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2024-07-21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通用10篇)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1

摘要:目的 对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LM) 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TM) 的治疗效果, 探讨LM术式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所选择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在术中、术后的各项参数、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经比较发现, 两组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 (P>0.0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 具有显著差异 (P<0.05) ;在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 观察组的治愈率、治疗总体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观察组的并发症率、复发率也明显更低 (P<0.05) 。结论 LM具有微创、安全、手术彻底、术后康复快、预后良好等优势, 与TM相比疗效更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LM,TM,子宫肌瘤,应用效果,对比观察

虽然LM不适于肌瘤个数较多 (3个以上) 、瘤体较大患者的手术治疗, 且手术时间相对较长, 但LM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1]。该研究对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适应证患者进行了分组研究, 分别采用LM、TM术式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参数和预后情况, 旨在为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妇科共收治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分组对象, 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术式的不同将其分成两组行对比研究, 对照组50例采取TM术式治疗, 该研究患者年龄21~53岁, 平均 (37.6±3.5) 岁, 肌瘤总数为62个, 肌瘤直径在2~8 cm, 平均 (5.2±0.9) cm;观察组40例采取LM术式治疗, 患者年龄22~54岁, 平均 (38.1±3.8) 岁, 肌瘤总数为53个, 肌瘤直径在3~7 cm, 平均 (5.0±0.4) cm。两组间的肌瘤分布情况、患者年龄、肌瘤大小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对象均在术前进行腹部B超检查以观察、定位肌瘤病灶, 并在术后接受置入导尿管、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护理, 并进行相关功能的康复性训练。对照组:该组患者在术前应予以硬膜外麻醉, 并按照常规的开腹剔除术要求依次进行腹中切口、肌瘤探查、阻断血供、剔除病灶、缝合关腹等操作、处理, 注意在手术过程中尽量保留子宫功能、避免伤及输尿管、膀胱、附件、肌壁、韧带等组织, 在术中发生出血时应立即用无菌纱布实施止血处理[2]。观察组:实施插管全麻后, 取膀胱截石位并调整患者的臀部处于高位, 以充分暴露会阴部和子宫颈、方便手术操作, 在患者脐孔上约10mm作微创口置入腹腔镜镜头, 并在麦氏点左右方开两孔置入套管, 在操作者的控制调节下, 充分暴露手术视野, 并在镜下视野中仔细观察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 对位于浆膜下的肌瘤实施电切, 并滴加宫缩素防止出血, 同时对肌瘤切除创面实施电凝止血并阻断子宫血供;对位于肌壁的子宫肌瘤, 则对远离肌壁的肌瘤组织电横切, 同时钩开包膜、用医用钳钝性剥离并取出内部瘤体;对于体积较大的瘤体 (直径在6 cm以上) 则应先将肌瘤粉碎后取出肌瘤碎块, 肌瘤剔除完成后缝合创口。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病灶剔除的充分性、彻底性, 同时还应注意不能伤及子宫内壁、输尿管、膀胱等组织, 以防止术后出血和并发症发生[3,4]。

1.3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根据术后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病情恢复速度、预后效果进行评价, 治愈:术后5 d内患者的相关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提示肌瘤完全清除, 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无复发、并发症出现;显效:术后10 d内患者的相关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提示肌瘤完全清除;有效:术后10 d内患者的症状有显著改善、B超检查表明80%以上的肌瘤被清除;无效:术后10天内患者的病情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或术后1月内出现复发、并发症情况。复发率与并发症率:在术后3个月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 并记录出现并发症和肌瘤复发的事件。

1.4 统计学方法

所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分析处理, 研究中的手术过程各项参数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并发症率、总有效率、复发率等计数数据以率 (%) 表示, 组间计量、计数资料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过程各项参数

经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别 (P>0.05) , 而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临床疗效

LM、TM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见表2, 观察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5.0%、95.0%, 而对照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则分别为36.0%、80.0%, 组间的临床疗效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 。

2.3 预后情况观察

表3中, 术后3月内, 观察组患者出现出血、输尿管损伤、感染情况分别有1例、0例和1例, 并发症率为5.0%, 本组出现肌瘤复发2例, 复发率为5.0%, 观察组的并发症率、肌瘤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多发的良性肿瘤之一, 该病的病因不确切、症状特异性差, 其病情具有反复性、顽固性, 上述特征也给本病的临床诊治造成了一定的困难[5]。

子宫肌瘤虽为良性肿瘤, 但若不能早期发现, 及时治疗, 随着病情的进展, 也可能转化为恶性肿瘤, 从而对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形成威胁。保守治疗 (性激素药物) 及手术治疗 (肌瘤剔除术) 是治疗子宫肌瘤的常用方法, 研究显示, 保守治疗的复发率高、疗效不明显, 而手术疗法则能更彻底、充分地剔除肌瘤组织, 并有效预防肌瘤复发, 是一种应用广泛、备受青睐的治疗方案[6,7]。在诸多治疗方法中, TM、LM是两种应用较多的肌瘤剔除术, 该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 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治疗效果和预后方面, 观察组的治愈率、总体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且观察组的并发症率、复发率也明显更低 (P<0.05) 。分析知, TM应用较早, 且其不受肌瘤大小、数目、位置的限制, 可通过开腹全面观察病灶状况、准确剔除病灶肿瘤, 但由于开腹操作的创面较大, 这也使手术中的出血量更大、感染概率更大, 同时手术过程的视野欠佳、人为操作失误较多, 这也使腹腔内组织、器官更容易受到损伤, 上述原因也使TM术式的安全性受到质疑、应用受到局限[8,9]。LM是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 是指在腹腔镜的引导下, 对患者的子宫病变数目、结构、范围进行全面、仔细的探查, 并根据病灶特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研究显示, 相比传统的TM术式, LM术式的视野更清晰、创面更小、安全性更高, 同时也具有复发率低、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临床优势, 这也与本研究的结果较为符合[10,11]。

综上所述, LM具有微创、安全、手术彻底、术后康复快、预后良好等优势, 与TM相比疗效更佳,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霞.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3) :190-191.

[2]刘爱敏.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9) :152-152.

[3]裴桂华.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J].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5, 40 (2) :186-188.

[4]李淑娟.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 10 (2) :72-72.

[5]贾纪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 9 (8) :90-91.

[6]陈敏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 2015, 20 (2) :235-237.

[7]张黎.72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术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30) :128-129.

[8]唐月玲.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 0 (9) :1283-1284.

[9]姚旭阳.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J].当代医学, 2015, 21 (11) :74-75.

[10]郭尚云, 陈秀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8) :2854-2855.

[11]程开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3) :162-163.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2

中图分类号:R71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5-080-02 腹腔镜手术目前应用广泛,技术成熟,具有多种优点,适合现代手术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前景。它是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的结晶,成功将医生的传统手工技术与电子、光导以及信息等最新的科学技术相融合。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腹腔镜手术成功改变了传统手术模式,更加适合现在患者的需要,逐渐被患者接受,是妇科手术的发展趋势。这种全新的手术模式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但是就像我们说的那样,机遇与挑战并存。

子宫肌瘤通常在中年女性中较为常见,但最近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这就对子宫肌瘤剔除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腹腔镜手术凭借其在创伤、美观、后遗症和恢复方面的优势能更好的满足年轻患者的需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1手术介绍与选择

1.1手术方式的选择

子宫肌瘤主要分为三类,我们可以根据其在子宫上的位置将其进行分类,分别是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以及粘膜下肌瘤。并非所有的子宫肌瘤都适合腹腔镜的手术方式,其中的肌壁间肌瘤随着成长有可能最后成为壁间外突型(浆膜下)或壁间内突型(粘膜下)子宫肌瘤,利用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治疗这两种子宫肌瘤。

1.2术前评估:

对患者手术前应进行术前评估,综合子宫肌瘤的位置,数目,大小以及肌瘤对子宫腔的影响等多种因素来评估是否适合腹腔镜的手术形式,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

主要通过临床以及影像学两种方式进行术前诊断。患者症状可以作为前期诊断的基本依据,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有月经过多、不孕、盆腔肿块、盆腔疼痛和反复流产。也可利用双合诊初步了解子宫肌瘤的基本情况。影像学诊断是术前评估的重要依据,可以利用阴道超声波进行进一步精确确定肌瘤的位置、大小以数量。确定子宫肌瘤的具体情况对手术的选择以及手术方案有决定作用。由于核磁共振对于患者花费较大且应用有限,没有必要当作常规方式经常使用。

1.3手术指征

对于是否选择腹腔镜的手术方式要谨慎选择,现阶段腹腔镜手术有“无触觉”的缺点。如果肌瘤较小没有造成子宫表面变形,那么很难进行精确定位,该种情况适合传统开腹的子宫肌瘤剔出术。子宫肌瘤剔出还须对患者的年龄、身体情况以及生育情况进行综合考虑。综合考虑,腹腔镜手术指征主要有以下几点:症状明显比如月经过多、疼痛,肌瘤所致的压迫症状,肌瘤导致的不孕和习惯性流产,直径大于4厘米的单发子宫肌瘤,3-4个位于子宫表面的多发子宫肌瘤和阔韧带内肌瘤。不适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出术的情况有:子宫肌瘤较小且无明显症状,位置较深或者较大的子宫肌瘤,子宫颈肌瘤和粘膜下肌瘤。

1.4手术注意事项

经过多年实践,总结经验手术中有几点应格外注意:切口的形状和位置首要考虑增大手术空间以及手术视野,不必过于重视切口外形,利于手术;根据肌瘤位置的具体情况设置举宫器,首要考虑加大切口的暴露。

1.5并发症及处理

对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小的子宫肌瘤通常没有并发症。如果是位于肌壁深部的大肌瘤,在手术时可能穿破子宫,手术后可能出现阴道出血,为收缩子宫来达到止血的目的,通常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催产素。假如没有很好地缝合伤口可能导致切口深部出血自宫腔排出,这时应再次进行对伤口的缝合或者将子宫切除。手术后再妊娠时可能引起子宫破裂,现阶段发生率尚不清楚,起因于手术中的综合情况和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分娩时最好采用剖腹产避免子宫破裂。

2手术步骤

确认患者符合手术要求和完善手术方案后进行手术,手术中患者需要全麻的状态,一般情况下采用头低足高的体位,手术全程都应心电监控以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然后设置举宫器,通常经阴道放置,举宫器的成功设置可大大减少手术时间,便于手术的进行;接下来应对患者进行穿刺以形成二氧化碳人工气腹,采用常规气腹针进行穿刺,人工气腹压力应设置在12~14mm Hg。穿刺点的选择十分重要,在患者腹部选择四个位置作为穿刺点,第一点选择在患者脐环正上方,在该位置放置镜(10cm);第二点选择在患者的右下腹麦氏点,在改点放置助手钳(5cm);第三点选择在患者左下腹,对称于第二点位置上方2cm;在该点放置操作钳(10cm),放入的同时要密切注意以防破坏腹壁血管;第四点选择在耻骨联合上4~5cm左旁开3~4cm,在该点放置辅助操作钳(5cm)。

利用腹腔镜采集的影像确认浆膜下肌瘤是否带蒂,如果带蒂就需要将其切除,首先需要扎紧蒂部,可以在瘤蒂根部放置一套扎线圈,用钳固定住肌瘤,然后运用电切切除,如果切除后残端有出血的症状,应利用电凝或缝扎来进行止血;如果经影像确认是无蒂浆膜下肌瘤或者肌壁间肌瘤,利用单极电钩将浆膜层切开,找到肌瘤的正中位置然后以纵行的方式切开,钝性分离直至完全取出肌瘤,去除多余的组织,然后进行缝合,通常用1号微乔线八字缝合式,外层肌层及浆膜层采用连续间断锁边缝合方式;缝合时要密切注意输尿管及宫旁大血管以防破坏, 用子宫粉碎器旋切取出剥除的肌瘤。最后对盆腔进行冲洗,排出人工气腹中的气体,整理手术中使用的器械,取出套管针,将穿刺孔关闭,手术至此结束。

3结论

3.1腹腔镜手术的利弊

腹腔镜手术优势明显,相对于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视野更加清晰,由于是微创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并且痛苦较小。同样腹腔镜手术也有一些问题及局限性,该手术需要内窥镜特殊器材及设备,医生要熟练掌握内窥镜下的操作,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患者花费较大,手术中“无触觉”。

3.2腹腔镜手术的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医学的进一步结合,手术中的器械和技术都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及推广。以微创伤和低干扰为目的,一些改进的腹腔镜新技术已经出现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各式新型精密器械的出现也可以使医生的手工技术得到完美展现。随着机械手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腹腔镜下运用机械手也将成为现实,最低限度减少人为因素。运用手镜联合操作可以克服传统腹腔镜手术的“无触觉”的缺点,既在使用腹腔镜时同时将手指从切口进入,手指与器械紧密合作克服传统缺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诊断、手术及示范都将得到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前景广阔。

作为微创外科,凭借其独有优势,越来越受到患者及医生的欢迎。腹腔镜手术得到迅猛发展,但它不能取代传统手术的地位。它们之间相辅相成,不能只用一种手术方式治疗所有的疾病,作为医生应熟练运用多种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

[1]崔恒,王秋生主译.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第2版).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5.

[2]游哲辉.林蔚,陈渝,等.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7):761-763.

[3]刘春娜.腹腔镜与剖腹子宫肌瘤挖除术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2):4-5.

[4]王天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58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1):114-115.

[5]冷金花,郎景和,刘珠凤etal.用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分析.现代妇产科进展,2000,9(6):408~411.

[6]王海燕.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72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2096.

[7]陈蔚瑜,李光仪,陈云卿.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的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1(3):148..

[8]高金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83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下半月刊,2010,(7):92-93

[9]毛翠玉,毛春艳,毛丽松.6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5):58.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3

关键词: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开腹手术

近年来, 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腹腔镜手术已应用于多个领域, 它较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1]。本文观察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58例, 全部来自2012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 均为良性病变, 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腹腔镜组) 31例, 年龄24~46岁, 平均年龄 (54.15±6.52) 岁;肌瘤位置:浆膜下13例, 肌壁间18例;肌瘤直径:>5cm者17例, 3~5cm者14例;单发肌瘤15例, 多发肌瘤16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开腹组) 27例, 年龄23~47岁, 平均年龄 (54.25±6.57) 岁;肌瘤位置:浆膜下11例, 肌壁间16例;肌瘤直径:>5cm者14例, 3~5cm者13例;单发肌瘤13例, 多发肌瘤14例。本组均排除伴有恶性肿瘤患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手术方法

腹腔镜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患者取头低脚高膀胱截石位, 在脐下缘气腹针穿刺进腹, 建立CO2气腹, 压力控制在13~15mmHg (1mmHg=0.133kPa) 。分别在左右下腹部穿刺, 置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 腹腔镜下探查腹腔内部情况, 找出肌瘤位置, 并给予相应手术方法, 对于带蒂浆膜下子宫肌瘤, 将肌瘤蒂部电凝, 然后切除肌瘤, 若肌瘤蒂较细, 可直接电凝止血, 若肌瘤蒂较粗, 将创面8字缝合止血;对无蒂浆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 用电凝钩切开肌瘤表面假包膜, 切开长度为肌瘤的3/4左右, 将肌瘤提起, 沿着假包膜分离肌瘤, 若创面有活动性出血, 给予电凝止血, 8字缝合包膜壁。较大肌瘤粉碎后取出, 较小肌瘤直接取出。开腹组: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在下腹部正中线做纵向切开, 暴露子宫后行肌瘤剔除术, 肌瘤切除后缝合创面, 残腔止血采用8字缝合, 清理盆腔, 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手术切口。两组患者术后均常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时间及计量资料均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及恢复情况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 (P<0.05) 。见表1。

2.2 手术并发症情况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肩部酸痛, 未给予特殊处理, 后自行消失;开腹组术后出现切口延期愈合2例, 均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 发生率约为20%[2]。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外科手术仍是主要手段, 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虽可达到去除病灶的目的, 但创伤较大、住院时间较长, 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随着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本文结果显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闫莉等[3]研究结果显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 而本文中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可能与术者手术技巧及熟练程度有关。手术并发症一直是诸多外科医师关注的重点课题, 从理论上讲, 腹腔镜手术由于创伤较小, 对周围组织损伤较轻, 并发症发生率应少于开腹手术, 而本文中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 (1) 研究病例较少, 患者存在个体差异; (2) 本院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技术已相当成熟, 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了早期预防, 从而使开腹组手术并发症相对较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虽有诸多优点, 但在手术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4], 对子宫肌瘤较大、数目较多及特殊肌瘤位置患者, 应该尽量给予开腹手术治疗, 以免延误病情。

综上所述,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且可与开腹手术达到同样的治疗目的,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芳, 曹云桂, 施永鹏, 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1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 (20) :3385-3387.

[2]朱军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对比分析[J].临床医学, 2013, 33 (9) :101-102.

[3]闫莉, 苏红, 荣风年.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2, 12 (8) :704-706.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观察 篇4

资料与方法

2008~2010年收治因子宫肌瘤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98例。年龄26~46岁,平均41.5岁。选既往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组80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肝肾功等均无异常,并排除宫颈、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经妇科检查及超声明确诊断为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两组在年龄、、体重、既往手术史、术前贫血、肌瘤个数、部位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有手术均有同一组医师操作。见表1。麻醉及手术方法:腔镜组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开腹组选用腰硬联麻。常规检查。术前阴道灌洗,同时肠道准备。手术方法:开腹组选常规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操作[1]。腹腔镜组取头低足高膀胱截石位,腹部常规四点穿刺孔,置入镜体及操作器械。镜下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12U,垂直子宫纵轴切开瘤体包膜,主刀及助手协同剔除肌瘤。1号可吸收性连续缝合,根据瘤腔深浅选择单层或双层缝合。剔除瘤体用电动旋切器粉碎后取出[2]。

评估标准:①术中出血:吸引器吸出液-冲洗液量+浸透纱布块个数×纱布浸透前后重量差(g),按血液比重1.05g换算为1ml;②手术时间:按麻醉单记录;③术后病率:术后24小时连续2次间隔4小时体温>38℃;④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⑤术后镇痛:术后使用镇痛泵或注射止痛药;⑥术后住院時间;⑦住院费用。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采用两样本均数(X±S),比较t检验,术后病率采用两样本率的比较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手术成功率:本观察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均按计划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均无脏器损伤发生,无肠粘连、肠梗阻和术后血栓性静脉炎发生。

两组术中术后情况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费用腔镜组大于开腹组(P<0.05),见表2。

术后随访结果:本研究对腔镜组患者术后随访观察2年,均无月经紊乱,未发现盆腔炎及血肿形成。其中3例术前未育患者,术后1年受孕,孕38周后择期剖宫产分娩正常足月儿。无孕晚期子宫破裂发生。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子宫肌瘤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长期受雌激素刺激有关。偶见于初潮后妇女,多见于中年妇女,绝经后肌瘤多停止生长并逐渐萎缩;肌瘤多并发子宫内膜增生;卵巢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妊娠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肌瘤多迅速增大;外源性雌激素可加速肌瘤生长。

腹腔镜临床效果评估:腹腔镜手术大大改变了开腹手术的弊端,伤口长,术后疼痛重,住院时间长等缺点。具有腹壁切口小、美观、创伤小的优点,同时可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对腹腔干扰小[3]。疼痛轻,下床活动早排气早,腹腔粘连少,住院时间短。本组患者98例均腹腔镜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时间、手术费用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术后镇痛、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有明显差异(P<0.05)。

对于腹腔镜剔除肌瘤术后发生子宫切开愈合不良、窦道形成、孕晚期子宫破裂,疤痕部妊娠的发生及子宫腺肌症的发生,因观察病例有限,术后观察时间尚短,尚无明确结论。

总之,腹腔镜手术创伤小,疼痛轻,切口美观,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盆腔粘连少,可很大程度保留了输卵管的正常功能,对年轻爱美及需保留生育功能的女性是一种福音,是一种值得采用推广的手术方式,是临床可选择的术式。。但同时腹腔镜对人员、器械、费用要求较高,故认为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应根据当地的医疗设备条件,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及患者的个人意愿,选择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方式,既达到医疗的完美,又满足患者的意愿。

参考文献

1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8-210.

2 林金芳,冯缵冲,丁爱花,主编.实用妇科内镜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9.

3 张庆霞,朱兰,刘珠凤,等.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例临床结局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78-281.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例资料。入选标准: (1) 符合子宫肌瘤的诊断标准, 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 (2) 均符合手术指征; (3) 术前均未进行激素类药物治疗; (4) 术中未发现合并卵巢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5) 排除宫颈癌; (6) 患者知情同意。年龄24~50岁, 体重45~75kg;单发肌瘤57例 (54.8%) , 多发肌瘤47例 (45.2%) 。其中52例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设为开腹组) , 52例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设为腹腔镜组)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大体一致。

1.2 方法

开腹组:严格按照《妇产科手术学》[1]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进行操作。腹腔镜组:患者常规置举宫器, 气腹穿刺, 取脐孔及麦氏点、反麦氏点为手术操作路径, 实施肌瘤绞碎取出肌瘤, 用电凝钩打开肌瘤包膜, 抓钳与电凝钩联合取出子宫肌瘤, 冲洗腹腔, 排出二氧化碳气体, 取出腹腔镜器械, 缝合穿刺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 以及手术前后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包括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动脉峰值流速、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比值) 和免疫状态 (包括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指标) 。

1.4 统计处理

将数据录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进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期及术后情况比较

与开腹组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 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短,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腹腔镜组:所有穿刺口均无感染, 切口甲级愈合;开腹组:出现术后并发症2例 (3.8%) , 其中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各1例, 经换药、理疗及抗感染治疗后愈合。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5 1, P>0.0 5) 。

注:1为两组术前比较, 2、3为两组术后30d、90d比较

注:1为两组术前比较, 2、3为两组术后30d、90d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卵巢血流动力学比较

两组术前卵巢血流动力学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0d、90d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动脉峰值流速、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比值均高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两组术前免疫功能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0d、90d的CD3+、CD4+、Ig A、Ig M和Ig G均明显高于开腹组, CD8+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3。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一种与育龄期妇女卵巢分泌激素功能旺盛密切相关的疾病, 多数患者可有明显症状, 不同症状与子宫肌瘤大小和位置有关。子宫肌瘤的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情况、全身状况、合并症等多个因素, 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于子宫增大超过孕10周、疑有恶变、宫颈肌瘤、阔韧带肌瘤及症状严重合并贫血的患者应及早采取手术治疗, 但手术是一种创伤性的治疗方法, 如术中操作不够细致, 对子宫动静脉及宫旁组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2]。子宫肌瘤剔除术适用于年轻未生育及对保留完整子宫具有强烈愿望的妇女, 其对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影响最小, 对术后患者的身心健康恢复有重要意义。

子宫肌瘤剔除术包括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后者是传统的手术方法, 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对瘤腔关闭更彻底, 无特殊禁忌证, 且不受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的限制, 对于粘连范围大、怀疑有恶变及术中出现输尿管、肠管等副损伤可能性较大的患者, 开腹手术优势更明显, 易被临床推广应用, 但也存在腹部切口长、瘢痕美观差、创伤大、对腹腔干扰多、术后疼痛严重、身体恢复慢等缺点。随着微创外科的深入发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对腹腔干扰少, 不易损伤邻近脏器, 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 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速度快等优点, 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对机体的影响, 对女性内分泌的影响较小, 但其临床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如肌瘤位置较深 (瘤体子宫腔内生长, 有30%突出于宫腔内) 、数目较多 (>5个) 、体积较大 (直径>10cm) 的肌瘤不适用该术式。

本文结果显示,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组, 这与医师的手术技巧及手术器械配置有关, 但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0天、90天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动脉峰值流速、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比值均高于开腹组, CD3+、CD4+、Ig A、Ig M和Ig G均明显高于开腹组, CD8+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文献[3,4]研究相符。总之,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和免疫状态的影响小于开腹手术,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腹壁瘢痕小的特点, 是一种较理想的子宫肌瘤剔除术。

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及两种术式对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和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104例行腹腔镜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病例资料, 其中52例患者实施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设为开腹组) , 52例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设为腹腔镜组) ,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 以及手术前后患者卵巢间质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动脉峰值流速、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 和免疫状态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指标) 。结果 与开腹组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 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短,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30、90天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动脉峰值流速、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比值均高于开腹组, CD3+、CD4+、Ig A、Ig M和Ig G均明显高于开腹组, CD8+明显低于开腹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和免疫状态的影响小于开腹手术, 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腹壁瘢痕小的特点, 是一种较理想的子宫肌瘤剔除术。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卵巢血流动力学,免疫状态

参考文献

[1]刘兴民.妇产科手术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060.

[2]郭岩松, 夏恩兰, 马宁, 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全切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 (33) :6546.

[3]潘颖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24) :24.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6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 其发生率可达20%~30%[1]。腹腔镜手术目前已经成为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一种新的手术模式, 与开腹手术相比, 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微创等优点[2]。本组对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剔除术, 并与同期开腹手术作对比研究, 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2013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 腹腔镜组68例, 开腹组52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体重指数、盆腔手术史、孕次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

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开腹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住院费用等。

1.4 随访

两组患者均术后门诊定期复查及随访, 术后1~3个月复查, 并进行2年随访, 主要为术后盆腔粘连、妊娠及复发等。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术后情况

腹腔镜组1例因手术困难转开腹手术, 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开腹术组2例出现切口愈合不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 术后随访情况

术后随访2年, 所有患者3个月内月经均正常, 子宫组织恢复较好, 无子宫穿孔病例出现。盆腔粘连腹腔镜组2例 (2.9%) , 开腹组5例 (9.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复发率腹腔镜组2例 (2.9%) , 开腹组2例 (3.8%)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妊娠率腹腔镜组4例 (5.9%) , 开腹组3例 (5.8%) ,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于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小、出血少、对腹腔干扰小以及恢复快的优点, 并且可有效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3], 因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备受患者欢迎。本组研究资料显示腹腔镜组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 并且研究发现腹腔镜组对于减少术后盆腔粘连也具有明显优势, 与文献[2, 4]报道相似。但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目前并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方式, 其术式具有一定的适应证, 并且操作者需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张庆霞等[5]研究认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指征为: (1) 浆膜下或阔韧带子的宫肌瘤。 (2) ≤3个并且≤6 cm的肌壁间子宫肌瘤。 (3) 直径在7~10 cm的单发肌壁间子宫肌瘤。因此笔者认为其适应证应根据肌瘤的大小、位置、类型、有无合并症等因素以及术者的手术操作技巧。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难点笔者认为主要是术中止血、残腔缝合和瘤体取出。为减少术中出血, 进行了很多方法研究, 如术中应用缩宫素或垂体后叶素进行肌壁间注射, 可使子宫收缩而减少术中出血, 其他如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线圈套扎法等[6], 而效果不一。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横向切开子宫肌层可有效减少出血和术后粘连, 因为根据子宫的弓状动脉与螺旋动脉的走行为横向。同时切开子宫的深度应尽量达到肌瘤内。 (2) 术中应准确地识别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间的界限, 可选择性应用电凝供应肌瘤的小血管。 (3) 剔除每个肌瘤后, 应立即缝合切口。 (4) 根据术中情况, 必要时可临时性放置的肽夹以夹闭子宫动脉可减少出血。

目前有研究认为子宫肌瘤不孕患者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后, 受孕率可达到16.0%~53.1%[7], 而本次研究发现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妊娠率并无差别, 可能与本次研究的病例数量或随访时间有关, 可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目前仍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术式, 但随着手术技巧的不断进步与器械的应用发展, 可变得越来越可行和安全, 手术适应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丰有吉, 沈铿.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22-325.

[2]白文佩, 穆兰芳, 周应芳, 等.腹腔镜下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J].中国内镜杂志, 2007, 13 (9) :903-905.

[3]张治宁, 刘育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3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 2008, 30 (11) :1017-1018.

[4]边爱平, 赵倩, 周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1) :65-66.

[5]张庆霞, 朱兰, 刘珠凤, 等.开腹与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结局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 24 (4) :278-281.

[6]成九梅, 刘芸, 段华, 等.线圈套扎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5) :376-377.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8~49岁, 平均 (34.21±1.41) 岁;肌瘤个数1~3个;肌瘤直径2.1~7.1 cm;肌璧间肌瘤22例, 浆膜下肌瘤32例, 阔韧带肌瘤8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9~47岁, 平均 (35.44±1.54) 岁;肌瘤个数1~3个;肌瘤直径2.7~8.2 cm;肌壁间肌瘤20例, 浆膜下肌瘤27例, 阔韧带肌瘤1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宫腔镜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排除宫颈恶性病变情况, 行B超子宫双附件检查, 了解肌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 头低臀高。常规消毒、铺巾、导尿。放置举宫器。常规气腹穿刺, 气腹压力15 mm Hg, 用直径10 mmtrocar穿刺腹腔, 置入腹腔镜观察。于两侧下腹穿刺, 分别放入10 mm和5 mmtrocar, 通过探查观察子宫肌瘤的具体情况, 包括肌瘤大小、位置、性质与数量等。于子宫肌瘤突出最明显处用单极钩切开子宫肌层至肌瘤表面, 钝性及锐性剥除肌瘤后创面电凝止血, 2~0可吸收线镜下连续缝合, 关闭残腔。若剥离面穿透子宫内膜, 先间断缝合子宫内膜再连续缝合子宫肌层和浆膜层, 较小的肌瘤直接用抓钳从操作孔取出, 较大的肌瘤用粉碎器取出, 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盆腔, 送病理检查。对照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肌瘤剔除术, 按照经腹肌瘤剔除术操作要求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术后情况比较

腹腔镜组下床时间早、肛门排气快、住院天数与开腹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 (P<0.05) , 即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组, 见表1。

2.3 术后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出现切口1例感染, 发生肠粘连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肠粘连发生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3.1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优势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能维持子宫生理功能, 保持盆底解剖结构的完整性, 是要求保留子宫及保留生育功能的子宫肌瘤患者的首选术式[3]。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腹腔干扰大、术后恢复慢, 同时腹部切口瘢痕影响美观。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住院时间短、切口小、术后恢复快。

3.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适应症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主要针对浆膜下或肌壁间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一般不适用腹腔镜治疗[4]。单发或多发子宫浆膜下肌瘤肌瘤, 单发子宫肌瘤大小最好在4~8 cm之间为宜, 最大不可超过直径>10c m, 带蒂肌瘤最为适宜。对于多发子宫肌瘤患者, 其肌瘤个数应≤4个, 而且肌瘤位置最好在子宫表面或者肌层。作为手术医生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 要根据肌瘤大小、位置、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采取何种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3.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手术技巧

在术前要对患者进行较为细致的检查, 摸清患者子宫肌瘤位置、大小, 避免遗漏。同时把握好手术时间[5]。如果出现出血, 笔者认为应根据子宫肌瘤与子宫肌层的解剖关系, 可以先电凝后切断, 然后沿着瘤体边凝边剥边切, 这样可有效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

综上所述,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恢复快、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安全性能高, 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妇产科治疗的12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指标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关键词:腹腔镜下,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参考文献

[1]李光仪, 陈露诗, 黄浩.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1163例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2, 18 (3) :184-184.

[2]范颖, 李斌, 沙立春.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7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6, 6 (4) :252-252.

[3]张庆华.151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8) :2540-2540.

[4]史天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278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2, 5 (10) :103l-1034.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门诊及住院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最小24岁, 最大43岁, 平均年龄 (34.6±4.7) 岁, 肌瘤<3个的患者共50例, ≥3个的患者共34例。肌瘤的大小:<5cm3个的患者48例, ≥53cm3个的患者36例、经超声检测显示:肌瘤的部位:肌壁间肌瘤44例, 姜末下40例。肌瘤的直径平均 (3.6±2.7) cm。8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 2组患者的年龄、肌瘤情况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A组:患者取仰卧位, 采取硬膜外麻醉, 常规建立CO2人工气腹。三孔法导入器械。在肌瘤突出最明显部位, 用单极电凝切开瘤体表面的瘤层及包膜, 钝性剥离瘤体, 浆膜下肌瘤套扎, 其它部位缝合, 瘤体分离后用电动旋切刀粉碎肌瘤并取出。术中注意不留死腔, 术毕创面涂防粘剂, 检查止血情况。B组: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进行, 下腹横或纵切口约6~8cm, 提出子宫, 于瘤体处作纵形或梭形切口, 剔除手触质软、肉眼无异位病灶处, 且尽可能不穿透内膜。如果有穿透, 用0/3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再用0/1可吸收线间断缝合浆肌层以封闭腔隙, 整形缝合子宫, 有盆腔异位症给予剥除及烧灼。比较2组的手术疗效, 包括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数据处理均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见表1。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相比较, 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的常见病, 发生率20%~30%[2], 也有报道50%[3]。目前, 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和手术治疗2种方法, 但药物治疗只能在短期内缓解症状, 难以达到根治的效果。而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临床上一般取决于患者症状、肌瘤的生长速度以及患者的生育要求。且临床上手术治疗一般为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近年来, 随着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和普及, 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已逐渐成为患者手术治疗的首选。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大, 术后恢复相对较慢, 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受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同时亦可保留子宫, 维持正常月经和生育功能, 已成为一种保留器官的理想术式[4]。

本文观察显示, 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观察指标相比较, 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以上说明,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优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207~212.

[2]邵丽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J].亚太传统医药, 2008, 4 (11) :95~96.

[3]傅彩虹.各种类型子宫肌瘤腹腔镜剔除术30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 (12) :2913~2914.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9

方法:分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子宫动脉栓塞组40例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40例。

结果: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理想,无明显差异。

结论: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显,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剔除术子宫肌瘤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98-02

子宫肌瘤是目前女性常见生殖系统肿瘤,其发生率明显增高,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2]。子宫肌瘤来源于子宫平滑肌,大多发生于30岁-50岁的妇女患者,其治疗往往以手术治疗为主[3,4]。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成为治疗子宫肌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点议题。现将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妇产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年龄28岁-51岁,9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经过B超诊断和临床诊断确诊。子宫肌瘤类型:单发子宫浆膜下肌瘤46例,子宫浆膜下合并肌壁间肌瘤22例。子宫肌瘤直径大小(3.3-12.0)cm。单发性44例,多发性16例,子宫肌瘤患者腹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压迫症状,其中不孕不育7例,痛经37例,不痛经16例。首先术前B超除外粘膜下肌瘤,行宫颈防癌检查,如果子宫内膜较厚,应行诊刮+病理检查除外子宫内膜病变。子宫肌瘤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子宫动脉栓塞组40例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40例,两组子宫肌瘤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方法。子宫动脉栓塞组:通过Seldinger技术进行插管,经过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选择5F导管向左右髂总动脉分叉部插入,选择性的放置双侧髂内动脉造影,然后再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注意观察子宫动脉的供血血管,观察肿瘤周围形成的血管网,实质期造影剂聚集进行了肿瘤染色,对子宫肌瘤的大小和形态进行勾画,导管插入到子宫动脉内约为4.0-5.0cm,缓慢的注入1-3mm的明了海绵颗粒,当肿瘤染色消失为止。

子宫肌瘤剔除术组:一般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d进行辅助检查和手术。气管插管,硬膜外麻醉,膀胱截石位,根据肌瘤位置进行相应的操作,如果位于子宫前壁将子宫膀胱腹膜切开反折,通过手指对肌瘤结节钳夹子宫壁,将肌瘤剔除,如果子宫肌瘤在子宫后壁,将子宫直肠腹膜切开后反折,将子宫肌瘤剔除。对于体积较大的子宫肌瘤,将前后穹窿切开,将子宫外翻,观察肌瘤,对子宫肌壁进行纵行切开,将肌瘤剔除,进行缝合,关闭瘤腔。

1.3观察指标。观察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情况。

1.4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建立数据库,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情况(如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其发生率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5,6]。子宫肌瘤往往来源于子宫平滑肌组织,发生于30岁-50岁女性患者,临床发生率30%左右,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是十分明显,或者子宫肌瘤体积相对较小[7,8]。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机理是栓塞子宫动脉促进肌瘤因缺血发生坏死,进而促进肌瘤被吸收或者坏死之后排除体外。肌瘤分裂细胞分裂相较为活跃,对于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栓赛后容易发生变性坏死。同时盆腔的侧枝循环丰富,子宫血管网密集,即便是对子宫动脉栓塞,还有卵巢動脉、阴道动脉、髂腰动脉、骶部动脉等,不会引起子宫发生坏死。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直接将肌瘤剔除,缩小子宫体积,缓解肌瘤的压迫症状。笔者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子宫动脉栓塞组40例和子宫肌瘤剔除术组40例,结果表明,两组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较理想,无明显差异。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明显,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瑛,张英,汤桂英,等.3种途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9):2488-2490

[2]卢玉平.子宫肌瘤剜除术65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2):3975-3976

[3]广会娟,付婷,常小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00例临床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10):1425

[4]高原,纪刚.腹腔镜与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疗效比较[J].贵州医药,2009,33(7):620-621

[5]胡超峰,王海娜,蒋优芬,等.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的临床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9(10):887-888

[6]陈玉芳,常爱红,静莲.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8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7):106-107

[7]张晶.子宫肌瘤经阴道剔除术20床分析[J].临床医学,2009,29(11):63-64

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 年龄25~45岁, 平均年龄 (33.6±3.5) 岁, 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彩超检查示子宫肌瘤, 直径4.8~8.6cm, 平均 (6.5±1.6) cm。肌瘤数目≤3个, 19例有腹部手术史, 心肺功能无异常, 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的年龄、子宫肌瘤大小、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腹腔镜组30例患者行全麻, 麻醉成功后取膀胱截石位, 消毒腹部、会阴、阴道后铺无菌巾, 放置举宫器和导尿管。以12~14mmHg压力形成气腹后在腹部打3~4孔以便操作, 探查子宫位置、肌瘤大小、色泽、部位及盆腔和附件情况, 调整患者为头低脚高位。用8号或9号长针在耻骨联合上缘正中进针, 穿透腹壁后刺入子宫肌层, 回抽无血后注入垂体后叶素6U, 见子宫收缩浆膜变白, 根据术前彩超提示及术中探查在子宫隆起最高部位用单极电凝切开子宫肌层, 沿肌瘤假包膜钝性剥离肌瘤, 再用大抓钳钳夹住瘤核并牵位及旋转, 在蒂部用单极电凝切断, 微荞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层。用肌瘤粉碎器将肌瘤粉碎逐一取出肌瘤。并送检。术后旋转盆腔引流管。

1.2.2 开腹组30例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 麻醉成功后取平卧位, 取下腹部正中切口约7cm, 逐层打开腹腔, 探查子宫位置、肌瘤大小、数目、部位及盆腔和附件情况, 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微荞线连续缝合子宫肌层, 将剔除物送检。术后放置盆腔引流管。

1.3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两组计数资料或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其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可见, 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 (96.6±36.7) min、 (95.6±23.8) m L、 (21.3±2.6) h、 (4.2±0.7) d, 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 (87.7±30.5) min、 (120.8±36.4) m L、 (42.6±6.9) h、 (5.8±1.2) 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腹腔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更长, 这与手术熟练度有关。两组术后盆腔引流量分别为 (154.8±38.7) m L与 (145.3±29.6) m 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子宫肌瘤常见于30~50岁女性, 是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 据报道,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高达50%[1]。大多数患者因月经量增多、不孕、下腹部疼痛、压迫症状或行体检时发现, 有许多女性在发现子宫肌瘤时年龄较轻或拒绝行全子宫切除术, 多选择剔除术以保留生育功能, 腹腔镜也因其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粘连少、对盆腔解剖结构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等特有的优点被患者所接受。特别是对于还未生育的女性患者因腹腔镜手术的盆腔感染及盆腔粘连机率小, 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盆腔内环境被干扰, 对患者术后的妊娠影响小, 而具有传统的开腹手术不可替代的优越性[2]。

有临床表现的子宫肌瘤患者在没有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前提下都可选择腹腔镜手术, 但腹腔镜手术亦有其缺点, 目前位于特殊部位的肌瘤如子宫颈、接近黏膜、阔韧带肌瘤、肌瘤数目≥5个, 或肌瘤直径≥10cm不宜行腹腔镜手术, 而应开腹手术[3]。并且开腹手术是由术者通过手指触摸, 可以更好得发现子宫小肌瘤, 所以对于部位特殊、多发性肌瘤及肌瘤直径过大的患者仍应首选开腹手术。

参考文献

[1]刘金霞, 陈茵.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 :35-36.

[2]姜丽, 祝亚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优势及争议[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 19 (3) :221-223.

上一篇:装配生产线设计与实践下一篇:狂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