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工人员

2024-05-23

务工人员(共12篇)

务工人员 篇1

一、进城务工人员现状与特点

在城市中, 有这样一类人群, 他们大多来自村镇, 迫于生计,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打工, 主要在技术含量低、危险系数高、工资待遇较低的行业工作, 他们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城市里, 他们无法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保险等方面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待遇, 有时甚至被歧视, 由于这一类人受教育程度低, 法律保护意识不强, 常常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他们承载着家人的期望来到城市打工, 当理想与现实相差甚远时, 他们将陷入窘境, 很可能由于一时的冲动, 触犯法律的底线。我国正处在冲突多发期和社会转型的时期, 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 犯罪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进城务工人员现状与特点具体如下:第一、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多。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的加快, 大量的进城务工人员纷纷涌入城市。截止2011年10月, 中国进城务工人员已超过2.4亿。第二、进城务工人员流动性强。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村镇, 其中一大部分以种地为生, 农闲时进城打工来补贴家用, 农忙时返回农村, 这部分人年龄相对较大。另一部分是真正意义上的外来务工人员, 以青年为主, 他们在城市中始终处于非稳定的状态, 在城市闯荡, 想法多样, 主要从事在第二与第三产业, 这部分人很有可能在城市得到发展的机会, 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 也可能迫于城市生活压力返回农村。第三、进城务工人员多为个人、家庭为单位进城务工, 没有具体的组织, 文化素质较低, 在城市中无依无靠, 抵抗风险能力差。

二、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特点分析

(一) 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率居高不下

首先进城务工人员人数众多, 增加了犯罪的基数, 其文化素质较低, 法律意识淡薄, 一旦受到不公待遇, 容易冲动, 以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目前我国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体制和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 他们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逆反心理和苦闷情绪强烈, 在城市立足难等, 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往往导致他们铤而走险, 给城市的安全稳定带来很大的隐患。

(二) 犯罪主体低龄化且文化程度低

由于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 文化程度较低, 加之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都尚未成熟, 容易冲动, 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抵制诱惑能力不强, 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务工人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 犯罪类型以侵犯财产性犯罪为主

进城务工, 他们满怀期待, 但由于自身条件等多方面的限制, 他们找不到工作或从事一些收入低、社会地位低的辛苦的工作, 这与他们进城务工的期待形成强烈反差, 在城市中当他们通过合法途径无法获得经济利益时, 就会滋生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经济利益的想法。从而这些人铤而走险, 进行盗窃、诈骗、抢劫等。例如, 广州市公安局在2012年查获的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人中, 实施盗窃犯罪的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人占全部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人的63.18%, 实施诈骗犯罪的占7.13%, 抢夺犯罪的占1.3%, 实施抢劫犯罪的流动人口犯罪行为人占7.98%, 合计达到了79.59%。

(四) 罪行方式具有暴力性凶残性

进城务工人员冲动型犯罪多以打架、斗殴为主要形式。但是, 近年来, 进城务工人员抢劫、强奸、入户盗窃等暴力性犯罪比例逐年上升, 已经越来越普遍, 打架斗殴等更是屡见不鲜。其行为方式具有暴力性和凶残性, 而且犯罪具有很强的流窜性。这些人犯罪的场所多为人口密集区, 如城中村、车站码头、公园商场等, 加之作案工具比较现代化, 使得流动作案的破案率普遍较低。

三、进城务工人员犯罪原因分析

(一) 贫富差距过大造成心理落差, 滋生犯罪心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乡差距拉大, 使具有强烈的赚钱欲望的进城务工人员特别是农民大量涌入城市, 追求更加美好生活。但是现实是, 他们在城市中从事最苦最累的工作, 社会地位低下, 与自己所期望的相差甚远,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 进城务工人员自我需求长期得不到实现, 就会产生心理落差和一种暴躁急于报复社会的感受。进城务工人员虽然通过辛勤劳动满足生存的需要, 他们是城市发展的贡献者, 但仍然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有时会受到歧视,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 产生羡慕和不公平之感, 从而违法犯罪。

(二) 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第一, 户籍管理制度的缺陷, 进城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强, 现行的户籍制度难以准确反映日益增长的流动人口情况, 为了便于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 大部分地区实行了暂住证制度, 但由于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多, 流动性强等特点, 难以确保登记信息完全属实, 对进城务工人员缺乏有效的管理。第二, 对进城务工人员在管理和权益保障方面,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目前, 对于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多是根据一些规章、规范和政策, 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律加以规范、引导进城务工人员的行为。在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在利益的驱使下, 使得不法企业主利用法律的漏洞, 甚至无视法律的存在, 对进城务工人员进行迫害, 故意延长工作时间、变相克扣工人工资、恶意终止劳动合同等, 使进城务工人员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遭受到巨大摧残, 当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后, 会导致心理失衡, 最终在仇恨心理的驱使下做出违法的事情。第三, 对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进城务工人员对城市的发展贡献颇大, 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 进城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 管理起来较困难, 其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 需要加强对其管理, 目前尚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其进行管理, 平常容易出现“三不管”的现象, 长期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下, 更容易触及到法律的红线。

(三) 社会保障制度的偏失

进城务工人员多从事工作工种危险、不稳定、工资待遇低的工作, 他们更容易遭受失业风险和生命风险, 一旦陷入此窘境, 他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将促使他们铤而走险, 侵犯财产的犯罪由此发生, 例如, 进城务工男子因没钱为患病妻子看病持刀抢劫案。对于这些在城市中的流动人口, 他们无法在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保险等方面享受和城里人同样的待遇, 一旦他们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 在城市难以立足, 就可能会通过不正当手段谋生。因此, 社会制度的偏失使城市生活的安全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四) 法律意识淡薄, 文化素质较低

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有初中或小学学历, 少数人甚至是“文盲”, 这正是他们在城市立足发展的“硬伤”, 他们的法律保护意识不强, 当他们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 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以“拳头”来解决事情, 在实施犯罪时, 并不能认识到其行为是违法行为。即使认识到其行为是违法的, 但对违法后果的严重性也估计不足, 再者, 流窜作案侦破难度大, 破案率不高, 使犯罪嫌疑人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 特别对于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中的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 缺乏法制教育, 对社会缺乏足够了解, 年轻容易冲动, 重哥们义气, 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犯罪问题对策分析

(一) 完善管理体制

第一、完善进城务工人员户籍管理机制。各管理部门之间要加强协作, 提高办事效率, 充分发挥技术优势, 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网络户籍管理系统, 公安机关可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户籍、在城市居住点、从业状态在户籍管理系统上建档备案, 并按时核实、更新进城务工人员信息。第二、建立健全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法规, 保护其合法权益。一方面应制定一部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法律, 保障其在户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健全劳动合同法, 严厉打击不法商人恶意变更劳动合同、延长工作时间、拖欠工资等不法行为。第三, 设立专门管理进城务工人员机构。明确职责, 并积极培养进城务工人员自治组织。各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了解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情况、工作情况, 倾听他们的心声, 向上级反映他们的诉求, 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通过“老乡会”“同工会”等这些进城务工人员自己的组织, 能够让他们互帮互助, 找到家的感觉。

(二) 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现阶段, 进城务工人员虽然身在城市, 但无法与城市居民享有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 在短期内是无法实现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社会保障待遇的, 只有循环渐进, 逐步完善。现阶段, 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的生存环境, 对他们中弱势群体进行最低生活补助;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从事在工作危险系数高的行业, 一旦发生意外事故, 他们将陷入窘境, 可为他们购买医疗、工伤保险。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保险等问题方面,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这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 这些问题是他们正在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旦他们在城市的基本生活权利得不到保障, 就可能进行违法犯罪行为。因此, 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城市化发展的保障, 更是进城务工人员的犯罪预防的关键环节。

(三) 对进城务工人员加强心理疏导和普法教育、丰富其精神生活

进城务工人员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打工, 忽然面对灯红酒绿、夜晚更加喧嚣的城市, 往往难以辨别好坏, 也无法抵制住诱惑, 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不公待遇, 可能受到城里人的歧视等等, 很容易发泄情绪, 引发犯罪活动, 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普法教育, 丰富精神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应不定期为进城务工人员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和慰问关怀活动, 感谢他们对城市建设发展辛勤的付出。另外要丰富进城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 政府相关组织或企业内部要定期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活动, 通过开展联谊活动、普法教育、文艺演出、体育竞技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使进城务工人员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 向众人展示自己的才艺, 增长见识, 增加和城市居民沟通交流, 使二者之间加深信任与理解, 使城市居民消除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歧视心理。

(四) 坚决打击进城务工人员犯罪活动

一直以来, 对于流窜作案侦查难度大, 破案率不高, 对犯罪份子震慑力不强。应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集中区域区域进行治安检查与整治, 及时有效地消除不稳定的因素。公安机关要坚决打击犯罪活动, 使其对犯罪份子产生震慑作用, 使其他预防犯罪的措施发挥作用, 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建华.中国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2]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3]杨晓玮.进城务工人员犯罪的成因与对策[J].决策探索 (下半月) , 2013 (03) .

[4]冯江菊, 张道许.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犯罪问题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2) .

[5]陈珺.流动人口犯罪原因分析[J].理论月刊, 2007 (09) .

务工人员 篇2

------------------

钟春华李东风

引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城市(镇)和农村非农产业转移。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00年,中国大约有7600万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这部分人几乎占城镇全部就业者的1/3(蔡昉,2003)。到2005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规模已达1.2亿,其中进城农村劳动力约1亿人(刘军等,2005)。2006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胡晓义透露,目前我国农民工人数已达2亿,其中进城农民工有1.2亿;还有0.8亿人虽然没有离开农村,但是已经不再从事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从事加工业等非农产业。计量分析表明:在我国1978年~1997年年均9.4﹪的GDP增长中,有接近2个百分点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带来的,劳动力流动对GDP增长率的贡献度接近20﹪(蔡昉等,1999)。农民工进城务工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自己的收入较在农村务工有所增长,这从表面上看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但在繁荣经济的背后存在诸多的不和谐现象,突出的表现如农民工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劳动环境差且劳保措施缺乏,工作时间长,医疗、教育、居住没有保障等,这些问题已阻碍经济发展。

二、数据分析

1.分析进城务工农民工年龄、婚姻与受教育状况、就业的关系

表1进城农民工的性别、年龄及婚姻情况

男性女性

全部

平均未婚已婚平均未婚已婚

年龄(岁)28.328.723.331.727.522.532.9

20岁以下(﹪)12.57.719.90.820.438.92.320岁~24岁(﹪)27.924.857.36.532.950.315.7

25岁~29岁(﹪)21.324.315.529.216.47.425.3

30岁~34岁(﹪)19.322.23.932.414.72.926.435岁~39岁(﹪)9.711.31.916.67.10.513.540岁~44岁(﹪)4.14.80.57.42.80.05.6

45岁以上(﹪)5.24.91.07.15.70.011.2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3年7月~9月对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东莞等五城市的城市外来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计算.从以上数据可知,我国进城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其中男性平均为28.7岁,女性平均为27.5岁。在20岁以下这个年龄段的外出务工人群中,男性只占7.7﹪,而女性比例高达20.4﹪,由此引发了笔者的两点特别关注:(1)低龄就业导致受教育水平低。按照我国适龄入学儿童年龄推算:7岁~13岁读小学,13岁~16岁读初中,16岁~19岁读高中(含中专、技校等中职教育),那么此年龄段的外出女性群体能够接受的教育程度至多为高中(或者类似的中职教育),根本不可能接受高等教育,而实际上大部分女性接受的教育都停留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边缘——初中阶段。

(2)20岁以下的外出人群中,未婚女性占绝对优势。这些未婚女青年大多想趁年轻没有负担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然而她们中的大部分人由于没有一技之长,没有学历学识支撑,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很低并且工资报酬也很低的工种,如企业流水线上的工人、餐厅服务员、保姆等。据有的问卷调查显示:88﹪的女性农民工认为自己可以适应城市的生活并且愿意留在城市;64﹪的女性农民工表示想和城里人结婚而留在城市。基于此想法,大多数年轻女性农民工认为年轻漂亮是她们目前的最大资本,在所谓“学得好不如干得好,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非主流思想作用下,她们中较少人愿意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上充实自己,反而更愿意从外形上武装自己。

20岁~30岁年龄段是外出务工的主体力量,无论男女几乎都占总量的一半。表1显示:以25岁为界限,无论男女都经历了一个结婚高潮,单身率均下降了42﹪,25岁以后的女性外出务工人数明显下降,直至45岁以后才渐高于男性。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谭深认为,从外出类型来看,未婚者与已婚者的差别是很大的:未婚男女的外出基本属于个人的自主性领导,而一旦结婚成家,男外女内、男主女辅的性别分工就立刻鲜明起来,结婚成家的责任感鼓励男性外出务工,却是女性外出务工的制约因素,即使夫妻同出,往往也是丈夫先出,然后回来接妻子,形成妻子的从属流动。

31岁~45岁青壮年年龄段外出务工男女比例接近,男性略多于女性。数据显示,以35岁为分水岭,超过该年龄段而外出务工的人数明显减少,直至45岁比例才有所回升。该年龄段

外出务工呈现以下特点:(1)夫妻共同外出比例增加;(2)进城务工经商人数增多;(3)条件允许的家庭会把适龄入学儿童带入城市接受教育。

分析人力资本含量对职业分布、工资收入的影响关系

表2农村进城劳动力城市本地劳动力

连续变量均值标准差均值标准差均值差异

受教育年限8.723.0511.712.892.99

离散变量百分比百分比百分比差异

受过培训9.8913.363.4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01岁~2002年对上海、武汉、沈阳、福州、西安等五城市的城市以及外来劳动力问卷调查数据计算。

由表2可知,城市本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均值为11.71年,按照小学6年,初中高中各3年计算,他们平均接受的教育程度为高中(或类似的中职);农村进城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2年,按上述学习年限推算,他们平均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两者从年限上相差了3年,从受教育层次上相差了一个层次。同时城市本地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数量13.36﹪远远高于同期的农村进城劳动力的9.89﹪。表2清楚地呈现了一个客观事实——农村进城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远远低于城市本地劳动力。

表3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市本地劳动力的职业分布与受教育年限

“白领”职业“蓝领”职业

就业比例(﹪)受教育年限(年)就业比例(﹪)受教育年限(年)

进城劳动力7.710.8892.308.7

4城市劳动力32.1712.7567.839.29

高工资行业低工资行业

就业比例(﹪)受教育年限(年)就业比例(﹪)受教育年限(年)

进城劳动力5.239.3394.778.88

城市劳动力23.1611.9776.849.9

3资料来源: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长表1﹪抽样数据计算。

结合表3的数据可以明确得出职业分布、薪酬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从事的职业越好并且薪酬越高。

表3中的白领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员和有关人员”等;蓝领主要是指“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以及“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等。由分类可知:白领的工作单位大多具有稳定、高收入、高福利、社会地位高等特点;而且白领从事的职业大多是复杂的脑力劳动,要求从业人员的学历学识较高。蓝领的工作单位大多具有不稳定、收入水平偏低、福利待遇偏低、社会评价不高等特点;蓝领从事的职业大多为简单的体力劳动,因而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要求不是很高。

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可将劳动依照其复杂性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所谓简单劳动就是不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而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才能从事的劳动称之为复杂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复杂劳动是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复杂的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从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受教育程度可以决定人们能否从事相对应的复杂劳动或简单劳动,从而影响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关于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参阅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劳动工资因业务学习有难易、学费有多寡而不相同。”他认为由于受教育和训练的程度不同,技能最高的白领雇员工资可以是技能最低者的农场劳动者工资的9倍之多。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受教育程度与收入的正比关系愈发明显。1990年,小学文化程度就业者与大专文化以上学历就业者的人均收入之比为1:1.2;1996年该比例为1:1.5;同时小学文化程度就业者与大学本科学历就业者的人均收入之比为1:1.7。教育的重要性仅通过受教育者的职业、工资这两个指标就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进城农民工也像城市本地劳动力那样重视教育问题,只是广大农民工群体最关注的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而非对本人人力资本的投资。2008年《江南都市报》对江西籍农民工做了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他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是子女的教育问题,90﹪以上的农民工希望子女能在城市接受教育,几乎没有人关心自己受教育的问题。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依次是:工资水平(79.2﹪)、工作环境(46.9﹪)、工作时间(44.7﹪)、社会保障(39.4﹪)、工资偿付(25.5﹪)、孩子入学(23.6﹪)、买房(22.7﹪)、劳动合同(17.1﹪)。绝大部分农民工在关注自身低水平工资、抱怨工作辛苦的同时,却极少有人深层次反思低工资产生的原因,极少从自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善农民工低收入现状的政策建议

1.加强进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

虽然我国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年均达1200万~1300万,但农民工整体技能水平不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人数虽高达3200万人,但其中参加过培训的人不足10﹪。而与此同时的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国家此比例均达70﹪以上。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股历史洪流,应对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拓展,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日益

深入,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的任务迫在眉睫。

对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而言,让他们花三、四年时间去接受高等教育,以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财力不允许、时间不允许、精力不允许,因而对他们因地制宜地实行短期技能培训才是切实可行的。

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增强其人力资本含量的同时,应注意培训内容设置的合理性,理论知识不能太多,实践的比例应占得大些。在这方面,浙江衢州保姆培训模式十分值得借鉴。衢州龙游模环培训中心在20天的短期培训内,按照7:3的时间比例,安排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学习,大大增强了保姆实践操作能力。理论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基本法律知识、安全知识、护理知识、家庭餐饮知识、家电基本原理、衣物熨烫知识、花卉护理知识等;实践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设置模拟教室、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实践操作。2004年衢州龙游县培训保姆1853人,输出1621人,输出率为87﹪。输出保姆的平均月工资为700元,比同期的一般保姆多200元~300元左右(2004年南昌市场上保姆的价格为400元~500元)。粗略计算龙游县输出1600人,每人年工资7000元(以10个月计算),那么龙游县保姆总收入为1120万元,整个衢州市保姆的年收入约为6000万元。

在职业技能培训的作用下产生了一批知名劳务品牌,如“六安保安”、“攸县的哥”、“长垣厨师”、“林州建筑工”等。在深圳,有3万多保安是安徽六安人,60﹪以上的“的士”司机是湖南攸县人;素有“厨师之乡”的长垣县有2.3万人在全国各地主厨掌勺,“建筑之乡”林州市有14.5万人活跃在全国各地的脚手架上。品牌就是生产力,现如今许多精明的企业对农民工的技能要求都比较高,而且越来越重视知名培训品牌,于是部分企业招工人员表示只从培训学校招人,没有经过培训的劳动力一概不要。

培训后找工作比以前要容易而且工资水平更高,这是广大农民工的共识。在广东,普通农民工的月薪只有800元左右,但有汽修技术的人员工资可达2000元~3000元,技术好的人员工资可达3000元~4000元。一般工程师的月薪只有2000-3000元,但模具专业的高级技工工资水平高达8000元~10000元。通过学习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改善工资、福利水平,不失为进城农民工迅速改变命运的好路径。

2.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引导、帮助农民工就业

地方政府要在组织、引导、帮助农民工就业的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努力实现政府与个人的双赢。农民工外出务工,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农村增加了收入,为城乡发展注入了活力,从而成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的有效途径。

劳务输出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许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劳务输出的重要性,于是纷纷由政府出面争取劳务订单。2004年3月,长沙市市长等政府官员南下广州、深圳推介该地区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工寻到8.68万个岗位。4月,他们北上找到2.3万“北京饭碗”。5月,东进上海,签下2.48万就业岗位。在成功实施四次劳务推介后,一共为该地区谋求13.46万珍贵的就业机会。这意味着这些农民工家庭每年可以直接增加万元收入,全市可以增加13亿元劳务收入。用人单位也十分喜欢政府出面组织的劳务推介会,这样一来可以减少由于零星招工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进城务工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更加放心。

政府在帮扶就业上有独特的整合资源优势。笔者以衢州龙游县保姆培训运作模式为例进行分析。整个技能培训是由县农办组织的,首先由县妇联对广大有意向从事保姆行业的农妇进行宣传,鼓励动员她们参加培训。在妇联报名缴费之后,农妇们开始在县培训中心进行短期培训。乡政府是培训的具体负责机构,除日常管理之外,还负责从妇保医院、职业技术学校、经贸局等单位聘请教师授课。农妇们进行了一段时期的培训学习后参加由县劳动部门、农函大等机构组织的考试,考试合格发给相应的证书。毕业后想进城务工的农妇们可以通过政府提供的就业平台(衢州有关政府部门已经与杭州、上海、义乌等城市的多家家政公司签订了用工协议)较顺利地就业,节省了大量搜寻工作的成本,深得进城农民工群体的赞赏。

六成在外务工人员想“回家” 篇3

像洪雅县这样的“送温暖、送岗位、促就业”现场招聘会,只是目前眉山市通过政府搭台,帮助本地企业留住返乡农民工的一个缩影。

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眉山市是四川省劳务输出大市,全市350万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占260万,其中约100万农业人口常年在外务工。随着近年眉山工业的快速发展,60%在外务工人员有意愿选择留在本市就业或创业。截至到3月底,就有10余万名农民工有意到当地企业找工作。“目前本地一些企业出现招工难。为此,我们不得不从昔日注重劳务输出,到今日想方设法留人。”眉山市就业局局长李鑫刚在接受《小康》杂志记者采访时说。

2月12日,眉山市委、市政府举行“新春回归看眉山”在外创业代表座谈会。105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眉山籍在外成功创业的优秀企业家代表应邀参会,在参观中,企业家们纷纷赞叹眉山巨变,激发回归创业热情。在座谈中,18名建筑、能源、餐饮、物流、商贸等领域的企业家代表精彩发言。市级主要领导和部门领导与企业家们亲切交流畅谈,市委书记李静诚邀企业家代表多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发现更多商机,投资更好项目,与市委、市政府一道发展眉山经济、致富眉山人民。

近年来,眉山市以政策作“舵手”、以活动作“引擎”、以服务作“电瓶”,积极推动返乡创业就业。针对眉山是劳务输出大市的实际,大力实施“引凤还巢”计划,开展“回归创业促和谐”系列活动,宣传支持回归创业,取得良好效果。同时,眉山市全方位、多形式、多层次深度宣传全民创业就业,通过社会募集、政府补助等方式,筹集2000万元建立了眉山市创业基金,专项奖励优秀的创业主体和促进创业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实施“一村一品”劳务培训,开展竹编、苏小妹家政等特色培训,先后组织开展技能、品牌等培训9629人。带着岗位开展农村劳动力入库登记,完成108万人,就业愿望实名制登记68.8万人。全年新增就业3.2万人,8767名大学生成功就业。

廉价劳动力时代已成过去

就在几年前,眉山市劳动部门还在为帮助农民工寻找岗位而发愁,如今,外省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招人,眉山劳动部门而现在想尽一切办法截留农民工到本市辖区的铝硅、金象化工、彭山和仁寿视高等10余家工业园区工作。

今年春节后,眉山市部分区、县政府为了帮助招商引资企业招工,纷纷聘请中介在眉山市火车站对外出农民工进行截留。据他们介绍,一些大型企业在招商引资时,就将“政府帮助招工”作为投资建厂的一个前置条件。

“廉价劳动力时代已成过去,农民工正由‘经济人’回归其‘社会人’的本来面目”。目前,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日益缩小,这已经成为影响西部劳务输出地区农民工流向的重要因素。在接受记者采访的眉山市籍农民工中,大多数人对今年的工资期望值在2600元左右,比往年提高了300元以上。

眉山市仁寿县是四川省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据仁寿县劳动局就业中心介绍,仁寿县的回乡过年农民工中,有三分之一的农民工今年不愿意再到东部沿海地区打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工资,西部地区工资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日益缩小,甚至出现成都、眉山的部分岗位工资比中山、东莞还要高二、三百元,足以说明廉价劳动力时代已成过去;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家庭”和“归属感”正越来越多地成为农民工选择就业、乃至选择生活方式的决定因素。

记者在采访中,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和老人,甚至愿意放弃过去在外务工积累下的资历和高薪酬,转而留在本地就业。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正由“经济人”回归其“社会人”的本来面目。

1月26日,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大富南工业园,记者见到眉山市仁寿县文林镇石莲村的张少伟,他告诉记者:“他来广东打工快15年,先后在中山、深圳、东莞、佛山打工,从最初的1000元到现在一个月4000多元钱,但是不能在年老的父母亲跟前尽孝,也不能照顾自己12岁的儿子,心头觉得很愧疚。10余年的打工已经感到疲惫和厌倦,虽然习惯了广东的生活,但内心深处始终觉得自己不是广东人,心是飘着,2月4日我和妻子一同回家乡过年,夫妻俩打算在家乡找工作,毕竟这里才是我们的根,这样可以与家人团聚,哪怕工资少一些也没关系。”

搭建平台促返乡农民工就业

每年春节过后,全国各地都会出现招工难的现象,也是职场人士求职跳槽的高峰期,为促进求职者实现就业,眉山市把今年确定为“创业就业惠民年”,以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大型招聘会、专场招聘会、日常招聘会等现场招聘为依托,发挥网络招聘优势,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招聘模式,促进人民群众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全市除日常招聘保持不断以外,针对返乡群众,走基层、下乡镇、进园区,先后举行专场招聘会12场,共630余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工作岗位12000余个,3万余人进场求职,8000多人达成初步意向。全市元旦春节期间的系列招聘会将持续到3月底。

2月26日,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主办春节后首场大型公益招聘会“同圆中国梦 共建新眉山”就业服务周暨现场招聘会在该市东坡区东坡湖广场举行,80多家企业推出2000多岗位供求职者挑选。 .

“此次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为公益性质,参会企业费用全免,招聘現场以各招聘企业和单位现场设摊、交流洽谈的方式进行,此次春季招聘会筹备一个多月,主要是针对返乡农民工,希望他们能够留在家乡,建设家乡。”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大部分职位都是普工类,共吸引6000多人前来参加招聘会。

编辑/麦婉华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外来务工人员作为我国流动规模最大的一个群体, 由于城乡分割制度的特殊性, 使他们的医疗保障问题长期以来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现今已引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郑成功教授在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分类及其相应医保需求的研究中指出, 针对不同外来务工人员不同层次的医疗社会保障需求, 要根据其需求与目前的条件, 按照分类分层保障的原则来提供相应的医疗社会保障。探索建立适合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制度, 使他们能够“病有所医”, 健康得到应有的保障, 医药费能够得到及时报销变得刻不容缓。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的界定。

所谓外来务工人员, 一般是指从外地进入本地城镇就业, 但并不具有就业所在地户口的劳动者, 其中最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城镇从事着多种多样的工作, 大多在企业中从事简单体力劳动,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习惯将他们称为“农民工”。他们并未脱离农村而又暂时离开土地进入城市 (或城镇) 从事相关职业, 通过劳动取得工资收入, 他们已成为我国社会一个独特的、人数众多的社会阶层。

(二) 研究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式获得样本, 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问卷式调查, 询问其个人基本信息、经济状况、社会医疗保障状况、患病情况、医疗费用负担等问题。本次调查的范围是宿迁市三县两区, 分别是宿城区、宿豫区、沭阳县、泗阳县以及泗洪县。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289份, 其中有效问卷287份。通过SPSS专业统计软件对问卷所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

二、宿迁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

(一) 参保率低, 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小。

2009年至2012年三年间宿迁市外来务工人医疗保险平均参保率只有22.8%, 这与城镇职工90%以上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形成鲜明对比。在287分卷中, 只有宿城区和宿豫区两区的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了60%以上。三县区覆盖率均没有超过50%。

(二) 外来务工人员保险意识欠缺, 参保意愿不足。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 在287名被调查人员中, 每年主动体检的人数仅占28.38%, 愿意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人数仅占30.1%;听说过或了解医疗保险的占70.70%, 没有听说过医疗保险的占29.30%;愿意参加医疗保险的占41.35%, 不愿意参加医疗保险的占58.65%;有医疗支出计划的占24.29%, 没有医疗支出计划的占75.71%;灵活就业人员在务工所在地参保率不到总参保人数的10%。

(三) 外来务工人员支付医疗保险费用能力不高。

外来务工人员经济相对不富裕, 支付医疗费用能力较差。调查结果表明, 外来务工人员即使有医疗需求, 也会把医疗费用压缩到最低。在被调查者中, 生病之后自己去药店买药的比例占到58.31%, 去医院看病的占到32.52%, 休息的占6.30%。在生病不去就诊的被调查人员中, 因费用顾虑不去就诊的比例占44.12%。费用支付能力是影响他们是否选择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最主要的因素。

三、宿迁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 理念方面的缺陷。

理念方面的缺陷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 当地有些政府主管部门认为政府承担本地居民的社会保障的负担已经是异常沉重了, 无力承担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且承担外来工社会保险必然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 进而会影响本地区的投资环境, 削弱本地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因此, 对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障普遍不重视;二是企业, 如果全部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费, 企业每年要为此支付很多资金, 企业担心成本增加会降低竞争能力, 千方百计逃避参保;三是外来务工人员自身,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外来务工人员由于经济所迫, 首先选择的是获得工作, 维持生计, 为此他们会主动放弃其他权益, 甚至认为社会保障是寻找工作的障碍。

(二) 制度方面的缺陷。

以户籍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为标志的城乡分割局面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阻碍着宿迁市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当前的许多社会权利, 都是以公民的户籍为享受依据的。一部分的外来务工人员徘徊在农村和城市之间, 基本被排斥在宿迁市社会保障体制之外, 与户口所在地居民有着截然不同的待遇标准。由此, 也导致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出现了“三元结构”, 城镇职工享受有财政补贴兜底的医疗保险制度, 本地农民享受保障能力较弱的合作医疗制度, 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成为完全自费医疗群体。虽然政府部门进行了一些改革, 但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使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得到改善, 致使绝大部分外来工事实上仍被排斥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之外。

(三) 法制方面的缺陷。

我国社会保险立法严重滞后于社会保险的需求, 《社会保险法》直至2010年7月1日才出台, 在立法滞后的同时, 现有法规执行不到位, 政府行政手段等社会保障刚性制约明显缺乏。在实际工作中, 由于没有强有力的强制措施, 一些既有的法规也很难得到贯彻落实。在被调查的287名外来务工人员中, 65.7%的人员反映他们的单位没有给他们缴纳医疗保险。

四、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 提高认识, 正确对待外来务工人员。

完善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的制度, 应着重从思想方面入手。针对地方政府、企业对实施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会增加劳动力成本及丧失竞争优势问题的忧虑, 应从提高他们对医疗保障重要性的认识入手, 着力转变观念, 切实尊重和维护外来工的基本权益。对于现代经济来说, 人的健康、能力、知识等人力资本的提高,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 显然有助于保护人力资源、改善劳动力整体素质, 进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二) 建立合理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制度。

必须依据人口结构、经济条件等客观情况, 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参保办法。根据外来务工人员的人口结构和流行病特征, 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应该以保障重大疾病为主。这是因为, 外来务工人员以中青年为主, 年龄结构较轻, 患病率普遍追低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且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难以抵御重大疾病风险, 一旦患重病, 就有可能陷入倾家荡产的绝境, 或者是被迫放弃治疗。因此, 应当集中资金解决大病医疗保险问题。

依据不同的人群, 采取相应的医疗保险办法。对于那些职业稳定、有固定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 应采取和企业一同缴纳保险金的办法, 强制性参保, 且以企业缴纳为主。而对于那些职业不稳定、也无固定收入且流动性较大的自由职业者, 应以自愿为原则, 鼓励参保。同时, 政府和社会有关公益机构在资金上应当给予一定的帮助, 以此减轻企业外来人员的经济压力, 尽可能地提高参保率。

适应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 医疗保险服务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外来务工人员在用人单位之间的频繁迁移, 对医疗保险管理和办理等提出巨大挑战。针对异地就医, 要求医疗保险体系网络化管理, 建立起统一的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体系和管理办法, 并允许参保资格在省内自由转移, 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在省内流动时的参保资金、档案等的转移问题。

(三) 加快外来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立法。

为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 应着眼于社会保障事业的长远发展, 从立法层面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 同时要注意到单纯要求进城务工人员提高法律意识远远不够, 针对雇主不为外来务工人员缴纳社会会保险, 政府要采取相关的惩治措施, 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各种类型的劳动力均应平等地参加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

参考文献

[1]姚华松, 许学强, 薛德升.中国流动人口研究进展[J].城市问题, 2008.6.

[2]徐真真, 蒋虹丽.上海市外来就业人员医疗保障的现况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11.14.

[3]李小洪, 任建萍, 徐玮.杭州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费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预防医学, 2007.20.

[4]陈丽萍.CHEN Li-ping对外来务工人员医疗卫生保健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9.1.

[5]李孜, 杨洁敏.我国城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研究——以上海、成都、北京、深圳为例[J].人口研究, 2009.3.

老乡关注外来务工人员 篇5

回不去老家找不到爱情

成家立业是一件人生大事,而对于已接近1亿人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这件美好的事却有些“沉重”。有研究表明,他们在婚恋问题上面临诸多障碍,如收入低、工作时间长、缺乏社交机会,等等。

与父辈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离乡土更远,却未必距城市更近。城市经历使他们的婚恋观更加现代,但缺乏相应的社会环境支持,谈一场自由的恋爱、成立一个温馨的小家,对他们来说还有些奢侈。考虑到这一群体的庞大数量,这一看似个人选择的小问题,实则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大问题。我们关注这一问题,也期待更为合理的制度安排,帮助这些年轻人撑起宽松的婚恋空间。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务工者总数约有8487万人,占外出务工者总数的58.4%。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能否在成家立业的关键年龄顺利找到配偶并组建新家庭,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婚恋网站世纪佳缘近日发布了一份《蓝领婚恋报告》,发现城市里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新生代务工人群的婚恋需求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工作时间长、人群接触面小、行业从业人员性别组成单一是他们面临的诸多障碍。继去年底全国妇联发布《新生代进城务工者婚恋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之后,这一话题再次被引入公共视野。

近日,记者就报告所涉及的问题随机采访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的外来务工者。他们对婚姻和爱情的向往与同龄人无异,只是这种向往被现实压得有些沉重。

工地小伙

找个对象不容易,网络交友渐成新途径

自从和老家的女朋友分手后,在北京某工地干活的河北小伙子王帅至今也没谈上另一段恋爱。

王帅今年24岁,河北保定人。在手机老乡上认识了邻村一个姑娘,两人很能谈得来,不过后来他来北京,女友去了保定,异地恋坚持了一段时间,就分了。“找个对象哪儿那么容易!”尽管王帅经常把攒钱娶媳妇儿挂在嘴上,同伴也拿这个打趣他,可真说起找对象的事,他是发自内心的无奈。工地上都是男的,早6点到晚6点,干一天活挣一天钱,舍不得请假,王帅接触姑娘的机会很有限。“去饭馆吃饭,买东西啥的,我也跟那儿的服务员聊,可人家看得多了,哪能瞧得上咱?”问及找对象的条件,王帅几乎是脱口而出:“没条件!遇到喜欢的就行。”

尽管找对象对于19岁的侯世鹏和侯方路来说,还有点早,可是两个人都已经感觉到了压力。他俩来自山东菏泽,都是跟着父亲到北京工地上干活儿,按照村里的辈分,侯方路还得管侯世鹏叫叔叔。两人休息时间喜欢到公园里逛,“北京啥都好!”

侯世鹏说,到了年龄,家里自然就会让他相亲了。不过,他有点矛盾,怕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反正只能按自身条件找,太高的实现不了。”以前他们当保安,每月工资只有900元,现在换到工地上,每月挣得多了,可工地上全是男的。侯世鹏的手机老乡上有好几百个好友,他最近还发现新买的手机里有一个内置的婚恋网站的应用。“不排除在网上找的可能性,我一个表哥就是在网上谈的,都结婚生孩子了!”

同样在工地的河南小伙子杜鹏算是幸运的。从老家出来后,他一直在北京建筑工地上打工,虽说辛苦点,每月能有三四千元。一年前,通过手机老乡上聊天

认识了在公司做文员的同乡女友,两个人已经谈婚论嫁了。

虽然戴着安全帽,工装上蒙着厚厚的尘土,还是能看出来杜鹏挺新潮,左耳朵上戴着一只亮闪闪的耳钉。他说,他和女朋友都不挑剔,觉得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等攒够了钱,就回老家结婚,做点小生意。

北漂男女

高不成低不就,不敢去想未来

已经来北京两年的贾小伟,最大的心愿就是赶紧找个女朋友。

贾小伟24岁,老家在河南农村,初中毕业后到东莞电子厂打工,后来又学平面设计,2010年来到北京,考取了验光配镜师资格,应聘到一家眼镜店做店员。最近,老板开了一家分店交给他打理,他月薪能拿到四五千元,手下还管着三四个人。眼看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缘分还是迟迟没来。

皮肤白净、身材魁梧的贾小伟说,他也不知道,找对象怎么就成了个问题,“我现在吧,是高的够不着,低的找不到。”

贾小伟谈过一个女朋友,后来,有专科文凭的女孩考上了家乡的公务员,这门婚事也就算吹了。“主要是她家里人反对”,小贾说起来,还是有些伤感。来北京两年,他也试着交过女朋友,有店里的顾客,有同事或老乡介绍的朋友。最长的一次谈了两个月,女孩是个护士。“也就是谈着玩,明显不可能嘛。谁家女儿是白养的?嫁那么远,我得给好多彩礼钱。”贾小伟自嘲地笑笑。刚来北京时,贾小伟住在地下室,升职后换成住平房,房租900元,每天蹬半个小时自行车上班。这两年省吃俭用,手头存了五六万,“要是找了女朋友,肯定就攒不下这些钱了!”

“北京这地方吧,太现实了,什么不花钱!请女孩吃饭怎么不得两三百啊?以前我在东莞厂里时,追女孩子买点水果就行!”贾小伟说他特别羡慕东莞的哥

们儿,都能找到女朋友。

对于未来,贾小伟还算乐观,“我目前要先好好攒钱,开一家自己的眼镜店。其他的,就只能看缘分了。”

23岁的河北姑娘张晴,16岁出来打工到现在,已经待过好几个城市。来北京后,当过餐厅服务员,做过销售,现在的男朋友是她在餐厅打工时的同事,山西人。

“我觉得北漂谈对象挺难的,一是离老家远,陌生人不可靠。二是经济问题,说白了,见的世面多了,想要的东西也多。”张晴说,她和男朋友每月花销要四五千元,“吃饭啊,逛街啊,都得花钱,可是你能不吃不逛吗?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男朋友偶尔还会送我个小礼物。”

张晴对于未来没有太多担心,“趁年轻多学点儿东西,多挣钱,其他的没心思想。”

打工夫妻

看重对方是否可靠,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很难相信22岁的陕西姑娘小张,已经是一个半岁孩子的妈妈。

小张老家在陕西农村,初中毕业跟着亲戚来北京,卖过水果,当过餐厅服务员,目前在一家连锁糕点店上班,每月能挣2000多元。因为上班有要求,小张也学会了化妆,涂着紫色的眼影,一身得体的工装,看起来与城里姑娘没啥两样。不过一开口,还是显得很羞涩。

做餐厅服务员的时候,小张开始相亲,“我的要求不高,只要两个人能说得来,他对我好就行。”经人介绍,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四川人,干装修活,两个人很能聊得来,却遭到了家里的激烈反对,理由是家乡离得太远了。小张说,她的同伴找对象大多找老家的,知根知底,免得上当受骗。

“我就跟我妈闹。”小张低下头腼腆地笑了笑,“刚开始我爸妈还有意见,后来我一怀孕,他们也没办法了。”

小张和丈夫租住在郊区一间平房里,房租300元,冬天没有暖气,要生炉子,“打工的嘛,也不用住得太好。只要他对我好,怎么都行。”丈夫收入不太稳定,两个人每月生活费将近2000元,还要给家里寄五六百元。

外来务工人员犯罪呈现出新特点 篇6

研讨会上,《方圆》杂志发布了“外来务工人员犯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外来务工人员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比如侵财类犯罪虽然仍是主流,但是罪名多元化,犯罪手段不断升级,技术性犯罪和团伙犯罪增多。涉罪外来务工人员往往处于社会底层,相对弱势,容易成为被侵犯的对象。部分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子女犯罪比例近年来呈攀升态势,如2013年至2015年上半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检察院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17件292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外地籍未成年人犯罪占了64.5%和62.3%。

“预防这一群体犯罪,关键在于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下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差别待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门金玲强调,如今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犯罪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差别待遇与外来务工人员的高犯罪率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是差别待遇越是刺激犯罪,越是犯罪率居高不下越是差别待遇。现在,除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工作之外,还要打破这个恶性循环,从根源上落实各项权益的平等待遇。

与会代表认为,检察机关应积极履行检察职能,不断完善检察环节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司法保护与预防。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由增城区检察院倡导设立的、专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权益保护的“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之家”。

务工人员 篇7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对于在异乡务工的人来说, 美中不足的就是不能天天吃上家乡口味的饭菜。最近, 鸿锐集团泉州华川鞋服有限公司为了满足员工不同的饮食需求, 投资数万元, 把公司一处简易厂房装修一新, 作为员工集体“开小灶”的场所, 受到全厂员工的欢迎。

华川公司位于泉州市洛江区马甲镇, 百余亩的厂区背靠青山, 风光秀美。该厂员工绝大多数来自全国各地, 企业员工有800人左右, 是当地最大的民营企业。

据介绍, 华川公司原本建有职工食堂, 卫生状况、饭菜质量都很不错。但是众口难调, 各地员工的饮食习惯存在很大差异。细心的公司领导发现这个问题, 引起高度重视, 三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如何因地制宜满足员工个性化的饮食要求。通过调查摸底, 根据员工意愿, 决定专门腾出场地让同一家庭或同一地域的员工, 下班后自己动手做自己想吃的饭菜。做饭地点就选在厂里一处370多平方米的简易厂房内。该处房屋分为10个小间, 每间可以放置8个炉灶, 目前装修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不久, 那些想找找“家”的感觉的华川人, 即可在此自己动手, 煎、炒、煮、炖, 饱餐家乡美味。

关于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障问题 篇8

一、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必须明确外出务工人员权益的基本内涵

外出务工人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其合法权益来自宪法规定。因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最根本的权益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权。在现实生活中,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性的权益。就业机会均等权,报酬权,收益权,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社会福利权等。二是社会性的权益。休息权、休假权、劳动争议处理权,劳动安全保护权、职业技能培训权,自由择业权、子女教育权等。三是政治性的权益。人格权,人身自由权,参与社会管理权等。

二、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障上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用人单位不依法与外出务工人员签定劳动合同,或随意解除

中国是一个没有契约传统的国家,人们的契约观念意识普遍不强,外出务工人员相对来自落后的农村,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没有形成自觉的契约观念,对一些规则不熟悉而只关心能否找到工作,不善于在劳务关系中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对签定劳动合同的强制性以及劳动合同的程序等方面的不足、在实践中形成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没有劳动合同就会被动,有时事实劳动关系又难确认,发生纠纷调查机关也难以取证,都原于用人单位故意不签定合同。同时即使签定了劳动合同,在劳动关系履行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用人单位随意的解除劳动合同.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经济裁员”的名义大幅度裁员,逃避法律责任

(二)劳动合同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意志体现较少,外出务工人员自身不敢主张法律赋予的权利

劳动合同签订时,由于签约双方地方的不平等,劳动合同的内容往往对务工人员的意志体现较少,很多用人单位与务工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往往将合同的主要内容制定格式化,定型化的条款,而作为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务工人却很少有或根本没有修改权,往往只有签约或不签约的选择自由,在这种情况下务工人员很难做出完全符合本意的表达。同时劳动合同期限方面,劳动关系的稳定性不足,特别是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范围过窄,在实践中造成用人单位依此对务工人员施加压力。而现实中找工作难,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是务工人员不敢主张法律赋予的权利,难于享受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在劳动保护方面赋予的权利。

(三)“先仲裁,后诉讼”的劳动解决方式,造成了较高的救济成本

劳动争议的诉讼方式先协商,再调解、再仲裁、最后诉讼的这种救济途径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过高,但救济效率却是很低,而且套用了民事案件中的“谁主张,谁举证”的诉讼原则,一般的外出务工人员来自农村,文化素质不高,打工地的社会根基浅,取证、质政的能力有限。而用人单位为自身利益,拒绝提供有关原始的资料,只提供对其有利的证据。许多务工人不愿意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及诉讼等合法方式解决劳动争议,而选择绑架、堵路,爬塔吊等暴力,极端手段维权,原因之一便是维权成本过高,有人付出巨大成本后仍得不到维护或处理结果不能弥补他们的付出成本。“程序繁琐”和处理时限长是造成外出务工员维权成本高的原因之一。

(四)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险的缺失

户籍身份的限制也把外出务工人员排斥在平等的社会地位之外。目前我国外出务工人员参保率普遍偏低,在“五大社会保险”中,除工伤保险已有相当数量的外出人员参加外,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医疗保险的平均参保率为10%左右,失业保险目前仍与绝大多数外出人员无缘。劳动和社会保障专家组指出:目前社会保障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外出人员就业不稳定导致参保困难,外出人员、用人单位、地方政府各有顾虑。二是社会保障制度门槛高、转移难,导致权益难以保障。

(五)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受限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所有劳动者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外出人员的第一需要,没有正当稳定的职业,就根本无法在城市立足,失业率过高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1.户籍壁垒

尽管《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但由于各种制度w和现实原因,很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限本地城镇户口”,务工人员在城乡间的双向流动,受限于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主要特点是职业与身份相分离,所谓“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我国的城市社会中普遍存在着两个劳动市场,一个是收入高劳动环境好,待遇好,福利优的专门针对具有本市户籍的劳动者的高端劳动力市场,另一个是收入低,工作环境差、待遇、福利低劣的劳动力市场,属于外出人员的低端劳动力市场,二元的劳动力市场使他们无法取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劳动力资格。

2.技术障碍

除了这些外力限制,就业最大的障碍来源于自身的技能缺乏,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重约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中级工50%左右,初级技工约占15%,实际上大多数初次出门打工的外出人员都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干力气活,初级工也是城市居民多,外出人员技能职业缺乏的主要原因,除了输出地职业教育跟不上,用人单位不重视职业技术培训之外,与外出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也有很大关系,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和初中,这样的文化素质基础不利于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技工队伍的形成。

三.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的对策

(一)外出务工人员如何去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掌握一定法律知识

外出务工人员自身要遵守法律法规和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一些关于劳动法中的有关保护自身权益的基本的条款,这样在务工的过程中遇到侵权的行为时才能更好的去维护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外出务工人员相对与用人单位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同时面对劳动力竞争激烈的现实,不敢主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权利,他们自身实际上也存在心理与行为的博弈,由于他们没有自己的组织,作为城市求生存的个体,它们最希望还是保证自己的工作和基本收入,因此,如果不是特别地伤害太深,一般不采取什么措施,一旦面对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不是选择无可奈何的漫骂或自残,或者选用极端的手段,这都是因为自身缺乏维权法律意识而做出的无奈选择,想借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同情。却放弃了法律途径。

2.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会,强化集体合同和集体谈判

外出务工人员的组织化程度低,身份上的错位使他们基本上各自为“工”失去了参与社会活动的组织依托,使他们缺失利益和权益维护的渠道和载体,外出务工人员自身处于弱势群体,如果再不组织起来不能借助组织集体的力量,仅靠个体维权,权利将更难保障。所以,外出务工人员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工会,工会可以代替外出务工人员合法维权,这样可以变个人与集体单位的个别劳动关系为工会与用人单位的集体关系劳动,确立工会为外出务工人员集体劳动权代表者身份,变散漫无序为组织有力,变个别劳动关系的不均衡状态为集体劳动关系的立场均衡状态。

(二)政府和社会如何更好的去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1.完善和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

外出人员不是没有法而是法律在运行中存在盲点。全国1.2亿外出务工人员跨地区就业,我国尚无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权益专门的保护法,法律本身存在盲区,劳动法并没有涵盖流动人口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利,很多问题需要立法来解决,除1994年制定《劳动法》和国务院最近一次颁发的《工伤保险条理》外,这两部法律也不是专门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要从根本上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这关系到几亿人口的流向问题,关系到城市建设管理的问题,也关系到城乡健康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

2.确立劳动争议的分轨体制

“一调一仲一裁一诉”的劳动争议处理方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过大不利于劳动争议的调解,保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讨薪为例在审判实践中有的法院将外出务工人员凭工资欠条追讨工资作为劳务报酬纠纷,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按照普通民事案件直接处理,有的法院则按照劳动争议案件对待,要求仲裁前置,走“一裁两审”的法律程序,从审判的社会效果来看,后一种处理方式程序相对繁琐,时间消耗较长,外出人员往往难以等待,引发恶性报复事件,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待工资欠条直接起诉法院视为追讨劳务报酬,就可以不经仲裁程序,及时保护劳动者的应得的工资收入。外出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后调解机构调解不成或者当时人不愿意调解的,可以由当事人在申请仲裁和提起诉讼之间自由选择其一,若申请仲裁就不能提起诉讼,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若提起诉讼,就不得申请仲裁,诉讼实行两审终审,从而缩短争议的时间,减少争议处理成本和尊重当事人对争议处理方式的选择。

3.确立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适合外出务工人员的保险制度。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参保难的现状国家应建立适合不稳定就业人员的特点过渡性,养老保险制度,等待时机成熟后在研究如何进入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由用人单位和务工人员双方负担,企业按本企业的工资总额10%个人按本人工资5%分担。

(2)建立大病医疗保险。为了稳定就业的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大病医疗保险,着重要保当期住院医疗,为了降低用人单位和外出务工人员本人的负担,大病医疗保险单独管理,健全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民工,应建立由国家、集体、农民三方负担的农村养老、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并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推进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农村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接轨和社会保险关系的接轨。同时,要通过政府和有关经济机构维护外出务工人员权益,发展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法律援助,对遇意外伤害或重大疾病生活陷入困境的务工人员,有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的应急援助。

摘要:外出务工人员在城镇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已经成为一支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对于长期以来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障上存在着社会保险的缺失、就业受限制等问题,政府和社会都应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完善外出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建设和确立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外出务工人员充分享受劳动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

务工人员 篇9

一、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的缺失表现

(一) 劳动强度大, 存在就业歧视

《劳动法》第3条明确规定,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005年, 宁波市下发了《关于加强建设等行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的通知》, 统一了全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文本。2007年, 宁波市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劳动合同制度的通知》, 对用人单位的合同签订率、管理制度、违规查处等7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要求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制和就业准入制。

调查显示, 91%的外来务工者认为工作的劳动强度很大。每周工作时间和每天工作时间均与条例有较大距离 (表1) 。每周工作7天的占最大比例, 正常工作5天的仅占20%。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总人数的72%, 8小时及以下的仅占28%, 没有加班工资的概念。而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占45%, 存在就业歧视 (表2) 。

(二) 工资支付情况和实际收入不容乐观

2002年, 宁波市率先建立“工资担保金制度”, 出台《宁波市三类企业人工工资支付保障办法》。2007年, 颁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通知》。2008年, 要求外来务工人员正常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用人单位不得以实行计件工资或提高劳动定额来变相压低外来务工人员工资水平。并对广大外来务工者开通追薪绿色通道, 对职能部门实行工资清欠工作目标考核制度, 对企业构建工资支付监控网络。

调查显示, 73%的外来务工人员基本能按时足量领取工资, 但仍有36%的外来务工人员有工资被扣或拖欠的情况, 8%的外来务工人员不能按时足量领到工资。根据调查计算, 他们的月平均收入为1215元, 相比较2004年宁波市流动劳动力的平均月收入1042元, 年均增幅仅为5.5%。他们的月平均花费1130元, 表面上看收支相抵, 但没有任何储蓄。对于所取得的收入, 只有22%的人能满足家庭的实际需要, 42%的人只能部分满足, 36%的人不能满足家庭需要。对此, 他们中47%的人认为与城里人的生活水平存在大或很大的差距。可见, 在甬外来务工人员的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三) 教育培训压力大、机会少、困难多

2000年, 宁波市推出“民心计划”, 重点解决外来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2004年, 宁波市又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将进城务工子女纳入当地九年义务教育。目前, 宁波市已建成了54所民工子弟学校。2007年, 共有214026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甬接受义务教育。

问卷显示, 宁波市外来务工子女主要选择民工子第学校就读, 占总数的50.7%, 只有27.5%选择公办学校。择校主要原因是离家近, 教学质量高低与否不是首选 (表3) 。

从表4可知, 外来务工子女就学的最大困难是学费太贵和公立学校进不去。而子女在校的关系也不容乐观:明确受到过歧视的占11.59%, 不清楚的占49.28%。

表5显示, 宁波外来务工人员有着强烈的培训需求, 但能参加培训的机会不多。通过与问卷者的交谈, 他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缺少时间和费用。他们中50%的人认为应由用人单位来负责该项工作, 22%的人希望政府能提供这项服务。

可见, 参照宁波市在1998年底就启动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 出台的《宁波市农村和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实施办法》和《关于加强和改进外来务工人员就业服务培训工作的通知》 (2007年) , 收效甚微。

(四) 社会保障执行不力

2007年10月, 宁波市在原有基础上出台了《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该《暂行办法》采取一揽子社保的形式, 囊括了农民工急需的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专为外来务工者量身打造了一份复合型“社保套餐”。

而问卷显示, 有118人所在工作单位没有交纳任何社会保险, 占总数的59%, 不确定的14人, 占总数的7%。参加的社会保险中参保率最高的是工伤保险, 最低的是生育保险。工作地大部分没有看病的地方 (表6) 。

与问卷者的交谈中得知, 参保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工作单位的不稳定使他们不想让自己上缴的那部分现金落空;二是对现行社会保障的制度和政策的不认同, 如养老保险无法实现跨区域的费率转接, 对大病医疗存在侥幸心理等。

(五) 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课题组主要观测客观的生活质量, 包括居住水平、消费水平、娱乐休闲机会等。居住水平方面:调查显示, 81%的外来务工人员以租赁居住为主, 88%的人非单独居住, 主要和家人或老乡同住。住房面积在10-20平方米的占34%, 21-30平方米的占37%, 住所的基本生活设施齐全, 如自来水、电、三气、卫生设施和有限电视等, 但具备宽带网络的只占6%, 有座机电话的只占13%。对于居住条件, 41%的人表示满意, 32%的人表示无所谓, 27%的人表示不满意, 面积窄是主要因素 (表7) 。问卷中91%的人没有在宁波买房的打算, 主要原因是房价太贵和不打算长期定居。

2007年平均每月总花费1130元, 与同年宁波市区居民人均每月消费支出 (1160.1元) 相当接近。其中, 平均居住费用255元, 占总支出的22.57%, 平均食品支出600元, 占总支出的53.1%, 远高于宁波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37.0%) 。除此之外, 穿着、通讯、孩子培养和看病是主要支出项目。可见, 在甬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并没有与生活成本同步提高。

70%的人工作之余没有文化娱乐活动, 主要原因是缺少时间和条件;有文化娱乐活动的问卷者中, 看电视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占90%。其次为读书、看报。所以, 娱乐休闲生活相当单调。

(六) 政治权利空白, 维权机构虚设

问卷显示, 仅有2%的在甬外来务工人员参加过宁波当地的选举, 大部分人对政治权利无主张权。43%的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明确表示受到过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29%的人认为社会对他份所从事的工作持轻视或看不起的态度, 40%的人对宁波管理制度表示不满意, 35%的人对社会存在不满意倾向, 41%的人认为这种差距是不公平的。

当遇到困难时, 他们首先愿意找的人是派出所民警而不是居委会干部, 更不是工会。他们中仅有16%的人向当地居委会反映过需要解决的问题。若想借钱, 首选是亲友, 其次是老乡。显然, 亲友和老乡的关系远超工会或居委会。

综上, 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缺失是不容置疑的现状, 从中国经济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看这个问题, 这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但这种弱势地位必须加以改变, 否则有悖于人性和社会的发展。剖析原因在于:

二、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 根本原因———制度缺陷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其观念时至今日仍未根本改变, 这是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障缺失的根源。其实, 二元社会结构本身无优劣之分, 但附加在二元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福利、劳动就业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和安排, 将外来务工者与城市居民隔离, 导致社会资源在分配和使用上, 仍优先考虑城市居民, 外来务工者没有享受到真正的国民待遇。

(二) 外部原因

1.法律法规不健全

虽然, 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至今, 中国仍没有一部综合性的关于外来务工者社会权益保障的全国性专门法律, 法规或规章, 现行规章制度又呈现众多不健全。表现一, 政策操作性不强。如宁波的地方法规中, “应督促”、“应要求”等软约束性用语偏多, 没有操作性强的具体程序。表现二, 实施机制和监督机制缺位。如《劳动法》中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事实上, 对于不签合同的用人单位, 没有强制约束力。执法失灵和管理监督缺位是劳动保障部门无足够权威性的深层次原因。

2.资本供给、就业需求与劳动力之间的失衡

用经济学的均衡原理来解释弱势现象的存在, 是供给大于需求的结果。在外来务工者中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政府资本供给与外来务工者权益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像教育培训、社会保障这些制度安排在发达国家里主要由政府买单, 但中国的政府资本在这一方面是短缺的。如2007年, 宁波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71.0亿元,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四项之和仅占28.81%。 (http://www.nbstats.gov.cn/read/20080214/24434.aspx) 外来务工者成为工业化、城市化所需的资金积累的承担者。二是就业岗位与外来务工者之间的矛盾。如前所述, 进城务工者约为1亿人, 而按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就目前的就业弹性估计, 只有6800-7500万个就业岗位。可见, 我国劳动力的供求矛盾是何等突出, 结果只能以牺牲外来务工者的个人权益来实现低成本就业。

3.企业逐利的生存法则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是趋利的, 这是它的生存法则。宁波企业的主要形态是中小民营企业, 截至2006年底, 共有105157家中小企业,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765家, 规模以下企业29731家, 个体企业66661家。 (数据来源:谢永康主编:宁波发展蓝皮书, 宁波, 宁波出版社, 2007年3月, P269) 这些中小民营企业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初创时期且大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技术含量较低。加之政府长期以来对非国有企业的政策歧视和资本的强势作用, 使企业只能够也能够通过降低用工成本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此, 地方政府因为对GDP的追求也显现了为资本所有者服务的倾向。

4.社会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刚性

长期以来, 人们的思维定势认为, 政府承担城镇居民特别是下岗职工社会保障的负担己够沉重, 无法再承担这部分人社会保障, 或认为他们还有土地可以依靠, 无需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等等, 而使整个社会在思想和行动上对外来务工人员予以排斥, 形成一种对外来务工人员有失偏颇的社会文化价值氛围。如职能部门管理理念的错位、少数城市人的自我优越感等。

5.社会第三部门表现不佳

调查显示, 大部分农民外出务工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方式 (表8) , 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外出务工的分散性和盲目性。加之农民工在务工期间很少有加入党团、工会等正式组织, 使之在维权时无真正利益代表者。一方面, 工会等组织往往都是体制内单位, 受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 无法站在第三部门的立场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另一方面, 群众临时组织如NGO受经费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运作。

(三) 内部原因———主体人力资本质量低下

外来务工人员个人的综合素质低下是其沦为权益保障弱势群体的重要原因。表现一, 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低下。问卷显示, 小学程度占28%, 初中程度占51%, 高中程度占17%, 大专程度占4%。加之大部分人没有经过任何职业教育和培训, 缺乏劳动技能。由此导致法制意识淡泊, 维权意识差。表现二, 心理归属缺位。表9显示, 血缘、地缘为基础的初级关系网络是其主要生活纽带和城市生活的安全来源。但是, 这种社会关系网络的封闭性, 阻碍其接触、吸收新的文化和价值观念, 导致无法融入城市文明的主流文化。所以, 主体人力资本质量的低下缩小了外来务工者的生存空间, 也使其无法更好地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

务工人员 篇10

一、外来务工子女行为习惯特点

(1)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中心幼儿园 (以下简称“我园”) 地处空港新城, 随着机场规模的不断扩建, 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 为我园生源带来了后备军。外来务工子女占全园学生总数的17.2%, 因为这些幼儿在生活、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弊端, 所以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

(2) 我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表现特点: (1) 卫生习惯较差。如随地吐痰、喜欢用嘴咬指甲、用衣袖擦鼻涕等。 (2) 规则意识欠缺。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随心所欲, 没有规则意识, 自己的要求没有满足, 他们就会用打或是抢的方法来解决。 (3) 情感意识淡薄。由于民工子女自小就随父母出来, 平时一人在家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父母都是让自己吃, 久而久之, 孩子觉得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 情感比较自私, 对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漠不关心。

二、影响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

(1) 父母文化素质低, 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家庭教育。从调查中发现, 这些学生的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平均文化水平在初中阶段, 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只占较小比例。不少家长仅凭自己的传统经验来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 在幼儿的学习上极少能给予帮助。

(2) 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由于受文化、传统习俗的影响, 外来务工家庭的现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对于幼儿的学习, 外来务工者们大多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 执著于智力的发展, 而忽视了情感的需要。

(3) 亲子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外来务工者们往往辛勤地工作在经济建设的第一线, 为自己的生计早出晚归, 根本就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亲子互动。

三、外来务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

(1) 将抽象的要求分解为具体的行动指标。如果我们直接告诉孩子“要讲卫生, 懂礼貌”, 那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孩子这个时候还不懂什么是讲卫生、懂礼貌, 为什么要讲卫生、懂礼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耐心地告诉他们其中的道理。例如:针对孩子洗手卫生习惯的养成, 可以让幼儿观看录像, 听有关不讲卫生、不洗手就拿东西吃, 然后吃了肚子疼的故事, 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最后教师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 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练习。人的习惯总是通过反复不断的习练而后成为习惯的。所以不能期望一次完成, 需要经常督促, 逐步巩固。例如:孩子们在玩玩具时经常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针对这种现象, 教师首先请孩子们观察地上的玩具, 然后讨论该怎样做, 对遵守规则的及时表扬, 诸如此类的行为习惯, 教师应反复督促, 久而久之, 孩子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3) 充分发挥榜样教育的优势。在班级里每星期进行一次“星之最”的评比活动, 从生活处理、卫生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制定标准, 让孩子对照标准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进步的孩子及时给予表扬并奖励相应的星星;对那些没有获得星星的孩子可以告诉他们哪些方面做得不是太好, 如果孩子改正了, 哪怕是还有不足的地方, 也要及时予以表扬, 鼓励其不断进步。

(4) 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家庭也是所学校, 父母是最能影响孩子成长的“老师”, 所以家长应努力成为孩子的好榜样, 一言一行都要为孩子树立好的形象。在幼儿园里教师也要时时给孩子树立榜样, 通过在一些看似很平淡的日常生活环境中的礼貌行为, 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 方方面面都很重要, 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 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出现不一致情况时, 家长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沟通、商量, 达成一致。即使分歧不能马上化解, 也应保留意见不显示出来, 以利于孩子的成长, 科学地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6) 注重家园联系, 做到互动及时。在对外来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过程中, 家庭和幼儿园担负着同等重要的责任。平时幼儿园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 把外来幼儿产生的共性问题抛给家长讨论, 共同制定对策。需要及时解决的问题通过电话、短信方式, 让其能够第一时间解决。

浅析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困境 篇11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权利维护;户籍制度;利益表达机制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突出,尤其最近一些社会事件如富士康员工的连跳自杀事件、小摊贩刺杀城管等事件的频繁发生更是表明了进城务工人员权利落实维护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然而,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落实维护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仍处于落后停滞的状态,权益维护面临巨大的困境。相当大的一部分权益还停留在法律文书的纸面上,并没真正落到实际。造成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困境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法制环境、制度方面进行分析。

一、执法环境的不完善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历史传统的原因,当前执法环境仍不完善。首先,法律的权威尚未真正的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情绪依旧存在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断蔓延。人们拥有运用法律的意识,却没有运用法律的信心。大部分的进城务工人员并不是法盲。相反,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员具备着公民基本的法律常识,也有运用法律维护权益的意识。然而当真正面对权益侵害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的并不多。即便是最具自我意识和自由意识“80后”、“90后”们,也对运用法律手段维权缺乏信心。对他们而言,漫长的法律诉讼时间和巨大的法律成本难以承受。再加上过程的不透明性,加剧了他们对法律的不信任。他们宁愿运用“托关系”、“求人帮忙”等其他手段,甚至铤而走险采用贿赂、暴力、聚众闹事等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其次,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没有严格执法的观念。执法人员暴力执法、钓鱼执法等情况频繁发生,进一步恶化了执法环境,增加了进城务工人员对法律的不信任。尤其是执法人员借执法之名行违法之事,知法犯法,使得法律至上的权威更是难以树立。

二、户籍制度的阻碍

户籍制度是阻碍进城务工人员权益维护的主要制度性原因。进城务工人员的界定和划分是以现行的户籍制度为依据,根据马克斯韦伯的确定社会阶层的三个组成要素:阶级、身份和权力,界定进城务工人员阶层主要是依据身份。即依据进城务工人员的共同的法律身份——非城市户籍人员。以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为基础,进城务工人员是指户籍不在城市,但在城市内工作生活的人群。从户口成分来说,进城务工人员是农业户口,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非农业户口,如来自小城镇的务工者在大城市中打工,但一定不是所在城市的常住人口。从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定义就可以看出,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将进城务工人员隔离在城市之外。户籍制度人为的将城市人员分为城市居民和非城市居民,强制性的非城市居民贴上“外来者”标签。并设置一些的条件,通过户籍门槛限制外来务工人员向城市居民身份的转变,从而阻碍了进城务工人员融入到城市主流人群中,造成进城务工人员处于城市边缘化。最为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是其他社会福利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利益分配的依据,户籍制度为社会不平等分配提供了操作系统。而且其对户口身份的控制决定了个人身份等级和流动机会。户籍制度对社会资源分配的影响之大,一方面是其作为国家人口管理的基本制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社会管理者对户籍制度的滥用。社会相关部门如民政、人事、教育、社会福利、住房、医疗等部门管理者纷纷将其政策与户籍制度捆绑,以户籍制度作为其政策依据,以户口作为确定其政策受益群体划分的依据。进城务工人员属于人户分离的群体,他们不具有市民身份,无法像市民一样享受同等的福利与待遇,其处境和待遇较之城市居民相差甚远。并且社会各领域纷纷用户籍制度管理其内部管理事务,导致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屡屡受到侵犯。甚至出现因为户口问题而使进城务工人员无法登记结婚,侵犯了进城务工人员的结婚这一基本的人权的现象。所以户口作为一种制度和结构性因素,在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划分和流动机会获得中起着制约性作用,尤其在体制内,资源配置和机会获得对户口的依赖程度更高。

三、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

利益表达是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是向外界声明自己的利益要求。从权利实现角度而言,进城务工人员的利益表达机制是指为了维护和实现进城务工群体的利益而建立的利益诉求机制,并试图通过这个机制增设新的权利和执行已有的权利。利益表达机制为进城务工人员的权利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我国现有的利益表达机制主要包括选举制度、听证制度、信访制度、社会团体利益表达制度以及大众传媒利益表达制度。这些利益表达制度在表达人们利益诉求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再加上这些制度本身的缺陷,利益表达“呈现出无序状态”。对于游离于城市之中的进城务工人员来说,利益表达渠道基本上处于被阻塞的状态。下面就以信访制度为例进行阐述。

在我国信访制度是极具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利益表达制度。这一机制在反映社会诉求,听取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表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实中信访制度也遭遇了巨大挑战。首先是信访制度的权力性制约。信访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协调制度,职权有限,缺乏对相关部门的有效制约。即便是信访事项得到立案,也很难最终落实。其次,进城务工人员的强烈利益表达需求与信访机构难以满足需求的矛盾。信访制度是现阶段唯一效率较高的利益表达机制,面对各种社会群体利益表达需求,信访机构独木难支,不堪重负。即便是面对进城务工人员也只能满足部分要求,更何况是社会众多群体。最后,信访制度在实际操作中遭到严重变形。在个别是地方,一些地方政府阻碍上访,对上访人员进行打击报复,使信访制度扭曲变形。进城务工人员通过信访制度表达利益已经日益艰难。

参考文献:

1.李路路,边燕杰.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齐延平.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吴靖.中国城市化制度障碍与创新——基于城市化制度支持系统的一个分析框架[M].人民出版社,2010.

*本文属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1052054)。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务工人员 篇12

一、要肯定激励,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 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摸清情况, 区别对待, 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给予更多的关爱, 课堂上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乐于参与课堂互动, 建立起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肯定并激励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优点及独特性, 赞赏他们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 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让他们敢于展示自我、欣赏自我。同时用真诚的爱来引导感化他们, 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关心赏识, 这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增添他们的勇气, 还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 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在实施赏识教育过程中, 也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正确对待优点和不足, 这样有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生生结对, 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采用结对子, 一帮一的形式让城市学生带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齐头并进, 实行“城”“乡”结对子活动, 可以利用同桌的优势, 让城市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交流、多沟通, 潜移默化, 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的养成。创设和谐的育人班级环境, 教室的黑板报要定期更换, 更换的主题要围绕本课题的内容而定, 使学生一进到教室就明确要养成怎样的良好习惯。通过加强班集体建设, 唤醒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自觉加强个性修养的自主意识, 凡事多一点宽容、忍让, 相互之间多一份鼓励和支持, 少一些指责和误会。同学之间互相关爱, 互相帮助, 共同生活在班集体中, 体验班级和学校的温暖。另外学校要营造友爱、宽松、和谐的校园支持系统, 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交往能力、抗挫折能力, 增强自尊心、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人格的完美发展, 进而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全校教师联动, 全面正确引导

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育人作用, 动员多方力量, 整合多种资源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同伴关系、家庭背景等情况, 给他们配备专门的导师, 从学习上辅导、行为上引导、生活上指导, 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温情。同时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课外文化娱乐活动, 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经常督促和检查学生的行为习惯, 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防止和纠正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关心学生生活,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档案, 因材施教

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成长档案, 进行个案研究, 随时记录他们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并提出改进方法。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的差异, 在实践中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教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教育技巧和教育策略, 对一些存在比较严重的行为偏差现象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根据他们的情况, 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 与家长做好沟通和配合工作, 与家长一起制定学生的教育方案, 达到教育的一致性, 进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矫正他们的“行为偏差”, 巩固他们的良好行为。建立贴近学生的德育目标, 把《学生行为规范》《学生守则》进一步细化, 选择以养成教育作为立足点, 在实施中要结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特点, 使目标切合学生实际, 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 共同担负起培养责任

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 职业不稳定, 缺乏教育子女的方法。学生受着父辈一些比较落后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缺乏有效管教, 他们的行为很容易产生偏差。我们要通过构建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消除家庭教育中的不利因素, 形成合力。建立家访联系制度,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系, 举办家长学校, 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 让他们重视学生的良好习惯培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及行为习惯的需求, 通过召开家长会, 设立家长开放日等方式, 让家长走进课堂, 了解学生在课堂及学校的实际状况, 与教师主动沟通研究教育方法, 形成合力, 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管理不能单靠学校一方, 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形成合力。学校是争取社会力量支援的协调者、沟通者, 要善于发现有利资源, 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把握良机。如城关区教育局举办的社区少年宫, 采取因地制宜、自愿参加、特色发展和公益性的原则, 在学生尤其是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点, 学生均可自愿免费参加“社区少年宫”的各项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校外时间既得到一定安全防护, 又享受到丰富的课余生活, 这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而言是一大福音。

摘要:教师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多肯定、激励, 采取生生结对、建立档案、因材施教的方式, 进行全校联动, 全面引导等策略, 与家庭社会相互配合, 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良好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梅晓艳.浅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下, 2012 (8) .

上一篇:文学名著阅读下一篇:专业实习实践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