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2025-01-22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精选11篇)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1

一、赫哲族的精神世界

赫哲族世居于我国东北的三江流域 (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 , 据2000年人口统计, 我国赫哲族共有4640人, 是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黑龙江是赫哲族唯一的聚居省份。赫哲族聚居区在我国行政建制上, 有三乡一村, 即同江市津街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郊区敖其镇敖其赫哲族村。”[1]赫哲族信奉多神的萨满教, 作为中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 其原始精神信仰与生活习俗有着别具一格的渔猎文化特色。

赫哲族的宇宙观虽然受佛教等外来宗教的影响, 但仍然有自身特色, “他们分宇宙为上、中、下三界, 上界为天堂, 诸神所居;中界为人间, 为人类繁殖之地;下界为地狱, 为恶魔住所。魔鬼为世间罪人的执罚者, 然造物主恐其恃威而为虐行, 所以遣其他诸神保护人民, 使魔鬼实施其主神的命令。他们又分天为七层, 造物主位于最高之天, 其他诸神, 皆居以下诸天。”[2]但是对上界和下界的认识却是很模糊的, 认为在那里有着与世间大体相似的环境, 有山、有树、有河流, 人们在那里捕鱼、狩猎, 过着与人世间相似的生活。而阴间 (下界) 也不等于地狱, 亡灵只是生活在那里, 而不是在那里受到惩罚。这种观念也许反映了他们美好的愿望, 同时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虚幻的反映。

二、赫哲族的渔猎文化

1、祭江习俗

捕鱼是赫哲族主要生产活动之一, 混同江、乌苏里江沿岸的赫哲族主要从事捕鱼。早年, 鱼不仅是赫哲族的主要食物, 鱼皮也是衣著的主要来源。全年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捕鱼活动, 将捕获的鱼加工后晒成干鱼, 大量储藏起来, 以备常年食用。近百年来, 粮食逐渐成为主食, 布衣逐渐代替鱼皮、兽皮衣服, 但捕鱼仍是赫哲族从事生产的主要项目之一。赫哲族居住于我国东北边陲, 所以捕鱼是有季节性的, 冬季冰雪封江不适合捕鱼。所以每年四月份在开江的那一天要举行祭江仪式。祭江仪式在晚上举行, 沙滩上摆放香炉和祭坛, 还要准备一只古老而又装饰一新的桦皮船, 船上装条披红挂彩的木制鳇鱼。渔民们带上祭品来到江边, 点起一堆堆篝火。领头的几个人则身穿鱼皮猎装, 佩带弓箭、鱼叉、猎枪等工具。人们跑在江边, 由领头者向江神敬酒 (端起盛满酒的黑泥制的大酒碗, 举过头顶, 然后倒入江中) , 之后人们共同唱起的《祭江号子》则表达了赫哲族的心声。祭江仪式不仅表达了赫哲族对养育他们的江河的感激与祈求, 蕴含着一种原始的宗教情结, 同时也演变成作为捕鱼季节开始的一次庆祝活动。祭江仪式除了在早期为人们带来心理上的安慰和面对艰苦生活的信心外, 现在看来其更重要的意义也许在于强化整个群体的凝聚力量, 实现个人在心理上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渔猎禁忌

渔猎过程中有着约定俗成、大家必须遵守的禁忌。1、语言禁忌:撒网中捕到很多鱼后, 不许说:“这一网怎么打这么多的鱼呢?”吃鱼籽时, 不许说:“这一下子吃多少鱼啊!”捕不到鱼时, 不许说怪语, 如“他妈的, 怎么打不上来鱼呢?”。2、行为禁忌:捕鱼时, 对叉住的鱼不允许用刀子割开鱼泡, 否则下次会叉不到鱼, 或者鱼容易脱勾跑掉。3、对妇女的特殊规定:“寡妇不许到渔船和下网的滩地去。”[3]“妇女不能坐或跨过猎枪、子弹和捕兽的各种工具。男人的衣服也不允许妇女坐或跨过。”[4]

渔猎的禁忌和规矩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们对自然扭曲的认识。在人类的早期, 人类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认识水平的限制, 不仅不可能把与自己攸关的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作为支配的对象, 而且反把它们当做支配自己生存和生活的神秘力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渔猎的禁忌和规矩也源自于日常的生活经验, 对于渔猎生产的组织实施和控制安全隐患, 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语

五十多年来, 赫哲族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 赫哲渔猎文化也正在逐渐消失。现代文明影响着传统赫哲族的精神世界与生活习俗。但是, 作为特定阶段、特定环境人类渔猎文化的缩影, 赫哲渔猎文化不失为中国原始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以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我们去品味和探究。

摘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 世代居住于我国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 目前聚居区只有三乡一村。赫哲族信奉多神的萨满教, 是我国北方唯一的以捕鱼为生的民族, 有着独特的原始精神信仰和生活习俗。本文拟从渔猎文化入手, 透视赫哲族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把握赫哲族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同时也为探寻我国其他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赫哲族,渔猎,文化

参考文献

[1]覃光广等:《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8年。

[2]黄任远:《赫哲风俗志》, 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2年。

[3]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4]麦克斯·缪勒著, 陈观胜、李培茱译:《宗教学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

[1]杨圣敏:《中国民族志》,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第99页, 2003年。

[2]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 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102页, 1990年。

[3]政协同江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同江文史资料第二辑, 1986年。

[4]黄任远:《赫哲风情》, 中国商业出版社, 第28-29页, 1992年。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

通过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剖析,阐明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论述了以数字化形式保护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然性、必要性,并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的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描述.

作 者:孙海英 王宇佳 SUN Hai-ying WANG Yu-jia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图书馆,黑龙江,佳木斯,154007刊 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年,卷(期):27(5)分类号:G253关键词:数字化 赫哲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3

关键词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

初夏时节,我参观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被中华民族精美的服饰所吸引。其中。东北少数民族——赫哲族的一套鱼皮服饰,精美绝伦、独树一帜,倍受关注。欣赏着这套鱼皮服饰,耳畔回荡起歌唱家郭颂演唱的、描写赫哲人生活的东北民歌《乌苏里船歌》,感觉与赫哲人的生活贴近了。赞叹之余。观看了博物馆放映的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该片以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地唯一会制作鱼皮衣的赫哲族老人——尤翠玉为主线,详细追述并记录了“鱼皮部”传人的渔业生活及鱼皮服饰的制作过程。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引发了我对鱼皮服饰文化的深入探究与思考。

一、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溯源

据史料记载,赫哲族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了,曾被称为。“肃慎”、“女真”、“黑斤”、“奇伦”等,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民族,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这里河汉纵横、鱼类资源丰富,“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就是早年赫哲人生活的写照。赫哲人的服装就地取材,不仅“食鱼肉”,而且“衣鱼皮”,成为世界上唯一以鱼皮为衣的民族,史称“鱼皮部”。鱼皮服饰暗示着赫哲族发展的历史轨迹,据《黑龙江志稿》载赫哲人“居无室,尤喜捕鱼,衣服冬著鹿皮,夏著染色之答抹哈鱼皮。”一百年前,他们还过着渔猎生活,保持着完整的渔猎文化。赫哲族独有的鱼皮服饰美观轻便、防水防腐、耐磨抗寒,充分表明北方渔猎民族适应环境、创造生活的窖智与古朴的审美情趣,成为中国民族服饰中的精品。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显录中国共有4600多赫哲人,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鱼皮服饰是赫哲族文化的重要标志,其鱼皮制作技艺已入选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鱼皮服饰的地域性文化底蕴

民族服饰被称为“服饰史书”,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文化组成部分的服饰。是与其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相融的。综观赫哲族服饰。渔猎生活给它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充分证明了地理环境对服饰的影响。赫哲人世代沿江而居,捕鱼是主要的谋生手段。东北三江,盛产大马哈鱼、鲤鱼等鱼类,他们以鱼皮为原料,通过特殊的工艺使鱼皮变得柔软如棉,经拼剪后用鱼皮线缝合,制成精美的长衣、套裤、辄拉鞋、帽子、手套等服饰。

赫哲族妇女穿的鱼皮长衣,款式似旗袍,腰身窄、过膝长袍的底摆呈扇形。缀铜铃、海贝等饰品,袖短宽,有领窝而无衣领。衣襟、袖口、下摆处镶边并补绣云卷、波浪、鹿、鱼等图案;鱼皮套裤肥大,男裤腰为斜口,女裤腰为齐口,裤脚镶、绣花边;鱼皮觐鞭鞋,赫哲语称“温塔”,用整块鱼皮制作鞋帮和鞋底。像半筒靴,包括觐鞭身、面、翰三部分。冬季在辄鞭内放乌拉草,轻便保暖、不挂霜、不打滑妇女戴的绣花园顶鱼皮帽,两侧有帽耳。帽顶装饰兽尾,下连披风柔软、染色的鱼皮五指手套,绣云纹、镶色边。此外,鱼皮还可制作绑腿、围腰等。妇女还将鱼骨、鱼刺磨成佩饰物,古朴美观。鱼皮服饰适合渔猎时穿用,深受赫哲人喜爱。

加工鱼皮时。首先将鱼皮完整地剥下、晾晒或烘干、去掉鱼鳞。风干后的鱼皮硬如木板,怎样使鱼皮变软呢?赫哲族传统的熟皮方法用特制的熟皮工具——木槌或无刃的铁斧,将鱼皮放在木凹床上反复捶打、揉搓,至鱼皮变软为止而影片中尤大妈是将大量的玉米面撒在风干的鱼皮上,把鱼皮卷起来,放在木制的、有锯齿的刀上反复地轧压。使裹在鱼皮里的玉米面既去鱼油,又能咯掉部分鱼鳞。最后,用手将鱼鳞全部搓掉。这样熟好的皮子柔软、结实。鱼皮衣的缝线也用鱼皮制作,做鱼皮线时,在熟好的鱼皮上涂抹鱼油。以增强柔韧性。将鱼皮卷起来,压实后剪切成线,阴干后的鱼皮线韧性极强。还可用各色野花煮水,将鱼皮及线染色。赫哲人还掌握了制做不同种类的鱼皮服饰最适合的鱼皮材料,如鱼皮套裤就是用多张熟好的槐头鱼皮,按自然花纹拼成大块面料,裁剪缝制的。由于鱼皮背部色深,鱼腹色浅,产生的色彩、纹理无以伦比。

赫哲族的鱼皮服饰从五十年前逐步消失,如今,作为民间艺术品被收藏于博物馆中,已成为历史与文化的遗存。

三、民间皮服饰技艺的传承

历史悠久的赫哲族鱼皮服饰,展现了精湛的民族工艺,民间是其生存的土壤。极具传承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冲击,生态环境的恶化,加之鱼皮服饰制作工艺复杂,而精通鱼皮服饰制作工艺的匠人年事已高。使鱼皮逐渐被其它材质所取代,导致赫哲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制作工艺几乎绝版,面临失传的危险,成为濒于消失的特色工艺。

为了弘扬本土文化,传承民族传统手工艺,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特聘请来自同江的刘升。严格按照传统工艺制作了一套鱼皮萨满服饰。刘升制作的黑龙江流域特有的鱼皮文化艺术品,充分展示了赫哲族的民俗民风。此外,为了抢救与保护赫哲族鱼皮服饰技艺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杨源的带领下,经过几年的努力,于2000年成功拍摄了影片《赫哲族的鱼皮衣》,为赫哲族鱼皮服饰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4

( 一) 历史文化简介

“赫哲”一词最早出现于官方文献《清圣祖实录》,凌纯声先生认为“从赫哲现在所居的地域上考察,隋唐时的黑水靺鞨,当为赫哲的远祖。”[1]从历史来看,赫哲族不仅历史源远流长,文化悠久,而且是不甘受压迫,敢于反抗的“通古斯之雄族”[2]。无论是抗击建州女真,还是抵御沙俄入侵,都体现了赫哲人骁勇善战的品质。关于赫哲族起源的传说更是极具特色,但无不体现了贯穿于赫哲人生产与生活的渔猎文化。在赫哲人历史发展过程中,渔猎文化占据赫哲人生活的首要位置。在清代,赫哲族与当地各民族及关内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渔猎工具不断得到改进,生产力逐渐提高,原始社会趋于瓦解,至清末已从原始社会末期跨入阶级社会。辛亥革命以后, 三江平原地区开发的速度加快,赫哲人与汉族杂居,渔猎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日益加深[3]。日本侵占东北后,对赫哲族实行野蛮统治,使赫哲人口锐减,抗战胜利以前,已濒于被灭绝境地。新中国成立后,赫哲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融合于满族共同体,一部分从满族八旗中分离出来, 成为今天的赫哲族。

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保护力度, 2005年和2011年,国家连续制定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2005—2010年) 》和《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使赫哲族自1999年以来,从最初的300余人发展至如今的5000余人,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二) 聚居地区位特点

赫哲族聚居地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主要分布于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佳木斯市郊区敖其赫哲族村和抚远市抓吉赫哲族村。[4]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自然风光优美,适宜发展旅游业。交通便捷,拥有佳木斯机场、抚远机场、同三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较为完善。产业结构以第一产业为主,旅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境内盛产的鲟鳇鱼、大马哈鱼驰名中外,是大马哈鱼的故乡。更有“三花五罗”、鲤、鲫、鲢、鲶等种类繁多的鱼类,因其质量好、产量高,久负盛名。赫哲族聚居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不仅给当地养殖业提供了良好条件,而且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赫哲族聚居地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赫哲族聚居地旅游业发展速度较快,但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虽然不少赫哲族村已建成了文化村、风情园等形式的景区,但旅游业还限于资源依托型模式,旅游开发以传统的景区观光和展馆展示为主,开发模式较为低端。景区建设也停留在传统的观光旅游层次,如民俗展馆仅仅停留在实物展出的状态,静态的展示难以凸显赫哲族渔猎文化的特色。游客的旅游活动局限于山水观光、参观文博馆等形式,对于赫哲族传统歌舞表演、影视作品、实景演出、萨满文化以及赫哲美食等未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或处于空白状态。由于景区缺乏核心竞争力,与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村活动趋同,对国内庞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吸引力较弱。

三、赫哲族聚居地发展民俗旅游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 一) 必要性

1. 就目前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现状来看,还缺乏成型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民俗旅游项目,大多数少数民族的旅游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大力发展赫哲族聚居地民俗旅游可进一步繁荣黑龙江省的旅游业。

2. 发展以文化旅游为内涵的民俗旅游是赫哲族聚居地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弘扬与发展民族文化,才能提升景区影响力和游客满意度。打造主题模式景区是赫哲族旅游文化未来发展主要特色。

3. 文化对于游客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景观本身的吸引力,只有将文化融入到景区里,才能更好突出文化为主的新型民俗旅游模式。文化旅游对于民族景区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个景区必须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以从赫哲族深厚的文化内涵来考虑,赫哲族景区只有大力弘扬其民族文化,才能在未来的旅游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 二) 现实意义

1. 民俗旅游开发有利于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赫哲族文化,领会赫哲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民俗旅游开发有利于拓宽赫哲族聚居地与外界的交流渠道。一方面可以促进赫哲族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增强赫哲族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先进经验的学习,实现民俗旅游开发的科学化,提高赫哲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

3. 创新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 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

四、赫哲族聚居地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根据表1赫哲族聚居地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可知,赫哲族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极具优势,尤其是“龙江丝路带”建设不断推进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为黑龙江省旅游业发展带来机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闲暇时间的增多为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客源。对于其竞争对手,应持合作共赢的态度,根据双寡头博弈理论,合作双赢是必由之路。交通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必备环节,也是赫哲族地区最大的劣势。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经验,如云南、内蒙古、西藏等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得力于当地歌手、明星等人的歌舞与影视作品的宣传效应。再如云南元阳梯田的开发更给赫哲族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基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紧密结合民族文化,打造实景演艺,满足游客追求深度体验的需求,从而宣传文化、营销文化,打造新型文化。

五、赫哲族聚居地民俗旅游开发策略

( 一) 深度挖掘特色旅游文化元素

就目前赫哲族旅游业发展而言,深入挖掘特色旅游文化元素是重中之重。要打破传统自然山水风光游一家独大的局面,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是赫哲族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围绕赫哲族渔猎文化,可以深度挖掘的赫哲族旅游文化元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鱼皮、桦皮制品。推出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为代表的赫哲族手工艺主题旅游产品,让游客在艺人指导下,学习鱼皮衣、鱼皮饰品、鱼皮画、桦皮画等特色旅游纪念品的制作,亲身感受赫哲艺术的独特魅力[5]。

2. 赫哲美食。在保留传统烹饪模式基础上结合各种菜系的烹调手法进行创新,打造赫哲特色美食。推出 “做一天赫哲人”、“干一天渔家活”等旅游产品,游客“吃渔家饭、干渔家活、随渔家俗”,学习与模仿赫哲人的捕鱼生产方式,感受和体验赫哲族的渔猎生活。

3. 民族歌舞。根据赫哲族的神话故事,结合赫哲族舞蹈、伊玛堪、嫁令阔及鱼皮服饰等民族文化符号打造旅游演艺项目,结合先进的影音技术,真实反映赫哲族人的生产生活。旅游演艺可以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繁荣旅游地夜游市场,改变“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传统旅游模式。旅游演艺应注意更多聘用赫哲人,以增加民族群众收入,提高旅游地经济收益,增强民族认同感,扭转人才流失的局面。通过演出的不断创新可以加速旅游产品更新,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

( 二) 加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宣传

第一,在保护赫哲族文化遗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新的时代元素,适应当下游客的日常生活需求。在宣传方面,应借助新媒体,基于朗朗上口的嫁令阔,改编成流行民乐,其中可以加入大量的民族文化符号,如空康吉、鱼皮服饰等。第二,把赫哲族民间故事改编成电影、电视等形式,通过实地取景等手段宣传当地旅游形象及赫哲文化。第三,引进电视真人秀节目等形式,通过节目的影响力宣传赫哲族聚居地文化及其形象。第四,借助赫哲民族文化节、赫哲民族美食节、开江节等民俗节庆活动扩大影响。

( 三) 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赫哲族民俗文化旅游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打造自身独特文化品牌,将赫哲族渔猎文化通过影视、歌舞等形式展现给世人。歌曲与影视作为文化的载体更具渗透性,对民族文化的宣传重要作用更加有效,不少兄弟民族通过歌曲影视等形式的宣传已经收获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传统赫哲族旅游产品市场范围较小,宣传力度不足,以致外人对其了解甚少,所以应大力宣传其特色旅游产品,如桦皮画、鱼皮画、鱼皮服饰等。要以产品销售的利润来反哺品牌,以此带动赫哲族民族文化品牌的建设。

( 四) 实现旅游资源的整合

单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吸引力有限,赫哲族聚居地不应单纯依赖民俗旅游,要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增强赫哲族旅游业的优势。首先,基于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自然资源,结合森林、湿地、农业、红色文化、黑土文化、北大荒文化及周边地区的矿业文化,打造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精品旅游线路,丰富赫哲族聚居地民俗旅游开发的内涵。 其次,应发挥新型旅游业态的作用。近年来,旅游地产和旅游电影等新兴旅游业态的发展正在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可以结合赫哲文化及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开发特色景区式避暑度假地产。此外,可吸引电影电视剧来此拍摄,借此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

( 五) 采取多元化的营销手段

1. 赫哲族旅游营销首先应明确赫哲族聚居地旅游市场定位。针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的旅游可进入性分析,以聚居地为中心辐射的佳木斯、鸡西、鹤岗、双鸭山、 七台河、伊春等地的游客为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为黑龙江省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游客; 三级市场为省外( 包含港澳台) 及日韩地区的游客。赫哲族聚居地的市场定位应针对一级市场打造近郊休闲游项目,主要客户群体为周边假期出行的游客。随着国家2. 5天休假及带薪假期的推行,客源市场将不断扩大,尤其以亲子出行为主要群体, 所以应突出民族历史文化教育、亲子活动项目等旅游内容。

2.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第一,采用线上线下的网络合作运营模式,积极与B2B、O2O等电子商务模式相结合,推出属于自己的网络营销模式。第二,与旅游支票,电子银行等开展合作,实施旅游联票合作模式。第三,导入DIS( 区域形象识别) 系统,强化事件营销充分利用政府政务网等网络平台,实现营销传播渠道和营销资源的整合,达到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3. 开展体验式营销,实现与游客的良好互动。首先,推出展现赫哲族特色的旅游宣传口号,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情感需求,激发其旅游动机。其次,采取关联营销策略,引导游客产生积极回忆。建立游客互动平台,通过政府、景区、游客之间的亲密互动及游客反馈的旅游信息,培养游客的忠诚度,并更好地建设景区。第三,对景区运营方式进行创新,如制作具有赫哲族文化符号的可供游客收藏的景区门票,发挥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的传播影响力,对景区进行拍照分享等活动内容,制作微博话题,加快在网络中的传播速度。

4. 建立智慧旅游平台,开展智慧旅游营销,为游客创立便捷的旅游信息通道。一方面有利于游客利用网络终端了解赫哲族聚居地旅游资源等资讯,以便拟定旅游计划; 另一方面有利于智慧旅游平台运营商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游客对赫哲族聚居地旅游资源的兴趣点,发现旅游热点,以便旅游企业开发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或根据游客需求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

参考文献

[1]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册)[M].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52.

[2]鸟居龙藏.东北亚洲搜访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143.

[3]陈学军,刘小佳.城镇化进程中的赫哲族民俗旅游开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2):165-167.

[4]陈学军.赫哲族鱼皮服饰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7(4):77-78.

鱼世界里的赫哲族 篇5

他们生活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以打渔、狩猎为生。他们的传统衣服都是用兽皮和鱼皮做的,他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有用桦树皮、木板做成的船,还有滑雪板,有的时候则是训练有素的猎狗飞速地拉着雪橇奔跑在雪的世界里。

他们喜欢吃拉拉饭和莫温古饭,都是做好的小米或玉米粥,前者是拌上鱼松和各种动物油,后者则是用鱼和瘦肉加盐煮成,很像我们吃的皮蛋瘦肉粥哩!赫哲人的生活习惯很独特,在饮第一口酒前,会用筷子头蘸少许酒洒向空中和大地,以表达对祖先和诸神的敬意。他们不喜欢茶叶的味道,喜欢的是把小米炒焦后沏(qī)水喝,或是用晒干的野玫瑰花、嫩叶或小柞(zuò)树的花苞沏水喝,不管冬天多寒冷,都阻止不了他们喜欢喝生冷水的爱好。

隶属阿尔泰系(一种语系的名字)的赫哲语是它们的语言,可是现在40岁以下的赫哲人几乎都不会说了,汉语成为他们的通用语。赫哲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有一种口头上的文字,叫做“伊玛堪”,奔放的旋律诉说赫哲族的历史、传说、神话,没有乐器伴奏,全凭合辙押韵,不同腔调的说说唱唱,一个故事下来就要几天。这说唱文学可是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呢!

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乌日贡大会(意思是娱乐与文体大会),一般在农历的5月中旬,大会以传统文艺、体育、工艺、餐饮、民族语言为主要内容,这几天里,赫哲族人举行射击等传统竞技活动。当然,也有汉族人前来凑热闹,体会这个民族的独特文化。

在最近的第五次人口普查中,赫哲族的人口只有4640人,是少数民族中仅比珞(luoò)巴族稍多些的民族。这个民族在日本占领东北时期,曾遭受过日本军推行的种族灭绝政策,一度濒临灭绝。解放后,才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依靠自身不屈的力量慢慢回复过来!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6

1 赫哲族传统服饰

所谓服饰, 从狭义上来理解, 就是平常所讲的衣服;广义上说, 它包括头、手、颈、脚、胸等人身所佩带的各种服饰。采用服饰的狭义概念。

赫哲族早年的衣服, 多是用鱼、兽皮制成, 故有“鱼皮部”之称。由于居住地区不同, 做衣服的原料也有所区别。乌苏里江流域和松花江中游到混同江勤得利等地方, 主要以狍、鹿皮做衣料, 鱼皮次之。勤得利以下至黑龙江下游的赫哲人中多以鱼皮做衣服。兽皮衣要用狍筋、鹿筋线缝成, 鱼皮衣则用鱼皮线缝成, 才能抗磨耐穿。

鱼皮衣服在赫哲族语中称“乌提库”, 大马哈鱼皮做面料最好, 纹理细致美观, 但鱼贵重, 所以多用胖头鱼、草根鱼、鳇鱼等鱼皮缝制。妇女穿的样式如同旗袍, 身长过膝, 腰身稍窄, 下身和底摆较为宽大, 常呈扇形, 衣袖肥大而且很短, 只有领窝, 而没有高起的衣领。男人穿的鱼皮衣服袖口、衣边镶两道边, 显得十分美观大方。女人穿的衣服, 做工十分讲究。衣服的襟口、袖口、托领、前胸和后背上都有云纹和各种野兽图案。也有的用贝壳连在一起缝在衣服的下边缘, 显得古朴美观。

鱼皮套裤一般有两种, 一是上端齐口, 一是上端斜口。套裤一般都是用怀头鱼皮制作的, 个别的也有用哲罗鱼皮和狗鱼皮做的。这种套裤裤脚上绣有各色花纹, 十分朴素大方。冬季穿它打猎可以抗寒耐磨, 春秋穿它捕鱼可防水护膝。

2 图腾与图腾文化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 意思为“它的亲属”, “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 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 大多数情况下, 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 于是, 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 在许多图腾神话中, 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 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 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

图腾作为民族的崇拜物和民族标志, 常常对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图腾及图腾文化的研究, 可以了解一个民族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的风俗、民族的共同心理, 对认识一个民族的民族特点, 具有重要意义。

3 赫哲族传统服饰中的图腾文化

3.1 具体表现

赫哲族传统服饰呈多姿多彩之态势。妇女在加工服装时, 多在领口、衣边、袖头、前胸后背、膝盖等关键部位精雕细刻。蝴蝶、鸡等动物类, 花朵、莲藉等植物类, 三角形、方形等几何形纹饰经常出现在赫哲族传统服饰上。一般来说, 男人和老者多选择朴素大方、端庄素雅的图腾纹饰, 妇女和儿童则将多姿多彩的艳丽图腾纹饰作为主要搭配对象。例如, 彩线绣纹蝴蝶、花朵、雄鸡衔花等图案唯赫哲妇女、儿童独有, 赫哲男子不可能穿类似服装。许多赫哲人希望通过穿着带有图腾图案的服装, 既给人以荣华富贵之感又给人以吉祥福寿之念。

3.2 产生原因

由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给赫哲族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处于崇拜或畏惧大自然的缘故, 赫哲妇女经常将各种花卉、云朵和几何图案装饰于服装及生活物品中。可以说, 大自然为赫哲图腾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些源于大自然, 同时又具有大自然凝重气息的图腾图案是赫哲族战天斗地历史的再现, 是现代赫哲人对其过去生产、生活的追忆。从这个意义上讲, 图腾文化是与赫哲族历史紧密相连的。反之, 没有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存在, 赫哲图腾图案也就失去了源泉, 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那么, 赫哲族图腾图案为何总徘徊于复原固有图案原型而未有大踏步地升华呢?究其原因多与赫哲人万物与灵的原始宗教信仰有关。正是在万物有灵思想影响下, 故他们不敢戏弄诸类神灵, 而只能因陋就简, 尽量忠实地反映或模仿原有事物的固有特征。我们今天看到的图腾图案作品, 无论是高度发达的动植物纹饰, 还是“极不发达”的人形图案艺术, 其主题思路多是固定不变的。假使图案外观稍有变化, 那也不过是只动肢体不动主干而已, 其原有图案的固有内涵依然保留着。

4 如何保护赫哲族传统服饰中的图腾文化

随着赫哲族与外界交流的扩大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赫哲族的生活方式日益汉化。赫哲族衣兽皮、鱼皮衣服的时代以及结束。现在, 人们只能在博物馆或特定场合才能见到这些具有赫哲族民族特点的服饰。而能了解服饰图腾所表现的内涵的人则更是少之有少。针对这种不可避免的发展变化, 我们是否可从以下就方面着手改进:

第一, 抢救丢失的传统技艺。以录音、录像的方式记录下来, 把相关的文物收集起来, 需要传承的部分由政府和科研部门组织财力人力把技艺学习继承下来。不能以“活”的形式保留的遗产, 以“死”的形式保留下来也是好的。

第二, 加强展览演示场所的建设。首先要加强博物馆的展列水平与能力。尽快提升民族博物馆的科技含量, 拓展展览场地;运用高科技手段, 复原陈列, 并与观众互动, 传习传统技艺, 动态与活态地保护。在这方面, 一些国外博物馆的做法值得借鉴。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地方志博物馆, 斯拉夫传统文化展厅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的第二课堂。老师就是身穿民族服装的解说员, 孩子们边听讲解, 边动手操作, 有时还穿上各年龄段的衣服, 扮演各种角色, 传统文化活态再现。

第三, 建立技艺传习所。要确立重点传承人的保护机制, 同时要采取市场扶植等措施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 使其技艺有延续和发展空间。积极选择培养新传承人。可采取传统技艺传承人与鱼皮文化产业相结合的办法, 成立传习所, 举办培训班, 组织新、老传承人研讨、传习。还可以将鱼皮与桦皮、兽皮等民间艺术纳入民族地区中小学, 乃至民族大学和综合大学的历史、文化、艺术类的教学之中。从传习到研究, 分层次地培养人才。

摘要:赫哲族是生活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少数民族, 因其生活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及认知水平所限, 赫哲族先民的传统服饰从原料上来看, 主要以鱼皮、兽皮为主;并附有动植物纹饰, 体现了其对自然界的崇拜。依据文献资料,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赫哲族传统服饰中的图腾文化及其保护作一简要剖析, 以求教方家。

关键词:赫哲族,传统服饰,图腾文化,保护

参考文献

[1]赫哲族简史编写组.赫哲族简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2]舒景祥.中国赫哲族[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9.

[3]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 1998.

[4]刘军.中国少数民族服饰[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0年.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7

一、赫哲族鱼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赫哲族是一个不断迁移的民族,其迁移的足迹遍布黑龙江流域,南至松花江、乌苏里江上游,东至库页岛沿海的广大地区。在这片辽阔的三江流域,自然环境独特,气候寒冷,不适宜纺织作物和粮食作物的种植。而这里优越的水域环境提供丰富的水资源产品,使得赫哲人必然要“食鱼肉、穿鱼皮”,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别具一格的鱼文化。在赫哲族衣、食、住、行乃至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同鱼业生产密切相关,穿鱼皮服、用鱼皮制作工艺品、食鱼肉是赫哲族的一大特色[1]。任何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随着历史的推进,外来文化不断进入赫哲族社会,现在赫哲族的产业和当地的汉族一样,以农业为主,渔业反而成为了一种副业,一些赫哲人还同时经营旅游业和服务业。虽然现在赫哲人还保持爱吃鱼、能喝酒的饮食特点,但其衣食住行的习惯早已无异于汉族。主流文化的推动和所需环境的变化,使得赫哲人传统鱼业文化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

二、赫哲族鱼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民族是存在的根本,文化是发展的灵魂,赫哲族的鱼文化就是赫哲族的灵魂,是赫哲族传统文化中不可遗失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赫哲族的传统鱼文化并不是将赫哲族过去的传统文化完整的保护和传承,而是提取其中积极的、精华的文化。赫哲族是鱼文化的创始者同时也应该是鱼文化的保护者、传承者和发展者。在发展过程中,赫哲族实行了产业转型,打破了赫哲族古老渔猎生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以捕鱼和狩猎为辅的多种经营道路。产业转型并不意味着赫哲族传统鱼文化的完全灭绝,我们可以对转型后保存下的鱼文化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和传承,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保护文化,在保护和发展中实现赫哲族鱼文化的再创新。

三、赫哲族鱼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规划思路

(一)赫哲族鱼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产业发展在鱼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认识不足

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体现出了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发展赫哲族鱼类资源的文化产业并不只局限于经济利益的获取,同时要兼顾鱼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品放到市场中进行交易,可以对赫哲族鱼类文化进行宣传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是赫哲族聚居区的一些文化产业部门并没有将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保护文化资源的一种工具,而是单纯依靠文化产品的销售获得经济利益。

2.缺乏对鱼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关于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应包括产业发展的定位、目标、重点产业、发展步骤、相应措施等方面。目前赫哲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文化企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层次低、企业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开发程度较浅、市场不够成熟等一系列问题正在困扰着赫哲族鱼文化的产业化发展。总结上述问题,赫哲族文化产业发展缓慢正是因为缺少总体的规划,没有制定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发展步骤和发展的重点产业,多数企业正处于自发、盲目的发展状态。

3.鱼文化传承人才断层

赫哲族人讲赫哲语,但没有文字,一切习俗和文化只能靠口口相传。而现如今赫哲语早已丧失了实际使用的功能,汉语成为了赫哲族人日常生活的主要语言,在赫哲族聚居区能流利讲赫哲语的人已经寥寥无几[3]。语言是文化的根本,赫哲族语的逐步消失必然会影响到鱼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的链条正因为语言的逐步消失而日渐淡化,老一辈的文化传承人也终将逝去,新一代的文化传承人使命艰巨。

4.鱼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目前,赫哲族产业结构具有产业层次低、单一,产品结构趋同,民营经济不发达等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种植业所占比重过大,以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为主。街津口乡政府一直本着以农业为基础,林业、牧业、渔业综合经营的经济发展模式,渔业已经成为了一种副业[4]。二是旅游业收入虽然有量的增加,但受行业的趋同性、季节性等因素限制,致使利润空间有限。赫哲族聚居区主要从事第一产业的生产,在街津口地区还没有专门从事鱼文化产业生产的公司或机构,其他聚居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还没有形成规模,这体现出鱼文化产业的滞后性。

(二)赫哲族鱼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与机遇

1.赫哲族鱼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赫哲族鱼业文化是以捕鱼为基础,以捕鱼行为所派生出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等为支点,涵盖物质世界和精神生活的总和[5]。在日常生活方面,他们以鱼为食,开创了刹生鱼、全鱼宴等为代表的食鱼文化;以鱼皮为材料,制作了以鱼皮服饰和手工艺品为代表的装饰文化;以鱼骨为原料和工具,加工制作了各种生活用品。在精神生活方面,赫哲人从捕鱼生活中获得灵感,创作了多种体现捕鱼生活的歌舞、故事等民间文学作品,包括《依玛堪》和《嫁令阔》等。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展现了该民族鱼文化的独特魅力。

2.赫哲族鱼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十二五规划要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佳木斯市郊区敖其湾赫哲族文化产业园区已经被列入黑龙江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同时该文化产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文化产业园区。

(三)赫哲族鱼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完善产业发展规划

赫哲族的鱼文化包含着物质生活中的鱼文化、精神生活中的原始宗教信仰、艺术创作、生活实用等成分。包括以刹生鱼、全鱼宴为代表的食鱼文化;以鱼皮衣、鱼皮鱼骨饰品等为代表的装饰文化;以信仰鱼图腾和文学作品中赞美鱼为代表的精神层面文化。在众多的文化中,以鱼皮饰品和食鱼文化最具代表性,在社会上的认知度比较高,同时也最容易进行产业化发展。笔者认为,应重点发展鱼皮饰品的产业化发展,以鱼皮饰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基础,带动其他文化的发展。确立发展目标并制定发展步骤,先培育龙头企业的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建立品牌并开拓市场,一步步推动产业化的发展和文化产品的销售。

2.提升产业文化内涵

文化产业是通过产业化手段来实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和自身发展,其中要协调好两者的位置关系,在保护和拯救文化的同时把赫哲族文化转变为经济价值,以经济手段实现文化的保护、继承、传播和发展,进而创造经济效益。文化产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内涵的竞争,是如何把一种文化所蕴含的精华部分附加于文化产品中的竞争,这就需要对文化内涵做深层次的分析,提升产业的文化内涵。赫哲族鱼文化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是区别本民族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标志,是企业竞争中所必须去比拼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特殊优势。所以,在产业化过程中要注意文化内涵的发展,在产品中注意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在追求时尚的同时要注意民族特色的展现,决不能歪曲赫哲族文化淳朴自然的本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

3.注重产业市场开发

赫哲族鱼文化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但实现其经济价值的市场却很小。考虑其聚居地的地域闭塞性因素,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的把产品拿到市场中去,把产品放在购买者的市场中,产品要走出去,走出黑龙江、走出东三省、走出中国,而不是放在生产地等待购买者的购买。在发展横向市场的同时,也要注意纵向市场的开发,即产品要迎合不同的消费人群。鉴于现阶段“网购”热潮的兴起,可以开发面向青年的挂饰、首饰、着装、背包等的赫哲族鱼产品,满足青年消费人群追求“不同”文化的需求。

4.培育产业龙头企业

首先,培育一个对鱼文化产业发展有突出影响和能够把握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并对其他鱼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帮助和引导,起到号召、示范、引导的作用。作为龙头企业,首先要具有企业的职能。作为一个经济个体,是要参与市场竞争的,竞争的同时要摸索鱼文化产业发展的道路,起到一个良好的带动作用。

5.保护培育文化人才

人才发展是关键,是产业化发展的永动机。培养大批通晓赫哲族历史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的人才以及懂得民族文化市场和进行少数民族文化商业策划、营销推广以及景区经营管理的现代化专业人才,将产业化发展的链条衔接好,实现规模化发展。首先,借助高校的资源优势,设立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院系、专业,培养产业化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黑龙江省唯一的民族高等教育机构,黑龙江省民族职业学院可尝试培养既能传承赫哲族宝贵文化遗产,又能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人才帮助[6]。其次,对现有赫哲族鱼文化产业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学习国内外先进文化产业知识、先进理念,使其成为鱼文化产业发展的骨干人才。最后是对赫哲族鱼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和培训,培养文化传承人文化产业的知识,再结合其自身的文化储备,会对赫哲族鱼文化产业化的实现产生巨大的帮助。

摘要:赫哲族是居住在三江流域的古老民族之一,古代时为了适应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而创造出独特的鱼文化。随着人类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渐提升,赫哲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鱼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关键词:赫哲族,文化产业,鱼文化

参考文献

[1]付水晶.赫哲族鱼文化[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孟修,胡凡.江上船歌——街津口赫哲乡纪行[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67-68.

[3]马玉霞.赫哲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93-95.

[4]刘吾康.关于赫哲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6):39.

[5]卢俊松.东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初探[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5):55.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8

关键词:赫哲族,民族文化,保护

“赫哲”是满语,大意为“东方的人们”。赫哲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对中国、对世界多元文化圈的构建做出了自身的努力和贡献。

一、独特的赫哲族文化

黑龙江省有赫哲族人口3 910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84.3%,是赫哲族唯一的聚居省份。目前,我国共有赫哲族聚居地四处,均坐落在黑龙江省,即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和八岔赫哲族乡、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以及佳木斯敖其镇的敖其村。

捕鱼和狩猎文化构成了赫哲人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赫哲族人喜爱吃鱼尤其喜爱吃生鱼,典型食品有“拉拉饭”、“莫温古饭”、“炒鱼毛”、“他勒卡”和“它斯恨”。曾经赫哲族人穿的衣服也多半是用鱼皮、狍皮和鹿皮制成,故历史上赫哲人又被称为“鱼皮郎”,赫哲族男女,都喜欢穿长襟大袍、短褂或坎肩。衣饰因质而异。住宅为永久性房屋木刻楞、拉合辫子草正房和用桦皮、兽皮、茅草搭成的临时房屋 “撮罗”(尖顶)、“胡如布”(地窖)及各种“昂库”(棚子)。冬季踏滑雪板或以狗拉雪橇为交通工具,夏季以桦皮船、舢板从事运输和捕鱼。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绳记事,因长期与汉族杂居,通用汉语文。赫哲族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流传最广泛的“伊玛堪”是口头相传的叙事长诗,现有五十多部典籍,被誉为北部亚洲原始语言艺术的活化石。赫哲族的音乐也很有特点,其特有乐器为“空康吉”和“口弦琴”,前者已失传,后者至今仍有人能演奏。春节是赫哲族人一年中饮食最丰盛的日子,家家要摆鱼宴。乌日贡节是一个新生的节日,诞生于1985年。赫哲族原信仰萨满教,萨满一词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奋者”、“癫狂者”。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三派,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二、现实中的赫哲族文化与党和政府对它的保护

1.逐渐淡化与趋同的赫哲族文化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古老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赫哲族文化面临淡化的境地,有的文化甚至出现衰落和危机。自1958年之后,传统的萨满舞和无伴奏民间舞都已消失或濒于消失。在被褥和服装上的贴花、刺绣图案,桦树皮工艺品制作,鱼皮服饰制作工艺,只有极少数年届古稀的老人才能够完成。民族语言正处于自然消亡状态。以前,赫哲人穿怀头或哲罗、狗鱼皮衣服(乌提库),穿一鱼皮靰鞡鞋(温塌),戴桦皮帽(博如),现在赫哲人服饰与汉族无异。将石头烧红放入木锅将水与食物煮熟的方法已很少见。以往流动的居住地(撮罗昂库)也被汉式砖瓦房取代。原始的捕捞、狩猎文化也被现代农耕鱼业经济替代。

2.党与政府对赫哲族文化的保护

1988年1月,黑龙江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黑龙江省民族乡条例》,对民族乡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民族乡科学、教育、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管理等给予了详细的规定。2004年春,《黑龙江省赫哲族传统渔猎文化》成功申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业性试点项目,标志着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组对全省重点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了调研考察,黑龙江省文化厅表示今后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年事已高、具有特殊技艺的民间老艺人,可适当给予其经济资助,改善生活条件,并抓紧培养传承人。《赫哲族伊玛堪》、《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等9个项目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务院与黑龙江省政府明确指示:要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保护。重点加强包括赫哲族民族乡在内的10个世居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确定民族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改革开放以来,赫哲族本身也在努力保留与挽救本民族文化,他们利用赫哲族的捕鱼、食品、图案艺术等民族优势发展了乡镇企业。鱼皮衣已不再是赫哲族的遮体服饰,而是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品被博物馆、民族文化研究者及旅游者收藏与订购。赫哲族的图案艺术吸收了汉族图案艺术的精华,并不断创新,既充满艺术气息,又能反映本民族生产、生活特点,极富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刺绣、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的《天鹅舞曲》使得各族人民领略了优雅的舞蹈气息。乌·白辛是解放后成就卓著的第一位赫哲族戏剧家。他的《赫哲人的婚礼》是赫哲族新文学的代表,对话剧民族化作了有益的探索。

三、对保护赫哲族文化的几点思考

第一,将发展经济作为赫哲族民族文化保护的基础。

首先,应加强赫哲族传统生存手段的保护。例如,在捕鱼方面,应尽量推行传统的捕鱼技艺,并将其生存环境纳入城乡规划中来,维护河道,并采用较为科学的鱼类保鲜措施。其次,鱼皮制衣应当以手工技艺的形式保存下来,并将其与该民族传统的刺绣和图案艺术相结合,通过历史与创新的交融,既丰富了民族乡、民俗文化园区的内容,又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再次,新兴的旅游业将成为赫哲民族的产业支柱。以同江市的赫哲民族乡为例,目前在同江市街津口乡和饶河县四排乡都建有赫哲族风情园和旅游度假村。在这里可以欣赏民间歌舞,品尝渔家美食,领略民族风情,享受自然美景,体味田园生活。由同江可抵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旅游;沿黑龙江下行,经鞑靼海峡,可抵达日本、朝鲜、韩国等国家及太平洋沿岸地区。

第二,利用民间文化活动带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赫哲族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图案艺术、饮食文化和民间口头传承的“伊玛堪”、民风民俗等都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对赫哲族文化的抢救、保护与整合,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例如,音乐工作者多次深入赫哲族聚居区搜集民间音乐,改编、创作了不少反映新生活的歌曲,如《乌苏里船歌》流行全国,成为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

第三,完善管理制度,更好保护民族文化。

将民族乡、民俗文化园区的保护纳入城乡规划,并严格执行所制定的保护规划,使得赫哲族人民的生存环境既现代而文明,又不失古朴与幽雅。对赫哲族等少数民族发展建设的重大项目,必须建立公示制度,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并根据文物保护的需要,请文物部门人员参加。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方法,对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编辑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科学指引并积极宣传,真正地使赫哲族文化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被人民所认可和关注,又不失赫哲族民族文化的真我。

总之,要从对历史负责和维护文化安全的高度,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民共同参与的民族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切实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方衍.黑龙江少数民族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张田路.民族人口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

[5]于长.现代化进程中的赫哲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赫哲族的民俗文化论文 篇9

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其渔猎的传统息息相关,主要包括叉草球、叉草把等项目。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主要依靠行政保护,即依靠政府在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方面的行政保护行为,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的财政、行政、技术等措施。而这种方式只能僵硬地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保护。作为我国的根本法的宪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保护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我们需要在宪法的框架下寻找保护的依据。

二、宪法对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法律保护主体的确认

宪法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对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主体,笔者认为应该是特殊的。首先,因其被保护的对象是特定的,它有特定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其次,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公开使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应当通过适当方式表明其来源民族、群体或者区域”。因此,享受该宪法权利的主体应该是赫哲族人或赫哲族聚居区人民、政府及民间组织。

三、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宪法依据

(一)公民个人享有的权利

我国宪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就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而言,赫哲族人享有按照本民族风俗进行和不进行传统体育活动的自由,同时也有权拒绝其他主体进行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但是,对民族传统文化,我们要从尊重赫哲族人民的公民权出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坚持传承。以赫哲族传统体育项目“叉草球”为例,现今已成为具有标准场地、器材和一整套规则的体育竞赛项目。作为赫哲族人有权进行此项活动。从保护公民文化活动自由的角度出发,赫哲族人有权要求其他主体进行此项传统体育活动的同时保证该项活动不被篡改,进行此项活动时表明其来源,并获得赫哲族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这一点也与知识产权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下呼应。

(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根据我国宪法第九十九条的规定,我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通过和发布决议,审查和决定地方的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的计划。显然,赫哲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这就要求首先要在地方立法上予以保护,具体表现为,从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到赫哲族主要聚居的同江市、饶河县、抚远县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可以通过和发布相应的决议,对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保护。其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应当囊括赫哲族人民,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其民族权益,才能更切实地保护赫哲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以及地方文化事业的自主权

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了我国的民族政策,要求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赫哲族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省饶河县、抚远县、同江市,尚未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也就无法享有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自治权。如能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保护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则是非常有利的。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执行权。对于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变通执行。赫哲族作为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它的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如叉草球、叉草把等也是独一无二的。但因未建立本民族的民族自治地方,僵硬和全盘贯彻上级机关下达的决议将带来地方的民族特色消退的结果,不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建立赫哲族的民族自治地方,充分发挥民族特色,才能为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一个稳定的环境。

第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如果建立赫哲族的民族自治地方,它就可以从本民族的实际出发,更细腻地保护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如在条例中规定,其他民族区域进行叉草球等赫哲族传统体育活动时,应取得赫哲族民族自治地方机关内容的批准,并表明此项体育活动的来源和出处等。

第三,民族自治地方的文化自主权。我国宪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有权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赫哲族建立民族自治地方行使文化自主权,制定文化活动政策,可以自主地发展赫哲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进行传统体育活动。

赫哲族鱼皮艺术语言的传承价值 篇10

关键词:艺术语言;传承价值;文化

赫哲族鱼皮文化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是“女真”后裔,主要居住在黑龙江区域,在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构成的三江平原和小兴安岭一带繁衍生息。历史上的赫哲族被称为“鱼皮部”和“使犬部”,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改为赫哲族。赫哲族有悠久的历史,有迹可循的赫哲族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黑龙江文物考古队在黑龙江密山市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赫哲族陶器、石器和骨器,陶器上均有鱼鳞纹、鱼网纹、水波纹等纹样。

鱼皮艺术反映了赫哲人的渔猎情形和社会历史变迁。赫哲族以渔猎为生、以鱼为食、鱼皮为衣,甚至生活用品也用鱼皮制成。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赫哲族已经不再穿鱼皮衣服,但是鱼皮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却更为广泛的流传开来。

赫哲族的鱼皮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特定的民族文化气息。他们根据艺术主题,对生活中常见的鱼皮进行艺术加工,配以相應的图案和色彩,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鱼皮艺术作品,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理想的表达。《皇清职贡图》卷八载:“男女衣服皆鹿皮、鱼皮为之。”赫哲族鱼皮艺术反映了本民族对自然生物的独特理解和图腾崇拜,融合了现实与理想、历史与地方的独特艺术个性,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

1 鱼皮艺术形式的传承内涵

赫哲族人沿水而居,渔猎为生,其绘画形式、种类必然受地域特征的影响。赫哲族鱼皮画材料独特,利用野生鱼皮的天然纹理为绘画创作服务。赫哲族有很多优美的神话传说,神话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经常出现在他们的艺术中,但是多数鱼皮艺术都是对赫哲族人民日常生活情境的表现,也有反映宗教信仰和图腾的形式。所以,鱼皮艺术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承载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的进程,有助于我们认识赫哲族的历史进程、生活情景、生态人文以及赫哲族独特的审美观。

赫哲族的鱼皮艺术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鱼皮艺术作为赫哲族人的文化艺术,是黑龙江少数民族艺术的代表,具有民族传承精神。鱼皮艺术图案具有神秘的特征,其鱼鳞纹理质地不一,又浑然天成。常用云卷纹和螺旋纹来装饰边缘位置,线条的韵律感极强。赫哲人不断运用自身的审美意识来增强作品中的内涵,创作出符合创作者自身的审美感受的作品,并向民族情结转换,形成本民族自己的风格。

赫哲族的鱼皮艺术作品是非常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民族的艺术特征,鱼皮画具有特殊的形式美感,同时也融入了民族艺术文化的宝库。

2 象征语言图案的传承意蕴

赫哲族的鱼皮图案艺术非常发达,在保持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吸收汉族图案精华,多用动物形象,以形象思维塑造形象,表现图案样式运用拼贴等艺术手法表现,采用几何图形表现秩序感,将审美感受和宗教信仰融会贯通起来,蕴含象征主义的艺术审美,成为中国渔猎民族的图腾纹饰的代表。

赫哲族鱼皮作品中,经常出现各种旋涡纹、菱形纹、螺旋纹、云纹、花鸟走兽、山水或者几何形图案。在服饰中,以螺旋纹图案运用最多,赫哲族人最爱螺旋纹和云纹,既有具象的形式,又有抽象的美感,经常被用来装饰衣袍的前襟和后身的衣角位置,增强了服饰的装饰美感。此外,赫哲族艺术运用图案也有性别的区分,一般女人和孩子多选用繁复艳丽的图案,而男人和老人则选择相对朴素简单的样式。在进行图案创作的时候,常运用装饰的艺术手法,运用线条的表现手段,强调装饰韵味,将艺术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图腾的韵律感、象征性和节奏感,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鱼皮艺术创作中常见的艺术手法是运用图腾,是赫哲族萨满教中的艺术精神,能协助人们祛除妖怪、疾病等。在图腾表现中以动物形象为大多数,其中以象征长寿的鹿、象征自由的鹰和燕子、象征美好吉祥的天鹅为最多。因为,鹿是北方森林中常见的动物,与赫哲族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鹿也具有吉祥的寓意,象征着长寿、长青等,萨满教又以鹿为神的象征,创作出来的鹿形象深刻、生动且具有图腾的神秘气息。

3 自由创作精神的传承形式

赫哲族人在创作图腾中运用象征的艺术手法来表现艺术语言,创作形式自由、奔放,不受艺术形式法则的束缚,能够自由表现艺术特征。在表现同一造型的时候,却运用不同的形式特征,造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又表现出与古代岩画相近的艺术风格,传承了地域艺术的手法,在造型的运用上以装饰韵味见长,从而产生强烈的象征意味。

鱼皮技术包括特别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修饰美化”等步骤。由于采用天然鱼皮制作,每一件鱼皮艺术作品都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取代性。描绘手法上多采用剪影和线描的方式,外加雕镂、拼贴、缝制等艺术形式。构图简洁、单纯、粗犷、豪放,看似随意性很强,又感觉带着人们最直接的视觉记忆扑面而来,给你一种生动传神的审美感受。

鱼皮镂刻和剪贴画也称为“无纸剪纸”,在工具和技法上与剪纸有相似之处,但是鱼皮“天留纹锦”般的自然纹理和民间艺人的古朴技法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使普通的镂刻和剪贴也具有更加蓬勃鲜活的生命张力。

4 民族精神语言的传承价值

赫哲族表现传统的艺术形式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水平,有着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蕴含着美丽、智慧、勇敢的民族精神。鱼皮画和鱼皮饰物收藏几十年也不会变质,是生态环保的艺术形式。在当今艺术不断创新发展的新时代,鱼皮艺术品开始脱离鱼皮服饰、器物的附属地位,逐渐独立起来,显示了装饰艺术的本质,呈现了蓬勃的生机。从赫哲族传统的鱼皮画上,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它的民族特色和艺术情感,为特色艺术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6年,赫哲族鱼皮艺术已经列入了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所具有的历史、宗教、民俗、艺术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随着岁月的流逝,赫哲族高龄老人的离世,赫哲民族鱼皮艺术面临即将灭绝的危险,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传承鱼皮文化是想要更好地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从而使赫哲族文化源远流长。

赫哲族鱼皮艺术史是民族特色的艺术文化,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是我们当代美术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方向。艺术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赫哲族鱼皮艺术不仅体现出本民族的艺术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赫哲族的鱼皮图案对于当代绘画的审美情感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传承鱼皮艺术、发展鱼皮艺术、创作鱼皮艺术,是传承民族历史的纽带,同时折射出民族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历史,已经超越了图形本身的含义和寓意,为我们提供一个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艺术传统。

参考文献:

[1] 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2] 方衍.黑龙江少数民族简史[M].中国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3] 王伯敏.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M].福建美术出版社,2000.

[4] 张嘉宾.黑龙江赫哲族[M].哈尔滨出版社,2002.

赫哲族“桦树皮文化”研究 篇11

一、赫哲族“桦树皮文化”的历史

赫哲族的“桦树皮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吉林通志》在谈到赫哲人风俗时说:“无庐舍, 以木为架, 覆以茅或盖以桦皮, 四周亦以木皮裹之, 大如一间屋, 而数口栖聚于中, 谓之曰‘磋落’……其器物少瓦缶, 多刓木为之, 或缝木皮为筐篓, 亦精致可观。其渡水之舟曰‘拔子’, 俗名大红船。剥桦木皮, 缝作鸡卵形, 而平其底, 长六尺余……”1963年在黑龙江省镜泊湖南端发现了“莺歌岭”原始遗址, 在对其进行发掘清理时, 从上层1号房址中出土了一件桦树皮制品, 经炭14测定年代为距今2985±100年。

直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 位于黑龙江省合江地区最东部的饶河县, 其境内的赫哲等族山民仍在用白桦树皮缝制容器、碗、箱、笸箩等, 用桦树皮缝制凉帽、铺炕代席、苫屋等。[1]这说明了桦树皮制品不但涉及到赫哲人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 而且具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赫哲族桦树皮制品的主要种类

桦树皮房屋:“人类利用树皮是从蒙昧时期开始的, 那时人类用树皮纤维制作绳索, 也利用树皮建造房屋。”赫哲族的住房在早年间就是以桦树皮为原料制造的, 这种桦皮小屋, 赫哲人称之为“撮罗子”, “撮罗子夏天的覆盖物就是桦树皮制成的。外形呈圆锥状”。[2]

由于赫哲族是渔猎民族, 四处迁徙, 搬迁时卷起来放在马背上驮走, 极为轻便, 非常适合其生产生活的需要, 《辽东志》对此概括为:“人无常处, 桦皮为屋, 行则驮载, 住则张架。”所以“这种住屋, 非常适合漂泊移动的游猎采集生活。”

桦皮箱、桦皮盒:桦树皮箱有长方形, 椭圆形, 方形等多种形制, 桦皮盒与桦皮箱相似, 只是体积小些, 赫哲人在桦树皮箱与桦皮盒的不同部位上还刻画有各种花纹和图案, 同时还涂以各种颜色, 这些都有一定的寓意。桦皮箱与桦皮盒主要是用它盛放衣物, 它不怕潮湿、漏雨, 能保证物品安全。

桦皮摇篮:赫哲族的桦树皮摇篮的形状非常奇特, 整体上呈半弓状, 两端有弯把, 既可以放在床上摇动, 又可以在两端系上皮绳挂在树上或房梁上摇动, “桦树皮摇篮的原料就是桦树皮和鹿、犴、狍蹄筋线, 桦树皮摇篮的宽度是30~32厘米、长度为60~65厘米、高度有13~15厘米。并且整体结构都用加工好的3到4层的桦树皮制成”。[3]而且在摇篮上有各种图案及装饰物, 在桦树皮摇篮上刻画有各种花草、小动物等花纹, 摇篮的背面, 有各种装饰, 即各种动物骨骼, 将其锥成孔, 挂在摇篮上, 在摇摇篮时骨头之间会相磨擦出响声, 可使婴儿人睡。

桦树皮船:桦树皮船是赫哲族重要的生产和交通工具, 赫哲人称为“乌莫日沉”, 《黑龙江外记》载:“有以桦皮作船, 大者能容数人, 小者挟之而行, 遇水辄渡, 游行便捷。”桦皮船具有船体轻、速度快的特点, 所以除用于载人运物外, 还是捕鱼和狩猎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桦皮船在行驶时声音很小, 猎人经常乘坐桦皮船狩猎。在夏季, 野兽常到河边或水泡去饮水、觅食, 猎人划着桦皮船寻觅野兽并伺机射杀。

桦皮帽:赫哲人称“博如”, 是早年的赫哲族人夏天时戴的一种帽子, “赫哲人用桦树皮做夏帽, 以遮光, 并以御雨。帽式为锥形……”[4]该帽形如斗笠, 顶尖檐大, 是用一块桦树皮卷成伞形, 里外边缘处也用薄桦树皮贴上, 然后用麻线缝起来, 缝合处涂上松脂, 防止漏水。无论是从事渔猎生产之时, 还是在日常生活中, 赫哲族的人们都很喜欢戴着方便轻巧美观的桦树皮帽子。

三、赫哲族桦树皮文化存在的因素

1. 丰富的桦树皮资源

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张广才岭是桦树的重要产地, 而赫哲族生活的三江流域桦树资源也十分丰富, 这种得天独厚的丰富的资源是桦树皮文化存在的前提和首要条件。

丰富的桦树资源在诸多的史料中均有提及, 如《全辽备考》记:“桦皮, 桦木皮也, 桦木遍山皆是, 类白杨”;《吉林外传》:“桦皮诸山皆有之”;《黑龙江外记》“山谷多桦木”;《钦定盛京通志》卷一0六《物产》篇记载:“诸山中皆有之, 而嫩江、混同江之间尤多。”;《吉林通志》“山中所产, 不可胜用也”, 桦树皮文化因桦树资源的存在而存在, 亦因桦树皮资源的消失而消失。

2. 桦树皮自身的特点

桦树皮文化的存在还与桦树皮自身的所具有的特点分不开, 桦树皮剥取简单、质地坚韧如同皮革、防水性较好、容易塑造、制品轻便、不易破损, 桦树皮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赫哲族使用桦树皮来制作各种生产与生活用具。

3. 赫哲族的“渔猎”生产方式

由于赫哲族是“夏捕鱼作粮, 东捕貂易货以为生计”的渔猎民族, “桦树皮制品具有轻便耐用、防潮性能好、不易变形、不开裂等特点, 非常适合于居无定所、经常迁徙的渔猎生活的需要。”

由于赫哲族是渔猎民族, 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所以“桦树皮文化的产生必定与其原始的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也就是说只有在严重缺乏瓷器、陶器、铁器和铜器的民族中才会出现这种文化。”[5]故桦树皮文化首先由狩猎民族创造出来并传承下去, 是必然的。

4. 地域与气候因素

桦树是主要生长在大小兴安岭寒带地区的耐寒性落叶乔木, 大体分布在北半球北纬40度到70度之间, “其地土性寒浆, 春晚霜早”《黑龙江述略》中载:“然地处极寒, 八九月间江即结冰, 历日既壮, 厚过等身, 至次年三月, 始渐开泮。”气候寒冷, 冬季一到, 常常是大雪封山, 通行受阻;夏季时, 往往是四处沼泽, 道路泥泞, 限制了赫哲族对外交流与交往, 导致赫哲族生活在相对封闭的状态下, 外界对其影响较小, 这也是桦树皮文化能长期存在该民族中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看, “桦树皮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桦树皮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 一直延续至今, 其原因主要是北方游猎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对封闭环境有关。

四、赫哲族桦树皮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赫哲族古老的桦树皮文化在现代物质文化的影响下, 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 正逐渐走向消亡。

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需要政策扶持与引导之外, 还需对外进行大力宣传, 使得赫哲族的桦树皮工艺品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使生产和销售形成一个网络, 不但使赫哲族古老的桦树皮文化流传下去, 还要使其为赫哲族的民族经济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在传承赫哲族的桦树皮文化中, 对桦树皮工艺品开发与创新显得格外的重要, 如在制作桦皮工艺品时, 除了继续制作传统的工艺品外, 还可以用桦树皮制作桦树皮画、桦树皮烫烙画, 也可以尝试着用鱼皮与桦树皮两者结合作画等等, 所以在开发桦树皮工艺品时, 必须积极地与全新的现代技术因素结合, 借鉴全新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 开发出更多的新的桦树皮工艺品, 为传承和保护古老的赫哲族的桦树皮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桦树皮文化”是我国北方渔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赫哲族的桦树皮文化最具代表性, 本文主要研究了赫哲族传统的桦树皮文化历史、桦树皮制品的种类、桦树皮文化存在的因素及传承与开发, 希望对桦树皮文化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并请方家指正。

关键词:渔猎民族,赫哲族,桦树皮文化

参考文献

[1]项福库.黑龙江古代民族与桦木、桦树皮文化初探[J].中国地方志, 2008, (1) :58.

[2]李宏复.中国北方民族桦树皮器物的造型艺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3, (5) :46.

[3]卡丽娜.论驯鹿鄂温克人的桦树皮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4, (2) :95.

[4]凌纯生.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40:71.

上一篇:景观绿道下一篇:发酵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