他,又是他的岳父,如果攻击秦军,别人会认为他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谁以后还会帮助他呢?秦军本是自己的盟友,现在反过来攻打盟友,谁还会与你结盟呢?结盟而来,共同对付郑国,如今,没有攻郑倒和同盟友打起来了,这不乱套了吗?这是不符合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的,传扬出去,别人认为你没有武德的。再说,如果真和自己的盟友秦国打起来,秦郑现已结盟,自己未必能胜。晋侯认为攻击秦军会让自己背负不仁不义,没有武德的恶名,所以劝住子犯也领兵回国了。

四.课堂总结

语言的力量有多大?烛之武层析利弊,秦军倒戈,晋军撤围,兵不血刃,存郑保民;战国的苏秦、张仪口若悬河、舌如利刃,纵横捭阖,主宰时局;渑池之会,蔺相如慷慨陈词,镇服强秦,不辱使命;三国诸葛亮,舌战群儒,挫败江东英豪。古人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由此可见,语言的力量十分巨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劝说别人的情况,如何才能有效劝说,根据劝说的对象和场合,我们有时可动之以情,用真情去感动人、触动人;有时可以喻之以利,详析利害得失去打动人、说服人;有时可导之以名,名誉高于一切,尊严胜过生命,用名誉、尊严去开导人,劝说人。当然,如能综合几个方面劝说,效果自然会更好。

五.实战演练

假如你的一个同学,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试分别从情、利、名三个方面进行简短而有效的劝说。

1.以情动人。陈毅元帅曾说过:“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作为你的老同学,我不能不说你两句!沉迷网络游戏,既影响学习,也影响我们朋友关系。你我聊天、运动、学习讨论的时间少了,我们曾相约一起考一流大学,共同学习,相互促进,但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理想怎能实现?你看父母供我们读书多不容易啊,我们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要花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啊,打网络游戏糟蹋父母的血汗钱,你心安吗?毁灭自己的前途,你不心疼吗?冷落亲密的朋友,你心甘吗?从网络游戏中走出来吧!

2.以利动人。老同学,不要总沉迷打网络游戏呀!那要浪费多少钱呀!如果花这个钱对你有益,我也不会劝你的。沉迷网络游戏,不仅浪费父母的血汗钱,更浪费自己的宝贵青春。黄金有价,青春无价呀!用无价的青春换取短暂的刺激,片刻的麻醉,严重影响自己的美好前途,你说这值得吗?把有限的美好青春用在学习上,为将来的事业奠基,为人生的腾飞贮能,为美好的未来打拼,那是一件多么有益的事情啊!

3.以名动人。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学习。学生的天职是什么?是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让我们成为有用之材。一个人对他人有用,就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对社会有用,就会得到社会的敬重;对国家有用,就会得到国家的倚重。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一个有价值、有尊严、受人敬重的人,都想成为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创造自我价值的人。如果沉迷网络游戏,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提高,又怎能成为这样的人呢?你看沉迷网络游戏的人,能成为别人仰慕的榜样吗?将来能成为社会的精英,人类的巨人吗?

上一篇:虚拟语气的难点分析下一篇:监控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