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U技术

2024-07-29

HIFU技术(共6篇)

HIFU技术 篇1

摘要: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治疗肿瘤是近年来众多学者研究的领域, 如何增强超声波束在病变区域的辐照能量从而提高治疗效率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文章基于目前常用的聚焦换能器, 归纳介绍了当前关于聚焦换能器的研究成果和进展, 研究对比了新型换能器的聚焦特性, 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研究

(一) 引言

高强度聚焦超声 (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简称HIFU) 技术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 其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超声波透过体表后聚集在病灶组织上, 经过细胞与超声的相互作用, 在病灶组织内产生不可逆转的凝固性坏死,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技术以其无创、无害、安全、有效等优势得到了国内外许多学者、医生及广大患者的重视和关注。目前, HIFU技术已在泌尿学、肿瘤学、神经外科、妇科、眼科等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二) 聚焦超声换能器

HIFU技术的核心器件是超声聚焦换能器, 它的任务是将电信号转换为超声波信号, 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使超声能量高度集中在病灶部位, 形成很高的聚焦超声能量以达到消除病灶的目的。HIFU技术的应用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 治疗过程中要利用高强度超声能量消除病灶, 但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治疗对象的安全性, 所以实现超声能量精准聚焦即超声换能器的聚焦特性是HIFU技术治疗的关键。

常用的超声换能器一般都是用压电陶瓷、压电复合材料等制成, 这些材料具有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能够实现声能与电能的转换, 是超声换能器的功能部件。与光学聚焦原理相类比, 实现超声波聚焦有三种方式:凹球面自聚焦、反射镜聚焦、声透镜聚焦, 聚集原理如图2所示。

这三种超声换能器都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超声能量的聚焦。凹球面自聚焦是主动式声聚焦, 声透镜聚焦是辅助式的声聚焦, 而反射式聚焦则是被动式的。近年来, 研究人员将多个小压电陶瓷片镶嵌在一起, 通过电子调相, 将电子聚焦与声学聚焦结合在一起实现超声聚焦, 此类聚焦称为电子相控聚焦。

在高强度超声技术中多采用凹球面自聚焦、声透镜聚焦和电子相控阵等方式聚焦。凹球面自聚焦换能器的优点是可以根据病灶的不同深度进行调整, 工作时一般采用机械扫描方式, 是一种简单而常被采用的聚焦换能器。声透镜聚焦系统可根据临床需求实现焦距的变化, 在声源尺寸要求较小和浅表性病灶情况下具有优势。相控阵聚焦换能器是通过电子调相, 利用超声波换能器阵列探头来实现超声聚焦, 优点是不需要机械移动、扫描速度快、, 精确度高, 而且可以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来设定聚焦方式, 在临床治疗中有很强的实用价值;缺点是电子控制线路庞大而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与应用。

(三) 对聚焦换能器的技术改进

1. 聚焦方式的研究与改进

(1) 平面环形阵列换能器。在圆形活塞源中心挖掉一个同心的小圆形区, 就形成了环形平面声源。环形平面声源在空间任意点产生的声压可看成一个环的外径所围的正圆形平面活塞源和一个环的内径所围的负圆形平面活塞源在该点产生的声压叠加的结果。当多个圆环同时激励时, 各个圆在声轴上某点产生的声压会有相位差异。根据各圆环在声轴上某点产生的声压的相位, 就可计算出各环上所加电激励信号所需的延时, 使得各环在该点产生的声压同相, 即可在该点实现超声聚焦。

钱盛友等人引入负声源计算了凹球面状环形阵列换能器的声场特性, 研究分析了多环组合和多环相控时的聚焦情况。研究表明, 较小肿瘤治疗时选用单个窄环, 对于大范围治疗区域可通过多环组合实现多点加热治疗。这种换能器设计可以充分将自聚焦和相控聚焦结合起来, 适于高温使用, 结构简单, 是高强度超声加热治疗的理想声源。

(2) 凹球面状环形阵列换能器。由于球缺架构的自聚焦换能器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及聚焦性能等优点, 因此近年来人们主要研究这一类架构的相控问题。将凹球面压电陶瓷片分割成许多独立的环, 调整各环所加电激励信号, 使得在声场中某点的声压同相以实现超声聚焦。

钱盛友等人对热疗用凹球面状环形超声聚焦换能器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凹球面换能器的自聚焦作用下, 单个凹球面状圆环在空间产生的声场仍然具有聚焦效果, 但焦点位置与环的宽度、孔径等因素有关, 且不在几何焦点处。多环组合后, 声场中的焦点不与单环辐射时的聚焦点对应, 当改变凹球面状圆环组合方式、各环激励信号的幅度或频率时, 声场的分布将发生变化, 且可获得多个焦点。对多环进行相控聚焦时, 焦点的位置在一定范围内可调, 但要注意凹面曲率半径的选择, 否则可能无法聚焦, 同时要充分考虑近场区的影响。当治疗较大区域肿瘤时, 可通过多环组合实现多点加热, 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种聚焦换能器是将自聚焦和相控聚焦的特点结合起来, 结构简单且耐高温, 是高强度超声加热治疗的理想声源。

(3) 凹球面扇形阵列换能器。实践表明, 在频率和组织吸收系数不变的情况下, 声强越大、辐照时间越长、组织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温度上升也越快, 组织就越容易受损伤。因此, 治疗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健康组织所受的辐照量。孙俊霞等人从降低发射源声强和减少健康组织受辐照的时间这两方面考虑, 设计出了凹球面扇形阵列换能器。该换能器凹球面是由几个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凹扇形换能器围成的换能器组, 图3 (a) 是换能器的立体模型, (b) 是换能器在与凹球面轴向垂直的平面内的投影。治疗时采取换能器轮流工作的方式, 每次只有相对的两个换能器工作, 同一时间内健康组织受辐照的面积将减少。

结果表明, 焦点位置相对变化非常小, 聚焦效果较理想, 并且对减少健康组织受到的辐照量非常有利。但是采用这种聚焦使健康组织所受辐射量减少, 同时病变组织所受的辐照量也减少, 超声聚焦效果有所减弱, 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2. 复频聚集超声换能器的研究

在实现超声聚焦时, 传统的方法都大多采用单一频率的超声波换能器, 而用同一聚焦系统实现两种频率超声的聚焦目前报道甚少。1996年日本学者S.Umemura等人在研究使用超声波激活酸性红杀死肿瘤细胞的实验中, 为了实现二次谐波和基波叠加而研制了一种特殊的复频聚焦超声换能器。它是将不同频率的PZT晶片各16个分别用环氧树脂粘在铝球壳凸面上, 结果在铝球壳凹面一侧就实现了两种频率超声的聚焦, 并且两个焦点重合。1999年, 沈壮志、尚志远等人通过研究双低频超声空化的现象发现, 在一定条件下, 双频声空化明显优于单频超声。后来他们又研制了一种新型复频聚焦换能器——400 kHz+800 kHz复频换能器, 以激活卟啉及其衍生物。是用环氧树脂将发射型高频PZT小圆片放在低频PZT圆环之中一起粘在有机玻璃透镜的平面上, 有机玻璃的辐射端做成凹球面以使两种频率超声的焦区基本重合, 实现两种频率超声叠加聚焦的目的。朱旭宁等人对复频聚焦超声换能器声场进行研究后发现, 复频换能器产生的两列声波发生声散射后变宽了声场频谱, 增加了空化核发生空化的机率, 从而加强超声空化效应, 提高了超声与血卟啉的协同抗癌效应。

He P Z等研制出了双频共焦的复合HIFU换能器, 该方法是将凹球面压电陶瓷晶片以同心圆切割成两个换能器, 采用双频工作模式。结果显示, 双频模式下频差声波促进了空化效应, 从而引起双频工作模式下的HIFU换能器产生的焦斑比单频模式下的焦斑区域明显偏大。

除此之外, Wu Xia和Michael Sherar等利用双声透镜研制出了可形成多焦点的、声束可控的换能器。北京仁德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单元式换能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 在压电晶体的反面留有一个空腔, 让向后传播的那部分超声波有规律的反射回来恰好与向前传播的声波能量叠加, 以提高超声波换能器的效率。有学者从降低发射源声强和减少健康组织辐照的时间考虑对换能器进行改进, 提出引入具有双频工作模式和单频工作模式的新型HIFU换能器, 并用两种模式对离体猪肝组织进行辐照对比。结果在相同的辐照条件下, 双频模式HIFU产生的损伤明显大于单频模式时的损伤, 而且与相控阵聚焦换能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

3. 其它类型超声换能器的研究

由于气体和骨骼对声束的吸收、反射聚作用使得HIFU技术在该类介质中的应用受限, 有学者提出设计采用分片轮流发射的换能器思路。John Civale等将换能器的凹球面压电陶瓷晶片分割成面积相等的十片, 每片压电晶片都有一个驱动电源。在治疗过程中, 当遇到肋骨阻挡其中某一片的声波时, 可以通过关闭驱动电源使其停止工作。这样既避免肋骨对声场的影响, 又避免了HIFU治疗时对肋骨可能造成的损伤。

Otteson等设计的“双联模式”相控阵列聚焦换能器既具治疗功能又具成像功能。这种换能器是将一个球状阵列表面划分为2048个阵元, 其模拟声场显示出很好的聚焦特性。

(四) 研究展望

HIFU技术临床应用的关键就是使超声能量高度集中在特定位置处以增强病变区域的幅照效果和能量沉积, 这既要求超声换能器具有精准的聚焦特性, 又要尽量减少对健康部位的幅照损伤。鉴于HIFU技术的使用特点及其作用对象的特殊性, 改进和研制新型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聚焦系统、声学结构及聚焦方式等, 对提高HIFU技术治疗效果和临床推广有着重要意义。目前正在研究的一些改进方案有:用1-3型压电复合材料解决单元凹球壳形换能器沿辐射表面传播的板波附加辐射所引起近场干扰;用环形薄透镜代替单元平板附加透镜式换能器, 以减弱凹透镜外边沿厚度引起的附加衰减及相位变化;用随机稀疏布阵来克服多元相控阵换能器中因规律排列引起的旁瓣及栅瓣效应等。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及所取得的一些突破性进展, HIFU的实用价值将被更深刻地认识, 其安全性、有效性的特点将使HIFU技术可能成为中晚期肿瘤主要的辅助治疗措施甚至可能取代部分手术, 加之一些应用研究领域的拓展, 将会使HIFU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 使该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参考文献

[1]钱盛友.热疗用环形平面换能器声场特性的研究[J].应用声学, 2003, 22 (3) :11-16.

[2]钱盛友, 周心一, 刘习春.热疗用凹球面状环形换能器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 2005, 27 (4) :380-381.

[3]孙俊霞, 寿文德.高强度聚焦超声换能器的新型设计[J].声学技术, 2003, 22 (2) :80-82.

[4]Umemura S, Kaw abata K, Sasaki K, et al.In vitro and in vivo enhancement of sonodynamically active cavition by second-harmonic superimposition[J].J Acoust Soc Am, 1997, 101 (1) :569-577.

[5]沈壮志, 尚志远.双低频超声辐射对碘化钾溶液碘释放量影响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27 (1) :51-53.

HIFU技术 篇2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发展趋势

引文分析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各种分析对象的引证与被引证现象进行分析,以便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1]。引文分析法既是一个中立的学术方法,也是种很有效的交流方法[2]。因此,引文分析是衡量某一领域发展的重要方法。 对于海扶(HIFU)的研究,现已有李林平[3]、严少彪[4]等人分别在2007、2009年从载文量角度对其国内、国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本文借鉴期刊被引分析中的期刊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引入主题被引频次、主题影响因子和主题即年指标,对HIFU主题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探究其发展现状和趋势。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和中国引文数据库(CCD)。检索截止时间为2010年6月11日。中国知网是一个综合类数据库,信息量大覆盖面广,其中CAJD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CD收录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的所有源数据库产品的参考文献,本研究选取期刊类型的引文数据为研究对象。

1.2 数据采集

统计自中国知网收录起始年至2000-2009年近十年的HIFU领域载文量及其被引情况。在CAJD中统计载文量,选取“海扶”、“HIFU”、“超声聚焦”和“聚焦超声”作为内容检索词,并选用逻辑词“或者”进行“关键词”字段检索,按要求限定期刊年限。在CCD中统计被引文献情况,在高级检索模式下,选取“海扶”、“HIFU”、“超声聚焦”和“聚焦超声”为检索词,选用逻辑词“或者”进行“被引关键词”字段检索,资源范围设定为“全部期刊”,按要求限定发布时间与被引时间。

因2010年的文献不全,不能代表2010年的整体发展状况,因此本文只统计研究分别至2000-2009年十个年段的文献情况。

2 结果分析

2.1 被引频次

十年间HIFU文献量呈持续性增长,年段被引文献量和被引频次分别由27篇和71次增加到664篇和4038次,增幅分别为24.59倍和56.87倍。篇均被引频次也逐年上升,到2009年达到平均每篇被引3.3次。2000—2009年HIFU文献被引频次分布见表1。

2.2 影响因子

主题影响因子是借用“被引证峰值”[1]的概念,是某领域最近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被引证次数与该领域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类似的,篇均被引率指某领域最近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被引证篇数与该领域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的比值。统计数据见表2。

由表2看出,HIFU领域主题影响因子在2001-2002年与2008年达到高峰,并在2002年达到峰值,2005年最低。篇均被引率在2007年之前均低于0.4,之后高于0.4。

2.3 即年指标

即年指标是当年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与当年发文数的比值。2000-09年HIFU每年的被引文献量、发文量和被引频次都是在不断变化的,2005、2006年被引文献量和被引频次达到了最高,发文量则在2007-09达到最高。即年指标在02、06年最高,都超过0.1,2001、2008年为最低。各年即年指标见表3。

3 讨论

3.1 被引频次分析

文献的被引频次情况可以反映论文涉及内容受关注程度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十年间HIFU文献的总被引频次和被引量不断提高。篇均被引频次由0.5次上升到3.3次,说明文献整体使用价值不断提高,但与我国2009年统计的科技论文平均每篇被引用5.2次[5]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可能与HIFU的发展历程有关,在上一个世纪40-50年代只限于实验室试验研究,其后长时间处于停顿[6],直到90年代“高强聚焦超声无创外科”技术才又重新在英、美、法、中等国家相继兴起[7]有关。另外有关HIFU的论文全国总体状况依然是面窄、分散、薄弱,几乎不成团队且人员严重老化[8],这可能也是造成这一差距的重要原因。

统计数据还发现,部分较早发表的文献在发表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仍然有人利用,如由伍烽、陈文直等人在1999年发表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初步临床研究》,持续在2000-2009十个年段被引频次均排在第一位,这不仅说明HIFU领域有部分学术很高的文章,同时也说明了HIFU领域的研究者比较注重吸收前人的精华[9]。

3.2 影响因子分析

主题影响因子即论文平均被引率,以两年为尺度避免了因统计年限不等、质量不等及较老文献所占的优势所造成的不一致,能够客观反映某一领域的论文平均被引证水平。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2年影响因子最高,达到0.97,最低2005年为0.38,十年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69。在期刊评价中Elsaie ML和Kammer J认为[10],期刊的影响因子决定了发表文章的影响力。同样,在主题研究中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发表文章影响力。HIFU主题影响因子的两个高峰说明这几年的平均被引率较其他年份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其文献得到了较好的利用,相应的平均影响力也相对较高。但其篇均被引率在影响因子达到第一个高峰时并未同时达到高峰,可能是因为2002年前后可利用有价值文献不多,被引现象相对集中(2001年最高被引频次达到20次之多)造成的。

3.3 即年指标分析

即年指标是每年发表文献的及时性和有用性结合的综合客观衡量指标[11]。即年指标高,则文献扩散速度快,说明领域发展交流快。从表3可以看出,即年指标在2002年和2006年达到高峰,说明这两年的论文吸收反应速率高,这可能与HIFU的学术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2001年5月,首届HIFU“国际超声治疗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之后每年举行一次,HIFU的研究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紧接着国内又分别在2002年5月和12月举行了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研讨会,并与2005年3月开展了以“国内肿瘤热疗学研究与应用中的科学问题”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8],2006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又批准了我国数字化医疗领域唯一的“超声医疗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重庆落成,这些研讨会和举措都促进了HIFU的交流与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主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三个角度可以窥见某一领域的一些发展状况,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未单独处理部分较长时间内未被关注但具有高价值影响力的文献。这些高质量的文献由于受流通速度、信息技术的制约以及研究员自身条件的局限,被引频次较少。第二,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多数综述和指导性论文有比一次文献更高的引文索引[12],不排除部分编辑为求高影响因子在选稿时加入人为因素,从而影响主题影响因子的数据统计,本研究并未将一次文献和综述文献分开计算。第三,未处理自引对各个指标的影响。尽管自引率和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这两者之间会相互影响[13]。因此,尽管这三个指标可以从新的角度反映被引情况,从而反映某领域发展情况,但仍需要引进其他测度指标,综合各项指标并加权处理,从而给出全面的评价[14],这也是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4 结论

通过主题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HIFU文献的整体学术水平均有所提高,文献利用速度及被引程度变化趋势不明显,与科技论文的平均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者要加强HIFU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与国外学者的交流,注重新生力量的培养,从而促进HIFU的发展。

HIFU技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康华医院妇科采用HIFU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22例,年龄34.1±1.1岁,病程4~60(6.4±1.1)个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1例,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治疗前检查、治疗中与医生的配合及治疗后的药物护理等。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治疗前整体护理:治疗前做好整体护理工作,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很多患者不了解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原理,存在着较大的恐惧感,如担心疼痛、治疗效果不满意等,影响各项身体指标的稳定,不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因此,在治疗前,责任护士参阅医生的病历,到床旁了解患者的主诉,耐心解释相应的治疗原理、成功率及远期治疗效果,鼓励患者放松心情,积极地准备治疗,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此外,护士在病房内适当播放轻音乐,进一步舒缓患者的心情,减少术前心理问题的发生[1,2]。(2)做好术前准备:准备治疗台、操作台及术前病变定位。确保治疗中各种器械能够正常工作。术前一日做肠道准备,注意肠道排空情况。下腹部局部皮肤脱脂处理。调节治疗室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3]。(2)治疗中整体护理:治疗过程中,护士继续做好整体护理工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连接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医生和麻醉医生,以便于医生及时处理,确保术中生命安全。(2)对患者的状态进行密切观察。患者是在镇静、镇痛而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治疗,护士持续守侯在患者身边,用低语、眼神及手势安抚患者,患者在安全和信任中渡过治疗,维持病人的治疗体位,保证手术顺利进行[4]。(3)对仪器治疗系统的观察,包括水囊水位、水温、封水效果及功率源相关值及时观察,防止皮肤压伤,确保患者安全。(3)治疗后整体护理:在治疗结束后,整体护理包括:(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腹痛、阴道出血、肢体运动等,通过对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5]。(2)科学的饮食指导。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摄取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且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确保患者能够摄取充足的营养,在术后快速提高免疫力,确保身体快速康复。(3)皮肤护理。护士重点观察患者治疗区的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及时为患者涂抹药膏,消除红肿、减轻局部不适和避免发生烫伤。此外,护士对患者沐浴的过程进行指导,妥善保护治疗区皮肤。(4)出院指导。做好出院宣教,告知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建立联系卡,指导患者适时随访。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治疗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进行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型无创治疗技术,利用多束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子宫肌瘤部位,利用超声波和体内组织相互作用产生的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声化学效应等使肌瘤凝固性坏死并随后逐渐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6]。HIFU凝固病变不开刀、无流血、保留了子宫的完整性,对一些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也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由于设备昂贵,目前大多数医院还没有使用[7]。因此,探索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是非常关键的。由于医生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在治疗以外的所有工作都需要护士完成,护士只有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高效率地完成护理工作,才能够提高护理的质量。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于整体护理在行HIFU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从结果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因此,整体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应用的优势明显,效果显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

总之,在针对于子宫肌瘤行HIFU治疗的过程中,通过采取整体护理,确保手术更加顺利,患者术后恢复更好,且实现了对患者的科学护理和安全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坚,甘娜,文勇.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2):127-129.

[2]黄晓云,李富梅,王虹.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7):4001-4002.

[3]王玉洁.时间护理对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质量的价值[J].西部医学,2013,25(1):144-145.

[4]阮华娟.专科护士的培养和合理利用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43-45.

[5]强海琴,杨英.子宫肌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150-151.

[6]公鑫.心理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1,31(5):379.

[7]包玲燕,龙建新,徐海冰.自拟消方联合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60-61.

HIFU技术 篇4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 Ultrasound,HIFU)治疗肿瘤是利用超声发生器分散发射高能超声波,并在体内将超声波能量聚焦在选定的脏器组织区域内,在焦点区域形成瞬间高温,从而杀灭肿瘤而对焦点周围组织没有明显影响。HIFU的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也对焦点处的组织细胞产生一定的影响。HIFU引起肿瘤组织的病理改变以凝固性坏死为主,同时伴有细胞的变性和凋亡[1,2]。由于HIFU为一种物理治疗,只要在焦点部位能够形成一定的高温,就可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作用,因此可用来治疗不同种类的实体肿瘤。目前在临床应用HIFU治疗的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肝癌、肾癌、胰腺癌、膀胱癌、子宫肌瘤、浅表软组织肿瘤等。

2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发展历程

1927年Wood报告聚焦超声的物理和生物效应,发现了超声聚焦后产生热效应。1942年Lynn将HIFU作为神经行为学研究的一种实验手段用以损伤组织,发表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份报告。1950年~1960年Fry等通过切除部分颅骨打开声窗,用于治疗帕金森症,因同时出现了治疗该症的有效药物左旋多巴而未能推行。20世纪80年代,Lizzi等用HIFU治疗青光眼等,因同时出现了更为方便的激光疗法而被替代。1996年Vallancien等报告采用HIFU方法治疗25例浅表膀胱肿瘤,因治疗过程需要麻醉,与TURBT治疗膀胱癌比较并无明显优势而未能推行。20世纪90年代中期,法国EDAP公司和美国聚焦外科公司分别研制出经直肠治疗局灶性前列腺癌的HIFU设备(Ablatherm和Sonablate 500),目前已治疗了数千例前列腺癌患者。2004年以色列Insightec公司生产的Exablate 2000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FDA)认证,用来治疗子宫肌瘤和乳腺纤维瘤。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HIFU发展迅速,先后有7家企业生产的HIFU设备获得中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的批准,在适应症的选择方面由于受到当时认识水平的限制及其它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适应症过宽或不够明确。目前在中国已有近300家医院开展HIFU治疗,治疗病例总数达数万例,治疗病种达10余种,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及治疗经验,使得中国在HIFU临床应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基础研究领域中国仍然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3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在HIFU肿瘤治疗中,应根据肿瘤的分期、部位、与邻近器官的关系、超声通道条件,尽可能对肿瘤实施完全的热消融,但由于受到HIFU技术本身诸多不确定因素的限制及局部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且目前缺乏实时准确的监控手段,加上在临床应用时间尚短,临床缺乏随机对照资料,尚不能代替手术,因此目前HIFU主要作为肿瘤的局部姑息治疗手段,主要用于无法手术根治切除的实体肿瘤,是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1)HIFU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是老年男性,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指数级增长。前列腺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加勒比海及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高,中国、日本及前苏联国家最低。美国黑人前列腺癌发病率为全世界最高,目前在美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超过肺癌,成为第一位危害男性健康的肿瘤。

早期前列腺癌通常没有症状,但肿瘤侵犯或阻塞尿道、膀胱颈时,则会发生类似下尿路梗阻或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急性尿潴留、血尿、尿失禁。骨转移时会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导致下肢瘫痪等。直肠指检联合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最佳方法[3,4]。临床上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通过前列腺系统性穿刺活检可以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

前列腺癌的传统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观察等待、内分泌治疗、放疗和试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等。在AUA(美国泌尿外科协会)、EUA(欧洲泌尿外科协会)和CUA(中国泌尿外科协会)制定的关于前列腺癌诊治指南(2007版)中HIFU均被列为试验性前列腺癌局部治疗方法的一种。根据发射方式不同,目前用来治疗前列腺癌的HIFU设备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经直肠腔内HIFU设备,代表性产品有法国EDAP公司生产的Ablatherm(图1)和美国聚焦外科公司生产的Sonablate;另外一种是经会阴体外发射HIFU设备,代表性产品是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FEP-BY系列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Chaussy等报告了1000例前列腺癌的腔内HIFU治疗结果,对局限性前列腺癌和非局限性前列腺癌分别采取根治性和姑息性HIFU治疗,在此治疗过程中前列腺中叶由于距直肠壁的距离较长,超声衰减增加,治疗难度加大,是腔内HIFU治疗的难点,为减少HIFU治疗时间并对前列腺中叶进行有效治疗,常常结合TURP,治疗结果显示,根治性HIFU活检阴性率达到93%,PSA稳定达81%;姑息性和补救性HIFU治疗活检阴性率为79%,并能明显降低肿瘤引起的局部症状;HIFU治疗可保留更多的性功能。腔内HIFU治疗前列腺癌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尿道损伤、直肠损伤、尿潴留、尿失禁和尿路感染等,随着技术的改进及治疗经验的增加,其发生率已明显降低[5,6,7,8,9,10,11,12,13,14,15,16,17]。国内何申戌等报道采用体外HIFU治疗非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取坐位,超声波从会阴部入射,近期效果显著,未出现明显并发症,但例数较少,未见远期随访结果报道[16,18]。

虽然以上这些研究表明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疗效,但缺乏长期随机对照研究资料,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不足,如治疗过程中温度监控、温度场分布、精确量化治疗等,因此,高强度聚焦超声目前被认为是一种试验性前列腺癌治疗方法,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2)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据统计,妇女终身患肌瘤的可能性高达25%~30%。近年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 RH–a)和抗孕激素制剂米非司酮(Mifep ristone)可暂时缓解症状,使肌瘤体积缩小,但停药后又可重新增大,症状复发。且药物可引起类绝经症侯群等不良反应,故目前尚未将此类药物作为子宫肌瘤的常规治疗药物,外科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和根治方法。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传统的经腹手术创伤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之难以接受。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手段的发展,一些微创技术应用于临床,使子宫肌瘤有了不剖腹或小切口就可治疗的新方法,包括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手术、介入治疗、射频消融等,但这些方法均有一定创伤,且有些方法需要切除子宫,仍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由于子宫前方为膀胱,当膀胱内尿液充盈时,超声波容易经膀胱到达子宫,也即子宫具有良好的超声声窗。国内从上世纪末已有多家医院利用多个公司的HIFU设备开展子宫肌瘤HIFU治疗,并已取得明显临床疗效。2004年美国FDA批准以色列INSIGHTEC公司生产的EXABLATE2000 H IFU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Vaezy等在裸鼠的子宫肌瘤实验研究发现,H IFU治疗后一个月内肿瘤体积减少90%。中国大量临床实践表明,HIFU可以明显改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大部分子宫肌瘤可以实现消融治疗,且无明显副作用。与其它治疗方法相比,HIFU治疗具有无创、保留子宫、痛苦小、不住院、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等优点,因此受到广大患者欢迎及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29]。

(3)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胰腺癌恶性程度高,发现时60%以上有转移,手术切除率低于20%,文献报道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6%、5%、4%,进展期胰腺癌中位生存时间大约3-4个月,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19]。我国学者首先将HIFU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20,21]。HIFU目前主要用于无法手术根治切除的无黄疸的胰腺癌或经过减黄治疗后的胰腺癌。

胰腺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位于腹膜后方和脊柱的前方,胰腺前方为胃或横结肠,杨等通过实验发现,胃肠内气体或粪便的超声衰减系数是脱气水的1万倍以上,因此如何消除胃和结肠内的气体或粪便是保证HIFU治疗成功的关键[22]。

作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猪胰腺组织的最低消融温度和时间大致在55˚C15s左右,HIFU能量过高可能导致结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HIFU在胰腺癌治疗方面的应用已有9年时间,到目前为止已有多篇文献报道,其共同点是,HIFU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止疼效果明显[18,19,20,21,23,24]。作者应用HIFU共治疗胰腺癌100余例,均为无法手术切除的,HIFU治疗采用分次、不麻醉状态下进行,治疗结果显示部分超声通道良好的患者达到了较好的消融效果(图3),多数患者为部分消融,少部分超声通道欠佳的患者未达到消融目的,但PET检查显示肿瘤的代谢活性降低,80%以上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特别是止疼效果显著。随访结果显示中位生存时间延长(约9个月),少部分患者存活时间已超过4年。影响HIFU疗效的因素很多,其中超声通道的好坏直接决定着HIFU的疗效及安全。

HIFU治疗胰腺癌除了一般的皮肤、腹壁烧伤外,还可能出现其它一些严重并发症。汪伟等在采用HIFU消融治疗胰腺癌时,出现1例肠系膜上动脉闭塞[23],韩国学者曾报道一例HIFU治疗后巨大假性胰腺囊肿,作者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发现HIFU能量过高可引起结肠坏死和穿孔、胃壁损伤等严重并发症[25],说明HIFU消融治疗胰腺癌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未见急性胰腺炎的报道。HIFU在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目前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资料,由于HIFU的剂量学及监控技术尚不完善,现阶段HIFU在胰腺癌尤其是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方面的应用,主要以改善患者生活为目的,消融治疗应谨慎,以免造成严重的临床并发症。

(4)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

肝癌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目前仍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逐步升高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全球肿瘤统计分析表明,目前每年新患肝癌人数为626,000,死亡598,000人,新患肿瘤病人中55%发生在中国,我国的肝癌诊治形势仍十分严峻。转移性肝癌在欧美国家远较原发性肝癌多见,全身各部位的癌肿,以消化道及盆腔部位(如胃、小肠、结肠、直肠、胆囊、胰腺子宫、卵巢等)的癌肿转移至肝脏者较为多见,乳腺、肺、肾、肾上腺等部位的癌肿转移至肝脏者亦不少见,其中以消化系统癌的肝脏转移最为多见,约占35~50%。

以肝切除术为代表的外科治疗仍是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但肝癌的发病十分隐匿,临床上仅有不到30%的病人就诊时可获得手术治疗的机会,同时病人手术以后肝癌复发率很高,病人肿瘤复发后的处理也相对较为困难。而转移性肝癌由于肿瘤往往存在多处转移,手术切除率就更低,治疗应当结合原发病灶的治疗。因此,目前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十分强调肝癌综合治疗的作用,其目的是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或使患者获得再次手术治疗的机会。

HIFU治疗肝癌的目的分为治疗性质和姑息治疗。治疗性质主要指因其它原因患者无法或放弃行手术切除的早期肝癌,姑息治疗主要针对无法行根治性切除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常和介入治疗配合,目的在于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由于肝癌HIFU治疗受肋骨、呼吸及右下肺组织的影响较大,能否采用HIFU治疗常常取决于肿瘤的部位、肿瘤大小及数目。对于肋缘下及肝左叶的肿瘤,由于超声通道良好,是HIFU治疗较好的适应症;对于肋缘上及靠近隔顶部的肿瘤,由于肋骨及肺下界对超声波的阻挡作用,采用HIFU治疗常常需要先切除部分肋骨和/或胸腔注水,对患者创伤较大,目前正受到射频消融、冷冻等微创治疗手段的挑战。对于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临床往往缺乏有效治疗手段,近几年有学者报告采用HIFU治疗门静脉癌栓取得一定临床疗效,部分患者治疗后门静脉血流再通,值得深入研究[26,27]。

(5)高强度聚焦超声在膀胱癌治疗中的应用

膀胱癌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症状是无痛性肉眼血尿,由于超声及膀胱镜检查的普遍开展,使得膀胱癌较容易被检出,大部分膀胱肿瘤可通过手术切除或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治疗。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是超声传导的良好介质,且肿瘤与尿液之间容易形成超声界面,Vallancien等报告采用HIFU方法治疗25例浅表膀胱肿瘤,局部效果良好,因治疗过程需要麻醉,与TURBT治疗膀胱癌比较并无明显优势而未能推广[28]。临床上有部分患者由于其它原因无法耐受手术或肿瘤侵犯范围较广,无法手术切除,而单纯放疗或化疗效果又较差,且副作用较大。这部分患者可采用HIFU结合放疗或化疗进行治疗,作者采用此方法共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40余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可适当减少放疗或化疗剂量,降低了放化疗的毒副作用[26]。

(6)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其它疾病中的应用

由于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物理治疗手段,不象化疗那样对细胞的种类依赖性较强,只要符合一定的物理条件,超声波能够有效到达治疗部位,原则上该部位的肿瘤均可采用HIFU治疗,因此HIFU的适应症在不断扩大,除了上述疾病以外目前在临床应用的还有腹盆腔淋巴结转移癌、肾癌、肾上腺部位肿瘤、部分骨肿瘤、表浅软组织肿瘤、直肠癌、前列腺增生症等[20,30,31]。由于治疗的病例大多为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肿瘤患者,因此HIFU治疗多为一种姑息治疗手段。

4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优势及局限性

HIFU技术 篇5

1 单一组织中的声场分布

在单一组织声场模拟中,声源发出的高强度聚焦超声只经过水进入组织中,在水介质中只有一种组织,没有其他的组织同该组织相邻或者是紧贴在一起。在数值模拟中,组织采用矩形离体牛肝,其密度为1 050 kg/m3,超声纵波速度为1 570 m/s[2]。

1.1 焦距变化规律

随着组织与声源距离的不同,组织中焦距的变化规律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焦距随着组织与声源距离增大而增大。尽管焦距有一定的振荡,但最大的振荡幅度大约为0.08 mm,是波长的1/20,最大振荡的波峰与波谷之间距离为0.80 mm,在1个波长以内,几乎可以忽略其振荡。因此,只有通过增大换能器的尺寸来增大其几何焦距,才能保证更多的声能量到达目标区域。

1.2 焦点声压的变化规律

随着组织与声源距离不同,组织中焦点声压的变化规律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焦点声压随着组织与声源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归一化声压尽管有轻微的振荡,但是其最大振荡幅度为0.003 Pa,并且在每个振荡中,波峰与波谷之间的距离都在波长范围内,因此,可以忽略其振荡,可以认为焦点声压随着组织与换能器的距离变大而减小。当对较深的组织器官进行HIFU治疗时,为了有足够的声能量达到目标范围,就必须加大换能器发出的声功率,并相应改变换能器的尺寸。

2 双层组织中的声场模拟

在上面我们模拟了离体牛肝中的声场分布,但是在实际HIFU治疗过程中,高强度聚焦超声需要通过许多不同组织才能进入病区组织,所以单一的组织模型与实际的HIFU治疗过程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接近临床实践,通过模拟双层组织模型中的声场分布,并与单一组织中的声场分布进行了比较。在这里重点比较焦距和焦点声压的变化规律。

在双层组织的模型中,假定两种不同组织在一起,这两种组织分别是脂肪和牛肝,其声学参数分别为:脂肪的密度为920 kg/m3,超声纵波速度为1 400 m/s[3];牛肝的密度为1 050 kg/m3,超声纵波速度为1 570 m/s[3]。

2.1 焦距变化规律

双层组织模型中焦距随着组织与声源距离增大时的变化规律见图3。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组织与换能器距离变大,同一个换能器的焦距也不断增加,基本上同单一组织模型的变化规律相同。因此,根据换能器焦距与几何焦距的关系,对深度组织进行治疗时,需要增加换能器的尺寸。

2.2 焦点声压的变化规律

焦点声压随着组织与声源距离增大时的变化规律见图4。这里同样用声压来表示声能量,从图4可以看出,图4与第92页图2所表示的焦点处声压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组织中的焦点声压随着组织与换能器的距离变大而减小。从数值计算的结果来看,单一组织中的声压比双层组织中的声压大,这主要是声波反射引起的。根据两种不同物质之间的声波反射定律知道,两种介质的特征阻抗越接近,声波的反射系数越小。所以,对深度组织进行HIFU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组织的特征阻抗来确定声波反射系数、换能器的尺寸和发射功率,同时还要确定HIFU照射的时间。

3 不同组织参数声场分布规律

3.1 组织的密度对声场分布的影响

假定在单一频率下,将组织的密度作为影响声场分布的单一因素,其他声学参数不变,分析不同的组织的密度对声场分布的影响。

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组织密度不断变大,组织中声场的焦距不断减小。组织密度从1 000 kg/m3变化到1 500 kg/m3所引起的焦距变化量为5.73 mm。

从图6可以看出,随着组织密度不断变大,组织中声场的焦点处声压不断增大,组织密度从1 000 kg/m3变化到1 600 kg/m3所引起的焦点声压的变化幅度为0.13 Pa。

3.2 组织内声波速度对声场分布的影响

假定在单一频率下,将组织内的超声波速度作为影响声场分布的单一因素,其他声学参数不变,计算分析不同的组织内声波速度对声场分布的影响。

从第94页图7可以看出,随着组织中超声纵波速度不断变大,声波在组织中的焦距不断减小。组织中超声纵波速度从1 600 m/s变化到2 300 m/s所引起的焦距的变化量为4.58 mm。

随着组织内声波速度的不同,组织中焦点声压的变化规律见图8。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组织中超声纵波速度不断变大,组织中声场焦点的声压不断增加。组织中超声纵波速度从1 600 m/s变化到2 300m/s所引起的声压的变化幅度为0.15 Pa。

通过分析组织密度和超声波速度对组织中声场分布的影响,找出了焦点处声压和焦距随着密度和超声波速度变化的规律,可以知道,组织内的声波速度对焦点声压的影响比组织密度的影响要大;但是对焦距的影响比组织密度的影响要小。所以,进行HFIU治疗时,在同等条件下,应当首先考虑组织中的超声纵波速度的影响。

4 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管是焦距还是焦点声压,在变化过程都有一定的振荡,引起振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每个单元之间存在一定的能量误差和能量突变导致了节点上的值有可能出现跳跃性的变化。二是组织与液体介质的吸收边界距离的影响。三是液体介质与组织在边界上的反射和透射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四是在进行单元划分过程中,单元的尺寸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五是插值函数的计算方法是一种近似的求解方法,计算过程中存在精度误差。

笔者从组织的角度出发讨论了声场分布的变化规律,为提高换能器的设计以及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了参考,为定量分析HIFU声场的声焦域变化规律,研究声焦域与损伤区域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但是,对声场分布的影响不仅仅是一个因素决定的,它是所有影响因素的总和,所以在分析声场分布时,应当综合考虑组织与换能器距离、不同组织结构和组织参数对声场分布的共同影响,为医生在临床应用中提供依据,并为换能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摘要:利用有限元法对组织中的声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组织内声场分布的变化规律,并着重分析了焦距和焦点声压的变化规律,从而为HIFU的临床实践和换能器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有限元法,声场

参考文献

[1]林成,王华,李悦欣.聚焦声源声场的有限元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7,24(2):50-52.

[2]李发琪,王智彪,杜永洪.高强度聚焦超声生物学焦域温场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3,22(4):321.

[3]KENNEDY J E.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in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urs[J].Nature Reviews Cancer,2005,5(4):321-327.

[4]李亚智,赵美英,万小明.有限元法基础与程序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HIFU技术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胰腺癌患者中男性30例, 女性20例。年龄42~72岁, 中位年龄6 0岁。胰头癌2 8例, 胰体癌1 6例, 胰尾癌6例。按TNM分期Ⅲ期36例, Ⅳ期14例。其中肝转移10例。合并黄疸13例, CEA升高23例, CA199升高25例。少至中等量腹水10例。全部病例均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及明显的上腹及腰背疼痛。K P S评分≥50分。预计生存期>2个月。所有病例均经影像学检查, 手术探查或病理检查证实。收治病人按数字法分为放疗联合HIFU刀组 (综合组) 25例和单纯放疗组 (单放组) 25例。2组资料相近,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全组病例均做CT扫描, 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照射野超出肿瘤边缘2~3cm, 放疗胰头癌时应包括胰、十二指肠淋巴结、肝门部淋巴结、腹腔动脉周围淋巴结, 腹主动脉淋巴结和脾门淋巴结等。放射剂量为50~60Gy, 且保证75%肝脏体积受照剂量<20Gy, 50%肾脏体积受照剂量<12Gy, 常规分割每次2Gy。综合组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加做1~2次HIFU刀治疗, 共治疗4~6次。单放组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1.3 疗效评价

1.3.1 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肿瘤局部情况按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 CR+PR为总有效率。

1.3.2 疼痛缓解效果评价标准

采用主诉疼痛分级 (VAS) 法, 完全缓解 (CR) :无痛;部分缓解 (PR) :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 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轻微缓解 (MR) :疼痛较治疗前减轻, 但仍有明显疼痛, 睡眠受干扰;无效 (NR) ;与治疗前比较, 疼痛无减轻。

2 结果

2.1 肿瘤局部疗效

总有效率 (CR+PR) 综合组与单放组分别为48%与24%。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疼痛缓解率

综合组与单放组疼痛总缓解率分别为84%与40%。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此外生活质量评分 (KPS) 较治疗前提高≥20分者综合组9例, 单放组4例;治疗后体重增加≥7%者综合组8例, 单放组3例。

2.4 不反反应

部分患者放疗后出现血象下降及纳差、乏力、恶心、腹泻不良反应。经加强支持, 对症处理后缓解, 无肠、肾、脊髓等损伤。在HIFU刀治疗过程中, 部分患者在治疗时感有轻度的温度感, 无烧伤, 肠穿孔等损伤。

3 讨论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预后很差的消化道肿瘤, 治疗效果差, 80%~90%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 其中50%~60%为局部晚期胰腺癌[2]。放射治疗对无法手术根治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缓解症状较为有效, 已成为国内外多数学者的共识[3]。普通放疗由于受到不良反应限制, 剂量难以提高, 因此, 3D-CRT技术应用于胰腺癌的治疗提高了疗效[4], 但单纯放疗敏感性较差, 中位生存期仅8个月。HIFU热疗是将体外超声波聚焦于体内深部肿瘤病灶, 通过焦点区高能超声波产生的卡塔尔间高温效应和空化效应杀死肿瘤细胞, 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5]。并且HIFU治疗克服了胰腺癌组织中存在大量对放射性抵抗的肿瘤细胞这一治疗瓶颈, 两者互相增敏补充, 使肿瘤组织得到最大程度的杀伤效应。

晚期胰腺癌患者主要症状为腹痛, 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有: (1) 梗阻源性:三维适形放疗联合HIFU刀治疗能提高肿瘤局控率, 减轻压迫梗阻而缓解疼痛。 (2) 神经源性:HIFU刀可通过高温破坏腹腔神经丛而达到止痛效果。本组止痛率达84%, 与卢庆刚等[6]报道一致。腹腔神经丛是位于第一腰椎前侧方, 由围绕腹主动脉的神经节网构成, 故在三维适形放疗及HIFU刀治疗勾画靶区时都应注意将其包括在内。

综上所述, 三位适形放疗联合HIFU刀治疗晚期胰腺癌能取得较好疗效, 提高生活质量, 延缓肿瘤进展, 且安全性高, 无明显不良反应, 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办法。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局部放疗联合HIFU刀 (高强超声聚焦刀) 对不能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50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 综合组25例, 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期给予HIFU刀治疗。放疗开始后每周加做1~2次HIFU刀。单放组25例, 单独应用三维适形放疗。2组病人照射剂量相同 (50~60Gy, 2Gy/次, 5次/周) 。结果 胰腺癌原发灶:总有效率 (CR+PR) 综合组与单放组分别为48%与24%。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4%与40%。2组原发灶总有效率及疼痛总缓解率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HIFU刀能控制肿瘤进展, 改善生活质量, 无明显不良反应, 是治疗胰腺癌的较好的姑息治疗方法。

关键词:胰腺癌,三维适形放疗,HIFU刀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胰腺癌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分册, 1999, 26 (5) :300-302.

[2]殷蔚伯.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840.

[3]陈红.循证医学教育在临床教学医院教学策略研究[J].重庆医学, 2006, 35 (11) :1050.

[4]石梅.肿瘤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与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 2006, 14 (5) :513.

[5]何申戊, 熊六林.高能聚焦超声热疗临床前实验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9, 31:573-576.

上一篇:艺术理论教学下一篇:酞丁安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