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教育案例教学(精选12篇)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 篇1
一、背景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意识、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意识,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天鹅、大虾和梭鱼》教学中, 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学习,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懂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进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语文知识的基础上, 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相应提升。
二、案例描述
(一) 设定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本课中涉及的生字, 并能够默写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主要识字量为12 个。
2.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明确文中的天鹅、大虾和梭鱼都是为了拉动大车而努力, 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 彼此之间按照各自的想法拉车, 所以最终大车“未动分毫”, 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二) 明确教学难点
在学生了解天鹅、大虾和梭鱼都用力拉车但是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大车最终“未动分毫”的基础上, 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理解团结的重要性。
(三) 教学具体流程
1.课前导入。
教师先在黑板上贴天鹅、大虾、梭鱼的图片, 结合图片进行教学。
师:同学们, 今天老师要向你们展示三种动物, 看图说一说, 你们认为这三种动物都有什么本领?
生:天鹅可以飞。
生:天鹅、梭鱼和大虾都会游泳。
生:大虾会倒着游泳。
生:天鹅也会在地上跑。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片下板书。)
师:现在在天鹅、大虾和梭鱼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 (齐声) 想!
师:下面让我们将书打到第九课《天鹅、大虾和梭鱼》, 这是著名作家克雷洛夫写的一篇经典寓言故事, 今天我们就对这篇寓言进行学习。
2.课堂教学。
(1) 认识生字, 设置小组挑战。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 我们首先要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生字学习。
(学生学习生字。)
师:结合拼音, 你们是不是已经对本节课的生字进行了初步认识?
生: (齐声) 是!
师:现在, 老师将本节课的生字按照难度划分了几个等级:一星:读出生字的读音;二星:在教师的提醒下可以组词;三星:能够书写汉字;四星:认识生字中的多音字。星级越高, 难度越大, 哪个小组来进行星级挑战?
(学生踊跃挑战, 小组合作情况较好的学生基本完成四星挑战。)
师:我们要对完成四星挑战的小组提出表扬 (鼓掌) , 没有完成的小组也不要灰心, 相信你们已经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小组合作, 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通过合作,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2) 分析课文, 强化小组合作学习。
师:完成生字学习后, 我们来阅读课文, 下面找四位同学分别读不同的小节, 其他学生思考文章讲了什么故事?读第二小节, 你觉得怎样才算拼命?最后板车为什么“未动分毫”? (教师板书问题的关键词。)
(完成朗读后, 学生踊跃回答问题。)
生:课文讲了天鹅、大虾和梭鱼三个动物一起拉车的故事。
生:我觉得用尽自己的全部力量才算拼命。
生:拼命应该就是“使出吃奶的劲儿”拉车。
生:三个动物都向不同的方向拉车, 所以车才不动的。
生:它们没有向一个方向拉车, 肯定拉不动车。
……
师:现在你们已经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基本意思, 下面我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刚才合作效果较差的小组这次一定要把握机会。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板书三种合作学习方式:分角色朗读、按故事绘画、分角色扮演, 供小组选择。)
师:小组讨论, 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学习, 讨论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合作学习方式, 在课堂上进行热烈讨论, 探究板车“未动分毫”的原因。)
(3) 小组学习汇报。
师:首先请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进行小组学习演示, 说说你们的阅读感受。
生 (小组代表) :在阅读中我们小组发现“拼命”“使劲”“钻”“一心想”这些词说明天鹅、大虾和梭鱼都努力拉车了, 但由于他们“不是一条心”, 所以“白费力气”, 最终导致板车“未动分毫”。
师:选择第一种方式的小组已经说明了他们的看法, 选择第二种方式的小组怎样理解的呢?
生 (小组代表) :通过绘画, 我们发现天鹅想让车向上走、大虾的动作会让车向后, 而梭鱼向水里游则会导致车向水里, 也就是向下的方向走, 它们三个选择的方向不同, 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下面请选择第三种方式的小组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生 (小组代表) :通过表演, 我们发现按照它们的方式, 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拉动车, 力气无法集中, 甚至向后退的力量还会阻止车向前走, 所以车“未动分毫”。
师:你们的小组讨论结果都很有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拉动车呢?你们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经过尝试, 发现只有三个人向着同一个方向拉车才能拉动。)
师:通过演示, 可以发现, 只有你们的方向一致、团结合作, 才能拉动大车, 才能共同克服困难。“人心齐、泰山移”, 同学们, 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养成团结合作的习惯, 在互相帮助中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快快乐乐生活。
三、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在小学教育阶段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等。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能够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解决学习问题, 提升学习兴趣, 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基础上, 促使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在《天鹅、大虾和梭鱼》这一教学案例中, 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设置趣味性较强的教学导入, 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然后在识字教学、分析课文和学习汇报的过程中以小组学习的方式逐步让学生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使其在深入理解课文内涵的基础上, 接受团结合作教育, 最终促使学生逐渐养成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习惯,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
由此可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教学思想, 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通过小组探究逐步解决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产生相应的积极影响, 所以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应用。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 篇2
我任教高中历史课已有十年了,在教学中我感受到,教师不仅要在教学内容、思维方式上影响着学生,而且也应以教师整个人格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历史课堂一向被认为是单调乏味、枯燥无趣,以致好多学生讨厌上历史课,觉得学历史的成就感,远远不如做出一道数学题的乐趣高。考试前总是复习理科,最后潦潦草草的背一背,就上场考试了。而要让学生爱好历史,老师必须是历史的爱好者,并有较为扎实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
正如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所说的:“爱心是一个好教师最基本的条件;童心是师爱之源;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工作中,我深刻的感受到有一颗爱心,对一位教师多么的重要。教师是特殊的职业,她面对的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有感情有活力的学生。你释放的爱,像花香,他们能嗅到;像春风,他们能感受到。
教师的爱心是成功的原动力,教师的爱心能使孩子们更健康的成长,能使有缺陷和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信心倍增,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赞美与鼓励是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的催化剂,要充分利用。赏识学生是对学生思想行为的肯定性评价,能使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增强进一步发展优点的信心和愿望。当他们有进步要求并在行动中有所表现时,恰到好处的鼓励与赞美,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千万别吝啬你的赞美之词,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表扬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批改作业,我总不忘记写上鼓励性的言辞。每一次发作业本,我都会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表情。几乎每一位学生都喜形于色,久久不愿收敛自己的笑容。这充分说明赏识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教学建议及案例设计 篇3
“安全教育”是江西省义务教育地方教材专题教育的模块之一。占总内容的15%,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学目标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以保障中小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范围及危险、危害。了解社会安全类突发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应对措施:了解基本公共卫生和饮食卫生常识。知道常见病和传染病的危害和防治措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了解突发自然灾害和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对生命安全可能造成的威胁,初步学会在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和求助及逃生的简单技能:知道生命是可贵的。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其发育特点,了解必要的生命健康知识:了解青春期常见问题的预防与处理,知道要远离毒品,拒绝黄色诱惑;知道网络的用途,初步学会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知道预防和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的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正确的辨别和判断,学会恰当避险:有效预防自身安全事故的发生,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初步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能够作出有利于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全的行为选择: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社会安全责任感,形成安全意识,养成安全习惯;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态度;富有爱心和责任感;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健康人格。
(二)内容结构
“安全教育”专题在全套书1~9册的内容分布,是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到各年级中的,体现螺旋递进式的结构,主题与内容要点具体见表1。
(三)编写特点
本模块是以中小学学生生活为基础,以树立和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专题,编写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人文性。教材体现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和谐成长的原则,努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实施教学: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伤害: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体生命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其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建立奠定基础。
2综合性:以学生的生活为主线,把秀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六个方面的安全问题有机整合;把公共安全知识和与相关的法律、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有机整合;把地方课程的专题教学与品德、科学课程相结合,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通过家庭、社区活动等多种途径,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学目标。
3层次性。教材不是枯燥地进行理论灌输,而是将安全教育寓于鲜活的生活主题中,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识教育与培养习惯相结合,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统筹设计教材结构,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注意不同学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强化、养成习惯。
4实践性。教材既注重教学情景的设计,又安排一定的活动性内容,从中小学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将可能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作为课程的主题,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方法技能,养成安全习惯,在生活和活动中进行安全教育。
5灵活性。为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建议,教师可在这些建议的启发下,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多样化课程资源,有效地开展开放式教学,设计出对自主发展更有价值、更能促进自主学习的活动方案。
6通用性。安全教育贯穿于生命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中小学学生的全部生活。本模块立足于学生安全生活的需要,提供最基本的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的知识、方法和技能,以便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保障中小学学生健康安全地成长。同时,在编写上既统一要求又照顾差异,考虑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异。注意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7趣味性。教材文字表达浅显易懂,生动活泼,有效地运用了图片、表格,做到了图文并茂。贴切的文字、精美的图片、生动的案例、有趣的活动有利于激发学习欲望,也便于自学。
教学建议
1坚持正确导向引领,全面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发展,注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注重培养其预防和应对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全面落实教学目标,促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准确把握教学定位,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时,教师应把握好三个定位,即教师角色定位——教师应当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而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基本课型定位——课堂教学不以讲读、阅读为主,而要以活动、探究为重,不能将书本内容作为教条死记硬背,而应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综合性学习天地;教学载体定位——不把此教材作为课外读物,要在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托,根据本地和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时补充、调整、选择、创新教学活动方式。
3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丰富学生生活体验。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深入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积极从生活和社会实际中寻找相关的教学素材,注重选取学生普遍关注和乐于交流的安全问题作为教学内容。通过开展思考、讨论、收集、调查、辩论、访谈、模拟演习、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丰富情感体验。
4加强课程资源整合,运用开放教学策略。应加强本专题模块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整合,避免简单重复,以发挥综合教学效益。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参观、演练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安全教育:可以运用
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可以与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校外辅导员,根据学生特点系统协调承担安全教育的内容,并且协助学校制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组织演习活动。
5正确运用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教师要坚持鼓励性、发展性的评价原则,既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更要注重考查学生自救自护的素养和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另外,此教学内容不以任何测验或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的手段。
《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一年级第3课。
[教学过程]
(一)事例引入,揭示课题
1看课件,听故事。(一个小学生不注意交通安全,发生了交通事故,父母很悲痛)
2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交通安全事故会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
3教师小结:交通安全太重要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上学路上的交通安全》。
(二)合作学习,掌握知识
1出示教材“启迪窗”部分的两幅图。(配图一:上学路上,小朋友跨栏杆,横穿马路:配图二:农村的小道上一辆农用车在行驶,几个小学生在爬车)
2要求学生想一想:他们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危险?
3教师小结:不遵守交通规则非常危险。
4教师引入下一个环节:上学路上,小朋友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5小组讨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6出示课本上的主题图,让学生明确上学路上的基本交通规则。
7结合你上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上学路上的交通规则?
8读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闪闪心中明;过马路,走横线,转弯车辆要看清:安全护栏不能翻,行驶车辆不追赶;马路不是游戏场,安全出行最要紧。
(三)活动延伸,体验拓展
1引出交通标志。(出示课件)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有许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交通标志是依照警告、禁止、指示和辅助的需要来设置的)
2认识交通标志。以四人为一小组,将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小卡片拿出来认一认,互相说一说它的作用。尔后教师将已和同学们交朋友的交通标志图贴到黑板上。
3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各有什么作用?
4你还知道哪些交通标志?
(四)思维冲浪,巩固新知
1提问:是不是马路上有了交通标志和设施,就一定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2上学路上,只要有大人接送,就可以不管交通规则吗?
3请学生说说发生在身边的交通事故以及给自己的启示。(课件出示车祸的图片、数据)
4小结:为了防止受伤害。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五)总结全课,启发思考
1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 篇4
1 案例教学法对成人高等教育的适应性
1.1 适应成教学员重实际的求学心理案例教学所采用的案例,
大都是在实际工作当中遇到的典型事例, 成教学员从生产中来, 大多注重技能学习和实际的能力培养, 对空洞的理论讲解抵触心理一般都较强。
1.2 适应成人学员乐于交流的优势案例教学法多采用双向交
流,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员听, 学到多少要考试时才见分晓。在案例教学中, 学员先要进行消化, 然后查阅资料, 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同时他的答案随时由求教师给以引导, 这也促使教师加深思考, 根据不同学员的不同理解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1.3 适应成人学员差异性大的特点差异性是成人教育的一个
显著特点, 他们在年龄、阅历、工作岗位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这给老师的传统的备课教学带来不小的难度, 无论老师怎样尽心尽力, 也很难使学员都满意。而采用案例教学时, 学员们都表现出了少有的兴趣, 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授课, 老师从中也受益匪浅, 能够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 成人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及其作用
2.1 有利于调动成人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
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如何激励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员积极参与是教育成功的第一步。
2.2 有利于实现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拓
性思维教学法, 在一定案例背景下, 成人学员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去分析案例背景,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选择一些学员熟悉并迫切希望解决的案例, 进行教学意图的对接处理, 学员就会顺其自然,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 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由于成人学员有丰富的实践经
验, 对于有些案例背景、过程熟悉程度可能高于教师。如果教师对案例没有精心的准备, 案例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样, 就会迫使教师花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去准备课堂案例, 从而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3 成人案例教学法中案例选择的原则
3.1 具体性原则由于成教学员大都有具体工作经验, 对于实践
问题非常熟悉, 但若用理论来解释时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 教师在选择和加工案例时一定要具体、明确。
3.2 针对性原则案例选择应针对具体课程、具体知识点、具体
对象, 因为对成人学员而言, 一般实践经验丰富而往往结合理论很难, 对没有针对性的案例, 他们就可能没有明晰的思路, 找不到方向, 有的学员就可能将案例中的相关问题复述一遍了事, 这就有悖于案例教学的目的。
3.3 熟悉性原则由于案例教学法为各高校、各个层次、各专业
所广泛采用, 因而, 各种各样的案例集也大量被编写, 教师对案例随意选取, 特别是那些大型的、成功企业的案例被广为采用, 学员会感到是空中楼阁, 你我相隔较远, 让他们分析起来也只会人云亦云。所以, 在成人案例教学中, 应选择那些成教学员身边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应用。
4 认真做好教学案例的组织与选择
4.1 要亲手选择尽可能多的本土化案例由于采取案例教学的
主体有不同的层次、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因而, 教师在选择课堂案例时应尽量立足本土化。在具体选择中应注意放弃那些规模大的、大众化的、离我们较远的案例, 而亲手选择成教学员所在企业的成败案例, 就更会形成明显的个体特色。
4.2 重视案例格式的规范化教师采集选择的案例, 不论是具备
本土化特色的, 还是其他渠道的引用案例, 在进行具体的案例编写时, 都应做到案例格式的规范化。这样可使每一个案例都具备相同的质量水准,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案例选择的良莠不齐。
4.3 重视对课堂案例分类选择、穿插使用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
内容及进程的需要, 分类选择整理一些不同型式的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 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4.3.1 专题型案例专题型案例是案例分析的最低层次, 即只针
对某一问题、某一具体方面、某一因素进行剖析。这一类型的案例分析最大优点是目标集中, 涉及的问题具体明确, 有利于学员分析时把握案例重点, 直接入题, 比较适合于初学者。
4.3.2 综合型案例综合型案例所涉及的背景材料、理论问题相
对比较全面系统, 常交叉运用多种理论依据, 反映了完整而多元化的运作顺序。案例来源一般是间接引用, 若是教师自己动手编写, 则难度较多, 可能涉及到一门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或多门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汇集,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对待, 慎重选择。
4.3.3 讨论型案例这是案例分析的最高层次, 这种案例只要教师引导得当, 学员积极配合, 案例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学术探讨性。
4.4 案例的选择要进行动态更新目前的案例教学法中的教学
案例选择的静态化倾向较为明显,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部分教师在使用案例时, 一般都是采用一些既成事实的静态案例资料。二是有的教师一次选择好某个知识点的案例后, 就用它几年或几届, 一成不变, 内容从不考虑与时俱进, 学员也感觉乏味, 使案例教学黯然失色。因此, 教学案例选择必须经常性的进行动态更新, 使之成为源头活水, 不断焕发应有的光彩。
总之, 成人高等教育案例教学法对成人学员而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但要最大发挥作用, 体现效果, 很重要的就是要针对成人特点, 认真选择组织有实在价值的教学案例, 并扎扎实实地进行教学实施, 唯其如此, 才能真正体现出案例教学魅力, 以期全面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洪才.大众高等教育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8.
[2]纪宝成.我国高等商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10) .
教育教学案例格式 篇5
教育教学案例的基本格式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标题
教育教学案例的标题可以是课题或事件,如:教学类案例《〈××〉一课的教学实录》、《〈吨的认识〉教学片断及反思》;教育类案例《对“××”事件处理的反思》等。也可以体现一个鲜明的主题,如:《小小设计师》(人教版数学第八册《数学广角》教学案例分析);《阅读尊严——我教〈晏子使楚〉》,《思想与精神的生长——我教〈晏子使楚〉的三点想法》(窦桂梅《人民教育》2006.2,2006.3-4);《心有所感不吐不快——说说<考试>的习作教学》(于永正,《人民教育》2006.5),专家点评:《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对话”》等等。
教育案例往往基于某些教育事件处理过程中体现的主导思想,如《宽容的力量》、《呵护孩子那颗脆弱的心》等等。
(二)案例描述
简洁真实地叙述事例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和经过。案例的选取要求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或代表性。
案例选择:
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可以是完整的(如整个教案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与总体构想、课堂实录等,教育事件的处理经过),也可以是片断的;可以是他人的,也可以是自己的;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对一份练习或试卷的分析;可以侧重对教师行为的分析,也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等等。案例的陈述要求简洁清晰,生动流畅,主题鲜明。
(三)分析和反思
对案例进行解读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案例分析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和思想深度,以引发人们的思考,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理论以及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课程的理念剖析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应对策略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等。
l、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可参考以下内容:
2、课堂教学应如何既尊重学生个性又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
3、课堂教学应如何处理好个体学习和集体合作学习(如小组合作)的关系?
4、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三维目标?
5、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的关系?
6、如何解决课堂教学的开放、多元性与目标达成之间的关系?
7、教学过程中用什么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8、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
9、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10、怎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11、怎样设计并灵活处理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12、如何充分发掘生本资源而不局限于教师原本的教学设计?
13、教学设计过程体现怎样的课标要求和新课程理念?
14、其他值得分析、反思与研究的内容。
建议: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请参见《人民教育》2004年13-14期的内容:“新课程优秀课例研究与解读”专辑;2005年14-16期的内容:“新课程模块备课教学示例”专辑;教育案例的分析与反思请参见《人民教育》2004年15-16期的内容:“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专辑。
字数:一般在3000-5000字。
一、含义
教育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育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
我国学者顾泠沅认为,“所谓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决策或疑难问题的(教育)教学情境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教师典型的(教育)教学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达成等现象”。通俗地讲,案例研究就是把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研究、探讨的一系列思维加工过程,目的是供大家分享、讨论,实际上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些事件、整理教师自己的思维、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
二、案例研究的特点
案例研究的特点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情境与过程。案例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下发生的真实事件作为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是在自然、真实的情境下展开研究。案例研究还非常注重过程性,也就是对情境变化进
2行跟踪、记录,把握其变化的过程。
(二)合作与分享。在案例研究过程中,无论是研究者还是被研究者,都需要“学会静下心来,抱着关切的心态聆听彼此”,“学会敞开心扉,向他人倾诉深埋的心结”,“学会把眼光投向他人,关怀那些平凡生命的脉动”。因此,严格说来已经没有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角色区别,有的只是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分享信息、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思想、分享智慧。(如针对教师公开课的教研组评课活动)
(三)开放与多元。首先是题材开放。无论教育、教学题材都可以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其次是形式开放。虽然要形成一个优秀案例必须具备种种条件,但这些条件具备以后,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第三是研究人员的开放。无论是学校教学管理者者还是实践工作者、理论专家,都可以作案例研究,一线教师更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第四是对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开放。案例提供的上真实事件,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背景下可以作不同的分析,在相同的背景下因为研究者的视角不同也有可能做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案例,对其的分析、研究和解释可以是多元的。总之,通过案例研究,我们虽然不一定能完全证实或证伪什么,但总能发现些什么,总能引起我们教育教学的反思。
三、案例研究的必要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方式是“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先培训后上岗”,实验目的“不仅仅是验证课程标准和教材,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锻造一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既然是验证,就有可能证出个是非优劣,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教师的教育观念并不是说转变就转变的,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一切都要通过实践来回答,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始终强调“课程改革的实验,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方案验证,更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强调要“加强课程改革实验的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成果指导课程改革实践”。要使实践和研究一体化,必须在实践行动中进行案例研究。行动研究与案例研究互为一体,行动研究的过程就是案例研究的过程,因为“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案例是教学理论的故乡”。通过案例研究,我们可以知道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别人在想什么、做些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采取了哪些措施,在分享他人信息、知识、经验、思想、智慧的同时促使自己反思;假如我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我会如何处理,从而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我们可以在教师培训中少一些讲解、灌输,多一些参与、互动,在搜集案例、分析案例、交
3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和多元化解读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可以从众多案例中寻找到新一轮课程改革理论假设的支持性或反驳性论据,或者从众多案例所反映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新理念、新思路和新见解,发现课程理论的新的生长点,在归纳、总结、概括的基础上形成鲜活的具有浓郁校本色彩、个性特点的课程理论。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充分发挥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2008年下半年,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修改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都就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其中,谈到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案例教学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实践价值
案例教学作为符合成年人学习特点、符合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现代培训方式,对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行之有效。
(一)有利于更新教学内容。以往的一些干部教育培训,教学内容设计比较单一,难以贴近领导干部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知道的情况、最想解决的问题。案例教学通过对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和探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
(二)有利于活跃教学手段。案例教学的运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使传统的静态、被动的教授知识的过程变成一场师生共同参与的对真理的探求过程,有效地改变了干部教育培训“空对空”的状况,使党校教学实现了向素质教育新模式的跨越。
(三)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由于过去一些教育培训与学员需求贴得不紧,内容不新、方法不活,对学员缺乏吸引力,效果不尽如人意。学员常感到参加党校培训“不解渴”、“难解渴”,甚至“不管用”。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有助于学员养成统筹全局、兼顾各方的系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单一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二、嘉定区委党校开展案例教学的实践
(一)多视角编写教学案例。一个好的案例是案例教学切实发挥作用的基础。2004年,中共上海市嘉定区委党校与区委组织部一起,从嘉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管理、教育卫生、劳动民政、社会建设、依法行政、党的建设等多个视角收集资料,把以往教学中已形成的案例,以及从基层收集到的大量破解基层工作难题的好经验、好方法进行加工,推出了嘉定区第一本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案例集——《我的致胜一招》。这本书作为嘉定区干部教育培训的“乡土教材”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
(二)多渠道完善教学案例库。嘉定区委党校重点抓好了三项工作:一是“学员带案例”,要求主体班学员入校时,将工作中的案例带到学校、带进课堂。二是“调研写案例”,将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中青班等主体班的社会调研与编写案例相结合,使完善案例库建设和提高培训效益一举两得。三是“基层送案例”,区委党校和区委组织部定期组织基层报送新案例,保持案例库常建常新。2008年9月,嘉定区委党校与区委组织部共同出版了《嘉定区干部教育培训教学案例》,案例库建设日臻完善。
(三)多部门配合建案例教学评估机制。开展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学员通过对一个个案例的研究,掌握思考和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增强他们开展实际工作的本领,提高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此,嘉定区委党校与区委组织部一起,建立了案例教学的评估体系,考查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用”案例的效果。在区委组织部、党校、学员所在单位多方配合下,开展案例教学培训前评估,将案例教学与培训需求分析相结合,确保进入课堂的教学案例的适用性;开展培训中评估,将案例教学与教学效果调查相结合,确保学员能通过课堂案例教学,学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培训后评估,将案例教学与学员的工作实绩相结合,考查学员在工作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用”案例的实效。
(四)多方合作推进教学案例进课堂。2004年,在“班长工程”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中,首次以“讲、议、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案例教学。经过五年的实践,案例教学流程逐步完善,形成了嘉定区委党校“班长工程”班案例教学的五个环节:一是选案例,紧扣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的重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基层工作中破解难题的亮点。二是讲案例,组合主持人、讲解人、听课人三方,教师作为主持人引出案例和问题,当事人作为讲解人“现身说法”,学员作为听课人直接和案例当事人对话。三是议案例,教师当好组织者、合作者、互动者,在引导学员进行案例剖析中,和学员一起互动交流。四是点案例,由案例所涉及的镇或街道主管副书记点案例,点出案例的可取方面和不足之处,由教师评案例,评点出案例隐含的理论支撑,提升案例理论的高度、思考的深度、实践的广度。五是用案例,注重灵活性、时效性、操作性,经过讲解、剖析、讨论,把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转化为大多数干部的素质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五)多途径配备案例教学师资。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要针对讲解的相关理论问题,选择、编写好典型案例,在课堂上还要引导学员发现、思考问题,做出抉择,并在分析讨论结束后,对讨论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指出案例所涉及的理论观点以及讨论过程的优点和不足。这对教师的素质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合格的案例教学教师必须具备实务工作经验。培养合格的案例教学教师不能一蹴而就。为突破干部教育案例教学师资瓶颈,嘉定区委党校加强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多途径配备案例教学师资。一方面聘请市委党校、兄弟党校及其他培训机构优秀的案例教学教师来校施教,另一方面聘用区、镇、街道、农村、社区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开展案例教学。
三、遵循客观规律进一步探索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应按不同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安排不同的案例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案例教学流程。
(一)需求分析是前提。嘉定区委党校在设计案例教学的内容和流程之前,主动了解学员最想学到的知识、最想知道的情况、最想解决的问题,统筹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本人需求。通过需求分析发现,处级领导干部最需要提高决策参谋方面的能力,当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提高组织执行方面的能力,抓好实际工作的落实;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在急难险重时担负起责任。中青年领导干部尤其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成长和党的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具体扎实的业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加强与群众的联系。来自村、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需要在理论学习、法律政策的把握上进一步提高,需要学习解决现实工作中直接遇到的新问题的新方法。
(二)按需定训是重点。在掌握了领导干部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嘉定区委党校按照培训对象的不同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案例教学内容和培训流程。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突出领导干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整合不同利益的能力、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培训,安排了“公共危机处理”、“群体性矛盾处置”等案例教学专题。针对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经验丰富、看问题立意高、视野阔的特点,在案例教学中安排充分的自由讨论时间;中青班突出理想信念、工作作风、业务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安排了“领导艺术和方法”、“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现代服务业发展”、“社保基金案的警示”等案例教学专题。针对中青年干部学历层次高、思想活跃的特点,综合运用讨论、辩论、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案例教学;“班长工程”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突出基础理论、政策法规、工作事务等方面的培训,安排了“村容整治”、“村党组织换届‘公推直选”、“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案例教学专题。针对“班长工程”班学员常年与一线群众打交道的特点,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直接嫁接到课堂上,抓住“选、讲、议、点、用”五个环节开展案例教学。
(三)强化师资是关键。实施案例教学,教师是关键。尽管通过聚集社会资源为案例教学配备了一批优秀的教师,但面对大规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完全依赖于外聘兼职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将自管教师培养成合格的案例教学师资。合格的案例教学教师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嘉定区委党校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研讨会,打牢理论基础外,还以项目组集体备课、深入基层调研等方式,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提升教师的案例驾驭水平,全面提高开展案例教学的能力。
由于案例教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性、互动性、开放性、创造性,上好一堂成功的案例课并不容易,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研究,使案例教学在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高职教育案例教学组织和实施研究 篇7
高等职业教育, 也简称高职教育, 其培养的对象是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符合生产生活和服务实践等岗位所需要的高级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文件中, 明确将高职教育定位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既不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又有别于一般职业技术教育, 其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高职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 更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体系, 是为生产第一线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 包含有: (1) 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 (2)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3) 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4) “双师型” (既是教师, 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 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5) 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与其它教育类型和层次的教学相比, 高职教育既有共同遵循的教育教学规律, 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总结有以下方面。
(1) 对象的较大差异性。目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生源起点不一、差别较大, 其教学对象呈现素质结构复杂、水平参差不齐。
(2) 目标的明确导向性。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培养方案, 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等特点。
(3) 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 有针对地教授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按需施教。同时也尽可能与学生的个性相适应、实行弹性课程组合。
(4) 方法的实践性。具体体现在互动性, 重视学生的参与;根据专业实际合理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的比例;紧密结合学业、就业、创业。
(5) 组织的灵活多样性。教学组织机动灵活, 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最大限度促进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和谐发展、实现专业与就业创业的贯通。如, 在校学习时间的长短和组合方式, 课程设置形式, 等。
(6) 考核的技术技能性。以能力为本位, 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重点, 注重培养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 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它教育的显著特点, 也是其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
(7) 队伍的双师型。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导向、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这也是其有别其它高校之处。
(8) 教学产研的统一协调性。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之路, 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教学产研的统一协调, 发挥其各自的教育功能, 才能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2 案例教学概述
2.1 案例教学的含义
教学方法, 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有关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案例法等。其中, 案例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 是以事实为依据, 以案例作为基本的教学素材, 让学习者在积极参与案例的阅读、分析、思考和讨论过程, 能够有效提高受教者的思维、推理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最早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 (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 于1870年首次提出。
案例一词源于医学。所谓案例, 是指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 以备查询和再现。案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是理论作用于实践的载体。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选择必须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实践性和针对性。
案例教学以对具体事实的观察和分析为前提, 主张透彻地观察个别事物, 深入剖析事实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因此, 案例教学所关注的不是教育的共性和一般性, 而是特殊性和多样性。
2.2 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 广泛应用于法学、医学、工商管理、教育等领域, 具有如下特点。
(1) 目的性。在案例教学中, 无论是案例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都紧紧地围绕着特定的教学目标展开。让学生通过独特的典型事件的情景再现和角色体验, 建立一套适合他们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维体系, 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启发性。任何一个案例中都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寻的许多问题。案例教学的实施, 就是有意识地让学生透过可能表象不是直接关联的案例所描述的情景去观察、分析、体验, 从而形成自己的概念, 并以此为起点进一步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
(3) 客观性。案例是对已经发生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学生基于这些真实素材和所学的理论知识, 在不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下对其进行客观分析, 结果必然也客观真实。
(4) 实践性。案例教学告诉学生的是, 如何在已经实践了的真实事件中扮演角色, 进行实践体验, 尽快完成从理论向实际的转化。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 又能在模拟实际决策过程中得到训练, 以弥补实践经验不足甚至空白。
(5) 综合性。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 社会组织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环境形势, 管理的成败更多地取决于是否具有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让其在角色的扮演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巧来处理各种问题, 弥补理论学习中知识片面的弊端。
2.3 与传统教学的区别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材。传统教学使用的是固定教科书;而案例教学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案例。
(2) 授课方式。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和学生听, 课堂讲授是教学的重点和中心;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 案例构成课堂讨论的基础。
(3) 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传道授业;而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是指导者和推动者, 需要课前有针对性地选择案例、课堂上领导案例讨论过程、更新案例使之与时俱进。
(4) 学生的角色和责任。在传统教学中, 学生的角色是听讲者和知识的接受者, 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而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 是教学的主角。例如, 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案例材料, 课堂上积极发言, 在独立思考和与他人争辩中, 全方面多角度地体验实践问题。
教与学是一对充满了矛盾的辩证统一体。在案例教学中, 从主体即教师的角度来看, 其一般程序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合适案例、设计问题、归纳综合评价、检测反馈等。从客体即学习者的角度来看, 其一般程序主要又包括知识准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思考。只有主体、客体及案例之间达到了深度融合, 该教学法才算是成功实施。
3 高职院校案例教学组织和实施
案例教学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研究, 使参与者的认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 从个别扩展到一般, 从而掌握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因而, 案例教学形式比较适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在其组织和实施过程中, 一般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环节。
(1) 根据需要选择典型案例。案例教学的效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案例, 其选择应是与教学内容和目的密切相关的正面或者反面典型者, 寓所学理论于案例之中。精选出的案例应能深刻揭示或者体现相应的基本理论。如果案例缺乏典型性, 就难以起到对学生的联系、启发和引导, 更不利于总结、升华、概括出具有普适的一般准则。这必然要求教师必须不仅要完全理解教材 (甚至每个细节) , 而且还要清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 依据案例创设情景。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现实情境的沟通与融合。老师根据来自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案例创设情境, 学生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案例的介绍应做到言简意赅, 还应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 可根据案例特点和实际条件采用口述、音频、视频、图片等, 尽量做到生动形象,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3) 基于案例分析提炼理论。这是案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切身体会, 学生总结归纳出带有普遍性规律的理论。要达到这些效果, 一方面必须挖掘教材和案例之间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 以及采用各种各样的讨论交流形式;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分析过程中的作用, 如引导提示学生如何进行思考, 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评价, 以保证分析沿着预定目标进行。案例教学始于“实践”。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具体的、个体的、独立的, 要上升到普适的、一般的、相联系的, 必须进行相应的总结和归纳, 相当于画龙点睛。这可由教师完成或引导学生完成, 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 以便于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和巩固。
摘要:首先分析了高职教育和教学特点, 然后阐述案例教学的含义、特点以及与其他传统教学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 最后给出高职院校组织和实施案例教学应包括根据需要选择典型案例、依据案例创设情景、基于案例分析提炼理论三个基本环节。
关键词:高职教育,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慧.高职案例教学探析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04, (28) :26-28.
[2]王玉芬.案例教学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15) :118-119.
[3]朱瑞华.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9 (2) :69-70.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 篇8
《积极的心态》是让学生们树立“积极的心态能使人奋进”这一核心理念, 通过教学, 培植学生的生命情怀。
为达成这一目标, 教材为我们精心安排了:面对本身不是问题的“问题”———学会变化角度看待;面对确实发生的“问题”———学会将心事放下;在体验中超越“问题”——改变令我们精彩等三个主题。
而要想让孩子们打开心扉、直抒胸臆, 教育真正由亲近文字进入到亲近孩子们的生命, 空洞的说教和距离孩子们相对遥远的事例, 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所以在教学前注意收集本班学生现有的问题, 在教学中择机解决, 这样的教学才能学以致用, 开出生命之花。而恰当的活动情境创设, 可以有效的为学生提供亲历事件的机会和感受, 从而真正起到影响学生心智的作用。
二、活动目标
1.认识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2.学会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3.锻炼自己, 努力使自己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活动重、难点
1.通过体验活动, 让学生认识到拥有积极的心态会使自己更有能力迈向成功;
2.让学生建立珍视自己生命个体的意识, 体验从生命的意义上去理解生活中的感觉, 建立积极面对困难的心态;
3.让学生学会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从文本和体验资料中获得解决困难的方法。
四、活动准备
1.课前收集学生目前遇到的问题, 请其写在纸条上, 装入收纳问题的玻璃罐中。
2.准备“蝴蝶蜕变”的视频资料。
五、活动过程
(一) 淡话导入
导言:今天, 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聊一个有关生命的话题, 就是活动一 (生读:积极的心态) 。说到积极的心态, 你了解它的含义吗? (生:各述自己的见解) 积极的心态能催我们奋进, 它能让我们以快乐的心情渡过生命中的每一天。
你想快乐吗?想拥有积极的心态吗?好, 那就随我来吧!一起向着快乐出发。
(二) 面对本身不是问题的“问题”———学会变化角度看待
1. 讨论案例一, 获得感性认识
师:要想获得快乐, 首先要解决我们遇到的问题。话题还得从这些问题说起 (师出示课前收集到的装有同学们问题卡片的玻璃瓶) , 这里装着同学们各自的问题, 其中有一位同学遇到了这样一件事, 你能看出他的问题出在哪儿?
如果你是他, 你会怎么办?
(课件出示案例一:表妹经常到我们家玩, 但她一来, 我就什么都得让着她, 有好吃的给她, 看电视要依着她, 甚至有时她搞坏东西大人也不责怪她, 反过来还批评我, 让我来承担过失, 我可委屈了, 不想理表妹。以后当她再来的时候, 我对她非常冷淡。因为这个, 现在我们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了, 为此, 我常闷闷不乐。)
一同学朗读案例一, 其他同学思考并发表意见。
师小结:对, 真正的谦让, 懂得和家长沟通, 和表妹的关系就会改善。
2. 体验活动:观察图画, 迁移感悟
师:观察双关图, 你看到了什么?
同是一幅图, 为什么会让我们产生这样的视觉变化?
结合案例一谈自己的启示。
小结:对, 只要你改变看问题的角度, 这个事儿也许就不是什么问题。比表妹年长, 应让让妹妹, 这是有爱心的表现;和家长多沟通, 及时倾诉自己的想法, 也许这件事儿早就柳暗花明, 每天与他相伴的不再是闷闷不乐, 而是开开心心。
生读启示:人们看世界的角度不同, 方法不同, 结果也就不—样。有些问题本身不是问题, 怎么看待才是最关键的!
(三) 面对确实发生的“问题”———学会将心事放下
1. 讨论案例二:学会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案例二:我的数学成绩不理想, 不管怎么努力, 总是在60分左右。有一次考试, 连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 这件事发生以后, 我越来越害怕数学, 现在, 我甚至对数学课失去了兴趣, 这成了我的烦心事儿!)
一同学读案例, 思考:面对这些确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问题, 我们该怎么办呢?
2. 体验活动:背着书包跳高, 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明确活动要求:第一次体验———请5位同学上台背着书包原地跳高30秒, 其他同学计数, 助威。
第二次体验——还请这5位同学上台原地跳高30秒, 其他同学计数, 助威。
思考:经历了这两次跳高, 有什么感受? (结合案例二谈)
师小结:当我们遇到老缠绕在我们心头的这些烦心事时, 要懂得放下, 昨天的60分让它永远在那待着, 今天的我们要认真听好每一节课, 做好每一次作业。
生读启示:心累了, 就把心事放下, 轻装前行。
(四) 在体验中超越“问题”———改变令我们精彩
1. 体验活动:对比两个画面, 生成新的想法
看“蝴蝶蜕变”的视频。现在轻松一下, 老师带同学们到蝴蝶园去, 感受蝴蝶“破蛹成蝶”的过程。
生看画面, 师述:看, 蛹里的蝴蝶挣、挣、挣, 为着灿烂、为着飞翔, 终于出来了!此时的蝴蝶最想对我们说些什么? (引导生成:痛苦, 是美丽生命成长最好的催化剂!)
看教材中的实践活动, 一同学读。思考:两个画面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师总结:课件出示名言:“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2. 小结提炼:
忍受磨难, 才能表达真理和爱, 才能唤醒人性中的良知, 锻炼意志, 增长道德勇气。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 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 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
每个看上去普普通通的面孔后面, 都有各自的精彩, 每个人都是一本独特的书, 要善待自己。生命中最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 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我欣赏这种有弹性的生命状态, 快乐的经历风雨, 笑对人生。
3. 分享体验:分苹果, 吃苹果。
活动:分苹果, 有的大, 有的小, 更多的同学没有得到。 (准备了6~10个)
采访:你吃到的是一个大苹果, 你有什么感受?
你吃到的是一个小苹果, 你又有什么感受?
孩子, 你没有吃到苹果, 此时此刻的你有何感想?
运用:同学们,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类似分苹果这样的事, 请大家谈谈:今后面对发生的问题, 自己会怎样处理? (引导同学们结合实际讲具体, 能解决的当场解决, 不能解决的给出建议。)
出示课件: (教材中内容)
你改变不了环境, 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 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 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 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 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 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左右天气, 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 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在以上背景图和“阳光总在风雨后”的歌声中学生们畅谈自己的感受。
4. 提升运用:
交流自己今天的收获, 运用教材中的评价表检查活动效果。
5. 总结延伸:
关于教育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思考 篇9
案例教学是指教育者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以教学案例为载体, 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 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积极研讨和相互协作等形式, 进一步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教育情境时的辨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教育管理理念、正确的决策行为、良好的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容易脱节的瓶颈问题。
传统教育管理学教学往往是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 无论是教育管理学基本理论部分, 还是教育管理实务部分都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主要表现为:重视系统的教育管理理论传授, 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忽视教育见习实习等形式;重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灌输, 缺少就实际教育管理问题与学生共同研讨的意识;重视对教育管理应然问题的思辨研究, 缺少对具体教育管理现象、教育管理问题的实证分析;往往是就教育论教育的多, 而从社会、经济、文化、伦理等角度研究教育管理问题的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以及教育管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知识被赋予了彻底的理性色彩, 完全成为与学生的需要、情感、意志与生活绝不相关的抽象的东西, 使得学生日渐成为课程学习的冷漠旁观者。而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真实的教育情境, 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逐渐成为教育管理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探索者和理论践行者。
教育管理学的案例教学包括教学案例的选择、实施、讨论、点评等环节, 每一个环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都非常重要。我们认为案例教学运用于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重视教学案例的精心选择, 更好地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
一堂成功的案例教学课, 最为关键的因素取决于教学案例的质量, 而教学案例质量的高低又取决于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联、教学情境与真实生活的相宜、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适切等因素。教师在案例选择时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做到既要有体现教育管理基本原理的案例, 也要有体现教学重点难点的案例;既要有教育领域的案例, 又要有企事业领域的案例;既要有过去经典的案例, 又要有当下热点的案例;既要注重国内的案例, 也要重视国外的案例;既要有生动的课堂教学案例, 也应有严谨的政策制度案例。总之, 教育管理学的案例选择要注重经典性、时代性、叙事性、真实性、启发性。
二、要优化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正确处理案例与教育管理理论的关系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其采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教育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提高分析、理解、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避免教育管理理论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理论空泛”、“理论无用”、“理论失真”、“理论滞后”的现象。因此, 教师在引导学生剖析案例时, 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 仅仅停留在案例的叙事情节和表象上, 一定要把教学案例的仿真背景和现实生活的真实情景进行比照, 注重对教育管理理论的内涵把握, 强调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基础性和逻辑性, 帮助学生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导下, 形成坚实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 掌握科学的案例分析技术和方法, 为适应未来就业做好充分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教育管理技能准备。
三、要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师生角色定位问题一直是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直接影响学生作用的发挥和教学实效的提高。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应把自己定位为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把学生定位为管理者、决策者、改革者。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设问引导学生围绕教学案例进行深入思考与积极探讨, 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合作交流氛围, 鼓励学生以管理者、决策者和促进者的身份, 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探求正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现实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案例教学所体现的互动性、情景性和开放性, 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深厚的学术积淀, 更要具有理论和实践贯通融合的能力, 及时掌握相关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 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迅速提高。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 篇10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有一题是“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本框题的课后巩固练习中有这样一道探究升华题:以复旦大学学生为主的18名上海驴友黄山遇险,致营救民警张宁海不慎坠亡一事不断“发酵”:复旦学生脱险后不谈哀悼殉职民警,先讨论如何搞好媒体公关,对民警牺牲冷漠无情,不承认错误却推卸责任,网络上层出不穷爆出的“内情”让复旦大学深陷“黄山门”。热血对冷漠,张宁海救人的事件报道后,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无限敬意,但网络上却总有那么一些人进行一番“值与不值”的探究和思考。从哲学角度来看,你认为“值”还是“不值”?
二、处理过程
“大家开始自由讨论、思考,然后起来发言,值与不值都要说明理由。”我先把要求给学生交代了一下。
“我认为值得。”一名女学生站起来大声说,“张宁海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种力量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我认为不值得。”一个男同学立马反驳,“虽然张宁海的牺牲能给社会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可是社会太冷漠,对张宁海一点感激之情都没有,太不值得了!”
“嗯,是不值得……”很多学生附和着。
“你的眼光太狭隘了,难道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首先要确定是否能得到尊重和满足吗?”政治课代表腾地站起来,义正言辞地说。
“好!”全班掌声雷动。
“当然,你没听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吗?”刚坐下去的男同学愤愤地说。
“那你有没有听说过‘助人为乐’?救人不为图感谢,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又一位同学发表了看法。
“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啊,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你们可别白白错过啊。”我插了一句。
“你只想到给自己一个交代,有没有想过给家人一个交代?你想过‘白发人送黑发人’是怎样的残忍吗?要想对社会负责,首先得对父母和家庭负责。”班上一位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生情绪激动地说。
“说得好,鼓掌!”班长王克“发令”了。
“张宁海是舍“小家”救“大家”,我觉得太值了!牺牲自己一个人,却救了18条人命;牺牲自己一个家庭,却拯救了18个大家庭,太值了!”后面一个女同学说道。
“可是张宁海救出的这18个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啊,拿一个高尚的人的生命去换18个道德低下的人的生命,不值,很不值!”那名女同学的同桌很激愤地说。
“怎么不值了?我觉得很值!”数学课代表刘海南辩解说,“这18名大学生的科学理论知识丰富,将来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老师,我觉得不值,因为张宁海舍己救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会给社会带来一种负面影响,即‘做好事没好报’,那以后谁还想去做好事啊?”
“这正好说明了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从而引起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我们不能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还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所以,很值!”政治课代表再次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老师,我觉得不能用值与不值来衡量张宁海的做法,因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他是人民的公仆,救人是他的责任,无关被救者的道德如何。警察在接到救人任务时,不管是罪人还是大恶人,都有救助的义务。政府对公民的救援,不必问是否值得,而且仅仅用值得与否来衡量一个生命的壮烈,未必不是对牺牲者的污蔑。”坐在第一排、一直没说话的团支书徐从凯缓缓站起,一字一句地说着。
全班突然变得安静下来,大家好像都明白了什么……
三、总结升华
好了,同学们,下面我对大家的发言作个小结:在这个事件中,或许所有对民警张宁海牺牲暴露出来的不悲痛与不感恩都属实,在一定程度上的道义谴责是可以的,毕竟对于逝去的生命应该有基本的悔意以及哀痛,不感恩或对于生命的不敬畏的确有可批评之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谴责就能够无限放大,直至发酵成让大学生“去死”。面对一群尚未走入社会,还有改错机会的大学生来讲,我们应该让犯错的他们有再次改正的机会,而不必用道德规范逼他们羞愤“去死”。张宁海是在“执行公务”,也就是张宁海父亲所说的——“救人是儿子的职责”。公民遇险时要求政府救援,是公民的权利,也是政府存在的理由。救险者谱写了一曲人道主义的赞歌,但被救者也不是致人死命的罪魁。我们应该大力发扬张宁海舍己救人的精神,正如书本上所讲: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我们要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四、案例反思
(1)我国现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高中时期是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其认知活动是紧密联系的,因此,我们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情境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2)教师们普遍反映,现在的高中生太难管了,可谓是“油盐不进”。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教师创设的情境不够,没有抓住教育契机。教师应该做到:不管课上课下,只要有教育契机,就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质量的思考 篇11
摘 要: 实施任职教育案例教学是深化院校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任职教育深入开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组织任职教育案例教学教员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任职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流程,从教员组织引导、学员主动参与、案例精心选编、信息条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提高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任职教育 案例教学 教学改革
任职教育是针对拥有实际岗位任职经历的学员,以岗位实际工作需求为中心,以不断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实际能力为目的而开展的继续教育。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教学内容,通过教员对案例材料的介绍、引导和提示,促使学员通过独立思考,对案例中特定的客观事实和存在的矛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发表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实践性启发式教学方法。任职教育案例教学是从学员岗位工作实际需求出发,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性案例,结合理论知识,剖析问题所在,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任职教育案例教学,学员拓展思维,借鉴经验,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1.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
案例教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实践性。案例教学重在创设仿真的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岗位任职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进入特定事件的具体角色,自主地分析案例并拟订方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
二是主体性。案例教学充分反映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体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人,教师发挥引导作用。
三是互动性。案例教学注重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的分析讨论,形成热烈的、互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新观点和新见解,促成思维的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
2.任职教育案例教学的基本流程
一般而言,任职教育案例教学以课前教学准备,进行案例布置为起点;以课堂教学实施,开展互动交流为重点;以课后作业实施,提供分析报告为成果的形式开展。通过深化学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和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1课前教学准备,进行案例布置。
案例教学实施前,教员应按照课堂教学实施计划中的案例内容和教学重点,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从教学内容分析、案例创作情境和教学提问设计三个环节,明确案例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按照教学步骤布置案例,向学员下发案例文本,提出角色扮演形式,明确案例预习要求,提供基本参考资料,指导学员课前学习,使学员熟悉案例的基本情况,顺利开展分析与研究。
2.2课堂教学实施,开展互动交流。
在案例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包括案例剖析、研讨交流和总结讲评三个方面。
案例剖析:教员通过讲解案例,明确学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提示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发学员思考,强化学员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运用。
研讨交流:针对案例中的矛盾和问题,教员引导学员发表不同看法。研讨交流强调课堂互动性,教员要根据学员的反应情况进行适时引导,通过学员与学员间不同观点和思想火花的碰撞,形成热烈的讨论氛围,为学员提供充分表达见解的平台,深化案例教学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总结讲评:教员对学员的发言、交流、辩论的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开展讲评工作。讲评侧重于课堂教学组织和学员讨论效果的评价。教员应组织学员整理个人阐述观点,分析其他学员阐述的内容,并进行对比和补充,达到相互学习借鉴的效果。
2.3课后案例作业,提供分析报告。
教员指导学员撰写报告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也是对案例教学成果的检验。在经历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教员的引导、学员间的积极讨论和教员的总结讲评后,学员对案例中的问题会有新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员指导学员进一步完善修改案例作业,提供作业分析报告,进一步拓展学员对案例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员学习成果的转化能力。
3.提高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3.1重视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
选择与编写恰当的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选取案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员参与兴趣的高低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员可以从研究领域内现有的案例中挑选适合教学的经典案例,也可以通过调研、查阅资料等形式,在广泛收集资料并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写新案例。案例选择与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践性。案例必须来源于实际,不能凭空编造,最好能贴近学员工作实际,或者从学员工作实践中挖掘,案例要突出矛盾与问题,情节设置要合理,才能使学员感受更为真实,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学习,有效指导工作实践;二是新颖性。紧跟时代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关注研究领域内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关注点;三是代表性。通过一个典型案例的分析,对同一类或类似问题具有同样的指导和推广作用。
3.2增强教员实施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引导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教员作为组织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织筹划不好,无法达到案例教学要求,更不能有效提升任职教育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对教员的更高要求,需要增强教员的组织与引导能力。一是深入案例研究。教员应根据学员实际需要,精选实用案例,深入开展案例研究,准确把握案例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分析方法。二是组织交流发言。交流发言是案例教学的关键,教员要以问题为中心,在交流发言前提出相关要求,激励学员全员参与交流,对于争论,加强引导,控制教学节奏,确保教学效果和进度。三是进行归纳总结。教员对于案例教学全过程的总结应简洁明了,有理有据,便于学员思考和比较方案的优劣。通过归纳,帮助学员梳理案例中学到的新知识,掌握处理问题的新思路、开展工作的新方法等内容,重在启发学员思路,深化学员思考,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提升学员参与案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任职教育教学改革强调要充分调动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教员是“导演”,发挥组织者的引导作用,学员是“演员”,展示个人自主学习能力。任职教育学员具有一定的岗位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处理过一些实际问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员要从学员主体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发挥学员主动参与意识,鼓励学员积极参与,从不同角度认识、研究问题。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意识,编排按班组作业,增强荣誉感,促使每名学员都积极准备,为团队建设作贡献。课前引导学员认真准备,根据教员布置情况,提前熟悉案例,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实际经验开展研究,形成个人观点并具有理论支撑,班组研究形成初步研究报告;课堂上引导学员紧跟教员教学思路,对案例中研究的问题积极发言,阐述个人观点并对其他学员的观点进行交流;课后引导学员结合案例的讲解和讨论分析结论,进一步完善细化报告。通过案例教学全过程有效实施,提高学员参与案例教学的主体性,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有效促进知行合一,为提高任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提供案例教学信息的管理与整合。
开展案例教学,离不开大量的参考资料,提供的有效参考资料越多,学员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案例教学前期准备得就越充分,因此应注重积累案例教学资料,对案例教学提供信息化管理。以开设网站、内部存储等方式,为学员提供案例教学资料库,提供信息化学习平台,支持线上线下学习,确保学员随时开展学习交流。对于每次开展的案例教学,对案例教学信息进行整合。记录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组织及课后作业评判等,重点记录学员讨论交流过程,有助于分析学员知识掌握情况、案例教学存在问题和案例教学组织效果,以便教员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促进下一次案例教学的开展,逐步提升任职教育案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宏军,任安民.任职教育案例教学中教员角色的定位[J].中国军事教育,2011(5).
[2]党建武.对搞好案例分析的几点思考[J].科教文汇,2011(7).
[3]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教育的应用初探 篇12
到本世纪初案例教学在医学和法学领域使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而在管理教学中的使用时间相对较短。本文所要讨论的案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才刚刚起步。
案例教学法, 具体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案例讨论的方法。教师在课堂活动中, 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设置具体案例来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并讨论、表达等活动。
这样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 积极思考问题, 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通过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来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单指向于教, 而且也涵盖于学。
它以教学案例为载体, 是基于一定的教育目标, 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从事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 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投入和参与, 要承担着更多的教与学的责任。
一、案例来源和选择
课堂教学中好的案例是网络教学成功的保证, 是网络案例教学的灵魂, 所以对于案例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 必须把握好尺度。一个成功案例的要符合很多要素, 具体都有哪些呢?
第一:优秀案例需要是一个完整的, 真实的故事, 并且故事中的要素应能够具体描述出来, 其中包括对事件的叙述和评点。
第二:优秀案例要内容新颖并贴近生活, 最好是最近发生的事, 陈旧的案例对学生来说会感觉很陌生且不易接受学生也很难想象那种情境, 会造成教学上的困难。
第三:优秀案例不仅是= 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更要对以往的评价做出讨论, 以便为新的决策提供参照点。
第四:在确保案例质量的好坏之后, 还要针对教学对象考虑案例的难易水平, 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加以接受。
二、基于网络案例教学设计要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1) 要服务于网上教学。
(2) 过程要简单明了, 学生方便使用。
(3) 画面流畅, 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
(4) 系统功能齐全。
网络案例教学平台, 主要就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学习更好的一些计算机专业知识。由于本教学方法主要的学习对象就是案例, 所以网络案例库的建设就很重要。
网络案例库主要是专业案例库, 也可以扩展其他的资源, 像素材库、论文库等。授课教师和同学都可以向向素材库添加素材, 或者向案例库中填加案例。这样一来不断的更新内容, 通过素材生成新的案例, 以促进案例库资源的丰富多元化。
基于以上的设计思想, 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交互学习平台, 他的整体设计主要分为对案例库的设计与对师生通讯的设计。
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 师生之间的沟通是案例教学的一大关键。如果只有老师单独在网站上给出案例而没有学生的配合, 这是教学的失败。网络案例教学特点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配合完成这一案例。
在网络教育的发展过程中, 人们对网络教育的质量一直表示极大的关注。好的学习方法是网络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有效途径。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环境的设计, 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三、总结
本文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网络教学环境中的应用, 尝试从案例教学的特点以及与网络环境的交互相结合这两方面来研究。首先介绍了案例教学的相关概念、网络案例教学的界定等基本知识。然后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 特别是网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 对网络案例教学的网络平台的构建和案例教学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研究。
由于技术水平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网络案例教学平台不是很完善, 案例教学法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今后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1999)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魏国生.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1 (8) .
【干部教育案例教学】推荐阅读:
教育教学案例10-24
案例教学教师教育11-24
三爱教育教学案例09-10
禁毒教育教学案例09-22
地理教育教学案例10-15
教育教学案例分析10-17
案例教学公共教育学05-10
案例教学法护理教育08-26
教育教学案例及其撰写07-06
大班教学案例教育随笔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