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纪念品

2024-06-03

红色纪念品(共7篇)

红色纪念品 篇1

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科技的发展迅猛,和国际社会越来越大范围的接轨,使得人们越来越频繁的审视自己的内心和思想。旅游成为了放松自我、沉淀思维、积攒力量的最好中转站。现代人,在对外进行个人发展壮大的同时,同时也需求对内思想的进步和升华,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切入点进入旅游市场,慢慢成为了当今旅游市场中的中流砥柱。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浏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随着红色旅游的发掘兴起,现代人在旅游中进行学习思考,回顾历史,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红色旅游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红色旅游区别于普通的旅游,在旅游链条中,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和研发都是相对独立的,这种独立既是红色旅游的特点,同时也成为了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点。

1 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特点分析

红色旅游主要是以革命文化为主要内容,红色旅游纪念品在浓缩了地方民俗风貌的同时,还要代表着革命老区的人文情怀,体现特殊年代的特殊精神,具有很强的表达性和纪念性。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有利于提升旅游品位和旅游文化,能让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心情愉悦的感受到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体会革命先辈的不屈精神,达到思想上的愉悦。相对其它的纪念品而言,红色旅游纪念品因其承载着特殊的时代意义,既有与普通旅游纪念品相同的内容,又有独特的意义和内涵红色旅游纪念品最重要的是红色文化内涵的展示和体现,应该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纪念意义,且用材考究、造型美观、加工精美、易于携带。而我国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正为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2 西柏坡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现状

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全镇管辖16个行政村,28个自然庄。南临西柏坡纪念馆,作为革命圣地,政治优势显著,背靠京、津、石家庄,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较明显。全镇以旅游业和绿色食品开发加工业为主导产业。西柏坡红色旅游引领着石家庄市和河北省红色文化旅游业,是河北省在全国最有市场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它将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现代旅游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是红色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大发展的时代结晶。总体现状来看,西柏坡红色旅游纪念品属于“大杂烩式”的纪念品,能够代表西柏坡的旅游纪念品非常少,贩卖的种类繁多的旅游纪念品跟祖国各地旅游景点的纪念品并无差异,很难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发旅游者的购买欲望。因此,分析西柏坡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和问题、开发红色旅游纪念品对完善西柏坡的旅游市场,宣扬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积极意义。

2.1 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认识不足

红色旅游的发掘与兴起,源于我国的发展历程,表达着我国的发展历史,是一种情感的纪念,同时也是进行自我再教育的殿堂。作为红色旅游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红色旅游纪念品,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其他旅游景点的纪念品混淆在一起,并没有认识到其延展的教育意义以及所能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的能量。由此造成西柏坡旅游纪念品的质量偏低。红色旅游迥异于普通旅游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宣传和教育意义,可以在促进老区经济发展的同时,宣扬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激发参观者的爱国热情。红色旅游纪念品正是这种精神宣扬的载体和方式之一,一个好的纪念品能将美学价值和纪念价值充分体现并完美融会,使旅游者在旅游行为结束后也能赏物思情、回味无穷。多数是纪念品主要在纪念馆和售货摊点售卖,旅游纪念品的总量不少,品种上也比较多,基本都是常见到的手枪、弹壳工艺品、坦克、手榴弹、地雷、八路军书包、宣传画、小儿书、草鞋、独轮车、伟人纪念章、纺线车、年画、布鞋、玩具、碗、梳子等木质纪念品等等。这些包装简陋、做工粗糙,样式雷同、单调的旅游商品很难刺激旅游者的购买欲望,满足旅游者的购买需求。旅游者在旅游中所学习感受到的红色精神,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革命根据地的特殊情感,是厚重的情感,是能流动的精神,是需要传承的语言,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纪念品应该做到能承载这种延展,能够用无声讲述,能够用物品寄托思念,简单粗糙没有特点的纪念品,很难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2.2 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定位不明确

现有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定位不明确,没有珍藏类、赏玩类、实用类等区别,就此而言,西柏坡的纪念品多数属于简单具有一定红色含义的小物件,大都粗制滥造,特点不突出,宣教作用不明显。例如纪念品中的手枪、弹头饰品等虽具“泛红色”,但其具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普遍属性,尚不能代表地道战这个特定环境特征的特定属性,很难使人联想到当地当时的时代人物的伟大创造和伟大的精神等。

2.3 创新性少,缺乏研发激情

当地所售的商品大都缺乏创新和创意,设计理念陈旧,能够代表红色旅游,制作精良,造型美观,便于携带,有特点具有一定收藏价值并且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产品少之又少;运用现代科技,具有适应游客新的需求的新面貌基本没有。西柏坡的旅游纪念品缺乏创新,设计简陋、造型一般、制作工艺简单、很多都没有包装,这样的旅游纪念品在现代社会很难激发游客的购买欲望,现代人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泛,眼界越来越开阔,没有特点的旅游纪念品在现在与未来都是没有市场的,难以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品位。

3 西柏坡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思路

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出发点应着重于“红色”,在设计上突出其功能和本质上的特点,达到既融合历史纪念又审美愉悦,产品作为承载红色旅游的延展,要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因此,在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中,应以革命故事和历史事实,以及英雄事迹为依托,以提高精神感悟和审美愉悦为目标,以艺术的表达手段融合当地特色,进行再设计,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文化诉求、达到精神愉悦,并且符合红色旅游的拓展性和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具体说来,红色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细致调研,找寻创意切入点。任何商品的开发都离不开市场的导向作用,通过资料查阅、实地调研、调查问卷等方法分析游客的购物需求,正确分析游客需求是设计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纪念品的基础。从纪念品的种类可以开发食用类、珍藏类、赏玩类、游戏类、动漫类等纪念品体系,也可以从小学生、中学生、年轻人、老年人等参观人群的心理需求考虑,可以将红色元素融入不同的设计中。

(2)利用iNPD(integra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设计方法分析纪念品的SET系列因素,将社会趋势、经济动力和先进技术的因素和红色革命故事、人物进行巧妙结合,例如抓住目前的动漫需求趋势,重新设计红军战士的动漫形象,加入西柏坡当时的战斗生活场景,开发出具有深远影响和教育意义的红色动漫产品。结合最新3D打印技术,将设计的三维立体人物或场景根据顾客选择打印出来,一方面满足游客的购物需要,另一方面以实物的形式起到宣传和教育意义。

(3)红色文化符号化。红色文化是西柏坡纪念品开发的灵魂,首先需要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对西柏坡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分析,总结概括出反映西柏坡经典红色文化的设计素材,并将这些素材符号化。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对西柏坡的地域资源、民俗资源和生态资源做出正确的判断;结合头脑风暴,可以提出无数个融入红色文化等资源的纪念品创意,然后再仔细分析这些创意的可行性。例如考虑年轻的消费人群的心理喜好,可以将红色符号“趣味性”应用,减弱红色旅游纪念品的年龄感和沧桑感,让其焕发出年轻化、现代化的时尚特征。将红色文化内涵融到现代年轻人的设计中去,使年轻人和青年群体乐于购买,在享受现代设计感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红色的内涵。

4 结语

由于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和设计师的重视,西柏坡旅游纪念品存在种类少、特色不突出等问题,产品没有系列化、系统化,包装也比较落后,急需设计开发能体现景点特征的系统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在设计中我们要正确认知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红色性质和教育功能,红色文化时西柏坡旅游纪念品的生命力。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是老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红色旅游产品的设计中不但挖掘革命老区的历史和文化,也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绿色旅游、特产、文学艺术等资源,还要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文化诉求和生活理念。

摘要:分析了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特点,对西柏坡红色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梳理,从找寻创意切入点、纪念品的SET系列因素分析、红色文化符号化三个方面探讨了西柏坡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思路。

关键词: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

参考文献

[1]肖龙,钟福民.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5,10(20).

[2]赵亚伟.西柏坡旅游商品开发设计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2,(7).

[3]陈琛.地域性文化与旅游纪念品设计及包装策略探讨[J].包装工程,2010,31(20):108.

[4]李炜,刘莹.旅游纪念品的移情化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4,35(8):94-96.

红色纪念品 篇2

展厅讲解员分别从“禀赋枝江”“风雨如磐”“开天辟地”“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变革”“圆梦有时”等7个 篇章,为全体党员进行了详细讲解。

党员们一边参观、一边学习,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一个个真实事迹,让大家了解了枝江历史发展和革命故事。通过此次参观学习,进一步筑牢了信仰之基,砥砺了政治品格,加强了党性锤炼,增强了_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枚红色纪念章铭记小平南巡情 篇3

每当耳边响起“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啊,中国,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青天。”这首动人的《春天的故事》红色歌曲时,怎能叫人不联想起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当年南方讲话的情景。

面前的这枚纪念章(如图所示),非常生动地铭记了这段小平南巡情。该章银质,直径3.3厘米,正面为小平同志浮雕头像,富有伟人魅力。下边缘刻写“1992.1.19-1.29”的日期,背面刻制有广东、海南等省版图,中间刻写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字样,下部为深圳市标志性建筑物的图案,借以凸显我国经济特区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整体造型宏伟庄重,制作精致,图案设计,简洁明了,这枚制作精美的纪念章,不仅铭记了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

1992年1月19日至23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珠海经济特区,期间在广东省委礼堂接见了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以及珠海经济特区领导人,在听取他们的工作汇报后。会上邓小平强调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勇气,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事业。又说,广东要力争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而且在两个文明建设上要超过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些话语是多么的铿锵有力、振奋人心啊。邓小平的这次讲话,为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也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推向高潮。因此,可以说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刍议陈云纪念馆及红色文化的传播 篇4

一、红色文化的概念

红色文化是一种革命文化的形态, 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对革命特点进行了总结, 并把革命中表现出的革命精神进行了文化总结, 形成了独具历史特点的文化范畴。红色文化包含了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的内容, 在历史革命历程中遗留下的革命遗址、战斗遗迹、伟人故居、革命英雄纪念碑等载体化的物质是红色文化的硬件表现形式, 而革命烈士事迹、革命文献、革命艺术等内容则是红色文化的软件表现形式。红色文化的传播旨在发扬革命传统, 引导后世人们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革命纪念馆是一种实体化的革命文化形式, 为人们提供了缅怀伟人、学习红色文化的载体, 能够让后人近距离感受到伟人的光辉形象, 从而实现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的传承。

二、红色文化和纪念馆的关系

革命纪念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功能, 是红色文化传播的平台, 中国共产党创造了璀璨的红色文化, 代表着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和革命动力, 彰显了革命的大无畏精神, 革命纪念馆的产生根本力量是红色文化的特殊性。

(一) 红色文化的政治性功能显著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财富, 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 有助于将抽象性的革命精神具象化, 从而形成一种物质和精神寄托。伟人纪念馆展示了伟人投身革命, 并在革命中展现出大无畏的革命光辉, 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的革命精神, 纪念馆不但是缅怀伟人的光辉功绩, 同时也是红色文化的载体, 把伟人的革命事迹和红色文化结合在一起, 完美阐释了红色文化的内涵, 从而提高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

(二) 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突出

红色文化是一种革命文化模式, 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 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作为我党革命的精神宗旨, 在后来的执政过程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认可红色文化就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可, 从而最大程度的抵制外国不良文化的入侵, 端正中国人民的文化价值观, 展现先进中国文化的优越性。红色文化的社会导向作用需要一种可靠的发展媒介, 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载体完美支撑起红色文化的阐述, 而红色文化也推动了革命纪念馆的发展。

三、陈云纪念馆和红色文化的传播

(一) 研究文化精神, 把握传播内容

陈云纪念馆的传播内容要囊括陈云同志的革命业绩、思想理论和革命精神, 因此做好纪念馆和红色文化传播的结合, 就需要提炼传播内容, 按照年代的跨度来展现陈云同志的历史功绩。陈云同志的生平业绩包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侧重于陈云同志对我国革命事业、经济建设的重要历史贡献, 通过采访陈云的战友、下属、身边工作人员等来搜集历史资料, 为红色文化的传播提供素材。陈云同志思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部分,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 陈云同志关于经济建设的思想理论为新中国的发展提供动力, 改革开放以后, 其思想理论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进行指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要把陈云精神风范和红色文化联系在一起, 弘扬领袖的风貌, 提高纪念馆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地位。

(二) 红色文化传播要贴近现实

红色文化的传播要立足现实, 立足于青少年群体, 陈云纪念馆的传播对象广泛, 囊括了老中青幼四个不同年龄段的群众, 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着重加强青少年群体的服务传播, 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选择合适的编排模式, 例如可以采用3D动画的方式制作少年陈云形象影片, 也可以编排木偶剧来展现少年陈云的机智、勇敢。陈云纪念馆也推出了陈云生平业绩展, 给青少年提供学习深度了解陈云同志的机会, 这种针对青少年群体的传播模式, 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当前反腐倡廉的背景下, 陈云纪念馆要与时俱进, 展现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如何保持纯洁性, 并以陈云同志的生平业绩作为宣传内容, 让群众理解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革命素养, 从而提高了红色文化传播的效果。

(三) 建立红色文化传播的互动机制

红色文化的传播应当扩大范围, 把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渗透到企业、学校、社区等各个区域内, 陈云纪念馆和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青少年基地等建立了合作关系, 建立了红色文化传播的共同体, 并针对不同的组织建立不同的传播内容和机制, 满足不同群体的红色文化需求, 针对国家企业和事业单位, 侧重于陈云同时革命精神和经济理论的传播, 对于青少年教育基地则重点传播陈云通知高尚的革命情操和个人魅力, 提高传播活动效果。陈云纪念馆内讲解人员的知识讲解, 人们对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共产党有个深层的了解, 真正弘扬红色文化精神。

(四) 整个纪念馆功能、提升传播效果

陈云纪念馆的传播载体较多, 有影片展示、文学著作、学术探讨等传播形式, 纪念馆的各个功能区域要发挥其功能优势, 将学术探讨和交流互动结合在一起, 例如在展厅中放映陈云同志的实物、图文资料等, 向观众展示陈云同志光辉的一生, 并让人们感受到革命烈士的牺牲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从而达到震撼受众心灵的效果。学术专家通过讲解方式深入红色文化的解读, 整个红色文化的传播内容, 提高文化传播的内容。

总之, 红色文化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陈云同志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其身体力行践行红色文化的真理, 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 当前红色文化的传播要和伟人纪念馆结合在一起, 实现两者的互动沟通, 提高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房中.论陈云纪念关于与红色文化传播[J].红色文化论坛, 2013 (06) .

[2]吴晓芳.试论阵地意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以陈云纪念馆优势发挥为例[J].品牌, 2014 (11) .

纪念馆红色旅游经验交流材料 篇5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管理处

近年来,我们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以“发挥帅乡优势,助推开县发展”专项活动为载体,在观念、内容、形式、管理上创新,大大增强了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和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创新观念,加大投入,加快纪念馆和故居硬件建设 按照“高端规划、超常规建设、大手笔投入、后来者居上”的理念,对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和故居进行重新规划,纪念馆新征地31亩,总面积达到60亩,修建了游客接待中心、生态停车场、影视教育厅、大型军事器械展示园,对各个景点进行了重建、扩建、绿化、美化。在纪念馆下端、汉丰湖旁,规划建设一个1.5万平方米的广场,将纪念馆与汉丰湖连接成一个整体。故居新征地 亩,新建了刘帅跃马铜像广场、生态停车场、观景平台等配套设施,扩建了刘帅陵园。

二、创新内容,整合资源,着力丰富教育内涵

成立了刘伯承精神及军事思想研究会筹备委员会,刘帅诞辰118、119周年,我们组织县内外相关人士80多人,召开了刘帅精神研究座谈会,收集来自县内外36篇文章,编印了《刘伯承精神研究》文集。广泛征集文物资料,通过刘帅亲属、二野军大校史研究会各地校友、南京军事学院、刘帅“老部下”等多种渠道,征集有关刘帅的文物史料1000多件。创办《军神》馆报和刘伯承同志纪念馆管理处互联网站,扩宽了宣传载体。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刘伯承元帅》,前不久在纪念馆举行了开机仪式。创作刘帅故事24个,在重庆卫视 1

《百家故事台》栏目播出。

三、创新形式,注重结合,不断拓展宣传载体

一是与节庆活动相结合。利用“清明”、“五一”、“六一”、“七一”、“十一”等节庆日,组织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传承弘扬刘帅精神”、“弘扬刘帅精神、争当时代先锋”、“刘帅精神记心间、我为团(队)添光彩”等主题教育200余场次。二是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相结合。大力开展“馆校联谊”活动,在全县中小学推出了“红色之旅六个一”活动(即“吃一顿红军餐,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革命课,唱一首红军歌,扫一次烈士墓”),让广大青少年体验革命生活,接受革命洗礼。在全县中小学开展“雏鹰行动”,选出优秀少年队员成立“雏鹰志愿讲解团”,到纪念馆参加培训,成为各个学校宣传弘扬刘帅精神的生力军。三是与“唱读讲传”活动相结合。在天天红歌会开县周活动中,推出了《你的名字》、《在太行山上》等歌颂刘帅的歌曲。编排了传诵刘帅的舞台节目、歌曲、情景剧12个在送文化下乡中演出。派出讲解员开展“六进”活动,讲刘帅故事、革命故事120多场次。

四、创新机制,加强管理,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是修订完善了纪念馆管理处运行规则。出台包括学习、会议、财务、请销假在内的11个制度。二是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上派下挂、横向交流、适岗锻炼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升现有队伍素质,有2名同志被派到宣传部锻炼,1名同志到工业园区挂职,1名同志担任村主任助理。三是狠抓业务培训。建立了机关夜校,每周二晚集中学习两个小时,分期分批派讲解员到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参加培训学习。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力。通过公招、选调、招聘引 2

进硕士研究生1人,本科 人。

红色纪念品 篇6

我国文化部指出,纪念馆就是为了我国重大革命历史事件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人或者事的地方,这个建筑是为了收藏和保护各种革命资料而建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讲的效用,同时可以进行科学的革命史料研究,隶属于我国博物馆中的一种。红色革命纪念馆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公共的、永久的机构,它的存在就在于给大家展示,这段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并且对于这些宝贵的历史证物,进行收集、保管、研究和宣传等,给参观者带来的是视觉上的、思想上的一种震撼,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对象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它是带有我国政治文化意义的,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烘托。这个以杰出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为主的,对于一种时代和历史的精神的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

对于红色革命纪念馆所展示的教育对象是不确定的,它是不同的,对于历史事件的传播内容是特定的。所有的观众都能从这些内容中,获得自己应有的启示,参观者也会根据自身的特殊背景,得到不同的感悟,这是一个开放的、多样性的、融合性的地方,同时产生的教育意义和效用,是不可估量的。和学历教育是不同的,它带着政治色彩的同时,它也是一个灵活的爱国主义教育方式。

二、红色革命纪念馆的教育现状

国务院指出,红色纪念馆的发展,对于传统革命教育,对于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发展红色纪念馆,就是对于这些的宣扬和改进,红色革命纪念馆是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地。红色纪念馆是一种旅游资源,作为中国建国所付出的革命先烈的,重要的纪念地,它承载了了不仅仅是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今年来红色纪念馆的参观人数,与日俱增,而且增长的速度也是极快的。这说明通过红色纪念馆接受革命教育的人,是越来越多的。从2008年一月开始,我国文化部通知,全国的红色纪念馆都实行免费参观,这样的大型公益性文化的国家政策支持,更是支持红色纪念馆的重要性,让它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现在的红色革命纪念馆出现了展现内容不够全面、文物资料失真、一味追求视觉冲击、陈列展示的教育目的不够、接待功能展示不够高、馆内经费不足等现象还是存在的。

三、谈讲解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作为一个讲解员,他的工作内容虽然是有了大方面,但是他的服务对象是不同的,有着地域、职业、教育背景等的差距,因此他的语言必须是规范的,虽然表现形式可以是多样性,但是对于规范性要求,是非常高的。讲解员必须带着美的情感,这样才能传播出来正能量,才能通过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别人。讲解过程必须是灵活的,针对不同场景、不同人员回答不同的问题。关于讲解员的站姿、仪态、讲解位、专业的手势动作等等,都是要求专业化。对于直接与听众交流的工作人员,是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储备的,这样才能使得说出的话更有涵养。

四、红色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的要求和修炼、提升

红色革命纪念馆内的讲解员,应该记得把纪念馆的重心,进行完美的展示,从而让更多的参观者能够从内心中,感受到这段历史。讲解员是需要与参观者进行内心的交流,因此必须因人而异的,提供适合的解说词,而不是一成不变。因人而变的解说词,例如针对校园儿童,就必须用童趣的、故事性强的解说词,针对成年人就应该升华主题,从而激发更多人性思考,老年人就该讲解时候语速要慢,对于老革命的故事,给予他们理解和感受。讲解的内容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单调乏味,要是能参差舞蹈、歌曲、话剧、情景剧等等形式,也能更加精彩的呈现解说内容的同时,还给大家留下更深刻的理解。

五、总结

纪念馆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宣讲的效用,同时可以进行科学的革命史料研究,隶属于我国博物馆中的一种。红色纪念馆可以给参观者以爱国、爱人民、爱生活的正能量教育。国家也推行发展红色旅游,对众多红色革命纪念馆实行免费政策,以发扬这种正能量厂带来的效用。这个以杰出人物以及历史事件为主的,对于一种时代和历史的精神的传播的过程,就是一种人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在纪念馆与参观者的连接中,讲解员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红色革命纪念馆中的讲解员应该时刻修炼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完善应有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在每次介绍中,发挥更大的效用。同时因人而异的解说,也是一个好的讲解员的基本要求。

本文从简要介绍红色革命纪念馆的基本情况, 红色革命纪念馆的重大意义开始,接下来引出讲解员的个人素养要求,到红色革命纪念馆讲解员的要求和修炼、提升。讲解员应该从各方面综合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红色纪念品 篇7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黑龙江省档案局馆举办了以“黑龙江红色记忆”为主题的档案图片流动展览,以丰富的历史档案图片,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发展的历程,展示了黑龙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丰功伟绩。

流动展览于7月5日走进革新教堂广场,许多群众纷纷驻足观看,齐秀娟局长带领局班子成员来到展览现场,并与群众交流展览内容。参观者表示,档案部门通过挖掘馆藏资源,配合国家重要宣传活动,展示自己特有文化产品是非常有意义的。

上一篇:孤岛下一篇:成本核算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