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2024-10-20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通用12篇)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1

当今社会,大部分中学生会选择中考过后上职高的路,然而,大部分同学刚进入职高时,都是成绩较好的,但慢慢的成绩正在退步,究其原因,是不会学习,无法适应职高的教学模式。

其实学习始终是指向人的发展,职高的学习也不例外,职高的学习也是指向个人潜能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但是,这种学习不是盲目的,无论是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基础课的学习,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再加上通过自己的自学或请教老师,唯有如此,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变为自己的知识。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老师课程的改革,必然牵动学生学习的深刻变化,它需要为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出响应。因此,学生的学习化是老师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成功改革的必然表现与结果。

纵观职高的课程学习,我们发现它与“学习化”的要求相距甚远:侧重灌输知识,把课程视为“知识源”,又把知识视为教学的唯一中心,老师是知识的“恩赐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习中,教师“掌握”着课程,“主宰”着学生。

学生的学习过程无人问津,主体地位和主体精神无从谈起,思维力被捆缚,积极性受压抑,学习情绪被恶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树立正确的课程学习观。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绝大多数到职高学习的同学都要掌握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一方面可以解决今后的生活问题,令一方面也能为企业的生产配备相应的人才。

从现在的教育制度来看,只有少部分的同学将来有机会接触高等教育,绝大多数职高的同学会选择毕业后直接工作,但是,现在很多职高的学生无法适应职高的学习方式,因此很多同学都不能把老师上课所讲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

因此,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成为职高学生的学习的要点。

鉴于此,笔者仅从本班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及本专业(五年制高职电气工程)的第一批毕业生的工作提出职高课程学习的几点看法:

(1)认真对待基础课

很多专业的职高对基础课要求较大,特别是学理学,工学的,但不少学校讲的基础课只是最简单的,就拿本人来说吧,本人的专业是电气工程专业,对基础课的设置仅有两年时间,讲的只是最简单的,所以很多学生在后来的时间里学习专业课很吃力。

因此,作为学生本人应该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一些对专业有用的基础知识,作为老师,应该主动辅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学习有价值的基础知识,为专业课服务。

(2)专业课,应注重能力

理论毕竟和实践相差很大,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亲自动手操作的话,是不会变为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实践中的学习更是有用的学习,但是,我们的专业课学习不能仅靠老师的上课来变为自己的知识,也应该像基础课那样,自学书本上一些没有但有用的知识,最后动手操作几遍,加深对其印像。

其实无论是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基础课的学习,都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个人学习方法不同,但本人建议专业课应该利用假期到外以学徒的方式拜师于那些专家或有经验的技术工作者,跟他们多学多练,从而煅练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况且经过五年的校园生活,很多同学会对社会,对自己,对工作都会发生一些改变,社会的很多东西,很多技术,很多产品都在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否跟的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是对自己将来工作一个重要的因素。

因此,作为学生本人应该利用假期到人才市场或大集团公司作一个行业调查,每年的6月都会有从高等院校走出来工作的毕业生,他们所学的专业如果和你一样,那么此时,作为职高的学生,应该去调查一下在同一个专业下,大学生和职高生相差在哪里,以及用人单位对这个专业的人需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行业标准,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行业会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在行业的发展中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紧跟行业发展,为自己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

例如:本校本专业05级的学生已经毕业,他们毕业后的路无非就是三种:

(1)专升本

再到大学里继续升造,获得一张本科文聘,许多职高的优秀学生认为或许本科文聘找工作比职高的文聘要好找,况且自己学的专业又是一个实用的专业,毕业后的待遇应该还是不错的。

(2)直接工作

工作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同学此时大可不必烦恼,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岗位,即使不是理想的,他们也会慢慢的适应自己的这一份工作,如果知识水平不好的同学,他们的家长会发动关系,为他们找一份工作,只要他们自己努力,相信不会比工作能力强的同学差。

(3)从事非本专业

有的同学对自己所学的这个专业不感性趣,甚至有的同学在校五年对自己的专业到底是什么都不知道,当初选专业时都是父母选的,他们在学校五年只为一张毕业证书,出去后有的去做推销员,有的自己创业,还有的甚至就在家待业,对于这一类的同学,老师为他们的辅导显的多余,也没有这个必要。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对于其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是终身大事,不光是学生时代要学习,将来到了工作岗位也不断的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新科技,只有不断的补充自己的行业知识,你才能在自己所在的行业岗位上做出一番业绩,一个人要去拼搏,敢拼才会赢,职高的学生如果想将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番业绩时,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做到以能力为本位的学习,争取有更大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职高的教学模式出发,简单阐述了对职高的课程学习中的思考,如基础课怎样学习,怎样煅练专业能力等。

关键词:学习,能力,就业,行业调查

参考文献

[1]http://cdfcedu.com

[2]王月成.谈谈对职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和思考.《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12期.

[3]王本陆.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理论之争[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李玫.我市全面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N].深圳特区报,2007年.

[5]陈文博.创新建构新型教师教育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3年.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2

十余年来,使“戏剧教育”以普适的状态进入幼儿园课程体系,一直是笔者及笔者所带领的实践研究团队的追求。这既是儿童戏剧天性使然,也是西方以及中国港台地区儿童戏剧教育蓬勃发展使然。然而,我们在幼儿园进行戏剧教育课程的行动研究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一线教师对儿童戏剧教育的迷思和困惑。在此,笔者拟对教师们提出的几个主要问题作出回应。

问题1: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自发的角色扮演行为,这种行为以及我们已经在开展的表演游戏、童话剧表演等是不是儿童戏剧活动?戏剧性游戏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戏剧游戏有什么异同?

回应:儿童戏剧教育具有广泛的内涵

笔者自2000年开始对儿童戏剧教育进行探索,当时虽然我国幼教界已有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包括木偶戏),但是“戏剧教育”(drama education)这一概念尚无人提及。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早已通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在进行戏剧教育了,只不过没有使用“戏剧教育”这一概念。从国外来看,起源于美国的“创造性戏剧”、发端于英国的“戏剧教学”(也有人翻译为教育戏剧)和“剧场教育”,都凸显了“戏剧”或“剧场”这一概念。为了与国际学术接轨,笔者在2003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戏剧活动”的概念,在2005年又将其发展为“戏剧教育”。

儿童戏剧教育具有广泛的内容,不仅包括我们熟知的角色游戏、表演游戏、故事表演、童话剧表演,还包括一些我们不太熟悉或不太关注的内容,比如“戏剧游戏”(drama game)和“戏剧性游戏”(dramatic play)。“戏剧游戏”是教师设计和引导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性游戏,旨在鼓励幼儿运用戏剧符号(表情、动作和言语)表达,以达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它包括放松游戏、感知游戏、模仿游戏、想象游戏、造型游戏、控制游戏和专注游戏等。“戏剧性游戏”则是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基于幼儿已有的角色游戏发展而来的。幼儿常常会在娃娃家、医院和超市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角色游戏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有性格的、超现实的角色(比如怪兽、仙女等),发展出较为复杂的现实或虚幻的情节,创设更为多样的场景变化,从而使这些游戏具有更为明显的“戏剧性”。但是,由于这些游戏还不是表演给观众看的,仍属于游戏范畴,因此被称为“戏剧性游戏”。其实我们从这两个概念的英文原意也能看明白,戏剧游戏是“game”,是教学性的,戏剧性游戏则是“play”,是自发性的。儿童戏剧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意指支持和鼓励儿童用戏剧符号(表情、动作、声音)表达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识与思考的戏剧艺术教育实践活动,而不论其是属于游戏还是教学活动。

问题2:在幼儿园已有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和实施怎样的戏剧教育活动?怎样将戏剧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已有课程加以对接?

回应:幼儿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嵌入不同形态的戏剧教育活动

戏剧是一种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样式的综合艺术,最容易与其他艺术样式整合。戏剧教育正是因戏剧艺术的包容性而呈现出多种形态的,它既可以作为专门的艺术领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与其他学科领域整合,成为学科领域教学的一种策略。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戏剧教育取向,即“本质论”和“工具论”。

有些幼儿园觉得自己的园本课程已经比较完善了,担心戏剧教育无法融入已有的幼儿园课程。这里要说明的是,戏剧是幼儿的“一百种语言”之一,戏剧教育应该是幼儿园完整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反过来说,没有戏剧教育的幼儿园课程就是不完整的教育。幼儿园可以结合已有的课程,根据现有的师资条件,采用多种思路来设计和实施戏剧教育活动,万不可千篇一律。

思路一:从戏剧游戏切入

如果教师对戏剧教育还不是很了解,没有相关课程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妨从组织简便易行的戏剧游戏开始做起。戏剧游戏的价值是多元的,它有助于幼儿认识与运用自己的身体、认识与表达情绪、进行想象与探索、提高团体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多个过渡环节中运用具有不同特点和作用的戏剧游戏。比如,在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或自由游戏结束后,可以开展有助于幼儿情绪由亢奋恢复到平静状态的放松游戏;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前,可以让幼儿玩一些专注游戏,让身体感官与情绪状态、语言与思维聚焦于某一专门任务;在一些等待环节,可以让幼儿玩一些趣味性强的造型游戏、控制游戏。

思路二:从角色区的角色游戏出发,开展戏剧性游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促使幼儿园更加关注幼儿的自主游戏。我们可以在角色区的角色游戏的基础上开展戏剧教育活动。教师可以注意观察幼儿在已有娃娃家、医院、超市、餐厅、银行等角色游戏的基础上可能发展出哪些戏剧性游戏。当然,戏剧性游戏不仅发生在角色区里,在其他区域活动、户外自由活动中,孩子们都有可能自发地玩戏剧性游戏,教师应加以接纳,给予支持。

思路三:一学期内在全班开展一个戏剧主题活动

如果幼儿园在实施主题课程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可在一个学期内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戏剧主题活动,一般可安排在第一学期的12月、第二学期的5月,以便将主题活动的成果作为新年或儿童节展演的内容。戏剧主题活动围绕某一主题展开,幼儿和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在时间安排上,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应贯穿于一日活动,而戏剧表演则可在半日活动中进行。

思路四:开设戏剧工作坊

戏剧教育活动的开展有赖于教师戏剧教学素养的提高。如果个别教师在戏剧教学方面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专长,就可以开设小型的戏剧工作坊,邀请8~10名幼儿参与。戏剧工作坊的内容可以来自幼儿园课程中的相关主题,也可以是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或这一阶段遇到的问题。比如,教师发现某个幼儿在玩游戏时总被大家拒绝,原因是他的卫生习惯不好,教师由此设计了“丑丑猫”的戏剧工作坊。孩子们扮演小白猫,在与教师扮演的丑丑猫的互动中,理解、帮助并接纳了丑丑猫。戏剧工作坊是教师作为引导者,带领小组幼儿进行的戏剧创作活动,表演者不需要表演给观众看,没有压力,只要尽情表达与交流、思考与创作。

思路五:在其他学科领域中采用戏剧教学策略

戏剧教育因其具有包容性,最容易和语言、科学、健康、社会、艺术等学科领域整合。目前,戏剧教学策略在语言领域运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在故事教学和绘本阅读教学中。其实,在其他领域中运用戏剧教学策略也可促发幼儿的体验与探索。比如,在科学活动中,用身体表现沉与浮;在健康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偏食带来的问题;在社会活动中,以戏剧表演的方式探索分享、友爱、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在美术或音乐活动中,将身体的表达与美术、音乐符号整合起来。

总之,戏剧教育进入幼儿园课程可以有不同的思路,这为幼儿园戏剧教育课程的普及提供了可能。

问题3:有人说戏剧教育就是帮助幼儿进行戏剧表演,那么在幼儿园戏剧教育的内容中,戏剧表达、戏剧创作与戏剧表演究竟是什么关系?我们看到有些幼儿园实施的戏剧教育虽然比较封闭,但最终呈现效果比较好;而有些幼儿园不倡导机械排练,也不追求复杂的服饰、逼真的道具等,尽可能做到低成本、原生态,但最后幼儿的表演往往没有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既有过程又有结果呢?

回应:戏剧表达、戏剧创作的过程性经验有助于戏剧表演

将儿童戏剧教育等同于“戏剧表演”,是对儿童戏剧教育的误读。在西方学界,对于学前儿童戏剧教育要不要表演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不要戏剧表演,认为六七岁前的孩子还没有观众意识,即常常背对观众“表演”,而且表演及为了表演而进行的排练会带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另一种是要戏剧表演,认为虽然孩子还没有观众意识,但是不追求效果的戏剧表演具有多元的价值:给予孩子们舞台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舞台展示的不同寻常以及观众的鼓励,逐步消除在集体面前展示的紧张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等。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保留了戏剧表演的内容,同时将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依次纳入儿童戏剧教育内容体系中。

我们反对教师一味追求表演结果,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封闭性的排戏上,强调教师要在和幼儿共同“做戏剧”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体验与探索,使得每个幼儿都有各自的“位置”,创作出自己的戏剧,实现过程与结果的对话。过程支持了结果,结果也来自过程,正如历经一个月左右的“戏剧主题活动”,幼儿在其中获得的戏剧表达与戏剧创作的经验最终融入到了幼儿的戏剧表演中。由此,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三者就形成了一种依次促进的循环关系,过程性的戏剧表达和戏剧创作促成了幼儿自己的戏剧表演,尽管这种表演仍然处于“稚拙”的状态。

英国著名戏剧教育学者Gavin Bolton(1998)认为,“当一名孩子进入假想时,他(她)是在透过对话的试验、情节的试验、动作的试验去重塑他(她)所知的世界中所反映的那些规则――并去观察其中的自己”。这里的“试验”正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会引发意料之外的结果。例如,在小班幼儿阅读《鼠小弟吃苹果》后引发的戏剧主题活动中,教师入戏扮演了鼠小弟,“鼠小弟”因为够不到树上的苹果而发愁,这时家里的电话铃响了,教师设问:谁打来的电话呢?会说些什么呢?孩子们纷纷回答:猴子、长颈鹿、大象等。这不正是一种对话的试验、角色的试验吗?教师事先没有限定戏剧的角色,更没有告诉幼儿角色之间的对话,仅用“打电话”这一戏剧教学策略来支持幼儿的探索:角色来自幼儿已有的阅读经验、生活经验、个人的想象;对话内容来自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想象。这里没有教师“教”的过程,只有教师引导下的幼儿探索的过程,最后的情节创作具有幼儿独特的视角。随后,在幼儿分组自选猴子、长颈鹿、大象等角色后,一出帮助小老鼠够苹果的戏上演了:电话里陆续传来不同动物的说话声,只是有的与小老鼠对话更丰富些,有的简单些;从出场的动作、神态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谁是猴子、长颈鹿、大象,它们用各自独特的本领帮助小老鼠够苹果;最后苹果够到了,小老鼠和动物们开心地品尝苹果。

我们以何种眼光看待幼儿的戏剧表演,这一点很关键。幼儿的戏剧表演与成人的、专业的戏剧表演相比,肯定相距甚远,甚至看起来有些混乱。但是,当我们像看待儿童画一样看待幼儿的戏剧表演时,那种“稚拙美”就会显现出来。比如,“稻草人”一步一摇地慢慢走,没有跟上同伴,原因是稻草人好长时间没有走路了;本来不会说话的“雪人”突然说起话来,原因是雪人肚子里有录音机。

问题4:幼儿园的戏剧教育活动具有开放性、自娱性、游戏性,这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怎样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素质?

回应:幼儿园教师以“双面人”身份逐步提高自己的戏剧教育素养

教师在戏剧教育中具有“双面人”身份,既要以教师身份与幼儿互动,还要入戏扮演各种角色。教师所扮演的不同地位的角色在戏剧活动中可以起到不同的引领作用。

(1)权威角色。权威角色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比如老猫、狐狸、敌军的将军,教师通过对这些角色的扮演可以完全操纵戏剧的发展方向,比如教师扮演的“鼠妈妈”可以决定何时去偷吃食物、何时回家等,尤其可以帮助缺乏相关经验的幼儿。

(2)次要领导人。这一角色有时是相对的,当两个权威角色同时在场时,其中有一个是相对次要的领导人,比如“圣诞老人”比“破坏书的孩子”地位高,将决定是否给他礼物。教师扮演次要领导人,把更重要的角色让给幼儿,一方面鼓励幼儿站在权威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引导幼儿自己决定戏剧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发挥辅助作用,支持幼儿扮演相关角色。

(3)团体中的一员。在戏剧教育中,幼儿经常集体扮演同一角色,比如全班幼儿扮演偷吃的老鼠们、被狐狸抓住的小猪们、士兵们。而当教师扮演“团体中的一员”时,教师的角色地位就大大降低了。教师把重要的和次要的角色都交给幼儿,这是对幼儿的信任与解放,同时可以辅助团体的扮演,积极与其他角色互动,并随时观察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出戏予以指导。

(4)无助者。教师扮演无助者,即地位最低的角色,比如害怕过桥的小熊、被老猫抓住的小老鼠、被孩子们扔来扔去的“书”,教师一改以往的权威形象,有助于激发幼儿同情弱者、乐于帮助的情感,并给幼儿戏剧创作以最大的空间。

教师“双面人”身份的转换是戏剧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特性所在,也是教师需要应对的最大挑战。做好了这个转换,就意味着教师最本质、最核心的戏剧教育素养的养成。这里对于如何进行“双面人”身份的转换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采用“倒推”的策略考虑身份或角色转换的情形。教师可先思考幼儿在戏剧教育中需要什么地位的角色,然后“倒推”出自己应扮演的角色,比如幼儿经验比较缺乏时就需要扮演地位较低的角色,相应地教师的角色就要处于高或中等的地位,一般是权威角色或次要领导人角色;反之亦然。

其次,设计与运用入戏或出戏的象征符号。教师可以采用声音模仿、服饰或道具装扮、动作模仿、言语告知等不同象征符号,与幼儿建立“契约”,比如,教师捏着鼻子说话,就是大灰狼;戴上帽子就是爸爸,脱下帽子就是教师;偷吃食物就是小老鼠,站起身来就是教师;直接告诉幼儿“变变变,我现在是一只贪吃的小花鸭”“变变变,我又是某某老师了”,等等。

再次,预计并合理应对处于不同角色地位时的突发情况。比如,在一个大班小组进行的戏剧工作坊“盒子里的猫”中,教师扮演了地位较低的“丑丑猫”,一个能力强的女孩子扮演了猫女王,结果猫女王指挥着小猫们玩这玩那,就是不理会“丑丑猫”,教师当时完全没有料到会如此,场面完全失控。这时,教师需要及时调整:出戏、与猫女王继续互动、强调猫女王的职责等。反之,教师扮演地位较高的角色,如扮演老鼠妈妈,当有的小老鼠总是不听老鼠妈妈的建议,发出很大的声音时,老鼠妈妈就可以和其他小老鼠协商,并提出这样的戏剧教学“契约”:发出很大声音的老鼠不能外出偷食物,因为这样会引来大猫。

关于在线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在线教育;数字出版;教材出版;知识点教育、

【作者单位】杜恩龙,河北大学出版研究所;杜川,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

一、在线教育竞争强手如林

我们经常谈出版的数字化转型,无论是教育出版还是其他出版,向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转型的大方向是对的。教育出版的重要出口就应该是在线教育,在线教育也属于内容服务的一种形式。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不再是学校和教育出版社的事情,任何人都可以从事在线教育,没有任何准入机制。现在教育出版机构面临的最强劲竞争对手是互联网巨头,它们资金雄厚,在在线教育领域一掷千金,几十亿、上百亿元的投资对他们来讲不是问题,再加上他们在互联网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得教育出版机构毫无优势可言。

近年,互联网巨头都瞄准了在线教育市场。海外,苹果iTunes U开始进军在线教育,主要提供开放式教育资源;谷歌也建立了Google Doc在线学习系统。国内,互联网三巨头BAT纷纷进军在线教育。2014年2月,阿里投资1亿美元加盟Tutor Group;2014年8月1日,腾讯与新东方联合成立北京微学明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8月5日,百度收购在线教育传课网。此外,阿里巴巴推出淘宝同学,腾讯开设腾讯大学,百度推出百度知心。

互联网是一次革命,几乎打破了所有的传统行业边界,如果我们再用传统的专业分工思维考虑问题,无疑是作茧自缚。虽然,互联网企业并不掌握优质的教育内容,但是,它们可以花重金购买,也可以重新生产,或者通过协议聚合内容。正如中国知网不生产内容,但是它能够聚合内容,成为典型的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现在几乎没有哪所大学敢不购买中国知网的数据库。今日头条也不生产内容,但是仅仅经过3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老二,靠的就是聚合内容。

在欧美在线教育市场,以培生、圣智学习等为首的几大教育出版商已经垄断了付费教育资源市场,中国的教育出版机构在付费在线教育领域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国家教育出版机构组建了很多在线教育平台,但是市场知名度都不如其他行业组建的在线教育平台。无论是沪江网校、网易公开课,还是一起作业网、学霸君、作业帮、学而思网校、猿题库都不是出版机构创建的,这是需要出版同行认真思考的问题。一起作业网由真格基金徐小平等人投资,2015—2016年连续两年在数字出版年会上大规模做宣传推广,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在很多小学普及。

二、在线教育课时长度多长为宜

目前,全球传统课堂的课时长度几乎都是40—50分钟,没有人认为不合理。但是,科学研究却表明40—50分钟的课时长度并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1996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约安·米登多夫和阿兰·卡利什在《国家教学论坛》就发表了一份详尽的关于学生注意力的报告。他们发现学生需要3—5分钟才能静下心来,在之后的10—18分钟内精力非常集中。之后,不管教师讲得多好,不管课程多么吸引人,学生还是会走神。虽然之后学生还能再次集中注意力,但集中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课程即將结束时,集中的时间只有3—4分钟。可是,却没有学校愿意把课时长度降低到15分钟以内。

在实体教学中,教材编写、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教师计酬等都是基于45分钟课堂,如果把课时长度都改成15分钟,那么教学管理、教材编写、教师薪酬等都要相应改变,这相当于一场教育革命,不要说技术上如何实现,恐怕教师、教学管理者都很难接受,阻力不可想象。但是,在线教育很多是在实体学校以外进行的,还没有完全进入现行的教育体制,可以不受这样的限制。现在很多在线教育的课时已经调整为15分钟以内,这需要教育出版机构关注,尽早采取应对措施。

当下,很多在线教育平台的视频课程仍是传统课堂的翻版,大多数为40—50分钟,1小时的也不在少数,有些甚至长达2小时。这样的时长往往让人感到疲劳,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笔者在超星学术视频看到很多课程在20分钟以内,应该说这样的设置是合理的,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爱课程网的视频课程时长多为30—50分钟,基本是按照现实课堂设置的。

三、纸质教材的存亡问题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教材,尤其是中小学教材一直是出版业的主要收入来源,出版业最关心的是纸质教材的存亡。那么,在线教育究竟会对纸质教材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1.知识点教育挑战纸质教材的存在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教材并非教育的必需品。早期的人类教育没有教材,工业化革命以后,班级教育的出现才产生了教材。未来教育是否还需要教材,答案恐怕是未必。教材是系统化的知识点。在传统教育形式下,对中小学阶段教育来说,往往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人使用统一教材。在以纸质媒体为主要传播介质的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教材。随着互联网高度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我们已经完全能够实现为每一个人单独定制教材的可能。这些教材由计算机软件来完成,不需要印刷,而且还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进展随时调整。这就是智能化推送与测试系统,也叫作知识点教育,美国的可汗学院就是采用知识点教育。

再往前展望,甚至可能没有教材的概念,因为新的学习资料都是根据学习者掌握程度随机生成的,实际上已经没有了教材。在线教育的发展使传统的教材观念、教材盈利观念都受到极大挑战。一旦智能化教育全面推广,纸质教材就可能没有存在的必要。当然,现实发展比技术实现要缓慢得多,欧美的教材定制也仅仅发展到章节的定制组合,也就是根据教师的要求可打乱教材的章节排列,还没细化到对整本教材知识点的重新组合。

2.实体学校的消失,伴随的可能是教材的消失

职业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4

一、职业教育的定位

要搞好职业教育, 关键是其自身的定位, 也就是把职业教育摆在怎样的一个位置, 弄清它在社会扮演什么角色, 履行什么职责, 完成什么使命。

1.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

与学历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的着眼点要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突出教学的趋向性。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新岗位的职业能力, 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其次是强调教学的实践性。职业教育是面向职责的能力教育, 因此, 所学知识的实践运用应该是职业教育的指挥棒, 职业教育不再是培养刻意性的学术型人才, 而是培养面向岗位的实用型人才;再次是兼顾教学的随机性。在新岗位上岗前、岗位调整、业务范围变更等时机, 对于不能够很好适应新岗位需要的人员都应进行职业培训、职业教育。

2. 职业教育的效果要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来检验。

职业教育就是为用人单位这台大机器制造合格零件的一个加工站。那么, 这个加工站工作成效的评价, 就要看它制造的零件合不合格、实不实用。在受教育者职业能力综合评估上, 要以院校主观评价与用人单位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形式, 以用人单位为主体, 遵循“教训一致”、“训用一致”的原则, 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价。

3. 职业教育要瞄准未来需求。

现在有个时髦的词叫“需求”, 企业在讲需求, 政府、事业单位也在讲需求, 只不过企业关注的是顾客的需求, 而政府、事业单位关注的是民众的需求。所以, 从这个角度上讲, 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局限于以往任职者经验的传输, 而要把满足用人单位所指向的顾客的需要, 放在职业教育的突出位置。这里包括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技术能力、服务水平等要素。

4. 职业教育的目标要“三位一体”。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适应未来岗位要求为导向的, 但同时要关注两个问题:用人单位需求、个性需求。仅仅强调用人单位需求体现的是一种功利性。职业教育既然是一种教育, 那么, 它就要为人的一生发展打基础, 所以要兼顾个性需求, 即注重人本性的目标。职业教育不能被动适应用人单位岗位的需要, 而应该是通过职业教育, 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去设计自己的未来发展。

5. 职业教育的专业要以职业为导向。

胜任本职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严格地讲, 职业教育的专业不应该叫“专业”, 它来自于对职业群、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或者态度的共同点, 是一种用于教育的职业, 并非照搬岗位的具体职业, 因此, 它应该是“教育职业”。由于经济变革的加剧, 职业经常发生变动, 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 也在经常发生变动, 因此, 用相对动态的“教育职业”的概念, 来称呼职业教育的专业更为贴切。

二、职业教育的参与式办学

要做到这一点, 单纯依靠院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 还要借助多种力量。

1. 要形成多方合力。

政府、院校、用人单位、科研单位要形成合力, 都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尤其是作为用人单位的政府、企业、事业单位, 对专业设置、人才评价等问题, 要让他们多参与意见。用人单位最有权力、最有资质向院校提出自己的要求, 说明自己的需要, 并建立一个职业反馈响应机制, 通过毕业人员的职业情况反馈, 使院校能够随时掌握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 使院校培训的人才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现实工作和长远发展的要求。

2. 要加强人才流动。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与用人单位, 要建立人才交流机制, 通过用人单位优秀在岗人员的现身说法, 使教学更具说服力和实用性。一方面, 院校教师要赴用人单位工作学习, 丰富自身的职业经验;另一方面, 用人单位的优秀在岗人员, 可以以准教师的身份, 赴院校授课。用人单位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应该为此大开方便之门, 解除此类人员的后顾之忧, 使任职院校与用人单位在人事交流上形成一套完善齐备的机制。当然, 这样无疑会给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带来一些难度和繁杂, 但这种机制的优点突出, 值得一试。

3. 要扩大实施范围。

职业教育的范围要扩大, 不应该单单局限于某一个领域, 而应该扩展到用人单位的各个角落、各个岗位。某一个岗位缺编, 选人的标准主要还是要依据其基本素质。这样一来, 对新上岗的人员来讲, 新岗位的主要工作、需掌握的职业技能等等, 就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培训。由于用人单位人员的流动和其职务的不断提升, 每一名工作人员总在不断地调换新的岗位, 而以往遇到类似情况, 或是通过老同志偏执一端的“传帮带”, 或是新上岗人员自顾自的“自学成才”。结果, 无论是前者, 还是后者, 很难达到岗位的需要。所以, 在人员调整配置的时节, 对任何一个新上岗人员, 用人单位都有对其进行岗前培训的义务和责任, 分类合并, 各授所需。

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改革

职业教育的课程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教育追求的不是学科内容的系统化, 也不是学科结构的系统化, 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

1. 确立课程改革的三种观念。

一是课程目标的能力观。职业教育是以适应未来岗位要求为导向的教育, 职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它所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由三个能力来构成:技术能力、学习能力、人际能力。技术能力即掌握知识和技能;学习能力即能够使工作知识得到不断地丰富和更新;人际能力即学会与人共处和协作。其关键能力是当其就职岗位发生变更时, 受教育者能够依靠自身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 能够重新适应岗位的要求。

二是课程内容的基础观。职业教育也需要打基础, 如专业基础、文化基础等。建筑学的基础观, 认为楼房的高度与地基的深度直接相关, 地基深度不够, 楼房高度就达不到;而生物学的基础观, 则认为人是不断成长的生物体, 基础不完全是事先打好的, 在强调核心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随着其自身的不断成长, 其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 从而使人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设计自己, 在动态的过程中充实自己。

三是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过程观。关于课程的实施和评价, 职业教育要求要关注过程和局部, 要把只关注“最终评价”, 转变为最终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要关注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动态的过程;要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的评价方式, 多关注“个别评价”, 把重点放在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特色。总体来讲, 也就是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和评价要从重视显性评价向重视隐性评价转移。而职业教育的趋势与特色, 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评价, 它们是隐性存在的。

2. 调整课程内容的排序标准。

一般来讲, 课程结构变化大致经过了四个阶段:学科体系型课程结构, 它以突出分科为特点;学科整合型课程结构, 它以突出综合为特点;专题导向型课程结构, 它以突出专题为特点;职业体系型课程结构, 它以突出职业为特点。从分科课程到综合课程出现了量变, 但是学科的基本课程形式还存在, 只是在内容上进行了综合。当从综合课程向专题课程变化时, 质变就开始出现了。虽然知识的总量未变, 但知识排序方式开始出现变化。当从专题课程到职业课程变化时, 主要是在质量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应该使课程结构配置, 呈现鲜明的职业特色。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5

教育司赴江苏调查组

近二三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向结构、层次改革的深化,以及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的需要,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地位不断提高。农业战线的职业教育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这是中央领导同志所反复强调的。

1995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考察江西、湖南农业后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说到农民群众渴望掌握农业适用技术,而农业科技服务同这种需求有大矛盾时,指出:“必须上下结合,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尽快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为农业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培养出大量急需的初、中级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之后的几年,江泽民总书记对此每年都有重要的讲话和指示,特别是1997年江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切实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这里指的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当然包括农业职业教育在内。可见农业(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地位之重要。

江苏省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进行农村全面教育体系改革的试点,取得丰富的经验。为了及时了解农村、农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新动向,指导教育司的工作,我们在江苏省进行了为期12天的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对人才需求的调查。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江苏农业经济和农业(村)教育的若干新动向

1.农业的干部教育、农广校教育、绿证培训及农业职业高中受到地方的高度重视,地方舍得向这些教育投入

以淮阴市洪泽县为例,1997年县委决定借助农干校、农广校、农函大及与高校联办的中专班3年内使所有的村书记和干部均达中专水平,其中50%要达到大专水平。经过调查了解,这个县之所以对农业干部教育如此重视,主要是:(1)基层班子建设的需要;(2)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乡镇企业)的需要;(3)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是淡水养殖业对人才的需要;

(4)推广农业新技术的需要。尽管这个县经济状况还是“吃饭财政”,但是县里仍然每年拿出相当数量经费改善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据了解,1997年6月在海安召开省职教工作会议后,江苏省教委对职教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职教,省政府每年投入5000万,主管部门和地方均按100%和50%匹配。江苏省的绿证教育虽然仍在试点阶段,但调查组所考察的洪泽县、常熟市和昆山市,县里对绿证培训均极其重视。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县、乡两级干部有这样的认识:“因为人多地少(人均只有六至八分地)耕地资源十分珍贵,因此只能发包给有技术、能充分发挥土地生产潜力的绿证持有者来种。”受训对象主要是种养大户和村干部,严格按照绿证要求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他们认为这样能够培养“永久牌”农村人才,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益。

2.江苏(尤其苏南)农业现代化对村干部、种养大户以及科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要求大大提高

江苏省已提前完成“农村扫盲”和“普九”两大任务,并提出在本世纪末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要达到70%。目前农业劳力的平均受教育数全省为7.4年,苏南早已达到7.8年。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干部、种养大户和农技推广人员的科技素质的要求大大提高。以地处苏中地区南部的海安县为例。该县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可由以下5 个指标清楚地得到反映:(1)产棉乡基本实现“双膜化”;(2)小麦(半)精量播种率达70%;(3)麦、稻、棉全部实行“无草害工程”;(4)粮棉油综合种子统供率88%;(5)小麦、玉米和水稻亩产水平分别达300、400和550公斤。该县农业系统近年来下大力气培训农技人员。目前县、乡两级的农业科技人员269人中,60%的已有大专以上学历。苏南的苏州地区,种植大户一般承包150至200亩田,由于单产水平不同,年纯收入在7000元至7万元不等。总的看虽均比在乡镇企业收入高而稳定,但差异亦很大。因此种植大户均特别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县、乡也有明确的要求,只有有技术、受过绿证培训的农民才有资格当承包种田大户。

3.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的概况,苏南地区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困难

1997年8月,在连云港农业产业化会议后,全省筹建100个大型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集团,其中30个由省政府直接抓。包括现已具相当规模的连云港如意集团,徐州维维集团,徐州大地集团,镇江龙山集团等。值得注意的是农业外资合作项目近年迅速增加,全省现已达800 家,协议利用外资8亿美元。其中大量的是农副产品加工、出口,有100多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总的趋势看,由于原料基地的优势,目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人均耕地相对多的苏北地区优于苏中,苏中又优于苏南。加上苏南地区由于多年来的乡企(“苏南模式”)同农业无甚关系,因而目前在农业产业化方面面临重重困难。大体上,江苏的农业产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以海安为例,该县养禽业久已闻名全国,即在1982年前后已有“百万雄鸡下江南”之举,现年出栏肉鸡已达4000万只,是当年的20多倍。尽管已经起到支柱产业的作用(农民收入方面),但是从良种、饲料、屠宰加工、流通、技术服务方面,至今仍处于“遍地开花”局面,没有能够形成强大的产业集团。又如高邮市的双黄咸鸭蛋全国闻名,又有高邮湖得天独厚的条件,但至今亦未形成“成气候”的养鸭产业集团。正如省农业厅在调查盐城、南通市的报告中所说,“农业产业化尚停留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刚刚迈出建原料基地的第一步,对如何向开拓市场、促进流通以及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更深层次的发展,还缺乏整体思考。”另一个动向是由于1997年江苏省农民人均收入增幅放慢,各地都把农业产业化作为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省里要求苏南、苏中和苏北农民人均收入1997年分别增加500、400和300元,但实际仅实现增200元左右,特别对目前农民人均收入已达5000元以上的苏南地区,面临乡镇企业不景气,更急需在农业产业化上寻找出路。海安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提出,到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新增部分40%以上要来自农业产业化。反映出地方对农业产业化的企盼。

4.江苏省农村职业教育“1122工程”对农业中专的严重挑战及其提供的机遇

所谓“1122工程”,就是到2000年江苏省要建设100 所重点职业中学,其标准是每所职中要有1万平方米的建筑,2000名在校生,年办学经费达到200万元。在这100所重点职业中学和现有的一批职中当中,相当数量的有农业教育。

江苏省的农业中专在经历了1983年单独招生、1993年扩大招生规模和调整结构,以及1997年改革分配制度,培养人才适应多规模三个重大转折,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硬件”建设方面普通达到相当水平。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省农业厅这种部门直接领导的体制日益显露出缺乏地区(方)行为推进和市场行为推进的缺陷。加上农业中专尚未同教委系统领导的农村教育体系改革紧密结合,以致目前遇到来自农村职业中学的严重挑战。这次调查中我们十分震惊地发现,江苏省农业职业中学的办学规模,发展势头,“硬件”条件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在所考察的3所列为国家级重点农业职业中学的学校当中,海安农业工程职教中心有建筑面积3.12万平方米,1500多名在校生,拥有140 台微机的两个计算机实验室,有设备良好的钳、焊、车工和电器实验室。实践教学的仪器设备价值已达500万元,图书馆藏书6万余册。又如海安双楼职高,除已有3万多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正在投资400万元建实习大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常熟市农副职教中心的实验楼内,物理、生化实验室,微机、多媒体教室、语音室以及电工电子数控机床模拟、财会模拟、制图等实习室俱全,还投入巨资建立了花卉盆景暖棚,蔬菜无土栽培大棚,特种养殖大棚,总面积近4000平方米。特别是农业职高的实习教学的针对性和专业设置、招生方式的灵活性令人注目。如海安要求农业工程职中的实习场内,建有按养鸡大户(5000只)、养猪大户(50头基础母猪)、种田大户(50亩)和蔬菜大户规模设计相应的集约化鸡场、猪场、小农场和大棚,甚至还建有“中等富裕程度”农户的示范设计建筑,这就有利于

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种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村镇建设培养直接对口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用于食物的开支比例必然降低。江苏省有关部门提出,今后农民开支中的恩格尔系数要下降到40%(降低20个百分点),而用于教育的支出要上升到占20%(1993年苏南农村尚仅7.3%)。这就为农民向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江苏中等职业(包括农职)教育势头强劲,主要是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1996年江苏省人均国民产值已达1020美元,苏南已达到3000美元,高出全国平均数1 倍多)以及经济建设对人才要求的层次提高所致。原计划全省到本世纪末“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达到60%(1991年为39%),但1996年实际已突破61.5%(其中象张家港市已达89%)。在“高中阶段”的毕业生中,普通高中只占41%,多数是职业教育毕业生(59%)。

5.江苏省一些基层农技站和乡镇企业职工科技文化素质令人忧虑的现状

由于各种(不仅是农业)高层次人才通向农村的道路尚未完全打通,造成即使在经济发达的江苏甚至苏南,仍有不少乡企缺乏人才。据统计,全省乡镇企业已拥有670万职工,产值已占到经济总产值的三分之二。然而乡企职工中,大中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仍只有2.6%,高中毕业的也只有19%。当前,教育部门正在通过在地市级中心城市办大学、县(市)办分校,调动省、地两个积极性的方式予以解决。另一个问题就是农技推广系统乡镇“三站”(或五站)的定员问题仍未彻底解决。“三定”后“三站”省给编制平均每个乡是6.5人,但由于财政方面的原因,“增人不增事业费,减人不减事业费”的政策,导致不少地方拒收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在“三站”中55岁以上人员已占到五分之一,实际到位的编制也仅2.5人。以淮安县为例,1996年分配到县农口31 个大学毕业生,到1997年只有8人落实了工作,其余的每月发给100元生活费。据了解,江苏省财政厅计划今年起采取大中专毕业生下基层(农村)带事业费额度的措施,可望改善这方面的状况。

6.人才对农业产业化的重大作用几例

位于连云港市的如意集团,是以出口创汇导向和以蔬菜及其加工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集团,1996年销售额达到4亿元,拥有生产基地25万亩,带动着邻近6省的20万农户。这个集团很重视人才的作用,全公司正式职工400人中大中专毕业生占70%。集团总经理本人是南京农大88届毕业生。集团常年同南京农大、原江苏农学院合作办培训班、培训基地,每年为此要付出400万元经费。如意集团还充分发挥基层(县、乡)农技站的作用,不仅使其起到技术推广作用,而且作为同农民签订二级供需合同的组成者(集团再向推广站签合同),从而确保向农民提供系列化服务,确保了原料资源。作为该集团的核心部门的贸易部,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主力,在90年代初创业阶段,全部15人均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所学专业从外经、外贸、外语到园艺、农产品加工、农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又如张家港市中外合资产销乳品的梁丰集团,带动着该市2000头奶牛的饲养户,产品销售大城市及出口。这个集团成功的关键在于开创之初出巨资从上海引进4 个科技及营销方面的高级人才(每人花25万元),目前分别担任技术副厂长及销售副厂长等要职。该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认为,象苏南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农业产业化的内容只能是高档次、高附加值、优质化的农产品,特别是外向型的。而要发展这类产业,关键是要有高层次的人才。

二、对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探讨

1.面临农业(村)职业高中强有力的竞争,农业中专如何在前几年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在更加扩大为区域经济服务功能方面寻找自己发展的新动力和长久性源泉?

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经济活动按区域(“块”)、而不是按行业(“条”)来组织。作为“条条”管辖的农业中专在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不足。但对于这一点,一些学校的反应还不够敏感。以苏州农校为例,这所由省农林厅领导的全国重点农业中专具有百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在专业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但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功能却相当薄弱,今后必定要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活力和持续发展。目前,江苏省已对全

省农业(村)经济发展制定了到2010年的中期规划。明确提出“一大(规模)三高(科技含量、新技术覆盖率、市场占有份额)”,以及“苏北奔小康,苏中、苏南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因此,农业中专要着力研究所在区域农业(村)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努力投入进去,高质量地为之服务,才有可能在同农村职业学校的平等竞争中发挥优势,克服劣势。以苏北为例,可抓住该地区经济发展有新增长的5个关键点,在参与、支持和指导中低产田改造、调整产业结构、走乡镇企业(不同于“苏南模式”的)新路子、发展农产品流通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扩大农业(村)教育的层面,即不但要培养专业人才,还要支持所在区域培养“三证”农民(有“普九”毕业、职业技能及创业能力3个证书)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加强面向职业教育的产教结合基地,扩大农业中专的功能(增加成人和继续教育内容)以及在文化方面服务于农村社区。

2.在江苏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如何在制定农业产业化宏伟规划时把人才的作用和人才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前面已经提到,在江苏这样人多地少,具有外向型和上海经济区区位优势的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决不能主要搞“大路货”,与其它地区产业趋同。而要做到“一大三高”,最根本的条件是人才。但就我们这次调查中所见,不少地方领导部门对此还缺乏清醒的认识。一些地方尽管制定了宏伟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但对如何寻找突破口却心中无数。原因之一是没有考虑发展新兴产业的带头人或企业家到哪里去找,以及需要什么样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的问题。以海安县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为例,全文近万字,提出要建立7个主导及支柱产业的设想,但对于人才培养却只字未提,只是提了一下培训。再如盐城地区(市)的农业产业化规划,也未给人才培养以充分重视,仅在6 项配套措施中提及要“加强科技开发”。

3.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目前我们农业大学本科、研究生及大专能否适应这方面的需求?

在谈到农业院校应该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时,苏南地区某镇长提出,他们当前最需要5种人才:(1)农业公司和乡镇企业的经理、总经理人才,要经营、管理两方面都行的决策者,他称之为农村的“第三代领导人”;(2)能驾驭市场的营销人才;(3)有实践本事的管理人才,可担任农业产(企)业的中层骨干;(4)掌握熟练技能的技术人员,对新产品、新品种开发的适应性强;(5)能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干部。在调查中发现,农业产业化对人才的需求量很大,如海安县中洋集团为了发展特种水产养殖(河豚)并加工(提河豚毒素),一次就要进60名中专毕业生;镇江龙山集团鉴于中专生不够需要,自己出钱同省外的院校联办培养中专。农产品加工人才缺乏,是各地的普遍反映,主要原因是外系统(如轻工)培养的人才不愿来,来了也留不住。专业结构不合理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的方式、规格不大符合要求。扬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的负责人再三对调查组强调,农科大、中专生要想适应产业化的要求,必须是培养模式复合型、所学专业综合化、实践教学大比重;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创业精神的培养。张家港市的农业领导对近年来可供发展农业产业的新颖的重大农业成果及掌握成果的发明人均很少,表示极大的失望,认为这是本地农业产业化难以真正大发展的主要原因。综合各地的反映,调查组认为,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需要7类人才:掌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技术的人才; 善于对科研成果(包括引进技术)进行二次开发的人才;能灵敏掌握国内外市场信息的人才;善于资金和金融运作人才;懂得作经济(包括股份制)的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以及产业化相关方面的人才。显然,目前的大专、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无论从专业结构和教学方法上都难以适应这样的人才需求。

4.在教委系统握有“农村教育统筹”及“教育附加”两项充裕经费资源情况下,农业教育行政部门(农业系统厅、局)如何在今后农村职业教育大发展中站稳脚根和牢牢把握主动权?

省(市、区)农业厅所属的农业中专历来是主要为技术推广系统输送专业人才的。前些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6

关键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素质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1

前言:我国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最早在十八届三种全会上提出,相关《决定》中明确指出,新时期,我国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深化改革,从教育思想以及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教育活动的新鲜感和生命力,促使人才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实现全方位的全面发展。在实施教育领域中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素质教育以及義务教育的提升是两大重点内容,本文有针对性的对其展开了研究。

一、素质教育的开展

(一)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原则

在积极坚持将学生作为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过程中,应当从两个层面对其加以理解。一方面,教育开展的最初核心是学生,以学生为本就是将学生的未来发展作为关键目标展开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知识的广泛应用范围,应用快乐教育的理念不断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自身的喜好及兴趣被完全忽视。同时,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家长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通常也会给予较大的厚望和期待,导致学生学习长期处于沉寂的环境中,被动的接受知识,强迫自己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等。这种大的的学习和教育环境给予学生面对较大的压力,无法从学习和知识的海洋中感受到快乐[1]。由此可见,在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将学生作为中心的主要性。

另一方面,变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新时期,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将学生最为主体,教师作为课堂实施教育活动至关重要。素质教育不仅从理论上能够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从精神上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这一过程中,学生原始的被动学习状态得到改变,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从主观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对于提升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德育

我国在积极进行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其根本任务之一就是促使学生能够实现立德树人。因此,新时期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加强德育的创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我国各个领域的进步,而培养人才的创新性能力应当从德育入手。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和平、民主等内容,新时期在进行形成培养中应增加对这些内容的讲解,从而促使我国全民逐渐养成良好的价值观[2]。新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德育教育当中就是德育教育的一次重大创新。

现阶段,我国在快速发展中步入了信息时代,经济以及文化等领域的开放程度更深,这也将成为我国积极发展中展开德育教育的关键因素。人才在接受德育教育以后,能够将其有效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当中,在积极培养学生德育的过程中,促使其应用诚信的品质,并逐渐加强社会责任感[3]。

二、均衡发展在义务教育中的体现

(一)加强义务教育教师交流制度化

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教学质量,对国家相关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措施进行彻底的贯彻、落实和创新都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支持,因此在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提升教师素质和专业能力至关重要。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是现阶段我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这一过程中,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交流经验的平台势在必行。现阶段,我国多个地区在积极贯彻和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都开展了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和政策,例如江苏以及湖北等地。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符合我国提出的《教育规划纲要》,符合我国新时期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制度[4]。我国国务院曾指出,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各个地区在日常发展中,应针对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师交流文件,促使教师的交流工作能够逐渐形成一种完善的制度,在提升教师个人教学经验以及职业素质的过程中,还能够为当地学校聘用高素质、专业教师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而学校还应当根据自身当地教育环境,为教师的互相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鼓励不同地区加大高中招标到校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实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相关规定中明确指出,必须加大对义务教育乱收费现象的治理力度,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各地区优质高中学校来讲,学生和家长应严格遵守招生制度,招生比例应高于百分之三十,并将学生进行合理分配,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有针对性的对招生比例进行扩大。这一改革项目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引导,有助于学生和家长择校中的难度得以有效缓解。

现阶段,我国多个地区在积极进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普通高中学校在进行招生的过程中,指标到校的标准的实现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一百的比例,如我国的山东和山西等地[5]。而针对地方学校来讲,多数学校在短期内对这一指标进行实现还存在一定困难,在未来的发展中可以借鉴一下城市的工作经验。大量地区在实施指标到校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最初每年只有百分之七十的比例,现阶段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这一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政策内容具有十分详细的划分[5]。

结论:综上所述,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对于促进我国人才的全面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运行中,拥有全面型和创新型人才,对于科技进步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积极加强教育领域中综合改革中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利民. 走内涵式综合改革之路——关于进一步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 人民教育,2013,10:10-15.

[2]刘晓. 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3]张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西部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D].西南大学,2011.

[4]侯怀银. 关于教育系在综合大学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1:66-70.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7

企业集中核算的应用

(1) 会计业务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以往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 多数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即单位的领导指使, 会计人员出于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或自身利益需要而具体操作。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则使会计业务从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 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与单位分离, 单位领导不可能指使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会计人员做假, 这种管理模式使想做假却没人去做。 (2) 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过去多数部门的财务机构设置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融为一体, 财务部门负责人既是财务审批人也是会计人员, 在会计事项处理上经过部门负责人审签同意的原始凭证, 既表示符合财务制度的财务审批又表示符合会计处理规范的会计监督审批。这种集双重职能为一身的管理方式, 缺乏财务与会计的相互制约, 使单位内部的会计舞弊行为成为可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财务审批职能由单位行使, 会计监督职能由会计核算中心行使, 在审批责任人和实际操作人上形成分离, 通过双重制约职能的建立, 使得想做假也没人敢做。 (3) 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过去会计业务处理完毕后, 全部会计档案均由本单位保存, 多数单位是长期在财务部门保存, 当会计做假行为发生后, 外人很难得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会计档案由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并保存, 按照会计稽核制度的要求, 稽核人员对可疑的会计凭证可以与出具凭证的单位进行核查。同时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过程既受各预算单位的监督、财政部门内部的监督, 也受来自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 (4) 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公开。在过去的分散核算形式下, 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是封闭的, 对会计业务的知情范围非常有限, 往往只有一、两个人知道。在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 一项会计业务处理, 至少要经过单位的经手人、证明人、财务审批人和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会计主管等七个环节, 对数额较大的还要经过单位的主管领导、会计核算中心的分管领导等审批。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又是在“一站式办公, 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的扩大, 运作过程的公开, 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 从运作机制上就形成了对舞弊行为的有效遏制。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1) 加强了对直属学校 (单位) 全力位的会计监督, 减少了单位财务支出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各单位的收支经单位审批后, 都要由“中心”办理, 单位开支必须通过“中心”账户, 其会计资料也由“中心”保存, 增强了会计监督的可能性与公开性, 强化了对直属学校 (单位) 经济活动全过程的控制。超标支出明显减少;铺张浪费、挤占挪用和随意增人增支现象得到了遏制。 (2) 资金调度趋于合理,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由于各直属学校 (单位) 的银行账号已被取消, 有效堵住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各单位沉淀的大量资金变为可调度资金, 可用于解决单位的燃眉之急, 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3) 加强了沟通衔接, 缩短资金周转周期, 尽力维护系统利益。“中心”为了解决财政专户资金下拨周期过长这问题, 积极与财政有关部门联系, 在取得同意的情况下, 规定各学校取得的属于往来款项性质的经费 (如学生书本费) 不再上缴财政专户, 而直接缴入会计核算中心账户, 从而避免了往来款项周期被人为延长的情况, 加快了资金到帐速度, 为核算单位提供了方便。 (4) “中心”的成功运行, 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的纵深发展, 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 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资料, 另一方面, 也促使直属学校 (单位) 严格执行预算, 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局限性

(1) 加强管理,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目前, “中心”比较严格控制了经费支出的标准和报销凭证的合法性, 但会计监督尚限于对票据内容上的审核, 对经济业务的合理性、真实性难于把握。原始凭证的时效性尚未得以控制。任何经济业务, 会计信息、都有时效性, 即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的原始凭证, 必须及时到财会部门办理报销手续。但实际工作中, 部分核算单位以资金紧张不能及时支付为由, 甚至将1.2年前的原始凭证拿到“中心”来报账, 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即使发现问题, 时间长了也不便查找责任。 (2) “学生书本费”、“补课费”等学生代管款项的结算不够及时, 造成结存数额过大, 不能真实反映学校的资产和往来情况, 也是造成会计信自、失真的一个原因。 (3) 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相脱节。“中心”目前只具备核算功能, 财产清查由单位实施。由于财产物资由原单位管理, 有的单位对固定资产明细账没有如实登记, 造成账实不符, 以至账外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这也使“中心”的账与单位实物不符。

教育系统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1) 统一单位领导的认识是集中核算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 经费报销的手续在“中心”办理, “中心”在审核中发现原始凭证或支出项目不真实、不合法、不合理或有违反预算使用资金等情况, 即使单位负责人签字也有权拒绝支付。这些单位的领导长期习惯“一支笔”, 对于“中心”拒付易误认为这是在削弱他们的权力, 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 给“中心”的工作增加了难度。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 上级要与各核算单位领导适时沟通, 使之在思想上正确认识这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学习《会计法》有关知识, 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避免滥用权力;明了“中心”有义务、有权协助核算单位规范财务管理, 完善费用报销手续。 (2) 处理好实际开支与财务制度规定之间的关系, 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现行统的财务制度的开支标准, 与具体的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 给“中心”, 会计人员的具体操作带来新问题。要求统的财务开支制度适应千变万化的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如果对超出标准的开支见单位审核后就一律报销, 则违背了财务制度, 放弃了会计监督, 而日还可能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对此, “中心”除了积极向教育局、财政局提出改进建议外, 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单位支出定额”和“内部审核标准”, 从而便于“中心”会计人员在操作上区别情况,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关于校外音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8

当前, 我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可大体划分为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专业院校音乐教育和校外音乐教育三个部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包括幼儿园、普通中小学和一般大中专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则包括各级各类的专业音乐院校和音乐专业的音乐教育。而校外音乐教育则包括了除以上两部分音乐教育外由各种校外团体机构或个人组织进行的音乐教育。

二、当前我国校外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整个音乐教育而言, 特别是校外音乐教育普遍存在着音乐教育的专业化倾向和动机上的功利化趋向。专业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认知而不注重审美的培养:功利化倾向则过分注重实际利益从根本上忽视了音乐的审美功能和基础学科的教育育人的基本宗旨。这两种倾向经常导致类似以下的现象发生:

据2015 年8 月3 日《今日女报》第1132 期《哭着去上培训班》一文报导:8 月5 日起才接受报名的湖南省工人文化宫秋季音乐特长班前, 8 月1 日就挤满了带着孩子前来报名的家长。而与家长们迫不及待的态度相反, 孩子们却并不想热情。不少孩子眼泪汪汪地央求:“妈妈, 不学这个行不行?”

面对音乐, 孩子们表现出的是紧张、不耐烦和厌倦, 而不是快乐与愉悦。这与教师的教学和家长的思想认识密切相关。

一部分教师和家长过分追求专业化倾向, 一味以音乐神童作为儿童的培养目标, 以专家的标准来要求儿童, 不顾及儿童全面素质发展及年龄特征和条件盲目地做一些高难度技巧训练, 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这样只会造成儿童心理上对学习音乐的厌烦、畏难和胆怯自卑心理, 打消了他们进一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而功利化倾向则使得教师和家长把考级和比赛作为儿童进入重点中学、大学的手段, 其实用主义的学习动机让儿童产生攀比心理, 也让考级与比赛丧失了其自身的意义, 成为急近功利、拔苗助长等错误思想的工具。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1、树立校外音乐教育的正确观念

音乐教育实质上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 其出发点和归宿正如日本著名教育家铃木所说:“培养孩子成为优秀的人”。作为教师和家长, 我们应当摒弃校外音乐教育的专业化与功利化倾向, 充分认识音乐与其它各学科之问的相互作用, 通过校外音乐教育培养儿童的整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能力, 构建一个完整和健全的人格。

2、根据音乐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形式与方法

由于家长和教师的原因使儿童产生的一些音乐学习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厌烦畏难心理、胆怯自卑心理、攀比心理。我们应当针对这些不利心理因素对症下药, 采取合理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厌烦和畏难心理, 往往是由于儿童被迫做一些与自己年龄特征和能力不相符的技能训练所造成的, 桔燥单调的机械动作引起儿童肌肉和大脑的生理心理极限, 当他达不到所谓的要求时便会产生厌烦和畏难心理。要克服这个心理, 教师和家长必须遵循科学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从老师自身的形象说起, 这对于儿童学习兴趣的产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举止优雅、语调亲切、思维敏捷、表达清晰的教师将会给儿童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有利于儿童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 让儿童在活泼生动的教学环境中主动自觉地学习音乐知识, 通过群体效应的感染力来活跃学习气氛。而且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材选取方面, 我们应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 合理搭配知识结构, 适应儿童的口味。在教学设备方面, 我们可以适当运用一些电化教育手段来辅助教学。这样不仅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还可防止儿童厌烦心理的产生。

单调枯燥的技巧练习除了使儿童厌烦畏难外, 还会让儿童感到胆怯和自卑。正如罗恩菲德所描述的:“人被迫去做一件工作时, 都会产生紧张和不满, 当他觉得不能胜任时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无能, 自信心的丧失甚至产生自卑感。”要克服这种心理, 教师和家长切忌用责骂与体罚的手段, 应当多从儿童身上发现闪光点。对于儿童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肯定, 鼓励他们大胆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参加各种音乐活动, 增强儿童的表现欲望, 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 还要引导他们用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并坚定其克服困难的决心。

还有一种攀比心理则是因为教师和家长一味追求校外音乐教育的实用主义动机, 让儿童只练几首高级别的曲目便怀着侥幸心理跳级应考, 指望着能拿到个证书, 在人前宣扬、炫耀, 使儿童的虚荣心极度膨胀, 这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极为不利。而且这样缺少基础训练, 盲目拔高只会导致学习难度越来越大, 最后使儿童很难继续学下去。

总之, 这三种不利因素已成为学习音乐的绊脚石, 要克服它还需要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和积极配合。如果能让儿童学得更轻松一些、愉快一些, 我想培训班门前就该呈现另一种新景象了。

参考文献

[1]张前,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9

学风界定为军校全体教员学员在任职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实际上包括三个层面:领导治校、教员治学、学员学习。这里仅就学员学风建设问题谈一些看法。军校与地方院校相比,比较注重学员的整齐划一共性管理培养,要求学员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行动有组织领导和纪律约束。

这从某种程度上掩盖了学风的瑕疵与不足,但从对照学风构成基本要素开展学风调查实际情况来看,学员学风问题不容乐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此,必须从学员学风构成要素入手,通过一系列思想教育、制度管理和营造氛围等举措,推动任职院校学员学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 学员学风基本构成要素

学员学风构成要素应包括以下几点:

(1) 学习目的,是指学员通过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计划目标,它是回答“为什么学习?”问题。

(2) 学习动力,是指学员为了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而最终实现学习目标动力源,由内动力和外动力组成。在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学习群体中,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学习动力占主流,是构成良好学风的坚实基础。

(3) 学习态度,是指学员各种心理状态、精神状态所表现对学习活动响应品质,它是回答“怎样对待学习?”问题。正确的学习态度应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认真仔细,刻苦努力,踏踏实实,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等。

(4) 学习方法,是学习和掌握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技巧和手段,它是回答“怎么样学?”问题,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是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唯物辨证的思维方式和理论联系实际。

(5) 学习纪律,是指学员在学习过程对照各项规定约束所反映出思想道德水平和组织纪律观念。在这些构成要素中,学习目的是一切学习活动的前提。学习动力受制于学习目的,它对学习态度有着潜在影响因素。学习态度是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影响到学习纪律。

2 学员学风存在主要问题

2.1 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

有些学员考进军校就认为捧上“铁饭碗”,没有就业压力,也不担心毕业去向问题。考学目标实现后,绷紧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了。他们不是把军校生活作为“万里长征第一步”,作为踏上为国防事业奋斗理想征途的新起点,既没有为实现更大理想和目标而刻苦学习、苦练本领的动力,又失去了上军校前博览群书,奋力拼搏的精神。有些学员一跨进军校大门就因对所学机型、专业问题不感兴趣,对学习装备知识和实践技能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思想开小差。这些学员缺乏长远规划和明确的努力方向。由于学习目的模糊迷茫,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是消极的和被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整个学习群体学习气氛,从而导致学风整体水平下滑。

2.2 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我约束

有些学员错误地认为:“在学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高分低能也不乏其人,毕业后到部队维护工作中有些课程知识和技能不一定能用得上”。在这种错误思想影响下,有些学员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不细致温习功课,实践环节也敷衍了事。有些学员在学习中粗枝大叶,得过且过,不懂的问题也不主动地向教员和其他同学请教,课堂上不主动参与教学互动、课后作业不感兴趣,消极应付。有些学员学习纪律松散,平时不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考试以后找各种关系争取考试过关。从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员学习态度调查结果来看,由于对入党、恋爱、毕业和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考虑而牵扯部分精力,学习积极性呈现下降趋势。学员主观上也有好好学习的愿望,但缺乏吃苦耐劳的传统精神,缺少攻坚克难磨练和敢挑重担的决心,因而在困难面前无所适从,以致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2.3 学习方法欠灵活,缺乏适应调整

有些学员惰性大,适应学习环境能力偏弱,进入军校大门后习惯于沿袭老一套学习方法,上课抄笔记,下课读笔记,考试背笔记,在学习上依赖性较大,只能做到“教员怎么讲就怎么记,教员要求什么就复习什么”,只停留在“学为考,练为考”认识层面,一切只是围绕考试这一中心转,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较差,缺乏主动学习和刻苦钻研精神,仅仅满足于教材和课堂知识。课外很少看参考书,很少会深入钻研问题,循规蹈矩,处于一种比较保守的心理状态,缺乏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不能以灵活的学习方式进行创造性学习。

3 学员学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3.1 突出学员主体地位,激发学员自主培塑意识

3.1.1 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员的学风意识

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员学习目的与需求、学习动力与行为态度的问题,它涉及到学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联系学员思想实际,帮助他们认清所肩负的历史重任,正确认识和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国家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为学风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加强日常思想教育工作,良好学风的培塑。在学员中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纪律法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始终遵循“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的原则,深入到学员群体之中,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针对学员在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上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利用形势报告会、座谈讨论会、个别交流思想、学员自我教育、典型事例宣讲等多种方式进行教育和引导,为创建良好学风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3.1.2 发挥主体作用,实现学员的自主管理功能

首先,要发挥学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员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点,将学员群体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上来,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辨证关系,让学员在学风建设中自我参与、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建设,实现由“制度管理”为主向“自我管理”为主的改变。其次,加强学员党建工作,抓好学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员党员、学员干部在学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作用,创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3.2 建立齐抓共管机制,鼓励全员参与建设

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优良的学风是学校的立校之本。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学风的形成有赖于学校各职能部门的齐抓共管,需要院校领导、机关干部、教员、学员队干部和学员的长期共同的努力。因此,必须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形成合力。首先,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学风建设,常抓不懈。要将学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专题研究学风建设状况,不断研究学风建设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特点,确定学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目标和措施,制订科学的发展建设规划,扎扎实实落实学风建设的工作目标,加强考核和监督,抓出成效。其次,加强制度管理建设是学风建设的保证。制度建设是强化管理的基础,没有制度的管理是盲目的管理,没有管理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以教育引导管理,以管理强化教育。从严要求,加强管理是建设优良学风的保证。

3.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风培塑氛围

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所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学风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体现,校园文化是学风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含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三个层面。首先,加强制度建设,以严格的管理制度规范学风建设。要紧密结合学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员日常行为准则、综合测评考核办法、违纪处分条例、学员守则、考场规则、考勤办法等,组织学员全面学习校规校纪,并严格贯彻落实。其次,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学员学习兴趣的校园文化环境。要通过第二课堂的文艺、音乐、体育、书法、美术等内容和科技文化节、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和社团等活动促进学风建设;鼓励学员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学术创新活动,克服军校校园学术性、学术研究性活动少,学员学习竞争意识不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主动性差等问题。第三,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建设优良的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身心健康。校园是学员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环境建设是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物质载体。因为治学与求学都是复杂的脑力劳动,思维运动需要良好的环境。要树立格调清新高雅、大方美观、警示学员、烘托学校气氛的名人名言标语牌,改善教学和生活环境,使学风与环境相得益彰。搞好校园环境卫生,治理“脏、乱、差”,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工作,使学员在文明、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使学员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领略自然风物之美、校园之美,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金国峰.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误区及改进措施[J].高教论坛, 2003, (1) :147-150.

[2]时国敏.浅谈高职院校的学风建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1) :10-12.

[3]盖晓芬.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之管见[J].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报, 2002, (3) :79-81.

[4]尹明柴.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 (10) :66-68.

[5]乌斯满.达吾提.对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09, (1) :33-35.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10

一、目前高校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高等院校会计教育层次逐渐完备, 会计专业教育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此外各高等院校还致力于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改进会计教学方法, 会计教学的软硬件条件也得到了稳步改善。尽管如此高校会计本科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教学方法落后。

国会计教学基本上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 老师多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传授学习方法, 师生间沟通较少, 这样会影响教师施教与教学质量提高, 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多数老师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 有的学校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但很多老师只是将原来的教案转换成了“电子版”, 虽形式变化而本质没有改变。这就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 影响了学生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课程设置不合理。

(1) 某些院校按学科大类招生, 而从大三开始学习专业课知识明显太晚。有的高校实行大类招生, 过分强调“通才”教育, 前两年并不开设专业考查课以向学生传授会计专业的专业知识概况、案例等。这样的结果是:既不利于学生及时建立起专业信心, 产生学习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以后正确选择专业方向, 难以衔接以后的专业课知识。 (2) 有的院校前两年基础课程过于轻松简单, 而后两年的会计专业课程则安排过多。相比大一、大二的课程轻松简单, 大四的会计课程则明显过多。而此阶段学生都忙于找工作、考研、出国留学等, 根本无法兼顾到学校课程, 这样就形成仅有几个人上课的尴尬局面;同时学生的专业知识增长也受到了严重的局限, 最终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养。

3. 教材质量仍不尽如人意。

在教材选择上, 虽然会计教材比比皆是, 但一些学校和老师存在盲目选择教材的现象, 致使许多院校的教材与学科的定位不适应。其主要表现为:一方面, 有的高校会计专业使用的教材不能紧密结合当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授课时无法及时纳入最前沿会计领域的新发展和会计科研成果, 所以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和企业会计核算的需要;而另一方面, 有的院校选择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作为教材, 这里的知识无疑是最新的, 但用这种教材授课, 书中例题逐年减少, 因此教学双方均感吃力。可见教材的选择目前仍然是摆在高校会计教育中说来易、做来难的一个棘手问题。

4. 会计本科教育与实践脱节。

(1) 实习机会少。许多高校普遍将实习安排在大四学生将要毕业的时候, 而平常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不能同步进行, 这显然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而大四期间有的学生索性利用实习期间复习考研、考托福雅思、考公务员等, 实习过程有名无实。 (2) 社会给予会计实习教育的支持不够。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想要在实习公司中参与具体的工作非常不易, 这也是许多大学生在工作中眼高手低的主要原因。

5. 缺乏论文的专业训练。

目前大多数高校把会计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四学年, 然而在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的精力主要放在了求职上, 另外考研、留学准备等也极大地牵扯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再让学生静下心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难免有些强人所难;这也客观上导致了高校本科学生论文抄袭的不良习气。

6.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仍未得到足够重视。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和会计执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关系,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比较“人性化”地迎合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较多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以应付社会上的各种考试, 而对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教育仍然不够重视。教育的不重视使学生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具体表现为:不少学生从内心并不认为考试作弊行为有多么的可耻, 而这种诚信的缺乏无疑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带来隐患。

7. 会计教师的后续培训及实践经验缺乏。

(1) 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随着会计领域新学科、新知识和现代化会计办公手段的不断涌现和更新, 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也成为必然。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是最典型的“活到老, 学到老”的人群, 由于目前高等学校的经费投入普遍不足———尤其是对于教师后续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经费分配得不合理, 使得会计教师的后续培训无法正常进行。 (2) 会计教师的实践经验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师资队伍很少有先做会计工作再转行当老师进行教学的。高等教育需要重视并加强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 而会计更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学科, 如果会计教师本身就缺乏实务能力或者毫无实践经验, 事实上就无法教会学生们去理论联系实际, 客观上增加了学生就业后与单位的磨合时间。

8. 考试制度僵化。

(1) 高校目前仍实行应试教育, 教学似乎仅围绕着考试展开。目前大多数高校评价学生的方法仍然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其特点是:重理论, 轻实务;重记忆, 轻理解;重期末, 轻平时, 这样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无法真实反映, 学生的素质也将无法真正衡量。同时这种评价方法也容易扭曲教育的目的, 导致学生过度关注考试分数和名次,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全面提高。 (2) 考试效果不客观、不科学。绝大多数高校的考试几乎是谁教学, 谁命题, 谁评卷, 而这种作法弊端甚多:考试的质量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有时还会助长不正之风。另外, 有的学校会给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同学提供若干次补考的机会, 从而造成了一些同学从思想上不重视平常学习的惰性。多次补考都还不及格的现象, 使得高低年级学生间上行下效———反正早晚也得过。

二、目前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改进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会计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思路和建议, 以促进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发展。

1. 改变会计教学方法。

(1) 改变教学方式。教师的工作应当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改变教学手段。如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提问、结合案例教学法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 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 对于采取大类招生制度的学校, 最晚要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系统的专业课学习。这样有利于同学加强对会计作用的认识, 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

3. 合理选择及修订教材。

学校应该合理选择与课程内容相符合的教材, 使学生们容易接受。

4. 会计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1) 增加实习机会, 将实践实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大致同步进行。在学习专业课理论期间, 应该根据课程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有针对性地设置每个阶段的专业实习。这样不仅能及时巩固专业课理论知识, 还能使学生更全面地接触会计实务,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2) 建立相对稳定的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基地。高校教务部门、各院系等应加强与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 依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整合社会资源, 在各行各业建立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教育, 另一方面也便于各单位及时发现合适的会计人才, 同时也间接地有利于学生体会并发现适合的就业单位。

5. 重视培养论文写作能力。

高校会计教学应借鉴一些西方的教育经验, 注重培养学生平时的批判性思维。这样做毕业设计 (论文) 时, 学生就有能力和经验撰写有一定水平的论文, 不至于抄袭成风。

6.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会计人才培养中, 必须要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 让他们懂得承担社会责任和具备风险意识。在本科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诚信为本, 操守为重, 坚持准则, 不做假账”的行业理念, 并真正领悟“诚信”是会计执业机构与会计工作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7. 提高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与业务水平。

首先, 各高校应创造条件为会计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以增加教师的会计实务经验, 并将这种实践制度化。其次, 高校要重视教师的后续培训, 加大经费投入, 安排好教师培训期间的工作衔接, 树立一种“高素质教师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8. 建立健全对学生的考核制度。

(1) 改革传统考试评价制度。逐步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 将应试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考试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2) 优化补考制度。学校应当严格规定补考制度:每个科目只允许补考一次, 若仍不及格, 则需重修;若不及格科目累计达到一定数目, 应当由学校出面予以劝退;到毕业前, 仍有不及格的科目, 则不能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令行禁止。这样可以给学生们以警示作用, 端正学风, 提升学生素质和学校的形象。

无疑, 上述改进思路与建议的实行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如培训经费和合理分配及其工作衔接问题仍然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学生重修是否收费仍面临着方方面面的挑战……尽管如此, 随着社会对会计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 高校会计本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如此, 才有可能培养出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适应性广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摘要:经济的发展给会计职业和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 会计教育改革需要有崭新的发展思路和突破, 才能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本文针对目前高校会计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和建议, 以促进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会计改革,会计本科教育,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承伟.关于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1, (03) :90-91.

[2]张娆.关于高校会计教育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贸, 2009, (12) :159-160.

[3]李忠霞, 张艳.高校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J].农业与技术, 2007, (01) :157-158.

[4]胡绍学.浅析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思路[J].财政监督, 2009, (22) :29-30.

[5]冯晋军.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 (04) :110-111.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11

关键词:音乐教育 培养 社会音乐

艺术硕士由2008年开始招生,2008年全国共有34所艺术院校获得招生资格,2010年新增68个艺术硕士培养单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各个专业方向也从一开始的青涩走向成熟,在这期间也逐渐的开设一些专业方向,完善学科建设,这其中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就在其中。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相对于学术型如中国音乐史专业,专业型如声乐演唱专业等来说是一个新兴专业,开始招生仅仅数年。近年来,只有部分院校相继开设了此专业,大部分学校、学院还未开设此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短,没有太多经验,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发展存在需要进一步确认和导向的问题,笔者对关于此专业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1.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与学科教学(音乐)有何区别?

学科教学(音乐)旨在为中小学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优秀音乐教师和输送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音乐骨干教师。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由于目前只有少部分的学校开设了此专业,专业定位比较模糊,没有太多的先进经验作为指导,正处于摸索阶段。笔者认为,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设立在专业学位之下,一定要有所偏重,它不等同于学科教学(音乐),并不只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以及学校师资等方面制定方案,进行培养,而不是局限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这一岗位,完全有能力培养某一专业的音乐教育教师。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技术水平、教育、教学方法、心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关注,而是还要更深层次的对于声乐、器乐表演及文化类的课程,如音乐教育历史、音乐教育心理学等储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培养时,还可以联合各个兄弟学院,共同开设课程,如音乐学院和文学院共同开设一些关于音乐文化类的课程。所针对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只是为中小学输送优秀音乐专任教师,可以扩大为社会音乐教育或者成为音乐组织者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要往音乐教育家的方向培养。

2.音乐教育专业在现今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地位如何?

现如今的音乐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出现了一个现象,考生的第一志愿是学术型,如中国传统音乐等方向或者是专业型的声乐表演、器乐表演方向的研究生,由于技术水平或其他原因没有达到考试要求,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音乐教育专业。对于这样的现象,笔者认为要从学校和考生两个方面来考虑,培养学校要做好专业定位,平等对待每一个专业方向,不能因为别的专业没有达到考试标准,最后调剂或者以其他方式进入音乐教育专业。考生则要全面了解各个专业方向,结合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不能只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盲目的选择专业,要有一定的研究目标和研究理想。

3.关于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式。

在第一个问题当中,笔者也提出了一些培养的方式和意见,笔者还是想强调,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是设立在艺术专业学位下,不能仅仅着重于技艺水平的培养或者教育教学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要两者兼顾,根据学生特性,因材施教的培养人。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需要深厚的音乐教学能力、文化底蕴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相结合。不仅要知道怎么唱,怎么弹,还要知道为什么唱,为什么弹,还要会教别人怎么唱,怎么弹。教育、教学和实践三者不分家。

4.关于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问题。

笔者认为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在招生考试时,不能只是考核教育教学水平或者某一专业的技艺水平,因为此专业是设立在专业学位之下,所以在招生考试时,应该既要注重该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也要注重该学生的技艺水平。说课、现场编写教案、展示钢琴和除钢琴外乐器等这些都应该在考核范围之内。因为具有高超教育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娴熟的人才能从事音乐教育。

5.关于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考核问题。

对于此问题,笔者想表达自己的看法。艺术硕士表演类的毕业考核是两场音乐会,那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要开毕业音乐会,因为专业技术水平也是他们考核内容之一,可以进行讲座式音乐会,音乐教育专业的主体是教学设计加上一部分的专业展示,论文是学生对艺术实践的理论阐释。音乐会就是他们对于艺术实践的展示,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向,以及学生的基础和条件来设定,例如钢琴教学法方向的音乐会可以一半是钢琴技能展示,一半是教学(带解释),时间并不需要特别固定,在音乐会中也可以有一些互动。这样才能体现出专业学位下的音乐教育与学科教学(音乐)的不同。

6.关于艺术专业学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业和本科音乐学专业出来就业的学生都是进学校当老师,有何区别?

目前有些艺术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的研究生产生了一个心理现象,花了三年时间拿到硕士文凭,毕业后去到中小学当老师,那和本科音乐学专业毕业去中小学当老师,有什么区别?研究生还多花了三年时间,起点晚了三年。但笔者认为,最终虽然是去中小学当音乐教师,但是你的理论知识、研究能力、思维能力、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等综合能力在这三年内得到了充分锻炼,这些能力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积累,最终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当中小学教师,也会有能力等级的区分,并不是你比别人晚三年入职,就比别人能力弱,所以在研究生的三年中,努力提升自己各项能力,才是重中之重。

在2016全国师范类院校艺术专业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教学研讨会(见图1)上,各个师范院校及部分专业音乐学院对艺硕音乐教育专业的3个方面:以什么方式招生、该怎样进行培养和毕业考核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见图2)。音乐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方向,没有一定的标准,大家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州从“招生”“培养”“评价”三方面展开论述,在招生问题上,他认为如何区分学生的能力,应该是通过复试进行的。例如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复试是要求演唱或演奏(1首),再加上学科性问答。而在研究生初试并没有设置专业课考试的问题上,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提出了“初试一定考专业课”的观点(见图3)。西南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郑茂平则认为艺术硕士的重点就应该是研究表演问题,因此艺术硕士中的音乐教育专业也应该是围绕着表演展开。郑院长提出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教会别人表演。而会表演不代表会教学,因此这个专业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去教。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州院长认为传统的音乐教育应该是引领性、学术性、思想性、学科发展性的理论研究,培养目标则应是往更高层次的培养(博士等),而与之不同的艺术硕士中的音乐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更多注重实践。音乐教育方向的舞台应该是讲台,那么不可忽视的问题是需要与中小学挂钩,设立中小学教育教学基地,以提供学生随时去中小学担任课程教师的实践机会,但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每周、每个月或每学期达到培养计划要求的学时,以丰富学生的教学经验。

全国艺术专业学位教育委员会秘书长丁凡在会上提出,师范类院校是培养学校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的组织者等,不能认为培养师范类学生不是培养歌唱家、演员就降低培养标准。音乐教育属于一份神圣的职业,因为教育工作者正是音乐的传播者,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感受到音乐的美。怎样培养每个人对于音乐的感觉,怎样从直感到质感,这是每一个从事音乐教育的人都需要做的事情。笔者同样认为,教育是百年大计,不能剥夺任何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而音乐教育专业就是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从事这件伟大的事业。

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 篇12

一、学校发展的“集装箱效应”

时下, 很多学校都在苦思冥想, 怎样才能更快地让自己所在的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于是, 有的学校抓校园文化建设, 有的学校抓规章制度建设, 有的学校抓特色校园建设, 有的学校抓学教方式变革, 有的学校抓评价方式建设……可谓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不可否认, 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不过, 允许我直言, 到现在为止还未能形成共识, 找到大家认可的学校发展的“集装箱效应”。

什么是“集装箱效应”?按照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王佐书老师的观点, 所谓“集装箱效应”是指由于集装箱的出现所引起的连锁反应, 比如, 火车、汽车的车厢都做成和集装箱一样长, 以至现在货运的单位也用“集装箱”计量。王佐书老师说, 集装箱的出现给货运行业所产生的影响是史无前例的, 它推动了货运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那在我们的学校中, 能不能找到这样一个“集装箱”, 由于它的出现, 可以在学校里产生连锁反应, 从而推动学校实现跨跃式发展呢?

有!我认为这个“集装箱”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 只要抓好教师的专业成长, 就能在学校中出现“集装箱效应”。想必大家都知道,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想是否可以这样改一下:“一个好教师就是一个好班级。”如果一所学校所有的教师都是好教师了, 那不是所有的班级都是好班级了?所有的班级都是好班级了, 那学校不就成为好学校了?

最近,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教育要“以人为本”。我想,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不就是教育要“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吗!陶西平老师的报告, 让我对学校“集装箱效应”有了更清晰的认识。陶老师说, 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最终要聚焦于学校。那学校改革最终要聚焦于什么?我想这个焦点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 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显然, 教师是焦点的焦点。陶老师报告中的另外一句话则是直接的印证, 他说“掌握熟练技能并且信心十足的教师比增添最新的设备更加重要。”

因此, 我说那些狠抓教师专业成长的局长、校长是多么的聪明, 又是多么的狡猾!他们既找到了学校发展的“集装箱效应”, 推动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又实现了自己的成名成家。

二、学生中的“夹生现象”

清华大学谢维和老师在报告中给学员出了这样一道选择题:“当前青少年学生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什么?”答案一是早熟;二是晚成;三是夹生。你会选哪个答案呢?

我想很多人会选“早熟”。的确如此, 大家都有这样的印象, 现在的孩子相比于上一代, 无论是身体的发育, 还是掌握的信息, 都有了极大的超越。

但谢维和老师给出的正确答案是“夹生”。

那什么是“夹生”?

在英文字典中, 夹生英译halr-cooked, 这个词被理解为“做了一半的饭”, 也就是“半生不熟的饭”, 更简便一点就是“半熟”。

为什么不是“早熟”, 而是“夹生”呢?

众所周知, 由于资讯进一步的发达, 孩子们可以获取信息的途径以及获取信息的量, 相对于上一代有了极大的提升, 他们在知识上变得很成人化。但这些早熟的孩子, 在心智方面却没有同步发展, 于是出现心理学中被称为“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不协调的现象, 即“夹生”现象。

我突然想起,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孩子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因为在我们看来, 教育就是让孩子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从而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实话实说, 我校一直困惑于怎样才能实现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原因是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概念的外延较广。众所周知, 智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思维力等, 非智力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

在后来的报告中, 我不但知道了什么是教育中的“夹生现象”, 而且明晰了我校提出的办学理念“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实是为了解决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所谓“夹生现象”, 而且还让我知道, 要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其具体的抓手是“让孩子们的知识和意志得到协调发展”。

让我开心的是, “让孩子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调发展”这样有远见的办学理念, 从此以后, 再也不会只是写在学校的各类报告中, 挂在学校墙壁上的一条引以自豪的办学理念了。

三、“小班化”不是“救命稻草”

众所周知, 我国当前的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其中有一个问题, 现在似乎成为共识, 那就是大班额教学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在一些优质学校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更为突出。

不可否认, 大班额教学确实存在着针对性差, 难以顾及更多的学生, 特别是所谓的“两头”, 即优秀生和学困生, 以至出现“优者变得不优, 困者变得更困”的现象。

那小班化是不是解决当前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的“救命稻草”呢?

记得一次几个名校长聊天, 其中一位名校长问另一名校长, 你认为解决困扰当前教育诸多问题的办法是什么?那位名校长想了想, 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认为小班化是问题的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我想没有其他好办法了。”

如此肯定的回答, 大家用沉默表示接受其观点!

说实在的, 因为人天生具有差异性, 所以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能针对学生差异进行的教育, 而大班制教学确实让个性化教育成为水中的月亮、雾中的花。

现在, 不但从政府到学校似乎都形成共识, 那就是要大力推行小班化教育。就好像当年撤村校、完小并入中心校一样, 一些地方已经大张旗鼓地推行小班化教育。说实在的, 从反映上来的情况看, 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成效。

但陶西平老师的报告, 不但告诉学员新西兰用了15年证明小班化教育是无效的, 而且进一步指出单纯进行小班化教育不是解决教育问题的真正抓手, 如果没有学教方式等方面的相应变革, 那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可能还是治标不治本, 最终成为一种形式。

还记得, 陶西平老师振聋发聩之语, 当时让在座的很多学员惊讶地睁大眼睛, 好像在问:“真的是这样的吗?那我要不要推行小班化教育呢?”

其实往深处想, 很好理解, 小班化只是让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如果没有学教方式等方面的相应变革, 即使是30人、20人的一个班级, 可能还被叫做大班制。

从2000年到2010年, 我国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化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让农村的中小学数量锐减一半时, 突然发现这样的撒并应该被叫停, 原来由此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 但愿小班化教育的运动不要成为撒并学校的翻版。

上一篇:读书的意蕴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反思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