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技能

2024-10-25

物理实验技能(精选12篇)

物理实验技能 篇1

物理中的规律、概念是物理的核心.在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人们是在实验所创设的基本环境中形成概念和认识规律的,要么是实验归纳,要么是实验验证,离开了实验,也就不可能产生对物理世界的正确认识.同样,在物理教学中概念、规律教学与实验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实验为学生认识概念、规律提供明确、具体的事实,同时引导学生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还可以为他们创设从理论回到实际的应用情景.从某种意义来说,概念、规律教学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类型.

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实验技能训练过程的教学.

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仪器使用、观察与测量,收集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从数据提出结论并对结论加以讨论,完成实验报告等.实验技能是物理实践的基础,实验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一、统观教学全局,明确技能要求

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是通过一个个实验、一件件仪器、一项项要求逐步的训练出来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容易注重这些各不相同的实验,仪器、要求.教师如果不能够从教学的全局把许多似乎孤立的实验联系起来,就很难确立一个整体的技能要求和有效地实施技能培养的方案.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清楚,每一种教学仪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共有多少次训练机会,每次训练应当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这些统观全局的要求,对规划实验教学,改进实验教学和指导实验技能训练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实验技能的整体要求落到实处,还需要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制定每一个学生的教学目标,其内容包括:(1)知识目标(2)技能目标(3)其他方面(包括非智力因素)的要求.

二、激发学生参与实验技能训练的积极性

一般来说,专门的基本技能训练性的实验比较乏味,因此要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实验的兴趣.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和求知欲

如,在声音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己拿尺子在桌子边上做,用尺子测量长度,温度计测量温度,特别在温度一节中,可以用双手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而后在放到同样一杯温水时的感觉是什么?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以巧妙地实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物理实验中有许多巧妙地构思,当学生理解了这些巧妙之处时,就可以唤起一种美的享受,即使是平淡的过程也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如,测量学生爬楼的功率,让学生亲自爬楼,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可以激发他们持久的实验学习动机.

三、遵循技能形成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和定向阶段,动作的联系阶段,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1. 认识和定向阶段.

学生开始接触仪器会紧张,动作不协调,慌乱中伴有多余的动作,操作的进展慢,对自己的错误动作很难察觉,为此,教师应当给学生系统的知识和进行规范操作示范.引领学生观察,给学生示范的机会.

2. 动作的联系阶段.

通过学生的多次操作训练,学生已能独立、正确、连贯的完成一系列动作,而且能够表现出一些微妙的操作技巧.

3. 动作协调和完善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学生不仅动作协调规范,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巧,总结出一定的成功经验并有较高的实验技能.

在操作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在第一阶段中,抓好定向、执行、反馈三个环节,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操作.在指导学生边学边练时,应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提高操作的正确性,速度上不要提出过高要求.在第二阶段,应给学生提供比较多的练习机会,注意激发学生反复操作的兴趣.在第三阶段,应交给学生一些形成技巧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和总结一些成功的经验,对一些学生可以采取提高性竞赛的措施.

物理实验技能 篇2

何波 在县教育局领导的安排下我于7月2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参加了一周的全省初中物理实验技能培训,来自全省的初中物理教师及指导老师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由省教育厅举办,共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浙江省宁波市的优秀物理实验教师讲解了由代表性的物理实验操作理论培训。第二阶段浙江省宁波市的优秀物理实验教师全面进行了物理学科实验指导培训。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物理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更清楚了,今后的课堂实验教学操作会更规范化。物理课的直观形象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增强。

我再次认识到物理的教学离不开实验,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联系得越紧密越巧妙,学生感受亦越深,越能体会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师不断探究的一个课题。作为一名中学的物理课教师,我对当前物理教育的感受是:要真正地给孩子们上好物理课,还真不容易!要把物理书上涉及到的实验探究活动一一落实,那就更难了!

通过此次培训,也使我对如何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今后如何有效的上好物理课更加有信心了。这次实验技能培训,我学习了很多实验技能,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学习到了很多实验方法,掌握了很多实验技能。

通过培训我感觉实施生物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点:

1、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职有望,教育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2、设计实验要具有规范性、可操作性,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实验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及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必须强调科学性,首先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规范的操作意识和态度,在实验教学时教师一方面要做好操作示范,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时要加强检查指导,即时给予帮助纠正学生不规范的操作。

3、探究学习应重视教师的指导,把握好探究的时间和材料。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

5、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雪中送炭、画龙点睛。生物课堂神秘重重,困难也重重。总之,只有作好物理教学的充分准备,进行精心的预设,才会在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才会使他们感到无限快乐,才会使学生的能力与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我们的物理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物理实验技能 篇3

【关键词】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提高技能

通过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每个物理教师都应重视的课题。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进行教学反思,改变实验教学观念

多年来,囿于应试教育框架,物理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教师考查学生实验能力往往只片面地停留在看到什么上面,或怎样按课本或教师给出的步骤操作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甚至纸上谈兵,只讲实验过程,不做具体实验,课后要求学生背实验,把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转化为培养学生应付实验考试能力,严重歪曲了实验的现实意义,削弱了学生实验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才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出现了严酷的竞争机制,对人才的要求已不能停留在仅有工作能力,而是要求能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开拓创新和竞争能力。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重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教师要认识学生是实验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具有初步的实验技能和能力。

二、重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观察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心理活动,而观察力则是这种心理活动的有效程度或认识能力,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在自然状态下和人为条件下发生的事物和现象进行仔细地观察和认真的思考,是获得学习信息、积累感性材料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能力,首先要加强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实验技能的培养。

初中学生有目的的观察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对演示实验的仔细观察和善于观察上来,这才能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振动发声中拨动橡皮筋使之发声的演示,我把它分成几个环节展示。①用较小的力拨动;②用较大的力拨动;③减短长度拨动。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橡皮筋发声的共同现象:都在振动。还引导学生动脑筋、提疑问。结果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拨动力度不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也不一样?为什么长橡皮筋拨动时的响声低沉,而短橡皮筋发出的响声尖利?还有一个学生敲了一下桌面,然后问道:老师,为什么我敲了一下桌面,它只发出声音,但却没有看到桌面振动?我对学生提的这些问题,做了如下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好,至于它的具体答案,我们可以在下节课所讲的《音调、响度和音色》中寻找或讨论。通过观察,既让学生养成“观思结合”习惯,又能调动学生探索答案的积极性。

提高演示实验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是提高学生观察力与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学生的良好实验技能与形成,首先是从模仿教师的演示实验开始的。课堂上成功的演示实验,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只能利落成功,不能拖泥带水或失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课前认真备好演示实验课,注意演示器材、可见度、环境因素等可能给实验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要抓住演示关键,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例如《惯性》中的打棋子演示,可把棋子换成自制的小方块,才能产生更好的效果。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告诉学生“打”的要领。又如做摩擦生电演示实验,如果天气不是很干燥,按课本里所提到的器材进行演示实验,就很难成功,即使能演示成功,吸引的纸屑量也较少,实验效果显然不理想。所以必须寻找更易于摩擦带电的物体,例如三环电池的塑料包装纸、包装电器的泡沫,才能使实验完满 成功。有时,还必须加大摩擦力、增加摩擦时间,才能使实验现象明显,才能有利于学生模仿,调动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

训练学生实验技能十分必要。重要的是要上好学生实验课。当前的初中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受家庭溺爱,特别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父母、长辈,文化素质较低,望子成龙心切,认为让子女拼命读书,就会出人头地,而不知道让孩子参加实践、获得技能的重要作用,不知道技能会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所以他们的孩子大部分缺少动手操作的能力,实验技能较差。如上第一个学生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时,我虽然和同学们共同复习了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演示了规范的测量方法,讲清了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然后再让他们独立测量。但结果却发现:相当部分学生在用刻度尺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尺子放置的方法、读数、记录结果等方面,都出了一些问题;在测较有难度的铜丝直径、硬币直径时,相当部分学生的操作动作都显得十分拙笨,个别学生,甚至摆弄了很久,也做不好。实践证明,上好农村初中物理实验课,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们要多加小心和细致。组织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切实教会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会记录数据、处理数据、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等方法。

三、重视小制作和小实验,提高学生实验技巧

试谈初中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篇4

一、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当前初中物理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秒表、天平、温度计、弹簧测力计、杠杆、滑轮、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要想做好物理实验, 首先就要对实验仪器非常熟悉, 掌握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如力学方面的仪器使用: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观察量程、分度值及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 (2) 使用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应立于或紧靠在被测物体上, 并使刻度线与被测物垂直相交;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所读刻度, 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的以前后两次读数的差值为测量值;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2.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简单说就是四个字“放” “调”“称”“读”。“放”是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是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使指针静止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这时横梁平衡;“称”是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 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到横梁重新恢复平衡;“读”是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天平使用注意事项:不能超过最大称量, 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时应用镊子;要保持天平的干燥、清洁。电学方面的仪器使用:1.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观察量程 (由使用的接线柱确定) 、相应量程的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如果不在必须调零) 。 (2) 使用时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电流从“+”入“—”出) ;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以免烧坏 电流表。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1) 使用前先观察量程 (由使用的接线柱确定) 、相应量程的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 (如果不在必须调零) 。 (2) 使用时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路中;“+”“—”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 (电流从“+”入“—”出) ;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3.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接线柱选择要正确, 即“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要串联在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接入电路阻值最大处。热学方面仪器的使用:1.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 使用前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 (2)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等等。物理大纲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 掌握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以达到熟练地、快速、准确地测量和读数的目的。

二、培养实验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 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 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 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 电学实验能画出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 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 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 画好记录表格等。其次, 培养学生正确安装和调整仪器, 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要完成好一个实验, 第一步是安装、调整好仪器或正确连接电路。如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 使用杠杆前必须先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电学实验中, 依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连线时, 建议从电源一端开始沿电流的方向依次连接电源、开关、用电器等, 其次支路、干路中必须有开关,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时, 应按顺时针方向将导线缠上, 再拧紧螺母。电路连接完毕后, 必须复查, 确认正确无误后方能试触、通电。第二步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这些技能的培养, 从初中开始应先由教师示范, 让学生模仿学习, 然后逐步提高到由教师讲述方法及注意事项, 由学生独立去安装、调整。演示实验是教师演示和操作, 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用演示实验来进行新知识的教学, 学生不但会很容易理解和记忆所获得的新知识, 而且还会学到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和操作过程, 为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打下良好基础, 并能进行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教师演示时实验步骤必须完整, 动作必须规范, 不能马虎, 以免会误导学生。

二是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算和分析、推理, 以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技能。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 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精力集中, 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在整理数据时, 如发现有不合理的数据, 应对该组数据进行补测。得到了具体的实验数据或可靠的实验现象以后, 再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经过进一步地分析、推理, 从而得出合理的实验结果。

三是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 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实验后, 要求各组学生进行交流,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最后, 让学生知道误差是必然存在的, 使他们在实验时不刻意去“凑”数据, 从而提高独立操作实验的信心和勇气。

三、利用课外小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课外小实验是学生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物理学习和探究的活动。课外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它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也弥补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经验不足的问题。如利用近视镜、老花镜、放大镜、矿泉水瓶等开展课外小实验以验证光学中凸透镜的聚光、凹透镜的散光作用;分析一个未喝完的矿泉水瓶子能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 等等。鼓励学生参加课外小实验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 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开放实验室, 进行强化训练, 整体提高实验技能

开放实验室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 又可以增加学生课外动手实验的时间。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能够亲自操作实验, 再次体现探究过程,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加清晰、持续的时间更长, 更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技能考试之前有必要对动手能力弱一点的学生或者不太喜欢亲自动手做实验的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教师必须亲自指导, 确保人人有收获, 技能也得到提高。这样既符合新课改的理念, 又能提高学科的成绩。

总之, 提高初中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且在中考中也提高了实验技能考查的比例。由此可见, 实验技能的培养在物理科教与学的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因此,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智能的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物理实验技能 篇5

根据教育科学技术局《关于举办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大赛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中学实际,特拟定本活动方案:

1.参赛对象

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均可报名参加。

2.比赛内容

根据初中物理、化学、生物课程标准,教师为完成初中实验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验准备及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内容选择沪科版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材所有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内容,选择一个来完成其实验步骤。

3、评委:潘厚明 何育洪 张 云 冯建波 冷兴旺 冯小杰

4、原则:评委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积分。5.比赛时间:2011年6月2日—6月4日

6、地点:物理实验室

7、比赛流程:

①当天第三节课选手进行实验技能操作知识题的比赛,时间为40分钟,几位选手同时进行;

②第四节课进行实验技能操作比赛,时间为20分钟,由选手抽签决定先后顺序,一个一个选手进行,当一个选手在进行操作时,其余选手不能在场。

8、积分方式: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由其他评委积分相加的平均分,实验知识竞赛题按40%计入总分,实验操作按60%计入总分,两项相加的最后积分。

9.比赛奖项的设置

本次比赛设奖,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根据参赛选手的比赛成绩排名来确定一名参加县级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大赛活动。

平模镇中心校 2011年5月31日

参赛选手:

实验原理:

物理实验技能 篇6

一、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掌握基本仪器(尤其是测量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初中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因此,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指导:

⒈八年级物理接触的第一个测量仪器是刻度尺,学会正确地使用刻度尺是使用好其它测量仪器的基础。⒉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不准确。⒊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⒋让学生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显然,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必須要注意把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理解仪器的原理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使用仪器。只有理解了仪器原理,使用起来才会更加自觉和主动。

二、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过程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

⒈要求学生明确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要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培养学生正确安装和调整仪器,包括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从初中开始应先有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然后逐步提高到由教师讲述方法及注意事项,由学生独立去安装、调整。

⒉要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要求学生实验时集中精力,把握时机,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各量测出,并记录下来。读取数据和记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⑴读数时要及时,并马上记录;⑵要记录完整数据,按有效数字的方式记录;⑶数据的单位要正确;⑷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指导学生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和减少误差的方法。

⒊从实验结果方面养成写好实验报告的习惯。实验结束后,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要严格要求。书写时,要求层次清楚,语言流畅,文字精练、正确,图文并茂,要总结出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写出自己的实践成果,并能让别人看得懂。

⒋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仪器、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如:做电学实验结束时,应将仪器调到最安全的状态再切断电源,然后拆除连接线,整理好仪器和导线。要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及发生实验事故。

三、加强课内外实验拓展、培养实验兴趣是培养实验技能的关键

鉴于物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做实验。如:用圆珠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玻璃杯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器材,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浅谈初中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篇7

一、加强实验教学

1. 精心准备实验,达到预期目的

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写好教案,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每个实验在他们心中了如指掌,但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因素也随着变化,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同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上课前检查每一组仪器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实验开始了,才发现有的器材短缺,有的仪器不能使用,致使一部分学生做不成实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因此,能否精心准备实验课是实验成败的关键。

2. 发挥指导作用,体现主导地位

在实验课上,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要耐心指导,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努力改进的方向。如,每次做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比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电流表、电压表的连接特点,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烧坏仪表。学生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就能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

3. 鼓励制作发明,促进知识互补

各种物理实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如课本中“纸盒烧开水”“日光灯启辉器中双金属片的自动控制作用”“电铃”“楼梯开关”等小实验、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并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以讲评,从而促进知识间的互补。

二、培养实验技能

1. 培养基本仪器使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物理课程标准要求要让学生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

(1)调节零点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如:“对电流表、电压表等应学会调整零点,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刻度尺之类的仪器,还要学会零误差修正,让学生懂得零点是相对的。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调节零点或修正零误差的习惯。

(2)量程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基本仪器前,搞清仪器的量程,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选用适当量程,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的现象发生。

(3)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方法,关键是要弄清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会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如:电流表、电压表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并且正对指针。

(4)掌握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必须要注意把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理解仪器原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2. 培养实验技能

(1)培养预习实验课的技能预习好实验课是做好实验的基础,这样可以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预习的时候可以从“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得出结论—评估—交流”几个环节进行。

(2)培养掌握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步骤和吃透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的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已知量、被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其次,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的技能。比如,在电学实验中,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若是串联就将各元件首尾相连,且是一条路径;若是并联,应分为干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干路按顺序进行,其次为支路。干路中必须有开关(先断开),导线最好选用几种颜色,干、支路用不同颜色。电路连接后,必须复查,确定正确后方能通电。同时,若有电压表、电流表,还要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以及量程的选用;若有滑动变阻器应按“一上一下”的方法接。要是有这样的实验精神,实验技能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3)培养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技能,这种技能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就要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读取数据和记录必须注意:(1)读数要及时,并马上记录;(2)要记录完整数据,按有效数字的方式记录;(3)数据的单位要正确。要求学生实验前设计表格,表格的设计要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能记录各次测出的量,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等内容。进行数据处理、运算,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误差技能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以及仪器本身的缺陷,所以实验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为此,实验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如:螺旋测微器零点不准;风的吹动使天平产生误差;电表指针不对准零刻度等。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校准仪器,或是改进实验方法。例如,将物体放在天平左、右盘上,分别称衡,可以发现天平不等臂引入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如:用伏安法测灯丝的电阻,就要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尽量减少误差。

浅谈中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篇8

一、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的方法

1. 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 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等。物理大纲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 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以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 教师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

(1) 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

(2) 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 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

(3) 会正确读数。

(4) 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 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2. 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过程必须掌握的技能

(1) 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

(2) 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 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

(3) 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 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

(4) 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

(5)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包括爱护仪器, 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

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途径

1. 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

认真上好实验课, 既能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物理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是训练和提高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

2. 尽可能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如:阿基米德定律等。

3. 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讨性的实验

先让学生去研究、探索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后总结出物理规律。

4. 开辟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既可完善、丰富、深化课堂知识, 又可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形式有: (1)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 (2) 组织参观活动; (3) 举行操作实验竞赛; (4) 组织课外兴趣小组; (5) 举办物理科技晚会等。

5. 实验考查

考查的形式有: (1) 书面实验考试; (2) 实物实验操作的考查。

物理实验技能 篇9

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是八年级第六章的一个重要实验, 在实验考查中, 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在使用天平测小石块质量时, 有的同学在称量前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有的学生天平没调平衡就开始称量, 还有个别学生竟然用手拿砝码;在用排水法测小石块的体积时, 部分同学在量筒中装水时未达到适量, 有的加多了, 当石块浸没时, 总体积已超过量程了, 有的水放少了, 不能让小石块浸没, 更有甚者, 直接把小石块往量筒中一扔, 导致量筒底部破裂。

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是九年级第十四章的重要电学实验, 从学生的实验过程来看, 反映出他们平时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 实验的技能显得缺失。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 站在仪器面前显得有点不知所措, 部分学生实验的电路图很快就准确地画了出来, 可等到连电路时, 就不知如何下手, 连接线路时会看到有的学生手抖得厉害。从这些可以看出, 学生的实验心理素质不稳定, 虽然他们都想把实验做好, 但由于平时缺少动手实验的机会, 所以到实验考查时, 就表现出手忙脚乱, 漏洞百出。

一、原因分析

1.教师缺少实验意识。客观地说, 现在农村物理老师工作负担重、压力大, 再加上初中物理实验考查不算入中考总分, 所以就会造成部分物理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 缺少实验教学的意识。当前, 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课堂上表现出 “重讲授、轻活动以及重结论、轻过程”。长此以往, 教师的实验意识也会渐渐淡薄, 遇到学生的分组实验, 有时怕组织起来麻烦, 往往只简单地演示一下, 有时感觉不是很重要的实验或者能用课件演示的实验就直接用动画演示一下就过去了。

2.学生缺少实验素养。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中接触到实验的机会不多, 积累的实验技能、实验素养本来就很有限, 当遇到复杂的物理实验时也是按既定步骤进行操作, 在实验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不能根据电路图组装好实验器材;有些学生不会正确操作某些实验步骤;有学生一旦实验失败了, 就不知所措;也有些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突发事情缺少正确分析、处理的能力;有些学生对测量出来的数据不知如何处理, 等等。从上述种种现象可看出: 农村中学生的实验素养、实验技能还是比较缺乏的。

3.学校缺少实验保障。农村学校由于受财力的影响, 配置的物理实验室一般只有一个, 而农村学校班级和学生人数也比较多, 如果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显然会对实验室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时学生实验过程中损坏的器材也没有得到妥善维修, 又未及时添置补充, 导致部分实验教学无法正常开展。目前特别是在农村学校, 物理实验的考查只是一种象征性的考查, 于是部分领导在思想上就不重视实验教学。还有农村学校实验员一般由物理老师兼职, 对其工作学校也没有明确的要求和奖惩制度。

二、应对策略

1.学校应多关注实验教学, 多途径提供实验保障。学校物理实验室首先需要配备专职的实验员, 学校要对实验员的工作职责做制度化的规定, 要求实验员积极配合老师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放物理实验室, 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在平时的实验教学活动中, 常会出现下列现象:教师课堂演示实验部分学生看不清、分组实验时部分学生手忙脚乱来不及做、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又有了做其他实验的想法, 等等。为了让上述同学在其他时间能“想做就做”, 建议学校适当开放实验室。

2.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实验既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 要给予学生动脑、动手的机会, 要让他们尽量地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初中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充分地放手, 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奇妙,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究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探究性实验教学, 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 使其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学生在做探究性物理实验时, 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实验原理、实验的基本步骤及处理实验结果, 促使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讨论。这样可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和实验能力。

物理实验技能 篇10

一、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实验测量仪器

熟悉实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前提。常用实验测量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安培表、伏特表等。《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因此,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测量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便能熟练地、正确地读数。在介绍这些常用仪器使用方法时,可以抓住各种常用测量仪器的共性来加以指导。

1.各种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测量仪器前,搞清其量程,并且能根据被测对象选用量程适当的仪器,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或测不准。

2.使用测量仪器前要校正零点,否则测量出的数据就不准确。如:使用安培表、伏特表前要学会调整零点,对刻度尺之类的仪器,还要学会零误差修正。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使用基本测量仪器前调节零点或修正零误差的习惯。

3.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关键是会读出仪器的最小刻度值,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如:从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读安培表、伏特表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并且正对指针。

4.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如: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制成的,所以,使用前和称量时都要做到横梁平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特性制成的,根据热平衡原理,测量液体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而且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实验测量仪器,必须要注意把掌握实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理解实验仪器的测量原理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使用实验仪器,只有理解了实验仪器的原理,使用时按照正确方法才会更加自觉和主动。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可以从以下方式入手。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心态。在物理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同时根据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待测量,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画好记录表格等。其次,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有的实验则要求测量时动作迅速,把握时机。如在进行温度测量和电学测量,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各量测出,并记录下来。最后,要使学生了解误差并学会分析误差。实验后,要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误差的原因,说明实验的误差主要有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

物理实验技能 篇11

关键词:观察能力 学习思维 实验探究技能

初中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是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其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有许多结论往往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获得感性材料、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研究物理问题总是从观察、实验入手,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抽象,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理性深入到本质,最后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形成物理理论。新课程标准突出以物理实验探究为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技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开发,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与创造性思维能力,并且,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改善。充分发挥其实验探究优势,尤其对初涉物理的初中生应加大实验探究教学力度,加强对学生观察思考能力、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察思考能力

观察是学生物理知识获得感性认识的源泉,物理观察包括对自然现象和物理实验探究过程的观察。观察是研究物理的入门向导,没有观察就抓不住现象,就不可能发现规律、深入研究物理规律。例如,没有牛顿观察思考苹果落地,就发现不了万有引力,没有伽利略观察礼堂吊灯的晃动就发现不了摆的等时性,观察的目的在于发现现象、了解现象,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能否达到观察的目的关键在于能否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水平,所以在具体物理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求学生持久细心地、有目的地观察,并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初中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表现为对物理实验探究及现象的浓厚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对实验探究现象、自然现象的观察中来,培养他们自觉、有目的、细心、持久的观察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做活各种实验探究(包括演示实验探究、学生实验探究、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探究),尽可能为学生展示出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营造出生活的物理情景,例如,在惯性学习中的惯性演示实验:可以把惯性演示仪的演示实验直接用水杯上的鸡蛋实验代替,这样实验效果才会更为“惊险”,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了解物理知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问:如果把鸡蛋下的木板抽走,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对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那些类似现象踊跃发言,如车刹不住,停车时人向前倾倒等。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深入细致地观察。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留意写物理观察日记,写物理日记可以促使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及周围发生的一切物理现象,从而善于发现问题、探讨问题。通过写物理观察日记,学生扩大了知识面,同时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趣味性。

(二)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

这就要求学生既能整体观察又能够多角度、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地去观察,而且还能结合物理现象分析其原因。例如在教学液体压强的特点时,老师做演示实验,指导学生观察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是否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压强如何?深度增加,液体压强如何?指导学生猜想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如何?关于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并注意现象中的一些细节。通过细致的观察,学生不仅认识了现象,而且提高了观察能力。

(三)培养学生善于从观察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从观察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问题,表明观察已很细致全面,并能勤于思考。因此作为教师,在观察实验探究中不断引导学生思考。如在“研究冰的熔化”实验探究中,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是什么,观察冰在熔化前、熔化时及熔化后是否吸热,状态如何,温度如何变化等,通过观察获得冰熔化的特点,使学生对冰熔化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总之,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善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予以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观察态度和观察习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又能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技能的步骤

(一)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学生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是做好实验的基础,其主要仪器有:温度计、体温计、量筒、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秒表、测力计、天平、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等,要让学生懂得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掌握其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以及达到熟练、正确地读数,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实验效率。

(二)培养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应该掌握的技能

1.引导学生猜想、假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假设,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猜想、假设。例如学习探究怎样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的知识后,引导学生通过“我还想知道”:供电线路上用铜导线好还是用铝导线好?这样学生就顺其自然地进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猜想、假设中去。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的技能。

(1)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的目的,对实验进行设计,例如: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要用什么器材和仪器,然后通过实验仪器和器材,进而设计好实验,拟出相关实验步骤,并画好记录表格等。

(2)指导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线路。例如:在电学实验中,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连线时,应将电路分为干路和支路,从电源一端开始沿干路按顺序进行,其次为支路;干路中必须有开关(先断开)。接线时可用“小技巧”:将导线按顺时针方向绕上,锚紧螺丝即可,学生先检查,再经教师复查后,学生方可进行实验测量。

3.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要使学生了解误差,并要求学生对误差进行简单分析。

5.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结论等。

6.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包括爱护实验仪器及器材的卫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例如:学生做完海波、石蜡熔化实验时,要求学生应将相关仪器洗净、擦干,按摆放规则将其摆放整齐。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以免损坏仪器及发生实验事故等。

(三)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自行设计、动手做实验,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可适当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究实验。例如:电流的磁效应实验,所需器材为电池一只、线适量长一根、小磁针一副即可。而电池、导线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后自带,小磁针实验室是有的。这样,这个演示实验就改为了学生探究实验。教学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既然条形磁体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那么还有什么办法能令小磁针发生偏转呢?”这样学生就自然地进入了实验探究的轨道,从而使学生自行猜想、设计实验,以及按实验探究的相关步骤完成实验,就能使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以人为本的方针得到贯彻。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带着问题富有独特个性化地去学习,使之感到成功的喜悦,感到成为科学家的欣慰。

综上,要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必须加强实验探究技能的培养,才能使学生适应社会。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pick in physics experiment into prominence. Give full play to its advantages, especially for exploring experimental physic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 strengthen PM inquiry teaching experiment,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and explor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skills training.

Keywords:observation Study thinking Exper-imental inquiry skills

物理实验技能 篇12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探究目标一定要相对集中。刚开始接触物理的中学生面对众多的实验器材,往往充满着好奇,会毫无目的地进行选择和探究,导致大量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控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利用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以便突出探究的主题和目标。

二、从实际出发设计实验方案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往往受到课时安排和课程进度的限制,所以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安排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时,要让学生自己尝试通过探究找出实验结果和规律,不能每次都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成功的探究,要让学生明白不是每次尝试都会有很好的结果出现。于此同时,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时安排要求,不能让学生在屡屡失败的探究实验中失去信心。必要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选择便于操作、便于观察、误差又小的实验方案。总之,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实验方案,做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实验安排。

三、做好实验前的教学辅导

不管是探究实验还是演示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都应针对实验进行相应的教学辅导,包括实验目标、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需用到的仪器等都需要教师做出必要的讲解。尤其遇到学生没见过没使用过的仪器时,教师要详细的讲解仪器的性能、用途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等,以避免在实验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实验结果的误差甚至实验仪器损坏。只有做好了实验前的教学辅导,才能保证学生顺利安全的进行实验。

四、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

在实验之前,教师要帮助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到的全部仪器和材料,并保证仪器能够正常使用。对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帮助学生排除试验中出现的故障。实验准备不但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工作,还要包括知识的准备。每一个实验都是为我们更好地学习进行服务的,有的实验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某个具体的概念,有的实验能够验证某个原理或定律,有的实验可以解释某种物理现象,只有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才能避免在实验中手忙脚乱。因此,教师要在做好实验前辅导的同时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熟悉相应的教材内容。

五、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操作规范是指使用仪器的动作要准确、标准,它对于教师和学生同样重要。一般教师都会进行实验示范,这时教师要尤其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因为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会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实验操作,如果教师的操作都不能达到规范,那学生要达到实验的规范性就会更难。不规范的实验操作不但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还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也不利于实验仪器的维护,可见实验操作规范非常重要。

六、仔细观察实验过程

在进行物理实验时,认真观察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十分重要。仔细的观察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认真观察实验过程,才能更好地进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总结,使学生更容易地透过表面的具体的物理现象理解出抽象的物理规律。如果学生不能认识到认真观察的重要性,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进行实验,则很难达到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此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指导学生进行分析总结。

七、遇到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多数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都会第一时间向教师举手求助,如果教师一一给出解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非常依赖老师,失去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当学生在实验中碰到问题时,教师不必忙于替学生解答,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自己解决,遇到学生实在无法解答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启发和引导,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如:在进行“用电流表测试串联电路的电流”这一实验时,有学生提出所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时,只有一个灯亮,电流表有示数;松开开关时,两个灯都亮,电流表示数变小。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所连接的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便会很快发现电路的连接错误是因为开关和一个灯泡的并联引起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借此给学生讲解一些局部短路的知识。

八、实验用语要准确

在学生掌握实验技能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实验用语的准确应用。教师在给学生介绍实验仪器、实验目标、实验步骤和总结实验结论是都要注意语言的运用。如果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很可能会对学生正确的认识仪器、掌握实验过程、总结实验结论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导致学生对实验所学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完全领会。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掌握实验技巧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教师要从做好实验教学为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而且中考对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考查比例也不断上升。因此, 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成了物理教学中的新的重点, 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已成为每个物理教师的又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技能培养问题, 提出了学生掌握实验技能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技能,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桂蓉.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应注意的问题2009年20期

[2]苏维茁.初中物理实验应注意的问题.2005年06期

[3]夏明清.初中物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之我见.2012年01期

[4]白艳丽.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2012年02期

上一篇:脑外伤性癫痫下一篇:管理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