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瘤挖除术

2024-09-29

肌瘤挖除术(精选4篇)

肌瘤挖除术 篇1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较多见的妊娠合并症, 近年由于晚婚, 高龄分娩的增多, 其发生率有上升趋势, 10年来我院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试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 这一术式是可行的。2000—2010年间, 我院为40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 (直径≥3cm) 患者, 在剖宫产同时行肌瘤挖除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0例手术患者, 平均年龄31 (25~37) 岁, 孕期诊断30例, 术中诊断10例, 均为宫体肌瘤。手术选择未临产剖宫产15例, 急诊临产25例, 术中见肌瘤均大于3cm。26例为单发肌瘤, 14例为多发肌瘤。其中浆膜下肌瘤30例, 壁间肌瘤10例。肌瘤最大直径7cm。

1.2 手术方式

手术均于腹腔内进行, 先行剖宫产术, 然后挖除肌瘤, 挖除方式与非妊娠期肌瘤挖除方法相同, 子宫上切口一般行纵行切口, 切口应切开肌壁并深入到瘤组织。使肌瘤与肌壁间的界限清楚暴露, 然后沿分界线处用手指或电刀进行钝性剥离, 剥除一定面积后可用艾利斯钳将肌瘤提起继续剥离, 最后挖出肌瘤;若肌瘤大, 剥离后可先修剪多余的包壁, 然后用0/1可吸收缝合线, 自基底部进行缝合止血, 以闭合瘤腔, 缝合层次多少视瘤腔深度而定, 一般以2层缝合为宜, 采用催产素于肌瘤四周及其基底部封闭注射后挖除肌瘤, 止血带较少使用。

2结果

2.1 产时失血

术中、术后出血量计算用容积法+称重法计算, 平均出血量比同期单行剖宫产者仅增加100~200ml。手术难度无明显增加。产后恢复、恶露干净时间与单行剖宫产者无明显差异。病理检查:38例均为平滑肌瘤, 2例囊性变术后6个月~3年随诊。35例月经正常, 5例月经异常, 表现为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子宫肌瘤挖除后均经B超证实无肌瘤。

2.2 手术时间

手术时间最长为80min, 最短时间30min, 平均时间40min。

2.3 产后用药及哺乳

术后常规静点缩宫素20U, 1次/d, 连用3d, 预防用抗菌素与补液同单行剖宫产相同, 不影响新生儿哺乳。

3讨论

3.1 对合并有子宫肌瘤者, 在剖宫产同时切除子宫肌瘤是可行的

剖宫产切除肌瘤主要顾虑为:足月妊娠时子宫高度充血手术可能造成严重甚至无法控制的出血及延缓切口愈合。妊娠增大的子宫, 对催产素较敏感。止血方法采用催产素注射。术中、术后出血量略有增加, 但不影响切口愈合。

3.2 剖宫产时切除子宫肌瘤的必要性

术后子宫肌瘤的存在, 会影响子宫的恢复, 还会增加盆腔感染及出血的机会。肌瘤的存在, 常伴月经异常并增加了患者再次手术的机会。

3.3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分娩方式的选择

对于子宫肌瘤合并妊娠者, 剖宫产指征应适当放宽, 而不应顾虑手术难度及出血量较多而勉强阴道分娩, 特别是子宫肌瘤较大或阻塞产道时, 选择剖宫产同时行肌瘤切除术是比较恰当的。

摘要:目的: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入院的40例剖宫产患者同时行肌瘤挖除术, 对肌瘤部位、大小及肌瘤挖除术的手术方式进行总结。结果:产时失血、产后恢复与单行剖宫产无明显差异, 术后随访B超证实无肌瘤。结论:剖宫产时行肌瘤挖除术是可行的、必要的。对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时剖宫产术指征可适当放宽。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挖除术

参考文献

[1]唐良萏.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9, 15:65.

[2]高珊, 杨沛, 王世阆.腹式子宫肌瘤摘出术106例临床分析 (J) .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9, 15 (2) :74.

[3]边旭朋.剖宫产术的回顾与展望 (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17 (5) :305-306.

肌瘤挖除术 篇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 年龄24~56岁, 平均35岁, 其中32例为肌壁间子宫肌瘤, 18例为黏膜下子宫肌瘤, B超显示子宫肌瘤均>4 cm。

1.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在脐孔下缘纵向切开皮肤1 cm, 用气腹针穿刺进入腹腔后, 充入CO2气体, 形成人工气腹, 压力为12~14 kPa。探查完毕, 在右下腹穿刺, 穿刺孔直径为1cm;左下腹穿刺, 穿刺孔直径为0.5 cm, 放入器械进行挖除、止血操作。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对症治疗。

2 结 果

本组50例, 手术时间为1~4 h, 平均时间为3 h, 1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 15例出现肩部酸痛, 对症治疗后消失。无发生感染、出血及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平均住院5d出院。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须向患者讲清手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优越性, 同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 并对手术过程、时间、麻醉方法也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 取得其合作。

3.1.2 皮肤护理

术前1日清洁脐部, 脐部皮肤的护理尤为重要, 要彻底清除脐孔部污垢, 告知患者术前1日沐浴, 做好个人卫生。

3.1.3 术前饮食指导

术前1d禁食豆类、牛奶等易产气的食物, 以免引起肠胀气而影响术野的观察。术前下午口服福静清导泻, 以排尽肠道内的大便及积存的气体。术前晚进食流质食物, 术前12 h禁食、8h禁水, 大便排除不净者, 术晨清洁灌肠1次。

3.1.4 阴道准备

避开月经期, 术前需作阴道分泌物检查, 清洁度欠佳者行阴道冲洗或擦洗, 用0.2%碘附溶液每天冲 (擦) 洗2次, 连续2d。有阴道流血者应先给予抗感染止血治疗后手术。

3.2 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3.2.1 术后护理

腹腔镜手术均采用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容易损伤气管, 喉头分泌物较多。给予去枕平卧位6h, 麻醉未清醒时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反流入气管引起窒息。咽喉部疼痛者可遵医嘱予雾化吸入2次/日, 减轻咽喉疼痛、稀释痰液, 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3.2.2 观察生命体征

患者回房后即予心电监护6d, 立即吸氧4 h, 氧流量为2~3 L/min, 每30 min测BP、P、R 1次, 待稳定正常后改q1h, 至医嘱停监测, 以便早期发现内出血、休克等病情变化, 得到及时处理。测体温q4h, 监测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及术后伤口感染情况, 以便对症处理。

3.2.3 恶心、呕吐

由全麻时药物引起或CO2对膈肌刺激或高碳酸血症引起。术后麻醉未清醒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返流入气管, 引起窒息或坠积性肺炎。清醒者呕吐时指导其用手按压伤口, 以减轻呕吐时腹压对伤口的影响, 必要时可适当用止吐药。

3.2.4 气腹并发症

(1) 肩胛部酸痛:因气腹压力过高 (>12.0 kPa) , 或CO2残留腹腔刺激膈神经引起肩背部酸痛。可采取胸膝卧位, 使残留的CO2气体向盆腔聚集;另外, 吸氧可提高氧分压, 加速CO2排出, 减轻肩痛, 必要时亦可用镇痛药, 予肩部适当按摩。 (2) 高碳酸血症:因CO2入血所致, 表现为患者呼吸减慢, CO2分压升高, 吸氧可提高氧分压, 促进机体对CO2的排出和吸收。 (3) 穿刺孔出血:多为穿刺鞘拔出后压迫作用消失所致。血液外渗浸湿敷料者, 给予及时更换无菌敷料, 并加压包扎, 效果不佳时, 可在穿刺孔处缝合止血。

3.2.5 腹部的观察

注意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及阴道流血。子宫收缩差、阴道流血较多者, 可遵医嘱予止血药物、缩宫素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 帮助收缩子宫止血。腹痛时有无压痛及反跳痛等情况, 应警惕腹腔内出血、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腹胀明显时或48 h仍未排气者, 应多翻身活动, 可遵医嘱肌注新斯的明0.5 mg或口服四磨汤等, 并注意有无肠鸣音亢进等情况。腹部有引流管者, 应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引流量, 避免引流液的倒流, 以防感染。

3.2.6 饮食护理

术后6 h取半坐卧位, 若无腹胀开始进食少量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 但避免进食豆类、牛奶、糖类等产气食物以防术后肠胀气。患者麻醉清醒后即予拔除导尿管, 鼓励其多饮水, 饮水量应在1 500~2 000mL/d, 促使尽快解小便, 以防尿路感染。

3.2.7 留置导尿管护理

患者留置导尿管者予以会阴冲 (擦) 洗2次/日, 术后第1天关闭导尿管半小时后, 予拔除导尿管, 鼓励其多饮水, 饮水量应在1 500~2 000mL/d, 促使尽快解小便, 以防尿路感染。术后第1天开始下床活动, 促进肛门排气, 可减少肠粘连的发生。

4 健康指导

出院后应注意休息、卫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的饮食。术后6周内禁盆浴、性生活、阴道灌洗, 术后2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1~2个月后可恢复正常月经。

摘要:目的总结本科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挖除术的护理措施。方法对50例患者予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中密切配合, 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细心的护理。结果50例患者临床疗效良好, 无1例发生感染、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挖除术具有出血少、损伤轻、恢复快、切口美观的优点, 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和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腹腔镜手术的成功率, 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肌瘤挖除术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 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挖除术患者, 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为 (布巾钳子宫肌瘤挖除术+术后服用米非司酮组) 40例, 年龄22~47岁, 平均年龄37.7岁, 经产妇36例, 未生育4例。妇科情况:月经过多致贫血21例, 不孕症4例, 下腹包块10例, 压迫症状5例。多发肌瘤31例, 单发肌瘤9例。对照组为 (传统子宫肌瘤挖除术组) 46例, 年龄24~46岁, 平均年龄37.9岁, 经产妇44例, 未生育2例。妇科情况:月经过多致贫血28例, 不孕症2例, 下腹包块9例, 压迫症状7例。多发肌瘤33例, 单发肌瘤13例。手术适应证及子宫大小两组间几乎无差异。

1.2 辅助检查

所有病例均行超声及妇科检查确定肌瘤部位在宫体部, 数量均小于5个, 最大直径不超过10cm。常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病变, 子宫异常出血者行诊刮术, 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1.3 方法

麻醉均为硬膜外麻醉, 仰卧位, 取下腹耻上横切口, 开腹后, 用止血带在子宫峡部束扎子宫动静脉, 暂时阻断其血供, 子宫前后壁实施上纵下横的切口, 宫体上段行纵切口, 下段行横切口。于肌瘤表面血管较少的部位, 切开肌瘤包膜, 用布巾钳钳夹瘤体, 顺时针方向旋转, 即可挖除。用2-0可吸收合成线行连续缝合并水平褥式缝合浆肌层。缝合时不留死腔。如肌瘤较大, 基底部血管较多时, 可钳夹切除, 并缝扎止血。对多个肌瘤, 尽可能从一个切口挖除。靠近宫角部的肌瘤, 切口应尽量远离宫角部, 以免术后瘢痕影响输卵管通畅。如输尿管位置不清时, 应打开后腹膜, 游离输尿管, 再进行挖除。如手术时间长, 每隔10~15min放松止血带1~2min, 使子宫血循环恢复。术中静滴2%缩宫素或宫底注射缩宫素10~20IU, 以减少术中出血。术毕盆腔可放置中分子右旋糖酐250ml+地塞米松5~10mg, 以预防肠管、大网膜、输卵管及腹膜等与子宫切口粘连。术后给予头孢类及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物预防治疗3~5d;口服米非司酮10mg/次, 1/d, 连用3个月, 以抑制内分泌功能, 减轻子宫充血, 促进切口愈合, 预防肌瘤复发。术后随访无肌瘤复发, 也无近、远并发症发生, 1例不孕症妇女1年半后受孕并剖宫助娩一女婴。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肌瘤复发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血量少, 手术时间短, 复发率低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 而术后排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见表1。

2.2 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费用低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主要由平滑肌纤维增生而成。它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 在生育期妇女中发病率约为25%, 是导致育龄期妇女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2]。子宫肌瘤发病的主要原因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升高有关。研究证实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有关, 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协同作用[3]。因此, 子宫肌瘤发生于卵巢功能旺盛的生育年龄, 绝经后随着体内激素水平下降, 肌瘤也逐渐变小、萎缩。子宫肌瘤一般为多发, 体积大, 药物治疗无法根治, 常因阴道出血导致贫血、不孕症、压迫症状、生长迅速等, 则需手术治疗。传统的子宫全切除术对未婚及已婚未育的妇女来说大为不妥, 剥夺了一个女人做母亲的权利, 还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因此, 子宫肌瘤挖除术已成为目前切除子宫肌瘤最好的方法。但挖除肌瘤的方式因人而异, 有手指挖除法、刀柄挖除法、组织钳挖除法、布巾钳挖除法。前两种方法由于瘤体呈圆形, 光滑组织, 单纯手牵拉不容易, 挖除时创口大, 出血多, 手术时间长, 易继发感染。组织钳挖除肌瘤时, 钳夹瘤体易碎, 重复的动作多, 肌瘤易残留, 手术时间长, 出血多。应用布巾钳挖除子宫肌瘤, 由于布巾钳的尖端细、长, 挖除时创口小、损伤小、出血少、挖除肌瘤完整、重复的动作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易掌握。布巾钳是一个常用的医疗器械, 一般基层医院都可提供, 不用特殊器械及手术技巧。而米非司酮是化学合成的甾体类药物, 具有强烈的抗孕酮活性, 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的作用。术后服用, 体内孕激素受体明显减少, 抑制了孕激素活性, 继而卵巢黄体溶解, 使孕激素和雌二醇 (E2) 水平随之下降[4]。米非司酮不但阻断了孕激素的扩血管作用, 还可使子宫动脉阻力指数增加, 减轻盆腔充血, 促进伤口愈合, 预防肌瘤复发。

总之, 应用布巾钳联合米非司酮挖除子宫肌瘤, 出血少、手术速度快、恢复快、费用低、复发率低、社会及经济效益好。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及低年资医师操作,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宝恬, 蔡斐, 韩克.绝经前子宫切除对妇女健康的影响 (J)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1991, 7:19.

[2]喇端端, 吴步初, 季晓琼, 等.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超微结构的影响 (J)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2:96.

[3]吴际, 陈云英.子宫肌瘤组织雌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增殖相关抗原与激素抗体关系探讨 (J)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5, 30:603.

肌瘤挖除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 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直肠息肉早期癌变患者, 其中有30例患者为男性, 有20例患者为女性, 患者年龄在44~75岁, 全部患者均通过超声内镜、肠镜、病理以及共聚焦内镜检查诊断为直肠息肉早期癌变, 局部淋巴未出现转移, 且肿瘤也未侵犯到固有肌层[3]。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之前, 患者以及其家属鉴定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将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以及获得的益处等告知患者以及其家属。除此之外, 所用设备有内镜主机、电子肠镜、共聚焦内镜主机、共聚焦肠镜、超声内镜、COOK IT刀以及COOK HOOK刀等, 内镜用异物网篮、注射针、活检钳以及三爪异物钳等, 在手术治疗期间内镜头附加相应的透明帽。

1.2方法:

在手术前患者实施镇静以及解痉, 利用多功能监护仪进行监护, 利用无菌的生理盐水对病变周围肠道进行反复地冲洗, 将肠腔内所存液体洗净, 且进行靛胭脂染色, 借助于海博刀在距离病灶边缘大约2~3 mm位置将切除的范围标注出来, 在病灶边缘的标记点外侧位置实施多点黏膜下注射, 将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注射至此, 将整个病灶显著隆起作为标准。接着沿着标记点的外侧缘借助于HOOK刀将病变附近黏膜切开, 再用HOOK刀或者IT刀深入到固有肌层, 并紧贴着肌层的表面对病变组织进行剥离, 完整地将病变切除。如果病变和肌层粘连, 很难进行剥离, 可同时对部分肌层进行切除, 保证肿瘤得以完整挖除。在手术过程中用HOOK刀的头端对较小血管直接进行电凝, 借助于热活检钳钳夹对较粗黏膜下层血管进行电凝。在完整地将肿瘤切除以后, 经氩离子血浆凝固术来止血。在内镜下黏膜下挖除术中若发生穿孔, 应改行全层切除手术, 借助于IT刀或者HOOK刀沿着瘤体附近将浆膜切开, 以此完整地将病变切除, 当手术结束以后, 利用金属夹从两侧至中央对创面进行对缝。最后对内镜切除标本实施病理组织学检查, 基于该检查结果明确其浸润范围和深度, 继而进一步判断是否还需实施外科手术。

2 结果

50例直肠息肉早期癌变患者均挖除成功, 其中挖除的最大病变其直径为3.5 cm, 手术时间为66~146 min。患者住院时间为9~16 d。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中患者平均出血量为60 m L, 手术后未出现腹腔感染以及严重出血问题。有6例患者出现穿孔问题, 其中最大的裂孔大约为3 cm, 利用金属夹对创面实施对缝, 通过抗生素的应用、禁食以及卧床休息等治疗痊愈。全部病变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剥离完全, 切缘以及基底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手术后的随访中, 经超声内镜、肠镜以及共聚焦内镜的复查, 患者创面已愈合, 未出现复发。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信息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 超声内镜以及共聚焦内镜在临床中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内镜下黏膜挖除术在治疗直肠息肉癌变也逐渐成为了可能。内镜超声能够确定肿瘤病变大小、起源层次、病变附近淋巴结的具体转移情况以及病变浸润深度;共聚焦内镜确定息肉是否为癌变、癌变的具体位置、肿瘤组织对邻近肠壁是否造成浸润, 能帮助明确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切除的具体范围, 对此, 适用于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临床诊断, 同时还可对早期癌变内镜治疗进行指导[4,5]。因消化道管壁比较薄, 再加上穿孔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高, 对此,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对于医师技术水平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直肠因其管壁比较厚, 且管腔的走向变异相对比较小, 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来予以治疗比较合理且科学。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在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临床治疗中, 常见并发症为穿孔, 因肠腔内的细菌相对比较多, 在采取这种方式进行治疗时, 一旦发生穿孔, 很容易使腹腔受到影响和污染, 导致腹膜炎的发生, 对此, 通常情况下不主张于内镜下实施剥离切除。对于已穿孔患者, 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在将肿瘤完整的剥离以后, 借助于金属夹对裂孔进行连续的夹闭以及缝合, 同时放置相应的胃肠减压管, 使胃肠张力得以减轻。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之前, 应禁食, 同时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利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来进行反复的冲洗, 这样穿孔所引起的这一腹膜炎反应相对比较轻[6]。若患者腹腔内所存气体相对比较多, 在手术过程中可采取腹腔刺针的方式使腹腔减压, 以此减轻手术以后可能存在的腹胀问题。在本次研究中, 有6例患者出现穿孔, 通过金属夹的应用、抗生素的应用、胃肠减压以及卧床休息等治疗均痊愈。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 在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临床治疗中可使人体生理结构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状态中, 所产生的创伤比较小, 且整块切除率也比较高, 所获效果和手术治疗相似, 可有效避免因传统手术可能引起的各种损伤或者并发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可有效地控制病变切除大小以及范围, 但同时其也存在一个不足, 即容易引起穿孔, 对此, 在今后的治疗中, 还需加大对其的研究,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医院自身情况来进行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50例直肠息肉早期癌变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 经超声内镜、肠镜以及共聚焦内镜检查, 借助于HOOK和IT刀来实施治疗。结果50例直肠息肉早期癌变患者均全部完整的挖除, 全部挖除病变手术以后均获得病理确诊, 切缘以及基底未发现病变累及, 在手术过程中, 平均出血量为60 m L, 有6例患者出现穿孔, 通过金属夹夹闭修补完成。结论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 在直肠息肉早期癌变的临床治疗中, 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方式, 所获疗效显著。

关键词:直肠息肉,治疗,内镜黏膜,早期癌变,临床

参考文献

[1]张文明, 沈俊, 张召珍, 等.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特点及治疗[J].中国癌症杂志, 2010, 20 (8) :621-625.

[2]邓德昌, 方晓明, 居海红, 等.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结直肠息肉2609例[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12) :1301-1303.

[3]刘靖正, 周平红, 姚礼庆, 等.内镜下尼龙绳套扎联合高频电凝切除治疗结直肠息肉的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2, 11 (3) :220-222.

[4]蒋新香, 陈海燕, 丁岩冰, 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广基结直肠息肉的护理配合[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2) :62-64.

[5]许炳华, 鲍传庆, 刘宗良, 等.结肠镜联合腹腔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 15 (1) :15-18.

上一篇:安全生产阶段性下一篇:在线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