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现状

2024-07-04

创业现状(共12篇)

创业现状 篇1

一、当前青年就业难与创业的发展

(一) 当前青年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青年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再加上我国本身就是劳动力密集, 整体的经济发展弹性系数偏低, 造成经济发展过程中岗位的增加速度缓慢甚至极其有限, 在未来发展中, 这样的现象很难改变, 再加上随着现在教育方面的人数不断扩招, 造成就业的人数急速上升。近年,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扩招, 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 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 随之而来的就是青年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 当前青年的创业发展。

当前, 青年具备较多的理论知识, 并且随着职业院校的普及, 一部分青年也具备较多的技术优势, 他们所接受到的文化知识对创业的帮助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不论是在企业技术岗位上还是在管理层面上, 都是受益匪浅的, 当下的青年思想活跃, 敢于否定传统的思想, 同时具备创业的勇气和精神, 对未来充满希望, 朝气蓬勃, 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再者由于大部分青年在经历创业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 不断提高对外界的认知和处事能力, 不断培养自我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符合现代化社会文明建设的要求, 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提高青年的就业率, 不断创造社会财富。

二、北京青年创业发展的现状

(一) 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青年人才。

北京市政府在青年创业发展方面,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财政资源的投入, 以培养北京青年创业发展。根据相关研究统计, 北京在人才发展财政综合竞争力以及人才财政投入的综合竞争力均位居全国第一位, 尤其是在人才财政投入方面, 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青年人才, 提升了首都青年人才培养水平, 北京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加快北京建设, 实现现代化, 提高北京城市的竞争力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支持。

(二) 优化发展环境, 创造必要条件。

北京青年在创业方面主要依赖于外部的环境, 外部的环境对北京青年进行创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北京各类创业政策多达几十项, 涉及到创业政策、创业基金、创业环境、创业保障等各个方面。创业所必须的条件包括政策整体性和系统性日趋明显, 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适合北京青年以及满足北京青年创业发展要求的创业政策法规体系。总体来说, 北京市政府在优化环境、深化创业政策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制度和措施, 强化了青年创业的服务意识, 提高了就业率, 促进了北京青年创业。

(三) 实施多形式、多层次开发计划和项目。

北京青年创业是一个重要的青年人才发展工作, 北京市相关组织和机构在青年创业开发工作中, 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 以青年能力的培养以及开发作为关键点, 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式, 针对北京青年创业者的素质以及特点, 结合其创业文化要求, 探索了北京青年创业的有效途径, 比如实施北京青年创业培养计划、创业成才计划或者优秀创业者培养资助等等。这样的形式不仅促进了北京青年的创业动力, 也使得北京更多的资源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比如举办“挑战者”北京青年科技作品大奖赛和北京青年创新活动, 组织北京青年进行创业实践活动, 各类优秀的北京青年参与不同行业的项目开发和活动对加强北京青年人才队伍建设, 促进首都各类青年人才成长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北京青年创业的政策

北京在青年创业方面制定了各项政策, 每个区县根据各自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设定, 我们对此一一分析:

海淀区, 主要是全方位的支持创新创业, 近几年来, 海淀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创业文化氛围, 着力打造出“一城三街”的服务格局, 比如中关村已经聚集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新型孵化机构, 创业与创新活力齐头并进, 同时还出了《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支持办法》, 这些办法主要是针对创新创业服务载体、研发创新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以及融资服务和信用服务等几大块, 而《海淀区激发科技创业活力支持办法》中, 该办法指出对创业服务对接平台、科技人员创业、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以及企业市场培育、创业交流等几大板块进行聚焦。

朝阳区, 主要是每年进行人才专项资金的设立。针对具备海外背景的创业型人才缺乏统筹规划的现状, 朝阳区针对他们自身的硬件条件以外, 也对他们提供一些“软”服务, 比如朝阳区出台了《朝阳区关于大力推进海外学人工作的实施意见》、《朝阳区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和工作暂行办法》和《朝阳区优秀海外人才引进资助暂行办法》“1+2”政策体系文件。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创业的海归人士提供了较大的帮助和利好政策。

东城区在支持北京青年创业方面, 主要实行文化人才管理改革, 成立了“东城文化创客基金”等措施, 并建设市级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出台《关于东城区建设文化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 支持青年创业, 为文化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一份力量。在提供资金保障的同时, 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吸引和培养了文化产业的创业型人才。

西城区在支持北京青年创业方面, 增加了科研项目资金以及核心配套设施, 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费用支持, 以及产业技术联盟支持, 企业进行技术研发的专项资金支持, 推动重大产业的转型以及提供项目落户的配套资金。针对企业自主研发, 推进专利和搭建融资服务平台, 知识产权补贴等条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人才激励等多种政策条款, 以支持创业。

丰台区, 主要采用的是构建科技创新创业资源。丰台区政府通过多种渠道以及多种形式对接北京青年创业者, 将中小型的企业与成功企业家、风险投资家以及专家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 充分利用平台资源, 构建适合于北京青年创业创新的资源池。这也为丰台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丰富的科技、资金以及多种技术等, 实现了人才与企业之间良好的对接, 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石景山区主要采用的是覆盖创业链的形式。早在2015年, 石景山发布了有关创业方面的政策以及办法, 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石景山”启航工程》、《石景山区关于支持大众创新创业的暂行办法》等, 石景山政府在《“创新创业石景山”启航工程》中明确提出, 希望在2020年底, 石景山实现创业主体大众化, 并建设运营市场化、创业服务专业化、创业资源国际化、创业模式多样化、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局面, 形成石景山独有的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的发展格局, 主要在“为创业企业提供创新型创业服务”、“鼓励创业企业多渠道融资”、“鼓励创业人才创业、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四个方面形成有效的政策支撑。

除以上主要城区发布的一些政策支持北京青年创业以外, 在大兴、昌平、怀柔以及门头沟等一些郊区, 各个政府也都发布了一些政策以及措施支持北京青年的创业, 比如:

在大兴区, 政府主要采用引进高层次的人才, 设立专项的人才发展资金扶持高层次的人才创新创业, 同时还设立了一站式、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保障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设立扶持人才发展政策, 支持高层次人才到新区进行创新创业的发展, 为构筑人才高地提供坚实支撑。在人才吸引方面, 新政策着重鼓励用人单位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 建设创新创业团队。

顺义区政府主要采用“创业摇篮”计划, 该计划全面启动, 每年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扶持, 主要用于北京青年的人才、基地、服务机构和创业环境等方面的支持, 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进行资金、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持, 鼓励北京青年进行创业。

昌平是北京市首家国家创业型城区, 在“十二五”期间, 昌平区健全完善了“1+4+7”的创业扶持政策体系, 这里的“1”是指《深入开展全面创业行动实施方案》;“4”是要加大对青年群体、农村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入住昌平的高端人才出台的扶持力度。“7”是出台的涵盖创业培训、市场准入、融资贷款, 税收优惠、创业资助、经营场所保障、手续办理等各个环节。

门头沟政府推行了“门创30条”助力创新创业, 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正式对外发布《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促进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获取千万资金对园区内优秀人才、中小创新创业企业及总部企业、创业服务、创业投资予以支持。同时“门创30条”主要对优秀人才、中小创新创业企业、创业服务、创业投资推出了四大类补助办法等进行资金支持。

怀柔主要采用的是纳米领域人才可享一揽子帮扶支持行动, 怀柔区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前提下, 进行北京纳米科技产业园建设, 并制定出台了《鼓励扶持纳米科技领域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实施办法》, 该《办法》中明确规定为创业领军人才、高级技术人才提供比如入户、住房、家属就业、子女上学、医疗、科研基金等一系列帮扶支持。在科研方面, 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设立专项基金, 同时怀柔区本身也承担着国家以及市级重大的技术产业, 包括新的产品研发等项目, 这些项目在专家们的论证下, 开发前景广阔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房山主要采用辅助方式, 比如保姆式服务护航创业, 搭建金融服务以及人才服务平台, 设立创投引导基金, 如近期打造的高端众创空间, 为创新创业企业和人才搭建金融、行政服务、科技、人才、众创空间等支撑平台, 并提供“五个一”保姆式服务, 即一处创业场所、一套公租住宅、一个牌照指标、一笔创投资金、一张优先服务卡。同时, 已落户房山的创客工场未来也将与房山进一步加强合作, 共同搭建青年创新创业平台, 向北京青年提供保姆式创业服务。

平谷采用的是通航领域创业能免费入驻众创空间的方式支持创业, 为推动北京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 商务部、北京市经信委等多方将合力在平谷设立通航众创平台, 打造通航创业特区。在平谷, 创业者或投资者将能享受到鼓励创新创业的多项政策支持。不仅如此, 北京市经信委还将联合平谷通航产业园, 在该园区设立通航众创平台, 搭建通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按照设想, 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可以免费入驻平谷的众创平台。

延庆主要是设立“延庆青年成长基金”支持北京青年创业, 延庆成立了首个青年成长基金, 基金高达数千万人民币, 主要是为当地的青年进行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以及资金支持, 这项基金主要是根据青年在创业过程中的不同需要, 通过奖励以及辅助等形式进行发放, 为青年的就业创业提供平台和资金支持。

四、北京青年应合理利用创业政策进行创业的途径

(一) 北京青年需要树立正确的创业政策观念。

创业政策是北京青年进行创业的推动力, 但是这样的动力并不是万能的, 仅仅依靠创业政策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北京青年需要具备一些条件才能获得创业成功, 当一个青年并不具备资金、项目、场地等等条件, 首先需要做的是埋头苦干, 积累资本。同时, 北京青年也不会因为享受创业政策从而获得创业的成功, 碰到好的创业政策首先需要的是树立正确的观念, 比如当遇到开业贷款担保政策时, 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生了融资的问题, 这样才能申请这一政策, 而不是一味的享受政策, 为此, 北京青年在创业之前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和条件, 在看准市场发展机遇的前提下, 再去选择创业, 并通过合适的创业政策为自己服务, 这样才能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二) 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政策资源。

在北京创业的政策和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 比如当选择创办一个科技类型的企业, 有些青年钻空子, 一定要享受非正规就业的劳动组织政策。长期的发展中, 具有这样想法的企业是很难发展下去的。北京青年要想创业就应该首先对创业政策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看看这些政策是否合适自己, 甚至可以咨询有关创业指导的专家。再者, 由于每一个人的创业的方向、特点、行业、适用范围以及对象都不同, 北京青年要用好创业政策, 选择适合自己的政策, 根据自身的条件以及行业类型, 从而进行业务拓展。

(三) 要抓住政策, 发挥实际的效应。

创业政策的本身是不会自动发生效应的, 创业者必须通过自身的经营服务活动, 使政策的效应得到切实发挥, 使它创造出更大的产值。创业者在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创业政策后, 应该使政策的运用能真正的降低经营成本, 改善经营状况, 提升经营能力, 为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做贡献, 使企业走上长期发展的道路。这也是制定这些政策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顾桥, 吴磊, 叶继红.政府在创业促进就业活动中的作用机理分析[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 (02)

[2]李石强, 关海祥.青年创业选择的决定因素[J].中国青年研究.2010 (09)

[3]何云景, 刘瑛, 李哲.创业政策与创业支持:基于系统优化的视角[J].科学决策.2010 (04)

[4]李天华.当代青年创业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 (11)

[5]吕耀鹏.青年创业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04)

[6]沈千帆.北京青年创业研究[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1.1

创业现状 篇2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校: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调研,是在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定位、模式构建、师资培养及

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为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亟需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的背景之下进行的。这次对于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可以使我们对于我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更明确,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大学生对于创业有更多的了解,有利于学校等教育机构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做出改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政府的有关部门一些参考,进而解决我们创业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所以说,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是对我们能力的锻炼,而且对于我们大学生,教育部门,政府有关部门都有切实的意义。

(二)调查说明:

本次调查的课题由学校提供,调查时间为2011至2012学的寒假。调查

采取的是随机调查的方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来获取信息,进而总结出结果。调查对象有三个方面,分别是想创业大学生,已创业大学生和学校老师,针对不同的对象,我们有三种不同内容的调查问卷。问卷发放主要采取了当面发放和电子邮件发放两种方式。由于调查对象的难找和时间关系等原因,每式问卷我分别只从收回的问卷中挑出了有效问卷二十份,共六十份。从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情况。

(三)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 创业观念认识不足

从问卷中可知“创业”包含以下三种情况:

1、创办企业:即创办盈利性的新组织;

2、创办业务:即嵌入或立足现存组织开展新业务;

3、创立事业:即社会创业、公益创业,强调社会目标和公益性。

但是,根据很多人以往的理解,创业只是单纯的创办盈利性的新组织。事实

上,创业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广义的创业观念可以体现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当然,并非所有的调查对象都不能充分的了解创业的含义。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对创业的理解与创业对象的专业,经历,职业等方面有关。比如,经济专业,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对创业的了解一般比起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充分;已创业大学生更能理解创业的含义;有在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其他有关的岗位任职的老师比其他老师更理解创业的概念。

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选择愿意尝试创业,创业在学生心目中是被认可的。

但是,想创业必须先知道什么是创业,创业的观念以及含义必须普及到大学生和

高校老师之中。

◆ 很多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很多想创业的大学生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

甚至已创业的大学生也没有接受该系统的创业教育。这种情况是很不正常的。既然想创业了,那么就应给主动的去学习创业知识,而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更应该抽出时间去学习创业知识。

创业不是儿戏,系统的创业教育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很深的意义,我们不能等

到创业失败带来负债时才去后悔。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开办创业教育课程,供给想创业的大学生选修,而有意愿的大学生应该主动的去学习创业方面的知识。

◆ 创业更多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向往个人自由和独立

从调查中显示,很多学生创业的出发点是向往个人自由和独立,想接受挑战,获得锻炼。从结果可以看出,现代高校大学生创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在于实现自我的价值,但他们也不排除经济赢利和社会责任的因素。现在高校大学生的创业观比较成熟,大部分学生接受了创业的观念。调查表明,选择愿意尝试创业的比例很高,这说明了创业在学生心目中是被认可的。

我们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就是创业的魅力

所在。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可以从创业中实现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是值得赞扬的。

◆ 学生创业选择的领域和项目的依据

学生创业选择的领域和项目的依据主要有:与自身专业相结合,属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当今热门的方向等。另外,预计市场规模大,潜在顾客多,预计收益高,盈利好,产品或服务具有核心竞争力,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低,拥有良好的关系网络等原因也是部分大学生选择创业的依据。这些依据都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业时仔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是正确的做法。

◆ 创业知识不足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创业知识,比如市场营销知识,财务管理知识,人力

资源管理知识,战略管理知识等方面,许多学生都认识不足。一般表现如下:想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了解低于已创业大学生;非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大学生生对创业知识的了解低于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大学生。没接受过创业知识教育的大学生对创业知识的了解低于接受过创业知识教育的大学生。

对于想创业大学生和已经创业大学生来说,创业知识教育必不可少。所以,高校应开办创业知识教育,政府部门应加大创业知识宣传,大学生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习。

◆ 创业存在的困难

调查表明,对于创业大学生而言,创业项目的确立、创业资金的获取、创业信息的来源、创业材料和设备的获取渠道等方面都是很大的难题。其中,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学校的教育和其他的支持不够,政府部门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不够,亲友的不理解甚至阻碍„„另外,缺乏社会关系,接到的业务不多,创业团队内部矛盾等也是很大的问题。

想创业不是那么简单的,这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我们自身,教育部门,政府部门等各方面共同去解决。

◆ 即使已经创业也可能有失败风险

很多大学生创业有着很大的理想认识。另外,有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从书本上认识创业,属于纸上谈兵和理想化的创业。对创业没有理性认识的学生,对创业停留在想象里,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实际上,创业有很多理性的决策和分析,不可能是一种理想活动。任何创业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风险,不可能一帆风顺。创业失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调查显示,如果创业失败了,大部分学生都会选择等待时机和积累经验。

对于创业大学生而言,要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以及承担创业失败的勇气。即使创业失败也不能被打倒,而是要总结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接着是慎重的去重新创业还是放弃都要从实际情况去分析。

(四)关于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的几点建议:

◆ 对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建议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创业教育环境还很不完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创业教育环境建设的建议。这个方面的建设需要教育部门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努力。根据调查结果和个人了解,以下是我的几点建议:

ⅰ:成立学生创业服务机构很有必要。对于创业,学生希望学校提供的支持最迫切的就是创办学生创业服务机构,这个比例很高,这也说明了创业必须是学校里的一门功课,因为很多人都想修这门课程,另外,希望开设选修课和修改学制。

创业服务机构就如同就业服务机构一样,同样必须是学校教育延伸的一种教育服务。现在,很多学校都有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很少听说过创业指导中心。创业服务机构的成立与宣传很有必要。

ⅱ:大学生创业应该获得扶持。比如说,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改善筹资渠道,提供低息贷款、学生创业优惠等支持。并且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合法的保护,如知识产权保护等。另外,由于很多大学生对金融保险、税务等方面的认识不足,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宣传教育。

ⅲ:创业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不够,现行政策的效用尚未充分发挥。从对创业政策梳理结果和人员创业环境评价结果的分析看,目前有关创业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于改善外部通用环境,或者解决创业活动中的一般问题,而比较忽视创业活动自身的孵化措施、创业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创业能力开发等方面,同时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执行力度还不够强。这都需要改善。

◆ 对创业大学生的几点建议:

ⅰ:积累足够的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各个方面,如专业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财务管理知识、战略管理知识等。没有一番认真的学习是不可能掌握的。想创业就必须学习,只有具备足够的只是才有了创业的基础。

ⅱ:理性认识创业。创业不能够想当然,不创业的人为别人打工,创业的人别人为他打工。但是创业当老板不一定就有更高的收入。所以,对于创业我们要有理性的认识。创业要有正确的出发点,别以为创业就有更好的成就。毕竟,创业也是有风险的,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

ⅲ:完善信息渠道。当今可谓是信息时代,要创业,信息是很重要的。创业大学生要有个方面的信息渠道。比如市场信息,政府部门信息等。

(五)总结:

我国创业活动现状、问题与对策 篇3

中小企业的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和单位投资新增加的劳动力都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在就业弹性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实行“以创业促就业”的积极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创业活动,促进新创企业的产生,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一、我国创业活动的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创业活动日趋活跃,创业环境正在不断改善。据《全球创业观察2003中国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全员创业活动指数为11.6%,即每100位年龄在18—64岁的成年人中,有11.6个人参与了创业活动。我国创业活动主要有以下特点:

在创业活跃的企业类型中,个体私营经济表现最为突出。据测算,2003年全国各类创业人员达700万人左右。其中,创业者为下岗职工人员14.73万人,吸纳下岗职工118.03万人。

从创业的行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消费服务业、制造业、企业服务业。

在创业行为的类型中,以生存型创业为主导。《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生存型创业活动占到整个创业活动的53%,机会型创业占47%。

从创业人员的构成来看,年龄趋降,文化水平提高。从创业者性别和年龄看,我国男性创业者最集中的年龄组为25—34岁,女性创业者最集中的年龄段为35—44岁。

从区域看,创业活动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全国私营企业户数排在前列的地区是:江苏(34.36万户)、广东(32.30万户)、浙江(30.21万户)、上海(29.17万户)、山东(22.85万户)、北京(18.68万户)。2003年创业活动提升的区域为:山西、辽宁、吉林、福建、江西、河南等省市。

在创业服务中,创业孵化正在由科技型孵化向科技型、生存型孵化并重转变。2000年以前,我国的创业孵化以科技孵化为主,目前各类科技创业孵化服务机构达460多家,近年来,各地开始将创业孵化对象扩展为各类企业。

二、我国创业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报告》的调查,在国家政策、创业服务、金融支持、创业投资、产权保护、创业教育、商务环境等九项衡量创业环境指标的评价中,我国在37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中下水平。

(一)创业的门槛高,新设立企业程序复杂。现行公司注册的门槛高,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不符;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的核定上过于严格,缺少灵活性;在知识产权的投资比例上限制过死,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以技术等生产要素投资创办中小企业,其作价金额可占注册资本的35%。据调查,创办一般小企业费用平均为5000元左右,涉及卫生、安全、环保等许可要求的,则需1—2万元。创业者从提出申请到领取执照平均需要92天,而国际上只需要47天。

(二)创业税收扶持力度小。许多国家对新创企业普遍实施减税政策。而我国的创业税收政策针对科技型的多,针对生存型企业的政策少;对创办吸纳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缺少鼓励性政策。

(三)创业活动缺乏信贷支持。中国少于20人的小企业只有2.3%的运营资本来自银行,而印度是29%。企业规模越小,来自正式融资渠道的融资越少。创业投资发育不充分,创业企业缺少直接融资渠道。

(四)创业公共服务处于起步阶段。创业服务与创业成功率密切相关。美国的经验证明,未接受创业辅导的小企业,4—6年内有高达55—65%的失败率,而接受创业辅导的企业仅有20%的失败率。我国服务市场不健全,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无论从数量上、服务规模上尚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服务大多集中于盈利性服务领域,满足弱势群体需求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少。我国的创业基地只在少数城市有,难以满足创业者的需要。

(五)创业者能力不足。据统计,我国创业人群中仅有36%的人员拥有创业技能和经验,文化素质不高,绝大部分创业没有创造新市场。我国小企业的平均存活期为3.25年,低于发达国家的5.5年。男性创业者平均年龄比37个国家平均水平高10岁。

三、鼓励、支持创业活动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创业政策。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切实降低创业成本,建立创业绿色通道。适当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允许注册资金分期到位,放宽知识产权出资比例限制,降低创业门槛。加强新创小企业的产业政策研究,制定并完善促进都市型工业、社区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政策。调整就业补贴扶持资金的支出结构,将一定比例用于创业活动,变“输血”为“造血”,支持失业、下岗人员的创业活动。创业扶持政策逐步扩大到城乡各类创业人员。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积极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二)完善创业辅导,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要求,建立对创业辅导等小企业服务体系的财政支持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为创业者提供公共服务。根据各地产业布局和资源优势,加快建立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专门机构,尽快建立一支创业辅导专业队伍,支持创业辅导基地建设,为小企业提供创业咨询、创业培训、政务代理、市场开拓、信息咨询等一条龙的服务。

(三)努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加大对创业小企业的资金支持。研究制定针对新创小企业的政策性贷款,扩大对新创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的范围,鼓励并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创业贷款担保业务。积极开发和拓宽多种融资渠道,为创业者提供筹资、融资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通过财政资金引导,带动民间资本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小企业创业投资机构,为创办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鼓励并推动民间资金及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新创企业的投资,适时启动创业板市场,加快推出证券公司股份转让系统。

大学生创业学习与创业意向的现状 篇4

十七大报告指出, 支持自主创业, 使更多的劳动者称为创业者。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 国内很多高校开展各种活动来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以此来缓解就业压力。Ajzen的研究表明创业自我效能感是创业意向模型中最核心的一个组成成分, 使创业成为一种可能。

被试、研究工具及程序

在北京、武汉、广州某些高校随机发放问卷403份, 有效问卷325份, 其中, 男生179名, 女生146名, 20岁以下的有32名, 20-25岁的有292名, 26-30岁的有1名。采用陈静 (2009) [7]编制的大学生创业学习问卷, 汤明 (2009) [8]编制的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问卷与大学生创业意向问卷。

首先是随机发放问卷与回收问卷, 被试匿名独立完成。共发放问卷403份, 有效问卷325份, 占回收问卷的80.6%。其次是对数据进行分析, 采用的是SPSS16.0。

结果及分析

性别差异。为了比较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及其各维度的性别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如下 (表1) 。男生在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学习的自我调控、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方向低于女生, 存在显著性。而在其它方面均无性别差异。

注:**代表p<0.01*代表p<0.05***代表P<0.001

学历差异。结果如下 (表2) 。大专学历的学生在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学习的自我调控、大学生创业学习、创新效能、关系协调、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方向低于本科学历, 存在显著性。而在其它方面均无学历差异。

注:**代表p<0.01*代表p<0.05***代表P<0.001

学校的差异。结果如下 (表3) 。公立学校的学生在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学习的自我调控、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方向和创业意向高于私立学校的学生, 存在显著性。而在其它方面均无学历差异。

年龄的差异。结果如 (表4) 。20岁以下的学生创业业强度、创业持续性和创业意向低于20-25岁的学生, 存在显著性。而在其它方面均无年龄差异。

注:**代表p<0.01*代表p<0.05***代表P<0.001

注:**代表p<0.01*代表p<0.05***代表P<0.001

结论

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向的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

1.男生在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学习的自我调控、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方向低于女生, 存在显著性。之所以如此, 可能原因为:男生一般比较注重实践, 而不太注意创业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女生一般比较注重通过学习创业理论知识来进行学习。

2.大专学历的学生在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学习的自我调控、大学生创业学习、创新效能、关系协调、创业效能感和创业方向低于本科学历, 存在显著性。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 本科学生在知识存储方面、资金的资助和社会的认识方面比专科学生的优越些。

3.公立学校的学生在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意识学习、创业技能学习、学习的自我调控、大学生创业学习、创业方向和创业意向高于私立学校的学生, 存在显著性。原因可能是:在中国的背景下, 上私立学校的学生在金钱方面要比上公立学校的学生多, 在一定程度上比公立学校上善于依赖父母为自己安排工作。

青年创业现状调查报告 篇5

青年创业现状调查

摘要:青年创业就业工作也是一个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心的大事。团中央也把服务于青年创业就业作为一个中心的工作。从我国现在13亿人口来看,应该说我们的人力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从用人单位来看,有用工不足,特别是一些技工短缺,技术人员短缺、专业人员短缺。另一方面,我们每年大概700多万大学毕业生也存在就业滞留,在此不认为他们是就业困难,而是认为是一种就业滞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关键词:青年 创业 项目 因素 环境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第一要务,积极构建中国特色青年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创业是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的全方位考验。一个人要想获得创业者的成功,必须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创业基本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精神、竞争意识、创业能力

一、青年创业就业的现状和趋势:

青年创业实际上就出现了一种供需矛盾,这个矛盾被认为是可以解决的。主要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培训与我们的城市化进程发展不协调,还有,我们的教育培训与我们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也是不协调。当然也有一些供需之间的中介服务、社会服务不健全造成的。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和分析: 一 社会环境中对青年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在关于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方面,我们统计出来的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宏观政策环境、鼓励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创业青年的社会网络、创业青年本身的意愿和能力。

从排在第一位的影响青年创业的因素——宏观政策方面来看。事实上,我国开始逐步优化创业的支持政策,包括建立专项基金,提供小额贷款等降低青年创业门槛的系列配套政策措施。例如,国家工商总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出台了对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的优惠政策。国家工商总局要求各级工商机关不折不扣地落实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促进高校毕业生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宏观政策环境还存在种种不利因素,主要有: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具体指的是政府直接支持、中央政府的创业政策、新企业审批、政府项目(政府项目中的服务型组织)、教育与培训(创业与工商管理教育)、研究开发转移(研究开发转移的条件、知识产权保护)、商务环境(商务环境中为创业企业提供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等方面。

在访谈一位曾经策划一项创业项目的青年时,他反映了这么一个情况:他曾经去工商部门注册他的公司和项目,可是审批程序冗长,必经步骤有7步,需111 天。而从有关资料获知,加拿大只需要2步,从注册公司到开业平均需经历的工作日天数,只需2 天。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注册审批程序很长、而且繁琐,这是制约我国青年创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政府于2002年开始就出台了各种鼓励青年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有些政策很难操作,有些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特别是在融资领域和税收优惠等关系到青年创业的关键问题上,创业青年并没有享受到真正的扶持。

日本青年创业教育研究专家佐佐木分析道,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在三年内消失,而美国青年创办的中小企业的寿命要长得多,这与两个国家的政府为企业创造的生存环境的不同有关。

事实上,美国国会早在1953 年就专门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SBA),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企业者创办自己的企业,并设立了白宫小企业委员会和国会小企业委员会,协同SBA工作。SBA 有四项基本职责:融资渠道(商业融资)、企业扶植(教育、信息、技术支持和培训)、政府项目承包(联邦政府采购)、宣传和维权(小企业之声)。

据全球创业观察项目(GEM)调查发现,影响创业活动的创业环境因素主要是: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支持、教育与培训、研发转化效率、商业和专业基础设施、进入壁垒、有形基础设施、文化和社会规范等九大方面。中国的创业环境在GEM的23个参与国家和地区中排在23位,属于中下水平。

从鼓励青年创业的社会舆论氛围这个排在第二位的因素方面来看(这项因素可分为公众创业意识、传媒舆论与企业家的参与)。其实,当今中国已成为创业的热土,民众的创业视野和思路渐宽,僵化和墨 3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守成规的思想正在打破,契约意识正在形成,很多青年怀揣创业的梦想,心存发家致富的愿景,携手创业的青年群体已逐渐形成。

但是,从传媒舆论方面看,中国社会尚未形成主流媒体聚焦和关注青年创业的态势,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各省市区的卫星电视台这一舆论平台,还沉湎于“文艺气”中。

从企业家的参与角度看,当下的大多数企业家们不愿参与到青年创业的帮扶行列中来,他们认为这样做耽搁了他们发财的时间。在访谈几位创业成功人士的过程中,笔者获知,他们曾经想多邀请几位比他们更成功的企业家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讲座中来,都被那些企业家们拒绝了,拒绝他们的企业家们说:有那闲心去培训大学生们创业,不如多花点时间自己赚钞票,搞教育是学校的事情,我们搞企业的人又没义务非得去搞。

企业家们认准的是利益最大化,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对他们没有约束力,政府门部也不能强迫他们参与到帮扶青年创业中来,那么,我们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吸引他们参与进来呢?

从第三位的影响因素,即有意愿创业青年的社会网络角度看。中国自古是个关系社会,人情社会,可是,大多数身处异地的大学生和毕业不久的青年人最缺乏的就是人际关系网络,如果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没有社会组织的协助,没有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的扶持,没有良性互动的社会大环境的创业氛围,他们的创业将会是举步维艰的。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社会网络对青年创业的影响程度这个问题,在校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青年的回答稍有不同,在校生认为这是个影响 4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程度非常大的因素,而参加工作的青年则认为,这一因素并不是非常大。在对10位已经参加工作并有过创业经历的青年进行访谈时,他们认为,社会网络往往可以通过市场和工作中搭建起来的。其中有人说:在经济领域里,市场比社会网络更重要,而市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开拓的。

另外,从青年本身角度来看,调查发现: 具有企业家的一般特质的青年与具有主观意愿的创业态度有显著正相关影响;家庭背景、学历水平均对学生的创业态度有显著负相关的影响;创业教育、创业团体的经历对学生的创业态度有显著正相关影响;男生比女生创业态度强;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态度强于其他专业学生;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其创业倾向强于没有创业大赛经历的学生。

这些结果说明,一部分青年还受我国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这些人认为,大学毕业后应该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企业工作,而毕业后自我创业,尤其是在餐饮、咨询等传统行业的创业行为是大学生个人能力差的表现、是找不到工作时的选择。但从调查结果中显示,有着从商背景的家庭的青年、觉得自己掌握了一定技术和本领的理工科学生、主动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更具有迎接挑战心理的男生、学历水平较高而更具自信心的青年,都在主观方面比其他青年更有意愿参与到创业实践中来。

二 改善创业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通过利用开放式问卷,和深度访谈的调查方法获得的资料,结合其收集到的文献,就改善我国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方面的提出一些建议,概述如下:

政府要为青年创业大开绿灯

不管是有意创业的青年还是受访的企业家,他们一致认为,我国应构建与完善创业的政策、法规扶持系统。政府要积极鼓励和扶持青年自主创业或团体创办小企业,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应相应成立为青年创业者提供资讯和服务的机构。

有调查对象更明确提到,我国政府应在制定扶持青年创业的政策的同时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案和实施细节,如对在异地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户口、档案等方面的照顾,特别是对于到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进行创业的大学生给予更多的优惠;降低大学生的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创办企业的注册资金;减免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简化手续,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还有调查对象提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有助于大学生创业的法制环境建设,特别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切实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政府应组织设立科技创业园区,或者将政府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作为创业园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孵化台”,并减少创业园区的场地租金、加盟费和保证金,降低大学生的创业门槛。借助大众传媒平台 营造创业气氛

有几位受访的热心于青年创业的帮扶的企业家们建议,要让青年创业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各省市区的卫星电视台应该少些选秀节目 6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和电视剧的播放,多些创业方面的专题节目。他们说到,虽然我们已经有了央视二套的“赢在中国”、上海第一财经频道的“谁来共进午餐”等创业指导性的节目,但我们的电视台可以策划出更多更好的创业性的节目来。他们还提议,要让扶持青年创业的企业家和他们的企业显声扬名,让他们成为民众最敬佩的人,媒体要对他们进行报道,政府要给予他们以嘉奖。这样一来,企业家们才不会只想闷声大发财,而会把扶持青年创业看作是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来做。要让企业家们意识到,如果民众把帮扶青年创业的企业家看成英雄了,他们的企业以及产品就可成为品牌,民众对他们的回馈将是巨大的。建立多元化的青年创业资金体系

有几位调查对象就创业青年的资金扶持方面提到:为了帮助创业青年缓解筹集创业资金的压力,顺利迈出创业的第一步,我国应建立多元化的创业资金融资渠道。通过政府、银行、社会三条渠道筹集创业资金和贷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在基金筹集方式上,由于我国债券业和彩票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政府可以发行大学生创业债券以及大学生创业彩票。他们还提到,政府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是对大学生创业所需资金的不足部分提供一定比例的支持,并不是为其提供全部的资金支持,同时创业青年必须首先自筹部分资金,不足部分才可以向大学生创业基金提出资助申请,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大学生创业过度依赖政府现象的出现。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总之,我们应从法规和政策方面,组织保障和舆论氛围的营造方面,企业家的帮扶方面,青年人自身创业意识的增强和创业能力的锻造方面,全方位去改善青年创业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柏林;共青团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中的作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2期

石国亮;赵黎明;新时期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上)[J];青年探索;2007年02期

刘晓宇;从高校教育与管理视角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9期

欠发达地区全民创业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全民创业现状分析;探讨

1 前言

所谓全民创业,是指以全民为主体创办事业、创造业绩的实践,主要包括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仍是吉林最基本的省情。面对复杂的环境及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在深化改革中全面振兴发展,既是吉林省的基础工程和阶段性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吉林的有效载体和生动实践。因此,只有牢牢抓住国家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机遇,深刻认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区域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推进全民创业带动产业繁荣,突出发挥“五个优势”,推进“五项举措”,加快“五大发展”,才能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吉林省人民对全民创业的看法以及认识,从而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全民创业的现实意义和未来的发展情况。也可以借此机会让人们更加了解创业,给有意愿创业的朋友们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2 吉林省全民创业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进行创业的占总受访者的39.8%。不进行创业的占总体的60.2%。说明吉林省地区不创业的要多于进行创业的,但是进行创业的并不占少数。

2.1 交互及相关性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男性中进行创业的有187人占全体男性的51.2%,不创业的有178人占全体男性的48.9%,在女性中进行创业的有69人占全体女性的24.8%,不创业的有209人占全体女性的75.2%。明显能看出男性进行创业要远远多于女性。男性创业与不创业基本成持平趋势。而女性大多数不创业。在对于性别与是否创业的相关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Pearson值为0.267大于0.05,也就是说性别与是否创业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并且成正相关关系。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这两个年龄段的创业人数最多也就是说创业人员的年龄基本呈年轻化趋势发展。50岁以上的人样本量过小不能代表整体,我们在这里不做解释。教育程度与是否创业不存在相关关系。无论是那个教育程度的创业人士都占到了很大一部分。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更倾向于线下创业,女性比男性跟倾向于线上创业。年龄越大越倾向于线下创业,相反的就是说年轻的群体一帮倾向于线上创业。教育程度越高越倾向于线上创业。

在对性别和是否有创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中,Pearson值为-0.243,绝对值大于0.05且大于0.1,说明在0.01的水平下二者成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男性要比女性有创业意愿多,趋向于男性具有创业意愿。在对年龄和是否有创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中,Pearson值为-0.245,绝对值大于0.05且大于0.1,说明在0.01的水平下二者成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年龄越高越不具有创业意愿。在对教育程度和是否有创业意愿的相关性分析中,Pearson值为0.046,绝对值小于0.05,说明二者不存在相关关系。是否具有创业意愿完全不受教育程度的影响。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意愿主要受性别和理年龄的影响。与教育程度无关。

2.2 对于创业者的探究

对创业形式和投资额度两个变量进行对应分析。根据调查数据可知p值为0.00,小于0.05。说明投资形式与投资額度俩个变量在95%的置信区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线上创业的投资额度一般较小,而线下创业的投资额度一般较大。

使创业形式为因变量,筹资方法为自变量。结果如下:F值为27.65,p值为0.00,p值小于0.05说明筹资方法与创业形式在95%的置信区间下,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信贷资金、众筹这两种筹资方法的均值分别为1.74、1.86。居民年个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和风投这三种筹资方法的均值分别为1.13、1.25、1.25。也就是说筹资方法为银行信贷资金、众筹的在创业形式上更偏向线下创业。而筹资方法为居民年个人资金、国家财政资金、和风投的在创业形式上更偏向于线上创业。F值为94.393较大,且p值小于0.05,t值为7.833,说明创业形式与工作时间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调查数据我们看出创业后工作时间大于六小时的均值为1.54,偏向于线下创业,小于六小时的均值为1.12,偏向于线上创业。就是说线上创业的工作时间相对于线下创业的工作时间较少。就是说线上创业更轻松。

3 结论

如今全民创业是国家大热政策,应受到重视。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社会多种特色人群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信度检验、效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卡方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等方法得出相应结论。

吉林省地区创业热情相对较低,有待提高。受访者中60.2%不选择创业,只有39.8%的人选择创业。性别成为了是否选择创业的影响因素,在对于性别与是否创业的相关性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Pearson值为0.267大于0.05,也就是说性别与是否创业在0.0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并且成正相关关系。通过分析数据可知男性选择创业的人数占受调查人数的一般,而女性只占受调查人数的24.8%。明显看出男性选择进行创业要远远多于女性。这也是性格使然,绝大多数男士都相对于女士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以及尝试想法。受教育程度对是否影响选择创业没有很大影响。在教育程度与是否进行创业的相关性检验中,Pearson值为-0.045,绝对值小于0.05,也就是说教育程度与是否创业不存在相关关系。无论是那个教育程度的创业人士都占到了很大一部分。这说明了吉林地区的人民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学历问题而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和激情。多数大学本科一下的人群也会选择自主创业。

参考文献

[1]景云祥.全民创业:概念框架、核心要素及生成路径[J].江汉论坛,2006,03:21-25.

[2]顾旭东.吉林省全民创业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

农民创业培训的现状与思考 篇7

1 农民培训的现状

我国农民培训工作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针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的培训, 另一部分就是针对需要从农业、第一产业中转移到非农产业, 也就是农村的二三产业和城镇的富余劳动力的短时技能培训 (如阳光工程) 。由于多种原因,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较低, 而针对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开展的培训大多是集中起来不分男女老幼, 不论能力高低, 一起上大课的方式, 大家听得似懂非懂, 有的字都不大会写, 基本不会做笔记, 学时就没有掌握好, 回去以后再用效果就更差了, 且有的学习内容根本没法用上。在技能培训方面, 缺乏针对性, 理论多, 实践少, 存在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现象;培训课程的职业分布局限在一些低层次的范围, 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难以满足需要;适合需要的公益性服务和培训项目也不多, 影响了培训实效。

2 农民创业的渴望

现代农业、服务业、生产制造业的发展和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的兴起, 政策的优惠, 使很多农民在家就富起来了, 这对在外打工的农民而言, 极具吸引力, 在家不但能发家致富, 还能照顾好老人孩子, 谁还想在外奔波, 靠出卖劳力赚取微薄的收入呢?因此, 农民对创业有极大的渴望, 但对项目的选择却不知从何下手, 怕投入了全部的血汗钱后, 竹篮打水一场空。徘徊犹豫着。在项目、技术、营销上, 需要政府更多的支持。

3 我国农民创业培训实训的现有条件

目前, 我国农民培训主要依靠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类农业职业学校、农业推广机构, 但是这些培训基地的实训条件有限, 多数情况仍是讲理论, 不能在实训场所手把手, 面对面的教, 不能达到示范性的领着干的方式培训, 且培训后, 很少有跟踪服务, 培训期结束后基本就没什么联系了。这种培训效果不是很好, 如果能加大实训场所, 实训基地、实训中心的建设, 力求培训效果更好些。

4 农民创业培训基地的建设内容探索

为适应当前我国对农民科技培训、农业技术推广的需求, 农民创业的需求, 农民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是应时而生, 应势而行。培训对象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实训基地真正的直接进行农业生产, 把所有的技术变成现实。

农民创业培训实训基地要积极发挥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高中等院校、农业推广服务机构、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创业培训实训基地不要设在农业高中等职业院校, 要创新培训机制, 要始终贯彻以“三农”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思想, 坚持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为主的教学方针, 构建完善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为技能培训提供良好的支持。农民创业培训关键是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能建设、技能条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实际, 落实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的职能和任务, 切实增强其对农民培训的统筹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让培训基地成为连接农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桥梁和纽带。力求主导项目、品种、主推技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学员在学习时能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 让培训学员回家就能干起来, 遇到问题可找培训基地解决, 全方位服务。基地服务培训的内容至少有项目品种的选择, 种植、养殖的关键技术传授, 机械设备的选购、使用, 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管理等;通过培训, 不仅能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科技成果的推广和普及, 而且还能带动形成专业村, 使区域种植业、养殖业逐步形成专业化和规模化, 推进粮食、蔬菜、果树、养殖等支柱产业的形成, 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5 结论

在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决策下, 在农业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下, 农业高中等职业院校建立现代化的“果、菜、奶、畜、林”等实训基地, 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指导他们规范种殖, 科学养殖;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培养一批爱农业、素质高、能力强的农业技术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专职人员。

通过农民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 可以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需要、服务基层、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也可以为实施“新村建设”和构建特色产业链服务, 逐步实现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安胜利, 张红兵, 王秀君.农民创业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农业科技通讯, 2009, (2) :25.

[2]袁海燕, 赵保良.丁佳艳等.浅析农民创业培训的模式与存在问题[J].吉林农业, 2011, (7) :78.

大学生企业创业现状浅析 篇8

然而, 具体来看大学生创业现在面临哪些方面具体和实际的问题呢?下面关于创业的几个基本问题, 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创业的选择问题

为什么要选择创业?就业难可以是一个理由, 创业是为了赚钱, 为了理想, 还是为了改变世界?除了创业有没有可以替代的其他选择。

在商业世界里, 创业和炒股是现在中国最火的两件事情。创业和炒股之间有相似的特征和密切的关系。毫无疑问, 如果一个企业创业成功最后上市的话, 就和资本市场发生了联系。相同点是, 投资股票和投资创业都是有风险的事情, 而且风险比较高。同时。如果成功, 收益也是巨大的。从参与的角度看, 炒股参与起来比创业简单的多, 去证券公司开个账户就可以。上班族, 大学生, 白领等, 全民参与炒股的热情高涨。然而创业的人数相比炒股的人数和当然要少很多。这说明创业是需要门槛的, 而且比炒股操作起来复杂很多。是需要一个全局的规划的, 并不是拍脑袋可以决定的事情。创业是需要系统计划的一个过程, 相对于炒股有系统性规划性的特征。创业更加偏重于投资需求, 炒股更加侧重于投机。所以, 综合分析, 创业是目前适合大学在校生, 毕业生的一个长期的战略性的有创造性的选择。

二、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中小企业, 创新创业型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 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有重要的作用。同时风险也是很高的, 那么政府可以为中小型企业, 创业型企业, 创业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支持, 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大学生创业, 由于其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等因素, 比一般创业更加地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政府也在这方面给予了足够的支持。比如大学生创业贷款, 在校大学生可以休学创业, 大学生创办企业在税收方面的减免等。有很多创业者受限于申请贷款的手续的繁琐而且贷款的额度不大, 而选择了找亲戚朋友筹款或者风险投资, 来获得初始启动基金。申请的流程还需要简化, 保障的力度还需要加大。

三、创业的社会氛围和大学教育的熏陶

中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 说明了外在环境生长环境对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影响。创业亦是如此, 大学生创业和社会整体的创业氛围, 以及学校的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美国能有微软, 苹果, Facebook这样的公司和美国的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和实践以及整个社会的创业氛围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中国很多高校, 则缺少创业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不过很多高校在努力做这方面的尝试, 并举办了相关的创业大赛。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希望再接再厉。努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的舞台和创新的土壤。

大学生创业的几个方向和路径:

1. 个性化, 小众化, 私人定制, 独特性

新时代的大学生, 尤其是90后, 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用在创业上, 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而且个性化一般面临的是小众的市场, 一般不会引起大企业的注意和重视, 避免进入进入时的障碍和激烈的竞争。找到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 避免白热化的竞争。从而增加获得成功的可能。而且个性化的话, 也不容易被大规模的复制, 就是不太容易引起大企业的关注, 而且他们大企业做的话, 成本比较高。最后找到自己精准的目标客户, 就可以实现盈利, 获得属于自己的小成就。在一个地区, 区域的小众市场, 占据足够的市场份额也可以产生丰厚的收益的。

2. 了解外国创业的模式

国内的很多成功的创业型企业, 也是学习外国的模式, 把外国的模式引进中国, 并加上中国特色, 从而获得成功的。比如某著名搜索网站, 某国内著名的某分类信息网站等。当代的大学生接触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比较多, 而且外语的水平也有很大的进步。所以可以利用语言的优势和互联网的便捷来获取一些外部的信息, 再通过加工改造创新, 发明出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商业模式。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别人先进的思维方式与创新的理念。不断学习, 善于思考, 在创业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利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

现在的大学生, 成长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对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理解, 更加的深刻和具体。更容易地在使用和利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的时候, 产生出新的想法和新的商业模式和思路。而且利用新媒体工具做营销的话, 也可以减少很多成本, 效率也更加的高, 而且各种推送的话, 容易定位目标客户。通过把传统的行业从线下搬到线上, 通过线上为线下的实体店引流, 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 使传统行业各模块的运作更加的有效率。利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 也有很多的机会。

摘要:大学生毕业人数连年呈增长趋势,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在全社会“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之下, 大学生创业不仅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法宝, 同时也契合了当下全社会创业创新的氛围。本文简单介绍了现在大学生创业, 和国家政策的大背景, 然后具体阐述了关于创业的选择问题, 政策的基本问题, 还有社会熏陶和大学生教育的环境问题。最后结合现代社会创业的一些特征, 总结出了当代大学生创业的几个方向。

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问题 篇9

1高校创业教育

1.1高校创业教育情况

1.1.1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方式

现阶段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有一些具体的做法,比如不禁止大学生从事经营性行为。教育部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章《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第四十六条规定:学校应当鼓励、支持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帮助。基于西南林业大学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在校期间曾打工或者摆摊的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15%,其他西部高校的数据应当大体相当,而东部高校此项数据则比例更高。对大学生在校期间从事经营性行为,学校保持不作为的态度体现出不反对也不鼓励的态度,并且大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经营性行为会受到学校一定程度的限制,如学生公寓内不允许有牟利性质的经营性行为,如果大学生想在学校的公共区域进行经营性行为,需要得到学校的批准,等等。

其二是课堂教育,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教授一些与创于与经营有关的课程,如开设网店经营、公司法和合同法、创业管理学入门、创业实务等课程。同时配合报告会和讲座形式通过请成功创业的学生回校作报告,或者请校外企业家到学校以创业为主题做讲座等等。

其三是激励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创业规划,往往是依托团学工作的平台,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创业规划大赛的形式,鼓励在校大学生思考未来职业和提出可行的优秀创业项目。

其四是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对有创业意向的同学进行创业相关指导。

1.1.2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

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创业所需政策法规类知识、创业经验类知识、创业专业类知识三方面。创业所需政策法规类知识往往依托于全校范围的思政课如“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等普法类课程进行培训,以及配合开设与创业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选修课来进行。而创业经验类知识则多以成功创业学生回校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加之聘请校外企业家到学校进行创业讲座等。而创业专业类知识,则是依托于相关专业学院,利用学院和学科的专业教学资源以专业课和选修课的方式进行。

1.1.3个别特色创业教育方式

在全社会探讨创业教育方式方法的大环境下,许多高校、职业学校、民办高校进行了不少的创业教育方式革新的尝试,其中出现了一些有特色的创业教育和激励的方式,也引起了社会和教育界的激烈争论。不论如何,在推进创业教育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尝试是值得肯定的,具体做法也许不够科学或者不够合理,但是这些尝试的经验教训能够给人以启发,对高校创业教育的不断系统化、科学化、完善化是非常有好处的。如义乌工商职业学院开设的创业班,鼓励在校生在网上开店进行创业,以网络销售成绩来置换学分,起到了一定的创业激励作用,虽然此举饱受争议,并不科学,但置换学分的做法给了我们激励创业的另一种思路,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来重新审视高校激励创业以及进行创业教育。

1.2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现有的创业激励覆盖面窄。

从各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方式方法上来看只是针对学校小范围的学生,这种覆盖面不广对创业激励是不利的,激励是产生动机之前的行为,于是创业激励理论上来讲不应当只针对已经有创业动机的学生,应该包括了暂时还没有创业动机的所有学生,如果初期的创业激励覆盖不了大部分学生那么,就会流失一大批潜在的大学生创业者。如针对大学生新生开设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课程,虽然能够覆盖到每一个大学生,但是其内容缺乏创业的针对性,其中极少有创业所需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内容。又如法学院开设的经济法、民法、商法、税法等创业者所需的法律知识课程又只针对法学相关专业学生,对其他专业学生选择学习有专业限制。而与创业相关的选修课,选修课程资源缺乏,能够选修的学生只能有几百人,创业经验类讲座则更是一座难求,加上专业学业的压力、课外活动的分散学习时间、各种社团组织眼花缭乱,使得大部分同学很难接受到创业的激励,也使得创业教育很难普及到大部分学生当中去。

(2)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内容不系统。

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并不系统,创业激励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这样说,高校现阶段的创业教育或者创业激励只是存在一些零散的有益的做法,并不科学和系统。大学生所接受到的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应该包括专业性知识、政策法规类知识、经营管理类知识、社会经验类知识,四类知识缺一不可,而高校现有的涉及四类知识的教育教学和实践资源零散地体现在讲座、专业课、选修课上,并不能保证潜在创业大学生能够完整地接受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的全部内容,这样自然削弱了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的效果。

(3)高校创业教育范围不好界定。

基于不同高校的创业教育资源具体差异,不可能要求每一所高校提供的创业教育教学和创业激励措施让全体学生均完整地享受到,这种情况下,需要科学分析学生创业欲望中缺失或者需要加强的部分,如目标性不明、创业理性不足、创业行为能力不足等问题,根据分析分类来合理安排教育教学资源对其进行补足。另外,可以根据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创业实践情况,给予优先提供创业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待,以及区分大学生在校创业或者经营性行为所属阶段和类别对其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或创业激励,做出合理的分流,以解决教学资源少又要提高创业教育和创业激励覆盖面的问题。

(4)高校创业管理有待加强。

各地高校均设有就业指导中心加强对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服务和培训指导工作,从现在政府激励创业的政策性质上来看,激励创业的工作是定位在提高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基础上的,往往创业管理和培训指导工作仍是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来负责。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工作是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这一基本思想首先存在格局层次低这种特点,导致忽视了大学生创业不同于其他社会人创业的创新性和科技含量,再则,把激励创业工作看成是就业工作的附带工作也降低了对激励创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于是,各高校忽视激励创业工作的特殊性,和对在校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管理服务。现目前,各个高校中的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打工、兼职、摆摊等经营性行为,但是各个高校对于此类有经营性行为的学生、正在积累创业经验的学生并没有进行系统的管理和帮扶,这种情况应该引起重视,希望可以在高校激励大学生创业工作的过程中予以改变。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J].社科纵横,2006(9).

[2]任国友.大学生创业素质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5).

[3]陈艳,雷育胜,曹然然.大学生创业素质调查与思考[J].高教探索,2006(4).

[4]钟玉泉,彭健伯.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5).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现状调研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学生,创业教育,需求,调研

一、调研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到以创新作为首要推动力的新阶段, 在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环境下, 高职院校纷纷开展创业教育, 如何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 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十几年来, 效果并不明显。本课题将通过对学生的创业教育需求状况的调查, 分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与依据。

二、调研情况概述

(一) 调研的对象

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 课题组对淮安市几所高职院校在读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被调查对象涉及财经类、电子信息类、旅游类、食品类、艺术设计类、药品类、机械制造类、管理类、粮食工程类、法律类等31个专业, 发放调查问卷226份, 访谈187人, 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淮安市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实际需求情况。

(二) 调研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为了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高职院校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状况,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 以学校和专业为双重划分标准, 分别从三所学校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中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高职学生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认知, 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课程性质、途径及内容的需求等方面。

(三) 调研结果与分析

1. 高职学生对创业与创业教育的认识———创业意愿高, 对创业教育认同度较高

表1数据表明, 有72%的学生认为可以考虑创业, 愿意接受创业教育。另外, 有15%的学生没有考虑过是否要创业, 无所谓学校有没有创业教育课程, 将创业教育课程视作不得不完成的学习任务。仅有13%的学生不打算创业, 不期望学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在之后的访谈中, 课题组进一步了解到, 大多数学生的创业梦想来源于家庭其他成员或朋友的影响, 也有一部分学生是受媒体宣传的影响, 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创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见, 创业还未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当被问及“你对贵校当前的创业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时, 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学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基本以选修课为主, 大多数的创业教育相关的活动只是针对小部分学业成绩优秀且社会实践能力强的精英学生开展的活动, 感觉自己作为学校一名普通的学生是难以涉足的, 期待自己今后能够真正成为学校创业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2. 高职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性质的需求———必修课与选修课相融合, 分阶段、递进式地开设创业教育课程

表2统计数据表明, 有53%的学生期望学校在设置创业教育必修课的同时, 也应分阶段设置创业教育选修课, 满足不同创业目标的学生需求;有22%的学生期望创业教育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 有20%的学生期望创业教育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 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加以选择就可以了, 只有5%的学生对创业教育的形式不关心。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学校能在针对所有学生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 普及创业知识的同时, 针对不同创业起点与不同创业目标的学生分阶段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

课题组在之后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是针对临近毕业的三年级学生开设的普及型教育, 且大多数是以有限的必修课形式或讲座与报告形式开展的, 涉及的内容多为与创业相关的基础性知识, 内容浅显, 实际效果不大。

当被问及“你为何选择接受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创业指导形式”时, 学生的回答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充裕的时间接受更为全面系统、更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 如果仅仅是接受一些零星的课程学习、讲座, 对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力的提高根本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如果仅仅是针对少数人的竞赛, 对自己的今后创业根本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学生期望在必修课基础上, 学校能够面向一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 创业起点更高的学生分阶段、递进式地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 进一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创业能力。

3. 对创业教育实施途径的需求———期望创业教育“实践化”

调查发现, 有89%的学生选择了“创业模拟活动”或“创业实践活动”, 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纯理论教育已不受学生的欢迎, 学生希望与具有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或企业家“零距离”接触, 感受创业流程, 更希望通过创业模拟活动或创业实践来丰富自己的创业实战经验。

课题组在之后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实际上, 大部分学校是通过课堂讲授形式实施创业教育的, 有过创业模拟活动或创业实践活动经历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反映, 尽管学校也给他们配备了一些创业相关的教材, 但其内容只是一些枯燥的理论;即使学校也请过创业成功人士或企业家来讲座, 但由于讲座只是零星地安排在课余时间, 缺乏完整性与实效性, 对自己创业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很难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当被问及“你最希望学校提供的创业教育形式是什么”时, 学生普遍的答案是希望学校能够多为自己提供创业模拟训练与创业实践机会。

4. 对创业教育内容的需求———期望得到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业知识 (见表4)

调查表明, “创业环境与风险知识”“政策、税收与法规知识”与“创业实务”等课程是最受学生青睐的创业教育内容, 这表明学生有强烈的了解创业机会、创业风险、创业环节、创业相关优惠政策及税收与法规知识的欲望, 而像“创业基础理论知识”“市场营销知识”这样的纯理论课程在创业教育课程中缺乏吸引力, 不太受学生欢迎。

课题组在之后的访谈中进一步了解到:学生更愿意接受这一类的创业教育内容, 是期望自己通过这样形式的创业教育更多地了解创业形势与机遇, 获得有关创业的最新、最有应用价值的信息, 为自己今后的创业做准备。而对创业实务知识的了解也是自己在今后的自主创业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同时, 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传统的创业教育应加强“创业环境与风险知识”“政策、税收与法规知识”与“创业实务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渗透。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淮安市几所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需求的调查与访谈可以发现:

(1) 高职学生大多数具有创业意愿, 但就业压力大是学生选择创业的主要原因, 创业还未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内在需求;高职生对学校的创业教育现状并不很满意, 普遍认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只是针对少数动手能力强、学习优秀的学生开展的课外辅导, 对大多数学生并不合适, 期望学校转变思想, 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精神。

(2) 在当前的就业大环境下, 开展创业教育已是高职学生的普遍需求。学生渴求创业教育, 但不同的教育主体、具有不同实践经历与创业理想的学生在创业教育课程性质、创业教育实施途径、创业教育内容等方面的需求呈多样化态势。

(3) 高职生期望学校在开设创业教育基础课程的同时, 能通过开展创业模拟训练与创业实践等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创业实战能力;期望学校能将创业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加以区别, 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让整个教育过程中“学”与“做”充分融合, 提高学生对创业知识的感悟能力。

针对以上的几个方面问题, 本课题组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奠定创业教育基础

创业意识是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出发点, 是学生今后掌握创业知识和提高创业能力的前提条件, 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第一要素。为此, 学校应从高职学生入学开始, 在其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 帮助学生自觉形成创业主体意识与正确的创业价值取向, 认识到创业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对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而增强其创业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学校还需加强对学生挑战困难、整合资源、应对风险、开发信息和策划战略等意识的培养, 要让学生科学、理性地对待创业。

2.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

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但由于不同实践经历、不同创业理想的学生在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做事风格等方面各有不同, 造成了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需求、目标定位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 创业教育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 其课程性质、实施途径及内容构成也各有差异。创业教育授课内容要体现整体性与渐进性。不同年级开设理论课、模拟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的创业课程, 学生可依据自己需要加以选修。面向一年级学生开设“创业基础理论课”, 让学生对创新创业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 利用第二课堂举办专家讲座及创业竞赛, 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面向二年级学生, 开设“创业实务”“创新思维技法培训”“创业政策、税收与法律法规”“KAB创业指导系列讲座”等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业素养与创业精神;面向三年级学生, 开设“创业模拟训练”“创业实践”等, 为学生配备专门的创业导师, 组织学生到创业基地、企业等实践锻炼, 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与业务咨询,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与实践技能。三个层次相互独立, 又相互融合, 整体上体现渐进性与系统性, 不仅注重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 更注重学生创业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完善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

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学校应将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完善实践环节教学体系。一是要办好创业赛事, 高职院校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策划案例沙盘模拟大赛等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竞赛活动, 营造出高职生参与赛事的良好氛围, 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二是要组建好创业团队, 针对有创业兴趣与创业目标的学生要组建成一个团队,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 安排专业素质过硬、创业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施以实际创业扶持与指导。三是要拓展创业基地, 高职院校通过虚拟仿真式创业实践基地、校内孵化创业实践基地、校外实战创业实践基地等形式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不同层次的创业实践基地, 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创业项目, 尽快掌握创业过程实质, 增长创业经验。

参考文献

[1]苏明.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 , 2011 (3) .

[2]曲殿彬, 许文霞.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3]马国湘.高职院校应成为创业教育突破口[N].中国教育报, 2009-03-16.

[4]胡学军.将创业教育理念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J].教育与职业, 2005 (33) .

[5]邓成超.创业教育关键在于提升创业素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4) .

山区县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11

一、基本情况

1.创业主体根本改变

随着秭归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以前单靠政府引入外地企业的单一主体,已逐渐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残疾人创业、农民工创业、返乡人员创业、复转军人创业等多种创业主体。创业主体的多元化,为秭归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创业类型异彩纷呈

至2014年底,除规模企业外,秭归县创业企业的类型有以下8种:种养殖、餐饮酒店、物资销售、快递运输、办公通讯、美容美发、装潢设计、家政服务,其中,种养殖业大多是以合作社的方式运行。严坪茶叶专业合作社,辐射周边6个行政村,入社140多户,社员400多人,常年聘请本土专家6名,采摘时节每日带动就业100多人。文才黑豚鼠特种养殖场,辐射周边4个行政村,入社100多户,饲养简单、投入低、出栏率高、效益回收快。宇峰药材种殖专业合作社常年吸纳4个残疾人就业,采摘季节可带动近200人就业。目前,创业类型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创业的兴起,不仅方便了秭归县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为全县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促进了就业事业的发展。

3.创业人员大幅增加

从全县仅享受小额担保贷款的创业人员来看,2004~2006年有290多人,2007~2009年有420多人,2010~2014年有1600多人,10年时间累计达到了2300多人。

4.创业规模逐渐扩大

如果从用工人数来看全县创业规模的现状,其大致情况如下:500~1000人的有3家:百丽有限责任公司、吉盛织染有限公司、匡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500人的有5家:屈菇食品有限公司、帝元食品罐头有限责任公司等;100~200人的有10家左右;50~100人的有50家;10~50人的有500家左右。另外,还有一些创业者正在积极地筹划与准备之中。

5.创业经验辐射全县

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创业、了解创业,加入创业的队伍中来,秭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从2008年开始,连续六年在全县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广泛开展了评选“十佳家乡建设者”“十佳创业之星”“十佳创业带头人”等活动,到目前为止已评选出60位成功的创业人士,并把创业者成功的经验以及他们在创业中的点滴感悟向全县宣传。2014年,秭归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经过积极筹划、精心组织,把最具代表性的创业者的创业之旅编成了《秭归创业人》一书,免费发放给有创业需求的县人民。

6.创业流程简单便捷

一般创业者都会经过以下过程:申请培训→参加培训→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确立项目→联系主管部门(咨询政策)→规划设计→筹集资金→选择场地→正式创业。

7.创业优惠条件众多

创业者可享受七大优惠:免费参加创业培训、免费参考创业项目、积极的税费政策、政府贴息的创业贷款、困难人员可获得奖励资金、发展农家乐可获一万元资金扶持、高校毕业生享受创业资金扶持。

二、存在的问题

1.创业资金短缺

一般创业者自有资金有限,不能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后续发展,基本上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虽然他们可以申请创业贷款,但由于担保基金总额有限,贷款额度有限、担保条件有限,而且创业担保贷款手续繁杂、要求严格、放贷时间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严重影响创业者创业的进程。

2.创业项目找不准

创业者在创业前缺乏科学的考证、深入的思考、长远的规划,也缺少对市场的调研,即使有也是浅层的、表象的。他们往往凭借的是个人感觉或熟人的建议,感性地投资某一个项目,有时选择项目时甚至出现“跟风”现象,认为有人在这个项目上效益很好,自己也能干出一番成就,往往投资后达不到预期效果,出现亏损的情况。

3.创业竞争力不强

纵观全县的创业,普遍存在投资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不高、抗风险能力差的现象。创业投资大多在5万元~30万元左右,其生产结构以劳动密集型或手工操作为主,产品增加值有限,导致产品竞争力不强,效益偏低。

4.创业经验不足

农民工的创业基本上都是处于边摸索边创业的现状,他们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这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学习能力,影响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往往较难分析把握市场需求和动态,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5.创业缺乏系统引导

创业者在创业之前都参加了创业指导培训,但那是粗线条的方法步骤和宽泛的理论经验,是一种共性的培训,这种培训不是面对每一个不同的企业而开展的。即使培训了,仅能让培训者知道创业应该怎样做,具体到细枝末节的环节,除了创业者自己领悟之外,更需要职能部门的系统引导。

三、建议及对策

1.加大宣传力度

以每年评选的“十佳创业之星”为平台,以他们成功的典型事迹为载体,由创业成功者组成宣讲团在全县巡回宣讲,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手机短信等媒体上大力宣传。同时,要深入镇村,运用多种方式将政府对农民自主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营造积极创业、敢于创业、善于创业、支持创业的氛围。

2.加大指导力度

政府应加强与大专院校、大型企业联系,开展专家为农民“出金点子、送创业项目”活动,也可组建创业专家咨询指导小组,对创业项目进行详细的科学论证,切实帮助农民选好、选准创业项目。农民资金不多,最好选择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适合农民自主创业的项目,例如生态农业、加工农业、精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花卉种植、竹木工艺等项目。

3.加大信贷力度

一是人社部门继续向上争取更多的担保基金,弥补当前基金总量明显不足的缺口;二是人社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适当提高小额担保贷款额度,从实地查看的情况来看,目前实行的男性创业者最高限5万元,女性创业者最高限8万元明显不能满足其需要,对不少的创业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三是人社部门应会同相关部门适当放宽担保条件。现在,部分创业者有创业技能、选择的项目有广阔的前景,但不具备目前担保机构规定的几种担保条件。

4.加大培训力度

县就业培训中心要大力开展农民创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创业本领和经营管理水平。有计划地组织有资金、懂技术、会管理、立志创业的优秀农民到县内外重点企业、龙头企业、规模企业学习锻炼,开阔创业视野、拓展创业思路。为进一步提升创业者综合素质,可以以县人社部门为主导,建立创业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上,创业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这样长此以往可以让创业者们摆脱文化水平低的限制,从而转变创业的观念,为创业的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加大监管力度

创业贷款作为一项惠民措施,主要是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资金缺乏这一难题,对创业者来说是“雪中送炭”。针对创业者没有把这一笔资金用于创业的问题,创业指导中心要加大对创业贷款的监管力度,让它能真正扶优扶强,让它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6.加大投入力度

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篇12

一、国内外创业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创业是可以被教的”(Vesper,1982)。虽然创业作为一门学科并未得到教育界的完全认同,但是,这一认识正在逐渐被接受[2](Gartner & Vesper,1994;Fiet,2000;Dickson等,2003)。第一门创业课程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Katz,2003);第一个创业教授席位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Vesper & Gartner,1997);第一次创业研究年度会议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Vesper,1981)。近年来,学生对创业课程的需求日益增加,社会对创业师资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国外创业教育的研究呈繁荣景象,其研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创业教育重要性视角。Shepherde ( 2000 )通过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及创业团队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弥补创业者及创业团队创业经验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系统发展相关的创业技能。相比其他创业者,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人,在提高新事业存活能力方面更具有优势;全球创业观 察 ( GEM ,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建立了创业教育重要性标准,提出了政府政策、教育培训、经费支持、社会文化规范、研究与开发、政府规划、商业基础建设、内部市场公开等与创业相关的几大要素,众多国家的实践表明,政府政策、教育培训、经费支持三个方面是最为重要的关键要素。2从创业教育目标视角。Gerald E. Hills(1988)通过研究得出,大多数人认为关于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多元的,其中“创业教育增加学生对所创事业的创立过程及管理过程等的认知与理解”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创业教育使学生对创业生涯及职业选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为次重要目标。3从创业教育阻碍视角。Gerald E. Hills(1988)提出,学校存在一定的创业教育阻碍,主要在于学校管理者本身,因此要普及创业课程,乃至创业教育,首先是克服学校管理者的观念阻碍。Peter Robinson和Max Haynes (1991)的研究表明,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其主要挑战不在于继续拓展创业教育范围,而是目前已有课程的品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发展。解决课程品质的主要阻碍在于:一是缺乏创新教学模式或方法的系统理论基础;二是缺乏正式的学校的学程;三是维持学生在学术课程的兴趣[3]。4从创业课程设计视角。Gerald E. Hills(1988)指出,作为创业入门课程,基本上都是传授学生对创业计划书进行认识与了解,其他课程基本是建立在此基础上,即由创业计划书衍生而来的业务实践课程。而事实上,创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基于经验式的引导和指导。Fiet J.F.(2000)对18份创业课程大纲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课程大纲包含116个相关主题,其中,战略(竞争)分析、风险管理、成长管理、财务及创造力等六大主题出现频率较高。发现(产生)创意这一主题较为新颖,战略(竞争)分析、风险管理、成长管理等其它主题基本是源于相关成熟领域。刘文龙(2001)对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等4所美国著名大学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与整理,将创业教育课程分为四大类别:一是创业家养成;二是创业环境规划及管理;三是新事业开发及管理;四是特定产业创业研究。5从未来的创业教育视角。Robert D. Hisrich(2005)提出,未来的创业教育趋势是创建更为正式的有关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创业教育将独立于商学(或管理)领域,出现专门的关于创业的硕士学位,如科学创业(化学、数学、生物、物理、统计等)、文科创业(心理学、社会学等)、医学创业、技术创业以及公共管理创业等方面的创业硕士。此外还有创业系所及各领域创业博士学位也将得到发展[4]。

二、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必经阶段,是体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有机构成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其独特的规律与特点,其方式方法、实现途径以及教育模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凸显出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现实要求。由此可见,我国高等学校如何根据自身特点,以及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这一现实要求,大力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将其纳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个体系,并努力构建出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及能力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与管理体系,是我国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的战略核心[5]。具体而言,我国高等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的风向标,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人才培养质量能否提升的根本保障。我国高等学校应该改变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导向的传统模式,转向培养符合新世纪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即培养大学生成为创新意识强,勇于创造,敢于行动,能够坚持、不怕困难的创新创业人才。

2. 探索培养模式

在注重效率的同时,大胆突破现有培养模式,以现有培养模式为蓝本,分类探索不同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即经管、艺术、理工及其他(外语、人文等专业)四大类别。探索创业实践班、创业课程教育与模拟训练、创新创业实习等多种模式,对高校不同类别学科专业专业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养。

3. 完善课程体系

针对经管、艺术、理工及其他(外语、人文等专业)等四大类学科专业,可考虑设立2-3门通用性核心课程,核心通用性课程以外的课程可以根据本学科专业领域的主要特点和具体要求,建立特色课程体系,提供相应的创新创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技能方面的服务。各类学科专业可以在通用性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公司法”“经济法”“合同法”“创新与创造学”“创业管理”“创业投资”“创业案例分析”“商务谈判模拟”“新创企业与微小企业管理”“创新与创业管理”“企业成长管理”等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专业知识教育与创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业技能。

4. 丰富教学内容

具体的教学内容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高校要拓展教学内容,使其丰富多样化,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学内容设计,要求开设多种类多学科的方法类及思想性课程,注重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样才能够解决重知识、轻方法的现实问题;同时,开设部分企业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及决策课程,教学内容融入丰富的企业实践案例。遵循专业知识、创业能力、个人品质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5. 改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好坏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需要突破传统思想,纠正“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应该采取具有创造性、能够激发大学生求知欲望及自身潜能的新型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可以分类进行,如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课程,教学模式应以案例教学为主;如ERP沙盘模拟、统计学实验等课程应以讨论式和实验教学模式为主。

6. 加强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教师,对许多高校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大量创新创业型教师,优化师资结构。具体而言,一是对骨干教师进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专业培训;二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部分具有潜质的青年教师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甚至是鼓励和支持有关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活动;三是成立创新创业基地,聘请成功创业者、相关企业家兼职任教,甚至可以合作开发有关创新创业教材。

7. 推行新的考核制度

新型考核制度是与新型教学模式相对应的,因此,必然要求高校进行考核制度改革,构建面向创新创业教育的考试评价制度,建立以考察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考核体系。不能够过分注重“学分”和学生卷面成绩,相反应该更加重视“能力分”,设计出能够体现大学生“能力”的考试试卷。同时,突破传统的单一笔试考核形式,对主干课程积极推行教学团队集体面试考核制度,考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大学生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

湖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自2007级以来,我院开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革实践。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激发了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与此同时,近年来我院建立了一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企业高管组成的师资队伍,建立了创新创业交流室、人力资源模拟招聘实验室、形体训练实验室、酒店管理工作室等创新创业实训实验室,组织了创业大赛、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市场调研大赛、案例分析大赛等创业实践活动。具体实践经验有以下几点。

(1)通过创业理论和案例教学以及企业家论坛或讲座等方式,树立大学生的冒险和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培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心理品质。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树立“信仰”、培养自信,将创新创业当做一种梦想的追求,视创新创业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良好途径。在此过程中,也要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体验到创新创业的种种艰辛和层层快乐,在成功事迹中总结经验,在失败事迹中吸取教训,不断磨炼其坚强意志,培养其创造精神。

(2)通过创新创业课程理论教学和创业项目书撰写实践,逐渐丰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公司法、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3)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多种学科。通过多学科的创新创业实训课程教学,以及相关的创新创业情景模拟训练,培养大学生各种创业的技能和能力,创业技能主要有商业机会识别、商务谈判、融资决策、激励控制、团队建设等,创业能力主要有经营管理才能、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综合性能力等。

(4)开设创新创业培训班,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训班课程安排紧紧围绕创新创业这一核心,主干课程由10门左右相关课程组成,课程体系相对完整,具体包括知识传授体系、能力培养体系和素质提升体系三大模块。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不断得以优化,学生受益面将越来越广。

上一篇:时间延迟模型下一篇:单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