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语文教学(精选12篇)
学生语文教学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信息时代的到来, 对于信息接收与处理这种能力的要求愈显突出、愈显重要, 至少可以这么说, 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处理问题的主动权。既然如此,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收集信息、掌握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 也不是老师给予的, 而是要立足于平时训练习得而来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一、树立信息理念, 利用信息资源
信息时代, 信息非常重要, 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个信息理念, 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时刻注意感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而且要加以捕捉、分析、判断, 有的放矢地及时处理, 让信息为人所用, 增强信息的实效性。有人认为, 信息素养是大人的事, 小孩子不懂什么信息, 对于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忽略不计”。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没有很强的说服力。每个人搜集信息、整理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不是天生的, 要靠老师平时有意识地培养。这种信息意识的培养, 语文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老师要有信息意识, 才能更好驾驭语文课堂教学,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与能力。否则,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或形同虚设, 没有实际作用。老师要由己及人, 由此及彼, 强化学生信息意识。这种强化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建立在具体的文本教学中, 从文本中捕捉信息, 并由文本进行延伸到课外, 收集跟文本有关的一些信息, 增加信息量, 有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理解、感悟。比如,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写实的文章, 作者通过自己“一夜”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的叙述, 讴歌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光辉形象, 抒发作者对总理的崇敬、爱戴的感情。这种感情信息的体验, 有一定难度, 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 一要在课前引导学生阅读跟周总理有关的一些书籍或观看影片, 尽量全方位地了解周总理这个人物的生平事迹, 丰富关于周总理这个人物形象的信息材料;二是在课堂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 有意识地从文本中捕捉一些信息, 如“一叠一尺来厚的文件”“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等语言文字信息, 然后透过这些文字信息领会到我们新中国的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等信息内容;三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一些重点句段的阅读揣摩, 捕捉信息。这样一来, 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一夜”与“每个夜晚”之间的关系, 进而感受到了周总理的光辉形象。
二、提出信息问题, 收集信息资料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多是经典之作, 文质兼美, 内容丰富, 意蕴悠远, 颇具欣赏价值。其间蕴涵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学生的学习理解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就有必要在学生阅读文本时给予引导。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提高学生对于课文所要透露的信息的掌握程度, 老师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 让学生围绕问题, 去查找资料, 借助自己所得到的资料信息来解决问题。在教学《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文时, 老师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 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西藏有哪些景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它的神奇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课文中有这么多“最”字?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学生要思考分析判断, 哪些问题可以借助信息资料来解决的, 哪些问题可以利用上下文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语言信息来理解解决的, 这样一引导, 学生就能明确查找资料的方向, 让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更加明朗化、清晰化。对于怎样搜集信息资料, 有哪些途径, 老师应该稍作指点, 让学生明白“条条道路通罗马”。获得信息的途径一般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书本。书本有课内的, 也可课外的。查阅书籍, 阅读书籍, 搜集我们想要得到的一些信息材料;二是影视。目前, 各种媒体异彩纷呈, 我们要善于利用这种信息资源, 或收看电视电影, 或上网查阅资料, 搜集信息。如, 在教学《成吉思汗和鹰》一文时, 我们可以布置学生事先观看电视剧《成吉思汗》, 了解成吉思汗这个人物生平事迹。三是生活。生活是个大本营, 信息资源丰富多彩,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我们可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 让学生在触摸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资料。如《海上日出》一课的教学, 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到海边去看看太阳升起时的全过程, 感受奇观。
三、整理信息资料, 加强信息交流
面对变幻迷离、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 指导学生进行个人信息的整理, 加强学生群体内部信息交流,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笔者认为:一是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设立一个本子, 把搜集到的一些信息进行记录;二是要告诉学生怎样记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记录, 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什么东西都往“本子”里塞, 而是要根据重点, 有所选择, 有所取舍, 有条理地简要地记录下来, 而且要做到“眉清目秀”, 文章题目、作者及书刊名称与出版日期, 都要一一记录, 便于今后查阅时派上用场;三是要学会整理自己所搜集到的这些信息, 进行归类整理, 编上序码, 建立搜索引擎, 储存起来, 让摘录的信息资源更加系统, 简明, 便于今后查阅。
能否将原文整理好的信息表达和传递给他人, 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关键环节。这需要教师加强口头和书面交流方法指导和技能的训练。信息交流, 要根据实际情况, 有重点, 有条理, 有层次地进行信息叙述发布, 让人在聆听中共享信息成果。这样, 对于信息的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是信息发布交流之前必须处理完毕的一个环节;二是, 在对信息发布交流时, 要抓住重点, 言简意赅, 能说明问题、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可以了, 无需洋洋洒洒。冗长拖沓;三是, 注意选择恰当的信息交流方式, 或小组里交流, 或全班交流, 或通过交换笔记本互阅交流, 或通过手抄报、书信等形式交流。无论采用哪种形式, 都要立足课堂、立足教材、立足学生实际, 才能让得到的信息发挥最大作用。
总之,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首先要树立信息意识, 真正意识到信息资源的重要, 而后, 要把这个信息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节课, 每一个环节, 引导学生树立信息理念, 学会根据学习需要搜集相应的信息资料, 并加以归类、整理、利用, 让搜集到的信息资料为学生学习课文服务, 不断增长学生才干。
(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
学生语文教学 篇2
在中职院校,学生对文化课的热情不高,更多的关注学科的实用性,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主动地面向学生的就业,丰富中职语文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增加口语教学方面的内容,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要比“写”更加重要,也更加困难。
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相当重要,而且还应当进行相应的强化训练,如开展普通话课程教学,积极推动普通话的训练,要求学生将普通话说准、说好,并且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交流;设立演讲课,重点训练学生演讲时的思维、思路、气质、艺术和效果;实行实用口才训练,按照不同专业对应的职业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场合说话的技巧和要求。其次,要增加德育教育的内容,贴近职业道德教育的培养需求。道德教育本身就存在语文教学中,在中职语文教育中,道德教育尤其要深化。在中职院校,学生自身控制能力较差,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道德素质普遍较低。所以,要将育人和教学结合起来,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借助语文教学内容,将德育逐渐渗透到学生学习中。
二、突出中职语文的职教特色
学生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培养中学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贯彻了新课标的理念要求,通过改正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在语文教学中,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是每个教师应重点注意的教学方案。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从原因来看,与教师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无关系。学生往往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并没有选择的权力,课文学习中的问题思考方式也被“标准答案”固化,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甚至对于所有的语文知识学习,都会潜意识的按照这种思维定式去思考。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是众多教学者所关注的,基于初中语文的教学特点,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变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便有着重要作用。例如在一些课文教学中,摒弃“标准答案”的限制,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在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挖掘所学课文的思想和文学美。这不仅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1.鼓励学生产生质疑性思维
即鼓励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标准答案以及教师讲述的观点和答案进行质疑,而不是盲从,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产生质疑,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思维创新的基础首先便是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例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学中,皇帝和官员为了表示自己并不愚昧,因而没有戳破谎言,这也是课文中对于骗局能够成功的解释。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这种解释产生质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戳破这种骗局并不难,那么为何从国王一直到官员都被骗局蒙蔽了呢?是否还有其他原因?这是作者的逻辑漏洞还是另有深意?教师不能依照课本和教案将问题的思考方式完全传递给学生,而是作为一名辅导者,对于学生思考中产生的一些较大的偏差进行纠正。同时,也要选择一些适宜的话题作为切入点,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以及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就是培养其发散式思维,甚至是在逆向思维下考虑问题。在一些语文知识的解答中,并不设置标准答案,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解答问题。例如在课文《范进中举》教学中,对于范进中举后胡屠户以及众人的表现一般理解为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认为是封建社会造成的一种毒害。然而不同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文中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作为教师不能限制学生这种思维,也不能完全以标准答案式的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而是应当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例如一些学生可能认为胡屠户的前后变化对比,并不完全是封建社会文化影响的,而是一种人的共性,或者说某种人的性格的特点,也可以理解为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对于范进以及官员阶级的本能惧怕造成的。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考虑相应问题,教师在保证不偏离大方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
3.应用启发式教学
这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定位,符合建构主义理论的一些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照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问题,所选择的问题:
(1)应当与教学内容相关;
(2)应当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话题;
(3)所选问题应当具备较好的可延伸性,具有深入讨论和学习的价值。
教师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进行思考和探索,这种教学方式也被称为探究式教学。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同时,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这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也有着重要作用。
4.积极拓展教学内容
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中,仅仅在思维方式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是不够的,需要拓展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这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基础。例如在一些古文教学中,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虽然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鉴赏这篇古文。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还缺乏较好的古文基础和知识基础,对于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思想、历史事件等都缺乏较好的理解,即使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拓展教学内容,如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授作者的生平事迹、性格以及文章的创作背景等等。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相关的历史故事,如能够表现作者思想性格的一些历史事件等等,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之,對于中学生语文教学这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养成求异创新的思维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2).
[2]肖小梅.论基础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培养[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6).
[3] 张本根. 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 19(6):14-14.
学生语文教学 篇4
一、了解作家经历
我们在介绍作家时,不仅要告诉学生这位作家写了什么书,而且要把这位作家的生活经历介绍给学生,作家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耐读的书。优秀的作家不仅用他们的作品打动学生,而且以其自身的经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示。
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作者就是当年那个买不起笔和纸,只能用苇秆写字的苦孩子,但他最终成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成才的道路足以证明逆境可以出人才。他成才靠的是什么?是靠他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对此,我们可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条件自觉地拿来与之对照,就会促使学生珍惜大好时光,努力读书。这样学生既欣赏了文学作品,完成了情感上的审美愉悦,又在心中自觉地向其学习。
二、创设情景
由于生活的富裕,许多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有的孩子无视父母的关怀,不理解不体谅父母的辛劳,更不懂得为父母分担愁苦,对父母以外的人就更缺乏应有的尊重与关爱。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课本中有关这方面的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珍爱亲情、关爱他人的教育,让学生领略到美好的人情给人带来的愉悦与温暖,思考如何创造和谐美满的新生活。
《散步》中的天伦之乐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动容动情。这篇文章选取的素材是寻常的一次家庭散步,却于不经意间道出了中年人在生命延续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涉及到尊老爱幼这一亘古常新的亲情问题。读这篇文章,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在课堂上我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还记得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名字吗?老师不仅记得他们,而且还记得评审委员会写给田世国的颁奖辞,‘一个儿子在2004年把他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用温暖的谎话收获慰藉。’田世国以捐肾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延续着母亲的生命,莫怀戚则以搀扶母亲郊外散步这一细小的行动来宽慰母亲的心,回报母亲的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作一次心灵的散步。”用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这一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来导入,特意引用了评审委员会给田世国的颁奖辞,从一开始就让学生从事件中深受教育,那就是如何来表达对母亲的挚爱,如何来回报母亲,正是这份真爱才能感动中国,为文章奠定了一个感情基调。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读得很投入,把课文读进去了。我相信文中祖孙三代的和谐感情,会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的。
三、品味精妙语言
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时又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可通过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来完成。一篇好文章总有一些言简意深和意蕴丰厚的重点段落和精妙语句,在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细心钻研,挖掘其中的精妙之处。例如,《爱莲说》中对莲花的描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在欣赏这段文字时,教师应先让学生体会文章所用修辞的精妙,使学生欣赏到散文的优美。然后可提问学生,这样的景物能把读者的心情带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明白,这是歌颂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同时也歌颂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贵品质。这样便可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领悟做人的真谛。
四、挖掘作品内涵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而生命的真正价值在于奉献。许多孩子缺乏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不懂得珍惜生命。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极好的课文,如《斑羚飞渡》让人领略到自然界中生命的坚强与可敬;《敬畏生命》更揭示出生命的伟大与壮美。学生读了这些文章,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自然会尊重他人的生命,为他人喝彩;自然会珍爱自己的生命,为自己加油。
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鸟兽鱼虫,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构成了我们人类的美好家园。他们既是我们创造物质生活的保证,又是我们丰富精神生活的源泉。课文中许多精美的篇章讴歌了壮美的自然,启迪了美好人生。《春》《济南的冬天》歌颂的是自然界的四季,启迪读者对美好人生的感悟;《海滨仲夏夜》写大海,既是自然美的颂歌,又是人性美的画卷。
这些课文都是滋养学生品格的甘泉,我们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这座丰富的精神宝藏,利用好语文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要做教书育人的有心人,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这样情感的渗透就会水到渠成,在做中教,在做中学,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成才。
摘要:语文教学承载的是古今中外真善美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挖掘作品内涵,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生发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之情,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益于学生成才。
小学生语文教学方法 篇5
关于对小学生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分为字词的学习方法,句子的学习方法,段的学习方法,篇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写作文的方法等。如:
字词的学习方法有:运用汉字的构造规律来理解字的方法,组词法,造句法,查字典法,用词素分析理解词语的方法,同义法的比较法,根据语言环境理解词义的方法,追根溯源理解词义的方法,等等。
句子的学习方法有:扩写、缩写句子的方法,变换句式的方法,用关联词语理解简单复句的方法,修改病句的方法,等等。段的学习方法有:找中心句的方法,给段分层的方法,调整段中语序的方法,等等。
篇的学习方法有:分段的方法,归纳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等等。
学生语文教学 篇6
[关键词]: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 能力培养
一、语文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自主环节
1.自主的选择学习目标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做法就是由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来确定出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来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但是在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就应当由学生自己根据自身特点、实际能力、兴趣来为自己的学习制定目标,这样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能够有比较好的意识反应,在此过程当中还能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够真正高效的学习和提高能力。学生在自我认识和感知的基础之上,通过确定出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来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2.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感受到不同的学习在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感知能力上都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甚至于其学习的风格也会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下无疑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在自主学习关节当中教师应当大力予以支持和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自己最能够接受的方法,而不仅仅是教师的统一要求。当然,在这样一种完全自主的选择当中,学生难免会在一定程度上走弯路,但这毕竟是学生自行做出的选择,就应当让他们在实践当中去进行比较、分析、完善和优化,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非常有意义的。
3.自主质疑探析
这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当中都是非常核心的部分,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一方面是因为语文自主学习当中的核心是阅读,另一方面就是因为语文的学习更多强调的是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学生感知的起点以及终点都是文本。在此过程当中,学生可以也应当积极的探索问题,大胆的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在此基础之上来与文本以及教师等进行充分的对话,这样就能够较好的加强学生的自我思考以及深层次的理解。而在此过程当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引导学生进行上述过程,而不是包辦或者是代替。
4.自主反思
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进行的自主反思则主要是其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评价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反思,这实际上也都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经常发现某些学生非常努力,但是往往成绩不佳,造成这样一种高耗低效的主要原因就是其努力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没有回过头来对自己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认识和反思。语文学习本身的特殊性决定其良好的学习效果是无法通过盲目的重复练习来实现的,更多是通过思考、反思、再思考这样一个过程来实现的。
5.自主运用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环境下,教师更多的注重的是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而没有在语文的实践应用上做更多考虑,而实际上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起来,最好是能够进一步的举一反三,形成更为深刻和牢靠的技能。
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措施
1.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
这一点是最为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在新课标当中强调自主学生,就应当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当中能够直接而大量的接触到较多有用的语文材料,这样才能够在语文实践当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自觉性,逐步的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方法,在了解自身能力特点以及语文学习规律的高度之上来展开学习。针对于此,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保证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很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是非常清楚这样一种道理的,但是在操作的时候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不信任,认为在教师通讲的情况下都有很多学生无法理解,自学岂不更糟。针对于这样一种状况,教师需要首先解决自己心理上以及认识上的问题。语文教学主要就是通过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来使其对语言能够有所领悟和理解,也就是说,时间和自主性上的保证,可以说是天经地义的。
2.营造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
完美的课堂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来共同营造和维持,其气氛的好坏主要就是看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科学的试验证明,不愉快的情绪是能够影响和抑制人的思维的,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有必要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出自由和谐的学习气氛来。教师在进行备课的过程当中,就应当立足于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这样就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同时实现对新课程、教材以及学生本身的认识。教师同样扮演的引导者的作用,在教授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走到学生当中去,并通过自身的行动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上文当中已经说明,语文本身就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也就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这样一种能力提高的最佳途径就是语文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实际上,初中语文的实践活动还是比较好进行的,主要是因为初中生本身比较好动,而且对于号召一般都能够积极响应,由此,就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能力。除了可以进行一些相对复杂一点的课外活动以外,适当的课内活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三、结语
在本文当中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内容来对新课程目标下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可以看到的是,在教学过程当中想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就需要切实的通过上文所述的三种方法来进行,充分的调动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参考文献:
[1]齐彩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大舞台,2009(4)
[2]刘幸阳.小议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视野,2011(5)
[3]任嘉.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读写算,2012年76期
学生语文教学 篇7
一、促进学生感悟需让学生在读中敞亮心灵
初中教材的阅读篇目, 一般篇幅较长。由于一堂课的时间太短, 学生往往没有时间去充分地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要促进学生的阅读感悟, 首先必须让学生花足够的时间去充分地读。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循序渐进地读中逐步地敞亮着自己的心灵, 形成自主阅读感悟的快感, 成为阅读感悟之真实意义上的“行者”。一些精选的文本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义和深刻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地、逐步深入地读, 能促进学生对文学价值的感悟和对文化意义的领悟, 形成自身阅读感悟的心灵敞亮。如梁实秋的《鸟》, 其颇具散文特色, 字里行间脉脉含情。教学中, 多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去读, 学生便容易抓住相关的笔触感受到作者对鸟的一种相当特殊的爱鸟之情, 获取自身心灵的敞亮。
二、促进学生感悟需让学生在悟中敞亮心灵
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的读是前提, 学生的悟是途径和根本。阅读教学的课堂如果离开了学生自主性的悟, 是不可能促进学生真正感悟的, 其心灵也完全不可能达到敞亮。对学生的悟, 我们也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 或比较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授, 或比较现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但这些形式在获取一定效果的同时却有悖于语文课程的学习规律。因为语文阅读感悟, 其本身应当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如果我们教师以讲授或学生的讨论交流去替代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那极有可能让学生的感悟迈进不可敞亮心灵的歧途, 形成不了文学作品感悟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喜人局面。所以, 促进学生反复阅读, 让学生自己去悟, 是敞亮学生心灵的前提。还以欣赏梁实秋的《鸟》为例, 梁先生之所以那样地爱鸟, 是因为那鸟太美了, 美得那样地感人心扉。让学生去读, 去悟, 便悟出先生笔下的鸟是如此的声美, 那样的形美及生活习性的美。学生在阅读中感到, 先生对鸟的刻画是那样的细腻又不显烦琐, 起到了声形并茂之效果。如学生看到先生绘鸟鸣的清脆、嘹亮, 先排除“叽叽喳喳”“呱呱噪啼”, 再刻画其长叫而音阶丰富, 短叫圆润而不单调, 似独奏, 似合唱, 又似一场极为和谐的交响乐。学生便由衷地感受到先生是这样细腻地创作出了鸟儿悦耳的情景。
三、促进学生感悟需让学生在创中敞亮心灵
新发展时期是极需要人们去创新、创造的, 语文教学也肩负着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基础性责任。学生在阅读感悟中的创新、创造性感悟如何, 将直接决定着未来人才的创新、创造的能力。所以, 学生阅读感悟之心灵敞亮, 必须让学生去创新感悟。可是, 在我们学生平时的诸多阅读感悟中, 学生的创新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应当说还没有得到充分意义上的体现。因此, 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 是迫在眉睫。对初中学生阅读感悟的创新, 我们不要去求得能够获取令人拍案叫绝的效果, 只要能够从课堂抓起, 从阅读感悟的点点滴滴抓起, 学生的创新创造性阅读感悟还是能够获取一定的效果。笔者曾拜读过江苏省名教师曹津源的《曹津源文选》, 获益匪浅。先生没有发出什么比较惊人的宏论, 全是些比较实践性的操作, 但对学生的创新创造是极具培育力的, 如先生在教学中, 为学生创设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如先生利用文本去引爆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如先生接通比较艺术去优化学生的思维流程。一个个看似比较简单的教学细节, 却是那样的在培育着学生的创新感悟能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只要我们能够去精心设计, 也只要我们能够放手于学生, 文本内都有着能够培育学生创新感悟的因子。也只要我们真正让学生去自主感悟, 其创新感悟的可能是完全具备的。某些意义上讲, 不是学生不能创新感悟, 而是我们教师缺少促进学生感悟创新的方法。譬如教学《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这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代表作, 孟子是伟大的政治家, 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也是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学习此作品, 为了达到学生能够创新感悟的目的, 必须让学生能够比较理想地接通相关的信息, 譬如孟子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学生会理解孟子他们在那动荡不安, 人民生活极其痛苦的社会环境下, 拿起自己手中的笔, 写出如此具有感染意义的文章来, 实属是对社会具有实质意义的担当。学生亦便产生这样的感悟, 任何一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社会, 也应当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职责。
敞亮学生心灵, 促进学生感悟, 还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我相信, 在不断深入地阅读中, 学生就会有个性化的感悟, 甚至是创新性的感悟。
参考文献
[1]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学生语文教学 篇8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 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主宰课堂, 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 “以听代思”的学习。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不仅要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 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 在学习和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把以往的教学观念“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而现代社会更注重人的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 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要明确学生作为“这一个”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孤立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 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 也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 最后才是教授能力、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的时候, 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形成民主、融洽的教育氛围。正像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 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 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 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把学生看作“人”, 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 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不是机械、被动地学习, 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活动, 从哲学上讲, 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的可能方式。皮亚杰的研究表明, 个体思维发展是一系列不同水平的活动内化的结果。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根本途径是科学组织各种活动, 师生互换角色, 引导学生充分参与。
笔者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将课堂交给学生, 赋予登台讲课的学生提问、指定人诵读课文、回答问题的权力, 同时也允许同学们向讲课的“小老师”提出各种问题并要求解答。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既体验教师劳动的甘苦, 又把自己对课文的体味、探索与真切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给其他学生, 让他们享受到不这样做一做难以体会到的新奇与愉悦。开始笔者担心学生会不配合, 想好了补救措施。可当笔者走进课堂时, 看到了另一番情景:有几个学生打扮成古装的模样对着台词!原来他们选定了人来讲课, 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讲述课文内容。从实践效果看, 为了帮助“老师”上好课, 大多数学生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法, 认真备课、讲课, 课堂气氛活跃, 效果很好。
要相信学生。“我讲他还不懂, 让他自己讲能行吗?”这是教师 (包括家长) 中普遍存在的顾虑。须知多数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 已加大了体验、探索为主的主动性学习;而讲课者无疑是在实践主动性学习, 同时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这种感知是教师无法代替的, 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点拨、解疑, 对学生所讲的内容做必要的补充、强调与订正、评价。
二、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相互联系, 彼此制约。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探索比掌握现成的理论更加重要, 而这种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没有“问题意识”, 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 也谈不上创新。学生在学习后能提出问题, 表明他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难或产生怀疑, 所以, 产生问题的过程, 就是主体性作用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 钱梦龙就进行过“提问—讨论—反思”的尝试, 提倡“问题来自学生”, 也就是课堂上所要研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课前或课内提出来的。在教《游褒禅山记》时, 笔者放手让学生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特点等方面提问、质疑, 写在纸上;然后收上来进行归类、合并、筛选, 挑出最有价值的、牵一发动全身的, 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围绕“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所得”的作用进行分析,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的”教学主张。通过讨论, 学生明确了“文中作者所发的感慨也和古人一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也明白了为什么王安石4月游山而7月所记的原因。还由学生自己讲解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 深化了主题。
学贵有疑, 大疑大进, 小疑小进, 不疑不进。现代教学不仅强调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而且尤其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在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中, 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 只有不断地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发现中走近真理, 也在发现中收获理性思辨的成功和快乐, 是尤为重要的一步。
三、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
语文是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的特点之一便是实践性。在语文学习中, 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 它要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认识、去体验, 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彼德·杜拉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样说:“知识是拿来用的, 不是用来饱肚子的。一个实践比一千个光说不练的理论更有用。”
因此, 确立课堂教学的实践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让教学是“作为师生特别的生活实践而存在的”, 这需要营造一个创新的教育氛围。比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演一演”, 通过《荷花淀》中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 了解水生嫂的性格特点;昭君出塞时的情景, 体会“和亲政策”和“悲壮美”的内涵。“说一说”, 《读〈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鸿门宴》上“项庄剑舞, 意在沛公”的典故千古流传, 让学生说一说, 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还有的学生联想到“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成语故事, 以及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著名诗句, 不仅有助于分析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而且拓宽了视野, 增加了课堂教学含量。“画一画”, 古代的服饰、北大的荷塘、“呐喊”的鲁迅、激动人心的都江堰, 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形象性, 加深对主题、人物性格的理解……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主动参与, 各显其能, 互相合作, 将体验和探究式的主动学习精神发挥至极致。
除了在课堂上体现“实践性”, 语文教学还应和生活相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温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在传授知识、分析课文、训练能力的过程中, 如果有意识地联系生活, 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 激活他们的认知冲突和学习要求, 那么, 平面的文字就会立体化起来。那些被他们心灵过滤、感知了的知识就会成为他们生长中的精神食粮。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 事先布置学生品尝荔枝、观察荔枝, 再了解荔枝这两年的行情。课堂上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在自由发言中, 学生还说到今年荔枝比去年贵是因为产量比去年少。而产量少的原因又在于蜂农不愿意养蜂, 蜜蜂少, 传粉少。这样, 学生又把课文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问题联系起来, 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学生语文教学 篇9
一、尊重学生,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突显学生主体地位,这既是新课标要求,也是语文课程特征而决定的。由语言文字自身来看,带有很强的模糊性,简单字词处于不同语境则有不同含义,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多义而丰富。因而,面对同一篇课文,因读者思考角度不同,则会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同一篇课文,教师应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其次,由教师教学作用来看,主要是指导学生自主阅读,使其积累知识,学会灵活运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教师的观点学生都应全盘照收。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注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体验。这就需要教师坚持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使其自主发现问题,培养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敢于在他人未发觉之处质疑;为学生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与思维空间,彰显学生学习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使语文课堂实现如此目标:学生敢想并敢说;学生愿想且愿说。
二、注重学生讨论,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注意将教学目标变为学生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时间与空间,使其积极思索,多角度思考。如在文本解读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辩论、讨论等形式来加深文本内容的理解,自主探究与解读人物形象,实现个性化学习。
如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小说中菲利普夫妇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在传统解读中,主要看法是:冷酷无情、金钱至上、贪婪、自私、虚伪、冷漠等。虽然这一看法有着充足的理由,然而在个性化文本解读中,教师更需要重视学生们的独特理解与感受。实际学习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做法与态度是情有可原的。此时,教师可因势利导,组织主题为“菲利普夫妇自私吗?”的辩论会。于是,学生踊跃参与,组成了不同阵营,激烈辩论,表述各自的看法与理由。譬如文中写道于勒被打发到美洲去,是因为于勒“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逼得父母动老本,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在于勒将要拖垮整个家庭时被打发到美洲,使其受到生活磨练,自力更生。如若不然,如何对待于勒呢?养他一辈子?使一家生活继续恶化吗?.....可见,这是菲利普夫妇的无奈之举,又怎能说他们冷酷无情呢?何况,将于勒送上去纽约的商船上,也是依照当时惯例,并且于勒在美洲也“赚了点钱”,尽管再次穷困而潦倒,却还是学会自食其力,因此菲利普夫妇的做法有一定可取的吧?另外,为何于勒在吃掉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后,还占用了其兄长应得的那部分呢?若菲利普夫妇果真冷酷无情、自私自利,还会允许于勒如此做吗?等等。这样,通过辩论,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也提高了他们自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使其学会置于当时社会环境中来辩证地看待菲利普夫妇,学会多视角、全方位分析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鼓励学生质疑,创设自主学习气氛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居于权威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顺从教师意愿。若有学生课堂上“找茬”,则会受到训斥。实际上,学生“找茬”是他们质疑与思考的结果。若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则会影响学生提问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欢迎学生“找茬”,为学生营造出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其敢于表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如教学《木兰诗》时,当分析“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时,有同学小声说道:古时候的人不会那么笨吧,相处十二年怎么还不晓得木兰是女郎啊?于是全班哄堂大笑。细细想来,该学生所说不无道理,可以深入探究。因此,对于这一“意外”,对于这一“找茬”,教师应予以肯定与表扬,使学生保持质疑精神。同时,教师可留出几分钟引导学生加以讨论,于是学生议论开来,活跃了教学氛围。这样,可让学生学会找出文本可疑点,培养思维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生语文教学 篇10
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新性思维, 它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高智能的思维活动。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 其听说读写的要求中蕴含了丰富多样的创造性因素。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和运用创造性因素, 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进而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发挥语文学科功能, 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实质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 它需要人们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去激励和推动。因为激励可以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 从而产生自信。人有了自信, 就会产生巨大的勇气和动力, 凡是有所成就的发明家, 他们的创新行为都离不开创新精神的激发。创新意识强的人, 总能从超出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和宝贵的创新勇气。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 鼓励启发, 引导学生多提问, 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 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语文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闪烁着作者创造新思维的光辉, 在教学法过程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 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新因素加以提示, 使之成为活跃思维的触发点。
二、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发展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先导, 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梯。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 创造新形象的能力。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具备了这种能力, 才能不断有所创见。想象又是拓宽儿童思维空间最好的途径。可见, 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学习,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善于创造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 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激起学生的想象并不是一件玄妙的事, 关键是教师要为激发想象提供契机。一是要让学生获得直接印象;二是形成需要的推动。想象往往是与儿童的感受紧密相连的。在优化的情境中, 因为图画、音乐、表演艺术的直观性, 学生能获得鲜明的直接印象, 这种“直接印象”笼罩着艺术的美, 进入儿童意识, 为儿童展开想象做了十分有效的心理上、情感上的准备, 甚至处于一种呼之欲出的状态。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炼含蓄, 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不能作巨细无遗的描写。语文教材中的有些课文作者在叙述和描写中, 情节出现活跃, 叙述有省略, 这就给学生的想象活动留下了弛骋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 引导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凭借文章中提供的线索和生活中积累的有关表象, 去进行创造性的想象, 加以补充、衔接。有些课文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表描写中去想象他的内心世界, 或从人物的语言描写去想象他的动作、神态。通过这样的填补, 学生在阅读时就不会停留在字面上, 而注意挖掘深层次的内容, 并从中深刻体会有所发现的乐趣。
三、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训练创新能力
启发式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启发知识来创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对提出的问题敢于大胆猜测、想象和联想, 使知识在积累中不断选择提炼, 从而获得更新。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先描写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 接着又描写了“圆明园的毁灭”。我在教学结束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话题:“曾经有一些文物工作者提议要重修圆明园, 重放圆明园的光彩, 但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那么你认为是该重修还是保持原样呢?”学生面对这样可以充分体现个性的趣味问题, 兴趣盎然, 人人参与争辩, 各个据理力争, 课堂气氛很热烈。在激烈的辩论中, 学生都有一种信念: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可见抓住矛盾, 设置疑问, 诱发学生从被动进入积极思维状态, 引起认知情感上的冲突, 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促进学生去深入理解, 培养创造能力, 在自主学习中创新。以学生为主题的自主学习一般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讲评的步骤。学生通过自学汇报、自学提问, 与他人交流、讨论, 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必须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在每一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并能在信息交流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草船借箭》一课, 在自学汇报时学生提问:为什么课题中用“借”而不用“骗”?我让学生读课文后相互讨论, 各抒己见, 然后让学生归纳用“借”的好出:一是说明有借必有还, 到以后战斗的时候“归还”。二是用“借”赞扬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为人。三是文中有关语句相照应。自主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他们在创新中获得成功。另外,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打破“人云亦云”的思维定势, 启发学生多角度的思维, 鼓励他们发表不同的见解, 课堂上应该经常问一问:“谁有新的发现?”“哪位同学有不同的见解?”这样, “求同”与“求异”统一起来, “同”与“异”, 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 产生新观点, 使学生的创造欲在执着的追求中受到激发, 再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 集思广益, 培养学生提炼新思想的胆识。例如我在为《赤壁之战》一课作小结时说:“从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 以少胜多, 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中, 我们懂得了知己知彼, 看准敌人的弱点, 发挥自己的优势, 才能克敌制胜。”话音刚落, 一位同学就举手说:“老师,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我认为曹操不是侵略者, 他是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 他有勇有谋, 赤壁是中国的地盘, 他要是统一了中国, 三国就不会鼎立了。”我听后笑着说:“你的见解很独特。其他的同学你们希望谁胜?”学生的思维又一次被激活了, 有的希望周瑜胜, 因为曹操地盘大, 刘备没有地盘。有的希望曹操也别来, 周瑜也别来, 要和平不要战争。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也激励了学生敢于“争论”的精神。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 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 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可见, 在小学这个基础教育阶段, 我们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设法点燃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要: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思维能力的最高层次是创新性思维, 因此,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高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具体做法为:发挥语文学科功能, 优化语文教学过程, 改革语文教学方法, 等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语文教学教给学生什么 篇11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一,教学生多角度理解发散点。发散点所蕴含的内容,是发散思维的依据。要进行发散思维,就得把握发散点的实质,理解发散点本身,这样,发散思维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要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评《失街亭》,或从批评诸葛亮的角度来评,或从批评马谡的角度来评,或通过比较综合来评。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评,读懂《失街亭》都是其前提条件。试想,如果学生根本没读,或者根本没读懂《失街亭》,那么,他的多角度思考就没有其生长点。
第二,教给学生基本方法,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联想及系统思维等。学生掌握了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才能有效地突破思维定势,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而提高思维的独特性。比如,学生读《滥竽充数》后写读后感,要求必须从通常批评南郭先生的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即替南郭先生辩解。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生逆向思维。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求得富有独特性的答案。
第三,设计相关的作业练习,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可以设计多向思维的一套题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学会克服思维定势。比如,出一个作文题,要求学生思考与此题相反的观点,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再要学生就此观点写出5个具体的作文题目,进行侧向思维训练。然后,就5个题目中的一个进行联想,根据联想的3条基本规律写出至少3个联想。通过大量的发散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和求异性,让学生能够自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如地寻求新的思维领域。
二、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第一,教给学生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如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等。学生掌握了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就能有效地根据众多的、零散的信息,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比如,教学生给课文加小标题、编写提纲、列图表等等,其实就是在教学生抽象与概括。学生掌握了抽象与概括的方法后,就能更快、更准确地去把握文章的段意、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等。
第二,设计收敛思维的作业练习,进行收敛思维的训练。收敛思维的训练形式主要表现为选择题。供选择的材料可看成是发散思维所得出的多种结果,选择的方法就是收敛思维的基本方法,选择的过程就是收敛思维的过程。比如,就一篇作品给学生提供几个标题,要求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标题。
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全过程,要经由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再从收敛思维到发散思维,即“发散——收敛——再发散——再收敛”,经由这样的多次循环,才能完成。因为解决问题须以知识经验为前提,也就是须以以往收敛思维的产物为前提。调集有关知识经验的过程,就是发散思维的过程。通过发散思维,使最大可能的获得了解决问题的假设或途径。而这些假设或途径中就包含了在相对意义上最佳的、富有创造性的结果。当思维发散到一定程度后,便需要及时改变思维策略,由发散思维过渡到收敛思维。由此可见,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相互推进的思维程序,在经历了这样的思维行程后,才能获得创造性的成果。因此,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应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综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创造思维的全过程。比如,让学生在学习了小说《项链》后续写这篇小说。首先,设想贫穷的路瓦载夫人从佛来思节夫人那儿收回了项链的巨款后,她将怎样重新开始她的人生旅途。要求每人必须作三个以上的推想。然后,选出一个最符合人物性格特点的推想,写成作文,从而完成由发散思维到收敛思维的全过程.
三、突出重点,补缺补差
语文是不少学生较差的科目之一,很多学生往往就是因为语文一科没有学好,以致拉了后腿,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对于这些为数不少的学生来说,只要语文成绩上去了,学习面貌马上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改观。因此我感到这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抓住的重点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我针对这种“瘸腿”现象,及时对这一部分学生采取补缺补差的办法,着力帮助他们提高语文学习水平。如对这两个理科班中的部分学生重理轻文,把精力都放在理科学习上,对语文满不在乎,满足于及格就行、差点也没关系的思想态度,我分别就其长远的分析和考试的要求等方面帮助其认清这种思想态度的偏颇和不利因素,促其警醒,痛下苦功。同时采取动态跟踪,随时帮助的办法,紧紧抓住不放,每次测验,我都在考试一结束,马上给这些学生当面批改,寻找错误的原因,并让其一一改正。自习课时,也经常督促他们拿语文练习来看来做。这些学生毕竟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进步很快就显现出来。这时再适时地加以鼓励和表扬,更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在会考和高考之前,我又及时作了考前动员,结合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考试目标,这些目标既有一定高度,同时又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即是切实可行的目标,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期望又充满信心。结果在会考和高考中,这些学生的语文成绩基本上都达到了预期目标,终于较好地解决了“瘸腿”现象。
学生语文教学 篇12
一、用自信唤起自信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 就要求语文教师是充满自信的。因为自信的教师才能教出自信的学生, 对自己的能力和教学缺乏自信的教师, 会直接或间接地把有关信息传递给学生, 从而妨碍对学生自信的培养。
首先, 在上课的时候教师的言行举止要向学生展示自信。教师一踏上讲坛就应该精神抖擞, 神采飞扬, 自信满满。不要把教师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课堂。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 教师高兴愉悦学生也会高兴愉悦, 教师情绪低落学生可能也会无精打采。其次,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向学生传授知识, 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对学情的把握、对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处理, 都要做到成竹在胸, 充满自信。再次, 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要不断的提高。俗话说:“空无一物的口袋是无法直立的。”教师就是这样一个大口袋, 我们要让这个口袋直立, 就要往里面塞进各种各样的知识, 天文地理、哲学艺术等都要涉猎。比如, 在语文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 需要朗诵的文章, 教师要能声情并茂地朗诵一回;课文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教师又变为一个说书人, 口若悬河地讲上一个精彩的故事;课文是介绍一个地方的风貌, 教师又可以充当导游, 用甜美的声音将学生带入胜景潇洒地神游一遍。教师要能具备这样的教学功底, 课堂上就能够驾驭自如, 用自信去感染学生, 用自信去教育学生。
诚然, 教师不是一个圣人, 也不是一个完人, 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也不可能各种才能都具备,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磨砺自己。初中学生善于模仿老师、崇拜老师, 可塑性强, 他们经常以自己的老师为学习的榜样和典范。教师持之以恒的精神、为工作而努力、充满自信的精神就是教育学生的最好教材。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用教师的自信唤起学生的自信, 比在课堂上僵化地强调、生硬地培养, 效果更胜一筹。
二、以特长培养自信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拥有特长是让学生充满自信地进行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首先, 发现自己的特长, 是自信的基础。但初中生还比较懵懂, 不一定知道自己有什么特长, 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做一个伯乐, 细心发现, 仔细挖掘, 不断鼓励, 大胆培养学生的特长。其次, 教师要赏识自己的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挖掘学生与众不同的方面, 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 就像阳光一样。”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 我们都应该加以肯定、赞扬, 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 使其持久地保持下去。看到学生做得好, 可以适时地表扬:“你真棒!”看到学生自卑想放弃时说:“老师相信你, 你一定能行!”学生有了进步, 应说:“你很有潜力。”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自信的。其三, 成立兴趣小组, 发展学生特长。接手每一届新生, 我都会让他们按照兴趣组合成不同的兴趣小组,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组, 参与到其中。在初中的三年里, 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培养自己的兴趣, 发展自己的特长。所以, 学生会成立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 有书法兴趣小组、文学兴趣小组、演讲兴趣小组、朗读兴趣小组、课外阅读兴趣小组等。
三、在活动中成就自信
学生拥有特长, 教师就要在语文教学中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为学生提供宽广的舞台, 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特长。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 鼓励学生力争把事情做好, 从中获得鼓舞, 增强实力。实力就是支撑起自信的最重要的支柱。在语文教学中, 我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得到锻炼。如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现代散文《春》、《济南的冬天》、《夏感》这些优美篇章时, 我会举行朗诵欣赏会, 让学生自己组织, 制定活动目的、活动方案、实施过程, 选出评委和主持人。有朗读特长的学生在这片乐土上尽情地展现自己, 充分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篇议论文的时候, 我让学生组织开展班级的辩论赛。课前, 学生观摩一些著名的辩论赛的实例, 然后自由组合分成正反两方, 根据本方的观点, 准备相应的资料, 小组同学整理归纳。因为课前有了一定的准备, 这样在课堂辩论过程中学生很感兴趣, 学情激昂, 辩论观点鲜明, 论据充分。这些活动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让他们参与其中, 既可以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还可以获得自信, 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语文教学】推荐阅读:
小学学生语文08-23
彰显语文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11-15
初中学生语文阅读教学08-28
诱导学生读名著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09-10
学生语文兴趣培养06-03
指导学生学好语文06-22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08-02
让学生爱上语文08-20
学生语文作业设计09-10
中职学生语文能力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