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及表现(通用6篇)
理解及表现 篇1
电影自诞生以来, 不断发展进步, 电影工业技术与所处的时代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每一次技术上的革命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 必然导致电影的观念革命和电影的影像革命, 从而影响到电影的艺术表现手法。
1895年电影的诞生, 使现实纪录到了电影胶片上成为影像;1927年有声电影诞生, 奠定了电影的视听艺术表现方式;1935年, 彩色电影的诞生, 丰富了电影的表现形式和视觉艺术风格;而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数字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现在的数字电影。电影经历了了四次技术上的革命, 一步步完成了它的美丽蜕变, 形成其完美的艺术表现力。新技术的应用使电影影像产生了质的变化, 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 在电影的观念上撼动了我们对电影本体、传统和经典电影理论的认识。
与以往的技术革命一样, 数字影像技术的出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 乔治-卢卡斯筹拍他的科幻史诗性题材的电影《星球大战》时, 为了能够更好的实现他所希望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 电影人就开始涉足尝试把计算机数字技术运用到电影视觉特效制作当中来。所实现的特技效果, 尽管从今天的眼界来看是拙劣的, 比如镜头缺乏变化和质感, 视觉效果过于单一, 但是在当时还是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表现力, 以及史无前例的轰动的效应。同时, 对于科幻题材的电影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们想像力的空间被无限放大, 创作表现的欲望也被这股技术革命点燃并推动着对新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今天, 经历30年的探索, 数字技术已经融入到电影创作的各个领域。从前期的剧本创作到拍摄再到后期的特效, 调色, 剪辑, 最后到影片的发行、放映, 数字技术无不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电影艺术表现力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具有说服力, 画面的质量更加完美, 音效更生动逼真, 题材更广阔, 创作表达的空间可以天马行空。所以说, 新技术和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是不可分割的, 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单从数字化电影的艺术表现和创作的空间来看, 数字影像技术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胶片营造的、经典电影时期形成的电影空间的界定。以传统胶片为载体的电影, 从前期的剧本题材创作上就深受这种由胶片纪录的现实空间的束缚, 把作者的思绪空间控制在一种狭小的创作范围之内。这一时期纵然也出现过一些渴望打破现实空间的科幻以及神怪题材的电影的优秀剧作, 但是到了拍摄阶段, 现场拍摄纪录在胶片上的影像画面, 它们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是可想而知的, 并不具有说服力。
随着数字技术的出现, 发展和完善, 不但使得电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变得方便, (例如, 数字中间片的D I制作流程的数字非线编辑和调色, 特效功能) 其间的再创作空间被无限扩大, 可操控力也无限强大, 一步步的瓦解并重新定义着电影的空间。创作者的创作空间及想像力的大门就此被打开, 可以说是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做不到的。
那么数字技术拍摄制作完成并最终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组镜头所界定的“空间“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比较常见的数字合成的影像空间, 它可以是由摄影机在摄影棚中的蓝屏前拍摄一组物体, 然后再通过后期制作流程, 利用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把另外拍摄的一组空间作为背景与这组在影棚内的影像合成为同一个影像。这样最终观众所看到的影像好像是同一时空下发生的被摄影像, 而事实上这组影像都是被各自打散了分离了又重新组合在一起的空间。这种对于电影空间的界定当然撼动了电影最初的创作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同样, 这种空间也可以不必单靠摄影机拍摄得到, 随着数字CG技术的出现, 技术工作者可以通过运用数字CG制作手段得到那些过往只存在与人类脑海中的想像力, 这种数字化创造的影像是一种虚拟的形象或者空间, 是现实世界当中不存在的。这时, 电影的创作空间的定义也得到了无限延伸扩展。例如, 《指环王》中的魔幻空间背景与现实拍摄得到的演员同时出现在银幕上空间的那一刻是无可质疑的完美, 所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震撼是前所未有的, 从而才会吸引大批忠实的影迷朝拜似的涌入到电影院亲身体验那由于数字技术营造的奇妙空间的旅程。当然, 这种技术手法已经出现在电影中很长的一段时间了, 并不能把它算作新技术了。
2009年末, 又一部科幻题材的诗史巨著《阿凡达》上映, 创造空前的票房神话。而这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历经数年打造的诗史巨著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融合了影像实拍及CG动画制作, 影片75%的镜头采用了视觉特效制作。关键一点, 它在拍摄上采用了三维立体摄影技术。而这种立体拍摄技术早在90多年前就有电影工作前辈探索过, 为电影影像创作增添了十分新颖的艺术表现方式和视觉新体验, 但是由于时代和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昂贵复杂的后期制作经费并没有得以推广。这种由两台摄影机捆绑在一起同时拍摄的方法从创作空间的角度来说, 也是具有打破传统创作表现空间的伟大意义, 是一种空间的重构。首先, 它是分别由两台摄影机同时拍摄, 纪录的内容相同但角度上稍有细微偏差的两组影像, 再把这两个空间拍摄的影像通过技术手段组构在一起, 当观众在影院观看影片时配戴上色差或偏振眼镜, 把银幕上的影像分离到左右眼, 从而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视觉效果。然而由于这种技术最初是基于胶片拍摄环境中, 早期的立体电影后期制作, 是由技术人员分别进行左右眼的制作, 整个制作过程中无法看到立体效果。所以两组影像经常会产生时间上的误差或者是色差, 还有可能是影像上的瑕疵, (例如:脏点, 镜头眩光和曝光不准等) 甚至在放映过程中发生的左右眼影像的颠倒, 都会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产生头晕目眩的糟糕感觉, 观看时间往往不能过长, 不可能达到一部电影应有的时间长度, 也就不可能成为主流大众的消费品而停滞不前。
今天的立体影像技术的发展进步是数字技术的不断完善的结果,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直到《阿凡达》的成功, 把三维立体电影又再次推到了技术探索的“沸点”之上, 创作者们似乎看到了电影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是否预示着电影的第五次技术革命已经到来呢?现代的三维立体电影通常是用两台数字摄影机 (大多数是高清的) , 捆绑连接在一起, 安装到一个特殊的支架上拍摄的。两台摄影机的镜头之间的距离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两眼之间的距离 (就是视差) 。为了达到某些立体效果, 这个距离会相应的增大或者缩小。 (例如, 在拍摄近距离的物体时会相应的缩小两个镜头之间的距离, 而在拍摄远距离的物体时会适当的增大二者之间的距离, 产生不同的纵深感。) 一般人的瞳孔之间的距离大概是63.5毫米, 而一般情况下, 拍摄三维立体电影的摄影机离拍摄物体距离接近100米时, 就会开始失去三维的效果, 因此, 有些摄影机的支架能调整到800毫米以上。
《阿凡达》的成功是基于数字技术与立体摄影技术的完美融合, 是两个时代的产物成功的组合。关键一点是, 立体影像技术制作突破了早期后期制作工艺的弊端, 可以进行“立体在线”的实时制作。 (例如2007年Quantel推出了全球第一套立体影像“立体在线”制作系统, 这无疑是立体影像技术质变的“导火索”。) 立体画面按照立体声的逻辑原理, 采用了双路画面的实时操作方式, 可以分别看到左右眼画面, 也可以戴上偏振眼镜实时看到最终放映的立体影像, 便于对左右眼画面进行同步编辑, 较色, 特效, 同时具有对曝光的调整、景深的匹配、立体感的调
结合自身的创作经验浅析影视剧摄影光线造型的两大流派
王沛毅 (沈阳广播电视台电视剧部辽宁沈阳110000)
记得当初在电影学院学习电影摄影上的第一堂课观摩课看的片子是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的《天堂的岁月》, 从此记住了一位摄影师的名字, 西班牙人阿尔芒都。
后来才知道这个阿尔芒都是在电影摄影领域将自然光和自然光效发挥到极致的代表性人物。除了《天堂的岁月》其代表作还有《克莱默夫妇》、《最后一班地铁》等。
与阿尔芒都相对应的另一个领军人物是《末代皇帝》的摄影师意大利人斯托拉罗;他在光线使用上的唯美风格让画面美的令人窒息。同大导演贝尔托鲁齐的长期合作让斯托拉罗创作出了《1900》《巴黎最后的探戈》《末代皇帝》等一系列大师级作品, 与阿尔芒都形成了不同的创作风格。
阿尔芒都最大的贡献在于创建了一套完整的自然光效的用光观念与照明技巧。历史上对自然光效的追求者不乏其人, 但惟有阿尔芒都是第一位真正自觉地利用自然光并将自然光效发展至尽善尽美的摄影师。尽量不用灯或者少用灯是阿尔芒都的创作态度, 在《天堂的岁月》中太阳升起前的曙光和落日后的暮色大量选用, 强化了影片的写实风格。
“我从写实主义出发。我打灯和观看事物的方式是写实的, 我不会想象, 我做研究;基本上, 我呈现事物本来的面貌, 而不加以扭曲。”
最经典的火烧蝗虫一场戏阿尔芒都竟然完全采用现场的火光照明, 以至于火势险些失控, 演员和工作人员都惊慌失措。好在终于完成, 才让我们看到了一场完整的自然光效果, 留下了永恒的经典镜头。
我在创作第一部电视剧《晚唱》中, 对阿尔芒都的用光风格做了一些简单的尝试。导演对片子的要求就是真实, 再加上拍摄条件也不允许我采用豪华的布光方式, 所以在光线的使用上自觉不自觉地做到了少用光。室内的很多场戏就靠一个撑杆, 一把575镝灯打在天花板上做个漫反就拍了, 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拍摄《国宝第一案》的片花的时候我更是将这种方法做到了极致, 一把加了雷登80的普通新闻灯打在米菠萝板上做简单的光线平衡就拍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看不见摄影的摄影是最好的摄影正是阿尔芒都的创作态度。他不主张用画面的“美”去妨碍剧情的发展, 而主张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起一种叫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电影摄影流派。这种风格影片的特色具体表现为“天衣无缝”四个字。阿尔芒都对此解释说:“所谓天衣无缝, 我的意思是故事展开得非常自然, 没有斧凿的痕迹。这就是摄影机不宜介入的主要理由。”他又说:“我想拍一部观众觉察不到摄影风格, 只有同行们才会注意的影片。”这就是说, 阿尔芒都认为, 摄影应当从属于角色的感情和心理状态, 创造性的画面应对叙述故事起重要作用;而不应当让观众觉察出摄影机和摄影师的作用, 摄影的创作应该寓有形于无形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天衣无缝”了。
内容大于形式
与阿尔芒都不同, 意大利人斯托拉罗在片场可谓大动干戈。多用灯、用最好的灯, 但用足了豪华的照明却看不出人为的痕迹是斯托拉罗给我们带来的另一种风格视觉盛宴。
我看过《末代皇帝》的拍摄花絮, 内景照明用类似足球场照明的一排排灯组成列阵, 再遮上巨大的柔光布构成了光墙, 这样出来的效果能不自然唯美吗?
整、画面的修复等等一整套的立体制作模式。今天, 导演可以坐在立体影像制作系统面前, 实时交互的观看银幕立体画面来进行立体电影创作, 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做到尽善尽美。
通过立体影像“立体在线”数字化的处理手段, 可以把两组影像的空间完美的构架在一起, 观众观看影片的时候, 眼睛舒适度提高, 才能体验到立体电影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视觉感受, 仿佛置身
还有一场戏, 是溥仪和庄士敦在故宫院中边走边交谈的戏, 斯托拉罗居然用二十几面电影银幕般大的漫反光板依次排列开给人物做副光, 影片制作的豪华程度可见一斑。
在《末代皇帝》中, 斯托拉罗为小皇帝溥仪设计了阴影和阳光两个光线环境, 用光线塑造这位末代皇帝的压抑、辉煌、坎坷和衰落。光线的总谱是从阴影走向阳光, 完成溥仪从囚徒向普通人的转换。
影片运用豪华的自然光效, 一般利用大光比, 和冷暖色调的反差, 表现了片中人物的内心情绪。这部获得奥斯卡9项大奖的大片, 不仅仅依靠故事的情节、人物塑造及其人物内心的细节展示获得成功。而是运用了视听语言的各种元素, 其镜头的运动、光线和音乐节奏都渲染了末代皇帝的囚禁生涯, 被人摆弄的一生。而斯托拉罗的光线造型以及画面中传达出来的皇宫的围墙、红柱, 房檐牢狱般的大门、窗口的影子等完成效果成就了这一位用光线书写的电影摄影大师。
内容就是形式
在我做导演的第一部电影《一样的天空》中, 有意识地和摄影师交流用大功率的阿莱灯做些这方面的尝试。其中大庙小学的一景我们将一座废弃的老庙天花板捅了个窟窿, 照明师傅爬上房顶, 将剧组最大的一只镝灯4K的阿莱架上去, 透过那个窟窿打了一束强光, 拍摄前后景放烟,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几年后在我拍摄系列专题片《中国手艺》的时候, 也再次尝试创造出漂亮的后景影调。
出于创作的条件限制, 斯托拉罗的唯美风格很难复制, 但他的创作态度却是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的。据说台湾的著名摄影师李屏宾在看完《末代皇帝》后曾经感叹道:“一个华人摄影师, 就算把中国的历史, 中国的文化已经完全吃透, 也许也拍不出这样出自一位外国摄影师这么优秀的作品。”
斯托拉罗在他参与过的影片当中总是充当着导演的眼睛和手臂的角色, 他通常会在第一次看剧本的时候就做一个认真透彻的分析, 然后带着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第一印象与导演交流。譬如当他看到《海上钢琴师》剧本的时候, 第一印象就是动荡的人生。于是用“动荡”做为全片的创作方针。在他看《月神》这一剧本的时候, 他想到的是“母亲”, 他就用自己对剧本的理解贯穿影片的创作始终, 达到像母亲慈爱般的感觉。
影视艺术的内容无非人、景、物、光、色、声。如果把剧本、演员的表演称作经济基础的话, 那么景、物、声、光、色等造型元素就是上层建筑, 它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决定一部片子“档次”的关键。电影艺术发展到今天, 如果还要硬性在日新月异的作品中按照巴赞的长镜头理论和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来分类的话, 阿尔芒都和斯托拉罗无疑是这两个理论在电影摄影领域里出色的实践者。
在镜头调度、色彩对情绪的渲染、构图、光线等诸多摄影造型的元素中, 光线造型无疑是考量一位优秀摄影师水准的关键环节;“用光作画”并不是每位拍过影视剧的摄影师都做的到的。“让摄影参与剧作”这句话在第五代早期的作品中曾做了大胆的探索。其中, 张艺谋、萧峰、顾长卫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和《红高粱》等影片中也有过成功的实践。期待中国的影视剧能在文化大发展的环境中创作出更多的、更完整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作品, 期待能在国产的电视剧中看到具有阿尔芒都或者斯托拉罗这样大师级风格的摄影师涌现。
于梦幻般的潘多拉星球, 伸手就可触碰到漂浮在眼前的异域景象, 人们在由数字技术与立体摄影技术创造的奇幻空间内激动不已。
正是由于电影工作者对于新技术的不懈研究和探索, 才会使得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更加生动, 影像更逼真。同时, 电影人对于电影艺术表现力的不断追求与创新, 成为促成电影新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直接原动力。
摘要:新技术的应用使电影影像产生了质的变化, 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 在电影的观念上撼动了我们对电影本体、传统和经典电影理论的认识。
关键词:电影技术革命,数字影像技术,立体影像技术
浅谈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篇2
关键词:歌曲,理解与表现,艺术性与思想性
歌曲艺术是听觉艺术, 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演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就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要唱好一首歌曲, 除了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与音乐修养、音乐感知能力、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声乐技巧, 更重要的是基于对作品内容与艺术表现手法的认真分析, 对所演唱作品的内涵形成深刻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恰当地进行演唱处理, 从而使作品表现出良好的艺术效果。
一、歌曲的理解
从歌曲舞台演唱方面讲, 歌曲的理解主要包括对歌曲创作主题的理解、曲式结构的理解和对歌曲意境的想象, 三者密切相关, 彼此促进。
(一) 对歌曲创作主题的理解
每一首歌曲都有它的创作主题, 都是通过旋律来抒发感情。演唱者在具备了一定的演唱功底后, 对作品主题的认识程度将直接决定他的演绎水平。正如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宣教授所说:“如果对此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微, 这就无法理解作品, 更达不到艺术表现的境界, 只能是唱音符。唱一个一个的字音, 就不可能把自己从事的表演专业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因此, 在演唱每一首歌时, 我们都要了解作品所反映的年代、背景及作者创作的意图, 理解其中表现的情感和形象特点, 清楚作品艺术表现的系统构成和其中主导要素的生成过程, 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分析作品, 依据作品的主题思想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 把纸面上的音符变成美妙的声音,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歌声既表现出作者创作的感情, 又表达出对作品创造性的理解和个人的真实情感, 以真实、朴素、美好的歌唱向听众传达歌曲的思想内涵。例如, 对聂耳和田汉合作的歌曲《梅娘曲》 (话剧《回春之曲》中的插曲) , 我们必须了解《回春之曲》所描述的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期间, 民族存亡的危急年代) 和歌曲的故事线索 (在民族危亡之际, 侨居南洋的青年高维汉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不幸因负伤失去了记忆力。他的恋人梅娘闻讯回国, 欲以歌声唤起情人的记忆) 。通过对主人公历史、生活环境的设想, 加上对歌词、音乐的分析, 发掘和领会词、曲作家凝聚于作品中的强烈感情, 感悟歌词的深情、细腻, 旋律的如泣如诉。实现较深入地理解所唱作品的主题, 较好地融入演唱角色。
(二) 对歌曲曲式结构的理解
各民族各时代的文化现象有其独特性, 独特的文化有其相应独特的表现方式。就声乐作品而言, 曲式结构就是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要更好地表现声乐, 就必须对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分析透彻, 对作品的创作手法, 结构特点及作品的开始, 发展, 高潮, 结束等有准确地认识, 这样才能创造出完整的艺术形象。比如,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兼具ABA三段体式的变奏曲式。歌曲以一个宽广、悠长的引子开头, 让人联想起高原辽阔致远、阳光明媚的自然景色, 之后进入第一段高亢、自由的散板, 旋律充满了期盼之情。第二段, 音乐快速、热烈, 激越明快的音调与前段形成对比,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主题变化重复, 是全曲的高潮, 浓烈地反映了中央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 陕北人民热烈欢迎子弟兵的心情与场面。再如, 《小白菜》是根据河北民歌改编的一首民族艺术歌曲, 在忠实于原民歌旋律风格和色彩的基础上, 改编者打破了“四句式”的歌谣体曲式结构, 发展为多段体曲式结构的独唱歌曲。并且在作曲技法上采取逐级下行旋律, 巧妙地运用转调:aA—bE—bA—bD—bA, 通过四次转调和多种拍子的节奏变化以及装饰音修饰, 造成强烈的反差对比和戏剧性的色彩变化, 以哀叹哭腔式的音调和语气来刻画描述小女孩孤苦哀伤的悲惨生活, 使歌曲更富有情感, 催人泪下。
(三) 对歌曲意境的想象
所谓对歌曲的意境想象, 就是演唱者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 放飞自己音乐想象的翅膀, 深化角色意识, 把自己化为歌曲的词、曲作者, 变成作品的主人公, 将歌词与旋律幻化为一帧帧生动情境或一幅幅动感画面的过程。从某种角度讲, 对歌曲意境的想象是生活积累、记忆积累、情感积累的厚积薄发, 各种积累越多、越丰富, 想象中“灵感”也就越活跃, 对歌曲意境的再现就越有深度和高度。例如, 要演唱好尚德义作曲的《七月的草原》这首歌, 我们就应该首先发挥自己的想象, 在脑海里浮现出天山脚下那片广阔、美丽的大草原, 徐徐微风带着碧草的芳香扑面而来, 让人如痴如醉;一望无际的绿色海洋上, 繁华锦簇, 彩蝶起舞, 勤劳的蜜蜂在花间欢快地劳作;毡房像银星, 羊群像云朵, 赛马的小伙子和姑娘们更是构成了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歌曲意境想象中形成的这些特定的艺术画面, 引导演唱者与作者的情感交融, 使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热烈、欢快的歌舞场面之中, 将歌曲的表象和音乐的形象处理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进而通过歌曲把草原的美好生活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现在舞台之上, 用自己的歌声充分抒发内心的情思。
二、歌曲的表现
歌曲的魅力与美感取决于演唱的艺术表现, 只有优美的嗓音和熟练的发声技巧而缺乏艺术的生动表现, 是不可能准确地刻画出歌曲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的。
(一) 把握歌曲的总体风格
对歌唱艺术来说, 风格就是歌唱者对音质、音色、语言等各方面的音乐处理而具有的独特个性。在对歌曲的艺术处理中, 歌唱者必须在把握作品风格的同时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 在服从作品风格的前提下突出自己的演唱风格, 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风格。在演唱中特别要把握好艺术的对比性, 如一首歌的叙述性和歌唱性的区别, 一首歌曲中强弱、轻重的变化等。明确不同民族由于生活方式、思想情感、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的差异, 尤其是民族语言的音调特质以及表情达意的方式不同而形成歌曲独特风格。如蒙古族歌曲的辽阔豪放, 旋律悠长舒展, 节奏奔放自由;哈萨克族歌曲的嘹亮高亢, 悠远冗长;苗族歌曲的粗疏质朴, 古雅浑厚;藏族歌曲的委婉缠绵, 清新自然;朝鲜族歌曲的旋律优美, 自然流畅。通过自己的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活动, 在感受歌曲风格特征的基础上, 积极发挥演唱艺术表现的能力, 使歌曲风格特征与演唱艺术表现达到“发于内而形于外”的完美融合与统一。
(二) 速度、力度等技巧方面的处理
技能是表现歌声的方法和基础, 演唱好一首歌除做到音准、咬字、吐字、呼吸发声、共鸣、曲谱和歌词基本唱熟, 情感基本把握等外, 还要对歌曲的速度、力度等进行认真仔细的分析处理。一般来说, 歌曲的速度、力度与其内容密切相关, 演唱者应该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灵活选择兴奋、欢乐、活泼的快速和强力度, 或舒缓、悠长、抒情的慢速和弱力度, 同时注意强音对弱音的铺垫, 弱音对强音的衬托, 使歌曲的演唱具有强弱分明的律动感。
歌唱艺术的真正魅力在于表现真实的人性、抒发真实的感情。歌唱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取决于歌唱者对作品内涵的深刻领悟和高超的演唱技能。歌唱者要把自己化为歌中之人, 在情感的贯穿下, 把歌唱的外部技巧与心理因素统一起来, 给予歌曲生命的活力, 实现“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晓晖, 《论歌唱的二度创作——浅谈声乐作品情感表现与处理》, 《宿州学院学报》, 2007
[2].王金霞, 《浅谈声乐的艺术表现》, 《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 2008
理解及表现 篇3
一、为幼儿提供给歌曲编动作的机会
边唱边跳是幼儿活动的特点, 他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更喜欢用动作加以补充。平时多让幼儿观察自然,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同时也给幼儿做一些示范动作, 教他们一些表达方法。这样如果歌词是具体的, 并易用动作表现的, 孩子们就会自己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一些动作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如:《谢谢好叔叔》一歌中的“汽车喇叭嘟嘟嘟”, 幼儿就会很快地用生活中曾经见到的按喇叭动作表现出来。
二、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我们应该常常在音乐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朗诵歌词, 弹奏优美的曲调, 用悦耳的声音唱幼儿能理解的歌曲, 跳一些舞蹈, 做一些有节奏的动作, 配上自然的表情, 给幼儿欣赏, 吸引他们的注意, 并启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可以采用音乐游戏的方式, 选取优秀的音乐教材, 带孩子们在音乐的伴奏下, 动手、动脑、动脚、动口做一些活泼有趣的活动, 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如采取愉快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小班《走路》让幼儿模仿动物叫声、走路的姿势, 使他们有兴趣配合音乐的节奏拍节做游戏。
三、加强节奏训练
节奏性动作是幼儿喜欢的活动, 针对这一特点, 一方面通过拍手、跺脚、踏步等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 另一方面是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 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如:学习歌曲《大鼓小鼓》, 准备一个大鼓、一个小鼓, 让幼儿用大鼓和小鼓做节奏练习, 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到两个鼓的声音是不一样的。大鼓的声音大而强, 小鼓的声音小而弱, 大鼓和小鼓的音色也不相同, 通过有节奏的训练, 联系大鼓和小鼓的音色及音强的特点, 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四、鼓励幼儿为歌曲增编歌词
让幼儿给熟悉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 发展唱歌的能力, 有利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如幼儿非常喜欢玩《菜场游戏》, 那些逼真的菜十分讨人喜欢, 《买菜》这首歌, 幼儿很爱唱。在教会幼儿唱这首歌后, 还可以问幼儿:“菜场里还有哪些菜, 你想买什么菜呢?”并根据这些菜的特征配上动作, 这样小朋友会兴致很高, 回答十分踊跃, 很快就会编出许多菜名和动作。这样一来, 幼儿把自己想买的菜唱入歌中完全是自愿的, 气氛十分活跃, 既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 又增强幼儿敢于独自一人在大家面前唱歌表演的勇气。
五、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
幼儿歌曲来自生活, 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 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结合歌曲内容,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还有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与感受, 提高歌曲的兴趣和表现力。
理解及表现 篇4
一、研究设计
为了了解我国英语学习者是如何运用隐喻能力的, 本文笔者在此进行了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研究。
1.研究问题。提出的研究问题是: (1) 中国英语学习者采用怎样的隐喻处理策略? (2) 与与英语本族语者的隐喻理解模型相比, 这些策略体现了怎样的隐喻理解模型?
2.研究方法。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笔者提出采用以下方法:
其一, 隐喻预料的筛选。参考相关文献, 笔者从Collins COBUILD English Guides 7和《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中选择60个常规隐喻作为测试材料。应用隐喻性程度测试来测定学习者。也就是假定隐喻词语按照1—5等级进行隐喻性程度评判:5分隐喻程度很高;4分隐喻程度比较高;3分不清楚是不是隐喻;2分隐喻程度比较低;1分隐喻程度非常低。判断中国学习者隐喻词语掌握程度。
其二, 受试和测试方法。也就是以某地区大三、大二150学生名作为研究对象, 实施问卷调查进行受试和测试, 明确学生隐喻理解常用方法占比情况。
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理解策略
经过以上测试, 确定受试的理解策略按使用频率的高低排序, 句子语境、字面翻译、英语知识、汉语知识、心里意象、句法分析。由此可以确定, 为了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能力的提高, 应当科学、合理的实施隐喻理解策略。也就是在外语学习领域之中, 读者如何看待任务、如何理解任务以及不理解情况下应当采取何种方法。简单来说, 理解策略是学习者用以可以达到理解所采用的方法。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 确定很多中国英语学习者因对英语单词的了解与掌握, 其在进行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根据文章中所了解的英语单词, 分析文章情境及预警, 进而理解隐喻。相对来说, 此种方法的应用是非常频繁的, 且此种方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有效的。因为, 通常情况喜爱隐喻往往存在于词组、句子、语篇之中, 其字面意义与因与意义是偏差, 甚至是冲突的, 所以, 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翻译或阅读的过程中, 为了理解隐喻, 学生往往会采用句子语境策略来进行隐喻理解与探究。经过相关调查分析, 确定句子语境策略的实施, 可以提高隐喻理解正确率的28.88%, 说明句子语境的分析是弥补中国学习者对英美文化差异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除了能够利用句子语境策略来理解隐喻之外, 还可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 此种方法在中国学习者隐喻理解中也是非常常用的, 占到23.23%。之所以利用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可以理解隐喻, 主要是学生再碰到外语隐喻时, 通常是从自身认知角度出发去分析和判断词汇的意识。
三、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模型构建
1.基于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参考相关文献及自身工作经验总结, 确定标准语用模型认为, 有效理解隐喻, 需要理解英语单词字面意思, 之后结合预警判断单词字面解释的对与错, 进而探究因与意义。由此看来已有隐喻加工模型的实施, 侧重于字面意义与语境的应用, 通过推理与分析, 从而确定外语隐喻的意义。参考以上内容的分析, 确定已有隐喻加工模型可以结合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方法来使用, 那么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外语隐喻理解的过程中能够更加准确的、合理的解释英语单词, 一遍整个文章的翻译可以更加准确、有效。
2.基于本研究结果的隐喻加工模型。与中国文章或词语隐喻意义的运用很是相似, 英语文章或词语之中也蕴含隐喻, 只有学习者准确的理解隐喻, 才能真正的明白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当然,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进行隐喻理解的过程中, 可以通过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进行分析和研究英语文章或词语的隐喻意义, 以便更加准确的翻译或理解英语单词、甚至英语文章。
四、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来看, 外语隐喻理解不够准确, 这使其在外语翻译或外语表述的过程中场产出现错误。针对此种情况, 应当教授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隐喻理解策略, 如句子语境策略、词汇的字面翻译等, 并且合理构建隐喻理解模型, 以便合理翻译英语文章或准确的表达, 这对于提高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魏耀章.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 2010.
英语幽默的产生及理解 篇5
直至十七世纪末, 幽默才被作为一个美学概念使用:“行为、谈吐、文章中足以使人逗乐、发笑、或消遣的特点;欣赏和表达这些特点的能力。” (林语堂, 1924) 。人们对幽默至今仍没能给出一个一致的定义。综合前人论述, 我们可以把幽默宽泛地定义为: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 (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表现出来的能够引人发笑的作品 (尉万传, 2009) 。
幽默是一个古老的研究课题, 一直以来人们对幽默从哲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人类学等诸多领域都进行过思考和探讨。一般而言, 对幽默的研究大体可以归入三大传统理论:优越论、释放论和乖讹论, 其中乖讹论是接受最广的理论 (罗斯金, 1985) 。优越论起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的古典修辞学理论, 其基本观点为:笑者处于优势地位, 而被笑者处于被蔑视的地位;释放论从心理学或精神分析学出发, 将幽默机智等引发的笑看成是社会约束所产生的紧张和压抑心理的一种释放和宣泄;乖讹论即“两个或更多不一致、不适合、不协调的部分或情况, 在一个复杂的对象或集合中统一起来, 或以一种头脑能注意到的方式获得某种相互关系, 笑便源出于此” (贝蒂, 1776:602)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晚期以来, 人们开始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幽默语言进行研究。国外语言学家对幽默的理论解读主要通过语义脚本理论、合作原则、关联理论、提及理论等理论分析幽默产生和理解的过程。国内学者如叶文玉、李兰萍、徐庆利、王福祥、王文斌和林波等就幽默言语的特征技巧、交际效果、认知途径、幽默言语解读的认知机制等对言语幽默进行多维度的考察。这些研究虽然深化了我们对日常会话中幽默语言的理解, 但尚未全然揭露潜藏于幽默言语解读背后的那座认知冰山。
罗斯金的《幽默的语义机制》是第一次对现代语言学研究幽默的应用, 他在“语义脚本理论”中指出笑话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文本应当部分或全部包含两种不同的脚本, 二是这两个脚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反的, 幽默就在于相反脚本的特殊关系中 (辛普森, 2003:30) 。
言语幽默基本理论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是Arttardo与罗斯金合作提出的, 理论吸收了罗斯金的语义脚本理论和Arttardo (1987) 的玩笑的五级模式, 提出笑话的六个知识来源:脚本反义 (SO) 、逻辑机制 (LM) 、情景 (SI) 、目标 (target) 、叙事策略 (NS) 和语言 (LA) 。
格赖斯在《逻辑与对话》一文中指出人们在谈话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 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胡壮麟, 2002) 。如果在交际中人们能遵循以上四条准则, 那么交际能以最有效地方式进行。格赖斯发现在实际交际中, 人们并不总是都遵守这些准则的, 有时出于需要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说话者之所以采用这种看似违反合作原则的做法是为了加强交际效果, 通过这种表面上违反合作原则的做法, 使对话听起来似乎毫无意义相关, 但这些表面意义上不相关的对话却包含了弦外之音, 此时幽默也就产生了。
关联理论最先由斯珀伯 (Sperber) 和威尔逊 (Wilson) 于1986年发表在《关联:交际与认知》。他们的理论建立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基础上, 并从认知学角度进一步弥补了其不足。关联理论认为, 幽默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听者寻找关联的认知过程, 在幽默交际中, 听者首先感到话语不相关。在关联期待的驱使下, 听者认为这种不相关是表面的, 并进一步推断出说话人意欲传递的含意和态度 (如乐观、嘲讽、戏弄等) , 从而找到话语的幽默解读提及理论最先由日本语言学家山口在1988年解释违反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时提出。他认为在幽默中不是叙述者而是角色违反了合作原则, 幽默的叙述者只提及违反合作原则的现象, 或者将违反的地方呈现在读者和听众面前 (山口, 1988) 。
以上理论阐述了幽默产生原理, 然而幽默的理解涉及语音词汇、句法及修辞、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正如帕尔默指出的“任何事物本身并不幽默, 幽默只存在于接受者的认知过程” (Palmer, 1994) 。常有这样的情况, 一句简单的话, 英美人士开怀大笑, 甚至笑得前仰后合, 而在场的其它国家的人却面面相觑, 莫名其妙。这其中不仅因为听者与英美人士存在语言水平上的差距, 更因为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所以我们不仅要全面提高英语的语言文字水平, 还需要了解外国幽默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民族心理、社会习俗等有关知识 (Apte, 1985) 。笔者就常见的英语幽默语言表达形式进行简单描述, 以帮助读者理解和欣赏英语幽默。
1.语音谐音。例如:
“Did you say the man was shot in the woods, doctor?”
“No, I said he was shot in the lumbar region.”
lumbar region指腰部。由于lumbar (腰部的) 与lumber (木材) 读音相同, 因此问话人产生误解。
2.由英语词汇产生的幽默, 主要有英语代词的不定指代、一词多义等。人称或不定代词可指代前文中提到的人或物。如果指代不明确, 说者、听者各有所指, 则容易产生幽默。例如:
Lady (who has brought her son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
It’s his head, doctor.He’s had it on and off over since he was born.
讲话人用it指代头痛, 但按语法, it应指head。于是句意便成为:自从出世以来, 他的脑袋时有时无。
对一词多义的不同理解。例如:
“I can’t bear a fool”, said a lawyer to a farmer.
“Your mother could, ”said the farmer.
bear除当“忍受, 容忍”外, 还可作“生育”解。
3.语法结构的有意曲解。例如:
Customer:“I want to try on that suit in the window.”
Salesman:“Sorry, sir, but you have to use the dressing room.”
顾客说我想试穿一下橱窗里的西服, 店员故意将在橱窗里的西服曲解为在橱窗里试穿。
4.由英语习俗文化产生的幽默主要是由成语谚语和俚语习语的具体运用。英语中有大量的成语及谚语, 对它们的别解或另用有时也会带来幽默的效果。例如:
Doctor, I’m sorry to drag you so far out in the country on such a bad night.
Oh, it’s all right because I have another patient over here, so I can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成语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意为“一石双鸟, 一举两得”。此处医生对病人用了这一成语, 令人啼笑皆非。
数学文化的理解及教学 篇6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素养,文化浸润,理解及教学
文化研究的深入, 使人类对教育的认识由知识层面跃升到精神层面, 从片面关注知识的传授转变到同时关注人的精神品质和未来的发展。在此背景下,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前言或理念部分都将“数学文化”提到了数学课程与教学重要的位置[1]~[2]。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用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 用数学文化育人是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 将有利于为学生进一步的数学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一、数学文化的理解
数学具有“文化”的各项特点, 比如:社会性、继承性、地域性、超地域性、时代性和超时代性, 等等;数学也具有“文化”具有的各项功能, 比如:导向的功能、教育的功能、约束的功能, 它们有力地说明了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3]。从某种意义上说, “数学文化”一词是通过词语重申和叠加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数学的文化意义, 它体现对原本属于文化范畴的数学的文化性丧失的反思与重建, 也体现了对数学多重价值从文化视角的关注与强调。
作为对数学文化概念的具体描述始于20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数学史学家M·克莱因曾在《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古今数学思想》和《数学———确定性的丧失》三本书中从人类文化发展史的角度对数学的文化形态进行了阐述, 指出“数学一直是形成现代文化的主要力量, 同时一直是这种文化极其重要的因素。”1981年, 美国学者怀尔德 (R.wilder) 在《Mathematicsasa Culture System》中提到数学文化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并认为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系统。而在美国著名文化学者怀特 (L·White) 眼里, “数学真理既是人所发现的, 又是人所创造的, 它们是人类头脑的产物, 但它们是被每个在数学文化内成长起来的个人所遇到或发现的。”[4]为此, 他提出, 数学对象应当被看成一种文化, 即“数学实在即文化”。从人类文化学角度看, 数学文化“强调数学作为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所具有的文化特征”[5];从数学哲学角度看, 数学文化强调对数学自身特征的社会思辨。按照现代数学观, 数学显然不仅包括有作为数学活动“最终成果”的事实性结论, 而且也包括有“问题”、“语言”、“方法”等多种成分, 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于是, 数学就应当具有下面的文化性质, 即:无论就事实性结论 (命题) , 或是就问题、语言和方法而言, 都是人类思维的产物;而且它们又都应被看成“社会的建构”, 这也就是说, 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命题、问题、语言和方法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组成部分。在此意义下, “数学文化”即是一种由职业因素联系起来的特殊群体 (数学共同体) 所特有的行为、观念和态度等。
数学文化呈现的是开放、多元和动态的数学内部及其与外部的联系[6], 它既不是数学外在的附属品, 也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学+文化”, 而是一种人类在数学行为中创造的活动产品, 这种活动产品既包含物质产品, 又包含精神产品, 其中, 物质产品是指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等知识性成分, 精神产品是指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学美等观念性成分。由此, 可以认为:数学文化本质上是指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科学语言、思维工具、思想方法、理性精神、活动产品, 是数学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淀, 是数学与人文的结合;它区别于其它文化的最根本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这种探索精神可以最大可能地引发数学思考的魅力, 并改变一个人思考的方式、方法和视角, 直接支配人们的行动, 这种探索精神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以理性的光和热消融了蒙昧与迷信。从狭义的角度分析,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 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从广义的角度分析, 数学文化是指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和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只看到上述数学文化成分中的某一项或某几项, 便容易窄化数学文化的概念, 形成对数学文化的误读。
数学课堂中人与人的民主对话、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行为虽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但这些“文化现象”关涉的仅是课堂活动本身, 并非是课堂中所承载的数学内容, 因而, 它们仅是课堂文化而不是数学文化。一个充满着文化现象的数学课堂里传递的未必就是带有丰富文化意蕴的数学内容, 泛化数学文化的概念将不利于准确把握数学真正的文化价值。“积学以储宝, 酌理以寓才”, 在数学文化的视野下, 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 应用和发展趋势, 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数学的社会需求, 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 数学的美学价值, 数学家的创新精神。”[7]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数学文化”的传播、交流、体验和感悟, 引领学生从学习数学的表层进入学习数学的里层, 并由此加深对数学文化特性的了解和数学本质的认识, 体会数学的价值, 理解数学的思想, 实践数学的精神, 开发智慧潜能, 陶冶人文情操, 提高数学素养。
二、数学文化的教学
数学文化的教学既可以通过独立的课程模块方式进行, 也可以通过非独立的课程模块方式, 即在各个知识领域的教学中渗透性地进行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但前一种方式需要学生有较多的数学知识基础, 所以通常适宜于高中及以上阶段的教学, 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则较适宜采用后一种方式。较之于在初中阶段对数学文化的有形渗透, 在小学阶段, 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更应强调极轻极淡的文化浸润和熏染, 要将文化的内容溶透至数学知识、技能与思维的深处。从总体上看,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 作为数学文化的教学都应当注意如下几点。
1. 揭示数学知识的文化意义, 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知识的文化意义蕴含于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内容之中, 只有充分地揭示出来, 才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才能避免把活生生的数学思考变成一堆符号让学生去死记, 以至让美丽的数学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如果简单地陈述数学概念、数学定理, 似乎没有文化意味。但是, 只要问‘为什么要研究这些概念、这些定理?’马上就会涉及文化价值。”[8]例如, 平面上点的坐标 (x, y) 的概念是点的量化方式, 表面上看好像没有文化意义。但是, 如果要问为什么要研究坐标?它的价值何在?你就会看到笛卡尔、费马在研究中提出的变量思想在数学研究由静态数学发展为变量数学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体会到他们在沟通几何与代数间联系上的创新性思想, 看到蕴含在变量x与y间的依存关系对于近代数学的核心概念———函数概念的产生所起的基础性作用等, 其文化意义便跃然其间了。揭示数学知识的文化意义应当注意揭示数学思想的朴素本质, 例如, “方程”的思想, 说穿了不过是“拉关系”, 为了认识“未知数”先生, 必须请“已知数”先生为媒介, 找到一种关系, 根据关系就能认识“未知数”先生了。揭示数学知识的文化意义应当注意揭示数学知识内在的数学美感, 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后, 可引导学生深入发掘他们的内在联系——把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都视作梯形的特殊形式, 相应的图形面积公式可统一到梯形面积公式之中。在几何与图形的初步认识时, 可通过操作、观察、度量、绘制等, 让学生领悟直线美、曲线美和对称美。英国数学家格雷舍认为:“任何企图将一种科目和它的历史割裂开来, 我相信, 没有哪一种科目比数学的损失更大。”为了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文化意义, 有时还应当合理运用历史的足迹来传承数学文化。在讲方程时, 我们可以联系《周髀算经》和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讲圆周率时可以讲讲祖冲之及他的儿子;寻找数的规律时可以给学生讲讲杨辉三角以及斐波那契和他的兔子;在对一列数进行求和时可以告诉学生关于大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在学习三角形时可介绍刘徽的《海岛算经》。目前, 不少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以习题、旁注、注释等多种形式介绍了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 涉及数学家、数学名著成就、方法等内容。对此, 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这些材料, 恰当地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成果, 让学生在听“故事”中学知识、长思想, 激发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 而且要善于巧用国外的数学史料、趣事, 让学生在世界各地“昨天的数学家故事”中感受心灵的震撼, 诱发积极向上的思维。
2. 揭示数学对其它文化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数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而且是重要的科学语言、思维方式, 它的特性和认识功能决定了数学不可避免地会对其它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 不仅有数学思想方法层面的, 而且有数学观念精神层面的。以数学对法律文化的影响为例进行分析, 数学至少在如下几方面影响法律文化的发展:其一, 数学为法律文化的变革提供着不断更新的理论和方法, 促进了法律知识的增长和法律文化的进步;其二, 数学为法律科学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 产生了一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其三, 数学为法律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知识体系, 有力地推动了法律的科学化进程, 使许多法律问题的研究建立在更加可靠的基础上。诚如华罗庚先生所说:“宇宙之大, 粒子之微, 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 地球之变, 生物之谜, 日用之繁, 数学无处不在。”数学不但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而且在人类社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数学的应用通常有三个层次:数学知识、理论的应用, 数学方法、技术的应用, 数学思想、精神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彰显了数学的自身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与精神价值, 而且促进了不同价值的有机融合, 并因此而构成了内容丰富的数学文化价值体系。从哲学的角度分析, 数学之所以会对其它文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主要是因为数学的抽象性、确定性、精确性、严密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永远和时代的精神———哲学联系在一起, 而哲学则是其它文化的理论基础, 所以, 数学对其它文化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齐民友教授曾有言:数学作为一种文化, 在过去和现在都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9]学生体会数学价值的过程, 是对数学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的了解过程, 是对数学的思想、观念、方法等逐步理解、掌握和形成的过程。只有充分揭示数学对其它文化发展的影响,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相关的数学概念、定理对数学本身发展意义的分析, 而且要重视它们对其它文化发展作用的分析。比如, 在勾股定理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看到, 勾股定理在引发“第一次数学危机”, 使古希腊数学走向偏重“几何学”的发展道路, 诱发“费马大定理”, 建立三角函数、解析几何等数学分支方面的若干奠基性作用;而且要让学生看到勾股定理在古埃及金字塔底座直角的确定, 达·芬奇的绘画等诸多非数学方面的运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揭示数学对其它文化发展的影响, 其深层次目的尚在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 发展应用意识, 提高实践能力。
3. 揭示其它文化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提高学生对数学创新动力的认识。
由于数学文化是一种延续的、不断进步的整体, 因而其基本成分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具有相对不变的意义, 特别是由于数学有着自身特殊的价值标准和发展规律, 所以相对于整个文化环境而言, 数学的发展往往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数学文化一经产生, 便获得了其相对独立于人的意志的生命力。尽管战争、灾害等因素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它的进程, 但却无法改变它的方向。但这并不表明其它文化对数学发展没有影响, 相反, 其它文化对数学的影响有时甚至成为数学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事实上, 其它文化常常以多种方式影响数学, 并推动数学的发展。有的是直接提出需要运用数学加以解决的问题来推动数学的发展, 例如, 力学中研究抛物体运动轨迹需要用图形来描述以帮助分析, 那么, 如何绘制这些曲线图形呢?笛卡尔用代数方法来研究这些曲线的特点, 于是解析几何就形成了。有的是由于人们对其它文化中一些现象的主动探究而间接影响数学的发展, 例如, 对称概念是人们对于建筑、制陶等艺术中存在的对称现象加以研究后, 从量的角度抽象得到的。射影几何是人们运用数学去研究在绘画中如何将现实的三维世界表现在二维的画布上的过程中产生的。有的则是从思想、观念、方法等层面潜移默化地影响数学的发展, 例如, 中国古代儒家的文化传统不仅影响着古代数学研究的目标, 而且影响着古代数学研究的方法, 使我国古代数学从总体上烙有“经世致用”、重功利、重计算的印记。从其它文化对数学发展影响的范围分析, 不仅语言文化对数学思维、数学研究成果的呈现形式有着明显的影响, 而且数学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也必然地受到相应文化环境、文化传统和数学共同体的影响, 一个有利的社会环境、有效的科学组织将对数学文化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一般地说, 天文学, 尤其是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及人类生活、生产和技术显著地影响着数学, 而哲学、音乐、美术、建筑、文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也都对数学产生着影响。数学教学中揭示其它文化对数学发展的影响, 对于激发学生对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根本上说, 数学的理论源于实践, 例如, 人类在自己的生产与生活中, 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量的刻画和描述, 于是, “数”就产生了;又如, 农业生产中为了观察并把握天气变化的规律, 于是, 最早的“三角学”便出现了。为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具体实例出发, 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使学生能够从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 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比如学习了“年、月、日”之后, 可让学生课后在了解天文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年、月、日”的来历;在学习了“24时计时法”后, 可利用数学活动课时间向学生展示计时方法的演变过程, 让学生知道, 虽然我们今天可从钟表知道时间, 但之前却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事实上, 古人最初是用立竿测影的方法, 后来又用到了日晷、滴漏等工具进行计时, 在计时方法与工具的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先人的聪明才智, 汇集了先人的辛勤劳动。作为学生, 要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珍惜时间, 并善于学习祖先留心生活进行探索的精神。
4. 揭示数学的精神智慧,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哲学家赵汀阳说过:“无智慧的文化是危险的, 它意味着思想文化的停滞和无能。”数学文化是充满智慧的, 这种智慧更多地是一种精神智慧, 是一种思维的、观念的、深层次的隐性文化, 对人们的经验知识起着总结和提升作用, 能帮助人类从数学角度看问题, 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 并因此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解释世界, 获得精神生活的享受。对此, M·克莱因曾经说:“在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 数学是一种精神, 一种理性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 使得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 亦正是这种精神, 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 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提出的问题, 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 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的知识是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10]一个学过数学的人, 虽然在工作中可能不会直接使用他学过的数学知识, 但是, 深深铭刻在他们头脑中的以数学精神智慧为内核的数学素养却会随时随地发生作用, 并因此使他终身受益。由此可此,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地揭示数学的精神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地揭示数学的精神智慧, 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引导他们多角度和多样化地解决问题, 并通过自主的探索与发现自我建构内在的数学精神智慧, 比如, 就1/4与3/8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进行教学而言, 可以指导学生探究画圆比较、画线段图比较、折纸比较、化小数比较、变分子比较、变分母比较等不同比较的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 引导他们与同伴进行交流, 不断优化思考方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国家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7]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郭华光, 常春艳, 王小燕.试论数学的文化特性[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 (3) .
[4][10]郑毓信, 王宪昌, 蔡仲.数学文化学[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1.
[5]王宪昌, 刘银萍.也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J].数学教育学报, 2002, 11, (3) .
[6]傅赢芳, 张维忠.对数学课程中有关数学文化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 2005, 14, (3) .
[8]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