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意蕴

2024-10-20

读书的意蕴(精选6篇)

读书的意蕴 篇1

黑格尔《美学》指出, 文学及一切艺术作品“直接呈现给我们的东西”, 语言, 形象, 都属于“外在的形状”;“而灌注生气于外在形态的意蕴”, 才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内容, 即内在实质。它体现“一种内在的生气, 情感, 灵魄, 风骨和精神”, 是作者的审美意识, 渗透充溢在艺术形象之中, 隐存与表现一个无限深广的心灵世界。

中国古代文论发端于“诗言志”“诗缘情”的观点, 它明确地说明诗及其它样式的文学是作者心灵的“志”和“情”的流露, 指出文学发生的缘由, 这是对文学“意蕴”的肯定和认识。文学如何充满灵性、活力和艺术魅力, 深层次的在于所承载它的作品有无独到的意蕴风采。而文学意蕴不仅仅是实现“语言”“形象”的艺术世界, 而是在展现“生活世界”之后创构一个怎样的心灵世界, 揭示人类伟大的灵魄与生命的情感, 从而带给读者精神力量。这就是实现文学审美价值的重心所在。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安娜·卡列尼娜》, 曾经12次易其稿, 内容由原计划写一个不贞妻子的故事发展为一个善良美丽、富有激情、生命力强盛的贵族妇女安娜·卡列尼娜和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婚姻的纠葛, 也增加了另一条写列文与吉娣的生活及工作的线索, 从而展现了彼得堡上流社会、沙皇政府官场和宗法制农村的生活画卷, 揭示俄国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的矛盾和社会问题。在这种背景下, 写安娜追求新生活和个性解放, 直至爱情理想幻灭的精神历程, 她那正直、坦率、勇敢的性格和高尚心灵, 闪烁无比绚丽的光彩。她用反抗命运, 以生命的、生机勃勃的精神与善美的人性, 与平庸、死气沉沉的现实世界抗争着, 在人类生存与“善”的人道的心灵世界中探索“生命的意义”。由此可见, 意蕴是比直接可感的形象更深远的东西, 它反映出作者心灵世界中思想性的因素, 又包含情感、意向性的乃至无意识的因素。所以文学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即深广的意蕴。

在文学作品中, 表达“意蕴”是十分重要的。陆机在他系统论述写作理论的《文赋》中说:“恒患意不称物, 文不逮意, 盖非知之难, 能之难也。”显然, 他意识到“意”和“物”怎样相符相适应, “文”又如何赶得上, 追得着丰富的“意”, 揭示了“物”“言”“意”转化关系, 这里主要说明作者在作品中如何表达意蕴的问题。苏轼《水调歌头》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 儒道融合, 由感情转入理智:“人有悲欢离和,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故难全。”这些佳作都是感“月”而作, 但题旨异同, 创造了各具风采神情的美好意境。“姿态横生, 文理自然”,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有高超的艺术审美趣味。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指出:“近而不浮, 远而不尽, 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文学所特有的“韵味”“趣味”“意味”, 是意蕴隐含在语言形象之中, 又超越语言形象之上的审美表达, 给人一种内在丰富、含蓄微妙的延展性感受。

朱熹说:“意者, 心之所发也。” (《四书章句集注》) 谈讨文学“意蕴”, 必须探究它所涵舍的动态的心灵区域, 从而揭示气象万千的心灵世界的意义。作家在作品中反映的主体意识和艺术个性特色, 即小我, 这是为文的本色, 是形成独特文学风格, 创造前所未有的文学典型的基质。作家不可避免地要表现社会众人的思想行为, 继承和开拓本民族的思想和艺术, 并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对话交流, 接受中国和世界文学的影响, 是文学“大我”问题。任何优秀作家都必须关注与反映社会人生, 探究生命的意义, 表现“人性”这个普通的人类主题。“个性”是文学的立足点, “民族性”是文学的文化背景, “世界性”是文学价值需求, “人性”才是文学期待的高度与深度“层次”。所以, 作家以鲜明的艺术个性, 进入世界灿烂繁荣的文学整体, 表现人类“灵魂史”, 并根植于民族和人类文学的土壤, 才会有宽广的道路与辉煌的前途。

读书的意蕴 篇2

世界上关于文化的解释有许多,各个学者站在各自不同的学科角度都对文化定义做了阐释.文化本身具有的.诸多复杂性,使我们需要深入探讨文化本身包含的意蕴,而不仅仅关注确立明确清晰的定义本身.文化蕴涵的意义主要包括四层内容:文化是人类独有的掌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复合条件,还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它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意义世界.

作 者:吴春燕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刊 名: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1(3) 分类号:G0 关键词:文化   意蕴   文明   文化哲学  

阅读的文化意蕴 篇3

一、图书馆工作者的素质是阅读文化意蕴的基础

图书馆工作者必须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 获得一定层次的专业资格证书。图书馆专业知识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图书的分类和编目。图书馆工作者不仅要熟悉图书馆中的图书, 而且要熟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只有这样, 才能把图书分类排放, 便于读者查阅、出借。图书的编目包括图书的著录、标引和目录的组织:图书的著录是根据著录规则, 对图书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进行描述;图书的标引包括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两个方面;目录的组织是将各种款目有序地组织起来, 目录是读者检索图书的主要工具。

图书馆工作者除了有专业知识外, 还要有广博的知识结构, 包括学科知识、外语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工具书使用能力、普通话水平等。图书馆工作者只有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才能为读者阅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环境是阅读文化意蕴的外在因素

图书馆的位置应选在安静的地方, 图书馆的房间应保持宽敞明亮, 室内空间的色调应采用柔和的暖色调, 使读者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墙壁上可以悬挂精美的书画、张贴格言, 在醒目的位置可以张贴推荐书目、新书海报、图书封面、摄影图片。美化绿化环境, 图书馆内可以摆放鲜花和绿色植物, 选择适合青少年的音乐,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优美的阅读环境使读者感到舒适, 且会不知不觉受到文化的熏陶。

三、馆藏资源是阅读文化意蕴的内在因素

只有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 才能有足够的阅读素材。图书馆工作者要重视馆藏资源的广泛性和学科的完整性, 调整优化文献结构, 切实建立起一个藏书数量足, 质量高, 结构合理, 各类文献齐全的阅读资源体系, 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中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应该是多元化知识载体建设, 它不仅包含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 而且还包含了现代电子型、数字化资源以及声像结合的音像资源, 各类资源互为补充、互为并存, 从而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文献资源体系。图书馆工作者采购前开展读者需求和阅读倾向的调查, 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图书馆工作者根据读者的需要引进新书, 教学类的书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课外读物注重质量, 符合学校师生的阅读特点;还要顺应时代的发展, 引入多媒体资料, 并建立电子阅览室, 丰富电子阅览室的资源, 电子阅览室的设备设施要定期维护, 保证网络畅通。

四、阅读活动是阅读文化意蕴的核心

读者的阅读活动体现了读者的文化素质, 也是阅读文化意蕴的核心, 学校图书馆阅读活动的方法有:

1. 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开展阅读活动

学生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 图书馆的各类书籍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图书馆工作者开展阅读活动时可与学生兴趣、特长结合起来, 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 使学生真正喜欢阅读。根据学生的个性组织兴趣小组, 开展文学家园、英语沙龙、计算机小博士之家等活动, 因势利导, 发挥群体效益, 激发他们的兴趣和阅读动机, 活跃阅读心理,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 然后让他们一起讨论作品情节, 发挥想象, 改写或续写结局, 将喜爱的人物、情节绘画成动漫作品。举办故事会, 让学生自由讲述故事, 通过讲故事比赛, 学生能锻炼口才。开展读书征文, 读书征文是学校图书馆的特色活动, 可以紧跟时事, 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明白道理。举办演讲比赛, 向学生推荐有关演讲的书, 提高他们的演讲水平, 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才艺表演, 才艺表演能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多种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从而使他们热爱阅读。

2. 利用重大节日, 结合形势教育开展大型阅读活动

图书馆是对学生实施社会教育的重要阵地, 图书馆工作者可配合学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来开展阅读活动。这不仅能使图书馆的形象和地位得到提升, 而且有助于更多学生参加到阅读活动中来, 激发更大的阅读兴趣。如利用“七一”和“国庆”等节日, 开展“党在我心中”、“祖国颂”、“未成年人读书节”等阅读活动;在“父亲节”、“母亲节”开展亲子故事会、亲子阅读大赛等;在“五一节”、“青年节”时, 出借相关书籍, 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法制道德、历史文化等教育, 开展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这些灵活性、开放性的阅读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在寓教于乐中增长他们的知识, 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3. 以各种形式来引导学生参加阅读活动

学校图书馆设立书目和专题书架, 图书馆工作者要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目, 有针对性地向他们提供各种学习信息, 通过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采取“寓教于乐”的方法将阅读活动通过文艺表演的形式开展, 以此吸引学生,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工作者可举办“好书大家读”活动, 评选出优良的图书;推出读书文化节, 开展主题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及比赛;举办讲座、培训班、读书夏令营、读书征文、公益报告会、图书展览等活动;举办名人名家见面会, 作正面的阅读引导;与大众传媒结合录制阅读节目。

图书馆工作者应配合学校的教学, 争取学校的支持, 将阅读活动和学校的学习计划相结合。与学校合作, 联合布置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来完成;开展如小论文写作、专题调查等研究性学习;组织辩论赛, 通过参与辩论, 使他们学会自己搜集材料, 整理读书笔记, 分析概括总结。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开设阅读课, 使图书馆成为阅读教育的基地。通过故事会、演讲会、诗歌朗诵会等形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接受阅读的熏陶, 培养他们主动阅读的意识,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逐步发展阅读能力。

利用板报、墙报等宣传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作品和读书方法。重点介绍与学科相近的书籍和其他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书籍。不定期编辑出版校刊, 设立“新书报道栏”、“专题书目推荐栏”、“热点书目评价栏”、“读者心得栏”等, 发动学生写稿, 活跃气氛, 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引导他们参加阅读活动。

五、阅读指导能使阅读的文化意蕴得到充分的体现

图书馆工作者对读者的阅读活动进行指导, 这表现了图书馆工作者的文化素质,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阅读的文化意蕴。阅读指导的步骤如下。

1. 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

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图书馆工作者要熟悉教材和图书馆的书籍, 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学生阅读教学类书籍, 根据教学实际给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根据学生的兴趣、个性等特征制定阅读计划。图书馆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实行分级阅读。分级阅读主要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学习背景、学习要求、理解和感悟能力, 设置对书本的不同阅读要求和选择。

2. 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阅读书籍时, 不同的文章要根据不同的需要来读。图书馆工作者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将读“经典”与读“流行”结合起来;将“读书”与“读图”、“读屏”结合起来;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将“读”与“思”结合起来。教会学生做好提要式、摘录式、批注式、心得式等各类读书笔记, 在做读书笔记的基础上, 还可以让学生尝试写书评。

3. 指导学生阅读

首先, 图书馆工作者要创设阅读气氛。图书馆工作者向读者推荐图书时可进行绘声绘色的内容概述、情节讲述、人物评价。这些情境的创设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 图书馆工作者应开设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怎样查找图书资料、怎样写阅读笔记, 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图书馆获取信息。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方法, 培养学生从读到写、从积累到创造的能力, 提高阅读质量, 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专题讲座适宜采用互动、可即时操作的形式, 使学生充分了解图书馆馆藏, 掌握丛书名、著者、分类号、主题等几大主要渠道, 利用这些渠道检索资料和上网查询、调阅资料, 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

再次, 图书馆工作者不仅要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 向学生推荐一些与学习相关的读物, 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要让学生博览群书, 特别要让学生阅读名著, 阅读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在阅读各种书籍的过程中, 图书馆工作者要帮助学生鉴别书籍的质量, 去伪存真, 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图书馆工作者还应在学生中开展各种训练, 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最后, 加强网络阅读指导。制作图书馆主页, 介绍图书馆的性质、职能、任务、馆藏布局、信息检索方法、开放时间等, 使学生了解图书馆;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 引导学生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设立互联网教室, 开展网上文献检索教学;成立网络导航, 提供网络信息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 加强阅读指引。依托图书馆网络, 向读者推荐数字资源。针对图书馆引进的各种文献数据库, 编制内容介绍和使用指南等, 向读者介绍数据库的特色、检索方法和检索途径, 引导他们自我学习和利用数字化资源。图书馆工作者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 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辅导, 借助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 开展网上信息导航。将图书馆以外的资源向学生推荐, 在提示手段上通过文献的题名、关键词、分类及主题等, 让他们方便地检索到文献。充分利用电子邮箱、网上咨询系统等手段, 与读者开展互动交流。

六、结语

古风意蕴的失恋签名 篇4

2. 因为有了人海,所以相遇才显得那么意外。

3. 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4. 我不是爱你的人中最漂亮的,但我肯定是最爱你的。

5. 听别人说你和她很幸福,我突然很想哭

6. 朋友说,失恋不是失去壹段感情,而是失去壹种习惯。

7. 爸爸妈妈,我不在了你们会寂寞吗

8. 你的妩媚,只有我可以领悟

9. 我是你的过眼烟云,而你却是我的末世依存。

马原《虚构》的深层意蕴 篇5

《虚构》文本本身最大的特色的确是它“小说的小说”叙事模式。从作者、隐含作者的区分来看, 作者马原是多文本的创作综合体, 它不仅创作了《虚构》, 还有其他的众多小说, 他是他所有作品的复合体。作为《虚构》作者的马原即隐含作者, 只是作者马原这个三维立体物的一维, 他只“在”《虚构》这一文本中, 而在其他文本中则是“不在”和缺失的。世界上所有存在都是相对出现的, 有隐含作者必有隐含读者的存在, 《虚构》作者所期待的隐含读者是摆脱传统小说接受视野的读者, 这个读者应该接受隐含作者的创作意图———即小说创作就是虚构, 隐含作者期待的隐含读者是能将小说创作与现实明确区分的理想接受者。作者在中国文学创作的形式方面的先锋探索是很引人注目的。但是作者如果只停留在艺术形式的特异性追求上, 为“元小说”的建构而建构, 最终必将解构自身。故而笔者认为马原的《虚构》能至今都让人驻读的原因还在于其文本所带给读者的人文反思。

《虚构》的叙述者“我”是隐含作者的代言人, 他并不等于作者马原, 也不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 他只是隐含作者在创作小说时虚构的人物, 并借他的视野和话语来阐发自己的故事。可以说, 《虚构》隐含作者借叙述者的叙述制造了一个多重的“他者”世界。作者马原在“他者”世界的框架建构中以人文的精神关怀使其文本丰润厚重起来, 这使得文本形式的躯壳不显得干瘪空洞, 从而使文本获得直击人类心灵的震撼力。

一、被叙述者的他者世界

叙述者处于正常人的、男性的世界;被叙述对象是麻风村的全体封闭世界, 这是一个非正常人 (残疾人) 的、非男性的世界。后者相对于前者的“自我”而言是一个他者的世界。萨义德曾提出:世界是完整的, 但当我们面对我们所陌生的事物时就会将这个陌生世界与我们的世界分离开来, 因为我们对陌生的事物总是会感到恐惧, 并且为了克服这种恐惧而将“他者”世界主观的定义为是在思想与行为上与“我们”相异的, 进而将其视作比“我们”低级的对象, 使得“我们”有了看和叙述的权利, 而将“他者”置于被看、被言说的失语状态。由此看来, 叙述者作为有话语权的“自我”, 因为他处于正常人和男性的世界而具有了随意进入非正常人的非男性的世界的权利, 有了言说作为弱势群体的“他者”的权利。作为“他者”的麻风村被叙述者则不能随意离开这个被主流意识形态人为划分出来的“他者”世界, 他具有被看与被言说的权利, 却没有看与言说的权利。

二、非正常的女性的他者世界

叙述者“我”不想作为旁观者而想作为参与者走入这个“他者”世界, 但是他无法跨越主流意识形态下创造出来的“自我”与“他者”世界的泾渭分明的界限。他作为正常人进入麻风村是通过非正常的途径, 这是叙述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叛, 但这种反叛的力量是孱弱的。进入非正常人的世界后他遇到了村中会说汉话的唯一女性, 这个女性是“无名”的, 他们两者可以沟通的缘由是“这个女子是会说汉话的”, 语言在此也有了区分“自我”与“他者”的力量, 汉语作为主流意识社会的语言与“玛曲村”的藏语之间的两级地位由此可见一斑。除了语言的认同, 男性叙述者与女子的界限依然泾渭分明。这种界限既是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也是男性与女性的对立形成的。打破这两种对立的途径是———“我”与女子产生感情并发生性关系。叙述者“我”又将自己置于“自我”的地位, 女子因为有生育能力而沦为男性的“他者”地位, 因为在叙述者作为男性的视野中, 女子之所以成为他的性伙伴, 只是因为她仍具有作为女性应该具有的生育能力从而有了作为人的生命力, 否则她只是一个物的存在, 不可能与主流社会闯入者产生任何联系。从这一角度而言, 女子相对于叙述者仍然是处于“他者”的地位。

三、他者世界中的他者

作为珞巴人的小个子与说汉话的女子之间, 由于传统的种族观念而使珞巴人小个子在麻风村的封闭世界中也处于“他者”的地位。虽然小个子与汉话女子之间曾有过亲密关系, 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因为种族的等级关系使麻风村中的年老妇女可以说是最弱势的群体, 首先是作为相对于正常人世界的残疾人成为“他者”, 其次是作为相对于男性世界的女性成为“他者”, 三是由于年老而丧失作为女性体征的生育能力而成为正常女性的“他者”, 三重他者的地位使这群麻风村的年老妇女完全处于失语状态———她们基本上不说话以至于叙述者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在楼下还还住着一群妇女, 和女主人公在一起的两位老年妇女除了晒太阳外, 唯一的乐趣是互相喷鼻烟, 这是她们唯一的生活乐趣。

四、主流世界中的他者

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看文本中麻风村的唯一会说汉话的老汉:叙述者进入麻风村所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会说汉话的老汉, 老汉在麻风村是从来不与人来往的, 叙述者会说汉话以及他的来自外部世界, 使老汉事先构设好的叙述模式得以实践。老汉与叙述者的对话是存在于老汉的无意识层面的, 我们知道人的无意识层面是由于个人受到压抑或遗忘而形成的, 他通常是存在于人的梦境中, 而叙述者与老汉的叙述恰如在老汉的梦境中, 是属于老汉无意识层面的叙述模式。老汉因为长期处于失语状态, 在他的意识层面已经丧失了作为人的意识, 而只具有动物的意识, 就是这种动物意识使得老汉违背常理的与“淫狗”之间存在不寻常的关系, 纯粹动物性的关系是建立在动物性的意识层面上的。当叙述者“我”打断了老汉无意识层面的叙述程式, 造成老汉无意识层面的东西闯入他的意识层面, 使它作为人的意识觉醒, 从而对之前的动物性的意识感到羞耻, 最终使得老汉在十分厌恶的杀死“淫狗”后自杀。

从主流社会中分离出来的他者世界到他者世界中的等级世界, 马原在《虚构》中确立了很多的他者形象, 这仅仅是他的“白日梦”吗?他为什么要设计这样惨烈的故事, 仅仅是作为叙事手法所玩弄的游戏吗?也许隐含作者的意图未停留在如此肤浅的层面上。在掩卷沉思之余, 我们能体味到的是“马原”这一叙述者背后的隐含作者除了能娴熟运用西方新叙事手法外还有深切的人文关怀隐藏其间, 并给读者心灵带来一种启示的力量。作为先锋代表作家的马原建构接纳并内在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传统, 这一行为本身必须被置于其所身处的特定历史语境中考察。在面对先锋作家对于形式追求的目的时, 他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写作的自由”和“解放想象力”。同样身为先锋派代表作家的格非在他1989年发表的被视为先锋派宣言的《虚伪的作品》中就提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更加接近真实。”“一部真正的小说应该无处不洋溢着象征, 即我们寓居世界方式的象征, 我们理解世界并且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的象征”, 正是这样一场“象征的革命”是马原的《虚构》不可能只停留在形式的追求与内容的虚构和空洞上。

正如马原在《虚构》中所说:“我当然还写了一些我的同类的生生死死, 写了一些生的方式和死的方法……大概我这样做是为了证明是不同凡响的作家。”马原的不同凡响如果只体现在形式的追求上, 很多写手都可以竞相模仿来成就“不同凡响”, 但为什么马原对叙事形式的探索能震撼人心, 正是他独具的慧眼、能洞穿事物的真相, 见人所未见而言人说未言。

他者的概念曾被黑格尔所使用, 他认为如果没有他者的承认, 人类的意识使不可能认识到自身的。《虚构》中构设的他者形象是富有层次性的, 从被主流世界摒弃的他者麻风世界的建构, 到麻风世界中的源于男女种族及年龄差异造成的人类普遍意义上他者世界的建构, 多重他者世界的严密构建体现了马原对他者即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我们不应该忘记, 当我们有差别的对待或谴责他人时, 我们实际上是在拒绝我们自己视为与我们完全对立的不协调的那些方面。麻风村的人被正常世界拒之门外, 是因为正常的我们发现他们是危险的, 并由此对他们做出强烈的排斥反应, 是因为我们难以将局外人纳入我们的范畴。“一个人对局外人的处理, 反映出个体对她/他无意识的恐惧和欲望的态度”。马原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敢于打破世俗观念、冲破主流意识形态并有对他者认同和关怀的叙述者, 这一叙述着有着对他者世界的融合与包容, 从而使他具有了跨越他者界限的勇气并从朦胧模糊的他者世界中找回镇静。正如克里斯蒂娃所认为的:“我们应该学会尊重我们所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东西, 而不是把他者理解为一种威胁, 或至多是一种讨厌的东西, 而尽力不予接近。”马原正是通过虚构麻风村的他者世界和塑造勇敢地他者世界的闯入者来表达自身对他者的关注与关怀。如果如马原所说他有时候开始动笔了, 还没有构思好整个情节, 而是边编边写, 经常是把创作尝试和被创作世界合并起来的话, 这种富于层次性的含有理性的逻辑严密的设计凌驾于非理性世界的建构, 不能不说是隐含作者马原对他者人文关怀的良苦用心。

马原虚构的被遗忘的他者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意识形态的错误的认知。当主流意识形态将我们的存在和居住的世界奉为存在的一个中心的负责的自由的代表的时候, 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幻觉, 有主流意识形态创造的主流世界实际上也是一个虚幻的存在, 如果意识形态受到反驳或反对, 他的神秘的自我与信赖就会瓦解暴露。马原在《虚构》中也想通过这种形式的革命来对主流社会虚设的等级制度进行解构。这种虚构是对本身就是虚设的主流与非主流、自我与他者、男性与女性、多民族与少数民族、年轻与年老间众多二元对立的消解, 由此消解我们也能体味出作者马原对二元对立世界的挑战和对弱势他者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马原马原文集[M].北京.作家出版社, 1997.

[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84.

[3]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英]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M].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2006.

《窦娥冤》的悲剧意蕴 篇6

悲剧的主人公窦娥, 三岁丧母, 七岁被生父卖为童养媳, 二十岁与丈夫成婚, 这坎坷的经历给脆弱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她本以为成婚后便会苦尽甘来, 结果, 丈夫早丧让她又一次承受摧残性的打击。这悲惨的经历, 造就了她善良坚韧的个性。同时, 中国传统的节孝之德也自然成了她完善自我人格的依据。

一是对婆婆的孝。丈夫早丧, 对窦娥来说, 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 但她也深深地理解着婆婆。她小心而又尽心地服侍着婆婆, 时刻温暖着婆婆的心。在受张驴儿陷害后, 窦娥为了保全婆婆, 毅然选择了牺牲自己。“情愿认药杀公公, 与了招罪, 婆婆也, 我怕把你来便打的, 打的来恁的, 我若是不死呵, 如何救得你。” (第二折[黄忠尾]) 后来在赴法场的路上, 又请求衙役绕道而行, 以免遇到婆婆而惹其伤心。这些都足见窦娥确实是个真孝的儿媳。

二是对丈夫的忠。在丈夫死后, 窦娥始终坚贞不渝, 小心地守护着对丈夫的那份爱。面对张驴儿的淫威, 面对死亡的威胁, 她丝毫没有畏惧, 严词拒绝了张驴儿的无耻要求。当她听说婆婆已经答应招张驴儿的父亲为“接脚”丈夫时, 也极力阻止。

窦娥在戏剧中, 无疑是一个善良而柔弱的女子, 处在社会的底层。但她的悲剧命运却没有因为她的善良而改变, 最终冤死在刽子手的屠刀之下。而张驴儿这样的恶霸却逍遥自在, 衙门里的贪官也照样作威作福。这种善恶不分, 黑白颠倒的腐朽社会, 是酿成窦娥这个善良女子的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

二、喜剧式的结局深层的悲剧意蕴, 给受众以强烈的情感震荡。

戏剧在结尾由悲转向了喜。窦娥的冤屈得以昭雪, 恶人得到了相应的惩处, 正所谓“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真是大快人心。同时, 这个虚幻的“鬼戏”设计, 又合于美感传达逻辑的喜剧结局, 融合了关汉卿创作的虚构性, 无疑对整个悲剧起到了点睛的作用。窦天章最后以一个十足的喜剧人物出现, 点破了那层人民对皇帝、清官的幻想。三品朝廷钦差、萧政廉访使总是以“秉鉴持衡”来抖显赫之威。窦天章确实为窦娥洗清了冤屈, 但却不能抹去封建统治的腐朽本质, 也不能遮盖封建官吏的丑恶面目。

首先, 这个所谓的清官窦天章, 受天子委托, 到处审问囚犯, 审查案卷, 纠察贪官污吏。到了楚州, 几番看了窦娥的的案卷, 却没有发现丝毫的蛛丝马迹, 最终是窦娥的鬼魂托梦给窦天章澄清事实, 窦天章才因着骨肉亲情还了窦娥的清白。倘若没有鬼魂托梦, 那钦差大人窦天章, 又怎么可能会洗却窦娥的不白之冤。另一方面, 根据剧情, 窦娥的“冤魂”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楚州, 但却一直没有去为自己讨个清白, 而直等到身为钦差的亲爹来了才来哭诉。倘若窦天章始终没来楚州, 抑或是终生不仕, 那窦娥的冤情依旧永生难得平反。可见, 窦娥的冤情之所以能得以昭雪,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的父亲成了萧政廉访使。而在那个年代, 像窦娥这样的冤案不知有多少, 而又有几个人能有一个作萧政廉访使的父亲呢?他们的冤屈又由谁来昭雪呢?

其次, 窦天章在梦中与女儿“相会”, 不分青红皂白先大骂女儿:“你辱没祖宗四德, 又连累我的清白……你快与我细谈真情, 不要虚言认对, 若说得有半厘差错, 牒发你城隍祠内, 着你永也不得人身, 罚在阴山, 永为饿鬼。” (第四折[乔牌儿]) 一段多么无情的质问!这难道是一个萧政廉访使的铁面无私吗?恐不尽然。不仅没有一点儿人情味儿, 连最基本的人性和慈爱都没有, 这就是那个为了自己前程, 将七岁女儿卖为童养媳的窦天章。他口口声声说, 自己一直在找女儿, 可时隔二十年真的与女儿见面了, 却不分曲直, 先给女儿个下马威, 这难道不是封建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虚伪性的最有力的体现吗?窦天章本为窦娥最亲的人, 而最亲的人竟如此对待亲人已逝的亡魂, 实在是人情的最大悲哀。

上一篇:退休老人的心理护理下一篇:开放教育若干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