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精选5篇)
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 篇1
随着学校与学院的不断发展, 很多校、院领导在思考:是否筹建学院资料室, 是否加大投入升级原有的资料室, 以提升其服务能力?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要筹建与升级学院资料室,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资料室建设的定位问题。
一、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要有一定的高度
根据现在学院的发展规模, 学院要建设的并非是传统简单的资料室, 而是具有先进性、科学性、主动性和学科化的现代学院资料室。这就要求其建设的定位要具有一定的高度。
(一) 院领导及建设者要具有先进的理念
要筹建学院资料室, 首先要具有先进的理念和超前的意识。不同的理念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目前, 有些学院的资料室几年都未增加投入, 尽管有一些专业的书籍, 但大部分都很陈旧, 资源匮乏, 阅览的人逐渐稀少, 利用率很低。服务也只是图书资料的借阅, 而且不是学院资料室无论是图书管理还是借阅都还停留在人工记录的落后状态, 难以满足学院教学和科研的快速发展。相反, 一些具有先进理念的学院资料室, 设备先进、服务一流、服务主动、充满生机, 不断得到师生的好评好赞誉。由此可见, 先进的理念对学院资料室的建设至关重要。
(二) 学院资料室应具有先进的设施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与知识的发展, 传统的人工编目与借阅的服务方式早已落后于时代, 远远不能满足师生的需要。学院资料室的建设不仅要应用各种先进的技术, 还应争取建设经费, 加大设施投入。例如:购买专业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 它不仅能满足师生图书资料借阅、查询等常规需要, 同时还具有为师生提供资讯、咨询、学科及资源评价;学院图书经费管理、图书资料配置参考;师生阅读现状分析;统计师生资源利用率等强大的服务功能, 它已成为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名副其实的得力助手。
(三) 学院资料室应培养或引进高端的图书管理专业人才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限于学院资料室的规模和编制, 人员配备是有限的, 常常需要一人多能, 培养或引进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再先进的设施, 若没有能够掌握它的人自然也是形同虚设。如今相当一部分学院的资料室具有先进的设备与设施, 但并不一定具有图书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特别是学科化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这就使发挥先进的“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及学科化管理等作用大打折扣。因此, 培养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势在必行。
二、学院资料室应定位于主动服务
传统落后的学院资料室, 就像是图书、资料的存放处, 图书和资料由于过时、陈旧, 常常沉睡在书架上, 难以形成流通状态。服务也是被动式的, 往往是师生来到书架前, 自己查询他们所需要的图书、资料。而现代的学院资料室, 其服务模式则要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一) 主动介绍学院资料室功能与馆藏
馆员要主动向师生介绍学院资料室的结构、馆藏及布局;图书集成管理系统的服务功能、图书资料查询方法、馆员的职责及服务内容、个性化服务及特色服务项目等。
(二) 主动提供资讯
馆员要主动了解师生的需要;主动了解各专业、各学科的需要;主动搜集各种图书、资料、会刊、内部参考等专业资讯, 特别是网络上具有影响力的或独特的专业观点, 主动将各种信息介绍给师生。
(三) 主动配合教学与科研
教学和科研是学院工作的主体, 馆员要主动根据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及各个不同届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要根据不同的研究课题提供不同的专业资讯。
三、学院资料室应定位于学科化服务新模式
学科化服务是图书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机制, 它以读者为中心, 以提升读者信息获取与利用能力为目标, 以学科馆员服务为基本模式, 依靠图书馆文献平台, 面向教学科研一线人员, 为读者构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要的信息保障环境。其更重要的使命在于推动图书馆从以图书馆为中心的传统服务向以读者为中心的学科化服务转型。
随着学院的发展及学科的细分与综合, 产生了很多边缘学科, 知识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 随之学科化服务应运而生, 其服务首先在高校各大图书馆逐渐展开。
学院资料室效仿学校大图书馆实行学科化服务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一) 教学与科研的快速发展需要学科化服务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发展的两大支柱, 近年来,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成倍增加, 已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学科的建设与高速的发展, 要求与之相应的图书馆配套服务——学科化服务。
(二) 各种大量的信息及出版物的产生需要学科化服务
学科建设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建设, 不仅需要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雄厚的资金, 还需要信息资源的支持。而大量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分类、评价亦需要“学科馆员”的帮助和引导。
(三) 学院馆员服务更到位
学院的馆员服务于学院, 比校大图书馆的馆员更了解本院的学科设置情况与特点、更了解专业信息分布, 更便于与师生沟通、更能够提供贴心的服务。
学院图书馆实行学科化的管理, 不仅能够便利师生找到学科专业的图书资料、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 而且能够使师生及时了解学科研究前沿的变化和发展动态, 及时调整资料室的服务方案, 能够有效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发展, 特别是对科研能够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总之, 学院资料室的建设, 要具有较长远的观念, 其建设定位要有一定的高度, 否则不仅不能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弊端。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 要时刻切记这样的教训。
参考文献
[1]廖球.广西科技大学 (校报) .http://www.gxut.edu.co/znbm/gxgxyyb/show.asp?articleid=1508.
[2]张洪敏.高校图书馆服务品质提升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2 (1) :37-39.
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 篇2
我院资料室建立于80年代初期, 是我校藏书最多, 规模最大的资料室。我院资料室的管理分为中文教材和外文教材两种、期刊和报纸、年鉴和工具书、研究生毕业文论四大部分,
2 资料室建设的不足之处
2.1 资料室工作方式落后
我院资料室目前仍处于落后的手工登录, 手工借阅阶段, 这种方式工作效率低, 工作量大, 同时也严重地制约了读者和资料室之间的交流。
2.2 藏书体系不完善
一方面由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 文理科相互渗透, 许多课程都趋于综合化, 使得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高等因素, 使得我们不可能将各专业的资料全部收齐, 更不用说收集与专业相关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 我院资料室的部分书籍由出版社赠送, 但赠送的几乎都是教材, 其他有关经济与管理的专业书籍严重缺乏 (比如论文集) , 无法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
2.3 管理体制不确定
资料室在业务上归图书馆管理, 在行政上由学院领导, 这种管理体制导致规章制度不能在资料室有效的实行, 图书馆与资料室之间的联系也变得疏远, 相互之间的信息交往稀少。相互之间存在着重复购书造成资金浪费的现象。
2.4 藏书未能充分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 资料室的藏书不能被充分利用, 维普, 万方等网络期刊、论文以及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使得很多纸质期刊、书籍被闲置。
2.5 借书人群、借书量、借书种类不平衡
资料室的读者包括本院教师, 研究生, 本科生和少量外院师生。教师因科研的需要借阅的大部分为年鉴, 期刊和教材借阅相对很少。研究生借阅的除了部分年鉴外, 因很多研究生课程教师不负责发课本, 所以借阅最多的就是教材, 而本资料室大部分为本科教材, 这就出现了资料室藏书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的矛盾。另外研究生在一年级借书量最大, 三年级因写毕业论文的需要借书量较大, 而在二年级借书量很小;本科生主要为大四学生, 在毕业前为写论文来查年鉴, 而大一到大三的学生很少有人问津。以上现象即借书人群、借书量以及借书种类不平衡, 出现了资料室的藏书或者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或者某些藏书又闲置不能充分利用的局面。
3 我院资料室建设的建议
我院资料室历史久、藏书多, 纸质与电子文献兼有,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已削减了部分闲置报纸和期刊, 保证了年鉴的充分利用。即便如此, 我们仍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料室的建设, 以便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便捷、及时的服务。
3.1 与图书馆联网建立分馆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实现了计算机集成管理, 70%以上的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资料室与图书馆联网建立分馆, 可以使全校的读者通过图书馆的公共检索系统, 既能从网上了解图书馆的藏书也可了解到资料室的藏书从而少跑很多冤枉路, 也充分发挥了图书的最佳效用。与图书馆联网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学院和图书馆领导应对资料室有足够的重视。资料室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教师教学、科研是否正常进行, 它是学院乃至整个学校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而学院和图书馆对资料室的正确领导又是资料室建设的首要条件。
第二, 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要以图书馆为中心网点, 以资料室为终节点进行管理。资料室与图书馆联网并不需要新的软件, 而是以校园网为依托, 直接利用图书馆的管理软件和数据库, 连接图书馆系统, 即实现资料室的自动化管理。
第三, 完善资料室管理体制。院系资料室的管理分为分散管理、集中管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三种模式。分散模式即业务上由图书馆负责, 行政上由院系负责;集中管理即业务和行政上均由图书馆管理, 第三种管理体制即为前两种相结合。因与图书馆联网后资料室面对全校读者开放, 资料室的书籍不再全部为本院服务, 因此我院资料室适宜采用第三种管理体制, 部分资料室经费由图书馆支付, 图书馆可按全部经费的一定比例拨款给资料室, 另外一部分经费由学院支付, 这样资料室的经费由图书馆和学院共同承担, 既可减少院系的负担, 又保证了资料室的正常运转。
第四, 抓好回溯建库工作。回溯建库简单讲就是将图书馆传统的卡片目录转换成机读目录。回溯建库工作是书目数据库建立与完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前提条件, 也是更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质量的基础。回溯建库前应催还外借图书, 做好图书条码的制作和粘贴, 选择合适的数据录入方式, 并对资料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 确定回溯建库的正确流程。
3.2 建立相关制度解决院外读者的还书难问题
因资料员对本院读者较为熟悉, 也经常接触, 借书还书都可较为方便, 及时;而与其他很多读者很生疏, 接触少, 借书时不易辨认是否为本校职工, 还书时又较难联系。对于此种情况, 应在资料室规章制度中明确读者凭图书馆的借书证借书、还书, 其制度可与图书馆制度相同。
3.3 图书馆应定期对资料员进行业务培训
经统计, 大学院校的大多数资料员都不是图书馆学专业毕业, 他们对图书馆的管理缺乏理论知识, 同时对该学院的专业知识也缺乏了解, 对于经济与管理学院这样一个具有较大型的资料室的学院大院同样需要象图书馆管理员一样专业素质的管理员, 除了在与图书馆联网时对资料室员进行培训之外, 图书馆应定期进行资料员的业务培训, 以提高资料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
3.4 资料室的建设应具有专业化和特色化, 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资料室的资料比较“专、深”, 可根据自身的优势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专题服务, 建立特色数据库, 突出重点专业资料的收集, 使资料室收集的资料具有针对性,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 人精我特”。个性化服务即针对读者的特定信息需求, 对馆藏资源及网络信息进行搜集、分析、整理、有序化, 形成特定的专题信息产品, 向用户提供有针对牲的信息服务。
4 结语
资料室作为学院教学, 科研的重要保证, 图书馆的互补, 应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尽快和图书馆联网, 建立图书馆-资料室一体的具有专业化特色化个性化的现代资料室。
参考文献
[1]赵员芳, 姚婉燕.高校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专业化建设的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2]陈亦强.高校专业资料室图书使用效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 (工科版) , 2008, 10.
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 篇3
高校二级学院的图书资料室与校级图书馆相比, 具有馆藏规模有限、借阅场地较小、现代化管理程度不高等缺陷, 但该图书资料室却因其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服务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中, 发挥着校级图书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1、专业特色突出、服务对象明确
高校二级学院的资料室建设具有十分明确的针对性, 即为本院各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最直接的服务。明确的服务对象和宗旨, 使院资料室在文献资料的采购中, 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实用性。既提高了文献的利用效率、也相应地提高投资的效益, 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了校内资源的配置, 有利于将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为院系教学、科研和专业建设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2、方便与师生沟通, 图书资料更新快捷
众所周知, 院的资料室向本院师生开放, 能为其提供日常所需的具体文献, 从而也使资料室的管理人员能与师生保持“零距离”的接触, 因此信息沟通非常便捷, 能随时地了解和掌握师生的具体需求。这就使院系资料室能及时地发现和收集到本院各专业最新的文献信息, 因而其所拥有的文献资料就更加前沿和专业。加之学院资料室在体制上归本院管理, 资料室管理人员与院领导间信息沟通的速度亦较快, 这就有可能使学院资料室的资料更新速度和优质文献的积累速度大大超过校级图书馆, 因而亦最能满足师生的最新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
3、为师生提供信息交流平台
由于院资料室服务对象明确、场所相对独立、服务人数亦相对较少, 这就为本院系师生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信息交流场所, 因此院系资料室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师生进行教学、科研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天然平台。
二、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有上述优势, 但是在现实的建设与管理中, 存在诸多问题。
1、认识不到位, 管理者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 二级学院的工作重心是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工作, 尽管如此, 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各二级学院对图书资料室基本条件的优劣, 管理水平的高低, 对图书资料对教学、科研的作用这层关系链的认识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另外, 就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管理队伍的现状而言, 不管是因为照顾的关系人员, 还是因为不能从事专业教学工作退而求其次的人员, 都被安排到图书资料管理位置上。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人们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有所重视, 但人员配备上的瑕疵现状, 是与高校图书管理上的规范化、科学化不相称的, 也不可能与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及学校的发展相得益彰。
2、制度不健全
这是制约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升的另一重要因素。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相继建立了一些制度, 这为加强学院的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但是, 仅有的这些制度离图书资料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管理的要求还相差甚远。目前, 许多学院还存在图书资料管理分散, 各自为政, 标准不一, 资料重复保存, 图书资料利用率低下, 纸质文献既不编目也无总括登记, 造成学校图书资料资产流失浪费等问题。
3、管理不规范
随着科技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 图书资料的内涵和外沿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高校, 图书资料的范围由当初的纸质图书资料、照片资料等发展到今天的实物资料、影像资料、光盘资料等等。由于对纳入资料管理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要求, 各资料室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各行其是。使许多应该纳入管理的图书资料没有纳入管理。图书资料管理水平不规范, 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较差。据了解, 二级学院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图书资料极少, 基本还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水平上。
三、搞好院图书资料室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1、与时俱进, 解决好人员经费问题
校、院两级领导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像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重要教学仪器的配置一样重视校级图书馆和下属院系图书资料室的建设与管理。不仅要在人员编制与配置上给指标、给政策, 还要在经费投入上给予必要的倾斜或扶持。只有这样, 下属学院才有可能通过多种途径选拔优秀的专业人才, 充实到资料室队伍建设中去, 提高资料员的专业素质;才有可能在及时更新、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 加大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的力度, 使院系资料室建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加大院图书资料的采购力度, 在提高专业文献资源收藏量的基础上, 改善文献资源结构, 尽量满足师生不同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难以为继的资金投入, 使不少院系资料室的建设严重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不仅文献存量有限, 且资料陈旧率越来越高, 无法满足院系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的需要。
2、提高图书资料室的现代化规范化管理水平
在院资料室的业务管理, 特别是在文献采购、分编、排架、检索、借阅等方而的管理上, 院资料室要向校级图书馆那样, 严格按照各类标准和图书馆、资料室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 确保“分编标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以有利于与全校乃至其它院校图书馆系统的正常接轨和并网, 全而提高管理的水平。在行政和日常管理方而, 各院系要加强对资料室人员和事务的全面领导与管理。要对资料室工作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还要加强对资料员的业务指导与检查工作, 使院图书资料室管理, 尽快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
3、建章立制, 规范管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是二级学院图书资料规范化管理的根本二级学院同样要把国家的有关规定、标准, 作为工作的依据, 根据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目标管理需要, 结合学院具体情况, 制定统一的管理细则, 确定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管理员职责, 完善图书资料管理的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等管理工作, 使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各环节有章可循, 这是使图书资料得以规范化管理的根本所在。
4、全面提高图书资料管理员的业务素质
在当今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冲击下, 图书资料员的工作己渐变成一种高知识、高技术含量的专业工作。对于学院图书资料员来说, 他们不仅要具备更专业的知识, 还要对本院的专业或重点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教学、科研的前沿发展方向等有所了解。只有这样, 他们才能在当今高科技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中, 快速分辨出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 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文献产品。如此, 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才能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 成为一名有实力的院资料室工作人员, 为院乃至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四、结语
总之, 只要我们一方面不断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并应用于实践当中, 另一方面又能正确面对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加强学习, 提高认识, 理顺关系, 建章立制, 加强投入, 强化硬件建设, 规范管理, 科学管理, 就能实现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 就会在提升学院管理整体水平上起到更积极的作用。
摘要:高校下属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在服务院系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校级图书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二级学院建立图书资料室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探讨高校应重视其建设与管理, 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室,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高文辛.高校二级学院图书资料管理之探寻[J].科技信息, 2010 (32) .
[2]李红.高校基层图书资料建设中存在的弊端与制度完善[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9 (2) .
[3]张玉枝.高校下属院 (系) 图书资料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简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0, 30 (2) .
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 篇4
一、G学院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创办于2004年的G学院,办学之初引进了不少本科学历的教师。在母体高校的大力支持下,具备了一定规模的师资队伍。G学院专任教师组成分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两部分。从2004年成立之初只有专职教师24人,发展到2012年的专兼职专任教师共计463人。特别是根据教育部26号令的要求,学院一批有特色、有社会影响的学科在广西独立学院中成了佼佼者。然而,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校竞争的加剧,G学院民营的办学机制、较短的办学历史,聘用制等原因,导致其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
1. 学历层次低,年龄结构不合理。
G学院在2006年以前,引进的教师80%是本科生,都比较缺乏教学经验。其办学以工科为主,所聘专职教师多是从工科院校引进的刚毕业的学生,角色直接从学生转变成了教师,因此缺乏教学经验积累;青年教师占比很大,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比70%。
2. 高层次人才匮乏。
由于建校时间不长,G学院很大部分的学费收入用于基础设施的完善,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高额费用使得本来就只有学费收入办学的独立学院经费显得捉襟见肘;同时,学院没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苍白无力。
3. 教师归属感不强,流动性大。
对于G学院而言,利用3年时间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轻易流向了一些发展中的普通公办高校。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性质和机制,个人发展前途、享受的待遇等不如公办高校,这使得教师集体归属感不强。据统计,在2010—2012年期间,从G学院离职的专任教师就有29人。
4.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少,未形成核心团队。
G学院师资队伍中,由于基本上是年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人不多。系部领导普遍工作任务繁杂,缺乏对学科专业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等问题的深度思索,长此以往定会制约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定位规划
伯克立加州大学的前校长麦克·黑姆在就职演说中提到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就是“保持极优秀的教师阵容———这是大学的核心”。的确,世界一流的大学首先拥有一流的师资,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是关系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 G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思路。
(1)以人才培养选拔为重点,带动和促进整体建设。通过内培养外引进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形成人才队伍的金字塔结构。(2)以事业发展为主线,让教师在一个事业吸引人、待遇留住人、感情融化人的氛围下生活和成长,切实承担起教学重任。
2. G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
学院通过专、兼职统筹,内培养和外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到2015年,按照学生10000人的规模,建设一支570人左右、师风严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专职教师总数达到280人,通过以职称提升为导向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全员参与科研;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5%,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到60%。按照学科建设规划,培养和选拔出25名院级重点学科可学科方向带头人。
三、G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为实现2015年G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目标,必须克服各项困难,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推动师资队伍建设。
1. 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建设经费。
设立各类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确保各项人才计划的经费投入落实到位。力争逐年增加教师经费,到2015年,达到50%用于人才建设保障经费。
2.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充分挖掘人才资源。
在社会各个领域,根据专业设置,适当选聘一些兼职教授指导中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短期讲学、一对一指导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地聘用有能力的人才。
3.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效果。
(1)建立独立学院内部自培体系,对于新进教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与工作业绩挂钩,落实指导教师待遇。(2)探索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大力发展教师实践学习与培训,如每年选派3~4名骨干教师到国外高校参加学习交流等活动,开拓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支持青年教师在国内重点高校或重点企业进修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3)核心团队培养。通过扶植、激励骨干及先进团队来促进、带动整体提升。强化教学效果考评,选拔一定数量的教学、实践、科研骨干,逐步培养形成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
4. 加快制度建设步伐,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逐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基于绩效管理的考核激励机制,按绩效管理的四个步骤,即事前绩效计划,事中绩效沟通管理监督,事后绩效考核,绩效反馈激励,渗透到管理的各个模块和流程,使教师不仅单单为了考核而工作,而是为了工作职责、工作目标、个人发展、学院发展而工作。同时,优化学院的学术环境与提高待遇,独立学院要组建自己的优秀师资队伍就必须在环境和待遇两个方面做足文章。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浓厚学术氛围,创设良好的环境去稳住现有的优秀师资[4]。
5.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提高人力资源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包含所有人力资源事项,如教师的入职、升职、考核、请假,员工电子档案,工作业绩记录,各类人才数据库(高层次兼职教授库、优秀兼职教师库、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团队等),但这只是人力资源业务、工作流程的简单计算机化,我们预期并着手实现的信息系统还要具备管理咨询的功能,“预期事项”处理功能(如调资、评定职称的预先提示,以便提前准备相应资料),网上自主培训学习功能等,即实现全面和完整的信息化。
6. 统筹兼职教师发展,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
继续优化兼职教师队伍结构,兼顾其他院校及企业聘请不同学科及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认同我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
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记载其在G学院的任课情况、工作绩效、存在的不足,为兼职教师的聘请、管理、考核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Z].教育部教发[2003]8号.
[2]詹腾芳.关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高等教育司教育统计数据库[EB/OL].
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 篇5
一、我院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河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前身是河南师范大学的政教系,于2001年合并市场营销系而建院。现发展为七个专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有制度经济学研究中心、企业策划与咨询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现代应用经济研究所、区域经济研究所。学院还拥有河南省唯一的省级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硕士学位授权点也由原来的两个发展为现在的四个: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为河南省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为校级重点学科。现从两个方面讨论一下我院学科发展的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1. 从研究生论文选题调查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院(系)专业资料室的一个特色收藏就是本学院的硕士毕业生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导师和学生几年来的学习和思考的成果,撰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特别是研究生导师一般都是所在学院学科建设的带头人或是学术骨干,在他们的指导下完成的论文也有许多是他们正在研究的课题,代表了学科发展的方向。
经济与管理学院从有硕士点以来一直不间断地收藏本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从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变化就可看出当前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科发展的动向。经济与管理相关专业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结合点很多,随着中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管理类的学科发展也从原来的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这一点从硕士生的论文选题上可见一斑。过去研究生大多撰写研究政治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理论等方面的论文。发展到现在选题则广泛得多,研究内容更加实际,更注重解决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如以前从未涉及的银行、证券、保险、财政、国际贸易、房地产、企业管理、企业兼并等文章方面已占相当的比重。调查显示,现在的研究生以经济理论,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资本论等的选题是越来越少,而对当前经济热点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经济热点的分析研究呈上升趋势。一些在职研究生的论文选题更是紧密结合当前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热点,这些变化正是顺应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改革的需要。
2. 从师资建设看经济管理学科发展。
学科建设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经济与管理学院在2002年以前的教师大部分是从事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的教师,所开专业也大都是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研究等。随着学校发展和学科发展的需求,引进和自我培养多学科硕士、博士越来越多,学科发展也越来越快,经济学管理学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带来了学科建设的大发展。这些在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科研院所学成归来的博士很多都是行业内大家的弟子,感知着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向,有的还参与了导师的国家级经济学管理学的重大课题研究,他们的学成归来为我院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活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们对专业文献资料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围绕学科发展,加强院(系)专业资料室建设
专业资料室因其所收藏文献资料及服务和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其在学科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文献信息提供角色。在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优质的服务是其责任,它的建设应围绕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展开。
1. 围绕学科发展需要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
资料室的建设与图书馆不同,其收藏的文献资料具有专业性、学科性的特点,在资料的收集和开发上要根据本学科的设置和发展,形成有本专业学科特色的研究级的文献资源。随着新课程的增加,学院的文献保障体系需要针对学科发展的教学与研究变化及时调整文献信息资料的采编计划。如,从2002年后,针对学院新开的课程,如金融、证券、跨国公司、企业兼并、产业链、物流管理等,资料室采纳相关专业教师意见,调整了期刊征订和图书采编计划,并形成制度,每年的期刊征订及每次的图书采编都会充分征求教师意见,作出相应的调整。学院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及学者,开设的一些新的课程,学院专业资料室由于经常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文献需求,就可以反映他们的问题,在采编文献的过程中与教师保持畅通的渠道,增加新学科需要的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资料室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将最新的书目和期刊与教师见面,为满足学科发展研究的需要,提供全新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做好学科发展的文献保障。
2. 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人员服务素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期刊专著毕业论文、电子刊物等文献逐年增加,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已迫在眉睫,而目前院系资料室虽然配备了计算机及一般的基础设施,但也只是将它的功能定位在目录编制、统计等基础性管理上,缺乏综合处理技术和必要的数据库,导致检索困难,利用率低下。这种落后的技术手段不仅不利于文献的综合利用,更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服务要求。所以,文献保障体系必须适应当前信息化这种飞速发展的形势,建立现代化的服务设施,积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服务,如我们经济与管理学院对于在2010年中的通货膨胀、新会计准则等问题的专题研究中就采用了网上订阅。并与校图书馆共同对室藏文献进行了回溯建库,利用校园网进行了资源共享。人是一切工作的前提保障。目前,资料室人员计算机知识的运用能力普遍缺乏,外语水平普遍不高,这些都影响了资料室作用的发挥。所以资料室的管理人员应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断适应这种深刻的变革,提高自身素质,以保持资料室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本学科的发展做好信息保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创新日益频繁,学科发展不断加快,院系资料室作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重要信息的保障阵地,不仅要向客户提供一般性的参考、咨询服务,还应提供更加专业性、深层性的学科信息服务。这就对资料室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岗位要求:一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不仅要有图书情报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知识;二是要增加职业意识,要坚持甘为人梯的服务理念,加强与学科用户的交流和沟通,围绕学科用户的需求积极开展工作;三是要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极为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既要为学科用户主动提供各类信息资源,又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科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既要积极开展信息的收集工作,又要主动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编织成二三次文献,针对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充分调动各种资源来保障学科用户的需要,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3. 克服经费难题,为学科发展开拓服务。
现在由于文献资料的价格上涨,直接导致院系资料室的购买力下降。由于现在许多高校的图书购置的费用都直接拨付给校图书馆,而图书馆又因为与教研一线的专业人员很少直接交流,不了解学科发展对文献信息的需求,使得服务与需求之间脱节严重,而院系专业资料室又由于经费所限,使得一些需要较大量资金支持的又是学科建设所需要的文献无力收藏,而资料室人员及时的联系双方进行沟通,使资源利益最大化地利用。如本人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在进行学科建设做一些课题时,学科带头人提出需购置专业数据库,几十万的资金对院系来说有些困难,通过资料室进行反映联系,双方联合购置,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共同购置的中宏数据库和国研网正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联合对解决文献购置经费的来源上提供了新思路。校系文献共建共享是高校信息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一个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王晓萍.学科发展与专业资料室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6).
[2]李霞.关于高校院系资料室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思考[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龚军慧.论提高高校院系资料室这学科建设的服务水平[J].图书馆,2007,(5).
【学院资料室建设定位】推荐阅读:
哈工程核学院复试资料01-02
计算机学院教师迎评资料目录11-09
广东商学院 物流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部分07-17
教职工政治学习参考资料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09-12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新七级教学法资料09-01
山东大学生命学院历年党课复习资料——党章基本知识测试题10-13
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定位论文01-08
高校资料室建设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