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问题

2024-09-18

若干问题(精选12篇)

若干问题 篇1

摘要: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 现实生活中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计诚信缺失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 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 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 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讲, 可以对企业产生误导, 使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

关键词:诚信会计,若干问题,思考

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然而, 现实生活中会计诚信缺失及其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计诚信缺失将直接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会计信息失真会造成企业经营管理混乱。一个企业会计资料虚假, 会计数据不实, 其后果必然造成经营管理混乱, 直至威胁企业的生存;会计信息失真也会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工作者的信誉遭到严重的损害。失真的会计信息助长了诸如贪污腐败、行贿受贿、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和违法行为的滋生和蔓延, 甚至使人们对证监会、注册会计师等中介机构产生了置疑。由此看见, 会计诚信是多么重要。会计诚信是什么呢?笔者认为, 会计诚信是指会计行为的诚实守信, 具体表现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按企业客观经营状况和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 向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准确、及时的财务信息, 并且该信息是企业经营者做出正确生产经营决策的基础, 是投资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要认识到, 会计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明确诚信守信的社会意义, 认清不诚信的原因以及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危害, 不断加强诚信教育, 完善会计法制建设, 以便能顺利与世界经济接轨,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造成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 信用体系不健全。

目前, 诚信不足、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第一原因是信用体系不健全、人们的荣辱观念不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市场透明度低导致诚信激励机制不足。我国目前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很不健全, 市场信息传导机制不畅, 导致信息缺乏、市场信息传播速度缓慢, 市场主体各自拥有的信息不对称,

□文/张铮

致使好的商誉难以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 失信者不能及时地被曝光和发现, 并得到应有的惩罚。现阶段, 我国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市场本身不具备诚信保证机制, 没有能力对违规交易者给予足够的惩罚, 并使市场主体自发形成诚信约束机制和道德规范。社会化诚信机制尚未形成, 缺乏有效的诚信监督机制。

(二) 会计制度还有漏洞。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速度之快, 超过了会计制度的调整速度。现有的会计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漏洞。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 许多公司便钻这些空隙, 或打擦边球。会计核算中会计估计的地方很多, 如坏账准备的计提、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确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原则、重要性原则的选择与协调等, 均存在着多种备选的程序和方法, 由此导致会计信息难以统一计量。

(三) 会计管理体制还不完善。

目前, 在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 还存在许多问题, 企业会计管理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不相适应, 使会计管理工作难以在企业管理及经营决策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还是单位任免制。会计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及在职消费等, 都要由公司经理等负责人决定, 会计人员的任用、调动、撤职或免职等重大人事问题也掌握在这些人手中。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 不断完善会计管理体制, 优化会计管理环境, 规范会计核算方法, 提高会计管理工作的效果, 严把会计人员上岗关。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 必须取得从业资格证书, 才能从事会计工作。禁止无证人员上岗, 对聘用无证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单位要严厉处罚。结合会计证对会计人员加强管理, 实行注册登记和年检制度。

二、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一) 塑造会计诚信的企业文化。

要建设企业会计诚信文化, 除了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之外, 最重要的是企业要重建以“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 因此企业经营和培育市场的投入不应只限于物质方面, 还要注重诚信的投入, 营造一种“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诚信为本”的企业文化重在培养诚信理念, 并将这一理念内化为中小企业员工的价值观, 体现在员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 使诚信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效的诚信文化建设模式必须由企业的主要领导倡导, 在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的同时, 还要考虑全社会的利益。企业领导必须将诚信文化建设看成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并通过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诚信尤其是会计诚信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通过合法的手段使公司利润最大化是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

(二) 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目前, 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已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 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因此, 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 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从有关会计诚信现状来看, 加快建立社会信用监督体系, 是我国目前迫切要完成的大事。规模先进的信息数据库将记录着大量企业与个人的资金往来与商品交易的种种资料, 可以提供客户查询, 一旦有不良信用的记录, 在工商注册、银行贷款、消费贷款、个人信用卡服务以及人才聘用等方面将受到制约;相反, 为鼓励获得守信等级高的企业, 可以让其优先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 或为其提供高额度的贷款。一些专家还建议, 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本国现实情况, 制定可实际操作的《信用法》。尽管

提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搜集金融监管理论的相关资料。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等会导致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 危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金融监管理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有不同的发展, 主要经历了自由放任、政府直接管制和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监管。本文还搜集了金融监管机构理论相关文献, 主要是关于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的关系, 在金融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全球金融监管。

关键词:负外部性效应;公共产品;柠檬问题;政府失灵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一、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

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是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金融市场的失灵会导致金融和经济体系的混乱, 危害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这就有必要要求政府对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进行外部监管。

(一) 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效应是指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及其连锁反应将通过货币信用紧缩而破坏经济增长的基础。金融机构在中介过程存在风险与收益的外部性, 存在监督、选择信贷的外部性, 存在金融混乱的外部性, 尤其是银行业作为一个特殊行业, 其破产的社会成本明显高于银行自身的成本。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 外部性可以通过“庇古税”来进行补偿, 但是金融活动巨大的杠杆效应———个别金融机构的利益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严重的不对称性使这种

这需要时间, 但是势在必行。就现阶段而言, 要狠抓行业监管, 查处虚假行为, 增加失信者的成本。

(三) 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机制。

对会计人员要不断地加强责任意识教育、职业理想教育, 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道德修养, 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为准绳。对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褒贬, 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 使他们深刻领会到诚信的重要性和社会价值, 引发他们内心对诚信的共鸣, 做诚信的工作者。

(四)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诚信建设需要有

金融监管理论综述

□文/李爱平

办法显得苍白无力。另外, 科斯定理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 外部性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的自由交换得以消除。因此, 需要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介入来限制金融体系的负外部性影响。

(二) 金融体系的公共产品特性。一个稳定、公平和有效的金融体系带来的利益为社会公众所共同享受, 无法排斥某一部分人享受此利益, 而且增加一个人享用这种利益也并不影响生产成本。因此, 金融体系对整个社会经济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

(三) 金融机构自由竞争的悖论。金融机构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 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特性, 决定其不完全适用于一般工商业的自由竞争原则。一方面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特点使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很容易发展成为高度的集中垄断, 而金融业的高度集中垄断可能造成价格歧视、寻租等有损资源配置效率和消费者利益的不良现象, 会降低金融业的服务质量和有效产出, 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 应该通过监管消除垄断;另一方面自由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 而金融机构激烈的同业竞争将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进而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因此, 自从自由银行制度崩溃之后, 金融监管的一个主要使命就是如何在维

相应的法律制度作保障。目前, 我国还没有一部关于社会诚信的法律规范, 上市公司的失信行为往往得不到严厉的法律制裁, 使得一些公司将“诚信”二字置之不顾。因此, 立法机关应把一部分关系重大的规定、准则等上升为国家法律, 使上市公司企图违规操作时会因国家法律的威严而有所收敛。我国对上市公司的处罚应由以行政处罚为主变为以民事和刑事处罚为主。中介机构的诚信, 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介机构造假, 传播虚假信息, 误导市场, 极大地损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如不严肃处理, 就违背证券市场公平、公正原则, 助长造假之风。为持金融体系的效率的同时, 保证整个体系的相对稳定和安全。

(四) 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在不确定性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息经济学表明, 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是市场经济不能像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所描述的那样完美运转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在金融市场上, 信息是完全的, 则资金盈余者可以判断潜在的借款人是否值得信任、他们将资金投入运作后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效益、到期归还本息是否有保障等。但在现实运行中, 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形成了存款人与银行、银行与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此产生了Akerlof的“柠檬问题”, 即金融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或逆向选择问题。然而, 搜集和处理信息的高昂成本使金融机构又往往难以承受, 因此, 政府及金融监管当局就有责任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

二、金融监管相关理论

(一) 20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是经济自由主义盛行并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 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很少。直到1797年, 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谈到英格兰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时, 首次提出了“最后贷款人”

此, 政府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的监督和惩罚力度, 让违规中介机构付出惨重的代价。

参考文献

[1]陈华.试论重建企业诚信文化[J].市场周刊, 2003.10.

[2]樊珂辰.如何看待会计信息失真问题[J].财政与发展, 2006.5.

[3]裘国珍.加强会计诚信建设, 减少会计信息失真[J].科技信息, 2007.14.

若干问题 篇2

1、公司总是充满着乐观和成功的气氛。

1)、不同意2)、基本不同意3)、不好说4)、基本不同意5)、不同意

2、公司有明确的企业宗旨和企业精神。

3、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公司高度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企业形象。

4、公司员工的服务质量很好,员工和公司都非常重视顾客服务。

5、员工普遍认为自己和客户之间的工作态度和形象直接影响公司的服务品牌。

4、公司定期为员工举办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

5、公司的决策经常吸收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6、公司领导认为,用正确的方式工作比工作成果更重要。

7、公司鼓励员工从不同角度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8、公司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和条件,工作环境使我感到舒适、安全

9、公司各部门之间能够相互协调和支持。

10、公司有完善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以及绩效评估制度。

11、你对目前的公司归属感极为强烈。

若干教育问题反思录 篇3

有人或许认为校长对学校最大的贡献应该是争取更多的资金,能够兴建现代化的教学楼,购买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并给教师发放更多的奖金。毫无疑问,这些也都是需要的,但我认为校长对学校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并将这种制度转化为学校文化。在学校里,最有权威的应该是学校制度而不是校长。作为校长,最大的责任是建立制度、维护制度,为制度服务、为制度效力。务必记住:良好的学校管理既要有严格的制度来规范每个师生的言行,又必须有正面的激励措施来弘扬人性善的一面。

二、校长要不要兼课

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规模比较小的学校,校长不妨兼一些课;如果规模较大的学校,校长就可以不兼课。从职责特点的角度说,校长是可以不兼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校长的主要工作是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等;二是现实情况使校长要经常开会和协调处理学校内部各部门关系等问题,如果校长兼课,必然会经常找教师调课,这样就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教学质量,受害的是学生。虽然校长可以不兼课,但是校长要经常深入课堂,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当然,当校长不是很忙的时候不妨上一些示范课、研究课等。

三、教师真正的成长是什么

教师真正的成长不仅是指“专业”的成长,更是指“精神”的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引领教师弄清楚这么几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是谁?”“我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为什么而教,如何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方法、途径和策略等都源自这几个最基本的问题。

四、究竟该如何看待教育均衡

有人认为“教育均衡”就是通过资金投入使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等配备差不多,通过校长和教师轮岗使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的水平差不多……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教育均衡”的看法还不够全面:因为现实不可能做到这样,也没有必要做到这样!我们应该这样理解“教育均衡”的真正内涵: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条件不一样,他们的需求也是不一样的,学校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要实现不同学生最大化的、有个性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均衡”的最高境界是将学校办得都不一样,都是有特色、高质量的学校,从而实现满足学生充分发展的需求,不同学生都能获得基于自身潜能的健康发展。

五、如何看待教师队伍“阴盛阳衰”

有人担心教师队伍“阴盛阳衰”会不利于男子汉的培养,我认为没有必要:首先,至少目前还没有比较可信的调研报告证明教师队伍“阴盛阳衰”不利于男子汉的培养,相关这方面的一些文章或论文更多的只是一种推测。其次,有人说如今的男孩“女性化”倾向比较严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如今的女孩“男性化”倾向也比较严重。我们担忧前一种情况的产生,难道就不担忧后一种情况的产生?此外,教育讲究的是耐心和细心,所以相对而言,女性的温柔、耐心、细心等特点确实比男性更适合当教师。有人调查发现:教师队伍中女性比例较高的学校,学生的成绩会更好,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比较好。最后,男生在学校接触更多的是同学,在如今的学生当中则是呈现“阳盛阴衰”的状况。

六、教师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

教师教会学生知识技能,不如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学习方法,不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如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智慧。所以,教师最终要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让学生感悟人生的智慧。

七、如何看待“减负”

尽管“减负”这个口号已经喊了多年,大多数教师也自认为已经做到了为学生“减负”,例如:按规定严格控制了作业量和完成作业的时间,甚至从不让学生带书写作业回家完成……但是,尽管如此,似乎学生和家长仍觉得负担很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过去认为不布置家庭作业,减轻学生书包重量,推迟上午上课的时间等,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其实,“减负”并不能仅仅以是否有布置家庭作业,是否减轻了学生书包重量,是否推迟了上午上课时间来衡量,而应该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感受。说到底,只有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才是真正地做到了“减负”。也就是说,当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就是布置少量的作业,学生也感到负担很重;当学生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教师就是布置大量的作业,学生也不会感到负担重。因此我们说,学习兴趣是“减负”的一剂良药。

八、如何看待“精细化管理”

如今确实很多学校提倡“精细化管理”,并将其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一个法宝。其实,“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是从企业引进的,但企业管理毕竟与学校管理有不同之处,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它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它需要精打细算的管理。在学校过于追求“精细化管理”,会束缚教师和学生的自由,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据说有的学校因为过于追求“精细化管理”,将学生在校行走的路线都规定好了,结果有一位学生因为上厕所回教室没有按照规定的路线走而被罚站……你觉得这种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妥当吗?是否走味了呢?

九、学生的评价是否是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一般地说,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只有“事实判断”评价权,至于有没有“价值判断”评价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什么呢?其一,这是许多调查证实的结果。其二,教师的很多教学意图不一定要告诉学生,而学生也不一定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其三,也是最关键的,即有的学生或评价能力不高,或评价的价值观不正确,或评价带有情绪化色彩。如果将学生的评价作为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难免会损害课堂质量评价的客观性。

十、为什么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应试教育”

有人认为不宜反对“应试教育”,因为学生需要应试能力。其实,反对“应试教育”不等于学生不需要应试能力,而是反对学生用笨的方法获得所谓的“应试能力”。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最大的阻力之一恰恰是我们教师本身。现在在讲台上的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对应试教育的所有做法驾轻就熟,他们对学生所采取的做法,就是当年他们老师对他们的做法。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们“自我感觉良好”。正因为如此,这些教师不仅不愿意纠正自己的做法,甚至还要去强化其做法,并当成“经验”到处宣扬。

所以,要扎扎实实地落实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首先要否定自己。时下,我们通过各级各类的培训,“培养”了一批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杰出教师”,他们愿意否定自己吗?

十一、是“亲其师,信其道”,还是“信其道,亲其师”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判断能力还不是很强,教师对学生好,学生也就会对教师好,自然也就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然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判断能力增强了,他们判断教师好不好的最主要标准是教师是否有丰富的学识。丰富的学识是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征服学生的最有力武器。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不完全有道理。求知的学生,从来不会因为和善亲切、美丽潇洒就原谅教师的浅薄无能,越是高年级、高水平的学生越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才是师生关系中最高的境界;而只有“信其道”,才有助于“亲其师”。

十二、哪个教育阶段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大

毫无疑问,幼儿园教育阶段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一个人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如果能够遇到一个好教师,比他在大学教育阶段遇到十个好教师更重要。因为人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身心还不够成熟,甚至连形成价值观的萌芽还谈不上,这个时候教师对其影响自然比较大;而在大学教育阶段身心各方面已经基本成熟,包括价值观也基本定型,教师对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已经不大。记得有这么一件事情: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之时,有人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的回答,直接明了地讲明了儿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意义。叶圣陶老人家说得好:“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刍议施工事故若干问题 篇4

1 近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现状

(1) 建筑施工事故起数。2003~2007年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情况总体呈下降态势:事故总量下降;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下降;三级事故起数及其死亡人数下降。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事故总量仍然较大, 事故死亡人数仍在千人以上;下降幅度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不稳定性。总的来看, 我国建筑业的规模在不断增大, 但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得到一定的控制。

(2) 建筑施工事故类型。2003~2007年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类型仍以“五大伤害”为主, 主要是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触电、起重伤害等, 平均占全部死亡人数的46.275%, 18.5%, 11.685%, 6.95%, 6.635%, 总计约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90%左右, 其中又以高处坠落事故为主, 占事故总数近50%。

(3) 建筑施工事故高发部位。2003~2007年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发生部位为: (1) 洞口和临边作业; (2) 各类脚手架上作业; (3) 安装、拆卸塔吊作业; (4) 安装、拆除龙门架 (井字架) 物料提升机作业等, 其死亡人数比例平均分别占18.26%、12.2%、10.15%、8.49%, 总计约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49%。

2 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成因分析

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不是偶然的, 造成事故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但根本原因在于管理系统的缺陷和失效【1】。

(1) 主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一些建设主管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协调部门的工作人员, 根本不懂安全工作却要领导和协调这方面的工作, 以致只能应付任务, 造成所管辖范围的安全工作滞后于质量管理和资质管理;而有些建筑企业的领导不能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摆在应有位置, 看不到安全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责任制度不落实, 甚至还有的领导认为“建筑施工死人不可避免”, 片面强调妨碍建筑施工安全的客观原因, 忽视或开脱自己的主管原因和责任。

(2) 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按照现行的法律和法规的要求, 建设主管部门都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但由于专职监管人员少、监督覆盖面小、监管力度不够、责任不落实:与有关部门沟通不力, 事故处理不当, 造成了很多同类事故, 在同一个地区经常发生, 发生后又不能及时结案并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和教育;部分建设主管部门虽然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 但还未能落实在行动上。如有多起事故没有按照建筑市场的规定办理建筑施工手续, 照样施工, 对此建设主管部门有监管不到位的责任;对开发区、高教园区的工程、村镇建设工程以及房屋拆除工程管理体制不顺, 存在监管盲区。

(3) 安全责任未落实到位。部分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不强, 重效益、轻安全, 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薄弱, 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 安全培训教育流于形式,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安全防护不符合标准要求, 未能建立起真正有效运转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一些建设单位, 包括有些政府投资工程的建设单位, 未能真正重视和履行法规规定的安全责任, 任意压缩合理工期, 忽视安全生产管理;部分监理单位对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清, 对安全生产隐患不能及时作出应有处理, 安全生产监理责任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4) 缺乏有效的市场激励机制。实践证明, 安全状况仅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 其效果有限, 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 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 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真正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由于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 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重视安全业绩, 有关安全的强制保险制度不完善, 违规处罚力度较轻等原因, 市场经济杠杆对我国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积极调节作用。而由于保险法制不健全, 没有权威及真实的安全业绩纪录, 建筑企业安全状况无法判断, 保险公司不敢过多涉足建筑市场, 直接导致建筑保险市场发展缓慢, 保险险种单一, 保费高昂, 理赔困难, 大多数建筑企业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5) 工程项目安全投入不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建筑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多是低价中标, 所以普遍存在片面强调工程造价低, 或资金不到位、拖欠工程款等现象, 在压缩各项费用支出时首先压缩安全支出, 致使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偏低, 安全设施陈旧、老化, 操作人员的自身防护用品缺乏【2】, 使工程施工过程充满事故隐患。一些管理人员抱着侥幸的心理, 对一些施工项目没有实施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致使安全状况得不到有效改善。

(6) 岗前安全教育不到位。企业对使用的职员教育培训不到位, 甚至放任不管, 招来即用, 而这部分人员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文化程度低, 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 不具备起码的安全意识,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 绝大部分的伤亡者也是这部分人。

3 减少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对策建议

要有效减少建筑施工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不能仅靠事故善后工作, 而更关键的是做好预防措施, 防患于未然!

(1) 以人为本。提高参与建筑施工的各级人员安全素质, 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首要问题。人员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认知、安全觉悟、安全知识水平、安全技术水平等, 尤其要加强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教育。

(2) 物质保证。要有足够的安全生产投入, 安全投入包括:先进的机械、安全防护用品、设施及安全教育培训等, 实施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 减少甚至消除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因子, 使安全生产状况得到真正改善。

(3) 法律手段。以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安全生产, 实现安全生产制度化、规范化, 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各级各部门各类相关人员和责任单位都有守法的义务, 又有维护法律的权利。只有各相关单位、人员按程序、按规范、按法律办事, 才能实现安全生产, 减少事故。

(4) 激励机制。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追求的一切, 都同他们利益有关。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过程中引入多种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企业和职工安全生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摘要:文章就中国近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现状、主要成因及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以期能给同行提供一点有价值的启示。

关键词:建筑施工,事故,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丹宇.试谈建筑事故的防治.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7 (1) :147

评欧盟经济若干问题 篇5

欧盟经济正处在大变革中。在这场史无前例的变革中,欧盟已经取得重要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二十年,将是欧盟社会经济发生巨变的时期。变革中的欧洲经济需要正确的评估。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欧盟经济发展态势

从短期看,进入21世纪后,由于受美国经济衰退等影响,2002年欧盟经济估计只增1%不到。但从一个较长时期看,欧洲维持上世纪90年代平均2%左右的增长速度,问题并不大。今后十年,欧洲经济增长速度超过美国的可能性不大,但美欧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将缩小。

欧盟经济增长速度不如美国,但发展比较平稳。通胀率一般低于2%。财政赤字占预算的比重控制在3%以内。内债占GDP比重低于“马约”规定的60%。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4%。今后,在个别年份,上述个别指标可能会突破。欧盟东扩后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可能性更会增大。但今后十年,欧盟经济大致会维持平稳的增长。21世纪,欧洲是世界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统一市场建设

迄今为止,欧盟在统一市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欧盟基本上建成了统一的内部市场。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和2002年2月欧元进入流通领域,使一体化进程得到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欧盟统一市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欧盟统一市场至今并未全面形成。

1958年欧共体成立后,在一个很长时期中,它的主要精力放在关税同盟的建设和共同农业政策的实施上。到20世纪80年代中,欧共体在这两方面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但它仍然是12个独立存在的、分割的.市场。

1985年6月,欧共体通过了《完成内部市场》的白皮书,制定了1992年底完成统一内部市场的计划。同年12月,欧洲理事会又拟定《统一欧洲文件》,把1992年完成建设统一市场目标,以修改和补充罗马条约的形式写进了罗马条约,使统一市场的建设获得了法律上和组织上的保证。欧共体还制定286项立法,通过立法形式来消除阻碍货物、人员、劳务、资本在12国间自由流通的各种非关税壁垒。截止1992年底,这些立法已有95%获得通过,其中85%已转为成员国的立法。(注:伍贻康、周建平主编:《区域性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比较》,1994年经济科学出版社,第106页。)在这种情况下,欧共体宣布1993年1月1日建成统一的内部市场,基本上拆除了阻碍商品、人员、服务和资本自由流通的非关税壁垒。随着欧共体发展成欧盟,特别是统一货币欧元的问世和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标志着欧盟在建设统一的内部市场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

但是,欧盟全面的统一市场并未建立。

其一,欧委会2001年4月17日发表专门报告,对15个成员国按统一市场目标改革市场机制的情况进行了评估:在可量化的36个项目中,仅有20项,即占55%的项目能在2001年6月前按预计的时间完成。(注:转引自裘元伦:《欧元的前景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2001-2002年世界经济年鉴》。)另据欧盟有关机构统计,在欧盟1339条“统一市场规则”中,目前只有70%被所有成员国按规则作了转化,尚有30%未成为成员国国内立法。即使已经转化为国内立法的,真正实行和贯彻也还需要时间。

其二,根据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首脑会议做出的承诺,欧盟要到20才在成员国之间开放电信和电力市场,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统一的规则和法规。

其三,里斯本首脑会议还规定,20建成统一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这之前先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委员会”,而目前在欧盟内部有40多家金融监管机构。(注:郑秉文主编:《2001-2002年欧洲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51页。)它们各自为政,使统一的金融市场难以形成。

其四,目前欧盟内部还没有统一的劳动市场,各国的养老金等制度并不统一。劳工要能充分自由流动必须无论到哪国工作,都能与

反诉制度若干问题探析 篇6

[关键词] 反诉制度 法律问题 探析

反诉是由罗马法中的“抵消抗辩”演化而来的诉讼制度,经历了一个较长的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与其他一些大陆法系国家相比,我国反诉制度的立法相当薄弱,现行《民事诉讼法》中只有几个条文涉及反诉问题,既未对反诉的概念作规定,也未涉及提起反诉的条件和审理反诉案件的程序等核心问题。可以说,我国反诉制度的立法,不但条文过于简略,而且规定不到位,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和不足,也给审判实践造成了混乱状态。基于此,本文就该制度的概念、立法意义和目的,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反诉的类型,反诉的特殊要件,反诉的提起与审理等若干问题加以分析、探讨,以期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理论和立法,从而有效地指导实践。

一、对反诉的基本理解

反诉在英国、美国称为反请求。通说认为,反诉可以避免相互矛盾的判决产生同时提高诉讼效率。张卫平教授认为,只有诉讼效益问题的目的。张晋红教授认为除通说两种意义外,还有公平保护的意义。笔者认为:反诉是被告行使诉权的一种形式,也是法律对被告的一种特殊保护,意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反诉可以吞并、抵销、排斥本诉诉讼请求的一部或全部,或使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失去实际意义。反诉制度的设立,体现了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和便于当事人诉讼原则,同时通过本诉与反诉的合并审理,可达到简化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和時间,促进本诉的审理解决,避免两次判决在相同问题上的矛盾,提高诉讼效率和效益。

基于对反诉的立法意义和目的的不同认识,在我国法学界对反诉的概念亦众说纷纭。有的观点认为,反诉与本诉相对,是指诉讼中的被告向原告提起的诉讼;有的观点认为,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诉讼程序中,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还有的观点认为,是指在已经提起的民事诉讼中,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出的目的在于对抗本诉的独立请求或排斥、吞并、抵销本诉的独立请求。笔者比较赞同张晋红教授的定义:“反诉,是指在本诉的诉讼过程中,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其对方的当事人,将其旨在抵销、吞并或排斥本诉诉讼请求的反请求提交法院与本诉诉讼请求合并审理的诉。”

二、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

正确地理解反诉,还要分清反诉与反驳、抗辩之间的界限。

1.反诉与反驳的界限

反驳,是指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的诉讼主张提出表示反对或辩解的主张。其与反诉是有区别的:

(1)当事人的地位不同,也可以说是主体不同。反诉当事人的地位具有双重性,即一旦本诉的被告提出反诉,本诉当事人的地位就发生变化。本诉的原告变成了反诉的被告,而本诉的被告变成了反诉的原告。而反驳则不会使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发生变化。无论被告反驳原告的主张,还是原告反驳被告的主张,均不使原告与被告的诉讼地位发生变化。总之,反诉只能是由被告提出,反驳是双方当事人都可以为的行为。

(2)权源不同。反诉是基于诉权而提出,而反驳是当事人行使辩论权的行为。

(3)目的不同。反诉的目的是为了抵销、吞并或排斥本诉的诉讼请求,意在使本诉失去意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反驳的目的是否定原告主张的事实和理由,以拒绝接受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

2.反诉与抗辩的界限

抗辩是指被告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而采取辩解或防御的方法。是被告自认为有实体法上的抗辩理由,在诉讼过程依法行使抗辩权。广义地看,抗辩也属于反驳。狭义上看,抗辩只能是被告针对诉讼请求提出一定要有依实体法规定的辩解,其与反诉的相同点就是主体一样是被告,与反诉的区别雷同于反诉和反驳的区别,此就不在阐述。但有一种抵销抗辩,如仅仅行使抗辩权,不能算提起反诉;如抵销之后还要给付,应提反诉。二者的主要区别看能否另案起诉。

三、反诉的类型

传统的反诉是没有分类的,但随着反诉理论的发展,反诉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这是使反诉能够分类和有必要分类的客观基础。

联系密切的反诉,是指与本诉在法律关系、事实认定或责任划归等方面具有重叠、交叉或逻辑关系的反诉。如与本诉出自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的反诉、就同一民法上之标的提出与本诉相反诉讼请求的反诉等,就是与本诉联系密切的反诉。联系疏松的反诉,是指与本诉没有法律关系、事实认定以及责任划归方面的重叠、交叉或逻辑关系,只具有在诉讼请求抗辩理由方面联系的反诉。与本诉不出自于同一法律关系或同一法律事实、但却能够抵销或吞并本诉诉讼请求的反诉,就是与本诉联系疏松的反诉。

四、反诉的要件

反诉的要件是指提起和受理反诉的必要条件,首先要符合《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的起诉一般条件(管辖可有例外),还要符合其特殊要件。反诉的特殊要件是反诉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作明确的规定,而法学界对此有不同看法。笔者认为,反诉的要件应包括以下五个,同时对争议性较大的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反诉只能在本诉进行中提起

反诉在一审中提出的时间,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在事实上不当限制了反诉的提起。如前面所述,不同类别的反诉应不同对待。

反诉能否在二审中提出,应如何对待?德国、日本允许在二审中提出反诉,条件是“经得原告的同意”。就被告而言,因其在二审中提起反诉,表明其已放弃了审级利益。但是,法院是否受理,应当经得原告同意。我国《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184条规定虽然肯定反诉在二审中提出,却没有允许法院对反诉直接作出判决。二审法院只能对反诉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另行起诉。这样规定显然是考虑两审终审制度以及当事人审级利益的结果。然而,这一规定无法自圆其说。允许在二审中反诉,却又使反诉的诉讼请求得不到法院的判决。法院调解发生在受理反诉之后,二审法院既没有调解结案,也没有作出判决,又没有裁定驳回起诉,已受理的反诉何以结案?在已受理的反诉尚未了结之前,又告知被告另行起诉,岂不是重复诉讼,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作法,在二审中提起反诉时,只要经本诉原告的同意,二审法院就可以接受反诉,并做出判决。即在考虑二审中的反诉时,原则上以放弃审级利益为附加条件。

2.反诉只能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且不属于其他法院专属管辖

对于反诉与本诉是否必须属于同一法院管辖,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此没有规定,学术界有学者认为,反诉与本诉属于同一个法院管辖。笔者认为:因为民事诉讼的地域管辖以“原告就被告”为原则,反诉与本诉的当事人相同,但诉讼地位相反。如果两方当事人不在同一个法院管辖区,首先,民事诉讼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反诉与本诉就属于不同的法院管辖,反诉就无从提起,反诉制度的确立将成为一句空话。其次,被告向审理本诉的法院提起反诉,意味着主动放弃管辖利益,应视为允许。所以反诉除属于其他专属管辖外,不必要求与本诉同一个法院管辖。

3.反诉请求与本诉请求能够适用同一种诉讼程序合并审理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程序有两大类:一类是通常的诉讼程序,即用于审理民事纠纷案件的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和第二审程序;另一类是特别诉讼程序。在这两类诉讼程序中,只有适用通常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才能作为反诉提出,特别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不能提出反诉。如果本诉适用的是普通程序,而反诉应当适用简易程序,则不影响反诉的的提起和受理;法院受理反诉后,应当将反诉并入普通程序审理。反之也一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

五、反诉的审理

笔者认为:被告提出反诉后,法院应审查是否符合起诉的一般条件和反诉的特别条件,对于不符合反诉条件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告知被告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或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诉或者另行立案处理;对符合条件的反诉,应予受理。法院原则上应一并审理本诉与反诉,将两诉合并调查和辩论,并且一并对两诉作出裁判。在例外情况下,法院也可将反诉与本诉分开调查和辩论,并且在其中一诉已达到可作出判决的程序时,先行作出部分判决。

被告提起的反诉被法院受理后,如果原告撤回本诉,不影响法院对反诉的审理,也不影响本诉的原告承担责任,法院将对反诉继续审理并作出裁判。

但应注意的是:

1.当本诉发生移送管辖时,反诉应随之移送。

2.在共同诉讼的情况下,反诉可由一个或全体共同被告对一个或全体共同原告提起。

3.被告提出反诉后,应交纳反诉部分的诉讼费用,但是如果被告在通知预交或者申请减、缓、免,未获人民法院批准,而仍不预交的,应裁定按自动撤回反诉处理。

4.反诉受理后,应依法及时向反诉被告送达反诉状,并允许其进行辩驳。笔者认为,关于反诉状送达期间、反诉被告提交反诉答辩状时间以及举证期间,都应当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民事诉讼证据规定,适用于对本诉被告的有关规定。被告如果在开庭过程中才提出反诉,除非原告放棄法定的答辩期利益,法院应休庭让原告答辩并另行指定开庭的期日。

5.被告提出反诉后,本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对于本诉可以按撤诉处理,对于反诉则可以缺席判决;被告提出反诉后,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对于本诉可以缺席判决,对于反诉则可以按撤诉处理。对必须到庭的被告,人民法院可依法适用拘传的有关规定。

6.宣判前,反诉原告申请撤回反诉,是否准许,应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撤诉的,反诉原告经传票面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7.对于提起反诉的案件,在审理中应同时审查判断本诉原告和反诉原告双方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胜诉与否,各自对对方享有何种权利,承担何种义务。在判决中应先判明本诉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是否负有义务即负有何种义务,接着判明反诉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有理,反诉被告向反诉原告是否负有义务即负有何种义务,如果双方所诉均被支持,即相互负有义务,则需进一步判明双方权利义务相抵后的结果。

8.关于反诉的时效。一般认为,原告行使起诉权必须遵守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那么被告行使反诉权是否也存在遵守诉讼时效期间问题?对此法无明文规定。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基于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主体只丧失胜诉权而不丧失起诉权的观点,认为反诉的提起不受诉讼时效时间的影响,但反诉能否成立,则与诉讼时效期间是否届满有关。

参考文献:

[1]江伟: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

[2]见《民事诉讼法》第52条、第59条第2款、第126条、第129条

[3]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51

[4]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2001.70、72

[5]是指在狭义上定义的抗辩.

[6]、[7]、[10]、田平安:民事诉讼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154

[8]庄淑珍刘乃忠:民事诉讼反诉制度若干问题的比较研究[J].法学评论,1996.(1).46

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篇7

1 网络会计概念

基于互联网与会计的基本特征, 网络会计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即:网络会计是以高效的提供决策更满信息为主要目标, 以整合企业财务信息流和管理电子货币化的资金流为主要功能, 基于高度成熟的计算机网络平台运行的会计信息系统。

2 发展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网络会计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起步, 在短短的十年得到迅速的发展, 并得到实务界的充分肯定。我国网络会计发展时间比西方国家要更晚些, 网络会计实施的许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原则还在不断拓展中, 在网络会计领域里, 有些地方还需完善。以及网络会计系统、财务软件、复合型会计人员的缺乏等, 但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 企业信息化程度提高, 网络会计的发展是势不可挡的, 必然会出现新的趋势。网络会计发展主要遇到这几方面的问题:

2.1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①会计主体;②持续经营;③会计分期;④货币计量。会计假设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 这一作用的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假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当假设建立在合理、科学的基础上时, 它会推动本学科的发展;相反, 当假设失去了支持它的合理事实基础时或者当假设所依据的事实与现实差距很大时, 它便如空中楼阁, 反而会阻碍本学科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 使旧有的会计假设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会计假设也必须及时作出相应修正, 以适应新的环境。确实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除了货币计量, 其余三样都有点不适宜。

(1) 会计主体假设是诸项假设中最基础的一项, .“网络经济”的兴起, 使得会计主体界限越来越难以把握。社会经济活动大大加快, 交易、决策瞬间完成, 电脑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使通过互联网形成了所谓“网络经济”。“网上公司”又可称为“虚拟公司”, 它可以通过互联网横跨大洋把千万个个体联系起来, 一旦业务完成时, 又可在几秒钟内解除这种联系, 这些网上实体的出现对传统的会计实体假设是一个正面的挑战。如何正确、客观反映其资产负债及财务状况, 是知识经济下会计假设应设法解决的问题。但网络会计的主体网络公司是一个虚拟公司, 所以它不同于传统会计主体的范畴, 很难确定会计主体。这时候需要一个基准, 来表明网络上的虚拟公司组织为会计主体, 无疑, 网络会计为传统企业主体理论提出了挑战, 让会计主体变的模糊不清。

(2) 持续经营假设因网络会计的产生而不能成立, 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持续经营假设设定了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期间内不会发生破产清算, 这是进行财产计价和收入配比、费用分配的基础。但在网络环境中, 网络会计可实时反映分析财产估价和收入、费用问题;而且网络会计的主体之一的网络公司是基于网络上的临时性组织, 进行的多是一次性交易, 完成后即解散, 显示出即合即分的“即时性”特征, 因此而引发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否定, 继之而起的应是面临解散假设。

(3) 会计分期假设显得不必要性。在网络技术条件下, 会计信息是瞬间的和实时的, 随时都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 并随时进行分析, 已没有人为地划分会计期间的必要;互联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用电子货币和电子数据进行交易和记录, 电子货币的出现引发了货币革命与支付革命。网络会计的实时性特点使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那么成本、费用的分配和摊销, 就让人觉得无法处理。

2.2 网络会计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 会计的重大改变必将引起会计实务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具体表现在:

2.2.1 会计职能的冲击和变化

传统会计基本职能1.进行会计核算2.实施会计监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 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和管理理论的不断深化, 会计所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其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除上述基本职能外, 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而在网络环境下, 企业作为全球网络供应链中的一个结点, 企业的众多业务处理将在网上进行, 网上结算、电子广告、电子合同等新兴的服务工具使得传统的财务结算方式、计价、财务控制等都要进行革命性的变化, 以往的核算、监督会计职能将成为会计管理活动的一个方面而不再是主要内容, 会计的重心是全面介入到产品和市场上。在管理中创新会计方法, 学会对各项会计数据的深层次分析, 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各项会计信息。

2.2.2 对权责发生制的冲击

权责发生制是依据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个基本前提来正确划分不同会计期间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归属。并运用一些诸如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项目来记录由此形成的资产和负债等会计要素。如前所述, 网络会计的实时性特点使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假设消除了时间的断点, 因此, 权责发生制原则在网络会计中显的很不实用。

3 对会计报告的影响

在网络环境下财务报告的重要性不言而预, 随着计算机应用环境, 会计工作的中央环节将被取代, 凭证、帐薄等将逐渐消失, 原始数据经过电子化的采集后提交给会计信息系统, 经过报告生成器直接声称用户所需的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掌握和了解完全通过会计报告来实现。网络会计对传统报告模式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他不仅改变了会计报告的生成方式, 而且更扩展了报告的信息含量;并且将进一步改变会计报告的发布方式, 最终有效的提供会计报告的质量。

3.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问题

会计信息系统它除了一般信息系统的安全特征外, 还具有自身的一些安全特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是指由于人为的或非人为的因素使会计信息的安全出现问题, 从而产生系统的信息失真、失窃, 使单位的财产遭受损失, 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等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开放性的网络会计环境下, 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性比较大。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 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形式会计信息数据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将不复存在。由于现在网络技术的缺乏, 确认标识的保证性比较差, 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 作为信息发送方, 也有类似的担心, 即传递的信息能否被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2) 网络本身的安全性。

网络会计主要依靠自动数据处理功能, 而这种功能又很集中, 自然或人为的微小差错和干扰, 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自然因素, 风雨雷电等都会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损坏, 严重的造成网络系统故障乃至崩溃。②管理因素, 如安全管理不力, 使得计算机被盗, 或光盘, 磁盘等磁介质载体档案的保管不善, 造成信息丢失或泄露等。③人为因素未授权人员非法侵入企业信息系统, 窃取企业的商业机密, 从而侵吞企业财产或出卖商业机密换取钱财。以及其他网络黑客的蓄意破坏或者病毒的感染, 将可能使整个系统陷于瘫痪。

(3) 企业的会计信息被泄密。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变得尤为重要, 它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本, 甚至决定了企业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成败, 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 在网络传递过程中, 有可能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 导致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 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亦不容忽视。) 会计信息是否被篡改。会计信息在网上传递过程中, 随时可能被网络黑客或竞争对手非法截取并恶意篡改, 同时, 病毒也会影响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 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2 网络会计对会计工作者的要求

网络会计的实施, 不仅仅要求会计人员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还要求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我国目前的情况离此尚有很大的距离。由于会计业务遵循严格的法规、准则, 灵活性、创造性相对较少。 以前的基层会计人员的选用上, 只要懂一些会计基础知识, 干上一年半载, 一般均能适应工作, 所以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大部分为各类财经学校、财贸学校等职业中专毕业生, 他们英文低子较薄、视野较窄。最近几年, 虽然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财会专业毕业的人员走向社会, 但他们大部分都流向了金融证券等行业, 很少在基层一线, 因而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没有质的改变, 而网络会计则需要懂管理、具有灵活性、创造性的会计人员, 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只掌握会计知识。

4 解决发展网络会计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会计带来的优势, 保证信息数据质量和安全, 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以网络技术为基础, 结合会计需要, 确保网络安全有效地传递信息。

4.1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网络会计理论制约着网络社会实践的发展

国家应在法律政策层面上, 借鉴国外有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 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 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 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 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制定并实施计算机安全及数据保存法律, 从宏观上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控制;还需要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 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明确指出电子数据可作为有效的法律证据, 是否满足下列基本条件: (1) 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和传递过程是可靠的; (2) 确认是否有效; (3) 确保数据的完整性等。我国现在相关法律也在不断完善中, 目前信息产业部正按照高层指示, 进行到具有操作性的细化阶段。有关报告将涵盖关税、税收、电子付款、知识产权、隐私、安全、市场准入、贸易后勤及其他问题。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 有待以后加以完善。同时, 只有网络会计理论丰富了, 才能为网络会计发展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所以需要建立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网络财务对传统的会计假设、会计处理程序及会计一般原则都形成巨大的冲击, 因此亟需建立一套适应网络会计核算特点的网络财务会计理论体系, 规范网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以提供更准确、及时、相关、更可靠的会计信息。

4.2 针对会计数据安全问题加强防范措施

提高广大财务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网络财务系统是网络财务健康发展的关键。提高会计信息系统安全的防护和反应综合能力, 使系统能够抵御各种威胁, 有效保护企业资产, 提供会计的完整服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网络会计系统加密管理。

在会计信息系统中, 对一些需严格控制操作的环节, 设密码, 设置权限。只有几个公司的上层管理人员知道, 还可以设置双口令, 让密码变的更安全, 这样不仅加强了控制管理, 保证了数据安全, 而且也保护了相关的人员, 便于分清各自的责任。

(2) 数据存储管理。

为了提高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在意外情况下的“发生, 应建立双备份, 备份后的两份数据应由不同的人员持有, 并设有相应的口令, 一份进行加密存贮, 由监管人员持有;一些重要的数据, 可采用分布存贮。所谓分布存贮, 甚至是异地设备。

(3) 强化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 是企业、事业单位有效的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地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但就目前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来看, 许多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控制措施不力, 致使应用系统中安全隐患较多。在网络环境下, 由于其开放性, 它的系统风险比目前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更大, 因此尤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

(4) 完善网络信息法律法规。

国家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法规, 以规范网上交易的购销、支付及核算行为;借鉴国外实践经验, 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财务报告披露的法规、准则, 具体规定企业网上披露的义务与责任、网络会计信息质量标准要求、监管机构及其权责等, 为网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4.3 网络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的解决对策

国家必须注重这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这是信息时代保证企业乃至国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制胜的关键所在。应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大力培养全方位、复合型网络财务人才, 使会计人员能够胜任网络财务工作, 使之既有职业道德意识、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熟练掌握会计知识, 又精通网络财务系统, 能识别不合法系统功能。因此, 国家需要加大教育力度多培养复合型网络会计人才。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来完成, 没有高素质的人才, 网络会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是企业的战略资源, 对它配置的优化程度关系到企业信息化的成效。会计信息是企业信息资源的一部分, 应该从企业级的高度予以规划和管理, 如会计信息的提供与处理权限、所有权和共享范围、安全与方便、可靠性与相关性程度的控制等。

4.4 加强管理体系的结构

企业管理体系的结构是关系到企业信息化成败的关键。对电算化会计的管理应该从整个企业的角度予以组织和安排, 如电算化会计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职责和领导部门的责任、资金运用机制、与业务部门的联系以及规划、计划、实施的管理体制等。

最后, 网络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 我国网络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随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局域网单机已经普遍得以应用, 以及有众多企业也建立了局域网, 在各个站点之间同样能实现协同操作、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我们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远程网的应用, 凭着中国人的智慧, 企业将来一定能够把国内各地的子机构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传输、远程查询, 为统一管理、合并报表的编制等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最近一些大型专业公司已经开发并推出了一批网络财会软件, 并积累了一些开发与应用网络软件的经验。但随着形势的发展, 还需要对网络财会软件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以满足企业动态管理、集中决策等方面的需要, 并且还要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结合, 以求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毕波, 杜漪.网络会计21世纪会计发展的新模式.财会研究[J].2002, (9) .

公司解散若干问题探讨 篇8

(1) 公司解散是指已成立的公司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而使公司消失的法律行为由我国《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一个公司的解散主要是由下面几项原因造成的:公司章程中要求的营业期限已满或公司章程中其它有关解散事由规定的出现;由股东大会表决解散;由于公司的分立或与其它公司合并造成的解散;因触犯法律被吊销执照。

(2) 公司解散的形式

(1) 自愿解散。主要是基于公司或股东的全体意愿将公司解散。

(2) 强制解散是并非依公司或股东自己意愿, 而是法律规定或司法机关裁判而将公司解散。

(3) 破产解散是由于公司很难偿还到期的欠款以及债务, 被依法予以破产。

2 公司解散的特点

(1) 公司解散主要是对依照法律程序已经成立的公司, 没有依照法律程序成立的公司没有解散的说法, 这才是公司解散制度包含的重要意义。比如公司没有法人资格而成为的公司无效, 需要自行承担法律后果。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被撤销或者歇业后民事责任承担问题的批复》第一条第三款中所指的企业开办的其他企业在领取企业法人的营业执照之后没有进行自有资金的实际投入, 或者在自有资金投入的时候达不到规定的金额, 或者不具备企业法人的相关其他条件, 这样的情况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 不在法人解散的规定范畴。

(2) 公司的解散属于公司法人资格被终止的主要原因, 公司因合并、分立、解散, 其权利义务主要由合并后公司或者分立后的公司来继承其权利义务, 这样的情况可以不进行清算程序, 直接终止法人资格, 如果公司因其他原因使公司解散, 公司必须执行法律要求的清算程序, 当清算没有完成的时候其公司的法人资格不能立即终止, 法人资格待清算完毕之后办理公司注销登记之日起终止。

(3) 公司一旦已经解散, 如果法人资格还存续的话, 其权利和行为以及职能必须进行缩减, 其业务范围也需要进行严格的限制, 对于已经解散的公司仅可对解散的公司债务、债权进行处理与清理, 并应清算解散公司尚未完结业务与剩余资产的处置等类似的以清算为目地的行为, 不可继续进行新的商业行为, 公司在清算期间所进行的商业行为均视为无效。

(4) 公司解散属于一种法律行为, 在解散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等的相关规定, 公司解散必须进行相应的合法登记。

3 公司解散的情况与效力

(1) 当公司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在下列情况下可向法院提交诉讼, 要求公司解散。第一、公司连续两年或两年以上没有召开过股东大会或股东会, 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严重困难情况;第二、在要求股东表决的过程中没有达到法定的公司章程相关规定比例的时候, 连续两年没有作出有效的股东大会决议, 以及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严重困难;第三、股东会上无法决定董事长人选, 在经营管理中存在严重困难情况;第四在经营管理中存在其它严重困难情况, 如果公司继续经营下去会使股东损失重大利益时。

(2) 公司解散的效力是公司解散作为法律事实状态所引起的相关法律关系的变化。公司解散的效力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司即将消失发生的公司解散, 需依照法律程序进入清算;如果公司合并或分立导致公司解散, 需要依照法律规定处理存在的债权债务问题;第二、公司不允许继续经营相应的业务的时候, 公司的权利能力因此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在这段时间内只能从事清算范围内的相关活动。第三、在公司解散的过程中, 由清算组来接管公司, 它将代表机关和业务执行机关, 对内行使或执行清算业务、对外则代表了公司权力。第四、没有到期的公司债权债务则被划分到已到期的债权债务范围内, 并由清算组进行逐一清理。第五、在公司解散之前所享有的权利人, 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张自已应该享有的权利, 并且直到起诉公司。

4 公司解散的问题研究

4.1 公司解散时程序存在的问题

(1) 在《公司法》内并没有公司解散登记程序与公告的相关规定, 此问题会直接使政府部门无法及时掌握公司的实际情况, 很难对已经解散的公司顺利的进行清算活动, 更不能实施有效的监控行为, 同时一些与公司存在利害关系的人不能及时的了解公司解散的事实, 这样很难对公司的债权人和小股东的权益进行法律保护。因此, 在公司解散时应及时有效的进行公告与登记, 这样可以通过对社会的公示使债务人与债权人及时得到通知, 如此才会使相关当事人的权益得到保护。

(2) 关于公司解散的相关撤销方面分析, 根据我国相关的《公司法》中的规定, 公司解散的撤销只能限定在公司章程的规定中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情形, 但是这些规定有一些不完善性, 关于股东大会的相关决议将公司解散的这种情况, 根据公司自治的相关原则, 股东大会通过决议撤销公司解散的决议, 从而公司可以继续运营。此外, 这些规定太过原则化, 缺乏相应的程序性规定。

4.2 公司司法解散存在的问题

(1) 股东根据已经起诉的事由, 必须是《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规定的四种情形, 这些事由主要是股东和董事已经处于僵局, 致使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困难, 导致公司处于已经瘫痪的状况, 体现了公司在自治的过程中, 公司治理结构完全失效, 公司已经很难进程继续经营, 如果我们让其继续存续的话, 将致使公司实质利益者的相关利益受到损失, 这样的情况如果发生, 我们应赋予股东提起公司解散的诉讼,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相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如果法院的直接介入具有非常单纯的目的, 这样能有效解决公司所处的僵局, 因为在公司出现僵局的情况下, 公司的自治很难实现。另外, 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有权利向法院提起公司解散的相关诉讼, 如果不具备上述持股条件的股东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法院不予受理。鉴于《公司法》中的次规定主要是预防个别股东的恶意诉讼行为, 以期通过对股东所持股份比例的限制, 在起诉股东和其他股东之间寻求一种利益上的平衡, 因此, 《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补充规定为单独持有或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多个股东, 均可提起解散公司诉讼。提起解散公司诉讼的主体应当是谁, 是应当出自于股东, 还是出自于法院, 如果出自于股东, 是应该出自于多数股东, 还是应该出自于少数股东, 如果出自于多数股东的决议, 那么少数股东是否由于其资本的缺少就丧失提起解散之诉的权利。

(2) 《公司法》中规定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作为前置性条件。通过其他途径对该问题不能解决, 这就意味着公司股东在公司解散的问题探讨中难以达到一致。鉴于对公司永久存续性特征方面考虑, 如果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发生难以解决的困难时候, 继续存续将导致股东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失时, 立法者将希望还寄托于公司通过公司自治等方式解决股东、董事之间的僵局, 从而改变公司瘫痪状态, 而不轻易赋予股东通过司法程序强制解散公司的权利。对于何为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 法院仅仅是形式方面的审查, 对于起诉股东而言, 其声明应归结为其已经采取了能够采取的方法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这时候只能寻求司法救济。

(3) 法院是否应当与怎样判断公司在经营管理中是否发生了严重的困难, 公司继续存在会让股东产生重大利益损失。有的学者觉得, 让法院这个正义与公平的机构对其进行判断是非常合理的,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大股东以资本多从而对小股东的权益进行限制的实现。但, 也有许多学者觉得, 法院对公司经营管理的介入是过分的干预了公司商业的决策, 这样会过分的扩张司法权利。法院无论偏护大、小股东的任何一方, 都会使实体正义有所缺失、对另一方都会不公平。有鉴于以上所诉, 笔者更认同后者的观点, 觉得法院是可以受理由董事或大、小股东任何一方所提之公司解散的诉讼, 但, 这样的受理不应该由法院判定此公司经营管理是否有严重困难发生, 继续存在是否会使各股东的利益产生重大的损失情况。

摘要:公司解散主要是帮助公司解决遇到的僵局以及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方法, 但是我国需要将公司解散这一制度进行完善和考量。本文主要对我国公司解散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 并提出可行性的方法。

关键词:公司解散,情况与效力,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周友苏.新公司法论[M].法律出版社, 2006.

期货会计若干问题研究 篇9

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本质上的不同决定了期货会计必然独立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期货会计冲击了传统的会计理论体系, 动摇了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基础。自从金融期货诞生以来, 人们更加意识到, 期货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 已不能为传统的会计体系所包容, 只有打破传统会计理论的束缚, 才能更好地研究期货会计。

一、期货会计的研究意义

1.提供期货会计信息, 便于国家监管部门有效地加强期货市场管理。期货市场中的各交易主体是整个期货市场的微观个体, 各交易主体在期货交易中经营情况的好坏、管理规范与否、经济效益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整个期货市场的运行情况。在我国, 宏观经济决策所需要的大部分信息来源于会计信息。随着期货会计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全面、及时、准确的期货会计信息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期货市场财务指标体系, 有利于国家监管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更加有效地加强对期货市场的管理。

2.提供期货会计信息, 有利于各交易主体加强内部经营管理。期货交易主体内部经营管理情况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各交易主体经济效益的高低, 也可以说关系到各交易主体甚至期货市场的前途和命运。会计是企业内部的重要信息系统, 会计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有助于决策者进行合理的决策, 有助于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期货会计信息对于各交易主体的风险控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期货会计的涵义与特征

期货会计是期货合约会计的简称, 是以一定会计主体所从事的期货合约买卖活动及其成果为对象,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式, 提供期货交易各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信息, 并全面介入期货交易主体内部各项业务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期货会计的职能与传统会计职能大致相同, 都可以概括为核算、反映和监督。

与传统会计相比, 期货会计存在某些相似的特征: (1) 从服务的对象来看, 期货会计与传统会计的服务对象都比较广泛, 既向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也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 从提供信息的时态来看, 期货会计与传统会计都提供有关企业过去经营活动情况及结果的信息, 但期货会计信息还包括企业现在经营活动情况及结果方面的信息。 (3) 从提供信息的方式来看, 期货会计与传统会计相同, 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反映。 (4) 从取得信息与输出信息的过程来看, 期货会计与传统会计几乎一样, 都要通过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以价值的形式予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全面介入企业的经济活动, 发挥其管理职能。

期货本身的独特性, 导致期货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还存在以下不同的特征: (1) 从交易对象来看, 期货会计所涉及的交易是一种协议, 是一种以虚拟资产为基础的期货交易, 而传统会计所涉及的交易是一种以实物资产为基础的现货交易。 (2) 从交易时间来看, 期货会计所涉及的交易时间较长, 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时期概念, 而传统会计所涉及的交易时间较短, 是一个时点概念, 交易在一个确定的时点上达成。 (3) 从职责的履行来看, 期货会计在签订协议后, 并没有及时履行职责, 而是在未来某个时间才会履行职责, 而传统会计在交易进行的同时履行职责。

三、期货会计理论研究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 期货会计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按照期货合约标的物的不同, 可以分为商品期货会计和金融期货会计;按照交易人参与期货交易的目的和动机不同, 可以分为套期保值期货会计和投机期货会计;按照期货市场参与者的不同, 可以分为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参与期货交易企业等不同主体的期货会计。期货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的一大冲击, 它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面都突破了原有会计体系的框架,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期货会计核算基本理论加以分析。

1.会计确认。

(1) 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确认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 我国会计准则并没有对会计确认的标准做明确的规定, 但其所体现的会计确认的基本标准是: (1) 该项目符合某会计要素的定义; (2) 与该项目有关的成本或价值可以可靠地计量; (3) 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2) 期货合约的会计确认。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 对于应当如何确认期货合约的问题, 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将企业的合约权利确认为一项资产, 同时将其合约义务确认为负债。另一种观点是按期货合约本身的公允价值确认, 如果期货合约将引起未来经济利益流入企业, 则按将来很可能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金额的现值确认为资产, 反之则确认为负债。这两种观点的本质区别在于确认的对象不同, 前者是以未来的交易为确认的对象, 而后者是以企业所买卖的期货合约为确认的对象。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80号——期货合约会计》 (SFAS80) 曾明确规定, 在期货合约开新仓时无需对合约本身确认。后来, 随着期货会计的发展,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33号——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会计》 (SFAS133) 和《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 (IAS39) 都明确规定企业在成为期货合约的一方时, 必须将期货合约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在我国,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也做了相同的规定。期货合约作为资产、负债进入财务报表需要经过三次确认: (1) 初始确认, 是对期货的开仓交易进行确认, 即当企业成为期货合约的一方时, 企业就应确认金融资产, 同时确认金融负债, 当然还要确认保证金; (2) 后续确认, 是在合约持仓期间, 如果在财务报告期内, 则应对期货价格的变动所导致的潜在资本利得或损失进行确认; (3) 终止确认, 是在合约平仓时对期货交易进行的确认, 即对已列入财务报表的期货何时从报表中予以消除的确认。企业满足以下条件时可以终止确认期货合约:企业转移了金融资产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企业既没有保留也没有转移该金融资产上几乎所有的风险;企业丧失了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

2.会计计量。

(1) 会计计量的标准。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一样, 也要遵循一些特定的标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 (SFAC5) 中, 提出了会计计量的三个标准: (1) 同质性, 即要求会计计量必须保持财务报表上所反映的项目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 (2) 可证实性, 是指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同一事项进行计量应得到相同的结果, 或者计量结果可以互为证实。这一标准要求, 在对会计六大要素进行计量的过程中, 各种判断、计算、摊销和归集的具体方法、步骤不仅要以实际的数据为依据, 而且要有科学的依据。 (3) 一致性, 是指会计计量的方法在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 如果确需变更, 则应将变更的情况、变更的原因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 尽可能消除信息使用者对计量信息可能产生的误解。

(2) 期货合约的会计计量。期货合约所带来的特殊计量问题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计量属性是指被计量对象的特性或外在表现形式, 即被计量对象予以数量化的特征或方面, 其实质是一种揭示事物外在形式的标准。计量属性是在考虑计量单位的基础上, 与某项特定项目相联系, 并用货币单位表现出来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1) 历史成本; (2) 重置成本; (3) 公允价值; (4) 可变现净值; (5) 现值。

期货合约的历史成本是指企业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时支付的与合约价值有关的款项。历史成本始终保持不变, 无法反映期货合约的风险, 在持仓过程中期货价格会发生频繁的变动, 期货合约的价值会随之变动, 同时产生期货合约上的浮动盈亏, 此时如果采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将无法反映期货合约价值的变化, 也不能反映由于合约价值变化而产生的浮动盈亏。正是由于历史成本的上述缺陷不能满足期货合约的计量要求, 因而必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SFAS133明确指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 而且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和债务清偿的金额。如果采用公允价值来计量期货合约, 由于期货合约的公允价值是随着其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 企业将根据期货合约公允价值的变化调整其账面记录, 在企业账簿上反映期货合约价值的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浮动盈亏。

由此可见,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期货交易对企业的影响, 反映期货交易中的风险与收益, 得到的会计信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且由于期货交易存在活跃的市场, 每日大量的交易形成了合理的期货合约价格, 每天期货交易所都要公布大量期货交易的信息, 其中包括期货合约的价格信息, 这些信息增强了期货合约的可验证性, 从而提高了期货合约的可靠性。可见, 用公允价值来计量期货合约可以提供既有较强的相关性又有较高的可靠性的会计信息。

期货会计的会计计量具体包括三个方面: (1) 初始计量。当企业成为期货合约的一方时, 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确认金融资产、金融负债与保证金, 而相关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 后续计量。当期货合约在持有期内发生价值变动时, 应该以公允价值调整金融资产与保证金账面价值, 损失或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金融负债一般不涉及后续计量的问题。 (3) 终止计量。当企业平仓或交割时, 将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因平仓或交割而收到的对价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3.会计信息披露。

(1) 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从广义上讲, 会计信息披露既包括表内披露, 又包括表外披露。所谓表内披露, 实际上就是在财务报表内通过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来反映某一经济事项。狭义的信息披露仅仅指表外披露, 即在财务报表之外通过报表附注和附表的形式提供表内所不能反映的信息, 表外信息比表内信息更广泛。一般而言, 表内披露以定量信息为主, 表外披露则以定性信息为主, 同时也包括一些定量信息。表外披露是对表内披露的补充、说明, 有时候甚至是信息使用者获取有关经济事项信息的唯一途径 (如果该事项尚未在表内确认) 。表外披露有着重要地位, 是会计信息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 会计信息的表外披露又是一种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由于表外披露的信息是在表内无法确认或不易确认的 (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出于企业的估计) , 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一般只强调其相关性而不会过分关注其可靠性, 所以企业在会计信息的披露方面有较强的灵活性。

(2) 期货合约的表外披露。在期货会计发展早期, 期货合约尚未在表内确认, 与期货交易有关的一些会计信息只能通过表外披露的方式予以提供。以SFAS80为例, 由于该准则没有将期货合约作为资产或负债项目予以确认, 为了提供有关期货合约本身价值的信息, 该准则就要求企业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披露期货交易的总金额。对于预期性交易或现有资产、负债或承诺之避险, 应注明被避险项目的性质及会计处理方法。至于期货交易损益, 由于已经在当期报表中得到了确认和计量, 就无需在表外特别披露。SFAS80对于表外披露的要求是对表内信息的一种有力补充,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期货合约不能确认所带来的缺陷。

随着金融期货以及其他衍生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蕴涵的高风险也暴露无遗。为了充分揭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风险, 及时提供相关信息, 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着手制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在制定准则的过程中, 无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都是先制定有关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的会计规范, 然后才解决确认和计量的问题。这一时期FASB和IASB都没有再制定专门的期货会计准则, 期货合约表外披露的问题可以参照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处理。而期货合约的表外披露实际上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期货合约本身和会计政策的描述;二是与套期有关的信息披露;三是有关风险和风险管理政策的披露。综观IASB和FASB有关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可以看出, 金融工具的披露重点已从仅仅对金融工具本身信息的披露转移到风险及风险管理上来, 这证明金融工具 (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 的高风险性正逐步得到人们的重视。

综上所述, 由于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本质上的不同, 期货会计与传统会计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上都有着不小的差异。而随着期货会计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的不断发展,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将期货会计与金融工具会计进行统一规范。在我国金融工具相关准则的规范下, 我国的期货会计规范已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期货市场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

摘要: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本质上的不同决定了期货会计必然独立于传统的财务会计。本文在阐述期货会计研究意义的基础上, 就期货会计的会计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等问题进行分析, 为期货会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期货合约,期货会计,期货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舒苏平, 程呈.期货与期权交易.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欧阳爱平, 冯义秀.证券与期货会计.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

[3].于晓镭, 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循环经济若干问题研究 篇10

一、创新观念, 奠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必须更新发展观念, 理清发展思路, 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 重速度、轻效益, 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 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1. 树立循环经济的生产观。

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循环使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 企业内部要减少物料的使用, 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建立生态工业网络, 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 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 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2.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狭隘观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通过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逐步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树立新的经济增长观。

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 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二、科学评价, 引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1.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

一是理论评价与具体操作相结合。建立评价机制包含两种类型:理论评价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原理入手, 从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操作型评价偏重于研究区域的实用性, 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评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经济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循环经济更加强调资源的节约和高效率利用。因此, 从“3r”准则出发, 设定三个类指标, 建立评价机制: (1) 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 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 改善环境质量。 (2)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旨在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经济总量上实现高速度增长的同时, 提高就业率, 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 (3)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 则是利用各项环境质量指数, 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2. 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

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应考虑五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应包括人均G D P (绿色GDP) , 低能耗、高产出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以工业废弃物和垃圾为生产原料的循环类型企业产值, 循环经济增加值 (指循环经济部门总产出扣除总消耗后所创造的新增价值) 。这一评价体系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应包括单位GDP能耗,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单位GDP耗水量、耗电量等。用以表明单位能源利用率。三是污染减量排放指标。主要包括废气排放率,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 工业烟尘达标排放率等。主要说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四是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率、回用率,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 城市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等, 这一指标体系主要反映资源回收利用水平。五是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主要应包括环保投资指数,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空气质量指数, 绿色能源占总能源比例, 这一指标体系主要反映经济发展对环境的投入和保护情况。

三、完善机制,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 坚持制度创新。

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 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 改变外部不经济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 使企业自觉“循环起来”, 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环节的赢利模式,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政策、合理的费用机制。如政府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收费和税收机制等。只有通过制度安排, 通过市场机制, 企业才会去追求经济的循环。

2. 构筑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撑体系。

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除国家制订法律外, 地方政府要依照法律法规制订政策法规性文件, 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尽管个别企业、个别产业、个别领域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应用和推广, 但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是零碎的, 不全面的和薄弱的, 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比较落后, 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率都比较低。在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对发展循环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直接影响到循环经济的推进。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 对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势在必行

3. 依靠科技, 建立绿色技术设计、开发与应用体系, 形成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 能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应着眼于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材料, 加快对新材料的替代和开发研究, 实施产品“前端”研发、“中端”控制和产品“末端”治理的研究, 加快研究开发低成本的、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产业链延长和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 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循环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型, 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转变观念、建立完善评价机制和循环体系。

高中生物若干问题解析 篇11

一、克隆羊和转基因羊

在高中生物必修本第五章的课后材料介绍中,较详细地介绍了克隆羊多利的产生过程,高中生物选修本第三章《基因工程》中简单介绍了转基因动物,但多数同学对于两者的区别仍然搞不清楚。其实,克隆羊的产生是应用了未受精的卵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体细胞)。它突破了有性繁殖的框架,属于无性生殖。而转基因羊的形成,应用的是受精胚胎,是在受精卵中导入了特定的外源基因,然后把外源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给后代,它属于有性生殖范畴。可见,克隆羊是“复制”生物体,而转基因羊并非“复制”自身,而是产生人类所需的一些新的特殊性状,或是增强本身的抗逆性,或是得到激素等特殊产品。从经济实用角度上讲,转基因羊的价值要大得多。我们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克隆羊多利的性状与哪只羊最相似?“超级鼠”的性状能够遗传吗?

二、拉马克的进化论学说

在高中生物课本中,较详细地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但在一些习题中会经常涉及到拉马克的一些进化论观点。为加深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我们有必要了解拉马克进化论的主要观点: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其理论核心内容是环境的变化是物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拉马克认为“某生物为了适应某种环境而形成了什么结构”、“害虫因接触并抵抗农药而产生了抗药性”、“生活在黑暗中的蚯蚓,由于眼睛长期不用而导致退化”。拉马克的理论没有认清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过分强调生物的“主观意愿”和进化的完整性。而环境作为外因,它可以对生物进行选择,但是它不能决定生物是否能够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因此,环境的改变并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拉马克的观点有何可取之处?

三、光与藻类的分布问题

实例:海洋里随着深度的增加,几种藻类的分布有何特点?这在高中生物课本中未加介绍,要解决此类问题,就必须结合物理光学内容。首先,不同光质的光对水的穿透能力不同,在可见光的连续光谱中,其波长大小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其频率则是由小到大,其穿透能力亦由小到大。也就是说,在红光、黄光、绿光三者中,绿光穿透力最大,红光最弱,红光在海水几米的深处就被吸收掉。蓝紫光的透射深度从理论上讲是最深,但实际并非如此,原因是大部分蓝紫光被海水反射了,所以我们看到的海面是蓝色的。其次,一定要搞清决定藻类所呈颜色的因素。藻类的颜色是其在自然光照下所呈现的颜色,它主要决定于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上。通常,绿藻含叶绿素较多,亦含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绿藻对绿光只能进行少量吸收,并以漫反射形式反射出去,故呈绿色,但它对红光和蓝紫光吸收较多。因此,绿藻生活在各种光均能到达的浅水中,这是一种适应。褐藻除含有叶绿素外,还含有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它可以生活在稍深一点的海水中。大多数红藻虽含叶绿素、藻蓝素等,但一般藻红素的含量占优势,它对红光只能少量吸收,使藻体呈现红色。它生活于红光难以到达,而黄、绿、蓝光能到达的较深海水中,这也是一种适应。综上所述,应该是海水表层多为绿藻分布,其次稍深处应为褐藻分布,较深的海水中红藻分布较多。以此为基础,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继续思考:为何深海中有动物存在,却很难发现植物?

网络会计若干问题探讨 篇12

一、网络会计的概念

关于网络会计概念的定义最早是由用友公司提出的, 他们认为:网络财务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 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实施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新模式。金蝶公司在其2000年网络财务软件白皮书中对网络财务软件的定义为:财务网络软件是能够在局域网和广泛网络的范围内整合使用, 适合远程应用, 支持电子商务服务的财务管理软件。

从以上两个公司对网络会计的定义中, 可以理解为:网络财务是以互联网为基础, 对实施的各种网上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它也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之上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电子商务的一部分, 它用作企业实现财务业务的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等远程业务处理。在动态中会计合算与会计管理, 支出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 改变会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 是企业会计核算走上无纸办公的道路阶段。

二、网络会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 对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

网络会计人员不但要具有正常的财务业务的基本技能, 同时还必须具有计算机操作和软件管理等方面的技术, 针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网络会计还要懂得相关的财政税收、货币银行、国际金融和生产工艺等等。因此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中缺乏具有一定素质的网络会计人才, 网络财务是以自我管理、自我经营和自我约束为特点的业务形式, 在网络的运行过程中没有任何的规范和标准, 也没有人来具体监督控制, 因此就要求网络会计人员不但具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 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和道德水准。

(二)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 每项业务款项都有相关的领导签字、盖章, 最后生效, 有时还不是一个章, 一个人签字。在网络财务的业务中, 这种程序已被颠覆, 在网络环境下, 签字、盖章已没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网络财务业务中, 电子符号代表财务数据, 磁介质代替纸介质。对于企业管理人员来讲, 有关的财务秘密能否被泄露, 相关的信息能否被篡改等。

(三) 网络系统的安全性

在网络环境下, 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获得其他计算机的一些相关数据, 因此在网络交易也是一种高风险作业。如有些别有用心的人, 利用网络开放的特点, 对一些用户进行非法访问, 如果拒绝访问就采用恶意网络攻击、网络病毒手段等进行报复, 这些都对企业在网络上的业务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有些硬件在使用时由于使用不当, 使财务信息丢失等。

三、对网络财务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 提高网络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1. 首先对网络财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及对企业的忠诚度。

2. 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办公自动化操作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 防止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信息丢失等问题, 给企业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3. 对局域网、关联企业网及国际互联网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他们对相关的网络银行、网络交易的认识及操作程序的基本了解, 防止误操作给公司带来损失。

(二) 建立健全网络会计工作的管理制度

要对系统内原始信息和数据要进行严格保存, 无权用户不能随意接触计算机, 对有权用户在非规定时间拒绝访问。对访问的人员不但要有相关领导的批文, 还要认真加查访问的具体项目, 财务人员要进行现场监督, 以防止数据被篡改和丢失。

(三) 加强对网络财务人员的监督, 加大对失职者的惩罚力度

网络财务的应用给企业内部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同时为企业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带来机遇, 在企业内部, 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控制方法相结合, 最大程度的降低信息风险。还要对网络档案的管理及网络业务, 由专人进行不定期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解决问题。对网络作弊, 网络谋利的财务人员加大处罚力度。

四、对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

(一) 在输入数据时, 要保证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对输入的数据、代码要经常进行检查、校对, 根据会计核算的要求和网络系统的特殊性, 可以把同类凭证按照凭证号顺序分别成组进行输入。

(二) 加强对数据处理的管理

可采用集中分散式和授权式两种管理方法。集中分散式是由网络服务器统一对各数据库进行管理, 服务器将这些数据传送到各个工作站, 每个工作站分别在本站处理各自的业务。

(三) 提高网络系统安全等级

1. 系统容错处理。

一般系统容错处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方面。从现有网络工作程序分析, 网络协议采取了一系列容错和纠错处理, 从宏观上保证了信息传输过程的可靠性。微观上要根据实际环境设定它的纠错程序。

2. 安全体制管理。

它的特点是存取控制, 就是把用户信息读写或者修改权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一般为三级。

3. 安全保密技术。

对病毒的防御方法通常采用防火墙技术进行防御, 它可以将包括病毒在内的非法入侵访问抵挡在内部网络之外, 从而起到对内部信息的保护作用。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网络会计理论不断完善, 网络财务将朝着集成化、多元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它将更好的满足现代企业快节奏发展需要, 网络会计这一新兴的科学必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生力军。

参考文献

[1]范益琪.制约网络会计发展的瓶颈和采取的相应措施[J].经济师, 2002 (8) .

上一篇:家庭文化教育下一篇:证人保护制度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