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思路(共10篇)
未来思路 篇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科技馆发展也应运而生。科技馆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单位和窗口, 其提高民众科学文化素质的作用逐渐凸显。
面对观众逐渐增长的对科技馆的参观要求, 必须要突破科技馆向前发展的突破口, 就需要发展出特色, 不断的创新科普教育方法方式, 去满足社会民众对科普教育知识的需求和科普教育场馆的创新发展期待, 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科技馆对民众的参观吸引力。
现在如何改变以前老观念, 积极创新思路, 探索一条适合现代科技馆发展的科普展览教育教方式, 是目前科技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1科技馆的科普教育的方式应跟上时代发展
科技馆想要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就要从传统中的展览教育模式中突破出来, 要突破就必须要有一个质的飞跃和发展。传统的科技馆是给人一种橱窗式的展览, 对于观众者而说, 如果是浏览这样的橱窗式展览, 最终结果多数是走马观花, 受益太少。
因为都隔着一层玻璃框架, 看到的只是一个实物旁边还放着对实物的说明, 或许对于一些年幼的孩子可能有些字还不认识, 他们收获的也许只剩下脑海中出现枯燥乏味的说明性文字。
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对传统科技馆以往发挥的作用作出否定, 而是要强调科技馆需要与时俱进, 要出陈推新, 做到“扬弃”, 科技馆如果还停留在十多年前的态势的话就会很难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这势必将和科技馆的终极目标———普惠科学知识, 推动社会发展相背道而驰的, 而科技馆是青少年从认知科普过渡到科学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平台。
科技馆要想有全新的创新, 就要向社会化靠近, 它不再纯粹地作为科普知识宣传媒介, 而是一个面向社会各个层面人群的知识实践的大工厂。
2科技馆发展科教活动的方式和方法
2.1科技馆的科教活动应从观众类型出发
科技馆的诞生既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缩影, 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正是因为有了社会化的职能, 又脱离不开与社会发展相联系, 科技馆的科普展览教育是为社会服务的, 为社会各个行业的人群, 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年龄结构有针对性, 有区别性地提供科普展览教育服务, 去学校为中小学生提供科学教育活动。因此, 科技馆在开展, 面向青少年及小学生开展各种科教活动时, 应该充分考虑受教育人的心理等特点, 对观众的种类加以判断和分析。以前有专家把科技馆比作科学技术知识的大仓库和大工厂, 而这个知识大仓库、大工厂所适合的人群也是要相匹配的, 根据当前的参观人群主要可以分成五类:学前班儿童, 小学学生, 中学学生, 普通大众, 特殊人群。根据不同的群体, 他们的参观和学习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2.2科技馆根据不同群体开展科普展览活动
面对不同类型, 不同层次的观众, 科技馆的辅导员在根据观众兴趣爱好, 类型的区分调查后, 可以根据其观众的特点, 进行活动安排和设计。
比如, 面向学龄前儿童, 就可以采用相适应的科学教育活动。因为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都不成熟, 所以他们首先应该学习社会交往, 以游戏的方式学会分享合作与帮助等, 所以科技馆在开展学龄前班儿童的科普展览教育活动中, 以开设游戏课程为主, 通过游戏活动引入科学文化知识,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科技馆现有的展览教育资源, 如场地、教具、模型、器具等等, 又可以寓教于乐, 让年幼的孩子对科普有个初步认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游戏, 增加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对于大众群体, 科技馆的作用是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 提升观众素质, 大力开展民生科普宣传活动, 推进科普让观众最大受益。特殊人群, 首先是先天有缺陷的孩子如眼睛有问题等等, 他们很少能感知外面的精彩世界, 而科技馆具有特色的实验课如“科普小讲堂”等, 以及独特的科技设备如球幕电影、4D电影, 可以让他们从其他感官感受社会的奇妙。
对于在校的中小学生, 开展科教活动室需要注意与学校的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实现科技馆与学校充分合作。作为学校校外的科教第二课堂, 学校老师可以先设计课程内容, 然后和科技馆的工作人员联手合作, 开展一些教育活动。
科技馆根据学校的设计方案, 进行有方向地的、有目的拓展。这种拓展, 既要参照学校老师的设计要求, 又要结合科技馆科学资源和自身的特色, 这样可以增加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 补充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该活动提高科技馆的知名度, 实现科技馆服务大众, 提高广大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
当然在开展这类活动中, 对科技馆工作人员, 除了要有专业素养外, 还要在职业素养以外方面, 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要有耐心和爱心。需要指出的是, 学校的科学教学和科技馆是有所区别, 有所不同, 科技馆的科学教育活动, 不能照搬书本知识, 套用学校的教学模式, 而是要在多样性、趣味性、拓展性上下功夫, 同时通过这类活动让孩子从书本上解放出来, 因此还要增加动手和实践与体验环节。
例如, 科技馆利用多种实物讲解, 给孩子进行操作演示观看, 亲自动手去体验, 然后让孩子亲身实践, 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增强孩子们的好奇心, 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科技馆辅导员可以对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提出不同的问题, 让学生回答, 或者写总结和感想, 双管齐下, 让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不再是抽象的、空洞的, 而是可以帮助青少年, 理解记忆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 构建相应的抽象印象, 增强学习信心。
不仅如此, 科技馆开展面向学校学生的科教活动, 还可以增添社会、人文的信息在当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学校的学习应该与生活接轨、融合, 这个阶段的孩子想象能力最丰富, 所以课外知识的拓展是必不可少, 而广泛的了解可以让他们决定以后发展的领域是什么, 对他们今后的学习肯定有更大的好处。而鉴于这些, 科技馆应该要让员工学习更多的科普知识, 当然可以进行专业的培训, 最好能招聘各类专业不同的人才。还要提出的一点是, 工作人员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不能让学生想了解什么就解答什么, 是让他们自己先进行摸索、思考, 然后科技馆的工作人员再实施帮助, 其目的就是强调动手动脑, 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
总之, 科技馆面向学生发挥的作用是有助于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使学生动手动脑全面发展。
3科技馆应与国际接轨
科技馆不仅在为公众职能服务, 而且具有社会化趋势, 它还应该具有国际化的新理念, 应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策略, 既要不断改革、还要去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理念和优秀成果, 要有胸怀、有集百家之长的气魄。
放眼国际, 国外科技馆的发展早于我国的科技馆, 科技馆的结构非常完善与合理, 分类的相对比较细致。结合自己的情况, 我们可以效仿, 我们可以将馆分为两部分:一个可以作为为大众普及知识的场所, 另一个是专业馆主要面向学生, 供其使用, 作为学生课外拓展科学知识良好学习基地。
专业馆内又可以设多个类别, 比如说语言类, 社会人文类, 生命科学类等等。科技馆不仅是巨大的知识宝库, 同时还可以履行社会帮辅、帮助失业人士等进行知识培训的职能, 适当时可以收取一小部分费用。
国外许多科技馆也强调环保理念与环保意识, 提倡展品的低损耗和重复利用率, 我们可以采取与其他省的科技馆相互借用展品, 以相互借用资源的措施来降低对展品的购买用。不仅如此, 科技馆还要及时的了解世界各国的科技信息、科技成果并以最快的速度, 以模型等形式展示给观众。
当然, 我们除了不断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式, 还是需要政府对科技馆发展的予以大力扶持, 并帮助其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这是其发展的强有力的后盾, 也是科技馆发展的方向。
未来思路 篇2
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制度,对于提高我国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迄今为止取得差强人意的成绩,但再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针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所需解决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路,我国各界学者对此也纷纷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目前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化与工业化并行,城市基本养老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保障还存在较大差异,短期内还不能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即便如此,我国学者对此持有比较乐观的态度,例如叶汉雄认为我国在缩小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上具有其可行性。他认为我国有缩小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的政治、经济、民意基础以及宏观上的政策支持(叶汉雄.缩小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差距的可行性分析);高君认为城乡二元化和碎片化的弊端,决定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必将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
在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方面,我国学者也给出了他们的一些建议。陈正光认为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统一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由政府强制举办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以及零支柱组成),采取多元化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多元化的制度安排必然造成人群之间的攀比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待遇差距。随着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多元化制度应该朝向一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为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通过城乡居保、机关事、比单位养老金制度分别与职保并轨实现(陈正光.我国基本养老保障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朱海波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了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的必要性,并从基本养老保障基金的筹集及基本养老金的发放对我国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一体化进行了制度设计(朱海波.城乡基本社会保障一体化研究);高君在通过对浙江德清县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第一,深化改革传统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基于身份和人群划分的制度规定,第二,有效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并轨,优化城乡养老保障转续机制,第三,深化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划清财政投资比例,第四,不断完善管理整合,加强基金管理机制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肖金平、林燕按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外在型结合的模式来重构我国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其基本要点是在城镇,把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在结构上分离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全国意义上的现收现付制,可采取税收的融资方式,替代率为当地上职工平均工资的25%。第二个层次为资本化的个人帐户。把从现行基本养老保险中分流出来的个人帐户部分(占工资总额的11%)与企业补充保险合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个人帐户。在农村,以县为单位建立社会统筹基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乡村集体经济,这主要靠乡村工业企业税收中予以照顾或减免。其次,国家财政要拿出一部分。个人帐户部分主要是农民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由国家立法强制。这部分资金必须进入资本市场,实现有效的保值增值。国家对于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倾斜。待农民60岁以后,按个人帐户的储蓄额(个人缴费及其增值金)逐月发放养老金。并认为此模式是在继承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优势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肖金平,林燕 关于重构现行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思考)。
二.对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均等、公平的思考
平等、公平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亦是如此。周巧红,吉淑英等人在对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研究中提出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的目标是实现全面的机会平等、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均等,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使全体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得以全面提升。责任主体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和社会,其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项目包括譬如吃饭、穿衣、住宅、安全、医疗(部分)等生存方面的最基本需求,主要体现在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基本权益保护状况等方面,其由低到高,依次呈现生理需求、服务需求、安全与社交需求三个层面的递进状态。同时三大需求项目的实现,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能力、工资水平、物价水平等因素紧密联系,其水平与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直接相关(周巧红,吉淑英,徐州全,刘彩丽.山西省基本养老保障均等化研究);侯志国认为要强化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公平性,首先要加强维权,进一步加强公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保障力度,包括加强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护,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法以及健全社会保障权司法保护机制。其次需要以困难群体为重点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加快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最后加大对农村养老的财政支持力度(侯志国.多学科视角下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公平性研究)。
三.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中的作为
我国学者黎民认为政府机制对于养老保障既有其积极的方面也有其局限性。其积极方面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府可以通过规制和税收等强制性的再分配手段取得必要的资源,将养老保障扩大到全社会的范围;第二,政府具有很强的分散社会风险的能力;第三,政府可以克服外部效应和减少交易成本;第四,政府可以运用养老保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其局限性体现在政府干预的效率损失、政府干预带来的某种公平损失以及相关的道德风险和政府自身能力的局限。并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国政府在养老保障中重点应发挥如下作用:利用特有的合法强制力为养老保障提供一个相对完备的法律和制度环境,即提供养老保障制度及相关的政策法规产品;承担再分配的责任,并直接供给最基本的养老保障产品,保障老年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权益,增进社会公平;调动各方面参与养老保障产品供给的积极性,促进非正规养老保障计划的发展(黎民.养老保障中的政府机制与政府行为)。
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上,我国学者苏保忠 张正何认为在立法方面,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职权优势,在制度安排方面,政府应关注社会公平,在组织管理方面,政府应推进体制创新,在财力支持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在监督管理方面,政府应重点防范养老金的运营风险(苏保忠,张正何.农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定位)。
四.相关养老服务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不断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我国学者董红亚在对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后,提出我国政府养老服务需要研究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思路:第一,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明确养老服务含义,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第二,明确政府、家庭职责,探索构建共担互补协调的养老服务机制;第三,全面落实国民待遇,加快养老机构发展步伐;第四,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发展居家养老服务(董红亚.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一)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研究
随着社会的变迁,家庭养老力量的弱化,政府养老压力的增大。一种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个热点话题。
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上。我国学者章晓懿认为在养老服务领域,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模式有共销模式和合作伙伴模式二种不同的形式。并在对上海市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后指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中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业已建立,但是政府购买社区居家养
老服务表现出共销模式的特点,而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则已具备合作伙伴模式的特点。尽管这两种合作模式在合作双方的对等性、合作过程的自主性,以及合作关系的稳定性等方面存着区别,但二种合作模式并无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与现实契合,而且任何一种合作形态都会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章晓懿.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基于与民间组织合作的视角)。
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合同治理的策略选择上,朱玉知和张雯认为在观念上需注重平衡多元的价值,因为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合同中包含多种价值,如服务的质量、服务供给的公平性等。每一种价值如果走到其极致都会发生扭曲;在转变模式上,理顺政府与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的关系,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健康成长,是做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重要保障;在合同关系的管理上,需要改善合同运作的法律环境,并认为起草并签订一份尽可能完善的养老服务合同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顺利实现的首要前提(朱玉知,张雯.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优化治理——基于合同制治理理论的思考)。
(二)机构养老服务对策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越来越多的老人,特别是缺乏自理能力的孤残、高龄老人,不得不接受机构养老方式,机构养老在城镇居民养老方式中的比重增加、地位上升。许爱花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构养老服务中的现状,结合发达国家和地区机构养老服务的经验,提出在社会工作视阈下完善城镇机构养老服务的对策建议:第一,坚持养老机构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方向。包括制定养老机构的法律法规以及保障老年福利体系的良性运行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第二,在社会工作介入方面,做好老人入住机构前的衔接工作以及构建满足老人精神需求的社会支持网络;第三,倡导积极老龄化,实现余热生辉(许爱花.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机构养老服务)。张迺英和王辰尧通过对我国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分析,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政府购买过程的公平公正;第二,构建合理的评估机制,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第三,充分发挥养老行业组织在行业自律方面的作用;第四,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防止道德风险(张迺英,王辰尧.我国政府购买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分析)。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模式。它是由先期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在经历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之后,于近年提出的又一种养老模式。我国自2001年起发展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在对多年来我国城市居家养老发展状况研究后,孙泽宇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扩大政府财政投入,形成多元化和多渠道投入的发展机制;第二,建立一支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第三,不断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老年社区支持网络;第四,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评估机制(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同时,我国学者杨春通国对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提出了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三点对策与建议:第一,始终如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步伐;第二,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居家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第三,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不断满足亿万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人性化和多样化服务需求;第四,正确处理好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社会化服务与子女应尽义务、点与面、走出来和走进去、农村和城市的关系,加快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一体化推进速度(杨春.对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南京市为例)。孙迎春在对南京市栖霞区居家养老调查中提出,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政府需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多功能,复合型服务社区,建设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拓展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人性化的服,并有效整合养老资源形成养老合力,实现以家庭自我养老为基础,开拓虚拟养老服务,整合志愿服务力量(孙迎春.我国社区居家养老调查及对策研究-基于南京市
栖霞区居家养老调查)。除此之外江海霞和陈雷将创新老年产业发展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结合起来,认为政府应引导和促进老年有效需求,在政策上对老年产业加以扶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开创居家养老服务新项目。同时促进老年第一、二及第三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以及发展相关教育产业建立一支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实现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形成广泛的社会动员和价值关怀,促进老年产业发展,更好地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江海霞,陈雷.创新老年产业发展与深化居家养老服务)。
五.国际视野
我国学者蔡昉在总结国际相关经验,提出来深化改革的新视角和路线图,认为我们需要把养老保障体制的设计看作是生产性的,而非仅仅是消费性的制度安排,应该从多方位考虑和获取养老资金来源,而不是仅仅将其看作公共财政的责任,应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就业政策相配合的角度,筹划养老保障制度,应该将养老保障的社会化进行到底(蔡昉.重新思考中国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兼论国际经验的相关性)。
时间银行
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埃德加·卡恩首次提出并创设了时间银行模式,该模式在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践,,但是整体而言$时间银行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普及。任志华和高贵如通过分析时间银行模式及其自身缺陷,继而分析时间银行应用于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再以时间银行模式为基础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新模式,最后在新模式下就如何有效应用到我国社区养老提出建议:第一,理论建设方面。我们的学者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不断的改进时间价值银行模式;第二,政策扶持方面,政府需要在政策上进行鼓励和扶持;第三,制度保障方面,国家机构要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时间价值银行的实施形成制度保障;第四,技术支持方面,时间价值银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平台,人们借助这个平台给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帮助,同时等自己晚年的时候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人们在这个平台上拥有自己的个人账户!通过个人账户进行时间价值币的储蓄和支出以及转让和赠予等(任志华,高贵如.时间价值银行模式在社区养老中的应用;夏辛萍.时间银行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初探)。
六.参考资料
1.高君.基本养老保障从城乡统筹迈向城乡一体化——基于浙江德清县新农保推广的思考
导游服务公司的未来发展思路 篇3
目前,天津、广州、重庆、杭州、北京等城市已分别成立了多家导游服务公司。在部分旅游业相对发展较快的城市,采取了按照咨询、中介类公司的标准,制定了导游服务公司的设立条件。从目前来看,这种做法,对社会导游员进行规范管理导游服务公司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社会导游管理问题,增强了社会导游归属感,在净化旅游市场上也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还不尽如人意。基本特征有:一是导游公司在各地的发展不平衡。二是导游公司规模小、数量少,宣传力度太小,影响力太弱,难以实施有效职能。一些景区和旅行社对导游服务中心的设立及其职能等基本情况缺乏应有了解。三是对导游公司性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导游服务中心主要职能在于在旅行社和导游员之间建立一座桥梁,方便旅行社的业务需要和导游员了解需求信息。在职能及工作手段上还存在着诸多缺陷,特别是服务手段落后,极大妨碍了其作用发挥,影响公司发展方向。四是导游服务公司在管理体制上有些问题,特别是薪酬机制不合理,无法有力保障导游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导游积极性的发挥。
一、导游服务公司的主要职能
导游服务公司旅行社和导游的中介组织,一般设立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之下,对外以公司名义独立开展经营活动并承担法律责任。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可以将导游服务公司解释为“统一管理社会导游的机构,并为其提供导游劳务中介服务”。也可解释为在旅游行政部门的审批下,统一管理社会导游寻找工作的“交易成本”,并接受旅游行政部門的监督。社会导游以“挂靠管理”的方式与导游服务公司建立关系,并为此以年为单位支付导游服务公司管理费用(又称挂靠费)。因此,社会导游既是导游服务公司的员工,也是其顾客。一方面导游服务公司对社会导游人员进行管理和提供带团信息,并收取管理费。公司的另一位客户是旅行社。向旅行社提供导游信息,推荐社会导游人员,并收取中介费。另一方面旅行社在开展接待业务时,按照事前签订的协议,旅行社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聘信誉良好的导游公司,从导游服务公司租借导游,以天为单位给付导游工资。
二、信誉和信息在公司运营中的作用
1. 信誉在公司运营中的作用。现代社会复制信誉机制的主要手段是现代组织,包括企业组织、社团组织及中介组织。社团中的个人如有不当行为,外人很容易识别其所属的团体,从而施行“团体惩罚”。导游人员职业的生命周期比较短,职业的不稳定性导致导游人员对职业收入的预期不足,而追求短期利益,降低信誉,产生各种违法违规现象。导游人员对未来的预期还取决于市场中博弈的普遍形式。而经济学家认为信任是在重复博弈中,当事人谋求长期利益最大化的手段。
社会导游工作由于服务的对象的不固定性,工作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流动。高流动性造成市场上一次性博弈频繁,而一次性博弈中欺骗是最理性的选择,从而造成违规短期行为频发,此外,导游人员职业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他们对所属企业不具有较高的忠诚度,致使他们会通过违规行为牺牲企业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利益。长期以来,导游人员的种种违规行为使旅游者普遍对旅行社(尤其是对导游)失去信任,顾客与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紧张;而旅行社又对导游(主要是对临时雇佣的社会导游)普遍缺乏信任感,并以种种经济手段意图限制和制裁导游违规行为;然而不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又迫使导游人员铤而走险,以种种非正当手段谋取本应该由正常渠道获得的基本经济利益,由此产生信任缺失的恶性循环。而导游服务公司以社团组织的方式将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使其成为信誉的载体。如果导游公司中社会导游的个人违规行为足以损害整个导游服务公司的信誉,使公司利益(包括直接和间接利益)受损,公司将以足够的积极性去尽力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并惩罚违规成员,维护自身的信誉。
2. 信息在导游服务公司运营中的作用。信息加工是信息处理的核心。现实中旅行社与导游、导游与旅游者之间经常是信息不对称。在带团游览中,几乎一切事务要由导游人员独立主持和协调。一方面,导游是旅行社的代理人,另一方面导游员在接待过程中又是游客的代理人。在这一对委托人——代理人的关系中,后者掌握前者的信息较多。导游可以利用这一种信息方面的不对称谋取私利。同时导游人员所服务旅行社一般不固定,在旅游市场上随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流动。再加上导游服务的无形性、旅游产品的提供与消费的同时性、以及较高的关联度,使得对导游服务质量的监督和管理非常被动。相关部门无法用统一标准来衡量导游的服务质量,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因此管理成本过高,除了少数大型旅行社外剩余的中小型旅行社基本上都不聘用固定导游,而是采取在旅游旺季聘用临时导游的做法以降低成本。
三、导游服务公司未来的发展思路
1. 根据其基本职能建立事业部机构,做到分工明确。公司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建立导游事业部、旅行社事业部和联络事业部。第一,导游事业部负责导游人员日常管理,建立导游人员档案,其中包括履历表、学历证、资格证、导游证、劳动合同、导游工作小结等;维护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代为导游人员交纳各类劳动保险;制定并要求导游人员遵守行规,向导游人员收取一定数量的管理费;为导游人员提供信息、日常教育和培训,不断根据市场需要提高导游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第二,旅行社事业部与旅行社签订临时劳动合同,向旅游企业推荐合格称职的导游人员;并负责社会导游人员与旅行社签订聘用合同的见证和备案;第三,联络事业部包括对内的联络包括内部各部门的交流与沟通。对外包括和与旅行社的联系以及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与意见,提供咨询:各部门分设经理,分管各自的工作,又对总经理负责,做到明确分工,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竞争力。
2. 加强导游的管理,维护自身的信誉。首先,推进导游职业终生化建设即导游职业化成为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其次,改变以回扣为主的薪金制度,建立合理的薪酬体制实行“底薪+小费”导游薪酬制度,激励导游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优质服务上来;最后,完善导游激励机制,激发导游的工作热情,更好的满足客人的要求,实现游客与导游的良性互动。
3. 实行网络化管理,保障内外信息的畅通。导游服务公司是中介服务公司,旨在保障旅行社和社会导游之间的信息畅通。尽管导游服务公司纷纷涌现,但能够在网上快速搜索到的导游服务公司却很少,而且即使拥有自己的网页,其所提供的信息和内容也不是很全面,很难满足旅行社和导游的需求。所以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上搜索信息已成为最快捷最方便的信息查找方式,导游服务公司实行网络化管理也必将成为趋势。导游服务公司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供网上预定导游、网上查询供需信息、网上培训等各项服务,使旅行社和导游能快速获得有效信息,弥补信息的不对称。而且与传统交易相比较,网络交易更快速便捷,有利于降低成本,加速资源周转,增加公司的竞争优势。导游服务公司可以设立导游带团服务质量意见卡和记分卡,实行导游上岗动态电脑化管理,根据导游的服务情况,分成A、B、C、D四个质量等级,如连续两年被评为C等以下或有重大质量投诉的导游,将被吊销导游资格证。
4. 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在理想模式中不断发展。导游行业的发展和管理,从过程上看,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导游员和旅行社紧密结合阶段,也就是说,是以旅行社为主的依赖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导游员和旅行社之间不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而仅仅只是一种纯粹的工作关系,即导游员是旅行社工作人员之一,单纯接受和完成所依赖旅行社安排的导游工作任务。这种关系的好处是旅行社保持了导游人员和导游服务质量相对稳定,但不利的一面是在旅行社业务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既增加了企业负担,又妨碍了导游员积极性发挥。第二个阶段是导游员和旅行社的松散型结合阶段,即导游员逐渐独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既有一部分旅行社继续拥有固定专职导游。同时,导游员作为一种独立职业,也开始向社会化方面发展。第三个阶段是导游员和旅行社完全脱离阶段,即也是导游员完全独立阶段,导游员完全实现了社会化而作为一种独立职业独立存在。
因此,针对导游职业的自由化趋势,导游管理必须走向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理想的管理模式是:由导游公司负责导游人员的管理和向旅行社提供导游服务;旅行社不再长期聘用职业导游,而是通过签订临时劳动合同等形式向导游公司租用合适的导游人员;导游公司依靠专业化管理优势,通过提高导游的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导游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导游合法权益,充当代言人,同时对旅行社进行利益诱导,引导旅行社调整用人机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导游公司的审批、业绩考核等事务,不干涉公司内部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这样导游服务公司才能不断地发展,不断提高其竞争力,不断完善其功能;才能建立起挂靠导游对其的忠诚度,从而吸引更多的社会导游加入,形成规模效应;才能促进我国旅游业快速和健康地发展。
未来思路 篇4
关键词:信息时代,即时通讯,发展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波及范围的快速膨胀改变了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即时通讯软件也成为人们最常用的网络工具。随着即时通讯软件和技术的普及, 全球即时通讯用户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根据行业研究机构Radicati Group公司发布的预测报告, 2003年全球的即时通讯用户账户已经达到了5.9亿户。2 0 0 7年全球即时通讯用户帐号数将增长到1 4.3 9亿, 年平均增长率为2 5%。同时, 用户平均每天发送的即时通讯消息数量也将由2003年的582亿条增加到2007年的1380亿条, 年平均增长24%。而近日, 根据易观国际发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我国即时通信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2 0 0 9年第一季度我国即时通信市场累计注册账户数达到1 6.0 9亿, 环比增长4.2%, 同比增长31%。
1 即时通信的内涵和主要市场发展
即时通信 (Instant Communication) 又称即时消息 (Instant Messaging) , 可以让用户看到特定的通信对象 (如好友) 是否在线;可以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白板等方式进行交流, 还能传递文件, 共享计算机桌面和其他应用程序等。即时通讯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之一, 继承了电话的“即时性”和电子邮件多任务的“并发性”两大优点, 集用户管理、信息即时收发、语音视频交互、文件传输和共享、远程协助、公共聊天室等多项功能。在我国目前腾讯Q Q已成为国内用户最多的个人即时通讯工具, 占据着国内约7 0%以上的市场份额。M S N是微软公司开发的即时聊天工具, 由于微软产品用户众多且与W i ndows XP进行了无缝结合, 使得MSN的普及速度非常快, 现在已经是世界主流的聊天工具, 在国内即时通讯软件中稳占了第二的位置。而网易P O P O是由网易公司开发的一款免费多媒体即时通讯工具, 是即时通讯软件中杀出的一匹黑马。此外, 新浪U C是新一代开放式即时通讯娱乐平台采用自由变换场景、个性在线心情等人性化设计, 配合视频电话、信息群发、文件互传、在线游戏等使用户在聊天的同时能边说、边看、边玩。
2 即时通信软件优势的理论解释
根据传统信息经济学的理论, 信息交易费用指交易双方为达成金融交易所花费的选择潜在合作者, 调查其资信和正确评估其履约可能性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收集、选择、整理、传递的成本。信息时代, 互联网为从事网上业务的当事人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追踪、分析提供了便利, 交易的各方均可以在开放的网络中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 带来相关费用的大量节约。即时通讯软件解决了电子商务交易效率问题。我国电子商务供应链的中间环节太多。缩短供应链或简化其中一些中间环节将大大提高供求交易的效率。提供的一种解决的方法就是加强供应链中各环节间的沟通, 取消不必要的环节。即时通讯软件的价值就在于加强沟通, 利用与各种信息技术系统兼容的技术将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买家和卖家联系在一起,
3 今后信息时代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思路和未来
3.1 给商业销售模式带来颠覆性改革
日常工作中, 商业销售工作人员经常会面对消费者的各种咨询, 有时候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可能要做无数次相同的解答, 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利用Q Q等通过建立消费者“Q Q群”的方式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在即时通讯软件提供群体交流的模式中, 消费者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群里的其他消费者以前问过的, 那么消费者互相就可以解答问题。此外, Q Q群还能完整地保留参与讨论者的发言记录, 可供日后查询。一些关于商业促销的公共消息也可以通过Q Q群即时地发布出去, 扩大市场份额。
3.2 给信息时代的教育带来革命性创新
信息时代的教育将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即时通讯技术作为网络技术中最活跃的技术和工具之一, 将会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 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对信息时代的学习行为产生深刻影响。首先, 即时通讯软件为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讲求整齐划一, 步调一致, 因材施教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空话。即时通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能够充分照顾个体的个性差异, 以学习者为中心,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自主学习环境。其次, 和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不同, 即时通讯环境中, 交流的角色是平等的, Q Q、M S N等群里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关系, 两者间不再有义务、责任等的约束, 也不再有身份的差别, 对于同一个问题, 两者是本着共同探讨的态度进行讨论的。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化, 学生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3 给信息时代网络安全的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即时通讯工具虽然具有较强的及时性和便利性, 但作为软件来讲, 即时通讯也和其他互联网应用软件一样存在着安全问题。在信息迅速传播所谓同时也意味着威胁也能够迅速传播, 私密性也大大降低。此外, 即时通信的安全性漏洞严重影响开发商的信誉, 对于市场的发展是一个不小的制约因素。因此, 今后需要解决的就是互联互通后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以及如何保护隐私又实现安全监控对。与安全监控和保护隐私有关的部分将是未来即时通讯软件和技术各厂商和运营商竞争和努力的主要方向。
3.4 即时通讯产品线的整合是必然的发展思路
即时通讯产品作为我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最早服务于用户的免费服务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 已经拥有巨大的用户资源。与其他互联网服务相比, 即时通讯软件产品及时性、便利性的优势更为突出。今后, 即时通讯软件产品线的整合是必然的发展思路。我国服务提供商的目的应该定位于将即时通讯产品作为一个整合内部产品及服务的工具或端口, 用户通过登陆即时通讯产品便可直接进行其他产品和服务的使用, 在满足用户需求和体验的基础上, 使自身变得更加系统、强大, 并在这个基础上提供相关网络增值服务等。
4 结语
即时通讯软件拥有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 发展趋势异常迅猛, 本文就如何实现在信息社会时代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即时通讯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诸多的优点和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信息时代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同时, 我们也应重视即时通讯软件所存在的不足与隐患。
参考文献
[1]胡坤.即时通讯下一站[J].电子商务世界.2005 (11) .
[2]伍利华.即时通讯, 零距离沟通[J].中国电子商务, 2005 (6) :46~48.
[3]赵婷.网络经济正反馈机制下的企业竞争战略[J].中国科技信息, 2007.
综合办公室总结及未来工作思路 篇5
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
第一部分 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是“十三五”开局年,也是公司定位的“推进年”。综合办公室坚决服从公司的统一领导,全力支持和配合公司各重点工作,与各部门一起,克服困难,砥砺前行,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一、对接集团战略部署,制定公司总体思路
对接集团公司总体工作思路,立足于公司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公司的发展规划,在公司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配合下,综合办公室研究制定了****的工作思路,即坚持安全第一、服务两项任务、工作思路在公司内部取得共识,并得到集团公司的认可,成为“十三五”期间公司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
二、服务公司发展大局,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一是按照集团公司和公司两级领导关于依法治企的工作要求,牵头推动制度对接和深化工作,梳理各项规章制度,制作完成新版《基本制度汇编》,牵头开展制度执行情况内审。
二是组织各类会议,做好会议服务。起草《公司2017年工作报告》、《2017年年中工作报告》,公司领导在“质量安全月”启动会的讲话稿,组织召开工作会及年中工作 会,协同工程部共同组织质安月启动会;截止目前组织召开党总总经理办公会26次,协助组织各类专题会67次,同时积极协调集团党群等部门,三是做好任务跟踪督办。为提高各部门任务执行力度,按照公司领导要求,上半年开始,对重点工作任务设置质量标准、时间节点,定期汇总、及时通报。
四是优化电子办公系统。开发工程看板、工程动态和工程视角三个功能模块,与工程部积极配合,定期更新各在施项目进度展板。同时优化请假审批系统,增加考勤员签注权限,全面实现会议室网上预订,并积极筹备移动办公系统开发项目,提升行政办公效能。
五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成实物资产盘点,实现固定资产条码管理。
六是营造清新绿色的办公环境。
三、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绩效管理。
一是组织开展人力资源规划项目。优化组织结构、部门设置,梳理岗位职责,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体系,重点对标,加强对工程项目的考核激励。
二是研究制订了《转正管理办法》,三是梳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编制。
四是制定《公司管理人员选拔聘任办法》。五是建立多层次复合型的培训体制。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内 循环”的方式,开展集中培训和考察学习
六是完成人力统计报表 10 余项 30 余份,涉及经营管理人员出国出境、个人财产申报、人事统计数据等等。完成员工保险、公积金基数核定调整工作,制作并发放员工工资条。
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强化纪检监督职能。
一是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和工作计划,开展党章和十九大精神学习活动,分享“庆七一”征文优秀作品,组织党员学习交流。开展书记讲党课活动,鼓励员工对照党章,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合格党员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加强党建工作。制定党总支党建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坚持民主集中制、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领导班子分工协作机制,审议重点党建事务和党风廉政工作、员工考核定级、党员转正、推荐重点培养对象等事项。
三是党建活动丰富有效。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到纪念馆参观学习,开展重温党的誓词活动。积极筹划并举办党员、入党积极分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参加集团公司机关党委学习教育活动。与联合开展主题共建交流活动。
四是加强工会和女职工工作。按照工会程序,完成分工 会主席改选,组织“三八节”女职工插花活动、员工羽毛球比赛,五是积极推动公司宣传工作。完成反映基本建设成绩的新闻专稿,第二部分 2018年工作思路
综合办公室日前组织开展部门研讨,对标“两心工程”,研究制定2018年工作思路。
从狭义来讲,综合办公室要持续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全力支持和配合公司打造***** 从广义来讲,综合办公室从行政服务管理角度对“两心工程”的内涵进行了深化和延伸:一是对标成员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作同类部门的标杆,二是要通过管理创新,另辟蹊径,成为别人的榜样;就是要通过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人文环境。
从业务来讲,综合办公室的“两心工程”可以分解为:行政管理、人力资源、党群纪检和团队建设四项工作。当然,综合办公室也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组部分管理工作,提高工程管理能力。
总之,综合办公室将紧紧围绕公司主要工作任务,把握“四项工程”要义,提升全局意识,全力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 作任务。
第三部分 2017年主要工作
一、统筹做好行政管理工作
(一)要持续推进管理制度完善与落实
以集团公司制度建设的思路、原则和导向为指针,按照“一是制度完备,即有没有的问题;二是执行有力,即落地问题;三是持续改进,即不断完善的问题”三个重点的思维方式,结合自身实际,无缝隙与集团公司对接,研究制订公司的制度体系,切实建好制度、用好制度,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继续做好制度执行审计工作。总结2017年制度执行审计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加强对制度执行力度的监督和审查,对签批的每一张单据、每一项条目都重点审核,对不符合制度和程序的文件、签单坚决把好关,不让问题重复出现。
(二)要深化任务跟踪督办机制推动工作落实
总结任务跟踪督办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抓好集团和公司两级领导对相关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要求,及时形成督办任务单,对任务完成的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对任务的结果进行效果评估,对逾期完成或按时完成但质量较差的督办任务形成黑名单,及时通报并录入绩效。使跟踪督办工作成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利工具和重要抓手。
(三)要继续加强对各类会议的管理
统筹协调好总经理办公会、办公例会、工程专题会,加强会前议题审核,对不同议题按照会议属性和要求予以明确区分,各得其所。做好会议的记录和纪要工作,提高会议纪要的出文效率,(四)要继续提升预算执行力度
(五)要统筹安排好公务差旅和考察等活动
(六)要继续做好办公区改造和环境美化工程
继续开展绿化环卫改造项目,种植花草树木,并对办公楼周边区域进行重新布置和土壤翻新
(七)组织开展好员工培训
开展好员工培训是落实公司做好聚集、培养、储备高素质复合型建设管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总结2017年培训的成功经验,继续围绕“请进来”、“走出去”、“内循环”的方式,围绕提升建设项目管理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同时加大“走出去”的力度,三、统筹开展好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
(一)完成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公司“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从今年3月份开始,于明年初暂告结束,岁末年初将组织开展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和党员 评议等工作。综合办公室将按照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统一部署,组织好相关会务工作,做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总结。
(二)做好党群组织建设
一是通过“三会一课”继续组织好党员日常学习活动,以刚刚结束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为学习主题,以从严治党为主要内容,学习贯彻本次全会上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制度,组织党员学习交流和书写心得体会;二是根据党组织建设有关制度,在公司党总支统一领导下,研究设立党支部,加强党在公司的基层组织建设;三是继续做好重点培养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四是计划在建党96周年前夕,组织开展优秀党员评选表彰活动。
(三)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加强公司基本建设和日常管理方面的宣传报道,加强公司内网的宣传报道功能,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传播质量,组织开展公司新闻宣传员评选表彰活动。
(四)组织开展好党工团活动
继续开展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明年继续组织两期井冈山培训活动。以工会活动为纽带,加强与集团公司成员单位的业务沟通和联系,推动公司工作开展。
(五)持续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为制度依据,加强公司纪检监察人员团队建设,完善业主代 表专家库,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专业团队
加强纪律和规矩意识。充分认识办公室的职能和重要性,加强部门全员责任意识、大局意识、规矩意识。推进交流,建立部门民主和谐的愉悦氛围。保持两周一期的部门例会机制,加强部门领导和员工间、员工与员工间沟通交流。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员工的任务执行力,建立任务执行情况及时反馈的机制。加强不同模块员工轮岗交流。
未来思路 篇6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成为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数字校园实验项目成为北京市探索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新境界的切入点, 2009年, 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项目, 在全市范围内分三批建设100所数字校园实验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数字校园实验工作方面进行了方向引领、管理考核、咨询培训服务、云服务平台建设 (市级数字校园公共服务支撑体系) 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专家的引领下, 形成了市、区、校三级的验收体系、项目管理机制和评估工作体系。数字校园的建设、应用和推广, 必将对传统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对于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从而促进教育变革, 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要求。
应用与实践
1. 实验历程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项目历经摸索、探索、提炼三个阶段。
摸索期 (2009-2011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组织专家组编制《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施方案》, 开启了数字校园实验的摸索工作。对实验校的干部与教师进行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等各方面的培训。
探索实践期 (2012-2014年) :2012年, 北京市第一批数字校园实验校的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陆续启动并完成。第二、三批实验校正在规划和建设。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意见》, 对实验工作提出了工作原则、目标和建设要求。
提炼提升期:2015年将是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的决战之年, 需要出台《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指导文件和北京市未来五年数字校园建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实施规划。在此基础上, 统筹建设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云服务平台。
2. 实验应用
目前, 北京市第一批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校已完成验收评估工作, 在教与学、学生成长、教师发展、评价诊断、资源建设、学校管理、家校互动等方面积极探索, 形成了近百个建设与应用以及管理创新的实验成果, 对后续数字校园实验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在教与学方面, 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使用iPad智能终端开展常态化教学探索, 并与企业合作研发了iTeach和iExam两个教学专用平台, 已获得业界广泛应用;九十四中精品课堂应用于语文和美术课程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微课平台在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上有所突破;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的汉字教学系统、北京市第七中学的英语教学系统能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北京市第十二中学使用IP广播系统辅助教师对班级进行英语听力教学, 辅助实现学校对不同年级、班级的教学安排。
以记录学生成长为起点, 各实验校进行了不同方向的研究。良乡小学通过“学生社区”和“家长学校”, 探索了学校、家长、社会、受教育者“协同”利用信息技术形成教育合力的方式;石景山实验小学进行了学生成长、德育常规、心理咨询、社区、自主学习的尝试;黄村镇中心小学利用班级评价系统对各校区所有教学班的班级活动进行组织和评价。
紧扣教师教研、备课的常规工作, 大兴区第一中学备课平台, 关注资源中心对备课系统的支持, 以及学科网站群的建设;大兴区黄村镇中心小学引入了授课系统、课例分析系统和教师评价系统, 支持教师间相互评课和相互学习;二毛学校将教师备课与自主学习进行有机结合, 建立了教师备课与学生自我学习之间的关联。
随着教学、教师和学生数据的积累, 各学校注重利用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成绩的评价与分析。九十四中学的双基诊断系统让教师聚焦诊断目标编制和诊断试题命制, 教学目标向诊断目标转化和教学策略选择的研究;十二中学的教学评价系统, 育才学校、新桥路中学的考试质量监控系统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以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学校管理主要分布在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应用、数据挖掘等方面。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将智能排课系统、在线选课系统、教学评价系统、网上阅卷系统、成绩分析系统等一系教学教育活动管理关联起来, 实现了教务教学流程化、一体化的管理。办公系统有效解决了教职员工间信息互通、电子文件传递、物品领用、工作上报、工作审批、设备报修等问题, 提升了工作效率。调查问卷、即时通讯、移动办公等公共应用加强了校内外的沟通和协作, 提升了管理效率。北京市第十二中将数字校园中的数据集中并结合校情展示及辅助决策支持平台, 辅助校领导决策, 通过规模监测、师资力量监测、教育质量监测、学生成长监测、教学科研监测的分析等实现全校数据共享, 促进了学校一体化管理;石景山区实验小学结合移动互联技术, 将家校协同、微课社区和平板互动教室等功能集于一体;牛栏山一中根据寄宿特点研发了基于学习的社交关系网络的学习平台, 将社交网络定位在学校环境内用于学习的社交平台、学习平台、答疑平台、资源平台、自主学习平台等以学习为中心的“资源和社交”生态圈。
在资源建设方面, 七一小学教师云资源和新媒体互动系统可以实现移动终端资源的采集、推送和评价, 完成教师个人、小组、部门和学校的资源管理;十二中学教学资源库系统将不同校区的资源聚合为一个整体, 形成统一的校本资源库;景山学校通过“数字景山”系统向百所教育联盟校推荐优质资源。
基础平台系统是本期实验校的共性建设需求, 以解决不同业务应用系统实现统一认证、单点登录、统一用户、统一权限的数据融通。其中, 北京市景山学校建设的数据中心在实现本校标准数据管理的同时, 实现了与北京市、教育部数据标准的互联和互通。
密云县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是山区实验校, 距城区160公里, 在推进平板电脑课堂教学过程中与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结对, 探索“山区寄宿制小学与城区学校的远程协同模式”, 参与了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小学远程协同教育的行动研究》, 构建了校际间远程协同的新模式。
3. 实验心得
五年来, 实验校对数字校园的理念认识大幅提升, 提出了数字校园减负、增效, 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指出聚焦课堂和学生学习, 关注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 构筑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协同教育体系的实验路径。认识到方案规划要理性和实用, 关注学校管理效能的提升;需求要理性、实用, 务求实效, 寻找自身的业务提升点;系统设计要考虑系统间的联动和学校各部门的联动, 形成流程化的服务体系。实验校还充分认识到数字校园支撑学校的全局化变革的影响, 提出需要突破传统管理体系的限制使管理扁平化;领导挂帅, 引入项目管理工作机制, 让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等。
普及与发展
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的未来发展, 要在总结经验、推广成果的基础上, 融合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协作, 进行数字校园工作的深化研究和探索, 寻找教育信息化新的生长点, 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促进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应用水平的总体提升。
(1) 成果的推广和普及应用。一方面需要通过建设北京市数字校园云服务平台, 加强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实验成果推广和普及应用;一方面要提倡区域集约建设和学校个性建设相补充的建设模式, 避免数字校园重复建设;一方面需要进行数字校园专项应用的深化, 以保持北京市在数字校园工作的领先优势。
(2) 在教与学方面深化探索。在课堂教学、学生个性化、社会化学习还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应用和更多方向的探索实践。需要加强与社会各方力量的合作, 需要借助高校的教育科研力量、创新型企业的理念和新型产品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新的突破, 借助电子教材等资源型企业信息化服务创新能力, 在运营商、设备厂商等资源的支撑下打通数字校园产业生态链条。
(3) 促进数字校园工作常态化转化。数字校园已经成为全国和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新生态, 数字校园需要从实验阶段向常态化工作转化。编制数字校园相关规范性、指导性文件, 提出建设要求, 提供北京市数字校园云服务, 在普及推广数字校园应用的同时, 对全北京中小学数字校园成熟度进行考核、评估、定级, 促进全市中小学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总体提升。
未来思路 篇7
关键词:农机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1 农机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与工作成效
1.1 发展现状
松原市辖扶余县、前郭县、长岭县、乾安县和宁江区。全市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包含技术推广、安全监理、教育培训、质量监督、信息宣传和农机化生产指导等方面。市级由市农业委员会行使农机主管部门职能, 内设农机科和市农机工作总站市农机工作总站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市级共有管理与服务人员15人 (农委行政管理人员3人, 总站12人) , 其中, 科技人员11人。
各县区农机管理部门都不在政府编制序列, 有的农机局合并到农业局, 下设农机科。各县区农机监理所 (站) 、农机校 (培训中心) 、农机技术推广站、农机质检站 (只有2个县设立) 基本是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全市农机信息宣传工作含在相关科室。
到2010年末, 全市乡级以上 (含乡级) 农机系统总编制为1444人 (科技人员1214人) , 其中:县级97人 (科技人员53人) , 乡级846人 (科技人员778人) 。直接从事公共服务的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比例为7:3左右。资金来源靠地方财政差额拨款, 主要解决人员工资支付, 基本没有办公经费。
1.2 工作成效
多年来, 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特别是党和国家出台各项惠农政策鼓舞和感召下, 极大地激发起广大农机人员的工作热情, 克服经费不足、自负旅差、出行不变、服务手段落后等许多困难,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积极主动投身到服务“三农”工作之中, 使各项工作开展得扎扎实实、有声有色。
1.2.1 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
全市每年有800人左右投入“两新”推广工作中, 约占县乡两级技术人员的95%以上。特别是, 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以来, 针对当地实际需求, 结合主要生产环节, 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召开现场会、科普大集、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 积极推广农机新机具、新技术, 全市每年受益农民达到20多万人次。
1.2.2 开展农机培训
全市每年可以培训农机技术与操作人员10000人左右,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1.2.3 开展农机监理工作
以机具检修、安全检验和安全生产宣传和平安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各项服务活动, 认真抓好农机安全生产, 已连续多年确保全市没发生农机大事故。
1.2.4 组织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化建设项目
从2004年实行中央财政购机补贴以来, 农机部门从上到下克服了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的压力以及层层承担风险的责任意识, 圆满地完成了各个年度的工作任务。
1.2.5 组织农机生产作业
几年来, 通过组织农机作业突击队、维修服务小分队下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服务, 不断强化服务手段, 使全市的农机化生产水平逐年提高, 全市主要生产机械化水平由2004年的60%提高到2010年的67.1%, 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
1.2.6 开展质量监督, 维护农户合法权益
农机修配管理站不断加强农机市场监管力度, 联合工商、质监等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机产品行为, 有效净化了农机市场, 维护了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7 开展信息宣传工作
承担吉林省农机生产全年的定期调度统计和信息宣传工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多年来无任何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投入, 致使农机服务机构和组织无法进行全方位服务。由于地方财力不足, 财政只能解决员工工资, 无力解决办公经费, 普遍存在着办公经费不足的问题。条件好一点的站, 只能靠自身创收维持工作, 这部分站比例也不足1/5。条件差的站, 负债逐年增加, 多数农机技术推广站无力支付冬季取暖费用, 冬季无法正常上班。更严重的是, 有20%左右的乡级农机服务组织没有办公场所, 更没有下乡经费和交通服务工具, 与当前发展现代农业对农机化的需求很不适应。这种办公条件和经济状况, 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也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乡镇农机技术推广站的职能作用得不到很好发挥。为此, 加强其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办公条件和办公设备, 配备工作用车, 完善其管理和服务条件势在必行。
2.2 管理体制未理顺
目前, 乡级农机站已经下放给乡级管理, 县级农机部门只有业务指导职能。多年来, 乡级农机站的管理体制实行了多次变革, 经过下放--回收—再下放—再回收的问题已反复多次, 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表现出“三个不满意”:业务主管部门不满意, 农机推广人员从事业务的少, 严重影响农机工作, 又极大地增加了管理难度;乡镇政府不满意, 认为人员过多, 财政负担重, 知识陈旧, 工作上作用不大;农机技术人员不满意, 认为在农机战线上工作, 还要分流到乡镇搞行政工作, 待遇不平衡, 心里有一种失落感, 认为农机工作没有前途。
2.3 人员素质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对乡镇农机站人员调配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 基层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影响农机新技术成果的推广转化质量。农机技术推广所需要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短缺, 由于环境及待遇不好, 基层农村推广部门很难吸引高知识、高学历人才, 专业技术干部短缺、农机专业毕业生少、在职职工知识老化, 造成推广队伍整体知识水平低。推广机构专业分工过细, 推广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多样化发展。
2.4 农机工作开展的难度大
农机监理工作开展困难。多数农机户不愿意上保险、不愿意落籍, 更不愿意参加培训。信息宣传设备不足、资金缺乏。农机服务体系缺乏相应的交通、宣传专业设备, 乡镇农机站连基本设备都没有, 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3 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3.1 发展思路
根据当前农机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和现代农业对农机化的需求, 特别是当前面临的诸多发展农机事业的有利因素, 今后一个时期农机化必然要有一个大发展。
3.1.1 政策环境好
近几年, 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机化发展, 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资, 给予农民最大最宽松的优惠政策, 极大地推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 应该说农机化发展的又一个高潮已经到来。
3.1.2 各级政府对农机化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各地农机化在农业生产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使得农机化的地位日益提高。
3.1.3 加强农机服务人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尽管从上到下农机各级服务体系不是十分完善, 但有农机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技术基础以及绝大多数干部和科技人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可以克服各种困难, 以最大的耐心和勇气完成农机各项工作任务。
3.1.4 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有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对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大力支持, 统筹规划, 积极运作, 极大地促进了农机化事业逐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由此也必将坚定农机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加快农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机化事业的信心和决心。
3.1.5 农民迫切需要发展农机
由于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推进, 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涨, 农民迫切需要安全、高效、低耗的现代农业机械替代。特别是农机化在节约水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转移农业劳动力、抵御自然灾害、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等方面, 都具有人力所不能及的特殊功能, 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农村经济实力增强, 农民可支出收入增加, 社会投入农机的力量加大。所有这些都为农机事业和农机化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按照“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实际需求, 农机工作的总体思路可以确定为: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农机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 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网络;构建适应新阶段农机发展需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多形式、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机公共服务;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合作组织, 努力提高农机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 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贡献。为此, 必须着力解决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切实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 建立起一支稳定的公共服务队伍, 大幅度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和能力, 努力实现技术推广及时、质量监督到位、安全监理顺畅、教育培训充足、信息宣传及时有效的良好发展局面, 促进农机事业快速发展。
3.2 对策措施
3.2.1 要增加各级政府对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在下达农机化工作任务尤其是在落实项目的同时, 匹配相应的工作经费, 以提高服务能力。
3.2.2 要加强和完善功能性设施设备投入
采取政府扶持、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强基层农机公共服务组织建设。要达到一定标准, 有独立的办公场所, 有开展油物料配件供应、农机维修、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农机人员培训、农机安全监理的场地;要有正常办公和开展农机管理、实施农机服务的必要设施和设备, 基本满足农机管理、机具检修、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农机作业技术指导、安全生产监管等常规农机服务工作的需求。
3.2.3 要强化基层农机服务体系队伍建设
要适当调整和满足农机服务体系人员编制和科技人员水平数量, 以满足现代农业与农机化发展以及完成农机各项工作的需求。加大对农机管理人员和农机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定期对农机服务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基层技术人员服务水平, 强化基层农机队伍的服务功能。
3.2.4 要保障乡镇农机服务体系开展工作所需的经费
未来思路 篇8
当下是一个以“创新”为驱动来发展的时代, 而播出系统是以“安全”为核心的架构体系, 因此我们只能在保证安全播出的前提下, 逐步摸索最前沿的科技, 从而完成安全播出的使命。
贵州广播电视台在学习各个电视台的播控建设经验后, 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使用习惯, 并结合当前先进的应用技术, 建设了一套12个频道的高清播出系统, 具备节目单编排、网络化文件备播、播出控制、互联互通、运行监管等基本功能, 完全满足传统播出的需求, 并实现了网络化、去纸质化, 加强了自动播出和互联互通。
2 现有播出系统
2.1 总体架构
如图1所示, 我台建设的高清播出系统具有总编室、文件整备、节目单编排、播出控制、运行监管、互联互通等基本功能。总编室主要负责节目计划管理、播出单预编排、全台节目代码管理;文件整备主要负责节目素材备播、素材管理、素材迁移、素材质量审核;节目单编排主要负责播出单的细化、审核和提交;播出控制负责根据节目单控制视频服务器、切换设备、VTR、图文等设备实现信号播放, 以及应急上载和审片;运行监管负责设备监控、流程监控、网络监控、信号监控、运维管理;互联互通负责外系统完成节目单元数据、接口数据的交互。目前高清播出系统需要与台内的南洋广告系统、高清新闻网、节目收录网、新闻制作网、缩编制作网完成互联互通, 播出网与外系统之间需要搭建高安全区, 同时需要与旧的播出系统实现互联。
2.2 业务流程
图2是本次设计的总体业务流程, 业务阶段分为计划阶段、整备阶段、播出阶段、播后阶段, 业务涉及系统有制作系统、广告系统、总编室、整备系统、播出系统、字幕系统。
(1) 计划阶段
总编室负责编排节目计划、申请节目ID、编排节目单, 广告系统负责编排广告单。
(2) 整备阶段
制作系统负责节目制作, 绑定节目ID, 提交审核通过的产品素材, 整备系统会根据节目单和节目代码, 调用备播接口, 实现自动整备;总编室负责合并节目单和广告单;广告系统根据广告节目单完成广告素材上载审片, 整备系统根据节目单和节目代码实现素材自动整备;节目整备系统需要完成节目单的细化和审核, 素材采集或者导入到播出库, 同时对外系统入库的素材进行MD5校验、自动技审、人工复检等质量审核, 将完成审核的待播素材迁移到播出视频服务器;播出系统主要是负责调用节目单, 完成主备机同步, 进行提前播或者头尾审片等确认核对工作;字幕系统完成字幕单的调用审核, 字幕模板审核。
(3) 播出阶段
播出控制工作站根据节目单控制视频服务器、切换设备、VTR等设备实现, 字幕工作站根据字幕单输出字幕信号到键控器。
(4) 播后阶段
实现播后数据统计及监播。
2.3 网络架构
贵州台播出系统采用图3的网络拓扑结构, 采用了“接入交换机+核心交换机+高安全区”的基础网络架构, 外系统通过高安全区域播出系统实现互联, 播出系统分为视频服务器组、二级存储部分、接口传输部分、业务处理、播出控制、监控域, 核心设备连接到核心交换机, 工作站连接到控制接入交换机, 监控部分连接到监控接入交换机。
3 未来展望
3.1 未来播出整体架构
图4是根据现有播出架构, 结合主流的技术趋势以及技术发展方向, 设计的一套针对未来播出的架构规划。
台内有制作系统、媒资系统, 通过台内的互联平台, 实现与播出的素材交互;台外通过专用通道实现门户上传。4K演播室、4K制作系统通过总控IP调度平台与播出完成4K IP信号调度。播出系统中具有统一的技审平台, 将全台的送播素材统一汇聚到该平台进行技审和送播, 避免了素材的重复审核, 节约了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素材通过统一技审后提交到4K IP播出系统, 由4K播出系统发送到全媒体分发系统, 4K播出系统支持独立的4K频道、高清频道、手机频道、网络频道。全媒体分发平台, 可以将播出系统提供的信号转换成不同的码流, 分发到各个不同的平台。4K播出系统信号处理采用SDI Over IP, 发布采用TS Over IP。
3.2 超高清播出
超高清能够带给人们更好的视听效果, 但是同时对存储、带宽、传输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在电视方面, 需要考虑采集收录、制作存储、播出分发、终端接收这几个环节, 目前播出分发是实现4K的技术难点。
要实现4K播出分发, 技术关键是解决信号传输, 由于超高的分辨率, 无压缩的4K原始码流需要12Gbps, 现在国内普遍的高清是1.5Gbps, 大部分线缆及设备能支持3Gbps。
现在业界考虑IP技术来承载SDI信号的传输, SMPTE 2022-6标准对SDI Over IP已经进行规范。
面对4K传输, 为了尽量提高带宽的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可以采用浅压缩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如TICO浅压缩的方式可以使普通的3G-SDI传输4K信号。
目前, 部分电视台正在建设4K播出分发系统, 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 标准的细化, 超高清播出已经是发展趋势。
3.3 IP化
现在主要有两种IP方向:一种是SDI Over IP, 这是无压缩的视音频信号通过IP进行传输, 目前在现场制作、演播室SDI Over IP应用较多, SDI Over IP适用于小范围之间的信号调度, 如总控、演播室、播出之间的信号调度, 因为无压缩所以调度、切换处理时延迟较小, 但是由于带宽较高所以传输难;另一种是TS Over IP, 这是采用H.264等高压缩的视音频信号通过IP进行传输, 目前在网络传输、新媒体领域应用较多, 采用该方式信号无需二次编码即可发布出去, 但是由于经过了压缩所以在切换时延时较大, 且时间同步不易解决。
实现IP化首先需要标准的规范, 目前SMPTE 2022-6定义了高码率视频信号通过IP传输需要遵守的具体协议:主要采用IP组播协议, 因为是采用的以太网三层协议, 因此支持通用的交换机;采用低压缩或者未压缩的视频通过IP传输;能够在有线或无线局域网进行传输;具有VANC同步机制。SMPTE 2022标准涵盖了压缩、无压缩的视频传输及无中断的保护机制, 为视音频信号通过IP传输的推广创造了可行性。
现在很多传统的视音频厂商正在尝试着向IP化转型, IP矩阵、IP多画面、IP与SDI互转等设备都已经成型, 随着SMPTE 2022的规范不断细化, 以及各个厂家之间不断摸索和合作, SDI Over IP也能够像传统的SDI信号一样普及, 各家的设备能够兼容, 共同完成系统的搭建。
传输一路无压缩的4K信号需要12Gbps的带宽, 因此去年TICO提出了中间的压缩方案, 压缩比为4:1, 可以将1路12Gbps压缩到3Gps, 通用的10G光纤能够传输无压缩的4K信号。目前TICO已经提交SMPTE, 将会成为标准进行下发, 这种浅压缩接近无损, 延时很低, 且多次转换质量不迭代下降。
现在SDN (软件定义网络) 新型网络架构推动了全IP化的进程, 其核心理念将网络功能和业务处理功能与网络设备硬件解耦合, 将传统网络拆为应用、控制、转发三层分离架构, 与传统的SDI的矩阵理念很相似, 而且SDN能够灵活配置流量管道, 提供给视音频更多的流量管道, 保证视音频传输质量, 同时能够动态调整资源分配, 进行接入控制, 适用于全IP化后的广电场景。
目前实现全IP化难度还很高, 必然会经历长时间的IP和SDI混播的情况, 但是IP化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IP化后系统架构会精简很多, 如果采用40G光纤, 能够传输不少于25路无压缩的高清信号或者100路TICO 4:1压缩的高清信号, 两根40GB光纤就能取代大量的铜线。IP化后系统会更加灵活, 只需要通过网络调度, 就可以实现信号分配调度。
3.4 超融合架构
超融合架构 (HCI) 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一种基础架构, 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中不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等资源和技术, 而且还包括备份软件, 快照技术、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 多套单元设备通过网络聚合, 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 实现统一的资源池。
传统的网路架构由各自独立的运算、存储、网络硬件设备组成, 引入超融合架构后, 网络环境将用通用服务器设备组成含有跨节点的统一存储池, 上层部署软件和应用。可以通过增加节点数来扩充系统的运算性能和存储空间, 提供服务的高可用和数据保护能力。
对于未来规划的播出系统, 频道规模相对较多, 且系统具有统一的技审平台和全媒体分发平台, 需要处理台内外的素材资源, 还要进行数据的分发处理, 因此对存储和数据处理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因为超融合架构的资源调派不涉及底层实体硬件, 因此系统底层采用统一的x86架构, 上层部署相应的文件管理和应用, 处理存储、技审、迁移、分发等一系列任务。这样不仅能够利于整个系统的维护、扩容, 还能提高整个系统的数据分发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对于提高系统效率而言是不错的选择。
3.5 全媒体发布
未来的播出系统可以规划一个统一的全媒体发布平台, 能够将节目统一发布到有线网络、卫星、网站门户、手机APP、社交网站等。考虑到每个平台受众的观看习惯和偏好不一样, 因此发布的时间、内容、重点也需要有所调整。
未来无论是电视、PC还是电视, 都是采用自定义观看方式, 用户可以自定义自己的点播频道和直播频道, 系统根据用户的观看习惯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推送。
3.6 智能化运行监管
智能化运行监管平台是为了辅助未来播出系统安全运行而建设的, 在现有监控平台的基础上, 增加了自动化电子巡检、设备健康指数分析、知识库管理、多元化报警提示等人性化功能。
当前的监控平台具有信号监控、设备监控、流程监控、设备管理和维护等功能, 目前的监控系统能够快速定位故障点, 但是故障的预测以及应急提示功能并不完善。未来的智能化运行监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故障预测和应急提示来避免故障的发生, 同时自动进行设备定期巡检和制定建议维护计划。
自动化电子巡检:运行监管平台根据系统中的设备种类和设备数量, 列出设备指标表, 可以自动填写通过网络能够读取的设备指标参数。
设备健康指数分析:将设备的正常参数与当前参数进行对比, 同时结合该设备发生故障前的特征, 进行设备健康指数进行分析, 如健康指数不能达到某一指标时, 提示用户下一步操作, 如更换设备或设备里的某一零件, 从而完成故障预警。
知识库管理:知识库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项目初期建设可以导入已有的知识库, 如设备信息、设备资料、软件使用手册、故障应急手册等, 在系统使用中, 可以记录每次的故障类型和故障提示。
多元化报警提示:除了采用传统的声光报警外, 能够进行语音报警, 微信或短信提示等多种手段, 能够通过手机随时查看报警列表。
4 结束语
对于贵州广播电视台来说, 主要的是运行好现有的播出系统, 保证播出质量和维护播出安全。对于新的技术, 我们积极探索和学习, 在具有足够的把握后, 逐步实现未来播出系统。
摘要:本文从总体架构、业务流程、网络架构、关键点设计这几个建设要点进行阐述, 介绍了贵州广播电视台的播出建设思路;同时通过引入4K播出、IP化、超融合架构、全媒体发布等前沿技术, 进行对未来播出技术架构的展望。
未来思路 篇9
当前, 科技服务业在国内尚属新兴业态, 各地对于科技服务业的概念内涵、产业领域、组织形式以及统计方法等方面的界定尚不统一, 因此本文分析将以天津市对于科技服务业的概念界定与统计分析为基础。
1“十一五期间”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1.1 产业规模
天津市政府十分重视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在“十一五”规划提出要“实现服务业发展新突破”, 在《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 (2008-2020年) 》中, 将科技服务业明确列入了重点发展的八大行业, 2008年又出台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专项规划》。2006-2009年, 天津科技服务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其增加值由113.86亿元提高到了231.66亿元, 平均增速26.7%, 占地区和服务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分别从2.6%和6.6%提高到了3.1%和7.1%。截至2009年, 天津市共有科技服务业单位6492家, 其中规模以上单位2363家, 从业人员11万人。
1.2 空间布局
目前, 天津市已初步建设形成了三个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即津西科技服务业集聚区、滨海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和北辰—武清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在三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内, 主要培育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工程设计产业集群、IT服务产业集群、科技中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研发转化集群。
目前, 科技服务业已经被列为南开、河西、红桥、西青、北辰、塘沽、汉沽和武青的重点发展行业。天津市政府将重点投资建设两个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分别是位于汉沽、塘沽的中新生态城, 主要发展生态环保科技研发转化、高端商务服务;以及位于南开和西青区的科技城, 包括两个高等教育区、华苑高新区和科贸街在内, 重点发展研发转化、软件和服务外包、科技贸易、基础研究等。
1.3 产业发展特点:内部结构不均衡
从内部结构来看, 工程设计与地质勘查是天津科技服务业的主导, 2009年其增加值占到了整个科技服务业的73%以上。工程设计业机构优势明显, 天辰公司、铁三院、中交一航院、市政华北总院四家企业获得工程设计甲级资质。软件和服务外包业行业增加值从2006年的7.21亿元迅速增长到了2009年的27.81, 年均增速近一倍, 是五大产业类别中增长最快的产业。相对而言, 天津市基础研究、科技中介和计算机服务行业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尤其是科技中介行业的发展速度也较慢, 基本没有形成地区竞争力, 而科技中介行业对于加强技术创新网络的构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整合创新要素、改善创新环境和监督调节市场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科技中介业发展的滞后也不利于各类创新主体与市场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化。
此外, 从地区层面来看, 虽然天津科技服务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但中心城区科技服务业层次提升较慢, 对周边区域的辐射能力较弱;滨海新区科技服务业龙头带动作用也还不明显;科技服务业的总体集聚效应不够突出。
2 横向比较分析
从总体水平来看, 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已经处于全国的前列, 但和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陈岩峰、于文静 (2009) 选取了2008年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三个行业的数据作为代表, 以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社会科技活动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了全国31个省市的科技服务能力水平, 其中得分最高的是北京 (1.77431) , 其后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 天津位列第六 (0.40516) 。
由于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对科技服务业的具体行业内容进行规范, 因而缺乏官方统一的衡量指标, 本文为统计口径一致起见, 采用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中2008年末的数据, 选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两类行业作为代表, 将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产业规模做一个比较, 列入下表:
表3可见, 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领域中, 天津仍然相对薄弱, 其产业单位数、从业人数和营业利润与北京、上海和广州相比, 都存在着一个数量级的差距;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天津的产业单位数和从业人数相对较少, 但营业利润颇为可观, 体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 但与北京相比, 仍然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3“十二五”期间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 近年来天津科技服务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距离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型大都市的目标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基于发达国家和国内其他领先城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经验, 结合天津本地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建议。
3.1 打造品牌性科技园区。
在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中, 滨海新区被列为三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之一, 。在2009年的《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中, 科技信息服务业和金融业被特别提出作为滨海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截至目前, 已经有大批国际国内著名的科技与信息服务企业落户滨海新区, 科技服务产业发展迅速, 有力拉动了新区服务业的增长。基于此, 本文建议天津市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 强调滨海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的龙头地位, 集中天津地区产业和资源优势, 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争取把滨海新区建设成和北京海淀区地位和实力相当的品牌性科技服务中心区。
3.2 改变以政府为主的科技中介发展模式, 建立多元化投资运作模式。
相对于其他科技服务性行业, 天津的科技中介业发展缓慢, 且以政府和事业单位为主要支撑力量, 往往造成多头管理, 政企不分, 不足以实现天津建设“立足中国北方、辐射东北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型大都市”的目标要求。本文认为应当推进公共性和营利性的分离, 一方面从政策上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科技中介服务业, 另一方面引导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自行或与企业合作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中心, 逐步形成政府、高科技企业、科研院所、金融保险机构和民间资金共同参与的多元科技中介投资运作模式。而政府也可以变行政管理为行政支持, 将工作重心转向科技服务业环境与机制建设与督导, 以现有中介组织的工作经验为基础, 与这些有经验机构合作, 及时出台关于科技中介业的政策和法规, 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流程, 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科技中介服务。
3.3 加大财政税收的扶持力度, 培育骨干型高科技服务性企业。
从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出发, 进一步扩大财政支持力度, 促进技术革新, 培养一批骨干型的高科技服务企业, 推进品牌化战略。对软件和服务外包行业、计算机服务业, 可以适当提高其技术研发费用、研发人员工资支出在税前的抵扣比例, 鼓励其加速技术革新。对于经过专家认证的行业内技术领先的企业, 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工程进行优先扶植, 或设立外包服务企业和科技型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向企业注资建立一批具有创造力的综合性研究所与实验室。对于骨干型、高层次的科技服务企业, 在投入政策、信贷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 可通过贷款担保、长期贷款、风险投资等方式鼓励其进行兼并、收购, 鼓励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一同先行制订地方服务标准, 推进服务业标准化战略和品牌化战略。而对于中小型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则可以通过政府对技术孵化类中介服务业的优惠政策和推进服务业信息网络建设来达到间接扶持的效果。
3.4 积极推进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 实现行业自律发展。
行业协会有着信息沟通、内部协调、行业自律监督和统计研究的职能, 是实现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组织机构。就科技服务业而言, 行业协会本身就发挥了科技中介的职能, 然而由于有的科技服务业单位属于科研机构而不是企业, 有的则属于新兴行业, 因而行业协会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认为要实现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向行政支持的转变, 天津市应当积极推进科技服务各行业行业协会的组织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发展规划和地区性服务标准, 加强行业内管理和信息交流, 维护同行业合法权益和行业公平竞争;另一方面, 行业协会还可以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进行资格认证, 实现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日常联系, 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此外, 通过行业协会的统计和调查功能, 还有助于形成科技服务业的信息网络, 促进关于科技服务业研究的深入。
3.5 加强科技服务业信息网络建设, 完善科技服务业的调查和统计制度。
目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对科技服务业进行统一的定义和划分, 也没有关于这类行业完善的统计调查数据资料, 各地关于科技服务业的行业种类和统计口径也不尽相同。这一方面是由于科技服务业还属于新兴行业, 相关统计指标和数据库尚未完善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 要促进科技服务业, 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网络和调查统计制度, 以便于对行业进行监控和研究。本文建议可以在科技服务业各行业协会和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协会的天津科技服务网的基础上, 由政府投资和牵头, 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 搭建科技服务的网络平台和开放型数据库, 把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和各类科技服务企业的科技信息资源纳入到统一的网络化管理系统中来, 实现服务、信息、知识、资金、空间等资源的共享和行业间信息的整合, 既有利于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竞争实力, 又便于中小科技企业降低信息搜集的成本。同时, 还可以各行业协会的调查和统计为基础, 建立完整的调查和统计工作流程, 形成规范化、标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 从而便于政府和研究部分监控科技服务业的发展, 也利于横向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 进而适时发现问题, 提出解决方案。
摘要: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天津市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发展规划和结构性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天津科技服务业未来的发展思路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以期对十二五期间天津科技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未来思路 篇10
►►一、抢抓机遇, 深化改革发展
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浪潮的推动下, 大通县联社于2006年12月完成了统一法人社改革, 经过四年多的改革和发展, 大通县联社各项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2010年以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 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省委“三个干事”的要求, 把学习活动与推动科学有效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有效破解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彻底转变经营管理机制,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 优化工作方法, 促进联社各项业务科学有效发展。同时连续三年被省联社评为“综合经营管理先进单位”。
►►二、开拓创新, 加快业务发展
2010年全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存款11.56亿元, 大通县联社新增占比为39%。一是结合实际, 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旺季营销活动。二是设立客户营销中心, 加大联社对各类优质客户的直接营销力度。三是督导各社不断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四是实行了25个网点分类竞赛, 激活内部竞争潜力。
但从远期利益来看, 大通县联社虽处于快速发展状态, 但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 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 大企业、大项目资金需求相对较大, 服务这样的大企业面临着贷款集中度过高的流动性风险;其次, 大通县联社虽在近年与几家大客户有过业务合作, 但这种单纯的贷款客户不仅不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其他业务贡献, 而且使农村信用社一直处于高成本、低收益的不良营运局面;再次, 以信贷资产的规模效益促进联社的整体发展, 虽然成效已经显现, 但相比忠诚度高的大量基础客户, 这些大客户缺乏对农村信用社的综合贡献度, 并且其业务很容易随管理层的变动而人去楼空。
►►三、扎实推行“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继续倡导“一社一品”金融服务
认真贯彻落实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 及时结合省联社相关实施细则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 全面建立起“营销、审查、发放、管理”相分离的精细化信贷管理模式, 并在信贷投放中做到“了解你的客户、了解客户业务、了解客户风险”, 谨慎涉足房地产行业, 严禁进入“两高一剩”行业, 在审慎开展好中小企业金融套餐信贷产品服务的同时, 严格以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和审慎标准为信贷准入条件, 结合实际开发相宜的信贷产品, 实现信贷的有效投放和理性增长。
结合县域经济规划, 通过对农户, 设施农业, 中、微小企业, 公职人员等多层面客户的大面积、全方位、多元化营销、培育, 成就未来一批忠诚度高、结构稳定的客户, 从而实现“广泛播种芝麻, 集中收获西瓜”的预期目标, 最终以 “一社一品”的金融服务方式。
►►四、多策并举, 努力盘活不良贷款
2007年来, 大通县联社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清收盘活力度, 全面实现双降和资产结构优化, 持续提升业务经营的健康发展。一是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员工清收不良贷款的积极性, 多措并举, 严格杜绝新增不良贷款, 狠抓已形成的存量不良贷款;二是联社领导班子、部 (室) 中层干部多深入基层, 多调查研究, 切实处理好基层社在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三是继续加大通县纪委、县法院、县公安局等部门的联系沟通, 运用必要的行政法律手段盘活不良贷款。
►►五、强化稽核监督, 保持高压态势
【未来思路】推荐阅读:
未来工作规划及思路09-04
富田古镇旅游开发未来三年的发展思路06-07
未来城市与未来交通12-07
未来啊未来作文400字08-31
未来的汽车_未来作文01-07
未来的汽车 - 未来作文700字08-27
作文未来的书包:未来的书包07-10
未来的想象作文:未来的环境08-24
关于未来的作文:未来的路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