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2024-05-18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共12篇)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1

0 引言

控制理论产生于18世纪英国技术革命, 瓦特在发明蒸汽机之后, 把离心式非锤速器有关控制远离应用在蒸汽机转速控制当中, 从而将蒸汽作为源动力的机械化得以有效形成[1]。随着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及通信技术也相应的发展起来, 在国内外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方面的研究更具广泛。为了使相关工程企业更具发展前景, 本文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 以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为基础的控制技术也逐渐进步, 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的逐渐发展下, 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便呈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基于整体层面而言,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发展第一阶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展的第一阶段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 在这一时期, 古典控制理论掀起了一阵热潮, 主要对单输入与单输出问题加以解决, 通常情况下使用传递函数及频率特性的频域分析方法完成系统层面的探究。其中, 线性的定长系统为主要的研究系统, 在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过程中, 通常会选择相平面法, 其个数通常≤2个, 此控制理论能够使生产中的多类单输入及单输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2 发展第二阶段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展第二阶段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在此阶段已经到了空间技术时期, 此时的控制工程性能更加优化, 并且在数字计算机融合下, 使分析设计得到有效实现, 而且还使多输出、多输入以及非线性等复杂系统得到有效完善。另外, 还能够得出更加优化的控制模式, 从而使现代控制理论更具完善性及科学性。

1.3 发展第三阶段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如今, 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日趋成熟, 无论是系统的结构方案还是整体设计, 均显得十分成熟。并且, 能够完成分解方法以及协调处理的相关基础性理论研究[2]。对于智能控制理论来说, 是基于控制理论更为深入的一种扩展模式, 能够完成控制信息的传递, 使人类实现进行智能化活动。总之, 现如今控制理论研究以及控制工程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态, 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2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具体应用探究

基于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应用当中, 其核心内容是最优控制。在对最优控制进行研究的情况下, 需充分满足相对应的约束条件, 进一步将最优控制方案得出, 进一步在获取性能指标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基础上, 使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最优效果。基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过程中, 还会涉及两类极具典型性的研究策略:其一为PDI控制器;其二为Ka1man滤波器。在诸多实际系统当中, 这两种方法应用较为广泛, 为了使投入应用的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有效实现, 通常需要利用线性模型加以证实。从具体层面分析, 上述两类方法还能够应用在非线性系统证明上, 研究者对以控制理论及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反馈机制加以利用, 进一步进行定量研究便是结合了上述两类方法。从现实生活层面分析, 对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来说, 在水槽内水位的控制利用较为广泛, 同时在对电加热器温度的控制中也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自动控制主要是对自动化的高度及温度测试仪进行了充分利用, 进一步使测控目标得到有效实现。结合相关学者作出的研究, 可以发现对控制理论进行应用, 不但需要做好结构及性质层面的分析, 还需要对系统运行状态加以调控[3]。并且, 反馈概念的应用也尤为重要, 通过反馈主要使控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工程智能化, 工程智能化将进一步使工程相关系统的性能得到有效提升。除此之外, 对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来说, 在应用方面是需要借助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在充分融合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才能够为企业生产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提供保障依据, 进一步使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得到有效实现。

3 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 认识到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现如今, 控制理论研究日趋成熟, 并且在融入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控制工程在各大企业中具备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使企业相关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有效强化。显然,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两大领域值得深入研究, 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势必能够为社会经济的稳健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

摘要:在社会经济进步及发展的背景下, 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这样的势态下, 控制理论相关理论知识内容不断完善, 并且控制工程科学开始涉及各行各业, 为各大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发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 希望以此为相关学科的研究及发展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龙.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04) :65-66.

[2]郭士茹.浅议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J].技术与市场, 2013 (09) :161-163.

[3]孙峥.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发展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 2013 (09) :61-64.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2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就字面意思而言,是指在组织系统内部实施的控制,只一词汇最早作为专业概念被提出是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指为保护现金和其他资产,检查簿记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采取的手段和方法。其后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不断完善,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和认可的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美国会计学会、财务执行官委员会、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管理会计师协会共同组成和发起的组织委员会,亦即COSO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于1992年提出并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对内部控制提出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纵观内部控制概念的演变,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前的内部牵制阶段;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内部控制活动组织阶段;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内部控制结构组成阶段;九十年代后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阶段。

(1)内部牵制阶段

20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规模有了扩大,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美国一些企业在非常激烈的竞争中,逐步摸索出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检查企业生产活动的方法,按人们的主观设想建立了“内部牵制制度”。该设想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有意识地合伙舞弊的可能性也大大低于单独一个人或一个部门舞弊的可能性。内部牵制制度是按照这种设想建立起来的,要求任何经济业务活动或经济事项的处理都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门经手的会计工作制度。这是内部控制的雏形。直至20世纪40年代,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根据内部牵制思想,该阶段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人员配备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簿记系统等来完成。目标主要是防止内部的错误和舞弊,通过保护组织财产的安全来保障组织运转的有效性。

(2)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再谈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 篇3

【关键词】自动控制理论;产生与发展过程;理论框架结构

控制论一词Cybernetics,来自希腊语,原意为掌舵术,包含了调节、操纵、管理、指挥、监督等多方面的涵义。因此”控制”这一概念本身即反映了人们对征服自然与外在的渴望,控制理论与技术也自然而然地在人们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历史中发展起来。

根据控制理论的理论基础及所能解决的问题的难易程度,我们把控制理论大体的分为了三个不同的阶段。这种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发展过程。

1.经典控制论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前)

经典控制理论,是以传递函数为基础,在频率域对单输入—单输入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的理论

1.1控制系统的特点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线性定常或非线性系统中的相平面法也只含两个变量的系统。

1.2控制思路

基于频率域内传递函数的“反馈”和“前馈”控制思想,运用频率特性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波波夫法,解决稳定性问题。

1.3发展事件回顾

(1)我国古人发明的指南车就应用了反馈的原理。

(2)1788年J.Watt在发明蒸汽机的同时应用了反馈思想设计了离心式飞摆控速器,这是第一个反馈系统的方案。

(3)1868年J.C.Maxwell为解决离心式飞摆控速器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发表《论调速器》,提出了用基本系统的微分方正模型分析反馈系统的数学方法。

(4)1868年,韦士乃格瑞斯克阐述了调节器的数学理论。

(5)1875年E.J.Routh和A.Hurwitz提出了根据代数方程的系数判断线性系统稳定性方法。

(6)1876年俄国学者N.A.维什涅格拉诺基发表著作《论调速器的一般理论》,对调速器系统进行了全面的理论阐述。

(7)1895年劳斯与古尔维茨分别提出了基于特征特征根和行列式的稳定性代数判别方法。

(8)1927年H.S.Black发现了采用负反馈线路的放大器,引入负反馈后,放大器系统对扰动和放大器增益变化的敏感性大为降低。

(9)1932年H.Nyquest采用频率特性表示系统,提出了频域稳定性判据,很好地解决了Black放大器的稳定性问题,而且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裕度,奠定了频域法分析与综合的基础。

(10)1934年,H.L.Hazen发表《关于伺服机构理论》。

(11)1938年,A.B.维哈伊洛夫发表《频域法》,这标志着经典控制理论的诞生。

1.4主要成果

PID控制规律的产生,PID控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与鲁棒性,对于无时间延迟的单回路控制系统很有效,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任然被广泛应用。

2.现代控制论阶段(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

现代控制理论,基于时域内的状态空间分析法,着重时间系统最优化控制的研究。

2.1控制系统的特点

为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系统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定常或时变的,单变量与多变量,连续与离散系统。

2.2控制思路

基于时域内的状态方程与输出方程对系统内的状态变量进行实施控制,运用极点配置、状态反馈、输出反馈的方法,解决最优化控制、随机控制、自适应控制问题。

2.3发展事件回顾

(1)1959年,苏联学者庞德亚金(L.S.Pontryagin)等学者创立了极大值原理,并找出最优控制问题存在的必要条件,该理论解决控制量有约束情况下的最短时间控制问题,提供方法。

(2)1953-1957年间,美国学者贝尔曼(R.Bellman)创立了解决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律,并依据最优性原理,发展了变分学中的Hamilton-Jaccobi理论。

(3)1959年,卡尔曼(R.E.Kalman)提出了滤波器理论,1960年卡尔曼对系统采用状态方程得描述方法,提出了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证明了二次型性能指标下线性系统最有控制的充分条件,进而提出了对于估计与预测有效地卡尔曼滤波,证明了对偶性。

(4)罗森布洛克(H.H.Rosenbrock)、欧文斯(D.H.Owens)和麦克法轮(G.J.MacFarlane)研究了使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将经典控制理论传递函数的概念推广到多变量系统,并探讨了传递矩阵与状态方程之间的等价转换关系,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

(5)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瑞典)和朗道(法国,L.D.Landau)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反面做出了贡献。

2.4主要成果

现代控制理论的提出,促进了非线性控制、预测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性控制、智能控制等分支学科的发展。进而为解决因工业过程的复杂性而带来的困难。

3.大系统理论阶段与智能控制理论阶段(70年代初期至现在)

大系统理论,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变量众多、关联严重、信息不完备的信息与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是具有某些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其中最典型的是智能机器人。

3.1控制系统的特点

是指众多因素复杂的控制系统,如宏观经济系统、资源分配系统、生态和环境系统、能源系统等]

3.2控制思路

基于时域法为主,通过大系统的多级递阶控制、分解—协调原理、分散最优控制和大系统模型降阶理论,解决大系统的最优化。

3.3发展事件回顾

(1)60年代初期,Smith提出采用性能模式识别器来学习最优控制法以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2)1965年Zadeh创立模糊集和论,未解决负载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

(3)1966年,Mendel提出了“人工智能控制”的概念。

(4)1967年,Leondes和Mendel正式使用“智能控制”,标志着智能控制思路已经形成。70年代初期,傅京孙、Gloriso和Saridis提出分级递阶智能控制。并成功应用于核反应、城市交通控制领域。

(5)70年代中期,Mamdani创立基于模糊语言描述控制规则的模糊控制器,并成功用于工业控制。

4.结语

“自动控制理论”就是一门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稳定性的科学,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主要内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并且提出有关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参考文献】

[1]维纳著, 郝季仁译.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61.

[2]项國波.控制论的发展,北京:电器时代,2005.(11).

[3]于长官.现代控制理论(第三版),哈尔滨工业出版社,2006.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4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

在信息化过程中, 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性组织已考虑到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巨大影响, 并发布了内部控制规范或模型。这些规范或模型, 可为构建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框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 内部控制的理论框架

1. 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美国COSO委员会于1992年、1994年先后发布修订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 该报告是迄今为止对内部控制最为全面的描述。报告中指出, 内部控制是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5个相互关联的要素构成的。内部控制目标、内部控制要素及内部控制主体三者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 共同构成一个理想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COSO框架关于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的规范集中体现在对信息系统本身的控制, COSO框架在“控制活动”要素部分规范了对信息系统的控制, 并把信息系统的控制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大类。一般控制也称为总体控制, 包括数据中心操作控制、系统软件控制、接触安全控制和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的控制;应用控制是指嵌入于各业务流程之中的借助于信息系统来实现的控制, 应用控制有助于保证交易处理及授权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COSO框架包含了对信息系统更多的关注, 但这个框架的建立仍基于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 比如仍依赖于岗位分置和监控等活动[1]。

2. 英国《Turnbull报告》

《Turnbull报告》提出了“四要素”论, 即控制环境、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检查。Turnbull报告是以风险控制为主导, 并以原则导向制定的, 这些内控规定更利于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后贯彻执行, 并可降低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的成本。而传统规则导向的内部控制规定很容易增加公司上市和维持上市的成本。Turnbull报告强调董事会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负总责, 尤其应关注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 如公司面临风险的性质和程度、公司承受风险的能力、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实行风险控制的成本以及从风险管理中获得的收益。

(二)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信息系统风险与控制框架

1. 国际组织的信息系统内控COBIT框架

20世纪90年代开始, 随着互联网在世界范围的应用, 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成为各种业务处理的核心。然而, 互联网使信息资源在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 也产生了众多不安全因素,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信息及相关信息技术是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可靠保障, 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各方的重视[3]。在这个背景下, 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基金会 (ISACF) 开发了信息及相关技术管理控制框架 (COBIT) , 这个框架是信息技术管理的通用标准。它吸收了世界上信息控制领域和其他多个领域已被接受的标准, 以帮助人们了解并管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风险。COBIT框架吸收了ITSEC、TCSEC、ISO 9000、SPICE、Tickl T、Common Criteria等认证标准, 形成一套专供企业经营者、信息技术专家、MIS审计员强化和评估信息技术管理和控制的规范。COBIT框架由信息系统管理和控制的6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管理者摘要、框架、应用工具、管理指导、控制目标、审计指南组成[4]。在COBIT的高级控制指标中, 包括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信息技术资源及信息技术过程。其中, 信息技术评价指标主要从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利用率、系统效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方面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信息技术资源主要包括人、应用系统、技术、设施及数据等与信息相关的资源, 这是信息技术处理过程的主要对象;信息技术过程则从信息技术的规划与组织、采集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等4个方面确定了34个信息技术处理过程, 每一个处理过程是一系列关联的信息技术活动或任务。由此可以看出, 与COSO框架不同的是, COBIT框架的重点集中于利用信息技术来达到企业的目标和实施内部控制, 这是对COSO等传统的内部控制框架的补充和发展。这个框架通过应用中强调信息技术和企业目标一致、信息技术帮助企业运营和最大化收益、信息技术资源被负责地运用以及信息技术风险被适当地管理来实现信息技术治理。COBIT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融为一体, 对于我们建设有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极具参考价值[5]。因此, COBIT从体系化、标准化的高度, 构建了关于信息系统投资、建设、评估、风险控制的知识框架, 超越了传统的产品与服务的概念, 是会计信息化事业与内部控制新的发展思路。

2. OECD的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

过去有关信息安全的研究, 大多侧重于确保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 然而信息安全的维护不能仅靠应用信息安全技术, 建立相应的管理政策、健全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将更为有效。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ISMS) 就是在信息安全的强烈需求下应运而生的。1992年11月OECD的24个会员国决议采用信息、计算机与通讯政策组织 (ICCP) 订立的“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进而在2002年第1 037次理事会会议上发布了新的信息系统安全指导方针, 将信息安全提升到了文化高度, 涵盖了从安全认知到安全职责等9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包括意识、责任、响应、道德、民主、风险评估、安全设计和实施、安全管理以及再评估等[4]。

3.《电子系统保证与控制》 (e SAC)

针对企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问题, 在1994年的《系统可审计性与控制》所建立的第一个与信息技术业有关的SAC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 美国内部审计协会 (IIA) 于2001年根据信息系统领域发生的新变化构建了一个更为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控制框架———电子系统保证与控制框架 (eSAC) , 整个框架包括控制环境、人工控制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把控制融入系统的控制程序等三部分[4]。eSAC为有效的技术风险管理设置了一个平台, 为评估电子商务控制环境提供了一个框架;也有助于对客户、管制者、管理当局和董事会理解和管理信息技术风险提供保证, 为管理层和审计师理解、评估与减轻技术风险提供了新的框架。

eSAC报告提出, 传统的控制观点在现行的电子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环境下已经不再适用了, 因为现在需要将基础设施和商业应用过程联系起来考虑, 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控制过程可以分为一般控制及应用控制, 一般控制包括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项目和记录的安全性以及物理安全性;应用控制包括授权的交易被完整的记录、所有的交易只被系统处理一次、交易处理和记录的准确性等。虽然e SAC模型的出发点是针对电子系统的控制, 但为我们发展信息技术条件下内部控制模型, 将重点放在控制环境、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上提供了参考[1]。

4. Trust Services框架

Trust Services是AICPA和CICA在2003年4月发布的评价网络信任服务和系统信任服务的原则框架。它将信息系统控制的标准分为5个:安全性、可获得性、过程完整性、隐私安全性和保密性, 并将其标准和原则归入了4个方面进行评价:政策、沟通、程序和监督。Trust Services框架是用来识别信息技术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并且可以评价企业信息系统控制有效性的, 它可以定义一个在特定的时间和环境条件下无实质性错误进行运营的比较可靠的系统, 所以用它的标准来设立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关键点, 从而发展相应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模型很有价值[1]。Trust Services框架比COBIT框架相对狭义, 但它将基础设施和商业应用过程联系起来考虑, 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控制过程可以分为一般控制及应用控制, 一般控制包括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项目和记录的安全性以及物理安全性, 应用控制包括授权的交易被完整地记录、所有的交易只被系统处理一次、交易处理和记录的准确性等。

5. 日本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准则》

日本也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其特色是直接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在日本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和监督准则》中指出, 内部控制由6个基本部分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与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 监控和对信息技术的应用[1]。这个框架很类似COSO框架, 但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单独作为内控框架的一部分, 在控制环境、监控等方面也强调了信息技术的影响。

根据以上初步探讨, 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二、构建中国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论与规范

我国理论界也密切注意着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变化, 有的学者进一步探讨了信息系统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试图建立一种“数据—系统—网络”的内部控制体系, 以适应信息技术应用的特点[2];有的学者研究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控制程序、增强控制手段,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集成到业务和信息过程中, 借助于信息技术来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3,6,7];许永斌 (2000) 在对互联网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在企业内部实现操作系统控制、会计数据资源控制、系统维护控制、应用控制、计算中心控制、组织控制和工作站点控制;在企业外部实现周界控制、大众访问控制、电子商务控制、远程处理控制等[8]。这些研究推动了我国新经济下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与创新。由于信息技术控制存在的技术风险会影响所有 (或大部分) 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9]。因此, 多数学者的研究仍然是以技术层面为主, 尚未深入探讨过信息时代内部控制框架发生怎样的深刻变化。

2007年3月, 财政部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征求意见稿) , 使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上了一个台阶。此次的内控规范, 增加了基于信息技术系统的内部控制政策与程序, 强调了信息系统安全性。我国新的内部控制规范明确且有条理地将内部控制呈现在企业面前, 这一标准将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提供一个很好的引导。2009年1月, 国家财政部关于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中提出, 要积极推动会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 着力将会计准则和内部控制标准固化在信息系统中, 力争将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固化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在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信息系统审计》中指出:信息技术内部控制的各个层面都包括人工控制、自动控制和人工、自动相结合的控制形式, 审计人员应根据不同的控制形式采取恰当的审计程序。该准则基于COSO框架的评价方法, 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活动的监督等5个方面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但是诸多内容基本上是原则性的。监控活动可以分为3类:领导型监控、职能型监控和独立型监控。前两者应该完全嵌入管理信息系统, 后者则可相对独立, 即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信息化的审计系统, 包括审计管理系统和审计实施系统。对于大型组织而言, 可能也需要向集成化、联网化方向发展。

三、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发展策略

1.关注信息集成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近些年来, 一些管理信息系统正在向集成化、联网化方向发展, 目前, 比较流行的管理信息系统有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供应链管理系统 (SCM) 等。例如ERP系统集成了大量的子系统, 具有财务、销售、生产、人力资源、质量、决策支持等管理控制功能。因此, 未来需要着重研究的是信息集成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框架如何构建, 比如信息集成对内部控制具体的影响和冲击,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控制与对信息技术的控制的关系等, 这些问题将会影响到信息集成环境下的内部控制规范, 是值得我们着力突破的研究方向[1]。

2.加强系统控制管理。系统控制是指与程序设计、运行维护、数据处理过程、硬件设备等相关的可靠性控制制度。根据信息技术应用下的企业内部控制中新的控制风险, 企业应加强在这几方面的控制力度。它包括一般控制与应用控制。一般控制帮助管理层确保系统能持续、适当地运转, 具体含有应用系统开发、建立和维护控制、系统软件与操作控制、数据和程序控制、存取安全控制、网络安全控制等;应用控制是对会计信息系统中具体的数据处理活动所进行的控制, 包括应用软件中的电算化步骤及相关的人工程序, 划分为输入控制、计算机处理与数据文件控制和输出控制[2]。

3.遵循五要素原则。五要素原则的内容在各个框架中都能融合, 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要素是一个相互联系、综合作用的有机控制整体, 使单纯的控制活动与企业环境、管理目标及控制风险相结合, 形成一套不断改进、自我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10]。更有利于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 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提供合理保证。

4.企业的内控环境应包括企业价值观, 企业文化、理念和使命, 企业道德与诚信等, 应先行建设公司信息系统控制的制度与文化环境。如董事会的一些政策, 比如商业行为的政策、关于欺诈行为的政策, 还有关于公司内部组织结构安排的政策。另一方面是高层人员的道德情况表现, 以及他们对各种各样错误所作出反应的一致性。

5.循序渐进, 分步实施, 设计一定的过渡期。会计信息内部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与安全、业务流程再造、机构与人员的重整,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 仅靠外部力量推动是不能达到效果的。

6.建议按信息活动流程来确定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规范。在复杂的系统和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条件下, 准则可能会滞后于实务的发展, 按信息活动流程来实施管理, 可避免内部控制人员在面临新问题、新情况时无所适从、无法可依。

参考文献

[1]章铁生.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内部控制规范[J].会计研究, 2007 (7) .

[2]刘志远, 刘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 2001 (12) .

[3]骆良彬, 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 2008 (5) .

[4]陈志斌.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 2007 (1) .

[5]陈志斌, 何忠莲.内部控制执行机制分析框架构建[J].会计研究, 2007 (10) .

[6]欧阳电平, 陈彦.信息技术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发展中的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8 (10) .

[7]郑海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研究[J].会计研究, 2004 (12) .

[8]许永斌.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控制[J].会计研究, 2000 (8) .

[9]唐志豪, 计春阳, 胡克瑾.信息技术治理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 2008 (5) .

内部控制框架理论与货币资金管理 篇5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货币资金管理受到理论界、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他们提出货币资金管理理论和主张、制定了货币资金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企业制定了适合本企业特点的货币资金管理制度。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理论界的理论、国家法律法规、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的实践,提出比较完整的企业货币资金管理思想和方法。在市场经济日益逐步完善的今天,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货币资金管理是财管理的核心。要管好用好货币资金,要从企业管理的全局出发,设计货币资金管理的总的架构。

内部控制框架理论强调:①内部控制对象是企业整个运行过程中所有要素(如人、财、物、信息、技术等),应当将它们用来构筑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框架,包括组织赖以存在的环境因素、内部控制的机制和程序、信息流动等,并进行全面的统盘考虑与分析;②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影响,内部控制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制定并执行控制政策和程序的人的素质和观念,如管理者的管理风格与经营理念、内部控制的意识等,故应特别重视人的因素,反过来,内部控制也影响着人的行动;③企业内部控制并非只是一个机械的规定或一项制度,管理者应当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措施,灵活地选取适当的控制方式与方法,即内部控制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④在现代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任何组织必然面临来自内外两方面因素所导致的各种风险,因此,管理者必须及时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加以反映和评估,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保证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⑤必须综合采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种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使内部控制设计的政策、程序与措施科学化、合理化与标准化;⑥内部控制是单位管理者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的有机整体,但是不管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如何完善,它只能为管理者实现组织目标提供合理保证。内部控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组织目标可能性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内部控制框架为关注内部控制的有关各方(包括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审计人员及理论界)提供了一个普遍认可、内涵统一的内部控制框架和评价方法。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6

1、以“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之词,采用双重政策标准行行政垄断之实,影响民营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如果说某些行业确实需要由国有经济控制的话,诸如国防、法制、环保等,那么民营经济受到抑制也许是无可非议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这么一回事,政府在某些方面采用了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双重标准。例如,农业就是一个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但是很难想象农业必须由国有经济控制。目前农村二轮土地延包正在进行,还是家庭承包分散封闭经营,没有形成具有控制力的国有农业公司。再者,许多所谓的“自然垄断、公共产品、支柱及高新技术”产业早已有外国资本进入。如外国保险业纷纷抢登中国市场,似有与中国保险业资本平分秋色之势。还有,在前国家经贸委提出的35个保持国有经济较大控制力(即大型项目由国有企业经营,中小型项目允许非国有经济参与)的行业中,包括水泥、电子、电脑、汽车、新兴材料等行业中有许多外资大型企业,甚至“西气东输”这个重要的公共产品也可以由外商独资或控股。如果真正严格对照“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要求来界定,这些外资企业根本没有进入这些行业和领域的机会。事实与此相反,外资偏偏青睐我国国有企业所“内定”的行业和领域,并且,一旦情有独钟某行业和领域,便很快得到政府的批准。但是民营资本要进入上述行业和领域,却是十分困难的。显然,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双重政策标准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2、冠冕堂皇以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稳定宏观经济”作用之名,行变相压抑民营企业发展之实。可以肯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即使是“涉及国家重要的”或“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国有企业,不可能超越《公司法》的规定,它们同所有企业一样,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并不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并没有必须按照政府意图行动的法律义务。这就是说,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并不是先天性的“包括社会利益最大化目标”。况且,从过去几年的实际情况来看,许许多多的国有企业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纷纷改制,逐步走向没落,不仅没起到该理论中所说的“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宏观经济。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尽管政府一再强调国有企业具有逆周期行动的“稳定经济”职能,但事实却不是如此。我国民营企业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不论是从创造增加值还是吸收就业来看,都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稳定职能”是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对“稳定宏观经济”职能的主体采用行政手段定位方式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不应该把经济前进的步伐赌在国有企业“稳定职能”上。然而,正是由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的“稳定职能”,限制了民营企业所要进入的行业、领域,从而限制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严重误解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将其职能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演变为“政府替代市场失灵”。从我国改革开放积累的经验来看,该理论中所说的自然垄断产品和公共产品的提供,也不是需要必须由国有企业代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公共产品和自然垄断产品并不是非由政府提供不可。在西方发达国家,诸如自来水、电力、煤气等所谓的“公用性”行业,大多数都是由私人厂商提供的,或由政府采购、补贴、税收优惠、制订法律等方式鼓励私人厂商提供,只有那些私人厂商确实不能提供的“纯公共产品”(如国防、法制、环保)和部分“准公共产品”(如供热网、输电网)才由政府提供,这体现了政府“弥补”而不是“替代”市场机制的精神。也就是说,要先给予民营企业一个提供公共产品的机会,看它能不能提供水、电、气等公共产品,如果它实在不能提供,才需要政府介入。这就意味着应该在所谓“自然垄断、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行业大力引入民间资本。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民间资本干得还是很不错的。比如江苏省宜兴屺亭镇在社会事业建设总投资中,民间资本所占比重高达93.8%,但同时服务水平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升。但是目前流行的政策倾向却是,只要是属于“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就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干净利落的剥夺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机会,不问这种产品是不是“私人市场供给不足”的,这样,无情的将民营企业排斥在这些行业领域的大门之外,无形中就将政府职能由“政府弥补市场失灵”修改为“政府替代市场”。依托这个逻辑,可以顺利成章地推论出“自然垄断产业”及“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均需由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为此,民营企业试图进入此类产业,或者需要经过政府极为严格和繁琐的审批,或者干脆是被禁止的。应该说,这种观点严重误解了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也限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4、“内定”服务行业与领域,使得经济学中“利润率平均化”原理失灵,直接导致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不公平竞争。客观地说,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的提出并不是针对民营企业的,因为该理论中并没有民营企业需要进入或退出哪些行业的说法。既然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已“内定”由国有经济控制,则民营企业要进入肯定会受到限制。然而在整体宏观经济不太景气的今天,上述“内定”行业又都是个别利润率较高的行业,民营企业要获得利润,必然要求进入这些行业,这也符合政治经济学中的“利润率平均化”原理。由于“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的提出,“利润率平均化”原理在这里就失灵了,任何民营企业要想进入上述行业,必须经过严格审批,付出巨大的进入成本,客观上提高了民营企业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这无异于向所有民营企业征收了一道高额关税,严重限制了民间资本进入这些行业。“公平竞争”在这里根本无法实现。

5、国有金融机构区别企业体制放贷,严重影响民营企业壮大资本实力。无可争议,金融业已属于国家“内定”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故此,民间金融机构迄今为止仍处于非法状态。民间“高利贷”历来属于政府严厉打击对象。民营企业要想通过合法途径贷款,就得向国有金融机构申请,而要获得足量资金是相当相当困难的。对国有银行来说,民营企业完全是新客户,国有银行不了解它们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所以肯定是不大愿意给它们贷款。更重要的是,现在国有银行实行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不是一视同仁的。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贷款造成的坏帐,可以理直气壮的把它推到体制原因上去,最终转入资产管理公司中去,在责任追究时不了了之。而对民营企业贷款造成的坏帐,不仅要追究责任人的过失行为,还要连本带息赔款等等。虽然政府为了解决民营企业缺乏担保能力的问题,在各地普遍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担保机构为国有金融机构分担风险,但在实际中民营企业要想通过合法途径获得贷款,还是要比国有企业困难得多。可见,对民营企业来说,合法融资方面的竞争是很不公平的,在许多情况下,民营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高利贷。

“国有经济控制力理论”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功不可没,理论本身也没有问题,没有限制、阻碍民营企业发展的本意,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效果,这与传统理论对政府经济职能的过高期望有关。该理论只考虑国有经济的“稳定宏观经济”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而没有考虑国有经济本身具有不稳定的事实(如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两次经济过热),也没有考虑通过国有经济以外的方式(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稳定宏观经济的有效性,更没有考虑民营经济也有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由于该理论在这些方面的失误,使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出人意料的抑制。虽然该理论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有诸多负面影响,但是也不可否认,与历史上任何时期相比,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正处于最有利的时期。无论是500年前“资本主义萌芽”还是100年前的民族资本,都没有获得政府高层的支持。而目前的民营企业则在历史上首次获此殊荣。中共十五大确立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基础,消除其进一步发展的意识形态障碍。不过,仅有政府高层支持是不够的,如果政府职能不改革,高层的支持将无法落到实处。所以,要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遇到的理论误区与实践难题,除了提高民营企业政治待遇外,还要通过改革政府职能来实现。

浅谈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篇7

在短短一百年中, 自动控制理论得到了令人吃惊的发展, 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 自动控制技术在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起来, 控制理论目前还在向更纵深、更广阔的领域发展, 无论在数学工具、理论基础、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产生了实质性的飞跃, 在信息与控制学科研究中注入了蓬勃的生命力, 启发并扩展了人的思维方式, 引导人们去探讨自然界更为深刻的运动机理。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 必将会给提高社会生产力,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人类的发展。

二、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述

自动控制是指应用自动化仪器仪表或自动控制装置代替人自动地对仪器设备或工程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使之达到预期的状态或性能指标。对传统的工业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控制技术, 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一些恶劣环境下的操作, 自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

自动控制理论是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 是自动控制科学的核心。在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和参数的基础上, 求取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 并找出这些性能指标与系统参数间的关系就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而在给定对象特性的基础上, 按照控制系统应具备的性能指标要求, 寻求能够全面满足这些性能指标要求的控制方案并合理确定控制器的参数, 则是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一般情况下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经典控制理论阶段、现代控制理论阶段、大系统理论与智能控制阶段。

三、经典控制理论阶段

时间为20世纪40-60年代, 经典控制理论以传递函数为数学工具, 采用频域方法, 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即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不宜用经典控制理论解决, 特别是对非线性、时变系统更是无能为力。其控制思想是首先旨在对机器进行“调节”, 使之能够稳定运行, 其次是采用“反馈”方式, 使得一个动力学系统能够按照人们的要求精确地工作, 最终实现对系统按指定目标进行控制。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事件有:

1、1875年, E.

J.Routh和A.Hurwitz提出了根据代数方程的系数判断线性系统稳定性方法。2、1932年, H.Nyquest采用频率特性表示系统, 提出了频域稳定性判据, 很好地解决了Black放大器的稳定性问题, 而且可以分析系统的稳定裕度, 奠定了频域法分析与综合的基础。3、1945年, H.W.Bode发表了著作《网络分析和反馈放大器设计》, 完善了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频域方法, 并进一步研究开发了伯德图。4、1948年, N.Weiner发表了《控制论——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一书, 标志着控制论的诞生。5、1948年, W.R.Evans提出了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 是一种易于工程应用的, 求解闭环特征方程根的简单图解法, 进一步完善了频域分析方法。6、1954年, 钱学森出版了《工程控制论》, 全面总结了经典控制理论, 标志着经典理论的成熟。

四、现代控制理论阶段

时间为20世纪60~70年代, 现代控制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时域法”, 它引入了“状态”的概念, 用“状态变量”及“状态方程”描述系统, 因而更能反映出系统的内在本质与特性。现代控制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多变量线性系统理论、最优控制理论以及最优估计与系统辨识理论, 它从理论上解决了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稳定性以及许多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其控制对象可以是多输人多输出系统、非线性时变系统、离散系统以及数字系统,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该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事件有:

1、1959年, 苏联学者庞德亚金 (L.

S.Pontryagin) 等学者创立了极大值原理, 并找出最优控制问题存在的必要条件。2、1953-1957年间, 美国学者贝尔曼 (R.Bellman) 创立了解决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律。3、1959年, 卡尔曼 (R.E.Kalman) 提出了滤波器理论, 1960年, 卡尔曼对系统采用状态方程得描述方法, 提出了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测性。4、罗森布洛克 (H.H.Rosenbrock) 、欧文斯 (D.H.Owens) 和麦克法轮 (G.J.Mac Farlane) 研究了使用于计算机辅助控制系统设计的现代频域法理论, 为进一步建立统一的线性系统理论奠定了基础。5、20世纪70年代奥斯特隆姆 (瑞典) 和朗道 (法国, L.D.Landau) 在自适应控制理论和应用反面做出了贡献。

五、大系统理论与智能控制阶段

时间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控制理论向着“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方向发展。“大系统理论”是用控制和信息的观点, 研究各种大系统的结构方案、总体设计中的分解方法和协调等问题的技术理论基础, 其主导思想是研究系统结构的能通性、可控性、可观性、可协调性, 以求大系统的最优化、稳定化。而“智能控制”是研究与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过程的规律, 研究具有某些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处理系统, 它的目标是提高控制系统自寻优、自适应、自学习、自组织等方面的智能水平。

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与事件有:

1、60年代初期, Smith提出采用性能模式识别器来学习最优控制法以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

2、1965年Zadeh创立模糊集和论, 未解决负载系统的控制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学工具。3、1966年, Mendel提出了“人工智能控制”的概念。4、1967年, Leondes和Mendel正式使用“智能控制”, 标志着智能控制思路已经形成, 70年代初期, 傅京孙、Gloriso和Saridis提出分级递阶智能控制, 并成功应用于核反应、城市交通控制领域。5、70年代中期, Mamdani创立基于模糊语言描述控制规则的模糊控制器, 并成功用于工业控制。6、80年代以来专家系统、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对智能控制器有着促进作用。

六、结论

自动控制受到工程技术领域的高度重视, 控制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经典理论、现代理论、到今天的智能控制, 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与进步的必然, 智能控制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涉及到很多分支学科, 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开展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促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事实上, 现在已经出现了集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和智能控制理论于一身的各种复合控制理论, 如模糊PID复合控制、模糊变结构控制、自适应模糊控制、模糊预测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专家PID控制、专家模糊控制等等。随着人们对复杂控制系统认识的加深, 控制理论发展的空间以及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 主要回顾了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历程, 即经典控制理论阶段、现代控制理论阶段、大系统理论与智能控制阶段, 最后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进行总结, 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自动控制理论的认知。

关键词:自动控制,发展历史,智能控制

参考文献

[1] 何彦民, 周雪松, 马幼捷, 等.控制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及发展动态[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4, 2 (1) : 13-17.

[2] Stuart B.A brief history of automatic control[J].IEEE Control Systems, 1996, 16 (3) : 17-25.

[3] 张大为.控制理论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J].控制工程, 2006, 13 (5) : 98-99.

[4] 左为恒, 周林.自动控制理论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5] 孙增圻, 张再兴.智能控制的理论与技术[J].控制与决策, 1996, 11 (1) : 1- 8.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8

1 预测控制算法的发展

1.1 预测控制基础算法

预测控制自产生以来, 有三种基础算法, 分别是由Richalet、Mehra等提出的模型算法控制 (Model Algorithmic Control (MAC) ) , 由Cutler等提出的动态矩阵控制 (Dynamic Matrix Control (DMC) ) , 以及由Clarke提出的广义预测控制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GPC) ) 。MAC和DMC都是基于非参数模型的算法, MAC以被控对象的脉冲响应特性为预测模型, DMC以对象的阶跃响应特性为预测模型。而GPC是以受控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 (CARIMA) 模型为预测模型, 结合在线辨识和自校正机制的算法, 大大增强了算法的适用性和鲁棒性。

因为脉冲响应和阶跃响应容易从生产现场获得, 因此MAC和DMC不需要辨识过程就可以设计控制系统。这类控制算法采用在有限时域内的滚动优化, 在滚动优化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馈校正, 克服了对象参数结构不确定带来的影响, 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此外, Morari等在1982年研究出一种新型控制结构——内模控制 (Internal Model Control (IMC) ) , 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预测控制的动态性能和鲁棒性, 对预测控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

1.2 现代预测控制

近年来, 预测控制打破原有的单调的对算法进行研究的模式, 开始与其他方法结合, 发展出一类先进的预测控制策略。如和极点配置结合的广义极点配置控制 (Generalized Pole Placement Control (GPP) ) , 和自适应控制相结合产生的自适应预测控制器, 和解耦控制结合产生的解耦预测控制算法等等先进预测控制技术。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和智能控制的发展, 预测控制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产生出智能预测控制技术, 如和模糊控制结合而成的模糊预测控制, 和神经网络方法结合形成的神经元网络预测控制, 以及遗传算法预测控制等;预测控制与人工智能和大系统递阶原理结合, 构成多层智能预测控制模式。除了这类先进的预测控制技术与智能预测控制技术之外, 预测控制还发展了多种新型的预测控制理论, 例如预测函数控制、多速率采样预测控制、多模型切换预测控制和有约束预测控制等等, 这一系列新型的预测控制策略, 极大地丰富了预测控制领域的内容, 也是近年来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

1.3 非线性预测控制

对于大多实际工业过程系统来说, 被控对象都是具有较强非线性的特性, 这时, 常规的针对线性对象的预测控制策略已经达不到优化控制的目的了, 因此在控制中就需要采用非线性预测控制来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已提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线性化方法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对非线性对象模型进行线性化, 用线性化之后的模型来替代原有的非线性模型, 再按照常规预测控制的滚动优化策略设计控制器, 但反馈校正和模型预测的设计仍然使用非线性模型。线性化的方法有Lyapunov线性化和反馈线性化。

(2) 基于特殊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这类特殊模型一般包括Volterra模型、NARMAX模型、Hammerstein模型、Laguerre模型和双线性模型等等。

(3) 多模型的非线性预测控制:多模型预测方法可以看作模型调度 (Model-Scheduling approach) , 其特点是将多模型方法引入预测控制中, 在整个控制设计中用多个不同的线性模型来逼近非线性过程, 从而实现对非线性系统的控制。

2 预测控制的工业应用

70年代中期, MPHC (MAC) 算法在锅炉、分馏塔的控制中获得了成功应用, DMC算法在石油加工生产装置中成功应用, 标志着预测控制算法进入了工业控制领域。由于预测控制具有建模容易和鲁棒性强等特点, 以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传统控制方法已经难以满足工业中越来越复杂的系统对象的要求, 预测控制越来越被人们利用,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预测控制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目前, 在全世界范围内, 预测控制在如炼油、石化、造纸、矿冶、食品、炉窑、水泥、化工、航空、汽车等多个工业领域已经取得了成功应用, 在未来, 预测控制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 在控制领域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许多国外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商品化预测控制软件包, 如Setpoint公司研发的IDCOM软件包, 于1981年应用在海湾石油公司Clarkson炼油厂的润滑油加氢反应器的温度控制上, 连同三个分馏塔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一起, 使产品粘度变化减少70%, 燃料节省25%以上, 操作的灵活性也得到提高。Profimatic公司的催化裂化高级过程控制软件包, 也在炼油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在国内, 预测控制技术同样有广泛的应用, 如浙江大学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MCC软件包;机器人控制、激光器自动控制等。

3 结语

预测控制理论在控制领域中提供了全新的体系结构和方法理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预测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 在鲁棒性、非线性等方面也存在很多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 预测控制理论将会有更多的突破, 也将会在控制领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摘要:基于模型的预测控制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是一种从工业过程控制中产生的一类先进计算机控制算法, 包括模型预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三个基本特征。文章阐述了预测控制算法的产生和基本发展, 对当今控制领域的先进预测控制和智能预测控制以及非线性预测控制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这类预测控制算法在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应用做了简要概括。

关键词:预测控制,先进预测控制,智能预测控制,非线性预测控制

参考文献

[1]Richalet J等.模型预测启发式控制:工业过程研究应用[J].机械自动化, 1978, 14 (5) :413-428.

[1]Rouhani R, Mehra R K.模型算法控制 (MAC) :基本理论属性[J].机械自动化, 1982, 18 (4) :401-414.

[2]Cutler C R, Ramaker B L.动态矩阵控制—一种计算机算法[J].In:1980年自动控制研讨会论文集V.1, 旧金山:美国自动化控制委员会, 1980.

[3]Clarke D W, Mohtadi C, Tuffs P S.广义预测控制[J].机械自动化, 1987, 23 (2) :137-162.

[4]Garcia C E, Morari M.内模控制[J].Ind, Engng Chem, Process Des.Dev., 1982, 21 (2) :308-332, 472-494.

[5]Lelic M A, Zarrop M B.广义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器[J].Int J Control, 1987, 46 (2) :547-568.

[6]李静如等.模糊预测控制及其应用研究[J].控制理论与应用, 1992, 9 (3) :283-286.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9

国外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文献多数是从企业的视角展开的, 比较著名的研究文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库存和应收账款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Albert R.Koch (1948) 给出了基于库存和应收账款进行融资的经济模型。Raymand W.Burman (1948) 、Dunham A (1949) 分别给出了基于库存和应收账款进行融资的操作方法和监控流程。

1.2 仓单质押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Eisenstadt M (1966) 描述了实施仓单质押融资模式的流程方法。

Brueckner JK (1994) 、Brueckner JK (2000) 分别设计了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以及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基于文献筛选模型的质押贷款信贷合约设计。

Hilliard J (1998) 、Schwartz E (2003) 基于期货和期权的价格预期, 研究了由质押品价格带来的风险。

1.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Stiglitz JE、Weiss A (1981) 从信息不对称这一基本假设出发, 研究了信贷市场的均衡与经济效率问题, 目前的信贷合约研究大多基于此模型。

1.4 不确定市场条件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John A.Buzacott&Rachel Q.Zhang (2004) 主要研究了在不确定市场条件下, 资金不足时企业运营管理和融资管理之间的相互联系, 以及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一些重要指标 (诸如利率与贷款额度等) 的确定方法以及对业务风险的影响。

1.5 系统论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Min Hu、Qifan Hu (2008) 认为, 供应链金融是物流发展到供应链阶段以后物流金融的高级形式, 是针对供应链的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供应链融资服务通过运用各种金融工具来实现供应链中资金的聚集和循环,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要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 把供应链中各个参与企业看作一个整体。

1.6 竞争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Viktoriya、Sadlovska (2010) 从竞争视角, 分析了如何与供应链伙伴一起通过提高支付与融资业务的自动化程度来构筑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及各自的竞争优势。

2 国内的研究概况

相对国外的研究, 国内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主要研究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系统工程理论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符夫之 (2001)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国内的供应链金融进行了研究。

2.2 信息经济学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谢进城和张家峰 (2003) 运用信息经济学的有关原理, 通过建模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2.3 仓单质押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王文忠 (2004) 对仓单质押贷款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做出了关键指标的VAR设计, 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观点, 尤其是对仓单抵押贷款的概念、分类、关键要素、操作流程作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涂川等人 (2005) 针对这一时期由于非核心物流仓储业未能有效参与, 我国商业银行对质押标的物价值、品质、市场变化等缺乏足够的信息, 对质押标的物的权属控制与运营控制缺乏专业的经验和技能, 提出出于风险的考虑, 银行在开展此类融资服务应较为谨慎。

徐莉、罗茜、熊侃霞等人 (2005) 指出了开展物流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 并就风险防范和利益分配等问题提出设想。

孙虹 (2007) 对仓单质押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王文辉、冯耕中、苏潇等 (2008) 研究了分散决策条件下存货质押融资的信贷合约设计问题, 他们首先建立了简化的银行集中决策下贷款风险指标的设计模型, 给出了在分散决策条件下, 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利率、贷款限额等指标对企业和银行收益的影响, 得出均衡的利率和努力水平及最优贷款限额。

西南交通大学物流学院SRTP课题组 (2008) 研究了物流金融中的质押监管模式。

陈景同、冉京 (2009) 对我国金融物流理论发展及应用状况、仓单质押融资的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系统的规避方案。

李毅学、冯耕中等 (2010) 出版了《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存货质押融资风险管理》一书, 对仓单质押融资和存货质押融资的内涵、国内外业务的异同、当事人资质及风险管理进行了诠释。通过系列论文分别研究了清算延迟、流动性风险以及平仓线等对质押率的影响, 并分析了质押率与利率、存货价格波动以及违约概率的相关关系。

2.4 博弈论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唐少麟、乔婷婷 (2006) 用博弈分析的方法,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 论证了对中小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可行性, 指出相应的风险可以通过规范管理制度和采用新的系统管理工具加以有效控制。

2.5 风险转移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钱文斌、孙稚锐 (2009) 给出了风险回避、风险预防等控制型风险处理方法, 以及风险自留、风险转移等财务型风险处理方法, 并给出了创新思路。

2.6 统一授信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浦徐进、唐建荣 (2009) 针对VMI模式下供应商资金压力过大的现象, 提出用金融服务来解决该等问题的建议, 并确定了统一授信和质押监管模式。

张! (2011) 运用最小几何距离的加权调和平均方法, 对基于授信融资下物流金融的运营和风险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建立了组合预测模型。

2.7 业务流程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胡剑、李伟杰 (2009) 就供应链金融的实务操作与风险管理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流程化的规避方案。

2.8 第三方监管模式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郭战伟 (2010) 就第三方物流的监管法律瓶颈问题进行了研究。

2.9 决策论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袁光! (2011) 对物流金融参与主体间联合最优决策进行了分析。吴窑 (2012) 对供应链金融系统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 描述了供应链金融系统内部的主体要素、系统结构、功能及系统风险控制特征。

2.1 0 集群视角下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研究

白彦其 (2012) 就供应链金融与产业集群的特点及联系, 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2.1 1 线上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研究

刘迎欢、史臣旭 (2012) 发表了《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对线上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3 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理论的缺陷

纵观这些研究可以发现, 国内外对于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的研究, 多是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整体可接受性、可行性出发所进行的研究。

从理论上说, 由于当前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上, 供应链金融相关的理论研究还很不深入, 系统性的研究少之又少, 不能与国外的供应链金融行业的发展相提并论, 尤其是对供应链金融产品及风险标识的标准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还很薄弱。如仍未建立起全面、完善的企业信息库;还没有制定出有效、合理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企业融资准入标准;还未建立市场风险预警和风险控制机制;还未建立起有效的监管、监督机制;对物流技术和服务过程及产品的风险度量未进行全面分析, 风险控制手段不足;金融业及物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对接匹配研究滞后;缺乏对业务流程的分类研究及分类管理;银行系统未建立市场及风险反馈体系, 相关研究严重滞后, 还存在许多操作上的困难等。

这就要求加强相关的风险控制基础研究, 不断开发有关物流监管与商品融资、物流结算、物流保理、物流担保和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新型产品, 建立联结产、银、物流等相关各方的合理服务平台, 延伸供应链金融风险的服务范围, 确保供应链金融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但是, 随着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实践中的发展, 尤其是线上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 从相关当事人及当事人行为的角度, 通过对不同当事人在不同利益条件下、不同模式下、不同环节中的行为分类及比较分析, 通过找出人 (当事人) 、事 (实务) 、单 (单据) 、票 (票据) 、流程、环节的内在联系, 以标的物物权转移为纽带, 以安全结算、稳妥收货为最终目的, 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科学统一为导向, 将供应链金融的全部要素, 按照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要求, 更为细致地从供应链金融业务经营要素、流程、环节、内外部环境、运营条件及具体细节进行数据采样, 从中找出供应链金融的运行条件及风险控制节点与数据, 系统化、模块化、深入地剖析供应链金融风险, 再按环节、按步骤地再通过系统集成、系统设计, 对供应链金融原有的风险控制体系、模型、方法进行全面的重构、优化与创新, 实现供应链金融产品及风险标识的标准化, 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体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4 建议与对策

4.1 总原则

纵观国内外关于金融风险控制理论, 不难发现, 供应链金融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 几乎融合了金融创新理论所描述的所有创新要素。

但从交易的角度看, 供应链金融产品实际上是一份协调了供应链不同当事人权利与义务, 规范了供应链当事人行为的一种契约或规范, 是一种规制金融交易的文件或关系凭证, 是市场内生的结果, 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对金融要素 (诸如资金、信用等) 在时间与空间上的一种配置活动, 是增进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活动, 是“能够证明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文件, 它对于债权债务 (当事人) 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均具有法律意义”。

所以, 要改变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 必须牢牢抓住各类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创新要素 (变量) 这一抓手, 把握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其实是通过契约的形式将供应链金融中所涉及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与组合, 并对现有的契约条件所进行的修订、修改、添加与删除。

4.2 具体方法

(1) 掌握供应链金融产品创新的构成要素, 通过对该等要素的细分与组合分析, 找出供应链金融产品的运行机理及产品构成要件, 结合供应链金融产品组合的规律, 在时间、空间上对构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

(2) 牢牢抓住当事人这一核心要素, 对供应链金融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的各种责任、权利、义务等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与组合, 从而满足不同当事人的不同需求, 并进而对现有供应链金融产品契约条件进行修订、修改、添加与删除。

(3) 必须以全球化的视角, 紧密结合标的物产品的产业链背景, 利用组织行为理论, 对具体供应链金融产品所涉及到的当事人行为进行细致科学的分析与总结, 通过当事人行为细分, 找出供应链金融产品生态系统的生态动力学运行机理, 通过对供应链金融运行的制度环境、技术环境、社会环境等的系统分析, 找出了平衡机理、衍生机理, 明确流程与范围, 并据此设计出符合实际运营状况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4) 紧紧抓住供应链金融产品所对应的标的物的物权, 厘清物权关系, 完善物权凭证, 规范物权交易交接流程, 规范各方当事人的行为, 即围绕物权转移, 通过契约形式, 明确不同当事人的责任、权利、义务。

摘要:近年来, 供应链金融得到了飞速发展, 截至2012年底, 供应链金融总额突破了十万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200%以上;供应链金融产品多达上百种, 几乎所有的商业银行均涉足供应链金融业务, 许多银行的供应链业务额高达近万亿。而同期有关供应链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事件频繁, 2012年, 仅长三角地区钢贸行业曝光的涉及供应链金融系统风险的金额就高达2000多亿。这充分说明, 我国现行的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模式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和风险。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理论的研究概况, 给出了我国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白马鹏.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设计与优化[D].天津大学, 2008.

[2]Albert R.Koch.Economic Aspects of Inventory and Receivable Financing[J].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1948, 13 (4) .

[3]Ying Yin, Zongwei Luo, Yulian Fei.Risk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in Warehouse Financing[J].Dept.of Comput.Sci.Univ.of Hong Kong, 2009.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10

人工智能研究的就是怎样利用机器模仿人脑从事推理规划、设计、思考、学习等思维活动,解决迄今认为需要由专家才能处理好的复杂问题[1]。人工智能是一个大科学的通称,它所覆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直接与其基础理论密切相关的学科至少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电子学、生理学、生物学、语言学和哲学等等。人工智能的主要分支研究领域有数十种,如模式识别、模糊逻辑、神经网络、机器学习、问题求解系统、机器发明系统、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2,3]。

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的研究领域几乎涉及人类的一切活动范畴,几乎所有的科学工作者都可以在人工智能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任何工作离不开智能,因此任何领域都是人工智能的潜在应用领域。例如,应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和技术,设计和研制各种计算机的“机器专家”系统,可以模仿各行各业的专家去从事医疗诊断、质谱分析、矿床探查、运筹决策等脑力劳动工作,以完成某些需要人的智能、运用专门知识和经验技巧的任务等等。

2. 人工智能控制发展状况

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分可为3个阶段。

2.1 萌芽阶段

20世纪40~50年代,以频率法为代表的单变量系统控制理论逐步发展起来,并且成功地用在雷达及火力控制系统上,形成了今天所说的“古典控制理论”[4]。1956年以前,英国数学家图灵(A.M.Turing)为现代人工智能做了大量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60~70年代,数学家们在控制理论发展中占了主导地位,形成了以状态空间法为代表的“现代控制理论”,控制理论建立在严密精确的数学模型之上,从而造成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巨大分歧。1961年以后,人工智能主要内容涉及知识工程、自然语言理解等。人们研究人工智能方法也分为结构模拟派和功能模拟派,分别从脑的结构和脑的功能入手进行研究。

2.2 发展阶段

建立于严密的数学理论上的控制理论发展受到挫折,而模拟人类智能的人工智能却迅速发展起来。控制理论从人工智能中吸取营养寻求发展成为必然。工业系统往往呈现高维、非线性、分布参数、时变、不确定性等复杂特征,特别是非线性对控制结果的影响复杂,控制工程人员很难深入理解,更谈不上设计出合适的控制算法,不确定性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导致大系统理论失败的根本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一阶段先后提出了人工智能控制、模糊逻辑控制、反馈最优控制等算法理论,并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等领域。

20世纪80年代,人工智能控制的研究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1984年,Astrom发表了论文,这是第一篇直接将人工智能的专家系统技术引入到控制系统的代表作,明确地提出了建立专家控制的新概念;1986年,中国蔡自兴提出把人工智能、控制论、信息论和运筹学结合起来,用来构造用于不同领域的智能控制系统,有效地促进专家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也由于人工智能的兴起而再度掀起了研究的热潮;对于模糊理论的研究,以及其他智能理论的分支,都开始迅速热化并开展研究[5]。这些标志着智能控制已从研制开发阶段转向应用阶段[6]。

2.3 飞速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关于人工智能控制的研究论文、著作、会议、期刊大量涌现,应用对象也更加广泛,从工业过程控制、机器人控制、航空航天器控制到故障诊断、管理决策等均有涉及,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专家系统的应用不断发展和深化,已经达到了可以不断地监督生产过程,实现特定性能指标下的优化控制的目标;它相对传统控制而言,扩展了许多功能,如复杂系统的高质量控制,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深层知识的引入,并可以弥补专家经验的不足,可以自然消除决策冲突。因此,专家系统成在90年代以后也成为智能控制的一个重要分支[7,8]。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在人工智能方面由于理论的飞速发展,因而人工智能技术在具体应用上如鱼得水,已经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卫星智能控制,到机器人足球比赛,再到智能家居机器人,等等,都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控制的研究以认知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系统学和哲学等学科为基础,有效地把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语音与听觉、机器人学、过程控制等技术有机地结合,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而且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主要内容已经形成了递阶智能控制理论、神经网络智能控制理论、学习控制理论、定性控制理论,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控制理论等几大分支理论。

3. 人工智能控制发展面临的难题

3.1 观念意识尚未完全转变

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从诞生到发展,仅仅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虽然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都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很多人认为人工智能就是使不具备智能思考能力的物体具备人一样的智能思维,这样的认识是很片面的,因此为了更好的形成人工智能的发展氛围,需要做到以下两点[9]:

(1)跳出对电脑能力的移情性思维

只有彻底摆脱对电脑能力的移情性思维,才可能将人工智能研究和发展完全纳入现代科学轨道。因此,充分正视“电脑对人脑功能的模拟能力,实际上只是人脑将各种信息处理过程转换为0、1选择过程的能力”,是一个需要不断强调的基本常识。

(2)脱掉人工智能的神秘外衣

如果各种人工智能方法均可归结为建立算法和模型,而建立算法和模型只是计算机信息处理的通用手段。那么,人工智能和非人工智能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从方法论上并不存在本质区别。

3.2 理论不够成熟

人工智能理论从诞生发展到现在,已经从最初的“经典控制论”发展到现今的反馈控制、最优控制、模糊逻辑控制、专家智能控制理论等若干分支理论,但是除了“经典控制论”建构了详尽而规范的理论体系之外,其他后发展起来的智能控制理论,或多或少都是依据一定的工程背景或特殊的应用场合才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人工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理论算法只适用于特点的领域或工程背景、理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较弱的特点;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是相辅相成的,有的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先于技术的实现,有的理论算法是在特定的工程应用领域内的研究才获得或提出的,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对于理论的发展也存在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很多人工智能的理论的提出或算法的分析研究都是以相关的技术实现为假设前提的,这就决定了很多人工智能的理论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0],因此,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理论的发展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结构框架。

3.3 技术上难以实现

在人脑思维过程中的大脑神经网络连接活动具有不可重复性。而符号化的思维活动(比如语言符号的语义约定)却具有可重复的普遍共性。因此,在大脑神经网络连接活动与符号化的思维活动之间,并不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映射关系。换句话说,大脑神经网络连接活动与符号化的思维活动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如果要想模拟人类思维活动,应该模拟符号化思维活动,而不是模拟思维活动的生物过程[11]。

另一方面,要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价值,应该从系统方案设计之初,就充分重视人机优势互补的方法论探讨,而不仅仅是将人机对话、人机互补当成一个不得已的补丁或遮羞布。实践证明,任何以自动化技术为中心的人机接口技术,其应用价值往往大打折扣。同时,只有加强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开发的方法论研究,建立人工智能工程技术可行性论证规范,才能尽可能降低开发风险,保证人工智能工程性项目开发的顺利完成和市场前景。

3.4 应用范围难以突破

由于人工智能理论的复杂性,并且目前理论的发展还未形成系统而详尽的规范框架,因此人工智能技术难以获得广泛的应用,目前仅仅在航天航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机器人等高端科技领域有所涉及应用。近年来,模糊逻辑控制理论也开始逐步应用于家电产品,但是这只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冰山一角,更加宽广的应用范围有待于理论的加深和硬件技术以及软件算法的发展成熟。

我们如果想获得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式发展,必须要摆脱知识崇拜,承认和重视人类知识的相对性,是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充分理解具有封闭性特征的公共知识系统在解决探索性问题时只具有辅助功能和参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无论多么复杂的人工智能技术,其基本功能仍然是提供公共知识服务。

4. 今后的研究方向

虽然人工智能控制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仍然只处于开创性研究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是力求使智能系统会分析,自适应并做出自己的决策。在工业上应用于某些计算系统和传感系统中[12]。例如神经系统:有三台机子共同承担某项工作,当有一台坏了,另外的两台自动分担坏掉的这台机子的任务。传感器探测方面:探测范围发生了变化,传感器会自动适应等等。

就目前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来看,人工智能控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有[13]:

(1)人工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

(2)充分运用仿真、模糊等科学的基本理论,深入研究人类解决、分析、思考问题的技巧、策略等,建立切实可行的人工智能控制体系结构;

(3)研究适合智能控制系统的并行处理机、信号处理器、传感器和智能开发工具软件,使人工智能控制得到广泛的应用。

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是一门跨学科,需要多学科提供基础支持的科学,因此,人工智能控制系统必然是一个综合集成智能系统,它将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专家系统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摘要:总结了人工智能控制理论在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状况及理论的突破,介绍了人工智能控制技术在各个时期典型应用的标志成果,分析当前人工智能控制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人工智能控制理论今后发展方向。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 篇11

关键词:资金流;内部控制;框架;风险;

一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基本内涵

资金流是信息时代,企业在面临内外部复杂环境过程中,强化供应链体系,整合自身资源过程中的关键力量。资金流是一个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的概念,既不同于传统意义的上的资金、资产的概念,也有别于现金流的概念。资金流可以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来定位:从狭义来看,资金流是企业(或组织)等交易主体通过转移商品、服务以及可以物化的人力资本等涉及到的资金往来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每个涉及到资金往来的结点都与前面或后面的结点呈现出连续性的特征,共同构成资金流的概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资金流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不断的拓展,并且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在重視。资金流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信息流、商流进行不断的融合、对接以及能量交换的主要载体,成为现代企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广义来看,资金流是企业或其他组织在运营过程中所有交易(包含了内部与外部交易)活动以及业务往来涉及到的资金流动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静态与动态形式。从动态的过程中,企业所有的交易都可能有货币资金的参与,而货币资金在交易的过程中形态以及数量上会伴随着交易的过程不断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资金流就是由货币资金在交易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运动和形态不断转化为而形成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企业使用现金购买原材料,原材料经过加工后,以商品的形式出售给消费者,然后企业获得销售收入。在这个过程中,现金、原材料、商品、销售收入,共同构成了资金流的内涵,这个连续过程中可以深刻揭示资金流的形成与变化过程中。从以上对于资金流的基本内涵分析来看,本文对资金流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拓展,从新诠释了资金流的内容和特点。在现代企业环境下加强资金流的内部控制,确保资金流的稳健性,有效的规避资金风险的发生,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见识基础。

二 风险整合理论与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

随着企业现代化环境的逐步确立,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也逐渐由原来的内部牵制理、内部控制结构理论向内部整合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发展。风险整合理论认为企业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会计制度以及控制程序要素之间必须通过有机整合,才能使内部控制的效果最大化。当前企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控制企业经营风险以及财务风险成为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环节。风险整合理论强调内部控制的环境与会计制度以及控制程序各要素之间必须内在的逻辑统一性,要在风险控制导向下展开内部控制工作。

对于资金流内部控制来说,风险整合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风险整合理论认为应将企业管理当局的管理风格与理念融入到资金流内部控制环境当中,通过科学合理的会计制度来制定资金流的确认以及控制流向的方法,对于涉及到资金流的各项经济业务应该适当的进行分类,在交易账户管理上要以风险控制为原则,在程序上要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账户管理、记录以及复核等工作。风险整合理论认为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必须从实现资金的增值与保值解放出来,要进行功能的再拓展。资金流内部控制必须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积极配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资金流内部控制是一个多向的,反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每个要素都与其他要素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影响到其他环节,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整合来实现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

三 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框架构建

(一)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是整个框架构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资金流内部控制首先必须保证资金流的安全。企业在各种交易以及商品、产权的交换过程中,都会有伴随资金流的出现。例如企业对外销售商品,可能会出现应收账款,在形成应收账款时或者进行信用折扣时,必须加强内部应收账款的管理,要从内部严格信用折扣标准与条件。其次资金流内部控制要保证资金流的效益性。资金流是企业运行过程中的关键因素,通过资金流融合到企业的整个价值链条当中,在资金的各种形式与转换过程中,使企业获得资金增值。资金流的合理调动和分配,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资金沉淀,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减少财务费用,增强资金的配置效率,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最后一个目标是必须通过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减少企业发生资金风险的概率,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配合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进行。通过采取严格职责分工、实行交易分开实施内部稽核、实施定期轮岗制度、风险评估等措施加强资金风险的控制。企业在投资、筹资、资金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资金风险,因此资金流内部控制必须加强风险的控制,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

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环境包括了:企业的治理结构、组织保障、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等。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环境得以优化,发挥作用的关键。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高效科学稳定的财务决策,来达到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目标。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必然会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给予充分重视,从而建立良好的组织结构,保障资金流内部内部控制各项制度得到执行。内部审计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关键,内部审计是企业当中“第三方”的监督力量,关于资金流的内部审计是要求企业相关的审计人员对于资金流的安全情况、涉及到的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效益性进行审计,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从业人员素质是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安排涉及能否得到执行的关键力量,企业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从业素质,保证资金流内部控制措施得到观察和执行。例如对资金流环节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财务人员要有能力制定关于资金应急预案和积极的财务政策降低库存资金占用,积极清理各项欠款,加大对欠款客户的清理力度,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控制,尽快处理期末各环节盘盈的产品,盘活存量资金,确保资金链条的安全。企业产品的销售,关键在于货款的回笼。同时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确保资金管理与控制的效果与质量。

nlc202309030056

(三)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从资金的运行角度来看,企业的筹资、投资以及资金运行这三个阶段,在分个阶段都会产生各种资金风险。例如筹资活动可能由于决策不当,产生举债风险;投资活动可能产生内部舞弊而导致经济损失,由于投资决策不当,导致企业项目蒙受损失等。资金运行中,资金记录的不当,有关票据的遗失、变造、伪造、被盗用以及非法使用印章,可能导致资产损失,法律诉讼或信用损失。因此必须针对企业每个资金流发生的阶段,进行风险评估。

在风险评估中要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健全性进行评估。比如在生产经营中是否设置了针对性的资金流上游、下游的内部控制措施。这些制度安排是否贯穿始终。要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针对关于资金流控制的措施的执行难度与执行效果以及实用性进行评估,还要考虑成本效益因素。还有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对一些内部控制的措施是否和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抵触,是否存在漏洞导致执行不力,从而影响到了控制效果,导致出现一些意外的情况。要针对资金流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如果关于资金流内部控制在执行中没有实现规定的控制目标或者没有执行规定的控制活动,也不能及时提供控制执行有效的相关证据。那么这种控制肯定是有缺陷的,因此必须进行的及时的反馈、修正以控制风险。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企业应当结合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手工控制和自动控制、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运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控制措施一般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运營分析控制和绩效考评控制等。

(四)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的监督

内部监督制度是资金流内部控制取得良好效果的另一保障措施,内部监督制度是企业进行资金流内部控制监督的依据,按照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的要求,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分工合理,职责分明的内部审计机构,并具有规范的内部监督程序与方法。内部监督一般分为日常和专项监督两类。日常监督是要对资金流控制的情况进行常规检查,而且这种检查是持续的。日常监督中应该将资金流控制的检查与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结合起来,要及时的发现关于资金流控制的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及时的纠正。专项监督是在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向、方针战略以及关键的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时,针对资金流内部控制的检查,例如关于重大投资项目、融资项目都会涉及到巨大的资金流,此时必须开展专项的监督,明确专项监督的内容和方向,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反馈性的意见,提出完善资金流内部控制的书面的意见和报告,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

(五)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绩效考核

资金内部控制绩效考核是控制资金风险、提升资金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资金流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求在每一个环节都应设置相应的控制和考核方案。企业资金流的形成伴随着企业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的全过程。在筹资阶段应重点加强对资金流的源头控制,力求做到降低资金成本,确保企业能够有充足的资金源头。在投资阶段,应加强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净现金流量的管理,并分别建立对应的绩效考核制度。例如经营净现金流量主要是受营业现金收入的影响,在企业销售过程中为了加强对营业现金收入的控制,应制定“谁销谁负责”的原则,销售完商品仅仅是完成了收到现金流的第一步,对于因为销售所形成的应收账款,企业应该采取奖罚并用的策略,要要经常对购销业务进行清查,看有多少货款未到位,并采取与对方对账等方法,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企业资金的流向并将了解的情况及时向法定代表人汇报,防止内外结合,将货款私吞。例如资金流关于应收账款的回收率以及坏账出现的频率、预算管理执行情况、资金收付的执行情况、票据保管情况等。根据这些内容,制定合理的业绩权重,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方案,不但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强化企业资金流内部控制。

结论

资金流的内部控制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都在不断的调整,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资金流内部控制框架结构。也就是说资金流内部控制框架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内部监督以及风险评价将会成为资金流内部控制的重点内容,对于这些需要我们给予持续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夏建杭.如何健全内部控制来防止货币资金舞弊[J],金融经济,2009年第8期:146

[2]倪宏军.浅议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J].会计师,2010年4期

[3]杨文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反舞弊机制构建[J].财会通讯,2009年3期:145

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述评 篇12

1. 内部牵制。

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 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 其主要特点是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2.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计和企业内部采取的所有相互协调的方法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 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提高经营效率, 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

3. 内部控制结构。

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取得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其具体包括三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

4.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 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 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2) 经营的效果和效率; (3) 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

5. 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框架。

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了四类目标和八大要素。这四项目标是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法目标。八大要素分别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评述

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紧密地反映了内部控制实践的发展, 从“内部牵制”论, 发展为“内部控制系统论”, 接着进化为“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论”, 继而推进到“内部控制结构论”, 最后扩充为“内部控制要素论”, 直至本世纪初进入最高阶段“内部控制风险论”。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研究, 经历了以下变化:

1. 对内部控制定义的理解, 经历了方法观、过程观、风险观三个阶段。

内部控制制度将内部控制定义为“方法和措施”, 内部控制结构将其定义为“政策和程序”, 虽然字面上有所变化, 但其实质仍然是静态的。上述两个定义可称为“方法观”。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一种动态的“过程”。内部控制从“方法观”到“过程观”的变化, 是从简单到复杂、从静态到动态、从以制度为本到以人为本的一种逻辑演绎:内部控制不是一个事件或一种状态, 也不只是制度性的规范条款, 而是分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连串行动。它是与管理过程相融合、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把内部控制理解为“过程观”, 凸显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内部控制的主体和客体本质上都是人, “以人为本”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关键。风险管理整体框架则把内部控制的定义从“过程观”扩展到了“风险观”, 突出了内部控制的关键———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被纳入企业的风险管理, 将大大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因为良好的内部控制依赖于对企业风险的性质与范围的正确评价。内部控制是企业面临风险的一种反应, 是在风险状态下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的一种合理的保证。同时风险管理也是一种过程, 所以风险观涵盖了过程观。

2. 对内部控制目标的理解, 经历了信息观、经营观、战略观三个阶段。

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出台之前, 一般将内部控制的目标归结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资产的安全性等, 其中排在首位的是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我们把这些观点称为内部控制目标的“信息观”。该观点之所以长期存在, 是因为内部控制在理论发展的前期就被认为是为审计服务的, 内部控制主要被注册会计师用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1992年内部控制框架把经营目标作为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 美国审计总署、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机构在1992年之后的报告中均将“保证组织经营的效率、效果”视为内部控制的首要目标, 我们称之为内部控制目标的“经营观”。内部控制不仅因为节约审计成本而受到审计界的关注, 且其对企业经营效率和成果的影响也逐渐为人们所发现, 内部控制的重心逐渐向企业经营目标转移。风险管理整体框架首次提出的内部控制要合理保证战略目标实现的观点, 我们称之为“战略观”。随着市场界限的日益模糊和在原先稳定的行业中外来者的不断涌入, 竞争和威胁变得更加复杂化。相应地, 为了生存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间的合作也变得越发紧密, 仅站在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设计内部控制显然是不行的。竞争的压力和合作的动力迫使处于风险中的企业把控制的触角伸向关联方。既然风险管理是为适应日益复杂的竞争环境而设立的, 因此自然要设定应对外在环境的战略。可见, “战略观”把内部控制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来为企业服务。

3. 对内部控制服务对象的理解, 经历了企业观、审计观、企业观、利益相关者观四个阶段。

在内部牵制阶段, 由于主要是通过员工之间的职务牵制来实现对财产的控制, 所以可推断控制是基于经营管理活动而产生的, 我们称之为服务对象的“企业观”。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和内部控制结构阶段主要是以审计为服务对象, 体现为“审计观”。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则至少有三个服务对象:经营性目标表明内部控制是为管理者服务的, 财务报告目标是为保护企业外部投资者的利益而设立的, 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循性目标是为监管者服务的。相对前两个阶段内部控制服务对象向审计界的靠近, 该阶段服务对象扩大后则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向“企业观”的回归。风险管理整体框架的首要目标是实现战略管理。战略目标所对应的服务对象包含多层次的群体:雇员、供应商、客户、中介机构甚至社区, 这些群体或通过明示、默认的契约, 或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与企业形成了利益关系, 成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在运营过程中, 只有考虑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才能取得市场的竞争优势。“每个组织的存在都是为了向其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 这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假设。”在这里, 内部控制的服务对象已扩展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 形成“利益相关者观”。

内部控制发展变迁的轨迹表明, 内部控制的定位和层次要求越来越高, 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来整合多视角内部控制研究状态, 扩大内部控制的研究范围, 使研究内容系统化、体系化, 以满足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内部控制的需求。

三、内部控制理论面临的问题及出路

1. 拓宽内部控制研究的视野。

从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历史中, 我们不难看出, 内部控制的定义及其理论研究, 更多地服从于独立审计实务的需要。如此, 一方面增强了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务实性, 解决了审计实务发展面临的难题, 但另一方面也大大限制了内部控制研究的视野, 使得各种内部控制研究结论与社会经济及公司发展现实需要相差甚远。正是由于这一点, 内部控制的定义, 因而至今一直为审计界所津津乐道而难以为广大实务界人士所认同。将内部控制束缚于会计与审计领域的研究方式, 与内部控制所应有的本质要求不符。一个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是其内在的需求, 而不是为了减少审计费用而致。若要全社会关心组织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并督促实施, 若要使内部控制真正成为公司的一种基础性制度, 内部控制理论必须首先打破局限于会计与审计领域的传统认识, 从整个社会与组织运行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内部控制原理。因此, 有必要改弦易辙, 把内部控制从会计与审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恢复其本来面目, 从更广阔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中, 去研究内部控制的理论与实务问题。事实上, COSO新报告将内部控制释放到风险管理的广阔空间去寻求发挥作用的天地, 多少已有了一点把内部控制带出会计与审计羁绊的意向。内部控制变革的这种倾向, 在COSO1992年出台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文件后就已经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2. 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注重对无形资源的控制。

理论的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 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 理论也必将发生变化, 内部控制理论也不例外。从整体上来看, 目前的内部控制理论已不太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范围狭窄, 内容简单, 不能从系统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控制对象主要是有形物质资源, 只注重企业的实物支持系统, 较少关注企业独特的知识与技能、管理体制和员工价值观念对企业竞争能力乃至核心能力培植和提升的影响;控制方式和手段原始、单一, 不适合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知识资源的控制。

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既对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又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所需要的专业服务也越来越多。如何从整体的角度来协调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 实现企业的目标, 成为他们日益关注的问题。企业发展的这种趋势促使他们重新审视对各种资源的管理和控制, 重新建立各种资源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包括对物质资源、知识资源的控制。其中高级管理人员作为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他们的控制和激励越来越成为企业控制的关键问题。而且, 外部控制对企业治理控制中的不确定性日益乏力, 不能对企业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所以, 人们都寄希望于内部控制。同时, 以人为本的管理、组织结构柔性化、管理信息化、知识管理等管理创新的出现, 也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使其能够吸收新的理论成果, 借助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 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理论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徐政旦, 谢荣.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砚, 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审计研究, 2007, (1) .

[3]杨雄胜.内部控制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4.

上一篇:用心营造良好师生关系下一篇:竣工环保设施验收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