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创新

2024-08-08

突破性创新(精选12篇)

突破性创新 篇1

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居于世界中下游水平, 相比美国等创新大国还有很大差距, 要想赶超位于竞争前列的国家, 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提高突破性创新能力, 从渐进中求突破。

关于突破性创新能力

O'Connor认为突破性创新能力至少包含三种能力:即发现能力、孵化能力和加速能力, 并且阐述了三种能力所包含和涉及的不同活动和技能, 同时指出要使得突破性创新系统成功运作, 这些能力、活动子集必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三种活动被紧密耦合并被视为一个整体系统, 突破性创新的生产力才能达到最优。然而, 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 三种活动与能力之间因为缺乏必要的链接而很难使之耦合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使得突破性创新难以达到最优水平。在研究了大量有关突破性创新的文献与案例后, 笔者认为突破性创新能力应当包含发现能力、评估筛选能力、孵化能力、加速能力以及商业化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突破性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

1. 发现能力。

是指企业及时发现内外部存在的可能带来利润 (业绩) 发生显著提高机会的能力。要求企业具有敏锐的嗅觉与洞察力, 能够及时寻找到已有市场存在的机会及未被开发的市场。发现能力所涉及的活动可分为内外部两种, 内部活动主要指企业通常所采用的实验室研究及寻找内部的好想法与机会, 外部活动主要包括寻找企业外部的好想法、机会、许可技术或对有前途的小企业进行产权投资的机会。寻找外部机会, 既要审视新兴市场等相关市场, 还要确定领先用户。这就对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洞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评估筛选能力。

是指企业对发现的机会进行评估与筛选, 甄别出突破性创新机会, 并识别出更符合企业利益的突破性创新项目。企业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突破性创新项目评估筛选体系, 而在所发现的机会进入此体系之前应当首先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评估判断:第一是项目的创新源, 突破性创新项目的创新源一般是技术人员, 如果一项创新的创新源是主流用户或者是营销人员, 那么这项创新是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就很小。第二是项目的拥护者, 出于创新和财务方面的考虑, 突破性创新项目很难获得营销和管理人员的支持。而那些杰出的技术人员则坚持认为即使这种技术遭到主要客户、营销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反对, 新市场迟早都会出现。第三是预计的项目收益指标, 企业在进行识别时会设有一定的财务指标, 如既定的NPV、IRR等, 因此, 即使项目没有达到财务要求, 但对于创新源来自于技术人员、拥护者也是技术人员的项目要进行进一步评析。

3. 孵化能力。

是将突破性创新想法或机会转化为业务提议的能力。业务建议在形成之前往往需要不断的探讨与修改, 这也要求突破性创新团队具有良好的沟通氛围。孵化所需的技能是实验技术。实验不仅要在技术前端被执行, 还要适合于市场学习、市场创造以及对业务是否与战略意图相匹配的测试。

4. 加速能力。

加速能力所需要的技能是管理高增长的业务。加速活动包括投资构建业务以及其所需的基础设施、关注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在这一阶段, 突破性创新机会不能被转入到到传统的阶段———关卡流程 (stage-gate process) 中, 加速就是要从早期的领先用户使用转化为可预测的销售预测。只有达到了这一点突破性创新项目才能被转入到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中去。加速阶段所必须的活动应当由一组独立的成员处理, 并且衡量这些成员所采用的指标是增长指标而非营利标准。

5. 商业化能力。

将突破性创新项目进行到可以预测销售业绩的阶段并不代表突破性创新的完成, 还有更大的问题———如何将该项目成功的推向市场。企业要想将产品成功的商业化除了有一支具有实力的营销团队外, 还必须有突破性创新团队成员的参与, 因为他们对于谁更需要这样的新产品、新产品与市场上已有产品的区别等更为了解。而且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突破性创新团队要接受来自用户的大量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对产品进行不断改进直至主导设计的出现。

基于突破性创新过程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途径

Brown S.K.Eisenhardt复杂性视角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型, 对突破性创新过程的研究是技术创新文献中是经典研究之一。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与传统技术创新过程存在差别, 因此国内外技术创新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理论模型。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 采用了Eisenhardt复杂性视角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型。Eisenhardt (1998) T针对计算机产业六个公司的复合产品创新的归纳研究, 考察组织如何进行连续的变化。通过对成功和不成功公司的比较, 提出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由于Eisenhardt的观点更为系统, 因此其阶段模型比较流行) :第一是即兴创作阶段。这是突破性创新的早期阶段, 由于该阶段活动模糊性很强, 又称为“模糊前端” (Page&Stovall, 1994;Koen, 1998) 。突破性创新在该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产生新想法、确认新想法的商业潜力、和对新想法投资评价等。这些活动表现了较高的动态性。第二是实验阶段。实验是将通过是否具有商业潜力评价的新想法转化为现实的必要条件。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极高的不确定性, 因此将新想法转化为新产品是一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第三是项目转移阶段。突破性创新研究项目最终必须实现商业化应用。该阶段的不确定性有前阶段遗留的和本阶段新产生的, 有来自研究项目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问题, 以及来自新市场产生的市场不确定性问题。不同于渐进新创新的产品, 以突破性创新为基础的新产品必须培养潜在的客户。

基于复杂性视角的突破性创新模型的能力提升

1.即兴创作阶段主要涉及发现能力和评估筛选能力。发现能力涉及的主要活动是创新构想的产生, 这是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共同起点, 但是两者的创新来源却明显不同, 渐进性创新一般在公司与顾客的不断接触中产生。然而导致突破性创新的构想更有可能来自于综合因素, 即从大量迥然不同的技术信息中产生新的、不明显的领悟的综合。由此可以看出, 从团队构建方面而言突破性创新团队更需要“一专多能”的通才, 只有将这样的人才广泛引入创新团队发现能力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这一阶段关注的焦点是机会的确认和不确定性的降低, 要成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机会识别者, 必须既具有技术知识和商业常识, 又有能够觉察到一个突破性创新机会商业潜力的市场意识。一个突破性创新机会是否应该被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确认其市场潜力, 机会的确认便引发了评估筛选。最初的评估筛选在确定突破性创新机会后, 还要围绕不确定性的降低, 最好由一个具有共同定位的专家小组进行探讨 (如果需要还可以包括其他方面的专家) , 并针对不确定性最终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中应该包括各种假设、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结果, 从而为整个实施过程提供监督指导并确定所缺失的能力。除了进行初始评估筛选外,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评估体系对通过初步筛选的机会进行进一步评价。然而, 由于突破性创新面临着市场等各方面的重大不确定性使得评价体系的构建更加困难。

2.突破性创新项目处于实验阶段应该主要关注孵化能力和加速能力。孵化是将机会转化为业务雏形的第一步, 在转化过程中必然需要良好的沟通渠道, 由于突破性创新项目创新幅度较大, 并且在形成业务提议之前所涉及的很多东西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隐性知识的转移, 因此, 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成员不仅应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而且应当与企业内外的相关人员之间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非正式 (人际) 网络, 以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除了机会确定者, 其他功能组织也都变得很重要, 例如, 业务模型制作、市场与质量控制和操作单元都应该被包括在内。同时必须将重点由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改变到业务模型制作上来, 为了确定恰当的应用和业务模型, 必须对所制作的各种模型进行测试。当最终的业务模型确定之后孵化过程便结束了。加速一般处于试验阶段的后期, 在此阶段要关注市场的提升以及将项目移交至经营单位。已有研究发现,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会使市场提升加速, 并且在孵化过程中将运营单元的员工进行整合, 移交过程将会变得更加顺利。这些员工接管了项目并由专家作为顾问。

3.商业化阶段涉及的能力主要就是商业化能力。目前研究表明, 突破性创新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突破性技术创造的过程, 而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商品化。任何突破性创新产品在上市之初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市场阻力, 要想成功进入市场, 企业必须进行有效地市场学习和市场研究, 必须与领先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从而获取更多用户方面的信息, 此外, 要与有关组织建立市场驱动型联盟 (marketdriven alliances) , 并采用新的市场学习和市场研究方法。因为传统的市场学习和市场研究方法对于突破性创新项目并不适用。除了以上挑战必须应对之外, 还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要在企业内部设立或确定一个对口的事业部, 由其负责突破性产品的生产与营销;另一个是要为突破性产品确定一个恰当的经营模式, 以确保其能够为企业带来应有的效益。

对突破性创新能力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然而突破性创新能力却是企业必须重视并亟待加强的, 理论研究可以从组织结构、知识、团队建设等方面得以展开。■

突破性创新 篇2

创新从何处而来?如若你回眸历史的云烟,拨开那淡薄的雾,终会发现——推动那历史长河滔滔流动的,是那些打破封建桎梏、不顾世人不解嘲讽的目光,独破陈规之辈!他们怀揣着欲立先破的不灭决心,向陈与旧一次一次发出冲击与呐喊!

故言:创新,从突破中来!

创新者,背负着推动社会前进的责任,与世人背道而驰!孤身向那逼仄的小道走去,纵然创新之路满布荆棘,纵然创客茕茕孑立,纵然其耳畔回旋未息着嘲讽,纵然其眼际氤氲着不散的迷雾!

可,那又如何?

因为创新,从突破中来!

打破那脆薄羸弱的“旧”,独立心中秉持坚守的“新”!新旧碰撞,火花乍现,创客手握真理,突破阻碍,坚守本心,突破约束,点亮心中一盏灯,照亮尘世阴翳!相信岁月,终会洗净浮华,露出真理的一角,相信自己此时的踽踽独行,终有收获!

故吾辈,当突破,敢创新!

创新从突破中来,世人嘲笑不解又何干!回首过去,令人铭刻于心的,仍是那在创新之路走至形销骨立的李贽。生居安逸社稷,却未走那光明宽阔的大道,留给世人以背影,向那逼仄小道探寻“新”之所在,真理之所存!著《焚书》,焚去旧的一切,突破桎梏;焚去人之讥讽,秉持内心。这便是创客,这便是创新!于就中涅槃浴火而生,它的降临,必然些许世人无法接受,但!时间终会彰君之突破。后人,自会留你芳名传世,精神永存!

创新从突破中来,于旧之基础,破而立新!遥记盛唐,绣口如莲的他——李白,受世人质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面对这几个铅字,李白却无力反驳,只因他的理由太过苍白无力。但是,青莲居士并未就此低下他那高贵的头颅,放下创客的尊严,而是拿起如椽大笔,衣袂一摆,洒墨成军,笺笺诗句,裹挟着其创新的结晶,绢纸之上,早已无了阴铿的影子,于陈旧中突破,这便是李太白,吐出了半个盛唐。挥笔如剑,于创新于突破之中皈依为那名垂青史的诗仙!创新之海,作文惊涛骇浪,独愿乘一叶舟,一挥舟楫,长风破浪!创新之天,阴翳缱绻,独愿突破约束,一展羽翼,搏击长空!

创新从突破中来,打垮“旧”的“蔚然成风”,一展其成!忆子安那华丽的玉珠辞藻,心中兀然想起那从突破中而出现的文体——骈文!工而整,一破旧之约束,遂留华章千篇锦句千言于世!放眼当下,创新亦是潮流,VR的出现,引起世人的赞扬,无可置否的,是其长远的使用优点,这便是创新的结晶,突破的成果!当人们沉溺于可穿戴设备的魅力之时,却已有些不满于现状,欲破这僵局之人出现,以立新破旧为己之圭臬,于是,便有了分子大小的设备问世!震惊世界,这便是创与突破的魅力!

故言,不必拘泥于世俗,旧便如同掌中纹络,但是,创客并不相信这能带给他什么,他只相信,五指握成拳的力量,足以打破“旧”的桎梏,破而创新!

而溺于那掌中纹络之辈,其一生也终会裹足不前,滞留当下!

封建末期的些许人,便是典型的.例案。他们受尽封建迷信的蛊惑而陷入那诡谲的漩涡,无法挣脱,便只可生活在黑暗的一隅,受尽“旧”之折磨却未敢反而抗之。突破创新在其眼中更是遥远而无法触及,可悲可叹!悲其深陷旧之泥淖,未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叹其沉溺旧之管制而变得麻木,创新从突破中来,他们却是不得而知。

诚然,面对未来的我们,背负国之命运的我们,则更应学会突破,打破桎梏,视困难若未睹,毅然前行,毅然创新!

或许你面前是未知的迷雾,但何妨拨开击散,收获那薄雾可织的灿烂美景。或许你身前是荆棘,是坎坷,是困厄,是嘲笑,但要相信——路之末端的盛名,欲承其则必先突破创新!

创新是青天耀阳,欲照世界,必先突破阴翳的缱绻!

创新是溪涧清流,欲汇为海,必先突破顽石的阻碍!

创新是雪中青梅,欲绽芳华,必先突破风霜的晦暗!

突破性创新 篇3

关键词:企业社会资本 突破性技术创新

1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脱离原有技术轨道,暂时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一类创新,它在创新中引入全新的理念,其商业化的产品在性能上有巨大提升,或带来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开创全新的市场,它可能改变市场规则、竞争态势,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产业重新洗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活动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重要推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企业的技术创新逐渐由以渐进性技术创新为主转变为以突破性技术创新为主,许多在渐进性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功的大公司陷入了新的困境,传统的渐进性技术创新已经不能跟上技术的更新节奏,导致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破产倒闭。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经济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我国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则很少,大多数都属于模仿创新或在已有创新基础上进行改进。因此,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我国的企业要想在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就务必要重视和加强突破性技术创新。

2 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

90年代后期,社会资本的概念引入管理领域,Nahapiet和Ghoshal(1998)认为社会资本是镶嵌在个人或社会个体占有的关系网络中、通过关系网络可获得的、来自于关系网络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总和。简单来说就是,企业会与外部组织(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中介、其他企业)建立各种联系,形成企业社会网络,企业社会资本就是指企业从这一网络中所获得和使用的资源,包括显在的和潜在的资源集合。

3 本文研究模型

本文沿用Nahapiet and Ghoshal(1997,1998)的划分,将企业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关系维和认知维3个维度。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来说,突破性创新更是一项风险高、不确定性因素多的创新活动,单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有限,已经无法满足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要求,企业需要寻求外部合作,通过与外部组织(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中介、其他企业)的广泛合作,不仅可以获得所需的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更重要的是新知识的获取。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涉及创新构思产生、研究开发、商业化等一系列活动。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新旧知识的探索、获得、利用、更替、淘汰的过程,因此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获取知识、利用知识和更替淘汰知识的过程。新知识的获取对突破性创新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知识获取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从而为企业构筑和培育有利于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提供参考。

4 研究结论及解释

4.1 结构维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联结强度是指网络内行动者间联系的力度,即关系强度。当企业与其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频率高,称之强联结。反之,当企业与其外部合作伙伴之间互动频率低,称之为弱联结。强联结的关系主体之间相互熟识度高,不同的主体所拥有的信息差异不大,因而在强联系的交流过程中,无法带来新的知识与信息,虽然交流互动非常频繁,但所增加的知识与信息大部分是同质的、冗余的,缺乏新信息和新知识,这不利于驱动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相反,弱联结的主体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传播的也是较为新鲜和异质的知识和信息,虽然弱联结所提供的信息不一定会比强联结所提供的信息多,但它提供的是具有更高价值的非冗余信息,这增加了企业的知识广度,能够驱动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企业网络成员联接数量的多少反映了企业的网络规模。企业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广泛联结,有助于获取最新、最快、广泛与全面的新信息、知识、创意与机会,从而有助于企业获得创新所必备的知识与信息,赢取竞争优势。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种创造全新产品、开拓全新市场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高度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更加需要从企业外部网络中获取丰富的知识和各类资源。企业建立外部联系伙伴数量越多,就越可能从外部获取知识和资源,并且随着伙伴数量的增多,异质性的信息、知识等资源也将增多,这都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网络位置中心性是指企业在外部合作网络中占据核心位置的程度,体现了企业在网络中的地位和权利。外部网络中心性高的企业,说明企业处于信息、知识交换的中心节点,网络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需要经过该企业,因此,企业有更多机会接触丰富的信息、知识和资源,这其中必定有相当一部分异质的,非冗余的信息、知识,网络中心性越高的企业越能争取到与优秀企业合作的机会,增强企业产品创新能力,从而有助于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4.2 关系维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信任是社会资本关系维度的核心,本文用信任作为关系维度社会资本的分析变量。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关系降低了伙伴间交易的信息不对称,企业不用担心合作伙伴会利用这些信息来危害自身,而且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信息。合作伙伴间的相互信任,使得企业间更好协调,能够避免机会主义的发生,保证合作的双方配合默契,因此企业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促使伙伴间齐心协力向共同目标努力,对于高风险、不确定因素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而言,能从这种高关系质量的企业外部合作网络中获益。

4.3 认知维社会资本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

企业社会资本的认知维指双方之间可通过通用语言、编码和叙述进行沟通的通用理解、解释和含义系统的资源,具体包括共同语言、相似的价值观等。Christensen(1997)认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机会往往不被组织现有价值体系认可,往往被现有惯例所排斥,可见不同的价值体系碰撞得以激发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认知型社会资本水平过高,便在伙伴间形成较为单一的认知模式,这对企业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就是说,企业关系网络成员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变得不再多样化,会受到“群体思维”、“同质化思维”的负面影响,使得新想法、新方案的产生受到阻碍。并且,较高的认知型社会资本水平会使得企业外部合作网络成员间趋同的共同语言和价值观,使成员互动增加,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容易形成强联接,从而交流的知识与信息大部分是同质的、冗余的,不利于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

由此可见,企业在培育有利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社会资本时,要与尽可能多的外部组织(政府、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行业协会,客户、供应商、科研机构、大学、科技中介、其他企业)形成伙伴关系,扩大伙伴联接数量,并且在网络中把握主动权,占据中心地位,与合作伙伴形成相互信任的关系,而且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与自己价值体系、认知体系不太一致的合作伙伴,这样,企业才能获得源源不斷的异质的、非冗余的信息、知识,从而驱动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发生。

参考文献:

[1]Nahapiet J.,Ghoshal S.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creation of value in fir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Paper Proceedings,1997:35-39.

[2]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 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2):242-266.

大数据呼唤快递业突破性创新 篇4

一、大数据缘起

众所周知, 数据是座“金矿”, 但我们可能会忽略数据还是一座可以循环使用的“富金矿”。用心设计数据可以产生指数倍增的扩展性, 从而你会发现一个想要的新大陆和新世界。

数据创新的方法之一, 就是数据的重组。处于休眠状态的数据, 通过与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数据结合可能会释放出其巨大的价值潜力, 这是快递企业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从大数据分析的角度看, 我们发现:一旦我们完成对数据有目的的重组, 其数据总和比单个数据的简单相加所产生的价值更大、更多且更广, 甚至会形成新的市场。比如将商家信息与电子地图相结合, 微社交平台与传统的电子商务结合, 移动平台与传统的销售相结合。这些应用都给了我们启发, 并指导和预示着快递业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这种数据的重组和整合, 使得数据更加亲民或者说应用更加便捷, 让大家能够更加简便地接触和感知大数据的魅力。

一些“领头羊”企业已经开始对大数据领域的探索, 如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数据得到每一个客户的购物记录, 并预测出该客户下次可能的购物目标。这样货物不必经过电商的仓库, 物流企业可直接从生产厂家发送到物流仓库, 在几分钟内实现“买家下单→卖家发送配货指令→物流企业发货”的“闪电”物流配送。

快递配送需要提升物流的智能化, 而智能化的关键则是大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重新整合、深度挖掘, 可以细分出各区域、各类人群的需求, 并通过对以往交易信息的汇集分析, 判断预测未来的需求。由此我们应该明白数据是平台, 数据是新产品和新商业的基石之一, 我们要借助一些大数据公司的前沿理念和分析力量, 建立和健全快递数据体系并进行分析, 让数据在企业里发挥出巨大能量和威力——这才是大数据本真和隐藏最深的价值。

据悉, 自1984 年我国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至2010 年, 快递业务收入突破500 亿元, 整整用了26 年的时间;但到了2012 年底, 就突破了千亿大关。从500 亿元到千亿元只用了两年时间, 指数级别的增长速率, 提醒我们快递业今后还有很大的潜力值得开发和挖掘, 而这种潜力挖掘背后撬动的杠杆就是大数据。

二、快递行业数据管理现状

1. 企业自身对数据的采集不重视

到现在为止, 不少快递企业的操作及信息传输并不规范, 这给原始数据的完整采集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由于多数快递企业是加盟体制, 加盟商对自身资料的采集和统计工作仍没引起高度重视。同时, 为了减少眼前的工作量、降低成本, 未建立客户信息资料库, 或者只记录发件人和收件人这些最基本的信息, 因此, 使得快递业务所拥有的隐藏的大数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开发。

2. 较难获得真实的原始数据

对于以服务“网购”为主的快递企业来说, 客户信息的电子版在电商企业手里, 对于加盟模式的快递总部来说, 客户信息的数据 (行业分类、快递的商品品种及分类等) 、快递价格等都掌握在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加盟商手里, 还包括加盟商的车辆、人力资源等数据。由于加盟商与总部存在不同利益诉求, 很多加盟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将真实的统计资料上报总部, 这就造成了在后期数据挖掘中纵使拥有良好的算法也依旧得到不准确甚至错误的统计结果, 最后致使企业盈利减少。

3. 现有数据未被充分利用

目前, 多数快递企业的数据存储更新周期不过几个月, 原始数据在快递投送完毕后就几乎不再被利用。如果企业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挖掘, 在客户开发与维护、业务优化等方面将会产生巨大的商业价值。快递配送领域利用的大数据分析应用技术, 其实质就是利用地理信息、位置服务和物联网在物流行业里做信息系统化, 将现有的粗放、零散、低效和高耗的企业数据资源加以整合, 建设成可以依据空间地理信息来统一协调监管的现代化快递配送体系, 逐步利用大数据驱动快递业的信息化建设。

三、快递行业大数据发展创新

大数据既可以做减法来降低快递物流业成本, 也可以做加法来提升企业利润效益。智能时代, 快递业最需要的是经营数据和服务价值。

1. 尽早建立数据资源管理战略

数据作为一种新的资源, 其拥有者将来会获得越来越大的话语权, 整个社会的治理结构与规则将会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 这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社会变迁。智慧物流是物流的发展目标, 而大数据能够支撑智慧物流的发展, 物流企业只有利用好大数据, 才能够真正从变革中受益。

在大数据时代, 企业要想用数据制胜, 就必须尽早建立数据资产管理“智库”。只有拥有战略性眼光和专业技术, 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商业洞察力, 才能将数据资源转换成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大数据技术分析的目的是从海量的信息中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 以帮助使用者发现潜在盈利机会。由于基础数据的分析工作量巨大, 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基础信息中快速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需要使用者在进行数据分析前认准方向, 明确分析目标及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方法途径, 加强数据挖掘的针对性, 从而帮助使用者进行决策。

2. 加强预测与监控

大数据的核心是发现价值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利用这个特点, 还可以迅速提升快递物流行业的整体服务水平。百世汇通尝试运用大数据来管理、分析和判断加盟网点的运营行为, 通过网点在系统内的轨迹建立数据分析模型, 成功地预测了几次网点的异动, 使工作方式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前置式, 减少了大量客户投诉, 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又如顺丰快递通过对市场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 了解到具体业务的运作情况, 能够清楚地判断出哪些业务给自身带来的利润率高、增长速度较快等, 把主要精力和优质资源放在真正具有高额利润的业务上, 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

3. 向价值竞争转型

这几年, 由于快递业陷入价格战, 行业利润率已从2005 年的近30% 下降到现在的3% ~ 5%。 由于需要应对不断上涨的人工、土地和资金等成本, 以及愈演愈烈的价格战, 企业利润日益微薄;而应用大数据技术, 通过对各个物流环节的数据进行归纳、分类和整合, 可以清楚地查看企业网络任何一个网点的经营现状和业务情况等。大数据还可以为企业战略规划、运营管理和日常运作提供重要的支撑与指导。以菜鸟网络——阿里巴巴与多家快递公司成立“中国智能骨干网”为例, 其专注打造的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 将利用先进的物联网、云计算等各项互联网技术, 建立开放、透明和共享的数据应用平台, 从而为物流公司、电商企业、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和供应链服务商等各类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支持物流行业向高附加值领域进一步发展和升级。

总之, 大数据应用给我国快递业将带来一场全新且深刻的变革。企业必须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 正确认识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改变思维模式, 注重数据重构价值, 注重拥有的数据规模、活性指数及解释运用的能力。同时加强与大数据公司的合作, 让数据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从而提升各项作业控制的价值和效率, 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使企业能在白炽化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占据市场, 获得更大的商机。

突破性创新 篇5

蓝天总在飞翔之上 突破需要创新的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创新,一个我们耳熟目详的词。尤其是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词时时撞击我们的耳膜、震撼我们的心灵。可是,什么是创新呢? 创新可能是思维火花的瞬间碰撞,也可能是深刻思考的结果。比别人领先一步是创新,比别人多几个角度看问题是创新,比别人多一份创意是创新。但创新关键是要有创新的胆魄、创新的胸襟、创新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有创新的氛围、创新的举措和创新的成效!遍访西臾父老、踏遍西臾热土,我们发现是创新推动了西臾的发展,是创新造就了我们的今天。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奋勇争先、独辟蹊径,用智慧、汗水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气势恢弘的创新进行曲。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物质基础最落后、工作效果最突出;我们的土地流转中心,成立时间最早、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步履最实。我们的民生畅谈活动因为科学把握了问题的根源,综合了群众、村庄、市镇等多项元素,最终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门、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的好局面;我们的文化旅游节,大胆克服不利因素、巧妙调动多种资源,办得不断出新、不断出彩!我们的招商引资,顶住金融危机的寒风和压力,咬定发展不放松,招大商、引巨资,我们利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盘活了 150 多亩产生了 2.6 亿的经济效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创新!突破!进化! 篇6

按下一键启动按钮,发动机温和地呼吸着,安静得似乎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车身蓄势的动感传遍全身……2012年12月24日,在所谓的“世界末日”后的第三天,洒落车窗的冬日暖阳澄澈而不妖娆,为期待已久的与2013款BMW5系的亲密接触营造了格外的意境。

一如既往,舒适在细节中

期待已久或者真的会强化感官体验,一进入驾驶室,这种强化就在对宝马内饰设计的感受被验证。

更加突出的分层式中控台,让2013款BMW5系更具有贴近驾驶者操作以及立体感的双重功效,此外功能区域的布局依然保持宝马一向的简洁清晰的风格。9.2英寸的中央液晶屏在分辨率方面得以再次提升,为的是配合全新一代iDrive系统能有更出色的显示效果。(由于新一代iDrive将互联驾驶技术融为一体,从中需要显示多行新闻、手写文字识别等,所以需要更高分辨率显示屏的支持)

方向盘的样式和以往的BMW车型都差不多,区别也仅限所集成的快捷键功能而已,握感方面毋庸置疑,一贯的手感出色、握感扎实。看似新意并不足的仪表盘实际暗藏玄机,在第三代iDrve系统的帮助下,当你切换不同驾驶模式时,仪表盘也将实现不同的色彩,同时刻度与行驶信息也会发生重大改变,所以新5系的变化并非只是在玩“色彩游戏”。

在设计上,2013款5系的悬挂设计依然偏重乘坐舒适感,宽大舒适的前排座椅,为驾驶者长时间行车减缓疲劳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8方向座椅调节、4方向腰部支撑以及2项记忆功能,确保了不同身高体形驾驶者都能找到舒适的坐姿。后排空间也让人感到宽敞满意,BMW 5系长轴距车型是专为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而打造的,所以后排坐椅根据中国人的特性进行了重新设计,加长、加厚了坐垫,拥有更大的靠背倾角,3108毫米的轴距提供的是同级别最宽敞舒适的后排空间,以及更高档的选材为后排乘客提供了极佳的乘坐环境。

N20的时代,从顺应到引领

很多人对宝马着迷的原因除了宝马的驾驶乐趣之外,还有宝马自然吸气发动机那种线性的动力输出和高转速时令人亢奋的气浪声。但2013款BMW5系装备了宝马目前最先进的2.0升N20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用增压发动机代替自然吸气发动机对于宝马来说是退步还是一种进化?

在试驾过程中,对比N20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平顺性是否可以与自然吸气的直列6缸发动机相抗衡,就成为了重头大戏。于是,在解放碑繁华拥堵的CBD街道(我承认内心有点渴望被关注的目光,呵呵),在重车首尾衔接的内环快速道(所谓快速,名不符实),在宽敞笔直的大学城干道(特别澄清,非校区路段并避让了校车)……结果真让人愉悦,车头指向性明确,油门的响应也更积极,N20发动机配合8挡自动变速器,使得动力输出非常流畅,在1350转时就可输出最大转矩,并且峰值转矩持续到4800r/min,这比任何竞争对手都要宽泛。在日常行车时,这个转速区间可以完全覆盖绝大多数的行车转速范围,也就是说,从刚刚起步,N20的涡轮增压就开始介入工作,而且时时保持最大的转矩输出,这让最初对N20的平顺性的担心,就显得多余了。

N20发动机是一款双涡管单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用来取代此前的N52、N53直列6缸自然吸气发动机。在如今提倡环保与节能的汽车工业社会,在追求动力性的同时改善燃油经济性是所有汽车厂家共同努力的方向,宝马自然不能落后于竞争对手,深思熟虑的宝马采用了在N55发动机上运用成熟的双涡管单涡轮增压技术,这很好地解决了通常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迟滞的问题,在成本和性能上达到完美的平衡,于是宝马有了N20。宝马N20发动机具有3个关键性的技术:1、双涡管单涡轮增压技术;2、可变气门升程辅以可变气门正时技术;3、燃油直接喷射技术。通过这3项关键技术,N20发动机将扛起宝马发展涡轮增压发动机战略的大旗。

可见,N20的时代已经到来。2013款525Li(2.0T高功率版)相比老款的百公里加速也快了1秒,油耗也从7.9L下降到了7.2L,而充分表明了在搭载了N20引擎后,2013款525Li不但拥有卓众的性能表现,同时在油耗控制上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是顺应潮流的一种进化,消费者将从这种进化中得到实惠,更是引领了时代。

进化,互联驾驶与全新iDrive完美结合

动力强劲、燃油经济性提高,2013款BMW5系的进化还远不止这些,因为它比以前更加智能了,已经完全演化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这归功于宝马的互联驾驶系统与全新iDrive系统的完美结合。

在网络化的信息时代,不得不承认,我们越来越贪婪了:我们希望汽车可以上网、可以随时掌握路况和天气情况、还可以实时掌握股市行情、如果有紧急情况还可以直接与服务中心通话……但是这些都不是梦想,宝马的互联驾驶系统都可以实现。

在豪华商务轿车市场中,2013款BMW 5系Li是第一款引入了基于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最先进高科技技术与应用的车型,将最新的宝马互联驾驶科技与全新一代iDrive系统完美结合,令用户商务出行保持时时刻刻信息更新不间断,轻松兼顾了便捷高效、娱乐与安全,在业内率先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商务出行全新方式和体验,定义了高效互联商务生活理念,更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与BMW 5系车主所带动的主流商务精英的高效生活相得益彰。

2013款BMW 5系Li的全新BMW互联驾驶系统囊括一系列应用和服务,让用户的商务生活更加从容不迫,一切尽在掌握,目前已实现的功能和服务包括实时路况信息、涵盖实时天气、新闻和股票等信息的BMW资讯在线、百度地图在线搜索、呼叫中心远程服务、BMW应用程序以及蓝牙通话、移动办公、保养自动提醒、紧急救援协助及道路救援服务功能等服务,所有这些都使BMW 5系Li在安全性、舒适便利性和信息娱乐方面代表了同级最高水平。

从2001年推出第一代BMW iDrive系统,宝马开始了引领车辆人机交互系统发展的潮流。2013款宝马5系上配备的是拥有全新设计、经过控制理念优化的第三代iDrive系统。这一装备不仅提升了硬件配置,提供了升级的地图显示,并且使实时路况信息这一互联驾驶的应用得以实现。

最重要的一点是第三代iDrive系统增加了一个手写屏,这个手写屏就位于iDrive旋钮的顶端。这个设计太讨巧了,以至于你握住旋钮的同时可以在上面进行书写,驾驶者的手不用离开旋钮就可以进行手写操作,不但操作更简便,而且驾驶也可以更专心。

试驾手记

在“世界末日”后试驾,可不是刻意表现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宝马品牌方偷笑:都是按我们正常排期流程安排),但对试驾的2013款BMW525Li充满信心,这是毋庸置疑的。进化的2013款BMW 5系Li的技术及配置升级多达11项,包括创新N20发动机、带有节能模式的驾驶体验控制系统、发动机节能自动启停功能、新增前排座椅主动通风功能、高级四温区自动空调、9.2英寸显示屏,以及全系标配蓝牙手机连接和USB音乐接口等,这些配置中多项同级中唯一,并且表现在同级中最优,兼顾舒适娱乐性,令2013款BMW 5系的整体产品实力更加强大。能有效兼顾驾控舒适性和更强大的客户价值全面提升,这当然让我们对2013年和宝马充满信心。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对策 篇7

一、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专有的、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竞争优势的、蕴涵于企业内质的、具有动态性的一种核心能力, 它是企业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积累沉淀的, 是企业多种资源、技术和能力的有机结合, 能够为企业带来价值、支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的竞争优势。

(二)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含义

突破性技术创新是指基于突破性技术的创新, 可能是那些在并不是按照公司主流客户的需求性能改进轨道上进行改进的创新, 也可能是暂时还不能满足公司主流用户需求的创新。

(三) 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分析

一是创新成果易于吸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企业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率先进入某一领域, 首先实行某种技术进入新的技术轨道的创新行为。形成新的产品或服务后, 这种新的技术模式会成为企业在行业内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 企业可能逐步完善这种新技术, 也可以总结经验再进行新一轮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不论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功后选择的是哪一种再创新模式, 既有的新技术必将使企业在近期内实现市场中的领先地位甚至是垄断地位。这种技术将很快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 而随着产品或服务投入市场逐步完善和稳定后, 再加之企业在这一创新活动中形成的新的管理模式以及经营方式, 企业在完善已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 会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较渐进性技术创新成果更易被吸收转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创新成果难于被竞争对手模仿。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成果不仅仅是新的技术和最终产生的产品或服务, 还有在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思维方式、创新思想以及对稀有资源提前发现和利用等。

二、突破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障碍

(一) 技术研发资金不足

资金是企业搞技术研发的保证, 研发资金的投入决定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即使拥有再强大的人才队伍、再前沿的创新思想和技术能力, 只要没有研发资金的保证, 都无济于事。而且突破性技术创新一般具有周期长, 需要资金投入量大的特点, 因此很多企业由于受资金的限制, 即使有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想法或经过市场调研发现了市场那个空白, 也无法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 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 突破性技术创新意识差

企业技术发展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技术开发;另一条是技术引进。相对于技术开发来讲, 技术引进成本少、风险小、见效快, 因此很多企业青睐于技术引进。在大多数企业热衷于技术引进的同时, 企业对自主研发创新的意识逐渐薄弱, 企业将更多的精力致力于技术的引进、效仿以及跟进, 无暇顾及技术的自我开发, 无形中也导致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的停滞不前。突破性技术创新本身就强调创新思想的来源, 企业在专注于技术引进和技术效仿的时候, 创新意识就比较薄弱, 更何谈创新思想。没有了创新思想, 突破性技术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因此, 创新意识薄弱是企业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重要阻碍。

(三) 突破性技术创新风险大

与渐进性技术创新相比, 突破性技术创新具有技术、市场、组织和资源四个方面的不确定性, 这四方面的高度不确定性导致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而企业的决策者在做资源投入、市场选择等方面的决策时, 往往首要考虑的就是风险问题。不论是决策者本身还是企业都习惯于规避风险, 保证稳定的收入, 这无疑加大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难度, 导致许多的企业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风险性而选择渐进性技术创新。

(四) 缺乏高水平管理人才

突破性技术创新与渐进性技术创新大有不同, 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技术的飞跃上, 也体现在创新流程、创新来源以及创新管理等很多方面。企业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 更要吸收企业外部的知识, 这是对传统的创新管理的一大挑战。企业只有拥有高水平的管理人才, 才能将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出色的完成, 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 缺乏高水平管理人才也是阻碍企业通过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五) 缺乏转化核心竞争力的意识

有些企业具有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意识, 也拥有强大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能够完整的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 形成产品投放市场。但他们只重视产品的收益情况, 认为产品的竞争力才是保持企业市场地位、市场份额的关键, 忽略了企业中管理、文化、制度等其他方面的培养。这样的企业即使有了先进的技术水平、高技术含量的产品, 他们缺乏转化核心竞争力的意识, 不将这些优势和成果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从而只能保持短时间内的领先地位, 无法长期生存于竞争当中。

三、突破性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 政府方面

1. 完善市场经济与市场管理。

健康的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前提, 因此政府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尊重市场自我调节的同时, 还要加强市场监督, 打击垄断, 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环境, 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 有利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和创新的发展。

2. 加强科研机构建设。

一方面, 突破性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科研能力的支持, 而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科研水平往往达不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要求, 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科研机构以及高校的建设, 就是培养技术、管理方面的高水平人才, 来支持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 经常会请高校为其进行人才培养或提供管理者及员工的培训, 这也是科研机构给予企业帮助的一条途径, 政府加强对科研机构的建设, 加大对其投入和管理, 也是间接地帮助企业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3. 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1) 采购政策。政府可以对企业实行政府采购政策, 通过采购数量及价格帮助企业降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风险性, 还可以通过预付定金的方式来帮助企业解决一部分资金投入的问题。资金和销售是企业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有了政府采购政策的支持, 企业规避了一部分风险, 就会增加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信心。 (2) 人才政策。政府可以通过改革人事制度和调节收入分配等人才政策形成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这样既提高了人才的积极性, 又能够让人才产生浓厚的社会影响, 以此来帮助企业发现、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企业注入新的元素。 (3) 融资政策。融资体系的不完善, 是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障碍, 如果政府不加强对融资政策的重视, 就会导致融资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政府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完善金融市场等途径来完善融资政策, 为企业解决资金的问题。

(二) 企业方面

1. 培育创新型企业文化。

培育先进的创新型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渠道就是加强员工的培训, 企业通过各种不同的培训方式, 将新的观念、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企业的员工, 加强员工的理论知识来帮助实践经验的提高。在企业内部建立学习型组织, 注重培养企业内部的学习气氛, 持续地将学习观念和学习意识渗透到企业内部, 加强学习交流和信息的传递, 这样不断地学习和交流有助于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热情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2. 建立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企业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在一定的环境和制度下进行, 企业不仅要形成有效的激励制度来鼓励突破性技术创新, 也要不断地为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加强管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 制定适合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管理机制, 形成适合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渐进性技术创新双管齐下的组织模式和制度, 提高企业的技术能力, 加强组织模式的柔性, 使推动企业生存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迅速建立和完善, 帮助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 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3. 善于发现外部资源。

企业要想不断地发展成长, 一方面要实行内部开发来不断地获取资源, 整合加以利用;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发掘企业外部的可利用资源, 帮助企业完成各种活动。对外部资源的利用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吞并、收购等方式来扩散延伸企业各方面的能力;另一种是寻找合作伙伴, 通过技术合作或资源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或产品开发, 这样既加强了技术方面的能力, 又节省了研发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4. 及时识别和转化核心竞争力。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这些竞争优势可能体现在产品、市场、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如果企业不及时地将这些竞争优势识别出来并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们很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市场的变化而消失, 如果企业能够及时识别这些竞争优势, 通过有效地管理手段, 将其沉淀积累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来帮助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这些竞争优势就不会衰退, 他们会存在于企业内部, 持续的帮助企业发展。

5. 积极实行人才发展储备战略。

人才的储备, 最重要的是对人才的保留, 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广泛挖掘人才, 又费尽心思对其进行培训, 如果不能将其留住为自己企业服务, 就是为其他企业铺路。对人才的保留, 不能仅仅依靠激励措施和奖励制度这些硬性的规定, 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 营造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 这些都是保留员工的方法。他们能够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企业只有保留了好的人才, 才能应对各种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付玉秀, 张洪石.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界定与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3) .

[2]王林, 唐晓东.论企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风险管理[J].经济师, 2004 (1) .

突破性创新 篇8

运用新型组织模式

传统的组织模式不适合突破性创新, 目前能在突破性创新方面发挥优势的组织结构是新型创业小组。新型创业小组是一些大企业如3M、诺基亚、IBM等探索的一种适合突破性创新的组织形式, 它是相对独立于企业母体的法人组织, 不仅负责科研, 而且兼顾市场, 一切创新成果都要拿到市场上进行检验。新型创业小组虽然独立于企业的原有机构, 但是企业对其运作提供资金支持, 所以一旦有新的突破性技术, 企业根据控股权可享有优先选择的权利。企业可根据其总体发展战略, 作出项目处理的决定———或继续在内部孵化, 以期将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或将项目推向风险投资市场或直接变卖。若决定在企业内部孵化, 企业便会进一步给予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支持。当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 也可采取合作或战略联盟的方式分担风险, 产品生产出来后由小组成员进行市场推广。项目成功商业化后, 企业和小组成员按照契约的规定分成, 并将分成部分作为收入或进行滚动开发, 为创业小组的新项目提供资金。而对剩余资金, 新型创业小组拥有绝对控制权。

新型创业小组的优势主要是:

1.克服了传统组织缺乏激励的弊端。新型创业小组项目研制成功后的收入可以分成, 还拥有剩余索取权, 这样就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使创新更有效率。

2.解决沉没成本带来的战略转型困难。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大企业由于沉没成本大而导致突破性创新动机不强, 而新型创业小组既可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关系, 从母体企业获得资源支持, 又可不受母体企业沉没成本和核心能力的刚性影响, 以局部的自主性避免整体的组织僵化。

3.可吸收外部资金。突破性创新需要大量资金, 由一家企业对突破性创新项目进行投资, 风险较大, 而吸收外部资金可降低风险。新型创业小组相对于独立的法人资格, 不仅保障了它在某种程度上可自主决策, 而且在项目转化阶段可联合外界其他机构共同对项目进行投资。

建立新产品核心开发团队

新产品开发能否实现,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一支高效、团结的团队。在传统的新产品开发管理中, 研发过程一般是由每个职能部门按照顺序参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部门提出对产品的要求, 并将要求反馈到技术部;技术部门准备说明书、开始设计产品, 再将新的设计传到生产制造部门;产品生产出来后, 由销售部门进行销售。这种方法最大的缺陷在于: (1) 营销部门提出的建议都是来自已有市场的调研活动或主流用户的要求, 不适应突破性创新; (2) 技术人员局限在实验室中, 远离市场, 不能更多地听取领先用户的声音; (3) 每个部门为了获得好的绩效表现, 都会努力使本部门的工作做到最好, 但组织目标与部门目标往往有时不一致。

相对于小企业, 主导企业虽拥有资源和规模经济的优势, 但同时也更容易形成组织僵化, 层级较多, 不利于部门之间的沟通, 因此主导企业应建立核心开发团队。核心开发团队一般包括五六个到八九个不同专长的人员和一个领导者。团队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各自负责一个方面, 所有团队成员都是平等的, 没有哪个职能比其他职能更特别。在核心开发团队中, 不仅有各个职能部门的专家, 而且还有领先用户和供应商;每个人都有一个目标———把产品尽快送到用户手中。团队的各个职能部门的专家很少关注他们所代表的部门利益, 而更多的从事有助于项目最终成功的活动。他们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工作, 而是更强调作为一个团队来工作。核心开发团队与传统的项目开发组织不同, 他们直接对项目的成功负责, 这使得他们的决策更贴近于行动, 在确定了某项技术可能成为突破性技术后, 团队成员与领先用户、供应商共同设计, 进行不断的试错和完善, 最终推向市场。

核心开发团队的主要特征是:

1.有效的交流。突破性技术作为新技术, 不为现有主流用户所认可, 要想成功实现产品开发, 就要求开发人员不仅在内部进行有效沟通, 而且还要与市场、领先用户、供应商交流。只有不断的沟通、试错才能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2.项目主管能够协调大量活动。核心团队中的项目主管应由企业中职位较高的行政人员担任, 这样他们在新产品开发中, 更有能力和威望去推动项目的实现, 同时获得项目组成员的尊重。并且, 他们更容易获得资源和人力, 能够保障开发周期不会因资源的限制而延长, 能有足够的动力去克服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障碍。

3.领先用户和供应商的参与。领先用户是指那些在同一市场上虽然对某一产品与普通用户有相同需求, 但是这种需求比普通用户早几个月或几年, 并且期望从中得到较多好处的用户。领先用户通常能识别新产品的最佳性能和最基本的服务需求。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 用户参与并对设计提出建议, 可帮助企业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 与研究人员一起进行产品开发, 还可挖掘用户自己也未意识到的潜在需求。供应商与领先用户参与的逻辑是一样的, 研究证明, 供应商可能会提供一种更节约成本的方法, 或缩短开发周期。许多企业通过引入供应商参与产品研发工作, 用更短的时间、更低的成本研制出了更高质量的产品。例如, 波音公司“777”开发团队邀请用户和供应商参与开发工作, 从而确保设计出的飞机具有更好的性能和舒适性。

4.由多职能部门专家组成。传统的产品开发管理往往使得市场营销、研发和生产等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而由多职能部门专家组成的团队能够为产品开发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知识平台, 有利于各种想法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不同职能部门的专家通常阅读大量的杂志、参加专门的会议, 在本领域有较高的造诣。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出现冲突时, 不同思想的碰撞往往产生创新的火花。

实现企业内外部知识的融合

企业是知识的集成体, 其核心内容是生产知识和知识的载体 (产品等) , 是不断创造、维护和利用知识的动态过程。企业的创新活动表现为知识的积累、整合、创造和应用。突破性创新之所以复杂,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需要企业掌握大量的知识, 不仅是企业内部的, 还有企业外部的。企业应建立一种吸收、消化、处理各方面知识的有效机制, 即实现知识的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包括企业内部与外部、也包括企业之间的知识融合。

知识有显性与隐性之分。显性知识是指可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和存储的知识, 也称之为可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则因为其包含经验、技巧、诀窍等, 很难用编码的形式表达、交流和存储, 只能靠实践和体验来获得。

对于渐进性创新来说, 主流用户通过接触产品的显性知识, 再结合实际使用, 会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企业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了解用户的需求, 并结合自身的技术发展来进行创新活动。对了解到的知识进行隐性和显性的转换, 逐步形成具体的研发内容和结果, 形成新的产品或服务知识, 再投入市场。

相对于渐进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具有关于市场的隐性知识所占比重更大的特点。突破性创新不仅要考虑主流用户的需求, 还要深度挖掘潜在用户的隐性知识, 因为许多用户还未意识到有这方面的需求, 这时企业就要与用户尤其是领先用户密切沟通。当然, 并非所有的沟通都会使突破性创新产品研发成功和形成新市场, 但深入的沟通可为知识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提供基础。在与领先用户合作的过程中, 领先用户有时不能明确说出自己的隐性知识, 这时需要研发人员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企业可制作一些模型, 让领先用户试用, 然后再进行修正、调整、开发, 以挖掘他们的隐性知识。企业不仅要与领先用户进行知识交换, 而且要积极吸收外部的新知识, 例如其他行业的技术成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成果、供应商和技术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的创新成果, 并将这些知识进行筛选, 纳入企业知识库, 同时对现有知识库进行更新、整理和重构, 摒弃旧知识、补充新知识。

进行更有效的组织学习

突破性创新虽然引进了大量的新知识和资源, 但是由于这些知识和资源可能具有破坏性, 因此现有的组织结构和组织学习模式往往不适应突破性创新的要求。例如, 便携式注射对于原来的针剂式注射是一项破坏性的技术, 它增加了电子仪器感应设备, 可使患者通过简单调节电子设备控制来适量、适时注射。而针剂注射技术知识简单的机械原理, 不需要复杂的部门进行研发, 这样原来的研发组织结构不可能支持便携式注射技术的研发, 而后者则需建立更复杂的电子仪器测试部门。由于突破性创新与现有组织框架存在冲突, 因此有效的组织学习就不能仅仅为了适应内部环境, 而应以打破常规的洞察力, 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 进行各种探索性的实验。

转向开放式创新模式

传统的产品研发管理往往采取封闭性创新模式, 在企业内部进行产品研发, 新产品来自企业的“内部孵化”。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的快速流动、知识的大面积扩散、风险投资市场的兴起, 使得许多成功的创新不是来自企业内部, 而是其拥有更广阔的来源。例如, 可能来自小企业的竞争者、原受聘于企业的技术人员、领先用户或其他领域的技术转移。很多大企业获得成功的创新往往来自其他人的研究发现, 因此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认为:我们正在见证一种“产品创新范式的转型”, 即企业从“封闭性创新”向“开放式创新”转变。

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 企业可利用组织内外所有有价值的创意, 同时利用内部、外部两条市场通道。企业内部的创意可通过外部渠道实现市场化, 外部的创意也可通过购买、持股、参与、沟通、模仿等方式使之内部化。例如, Merck公司的研发能力居世界领先地位, 该公司也一直为其拥有大量的内部研发投资而自豪。但该公司在2000年的年度报告中指出, 在世界生物医学研究成果中, 该公司仅占1%, 为了获得剩下的99%, 公司要求内部研究人员在其研究领域建立虚拟实验室。这意味着科研人员不再是仅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搞创造, 而是要与其他成果斐然的实验室建立联系, 而不管这些实验室的地理位置和组织归属。

开放式创新模式相对于突破性创新模式的优势是:

1.降低开发的风险。突破性技术由于是开辟原来不存在的市场, 所以风险较大。而开放式创新可采取与外部实验室合作开发的方式、采取风险投资的方式投资于技术创新活跃的小企业, 或采取技术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 降低市场开发的风险。

2.更有利于取得创新成果。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中, 组织的边界是虚拟的。在风险投资、技术转让和收购等市场行为下, 组织内外部的技术创新层出不穷。组织内外部的机构可共同分享创新成果, 使创新成果更有可能为市场所接受, 创新行为也可大大得到鼓励和支持, 由此形成了正反馈的效应, 有助于更多创新成果出现。

突破性创新 篇9

开放式创新是企业基于对跨组织边界的知识流动进行有目的性管理的一种分布式创新过程,并采取获利的或非获利机制建立面向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1]。基于知识流动方向的不同,开放式创新划分为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2]。其中,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是企业成为其他组织知识源,有目的地将外部探索与企业能力与资源相结合,通过开源、共享研发平台、出售和捐赠互补资源等方式,将内部有价值的知识输出到组织外部,由外部组织进行或各方结合自身优势联合进行应用及商业化的创新过程[3]。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之间并非进行着简单的沟通与互动,而是在既有知识基础上与外部创新主体进行深层次的知识交互,联合创造与获取知识价值。例如,在获得的各项专利中,英特尔向500所大学授权或转让技术,并通过全球服务部门向客户分享了众多研发成果,向大约1 000家企业提供了超过40亿美元的投资;摩托罗拉公司的蜂窝式电话技术外部开发价值每年可以获得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收益[4]。

开放式创新被认为是当今时代企业从技术中创造与获取利润的新的必要条件,甚至被认为是产业创新的一种新范式。虽然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但是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有待深化,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研究亟待推进[5]。此外,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总是嵌入在特定外部环境以及组织内部情境中。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学者们对外部特定环境带来的相关机会或限制作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对于企业组织结构、制度、文化等内部情境因素对企业创新以及开放式创新作用效应的影响还未有充分的理论认识与实证检验。研究包含决策中心性、规范化、联通性的组织协作机制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仅可以深层次揭示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形成机理,同时有利于推动组织理论、开放式创新以及技术创新理论间的融合。

基于此,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引入决策中心性、规范化、联通性三类组织协作机制,实证研究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及其组织条件。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影响与作用

相对于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是基于不同创新主体间的合作与交互,在创新全过程中开放程度更高、组织形式更灵活、创新主体更为分散与广泛的一种创新模式。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始于决策者心智模式的改变,在企业中构建形成重视外部能力和Know-how(机理性知识)的创新文化,会对企业的价值、激励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沟通平台、项目决策准则、供应商评估机制等各方面产生作用[6]。基于Henderson等的创新分类[7],本文认为突破性创新由不连续性创新构成,是一种突破乃至颠覆核心理念、概念或模块的创新,形成了包含全新架构知识、系统连接关系和元件的创新技术、产品、服务或工艺。在本文,突破性创新并非仅仅局限于行业中首次出现的技术变革或者是具有重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变革,而将企业自身技术或产品轨迹突破以及行业技术壁垒突破,并带来影响力的创新也纳入突破性创新范畴[8]。通常而言,突破性创新的形成过程具有高不确定性、偶发性以及探索性特征,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获取竞争优势以及实现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为取得突破性创新,企业通常需要重构相关能力及技能,以及动用额外资源去吸收新技术、创造新市场乃至开发全新的能力[9]。

基于已有文献,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效应、创新联盟以及知识外部性。首先,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采用技术许可、特许经营、外包服务等各种新型商业模式,最大程度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降低内部R&D成本以及促进内部研发资源利用效率提升[10]。企业通过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不仅可以利用外部创新主体的力量直接获取突破性创新技术或产品,同时由于外部创新组织的引入也会引发竞争机制,有助于在组织内部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促进突破性概念、创意、技术以及产品的涌现。其次,从战略角度,企业将内部创新资源向外部公布及共享,有利于调配以及获得外部更多优质创新资源,形成深度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行业关键技术突破。并且,通过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企业不仅可以将其内部技术标准上升为产业标准或者获取更多外部技术,同时能够更好地发现及产生新的商业机会和增长路径。比如,2014年6月12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宣布开放特斯拉全部专利。特斯拉公司鼓励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来关注、使用以及进一步开发特斯拉的专利技术,其核心目的在于形成以特斯拉既有电动车电池技术路径为基准的行业标准,并发挥供应商、生产商等各类外部知识源的创新能力共同推动电动车电池关键技术的突破,扩大公司绿色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与市场空间。再者,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突破了传统企业构建创新网络、获取创新价值的封闭式方式,使得企业与外部知识的连接更加自如与系统。这不仅会推动内外部知识的生产与共享,同时也会推动知识在网络、行业、地区之间的扩散、模仿、示范以及产生竞争效应,即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外部性[11],其中可能的知识扩散机制包括竞争对手的监控以及模仿、专利或者科学论文的检阅、新创企业或者高素质劳动者的移动等。虽然一些学者,如Arora等[12]认为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容易带来内部核心知识泄露风险,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在知识外部性作用下,行业内的技术变动更为频繁与剧烈,企业现有的技术轨道以及知识基础价值容易遭受破,从而推动企业在突破性创新上的投资。在相关实证研究方面,Lichtenthaler[13]发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绩效有着积极正向的促进作用,技术震荡性、技术市场交易速率以及技术竞争强度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企业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Boudreau[14]基于掌上电脑开发商的面板数据,证实了授权外部主体使用研发平台和共享研发平台这两种开放方式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H1: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组织协作机制的影响与作用

组织协作机制包括正式层级结构与非正式社会关联,其实质是通过相关制度安排,将关键资源以及相关联部门整合起来,以更好地推进创新[15]。虽然已有文献通过实证方法研究了组织协作机制对企业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直接影响作用,但是还未有文献实证研究组织协作机制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调节效应。企业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涉及知识搜寻与整合、知识转移、知识应用以及知识商业化等一系列行为与过程,必然会与组织协作机制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对企业获取突破性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2.2.1 正式层级结构的直接影响与调节作用

正式层级结构是组织中的权利安排与管理流程。本文探讨正式层级结构的两类要素:决策中心性与规范化[15]。

(1)决策中心性,指组织中权利与决策的运行轨迹以及组织决策的集中程度[16]。一些学者认为,决策中心性较高的企业通常会限制内部成员之间的沟通渠道以及员工自主行为[17],从而降低从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有价值的想法以及知识的可能性、数量以及质量。Jansen等[15]进一步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决策中心性对探索性创新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

然而,具有高决策中心性的企业能够更好地促进内部信息高密度快速流动、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以及重构创新能力[18],有助于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间更有效率地开展知识交互与合作,提升知识转移及应用成效。从组织内部来看,在一个具有高度决策中心性特征的企业中,管理者能够更好地控制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团队等成员之间的沟通及相关行动,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竞争对手获取相关项目信息或知识,有利于企业实施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从组织外部来看,决策中心性较高的企业能够更高效地评估新技术、设计合同和提高项目收益,能够构建更为宽广的外部合作联盟,有效评估并及时、迅速把握外部创新机会,抢占技术先机,促进知识在合作成员间的分享、转移及应用,进而能够在与外部创新主体合作中获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Cardinal[17]的研究表明,在制药产业,决策中心性促进了企业对相关外部知识源的探索,能够带来内部医药突破性产品开发能力的增强。按照理性与开放视角下组织观的观点,理性组织强调了内部层级、结构、规范性与领导者权威,而开放组织则强调了组织与外界的相互依赖关系及进化能力[19]。决策中心性高的组织在层级结构上更为规范与正式,其与外界环境的互动融合过程更能缓解外部环境的动荡性对组织内部的冲击,进而使得组织能够持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知识与物质的交换,充分发挥外部环境的多样性对组织进化的作用[19]。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2a:决策中心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直接的负向影响。

H2b:决策中心性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2)规范化,是指规则、程序、命令以及沟通的书面化程度。组织规范化体现为相关知识库、制度及流程建设。第一,通过工作手册、数据库以及专利等方式积累、编码以及存储个体或组织的分散的知识;第二,通过制度建设规范员工个体的相关工作行为;第三,通过建立稳健的结构、系统及流程(例如新产品开发团队和正式的产品-规划流程),使得员工个体的投入转化为稳定的创新成果产出,避免出现高不确定风险[20]。研究表明,规范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程序及规则的制定减少不必要的变化及震荡,促进针对既有技术路径提升的相关建议,实现产出的渐进性提升[21]。规范化越高的企业为员工行为提供了更为标准、成熟的工作框架,限制了个体开展探索性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此外,对于规则以及程序的高度依赖也阻碍了员工进行积极试错以及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特别努力,降低了行为个体偏离结构化行为的可能性,因而不利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形成。

一些研究认为,规范化程度高的企业容易使组织内部形成“非此处研发(Not-Invented-Here)”的态度,阻碍及排斥与外部创新主体合作以及交互作用[6]。然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下,企业将内部知识转移至外部组织进行应用与商业化,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依赖于专利、技术规范、标准等编码化数据库以及稳健的结构、系统及流程。规范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规避在知识外部转移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知识泄露等各类不确定性风险,使得企业能够更快地向外部知识接受方转让技术以及输出知识。此外,从交易成本角度出发,组织规范性程度越高,通常组织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搜寻、协商、决策、形成契约、监督与执行的机制和程序越健全、完备与书面化[22],均有利于避免在知识外部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理性缺失与机会主义风险,降低事前和事后交易成本,增强企业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3a:规范化对于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直接的负向影响。

H3b:规范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2.2.2 非正式社会关联的直接影响与调节作用

非正式社会关联强调个体成员之间的连接及社会关系,是成员间自愿形成的一种个体间联接模式[15]。本文采取社会关系的结构化维度要素———联通性,来表征部门间非正式管理的总体特征。根据Henderson等[23]的研究,部门管理者或研究人员通常是“构件知识(Component Knowledge)”的存储体(例如,在生物制药产业,关于特定技术领域或者疾病领域的知识),而模块知识(Architectural Knowledge)(例如,在生物制药产业,整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以处理特定疾病的知识)则更多地存储于部门间非正式沟通渠道中。联通性发挥着“沟通过滤器”的作用,有助于打破与降低谷仓效应(Silo Effect)[24]亦认为将不同的想法通过非常规方式结合起来对于多样化创意产生以及突破性创新非常重要。

演化视角下,创新所需的知识通常在组织内非均匀分布,组织知识发展具有惯例、路径依赖性以及组织学习等3个特征,使得创新具有路径依赖性、积累性以及多样性特征。联通性使得企业在创新活动中能够选择多样化知识进行组合,进而带来差异化的创新绩效。高联通性提高了组织内部非正式“大厅交谈”(Hall Talk)的可能性与频率,员工之间的信任与知识分享程度通常较高,有助于推动相关合作项目的实施。此外,基于社会资本以及社会网络理论,高联通性有利于推动不同个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及不同类型知识网络之间的连接,有效促进信息和机理性知识的分享,进而充分实现知识的内在价值以及形成竞争优势[25],有利于企业获取与把握更多面向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合作机会、资源与技能,增强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正向促进效应。

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4a:联通性对于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

H4b:联通性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起正向调节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3 变量测量、数据与检验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收集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我国华南地区的企业,主要通过4种途径获取问卷数据:一是对华南地区某商学院在读MBA、EMBA企业高层现场发放问卷;二是依托熟人关系,与企业负责人联系并经对方同意后,以Email或邮寄形式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三是借助广东省第一届、第二届院线提升计划培训会现场对与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四是通过广东省科技厅及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通过4种途径共计发放650份问卷,回收340份,回收率为52%。结合反向题及问卷填写时间的判断,剔除无效问卷23份,最后得有效问卷317份,有效率为93%。对问卷客观题简单统计,发现企业的基本特征为:(1)从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有149家,占比47.0%;国有企业有75家,占比23.7%;三资企业有72家,占比22.7%;其他有21家,占比6.6%。(2)从所属行业来看,信息技术、电信类、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类有181家,占比57.1%;化工、纺织、传统制造业有71家,占比22.4%;服务业有35家,占比11.0%;其他有30家,占比9.5%。(3)从企业规模来看,100人以下的企业有51家,占比16.1%;100~500人的企业有133家,占比41.9%;500~2 000人的家企业有69家,占比21.8%;2 000人以上企业有64家,占比20.2%。

3.2 变量测量

对于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的测量,参考Sisodiya等[26]、Lichtenthaler[13]等学者的研究成果,采用“回译法”以保证量表准确性,共有4个题项。基于林春培[27]等学者的研究,形成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测量量表,共有5个题项。组织协作机制所采取的相关量表为成熟量表,其中,决策中心性主要来源于Hage等[16]的量表,共有5个题项;规范化量表主要来自Desphandé等[28]的量表,共有4个题项;联通性量表主要来自Jaworski等[29]的量表,共有4个题项。在形成最终调查问卷之前,我们对企业员工及MBA进行了结构化访谈、小规模预试,并邀请技术领域的教授及博士对问卷进行修订与完善,以保证措辞的清晰与准确性及量表的科学与完整性。在本研究中,我们根据回收的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剔除掉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最终得到相关变量的量表,如表1所示。此外,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选取了成立年限、企业规模、所属行业、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由于所属行业、企业性质是分类变量,因而选择了基准变量构建了虚拟变量,其中,所属行业以服务业、农业及其他行业为基准变量,划分了2个虚拟变量,分别为高科技行业(包含信息技术、电信类,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类等行业)、低科技行业(化工、纺织、传统制造业);企业性质以外资企业(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为基准变量,划分了2个虚拟变量,分别为国有企业(国有、集体类别企业)与民营企业。

3.3 量表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α系数和组合信度共同评价量表的信度。总量表的α值为0.828,且各分量表的α值均在0.7以上;变量的组合信度介于0.838~0.903之间,高于0.70的标准值。因此,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具有较好信度。本研究采用平均变异抽取量(AVE)评价量表的聚合效度。由表2可知,各变量的AVE均大于0.5。总体而言,量表的聚合效度较为理想。此外,本文的数据均来自同一受试者,因而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变异问题。为了降低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本文采用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检验的方法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首先,采用问卷基本编排法、受访者资讯匿名法(不记名)和心理隔离法收集资料;其次,以Harman单因子测试法来检验数据的同源性方法变异程度,将所有构面的变数选入因素分析中,并选定输出为一个因素,第一个因素解释率为32.428%,未占到总变异的一半,说明本文数据的同源性方法变异问题得到了良好控制;再者,从构念之间相关系数矩阵(见表3)中可以看出,构念之间并不存在较高的相关性(>0.9)。这些均意味着共同方法变异存在及对结果产生较大影响的可能性较低。

注:***表示P<0.001,**表示P<0.01,*表示P<0.05,+表示P<0.1。下同

3.4 构念区别效度

本文结合变量相关系数以及AVE值计算区别效度(Discriminant Validity)。表3列出了构念的平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表3的数值表明,AVE的平方根均大于变量间相关系数值,这表明构念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别效度。表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变量整体上正相关,且大致处于中度相关水平,适合进行回归分析。

4 实证结果

本研究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所示。统计分析显示,回归模型的VIF值均小于10,D-W值均接近于2,表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问题。M2的结果显示,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β为0.358***),因此,假设H1获得支持。此外,决策中心性、规范化、联通性对于突破性创新绩效均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β分别为-0.090**、0.183***、0.296***),因此,假设H2a、H4a获得支持,H3a未获得支持。从表4的M2、M3可以看出,决策中心性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为正向显著(β为0.077**),但规范化、联通性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为了更直观地呈现决策中心性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调节作用,本文绘制其交互效应的简单斜率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两条线交叉趋势明显,表明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对于具有高决策中心性的企业来说,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活动的增加有利于企业获取更多的突破性创新绩效。

基于表4可以发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这进一步验证了Sisodiya等[26]、张振刚等[30]等学者们的研究结论。通过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企业通过输出内部有价值的知识与外部知识源进行知识层面上的创造性积累或创造性破坏,能够带动行业相关创新主体的共同发展,对企业自身的技术进步或技术突破带来积极影响。

从表4、图2可以发现,决策中心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为正向显著。这表明,虽然决策中心性可能会限制内部成员新思想的产生,不利于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形成,然而决策中心性越高的企业,由于权力集中程度高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整合相关资源以推进引进外向型开放式创新项目的实施,减少内部组织惯性与核心刚性的影响,反而更有利于企业通过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吸收及应用外部具有破坏性以及突破性的知识和技术,获取更多突破性创新绩效。作者调研访谈发现,2005年,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公司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决策中心性较低,研发开发院的相关技术团队具有较高的自主决策权,这使得公司高层管理者虽然在2005年与上海的一家企业互动过程中识别了基因测序技术的技术与合作前景,但是由于研究开发院的相关项目团队未能摆脱封闭研发思维而坚持认为能够独立研发,致使公司错失了通过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外部创新主体合作,以取得技术突破并在基因测序技术上形成领先优势的战略机会,而公司内部研发团队至今也未突破相关核心技术。

本研究中,规范化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不支持原有负向研究假设。Zollo等[31]认为,通过书面化的规则或程序对新开发知识进行编码化,可能有利于组织复制与扩散相关探索式创新。Adler等[32]的研究表明,精心设计的规则和程序使得员工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和发挥相应的功能。Jansen等[15]的研究未发现规范化对探索性创新作用的显著性,本研究基于中国华南地区企业数据发现了规范化的正向促进作用,对Jansen等的研究作了进一步的深化。此外,规范化、联通性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原有假设未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规范化、联通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及其调节效应可能存在一个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这在Jansen等[15]的研究中亦得到了部分支持。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引入组织协作机制,对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决策中心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负向作用,但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为正向显著;规范化、联通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调节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的建议如下:

(1)积极运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与技术突破。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企业直接经济收益、技术能力、品牌影响力、降低科研经费压力、开拓新业务、行业地位等方面均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这一创新范式,与外部众多知识源打造共同的利益纽带,有效融合面向价值创造与获取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例如,达安基因公司积极建设“没有围墙的研发院”,实施了“幸福家园”的商业模式,将公司建成为资本、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跨界自由流动的开放式创新大平台,通过外向型开放式创新,为加盟伙伴输出内部标准化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与管理经验,大大缩短了技术研发、产业化与价值实现周期,获得了基因测序仪等系列突破性产品。

(2)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资源优势以及中小微企业的专业化优势,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在政府引导以及社会组织的协调下,行业龙头企业应积极依托技术、资金、市场、知识丰度与宽度优势联合风险资本、社会组织建设企业创新园、创新基地、孵化器、加速器等协同创新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项目孵化、资金扶持、技术支持、市场推广等综合性服务,构建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开放性以及合作性特征的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例如,金发科技公司在发展成为国内改性塑料行业龙头企业之后,依托技术、资本、人才、市场、管理能力及优势组建了华南先进聚合物材料创新园(占地面积30万m2),为园区中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及孵化综合服务,在为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汇聚突破性创意、概念及具体项目,将内部知识与资源快速转化为创新及商业绩效。

培养创新思维实现创新突破 篇10

而要实现思维创新, 前提是把思维定位于新的深度、广度、高度和速度。 创新思维是人的基本能力, 要创新就得有创新思维。 但创新思维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培养和提高的。 培养和提高领导创新能力的过程, 实际上也是思维的开发、训练和行为修养、实践锻炼的过程。 那么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强化问题导向。 培养创新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重视问题意识。 因为, 问题会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人们积极思维, 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快速变化是时代的特点。 每一个成功的奇迹都是不断求新、求变的结果, 多变、快变、巨变是21 世纪的主旋律。 我们在变化中寻找问题的起点, 在变化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陶行知说,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大科学家玻尔也说, “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 去发现知识, 去实验, 去观察。 ”由此, 我们不难体会到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密切关系, 应该说, 任何创新都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问题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看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才能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2.树立明确目标。 发现和确认问题后, 我们的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 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任何创新活动, 都是和目标分不开的, 也是为追求一定目标而展开的。目标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之分。长远目标, 能激发我们恒久的创造和探索热情, 为创新提供经久不衰的动机和动力;近期目标, 则能激发起人们进行创新的冲刺和冲动, 并对领导创新产生思维“聚焦”的作用。

有些人主观上却缺乏开拓精神,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或固步自封、自我感觉良好, 不想再创新优势, 攀登新高峰, 仍然停留在“不求上进、但求安稳、得过且过”的心理状态中, 即使口头上喊着创新, 也是漫无目标的创新, 这无异于浪费时间和生命。 因此, 在创新过程中, 务必要把握住创新的目标, 在失败中寻求成功的动力, 在挫折中磨励自己的意志, 始终如一地沿着目标奋斗,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调动创新欲望。 实现创新目标的动力, 来自于一定的压力和欲望。 一个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没有创新欲望的人, 不可能追求创新, 也不会有所创新。 一个人有欲望, 才会有朝气, 才会积极主动, 才会有创新的行动。 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心中往往充满强烈的进取欲望, 而决不甘居人后。 法国统帅拿破仑曾说过,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 不是一个好士兵。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 人按兴趣做事, 能够发挥潜能80%~90%, 注意力高度集中, 长时间不疲劳。 广泛的兴趣, 能使人们接触和注意多方面事物, 获得广博的知识, 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眼界, 从而强烈地吸引人们去不断开拓和创造。

4.塑造良好心态。 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需要培养广泛而持久的兴奋和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心态决定命运, 有积极的心态才有积极的人生。 良好的心理状态, 不仅是创新活动正常开展的保证, 而且对人的一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消极的心态会抑制人的聪明才智, 长期的消极心理还会形成浓重的心理阴影, 产生更大的心理障碍, 影响创新目标的实现和规划的落实。 在创新过程中, 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在创新过程中, 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努力做到:不为功利所动心, 不为挫折所折腰, 不为困难所吓倒, 不为压力所屈服, 始终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宠辱不惊, 真正成为工作和生活中的强者。 在创新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逆境和困难。 逆境并不可怕, 只要有一颗不可战胜的心, 我们就能战胜逆境, 赢得胜利。

5.注重知识积累。 创新是以渊博知识为源泉的。 一个不学无术、孤陋寡闻的人难以对各类问题有什么高见。 所以, 广博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厚积才能薄发。 知识积累越丰富, 创新的成功率就会越高;理论根基越深厚, 创新的思路就会越清晰。 如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本领恐慌”, 老老实实多学习, 既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恶补” 与本职工作有关的基础知识, 又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 “快充” 与实际工作有关的新技能”。 纵观历史, 凡是有作为的先哲伟人、巨匠大家, 几乎无一不是博览群书、学富五车、通晓古今、才识渊博者。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在其所著《领导者》一书中, 考察分析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在内的许多杰出政治家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酷爱学习, 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人之所以聪慧练达, 知识渊博, 也是通过不懈的学习获得的。要养成酷爱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才能不断夯实创新的知识基础。

6.讲究创新方法。 要创新, 必须懂得创新的方法和艺术。否则, 辛苦劳累, 还不会有效果。 创新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遇到困难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缺少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用的不是找借口, 遇见问题绕道走, 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怕的不是困难, 而是在困难面前缩着头, 缺少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任何问题、任何困难, 就不成为问题和困难了。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有些人面对复杂局面和遇到复杂问题, 总习惯于将它想象得很难解决。 实际上, 并不是所有复杂问题都难以解决, 也不是所有难以解决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 复杂的不是问题, 而是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7.善于运用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什么都重要, 它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想象力对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想象力的重要。 古今中外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思想家、艺术家, 都具有丰富想象力。 很多伟大科学理论、发明创造都萌芽于想象。

当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牛顿悟出了万有引力;当蒸汽把壶盖吹起来了, 瓦特悟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新动力;当莱特兄弟梦想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 他们的飞机实现了人类飞翔的梦想。人的想象力需要培养, 想象力是人与生俱来的。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 搞得不好, 想象力会被扼杀;搞得好才会成为爱因斯坦那样有创新能力的人。

8.培养坚强意志。 在日常的、常规活动中, 意志和毅力因素表现得并不明显;但在创新活动中, 目标和方向性表现得异常强烈、鲜明, 没有它, 艰巨复杂的创新活动往往难以维持和进行下去;没有它, 宏伟的创新事业也难有成就和难以成功。

创新就是从无到有的突破, 就是我们过去没有的、过去不知道的、或者过去知道但不会做的, 现在通过探索把这些工作干上去了。 面临21 世纪的快速发展, 我们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断创新突破, 创新思维非常重要。 当下“十二五”收官, “十三五”开局, 我们国家正在转型跨越的征程中, 我们所面临的困局, 需要不断地创新突破才能实现真正的赶超。 21世纪竞争的实质是创新竞争, 不仅激烈而且残酷。 “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唯有创新才能不断突破发展。

摘要:新的发展要有新的思路, 而新的思路来源于思维的不断创新。创新思维是人的基本能力, 但创新思维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 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逐步培养和提高的。我们可以通过强化问题导向、树立明确目标、调动创新欲望、塑造良好心态、注重知识积累、讲究创新方法、善于运用想象力、培养坚强意志来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思维创新,问题导向,创新欲望,创新方法,培养坚强意志

参考文献

[1]王鸿生.世界科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

[2]天津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创新与发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创新体制 突破发展 篇11

在不断的改革创新实践中,我市经济总量和投资总量大幅增长,开始进入较快发展时期。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74.04亿元,增长1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4.65亿元,增长23.6%;财政收入提前3年实现“十一五”翻番目标,总收入达到14.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82亿元,分别增长30.9%、3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1元,分别增长20.5%和29.8%。

当前,商洛市需要通过体制创新解决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投资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保障尚不尽人意。二是科技力量薄弱。三是人才相对匮乏。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五是开发与保护矛盾比较突出。

一、通过体制创新,适应宏观政策调整要求,继续推动矿产建材主导产业加快发展

2008年,全市矿产建材产业增加值达到11亿元,占五大产业增加值的28%,矿产产业的支柱地位日益显现。要按照“抓大限小,扶优扶强”的思路,推动矿产业由传统的采掘业向深加工延伸,由以采选为主向采选—深加工一体化开发转变,提高资源就地转化利用率,推动矿产建材产业由散、小、弱生产向集约化开发转变,构筑商洛新材料工业链。

二、通过体制创新,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和投资环境,营造良好的突破发展氛围

首先,要加强项目策划,完善项目工作“四个一”机制,即:建立项目生成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强化项目推进机制;落实工作激励机制。

其次,要加强招商引资,打造优质投资环境。管理部门要严格推行外商投资“一站式”服务工作机构或政务中心,推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政务公开、责任追究等制度,增强服务意识,规范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对投资环境进行多时段、全方位动态管理,培育和建立投资环境管理长效机制。

三、通过体制创新,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使科技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力量

一是组建产学研结合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技术联盟,培育和聚集研究创新力量。围绕提高品质、培育品牌、扩大市场作文章,推进绿色特色产业发展。二是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创新专项,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解决产业发展的重点技术难题。三是支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把创新的成果变成新的产业。四是支持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园或科技示范园。

四、通过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兴市”战略

一是综合利用政策、资金、激励等方面的优势,吸引高层次人才、优势产业人才和特色经济人才。二是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激发人才活力的分配激励机制。三是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人才评价使用机制。四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

五、通过体制创新,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引导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要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二是要全力抓好企业家培训工作,着力打造一流的企业家队伍。三是要加强银企合作,缓解企业贷款难问题,切实发挥新成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平台的作用。四是要全力推进“扶小工程”,选择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壮大总量、积攒后劲。五是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扩充非公有制经济总量。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工作,以创业促就业工作。

六、通过体制创新,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商洛

要坚持“生态立市”理念,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发节约并

重,合理开发各类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突破性创新 篇12

一、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发展历史长, 产业成熟度较高

株洲素有“中国电力机车摇篮”之称, 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 拥有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最大的机车车辆制造企业-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公司,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最大的研发中心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和变压器方面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和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最大的敞车制造企业长江车辆株洲分公司4大主机企业, 以及联诚集团、九方装备、日望精工等实力雄厚的配套企业160余家, 覆盖机械加工、电子电气、电机、有色金属等20余个配套行业, 以南车物流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及物流配套区正在建设中。

(二)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智力成果多, 产业竞争力较强

一是拥有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拥有3家国家级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际级重点实验室、6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中心和2名工程院院士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领域仅有两名院士) 牵头, 140多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组成的高技术专业人才研发团队。二是拥有一定的行业标准话语权。到目前为止, 株洲已制定该产业领域国际标准6项、国内标准92项、行业标准166项, 正在主持7项、参与38项国际标准的制定。三是拥有先进的装备制造技术。在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等领域掌握了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2013年, 株洲市共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类的技术专利427项。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是世界上唯一研制基于超级电容储存电能技术作为主动力能源的“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制造商, 掌握了世界高端A型地铁车辆设计、制造技术和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制造技术。“轨道交通用3300V等级IGBT芯片研制及其应用”项目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 弥补国内空白, “一种直线感应电机恒转差频率矢量控制方法及系统”专利获得第十四届中国专利金奖。

(三)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品线丰富, 市场占有率高

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产品覆盖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所有领域。交流传动电力机车、铁路敞车及机车电机的实际市场占有量居全国第一;轨道交通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等技术国内领先, 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80%;轨道交通行业机电零配件产品中“株洲制造”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80%, 其中, 减振降噪产品在国内机车市场占有率达80%、客车市场占有率达60%。在电子、电机、电器等零配件产品中, 株洲总量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轨道交通城轨车辆、城际动车组、零部件、配套件等产品已经覆盖电力机车与铁路车辆所需的35%左右;交传货运重载干线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0%、25%和10%以上;国际市场方面产品覆盖了亚、欧、非、北美四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本土中小型配套企业管理不足, 创新能力缺乏

一是现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都是全球化的竞争, 这种竞争要求各参与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高性能、高附加值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及服务。而本地配套企业普遍规模偏小, 自主研发能力差, 科研投入严重不足, 工艺相对落后,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慢, 产品的质量和性能档次不高, 产能不足, 交货期不能满足主机企业需求, 跟不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步伐, 导致配套程度比较低, 配套效果不理想。二是本地配套企业自我发展意识不强, 对主机企业的依赖性太强, 多满足于现状, 转型升级的意愿不强烈, 对引进先进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持观望态度;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不高, 承接主机企业以外的业务和用户不多。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公司提供配套产品的还有本地个体加工户, 他们主要是承接主机企业或配套企业零部件的车、铣等工艺。株洲联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30亿元, 即使是这样的大企业, 70%的业务都是来自主机企业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三是产业外围的中小型配套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实行粗放式管理体制和家族式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用人机制不活, 缺乏高级管理人才。四是配套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低, 没有做到共享先进技术和设备。由于本地配套企业的配套能力不强, 导致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中高附加值的配套产品大部分外流了。

(二) 本地政府服务水平不够优, 缺乏系列政策支撑

一是没有专门机构、人员和平台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主机企业和配套企业牵线搭桥。二是没有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规划专业的园区, 影响了主机企业的发展和配套企业的进驻。目前田心高科园的规划面积和实际使用面积已基本接近,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周边基本没有空余工业用地。一些好项目大项目因为土地问题进不来或无法开工。2011年正是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好时机,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所在的田心高科园却有40多个项目急等着用地。IGBT项目是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近年来发展的一个好项目, 但是因为征地拆迁工作严重滞后, 导致厂房建设延迟, 失去了发展的好时机。三是没有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虽然株洲市近年来先后制定了一些政策, 如“5115工程”和“十百千”工程的“三特”政策等, 但没有专门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制定的政策。例如青岛市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远景规划, 共规划地铁线路10条, 总里程350多公里, 为青岛市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机遇。长春市也为发展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四是政府服务水平跟不上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株洲市没有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物流集散地, 物流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正在建设中的南车物流进度相当缓慢, 从项目开工到现在已有4年时间, 就是因为征地拆迁问题影响了供地不能及时跟上, 项目迟迟不能竣工投产。株洲市政府规划的田心大道横跨公司西门马车厂房, 将会严重影响该公司的生产组织安排。近年来, 主机企业也主动介绍一些外地配套企业来株洲建厂投资, 但大多数外来企业反映株洲引资环境不够好。

(三) 政府投资换市场的政策限制, 进一步压缩对本地的配套化采购

由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产品都是“大产品、小市场”, 消费客户是特殊的群体, 每年的订单需求都要由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来决定。各地政府在投资发展本地城轨地铁线路时, 为了带动本地产业的发展, 往往要求各投标企业必须在当地建立生产基地和在当地进行本地化配套才能取得订单。各企业从整体利益出发, 被迫按要求在当地进行投资设厂和在当地配套。如:近三年,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向株洲以外的地区投资数十亿元, 建立了沈阳、昆明、宁波、杭州、青岛、广州等生产基地。这种各地政府投资换市场的政策, 严重限制了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南车长江车辆株洲分公司对株洲本地的配套化采购需求和采购规模。此外,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和南车长江车辆株洲分公司都隶属于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公司对下属子公司或分公司生产经营具有很强的干预性, 从领导班子配备到投资决策, 从产品决策到市场份额的分配都受制于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民间资本和外资都难以进入。

三、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突破性创新的路径

(一) 大力发展基础产业, 实施突破性创新新战略

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应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 开拓海外市场, 在与国际轨道交通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发展突破性创新, 不断壮大自身实力。产业结构和关联产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产业的发展水平, 产业基础发展的好了, 整个产业才会兴兴向荣。轨道交通基础产业的突破性创新也尤为重要。株洲市政府应在财政、税收、建设用地等方面对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突破性创新发展实施多方面的政策优惠, 比如说优先配置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建设用地、减税等。

(一) 实施人才引进战略, 建立突破性创新团队

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突破性创新离不开人才, 政府和企业要不断引进各类相关的创新型人才。企业应选择自主开发和合作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来建设突破性创新团队。自主创新是内生突破性创新, 他能够帮助轨道交通企业真正掌握相关技术, 拥有属于自己的创新团队。而合作创新则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和相关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三) 营造独特的创新文化, 强化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一个企业创新文化的建设是突破性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突破性创新过程中取得的技术知识, 也会由于竞争对手的仿冒和技术人员的离职而流失, 因此, 营造独特的创新文化对于企业来说尤为重要。激励机制和奖励措施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对于那些在轨道交通突破性创新领域有一定贡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好的奖励制度能够使企业员工团结一致, 为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而努力。同时这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

(四) 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实施风险投资机制

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可以利用其区位优势来发展突破性创新之路。在长株潭范围内,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大学院校在轨道交通领域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应该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与这些大学院校展开广泛的合作, 深化突破性创新机制。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突破性创新实施风险投资机制, 一方面其产品项目可以获得资金支持和金融保障,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突破性创新的风险, 促进创新实施的动力。知识产权对于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突破性创新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果没有知识产权管理机制, 突破性创新则会因为外溢效应、模仿者等因素而导致创新动力下降。

四、总结

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想通过渐进性创新引领国际技术的难度越来越大, 而企业运用以往的知识累积进行突破性创新使得成为竞争优势, 为株洲市轨道装备产业集群提供了技术引领、世界一流发展的可能。面对外部国际环境的威胁和产业转移的机会, 加大对突破性创新这一根本路径的建设, 通过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显得格外重要。结合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 研究基于国际产业技术创新视角如何通过突破性创新来促进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 提升株洲市城市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傅贻忙.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突破性创新演化机制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12)

[2]肖楚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株洲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为例[J].经营管理者, 2013 (24)

上一篇:普及技术下一篇:共享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