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2024-07-14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共12篇)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1

作为一名教师, 每天都要面对学生。教师应尽职尽责地去培养和教育学生, 不能单纯地为了应试、升学就只照顾优等生, 而放弃后进生。在我们努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这种方法是绝对不可取的。相反,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不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 更是班主任及我们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不容忽视。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赞扬, 尤其是老师的夸奖更令他们感到欣喜和满足。后进生的这种心态表现得既强烈又隐蔽, 这是由于他们的缺点、弱点比其他学生多, 经常受到别人的冷落和嫌弃而产生的自卑心理造成的。学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培养和教育的对象, 故我们有责任去转化与改变每一个后进生, 而不能抛弃他们, 让他们放任自流。要转化、改变后进生, 首先就要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其心理特点, 进而从根本上去转化他们、改变他们。

后进生大体上可分为三类:学习成绩差、道德品质差和双差生。

一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学习成绩差的后进生表现出的特点有:思考问题比较迟钝、反应慢、思维缺乏条理性、记忆力差等, 尤其是他们的思路在学习中常常断线, 致使其学习不专心, 精力不能集中, 学习成绩逐渐下降。而研究成果表明, 除极个别智力发展超常的学生外, 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大体相近, 导致其学习差的主要心理原因就是厌学。那么, 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从而导致他们厌学的。

1.学生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学习而产生厌学心理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 成人再学习的势头方兴未艾, 教师的继续教育其势正健, 但学生的厌学风却与日俱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比较一下成人学习与学生学习的不同, 可以探知其原因。

成人一般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的, 缺什么学什么, 而学生却无法凭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 必须在规定的地点学习规定的东西。这种情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选择机会过少是校园里许多后进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对学生学习时面对的“学什么”“如何学”“谁来教”“何时学”等一些问题做简要分析。

“学什么”, 这是国家教委的统一规定, 不能随意变动, 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 不妨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条件, 通过设置选修课、组织兴趣小组等方式, 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何学”, 这是可以大做文章的, 要研究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 教会学生主动地学习, 使教与学双方都能在40 分钟的课堂上所收获。

“谁来教”, 看起来这个问题好解决, 选择好教师来教就是了, 事实却不那么简单。教师的素质再高, 学生也未必喜欢每一个教师, 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未必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喜欢, 这就需要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重视教师素养的提高, 树立起教师的威信, 使教师受到学生拥戴和喜爱。

“何时学”, 这个问题牵扯到课时安排, 是不容变动的。但在进行课时安排时, 还是可以通过课程安排的科学性来适应学生在各学段的心理特点。

2.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省方面的欠缺导致厌学

课堂教学中枯燥无味、被动的学习活动居多, 学生主要听教师讲解、做简单的回答, 只要求得正确答案、博得教师或家长的首肯就心满意足了。所有这些要素交织在一起, 导致学生养成了不求自我确认的习惯。这样是不能唤起学生持续性的兴趣的。

因此, 最重要的一点是, 学生对学习内容要有强烈的自我参与的意识, 以及不确认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决不罢休的心态。为此, 使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展开能动的活动是有效的措施。另外, 通过这种自我确认, 可以使学生了解自身在进行怎样一种信息处理, 这就是“反省认知”。学生的学习也是一种反省认知, 是一种信息处理的过程, 可以说, 是否拥有反省认知是决定学生是否有学习兴趣的关键。

3.消沉情绪导致学生厌学

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差, 学习态度恶劣, 而且往往被家长和教师弃之不顾。这些学业严重不良的学生身上显示出不同于正常状态的心理, 正是它加速着学生厌学的进程。这种独特的心理状态就包含消沉情绪。

教师要深入分析这些学生的特点, 采取各种措施, 帮助他们学会思考。要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传授其学习方法, 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智力水平的题目去学习。教师还要经常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 促使他们在智力上得到提高。对待这类学生, 切忌使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以致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使他们内心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从而自暴自弃。相反, 要善于挖掘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进取心, 循循善诱、耐心教诲, 激发他们战胜困难的意志和不怕挫折的精神。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们, 坚信他们是可塑的,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千方百计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在一个人成功之路上的重要作用。对于这类学生来说, 学习知识可谓是一种压力、负担, 而把这种压力、负担变为动力,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是这类学生转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所以, 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想方设法让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从老师“让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绩稳步提高。

二道德品质差的学生

道德品质差的学生是指那些道德品质方面存在各种问题的学生。他们当中有的是道德意识较差, 有的是道德情感薄弱、缺乏自制力、不守纪律、不讲礼貌、不爱学习等。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都已经形成了坏习惯。对待这类学生, 首先不能孤立他们, 教育者要深入了解、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 主动去亲近他们, 教师应该放下架子, 同学生交朋友、谈思想, 倾听他们的心声、他们的理想以及他们的挫折与失败, 给他们以安慰、关心, 摸清楚他们心理活动的规律, 真正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用真诚的语言和行动去感化他们、用赞许的目光去肯定他们, 在学习生活中关怀他们、鼓励他们, 给他们温暖。同时, 让同学去帮助他们, 与他们平等相处, 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我的存在价值, 从而激发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和信念。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 给他们精神食粮。为他们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良好外部环境, 利用全班同学的力量去带动和激励他们, 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需要注意的是, 教师对这类学生不能总是训斥、嘲讽, 对他们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不分清是性格原因还是其他原因就一律扣上品德不好的帽子, 这样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严重伤害, 打消他们本来就处于萌芽状态的上进心。另外, 在转化他们思想品质的同时, 还要不断督促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从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体会到快乐, 真正实现品德和学习上的双丰收。

三双差生

双差生是指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都较差的学生。他们要么介于上述两种学生之间, 要么二者兼而有之。对待这类学生, 要采取综合方法, 做到既提高学习成绩, 又改善道德品质。教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一下子过高, 应该给他们时间和空间。同时, 在教育过程中, 切忌把他们看成眼中钉, 认为他们不可救药。相反, 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望和自信心, 使他们不再自卑, 不再把自己当作弱者, 而是积极地去竞争、进取。另外, 教师要在培养和教育过程中仔细观察, 努力挖掘和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 适时适地地表扬他们, 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以促使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化。

根据对以上几种后进生的思想、心理素质和日常行为等情况的分析, 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 寄予合理的期望, 使他们在重塑自我时有目的、有方向。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 要帮助他们树立并坚定信心。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 一定不能姑息迁就, 该批评的批评, 但批评时注意讲究艺术, 要让他们在批评中能体会到你对他是善意的帮助、语重心长的教诲。另外, 批评时还要注意场合, 尽量避免当众批评, 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从而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这样会适得其反。对后进生的严格要求还体现在教师的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上, 否则,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将是一句空话。

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既艰苦又漫长的工作。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首先坚定信心, 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才有可能扎实、有效地推进。也只有这样, 才能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做到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摘要:本文对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和阐述, 指明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艰苦漫长的, 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及策略, 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后进生,形成,转化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2

数学教学中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思想、意志、品质、态度上的问题;有学校、班级的管理状况、学风,教师的水平、品质和能力方面的问题;还有家庭、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从教师和教学角度加以探析,其主要原因有:

1.教师在教学要求上实行“平均主义”、“一刀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智能、知识基础和性格各异的学生。按理教师应因材施教,但平时的教学中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教学要求上发出同一个指令,致使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导致后进生的出现。

2.教学进度过快。压缩新课之授课的时间,过早地结束新课,以便“深化”复习。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实际上教学进度安排过快,对学生整体水平的稳步提高不利,必将使学生超前分化。

3.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思考问题中的缺陷不易被教师发现。同时,也易使学生满足于一知半解,对知识难以融会贯通。这种教学方法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致使一些在知识理解、规律运用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及时指点,逐渐分化成了后进生。

4.作业过多。大量的作业使得一些学生完成作业效果差。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苦恼和厌倦的心理,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进取心,并可能逐渐沦为学习上和纪律上的双项后进生。

二、后进生的心理矫正

(一)动之以情,发挥学习主动性

1、施之爱心,沟通感情。平时,我和他们多接触、多拉家长、多聊天,既使他们感到老师在关心自己,真心帮助自己,又建立了互信,缩短了心理距离。

2、诚恳鼓励,增强信心。后进生的自卑感很强,他们怕上黑板,怕老师提问,怕出洋相,他们的失败经历太多了,对自己失去信心。我就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晓之以理,明确学习目的性

1、关心社会,明确责任。

2、抓住契机,转移兴趣。正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不良的“某种特殊爱好,迷恋某种活动”也是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找准问题,抓住契机,进行引导。

(三)导之以行,激发学习积极性

1、操作演示,吸引注意。学生动态的、直观的事物容易集中注意力,也比较容易理解,我们在课内外就尽量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2、多次反复,及时矫正。后进生的接受能力较慢,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操之过急,而应随时掌握他们的“脉搏”,了解他们当前的学习水平与存在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组织二到三次的信息反馈。

3、超前学习,笨鸟先飞。部分后进生动作比较慢,思维也慢,为了让他们与全班同学有一个共同思考的基点,我在教学中注意让这部分后进生提前学习。

4、课内辅导,实行优先。后进生遗忘快,学习上漏洞多,在教学中应以课内辅导为主,课外辅导为辅。

(四)授之以法,形成良好习惯

1、立足基础,反复抓。

2、拾漏补缺,对症下药。

3、教会方法,养成习惯。

三、后进生的转化对策

从教师和教学的角度看,转变后百分之三十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1.数学教师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具备以下品质和能力:一是要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全体学生,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二是除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外,还应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有所创新。三是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样很好地把握教育教学,使所有学生都稳步提高。

2.在教学要求上,变“平均主义”、“一刀切”为“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立足于每个学生学好本课的知识,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准绳。在课堂提问、课堂训练、课外作业布置上,要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应注意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帮助他们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指点他们基本的学习方法。这样能使好的学生“吃得饱”,使差生“吃得了”,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逐步提高。

3.在教学进度上变单纯求快为合理安排。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基础,注重思维能力开拓和解题技能的培养,复习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否则,必定事倍功半。4.在教学方法上变“填鸭式”为启发式,实行“目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5.在作业安排上,变盲目多练为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巧练。这样做的目的是力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偏差。

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工作 篇3

关键词:后进生;原因;转化;措施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因此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我们长期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我在20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初步形成了“后进生”的教育观,根据多年在教育教学中总结的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在此撰文,与同仁商讨。希望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原因

(1)父母的素质不高,难以做好孩子的表率。父母是孩子的最亲的人,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最多,也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父母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时缺乏耐心,动不动就对孩子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子女认为不值得听取;有的父母见识面狭窄,难以教育“见多识广”的孩子们。

(2)父母和孩子们之间的沟通不够。当今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面临的压力都很大,父母整天都忙于工作,他们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们一起玩,对孩子们内心世界了解甚少。他们对于新事物接受较慢、较少;而孩子们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新潮。因此,两代人之间沟通存在许多障碍。做父母的认为只要有钱给他们就行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有了这种思想的父母怎能教育好孩子,又怎么谈得上因势利导呢?

2.学校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与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的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学生在学习上屡次遭挫折后,他们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而去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几经挫折,失去信心,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長,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

(2)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是后进生,便觉得他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处处鄙视他。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

3.社会原因。在一切都向“钱”看思潮下,使孩子们丧失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造成孩子们也变得唯金钱至上,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少年儿童培养的投入,因为培养子女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以早一点享福,或是把钱挪着它用,有的家长舍得花钱买房,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样的家长在乡村并不少见。这样造成一些学生无心学习,甚至也觉得本来就应如此。

二、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措施

1. 对后进生应充满浓浓的爱。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面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们,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学生的希望之火。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他们的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

2.充分尊重后进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不要因为他们学习不好或纪律差,而长期冷落他们,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为敏感,外表虽套一层硬壳,但是内心深处仍然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和信任。教师要严于律己,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让我们来重温一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3.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内趋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他们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吃得下”,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和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和问题的针对性以及后进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4.赏识后进生的优点。古人云:“教师者,长善而救其失也。”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或美术方面有其特长,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恶迹高明得多”。我们要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当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5.树立他们的信心。歌德有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工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要即时加以肯定,同时又要提出新的目标。教师对待后进生时,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6.学校 、家庭、 社会要形成教育合力。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不够。一方面,学校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非常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产生积极的影响,特别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为后进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使他们摘掉后进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体育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方法 篇4

原因1:性格内向,缺乏自信,运动参与程度较低。众所周知,体育运动需要积极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为性格原因导致学生难以完成学习任务,成为“后进生”,逐渐远离体育课堂,甚至不想参与运动。

转化方法: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入手。课堂上有意识地关注他们,努力找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并给予积极评价;尽量选用那些强调个体且趣味性强的教材,从培养兴趣和小组合作入手,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融入到学习团队之中。如,小强生活在单亲家庭,孤僻寡言,很少参与课余活动。在一次篮球定点投篮课上,为了培养兴趣,笔者让学生自主练习投篮动作, 不考虑投篮技术和投篮距离,看看怎样投得准。笔者发现小强一次次地跑到篮筐底45°角的位置积极投篮,命中率很高。 笔者马上走近他说:“哇!小强,你投得真准!”虽然他有点羞涩,但却很高兴。在之后的练习中,笔者引导他:“小强,你的投篮最准,如果你把窍门传授给同学们, 你们组就有可能在投篮比赛中获胜”。最后,小强他们那组赢得投篮比赛的冠军。 通过这次成功的体验,小强参与练习的热情逐渐高涨。

原因2:身体形态和素质差,掌握技术动作较难。这类“后进生”人数较多,由于遗传或其他原因导致他们的运动能力低下。不管是体育课的技术动作学习还是运动目标的达成,对于他们来说都较难。出于自尊,为了不被同学嘲笑,他们在课堂练习中总是向后站,即使在教师的鼓励下, 他们也是勉强在参与。

转化方法:从降低教学目标入手,降低难度、缩短距离、简化动作等,使后进生课有所练、练有所获;另外,将教学目标分解细化,逐个达成,让他们体验到成功。如,班里有几个“小胖墩”,课堂练习时总往后站。一次投掷课,他们担心自己不能完成动作、怕出丑而不敢练习,笔者将复杂的鞭打技术进行分解,细化为多层目标来逐个达成:准备活动的“蹬转甩臂”练习和“摆浪传递”游戏、小臂和手腕的前“压”、上肢的上“甩”。这样,“小胖墩”们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分层教学目标, 充满自信地交替练习,最后对完整技术的掌握就水到渠成了。

原因3:“环境造就人才,人才也改造环境”。个别有号召力的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其他学生对榜样的盲从性跟从,这样很容易就带动班级同学形成不良风气。 学生所处环境不良,朋友圈逐渐同化。

转化方法:发现苗头及时向班主任和家长反映,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传递正能量;结合青少年心理和生理特点,树立正面典型,课堂教学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4班很有凝聚力, 群体比赛都是第一名,但是在体育课上,总有部分女生以各种理由请假,并且请假的队伍不断壮大,直至部分男生也加入其中。 通过多渠道调查,原来问题出现在班长晓红身上,找到了原因,就要对症下药,笔者向班主任和晓红的家长反映了这一情况, 经过多方努力,通过主题班会《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优秀生》和展开作文《我的短板是什么—由木桶定律想到的》等手段,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优秀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体育和其他科目在中考时同等重要,积极参与运动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慢慢的,体育课上请假的人越来越少了。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导致负面情绪多

原因:不可否认,基层体育教学一度出现过放任自流的“放羊式教学”、以安全的名义进行的“圈羊式教学”以及简单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 学生缺乏正确有效的行为引导,不知道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没有方向感和成就感,负面情绪由此而生。

转化方法:深刻解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转变教学理念,根据青少年的兴趣特点,精选教材、创新教法,使之好学、乐学。如,传统的“快速跑”教学,因为内容枯燥、乏味, 大多数学生都会表现出厌学情绪。笔者偶然听到一群学生兴致盎然地讨论《奔跑吧,兄弟》。在第二天的体育课上,笔者将 “撕名牌”游戏运用到教学中。果然,学生争先恐后、全力以赴地奔跑起来。

三、家庭错误理念引导,造成消极影响

原因:有的家长将满足孩子物质需求看成是自己的唯一责任,有的家长仅关注孩子的文化课,即使个别学生有运动或者玩的意愿,也会被家长的一句话“玩什么玩,去看看书”而扼杀,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产生了这样的暗示:学习重要,体育无所谓!这也是体育后进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5

浙江省开化县实验小学 张斌

摘要:本文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指导思想,研究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小学英语这个新兴学科在经济文化等欠发达的山区城镇学生怎样逐渐形成后进生,从多角度剖析后进生,寻找转化策略,促使每个后进生树立自信心,带着浓厚的兴趣有的放矢地学好英语。

关键词:山区城镇 小学英语 后进生 原因 策略

目前,在山区城镇小学,由于学生个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原因,导致英语这门学科中的后进生增多,后进生的形成与存在,不但直接造成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扭曲、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兴味索然、效率低下,而且还严重干扰和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对后进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乃至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无不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找到山区城镇小学英语后进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已迫在眉睫。

一、后进生的概念

所谓的后进生,顾名思义也就是后来进步的学生。后进生是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出现的,此前用差生、双差生比较多。在素质教育的推广下,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我们把那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表现为比较落后或缺点较多的暂时落后的学生称之为后进生。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1、后进生形成的个体原因

(1)学习能力不强:每个学生因对知识理解和吸收的程度不同,其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有些学生学习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不能有效地掌握小学英语,这种现象是导致班内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2)主观能动性不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持消极、被动态度的学生不能有效运用学习方法,在课内外都不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些学生往往学习习惯差,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学习,难以形成英语学习能力,也体会不到学习的成就感,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

2、后进生形成的家庭原因

(1)家长重视程度不高,对小学英语意识淡薄。现在的家长由于所处的年代不同,造成观念也不同,他们那个年代,小学没有开设英语课,大部分人知道英语从初中起很重要,而没有意识到现在小学英语也很重要。他们认为小学开设英语课只是玩玩而已,如果没有上级部门的教学评估,少数学校甚至不会将英语课程纳入学科评价计划。

(2)家长文化水平略低,不太懂英语,不能辅导孩子准确发音。现在的小学英语特别注重听力和口语,其中发音的准确性要求很高,在平时的交流中,很多家长摇头说自己看得懂小学英语但读不准,不能很好地辅导孩子准确发音。对此,他们也是无能为力。

(3)有些孩子是留守儿童,缺乏关爱,自暴自弃,不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管,他们又溺爱孩子,事事顺着孩子,更别说监督孩子学习英语,这种隔代教育,缺乏有效沟通。

3、后进生形成的学校原因

(1)有的学校招入的教师非英语专业人才,教师缺乏语言习得理论的指导,不具备外语教学的基本技能;有的学校缺乏必要的教学资源,缺乏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有些学校课程安排不合理,镇学校一周只安排二节课,甚至这二节课也被其它课随便占去,学习英语没有持续性,学的内容不去巩固,没多久又忘了。城区学校虽然安排了三节课,但教师课务量太重,一个人教五六个班,一个班有60多个学生,这种多班大班化教育使得教师无暇辅导后进生。

(2)在不少小学,英语学科被归为“技能课”,在划分教研组时,英语教师被归入综合组。这种划分缺乏科学依据。从教学常规来看,英语和语文、数学等课程一样,有教材,有练习本,有家庭作业,而且英语教师需要经常批改学生的作业,但由于小学英语是最近才兴起的学科,相对语文数学来说有些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财力、人力、物力等方面严重不足,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城镇小学。

(3)不少学校管理者由于不懂语言教学理论,对英语课程的管理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比如有的学校管理者认为,小学英语只要做好听说训练,让学生“快乐学习”就可以了。笔者经常听到学校领导如此评价小学英语课堂:“小学英语课比其他课活跃多了,可惜就是我自己听不懂。”还有的学校领导不懂英语教学,外行充内行,或者只对英语教学进行常规监督,而不对教学过程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这两种管理造成的结果是,与其他学科广为诟病的“优秀课”一样,在小学英语课堂评比中,活动新颖、互动性强、课件使用好的课堂更容易得到高分,但是这样的所谓“优质课”很容易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的误导。

4、后进生形成的社会原因

(1)由于小学英语还没有与中学英语接轨,现在刚升入初中的小学生还是从最基本的ABCD学起,小学没学好还可以从头再来,这个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

(2)初中有中考,高中有高考,声势浩大。而小学则没有这么大的考核现象,有些学校甚至根本没有一套有效的考核方案。

(3)在中国,普通话是第一语言,地方方言是第二语言,英语只能算是foreign language(外语)而不是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这是长期以来一直被我们所忽视的问题。

三、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师生情感的交流

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是一个正常现象,先进与后进本身就是一对双胞胎,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先进的有可能会转化为后进,而后进的也有可能会转化为先进。即使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转化那些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也是无论如何都转化不尽的。因为,原来的后进生即使全部脱掉了后进生帽子,新的后进生也会随之而产生,毕竟先进与后进是相对而言的,这就是说,转化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是一个无止境的漫长过程,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要有长期转化后进生的思想准备。

因此,教师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关爱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以鼓励为主,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进行不定期的家访,及时了解他们在家里的状况,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

2、教师改革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1)把英语课变成活动课。课堂上可以看图说话、做游戏、唱歌、排练节目等为主要形式,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扮演角色,就具体情景进行对答,然后频繁转换角色,让所有学生动起来。例如:教师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这课时,课文中有“drawing picturesdoing the dishescooking dinnerreading a bookanswering the phone, 教师让学生做画画、洗碟子、做饭、看书和接电话的动作,边做边说,学生都动起来,说起来了,人人都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学知识。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绝大多数学生都喜欢上英语课。

(2)开展小组学习竞赛。在课堂上,采取小组学习竞赛的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凡是积极主动参与而达到目标的小组每人奖励一张笑脸图案,累计得到十张笑脸图案的可换成一枚优胜者印章,谁先夺得五枚优胜者印章可得到老师的奖品。这样,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人人争先,不甘落后,课堂充满了竞争气氛。

(3)开展争当小老师活动。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开展人人可当小老师活动。复习旧知识,学了新内容,每位学生便轮流当老师,到台上领读,向同学们提问,尝试对回答的质量加以评价等。例如,在授完新课后,有时利用结束前的五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带读,早读课时我也尝试着让每个学生领读。这样,每个学生为了当好小老师,往往会提前做足准备工作,如查阅不懂的词、反复听录音跟读等,课堂听讲也十分专注。

3、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后采取个别补习的方法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前期准备,是一个学习周期的开端,也是为听课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所以,我要求全体学生都要做好每课的预习,查找新单词、试读课文、试译课文等。矛盾总是有特殊性的,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有些后进生要采用课后个别补习的方法。例如:五(1)班的江颖珊同学,五(2)班的余旭景同学是从农村小学转过来的,他们三四年级从来没学过英语,一点基础也没有。于是,我对他们采用课后补习的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半个学期下来,他们的英语水平有着很大的进步,自信心非常强。

4、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教师要从多角度来看待后进生,在课堂上多关注后进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后跟踪关注、优化和巩固转化成果,创造一个适应他们转化的环境。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在评价方法上,要坚持多样性原则,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1)观察法。观察了解所研究的对象-----小学英语后进生的种种不同的表现。如思想品德方面:是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学习习惯方面:是否认真听课,是否积极举手发言是否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等等,做好记录,从各方面来评价后进生,找出共性,探索对策。所以,评价应充分发挥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过程,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五(3)班有个叫傅旭初的学生,上课从来不做小动作,也从来不和同学讲与课堂无关的悄悄话,更别说吵闹,但即使这样,他的学习成绩仍很差,英语水平十分低。我很奇怪,对他进行了仔细地观察。通过观察,我发现他虽然遵守纪律,但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从来不问同学和老师,作业能完成但质量不高,尤其是英语书写十分难看,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上学期期中考试不理想,我把他叫到英语办公室问其原因,无论我怎样开导他,他始终不说话,只是低着头默默地站着。后来,我说既然你不愿告诉老师,那我只好把你爸爸叫来。话刚说完,他就哭了。他说他没有爸爸,非常想念妈妈,但妈妈在外没时间管他,现在跟着外公外婆,学习没人监督,得过且过。这个小孩性格很内向,也很自闭,他说他感觉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人,三年级英语基础就不好,四年级时没人过问他的学习情况,由于成绩差羞与同学们交流,整天羡慕别人,自己却破罐子破摔。事后,我拨通了他妈妈的电话,与她妈妈交流。因此,他妈妈与他在一起的时间就多起来了,孩子也得到更多的关爱。同时,我也告诉他,谁说你不行,谁说你没有优点,你很遵守纪律,老师也很喜欢你,你用不着只是羡慕别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别人能做到的你也一定能做到。半年过去了,这个小孩焕然一新,学习十分积极,课堂上非常活跃,英语水平也得到大大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他又恢复了往日的笑容。

(2)问卷调查法。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分别以卷面形式调查本班同学的行为表现和英语学习习惯的表现,让学生自评、互评,以生促生,达到创设优良班风为最终目的。在评估内容方面,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个学期期中考试过后,我曾做过问卷调查,对象是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98%的学生认为老师应当以学生平时行为表现及考试成绩是否进步来评价他们,不要只是停留在高分和底分上,要肯定他们的努力,多关注后进生。我赞同这个观点,这是我们许多教师长期以来忽视的一个问题。

(3)个案研究法。对每班若干个(一般为3个)最具代表的后进生制定“成长记录袋”,个案追踪,做好记录,进行全方位评价。记载他们的优缺点,何时举手发言,何时完成作业等。这时,教师更要关注后进生的个体差异,解决他们学习中的障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空间,帮助他们尽早转化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行为表现健康的学生。五(4)班有个叫陆文轩的学生,由于个体差异,接受和记忆能力不好,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强,经常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英语水平很差,学过的课文不会读,更别说默写单词。为此,我为他制定了“成长记录袋”,对他进行个案追踪。我对他进行了家访,通过家访我了解。他家条件比较好,父母对他比较宠,爸爸在外包工程很忙,妈妈由于溺爱这个孩子,根本管不下来,在家里,这个孩子我行我素。有时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根本不去做,一直往后拖,老师找他,他根本不在乎。在学校,班主任找他要语文作业,他理都不理,叫他补作业,他竟然发脾气把纸都撕掉。知道情况后,我多次找他谈心,并记录下他的每一次进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通过记录,我发现他很热心,大方,喜欢帮助同学。我告诉他,你的品质不错,但态度决定一切,态度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基础不好,为了帮助他克服学习中的障碍,我每一周都为他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次的任务都比较少,让他慢慢接受,慢慢掌握。半个学期下来,脾气变好了,学习进步了,成长记录袋里的优点也就多起来了,他自己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后进生现象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转化他们的工作也不会是立竿见影的,并且在转化原有后进生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新的后进生。但是,只要坚信一切事物都可以转化,坚持“预防为主,防范与转化”相结合,持久地、踏实地努力工作,后进生的问题终究可以得到基本解决,终究能够达到理想的境地——悬殊很小的相对后进生的存在。

参考文献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6

在体育教学中,相信每位教师都会遇到过体育后进生。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提高后进生的素质、体质、技能水平,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体育教师,做好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需要,也是新课程“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要求。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特别是体育后进生的主体发展,应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体育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1.先天的遗传因素。由于身体残疾、长得过于矮小、体重超重或肥胖等原因使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

2.个人思想问题。总是认为自己身体素质比别人差,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3.不能吃苦耐劳。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不把体育课放在重要位置,认为成绩高低无所谓,上课偷懒不认真。

4.不服从指挥。不愿意听从教师的安排,认为体育课应该爱玩什么就玩什么。

5.家长观念问题。很多家长存在错误的观念,只重视文化成绩,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浪费学习时间。

6.学校方面因素。运动场地少和体育器材达不要求,体育教师业务水平低、素质差,学校领导不重视等。

三、对体育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体育教师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体育教师的综合能力包括各项运动技术的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在上课时,教师示范动作的正确和优美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心理连锁反应,即赞叹→敬佩→向往→理解→实践。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教师感到更加敬佩,可以对体育后进生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对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此外,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也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用新的科学观点和理论来指导研究和探讨体育教学及各种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2.鼓励与指导相结合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体育后进生,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对他们多鼓励和指导,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在教学时要善于区别对待,对他们的要求不要太高,运动强度和练习密度要适合他们,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要新颖、多变和有趣,使他们在完成练习的同时感到心情愉快。如快速跑教学时,安排听信号变向跑、接力跑、侧向跑、追球跑等。跳高教学时,先跳橡皮筋、低过杆来增强他们的信心,再多加强一些腿部力量的练习,逐步提高高度。对身体素质好,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首先让他们正视害怕和紧张的心理,使学生对害怕的对象加以认识和控制,然后进行心理训练和思维训练。后进生要放慢节奏练习,在他们练习时教师一定要做好保护与帮助,在动作技术完全定型和稳定时方可脱保。

3.改进教学方法

对上课不积极、调皮、思想素质差的厌学后进生我们要善于改进教学方法,克服教材弱点,尽量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如在耐久跑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进行“长途运输”“过雷区”“通过封锁线”的曲线跑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积极性;在易散乱的球类教学中,采取圆圈教学,将各类练习安排在同心圆周上,进行顺、逆时针的运球等。这样学生有新鲜感,教师又便于观察和及时辅导。

4.和后进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体育后进生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自卑感,对自己非常不自信,要改变他们是非常困难的。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和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觉得教师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和提高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中感觉到学有所获。

5.学校、家庭、社会要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

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而应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动员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有些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掌握一门技术,将来有一份稳定收入,就只想督促孩子拼命学习,不想让他们参加体育运动。这是不对的。毛主席说过:“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而体育运动是一种调节大脑最有效的积极性的休息手段。体育教师要配合班主任做好家长工作,从而使这些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布置小群体的课外体育作业,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体育后进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改进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体育教师本着对学生身心发展负责的态度,转变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态度。学校、家庭、社会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关注体育后进生的健康发展。

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 篇7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 学生自身的原因

学生自身的因素是使他们形成后进生的主要原因, 也叫内因。因为他们的智力发育比较慢, 接受事物的能力自然就会比同龄的其他学生稍微慢一些, 尤其是像数学这种考验学生智力的学科, 接受起来就会吃力一些。因为智力较高者, 其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就高;反之, 智力较低者, 他们的学习潜能就会受到影响, 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 学生的智力因素是使他们形成后进生的一个原因。另外, 非智力因素也是形成学生学习不好的一个方面。通过观察, 我发现这些所谓的“后进生”, 他们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做事情没有意志力, 自我控制能力差, 对学习没有兴趣等, 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如果不能及时纠正,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会得到提高的。因此, 某些非智力因素也是使学生变成后进生的原因。

(二) 家庭方面的原因

家庭是孩子生下来进入的第一个“社会”。家庭教育决定了孩子今后是否能够成功、成才, 所以家庭教育在对学生的各种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表现在家庭观念、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等方面。举个例子, 一个家长, 他过分溺爱他的孩子, 要什么给买什么, 自以为这样就是对孩子好了。殊不知, 这是在害自己的孩子, 把孩子培养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独断专行、骄横跋扈、无所顾忌的“小霸王”, 而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从来都是不闻不问, 漠不关心。试问, 这样的家庭教育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吗?反之, 如果家长对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 根本不切合实际, 当孩子达不到他所期望的目标时, 就会对孩子怒目而视, 甚至拳脚相加。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更有甚者会产生自卑心理, 影响一生前程。还有这样的家长, 不管孩子喜不喜欢就自作主张地给孩子报了多个补习班,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所成就。但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 我们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去干涉孩子的学习, 这样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担, 孩子不爱学习了, 久而久之, 便沦为了“后进生”。另有一些家庭, 父母感情不好, 经常吵架, 甚至还闹到离婚的地步。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 得不到任何温暖, 在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阴影, 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变为“后进生”。还有一种孩子, 父母到外地打工了, 从小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这样的孩子我们称之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自制力不强, 爷爷、奶奶又特别溺爱, 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诱惑而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 家庭因素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啊!

(三) 学校方面的因素

应试教育下的中国国情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 分数是考核学生的一项重要指标, 没有好的学习成绩是不会得到教师的喜欢的。“后进生”往往学习不好, 还经常给教师惹出各种麻烦, 所以, 一般的教师都不太喜欢这样的学生, 成为了教师“冷落”的对象。当然, 也有一些教师真心想帮助他们, 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谈心等, 无奈方法不对, 收效甚微, 慢慢地就会失去信心, 不愿意再进行尝试了。其实, 除了教师心态的因素以外, 造成学生成绩落后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 教师的教法陈旧、枯燥;教师的教学活动单一, 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等。

二、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一) 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对于智力有缺陷的学生, 教师一定要想办法给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思考。同时, 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筛选学习方法, 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 找出适合他们的方法, 因材施教, 培养兴趣。对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学生成绩不佳,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可先用一些简单的问题给他们做,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调动他们的学习潜能, 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另外, 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起来。

(二) 家庭原因造成的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对于不良家庭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教师要经常给这些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找出问题的症结, 对症下药, 鼓励学生摆脱黑暗的阴影, 使他们再次焕发学习的生机和活力。同时, 教师还要到这些学生的家里家访, 对家长进行说服教育, 使其配合教师提高学生成绩。

(三) 教师原因造成的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教师要从内心深处去尊重和接纳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让他们看到学习的希望。同时, 教师还要改进教学方法,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

总之, 转化后进生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

摘要:不管是重点中学还是普通学校, 每个班级总会有那么一些学习较差一点的学生, 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步伐”, 逐渐的被其他学生甩在后面, 这样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后进生”。那么, 怎样将这些后进生进行转化, 使之学习上进, 奋发向上呢?本文将对此展开探究。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8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俗话说:“求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找出原因, 才好对症下药。后进生差的原因, 可能是基础问题、家庭原因、社会上某些不良影响, 也可能是先天性格缺陷造成等等。在学习上, 具体表现有:

1.被动学习。因数学概念抽象、逻辑性强、技巧难于掌握, 使学生对学好数学信心不足, 缺乏主动性, 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缺乏主动性表现在:不提前制定学习计划, 课前不预习, 对课上即将要讲的内容不了解, 上课时没有自己的思维参与过程, 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导致课堂听课效率低下。

2.学不得法。数学教师上课时会讲清知识的形成过程, 分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尤其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和方法。但是部分学生上课时不注意专心听课, 课下不懂的问题有很多却不会及时巩固、总结、归纳知识间的联系, 只是机械地做作业, 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 单纯模仿。结果常常是努力付出, 却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知识。一些自认为学得不错的学生, 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 但对难题很感兴趣, 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但是做作业或考试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殊不知, 这都是不重视基本知识造成的, 考试中很多题都是考查基础知识的, 所以造成白白失分, 拿不到好成绩。

摸清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该如何设法转化呢?

二、转化后进生的方法

(一) 课堂上多关注后进生

著名教育家爱墨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等生过分青睐, 而对差生往往置之不理。久而久之, 后进生自己也把自己置身于课堂之外, 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是顺利进行学习的必要前提。罗素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是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后进生因为成绩差, 普遍存在自卑感, 心理敏感而脆弱, 更需要教师的厚爱和偏爱。来自教师的关心、信任和激励, 就是他们的阳光。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做一个“播种阳光的人”, 让他们得到阳光的温暖, 完成成长的光合作用。

(二) 培养后进生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感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课堂上, 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 创造力才会加强。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兴趣, 就能深钻所学知识, 从而很好地掌握。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中, 我们要因材施教, 使差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到学有所得的乐趣。“数学好玩”曾经是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但为什么数学所特有的魅力对好多学生来说常常难以感受呢?这值得我们思考。特别在义务教育的数学课堂上, 教师要更多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工夫, 要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 充分展示数学的亲和力, 拨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 使学生对数学由厌学到乐学, 最终达到会学。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课堂提问、上台板演、课外谈心等手段, 与他们加强联系, 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期待。在学习上由简单入手, 帮助他们从浅入深, 从易到难。这样, 不少后进生很快地由厌学变为乐学, 在课堂上能主动、大胆地提问, 课外作业也努力认真完成, 成绩也有所提高。

(三)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力量, 可以主宰人生。”好习惯使人受益终身, 坏习惯则贻害无穷。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 改进教法, 加强指导, 督促他们设计学习计划, 按照计划完成练习、作业、预定学习目标;并持之以恒, 定时检查。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同龄效应去激励学生。要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科学家、艺术家、伟人和古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以及他们是怎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四) 加强学法指导, 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 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方法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数学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体会。这里的“恰当”是指学习方法要反映数学学习的特征, 对学生而言, 不仅要适宜而且要有效。

1. 循序渐进, 防止急躁。

由于有的学生贪多求快, 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 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 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 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 同时在学风上要踏实, 重视掌握基础知识, 保持良好的心态, 自信、自强就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

2. 研究学科特点, 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又有严密的符号体系, 独特的公式结构, 形象的图像语言。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学习数学的直接目的是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由于数学能力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新知识的接受时得以培养, 所以最佳的学习方法是课内重视听讲, 课后及时复习;适当多做题, 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3. 加强辅导, 化解分化点。

辅导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使数学教学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个重要措施。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 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教师应当采取多次反复, 加强辅导, 开辟专题讲座, 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 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 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 通过变式练习, 巩固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 以达到灵活掌握、运用知识的目的。

浅谈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和转化方法 篇9

一、后进生的成因

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成绩不好, 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在传统观念中, 把后进生当作坏学生, 说成是朽木或顽石, 从而使他们的心灵和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其实后进生并非与生俱来, 后进生的“后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方面的, 又有客观方面的, 主要有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

1.自身因素

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 是因为缺乏强烈的求知欲、自尊心损伤、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差、学习方法不适应、不良社会交往等原因。他们往往认为老师和同学不喜欢他们, 思想上表现的自卑、消极、失望, 行为上常常表现为对老师的叛逆。由于自我意识的出现和强化, 有些学生会产生强烈的独立意识, 遇事总想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做, 厌烦家长和老师的唠叨。部分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差, 意志薄弱, 加之家长包办过多, 往往产生依赖心理, 在生活上自理能力差, 学习上丧失主动性。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或表现不好, 受到批评和负面评价也就多,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自卑感, 逐渐丧失自尊和自信, 放弃一切努力, 成天无所事事, 各种不良行为越来越多。

2.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孩子。但有的家长热衷于赌博、嗜酒, 或酒后施暴, 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性格暴躁, 教育孩子不讲策略和方法, 非打即骂;有的家长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只顾眼前利益, 认为学习无用, 还花钱, 还不如出去打工或经商。有了这种思想, 不求上进, 不思进取, 做一天好和尚撞一天钟, 得过且过。其次,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代沟。对于新事物, 父母这一代人接受较慢、较少, 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较快, 思想新潮, 做父母的对孩子了解甚少, 因此相互之间沟通困难。再次, 有相当多的人为了生计, 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看管, 自己出去打工。老一辈教育观念落后, 无法正确引导孩子学习。有些父母离异也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展。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 容易产生自卑孤独冷漠叛逆等心理, 很难融于学校集体生活之中。

3.社会因素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其负面影响, 诸如“不读书也能挣大钱”等不健康思想冲击着学生幼稚的心灵,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其次, 对子女的培养投入是巨大的, 有的家长认为这样不划算, 不值得, 还不如让孩子早点辍学挣钱好, 有的家长宁愿把钱花在别的地方, 也不愿意供孩子读书, 这种现象不少见。再者, 影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给青少年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

4.学校因素

学校教育不当也是导致后进生出现的原因之一。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许多学校的办学思想不够正确, 片面追求升学率, 将全部的力量放在如何能使更多的学生升入好的学校, 重点培养那些升学有望的学生, 用同一种方法、同一种要求、同一种内容去教学生, 不同认知水平,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只能接受相同的教育, 致使那些需要时间长的学生, 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加上有的教师对学生期望过高, 对学生估价往往脱离学生真实情况, 致使教育方法不当, 或有的教师言行不一, 方法简单, 工作敷衍塞责, 对学生态度冷淡无情, 或过分讨好学生, 不敢严格要求, 或对学生亲疏有别, 不能一视同仁, 过分偏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而忽视其他学生的情感等。

二、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1.对学生无私的关爱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母爱是伟大的, 师爱同样是伟大的。师爱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化, 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是巩固和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要转化他们, 作为老师, 必须用自己的爱心, 耐心去感化他们, 对他们进行孜孜不倦的教育和开导, 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通过真诚的师爱, 让他们内心产生“我要学好, 否则对不起老师”这样的理念, 从而采取行动, 去实现这些理念。

2.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是转化后进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俗话说,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在教育中要学会赏识后进生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有的在学习方面差, 却在美术和舞蹈方面表现出少有的天赋。老师要抓住学生这些特长加以表扬, 并鼓励学生“你在美术和舞蹈方面都这么出色, 只要你在学习方面加倍努力, 胜利一定是属于你的”。通过鼓励, 既满足了学生自尊和情感需要, 也会使老师的辛苦不白费,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转化后进生的重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后进生也不例外, 所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氛围, 让他们多参加一些活动, 使他们的特长发挥的淋漓尽致, 从而实现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另外, 注意因材施教, 合理把握尺度, 同样也是后进生转化的关键比如在学习中为后进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 布置不同的作业, 只要他们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学习进度和作业, 老师就要加以肯定, 并适当表扬。

三、结语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10

一、农村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

为了迅速有效地转化农村初中数学差生, 必须首先知道其形成得原因, 那么主要由哪些原因形成的呢?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小学数学教材与初中数学教材的差异性原因。初中数学教材与小学阶段相比, 初中数学难度加深, 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 教师的辅导相对减少, 自然需要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增强。而在中学和小学的衔接过程中, 有的学生适应性强, 有的学生适应性差, 在学习过程中, 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 甚至丧失信心, 导致学习成绩不断下降。又因为初中数学教材与小学数学相比, 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增强。主要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 前面学过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另外还表现在掌握初中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 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如果学生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要求, 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并形成技能, 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跟不上集中学习的过程, 导致成绩分化, 从而形成初中数学后进生。

2、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某门学科产生了浓厚学习兴趣时, 他才会产生学好这门功课的积极性。从而集中自己的学习注意力, 采取积极主动的意志, 自觉勤奋的去学习, 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 又特别是才进入农村初中的学生, 小学数学基础本身就不太好。又由于一开始学生没有入门, 导致初中一开始数学基础就没打好, 因而对后面的学习丧失信心, 进而对数学缺乏学习兴趣, 很难集中精力去听课, 导致恶性循环, 丧失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从而形成数学后进生。

3、家庭和社会原因:家庭方面,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知识层次较低的农村家庭, 家长由于自身文化较低, 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差。特别是有些家长常年在外务工, 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无人管理, 放任自流, 任其发展, 时间久了, 孩子对学习逐渐不再重视了, 造成学习成绩差。从社会方面看, 有极少一部分人没有读几天书, 却靠钱权关系或机遇挣到了大钱, 相反有的大学生也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 或者是纯粹没有找到工作, 这使部分学生认为读书无用, 这也是形成数学后进生的原因之一。

二、后进生的转化与对策

(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重感情教育, 用爱心爱染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是门较枯燥的学科, 多数农村初中的学生不喜欢数学, 觉得很难, 没有兴趣。那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门学科, 首先得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 要多和学生接触, 多和学生交流谈心。因为大多数后进生因为成绩差, 而得不到家长的理解, 心里窝着一肚子火没处诉说, 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爱他们。针对这些学生, 老师从心灵上多和他们沟通, 做他们的贴心人。在学生心目中形成你这个老师是最关心他们最爱他们的人, 让他们对你这门学科产生兴趣, 同时教师要从十分细微的地方入手。从心理角度上讲, 十几岁的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而且在他们成功时, 由于心理上得到欣慰和满足, 很容易受到别的鼓励。因此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除了重感情教育外, 还要让学生破除对成功的神秘感, 让学生知道并不是每次考试得高分才算成功, 哪怕是能回答老师的小小一个提问、能正确解出一道习题等都算是有所成就, 只要比以前有所进步就算是胜利。老师在教育中要多表扬鼓励, 杜绝讽刺、挖苦、歧视差生, 要多启发引导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鼓励他们扬长避短, 不断进步, 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他们走向成功之路, 让学生尝到学习数学“成功”的甜头。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转化数学后进生。

(二) 注意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

1、注意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 学生学起来感到无味, 这也是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 教学方法若能得当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那么效果就很明显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形象有趣的问题, 或者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在实践中得到知识。如在教学轴对称时, 书本上的定义为:把某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则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定义很抽象难懂, 课本开头只是引用青山倒映在水中等举例, 教师在教学时, 可以张开双手, 掌心面向学生, 一边将双手合拢一边问道:你们看这时老师的双手成轴对称吗?也可以指着教室前后门的两朵风窗让学生自己观察, 能否在墙上找到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翻折后让两朵风窗完全重合, 也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剪纸、操作使他们身临其境。再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 这样把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又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因为初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 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时刻, 教师指着窗外一棵参天大树对学生说:“在没有较大工具的情况下, 我能准确的得出这棵大树的高度, 你们知道该怎么测吗?只要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 你们也能测出大树的高度。”然后紧紧抓住此时学生的好奇心理, 在这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的短短十几分钟里,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不但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得当, 同时也要交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

(1) 教会学生怎样预习的方法, 预习是学好各门功课的有效方法之一, 但农村初中的学生大多不会预习, 因此教师有必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就是在课前将所学的内容提前阅读, 达到熟悉内容, 了解知识大概, 认识自己不懂地方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做记号, 以便带着问题在上课时认真听课, 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难度的知识内容。 (2) 教会学生听课的方法,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听课时不懂方法, 学习效率也就低, 那么怎样才能听好课呢?一是听课必须专心, 要跟着教师的思路转, 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二是抓住重点做上笔记, 上课时老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 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那么就要求学生做好重点符号, 并做上笔记, 将某些重要知识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三是在预习中做上记号的知识应该认真听, 多提问保证能听懂。四是在课堂中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认真完成课后练习, 学会将新知识和旧知识进行归纳比较, 找出其异同点, 使知识系统化, 让知识掌握得更加详细牢固。

3、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

因为农村初中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导致学生成绩和接受能力两极分化大。教师在课堂上要兼顾全局, 因此部分数学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生在课堂上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其知识的。教师则可以利用一些课外活动时间, 把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生集中起来, 根据各个学科发展不平衡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要求的辅导, 留给不同要求的练习, 使这部分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上有所进步。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11

(一)主观原因

1、缺乏学习美术的正确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出发点,即“为什么学”,“为谁而学”。美术后进生很多是为了躲避文化课的“狂轰濫炸”而选择的他们本以为课堂很轻松的专业课,当学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专业课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轻松,就开始有了抵触情绪,认为学习美术是“为高考学”、“为父母学、为老师学”。成绩不好要么是没有美术天赋,要么是没有兴趣、发挥失利、太难画等,不断地为自己寻找客观的理由,对未来充满了侥幸心理。

2、意志薄弱,缺乏对学习的责任感

不能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困境,比如画面内容复杂多变时就立刻选择逃避或放弃。没有意识到基础训练的重要性,将应试作为训练的唯一目的,并且对考试抱有侥幸心理。往往学习时间持续不长,没有坚持到底的意志,不能持之以恒,缺乏对学习的责任感。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因素

改革的大潮中,受市场经济利益诱因的影响,社会风气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是非分辨能力较差,因此容易受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形成不良行为习惯。

另外,高考美术生增长迅猛,而高校的美术专业招生人数并没有出现同比例大幅递增,同时,社会对美术某些专业的需求接近饱和,导致学生就业难。因此,学生认为“考大学无用”,“毕业意味着失业”,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求学的动力。

2、家庭因素

一是家长缺乏正确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这些家长当中有的望子成龙心切,不从自己的子女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一味施加压力,成绩不好不打则骂,导致孩子认为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有的对其又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放任自流,时间久了孩子对学习不再重视了,学与不学一个样;有的又过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强迫子女加班加点学习,从而让学生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

二是家长不关心、不了解、不理解、不支持孩子的专业课学习。这些家长认为学美术是无奈之举,是走偏门,学美术就不了业——“没用”。于是学生便缺乏动力,缺乏一定的后勤保障。一部分高考美术后进生的家长由于孩子的文化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过早地对孩子失去了信心,过早地放弃了对孩子的约束和教育,认为选择美术只是想让孩子混个高中毕业,只是想找个地方管管孩子,只是想有个地方关一关孩子,认为自己孩子学习差,对孩子能否考大学根本没有指望,只希望关在学校里能不要出去闯祸就好。

二、高考美术后进生的转化策略

一是要坦城接受他们,绝不轻言放弃。

后进生与尖子生一样是受教育者,教师有责任去帮助他们。我画室2009届有位高三学生长期沉迷网吧,经常在作画的间隙溜出去打篮球,至于找各种理由请假更是家常便饭,专业成绩成为班级垫底。作为专业课老师,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表面却不动声色。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我发现该同学其实非常争强好胜,同时又很讲哥们义气,我于是通过激将法让他树立起自己的目标,课后主动给他补习所耽误的课程,还拉他一起去吃夜宵。我的“不抛弃”令他非常感动。从此刻苦学习,几次模考节节攀升,最后顺利通过省统考。通过这件事,我深刻地体会到:抛弃了学生也就抛弃了教育,等于抛弃了我们自己。坦诚接受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不仅是实现教育平等,回归教育真正价值的需要,而且是实现高考美术后进生转化的重中之重。

二是要引导后进生调整好学习的心态,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地走好每一步。

大多数美术后进生存在一个通病: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分数。分数低了些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学会,顿时信心全无恨不得马上放弃了、退出了;分数高了些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到处炫耀甚至连老师的合理建议一句都听不进去。其实他们不懂得作画者的手上功夫、用功程度、阅历深浅,甚至生活态度等,都能从画面中传递出来,是容不得半点掩饰。因此我们专业课老师要做的就是在他们自满骄傲时打消他们自我迷醉的念头,因为他们接触的还只是些基础课程;在他们自暴自弃的时候要给与关心和支持,逐渐培养他们坚忍的意志,用一颗平和的心态面对枯燥艰苦的练习。这也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或技能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三是要真心地表扬他们,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我们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

好几次听到学生的这样感叹:“要得到你的表扬真难!”,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意识到这是我的过失:他们劳心费力地跟我学了这么久,我却连一句表扬都舍不得给。在我的印象中,我“表扬”过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但不是经常性的,采用的也可能不是他们期待中的那种方式。每次看到一些比较好的作业,我都会将它们贴在画室的墙壁上,供其他学生参考——这是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的一种充分的肯定,只是我过于关注“问题”,很少给予“画得好”这样的评价,忽略了他们的课堂感受。但是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给予后进生足够的关怀和鼓励,帮他们树立自信心。

高考美术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后进生的形成及转化 篇12

一、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一) 客观原因

1.家庭因素

(1) 父母外出, 缺少关爱。

(2) 父母离异, 家庭缺陷。

(3) 父母知识水平有限, 教育无方。

(4) 父母管理无方, 交往不当。

2.社会因素

受腐朽文化的影响, 一些宣传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不符合青少年特点的影视节目、文艺读物, 还有那些不健康的网吧、游戏厅等使青少年深受其害;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中学生厌学、早恋、旷课、打架、偷摸, 沉迷于游戏室、网吧和手机游戏而不能自拔。

3.学校教育因素

有的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或品德行为不良, 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冷落, 在集体活动中经常受到排斥等, 使这些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

(二) 主观原因 (后进生的心理行为特征)

1.学生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行为盲目。

2.缺乏道德情感, 情绪消极多变, 遇难而退。

3.道德意志薄弱, 自控能力差。

4.没有人生规划, 混过日子。

5.自卑感强。

6.自成一体的排他心理。

二、转化措施

(一) 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1.动之以情, 消除后进生的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 是教师对后进生要爱得真, 爱得深, 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

2.充满爱心, 营造转化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转化“后进生”的切入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 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

3.挖掘“闪光点”, 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是“教育工作的头一条金科玉律”, 要树立自信心, 离不开教师的尊重、信任和关爱。

4.唤起自教, 实现转化目标

针对后进生的特点, 我们应该多尊重和理解他们, 鼓励他们自律、自强, 使他们从根本上树立自我约束机制, 从其自我认知中受到教育。

(二) 形成合力, 齐抓共管, 落实转化措施

1.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间形成教育的合力, 落实转化措施

也就是说作为转化后进生的主阵地, 学校应强化全员转化意识, 形成立体化的育人人文环境。

2.建立互助小组, 体验成功滋味

建立学习互助小组,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学会交流, 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 尝到成功的滋味。成功的体验又会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不断进步。

3.课后充分发挥“小教师”的作用, 因人制宜, 搞好帮教

从作业到练习, “小教师”随时都可以给予后进生帮助。后进生和这些“小教师”之间无隔阂, 无拘无束, 后进生乐于接受。

(四) 正确对待后进生的反复心理

1.坚持不懈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形成的, 因此后进生的转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采用耐心教育和说服的方法, 用真诚去唤起他们的良知, 为后进生知错而改创设“台阶”。使学生从心底里埋下对教师耐心教育感激的爱, 从而把错误的思想从其头脑里一点点挤出来。

2.要及时总结后进生转化中的阶段性成果, 理性引导并激励后进生的进步与提高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之后, 教师应当及时地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细微变化, 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

总之, 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 以创新的理念解决后进生问题, 既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促进其自我转化内因的形成, 又要认识到后进生转化的长期性、艰巨性、挑战性, 加强对后进生的指导和严格要求, 保证转化工作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胡友仁.浅谈差生形成原因及转差措施[J].数学教师, 1997 (2) .

[2]沈国强.农村薄弱初中后进生转化的实践与思考[DB/OL].松江区二期课改专题网, 2007.

[3]胡继海.浅谈新形势下农村中学后进生的转化教育[J].2005 (6) .

[4]史亚非.把握后进生的情感,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J].魅力中国, 2007 (3) .

上一篇:文化时尚下一篇: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