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2024-10-04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共12篇)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1

一、前言

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探究性、创新性实验, 为学生动手动脑创造了难得的机会。既是专项技能获得的必经之地, 也是学生学会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获取数据、总结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笔者于2010年5月至6月, 先后在广西玉林十二中、玉林高中随机抽取共18名高三学生进行物理实验测试, 随后对他们进行访谈。现对访谈结果分析如下。

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

学习意味着要察觉特定情境中的关键性要素, 了解这些要素是如何联系的, 识别结构中的内在结构。通过学习, 在脑中留下记忆痕迹, 记忆痕迹是因经验而留在神经系统中的。但格式塔心理学认为, 这些痕迹不是孤立的要素, 而是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格式塔观点在教育中的应用就是教师将问题或学习任务置于具体的、实际的情境中, 以暗示或提示的方式提供引导发现。访谈中, 学生也提到:

“物理课上学的一些规律,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通过验证会对这些规律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还可以加强对物理模型的理解。”

“通过实验能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当我们完成实验, 得到的结果与理论相符时, 我们就会对真理更加相信, 而且还能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三、对新的实验或仪器, 学生喜欢先自己阅读材料, 后听教师讲解

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式, 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接受学习, 即学习者把以现成、定论呈现的内容, 与其已形成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 以实现对这种学习材料的掌握;发现学习, 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获取新知识, 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一种学习方法, 发现学习依靠学习者的独立发现。访谈中我们谈到的对于新的实验或仪器, 学生怎样对待时, 有学生说:

“先自己看书, 弄不懂的就会印象深刻, 记在脑子里, 然后再问老师, 这样也加深了知识在脑中的记忆。”

“我也认为先阅读实验操作方法, 因为这样会增加好奇心。如果单纯听教师讲, 就做实验, 无法发挥自己的潜能和自己的创新能力。多一些阅读, 再自己动手, 有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教育学认为, 实践能力就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测验过程中, 笔者观察了学生的实验操作, 发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不强, 特别是一些与课本内容不完全一致的学生实验, 或是一些有创造性的实验, 学生都手忙脚乱或是无从下手。同样, 在访谈中学生也谈到:

“用测力计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原来使用两个弹簧秤, 两个人完成, 现在只用一个弹簧秤, 一个人完成, 手忙脚乱的, 忙不过来, 一边要固定, 一边要拉弹簧秤, 自己完成不了。”

“用多用电表测电容器的电容, 这个实验以前没有接触过, 第一次做, 感觉无从下手, 研究完使用手册, 又不懂怎样判电容器的正负极。”

“最深刻的是测动摩擦因素的实验, 这是个探究性实验, 在课本中是没有的, 只能靠临场发挥。看着摆在实验桌上的仪器, 不懂怎样下手。”

五、学校应多提供一些实验仪器给学生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提到, “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倡导利用日常器具做实验”、“信息技术要进入物理实验室”。对于高三学生, 在母校学习、生活了三年, 面临毕业。当作者让他们提一些有关实验教学的建议时, 他们非常踊跃, 也提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其中提得最多的是:学校应多提供一些仪器, 特别是一些课外资源给学生, 让学生多进行实验, 而不是只局限于课本中的学生实验。“课堂打基础, 课外出人才”。有学生谈到:

“有些学生是很喜欢研究的, 我觉得学校应该多提供一些器材给学生, 特别是一些课外实验的器材给学生, 学生会很感兴趣。”

“不应该单纯做课本中要求的实验,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做有创造性的实验, 这样可以开发我们的智力, 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如果教师不组织, 也可以把仪器放在教室由科代表保管, 学生自由地进行实验。”

“平时我们做实验都是教师组装好实验仪器的, 我觉得应该由学生自己组装,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结语

本次访谈从一个侧面了解了高中物理实验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进一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有较大的帮助。例如, 本研究发现对于高中生, 可以多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信息, 而不是多由教师讲解;多给学生提供实验仪器, 特别是一些课外实验仪器。

当然, 本研究仍然存在着一些局限时。第一, 仅随机抽取18名高三学生, 局限性较大。对不同层次的学校也难以推广。第二, 与其他访谈研究所面临的难题一样, 被访谈的对象不可能系统而多面地报告出全部有价值的信息。

对促进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出两点建议, 希望对同行有所帮助:第一, 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第二, 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验仪器, 由学生自由实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63-64.

[2] (美) 格莱德勒 (Gredler, M.E.) 著;张奇等译.学习与教学:从理论到实践 (第五版)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58-59.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2

摘要:初中物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又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能够帮助初中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就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实验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诸多初中物理教师的关注。本文围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这一论点,从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探讨且提出相应的对策,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实验积极性不足

笔者在多年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受之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对操作类的课堂学习不感兴趣,认为只要会做习题,在试卷考试中能写出答案即可。以至学生在初中物理实验中主动参与实验操作的积极性不高,物理实验过程中不认真操作、不仔细观察、不用心思考。

2.教师对实验教学落实不足

部分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物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物理定律的推导,遇到需要进行物理实验的课程时,用投影仪视频演示物理实验操作的方法,或者让学生读背实验操作步骤的方法代替实验操作,没有给学生提供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缺乏实验操作学习,物理实验教学落实不足。

3.学生物理实验学习时间不足

物理实验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在实验中遇到很多问题,教师要帮助指导解决,不能顾及每一位学生。并且大多数初中生在完成物理实验后,虽然填写完成了实验操作手册,但是学生在完成填写作业后,似乎是完成了一个任务一样,将物理学习抛之脑后不再搭理,导致学生物理实验学习和思考中断。

二、解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的对策 1.激发学生实验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师想要保证物理实验教学的成效,就需要改变学生注重试卷考试的观念,采取方法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操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教师可以先从简单的物理实验入手,让学生从实验中明白,通过实验操作才能慢慢积累真实的实践知识。例如,在学习浮力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折一个小纸船,然后让学生把小纸船放在水面上,观察小船的漂浮情况,接着让学生在小纸船上放置诸如小块橡皮之类的物体,观察小船此时的漂浮情况。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和观察发现,小船上放置物体后会出现下沉的现象。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船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上呢?放置物体后,为什么会出现下沉的现象呢?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动手实验,学生便轻松地从中明白了“浮力”的知识,通过这类小实验,也能逐渐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操作的积极性。

2.落实物理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教师要选取合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学习。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前,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详情。在实验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从实验中挖掘物理知识的能力和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首先要讲解这个实验所需的器材,如,带刻度的均匀杠杆、铁架台、弹簧测力计、钩码等,实验的目的: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并演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让学生开始动手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杠杆受得作用力哪个是动力?哪个是阻力?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尊重实验数据,不得随意篡改实验数据。学生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会物理实验的方法,还能启发他们的思维灵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3.拓展物理教学空间

处处留心皆学问,对于初中物理来讲亦是如此。很多教师让学生课前预习、布置课后作业练习,却忽略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实践、多思考,拓展物理实验教学空间,注重实践教学,将物理实验教学延伸到生活中去,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热胀冷缩”的知识时,会特意提到水的特殊之处:水遇冷变成固体后,体积没有变小,反而会增大。学生对这个现象可能不太明白,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的冰箱冷冻室中放置半杯水,并在水面高度的位置标记,几个小时后再去观察水杯水面高度的变化。这种简单有趣的家庭物理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进行物理实验,亲自体会物理的魅力。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从简单的物理实验入手,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落实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拓展物理实验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多种举措,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兴趣,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高职解剖实验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 篇3

【关键词】高职学校 问题探讨 解剖教学

一、引言

解剖实验教学是一门以实验标本、解剖工具为载体,以解剖学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解剖实践可以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医学教学的基本方法。

二、高职解剖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不足

实验教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资源基础上的学科,例如在“蛙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作”的实验中,操作者需要的实验材料有健康青蛙、粗剪刀、组织剪、眼科剪、镊子、探针、玻璃分针、蛙钉、培养皿、刺激电极等。这些教学资源是保证实验成功与否、实验数据准确与否的关键。但是在当前一些高职学校的解剖实验教学中却存在教学标本不足,实验器材缺乏,实验台、实验室数量不足等现象,而这些硬件资源的缺乏必然会降低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教学模式僵化

教学模式是呈现知识的载体,在目前的一些高职学校中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陈旧,解剖实验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将理论教学的框架盲目地移植到实验教学中,依然对学生采取理论灌输、干预实践的教学方式,而这必然会压制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兴趣。除此之外,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一些教师过分注重实验教学的结果,使学生在解剖实验中既无法体会学习过程的重要,也无法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三)教学课时失调

高职学校对解剖实验教学的忽视还体现在课时设置失衡上,解剖学是一门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学科。这也就是说学校在课时设置中应该充分考虑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的结构,以实现二者的平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校、教师的忽视,多数解剖实验课时被理论课程占用,这使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实验课程显得更加弱势,而这样的课时安排对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极为不利的。

(四)教师水平不高

解剖实验教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操作能力。但是在当前高职学校的解剖实验教学中,一些教师的实验操作水平仍然不高,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教学观念的陈旧,一些教师对于理论的过度重视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只知道理论,而无法完成系统的实验操作;二、一些教师解剖实验操作能力水平有限,导致其在教学中无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进而降低了解剖实验教学的效果。

(五)教学考核单一

提高职业技能是高职学校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一些高职学校在解剖学的教学考核中,笔试成绩仍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实验成绩仍处于从属地位。这样的考核标准必然会降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

(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课程中,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几乎仍旧是“满堂灌”和“填鸭式”,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由教师向学生讲授,学生只是被动听讲,很难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并且由于人体解剖学中有些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学生根本无法真正理解,这就导致教学效果极差。长此以往,学生也会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对人体解剖学学习的兴趣。

三、提高高职解剖实验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

认识是实践的指导,高职学校要想提高解剖实验教学的质量就应该提高对实验教学的认识。首先,科学分析实驗教学在解剖学乃至整个医学中的地位及意义,并对实验教学在教学体系中进行正确的定位;其次,加大资金投入,改进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使每一项解剖实验都能够有准备地进行,以保证实验流程和实验结果的科学性;最后,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以提高实验教学在师生心中的地位。

(二)转变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僵化是阻碍解剖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热情。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利用学生个体性的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解剖任务和目标要求,以实现个性化教学;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利用任务驱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探究或互助合作的方式完成解剖任务,以保证其在探索过程中体会解剖学的意义。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教学的重点,因此高职学校应该重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利用再教育的方式帮助教师扭转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创新型教学理念,并将该理念引入到解剖实验教学中;另一方面加强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利用科学的考核方式对教师的实验能力进行检验,以激励教师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四)落实多元化考核体系

教学考核既能够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关系着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态度。高职学校在教学考核中应该打破传统的以笔试成绩为主导的考核模式,引入多元化考核。例如通过抽查、值班巡视、实验结果验收,批改实验报告、阶段与期末实验现场考试等不同形式的考察和考核;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学生对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考核的科学性,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解剖实验教学的认识。

(五)优化实验教学环境

开放实验室是一个学校提高办学水平的标志,因此高职学校在提高解剖实验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开放实验室资源,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教学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选课内容和不同的学分要求下,进行自主性学习,进而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率。

(六)改进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想要改变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必须对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其中必须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因为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形式将人体解剖的整个过程直观而又形象地表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直接看到人体解剖的整个过程。运用多媒体教学既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将解剖学课程教学软件发布出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看和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论坛进行交流,这能够让学生与学生针对人体解剖学中的难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解惑。

四、结论

总之,解剖学问题的探究、理论的验证、结论的归纳几乎都离不开实验教学。换句话来说,实验教学既是解剖学课程的基础,也是解剖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然后在分析当前教学问题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式,进而实现高职解剖实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阳铭,吴秀卿,刘晓柳,等.浅谈解剖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探索[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21(2):240-241.

[2]陈天虎.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实验课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132-133.

[3]洪乐鹏,龙大宏,叶秉坤,等.局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探索[J].解剖学研究,2004,26(1):74-75.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4

1 有效数字应注意的问题

测量结果用有效数字表示, 可以反映测量的精确程度, 如用尺量一物体其长度l=26.3±0.2mm, 最后一位数“3”是估读出来的, 是可疑数字, 测定值l为三位有效数字, 如果同样这个物体用的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得l=26.30±0.05mm是四位有效数字测量精确度要高些, 可见一个物理量的测定值和数学上的一个数有着不同的意义, 在数学上26.3=26.30, 但对测定值来说26.3≠26.30因为它们有着不同的误差测量的精确度, 例如物体长度为1.3m, 二位有效数字, 如果用km作单位就应写成0.001 3km, 仍然是二位有效数字, 这里前面的三个“0”是定位用的, 不算有效数字。值得注意的是, 1.3m不能写成1 300mm, 因为前者为二位有效数字, 后者为四位有效数字, 1.3m用毫米作单位表示, 只能写成1.3×103mm, 仍为二位有效数字。

2 实验中的故障及排除方法

惠斯登电桥的基本线路如图1, 其基本组成部分是桥臂、 (四个电阻 “桥”、检流计和工作电源, 在线式电桥中, 还装有电桥灵敏度调节器 (滑线变阻器) 。当通过平衡指示器的电流等于零, 指针不偏转, B、D两点的电位相同, 桥臂上四个电阻间的关系为即为电桥的平衡条件, 可见不论流经桥臂的电流大小如何变化, 都不会影响电桥的平衡。如用自组电桥测量电阻, 经常会碰到下列一些问题。

2.1 检流计指针不动

原因可能是电源回路未接通或“桥”对角线BD断开, 排除故障的顺序是:用万用表检查电源有无输出, 合上开关K后再检查A、C两点有无电压, 最后分段检查“桥”对角线上开关S和导线是否完好。假如仍未查出, 则故障肯定是两个桥臂 同时不通造成的, 查出故障后, 可采用相应措施排除。

2.2 检流计指针偏向一边

原因可能是电桥的比率臂 (倍率) 选得不恰当, 若是倍率选择不当, 则改变倍率的值, 就能使指针偏向另一边。如果不论比率臂和比较臂取什么值, 指针总向一边偏转, 即电流总是从D流向B, 则四个桥臂中必定有一个桥臂 断开, 或者同时有两个正对的桥臂 断开。这种故障只要用一根完好的导线就可以检查出来, 检查前必须事先增大Rn的值以减小电路的工作电流。当用一根导线将某一桥臂短路时, 如果检流计的指针反向偏转, 则说明该桥臂是断开的;如果检流计的指针偏转方向不变, 则说明该桥臂完好;如果检流计的指针不偏转, 则说明该桥臂对面的桥臂是断开的。

2.3 检流计指针摇摆不定

可能是电路中某一根导线接线端松动, 只要重新将各接线端螺丝旋紧, 故障就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周风琴.用三线摆测物体转动惯量的误差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 1998, (02) .

[2]宋超.用三线摆方法测试物体转动惯量的误差问题[J].力学与实践, 2003, (25) .

[3]张显余.三线摆测量转动惯量的改进[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89, (03) .

[4]范树栋.三线摆测刚体转动惯量的误差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6, (05)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常见问题有哪些 篇5

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要求学生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做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组间巡视指导,对学生操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给予纠正,针对实验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做好记录,总结经验,以便于搞好今后的实验教学。如在完成“探究液体压强”的学生实验时,我发现有些组的学生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一深度后,改变压强计金属盒橡皮膜的方向,使之朝上、朝下、朝侧面,分别记录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位置,但是学生所记录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这是什么原因呢?我通过巡视观察学生做实验的过程,给学生分析,原来是由于学生将压强计橡皮管置于水中后,在转动橡皮膜朝向的过程中,扭曲了橡皮管,因此导致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有较大改变。经过纠正错误后,让学生重做实验,果然记录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差相等,从而得出在同一高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的结论。又如学生作电学实验时常造成短路、断路,使电路产生故障。类似的情况经常会遇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演示实验的问题分析

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也会遇到一些小问题,这时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不断改进演示实验,使演示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如在做“用验电器检验物体带电量多少”的演示实验中,我发现多摩擦几下玻璃棒后,玻璃棒不必接触验电器金属球,只须靠近验电器,验电器箔片就已经张开一个较大角度。难道是棒上的电荷从空气中传到验电器金属箔片上吗?这一现象如果被学生观察到,应如何给初中生解释就成了一个难题。原来是由于玻璃棒多摩擦几下后,它所带的电荷就很多,这些电荷周围就产生了一个较强的电场,这个电场分布在棒的周围空间,当棒靠近验电器后,由于静电感应现象,验电器的金属体及箔片内部的自由电子受电场力作用,向电场的反方向定向移动,结果会使验电器金属球及箔片两端分别带上负、正电荷,两箔片带同种电荷,从而互相排斥,张开一个角度。我认为,教师摩擦玻璃棒时如能掌握好摩擦力度及次数恰当,让玻璃棒带上一定量电荷即可,这样只有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箔片才张开一个较大角度,从而顺利完成演示实验,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解释。

3、实验课后的问题分析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6

关键词:经济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自主实验项目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256-01

一、自主实验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按专业培养目标与素质要求设置相关实验项目,由学生来完成,这种模式是一种被动式的实验教学模式,完全背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原则,在被动的实验模式下,学生按固有的方法、途径、手段来完成实验,往往没有成就感!没有主管意识,其结果是“食而不知其味”,不能较好地实现实验的效果。

自主实验是一种学生主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满堂灌”的传统模式,在自主实验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发挥了各自的个性和特征,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对实验知识的求知欲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在自主实验前,学生可以针对在试验中可能遇到的疑难问题,对老师提出疑问,老师的讲解只是针对本问题,这样在自主实验中,学生更能注意自己不懂的问题,这个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经济管理类专业自主实验项目原则

(一)经济管理类专业自主实验项目应以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型为主体,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看,不宜设置验证型实验项目,验证型只是对前人实践过程的某种重复,实验结果早以知道,没有挑战性、激励效应,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经济管理累专业的自主实验项目不应过多开设,自主实验项目和非自主实验项目课程要设置均衡。原因是自主的实验项目,学生比较以偏重自己的爱好优先,开设太多的自主实验项目课程,只能会使得培训学生比较片面,会越来越背离全面发展。非自主的實验项目课程,可以多方面的培养学生,包括素质能力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在校期间,只有先获得非自主实验项目的基础知识后,才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发挥自主实验项目的课程。

(三)可以将同一实验项目设置为自主实验项目和非自主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选择,以培养学生的个性,由于自主实验和非自主实验的难易程度不同,可以设置不同的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自主实验。

(四)自主实验项目课程设置,必须要配备有自主的实验平台。这其中包括实验室,物资设备,仪器等等一些资源。实验过程虽然是以学生自主的能力优先,但是也要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更安全。自主的实验项目其实也是教学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在这其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的意识。

三、经济管理类专业自主实验项目设置

(一)综合型自主实验项目

根据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一类大型综合实验项目,其中包括课程综合实验、专业综合实验、学科综合实验。

(二)学生计划的创新性实验项目

学生计划的创新性实验项目是学生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完成实验过程,计划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自主确定实验目标、拟定实验方法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实验总结报告等工作。是完全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

四、结束语

在经济管理累专业自主实验项目的课程中,一定尊重学生的自主地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实验课程。在这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几个原则:让学生亲自调查实验中的信息,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的各个环节,让学生独立来完成实验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让学生在试验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自主实验,就是教师旁边看,学生亲自动手的环节,自主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这些能力提高了,在非自主实验项目中才可能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使非自主实验课得以有效的进行。

作者单位: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参考文献:

[1]Huang Chang Fa. To carry out experiments to explore teaching, raising the capacity of independent experiments [J], Journal of Physics Teaching(S), 2005, 10.

[2]Benson·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Autonomy in Language learn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David, Gardner & Lindsay Miller. 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4]李英.情景—自主实验教学法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4: 81-85.

[5]杨青,刘洪星.软件工程学科的特征及其课程体系设计原则[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2:183-186.

[6]张日欣.启发式、自主式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2:103-106.

[7]姚彤炜,曾苏.研究性自主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7-8.

[8]付必谦,于志红.开放实验,促进学生自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9:11-14.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7

但是, 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体现为:教师观念落后,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备课时只考虑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不够;教学评价片面, 评价方法单一, 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由此导致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积极性不高, 极大地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本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首先研究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然后以素质培养为导向, 探讨了高中物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物理创新思维是在基于现有的物理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从某些典型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及物理事实中建立新概念、发现新规律、完成新理论的思维过程。从学生的角度而言, 物理创新思维主要是指学生从未有过的、不涉及社会和科学价值的创新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新设计等都属于创新思维。在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并非不可企及的任务, 而是切实可行的。为此, 需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首先, 发散理解物理规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知识是有限的, 但想象却是无限的。学生的思维里充满着各种想象, 丰富的想象力是其创造的源泉。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 高中物理教材内容详实, 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材料。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材料的丰富内涵, 尽量发散理解物理规律, 鼓励学生进行知识创新, 从而顺利解答物理问题。

积极构建适当的物理模型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物理模型就是通过对问题现象的分解, 利用人们考察所得的原理, 吸取所有主要因素, 略去一切次要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幅图画。模型的建立要以观察、实验为基础, 通过丰富的想象力, 大胆地推断、猜测, 根据人们所熟悉的事物, 构建一幅物质或思想的图画。在近年的高考出题中, 着重强调了对考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 出现了大量的实践应用型、信息给予型、估算型命题。因此, 如何在实际情景中构建物理模型, 并有效借助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成了高考的一个重要考核点。

创新解答, 破除常规, 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生成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 应鼓励学生勇于突破常规, 深入思考, 创新解答。

2 高中物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推进,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 当前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提倡摒弃被动接受, 要求在课程实施中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 促进学生在教师启发下开展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这要求高中物理教学的过程必须是交流、互动的过程。作为人类教育思想的精华, 启发式教学揭示了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 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本质。它能充分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主动实践, 能够融会贯通地掌握各种知识、技能, 科学地发展智力, 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2]。启发式教学能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目标, 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高中物理启发式教学的科学实施, 应遵守以下几点原则。 (1) 自主性原则, 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 应善于设法使学生暂时进入欲说而不能、想求明白而不得的状态, 再引导他们去探索、发现, 使他们成为知识形成的参与者和发现者。 (2) 适时与适度原则,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启发式教学, 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教师应抓住知识的本质和关键点, 在要点处加以点拨和引导, 从而获得明显的启发效果, 应尽可能避免超前启发和滞后启发。 (3) 独立思考原则,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启发, 教师能将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 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 从而获得克服困难之后的极大满足感和喜悦感, 激发他们对学习的更大热情, 诱发其无穷的内动力。

高中物理课堂中常见的启发教学方式形式多样, 主要可分为如下四种:第一种是直观、形象的实验启发。物理实验具有真实、直观、形象和生动的特点, 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现象和探求规律, 并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还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克服困难的精神。第二种是创情、置景的情境启发。创设情境是情境启发的关键点, 它不但是一种构思, 还是一个过程, 需要教师的参与、引导和点拨。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创设情境的最常见方法为:通过实验演示、影片、录像、图示、文字叙述等多种手段创设物理情境。此外, 教师还可直接撷取生活情景的片断或者利用学生自身的资源创设物理情境, 这也是最直接的情境创建方式。实际上, 教师还可以积极结合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 自主创设实践情境。第三种是归纳、演绎的推理启发。这种启发方式就是让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归纳活动, 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最终结论。教师必须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获得形成正确归纳的条件。演绎推理启发是针对教学中涉及的演绎推理, 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不是由教师本人来完成推理,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推理的教学方式。第四种为形象、抽象的比喻启发。比喻启发是启发式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实际情况, 灵活运用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贴近生活且新颖有趣的巧譬妙喻, 将教学内容表达得更为鲜明、生动, 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复杂的概念浅显化,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认识和理解中遇到的困难,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最终达到开启智慧的目的。

3 结语

本文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研究,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探讨了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 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给出了开展高中物理启发式教学的一些原则和方法。论文成果能有利于提高我国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摘要: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大,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激发其学习热情, 对于提高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对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研究, 并以素质培养为导向, 探讨了高中物理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思维,启发式教学,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明星.教育创新途径与趋势[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1999.

关于实验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8

1 实验室的建设与利用

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院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我们以放射专业大专层次的学员为主要培训对象的教研室, 建设哪些类型的实验室, 如何建设实验室, 怎样做到实验室的重组最佳化、功能发挥最大化, 是一项比较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1.1 实验室的建设

由任课教员根据影像诊断学的课程特点制订实验室的建设规划, 影像诊断学是放射技术专业学员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 其实验课程是学员学习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保障和前提。因此实验室的建设应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接、与实验教学需要相一致、与开设新型实验相同步, 做到实验场所、设备器材、功能发挥、管理制度相互配套, 形成体系;对实验室设备器材的配置应做到专业课实验能保证学员一人一组 (套) ;实验室的管理应责任到位, 分工明确, 实行训练处教保部门监督、分工教研室牵头、具体使用人负责的三级管理模式。

1.2 实验室的开放利用

一是实验室要根据实验教学的需要, 在课余时间, 有目的、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开放;二是实验室开放时, 要有参与实验的教员值班, 以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三是教研室要对实验室开放利用的情况定期进行总结讲评, 以切实发挥实验室开放的实际作用。

1.3 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和管理责任划分

放射专业实验室主要是用于放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教学, 由教研室指定专人管理, 制订管理规定, 做到实验课前、课后检查。

2 明确实验课的学时和讲习比

当前, 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极为不利的。合理的实验课学时和讲习比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实施实验教学的保障。

2.1 基本依据

应根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确定影像诊断学实验课的学时和讲习比。实验课的学时和讲习比应依据所规划的专业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临床课的学时和培养目标确定。

2.2 基本原则

包括药学、检验、放射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 实验课的学时应占总学时的50%左右, 讲习比应达到1:1左右。笔者所教授的影像诊断学总学时为240学时, 其中理论课128学时, 实验课108学时, 理论考核2学时, 实验考核2学时, 基本达到讲习比例。

3 实验课的类型划分和实验开出率

参照《军队院校本科教学工作方案》的有关精神, 结合学校专业实验教学的特点来划分实验课类型。凡明确规定和要求开设的实验, 必须保证其开出率。

3.1 划分为四大类型

按照实验课的组织形式和实验属性, 把实验课划分为普通性 (验证性) 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自主性实验四大类。

3.2 不同专业有所侧重

专业类实验课程, 在开设普通性 (验证性) 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 可适当安排一些设计性实验和自主性实验。

3.3 突出综合性实验

鉴于以培训放射专业大专层次学员为主的教学实际, 在规定开设综合性实验的课程时, 综合性实验的学时不低于实验课总学时的40%;笔者所教授的影像诊断学实验课为108学时, 其中综合性实验40学时, 达到了规定的要求。

3.4 确保实验开出率

要严格执行规定的实验学时, 完成所设实验项目, 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和开出率均达到100%。

4 实验教学的考试 (核) 和评价方式

实验教学考试是检验和衡量实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加大实验教学的考试力度, 把实验考试摆在与理论考试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加以严格管理, 从严考核, 才能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

4.1 明确考试的计分办法

凡开设的实验课均应进行考试。随理论课进行的实验, 实验课考试成绩应与其所占该门理论课学时的比例相一致。如影像诊断学课程, 实验课学时占其总学时的46%, 因此计算该门课的考试成绩时, 实验部分的考试成绩也应占总成绩的46%。

4.2 实施跟踪检查评价

要把实验课的开展情况和教学质量纳入考评范围, 定期组织跟踪评价。制订实验 (实践) 情况学员调查表, 将实验教学评价分为检查性评价和评估性评价2种形式。检查性评价是指每年利用“双向评价系统”对所开实验课进行听课检查, 评出等级;评估性评价是指凡有实验教学的课程, 在参与等级课程的评估时, 要把实验教学情况纳入评估性听课和考评范围内, 再计算考评成绩。蒉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9

化工原理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 学生不仅可以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原理, 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产工艺相结合,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验衍生问题的能力。许多理工类高等院校都设立了化工原理实验的课程, 但是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 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 不仅影响了实验过程的稳定性, 还使得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2 精馏实验常见问题和改进方法

2.1 精馏实验常见问题

精馏是一种利用回流使液体混合物得到高纯度分离的蒸馏方法。精馏实验所需的设备主要有精馏塔、再沸器、冷凝器等。精馏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实验产品, 因此, 实验的操作过程十分重要, 这也是精馏实验中最易发生问题的部分。精馏实验常见的问题主要有精馏塔分离能力不足、气液负荷量不正常、能耗过大等。

2.2 精馏实验改进方法

首先, 提高精馏塔的分离能力。精馏塔分离能力不足会使塔顶温度升高、塔釜温度降低, 从而影响了塔顶和塔釜产品的质量。精馏塔的分离能力主要通过回流比来调节, 回流比的大小对精馏塔的尺寸有很大影响, 但对已有的精馏塔而言, 塔径和塔板数已定, 回流比的改变主要影响产品的浓度、产量、塔效率及塔釜需要的加热量等。在塔板数一定的情况下, 正常的精馏操作过程要有足够的回流比, 才能保证一定的分离效果, 获得合格产品。为了提高精馏塔的分离能力要加大回流比, 既增加塔釜加热量和塔顶的冷凝量, 使上升蒸气量和回流液量同时增加。但在增加回流比的同时, 还要保证产品回流率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防止引起雾沫夹带现象。

其次, 保障正常的气液负荷量。气液负荷量不正常会引起液泛、雾沫夹带等现象。在进行精馏实验时, 塔内气相靠压差自下而上逐板流动, 液相靠重力自上而后下通过降液管而逐板流动。因此, 塔板正常工作时, 降液管中的液面必须有足够的高度, 才能克服塔板两侧的压降而向下流动。若气液两相之一的流量增大, 使降液管内流体不能顺利下流, 管内液体就会积累。当管内液体增高到越过溢流堰顶部时, 两板间液体相连, 该层塔板产生积液, 并依次上升, 最终使全塔充满液体, 从而引起液泛现象。一旦发生液泛现象会影响全塔的操作, 因此, 要严格控制此实验过程。当回流液量一定时, 塔釜加热量过大使上升蒸气量增加, 气体穿过板上液层时造成两板间压降增大, 使降液管内液体不能下流而造成液泛。当塔釜加热量一定时, 进料量或回流量过大, 降液管的截面不足以使液体通过, 管内液面升高, 也会发生液泛现象。因此操作时应随时调节塔釜加热量和进料量及回流量匹配。此外, 雾沫夹带也是也是气液负荷量不正常引起的现象。所谓的雾沫夹带是指上升气流穿过塔板上液层时, 将板上液体带入上层塔板的现象。过量的雾沫夹带造成液相在塔板间的反混, 进而导致塔板效率严重下降。影响雾沫夹带量的因素主要是上升气速和塔板间距。气速增加, 雾沫夹带量增大, 塔板间距增大, 可使雾沫夹带量减小, 因此, 在进行精馏实验时, 要保证塔板间距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最后, 减少实验能耗。精馏实验的核心在于回流, 而回流必须消耗大量能量。为了提高回流的经济性, 降低实验能耗, 除了选择合理的回流比外, 还要采取节能措施。首先是热泵精馏。将塔顶蒸气绝热压缩升温后, 重新作为再沸器的热源;其次是多效精馏。精馏装置由压力依次降低的若干个精馏塔组成, 前一精馏塔塔顶蒸气用作后一精馏塔再沸器的加热蒸气;再次是采用高效精馏塔。可用较小的回流比, 采用高效换热器, 减少有效能损失;最后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增加实验操作的精确性, 确保实验在最低能耗下进行。

3 恒压过滤实验常见问题和改进方法

3.1 恒压过滤实验常见问题

过滤是在推动力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将悬浮液或含固体颗粒发热气体中的液体或气体透过介质, 固体颗粒及其他物质被过滤介质截留, 从而使固体、液体、气体相互分离的操作。在化工原理实验中, 恒压过滤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恒压过滤实验的设备主要有过滤机、空压机、压力容器、计量槽、盛渣槽、搅拌电机、智能仪表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软件及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等。依据实验对象的不同, 实验设备也有所不同。恒压过滤实验装置的悬浮滤浆液主要是水和碳酸钙, 以纺织状物为过滤介质, 采用真空吸滤方式进行过滤。在恒定外力的作用下, 悬浮液的液相通过介质的孔道而固体颗粒被截留下来, 从而实现固液分离。在恒压过滤实验中经常会发生过滤速度慢、滤渣堆积过多等问题, 不仅增加了实验的时间, 还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恒压过滤实验改进方法

在大压差和低浓度滤浆的条件下, 过滤速率小, 获得单位滤液体积所需要的时间长。在使用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 在不更换浆液的条件下, 在同样的压差、搅拌速度、滤浆浓度操作条件下, 单位滤浆体积所需时间过长, 就会影响实验教学质量。影响过滤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压强差、滤饼厚度、滤饼和悬浮液的特性、悬浮液温度、过滤介质的阻力等。由于实验条件不改变, 同时每次实验都要求学生清洗滤饼, 依然解决不了单位滤浆体积所需时间过长的问题, 随着实验操作次数的增加, 学生反复清洗滤饼会使滤饼接触悬浮液的次数越来越多。此外, 外界的生物成分也会对滤饼造成影响, 生物成分会包覆在碳酸钙颗粒表面, 使颗粒表面被改性, 颗粒被乳化而形成胶体, 从而改变滤饼的特性, 影响过滤速率。此外, 滤渣堆积过多也会影响恒压过滤实验的实验结果。可以在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细碎程度不同的不溶性惰性材料助滤剂, 来防止滤渣堆积过于密实的现象, 使过滤能够顺利进行。加入助滤剂后, 在过滤同样浓度的浆液和一定操作压力下, 获得同等体积的滤液所需时间会明显的缩短, 还减少了碳酸钙悬浮滤浆液更换的次数, 更加具有经济性。通过对过滤实验过程的改进, 可以提高学生对于实验操作的掌握程度, 提高实验的速度, 在有限的时间内, 更好的完成实验数据。

4 结论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为了提高市场竞争性, 使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岗位, 高等院校一定要重视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理解化工生产的原理, 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

摘要:化工原理实验是理工类高等院校设立的一门课程, 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化工类人才。化工原理实验是一个综合的课程, 既有化学实验的部分, 也有工程实验的部分, 每一项实验都有工业化工生产与之相对应, 因此, 学生在进行学习时一定要充分的重视。化工原理实验包含的实验项目很多, 主要通过对化工原理实验中精馏实验和过滤实验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浅析实验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化工原理实验,常见问题,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1]朱炳辰.化学反应工程 (第四版)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1-3.

[2]刘其海, 周新华, 尹国强.化学反应工程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讨[J].广州化工, 2010, 38 (7) :256-258.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10

测量学作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必修课之一, 所学测量和绘图技能是学生重要的专业技能之一。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字化测图成为测量学课程中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而根据一定的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基础进行必要的实验课程设计, 对于学生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础知识, 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都显得非常重要, 作为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师, 将测图的前沿知识与本专业实验条件和学生的基础有效的结合起来, 进行数字化测图的课程实验设计是值得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对于此问题的研究, 有很多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进行过潜心研究, 此项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左右, 早期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于数字化测图组织的研究和专门的数字化测图程序的开发, 这时多是在没有成熟测图软件的情况下, 对于现代数字化仪器操作的探讨;后来的研究多是一些高职院校的测绘类专业针对某些具体的工作流程或项目的实验设计的探讨;普通高校专业教师对于数字化测图实验课程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多注重对于数字化测图课程实验设计和教学效果的探讨。本文主要是针对像贵州财经大学这样的西部高校, 在实验器材和条件相对较差条件下, 实施数字化测图的一些构想和改进。

二、实验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本人所在贵州财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省属财经类院校中设置的, 有50%左右的生源来源于文科, 理科基础比较差, 并且测量学课程在这类院校也只有少数几个专业开设, 所以日常师资和课程建设很薄弱, 尤其是各种实验设备均比较落后的条件下, 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可能扎实的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原理和基础知识, 本人在课程实验设计上进行了很多尝试,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 依据现实条件设计外业实验

在学习测量学课程时, 只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教授这门课程时, 依据现实条件进行外业实验设计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而且还有助于对他们进行测图软件的教授。本人所在高校地处高程落差较大的山区, 而且学校只有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 而没有更先进的测量工具。另外, 为了方便学生实施外业测量, 将测量地点选择在校园里, 而校园里没有四等以上的控制点。因此, 只能通过实验设计将实验条件的困难加以克服。本人设计的外业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到学校基建处找到学校筹建时 (2003年) 的地形图电子版, 在图中找到校园中心, 且是道路十字路口中心点作为本次测量实验的起始坐标点, 然后进行野外放样。 (2) 将学生分为6小组, 每个小组6人。围绕校园设12个控制点, 每个组负责两个点的角度和高程测量, 最终将所有组的数据汇总进行闭合平差, 通过这个实验步骤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平差的原理, 避免学生在以后实际工作中, 运用更先进的实验工具却不了解最基本的测量知识。 (3) 最后让每个组测一栋建筑物, 获得坐标和高程数据。

(二) 将外业数据适当整理

数字化测图课程实习采用南方CASS7.1绘图软件进行内业处理。它是先将全站仪外业采集的数据利用CASS7.1绘图软件通过数据线传输到计算机上, 然后再利用软件的各项功能根据草图和编号将实地的各种地物和地形信息反映到图上。南方CAS7.1是基于AUTOCAD平台开发的, 其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是有目共睹的, 它是数字化测图重要的绘图软件。为了将用经纬仪和水准仪测得的野外实验数据能够在现行测绘业界使用的数字化测图软件 (CASS7.1) 中得到使用, 必须对数据格式进行一定的编辑。我们知道如果运用全站仪进行数据测量, 可以运用全站仪自带的随机软件进行坐标和高程数据的管理和编辑, 但原始的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没有这样的功能, 而且CASS7.1兼容全站仪的随机软件的数据格式, 在我们的实验里只能通过了解CASS7.1的数据编辑格式, 手动将数据输入, 然后成图, 并对地图进行必要的编辑。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 本人终于学会了将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的数据输入, 并转化成CASS7.1软件默认的文件格式的方法。例如, 要绘制一张地籍图, CASS7.1软件默认的是坐标数据文件 (*.dat) , 如果按照人工排好的点号, 已经将每个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都通过光学经纬仪和水准仪测得了, 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将数据导入CASS7.1软件中:

首先, 打开记事本按照如下格式输入数据:“点名, 编码, Y (东) 坐标, X (北) 坐标, 高程”, 输入数据时注意: (1) 文件内每一行代表一个点; (2) 每个点Y (东) 坐标、X (北) 坐标、高程的单位均是“米”; (3) 编码内不能含有逗号, 即使编码为空, 其后的逗号也不能省略。 (4) 所有的逗号必须在半角方式下输入。

然后, 按照如下步骤获得坐标数据文件 (*.dat) :将已经编辑好数据的.txt文档在excel中打开; (2) 将excel文件另存为“CSV (逗号分隔符) ”格式, 即扩展名为*.csv的文件; (3) 将保存的“坐标数据.CSV”的文件扩展名改为“坐标数据.dat”, 这个文件就可以在CASS7.1软件中展绘坐标点了。

(三) 利用外业数据和软件数据结合学习测图软件

运用以上手动输入数据的方法可以将测得的控制点数据输入到CASS7.1软件中, 进行展点, 然后再将每个小组所测得的建筑物和附属构筑物的坐标按照编号顺序编辑成坐标数据文件, 输入到软件中, 然后可以根据地物的实际形状和构造编辑完成地籍图, 并在软件中为图加入图框和图例, 并运用软件统计出建筑物的边长和面积, 也可以统计出每块宗地的面积。

另外, 在课上除了让学生亲自测量数据编辑成图外, 还要让学生运用CASS7.1软件自带的数据学习以下几项测量学必备的知识: (1) 土地详查:在此部分内容当中, 学生将学会绘制行政区界和图斑及现状地类、并对地类要素属性修改和拓扑操作、对图斑的重叠覆盖情况进行检查、面积统计等操作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日后从事土地调查绘图工作奠定基础; (2) 土地勘测定界:在此部分当中学生将学会绘制土地勘测定界图及图形整饰、用地项目信息录入、运用CASS7.1自动输出勘测定界报告书及输出电子报盘系统, 这些操作技能将为学生从事土地勘测定界工作奠定基础; (3) 测绘与GIS的关系:分别以AUTOCAD软件和ARCGIS软件为例, 介绍现代测绘与GIS的密切联系和区别, 让学生更好的将图形学的知识和理念加以灵活应用和扩展。

(四) 让学生体会真正的现代测绘

虽然我们实验设计尽量的接近数字化测图的工作实际, 但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使得学生不能全面了解真正的测绘工作流程, 因此, 数字测图实验课程设计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就是让学生到测绘工作的一线真正体会一下, 为此, 本人联系了毕业后在贵阳市从事测绘工作的往届学生, 利用两个周的时间让学生去尽量体会现代测绘的每个操作流程, 并特邀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讲解从事这项工作还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以及学习的方法和经验等, 让学生体会到测绘技术的发展, 领会到工作的艰辛, 以及学习的乐趣。

结语

通过实践与实习, 学生对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数字测图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它是对所学测量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 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并且对各类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 在测图的过程中面对遇到的问题, 能共同研究、相互探讨, 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实践同学们不仅提高了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经验,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人的和睦相处、学会了包容、忍受, 拓展了与人交际、合作的能力, 较顺利地完成了此次的实习任务, 也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建国, 李金平.教师在数字化测图教学实践中的主导作用[J].测绘工程, 1998 (12) :70-74.

[2]库向阳.土建专业数字化测图及教学组织[J].测绘技术装备, 2001 (1) :42-44.

[3]陈继光.数字化测图及其教学实施[J].测绘通报, 2000 (9) :44-45.

[4]孔维华, 曹俊茹.对数字化测图教学的几点思考[J].地矿测绘, 2002, 18 (4) :44-45.

若干物理实验问题 篇11

关键词:创新;物理实验;严谨性

物理这门学科作为自然科学探讨与研究的一部分,离不开实验的支持,小到各种概念的确立,大到各种规律的发现,无一能够脱离实验的辅助。因此,物理实验不单纯是物理理论学习的基础工作,也是推动物理学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讲授物理这门学科的同时要增加物理实验的授课次数,让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以增强其独立完成物理实验的能力。由此可见,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深入,多数学校并不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日趋退化。对此,笔者分析了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并加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当前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弊端

1.忽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

当前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对物理课程作用的认识太过表面化,认为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引入仅仅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部分学生表示,单纯的物理概念、公式的学习太过枯燥,将物理实验引入课堂给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乐趣。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认识程度明显偏低,这不仅会限制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也将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实验的不可忽略性,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发散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的同时,实践探索精神得以养成。

2.手动试验被多媒体代替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被充分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直观、生动地演示出了许多语言难以表达出来的现象,这种方式无疑方便了学生对于物理学知识的理解,课堂效率也显著提高。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物理实验的地位每况俱下,人们单纯地认为将“纸上谈兵式”实验转变成“投影式”实验就可以解决之前的授课难题,使晦涩难懂的物理现象能够轻易被学生接受,极少数人能够意识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去挖掘试验数据和结论”才是物理实验的根本目的。与此同时,多媒体设备的演示多数情况下只是教师对演示结果的简单描述以及对实验步骤的照本宣科,形式化教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挫伤了学生对于物理这么课程的学习积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实验缺乏严谨性

当前物理实验教学过程往往是先告诉学生实验结论,然后根

据结论和限定步骤展开实验,没有严谨的步骤自然就难以得出科

学化的结论。试想,同样的一群人按照既定好的程序考虑着相同的注意事项并一同展开同一项实验,这种“导演式”“广播体操式”实验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其创新精神呢?走过场式的试验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小组实验形式导致部分学生在实验课中只充当看客,不观察、不思考、不记录,非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实验内容的设计往往是针对考试范围展开的,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实验,这让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成为空想。

二、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意识

强调实验对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的前提是学生对实验有着强烈的兴趣和深刻的认识。长期接触,我们就会发现,实验就其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来讲是单调而又十分复杂的,真正要做到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就必须树立认识物理实验的科学态度。首先,抱着玩的态度展开实验是行不通的,严谨性是实验顺利进行的首要前提;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实验追求的是创新型结果而不是对于现有结论的验证;最后,学生还应该明确,进行实验并非只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科学,更是在为推动物理学科的发展贡献力量。

2.控制多媒体实验教学的使用量

多媒体的过多使用已经在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多媒体设备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使用频率一定要得到很好的控制,不能以效果演示来替代正常的实验课程,仅对实验室内不能正常完成的物理实验进行多媒体模拟,灵活展现实际条件所达不到的效果。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对象适时、适量地控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项重要技巧。

要发挥物理实验的积极作用就要充分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努力克服当今教学模式下的各种弊端。在激发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热情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动手、主动思考,使其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中生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必须不断增强其实验能力,才能为科技的发展、为未来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安茂金.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J].考试周刊,2012(22).

[2]李欣贞.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广西教育,2012(38).

作者简介:王海燕,女,1979年2月出生,大科,就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问题引领激活物理实验课堂 篇12

一当前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物理实验教学旨在从物理知识的讲解中,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尤其是通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目标来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全面发展。然而,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 学生的参与意识相对较低, 课堂教学多停留在教师的讲、学生的听层面, 对于教学步骤及教学策略的运用相对较少, 不利于学生从中理解物理问题, 感悟物理知识。如对于物理实验的选择过于抽象, 缺乏实验的生活化;对于物理实验教学存在误区, 认为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未能从实验教学中融入科学精神及科学态度的培养;还有教师忽视“发现”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习惯于自问自答, 缺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引导, 使得实验教学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二问题教学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初中物理新课标对实验教学探究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旨在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分析、评估实验数据, 培养学生的论证与合作能力。问题教学法是建立在问题基础上的, 而问题的设定与假设, 往往是课堂实验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切实生动的问题不仅有助于营造教学情境, 还能够从学生的主动性上, 激发学生深入问题中,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 物理实验教学要善于从问题的提出上构建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系, 引导学生从问题中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1. 多媒体技术与问题情境的设置

兴趣是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 也是增强求知欲、实现课堂教学融合的前提。初中物理实验在问题情境创设上, 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以其声、光、影、像等资源, 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如在讲解“物体的物质状态及质量”问题时, 我们将冰的融化与水的状态进行对比, 让学生从中感悟问题。在实验过程中, 视频录像能够把物体状态的变化过程进行呈现, 使课堂氛围活跃。

2. 在生活化实验中导入问题

从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来看, 生活化现象往往折射出物理学问题, 而学生对生活化实验的认知兴趣往往较高, 参与性也强。因此, 拓宽物理实验教学的范围, 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建立关联, 鼓励学生从生活中观察物理现象, 增强对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杠杆理论教学中, 对于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如老虎钳、羊角锤等, 引导学生从应用中来感知杠杆原理, 从中分析力与力臂的作用。这一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往往给课堂实验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在趣味实验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问题来自于实验现象,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上还不成熟, 对于物理实验中的物理现象往往很感兴趣, 而这点也是构建物理问题的重要源泉。在学习力的作用时, 对于力的相互性, 可以通过弹簧车实验来演示。

4. 问题意识要从认知冲突中来激发

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而探究学习需要从学生的认知动机上激发学生的探索与思考心理。从学习认知理论来看, 在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前, 学生需要从自我的判断上来明确知识的构建, 而此刻教师在知识点问题设计上, 利用学生之前理解的概念来融入新的实验现象, 则能够从认知冲突中促进学生的积极主动思考。如在学习物体的颜色时, 对于日常生活中物体的颜色, 多认为是物体本身的颜色所致。而将一块红布放在黑箱中, 用绿光去照, 学生们会看到什么颜色?当我们从黑箱中拿出红布, 其颜色往往令学生大吃一惊。对于本身是红色的布, 为什么在黑箱中的颜色与拿出的颜色存在差异?这一问题的提出将引入本节所学的知识: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去判断物体的颜色?

5. 借助于对比实验来引出问题

对比性实验是激发问题意识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实验现象的差异, 学生们由此想到的问题, 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如在学习影响浮力的因素时, 通过对比性实验来营造问题情境。一是利用鸡蛋放入水中, 适当加入食盐, 直至鸡蛋浮出水面;二是利用弹簧秤悬挂小石头, 引导学生观察弹簧秤的读数。从两个对比性实验中引出问题, 为什么鸡蛋在清水中下沉而在盐水中上浮?为什么弹簧秤读数会变小?这些问题, 激发了学生对浮力概念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三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引入问题, 从假设与实验分析中构建问题情境, 让学生从中感受实验的趣味性, 增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问题教学法重在对问题的精心设计, 能够从知识点的衔接上,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积极的思维。同时,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体验, 特别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 能够从实验器材的应用中、从实验步骤的设定中、从实验现象的探讨中融入验证猜想与假设, 鼓励学生从实验中增进对物理现象及其本质规律的把握。

参考文献

[1]王宪.生活化元素:开拓物理实验教学[J].教育研究与评论 (中学教育教学) , 2012 (1)

上一篇:流失档案下一篇:网络营销发展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