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专业

2024-07-09

声乐专业(共12篇)

声乐专业 篇1

摘要:对于当代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 声乐的演唱能力对于他们是极其重要的。声乐演唱能力是声乐专业学生的必学内容之一, 他们声乐演唱能力的优劣充分影响着自身的演唱生涯。本文就如何提高当代声乐专业学生的演唱能力展开深刻的讨论及研究, 以便能够更好地推动声乐的发展。

关键词:声乐专业,声乐演唱能力,提高

一、关于声乐方面技巧以及关于演唱方面的概述

声乐技巧, 指充分具有美学方面的原则, 并且与相对应的艺术手段相衔接的一种演唱技巧。声乐技巧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表达情感的能力, 同时也很好地陶冶了演唱者的情怀。在演唱过程中, 演唱家将一些具有美感及内涵的艺术要素充分地融入到演唱技巧上, 使演唱技巧不断得到进步与发展。关于演唱, 就是演唱家将个人感情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见解通过歌唱的形式表达出来, 此时十分注重语言的重要性, 一段优美并且富有深意的文字, 能够很好地将听众引导到你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 通过咬字清楚的发音歌唱出来。在演唱的过程中, 演唱家通过无数次演唱,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于我国声乐而言, 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演唱技巧, 才能更好地将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更好地表达出来, 使听众与演唱家通过音乐不断地交流与沟通, 达到艺术上的共鸣。关于声乐方面, 有两点技巧。第一, 演唱更加在意的是你对于这首歌曲的理解, 即所谓的带着思想去学习, 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去理解这首歌曲。第二, 声乐技巧更注重的是你对这首歌曲的感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演绎好歌曲。

二、如何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能力

(一) 通过对基本功的掌握

对于声乐学专业的学生而言, 他们学习声乐的入门课程便是调整气息, 因为气息是学习声乐最基本也是最要的一点, 只有打好了基础, 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就像做房子一样, 只有打好结实的地基, 建出的房子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调整气息也就是你对于吸气呼气的掌握要达到自如的状态, 呼吸的掌握, 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歌唱中的小技巧, 提高声乐演唱能力。 学生们通过对呼吸技巧的掌握, 在演唱过程中就不会因为气息不调而出现差错。对于如何掌握好呼吸的频率, 这就需要学生们拥有耐心, 在今后的训练中, 要一点一点去坚持摸索。

在我国许许多多的声乐唱法中, 气息的重要性都是差不多的, 即十分的重要。为了使学生充分地掌握这个基本功, 在训练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做到身心放松, 只有在轻松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调整气息。第二步, 学生不能按照以往的呼吸方式去呼吸, 而是充分运用自己的小腹以及腰部进行吸气。因为在演唱中, 演唱者呼进呼出的频率不同于我们平时的呼吸, 因此我们要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灵活的变动。训练的方法是五花八门的, 比如可以找一张纸贴着鼻子进行吸气呼气的训练。也可以通过打哈欠的方式, 更好地训练自己的气息掌握能力。 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找出适合自己的最好的训练方法。总的来说, 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而言, 学会调养气息是十分重要的, 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对气息的掌握。

(二) 通过对发音的提高

一首优美的歌曲必须具备一个完美的嗓音, 而如何发出动听的声音呢?这就需要演唱者充分提高自身的发音技巧。对于发音的提高, 有两个很重要的部位, 第一是喉咙, 第二是口型。如何将两者完美地搭配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是很重要的。在对于这方面的训练中, 必须在张开嘴巴的同时也将喉咙充分地展开。但是在实际的很多发音训练当中, 往往过于注重口型的张开, 而忽视了在这个时刻还要将喉咙打开。另外, 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也经常忽略了许多小细节, 例如要区分喉咙发音与鼻音等。对喉咙发音的训练同样也有很多种方式, 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学习发音的过程同样是十分枯燥无味的, 学生们要有足够的耐心, 反复地训练自己对于舌头、口型的掌握能力。在训练的时候, 要在保持舌头处于稳定状态的时候, 使自己的口型看起来很端正, 形成像桥梁一般的弯曲状, 以达到发音的条件。在学生们对于发音的训练过程中, 要将气息稳定在丹田之中, 从而使喉咙能发出一种响亮的声音。

(三) 要充分保障身体每一处的协调

声乐能力的把握, 需要的是整体的掌握自如, 要能使发音优美圆滑, 打动人心。如果一个器官不配合, 就很有可能导致整个演唱的失败。打比方来说, 一个桶如果想将它装满水, 每一块木块都是很重要的, 其中一块丢失了, 那桶里的水就会流出来, 这是一样的道理。所以, 要想展现出完美的演唱能力, 就需要身体每个器官的完美配合, 以达到最优的效果。我们平时很难注意到, 在我们喉咙通向外界的最前方, 吊坠着一个白色的器官, 这就是书上所说的声带。声带, 顾名思义就是释放声音的器官。那么, 如何完美地配合身体各个器官将声音释放出来呢?此时就需要我们人体内部的软骨以及肌肉组织来拉动声带, 使其发出声音。在生活中, 吸气呼气也是一门重大的学问。在我们做呼气运动的时候, 声带就会随着声门的开展而表现出一种分离的状态, 如果发出声音了, 则表明声带处于关闭的一种状态, 就类似于开门关门一样, 门开了, 风就灌进来了, 们关了风就被挡在门外, 拍打着门, 从而发出一系列的声音。

(四) 加大对于语言的练习度

对于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们而言, 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演唱过程中, 必须要保障发出的声音所表达的语言咬字是十分清晰以及圆润的, 如果不能很好的做到这点, 那你所演唱出来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被人们所理解, 也就不能很好地将听众们带入到演唱者所创造的意境, 与此同时, 对于演唱者而言, 也影响了它演唱能力的发挥, 本来可以很好的将这首歌曲演绎出来, 但是由于语言发音的问题, 导致了演唱者的发挥失常, 是十分可惜的。所以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而言, 要不断反复的去联系语言, 已达到字正腔圆的效果, 才能够很好地提高演唱能力, 将歌曲的意境演绎出来。

总的来说, 对于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们而言, 演唱能力对他们是极其重要的, 当具备优秀的演唱能力时, 学生们的演唱生涯才会更加一帆风顺。俗话说的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打好结实的基础, 掌握好高超的发音技巧及语言表达能力, 才能形成一种使听众都能进入到你所营造的意境中来的歌唱魅力;俗话说得好, 团结就是力量, 兄弟齐心, 其利断金, 只有将身体各个器官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更大程度地保障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作为当代社会的一名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充分地表达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 以及自己所具备的思想感情。并且当你个人音乐能力提高时, 也能很大程度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东青.正确的歌唱意识与声乐演唱之间的关系探微[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 2011.

[2]刘湘林.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艺术研究, 2014, (03) :152-153.

[3]陈沂.新世纪高师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4]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7.

声乐专业 篇2

摘 要: 一般来讲,初学者在歌唱时,音量的均衡控制不是很好。一首歌曲力度的变化是多样的,由弱渐强、由强渐弱等,整首歌曲不能一直虚唱或喊着唱,初学者要自如地控制音量,使歌声达到理想的境界。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发声方法 朗诵歌词 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通过反复不断地摸索探究,找到适合学生群体现状的方式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学前教育专业现状是,班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生多男生少,这给演唱时声音的统一性、和谐性带来很大困难。结合五年声乐教学及班级学生构成现状,现就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进行探讨。

一、注重讲授科学的发声方法

前苏联声乐专家捷米采娃曾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来源。”演唱前,首先要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积极向上的状态。双肩与胳膊自然松垂,呼吸不能抬肩,面部肌肉不紧张,表情兴奋且舒展。开口演唱时,口型要自然,不能撅;下巴不要往前伸,松弛的向后下回收一点。

1.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掌握、领悟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者最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的声音质量。在歌唱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发“嗨”字,让他们体会吸息,也就是让快速小腹鼓起来。其次做“吹灰”练习,从桌子的左边均匀地向右边吹,体会“气息逐渐膨胀”的感觉,也就是歌唱发声最关键的气息保持与支持。再者做“狗喘气”练习,寻找快速换气的感觉。

2.打开喉咙,稳定喉结,是歌唱基本训练的关键。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常常在歌唱时发出白声、尖声,高音上不去,低音憋着唱不出。打开喉咙、喉结不稳定是最显著的特征。在歌唱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教学生做“打哈欠”练习,目的是“打开喉咙”。首先让学生张开大嘴,不发声地缓慢吸气,在吸气时体会喉结随深呼吸下沉、下降的活动感觉。在演唱过程中,随着旋律音高的上行,学生想象喉结随着吸气一起往下沉。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下沉喉结的动作没有下沉喉结的外在力量,喉结的下沉是在松弛的状态中完成的。

3.适当地运用共鸣,使其音色纯净、声音悦耳、和谐。沈湘教授曾说:“共鸣状态和呼吸状态特别密切,好的共鸣状态就是深呼吸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说,共鸣训练是比较难掌握的技巧。共鸣训练与基音训练是分不开的,训练方法可以用“落、贴、张”三歌字概括。基音共鸣的基础在胸腔,最简明找到胸腔共鸣的方法是“让声音落下来”,落在喉底的胸口上,也就是第二个纽扣处。“贴着咽壁吸着唱”,初学者在后颈的位置找咽壁,想象在这里好像有一张“嘴”,从后头“张嘴”,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扩张鼻咽腔,共鸣音色向鼻咽腔里集中”,只要一张嘴,就在鼻咽腔里找扩张吸气的感觉。初学者可以想象,鼻咽腔像一个“倒悬的小圆瓶”,口朝下,这个圆的空腔把声音“拢住”。

二、朗诵歌词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歌唱理论中主要以口语朗诵为基础,如明代魏良辅的《曲律》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这表明古代歌唱家对字、声的重视。同样,在西方声乐理论中,意大利的歌唱家卡鲁索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提出:“歌唱者读字比起歌唱者的声音更为重要,在歌唱中扎实的读字是正确发音的重要基础。”

朗诵歌词要随着歌曲的旋律有线条的起伏。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都要有强弱对比、快慢变化,这样才能清晰、有顿挫地发音,更好地演绎歌曲,提高声乐演唱技巧。例如,歌曲《小杜鹃》,如下图:

歌词中有模仿小杜鹃声音的拟声词语,学生首先模仿小杜鹃的发音,发出“咕咕”声,然后根据表情记号演唱,第一个“咕”为顿音,在演唱时时值较短,快速换气,也就是发声与换气同时进行。第二个“咕”,有加重号,唱得饱满有力。最后一句的拟声词,学生先完整地朗读出来,然后根据歌曲的速度要求,带着活泼、可爱的表情朗诵歌词。这样训练之后,在演唱中就很容易地掌握歌曲的节奏与速度,能够完美地演绎歌词。

三、运用多样性的方法进行声乐教学

学前教育音乐课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进行审美教育。所以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欣赏法、练习法、示范法、听唱法和视唱法。

1.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我们运用欣赏形式让他们接触大量优美的音乐。

2.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练习法就是为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而进行一系列技术和知识的传授和简单训练。所以练习法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它的歌词作者运用了两个具象化的比喻:其一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子女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我的祖国和我”是大海与浪花之间的关系。在演唱过程中,前者是情因,抒发的是母亲与孩子眷眷与拳拳之情,后者是情据,感受的是大海与浪花的依托与忧乐之据。

3.学生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的,特别是在唱歌和律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示范法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教师范唱时可灵活采用图画、教具和手势提示辅导孩子。如《望月》,这一首思念亲人的歌曲,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在演唱中,我采用图画法教学生深情地演唱,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探析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声乐   技能技巧

声乐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演唱技巧可以初步掌握声乐演唱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演唱歌曲来更加深入的提高歌曲演唱能力,从而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可以胜任音乐教师的工作。

在声乐课程中,学生们学习的知识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掌握多方面的音乐素养来进行教学,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歌唱姿势

(一)歌唱的状态

歌唱艺术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唱歌是将一个人的身体作为一种乐器来进行表演的活动形式。作为一名演唱者,喉咙的稳定、正确的呼吸方式、共鸣体的正确运用、舒展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都在考验着一名歌者的良好心态。学习声乐,并不应该被理解为只涉及协调各种器官的发声,应该是身体的每个部分对人体的运动进行整体调整。歌唱所要运用的人体器官是人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全身器官灵活的组织才是适合歌唱的最佳条件,每个器官协调运动后才可以得到理想的、和谐的声音。

(二)歌唱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获得良好歌声的前提。一些出现问题的声音,往往都是不正确的姿势所导致的。例如:腹部隆起或凹胸都会影响到呼吸,所以会憋着唱出来;夹着肩膀,用力伸长脖子用喊出来的声音也是极其不和谐的声音;拉长下巴,斜肩,身体处于慵懒的状态下唱出来的声音会没有气势;而唱的时候用手脚打拍子,不仅影响到歌唱的状态,并且影响舞台效果及演唱效果。所以,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

1.身体自然直立,双脚自然分开,距离与肩同宽即可,脚部可以前后分开,重心必须稳定。

2.头保持平正、眼部平视前方、不能伸长下巴。在胸部伸展,肩膀稍向后,双手自然下垂,腹部收拢,身体不可以僵硬。

3.面目表情要持微笑状,根据不同的歌曲内容来调整面部状态。

4.在表演过程中,人需要一种精神亢奋、积极向上、信心满满的样子。

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培养积极的表演状态并不是马上就可以达到的,它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纠正,长此以往才会形成良好的姿势和状态。

二、呼吸练习

发声前要做一些无声的呼吸练习,这样可以帮助横膈膜的呼吸。呼吸练习的方法为: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把气慢慢的吸到腰部和腹部周围,匀速的去呼吸,与此同时,小腹微收,感觉到腹部推动着气息的呼出,这个过程需要保持20秒左右。换气时,腹部还原到本位,腰腹放松,口鼻同时吸气。

这种呼吸方法在每次发声练习之前都要进行,直到把这种方法熟练的运用到歌唱中才可以。

三、发声训练

(一)歌唱发声是喉头的位置与打开的喉咙

喉头既是呼吸的通道,又是声音的通道。当我们按照前面所讲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吸气,就会发现喉头会比吸气前稍稍向下移动。发声时,喉头音自然地处在这个位置上。为了使声带发出的基音毫无阻碍地传送出去,咽引起喉咽腔充分的共鸣,就需要练习打开喉咽腔,也就是打开喉咙。吸气时,喉头下降的同时,舌背向上升起,是咽腔向两头伸展;若吸气时增加微笑状态,这会使咽喉腔展宽,使喉咽腔充分打开,产生理想的共鸣。随着语言的变化,音的高低、强弱的变化,音色明暗的变化,喉位会有一点点轻微的移动,但喉咙打开的状态不变。

(二)起声

起声指的是声带在呼吸的作用下,由呼吸时的打开状态转变为靠拢闭合发出的声音。根据呼气和声带闭合两者配合的不同情况,起声分为以下三种:

1.气音起声

在声带闭合之前,气已呼出,成为气音起声。

2.硬起声

在声音产生之前,声带已闭合,然后用气息的压力将声带冲开,发出声音,称为硬起声。

3.软起声

声带靠拢闭合的同时呼气经过声门,发出声音,称为软起声。

以上三种方法起声中,软起声是最好的起声方法,对初学者来说,这种起声是首先要学习掌握的。

(三)连音

连音就是指声音连贯。它要求歌唱时呼出的气息始终平稳、均匀、流畅、抑扬自如,起声准确,完全不受音高、强弱、子音、母音变化的影响,保持歌声准确、轻松、连贯、自如。

(四)打开喉咙与软起声的练习

1.打开喉咙与起声练习的几种方法:

(1)闭口做打哈欠缓吸气,同时面带微笑,鼻腔、喉咙打开、展宽通畅;上颚自然上提,喉头下降,舌放松,舌尖不离下齿,舌略向上拱起,下颚稍向后拉。然后小腹内收将气送至声门,当声音发出时,要尽量保持平稳、连贯,使声音持续。

(2)开口做“半打哈欠”的状态缓吸气,按照上述方法发“ha”音。h是送气音,开始练习时会有一点漏气,通过练习,逐渐缩短漏气时间,直至将h变成想象中的送气,起声时不再漏气。母音a清晰,起声干净。

(3)为体会打开喉咙后声带的闭合状态和部位,我们可以体会咳嗽前一瞬间,声带处于静止状态的感觉。由于在做吸气、打开喉咙时,口、鼻、咽腔都有不同程度的打开,起声时便会产生共鸣。所以,声音虽然发自声带,听到的却是共鸣。

以上便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主要内容,它是学生们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所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该课程难度较大,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去完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坚实自己的专业基础,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杨咏.高师音乐教育与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7,(01).

[2]刘媛.面向新世纪的高师声乐教学模式[J].中国音乐,2007,(03).

声乐专业 篇4

关键词:《新编基础声乐教程》,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

2013年4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基础声乐教程》正式发行,这是湖南城市学院“21世纪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规划教材”的成果之一,也是新时期我校音乐学专业的一次革命性教学技术改革的开始。

改革至今,我校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已取得非常大的影响和骄人的成绩。从教学内容、课堂气氛到课后练习与课外实践等方面,都与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校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更好的发展,学习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近两年的基于《新编基础声乐教程》的教学实践与摸索,不单在音乐学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音乐表演以及全校公共选修课的课程上,该教材也帮助许多学生得到了声乐演唱及教学上的进一步提升。这里,着重对音乐学专业的声乐教学进行一个系统的阐述。

一、精心的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目的,简单说来是: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备一定的声乐理论基础、教学能力以及舞台演唱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非专业的声乐爱好者和专业的声乐教师、演唱者,为推广和普及我国传统声乐文化、融合发展国外优秀声乐文化而努力奋斗。

《新编基础声乐教程》主要是针对音乐学专业《基础声乐》课程的,教学对象为大一、大二的学生,课程为5-8人一节的小组课。基于本书,我们的教学设计有步骤的分为两个学年,四个学期。每个学期都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歌唱的基本常识、歌唱发声训练、教学曲目简介以及声乐讲座。而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又细化了一些原则:第一学期以中国外著名艺术歌曲为主;第二学期以传统民歌和创作歌曲为主;第三学期以多种形式的演唱为主:齐唱、合唱、重唱和表演唱相继出现;第四学期以儿童歌曲、戏剧戏曲、歌舞表演以及音乐游戏为主。声乐讲座分别介绍了声乐发声基本知识、中外著名歌唱家教育家以及中外声乐发展概况。每个学期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不同,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案设计。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1.必须保证教学主线不变。作为声乐课程的教学,基本的发声训练是基础,不过,应当有一定的创新。改革后,以《新编基础声乐教程》为教材,有针对性的,根据教材中所列举的练声曲进行教学,该书有69条发声练习,可以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集体练声,根据学生不同声部进行分组练习,练习的曲目及音高也不一样,这样能更好的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

2.在练声之后,对歌曲演唱计入了更多的演唱形式,丰富学生的声乐演唱知识、增长学生的专业知识。

之前提到,每个学期的教学曲目和曲目演唱形式都呈现出多样式发展。从中外艺术歌曲到齐唱、合唱,再到儿童歌曲和戏剧戏曲的演唱,几乎涵盖了声乐演唱各个领域。这也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的专业素质的培养。如此多的教学曲目表演形式,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加自信并有效的面对以后所要从事的行业。

以儿童歌曲为例:我们在大二第二学期进行儿童歌曲的教学,旨在让学生能了解以后他们中大部分人所要面对的群体——中小学学生,他们必须在通过教师对他们进行儿童歌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揣摩和学习,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轮流担任声乐教师,其他学生充当中小学生,进行模拟中小学音乐课教学,通过一两个例子举一反三,还可以用人教版中小学音乐教材做辅助,让学生更加早的进入角色,完全可以在大四实习之前更加早的投入到声乐教学中来。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的目的。

3.声乐讲座的引入。其中涵盖了声乐发声技巧、中外声乐家、声乐教育家以及中外声乐发展概况等。声乐讲座的引入,能更好的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学生对声乐理论知识的了解是有必要的,这就让声乐演唱和教学有章可循。讲座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学生能更加清楚声乐艺术的历史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声乐技巧的讲座,能使学生更加准确的使用声乐教学用语,更好的起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

三、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论文 篇5

当前形势来看,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单一、创新性不足,属于比较突显的问题。为能减少这些问题对声乐教学质量带来的影响,我们应该通过如下几点措施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以便能起到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模式的作用。首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教领域输送人才,因此,在声乐教学的定位上也应该与其他专业院校的声乐教学有所不同,需以培养适合教育幼儿的针对性、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其次,基于幼儿园儿童的特点,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的设置上,应以培养学龄前儿童的艺术兴趣为核心理念,一切考虑到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启蒙性、基础性、教育性等特点,才能使声乐教学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该课程的优势。再次,学前教育专业属于一门定向培养幼教师资的专业,该专业今后的工作对象以幼儿园小朋友为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也应该优化教学内容,多增设一些儿童歌曲,同时结合幼儿的喜好等特点,选取幼儿易理解、感兴趣、琅琅上口、传唱度高的歌曲,例如《数鸭子》、《摇篮曲》、《种太阳》、《小苹果》等等,均是儿童易接受的歌曲。通过加大儿童歌曲的教学比重,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更加实用。

二、优化声乐授课方式

文章结合实践经验综合分析认为,优化、创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教学的授课方式,可通过三点来完成:

(一)优化集体授课法。集体授课法在声乐教学中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集体授课法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缓解他们对发声的恐惧,但这个授课方法也存在教师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学生这样的缺陷。因此,教师在集体授课时,应该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力求做到主次分明,先强化重点,再讲其他,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重点内容。此外,在集体授课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地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组间评价的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使他们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并加以完善。

(二)分组指导法。分组指导法是建立于集体授课基础上的,教师通过集体授课,解决声乐学习的共性问题,使其均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然后针对每位学生在声乐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将其进行合理的分组。分组完成后,根据学生对声乐喜好及求知欲望的不同,给予相应的辅导、指导,并让学生进行组间歌唱比赛,观察在歌唱中相互之间的不同,并进行组间相互点评,使学生自己能意识到不足,积极、主动进行改正,尽可能达到即定的学习目标。

(三)多科目融合式授课法。多科目融合式授课法,属于新课改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新模式,其主要是指将声乐与舞蹈、朗读、视唱等相关的学科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声乐灵活应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声乐+舞蹈、歌词朗诵+唱谱、情景剧表演+歌唱等等,均属于多科目融合授课法。采用该方法进行授课时,声乐教师应该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合作,通过互相辅助,互为纠正,促进彼此的教学水平。

三、流行唱法在教学中的融入

我国当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多是会采用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后,对很多高难度歌曲均能驾驭。这种比较高标准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声乐水平的提高而言十分有利,但同时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有弊端。长期实践证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毕业走向幼教岗位进行声乐教学时,会发现大部分儿歌的音域在c1~d2之间,但用民族唱法或美声唱法来演唱时,则感觉比较怪异,小朋友们也难以接受。鉴于这种特征,将流行唱法融入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也是很有必要。流行唱法具有结构清晰、简单易唱、表演形式丰富等多种特点,其对声音的要求也比较低,演唱时更能传达出歌曲的感情。与其他两种唱法相比,在练习方法,流行唱法需要的气息比较小、音量小,咬字自然、比较口语化,没有那么多的高要求,学生歌唱起来也比较轻松。因此,教师可尝试着在传统美声、民族唱法教学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与要求,合理、适当地融入流行唱法,以此来促进学前教育学生的声乐水平,提高幼教人才的培养效率。

高等专业院校音乐声乐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0

现代社会中人才竞争已经成为主流,高职高专院校作为纵向深入培养专业能力的院校类型,也应主动承担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音乐声乐教学作为艺术类素质教育中的能力与理论兼具的课程,理应受到更高的重视。高等音乐教育中,声乐教学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和方向,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地位。所以,要想更好的提升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水平,理应首先解决声乐教学水平。

一、高職声乐教学的基本目标与原则

声乐是以歌声为主要手段,表达人们的内心世界活动,抒发情感,是音乐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歌唱者的科学发声方法、刻苦的训练加上声乐教师一对一的传授经验和精心指导,才造就了这种美好的演唱效果。“一对一”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效果良好,但是往往忽略了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职高课程设置有其自身特点,比如学生多、课程门类多、声乐课时少,这就造成“一对一”教学模式难以完全实现,因此在高职学校中,声乐课普遍采用集体课教学模式,鉴于此,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案和理念,在有限条件和时间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演唱技巧。

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科学的训练,逐步提高职高学生的声乐专业水平,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声乐演唱艺术要求演唱者积极热情地投入,是一种复杂的而又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改革声乐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全心投入到整个教学实践中来,这要求教师严格遵循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认真统计分析学生的素质特长、个体差异,然后分类分层分类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感受到教师的重视,体会到参与的快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声乐上有质的飞跃。

当前众多职业高中的声乐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多集中于课堂。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是声乐教学的创新性措施之一,理论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根本上更为深刻地理解声乐这门艺术,完善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发音方式等,实践学习则可以巩固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掌握的各种发声技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声乐。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反过来又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在声乐学习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总结、不断成长。

二、高职声乐教学现状

声乐课是高职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在高职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高职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学生通过三年声乐课程的学习,充分开发他们各自的歌唱潜能,使其完成“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和一定的歌唱技能,具有范唱能力”的基本要求。毕业后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又能具备在各种社会音乐活动中登台演唱的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职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多方面期望。

但是,由于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招生人数较多,且生多来自都市之外各地区,其中包括偏远落后的山区。由于各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状况不同,造成了学生的文化和音乐素质的差异。就普遍情况看,所招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素质不如音乐院校声乐专业的学生那样优越。学生入校时专业起点较低,即使有少数学生在进校前得到过声乐教师的指导,也常常只是短暂的、启蒙式的教育。另外由于高职声乐课授课时数较少,一般为普修,这些客观上的不利因素都给教学目的的实现带来了特别的困难。

声乐课作为高职音乐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式以个别授课为主。这种形式同于普高音乐院校的上课方式,在教会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演唱,传授声乐理论知识,指导他们理解和表现声乐作品等专业知识方面也是相同的。但由于高职音乐课和普高音乐院校教学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教学计划等方面情况的不同。施教中,显示出它的不同特点。

三、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需求的声乐教学改良建议

根据笔者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经验来看,目前国内高职高专院校中声乐课程比例本就较少,在这相对较少的课时中声乐练习曲目多按照专业音乐学院专业课程进行安排,这种安排形式对于以非必修课类型为主的普通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较为复杂,因此教学效果相对较差。笔者建议在课程安排中应减少专业音乐学员课程汇总的法、德艺术歌曲占比,转为以欣赏、鉴赏的形式加入非声乐教学课程中。这样可以有效削减难度较高的课程内容,可以以中国艺术歌曲的演唱和学习为主,形成以外国作品欣赏为主、中国作品练习为辅的教学模式。而针对高职高专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曲目选择则适宜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外国艺术歌曲及咏叹调为辅,“歌曲的选择不能脱离最基础的歌唱训练”;同时,作品的选择也要与职业需要相联系,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是基础音乐教学,故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涉及的是中国声乐作品及儿歌(幼、小教专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加入此方面内容;但也不能忽视外国艺术歌曲及咏叹调的学习,这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掌握、巩固、加强科学的发声概念,另一方面也是开阔艺术视野、提高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所以,对此类歌曲应给予一定的课时安排,但不能成为教学重点。

与专业音乐院校不同,针对高职高专音乐专业的教学目的,其声乐课更适合采取集体课形式。一方面,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省教学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性质是以基础音乐教育为主,因此重要的是要建立他们正确的发声概念,使其能够较为科学地训练声音,而非像培养歌唱家那样去突出培养优美出众的歌声 ;集体课将有利于学生对声乐观念、科学发声方法等共性化知识点作统一的了解。此外,幼、小教专业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将来自身所面对的教学大多采用的是集体课形式,所以采用集体课教学模式也有利于使这些毕业生能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总体来说,高职高专院校在音乐教学的目标性上与专业音乐院校有所区别,其应当针对其目标定位选择授课方式。

参考文献:

[1]吴樱子.对高职声乐教学的探讨[J].艺术科技.2009(04)

[2]吕飞.新时期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改革的探讨[J].艺术教育.2009(06)

[3]刘江元.无界化的高职声乐教学[J].艺术教育.2009(11)

幼师专业声乐集体课教学探讨 篇7

关键词:幼儿教育,集体课,声乐,教学法改进

声乐课作为幼教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课程, 其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有一定的演唱技能、技巧、还要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声乐理论知识和弹唱等内容的教学能力;由于学生多, 师资力量有限, 教学资源不够充分等客观条件的制约, 目前幼教声乐课多采用集体课教学的模式。笔者从自身的工作经验、着重阐述集体声乐教声乐教学的利与弊并对现阶段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方法的改进, 希望对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集体声乐课的意义

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学, 高等院校的声乐课采用“一对一”的教学, 这是声乐课中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 “一对一”教学能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发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教学。但在技工院校中, 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教学资源不够充分等客观条件, 声乐教学主要采用集体课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大量的师资力量的投入。高等音乐院校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 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出去工作的面对对象是幼儿, 幼儿的嗓音有他们独特的特点, 所以幼教的声乐课和音乐院校的教学法又有所不同, 幼教声乐课侧重培养学生的儿歌演唱和儿歌教学能力。集体声乐教学可以将学生分小组情景表演教学, 通过小组实践, 可以自评、互评、师评, 从而提高声乐教学方法, 这个是“一对一”教学模式中无法做到的。

二、现阶段集体声乐课存在的问题

(一) 学生基础差。幼教的学生来读该专业之前, 音乐知识是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 来校才开始学节奏、视唱、歌唱, 由于技校生在校读书才两年半的时间, 乐理与视唱压缩在一起上, 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节奏、音符、音程、和弦、视唱, 导致学生的基础不扎实, 节奏和音准比较差, 这给学声乐带来很大的阻碍, 学生在练声唱歌时易跑调。

(二) 合适技校的声乐教材较少。合适技校的幼师专业的声乐教材较少, 教材中的很多曲目篇幅较大, 曲目中旋律音程跨越大, 不利于学生的练习, 学生在基础差的条件下唱旋律跳跃大的曲目, 声音容易紧和发抖, 长久下去学生的声带容易小结。且教材中的儿歌曲目较少, 甚至儿歌自弹自唱的曲目几乎没有。

(三) 教法单一、偏技能训练。声乐集体课教学很难做到对每位同学因材施教, 因为一个班学生一般都有30多个, 一节课才40分钟, 老师不可能做到都听一遍学生的练声发音, 所以集体练声老师找到的是共性的问题, 而学生在集体中练声出现的问题老师不能及时发现, 不能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方法纠正每位学生的发音。教学上比较注重声音技能的教学, 大部分采用传统的声乐教学的模式— “讲解、示范、练声、唱歌曲”,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中的成效是占优势的, 但在技校的幼教声乐集体课上如果还长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学生容易出现厌学;练声曲过于单调, 忽视了学生以后出去工作面对的对象是幼儿, 因此我们不仅教会学生歌唱的技巧, 更应注重学生儿歌教学能力的培养。

三、改进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注意挑选练声曲。母音是语言和歌唱发音的主要因素, 因此, 唱好母音对于歌唱来说非常重要, 刚开始接触声乐接建议练习宽母音, “u”母音有利于打开喉咙, 歌唱时只有打开喉咙练声声音才放得开, 且“u”母音有利于高位置声区的统一, 在练习该母音时强调学生用闻花香或打哈欠的状态练习, 练习时选的旋律的音跨度最好是二度。

第二阶段练母音要有宽有窄, “u、o”为宽母音组, “e、i” 为窄母音组。训练时, 两组母音结合使用, 将能取得较好的声音效果。当然, 如果我们的练声曲一直采用较传统的练声, 学生久而久之就失去兴趣, 由于学生以后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幼儿, 所以我们的练声曲改编尽量要富有童趣。比如在练“u”母音时, 可以在儿歌中练习:5 6 5 4︱3 4 ︱ 5 5 ︱5—︱5 5 ︱5—‖, 练“o” 母音时练习:

这样学生不仅练声时感兴趣, 且可以学习到这些有趣的练声曲运用到以后的教学上。

(二) 改变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弹唱儿歌与教学能力。 刚开始学生的练声是集体训练, 但有些学生悟性较好, 进步得较快, 所以在训练一段时间后, 通过考核, 将学生分组训练, 根据每组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训练。在小组练习老师可以巡回指导, 练声结束后, 学生自评和从小组互评中加深对声乐的见解与认识自己的发音存在的问题。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在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声乐课, 训练学生的教学方法与能力。每学完一首儿歌可以让学生课后回去边弹边唱, 老师在下节课随机抽查个别同学。

(三) 举办声乐技能竞赛, 提高教学效果。技能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发掘学生的潜能, 比赛的形式可以不限, 可以个人赛也可以集体赛, 比赛的分数可以做为平时分一个依据, 在比赛中即可以提升学生的声乐技能又可能积累舞台表演经验, 增加学生的自信, 通过老师的点评从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总结经验。

四、结语

浅析大学声乐专业学生应有素质 篇8

一、声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中应当具备的素质

声乐专业的学生所应当具备的素质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在招生时需要严格要求学生应该具备的先天条件、基本素质和发展潜力;其二,就是学生在大学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锻炼能够适应其将来发展所需要的素质。

1.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嗓音

每个人都有一副独一无二的嗓音,这与乐器不一样,每种乐器的“嗓音”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的唱歌则更具有独特性。 好的嗓音易被人们所接受喜爱,这大都是属于先天性的因素,也属于学生的发展潜力。

2.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舞台表现欲望、 气质与心理素质

声乐专业的学生最终的发展方向大都为舞台,在舞台上,会被无数人注视着。 舞台,也会成为检验我们的最高标准。人们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此,我要说,没有舞台表现欲望的表演者不是好的表演者。表现欲就是有将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的内心的渴望。除了表现欲以外, 心理素质也是尤为的重要。在舞台上时, 需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演唱保持高度的热情。另外一方面,气质是观众们无法描绘的,但是确实观众们能够感觉到的东西,这也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台风。这由很多方面组成,对歌曲的理解程度、演唱的方式、肢体语言、面部的表情这些对气质都有很沟通。这就需要我们在练习歌曲时对歌曲的背景、思想作充分的了解。每个人的气质不同,所适合的歌曲就不同,我们可以尽量寻找与自身气质相符和的歌曲来演大的影响。用灵魂演唱,将自己带入歌曲中演唱才能震撼到观众,和观众进行心灵上的唱。

3.专业技巧占主导地位

发声技巧主要包括声音所在的位置, 演唱中气息的调节、吐字的准确性和声的运用。唱歌一定要连贯,不能一股一股的冒出来,同时还要把握好节奏的快慢和强弱,这可以更好地表达出唱歌的情感。另外,要注意重音,重音并不是把词重读,而是对重音有所把握,一方面体现出重音的特色,另一方面控制重音的强度,不能把它唱破。

因此,在演唱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多种条件。心理素质、专业素质、个人气质都是不可缺少的。

二、声乐专业学生应有的学习态度

声乐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来说相对较为狭隘,大学生就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房展方向做出规划做出设想,并向着目标努力。

1.配合老师完成学习任务

大学的学生来自很多地方很多学校, 曾经的练习方法也各不相同,与大学老师的方法也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信任老师,将曾经的练习方法摈弃, 并学习新的练习方法,不可因为老师的方法不符合自己原本的歌唱习惯便质疑它。在开始学习时,我们接受较为容易,此时,要做的就是对老师保持信任,积极配合老师学习新的方法,使自己受益,学到唱歌的技巧。

2.打好基础,按部就班,脚踏实地

很多声乐专业的学生都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太为简单浅显,而不屑于去练习,但实际是,他们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那些看似简单的作业,他们也不能很好的完成。唱歌是需要基础的,如果基础都不牢固,对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还有一些学生爱唱一些超过自己能力或者不适合自己唱的歌,这也是对自己的基础没有太大帮助的。以下两个原因是经常出现在我们之间的:其一,我们之中很多学生对声乐的学习缺乏经验,并不知道正确的训练方法,总想着一步登天,急于求成,而忽视了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其二,学生之中有些学风并不是很好,如攀比之类,导致很多学生并没有扎扎实实的学基础,而将精力放在其他方面。声乐的学习是没有捷径可以走得,我们需要一种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

3.勤奋刻苦,按方法训练,提高练习效果

我们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上课老师所讲的东西我们不能马上理解并进行实验,这需要反复的练习找到技巧与感觉,彻底的理解并吸收掌握。 这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即使是音乐天才,也有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也就有了学习中的问题,笨鸟先飞,大多学生都不是音乐天才,因此,也就更需要勤奋刻苦的练习。当老师在授课时认真的记录,在课后勤奋的练习,安排计划,找到方法。

三、结语

浅谈中职声乐专业的有效教学 篇9

一、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教学不只是为了教, 更是为了学。一个好的教师会教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金钥匙。因此, 教学不能单纯追求教学效果, 而要重视教学过程。声乐是情感的艺术, 声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加上声乐学科的非语义性和不确定性, 具有“只能意会, 不可言传”的特殊属性。而声乐教学的特性更多应该通过体验的方式去完成, 而不是单单依靠讲授法来实现。因此, 教师要改变对声乐教学的传统认识,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 要注意授学生以“渔”而不单单是“鱼”, 使学生掌握学习声乐的方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目标上, 教师要明白声乐教学不单单是让学生学会唱几首歌曲, 而是要更多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让学生用自己的表演来表达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从而达到声乐教学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的目标。

二、教师树立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论认为教学应该在和谐的氛围内产生, 这也就要求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需要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对于声乐教学来讲, 同样如此。声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育的教学, 最大的特点就是要让学生在欣赏艺术活动中愉快地接受教育。但是, 在传统的中职声乐教学中, 往往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学生的感受, 教学重点更多是教师如何将自己或者教材中的思想强加于学生。这就造成了难以在声乐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六七岁, 从某种程度上讲, 中职学生和教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拥有独立的思想, 因此, 学生与教师一样都拥有者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学生与教师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因此中职声乐课堂必须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信任每一位学生, 对学生应该多份热爱、鼓励、交流, 少一些指责、命令和灌输。例如, 在中职声乐教学中, 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提问。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运用一些审问式的提问, 这样的提问往往让学生产生畏惧感, 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 往往因为这种紧张的学习气氛, 使课堂出现“冷场”现象, 从而影响课堂效率。为了改变以往低效的教学效果,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改变提问方式, 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设置问题时, 应该以学生的角度为基本出发点, 在提问时不应以命令的口吻, 这样就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有利于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才能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

三、改革教学方法, 使声乐教学形象化

在以往的中职声乐教学中, 教师往往采用练习法、演示法、欣赏法以及讲授法, 更多的是侧重声乐理论和技能。但是, 对于在不断发展的中职声乐教学来讲, 这些方法难以实现中职声乐的课程目标。因此, 在进行中职声乐有效教学时, 教师有必要革新教学方法, 将声乐与文学、戏剧、美术、舞蹈、影视等进行有机整合等等,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声乐的综合素质。因此, 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应该注重音乐与舞蹈的作用。比如在进行某一个乐曲教学时, 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组合, 根据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舞蹈表演, 改变传统声乐欣赏课中单一的模式, 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作品。同时, 教师要重视媒体的教学作用。而今, 电视艺术、电影、戏剧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那么如果能将这些音像资料合理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必然会对中职声乐的有效教学起到促进的作用。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探究 篇10

一、音乐教育具有的实践性, 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音乐本身带有的自娱性和参与性, 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 让孩子在玩乐中了解音乐, 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 不是一种负担, 不带有功利的心理, 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知道什么是音乐年龄的季节, 就开始音乐的学习。

音乐不是专有人才的的专属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 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艺术是一个人的本能, 幼儿在3-4岁时便能跟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还能学会对音乐整体结构做出反应, 5-6岁时的儿童便可以对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做出敏锐的反应, 还能对音乐的结构做出细致的反应。例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 培养儿童的乐感, 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 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热爱音乐。通过音乐教育, 幼儿会用耳朵去听、用眼睛眼睛去看、用嘴巴学唱、同时还会配合各种肢体动作, 调动了幼儿的各个器官参与对音乐的表现, 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音乐教育可以让我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音乐教育的的学习中, 学习音乐不会让孩子成为一种负担或功利, 而是全心身地投入到音乐的无限世界中来, 用他们肢体、语言、乐器自由等方式表达抒发内心世界。当音乐成为孩子自身的需求, 孩子对乐理、乐感、表演、演奏以及语言文化的掌握自然轻松快速, 而且根深蒂固。

二、音乐教育具有的创造性, 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

幼儿的思想因为还尚未受到社会的影响而定型, 他们对音乐具有天然的感知度与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 通过简单的乐器去演奏, 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 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 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 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音乐教育同时强调了创造精神是可以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这其中涉及的不仅仅是学生和高校, 这更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并一起为之努力。这其中需要的是学生对自身能力的不断探求, 是学校对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 是社会对高校学生的不断关注, 是政府对高校学生求职的深度支持。只有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这一问题才能得以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李雪治.高职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

塑造的, 例如孩子会去模仿不同的声音, 用肢体随意的拍打或弹奏, 尤其是一群孩子聚在一起, 一部动人的交响乐本能的自然的就在孩子们中诞生了。音乐的即兴创作性又为孩子的发展增添的创新性。有时我们放一段音乐, 用图画来表示我们听到的音乐图景, 比如当听到流水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线, 也可能画的是他们最新欢的动物, 也可能什么都没有, 这时我们就培养了孩子对感知到的东西的图像表达能力。即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参加了音乐活动, 有提高了孩子的理解力与表达力。

三、音乐教育因其丰富的形式, 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养成

音乐教育以其丰富的形式, 使孩子们摆脱传统的琴凳琴弦的束缚, 也不再是被动的聆听, 让孩子轻松的进入创造与表达的音乐学习阶段, 使孩子不再一味的被动固化学习, 更多的自己去创造演绎。合唱可以让他们早早的学会在群体中与人协调合作, 通过各种不同的活动可以让孩子们学会服从, 培养领导力与被领导等技能。在玩的过程之中既感知了音乐, 又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 增强合作意识与协调能力。

四、幼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的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音乐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形式之一, 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未来孩子的成长轨迹。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由此可见, 幼儿的健康思想的养成对于未来在人生中所扮演的角色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需要对音乐教育的作用引起重视。以一种开放的, 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吸引孩子主动自主的去学习, 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同时也让老师从单纯的教育中解脱出来, 让其不再只是单纯的授业者, 一味的传授, 同时也让其成为参与者, 引导与接受孩子的创造。

综上所述, 利用音乐的娱乐性参与性的特点引导音乐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在学习与生活中, 充分的把音乐教育融入于愉快的音乐体验、音乐表达与音乐创造之中, 学得愉快, 学有所得。让幼儿在愉快的、活泼的、健康的、富有艺术性的、创造性等特点的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 让音乐教育在一种寓教于娱乐之中的氛围下成为幼儿教育实施的有效手段,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丰富精神生活, 使性格活泼开朗。同时使德、智、体、美等方面同时受到教育。

摘要:音乐教育是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幼儿身心成长中发挥了深远的影响。音乐教育具有的实践性, 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音乐教育具有的创造性, 有利于幼儿创造性的发展;音乐教育因其丰富的形式, 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养成;幼儿音乐教育促进幼儿的发展的同时有利于促进社会性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铃木镇一.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75166.htm.

声乐专业 篇11

摘 要:本文通过声乐教师要会制订计划,参加好一个集体备课;声乐教师在一堂课后,写好一份课后反思声乐教师要通过听课,撰写好一篇论文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声乐教师;声乐课;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85-01

新课程的实施已全面铺开,如何加速声乐教师成长的专业化进程,提升教学水平,已是声乐教师的当务之急。由于受过去的一些思想观念的束缚,一部分声乐教师笼罩在“职业怠倦”的阴影下,工作只是低水平的重复。如何使声乐教师以全新的姿态走进新课程,首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如何有效地提升专业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声乐教师要会制订计划,参加好一个集体备课

声乐教师的专业发展规划是指教师通过制定发展目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以得到不断发展的过程。要求声乐教师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弱点、不足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确认。综合学校、学科、时代特点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因此声乐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订的合理有效,关键在于个人的专业发展目标、努力程度,与学校提供的条件与机会的最佳配合。

集体备课是声乐教师掌握教学规律,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文化水平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能发挥群体效应,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使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尽快得到提高,能通过这种途径切实减轻教师备课负担,从而达到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另外,集体备课后每位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实施;课后对教案的实施情况认真反思,写出教学后记。通过循环往复的自我反思、总结、实践,形成螺旋式了提高深化过程,使其充分体验成就感,增强研究的自信心,自我反思不仅促进教学研究的发展,而且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声乐教师在一堂课后,写好一份课后反思

声乐教师不仅是声乐新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声乐课程改革的参与者和研究者。在声乐课程改革的深化过程中,声乐教师面临新课程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声乐教师如何提高自己,快速成长,使自己融入声乐课程改革中,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最简捷、有效的途径就是写课后反思。我们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般的思考,时间一久就会把当前思考的问题忘掉,我们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忽然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可以取得经验的“闪光”的问题,给我们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满以为自己会记忆下来,内化为自己的潜意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曾经带给我们思考的问题逐渐被淡忘,需要回忆的时候印象中明明有这样的思考,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而记录下来,能够帮助我们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累积下来,通过记忆的再次加工,使自己对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教学现象中的典型事例和思考深深地记忆下来,因为写具有积累和再现的作用,长时间的累积,会使我们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记录下来的东西更方便与人交流,促进共同的学习与提高,借助别人的见解,使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认识相同的一个问题,促进我们更好的发展。因此,课后反思对我们声乐教师来说十分重要。

三、声乐教师要通过听课,撰写好一篇论文

声乐课和其他课比起来有自己的特点。声乐的组织教学要比室内课更复杂,声乐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肢体动作,因此,在听声乐课时要注重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有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练习动作、教师的教学表现等。声乐课的教学组织很重要,相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组织就会收到不同的效果,队伍的调动,也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水平,课前教学设计中就把队伍调动的因素考虑进去,不要做无谓的调动,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反映了声乐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的练习收到了成效,也就证明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好的。对于教师的观察,首先要观察声乐教师的教学基本能力。看声乐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中是否能够对课堂的安排灵活自如,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还要听声乐教师的授课语言,能不能准确而精要地表述教学内容,教学指导是否让学生迅速理解。授课教师的言行举止,也需要观察一下,目的是看声乐教师在授课中如何来发挥自己自身的特点和长处,评估声乐教师激发和感染学生的能力。看教师的教学机智,每一节课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看声乐教师是怎样处理的。最后,要边听边综合分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看采取了什么样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许多从事声乐教学的老师平时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教学训练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谈起教学、训练方面的体会更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可是让他们写文章却很难,像是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因此如何写好论文也就成了他们难解的心结,这一弱点在经验交流、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时尤其明显,大大影响了工作情绪,导致部分骨干声乐教师心灰意冷,失去信心,也直接阻碍了学校声乐工作的发展。因此写好声乐论文显得尤其重要。声乐教师要写好论文我认为应做到:经常读一些教育专著,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提升教育理念,写作时才能为自己的观点找到合适的理论依据;多读专业理论,提高专业知识,跟上课改的步伐,经常摘抄、体会别人的新教学理念,以备后用;学会捕捉论文的素材,像这样的素材可以来源于课堂,参加培训、观摩各种优质课、公开课产生的的观点;以及对社会上、教育上的热点问题提出个人的看法。

浅谈幼教专业声乐作品的选择 篇12

一、在众多的声乐作品中选择出合适的成人声乐作品要做到以下几个原则

(一) 旋律优美

旋律优美的声乐作品是幼教学生声乐作品选择上的首选。优美的旋律会给听者留下深刻的记忆, 也更容易引起演唱者的浓烈兴趣,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的动力, 晦涩的旋律不易被接受, 更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有甚者会产生对歌曲的反感和厌恶。每当老师教授新作品的时候, 第一步就是介绍作品和示范演唱作品, 优美的旋律加上老师动情的演唱, 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实践证明, 优美的旋律是起到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 风格多样

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在作品风格的选择上尽量做到不同民族的风格兼顾。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一个民族的歌曲都有每个民族不同的风格特点和不同的演唱技巧, 在众多的民族风格作品中, 选取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声乐作品尤为重要。例如:新疆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四川民歌《跑马溜溜的山上》、云南民歌《绣荷包》、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等。

(三) 中外兼顾

除了我国的优秀声乐作品外, 还要补充学习国外的优秀声乐作品。不同国家的声乐作品从形式到内容, 从旋律到节奏皆不同, 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异国风情的声乐作品, 会开拓学生的演唱视野, 提高学生演唱的水平。例如: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意大利民歌《我的太阳》、美国民歌《美丽的梦神》、德国民歌《摇篮曲》《乘着歌声的翅膀》、奥地利民歌《鳟鱼》、捷克民歌《念故乡》等。

(四) 题材丰富

在幼教学生短暂的三到五年的学习过程中, 尽量选取不同题材的声乐作品, 做到以点概面, 这样有利于学生毕业后, 在接触到相同题材作品时, 能够得心应手, 唱教相应。在题材的选择上, 首先选择爱国歌曲, 例如《祖国之恋》《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中国》《共和国之恋》《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等等;其次是抒发亲情、友情的歌曲, 例如《父亲》《母亲》《父老乡亲》等;再次是抒情歌曲, 例如《乡音乡情》《映山红》《绒花》《浏阳河》《望月》《小背篓》等。还有就是革命歌曲, 例如《二月里来》《愿亲人养好伤》《阳光路上》《洪湖水, 浪打浪》《谁不说俺家乡好》《雁南飞》等。

二、在众多的儿童声乐作品中, 选取儿童声乐作品时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一) 旋律欢快

旋律欢快、朗朗上口的儿童声乐作品是儿童喜欢的重点, 也符合儿童心理的特性。旋律动听, 音乐形象鲜明, 节奏生动, 儿童易理解、接受、喜爱, 这符合儿童生理的特性, 也能够引起儿童学习的极大兴趣, 例如《新年好》《小星星》《红蜻蜓》《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小白船》《采蘑菇的小姑娘》等。

(二) 爱国爱家

培养一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操, 要从娃娃时期做起。虽然在儿童的幼小身心中不一定能够深刻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 但是要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 如何爱国, 如何爱家。例如《我爱北京天安门》《劳动最光荣》《祖国、祖国我爱你》《七子之歌》《雨花石》《让我们荡起双桨》等。

(三) 励志感恩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选择一些励志感恩的儿童声乐作品对儿童身心的茁壮成长起着大有裨益的作用, 例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好爸爸、坏爸爸》等。

在幼教专业学生声乐作品的选择过程中, 尽量做到尽善尽美, 恰到好处。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声乐作品浩如烟海, 怎样选择出更好的有益的作品还要根据各个地域、各个民族等因素, 具体甄别和选择。做到顾全大局, 个性突出, 合情合理, 难易适中。在实践中不断探寻, 不断取舍, 不断改正, 不断兼顾优化, 只有这样才能选择出更符合幼教专业学生的声乐作品。

摘要:幼教专业学生在声乐作品的选择上不容忽视, 其中难易程度的把握和风格、题材等因素的考量尤为关键。恰当合理的声乐作品是幼教专业学生学习好坏的第一步。儿童歌曲的选择更是学生毕业后实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科目, 选择好不同类型的儿童声乐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积极有力的作用。

上一篇:传统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下一篇:现金流量质量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