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共9篇)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 篇1
引言
韩国是我国的近邻,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起飞以前,一直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农业小国。随着韩国“一五计划”的实施,韩国的经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开始,韩国总统朴正熙将农村现代化列入了新一阶段的发展重点,因此具有韩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轰轰烈烈的展开。
一、新村运动的概念
“新村运动”的英文翻译是“Saemaul Undong”“、New VillageMovement”或“New Community Movement”,但是随着韩国国民逐渐觉醒,后来一般直接使用固有名词“Saemaul Undong”[1]。它是“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地区社会居民的自主合作活动实现增加收入、改革生产设备、改善居住环境、激发地区社会组织的活力改革居民意识、改善生活品质的地区社会开发运动。新村运动的过程中并不是一直都需要政府的援助,但发展中国家的开发在经济上能够自理之前一般都需要政府等一些外部因素的支持。”[2]
二、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
( 一) 新村运动的自然背景
韩国是一个山地国家,耕地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韩国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匮乏,限制了韩国的经济发展。然而,韩国的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因此,要想使韩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依靠人力资源。除此之外,韩国的农业连年受到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使得农村、农业的发展后继无人,濒临崩溃。
( 二) 新村运动的社会背景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实施五年计划开始,韩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十分迅猛,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农业小国一跃成为世纪上中等发达国家。然而在这样快速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最为严峻的是在韩国农户中小农户( 土地面积1公顷以下) 的比例高达67%,而这些农户的户均收入还不到城市家庭的一半[3],社会矛盾开始日渐尖锐。
( 三) 新村运动的文化背景
韩国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确实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民的伦理道德水平并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严重滞后于韩国经济发展的速度。韩国在日本殖民统治和国内长期政治动乱的情况下使国民善良、勤俭的风气受到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韩国国民必须重新建立自己的伦理道德,以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此外,韩国是世界上最为典型的深受儒家文化思想影响的国家之一,儒家“封闭”的思想,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发展。
三、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阶段
( 一) 基 础建设阶段
1971—1973年为新村运动的基础建设阶段。这一阶段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为主要目标。由于政府的财政资金有限,政府通过村民投票的方法选出了优先建设的16个项目,如拓宽公路、修葺围墙、改善引用水井、改善屋顶、加速农村电气化、美化环境等。政府通过有差别的援助方式,向村庄无偿提供水泥、钢筋等物资,用于满足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对农民进行积极的引导,成功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农民勤勉、自助和协同精神。
( 二) 扩散阶段
1974—1976年为新村运动的扩散阶段。随着新村运动初期新村运动的快速发展, 新村运动开始不仅仅局限于农村,迅速的向城镇扩散,向各个领域扩散,成为了一场全国性的现代化建设活动。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的经济水平,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开始转变了增加农民收入上。这一时期是新村运动的全盛时期,出现了不同领域的新村运动,比如,公司新村运动、街道新村运动、学校新村运动等等。在这一阶段,政府开始对社会各界人士进行的新村教育,派遣科技人员下乡指导和普及科技知识。在这一阶段,农民的收入得到迅速提高。
( 三) 充实和提高阶段
1977—1980年为新村运动的充实和提高阶段。在这一阶段韩国政府开始用各种优惠政策和发放贷款的方式支持韩国特色农业、农牧业以及农产品的快速发展,使农民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这一阶段韩国政府不仅致力于发展农村的经济,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农民的精神启蒙。新村运动不仅使韩国的农村和农业得到发展,也使农民的生活伦理得到提高。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勤劳、自立、合作”的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使国民建立了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
四、中韩两国农村建设的相似之处
( 一) 东方民族文化 、理念相似
中韩两国同为东亚国家,位置毗邻,尽管有着不同的国家制度,但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极为相似。自古以来,东方民族就十分注重礼仪和社会秩序,尊重学者和领导,在政府的感召下,能够迅速地集结力量,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新农村的建设运动。政府在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下,可以很好地连接与农民之间的关系,对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协调和扶持。
中韩两国均是世界上受儒家思想影响较为深刻的国家。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韩两国人民都具备着谦逊的品格,善于学习和总结。同样,两国的领导人都十分了解这种东方民族文化和思想,运用得当将十分利于集合社会各界力量来进行新农村的建设活动,推动农村现代化和整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
( 二) 差距扩大的基本矛盾相似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韩国五年计划的实施 ,韩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韩国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与城市发展模式的巨大差距,使得农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并且这种差距在随着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的加大,随之而来的便是这种城乡差距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愈加突出。农民的生活困难,生活环境恶劣,学生运动不断,社会处于持续的不安状态。大量的农村居民开始涌入城市,冲击着城市原有的社会秩序。同样,当前的中国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很多地区依然存在教育缺失、交通不畅、经济基础薄弱的一系列的问题,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差距日渐增大。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的发展严重失衡。
( 三) 农村、农业和农民状况基本相似
中韩两国都是人多地少的农业国家,人口密度大,耕地面积小,农民的比重占全国人口的比重高,农业科技相对落后,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此外,由于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相对落后,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于城镇居民。农民缺乏自信,厌恶逃离农业,使得农村经济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状态。
五、新村运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 一) 政府始终坚持做到“ 以人为本”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一场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新农村建设运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同时,政府也在突出强调对农民的思维方式进行引导,始终做到“以人为本”。
韩国的新村运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韩国政府意识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政府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向韩国学习。深入农村,了解农村居民的愿望,尊重农民自己的意愿,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着手,不搞强制性的推行,从思维方式上给予农民积极的引导,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在整个新村运动进行的过程中,前期,政府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对新村运动进行宣传鼓动,帮助农民建立自信心,使新村运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新村运动后期,政府在新村运动中发挥的职能逐渐淡化,各种类型的民间组织开始发挥着独立的职能,实现了农民的自治,这样的成果均来自于之前政府对农民自我意识的培养。因此,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在提高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培养农民的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自信心和创造性,只有让农民从思想上得到洗礼,才能够充分发挥农民的作用,协调城乡之间的差距,快速有效地推进农村的现代化。
( 二) 加强调查研究
韩国的新村运动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是由于韩国新村运动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于社会实践,在此过程中韩国也走了很多的弯路。因此,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重视理论研究,抽调专家与学者成立新农村建设研究会,进行实地深入的考察,对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行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学者们帮助各级政府官员摆脱脱离农村实际情况的办公方式,做到可以真正地为农民做实事。
( 三) 做好科学长期的规划和制度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它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因此,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好的建设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使农村的发展建设始终处于运行状态,并不会伴随领导更替而产生任何变化。我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一定要制订好发展计划,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万不可急功近利,做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 四) 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我国党中央制定的国策,我们必须善始善终,不可半途而废。新农村建设具有长期性,所以,在进行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既要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又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世界接轨,与文明接轨。
我们要不断的吸收、总结各国的先进经验和教训,适时的对不合时宜的政策和措施做出及时的调整,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的改善和进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使我国可以迅速的向现代化国家迈进。与此同时,这将十分有助于我们建立和谐、诚信、文明的和谐社会,为国家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 具体运用 ,是我国社 会可持续 发展的需 要 ,同时也是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建设美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
摘要:随着韩国“一五计划”的实施,韩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韩国政府开始实行“新村运动”,对韩国的落后的农村经济实施反哺,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韩国的新村运动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建设新农村成功的典范。试图对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进行研究,通过对比与剖析,阐述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启示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 篇2
一二·九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充分体现,爱国主义是一二·九青年运动的精神指导,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二·九运动扬起了新世纪爱国主义的风帆,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当代青年,一二·九运动的历史经验对于帮助我们如何确立理想,选择人生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是要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一二·九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自强不息、兼容并包、追求真理、勇于实践都是我们民族追求的精神。正是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无数青年为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高声呐喊,为实现共产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英勇奋斗;正是本着对祖国领土的眷恋和对悠久文化的热爱,中华儿女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完整而英勇不屈,才有今天的灿烂文明和繁荣。胡锦涛同志曾提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当代青年要发扬这种民族精神,就要继承和发扬一二·九青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用党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青年。一二·九运动所展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已经成为我们当代青年乃至我们民族不断学习和进步的榜样。
二是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传播马克思主义,自觉承担起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1931年日本侵略者的足迹踏入了悠久文明的东方古国,北平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反抗,时光飞逝,距离当年的那次不屈的斗争已经过去了82年,现在的中国已经踏上了民主和平的未来之路,而一二·九青年的精神却没有消失。他们执着、热情、充满勇气,他们心系国家和民族的和平独立,不怕牺牲,最重要的是他们受到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指引,知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下,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一代青年有属于自己的责任,近代中国面临着民族独立、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历史重任。当年那些热血青年为了祖国统一,抛头颅洒热血;而当代青年肩负的使命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是实现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康庄大道。作为当代青年,既要有爱国热情,也要有理想信念,相信真理,热爱党并坚持党的领导,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当代中国青年应当思考如何发扬和传承革命先辈的进步思想,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民族的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自己的理想信念牢牢的和祖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自己的青春时代书写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壮丽诗篇。
三是要发扬英勇斗争、坚定不屈的精神,将融入时代发展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建设出力。弘扬一二·九精神,是我们培养当代青年的重要手段之一。一二·九运动体现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顽强抗争的斗争精神。作为一个合格中国人,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作为当代的中国青年,更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正是一二·九青年的这种坚持到底、不屈不挠、拼搏斗争的精神,我们才得以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当时的青年学生,他们接受了当时最先进的教育,了解了世界各地最前沿的思想,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结合国家的情况,带领人民,寻求中国的发展之路,为当代青年树立了榜样。我们当代青年作为中华民族的希望和社会发展的未来,传承一二·九运动的光荣传统,发扬一二·九民族精神,不断努力,奋勇拼搏,把这种精神融入到当今的祖国发展中去,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强化其民族精神,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青年要发挥这种拼搏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奋斗。青年学生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学好知识,锻炼好自己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
一二·九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当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做了重要的准备,而且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青年学生作为未来的主力军,必须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肩负起民族的责任。一二·九运动虽已作为历史载入史册,但是其思想内涵和精神却应该在每个青年心中传承和发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理论和本领,要牢记屈辱历史,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起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崇高理想,发愤图强,创新时代精神,传播正能量,严格要求自己,为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艰苦奋斗,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返回目录
一二九运动的经过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学生数千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这天,在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产党员的组织和指挥下,北平参加抗日救国请愿游行的爱国学生涌上街头。警察当局清晨即下达戒严令,在一些街道要冲设了岗哨。上午10时许,城内一两千名学生冲破军警的阻拦,汇集到新华门前,高呼“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东北失地!”“打倒汉奸卖国贼!”“武装保卫华北!”等口号,表达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呼声。各校临时推举12人为代表,向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递交请愿书,提出6项要求,何应钦却避而不见。请愿不成,群情激愤。各校代表当即决定改为示威游行。大批警察手执大刀、木棍、水龙,对付手无寸铁的爱国学生。爱国学生不畏强暴,队伍仍在继续前进。这时,警察打开水龙,冰冷的水柱喷射在学生们身上,接着又挥舞皮鞭、枪柄、木棍殴打。学生们与军警展开英勇的搏斗,有百余人受伤。游行队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学校发表联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举行总罢课。一二九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一二九运动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掀起了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
北京植物园樱桃沟内的一二九运动纪念亭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起的爱国抗日救亡运动并推动了全民抗战。这场运动给国民党政府的国策带来压力。
<<<返回目录
★ 一二九运动征文
★ 一二九运动演讲稿
★ 当代青年事迹
★ 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稿
★ 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演讲稿
★ 一二九运动跑步运动员加油稿
★ 纪念一二九运动活动总结
★ 一二九运动85周年感悟体会
★ 学生纪念一二九运动话题征文
运动教育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启示 篇3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 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 但种种研究表明, 多年来,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一直令人担忧, 这充分说明现行的体育课程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中日益显示出其不足, 人才培养目标已逐渐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脱节, 这就决定了体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首先, 体育课程改革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通过改变教学模式, 在体育教学与锻炼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体育课程应该体现乐、新、恒的要求, 乐即愉快、轻松、主动地学习;新即有新意、创造性;恒即经常地、持久地锻炼[1]。体育教学活动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充分发挥体育修身养性的特殊作用并加以拓展, 培养出合格的新时期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 体育课程改革是更新体育教育理念的需要。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人的培养目标发展的新的教学思想观念, 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体育课程教学作为一门艺术, 它不仅仅是无目的的操场运动, 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2]。体育不仅能给我们带来强健的体格, 而且还能改善人的心理健康, 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西方学校体育界近年推崇的运动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作用, 其效果显著, 或许能为我国进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照和借鉴。
一、运动教育模式的内涵
运动教育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 (Siedentop) 提出的一种类似于培养运动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体育教学模式。运动教育模式以来自于游戏理论的运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 教师以教学单元为形式进行教学, 一个单元3~7个课时, 同时结合伙伴学习和合作学习, 以固定分组、角色扮演为组织形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比赛为主线, 提供给不同运动水平的学生真实的、丰富的运动体验, 使运动更加适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 最终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教养和热情的运动者[3]。
1. 运动教育模式下所有的学生都参加活动
运动教育将体育课、课外活动和校际运动结合起来, 学生会在扮演各种参与学习和比赛的角色过程中全面体验和学习运动, 且没有淘汰赛, 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 让所有的学生参与。
2. 在全程活动中要求变换学生的角色
运动教育模式中包括有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记分员、训练员、管理员、宣传员以及记时员、统计员、捡球员、发令员、识别员以及保健员, 甚至是宣传员、舞蹈指导、编曲、道具员等其他角色。还可以根据许多有趣的事情来添加角色, 使比赛变得更复杂, 并且让学生在各个角色之间轮换。
3.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适当参与
明确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成为运动员, 因此通过降低竞技运动的要求和难度, 以学习小组的方式让学生具有综合学习能力。对比赛和其他活动进行改动, 比如:使比赛得分变得更加容易;减缓球或物体移动的速度;减小运动队的规模, 增加积极参与练习的机会;在同一比赛中, 采用等级赛, 产生难度不同的等级比赛等。这样可以使学生相应的技能水平和已获得的运动经验得以合适的发展。通过修改比赛使得更多的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比赛中来, 使比赛适合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 这样学生就能够成功地参与到比赛或活动中去。
经过20多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完善, 运动教育模式已成为比较成熟而深受西方学校体育界推崇的体育教学模式, 并已在新西兰、澳洲等发达国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4]。运动教育模式有着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培养学生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社会适应性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上有着独特的作用。
二、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 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1. 理论依据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依据是游戏理论, 强调以人为本, 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凯洛夫教育理论和凯利舍夫的特殊认知过程, 强调运动技能的掌握。
2. 教学目标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有运动能力的、有运动教养的和有热情的运动者[5], 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质的增强。
3. 学习方式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体,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索、合作等方式的主动学习;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则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 实行的是以教师传授为主, 学生接受灌输式教学。
4. 实施要求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指导的能力和场地器材要求较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教学任务的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 对教师的水平有很高要求。
5. 学生角色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决策者, 教师通过引导、辅导和教育活动, 帮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发现和相互交流等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以运动负荷规律和技能形成规律来安排教学, 教师控制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处于从属和被动地位。
6. 评价不同
运动教育注意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参与态度评价, 突出过程评价;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则是采用终结性评价, 评价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程度, 更注重智力因素的评价[6]。
7. 成效不同
运动教育模式注重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 运动教育模式以运动季、较长时间的课程设计, 学生能获得较多的技术学习时间、全面的战略战术的体会, 并且通过比赛, 裁判、记录的经验积累, 能提高对比赛的欣赏、分析能力, 对学生的运动特长培养和体育文化素养提高优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三、运动教育模式的优势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需求。而我国体育教育模式研究刚刚起步, 因此, 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的教育模式思想, 将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运动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代比较成熟而深受西方发达国家推崇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 它的核心目标与我国现行的体育课程目标有很大的相通性。运动教育模式自身的优势如下:
1. 忽略运动基础的差异
运动教育模式下, 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加, 注重的是学生在扮演各种参与学习和比赛的角色过程中获得全面体验和学习, 以期达到学校体育的全员教育目的。这比传统体育教学中统一化的教学与标准更具合理性和人性化。
2. 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
运动教育模式明确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不是要求学生成为运动员, 因此对设计的比赛进行降低要求的修改, 即使在同一比赛中, 也采用等级赛的方式, 产生难度不同的等级比赛, 以增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练习的机会。
3. 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 学生不但是运动者, 而且还要学习一个或多个分组学习中需要的角色, 学生通过在扮演角色中学习技术、作出决定, 学习运动的习俗, 履行职责, 增进基本的经验, 也就是说, 在运动教育模式中, 学生可以有广泛的运动经验, 这可以使他们学习到各种运动知识, 对全部运动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和深刻的欣赏。
4. 灵活多变, 切合实际
运动教学模式首先设计运动教育赛季, 在一个赛季中有三种时日:学习和练习日、练习和比赛日、比赛日。这种模式就比较灵活, 可以随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标。
四、运动教育模式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运动教育模式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标。运动教育模式的基本教育思想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相符的, 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热情, 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运动中去, 不断提高运动技术, 在合作中学会担负责任, 在多重角色扮演中体会不同定位, 从而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运动教育模式的具体目标有: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让学生参与适合自身水平的运动, 体适能得到改善;学生学会共同计划和管理运动;使学生在团队中体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欣赏体育项目;培养学生做出理性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并运用裁判和运动训练的知识;养成锻炼习惯,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这些目标和我国新的体育课程改革目标非常契合。
运动教育模式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及心理特点。当前我国体育课程体系已进入全面实施的阶段。改革最终都要靠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 课程内容要适应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首先要求师生要转变旧的教育观念, 树立新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体育观念。而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 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有赖于与实践过程的互动。在体育教育中观察可以发现奇怪的现象: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 原因是学生认为体育课单调、枯燥, 缺乏娱乐性。有的学生精力充沛, 在完成学业之后还有很多空余时间, 也想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 但实际上体育锻炼的效果不好, 原因是没有好的组织和形式。而基于游行理论的运动教育模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将身体素质锻炼融入到游戏和竞赛中,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运用团队小组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 加强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承受失败的能力, 培养终身体育锻炼能力, 这些能力是我国在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 也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
运动教育模式的课程理念和教育思想与当今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有许多相通之处[7]。它的精髓部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体育课程改革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大跨度大单元教学, 运动教育的教学单元叫一个运动季, 时间跨度比较长, 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
运动参与目标的多元化, 运动教育模式中, 学生交替扮演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角色, 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运动体验,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性。
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融入社会的能力运动教育模式中所包括的竞争、合作、交往、对集体和社会的关心程度等都在无形中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运动教育模式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式, 我国体育课程的目标包括这几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 这与运动教育模式的最终目标一致。
运动教育模式下的人文培养, 运动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人文方面的培养, 在教学中设计了很多庆祝和奖励活动, 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有很大的作用。
运动教育模式下的教学评价, 运动教育模式可以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通过对学生不同阶段、不同角色的学习情况进行真实详尽的记录, 掌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为科学的教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运动教育模式是一种成熟的、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 它可以激发学生研究性、合作性学习的兴趣, 有助于教师提高课堂的管理效率, 是一种有详细理论依据和具体实践步骤的、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新式教学方法, 能为我国进行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照和借鉴。
引进和实施运动教育模式时要充分理解运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和模式特征, 掌握教学特点, 再结合自身具体的教学条件特点, 在微观层次的教学过程中调整结构及各项教学活动的程序、时间分配, 注意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敬业精神, 同时集思广益, 开展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于文谦.中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新动向.体育学刊, 2002 (9) .
[2]杨青萍.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体育教学之中.体育学刊, 1999 (4) .
[3]DarylSiedentop.Sport education:Quality PE through positivesport experiences.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1994.
[4]DarylSiedentop.Sport education:a retrospective.JournalofTeaching in PhysicalEducation, 2002, (21) .
[5]Daryl Siedent op.Spor t educat io n:qualit y PE t hrough positive sport Experiences.Champaign, IL:H um an K inetics, 1994.
[6]杨军, 刘林星, 尹向阳, 林启勇.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比较.滨州学院学报, 2009, 25 (3) .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 篇4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启示
母语迁移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占重要地位.母语迁移对二语学习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音、语法以及语篇三个方面.因此如何有效地弱化负迁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学习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
作 者:徐艳甲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外语部,辽宁,锦州,121001刊 名: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NAN RADIO & TV UNIVERSITY年,卷(期):21(2)分类号:H319关键词:负迁移 二语习得 英语教学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 篇5
一、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兴起的背景
抗战全面爆发后,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成为国家的主要矛盾, 日本成为中国面临的最大威胁。 为了集中力量抗战, 国共两党冰释前嫌, 达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共同抗战。 民族危机加重是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国共第二次合作为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提供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 除此之外, 高校的内迁加速了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
(一)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1937年7月7日,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后, 又迅速发动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战役。 中国军民虽奋起反抗, 但仍节节败退, 国民党迅速丢掉首都和半个中国, 中华民族的民族危机达到空前严重的局面。 面对日本疯狂的侵略, 全国人民和青年学生都不甘做亡国奴, 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 大量青年学生跟随内迁, 内迁后方的青年学生由于饱尝国破家亡的痛苦, 对日本侵略者更痛恨和仇视, 更不愿当亡国奴。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 内迁的青年学生开展了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支持抗战。 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是推动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二) 第二次国共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随着抗战全面爆发,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大势所趋,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 成了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为了凝聚抗战力量, 国民党放松了对民众抗日活动的控制, 国内形成了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 各种抗日活动如雨后春算蓬勃发展。 这一时期, 青年学生为挽救民族危亡, 增加抗战力量, 组织的青年团体和发动的青年运动, 得到了某种支持和默许, 抗日救亡变成了合法运动。 正是在国共第二次合作这样相对缓和的大环境中, 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才有机会蓬勃发展。
(三) 大量高校内迁。
全面抗战爆发后, 处于平津和东南沿海一带的国内大量高等院校遭到破坏, 为保存高等教育实力, 避免教育受到战争更大的破坏, 国民政府决定将大量高等院校内迁。 战时高校内迁极大地增加了西南地区高等院校的数量, 提高了质量, 同时推动了青年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促进了战时生产的发展与扩大, 掀起了著名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对西南地区封建、保守的风气有一定的冲击, 发扬了民主、 科学的启蒙作用, 对国民党的一党专政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 内迁的青年学生纷纷投入抗日救亡斗争中, 为青年抗日爱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
二、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 青年学生积极行动起来, 广泛参与战争中, 开展了一系列抗日爱国运动,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包括直接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及与妥协投降倒退倾向作斗争。 青年学生运动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维护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 参加抗日武装斗争。
由于敌强我弱的力量对比, 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建立民族统一战线与日军进行浴血奋战, 绝不是喊几句口号, 搞几次示威游行就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的。 广大青年学生认清这一形势, 为了民族独立, 为了解放中国人民, 他们踊跃报名参军参战, 奋不顾身, 积极投身于杀敌战场, 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沉重地打击了日军。 在广大的抗日根据地, 青年学生们组成了抗日先锋队, 走在了抗日的最前线, 为保卫抗日根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进一步粉碎了日军快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二) 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宣传动员群众是青年学生的优势。 1936年1月, 平津学生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 沿着平汉线进入中原, 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活动, 广泛动员群众。 这次宣传活动深入乡村农舍, 对整个抗战时期的学生运动产生重大的影响, 大批青年学生深入工农群众中, 抗日爱国力量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从而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正如毛泽东所说:“学生运动是整个人民运动的一部分, 学生运动的高涨, 不可避免地要促进整个人民运动的高涨。 ”[1]
(三) 与妥协投降倒退倾向作斗争。
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调整了侵华政策, 面对国民党政府接连发动的几次反共高潮和日渐抬头的投降妥协势力, 特别是“汪伪”投降派, 各种青年组织和学校纷纷发表讨汪通电, 开展“讨汪锄奸运动周”, 声讨汪伪逆流。青年学生对“汪伪”民族叛徒的声讨, 掀起了青年学生运动的一次高潮, 对国民党内潜在的投降派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遏制了国民党内妥协投降倒退的倾向, 有效维护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历史功绩与局限
抗战时期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一方面沉重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另一方面巩固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抵制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企图。 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青年运动仍存在种种不足。
(一) 历史功绩。
1.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力量
卢沟桥事变后,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华民族所做的一切都为着打败日本帝国主义, 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 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青年学生, 理所应当肩负起抗日救亡的重任, 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的抗日战争, 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新阶段, 而且是最伟大, 最活跃, 最生动的一个阶段。 青年们在这个阶段里, 是负担了重大的责任的。 ”[1]青年学生们没有辜负大众的希望, 积极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 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维护国共第二次合作
随着相持阶段的到来, 国民党的反共本质日渐暴露, 接连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 青年学生也未能幸免于难。 面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 青年学生们在中共南方局的领导之下, 纷纷转变工作方法, 将工作中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从公开工作转向秘密活动, 践行中共中央“隐蔽精干”的十六字方针和开展“据点”的工作方式, 保存实力, 为青年运动的重新高涨奠定基础。 同时, 又无声地回击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政策, 避免与国民党之间的正面冲突, 维护来之不易的第二次国共合作, 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基础。
(二) 局限。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在支援抗战、 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等各个方面作出了贡献, 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抗战时期的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统一。 毛泽东曾提出:“现在中国青年运动的不统一, 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2]青年运动的不统一, 影响了全国青年的团结, 甚至造成一些青年之间的对立, 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青年的力量, 不利于青年运动的发展。 政党的加入一定程度上为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并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抗战时期青年学生抗日爱国运动的当代启示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尽管历经波折, 存在些许局限与不足, 但作为抗日的一支重要力量, 其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抗战时期的广大青年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表现出了中华民族新的希望, 真正证实了“少年强则国强”这一命题。 广大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通过革命不断成长, 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今天青年学生的成长仍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自觉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爱国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 它是动态发展的, 其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 毛泽东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 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来决定。 ”[3]在抗日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的灵魂就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争取国家独立, 获得民族解放。 现如今, 历史在发展, 时代在变化, 爱国主义的内容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 即由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转移到争取国家富强。
(二)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深入人民群众, 增强凝聚力。
作为一种民众情感的爱国主义, 它能最大限度地将人民群众凝聚起来, 团结一心, 发挥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 正是因为广大人民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团结一致, 共同抗敌, 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才能赢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三)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具有全球性意识。 盲目排外的狭隘爱国意识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在和平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树立全球性意识, 做好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准备面对激烈的世界经济和科技竞争, 在深化交流合作的基础上, 实现互利双赢,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青年学生更应具备开放性意识, 立足本国, 放眼世界, 做好充分准备迎接世界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启示 篇6
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文化的社会化不仅使大众文化的某些内容被合理化,而且,大众文化的某些附属产品比如现代价值理念、艺术审美情趣、时尚流行文化等,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很深的影响,总的来讲,大众文化具有解放思想、消解神圣、强化个性、提倡民主的作用,能够促进人性的重构。具体来看,其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空间。艺术原本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文化,而大众文化却弥合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大众文化的某些表现形式已经成了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或者说大众文化已经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大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多样性不仅满足了大学生们缓解精神压力和参与文化创作的需求,其中某些具有较高思想性的文化作品,以其通俗化、平面化、生活化的方式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赋予了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宽松和谐,更加丰富多彩。二是大众文化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大众文化对视觉神经的刺激和对感性欲望的追求与满足,使人们从神圣的宗教和政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向人们的日常生活回归,使社会不断走向科学化和民主化。这一代大学生是伴随着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实践者,大众文化赋予了他们明显的时代特色——追求个性、强调民主,具有积极的主体意识。大众文化在这一代大学生眼中是充满民主氛围的平等交流,而不是充满说教的《圣经》。大众文化表达的媒介是大众传媒,现在,我们就以网络这种大众传媒为例说明大众文化对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促进作用。网络不仅可以让人们感受到知识的民主、交往的平等和话语权的独立,还可以满足人们心灵的期待和情感的交流。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一是价值观念的功利主义倾向。大众文化的风靡使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正日益呈现出向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偏移的倾向。青年大学生对明星的崇拜,不仅说明了明星式的完美中包含了对这个时代流行价值的趋同,也说明了他们对社会身份的期待和渴望。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功利性还表现在对富裕生活的追求和憧憬上。受大众文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把财富、权力以及声望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自己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这种功利主义倾向使他们越来越追求物欲的满足和世俗的幸福,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等传统美德受到了空前的冲击。二是价值观念的消费主义倾向。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运作使大众文化以营利为目的,造就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促引了他们对时尚的非适度追求。受大众文化影响,大学生们的消费需求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特别注重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而对以往一贯提倡的实惠、节俭、耐用等传统美德不屑一顾。影像是大众文化的灵魂,它通过塑造完美、虚拟的形象,诱导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对青年大学生的消费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些大学生通过追求名牌等高消费行为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物质条件的富足,并且把高消费看作为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对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具有不利的影响,使一些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集体观念淡漠,还给家庭条件困难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和谐校园氛围的塑造。
(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
受大众文化影响,一些青年大学生在审美情趣上呈现感性化、世俗化、低俗化的倾向。大众文化产品的快速合成是以摒弃对内涵的深刻追求为代价的,大众文化产品中的影像化的表现方式使得一些青年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文化的直观形象,更注重对文化作品的直观体验,在不知不觉中就放逐了思考的意义和价值。表面上,他们通过对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获得了感性的愉悦和满足,但很多时候,在消费过程结束后,他们就会陷入新一轮的空虚。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在沉浸于感官体验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地受到影视化作品中的人物的影响,在审美情趣上日益走向世俗化、低俗化和感性化。通俗言情的文学作品在青年大学生中广泛流传,流行音乐、通俗歌曲成为他们经常的娱乐消遣。教育届人士曾经呼吁:“要多看书,少看电视,多些思索,少些模仿” ,就是基于这个方面的原因。有人曾把在电视机前长大的这一代成为“迷惘的一代”“颓废的一代”和“垮掉的一代”,分析起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大众文化对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影响还有一个集中的表现,就是对“酷”的时尚追求。在大众文化背景下,批量生产的大众文化无法代表人的个性,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人们感到“自我”的迷失,“从众”心理成为现代社会最明显的心理状态,人们害怕茫茫人海的孤独,便渴望通过异质化的表现来得到被众人发现的满足,有时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如扮酷、雅皮、黑客等与传统道德相悖的行为。大学生们对“酷”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彰显个性的心理需要,也是“异化” 的行为方式表现之一。
摘要: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道德情操的好坏,离不开个体与文化环境互动的影响,体现在个体对文化环境的适应和文化环境对个体的塑造上。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使大众文化也广泛渗透和传播到高等学府这块隶属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领地,对青年大学生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大众文化实践功能的二重性来分析,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及启示 篇7
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特点和规律
1. 危机爆发的原因相似。
(1) 流动性过剩。在墨西哥上世纪9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中, 墨西哥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 大量引进外资, 在大量外资流入的同时, 投机性资金也大量涌入, 而且墨西哥引进的外资中, 有价证券投资占70%至80%, 资金的流入产生了经济泡沫。在亚洲金融危机中, 东南亚国家通过大量举借外债来维持经济高增长, 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通过炒作冲击该国和地区的货币, 在短期内谋取暴利。大量国际游资流入东南亚的股市、汇市、房市, 推动这些资产价格制造了大量泡沫。在次贷危机中, 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使得美国的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 大量国际资金的涌入膨胀了经济泡沫。
(2) 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在墨西哥危机中, 墨西哥经济的增长过分依靠外资, 外资虽然对墨西哥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减弱, 一旦外资减少, 经济增长便难以为继, 会造成经济衰退。东南亚国家汇率政策不当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为了吸引外资, 促进经济增长, 东南亚各国一方面保持固定利率, 另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 给索罗斯游资以可乘之机。美国货币政策不合理也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原因。美国货币政策的不断变化, 直接导致了美国房地产的价格下降, 贷款人的还贷压力加大, 房地产泡沫破灭, 爆发了全球规模的次贷危机。
对国际资本流动, 尤其对短期国际游资的冲击监管不力导致了亚洲危机和墨西哥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以金融衍生品为代表的金融创新监管缺失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2. 危机的表现相似。
(1) 几次危机都表现为股市大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 香港、纽约、东京、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墨西哥、莫斯科等的股市都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大震动, 跌幅非常大。
2007年2月13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至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 全球美洲、欧洲、亚洲各主要金融市场股市都不同程度的下跌, 世界几大经济体的股票都下跌30%-40%左右, 下跌幅度较大。
(2) 危机致使大批企业、金融机构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 导致了多家中小银行破产。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成立于1889年的美国最大储蓄银行——华盛顿互惠银行, 因不堪次贷危机的重负, 于2008年9月25日被摩根大通公司以1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其全部资产, 破产倒闭;2008年3月17日, 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以2.4美元收购;之后, 雷曼破产、美林被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被迫转型, 大量金融从业人员失业, 全球金融体系也因此遭受重创。
(3) 危机致使世界各国经济衰退。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四国经济增长速度从危机前几年的8%左右下降到1997年的3.9%。1998年上述四国和香港地区、韩国甚至日本经济都呈负增长。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 墨西哥1994年底经济增长速度降为3%, 通胀则达到3位数。
在2008年,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 其影响已经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 从发达国家扩散到发展中国家。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 我国部分外汇投资遭受了重大损失, 对美出口减少, 但本土的实体经济体系受到的冲击较小。
1. 中国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在雷曼破产后,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都持有一定数额的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发行的债券, 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 截止公告日, 该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发行的债券敞口共计1.518亿美元, 占工行总资产的万分之一。2007年9月17日, 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 该行共持有雷曼公司及其控股公司发行债券7562万美元, 占集团总资产的0.01%, 占集团净资产的0.19%。9月19日, 中国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 该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相关债券总计1.914亿美元, 占集团总资产的0.019%, 占集团净资产的0.29%。据统计, 我国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中信、兴业等7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总计达7.2146亿美元。总而言之, 在此次危机中,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由于持有美国金融机构债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但由于各大商业银行持有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小, 对各商业银行的利润影响较小。
2. 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我国的出口额减少, 商品积压, 经济增长放缓。
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8%, 是世界经济的晴雨表。此次危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全球经济, 从而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这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的出口, 加剧中国经济的下滑速度和深度。根据央行资料显示, 我国对美出口与美消费数据变化高度相关, 美经济增长放慢1个百分点, 我国出口会下降6个百分点。因此, 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需求将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目前这种消极影响已经显示。另外, 此次金融动荡会影响美国投资、消费、就业、居民收入。由于失业增加导致其国民收入下降, 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下降, 而另一方面投资支出将增加, 这对中国的外贸出口极其不利, 美国国民的消费需求减少并且制造业投资增加必将减少从中国进口商品的数量。
三、美国次贷危机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历时较长, 波及范围较广, 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次经济危机的启示如下:
1.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虚拟经济的发展必须与实体经济相适应, 这样虚拟经济的发展才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而过度膨胀, 则会产生经济泡沫, 造成虚假的经济繁荣, 严重时会导致经济衰退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因此, 虚拟经济的发展应与实体经济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而不能相互脱节。现阶段我国金融创新和衍生产品极其有限, 但是我国应该防微杜渐, 最基本的方法是在金融监管的基础上, 打好实体经济的基础,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经济发展注重质量, 实现对外贸易与内需拉动均衡发展。
2. 正确处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只有通过金融创新才能够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不至于被市场淘汰, 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不在于金融创新本身, 而在于创新过度, 监管缺失不到位。我国现阶段虽然金融市场落后, 金融创新不足, 但是我们有必要正确看待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关系, 必须坚持两个基本原则:第一, 金融创新必须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二, 必须有效控制金融中介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正确处理金融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经济金融全球化使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任何国家必须融入世界金融体系中才能得到发展。但是, 国际投机资本可能对一国国内经济造成冲击, 别国的金融危机有可能通过开放的途径传递到国内, 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国内金融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 发展中国家更易受到损失。因此, 在金融对外开放时, 发展中国家必须增强金融发展的独立自主和风险防范意识, 将对外开放和金融自主结合起来, 坚持自主是基础, 在自主的基础上利用对外开放的机会, 趋利避害, 推动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4. 中国会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 虽然中间有些起伏, 但基本上是持续高速增长。进入新世纪, 经济发展摆脱通货紧缩的影响, 增长速度呈现明显加快的趋势, 但发展中仍然有不少矛盾和问题, 对金融稳定造成重要影响, 需要我们借鉴国际经验, 积极进行应对。 (1) 我国金融体系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经济综合实力逐步提升, 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越来越大, 国际上许多游资以套利为目的涌入国内金融市场, 产生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与国际上历次金融危机相似, 这些流动性极强、以套利为目的资金不仅加大了我国金融系统的压力, 而且一旦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 投机者对我国的经济前景预期下降, 便会撤走资金, 极有可能引发金融不稳定甚至金融危机。 (2) 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高估, 房市存在泡沫。现阶段我国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快速上涨, 过多的资金追逐有限的房地产, 正在逐步制造泡沫, 许多富豪凭借手中的资金炒房, 普通老百姓贷款炒房, 房地产投资热对经济发展的基础造成伤害。 (3) 我国现阶段利益分配不公平, 利益在各个群体和集团之间分配不平衡。一些垄断行业凭借先天的优势获得丰厚的收入;一些政府和企业的当权者利用手中的权利腐败敛财, 获得大量灰色收入;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未就业大学生等群体在贫困线上跋涉,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隐患。 (4) 我国经济增长缺乏基础, 经济高速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而国内消费市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经济增长的内源基础非常薄弱, 受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我国对外出口额下滑, 我国东南沿海出口企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批工人失业, 经济增长放缓。因此, 应加大开发国内消费市场。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 篇8
次级债就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 是指美国机构专门为信用记录不佳或者资金不足的贷款人提供的一种短期内低息、中长期高息的房屋贷款品种。为了吸引客户, 次级房贷承销商通常在最初的若干月内只向贷款人收取很少的利息, 而到后期则加收比普通房贷高2%-3%的利息, 从而平衡先前的利差。此类贷款通常会被证券化, 然后出售给投资者, 以帮助贷款机构分散风险。
在激烈的竞争面前, 不少金融机构不惜降低住房信贷消费者的准入标准 (即“次级信用”的人大量进入) 及为购房者提供零首付来吸引购房者。然后, 一些投行向放贷银行购买这些贷款, 将其包装成债券卖给投资者, 这些债券就是“次级房贷债券”。在房价上涨时, 这些债券的风险会潜伏下来, 并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收益, 但房地产市场价格一旦发生逆转, 这些次级贷款人的违约风险就会立即暴露, 债券价格随之大跌, 债券的投资者就可能遭受巨大损失。而且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预期较差, 债券没人接手, 难以卖出, 故而基金公司向市场公告拒绝客户的赎回申请, 由此引起整个金融市场的恐慌。美国次级债危机也由此而生。
二、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 利率上升和房地产市场降温是导致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是源于低利率刺激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 进而刺激次级抵押贷款规模疯狂扩张。从2 0 0 1年到2004年, 由于美联储实施低利率政策, 导致资金使用成本较低, 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足, 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美国人买房热情不断升温, 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日益繁荣, 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但随着美国住房市场大幅降温, 加上利率上调 (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 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 , 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 导致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 一些放贷机构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破产。
(二) 信贷条件的放松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和居民购房热情的高涨, 美国金融机构对住房抵押贷款的条件越来越宽松。因为, 大量增长的次级贷款和超A贷款的共同特点是贷款标准低。比如, 次级贷款的借款人通常没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并且还款额与收入比超过了55%, 或者贷款总额与房产价值比超过了85%。超A贷款的信用质量虽然好于次级, 并且大体能够接近最优贷款的标准, 但借款人无法提供完整的收入证明等。据统计, 2006年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总额中有4 0%以上的贷款属于次级贷款和“ALTA”贷款产品, 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 2005年比例甚至更高。
(三) 信息不透明是引发美国次级债的重要原因
证券化是20世纪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对于房地产金融机构而言, 为了迅速回笼资金以提供更多笔抵押贷款, 它们可以在投资银行的帮助下实施证券化, 将一部分住房抵押贷款债权从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来, 以这部分债权为基础发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借款者未来偿还抵押贷款所支付的本息, 就成为房地产金融机构向此种证券购买者支付本息的基础, 而一旦房地产金融机构将此种证券出售给机构投资者, 那么与这部分债权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就完全转移给机构投资者了。由于次级抵押贷款已被金融机构通过证券化分级打包销售给全球的机构投资者, 包括对冲基金, 机构投资者就是从购房者偿还的贷款中获得相应比例的投资收益。当次级抵押贷款被打包成债券销售给投资者时, 债券投资者无法确切了解次级贷款申请人的真实支付能力, 一旦后者无力偿还贷款, 他们的收益便泡汤。这时, 投资者“用脚投票”———赎回或清仓处理, 直接导致对冲基金资金链断裂, 最终引发危机, 引发全球股市共振。
(四) 监管缺失
尽管美国有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管体系, 对次级债市场的监管却存在空白地带。早在2005年5月, 新闻媒体就开始报道新增房贷风险, 经济学家也对此发出警告。但直到2005年12月监管层才开始推出监管指引, 时隔9个月后, 这份姗姗来迟的指引才最终定稿。监管的缺失, 使市场的不规范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 风险积累最终引发危机。
三、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一) 商业银行应规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审批的各项流程
商业银行要加强客户资料真实性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审核, 重视贷款人的第一还款来源, 保证抵押品与贷款额度相称, 杜绝虚假按揭。一是制定严格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审批程序, 重点对信用记录良好、还款能力较强的客户开展营销。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个人征信系统查询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 并根据信用状况确定其按揭成数、贷款利率。三是要求贷款申请人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个人完税证明以核实其收入真实情况。对于年收入超过12万元的 (以税务部门的个人完税证明为准) 可以认定为信用记录良好、还款能力较强的优质客户。此外, 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房价过高的楼盘, 还需要提高贷款条件, 比如提高按揭贷款的首付比例。
(二) 高度重视金融衍生产品的收益特别是风险
20世纪90年代金融衍生品的出现, 给金融领域带来了活力, 它就像一把双刃剑, 收益与风险并存。虽然金融衍生品使美国次级债危机最终蔓延到全球, 但中国不能因噎废食。发展衍生品市场是金融业改革的必然趋势, 处在起步阶段的房贷资产证券化也应该得到更深的发展。应该看到, 金融衍生品有其积极作用:在危机到来时, 它发挥减震器和报警器功能, 将风险分散给二级市场投资者, 减轻周期性波动给银行体系带来的信用风险, 并将积累在金融体系中的风险释放, 避免其进一步积聚。
三) 要加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 强化政府金融监管,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次级债危机, 实质上就是贷款者的信用危机。但正是得益于健全的信用体系和市场化手段在不同产品和服务间设置的风险隔离, 美国次级债风波没有进一步传染到其他层次的贷款, 从而有效降低了预期的经济损失。在美国, 不同信用水平的人和机构享受的资源和成本是不一样的。比如信用评级高于660分的贷款者可以享受优惠贷款利率, 信用评级低于660分的贷款者, 不得不接受相对较高的利率。如果信用分数在620分以下, 负债比较重, 无法提供收入证明, 则可以通过次级抵押市场来获得贷款, 借款者需要承担信用风险溢价。这种市场性的分隔如同为不同信用风险的资产设置了一道防火墙,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风险过滤的作用。反观中国, 我国金融产品开发并没有与信用级别联系在一起, 目前按揭购房的手续也很简单, 没有信用记录, 只需要单位的工资收入证明”, 这样, 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混合在一起, 很难区分风险大小。借鉴美国在信贷市场方面的结构性技术, 加强风险过滤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征信系统, 有效进行客户区分, 并在此基础上研发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 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风险大有禅益。
四) 加强政府金融监管, 防范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
此次次级抵押贷款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崩塌, 中国同样存在这种隐忧:经济增长的通胀压力、证券市场的泡沫、房地产市场的严重过热, 这些现象都孕育着中国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为保持宏观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防范金融风险, 政府要加大金融监管:加强基本制度建设, 注意力应该放在市场规则、公司治理、信用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严格监管市场上严重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实现银行、保险、证券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弥补监管空白和漏洞, 探索协调和改善监管的途径;防止把对违规与否的监管变成对金融机构的微观活动的行政干预。金融市场是信息高度不对称的不完全市场, 而且金融风险具有传染性和蔓延性。因此, 金融监管应当贯穿金融运作的全过程, 同时应当建立起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审监管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
(五) 审慎有序地推进我国金融体系开放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 篇9
一、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因素
(一) “社会大体”价值主导偏差, 导致领导弱视、执行不力
受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影响, 常常有非此即彼的惯性思维。如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学校发展以分数第一, 往往忽视了学生体质。在调查与访谈中我们发现, 学生的体质在社会价值主导排序中处于弱势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在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五体”中, 学生体质、身体素质在人们心中的价值地位远不如文化素质, 这说明学生体质的社会价值地位非常低。访谈中, 我们发现多数县 (区) 没有把学生体质纳入学校考核指标, 调查发现, 95%以上的学校没有把学生体质纳入教师考核指标, 只有极少单位把学生体质纳入考核, 而即便纳入亦权重甚微。有的地方虽然强调“一把手负责”, 但因“一把手负责”的项目太多, 学生体质健康便被搁到了一旁。再者, 考试选拔人才制度, 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的现象十分普遍, 已经实施的中考体育和未来可能实施的高考体育已经受到了媒体和教育界人士的反思和异声。不少教师把性格活泼、爱动的学生视为“坐不住”的差生并加以批评、限制。正如潘绍伟教授所言:“学校体育成了众矢之的。”除此以外, 国家、地方出台的相关制度、文件、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文件短路、活动打折、应付检查、形式过场等执行不力的现象, 这也是造成社会忽视学生体质健康的一大病源。
(二) “家庭原体”影响偏导, 导致学生娇惯、主体怕动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是怎样的人, 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的关系和社会环境”。[2]265独生子女是当今中国家庭组织的希望, 传统中国对子女的溺爱在这一代人身上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为了给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 就上学有接送、吃饭有鱼肉、作业有监督、睡觉有陪同, 一切以学习为中心, 体质健康被搁在了一边;第二, 家长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 他们追求的核心目标在于个人文化发展、个体荣誉得失、个人学习成败, 极少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与体质健康;第三, 家长群体少有锻炼习惯, 以及对孩子人身安全的过度保护, 是导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重要原因[3], 调查显示, 经常陪同子女锻炼的家长仅占24%, 偶尔陪同、从不陪同锻炼的家长占到了76%;第四, 据调查发现, 指导学生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结果的占35%, 家长考虑安全因素阻止孩子参与体育锻炼的占45%, 指导运动强度锻炼指标的占19%。综上所述, 生活条件优越、价值追求离位、示范榜样脱节、体育知识缺乏等因素是导致学生缺少运动的主要原因。
(三) “学生主体”态度行为偏端, 导致了其运动减量、负荷不足
调查显示, 学生对体质健康的认知态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学生对健康的认识片面, 有28%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可有可无, 只要没病能参加升学考试就行;第二, 学生参与锻炼的主观积极性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关键, 有锻炼行为并且已形成习惯的只占32%, 有一定频率的体育活动但尚未形成固定习惯的占61%, 没有锻炼习惯和行为的占7%, 66%的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是阻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第三,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同伴选择可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学生一般局限于和同学、邻居一起锻炼, 35%的学生认为和家长一起参与体育锻炼很开心, 参加社区性质的锻炼活动仅占9%;第四, 学生对课外活动的满意度低, 仅有37%的学生对当前的课外体育活动表示满意。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驱动力是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环节, 任何外因动力都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学生学业压力大、同伴选择机会少、对体育和健康的认识不足、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等因素, 导致在体育锻炼中出现积极性下降、行为不端的现象, 在运动时间、次数、频率、强度上不能达到显著效果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内驱因素。
(四) “学校依体”教育理念偏向, 导致体育捉襟见肘、活动虚化
学校是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依靠, “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体育课不被学校重视由来已久, 这是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外显原因”。[3]通过调查、访谈, 学校教育在德、智、体三个方面严重偏向, 以智育为重心的学校教育把德育、体育边缘化, 德、体教育的支持者显著低于智育 (见图1) 。其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学校教育是全面育人, 而不仅仅是育智。江苏省的“五严”规定并没有控住学生的在校时间、作业量, 每天一小时锻炼落实难。第二, 偏离教育均衡规律。均衡教育既指校际均衡, 也含学科均衡。有位校长说:“没有操场可以办学, 但没有课桌怎么办学。”这真实反映了多数学校教育理念现状。因此, 有79.5%的学校体育器材破旧不堪, 90%以上的城市学校生均活动面积不足。第三, 偏离教育多元的理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 而现有体育馆的开放程度低、利用率差, 不少学校把体育馆用作考试中心、租赁承包赚钱。学生通过活动受教育的空间难以保证。第四, 偏离教育求真的理念。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实中, 有86%的领导看重观赏价值, 轻视锻炼价值。因此出现了统一服装、统一步伐、统一舞蹈的大型团体操表演, 让观摩者叹为观止。学校追求新概念, 赋予长跑新释意, 如象征性长跑、奥运火炬手、争取“钓鱼岛”等, 学校体育正朝着“虚化”的方向前行。
(五) “教师群体”职能偏废, 导致学生无趣、课堂低效
心理学专家章建成指出, 影响青少年锻炼的五个因素中, 锻炼兴趣排在第一, 其次是锻炼动机、健身习惯、健身认识度、价值取向。[4]体育课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主阵地, 体育教师的职能偏废, 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一, 体育教师忽视学生的体育兴趣。把体育课上成了训练课, 不顾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强迫学生进行简单枯燥的跳绳、立定跳远、长跑等活动, 用单一的考试内容练考试项目, 学生对体育课索然无味, 并逐渐产生厌恶之情。第二, 体育教师忽视了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英国的《体育课程标准》把‘增进学生的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5]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 强调“目标统领教材”, 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选择权增大, 体育课堂教学游戏倾向严重, 无计划、无内容、无组织、无负荷的形式体育泛化, 学生的终身体育习惯难以养成。第三, 体育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已经将学生体质健康成绩纳入中考体育成绩的地区, 体育教师不能提供过程性评价资料。由于测试人员不专业、方法不规范、仪器不可靠、过程无监督、功利性上报数据等, 过程管理失真、上报数据水分大。
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改革启示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五体”是一个既相对独立, 又相互统一的协调体。“社会大体”控制学生体质能否提高的方向, “家庭原体”影响学生的锻炼的行为习惯和兴趣培养, “学生主体”决定体质提高的幅度, “学校依体”操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可能, “教师群体”关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与能力的形成 (见图2) 。
根据美国健康教育学家凯尔曼的“服从、同化、内化”的态度转变三阶段理论, 以转化价值观为抓手、以体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强迫运动”为手段、以监测预警作保障, 协调融合“五体”因素, 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发展体育技能、提高活动能力、形成体育兴趣等方面有所提升, 从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一) 调优社会价值观主导, 引导全社会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构建省、市两级学生体质监测网络, 及时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江苏省组织大学一年级新生体质健康测试, 并把结果向社会公布, 引起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 这种教考分离的评价机制值得在各个层级推广应用。进一步优化中考体育方案, 形成政府监督、专业部门指导服务、学校重视、家长配合的格局,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考是为了不考, 考是一种无奈之举。就目前情况看, 有必要把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纳入考试范畴, 待全社会重视体育并形成习惯时再适时取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并保持健康档案的价值效用, 在不同的时期赋予健康档案的选拔功能。
(二) 健全体质监测机制, 给予学生适时获得体质健康状况的预警
构建不同阶段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临界标准, 建立国家、省、市、校、个人等环节的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将学生体质健康的预警分成三个等级, 一是绿色级:体质健康的各项指标达到我国学生的正常水平以上, 属于优、良以上级;二是黄色级:体质健康的整体指标已经处于临界状态, 个别指标处于及格以下水平, 对人体的正常活动已经产生影响, 需要在外界环境的干预下进行适当调整, 使之恢复正常状态;三是红色级:体质健康状况非常糟糕, 身体不能承受一定负荷的运动, 多数项目指标处于劣势水平, 这就需要外界环境进行强制干预, 甚至是“强迫运动”, 调适体质状况。通过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适时给某一地区、学生获得体质健康状况的预警。
(三) 改革教育管理思路, 引领管理者树立教育优先体育必行的意识
严复曾经提出“鼓民力、开民智、兴发德”, 他把“鼓民力”———改造中国人的体质放在第一位。“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强调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培养全面人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管理的顶层设计者应该把学生体质状况列入各级政府、学校考核的“一票否决”条件;在高校录取新生时, 要像警官学校加试身体素质一样实行合格入门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作为升学、评优、转学的重要依据。为此, 学校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确保学生锻炼有时间、运动有场地、活动有器材、评价有体育。
(四) 提高体育教学效益, 奠基学生具备终身体育的习惯与能力
明确“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地位, 研制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质量标准, 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确立教学的核心内容围绕学生体能转的策略, 对于学生体质下降的耐久跑、上肢力量等练习内容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引导体育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开发课程资源, 强化过程监督与评价。及时把相关信息告知学生, 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能力水平与不足, 及时调整学习行为。体育教师不仅要关注体育课堂的实践能力, 更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要通过体育室内课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体质状况制定“运动处方”, 学会对运动负荷、体质状况的自我监控与测量, 为奠定终身体育的能力打好基础。
(五) 培养家长健康意识, 营造大手拉小手健康好未来的氛围
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培训作用, 通过讲座、视频, 向家长介绍适合于家庭锻炼的体育项目、锻炼方法等, 从而活化家长的健康意识;通过组织亲子运动会, 营造大手拉小手健康好未来的氛围;体育教师定期向家长讲授体育课教学计划及现代体育课的内容, 要求家长对学校的体育教学给予积极配合;通过布置体育课外作业, 引导学生把课内技能学习向课外习惯养成延伸, 提请家长督促检查完成情况;提倡每个家庭选择适合亲子运动项目, 配制自己的健身器材, 养成有效的家庭体育锻炼习惯;构建家长参与、指标监控、处方干预、健康教育模式, 深度诱导家长和学生共同形成健康意识, 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三、结论
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对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赋予生命意义、价值和活力, 最终才能全面实现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目标。如果“五体”各自为政、本位主义、自我中心、逆行其道, 学生体质的促进与提高必定无望。因此, 我们要在改变健身观、转变价值观、蜕变人才观上有所突破, 让五体共奋进、共担当、共协调、共监控, 使这一系统内部形成合力, 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学校体育目标就能全面达成。
参考文献
[1]王登峰.学校体育的困局与破局——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8 (1) :1-7.
[2][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著.杜殷坤, 编译.给教师的建议 (下) [M].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3]周大平.中小学生体质下滑溯源[J].教育, 2013 (2) :22-23.
[4]章建成等.中国青少年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报告[J].体育科学, 2012 (11) :3-18.
【洋务运动的影响及启示】推荐阅读:
洋务运动现代化的启示09-08
洋务运动学案06-14
洋务运动:留美幼童10-09
洋务运动优秀教案11-27
第六课洋务运动教案09-05
曾国藩与洋务运动09-11
[教案二]第6课洋务运动10-19
第5课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06-01
近代史论文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07-08
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启示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