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控防措施(共5篇)
水稻纹枯病控防措施 篇1
1 纹枯病发病条件
菌源是发病的基础, 纹枯病病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 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 插秧后菌核黏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 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 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 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 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 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
2 纹枯病流行因素
2.1 菌源数量
越冬菌核决定初发病程度及分布相, 进而影响后期病情扩展蔓延程度, 因此菌核数量是决定发病的主要原因。每公顷包含90万粒以上的菌核, 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的流行。由于纹枯病菌核在土壤中或田间杂草等寄主中越冬, 春季或秋季整地耕层较浅, 或不整地, 且每年都有该病发生, 田间稻草打捞不干净等, 使得田间菌源大量累积, 为下一年纹枯病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菌源。
2.2 气候条件
纹枯病属于高温高湿病害, 高温高湿是主要的发病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 以22~28℃最适。发病的相对湿度为70%~96%, 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38℃, 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 菌核形成最适宜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 菌核萌发就可形成菌丝, 6~10d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形成。水稻纹枯病在生长前期雨水多、湿度大、气温偏低, 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 则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可抑制病情。气温降至20℃以下, 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 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
2.3 栽培管理
长期深水灌溉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 氮肥施用量过大, 迟施或偏施, 往往会加重病情。种植密度高低与病害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2.4 品种及生育期
纹枯病在不同品种间均有发生, 但不同品种的抗性决定纹枯病发生轻重。矮秆阔叶型比高秆窄叶型品种感病, 生育期短、早熟品种比生育期迟熟品种感病重。
3 纹枯病防控措施
3.1 降低或消除菌源
水稻纹枯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加大防治宣传, 并从品种筛选、栽培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治。菌源基数的多少与稻田初期发病程度密切相关;因此, 在生产中要有效降低菌源基数, 减少初侵染源。首先铲除田间杂草, 减少寄主菌源。二是打涝菌核。在秧田或大田灌水耕耙时, 因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上, 混在“浪渣”中, 可用筛网、簸箕等工具, 打涝“浪渣”并带到田外烧毁或深埋, 以减少菌源、减轻前期发病。三是原来已发过病的稻田, 其稻草不能直接还田, 只能燃烧或垫厩;若需做肥料时, 须经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
3.2 选用良种
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是水稻和病原菌互相作用的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的结果, 水稻植物具蜡质层、硅化细胞, 是抵抗和延缓病原菌侵入的一种机械障碍, 是衡量品种抗病性指标。因此, 根据黑龙江垦区稻作区的生产特点, 在注重高产、优质、熟期适中的前提下, 宜选用分蘖能力适中、株型紧凑、叶型较窄的水稻品种, 以降低田间荫蔽作用、增加通透性及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提高稻株抗病能力。
3.3 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水稻纹枯病发生的程度与水稻群体的大小关系密切;群体越大, 发病越重。因此, 适当稀植可降低田间群体密度、提高植株间的通透性、降低田间湿度, 从而达到有效减轻病害发生及防止倒伏的目的。水分管理上, 可根据水稻的生育时期和气候状况, 合理排灌, 改变长期深水、高温环境, 是以水控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前, 适时搁田, 后期采用干干湿湿的排灌管理, 降低株间湿度, 促进稻株健壮生长, 能有效抑菌防病。在施肥上, 应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肥配合;并贯彻和力求做到配方施肥, 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在施肥比例和时期上, 提倡“施足基肥、控制蘖肥、增施穗肥”原则。
3.4 化学防治
水稻分蘖后期, 如遇温度在25~31℃, 湿度达到90%以上, 且田间菌核量达到90万粒/hm2以上时, 可采用化学方法来防治水稻纹枯病, 施用药剂可采用5%井冈霉素1500mL/hm2对水750L/hm2喷雾进行防治。但采用药剂防治要注意四点:一是药液要喷施到稻株中下部;二是用药时田间必须建立浅水层3~5cm, 确保药效;三是高温季节施药注意用药安全, 宜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5点后施药;四是禁止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
参考文献
[1]钟旭华, 彭少兵, ROLAND J.BURESH, 等.影响杂交水稻纹枯病发生的若干植株群体指标[J].中国水稻科学, 2006 (5) :535-542.
[2]敬甫松, 李兴谦, 徐昌能.纹枯病株在杂交稻田的空间分布型的研究及其应用[J].植物病理学报, 1983 (4) :27-35.
[3]李熙英, 吕龙石, 权成武, 等.插秧密度与水稻纹枯病危害程度间的关系[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1999 (2) :30-33, 44.
水稻纹枯病控防措施 篇2
近几年, 晴隆春耕生产以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 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县涉农单位积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维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秩序, 杜绝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各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党员干部集中投入春耕夏插生产第一线, 加强对水稻规范化栽插的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和宣传动员, 确保水稻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结合基层一线实践经验, 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中, 病虫害的频发对高产稳产的影响面最广, 影响深度最大。
汇总所有病虫害, 受选用品种、气候差异、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纹枯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最严重, 据田间试验调查证实, 非防治田块一般丛发病率在25%~30%, 株发病率在10.5%~15%, 发病减产8%~20%;发病严重的田块丛发病率达45%, 株发病率达28.2%, 可减产23%以上, 而防治的田块丛发病率为2%~5%, 平均减产1%~2%。由此, 针对性做好纹枯病的防治工作, 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病因分析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与选用品种、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等, 均有着很大的关系。
2.1 选用品种
当前, 能够免疫水稻纹枯病的品种尚未发现。正是由于抗病品种的缺失, 才是当下水稻纹枯病频发的重要病因。而且, 矮杆多穗、叶片宽厚、叶片密集, 显深绿色的水稻品种, 对此病有较强的易感性。
2.2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关系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而且, 是年度间发病差异性大的主要原因。研究证实;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与降雨日数、降雨量等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当日温大于22℃时, 发生于日平均气温有一定的关系。但是, 当田间菌源充足, 日平均温度25~28℃, 温度高低对此病的发生影响不大。
2.3 栽培管理
田间栽培管理, 同样影响到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种植密度过高, 易感纹枯病;偏施氮肥, 易感纹枯病;患病秸秆未被处理, 经还田后易感纹枯病;封行后遇连续阴雨天, 而排水又不及时, 易感纹枯病。
3 危害特点
此病危害水稻叶鞘最重, 叶片次之。在分蘖期-抽穗期, 时有发病病例, 而在抽穗前后发病最重。通常情况下, 此病发病越早, 发病部位越高, 危害最为严重。早期感染, 近水叶鞘部有暗绿色的病斑, 后期病斑逐渐扩大, 中间渐显灰绿色, 后呈灰白色。田间湿度大的话, 病斑为水渍状。后期, 多个病斑粘连在一起, 最终形成云纹状大斑, 导致叶鞘干枯, 最终导致组织坏死, 叶片枯黄掉落。病菌向上部叶鞘、叶片发展, 严重时可使茎基部严重受害, 造成软腐而倒伏, 或从茎秆下部向穗颈部蔓延。穗颈受害后变成湿润状青黑色, 导致孕穗不能抽穗, 或虽能抽穗但结实不饱满, 秕谷率增加, 直至全穗枯死干瘪。潮湿时病斑易脱落, 天气特别潮湿时, 病部可见1层白色粉状霉层, 即孢子和担孢子, 最后形成暗褐色的菌核。
4 发生规律
水稻纹枯病致病菌原为立枯丝核菌, 可寄生在稻草、土壤、杂草等处越冬。所有稻田中, 杂草清理未彻底、菌核残留田间量多、历年发病较重的稻田, 此病发病率最重。此病害在高温高湿条件发病率最高, 尤其高温阴雨、稻田密植、田间深灌等情况下, 此病蔓延速度最快, 发病率最重。早稻孕穗前温度低, 病势的扩散速度较慢。待分蘖盛期, 孕穗期遇降雨多, 气温高升时, 此病还发展较迅速, 而此时同样为此病的高发期。
据本中心系统调查, 水稻分蘖期平均病丛率6.8%, 病指0.21, 孕穗至抽穗期平均病丛率达30%, 病株率平均12.3%;大田普查, 孕穗至抽穗期平均病丛率40.5%, 病株率15.4%, 病指3.1。长期过多、过迟施用氮肥和过于密植可引起稻株贪青疯长、透光性降低, 而且不利光照, 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蔓延。
5 水稻纹枯病防治
关于纹枯病的防治, 应以农业防治为主, 配合化学药剂防治, 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
5.1 清理田间, 清灭菌源
菌核滞留田间数量多, 是纹枯病重要发病源。由此, 预控纹枯病的发生, 每次春播插秧前, 应及时打捞田间的菌核, 集中深埋或焚烧。收割时, 注意齐泥割稻, 稻头要留短。注意清理田间杂草, 减少菌源。
5.2 合理密植, 加强田间管理
尽量选择抗病性强的、产量高且优良的水稻品种, 抗病性差、产量低、效益差的水稻品种及时剔除。栽培管理方面, 合理密植, 改善通风, 控制田间湿度。
5.3 配方施肥, 加强水肥管理
基肥要足, 追肥要及时。重施有机肥, 适量增施磷肥、钾肥, 提升株体抗病能力。科学管水, 适时烤田, 浅水是分蘖, 够苗促根, 薄水养胎。达到, 以水调肥、以水调温的目的, 确保水稻茁壮生长。
5.4 早检查, 早发现, 早药防
分蘖末期, 及时施药, 杀死气生真菌, 遏制病菌水平扩散。孕穗期-抽穗期, 及时药控, 遏制菌核形成, 遏制病菌垂直扩散, 确保水稻株顶功能不受侵染。总的来说, 对于病害的防治, 应做到早检查、早发现, 及时用药。分蘖后期病丛率达15%或拔节到孕穗期丛发病率达20%的田块, 需立即防治, 可使用3%井冈霉素水剂200ml/667m2兑水60kg喷雾;或用三唑酮30g/667m2, 兑水60kg喷细雾;也可用30%爱苗乳油15~20ml喷雾。喷药时让药液尽可能多地喷向水稻中下部。使用井冈霉素时, 最好在雨后晴天进行, 或在施药后2h内保证不下大雨时进行。
参考文献
[1]宋存宇.水稻纹枯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J].北方水稻, 2016, (1) :34-35.
[2]沈国霞.500g/L甲基硫菌灵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 2016, (3) :40-41.
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措施 篇3
1、病原
稻苗立枯病是由多种病原菌侵染而引起的。
镰孢属病菌菌丝体, 呈白色或淡红色, 分生孢子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分生孢子镰刀状, 弯曲或稍直, 无色, 多为3~5个隔膜;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圆形, 无色, 单胞或有1个隔膜。
立枯丝核菌只产生菌丝和菌核。菌丝幼嫩时无色, 成锐角分枝, 分枝处缢缩, 有隔膜;老熟菌丝淡褐色, 隔膜增多。细胞中部膨大, 分枝成直角。菌核形状不规则, 褐色, 直径1.3毫米。
2、症状
水稻立枯病可分为生理性立枯病和病理性立枯病两种。生理性立枯病是在不良环境条件下, 由于秧苗体内水分蒸腾与吸水失调引起 (播种密度过大或者通风不及时, 造成根系吸收的水分少, 通风时蒸发量大) 。心叶卷筒状, 随后下叶很快失水萎蔫呈筒卷状。全株呈污绿色枯死。生理性立枯病, 因为未受到病菌危害, 死苗后茎基部不腐烂, 根毛稀少。根系色泽变暗, 往往一簇一簇地死苗, 并迅速蔓延, 用手拔秧苗, 可连根拔起不折断。严重时成片枯死。但在发病点周围仍有健、病株交错现象。病理性立枯病, 受到病菌危害, 在茎基部多产生水浸状褐点, 以后扩大腐烂, 并在秧苗基部和周围土壤上长出粉红色或白色的霉层。秧苗枯黄卷缩, 拔苗时易从基部折断, 一般是局部或整个苗床发病。水稻立枯病原菌种类很多, 广泛存在于土壤中。
3、侵染循环
镰刀菌一般以菌丝及厚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 借气流传播, 进行初次侵染, 随后在病苗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多种寄主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 借菌丝在幼苗株间进行短距离接触传播, 扩大危害。腐霉菌以菌丝, 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条件适宜时形成游动孢子囊, 再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借水流传播侵染秧苗, 不断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4、发病与环境条件
4.1 温度与发病关系。
温度是立枯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寒地稻作区水稻育苗期间气温很低, 有时最低温度达0℃以下, 虽然采用薄膜保温, 遇到持续低温, 出苗晚, 生长慢。此外, 不仅昼夜温差大, 床温和地温的温差也大, 易使稻苗徒长, 根系发育不良, 抗病力降低, 易被各种土壤病原菌侵害。
4.2 土壤水分与发病关系。
立枯病原菌腐霉菌除要求在淹水条件下生长繁殖以外, 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含水量50%以下生长较好。旱育苗前期, 土壤含水量高时腐霉菌侵染最多, 同时减弱了丝核菌、镰刀菌的活动;土壤水分少时镰刀菌、丝核菌最多;如果床面建立水层, 只发生绵腐病。旱育苗后期, 土壤含水量低于20%或高于40%, 都易发生青枯、黄枯。
4.3 土壤酸碱度与发病关系。
水稻在偏酸的土壤中生育比较良好。土壤p H值维持在5左右, 无论前期或后期立枯病的发生均比较轻。
4.4 床土与发病关系。
床土的好坏与稻苗立枯病关系很大。生产实践表明, 草炭土、山地腐殖土发病轻;旱田土比水田土发病轻。土壤疏松、保肥、保水力强, 稻苗根系发育扎根好, 可增强秧苗的抗病力。
5、防治措施
由于水稻立枯病的病因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真菌性立枯病, 二是生理性立枯病。因而, 从防治上也各有不同。
5.1 真菌性立枯病的防治 (1) 农业防治
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地方育苗。培育壮秧, 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提倡稀插旱育苗, 控制温湿度不徒长, 一叶一心期保持温度25~30℃, 尽量少浇水, 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 土壤水分充足, 但不能过湿;施足底肥, 增施磷、钾肥, 提高秧苗的抗病力。
(2) 化学防治
(1) 种子和床土消毒
种子消毒可用"901”药剂或“一浸灵”, 兑水浸种子, 浸5~7天, 每天搅动2~3次。床土消毒可采用各类多功能壮秧营养剂或用25%“敌克松”对水浇床面。
(2) 苗期药剂防治
用5帆“立枯净”或38%“恶枯灵”兑水浇苗床, 这样对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 或用立枯清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混土, 先将药粉加入少量细沙制成母土, 再逐级混入所需营养土中即可。在发病初期, 可用25%咪鲜胺或70%恶霉灵兑水喷施, 视情况喷2~3遍。
5.2 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
水稻纹枯病控防措施 篇4
一、基本情况
1. 参试药剂及处理
旱育保姆, 立枯宁, 敌克松, 清水对照。
2. 试验方法
水稻品种为“榆引203”。秧床采用小拱棚保温, 旱育铲秧育苗, 秧床规格7米×1.1米, 营养土厚3厘米, 播量每平方米播干稻种220克, 稻种用比重液选种, 清水漂净种, 再用清水浸泡20小时, 捞出沥干, 不催牙, 进行药剂拌种或直接播种。每个处理育一床秧苗。
旱育保姆:种子与药剂比例为3:1, 用沥干稻种将药剂沾完, 随即播种。
立枯宁:用20%立枯宁10克拌种5千克。
敌克松:用800倍液播前进行土壤消毒、1.5、2.5叶期各洒施一次。
3. 试验经过
浸种4月6日, 播种4月7日, 5月8日。各处理秧床水、温管理一致。苗床、移载期、分蘖期进行秧苗素质调查。各处理移栽本田采用单排移栽, 小区面积280平方米, 肥水管理一致, 10月5日收割。
二、试验结果
由于今年气温比往年偏低, 且低而不稳, 5月3日最低气温达-4℃, 但对诱发立枯病的发生, 鉴定各药剂的防治效果创造了条件。
1. 防治效果
发病率以发病面积占秧床的百分比计;防治效果以调查发病株的成活株占调查病株总数的百分比计。
从调查表看, 旱育保姆防病效果最佳。敌克松处理在4月28日发病后, 每隔7天施药一次, 虽然防治效果优于立枯宁, 但防治成本增高。
2. 秧苗素质
通过秧苗素质比较, 旱育保姆具有促进秧苗生长, 提高干鲜比, 增加单株分蘖, 防止黄化死苗和矮化秧苗的功效。其它处理只是为防治而用药, 秧苗素质无明显差异。
3. 增产效果
在调查中发现, 施用旱育保姆的稻田成穗率、结实率、穗实粒、千粒重与其它处理相比差异显著, 亩增产13.5%。可提早成熟4~5天。
三、结果
通过试验比较好, 旱育保姆在水稻旱育秧中防病、壮秧、增产等综合效果最佳。
1. 旱育保姆是旱育秧防病治虫的理想药剂, 防治立枯病效果达98%以上。
2. 因旱育保姆实行干籽落谷, 省去了催芽工序和避免发生烧芽现象。同时, 明显减少苗床浇水次数和浇水量, 一次包衣将药剂消毒, 浸种催芽、防病治虫、化学调控和浇水抗旱的多种复杂工序一次完成, 省工节本效果显著。
3. 旱育保姆可增强秧苗抗性, 防止黄化死苗, 秧苗单株带蘖数增加40%~60%, 单株分蘖数增加37%~41%, 苗高降低8%~10%, 提早成熟4天, 亩增产13.5%。
4. 旱育保姆可在榆林市以及相同育秧方式地区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榆林地区倒春寒严重, 水稻育秧期间气温低而不稳, 致使“立枯病”对秧苗危害极为严重, 每年因“立枯病”造成秧苗损失达20%以上, 而且, 都是被动防治, 使生产成本增加, 所以, 通过对不同药剂对比试验, 从中筛选出一种具有保水抗旱、防病治虫、壮苗壮根、保蘖、省工、节本、增产的理想药剂。
水稻纹枯病控防措施 篇5
一、立枯病症状
水稻立枯病属于真菌土传病害。水稻刚出苗发病表现为幼芽或幼根变褐色, 病芽扭曲、腐烂而死, 在种子或芽基部生有霉层。水稻幼苗立针期到2叶期发病表现为幼苗心叶枯黄, 叶片不展开, 基部变褐, 种子与幼苗基部交界处生有霉层, 茎基软弱, 易折断, 育苗床中幼苗常成簇, 成片发生与死亡。水稻2叶期以后发病症状表现为黄枯、青枯, 苗床多以此时此症状发生居多, 病苗叶尖不吐水, 叶色枯黄、萎蔫, 成穴状迅速向外扩展, 秧苗基部与根部极易拉断。在气温骤然升高时, 幼苗迅速表现青枯, 心叶及上部叶片“打绺”。幼苗叶色青绿, 最后整株萎蔫。在插秧后本田出现成片青绿枯死。
二、发生因素
1. 气候影响
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时是诱发水稻立枯病的重要条件, 其中以低温影响最大。乌兰浩特市5月1~9日, 连续降温, 5月7日最低温度达1℃, 水稻根低于8℃, 不能吸收水分, 茎叶低于12℃不能生长。5月10~13日连续阴雨天气, 水稻是喜温作物, 当温度低、苗床湿度大时水稻抗病性下降, 有利于病菌的侵入发生黄枯。如持续低温或阴雨后温度突然升高, 昼夜温差大, 加之苗床湿度大, 造成水稻秧苗弱, 根系发育不良, 吸水能力差, 而高温使得水分蒸发迅速, 幼苗吸收水分和叶片蒸腾比例失调, 常引起水稻幼苗发生青枯, 严重的致使秧苗枯死。
2. 播种量过大
乌兰浩特市大多数农户普遍选择增加播种量的方法, 使得农户普遍存在播种量过大, 密度过大, 秧苗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不均衡, 相互争肥、争水、争光, 加之昼夜温差大, 高温秧苗易徒长, 秧苗根系发育不良, 秧苗地上地下生长发育不协调, 形成徒长苗, 在突然出现高温或通风状态下易出现青枯, 徒长苗弱苗抗病性差, 易病原菌侵入发生立枯。
3. 壮秧剂使用方法不当
目前, 很多农户使用壮秧剂不按操作规程操作。有部分农户存在壮秧剂混拌不均匀, 混拌后没有闷土的流程, 摆盘装土与播种时间间隔过长。导致壮秧剂有效的酸度和肥料挥发损失。
4. 苗床酸碱度失调
目前, 由于很多农户使用壮秧剂方法不当, 造成壮秧剂内调酸剂挥发损失或调酸不均匀, 加之, 农户很少自主调酸完全依赖壮秧剂。苗床在2.5叶期p H值明显偏高, 不适宜水稻秧苗生长, 利于立枯病菌等土传病害的繁殖和入侵。
5. 苗床管理不到位
苗床温度、湿度控制的不合理。通风和浇水不能结合天气变化进行灵活调整, 通风过晚, 通风量及通风方法不当, 浇水存在浇水浇不透、过勤, 导致秧苗根系发育不良, 苗弱, 易发生青枯和立枯。
三、防治措施
1. 规范操作技术规程
根据土壤类型、p H值、有机质含量选择相应的壮秧剂。采用正确的方法, 合理高效地使用壮秧剂。按照水稻壮秧剂说明书、正确的使用。
2. 床土调酸
水稻是喜酸作物, 水稻幼苗适宜在土壤p H4.5~5.5的偏酸性条件下生长。并能抑制立枯病菌的增殖, 使水稻根系发达、白根多提高秧苗素质。
3. 适时早播种、早插秧
播种插秧不可盲目抢早, 要结合自身地块、品种等实际情况进行适时早播种、早插秧。避免出现“苗等地”的现象。苗床秧龄时间过长, 苗床温度过高, 生长积温过高, 后期秧苗过早完成生长积温需求, 易造成早穗现象的发生, 进而造成减产。
4. 加强苗床的温湿度管理
结合近天气变化, 合理进行通风、浇水, 用正确的通风和浇水方法进行苗床温湿度调节。浇水结合天气变化进行, 控制苗床湿度, 避免苗床处在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状态。浇水要一次性浇透。
5. 苗床中期补酸
在水稻2.5叶期, 若苗床p H值偏高, 则不利于水稻生长, 水稻秧苗叶色变淡, 根系发育不良, 吸收水分能力差, 秧苗素质下降, 立枯病发病率高。在此时期注意及时补酸, 调节苗床p H值, 为秧苗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但调酸制品用量不可过高, 使用时注意配合p H值试纸测试苗床酸碱度p H值5~6即可, 避免造成酸害。
6. 化学防治
【水稻纹枯病控防措施】推荐阅读:
水稻纹枯病菌10-25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06-10
水稻纹枯病防治试验12-28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10-18
水稻纹枯病重发原因与防治对策08-10
水稻白叶枯病09-10
水稻立枯病防治10-18
水稻苗期立枯病防治10-15
小麦纹枯病防治技术06-02
玉米纹枯病的有效防治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