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成功教育法

2024-05-26

初中化学成功教育法(精选9篇)

初中化学成功教育法 篇1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初中阶段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课程的创新教育,教师不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的化学知识,而应该是在以教师为主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创的和谐的民主课堂上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自发、主动地探究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敢于创新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是新的《化学课程标准》明确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把创新教育理念体现到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创造性素材, 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结合时代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使命感

当今是知识更新迅猛的信息化社会,教师要适时将与化学教学有关的最新成就“引进课堂”。如通过介绍“绿色化学”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可让学生增强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科学研究中往往是一时疏忽,就会与机会擦肩而过。在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之前,法国一化工厂将一瓶液体样品送与李比希请他给分析一下这瓶液体的组成。当时李比希并没有详细的进行分析测定,就贸然断定这瓶液体是氯化碘。后来,李比希听说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突然意识到他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草率的。他又重新化验,测定瓶中的液体的确就是溴,真是后悔莫及啊!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三、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

前人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多次或是许多次的失败中获得的。诺贝尔在研制硝化甘油的实验过程中就曾经发生过多次爆炸,他被炸伤,弟弟和四位助手都被炸死了。但是这些压力并没有把他吓倒,他依然坚持不懈。最后,他终于在不影响其他人的一个湖中的一只小船上实验成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治学时要有一种韧性和顽强的毅力。

四、教师主导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由于课程的特点,化学课堂有时会比较枯燥和抽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精心备课,挖掘素材,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化学课堂氛围,突出学生主体,消除传统上师生之间的矛盾关系,鼓励学生敢于、善于、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现师生和谐、顺畅交流,使学生能够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迸发创新的火花,从而使课堂变成高效的化学课堂、创新的化学课堂。

五、兴趣与好奇心是创新的导师

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和开始,学生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支配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所以,创新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把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放在首位。如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通过对化学趣闻逸事的学习、通过对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外活动等,让学生在体验“新”感觉、“新”发现、“新”体验的同时,养成崇尚创新、追求创新的创新意识。例如初学“盐的水解”时,教师可以“盐”为突破口,设计引言: “盐,同学们都吃过,都很熟悉,应该是天天都在吃,那它是不是属于我们在初中化学中学过的‘盐’呢?我们回忆我们做饭时经常用到的、俗名叫作‘纯碱’的那种物质,化学名称叫什么?这种物质我们平时把叫它‘碱面’‘面碱’等,说到这里哪位同学有什么问题没有?”这样,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盐”入手,让学生感到很熟悉又很“新鲜”。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那平时为什么又叫它‘碱’呢?”紧接着又把学生引向下一步: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动手做这么个小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NaAc)、醋酸铵 (NH4 Ac)、氯化铵(NH4 Cl)、氯化钠(NaCl)晶体分别投入4支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震荡试管使它们溶解后,用pH试纸分别测定其酸碱性。这样,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这种好奇心与兴趣,会使之成为稳定的、持久的创新意识的动力。

六、巧设问题情境,化“难”为“宜”

注重分析知识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问题的难度和阶梯性,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顺藤摸瓜,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如800千克含CaCO3 75%的石灰石中含Ca多少千克?这对于刚学化学计算的学生来说,确实难了些,但如果把它拆成两个题目:“800千克含CaCO3 75%的石灰石中含CaCO3 多少千克?”和“这些CaCO3 中含Ca多少千克?”,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就比较适宜了。

七、精心设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发散思维素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是要排除思维定式的干扰,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二是要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引导学生大胆求异,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回答问题。如讲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假设:当氮气不存在时,我们的地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再引导学生提出第二种假设:如果氮气变得非常活泼的话,我们的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加以肯定,并对学生的创新性回答更要加以鼓励。

八、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的“东西”

教学中我尽量多设计问题,把思考的机会留给每一位学生。课堂小结都是由几个学生来完成,但最后我都问上一句:“现在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在鼓励学生在总结本课知识点的同时,我还要想一想有没有“新”的想法,以发现和开拓学生的“新”的想法或空间。另外,章节小结我还鼓励学生撰写章节小体会。如在讲完铁的性质这一节后,鼓励学生用第一人称写法写一篇关于铁的知识小介绍或总结之类的小文章,可以不是特别完整、只要有自己的创新或独到之处就可以。学生们异常活跃,他们阅读有关资料、走访家长、到工厂去参观,写出了《铁的自述》《我就是铁》等多篇小论文。

总之,充满创新的化学课堂是信息社会迅猛发展对化学课程教育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不断创造充满创新活力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品质,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初中化学成功教育法 篇2

关键词:化学;化学史;历史唯物主义;自然科学方法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程,适当地引入化学史教学,既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的形成与发展,又能增加趣味性、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及科学态度的培养。

一、适时引入化学史教学

对初中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入门课程,教材很注重启蒙的作用。而且,初中学生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尚属少年期,一些直观的、趣味性的东西更能刺激其大脑兴奋。因此,讲授时,除了结合实验外,也只能侧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介绍,而不宜将艰深的理论引入课堂。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板着面孔讲些简单的事实,就会给学生造成错觉,认为化学不讲究道理,只是简单的词汇与事实的记忆过程,枯燥乏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若是结合课本内容,适时地引入一些化学史知识,情况将大相径庭。经过这样的教学变通,一方面,一些化学发展典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使学生认识到:许多我们现在看来很自然的并且早已作为事实接受下来的规律或结论,对当年的人们来说却是一无所知的,那是科学家们经过艰苦地探索和反复思考、严密论证、总结后才确认下来的——化学确实是一门科学。这样教学,必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二、讲授化学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意识

化学史教育,不单纯是讲一些小故事,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应适当通过一些史实的介绍,让学生领略到一些东西,对他们的思维和心理、思想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讲授化学史知识时,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到化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反过来,化学家们的发明、创造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另外,现在在课本中看来很简单的事实,在化学的发展上也许经历了几代人的奋斗。科学家们当时得出的有些结论现在看来是不完整的或是错误的,但应给学生指出,这要考虑到当时的物质条件及科学发展水平,而不能否定他们的劳动。比如:在讲解空气的组成时,我特意讲到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发现氩气的经过。雷利经过多次精密测定从空气里分离出来的氮气每升质量是1.2572g,而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每升质量是1.2505g。他没有忽视这微小的差异,而是认真查阅前人积累的资料和多次重复进行实验,终于在1894年除掉空气里的氮气和氧气以后,得到了很少量极不活泼的气体,因而命名为氩。这样的讲授不仅引人入胜、启迪思维,还可以从中学到科学方法,说明了如果没有科学的攻关精神、精确而严密的观察力、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和探讨问题的正确方法,没有敢于质疑、富于创造的精神,那么,他在科学上就不可能有所作为。这些正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关键所在。前人的劳动与成果永远给后继者以借鉴,后人正是以此为阶梯去探索和发现真理,通过这些引导性的分析,同时也会激发学生们探索研究的欲望。我在后来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能经常对一些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实验的方案与现象等提出质疑,我则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答疑或分析引导,不断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讲授化学史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在化学科学方法尚未建立之前,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一定要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依据。进行化学史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化学家不是盲目地乱撞,而是有一定的研究程序,即科研方法:观察、实验、记录、处理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用规律(结论)反过来指导进一步的实验。不一定非要学生们明白自己在受着方法论教育,但他们会觉得学习的正是化学家们当年走过的路,自己也是在研究,学生们便有了更大的主动性。这样潜移默化,学生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思维习惯,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化学作为实验科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勤于思考的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是很重要的。在学习酸碱指示剂的时候,我先讲了英国化学家波意耳因为偶然看到紫罗兰花瓣溅上酸沫变红而发现了酸碱指示剂,然后要求学习兴趣小组用花瓣自制酸碱指示剂,并提示学生:看起来波意耳是无意中注意到这一现象的,但这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贯认真观察实验的好习惯所带来的结果。从而教育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但必须细致观察、尊重事实、认真思索。在此基础上,我还设计了《“雨”落叶蓝红花开》的趣味实验,提供的物品有:白纸、1%的烧碱溶液、5%的稀硫酸和紫色石蕊试液,提问学生该在白纸上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何种物质画上花与叶,再将白纸挂在墙上,用什么物质向纸上喷洒即成?通过学生的认真思考、讨论后,当场请一位绘画基础好的同学进行演示,这样课堂上仿佛魔术般的实验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酸碱指示剂变色原理的认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初中化学创新教育杂谈 篇3

一、转变教育观念, 变注入为引导

在以往的教学中,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片面地强调教师的作用, 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 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 是典型的注入式教学, 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严重脱节。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而将学生置于被动从属地位,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不高, 学习兴趣不浓, 学习动力不强, 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机械地记忆知识。衡量教学目标与教学质量的标准就是看教师讲解了多少知识, 学生记住了多少知识, 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这种注入式教学是单向地从教师转向学生的知识传递过程, 无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将学生排除教学之处, 使教学成了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这样的教学观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要将创新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就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变注入为引导。学生有着巨大的学习潜能, 有着独特的思考方式与行为习惯, 只要我们多加诱导, 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从而真正实现现代教育理论所提倡的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更多的机会来探究知识, 实现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在教学中我们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 把学习的讲台让给学生,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课堂成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课堂。教师则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与参与者,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发表个人见解, 将学生的创新的火种点燃, 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引导学生探究,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 常有问题, 才能常有思考, 常有创新。问题是思维的开端, 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很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设置了许多探究活动与家庭小实验。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 设计一系列的科学探究课题,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前, 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来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程序是:提出猜想———制订方案———进行论证———归纳结论———评价反思。也就是说在教师设定课题后要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大胆地提出猜想, 并就此来制订实践方案, 通过实验、调查等多种渠道来进行论证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 然后对一系列的资料、实验现象等进行归纳总结, 透过表象看出本质, 总结出规律。这样的探究活动, 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 学生怀着强烈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投入到了探究活动中来, 使得学生的个性得以展现, 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挥主动性, 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与活动。如关于银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交点处的“—”, 教材的意思是“在溶液里发生了水解反应”, 就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探究问题:氢氧化银是否存在?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学习激情得以充分调动。积极地来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假设。然后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 充分利用实验室里的仪器来展开实验。学生将氢氧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互滴, 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这样一个实验现象:瞬间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是什么?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并积极地查阅资料, 请教教师, 在学生间展开积极的讨论与交流, 最后一致认为瞬间产生的白色沉淀物是氢氧化银。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 给了学生充分展现的空间,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突破教材的限制, 再次阅读文章, 更深地体会到了“我”对新家的感受及“我”和父母的关系。通过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学会自主分析问题, 探求新知, 去感受作者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 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学习语文的方法, 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大胆地进行假设, 并积极地设计方案来验证。这其间学生有了更广的思考空间, 突破常规就是一种创新, 使得学生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开展课外化学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初中化学成功教育法 篇4

蒙国靖

2014年12月22日和24日参加了横县化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听取了广西大学附中李雪琼老师的教育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掌握了新形势下的先进教育理念,对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对现代的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素质教育对教师任务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同时也为日常的教学教育工作中进一步掌握了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先进策略和方法,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落实,逐步地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地按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所教学生的全面素质。现将一些学习收获做个小结:

一、通过培训,使我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使我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心和决心。使我对教育教学理念、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课程理论和当今国外先进教育思想都有了进一步了解。我充分认识到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胜任新世纪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不断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我对教育科研和新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教科研水平和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学习和领会了教师职业修养所涵盖的内容,提高自己的事业认识,职业认同水平,增强了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重视对教材的研究是教好学生的推进素质教育关键。现在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知识考查是全方面的。作为老师,只有精通教材,认真分析教学考试大纲才能明确教学目的和方向才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取得有效的教学成绩。

三、做好考试----上课-----复习的有机统一是推行素质教育并取得有效成绩的实效所在。作为素质教育,与传统的应试教育有着天之区别。但并不意味着素质教育就没有考试了,而是考得更全、考得更全,考得更精。作为教师,在日常的考试中要注意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在培训中,李老师对过列举考试要求与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平时的复习课设计,让我大开眼界。这对平时自己随便的上课,无计划的复习有了较深的认识和收获。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作为老师是个指挥者,是指挥者要有精心的谋划,精心的设计和组织,才能把学生带上成功之路,才能给学生以真正的素质教育。

四、重视教研课改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作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课堂更丰富多彩,更充分发动学生动手自学解决问题。让学生参与中体会知识的乐趣,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并体验知识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重视教研和课改,自觉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努力学习先进的课改理验,自觉研究新课改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能注入活力,素质教育才能有质的突破。

总而言之,这次继续教育培训是十分成功的,对我来说可谓收获多多。我们要以总结经验为契机,自觉把培训中学到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立足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坚强坚实业务基础的高素质的新时代培训者,为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横县峦城镇第一初级中学

蒙国靖

浅论初中化学创新教育 篇5

一、创设情境, 培养创新意识

1. 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 不是单向交流, 而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过于拘谨的场面, 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在这个氛围里, 学生才会勇于发现问题, 敢于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他们的创新意识, 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挥。

2. 激发学生的好奇观念

好奇是创造行为的开始, 是学生探索心理的推动力, 在创造性思维中具有触发催化的作用, 从而成为学生行为的内在动力之一。爱因斯坦说过, 他没有特别的天赋, 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事物感到好奇的时候, 往往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时候。在人类认识史上, 正是个别人对事物或某种现象产生了好奇感、惊奇感, 从而导致了重大的发明创造。

3. 设计巧妙的问题情境

设疑是探索科学原理的向导, 是催生学生积极思维的源泉。科学研究、探索活动需要质疑。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高质量的质疑艺术呢?首先要分析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层次, 其次是疑问的隐蔽性和梯度。不能与结论太直接, 也不能太难, 要让学生在解疑时有一定的切入点, 顺藤摸瓜, 才能顺理成章地解决疑问。

二、诱发动机, 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屈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 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使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行为。二是要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有责任心且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创新人格。

1. 动机是创新的条件

动机往往是从“责任感”、“好奇感”那儿获得的。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 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者侯德榜出自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产生了“要创造出中国人的制碱法”的创新动机的思维, 经长期研究, 改进了索尔维制碱法, 终于制造"红三角"牌纯碱, 而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

2. 严谨是创新的作风

许多发明创造往往是在偶然的机会中, 一时疏忽, 可能会导致终生遗憾。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发现了溴, 使得化学大师李比希后悔不迭。当时, 在巴拉尔之前, 法国一家化工厂将一瓶液体送给李比希, 请他分析液体的组成。李比希没有进行详细的分析, 贸然断定瓶里的液体是氯化碘。当李比希听到巴拉尔发现溴的消息时, 马上意识到他以前对那瓶液体的判断是不妥的, 后经重新化验, 证实其中确实是溴。本来李比希是可以早几年就发现溴的, 但他的疏忽使他没能抓到这一机会。所以, 做任何事, 特别是科学研究, 必须要严谨的工作作风。

3. 顽强是创新的精神

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许多次甚至上千次失败中获得的。化学家诺贝尔的成功就是因其顽强、冒险的结果。他从小随父从事军工产品的研究, 在制酸化甘油时, 多次发生爆炸, 他本人被炸伤, 四位助手和他的小弟弟被炸死, 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市里不允许做实验, 把实验迁到湖中一只平底船上, 从而获得成功, 成了大发明家。所以, 创新必须要有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决心。科学发展史上有许多发明创新人才为此付出了生命, 才换来了创新的成果。所以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时, 可以有意识介绍这方面的知识, 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结合教材, 培养创新能力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 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的实践能力等形成创新能力。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实现的创新能力。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是要有意识让学生联想。如讲到NH3、CH4实验室制法时, 根据所用药品及反应条件让学生思考选择用以前学过的哪一套实验装置。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异想天开。如讲到氮气的结构和性质时, 假设N2不存在N≡N, N2变得活泼, 世界将会变成怎样?对于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要加以肯定, 并加鼓励。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 其主要体现在灵活性。在教学中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 学会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如Al Cl3溶液滴入Na OH溶液中和Na OH溶液滴入Al Cl3溶液中的现象是否相同, 学生往往按常规的思维考虑是一样的, 但实际上存在一个过量的问题, 产生的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再如Na投入Cu SO4溶液中, 学生通常考虑的是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 而忽略了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 它首先与水反应, 所以得不到金属铜, 而是生成Cu (OH) 2蓝色沉淀。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摭谈初中化学创新教育 篇6

一、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老师不但备课内容要有创新性, 而且在课堂上我们要结合教材的内容, 根据将要学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 通过合理计划, 创造一个和教材内容有关的环境, 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 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从而走进学习的情境中, 探究即将要学习的知识。匈牙利著名的数学家玻利亚认为:“学习过程是从行为和感知开始的, 进而发展到词语和概念, 以养成合理的思维习惯而结束”。所以说, 让学生在一个情境中, 一个场合中去经历, 去感知、认识, 他们才能真正探究到知识的真谛。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 学生就会从被动接受知识, 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寻求答案。所以, 作为初中化学老师, 要在情境教学中, 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好奇心, 才能推动他们的探究心理, 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学习“常见的盐”时, 向学生提出碳酸钠是盐, 为何又俗称纯碱呢?学生的好奇心理被调动起来了, 他们心里会出现一个问号:为什么?这时老师通过测定其水溶液的p H值, 学生就得出了结论, 并且也明确了不是所有盐的溶液都是呈现中性的。有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学生不但容易走进所学内容, 而且也没有过多的压力, 容易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点。

二、巧妙的实验设计, 让学生学会创新

化学教学中常常要涉及实验, 所以作为初中化学老师, 我们要巧妙设计实验, 让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 为解决问题, 而学会创新。实验设计需要手脑结合, 才能使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很好地培养他们各方面能力。何况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 除了实验这一方法, 其他的课堂教学很难达到。如, 学习二氧化碳的制取时, 根据课本上的说明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并用实验进行验证。但学生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 我在教学生这一节时给学生准备了大理石、纯碱、草木灰和两种酸 (稀硫酸和盐酸) 、澄清的石灰水, 并介绍了两种实验装置, 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 选择出药品的最佳组合, 并通过实验找出装置的不足之处。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 他们经过实验、讨论, 再实验、讨论, 选出最佳的药品组合和装置, 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探究性实验。这样精心设计的实验课堂, 不但调动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还培养了学生合作、团结的精神, 让他们在竞争中有了创新的动力与兴趣。

三、巧设问题,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标指出:“初中化学教学要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要围绕新课标指出的教学理念, 在具体的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创新思维。俗话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同样, 问题在化学的教学与学习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开启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问题的根源。所以,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所学内容巧设问题, 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创新。比如, 我在一次教学中拿出一支温度计, 我知道大家都用过。但是我问他们, 你们知道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该注意哪些吗?同学们都茫然地摇头。给学生抛出了这个问题, 他们的好奇心就被激发出来了, 他们的创新思维也被激活了, 这时, 一边引导他们实验, 一边让他们自己在实验中寻找答案。最后, 同学们得出了结论。这样与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问题, 不但不会让学生感到压力, 而且还能激活他们创新思维, 能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实验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论初中化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 篇7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化学书即学生的知识读本, 可让学生揭开一些神秘的化学现象和了解很多化学知识, 又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爱国主义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活教材。因而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结合有关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 全面提升学生的感情和人格, 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有机结合, 这样的教学才算成功。具体做法如下:

1. 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1) 聪明在于积累, 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 以“午夜方眠, 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 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 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 刻苦钻研, 结果发现了氧气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2) 为求真理, 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 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娃桑制取单质氟, 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很多人中毒, 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 毫不退缩。 (3) 严肃认真, 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 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 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论”。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 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 仅几毫克的差别, 别人是容易忽略的, 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 进一步地分离测量, 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像这样的范例真是不胜枚举, 化学家们辉煌的事业、卓越的贡献, 无不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和艰苦创业的献身精神, 这一切无不是他们优良品质和伟大人格的高度体现。

2. 通过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中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博士, 从小热爱祖国, 学习勤奋。留美八年获博士学位后, 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 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 把永利碱厂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碱厂。“七·七”事变, 天津沦陷, 日本威逼永利合作时, 侯德榜态度坚决, 断然拒绝, 后率众入川, 筹建川厂。他经过多次的摸索和实验, 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名震中外, 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丹麦著名的物理学家玻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返回祖国的决心, 他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 隐藏起来。战争结束后, 玻尔回到祖国再从王水溶液中提取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 把自己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 (Po) , 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 (Poland) 。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 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材料, 既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又可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只有工业发达、国家富强才能使自己的祖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兴旺发达息息相关。

3. 通过环境保护教学,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情感

放眼世界,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 “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 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 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 如英国的烟雾事件, 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 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 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 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相当大, 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而当前, 全球性环境与生态状况继续恶化, 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事实, 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密切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 中学生又是21世纪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因此,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 很有必要, 意义重大, 既可通过这些事实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足够重视, 又可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未来生存的危机感, 从而使学生深深意识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二、利用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情感体验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情感体验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 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兴趣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 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 良好的学习兴趣, 是求知欲的源泉, 是思维的动力。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 是吸引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增添一系列趣味性的实验, 如在讲燃烧的条件时增加“魔棒点灯”, 在讲二氧化碳时增加“自制饮料”等。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 如家里建房, 向石灰加水为什么会发热, 甚至可以煮熟鸡蛋?住进新屋前墙壁为什么会“出汗”?烧开水的壶壁上附着的水垢为什么清水洗不掉而要用酸呢?这样, 学生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 而且乐意去学, 并想学。使学生感到现有的知识不够, 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树立学化学的决心。有了兴趣, 学生就能以最佳的心境、极大的热情去学习,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情感

化学实验的开设, 不仅是为了使难懂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直观形象, 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解释自然界中某些神秘而复杂的现象,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 在实验过程中, 也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共同创造的精神。我们知道化学实验中有很多实验仅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 甚至无法完成, 需要一定的助手和协作者。因而在做有关实验时, 首先老师要指定小组长, 让他把本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同时, 要让学生意识到实验中的某些发现和收获, 来源于各个协作者的共同努力, 归功于小组集体, 而不应是个人。这些结论和收获要靠大家相互积极的配合, 共同分析、讨论才能获得。它凝聚着每个人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只有意识到这点才能感受到这份劳动成果的快乐。

3.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敢于献身的情感

古代思想家墨子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化学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知识, 培养创新能力, 还要进行以诚实、责任、勤奋、吃苦、奉献为支柱的基本道德养成教育。如果要想取得惊人发现和令人瞩目的成果, 就必须乐于吃苦、敢于奉献, 特别是有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危害性, 诸如:氨气的臭, 硫酸的腐蚀性, 化学药品对人体的损害等, 因而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必须以高度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对待各项实验。告诉他们如果要创伟业, 有时还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惨痛的代价。几年、几十年, 甚至终生。纵观古今, 放眼世界, 有哪一位科学家不是这样?诺贝尔为了研究炸药, 炸死了亲人, 炸伤了自己, 却毫不气馁, 直至实验成功。袁隆平为了研究杂交水稻, 不辞劳苦、冒着酷暑, 多次翻山越岭, 常年奔走在田间,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研制出了产量高、质地优的杂交水稻。要让学生学习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同时懂得没有前辈的付出, 就没有今天的成果, 自己怕吃苦、不付出, 科技就不会进步, 社会也就不可能有发展的道理。

初中化学成功教育法 篇8

初中化学教材中潜在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很多, 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把绿色化学观念科学地、巧妙地渗透到各章节中, 让学生自身意识到, 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就一定要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 要尽可能多举事例, 借以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 加强学生绿色化学观念的教育。

例如, 在学习“空气组成”的知识时, 除了给学生讲述大气的主要污染物, 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还列举了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造成1.2万人死亡和1995年我国上海市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在学习“氧气”后利用教材对“臭氧”的介绍, 说明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及室内冷藏、冰箱、电器的冷却等方面的氟利昂, 已造成大气臭氧层的破坏, 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在学习了“煤和石油”的知识后, 可以介绍石油、煤等化石燃料以及它们的加工产品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含氮、含硫的化合物, 排放到大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在学习“水”这一课的同时, 淡水资源的危机, 水体的污染便可蕴涵当中。纵观全球资源, 淡水资源很短缺, 不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 并且分布又不均匀, 而由于工业生产的废渣、废液、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等造成的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 造成淡水供需矛盾尖锐。有朝一日, 人类将面对“滴水贵如油”的严重局面。这样可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带来的重大惨剧和极大伤害, 从而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自身生存环境的必要性, 树立起绿色的化学观念。

二、在化学实验中融入绿色化学观念

化学实验与绿色化学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 在化学实验中贯彻绿色化学思想最为重要。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 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操作的规则进行实验。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等都或多或少地对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教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 将废弃液或剩余的固体药品倾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为了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可让学生将收集的废液稍作处理后再行排放, 实验结束后把仪器洗净放回原处, 做干净实验室的卫生。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使学生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就受到绿色化学的教育。

例如, 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时, 由于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污染物之一, 所以应强调硫的用量, 并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事先放入少量碱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又如,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用注射器作微型实验, 拔下注射器活塞, 在针筒中放入大理石, 塞上活塞, 在针筒中吸入盐酸, 马上连接导管。

三、在课外活动中设计绿色化学活动

化学课堂教学是进行绿色化学观念教育的重要阵地, 也为进行绿色化学观念培养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在化学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知识竞赛等课外活动的设计中, 我以地球化学知识为基础,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导线, 阐述空气、水体、土壤、森林、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增加了包括环境保护、新能源、卫生保健食品等方面内容;展示绿色生态环境和严重污染地区的明显对比, 简单说明现在人人都关注的环境问题, 利用课外小组宣传或讲座等多种传播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让学生切身感觉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绿色化学的环境, 养成学生环境保护的习惯和绿色化学观念。

四、在考试练习中强化绿色化学观念

在布置化学作业时, 在不偏离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 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渗透绿色化学观念的习题, 以便巩固学生有关保护环境的化学知识, 使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强化绿色化学观念。

五、在调查研究中增强完善环保意识

教师要切合实际地因材施教, 高度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 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环境污染的调查。

例如, 在教学中教师可提出农村的饮水问题、沼气池的建设、化肥厂的排污、西北的沙尘天气、家乡的空气污染等学生关心的小课题, 让学生进行调查。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解决方案、撰写环保小论文的活动, 学生积极性高, 收效良好。

例如, 我在教学中就提出的农村的饮水问题, 事先列出调查提纲:1.本村 (或家) 的水井建在什么地方?2.你认为是否受到污染?3.如何防止井水污染?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去考察思考, 写出调查报告。通过调查, 学生清晰认识到农村吃水的问题多:有些水井建在低洼的地方, 如池塘边、农田里, 不同程度受到了农药化肥或其他有毒物的污染;有的村几百人共用一口井, 又无井盖, 垃圾随时可掉入井中, 造成污染。而有些农户先在无污染的地方, 一家打一口井, 将井口用盖子封闭起来, 再装上摇式活塞抽水机, 随用随抽, 比较清洁卫生, 值得借鉴推广。通过一些社会调查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学中, 要使学生把绿色化学观念转变成自觉的行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 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学生的学习中贯穿绿色化学观念, 让每一位学生都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在学生头脑中都有环保忧患意识, 时刻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渐渐地给学生树立起对环境的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观念, 使学生成为保护环境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鑫.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10) .

[2]陈静.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的渗透[J].中国现代教育, 2007 (8) .

[3]冀会良.初中绿色化学教育策略研究[J].数理化学习, 2010 (2) .

[4]陈莹.中学化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4) .

浅谈初中化学素质教育 篇9

一、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 国情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破除迷信教育, 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 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如课本第4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第111页介绍我国在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第118页介绍我国1992年的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第172页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 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 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 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 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 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 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 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 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 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 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 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学习, 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 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 全面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 而能力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条件, 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要重视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 既要注意概念的科学性, 又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 引导学生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要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了解一些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 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学习一些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的基本技能, 初步认识化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并能引导学生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3. 教育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在化学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勤奋善学、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 遵纪守法、勤俭节约、团结互助的品德。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心学生的体质和健康,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提高身体心理素质, 让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全面发展。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家庭化学小实验, 帮助和支持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 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探索研究的精神。

二、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研究教学大纲, 用好化学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了初中化学教学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新教材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精神, 妥善处理传统知识同现代科学知识的关系, 充实学生能够接受的现代科学知识, 新教材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选择教学内容, 适当地降低了理论概念的难度, 删去了繁杂的化学计算, 加强了实验教学。在教学评价方面列出了“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和“掌握”四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 研究新教材, 明确和掌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使之难易适度, 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真正用好教材, 培养学生的能力, 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的出路在于教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学习并借鉴一些先进、行之有效的国内外中学化学教学经验, 积极参加教学改革, 精心组织教学,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真正彻底改变“满堂灌”“题海战”“黑板上做实验”的落后教学方法。教师应由勤奋型向科研型发展, 要走: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的道路, 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 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将来能够终身不断继续学习,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实验教学, 开展课外活动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班主任工作下一篇:数学解题过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