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预防措施(共12篇)
纠正预防措施 篇1
摘要:结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运行和项目施工质量监控、检查的实践经验,分析了消除质量通病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防,纠正,质量通病
0 引言
建筑业贯彻建筑法,推行质量认证制度的开展和深入以来,各地建筑施工企业大多均加入贯彻ISO9001标准和GB/T 50430规范的行列,谋求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和工程质量得到受控及不断提高。充分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思想,谋求企业管理上等级、质量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最终使工程质量上水平。人所共知: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施工过程工程质量通病的产生是造成过程质量验收和竣工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主要原因之一,质量通病这个困绕施工项目的疑难问题危害极大。它是建筑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如何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预防和纠正的措施,切实有效地消除质量通病,控制工程实物质量,降低质量成本,是各个施工企业及施工项目部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碰到不少施工企业特别是项目部对质量通病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不到位的情况,这是影响工程实物质量及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主要根源。为提高各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部组织贯标质量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切实消除施工过程工程质量通病,提高工程实物质量,确保结构安全,保证合格标准,多创优良和精品工程,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难题十分必要。
近年来,消除质量通病的预防和纠正措施实施不到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对消除质量通病的预防和纠正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预防和纠正措施在贯彻ISO9001标准和GB/T 50430规范工作中,一些单位或项目把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错误地当作为满足标准要求而“不及而为”的一种负担,根本没有认识到这是为保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和保证施工工程质量符合规范、标准及合同要求,以及使质量体系不断完善,施工工程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过程,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及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建立自我完善机制的根本性措施。预防和纠正措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2)企业及项目各级管理岗位人员未全面认真地学习和理解ISO9001标准和GB/T 50430规范,未对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内涵和重要性提高认识,造成工程质量通病消除实施预防和纠正措施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2 对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理解偏差
1)在94版ISO8402术语定义中:预防措施是“为了预防潜在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情况的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是“为了防止已出现的不合格、缺陷或其他不希望的情况的再次发生,消除其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在2008版ISO9000术语定义中: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3)尽管在标准培训学习中已反复强调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但在实践中,把质量通病就事论事地进行处置的“纠正”当作“纠正措施”,对纠正措施的理解不到位,“纠正”是纠正措施的一种形式,并不是所有的“纠正”均是纠正措施。把消除已产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的“纠正措施”当作“预防措施”。而真正是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的“预防措施”则很少见到。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对象仅对事实本身,未对已发生问题和潜在问题的原因采取措施。
4)未正确理解对于具体项目、具体单位发生的质量通病所采取的措施是纠正措施,对于具体单位中一个项目发生的质量通病在本单位其他项目所采取的就是预防措施。
5)由于对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理解偏差,后果是对已发生不合格和潜在不合格的识别不到位,区分不清针对项目已发生质量通病和潜在质量通病的界限,也区分不清针对单位已发生质量通病和潜在的质量通病界限。
6)由于造成质量通病消除计划针对性不强,无法落实,方案针对编制措施草率应付了事,随后不按计划及措施执行,施工过程质量通病问题不认真进行纠正和采取纠正措施,使工程质量通病问题重复发生,无法实现对实物质量的控制。
7)企业及项目对质量通病的控制手段是被动反应型的管理体系,而不是一个主动预防型的管理体系。
3 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不透,缺少必要的统计技术工具的支持
1)对于已经出现的不合格,例如质量体系审核中开出的不合格报告或工程质量过程检查出的质量通病问题,往往由主管人员根据自己的看法填写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或简单地对问题进行纠正,缺少必要的供出现问题分析运用的信息支持和相应的评审活动。
2)统计技术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统计技术仅在贯标过程作为一个孤立的要求去应用,与其他过程控制活动截然分开,贯标只表现在符合标准的表面上,没有与本行业施工项目的特性相结合,特别是对过程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统计技术工具差距较大,这不仅使统计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形式,也大大影响了消除质量通病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4 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未按要求实施,有时甚至流于形式
1)项目审核和检查过程常常看到贯标审核中开具的“不合格报告”或“工程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中“纠正措施验证”一栏中只有纠正措施完成或整改完毕这样简单的记录,负责纠正措施的验证者往往不注意责任部门、责任人对不合格的原因分析是否合理,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能否消除产生不合格的原因,纠正措施实施后类似的不合格是否已被证实未再发生等。仅仅证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已对自己提出的纠正措施实施完毕,这是远远不够的组织对纠正措施的验证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产品质量得到有效受控及提高是十分不利的。
2)对质量通病提出的整改要求仅停留在书面验证,多数不进行实物验证,实地查看验证,使质量通病形成的后果在工程实体上形成隐性停滞。
3)特别是对工程结构安全影响不大的质量通病问题只是进行签字履行手续,验证与工程实物质量形成“两张皮”。
5 对工程质量通病消除应采取的对策
1)建筑施工企业及项目部要提高实施工程质量通病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有效性,特别要正确处理好贯彻ISO9001标准和GB/T50430规范与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关系,重视对预防和纠正措施重要性认识,预防在前,纠正在后。有效控制施工质量、切实消除过程工程质量通病。满足规程、标准以及顾客要求是施工企业及项目质量管理中应优先策划的重要内容。
2)各建筑企业,特别是项目管理班子应借助贯彻ISO9001标准和GB/T 50430规范最新版颁布的大好时机,积极参加有关培训,反复学习和深入理解标准规范内容,在开展对新版标准的学习和研讨活动中,最高管理层要积极组织各级人员共同参与,充分理解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和基本思想,充分认识持续改进是企业及项目永恒的目标,理解和重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重要作用,在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过程中更有效地组织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切实消除工程质量通病。
3)项目部对质量通病进行预控管理,要对已查出的不合格或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原因,以便对症下药,采取纠正措施。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查找并分析:
a.程序或施工方案(措施)不当或缺少;
b.操作不符合程序或有关文件的规定;
c.过程控制方法不当;
d.计划安排不当;
e.操作人员资格能力不足或培训不到位,理解不确切;
f.工作环境不当或过程波动影响;
g.资源配置不足;
h.材料质量的影响;
i.检验和试验记录;
j.不合格过程和施工日志记录;
k.过程监控的观察结果;
l.审核或检查观察的结果;
m.顾客投诉及监理、监督单位反馈信息;
n.操作及管理人员的观察结果和有关报告。
4)加强对预防和纠正措施活动的控制,确保预防和纠正措施在实施中达到预期的目的。验证者必须由有经验、责任心强的管理岗位人员担任,验证时不能只看预防纠正措施是否完成,还要确认所采取的措施是对症的,原因分析有深度,所采取的措施确能消除所分析的原因;预防纠正措施实施后已有效果,且同类不合格和质量通病未曾出现。对于在验证过程中发现确有推广价值的方法、措施要推广执行,同时作为以后编制施工方案、措施采纳的主要参考内容。
5)尽可能与统计技术的应用相结合,使原因分析和采取措施的决策建立在充分的事实基础之上,用数据、证据、记录说话。
6)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决策必须同时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产品的特性,并不是所有的质量通病都必须采取纠正措施,对一些一般的、偶然或孤立出现的不合格或通病问题,仅需进行纠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决策,应与问题或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性和对风险的评估相适应,若不采取或不立即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时,应该作出有根据的说明。
总之,工程质量牵连着千家万户,与人民生命和财产密切相关,建筑企业及项目部必须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一如既往,持之以恒,特别在控制质量通病的过程中,重视实施预防和纠正措施,才能使质量通病得到防治,使工程实物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向社会交付符合要求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纠正预防措施 篇2
一、引用文件
《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二、伤害类别: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等等
三、高处坠落:
1、凡在2米以上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的人员必须佩带好安全防护用品
2、禁止无任何防坠措施在钢梁上行走
3、上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应穿防滑鞋,不得穿塑料底及其他硬底鞋
4、在高处平台或临边实施施工工作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
5、在高处行走应走在安全通道上,不得违规跨越高处悬空部位
6、不到安全设施不完善的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7、遵守施工现场高处工作规定
8、不随意拆除高处安全防护设施或洞口盖板
9、上下脚手架走安全通道,不得随意在架体上攀登
10、身体不适不得勉强上高空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11、不走高处搭设的没有安全措施的临时通道
12、上软爬梯时系好安全绳,上单梯时地面需有人监护
13、登高作业必须体检合格
14、严禁夜间在没有足够照明的高处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四、物体打击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2、进入作业区,应先观察上方是否有落物危险
3、在吊装区域严禁在吊车旋转半径内停留
4、不站在垂直交叉作业的下方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5、不穿越现场标志着“禁止进入”的危险区
6、在传动设备机具旁检查验收需尽量避开传动部位
7、不在旋转车床旁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8、不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深基坑下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9、检查夹钳、夹具作业时,不得站在操作位置的正面
10、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设备、材料、物品、摸板的下方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11、审查和督促落实施工单位做好高处作业和拆除施工等防坠措施
五、触电
1、熟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布局及情况
2、督促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执行TN-S系统
3、遵守受电区域的安全管理制度
4、检查带电设备时,遵守其安全操作规程
5、不随意在施工现场按电或拉断电闸
6、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时不盲目用手碰试裸露的电线接头
7、在临近高压线路的旁边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时,注意安全距离
六、机具伤害
1、不擅自动用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
2、禁止在起重设备旋转半径内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3、不违规乘坐非载人提升机
4、监控起重设备吊运情况,控制好设备进场关5
5、遇大风、大雾及雨雪天气禁止在起重设备区域内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
6、在打桩区域从事施工工作的人员时,站在桩倾倒的危险距离之外
由于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发生频率高,死亡率大,因而高处坠落事故被列为建筑施工四大伤害之首,约占全部事故的60%以上。因此,研究建筑施工高处坠落的特点、分析事故的成 因,寻找事故发生规律,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紧迫的。
七、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根据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建筑施工重大伤亡事故800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八、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 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安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飞鸟拉粪,哪这么巧落在我头上!”。(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l、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2、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6、材料堆放过多造成脚手架超载断裂。
7、安全网损坏或间距过大,宽度不足或未设安全网。
8、“四口五临边”无防护设施或安全设施不牢固、已损坏未及时处理。
9、屋面坡度超过25度,元防滑措施
(三)方法不当
l、行走或移动不小心,走动时踩空、脚底打滑或被拌倒、跌倒。
2、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i
3、登高作业时未踩稳脚踏物。(四)管理的不到位
1、脚手架搭设方案指导性不强。
2、劳动组织不合理。如安排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3、安全教育不到位。从事高空作业人员未经培训就上岗,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
4、安全检查不仔细,流于形式,脚手架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或草率验收了事。在使用前未检查作业环境。(五)环境不适:
在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高空作业。在照明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夜间悬空作业。
九、高空坠落事故预防
(一)控制人的因素,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经常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进行观察检查,一旦发现不安全情况,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心理压力,或调离岗位。禁止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等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应当定期给从事高空作业的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有妨碍高处作业疾病或生理缺陷的人员,应将其调离岗位。
对高处作业人员除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外,还应加强安全态度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减少作业风险。
运用行为科学理论对违章行为负强化,对遵章行为强化,从而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施工企业领导应当主动关心职工的生活、工作思想情况,及时了解他们各自的需要,排除干扰安全生产的生理疲劳及心理疲劳因素特别要做好五种人(不懂技术粗鲁人,盲目蛮干的野蛮人,结婚前后的幸福人,探亲归来的疲劳人,家庭纠纷的烦恼人)的安全防范措施。组织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对有关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寻找事故发生规律,做好高空作业人员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目的安全防护工作或根据情况调高岗位。(二)控制物的因素,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
把好材料关,施工中所搭设的脚手架必须坚固、可靠,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设置安全网,安全网必须经过试验,以lOOkg重的沙袋从高处抛下,沙袋落网后安全网的网绳、边绳和系绳均不断,方为合格。坚持“四口五临边”防护措施
从事悬空作业或具有危险性的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挂好安全带。安全上必须三证齐全。
(三)控制操作方法,防止违章行为
为预防坠落事故,首先应尽量避免采用高处作业的方式,其次对不属于高处作业的工种,也应注意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的审核,审批工作与脚手架搭设后检查验收工作。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禁止穿高跟鞋、硬底鞋、拖鞋等易滑鞋上岗或酒后作业。
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注意身体重心,注意用力方法,防止因身体重心超出支承面而发生事故。(四)强化组织管理,避免违章指挥 严格高处作业检查、教育制度,坚持“四勤”(即勤教育、勤检查、勤深入作业现场进行指导,勤发动群众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查身边事故隐患,实现“三不伤害”(即我不伤害自已,我不伤害他入,我不被他人伤害)的目的。
应该及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防止高处作业人员产生过度生理疲劳。
落实强化安全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实绩与年终分配考核结果联系在一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应当为高处作业人员进行社会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尽量减少作业风险。(五)控制环境因索,改良作业环境
禁止在大雨,大雪及六级以上强风天等恶劣天气从事露天悬空作业。大雪、大雨、六级以上强风天过后,应当对脚手架进行检查和清理。
在脚手架上进行撬、拨、推拉、冲地、冲击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夜间施工,照明光线不足.不得从事悬空作业。
十、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1.防止物体打击的预防措施
(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 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2)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3)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出人口位置应搭设防护棚,防护棚长度为:钢井架、施工用人货梯外边沿两侧各超出0.8m。宽度为:当建筑物高度在15~30m时,搭设4m;当建筑物高度在30m以上,搭设5m;超高层建筑物,搭设6m。
(4)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5)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沙浆固定。
(6)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邻边及洞口附近,并且不可妨碍通行。
(7)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8)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红砖等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9)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
(10)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十一、机械及施工临时用电的预防措施:
1、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安全员和电工班长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的要求编写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并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
2、实施中严格执行TN-S系统,对所使用的配电箱、隔离开关、电源线、漏电保护器等材料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方案的要求进行配置,并确保是合格的产品;
3、按规范要求设置PE接地装置,保证接地点的数量,并确保接地电阻值不大于要求的参数;
4、对电工班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电工必须持有本省劳动厅颁发的操作证书,持证上岗;
5、严格执行电工值班巡视制度,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
6、严禁非电工人员私自改动用电线路或私拉乱接电线;
7、电工作业时实行挂牌制,并由项目部指定专职人员进行监护;
8、对各种电器设备要采取防潮、防雨、防雷等设施;
9、照明线路使用三芯电缆,杜绝使用护套线;
10、室内照明灯具安装高度必须大于2.4M,室外照明灯具安装高度须离地面3M以上,且有可靠的防雨、接地等措施。
〈二〉塔式起重机:
1、塔式起重机必须是省建设厅的备案产品,且在本市建委 安全监督站进行登记备案;
2、塔式起重机的安装(拆除)必须由具有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施工,并由其编制安装(拆除)施工方案(须经其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报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备案;
3、塔式起重机的安装人员必须持有相关的上岗资格证,安装时有专人监护;
4、塔式起重机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必须按施工方案施工;
5、塔式起重机的各种限位装置、安全保护装置和信号装置必须可靠、灵敏、安全;
6、塔式起重机在使用中,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有效的上岗证;
7、对塔式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书面安全交底;
8、塔式起重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塔式起重机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执行“十不吊”的规定。服从信号指挥人员的正确指挥。
〈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外架搭设:
1、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临边,包括预留洞口、楼梯口等必须设置可靠的防护措施; 2、2M以上处进行作业的人员必须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带;
3、禁止主体交叉作业;
4、混凝土搅拌机、钢筋加工区、木制作区等距离建筑物近的工作区域必须搭设符合要求的防护棚;
5、按要求设置安全通道;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7、高处作业人员要采取措施,确保工具、砖块等小物品放置安全。严禁向下抛掷物品;
8、编制外脚手架施工方案,并报公司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安装;
9、架子搭设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证,按照批准的搭设方案进行施工;
10、外架必须有足够的连墙件,按要求的间距设置立杆、横杆、扫地杆等,按要求设置剪刀撑;
11、外架使用的钢管、扣件必须符合要求,杜绝使用劣质管件;
12、外架搭设完成后必须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后方可使用;
13、工作面的外架必须满铺架板,价板必须牢固固定,杜绝翘头板现象;
14、使用省厅备案的密目网,对建筑物实行全封闭,立网的连接必须用合格的尼龙绳,严禁使用铁丝绑扎;
15、立网必须高于工作面1.2M,并随工作面的升高而随时搭设;
16、按规范规定设置合格的平网,经常清理平网内的杂物;
母猪料的使用误区与纠正措施 篇3
一、用育肥猪料替代母猪料
1. 现象
使用育肥猪料饲喂后备母猪。
2. 纠正措施
后备母猪从早期选育后就应该喂给特别配制的高营养日粮,一般从体重达50千克开始,日粮应含有3000~3200千卡/千克的消化能,赖氨酸含量在0.7%~0.8%,以确保配种时母猪体脂肪(背膘厚度应在18~22毫米,不能低于16毫米)和肌肉的储备。此外,后备母猪日粮钙磷水平比育肥猪料至少要高出0.1%,还应补充高质量的铜、锌、铁、碘、锰等微量元素,特别要注意补充胆碱、生物素、维生素B6、叶酸等通常在育肥猪料中不添加的维生素。
后备母猪饲喂育肥猪料虽能快速生长,但会出现性成熟和体成熟发育不平衡,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的现象。有的育肥猪料甚至还添加了棉粕等杂粕,加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不足,后备母猪会营养不良,导致发生肢蹄病、体表偏白等,严重影响生产潜力。
二、不注重妊娠期饲料质量和饲喂方式
1. 现象
常见的有不使用妊娠期料,人为减少妊娠期饲料供应量和在妊娠期料中混拌育肥猪料3种情况。
2. 纠正措施
妊娠母猪应该早期限饲,之后采用“前低后高”的饲喂方式,对体弱的妊娠母猪则采用“两头高、中间30~80天低”的饲喂方式。
妊娠前期,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采食量对胚胎的存活率及母体孕酮水平有直接影响,不当时容易造成胚胎死亡,严重时死胎率可达20%~30%,尤其是配种后1~3天。因此,妊娠前期母猪的饲料要重质不重量,配种后1~3天严格限饲,每天饲料供应量为1.5~1.8千克;妊娠90天前,胎儿生长慢,喂料量不宜多,但一定要营养全面,维生素、微量元素充足,氨基酸平衡,每天饲料供应量为1.8~2.0千克。
三、妊娠后期太早饲喂哺乳料
1. 现象
有的妊娠80天时就开始饲喂哺乳料进行攻胎,导致胎儿过大发生难产;有的自始至终不攻胎,导致仔猪初生重小、活力差。
2. 纠正措施
仔猪初生重越大,断奶重越大,出栏体重也越大。在母猪妊娠后期,胚胎的生长速度最快,因此可通过提高饲料的营养浓度和饲喂量来增加仔猪初生重,这就是所谓的“攻胎”。
母猪的乳腺在妊娠75~95天快速发育,如果在妊娠80天时就更换为哺乳料,由于哺乳料中的能量和蛋白浓度较高,会导致母猪乳腺中的脂肪沉积过多和哺乳期乳汁分泌不足,还有可能因仔猪过大造成分娩时出现难产与滞产的现象。实践证明,从母猪妊娠95天开始攻胎是比较合理的。当然,由于妊娠母猪存在个体差异,实践中要根据母猪的胎次、体况等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如果妊娠母猪的肚子比较大,腹部几乎拖地,可能所怀的仔猪数量多,这种情况要多喂料;对于初产母猪,因其盆腔还比较狭窄,为了保证头胎能正常分娩,不影响今后持续良好的繁殖性能,在更换哺乳料后可以不增加喂料量,甚至在母猪整个妊娠期一直使用后备母猪料,只在妊娠后期适当增加饲喂量。
(作者联系地址:山东省沂南县大庄镇兽医站 邮编:276300)
谈如何保证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篇4
产品出现不合格问题的具体原因
任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出现产品不合格问题,这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找出出现产品不合格问题的原因,然后进行有效地纠正和预防,确保下次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如:某车间生产一批油田化学助剂产品,报检后,经质检员检验该产品质量不合格,通过采用5M1E鱼骨图(如图1所示)分析[1],可以看出影响产品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和法的因素。现场生产人员在生产该产品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而是凭习惯性操作,以为已将主要药剂倾倒干净,空桶的重量直接按原空桶重量对待,而没有对该批加药后的空桶进行计量,导致该产品主要药剂加量不足。
(2)料的因素。由于原料的凝固点较低,温度突变,造成该原料流动性较差,药桶底部和桶壁残留量大,导致加料不完全。
(3)环境的因素。由于天气突变,气温大幅度降低,导致该产品的主要添加料凝固。
(4)检测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自行检查,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导致产品不合格。
纠正和预防产品不合格问题的措施
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各项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及验证是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持续性改进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及验证过程中,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充分考虑每一个关键环节,确保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预防措施,并保证其有效实施,达到预期效果。
1 纠正措施
(1)根据质检部检测的有效含量的结果,计算出少加的原料量,然后将原料计量准确后补加到反应釜中,待反应结束后,到质检部进行检验。此项工作由质检部和生产车间负责完成,并限当天整改完毕,整改负责人为质检部和生产车间主任。整改完成后,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验证,查看当天整改过程记录(领料记录、计量记录、自检记录)和该批次产品的检验报告(取样记录、检验原始记录、检验报告)。
(2)由料库负责立即将该原料移到保温库房,防止温度降低,原料冰冻,影响下步生产产品质量,并将所有该原料空桶转移到保温库,然后将所有原料回收并保存到保温库中,便于下次生产该产品时应用。此项工作自该生产日起两天内完成,负责人为料库主任。措施完成后由质量主管部门查看保温库房及入库记录,并现场查看是否将空桶中原料回收及相应的回收记录。
(3)做好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工作,修订完善各生产过程巡查路线和质量检验点,并严格按照巡查路线和各检验点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做好自检记录。由生产车间自该生产日起3天内完成,负责人为生产车间主任。质量安全环保部对本次纠正预防措施过程进行监督,并做好监督记录,并检查修订完善后的质量控制点和巡查路线的文件说明以及巡查记录和自检记录等。
2 预防措施
(1)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对公司所有生产岗位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主要进行产品知识、操作规程、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培训工作自该生产日起一周内完成,负责人为综合办公室主任。在进行效果验证时主要查培训记录和考核结果,包括培训内容、培训人、培训对象、考勤等,另外通过现场询问及现场操作了解培训的效果。
(2)对库房内所有的原材料进行排查,将凝固点较低的原料进行登记和整理,并在三天内将排查出的问题原料转移到保温库房,防止再次出现凝固情况。此项工作由料库具体实施,质量主管部门进行跟踪验证。
(3)由生产技术部保证在一周内组织重新修订和完善各项生产过程巡查路线和质量检验点,并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和检验点进行检查,做好巡查和自检记录。此项工作由质量主管部门进行跟踪验证。
3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1)在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时间安排。
(2)职责必须明确。在实施各项纠正预防措施过程中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确定具体负责人、完成部门和配合单位,以充分发挥各级部门指导、协调、督促和监督的作用。
(3)各相关部门要大力配合、相互支持,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4)质量监督部门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并对各项纠正预防措施进行必要的全过程监督。
4 纠正预防措施的验证
(1)措施的验证应全面、具体、详细。在进行验证过程中,应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考证,尽量找出反映各项措施效果的证据。
(2)尽可能进行现场验证,以保证了解到第一手资料,掌握真实的情况,有利于准确地评价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3)对于不能进行现场验证的,要尽可能提供全面的、翔实的、能证明验证效果的记录。
(4)在验证过程中,要保持验证的客观公正性,确保验证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2]。
结论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ISO 9001:2000标准规定程序文件应至少包括六个基本控制程序,其中《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控制程序》就是必须制定的两个控制程序,因此,要提高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控制程序》,并严格按照执行。具体地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分析出产品不合格的真正的原因。
(2)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预防措施。
(3)保证各项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实施。
(4)对各措施的实施结果进行有效的验证。
总之,纠正和预防措施是每个认证企业必须做好的重点工作,要保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及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性改进,就必须确保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认证的目的,更好地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可靠性、符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马林.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 篇5
版本/修订:B/0
章号:8.5
镇江宇发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页次:1/3
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YF-QP8.5-01 1.目的
消除不合格的原因,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并以此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全过程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内外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项,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以及针对来自于内部与外部的质量信息所揭示的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对质量管理体系、产品持续改进的策划,并评价确保或防止不合格不再发生的需求 3.2办公室。
3.2.1负责不合格品(项)的信息收集,组织有关责任部门进行论证,分析不合格的原因。3.2.2负责对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并验证其结果。3.2办公室负责对顾客反馈的质量信息的收集,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3各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共同参与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制订纠正和预防措施,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并组织实施。4.程序 4.1 持续改进
4.1.1 持续改进的策划
(a)本公司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必须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在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的活动过程中,持续追求对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的改进。(b)通过内外部审核和数据分析,不断寻找改进机会,进行适当的改进活动;(c)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适用的措施,实现改进;(d)在管理评审中评价改进效果,确定新的改进目标;
4.1.2现有过程和产品的更改及资源需求变化,在策划和管理时实施。(a)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总体要求
(b)分析现有过程的状况确定改进方案; 程 序 文 件
版本/修订:A/0
章号:8.5
镇江宇发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页次:2/3
(c)实施改进并评价改进的结果。
4.1.3管理者代表通过以上状况分析,积极寻找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组织各部门进行策划,必要时对重大问题制定“ 改进计划”,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实施。
4.2采取纠正措施的时机
4.2.1过程、产品、环境出现重大问题或超出公司规定值; 4.2.2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重大异常; 4.2.3相关方投诉; 4.2.4内部审核出现不合格; 4.2.5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
4.2.6其他不符合方针、目标或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情况。4.3纠正措施
4.3.1办公室接到顾客投诉后及时填写《不合格信息反馈单》,并报送办公室。4.3.2检验员、测试员及时将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和检验、测试后的不合格报告送办公室和生产车间。
4.3.3办公室将不合格信息进行汇总,组织调查、分析,找出不合格的原因。
4.3.4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会同有关部门制订所需的纠正措施方案,并将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3.5根据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制订相应的纠正措施方案,并将措施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4预防措施
4.4.1办公室从不合格评定结果、各种审核报告、评审报告、服务报告、顾客投诉、各种质量记录等各个方面收集有关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信息。
4.4.2根据收集的信息,运用各种技术方法,组织分析,从中发现不合格的潜在原因。4.4.3针对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4.4根据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并将措施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4.5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
程 序 文 件
版本/修订:A/0
章号:8.5
镇江宇发电力辅机有限公司
页次:3/3
4.5.1质量体系运行中的纠正、预防措施,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由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4.5.2各责任部门应将措施具体操作情况予以记录,并把结果上报办公室。4.6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的跟踪验证、评价及记录:
4.6.1在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总经理负责调配必要的资源,管理者代表
协助原因分析,确定责任部门,并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
4.6.2办公室对各职能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跟踪,并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并将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结果上报管理者代表。
4.6.3管理者代表和部门主管负责评审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效果和有效性。若纠正与预防措
施经确认后无效,应重复本程序相关规定,直至不符合得以纠正与预防。4.6由于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而导致相应的文件化程序和文件的更改,由办公室负责实施。使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
4.8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相关记录需提交管理评审。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 篇6
一、学生英语语言错误的原因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母语的环境与学习外语的环境大不相同。学习母语是处在讲母语的人群中,从早晨起床,吃早饭,学习,玩耍,看电影等,直到晚上入睡这一系列活动,学生一直在和讲母语的人打交道,用母语进行交际。而且,他们听到的绝大部分都是纯正、自然、真实的交际语言。因此,他们讲母语中出现的错误,不完整的中介语言,自然会在今后的日常言语交际过程中获得不断的完善和纠正。而他们学习英语的环境就大不相同了。学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母语符号系统的基础上才开始学习外语符号系统的,所以先输入的第一套符号系统对后输入的第二套符号系统必然在产生正迁移作用的同时会产生负迁移作用。由负迁移而导致的语言错误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形成习惯而影响交际。
从目前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来看,农村的孩子大部分是从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的,城市的孩子是从小学开始,学生们学习英语的时间仅限于课堂上的几十分钟,下课后就被讲母语的环境所包围,很难听到英语。他们在课堂交际中所犯的语言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就会形成习惯性错误,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方面的错误,会给未来语言交际带来极大的障碍。中国学生,尤其是中学生学习英语,他们的英语交际机会太少,他们在学校内口头交际大部分使用母语,很少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用英语书面语交际的机会也很少。此外,学生们即使用英语进行交际也不是系统真实地表达其思想感情,而是为应付支离破碎、毫无意义的任务甚至是让学生们窒息的“题海”。听力考试的取消使学生们患上了英语“聋哑症”。基于这样的事实,如果中学英语教学使得语言错误得不到及时纠正而让学生将这些错误带到大学或社会中去,就会给以后的工作及交流带来极大的弊端。
二、英语语言错误的纠正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在外语学习中的初中级阶段,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也是不容忽视的。众所周知,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各有特点,在流畅性练习中学生常犯的另一类错误就是用英语形式表达汉文化思维的内容,产生语用失误。如当接受赞扬时学生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说上一些否定赞扬、表示谦卑的话(—You are beautiful! —No, no. I am ugly.);在表达歉意时往往将Excuse me.和Im sorry. 混合使用等。这类错误虽然在中国学生之间交流不会引起误会,但若养成习惯,对他们以后进行跨文化交际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那么对待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交际过程中所犯的错误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用什么样的办法纠正呢?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外语所犯语言错误必须纠正,以使学生学到真实、自然、纯正的英语。在语言交际中所犯的语言错误也要纠正,但不必过切、过苛。也就是说,在口语交际练习时,不要立即打断学生话语进行纠正错误,而应在之后再纠正学生的语言错误,且教师应采取诚恳的态度。学生学习英语时出现语言错误是自然的、正常的,教师对于学生们出现的语言错误就不必大惊小怪,严厉批评,更不能讽刺、挖苦,相反,即:教师对学生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所出现的语言错误不必立即纠正,但要认真的记下他们的语言错误,等学生讲完后,教师采用评奖的形式,先肯定学生的优点,然后指出美中不足之处,对其语言错误认真地、逐一加以纠正。纠正的办法是首先讲明错误的原因,然后给出正确答案,最后指导学生反复操练,达到熟练为止。对语言错误的纠正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往往需要反复练习更正。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两三次出现同样的语言错误而情绪化,对学生严厉批评,挫伤其积极性,必须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进行反复正确的操练,并不断提问学生操练的结果,以检查其正确性。
避免汉式英语的出现
在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中,也有很多可以暂时置之不理或者稍加提示就可以让学生明白的错误。比如,The climate in Walton is colder than other cities.学生误将“天气”与“城市”进行比较,而二者没有可比性,只有将后者改为“其他城市的天气”才符合逻辑,很显然,学生的错误是受了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时,我们只要稍加提示就行,有时只需重复climate 和city 这两个词,学生就能意会并讲出正确的句子。事实证明,运用英语比学习英语更难,错误会不断出现,这些错误要在大量接触英语和反复运用中才能克服。如果对学生课堂活动中出现的系统后错误采取随时叫停并且加以纠正的话, 就会影响学生口语表达的思路,挫伤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三、英语语言错误的预防
预防学生在交际中出现语言错误,采取防患于未然的办法方为上策。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创设逼真的交际情景,语言力求真实地道。在教学中,不仅要选择适合社会语言交际的情景,还要选择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然后把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安排在合情合理、合乎社会交际的情景之中。这样教学可以确保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学到真实地道的语言,以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创设英语语言氛围
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浓厚的语言交际氛围,使教学过程交际化、课外语言交际活动多样化、常规化。也就是说,教师尽量用英语上课,用英语组织教学,用英语与学生交际。师生在进行语言交际互动中,不仅要求语言形式正确,而且还应符合说话人的场合、身份、地位、职业、心态等使用语言的得体性。同时还应尽可能多地选择或设计一些适合两三个人进行语言交际的情景。然而,克服语用错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清晰、自然、生动的语言环境,多组织学生看一些英语教学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视听和模仿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视听、反复比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所说与自己所听的有不同之处,在交际中自觉地去逐步改正。
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展
例如,建立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等。鼓励学生多听英语广播、录音,多看英语幻灯片、电影,阅读英语报纸、杂志等。尽可能多地把学生置于英语交际的浓厚氛围之中。这样,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可能会在堂上堂下日常的语言交际过程中获得不断的自我纠正,他们的中介语言也就日臻完善了。
总之,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教师要理解学生的错误,在纠正错误时要讲究策略,决不能有急躁情绪,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其丧失学习外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纠正预防措施 篇7
1 药房管理
1.1 药房人员素质
药房实施24h值班制, 绝对不能脱岗, 尤其是当一人值班时, 若来了急诊病人急需抢救药品却找不到药房人员, 因此而耽误抢救造成病人死亡。值班人员心情不好, 例如同家人生气, 家中有病人或亲人过世等, 这都有可能导致发药差错,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再上班。上班时间会客, 一边发药一边和朋友或熟人闲聊, 三心二意是导致发错药物的常见原因。所以药房必须严格劳动纪律, 上班时间不准会客, 非药房人员严禁到药房闲聊。
1.2 药房微机管理
目前, 不少药房采用电脑管理, 一般是药房人员看处方输入电脑自动划价。发药时从电脑调出处方核对一下, 然后发药, 发药人可能看电脑发药或凭记忆发药, 这是错误的。因为划价时一旦输入错误, 必然导致发错药。正确的做法是仍然要看方发药, 这样即使是划价输入有误, 也不会导致发错药物。
2 医师处方
2.1 医师书写处方要规范
不少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 被业外人称为"天书", 作为药方工作人员必须对医师处方准确识别, 绝对不能凭推敲调剂处方。另外, 由部分医师开方用英文缩写, 这也给药房调剂增加难度, 作为药师要督促医师正确规范书写处方, 对弄不清楚的处方一定要和医师联系后再行调配。对于医师所开英文缩写调配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对于一些易记混的缩写代号, 要杜绝使用。医师开处方时由于种种原因有可能出错, 虽然主要责任在医师, 但作为药师如果未能及时识别, 而是按错误处方调配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方面例子很多, 如把地巴唑开成他巴唑;把阿托品0.5mg错看成0.5g;把只限肌注的药物开作静注的药物作静注;把COSMZ 2次/d开成3次/d;液体中加入氯化钾的浓度高于0.3%等。另外, 有的医生为了药品回扣, 每次使用大量抗生素, 许多抗生素对肝肾功能损害较重, 时间一长必然导致病人肝肾功能损害。
2.2 处方配伍禁忌
另一类错误处方是把配伍禁忌的药品合用, 如同时注射钙剂和强心剂, 同时使用两种氨基酸类抗生素, 酵母片和磺胺类药物合用等。医师有时还会给患者开出禁用的药物, 如给孕妇用某些有致畸作用的药物;肝病患者要避免联用利福平和雷米封等有肝毒性的药物;肾功能有损伤的病人禁用头孢类抗生素;气管炎患者禁用心得安;7岁以下小儿禁用四环素等。显然, 药房人员要识别医师用药的正误, 自己必须有扎实的药学基础, 必须加强业务学习, 对常用药物的名称、别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病种禁忌都应较熟练地掌握, 这样才能及时识别处方中的错误。利血平与利血生, 他巴唑与地巴唑, 降压灵与降糖灵, 菌必治与淋必治等药名相近, 易调配错误;氯化钾针与NaHCO3, 兰州产5g的白蛋白与10g白蛋白, 土霉素与酵母片等。这些药品外观相近也易发生调配错误, 在调配这些药品时要特别注意, 仔细核对处方与药品标签。应把易混药品分开摆放, 不要放在相邻位置, 以减少调配错误的发生。
3 药品特殊用法及注意事项
纠正预防措施 篇8
近年来在部分高速公路施工的涵洞浆砌工程中,存在较多质量隐患,尤其是盖板涵墙身砌筑过程中,存在问题较多,为了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保证后续浆砌工程质量,特制定了详细的质量纠正措施,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 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片石砌筑时未立杆或挂线不准确,导致墙身不顺直整齐,砌体尺寸不能满足要求。(2)墙身沉降缝上下不垂直,互相咬合。(3)在已砌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4)砌体通缝、叠砌、贴砌较多,缝间隙过大。(5)砌体使用铺设一层石块一层砂浆的错误砌筑方法,导致空洞较多,砂浆不密实。(6)机械拌制砂浆不均匀,有结块现象。计量不准确,强度降低。(7)进场的中砂超粒径颗粒偏多,含泥量偏高。片石尺寸偏小。
2 材料及砂浆拌合纠正措施
(1)片石几何尺寸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最小边长、最小厚度不得小于15cm,中砂最大粒径控制在4.75mm以内。(2)砌筑采用设计规定的砂浆,所用砂最大粒径不宜超过5mm,,含泥量不得超过5%,其配合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并批复。(3)砂浆的拌制必须用搅拌机进行,并且必须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在用直观的方法检查其和易性时,以用手能将砂浆捏成小团,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由灰铲上流下为止。(4)砂浆应随拌随用,一般宜在3~4小时内使用完毕;但在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对于已经凝结的砂浆,禁止使用;对于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严禁使用。
3 片石砌筑纠正措施
3.1 砌筑时必须两面立杆或挂线,外面线顺直整齐,逐层按照设计收坡,在砌筑过程中经常校正杆线,保证砌体结构尺寸符合要求。
3.2 砌筑前将基底表面清洗干净、湿润,座浆进行砌筑。
浆砌片石必须分层砌筑,宜以2~3层片石组成一工作层,每一工作层的水平缝应大致找平。砌体石块互相咬合,砌缝砂浆饱满;砌石时,按平面上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填腹石的顺序进行,空隙必须用砂浆挤填密实,严禁产生通缝、叠砌、贴砌和浮塞。在从基础往边坡砌筑时,要注意砂砾垫层必须满足厚度铺垫,同时砌筑中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砌缝宽度一般不得大于4cm。砌筑过程中,砂浆应坐浆均匀饱满,填缝密实,不得出现空洞、裂缝。
3.3 砌筑工作中断后再进行砌筑时,应将砌层表面予以清扫和
湿润,砌体分层座浆进行砌筑,砌筑上层时保证不振动下层,不得在已砌筑好的砌体上抛掷、滚动、翻转和敲击石块,保证砌体质量。砌筑应使用较大的面做底部,表面应选取形状较为方正及尺寸较为合适的片石,尖锐突出的部分应敲除。对于护坡的外露面和坡顶、边口,也应选用较大,并且较平整、略加修凿的石块。另外,竖缝较宽时,应在砂浆中塞以小石块,严禁在砌块下面用小石块支垫。
3.4 盖板涵基础、墙身砌筑过程中,严格控制竖缝宽度。沉降缝
宽度控制在20-30mm之间。缝间用三合板等进行隔离。挡土墙基础中缩缝应与墙身缩缝对齐。
3.5 勾缝采用平缝或凹缝,其所用的砂浆不得低于砌体砂浆标号。
勾缝应嵌入砌缝内约2cm,当缝槽深度不够时,应凿够深度后再进行勾缝。抹面应平整、压光、直顺,不得有裂缝、空鼓。
4 养护纠正措施
当砌筑中途中断时,必须洒水覆盖进行养生。砌筑完工、砂浆初凝以后,必须覆盖养生1~2星期,并且在养护期间必须避免发生碰撞、振动等等有碍砌体强度稳定的因素。
5 质量管理纠正措施
(1)必须增加施工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加大施工过程的检查力度。(2)质检部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详细的纠正措施,进行逐层技术交底。并不定期对正在施工的涵洞进行抽查。项目办也应制定了考核办法,对存在问题整改不彻底、存在问题多次出现的施工作业队进行清除出场。(3)严格执行首件工程认可制。选定优质、优良盖板涵作为本线路的首件盖板涵施工样板工程。此涵洞无论从外观、还是内在质量方面控制都较好,施工队伍管理严格、质量意识较强,通过组织各家作业队在次涵洞施工现场进行观摩、学习,要求各家施工队伍必须以此涵洞作为标准,加大对自己施工队伍的管理,提高质量意识,施工中各项控制指标不能低于此涵洞。工地管理、施工过程控制必须严格按照此涵洞要求执行。(4)针对施工环境严重缺水的特殊情况,必须增加了多辆水车或其它引水措施,保证每天定时向各施工点送水,要求各施工点必须设置一个蓄水池或蓄水袋,定时对砌体进行养生。同时要求砌筑间断时,表面必须覆盖渗水土工布,保持砌体表面湿润,在保证外观质量的同时保证砌体整体质量。(5)项目试验室加大对工地拌和砂浆的抽检频率,使浆砌片石工程外观漂亮,内在质量得以保证。(6)及时统计和调查施工原料短缺问题,仔细排查原料质量问题,可以增加了多个石料场加工,针对质量问题相互对比挑选,为施工现场尽量提供规格符合要求的片石,从源头控制浆砌工程质量。
6 结束语
今后施工中,项目办将通过组织学习、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质量重要性及必要性,为质量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组织学习建设局、总监办、驻地办下发的技术、质量文件以及技术规范和施工规范,对一些特殊或关键工序进行层层交底、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学习讨论,认真分析,认真总结,并将问题的整改落到实处。划分各级质检、技术人员岗位指责,建立质量安全责任卡,使大家牢固树立“施工生产,质量第一,保质量、从我做起”的观念,全面提高质量意识,重视存在的问题,加大整改落实力度,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出现。
摘要:近年浆砌工程在重大高速公路应用及其广泛,但施工结束还未交工验收时就出现脱落、裂缝等问题。针对此问题我合同段积极采取实质、外观质量纠正和控制措施,以供大家参考和相互学习。
关键词:浆砌工程,质量纠正,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平祥.切实注意浆砌片石涵洞的砌筑质量[J].铁道建筑,2001,(02).
[2]杨磊.涵洞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05).
[3]赵曼秀,邓彬生.浅谈几种涵洞施工的一些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
纠正预防措施 篇9
一、基础差, 跟不上, 产生自弃心理, 以至于厌学
进入技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能力水平是参差不齐的, 教师若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统一要求, 一刀切, 甚至提出超出实际的高标准要求, 一部分学生能力有限、知识欠缺, 对于过高的要求可望而不可及, 自感压力大, 不如别人, 再加上教师的苛刻要求, 久而久之, 内心充满失败情绪, 结果导致破罐破摔, 不求进步, 产生自弃厌学心理。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前提在于了解学生。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摸清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爱好、特长、个性等实际情况, 针对一些学生的自弃心理建立“学生知识能力水平档案”, 把学生分类, 归入不同层次, 然后对其提出不同要求, 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欠缺的同学, 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予以弥补。总之, 要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正确的疏导, 增强他们的上进心, 克服自弃心理, 使他们养成自爱心理。
二、自我认识不清, 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享受不到成功的快乐, 产生自卑心理, 以致于厌学
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认识不足, 教师缺乏正确引导, 他们总是感觉不如别人。其实, 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老师应多接触、多观察学生, 要善于发现并及时捕捉这些“闪光点”, 一旦发现他们有点滴进步或者某点成功, 要充分肯定, 及时给予鼓励, 并诱导他们认识到这点“进步”完全是他们主观态度的改变或者发奋努力的结果, 绝非外部压力或者偶然条件造成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及时而适度地表扬往往是促进学生转变、前进的催化剂, 是帮助学生恢复自信心的重要措施。此外, 要积极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如演讲、辩论、自办手抄小报、墙报、知识竞赛、技能竞赛、书法比赛、公关礼仪大赛, 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小制作、小发明等等, 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实力和长处, 表现出“聪明”、“有才”, 尝试成功的喜悦, 萌发进取心, 树立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语) 。
三、进入技校, 感觉到前途无望, 缺乏学习的东西, 以至于厌学
进入技校后, 有一些学生会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毕业后仅仅市一名微不足道的“小工人”, 没多大出息。产生这种想法有客观原因, 某些行业特点是苦、脏、累;也有主观原因, 社会上一些人不能正确的评价工人的工作。因此, 有些学生认为工人是低人一等的。教师了解学生的这一想法后, 应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如举行主题班会、集体讨论、德育课、请工厂技术能手、劳动模范作报告等等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孔繁森同志是一名技校毕业生, 在工作中做出了非凡成绩, 成为人民拥护的公仆, 干部学习的典范。平时要多给学生讲讲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平凡岗位也能成就大事业,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科学家是人才, 企业家是人才, 优秀技术工人同样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人才”-吴邦国) , 帮助学生养成“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良好品质。
四、学习方法不当, 学习效率低, 进步困难, 产生沮丧心理, 以至于厌学
初中教育是普通教育, 主要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技校教育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是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专业教育, 在学习文化课的基础上, 增设专业课。前者侧重于在课堂上学习基础文化知识, 后者侧重于生产实践, 体现的是“手脑并用”的原则, 两者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大区别。在学习、生产过程中, 教师要导之以法, 授之以渔, 注意培养学生对生产实践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获得成功的兴趣, 养成乐观的心理。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应重视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培养, 使他们掌握获得知识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生获得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成绩好的如虎添翼, 取得更大的成功;后进的则会茅塞顿开, 一改低效率状态, 体会到高效的甜头, 从而保持乐观的学习态度。
五、缺乏竞争意识, 无升学压力, 以至于厌学
升入进校后, 家长和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上施加的压力减轻很多, 一些学生深感如释重负, 身无压力轻飘飘, 对学习得过且过,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加强学生的“五自”教育-人格自尊、学习自觉、生活自理、工作自强-在学习态度上要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科学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对现代企业的生命军-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在学校里面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 才能受社会欢迎, 才能为社会更好的服务。另外, 充分利用我区近几年来开展的丰富多彩的知识技能比赛, 如会计知识操作技能比赛、钳工 (车工) 技术比赛、微机应用知识比赛等等, 做好竞赛文章, 以点带面, 比赛施压, 以赛促学, 掀起学习基础知识, 操作技能的高潮。
六、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 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以至于厌学
“好成绩不如有个好爸爸”这种说法在技校学生中比较流行, 它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这种不良风气的确存在, 教师应该从正面对学生讲清道理, 看问题要看主流、看本质, 不要以偏盖全, 一叶障目,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它不过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一种不正常现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用人制度的完善, 法制的健全, “用人唯亲”的不正常现象必将被“用人唯贤”所代替。
纠正预防措施 篇10
在各所高校内部, 图书馆长期以来经常被外人看做是除了借还以外几乎就没有其他事务去做的机构, 是所谓养闲人懒汉的场所;很多时候这里的工作人员是校领导的“关系户”或教授等学校骨干的家属人员, 一般学历不高, 工作技术含量较低。通常, 他们每天的事务就是简单地管理一下在校师生的借还书工作, 同时也负责采购图书、期刊、电子数据库等文献资料。从性别比例上看, 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女性居多而男性相对较少, 以女性的心理特点通常会出现所谓“婆婆妈妈”、“搬弄是非”等现象。长期以来, 个别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存在着自卑心理, 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这种心理状况导致很多新分配来的高学历人才不安心致力于图书馆的本职工作, 甚至远走高飞, 即所谓“跳槽”到其他行业的事件时有发生;另外, 对工作人员所服务的外部对象来说, 他们普遍存在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即认为你是为我服务的, 我就有权利挑你的问题, 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鄙视的现象, 从而加大了有些工作人员对自己的不信任感, 这种不健康心理用以导致工作人员和被服务人员之间产生隔阂甚而至于矛盾和冲突。按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规章要求, 工作人员应遵守自己的职业道德, 牢记自己的服务守则, 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要求进行耐心细致的服务, 耐心地为每一位被服务者所提出的咨询提供详细地解答;更不能说诸如“你等着吧”之类的脏话, 给自己乃至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带来污点。尽管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大多是知识水平较高的高级知识分子, 他们较常人的道德修养要高出一截, 但当他们遇到诸如借不到书或因损坏图书被要求罚款时等现象时, 有时难免与图书馆工作人员产生矛盾, 出现抱怨乃至于过激的情绪。
另外, 缺乏体育锻炼和休闲娱乐的集体活动也是导致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现不健康心理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回顾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 在早期的闭架、手工借阅时期, 当时是所谓的“人管人”, 基本上每周召开一次业务交流会议, 会议完后一般大家各忙各的;有时大家会聚在一起打打牌、下下棋, 或在户外一起进行一些球类活动。每到邻近元旦或春节时, 馆里通常会组织大家进行一些例如茶话会、歌咏比赛等联谊活动, 一想起那个时代, 现在看来犹有许多回味之处。后来, 到了开架借阅时代, 图书馆实行了制度化管理, 馆里仍然会组织大家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 在假期还会组织大家到外地旅游观光, 或者跟学校的其他单位机构进行一些篮球赛等交流活动, 这些文体活动不仅活跃大家的工作气氛, 而且还让大家增强了身体素质, 提高了团队意识。现在, 随着计算机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进入, 虽然大家工作时的体力付出少了, 工作效率也提高了, 但是以前的文体活动却少了许多, 除了例行的高校图工委的体育比赛以外, 大家再没有其他进行健身娱乐活动的机会;随着十八大以来中央的新政策的出台以及反腐力度的加大, 很多开销性较大的文体活动被取消了, 无形间剥夺了大家进行文体娱乐的机会, 从而向成了大家上班时各忙各的但是活力少了许多, 但大家身体素质普遍下降, “亚健康”现象逐渐增多。
还有, 工资待遇普遍较低也是导致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出现不健康心理现象的一个因素。同校内其他单位机构相比, 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 使得一些工作人员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消极甚至抵触, 从而加剧了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2 纠正措施 (解决办法)
通过上述分析这些不健康心理现象的成因, 笔者提出以下的纠正措施。
首先, 对于馆员个人而言, 应贯彻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被服务对象。从而形成被服务对象为中心, 以服务为根本, 以创新为准绳, 以令被服务对象满意为目标。爱岗敬业, 对被服务对象要有亲和力, 认真贯彻高校图书馆的有关规定。
其次, 学校应积极改善图书馆的工作环境。一方面, 应增加图书馆经费的投入, 在职称评定和福利待遇上向图书馆适当倾斜, 并且多为馆员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通过以上措施,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业务水平、提升了服务质量, 客观上也优化了图书馆的整体外在形象。
再次, 高校图书馆应像过去一样定期举办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不仅活跃了大家的工作气氛, 增强了大家的身体素质, 还改善了大家之间的人际关系, 使得大家之间跟家和谐融洽, 发展了友谊。
总之, 分析高校图书馆人员产生不健康心理现象的原因, 并提出针对不健康心理现象的举出一些相应的纠正措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平法制友善等理念促使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按照馆内规章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工作人员具有深刻的爱岗敬业精神;再次, 学校也应积极改善图书馆员的工作环境, 有利于调动图书馆员工作的积极性, 使他们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 从而更好地为在校的广大师生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鷃.高校图书馆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12) .
纠正预防措施 篇11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技术动作 预防 纠正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0121-0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和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动作,错误动作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动作定型,这不仅会影响学生正确地掌握和提高技术、技能,同时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甚至会出现伤害事故。因此,本文就教学中出现错误的原因、预防措施、纠正方法进行探讨,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从而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中学生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
1.身体练习的目的性不明确,积极性不高。
2.学生思想上存在害怕受伤、怕累等顾虑,练习时容易产生动作上的错误。
3.身体练习的概念及完成身体练习的技术要领不明确,或者由于旧的技能的干扰。
4.学生的身体素质、一般身体训练水平以及技术基础比较差。
5.由于教师对教材钻研不透,理解不深,在讲解与示范中传授了错误的知识概念和错误的动作,或在教学中抓不住重点、难点,造成学生理解上的错误。
6.教学条件差,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7.学生缺乏对动作的综合分析能力,抓不住关键找不出动作之间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致使出现错误。
二、防和纠正错误的方法
1.由于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而产生的错误,应加强有关学习目的性教育,使学生认识该身体练习对发展身体和增强体质的意义。由于学生胆小、畏难或信心不足等思想上得原因,教师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保护和帮助,加强安全措施。同时还要变换练习的条件,降低标准来克服学生的恐惧心理。
2.对身体练习的技术要领不明确,而产生的错误动作,应充分利用各种直观形式,扩大直观效果。采取诱导性练习和正误对比的方法,帮助学生领会动作要领、明确技术关键和难点。
3.由于身体素质不好,影响正确的掌握身体练习。应在课内外,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一般身体发展的锻炼,不断地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机体的反应能力,多鼓励,多启发,增强学生学会技术动作的信心。
4.加强备课工作,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教学内容的安排,不仅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对技术。体质较差的学生,亦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兴趣和爱好以及体育技术和技能基础等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还要加强课的组织工作。
5.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体育教育基本原理掌握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及人体机能活动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努力提高身体练习的讲解示范能力,能合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更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作表象。
6.注意创造和改善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器材,做到一场多用、小场广用、一材多用,保持合理的练习密度和适宜的运动量,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前还要检查器械的安全等。
7.克服原有的错误干扰,教师要对学生原有的错误认真观察,深入分析,看其是否已经形成了错误定型。如果没有形成错误定型,不难纠正,经过一段时间指导,可以改变以前的错误。如果已经形成错误定型,要立即停止整套动作或完整动作练习。采取改变动作顺序、降低运动强度,动作难度,改变动作速率等办法,采取专门性、诱导性练习或转移性练习,来破坏原来形成的错误的条件反射之后,才能恢复整套动作或完整动作练习。
8.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看、想、练三结合。教育学生认真观察、深入细致的思考和分析,积极认地练习动作,使看、想、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及早地建立第一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暂时性神经联系,以致形成条件反射,可以减少错误的出现。
纠正预防措施 篇12
一、学生书写中错别字的预防策略
1. 抓好学生对生字的“第一印象”。因为识字主要靠记忆, 而记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往往取决于识记的第一印象, 也就是先入为主的意思。汉字的音、形、义比效复杂, 而学生的注意稳定性和有意识记能力都很差, 学习时容易感到枯燥, 往往会产生厌倦情绪。于是笔者便花了很多心思在“初教学”上,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创设情境, 注意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具体形象的教学手段, 以培养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使学生对生字获得的“第一印象”正确、鲜明、深刻, 努力做到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了解字义, 并在头脑中牢固建立起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2. 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从汉字本身的特点说, 汉字是音、形、义三个因素构成的复合体, 字数繁多, 字形结构复杂, 还有大量的同音字、音近字、形近字等, 学生本来就较难掌握, 而且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加, 生字的回生率就一定会增长。这时, 如果教师能及时引导学生复习、巩固, 便能减少或防止错别字的产生。笔者一般会在教生字时有针对性地采用多音字组词、形近字辨析、同音字组词造句, 改正错别字等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同时, 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字有更深刻的印象, 让学生能“温故而知新”, 一举两得。
二、学生书写中错别字的纠正策略
1. 给予识字写字以足够重视, 还识字教学以足够时间。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并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 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把识字教学问题解决好, 才能为学生智能的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所以, 在新课标背景下, 教师要对识字教学有更强的前瞻性、历史感, 给予识字写字足够的重视, 还识字教学以足够的时间。识字的关键字形教学要避免蜻蜓点水式的轻描淡写, 而要真正投入时间与精力, 针对生字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 注意提示和讲解生字的笔画笔顺、识字方法、易错之处、形近字的区别, 把字形教学落到实处, 突破学生识字的难点。
2. 科学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 用汉字学知识指导识字教学。汉字是“构造型”文字, 有一套功能奇特的部件和有趣的构字规律。因此, 如果小学语文教师能科学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 依据汉字构字规律, 通过对汉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的分析, 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指导学生识记汉字字形, 理解字义, 那么不仅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强化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的记忆, 有效预防错别字的产生,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掌握汉字分析形索义、因义记形的识记方法与能力, 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识记汉字的效率。
3. 合理体现识字过程的阶段性, 培养提高学生自我识字的能力。组成汉字的结构单位有两级:一是笔画, 二是部件。汉字的这种“拼形”特点使得小学识字教学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重组规律, 通过合理体现识字过程的阶段性, 提高学生的自我识字能力。所谓汉字的结构重组规律, 是指通过已掌握的字词经验结构的重新组合, 在原有字词经验结构的基础上, 内在地构建未学习过的字词的新的心理结构, 充分发挥已有字词经验结构的能动性和固着点的作用。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往往从独体字开始。此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有关汉字的笔画笔形、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基本知识和书写方法, 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合体字打好基础。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对字形的感知和分析, 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识字的效率。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汉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始终。作为小学生识字的主阵地, 所有语文教师要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更强的前瞻性、历史感, 以自己的拳拳爱心、高度的责任感, 真正教会学生正确熟练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遏止错别字的产生。
【纠正预防措施】推荐阅读:
纠正与预防01-19
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范本08-14
纠正与预防措施报告09-14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01-07
capa纠正和预防措施08-19
纠正与预防措施流程图08-29
《纠正预防措施实务》测试题09-16
持续改进与纠正预防措施的区别07-25
预防和纠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论文05-13
不良行为习惯纠正措施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