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城市

2024-10-26

巨型城市(共11篇)

巨型城市 篇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巨型城市区域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单元。目前, 我国经济格局的区域化态势日趋明显, 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城市群为典型代表的巨型城市区域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结合最新统计指标, 对这三大巨型城市区域的发展现状和特色定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巨型城市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新发展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发展格局的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 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 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 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当前, 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城市区域为典型代表的巨型城市区域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些区域犹如一个个能量巨大的磁场, 广泛吸纳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生产要素集聚。

一、珠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域

(一) 珠江三角洲概况

1994年珠江三角洲正式被提出,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 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和四会市。这里是我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按照经济区划原则建立的经济区, 现在成为广东乃至全国经济最活跃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珠江三角洲总面积为5.47万平方公里, 2008年人口达到4771.77万人 (按年末户籍人口计算) , 占广东省 (9544万人) 人口的近50%。珠江三角洲2008年的基本情况见表1。

2008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9745.6亿元, 占广东省的83.3%, 占全国 (2008年GDP为300670.0亿元) 的9.89%。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69.2亿美元, 占全国的比重为18.31%, 出口额达到3872.1亿美元, 占全国的比重为27.06%, 可以看出, 这里是我国经济外向型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二)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 经过3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经济迅猛发展, 形成了巨大的市场、完整的产业链和自由的商贸环境, 并凭借其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发挥着全国经济发展领头和示范作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 》明确提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经济布局的5个战略定位, 从而提升了珠三角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上的地位。

(1) 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珠江三角洲区域作为先行先试的试点区, 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 鼓励并支持这一区域率先探索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为全国科学发展提供示范。

(2) 深化改革的先行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在全国推行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 较早地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框架, 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市场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 一直走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

(3) 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 抓住了国际产业转移和生产要素重组的历史机遇, 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 迅速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表2所示, 1990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12.36亿美元, 出口贸易总额为222.21亿美元, 到2008年, 实际利用外资额和出口总额已分别是是1990年的13.7倍和17.4倍。珠江三角洲进出口贸易一直高于其他地区, 2008年, 珠江三角洲进出口总额达到6569.69亿美元, 比2005年增长了16.9%, 是1990年的15.7倍。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的规模在我国各大城市密集区中居于前列, 在今后的发展中, 珠江三角洲将凭借其地缘优势, 与港澳共同打造亚太地区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

(4) 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珠三角地区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从1990年的15.3:43.9:40.8发展为2008年的2.4:50.3:47.3, 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 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 (见表3) 。目前, 珠三角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基地之一, 形成了以机械、服装、化学、电子、石化工业等为主导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未来, 该地区将朝着打造若干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和品牌, 发展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的目标发展。

(5) 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全国前列, 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1007亿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29746亿元, 年均增长19%, 高于全省16.7%、全国16%的同期平均增长速度。珠江三角洲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从1990年的64.6%左右迅速提升到2008年的83.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由1990年的4295元增加至2008年的62644元, 年均增长16%, 成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产业升级和更多外资的引入, 珠江三角洲必将成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长江三角洲巨型城市区域

(一) 长江三角洲的概况

经济地理意义上的长江三角洲, 包括上海市的全部, 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 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台州, 共计1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经过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 无论从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 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体制因素衡量, 长江三角洲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创造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浦东模式等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发展奇迹, 成为了当今中国经济深入发展的前沿和样板。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浙、沪的核心区, 国土面积10.32万平方公里, 2008年户籍人口8391.6万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2008年的基本经济指标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 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为53955.8万元, 占全国的17.95%, 依托其具有战略地位的地理优势, 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5306.2亿美元和414.7亿美元, 分别占全国的37.1%和44.9%,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定位

长江三角洲一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扩张的经济综合体, 区域内各省市之间的经济纽带渊源比较深, 产业的地理集聚现象比较突出。

2008年8月6日在温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并原则通过了《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 其中对长三角的最新定位是:长三角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我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1) 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2008年,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GDP总量达到53955.8亿元, 占全国GDP的17.9%。相比1990年的3073.9亿元增长了16.6倍, 经济扩张速度非常快, 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长三角地区以不到全国2.2%的国土面积, 创造了全国将近18%的GDP, 凸显其经济中心的实力。其中, GDP总量分别位列前5位的有:上海、苏州、杭州、宁波和无锡。这几个城市, 凭借自身优势, 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雁。长三角地区的城市数量多, 城市化水平高, 有绝对的优势和实力打造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

(2)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长三角地区是东亚地理中心, 处于西太平洋东亚航线要冲。随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长三角将成为西太平洋重要的世界城市群和产业密集区, 在亚太地缘经济格局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是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大量外资的涌入, 对外贸易也急剧扩大, 经济的对外联系迅速加强, 外资作为长江三角洲社会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对当地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今后的发展中, 长三角地区将围绕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建设, 打造为亚太乃至全球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金融服务体系、国际商务服务体系、国际物流网络体系, 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在我国参与全球合作与对外交流中发挥主体作用。

(3)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 以出口为导向, 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大力发展汽车、飞机、造船、通讯、大型成套机电设备等产业, 积极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调整和发展, 长三角已经具有较强推动产业升级和集约发展的创新能力, 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 成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创新基地。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 未来该区域将致力于打造成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的产业组织和分工体系, 形成石化、钢铁、电子信息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 成为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国际营销和强大商务功能于一体的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 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

(4) 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临靠东海、黄海和长江, 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于一身。20世纪90年代以来, 以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为轴线的“T”字形开发模式受到国家的重视, 成为我国国土开发纲要的重要指导思想。长三角地区充分发挥了上海的龙头作用, 努力提升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国际化水平,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 全面加快现代化、一体化进程, 形成以特大城市与大城市为主体,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发展的网络化城镇体系, 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三、京津唐巨型城市区域

(一) 京津唐地区的概况

京津唐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以及河北省唐山、秦皇岛和廊坊三个地级市的行政范围, 总面积5.57万平方千米。京津唐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 是我国北方最大和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核心区, 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最重要枢纽与门户之一, 是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后的第三大都市圈。京津唐地区2009年的基本情况见表6。

截止到2009年, 京津唐地区户籍人口为4417.6万人, 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万亿元, 占全国比重为7.5%。在GDP总量中, 北京市的GDP总量占据绝对优势, 占到整个区域的47.1%。这一区域是北方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京津唐地区2009年的出口额和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为:833.2亿美元和168.6亿美元, 分别占全国的6.9%和18.7%。由此可见, 京津唐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 是外商投资的主要目标区域之一。

(二) 京津唐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及特点

京津唐地区凭借独特的区位特点、资源条件和各自的产业基础, 为该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 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中凸显新优势。京津唐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工业基地, 是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工业集中区, 基础雄厚, 门类较多, 配套能力较强。近年来, 随着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一些缺乏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跨行政区域进行转移, 如首钢、北京焦化厂等多家企业已经迁移到河北省等环京津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京津唐地区形成了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械、汽车、纺织和食品八大支柱产业, 同时以优势的教育科技资源带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新型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已成为京津唐地区新的主导产业。

(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潜力巨大。京津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科技和智力密集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集中, 人才优势显著。拥有各类科研机构近千所, 高等院校近百所。教育力量雄厚, 综合科技实力全国第一, 这些有利的条件, 使得这一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我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地带。北京是中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 以北京为中心的陆空交通和通信干线连接世界各地, 目前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覆盖京津和河北多个地市的三小时都市交通圈, 综合运输网和通信网也显现规模。天津是国际性港口城市, 具有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装箱码头, 有起步较早的开发区、保税区, 有以货运为主、客货兼容的国际航空港。河北与天津同处渤海西岸, 在双方共同拥有的640公里海岸线上, 分布着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港和黄骅港五大港区, 同时该区域内还有连接这几个重要城市的京津塘高速公路, 交通运输网络可谓四通八达。京津唐地区现形成了连接海内外的以港口为中心, 海、陆、空一体的交通体系, 这对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快速城镇化时期, 又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与市场化的浪潮, 区域发展和整合不断推进, 作为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三大巨型城市区域, 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好水平和标志, 更是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重点区域。对于三大区域的分析, 希望有助于将其经验借鉴于新兴的巨型城市区域的建设之中, 使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全球化、城市化过程,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肖金成, 袁朱.中国十大城市群[M].经济科学出版社[M], 2009.

[2]、朱伟东.区域经济集群研究——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演进[D].复旦大学, 2003.

[3]、李蕾.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发展中重点产业及金融支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10.

[4]、http://news.sina.com.cn/c/2008-12-19/133814906687s.shtml五大定位提升珠三角战略地位

[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24/c_12136526.htm, 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巨型南瓜成长记 篇2

每年的金秋十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巨型南瓜爱好者们便会迎来一场视觉盛宴——“巨型南瓜大赛”。万圣节雕刻南瓜灯是西方人的传统,人们十分喜爱种植各种各样的南瓜,而重量上千斤的巨型南瓜更是受到种植爱好者的追捧。加利福尼亚州的园丁们早早地就用卡车和拖车装上自己的杰作,在赛场外排成长队。按照比赛规定,获胜的南瓜每磅能得到6美元的奖励。2011年,最新的世界纪录是一个重达1813磅(1磅约等于0.45千克,1813磅约为822千克)的超级南瓜(一辆小汽车的重量约为1600磅,约726千克),它的主人大卫·斯塔特获得了一万多美元的奖金。

疯狂的园丁

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巨型南瓜的体积已经增加了三倍,这除了要感谢种植技术的发展而外,还要特别感谢园丁们的辛勤付出。在加利福尼亚州,大卫·斯塔特选择的品种是大西洋巨型南瓜,这种自然界的怪物在人工培育下每天可以长大50磅!2000年,斯塔特种出的重达1140磅的南瓜打破了世界纪录。2008年,斯塔特参赛的6个南瓜中有5个达到了1500磅,但“年度种植者”的桂冠却让他的朋友奎恩·维尔纳夺走;2009年,斯塔特收获了一个重达1422磅的南瓜,而一位名叫克里斯汀·哈普的中学女教师种出了一个重达1725磅的南瓜,她摘走了桂冠。2011年,斯塔特终于种出了一个重达1813磅的南瓜,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

在俄亥俄州,一位名叫唐·洋的47岁的业余园丁也着了魔似的想种出世界上最大的南瓜。47岁的唐·洋是一名林木建造师,但他每年在种植南瓜这一业余爱好上的投资达到了8000美元,他种南瓜的后院比他居住的只有一个卧室的小房子还大。他说:“如果你想种出一株生机勃勃的南瓜,就必须做出牺牲。”他已经在爱荷华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分别创造了最大南瓜纪录。他将获得的大南瓜奖杯、奖牌和绶带摆放在自己的客厅里,将所得的奖金继续投入到种植大南瓜这一嗜好中。不过,他有一项意义重大的发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这就是“双重嫁接”——将两条南瓜藤嫁接在一起,由两个根系同时为南瓜提供双倍的营养物质。多年来,为了找到将两条南瓜藤成功地嫁接在一起的办法,唐·洋用掉了300颗种子。在南瓜生长期间,他每天半夜都要起床检查南瓜。他在南瓜地里安装了80个喷水头,每个月要使用27000加仑水(约为102206升),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一年。每年4月,在南瓜播种后,他会整夜开着取暖灯为土壤加温,而在闷热的夏天则设法为南瓜降温。他已经记不得自己上一次休假是在什么时候了。

唐·洋打算在下一年运用双重嫁接法种植所有的南瓜。他说:“如果遇上好天气,我会种出一鸣惊人的大南瓜。”

“巨人”的由来

巨型南瓜种植最早可以追溯到1857年。当时,居住在马萨诸塞州的农夫亨利·戴维·梭罗在自家菜园里种下6颗来自法国的“金色巴黎胖南瓜”种子,几个月后,他收获的几个南瓜的总重量达到了310磅,其中一个竟然长到了123.5磅。

梭罗收获的大南瓜的种子是由一个叫艾米·高曼的人最早带到北美洲的,后者曾写过一本关于葫芦科植物的专著。葫芦科包括西瓜、黄瓜和葫芦等,所有的南瓜也都属于葫芦科。作为食用农作物,早在8000年前,古人类就开始培育南瓜了。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开始用南瓜来雕刻万圣节的南瓜灯和做美味的南瓜馅饼。巨型南瓜来自葫芦科的另一个种类,叫做“大西洋南瓜”,起源于南美洲的一种野生南瓜,那时候巨型树懒和大象都以这种野生南瓜为食,也正是它们将其种子传播到了其他地方。在被人们发现并当作农作物种植后,这种南瓜就分布到了欧洲和北美洲的田野中。不过,和其他被引种的蔬果不同,巨型南瓜被人们引种不是因为好味道,而仅仅是因为其惊人的外观和重量。这种南瓜的水分太多,味道并不好,有的品种还不能吃。

虽然梭罗的南瓜已经很巨大,但在1857年它还不是世界纪录,当时在英国西南部,有人种出了重达245磅的南瓜。随后纪录不断被打破,而真正的突破性进展来自威廉·沃诺克,安大略省的一位机械师兼农夫。1893年,他在芝加哥世博会上展出了他的南瓜,重达365磅。七年后,他在巴黎世博会上又展出了一个重400磅的杰作。他接下来的世界纪录是1904年9月在路易斯世博会上展出的一个重403磅的南瓜,这个纪录一直保持了70年。此后,为了展览而种植巨型南瓜演成为一种种植竞争。

沃诺克的世界纪录在1976年被来自宾夕法尼亚州的加拿大人霍华德·蒂尔所打破,后者引入了现代竞争种植园艺的概念。他用了30年时间逐一研究巨型南瓜的各个品种,最终挑选出了一些具有良好特性的品种,比如漂亮饱满的橙黄色外表。从1979年开始,他种出了一连串世界上最大的南瓜,1981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记载了他的—个重达493.5磅的南瓜。1986年,他在美国农业部为他的南瓜进行了登记。直到现在,美国的南瓜种植者们还在使用“蒂尔”大西洋南瓜的种子后代。尽管近年来有不少蔬菜和水果都出现了超重的个体,如长葫芦、西瓜等,但没有哪一种能与大西洋南瓜相匹敌——大西洋南瓜每年都在刷新世界纪录。

南瓜为什么越长越大?

如果选对种子,翻好泥土,种出一个令人难忘的大南瓜应该是比较容易的。但一些痴迷的发烧级种植者对南瓜所做的事远不止这些,他们每年花费数百美元进行土壤分析和植株组织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判断是否需要施用氮肥。他们还通过往叶片喷洒二氧化碳来加速植株的光合作用。

每年4月,园丁们就开始育芽了。他们将选择好的种子在过氧化氢和温水中浸泡几个小时,然后种到花盆里,并用暖气来保温孵育。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要,来自巨大而漂亮的优秀父代种子意味着成功了一半。2010年秋天,威斯康辛州的克里斯·史蒂文斯种出了一个1810磅重的南瓜,后来这个南瓜的种子每粒卖到了1600美元。大多数人都不会为一粒南瓜种子付这么多钱,但对于巨型南瓜种植爱好者来说,品种优良的南瓜种子价值非凡,它们的后代也可能不同凡响。1997年,巨型南瓜的重量突破1000磅大关,“大南瓜协会”专门为重量达到1400磅的南瓜们颁发了皮革制成的护套。而在今天,巨型南瓜的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参赛的最小南瓜都重达1600磅。

南瓜籽苗长出后,会被放置在室内的荧光灯下照明,天晴时则搬到屋外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到5月,籽苗被移栽到南瓜地里,上面用干净的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温,在寒冷的晚上还有白炽灯照射。几周后,南瓜藤会像章鱼的触手一样从塑料薄膜下生长出来。到6月,金色的雌花开放,这时该为它们人工授粉了。园丁挑选出最健康的雄花的雄蕊,将上面的花粉刷在雌花的雌蕊上,然后用塑料杯子将雌花罩起来,以免蜜蜂传粉影响

nlc202309030650

南瓜纯正的血统。接下来,等小南瓜长出来后,还要进行修剪和摘除,每条主藤上只留下一个南瓜,把其他的都摘除,新发出的新芽也会被摘除。

一个月后,天气渐渐变得闷热,南瓜的颜色还是灰白色的,要等到秋天才会变成金黄。此时的它们就像巨型婴儿一样,已经长到接近400磅重了。不过,这才是开始。

南瓜能长多大?

2010年,维尔纳种下了12个南瓜。远远看去,他家后院的南瓜地就像一座小型森林。冬天已经降临宾夕法尼亚西部山谷,枫树和橡树站立在皑皑白雪中。维尔纳站在自家厨房里,一边注视窗外的景色,一边用手摩挲着他那获奖的大南瓜的种子。他不喜欢高谈阔论,但每周都会和朋友斯塔特通电话,他们的交谈总是围绕着即将到来的春天、南瓜地和比赛。

维尔纳在地里检查他的南瓜,他用手在南瓜上摸来摸去。突然他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原来是—个南瓜的靠近瓜蒂的地方出现了裂口,这是南瓜长得太快引起的。裂口看上去虽然不大,但细菌可能会从这里进入南瓜内部,引起快速腐烂。维尔纳之所以要种这么多南瓜,就是因为大约只有2/3的南瓜能完整地长大。

一百年前,威廉·沃诺克用鸡粪作为肥料来给南瓜施肥,如今维尔纳沿用了这个方法,每年春天他要运来1000磅鸡粪。不过,他的种植方法更为科学,他采取了轮种的方法。他每年夏天都会在一块土地上种上高粱,冬天则种上黑麦,这两种作物都含有能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土壤中的氨的细菌,可以使土壤变得肥沃。到初夏时节,他就会将南瓜籽苗移栽到那块地里。之后,他会采集一小包土壤和几片南瓜叶,寄到爱达荷州的实验室,请检验师进行检验。如果检验师告诉他南瓜缺乏镁或者锰之类的微量元素,他便会增加施用这些肥料,他有时还会自己添加一些微生物到土壤中去。

科学家对植物依靠微生物来吸收营养物质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一些因发生火灾被烧成灰烬的林地,或因地面开采导致的沙化地,政府机构会出资为植物幼苗喷洒菌根真菌,或将菌根真菌混合在土壤中,以此来帮助树木的存活和生长。2005年,这项实验进入了巨型南瓜种植竞赛领域,当时一个名叫罗恩·华莱士的罗得岛人打电话给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国际重造森林技术机构,表示想试用他们研发的商业用途的菌根真菌产品。这家公司的总裁尼尔·安德森回答他说,可以向他提供20磅产品,条件是如果他种植的南瓜获了奖,公司要与他一起分享这一荣誉。后来,罗恩在2006年的比赛中打破了世界纪录,这家公司稍后也以此为广告,将添加了固氮细菌的产品投向市场。

如今,几乎所有的优秀园丁都使用含有微生物的有机土壤。在与植物和土壤环境相适应的情况下,微生物能提高肥料的效能,帮助植物抵抗致病菌。园丁们发现,自从使用了这种技术,南瓜就没有变小过。

不过所有的问题都会指向一点:南瓜到底能长到多大呢?纽约植物园的安德烈说:“没有人知道它们的重量极限是多少,但在2014年会出现重量达到一吨的超级南瓜。”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师大卫·胡和他的同事发现,打破世界纪录的草莓和西红柿平均比正常大小的大10倍,南瓜平均比正常大小的大100倍。他们认为南瓜也许还能长得更大。他们用仪器测量和分析南瓜在生长时产生的膨胀力,得出结论:在理想状态下,南瓜能长到20000磅(约9072千克)。

在童话故事里南瓜能变成灰姑娘的马车,而在现实世界里南瓜真的能长到比一辆小轿车还重。不过,现实世界里的南瓜不容易那么完美,它们可能会长瘤结、裂痕或凹痕。一个超过1000磅重的南瓜的皮可能厚度极不均匀,一边有40厘米厚而另一边只有3厘米厚,这些都是造成南瓜在生长过程中开裂的因素。

巨型城市 篇3

总体看,国内外学者对空间极化做了深入研究,但仍需要进一步补充; 已有对空间极化的研究视角较单一,多从经济角度探讨空间极化,对多要素作用下的空间极化研究较少,且缺乏极化机制的剖析。基于此,本文关注多要素作用下的空间极化问题,并以哈大巨型城市带为研究区域,从人口、物质、资本、信息和科技要素出发,综合测度1990—2013 年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的演变过程及特征,并分析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的驱动机制,为哈大区域乃至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以及空间有序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所提出的哈大巨型城市带的空间极化是指随着城市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空间开发的持续扩张,其要素吸引力不断增强,导致其所影响区域( 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 的人口、物质、资本、信息、科技等要素向其相对集中的过程以及空间集聚的状态和程度。

1 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域

哈大巨型城市带是纵贯中国东北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密集区,依托密集的哈大高铁、高速公路、航空等快速交通网络,由哈大齐工业走廊( 哈尔滨为核心) 、吉林中部城市群( 长春为核心) 和辽中南城市群( 沈阳、大连为核心) 等城市组群连接构成。本文综合考虑各城市间社会经济联系、行政单元的完整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哈大通道沿线的4 个副省级城市( 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 和14 个地级市(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大庆、绥化; 吉林省: 吉林、松原、四平、辽源; 辽宁省: 鞍山、本溪、抚顺、营口、盘锦、辽阳、铁岭) 共计18个城市地域作为哈大巨型城市带研究区域。截止2013年末,城市带的人口总量超过7000 万人,占东北地区人口总量的60% 以上,GDP超过4 万亿元,约占东北地区经济总量的80% ,是东北地区经济、人口、社会、科技信息等要素高度集聚的核心区。

1. 2 指标体系构建

应用“空间极化度”来测度和反映哈大巨型城市带的空间极化水平和程度。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从空间极化的概念内涵出发,建立由三层、16 个指标构成的空间极化度评价指标体系( 表1) ,通过量化评价综合反映哈大巨型城市带的空间极化特征。

1. 3 研究方法和数据

为客观评价空间极化度变化,避免主观因素影响,本文使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空间极化度得分,其计算步骤为[15,16,17]:

当指标为正向指标时:

当指标为负向指标时:

第i年的综合得分为:

式中,Xij表示第i年j项指标的数值; max{ Xj} 和min{ Xj} 分别表示所有年份中第j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m为评价年份。进一步应用式( 3) 计算哈大巨型城市带的总体空间极化度和分要素极化度,极化度值越大,代表空间极化越强,反之则较弱。

本研究数据根据1991—2014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黑龙江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辽宁统计年鉴》和各市统计公报整理而得,个别年份缺失数据采用相邻年份插值法补齐。

2 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的演变特征

2. 1 总体演变过程

从图1 可见,1990—2013 年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度( SPI) 呈波动上升趋势,从1990 年的0. 3283 上升到2013 年的0. 7040,表明1990 年以来总体上处于增强态势( 表2) 。从过程看,空间间极化演变过程可划分为极化快速上升( 1990—1999 年) 和波动缓慢上升( 2000—2013 年) 两个阶段。快速上升阶段的空间极化度增长趋势显著,由1990 年的0. 3283 增长到1999 年的0. 7001,波动缓慢上升阶段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由2000 年的0. 6620 上升到2013 年的0. 7040。总体看,1990—2013 年SPI呈现出“先快速提升、后波动缓慢提升”的演变特征。从要素集聚角度看,哈大巨型城市带与东北其他地区间差距拉大的态势有所减缓。

2. 2 要素演化特征

从各要素极化演变特征来看,哈大巨型城市带总体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由1990 年的0. 1716 增长到2013 年的0. 1552,增长幅度较小。从具体指标来看,总人口的空间极化程度在不断增强,此外客运量极化程度也呈现出小幅上升态势。

物质要素空间极化度( SP2) 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由1990 年的0. 0490 上升到2013 年的0. 2337,提高了0. 1847,表明1990 年以来哈大巨型城市带快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对物质要素的投入量和吸引力持续增强。反映在具体指标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货物运输量以及城市用电量的极化度都在不断增长。资本要素空间极化度( SP3) 由1990 年的0. 0207 上升到2013 年的0. 1502,说明哈大巨型城市带资本要素极化程度不断增强,但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变化特征。从单项指标的演变看,非农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及实际利用外资四个指标总体上变化都比较平稳,呈缓慢波动上升态势。信息要素空间极化度( SP4) 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从1990 年的0. 0527下降到2013 年的0. 0345,说明哈大巨型城市带信息要素的极化程度在减弱,反映出电话使用数量及邮电业务量等基础性信息要素在东北地区整体利用的区域差异有所降低。科技要素空间极化度( SP5) 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90 年的0. 0344 上升到2013 年的0. 1265,说明这一时期哈大巨型城市带的科技要素极化能力不断增强。从单项指标看,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人员的极化度增长幅度最大,科学费用支出的极化度也呈波动上升趋势,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规模的极化度变化相对不明显。

3 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演变的驱动因素

3. 1 内部作用因子

哈大巨型城市带的要素空间极化与内部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从要素极化本身来看,人口、物质、资本、信息和科技等要素是要素整体空间极化演变的直接作用因子,各要素共同影响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的演变趋势和特征。建立以1990—2013 年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空间极化度( SPI) 为因变量,SP1、SP2、SP3、SP4、SP5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模型,并利用SPSS19. 0 软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见表3。

回归模型的R2为0. 997,说明5 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高达99. 7% ,且通过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 SP1、SP2和SP3的非标准化系数和t值明显高于其他要素,说明SP1、SP2和SP3对哈大巨型城市带整体空间极化度的影响最大。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哈大城市带吸引力持续加强,人口要素、物质要素和资本要素空间集聚程度不断提升,也带动了哈大巨型城市带的整体空间极化度。此外,科技要素对城市带整体极化度的提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信息要素对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3. 2 外部驱动因素

哈大巨型城市带的要素空间极化受多种外部因素影响,包括区域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建设投入水平以及政策等。本文根据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演变的发展实际和特征,通过构建回归模型进一步验证和测度各因素对城市带要素空间极化度变化的影响特征及大小,设定要素空间极化度为因变量( Y) ,基于数据可获得性,选择人均GDP( X1) 、非农产业GDP所占比重( X2) 、城市化率( X3) 、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 X4) 、人均财政支出( X5) 作为自变量,分别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区域投资强度和城市发展建设投入水平,分别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得出解释变量参数。结果表明:5 个自变量指标与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度之间均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 表4) ,说明各指标对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水平演变均存在显著影响。

进一步分析各要素对哈大城市带空间极化影响程度的大小,用X1、X2、X3、X4、X5作为共同的自变量,与Y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同时考虑到各阶段变化特征,将研究的时间尺度划分为1990—2013 年、1990—1999 年以及2000—2013 年三个阶段,进一步计算不同阶段影响要素空间极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

注: 括号内数值为对应自变量的t统计值。

通过回归分析可得,三个阶段的回归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1990—2013 年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度演变的显著影响因素为城市化率( X3) ,其他因素相对不显著,说明城市化发展是这一阶段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程度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促使生产要素的规模化、集约化,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效益,拉动需求的增加和消费的增长,促进各类要素的空间集聚,从而推动城市带的整体空间极化度不断提升。

从具体阶段看,1990—1999 年非农产业GDP所占比重( X2) 和人均财政支出( X5) 对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度演变的影响显著,其中非农产业GDP所占比重( X2) 的影响程度强于人均财政支出( X5) ,说明与其他因素相比,由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所推动的区域经济结构变化和城市发展建设投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是促进这一时期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空间极化的主要因素。

2000—2013 年人均财政支出( X5) 对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度的影响显著,而其他因素相对不显著,表明城市发展建设投入水平的提升是促进这一时期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空间极化的主要因素。进入21 世纪以来,特别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各城市发展建设的投入不断提高,激发了哈大巨型城市带的发展活力,对各类要素的整体吸引力增强,促进了哈大巨型城市带整体空间极化程度的提升。

4 主要结论

从要素空间极化的总体趋势看,1990—2013 年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度呈波动上升趋势,要素空间极化程度总体上处于增强态势。从具体过程看,哈大巨型城市带的要素极化程度呈现“先快速提升、后波动缓慢提升”的演变特征。从要素集聚角度看,哈大巨型城市带与东北其他地区间差距拉大的态势有所减缓。

从各要素极化演变特征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1990 年以来哈大巨型城市带的人口要素极化程度总体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物质要素和科技要素的空间极化度呈不断上升态势。资本要素极化程度不断增强,但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变化特征,而信息要素的空间极化度总体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

从要素极化的驱动力来看,人口要素、物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快速空间集聚是导致哈大巨型城市带整体要素空间极化度提升的主要内部因子,而城市化发展、非农产业快速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发展建设投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是促使哈大巨型城市带整体要素空间极化度提升的主要外部因素,同时对城市带整体要素集聚程度和发展格局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要素的空间极化影响区域发展格局,哈大巨型城市带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发展轴线,在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当前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极化发展仍然是今后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此外,哈大巨型城市带应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增强吸引力和要素集聚能力; 继续支持民营经济和乡镇企业发展建设,活跃市场,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充分发挥其在带动东北经济振兴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引领作用。

摘要:从多要素综合变化视角构建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对1990—2013年哈大巨型城市带要素空间极化度进行综合测度,进一步探讨其演变过程及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13年哈大巨型城市带空间极化度(SPI)呈波动上升趋势,具体呈现出“先快速提升、后波动缓慢提升”的演变特征;(2)分要素空间极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人口要素极化度(SP1)总体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物质要素(SP2)、资本要素(SP3)和科技要素(SP5)的空间极化度呈稳步提升态势,而信息要素(SP4)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3)人口要素(SP1)、物质要素(SP2)和资本要素(SP3)的快速空间集聚是SPI提升的主要内部作用因子,而城市化发展、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及其引发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发展建设投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是城市带要素空间极化度提升的主要外部作用因素。

《海上巨型风机》观后感 篇4

它有着巨大的身躯和叶翼,它的风轮高度超过40层楼,机舱上甚至可以起降直升机,银白色的皮肤使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焕发光彩,它就这样屹立在西太平洋上,转动着它弧度优美的叶翼,为人类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的电能……它就是影片的主角——SL5000!

SL5000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机,但建造出这么一个海上巨无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光说要制造出这样前所未有的超级巨型风电机本身就充满挑战性,最后还要把SL5000安装在海面起伏不定、天气变幻莫测的西太平洋上,就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中国的技术人员可没有放弃,反而知难而进,他们计算出SL5000各个部件的尺寸,再交由中国风电行业最有实力的工厂制造出来。尤其对于SL5000最关键、难度也最大的三个部件:主机架、叶片和轴承,负责制造的工厂更是谨慎得不能再谨慎,他们采取一切方法保证每个部件的误差达到最小。最后,SL5000的各个部件被完美地制造出来,虽然在组装部件和放置固定的过程中遇到意外的困难,但在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SL5000最终屹立在西太平洋上。

远古巨型动物 篇5

巨鹰:以恐鸟为食的哈斯特鹰

哈斯特鹰是曾经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巨鹰,也是迄今已知最大的鹰,曾高踞当地食物链的顶端。哈斯特鹰主要以一种巨大的鸟类——恐鸟为食,后者有点像现代鸵鸟,不会飞,现已灭绝。研究人员曾在体重达200千克的恐鸟的化石骨骼上发现了哈斯特鹰留下的爪痕。哈斯特鹰的体形如此之大,已接近鸟类飞行的物理极限。研究表明,当体重达到某个极限,鸟类就无法正常飞行,这个极限大约为15千克体重,而这正是哈斯特鹰的估计体重。

哈斯特鹰的祖先是一种很小的鹰,体重仅约1千克,相当于一只小松鼠,它们从澳大利亚越洋来到新西兰,最终进化为体重可达15千克、翼展可达3米的体形庞大的猛禽。相比之下,现代体形较大的猛禽秃头鹰的体重约6.4千克,翼展约1.8米。

哈斯特鹰在到达新西兰之后,经过一万年的进化后,体重增加了15倍,如此快速变化的例子在陆地脊椎动物中是绝无仅有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哈斯特鹰能在地质时间的“瞬间”进化为以巨大动物(如恐鸟)为食的掠食动物呢?有科学家认为,哈斯特鹰最初抵达新西兰时,岛上还没有其他动物可以与它们争夺像恐鸟这样的“大餐”,食物来源丰富,而它们又拥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这些丰富的食物,体形最大并能捕杀最大猎物的个体最可能成功繁殖后代,于是哈斯特鹰的体形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迅速变大。

1871年,科学家根据出土的化石骨骼知道了哈斯特鹰的存在,但对这种巨型动物的行为并不完全清楚。由于其体形巨大,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是食腐动物,而不是掠食动物。现在,科学家利用现代扫描技术对哈斯特鹰的颅骨和脊柱等身体构造进行研究,并建立计算机模型,再与现代食腐鸟类和掠食鸟类进行比较,最终了解了这种已灭绝巨鹰的生活习性。

研究表明,哈斯特鹰从空中攻击目标猎物的速度可达每小时80千米,在捕食时以猎物的咽喉部和头部为袭击目标,其爪子力量强大,足以捕杀体重达260千克的恐鸟,甚至可能还攻击过早期人类小孩。

700年前,在人类首次抵达之前,新西兰是一个没有陆地哺乳动物的鸟类王国,在这个鸟类的世外桃源中生活着250多种鸟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哈斯特鹰曾是新西兰最早的居民毛利人的洞穴绘画和神话故事中的主要题材。然而,在人类到达新西兰岛之后不久,哈斯特鹰的主要食物恐鸟被人类猎杀殆尽,大部分茂密的森林牺息地也被人类砍伐消失,哈斯特鹰于公元1400年左右从岛上消失。与此同时,岛上鸟类中的约40%遭到了与哈斯特鹰同群的命运,在人类到老之后不久相继灭绝。

科学家指出,哈斯特鹰生活的那个世界已经消失,如今由于人类活动,许多栖息地正在受到威胁,哈斯特鹰的灭绝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巨鳄:称霸侏罗纪海洋的“哥斯拉”

这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生活在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早期(距今约1.35亿年前)的已灭绝海洋生物,身长约4米,口吻部长达46厘米,长有10厘米长的上下交错的锯齿状的巨大牙齿,是一种巨大的食肉动物。这种远古海洋生物长有恐龙样的头,鳄鱼般的身体,以及鱼的鳍,拥有好莱坞恐怖电影中“哥斯拉”怪兽的一些特点,因此科学家给它起了一个绰号一“哥斯拉”,学名是Dakosaurus,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凶猛的蜥蜴”。

科学家在对化石进行研究后,确认这种远古巨怪系鳄鱼家族成员,但比同一时间的其他鳄鱼要凶猛得多,其他一些鳄鱼长而小的口吻部和针状的牙齿只适合捕食小鱼和软体动物,这种巨型鳄鱼刚好相反,其口吻部较短,颌部巨大,长着有锯齿边缘的巨齿。这些都表明“哥斯拉”拥有巨大的咬合力,能够从猎物身上撕咬下大块的肉块,在其生活的年代,它们显然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是当时海洋中最恐怖的掠食动物。

巨鳄“哥斯拉”很多时候都在岸上生活,但从其对海洋生活的适应程度来看,这种巨鳄很可能是在海里完成交配的。至于它们究竟是像海豚和鱼龙那样在海里产仔,还是像海龟那样上岸产仔,这些问题由于其卵和巢穴至今未被发现,目前还不得而知。

巨鳄“哥斯拉”体长4至5米,与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鳄鱼相比,体型不可谓不大。呈流线型的身体,鳍状的尾巴,可以让它们在水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动力学效率。与现代鳄鱼相比,它们的游泳水平显然更胜一筹。

巨鳄“哥斯拉”的骨骼化石是在巴塔哥尼亚发现的,那里曾经是一个热带太平洋海湾。大约1.35亿年前,当巨鳄“哥斯拉”在海洋中徜徉之时,地球上还生活着种类众多的鳄鱼,但前者的巨大体形和凶猛,令其他种类的鳄鱼望尘莫及。

巨熊:人类祖先面临的强劲对手洞熊

科学家根据对在罗马尼亚最新发现的远古巨型食肉动物——洞熊的头骨化石进行的研究指出,除了剑齿虎、狼以及吃人的猛禽让我们人类的祖先担惊受怕之外,洞熊是另一种让我们祖先不得安宁的凶猛动物。换言之,洞熊曾经是我们人类祖先面临的最强劲的对手之一。之前科学家认为洞熊是一种食草动物,以浆果和草根为食,而最近在喀尔巴阡山脉发现的洞熊骨骼化石则表明,它们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温和模样,而是非常凶猛的食肉动物,它们甚至还吃人。

洞熊的学名为Ursus spelaeus,生活于更新世时期的欧洲。“洞熊”之名源自于其化石大部分都是在洞穴中被发现的,这也表明这种动物在洞穴中的时间远多于棕熊,后者只在冬眠时才会进入洞穴中。因此,在洞穴里发现的大量骨骼几乎都是属于洞熊的。洞熊体形巨大,雄性可长到1000千克,相当于最大的阿拉斯加棕熊和北极熊,后两者是如今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熊,平均体重约500千克。

根据最新估计,洞熊灭绝于大约2.78万年前,比以前估计的要早13万年,是地球历史上最近一次生物大灭绝中最早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继洞熊之后灭绝的大型哺乳动物还有猛犸象、披毛犀、巨鹿和洞狮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呢?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有科学家认为是早期人类的狩猎活动导致了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但另有科学家认为这种说法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可能是某种未知的病毒或细菌导致了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但这种理论无法解释为什么体形大小迥异的多种动物会几乎同时灭绝。

对洞熊骨骼化石进行的放射性年代测定发现,洞熊灭绝的年代与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正相吻合,这表明洞熊是在欧洲最后一次冰川期灭绝的。研究认为,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一些大型哺乳动物主要以素食为主,特别是以某些专门的植物为食,由于冰川期地球气候明显变冷,使其赖以生存的植被大量消失,食物的

严重匮乏最终导致这些大型哺乳动物灭绝。与其他灭绝的巨型动物相比,洞熊生活在一个相对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其活动范围仅局限于欧洲(从西班牙到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加上其以高品质的植物为食的素食生活方式,这或许就是洞熊的灭绝时间远早于其他巨型哺乳动物的主要原因。不过,最新研究也指出,洞熊虽以素食为主,但并不排斥肉食,属于杂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中至少包括了部分动物蛋白,可能是一些在冬眠中死去的同类,或者与它们同时代的体形较小的欧亚棕熊。

那么,与欧洲洞熊拥有共同祖先的棕熊如今足迹已遍及欧洲和亚洲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它们为什么能一直生存至今呢?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可能涉及到两者的不同的饮食偏好、冬眠策略、地理范围、栖息地偏好,也许还有人类捕食等因素在内。

1774年,科学家首次描述了洞熊,并将其归属于龙、独角兽、猿、犬科动物或猫科动物等。1794年,又有科学家对新发现的洞熊骨骼化石进行了描述,并将其命名为“洞熊”,认为它们应该属于北极熊一类的动物。之后,人们对这种巨型古生物进行了两百多年的科学研究,但至今为止,洞熊灭绝的时间和原因仍然存有争议。

巨禽:大如小型飞机的骨齿鸟

想象一下,一群像小型飞机一样大的鸟在天空翱翔,那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这就是5000万年前生活在如今英国的古老的巨大海鸟骨齿鸟。

科学家在英格兰东南海岸泰晤士河口附近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史前巨型飞禽的化石骨骼,这种巨禽属于已经灭绝的一种鸟类,其体形大如小型飞机,光翼长就近5米,最为奇特的是,其嘴部有锋利的齿状骨骼结构。这种5000万年前飞翔在如今英格兰的天空中的巨禽是现代鹅与鸭的近亲。

按今天的标准来看,这是一种相当奇特的动物,尤其是其鸟喙的边缘处有着锐利的齿状突出,也即“伪齿”(构成物质是角蛋白,和构成我们的头发和指甲的物质相同,而真正的牙齿是由珐琅质和象牙质构成的)。现代鸟类的祖先在进化过程中为了减轻重量,以更有利于飞行而失去了牙齿。但科学家认为,骨齿鸟(也叫伪齿鸟,史前时代的一种大型海鸟大家族)重新进化出“伪齿”也是有其充分理由的。这些远古海鸟经常在海面飞掠,用翅膀击杀捕猎鱼类和鱿鱼,如果它们的喙与其他鸟类一样,就很难将滑溜溜的鱼抓牢。所以,为了猎食的需要,在它们的喙上渐渐演化出了“伪齿”,以防止到嘴的食物溜走。

骨齿鸟的另一个特点是体形硕大,即使是体形最小者也有现代信天翁那般大。最大骨齿鸟的翼展可达5至6米,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飞鸟。在整个新生代,这种鸟类中的庞然大物是海洋上空的主宰,它们与人类进化的时间擦肩而过,最后存在的骨齿鸟与早更新世的人类生活于同一个时代。

有理论认为,在其他一些海鸟、鲸类动物和鳍类动物的大规模进化的竞争之下,骨齿鸟渐渐消失。但事实上,骨齿鸟与鲸类动物、鳍足类动物和其他鸟类之间对食物的竞争也许并那么激烈。鸟类和鳍足类动物都需要在沿海平坦的海滩上抚育后代,因此对“育婴地”的竞争可能会影响到鸟类的种群数量。但是,岛屿或沿海地区的丘陵高地也能为骨齿鸟提供抚育后代的场所,而那些地方却是鳍足类动物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就像今天的许多信天翁一样,骨齿鸟可能也需要强大的上升气流以帮助起飞,所以它们或许更愿意选择在地势较高处建筑巢穴抚育后代,而不愿到鳍足类动物的聚居处去争夺有限的生存空间。

巨鸟:性情凶猛速度惊人的骇鸟

科学家推论,骇鸟(也被叫做“恐怖鸟”)虽然体型庞大,奔跑速度却十分惊人,其中的跑步健将可达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在开阔空旷的原野上,速度对于掠食动物来说至关重要,决定它们的生存和未来,更高的速度不仅意味着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捕食猎物,而且也更有利于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让受袭猎物措手不及。有研究称,现今世界奔跑最快的猎豹也不及骇鸟的速度。

巨大的喙,再加上踌,人的奔跑速度,以及长距离奔跑的耐力,使这种史前巨鸟完全无隗于“恐怖鸟”之称,成为中新世时代高踞于地球陆地食物链顶端的最可怕的食肉动物之一。

骇鸟生活的南美洲曾是与其他陆地隔绝的大陆板块,因此没有更强壮的掠食动物与其竞争,但大约在距今300万年前,南北美洲大陆板块发生碰撞后发生的生物大迁移大交换使得原先生活在北美洲的一些掠食动物如美洲虎和剑齿虎等大量涌入南美洲,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骇鸟渐渐走向了灭绝。

巨鱼:最早的“海洋霸主”泰雷尔邓氏鱼

最近,科学家为了证实一种名叫“泰雷尔邓氏鱼”的史前鱼类的强大咬合力,利用其头骨化石创建生物力学模型,以模拟其头骨运动方式和咬合力度。结果发现,这种远古海洋鱼类的牙齿撕咬力超过目前所知的其他所有生物,其锋利的前牙可将鲨鱼轻易撕成两半,堪称地球上最早的“海洋霸主”。

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型进行测试后得出结论,这种史前巨鱼力量惊人,一咬之下的咬合力可达453千克,是有史以来所有鱼类中最强大的,集中在犬牙尖部的咬合力高达每平方厘米563千克,足以与雷克斯暴龙和现代鳄鱼分庭抗礼。更可怖的是,它张开巨口的速度只需1/50秒,这种速度甚至能对措物产生一种吸力,直接将猎物吸入口中。

邓氏鱼生存于距今3.8亿至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盾皮鱼之一,其头部和颈部覆盖着厚厚的“盔甲”,这种掠食鱼类身长可达10米,体重可达3.6吨,是一种顶极捕食动物,主宰着当时的水生生态系统。同时代的其他盾皮鱼类,在体形上罕有能与邓氏鱼相比的。强大的咬合力使得它们有能力去捕食海洋中的其他披甲水生生物、鲨鱼和节肢动物。假若邓氏鱼能够生存到今天,将仍然是可怕的食肉动物。有科学家说,“如果让最大的邓氏鱼迎战6米长的大白鲨,我可以打赌,获胜者一定是邓氏鱼。”

由于身披厚重的盾甲,邓氏鱼的游泳速度可能比较慢,它们可能经常在近海岸水域转悠,但是否有时也会游到远洋海域,目前还不得而知。保存下来的邓氏鱼化石骨骼通常只有受到盾甲保护的前面部分,因此这种远古鱼类后半部分的样子还不太确定。

化石记录显示,作为当时最强大的食肉动物,邓氏鱼对食物毫不挑剔,包括鲨鱼在内的各种鱼类,以及头足类动物都在其翎普范围之内。而根据在邓氏鱼化石的披甲上发现的啮咬痕迹推测,只要有机会,邓氏鱼之间甚至会同类相食。研究表明,邓氏鱼在成年的过程中,随着饮食习惯的变化,其颌骨形态会发生改变,小时候似乎更适合于捕食各种软体水生动物,到成年后则拥有啮咬穿透硬体动物骨甲的巨大力量,在捕食剧烈挣扎反抗的猎物,如其他盾皮鱼类时,更能应付裕如。

1956年,为纪念当时的克里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古脊椎动物馆长大卫·邓克尔,这种古生物被命名为邓氏鱼。

巨蟒:有史以来最大的蟒蛇

科学家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的一个规模巨大的露天开采煤矿,发现了一具60万年前的古鳄鱼化石,同

时还在那里发现了一具巨大的蟒蛇骨架,科学家将其命名为塞雷洪泰坦蟒。这种现已灭绝的史前巨蟒比好莱坞电影中描写的史前巨蟒要恐啼得多,据保守估计,这种巨蟒重可达1140千克,从鼻端到尾尖身长约15米。不过,它的样子虽然很可怕,却是一种类似水蟒的无毒大蟒,生活在6000万年前的南美热带雨林中。发现者说,“它是世界上有史以来最大的蟒蛇,它的身体如此之宽,想要进办公室来吃掉我,但它要从门口挤进来却很困难。”

科学家指出,6000万年前,南美洲的热带生态系统与今天大不相同,虽然也像今天一样是一片热带雨林,但却比今天要热。在这种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下,冷血爬行动物的身体都长得非常巨大。因此,这种世界上最大的巨蟒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

这种有史以来最大的蟒蛇的猎物的个头也大得惊人。与巨蟒化石一起发现的鳄鱼化石属于一个已灭绝的远古鳄鱼家族中个子最小的成员,这个鳄鱼家族是现代鳄鱼的远古近亲,其成员通常身长可达近6米,长有长长的镊子状口鼻部,以鱼类为食。而新发现的这种鳄鱼的口鼻部较短,表明它们的食物范围更广,包括青蛙、蜥蜴、蛇和小型哺乳动物都可能是它们的食物。科学家将这种新发现的物种命名为Cerrejonisuchus improcerus,它的身长约2米。

科学家之前认为这一远古鳄鱼家族是在恐龙大规模灭绝之后的早第三纪才开始繁荣起来的,但此次发现表明,这个鳄鱼家族在大规模灭绝事件之前就已经存在,且在大灭绝事件中幸存了下来,而其他许多海生爬行动物如沧龙和蛇颈龙等都完全消失。

对于塞雷洪泰坦蟒来说,两米长的Cerrejonisuchus improcerus,是它们可以轻而易举猎食的猎物。事实上,如今在热带丛林中,水蟒吞食凯门鳄的故事也是经常发生的。凯门鳄是鳄鱼家族的一员,生活在亚马孙丛林中。

巨象:种群灭绝影响气候的猛犸象

一项针对史前气候变化所进行的新研究表明,远在人类开始燃烧煤和石油之前几千年,早期人类在狩猎地球上最后的猛犸象活动时就对地球气候变化产生了影响:随着大量嚼食树叶的猛犸象的消失,矮桦树林在北极周围迅速蔓延开来,大片反射阳光的地面变得日益暗淡,北极地区气温升高。随着植被向北进发,“反照率效应”对气候产生影响,吸收更多阳光的深色地景替代了可以大量反射阳光的冰雪大地,气候变得越来越暖。到冰河时期后期,全球气温上升,曾经覆盖了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冰川急剧退缩,猛犸象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灭绝的。有关专家指出,如果捕猎猛犸象的猎人加速了北极变暖,这将是人类对气候产生影响最早的例子,随着7000年前农业时代的到来,人类还通过森林砍伐和作物种植改变了地球气候。

猛犸象,学名为Mammuthus primigenius,也被称为苔原猛犸象,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庞然大物。从北美洲北部到欧亚大陆北部都发现了猛犸象的骨骼和冰冻的尸体,尤以西伯利亚的保存最为完好。发现的最早的猛犸象样本位于15万年前的欧亚大陆沉积层中。猛犸像大约于1万年前的更新世后期从大部分地区消失,只有一小部分仍然生存在前苏联东北部的弗兰格尔岛,直到公元前1700年左右才最后灭绝。科学家尚不能确定的是:导致猛犸象灭绝究竟是气候变化的影响多一些,还是人类猎杀活动的影响多一些。还有人认为,是彗星撞击地球,才使得猛犸象从地球上消失。

与其他大多数史前动物不同,猛犸象的尸体通常并没有变成真正的化石,而是较好地保存于有机状态之下,部分原因在于其栖,息地冰天雪地的气候条件,同时也与其庞大的体形有关。因此,就解剖学上的意义来说,猛犸象是人类了解最多的史前脊椎动物。

猛犸象主要分为两个亚种,一种生活在北极高纬度地区内,另一种生活在较为广泛的区域范围内。猛犸象虽然很大,但并非大得难以想象,事实上比如今的亚洲象高不了多少,但体重却重得多。完全长大的成年公象的身高可达2.8米至4米,个子较矮的猛犸象的身高在1.8米和23米之间,猛犸象体重可达8吨。

猛犸象有一些适应寒冷气候的突出特征,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层厚而蓬松的长毛,长度可达1米。猛犸象的皮毛与麝牛相似,夏季脱毛换毛。猛犸象的耳朵远比现代大象小,迄今为止发现的猛犸象的耳朵最大的只有30厘米长,相比之下,现代非洲象的耳朵可长达180厘米。猛犸象的皮肤并不比现代大象厚,但分布着许多能够分泌油脂的皮脂腺,皮下脂肪厚达8厘米,像鲸脂那样帮助保暖。还有与驯鹿和麝香牛相似的一点是,猛犸象的血红蛋白也适应了寒冷的气候,三种变异的遗传基因大大提高了其迅速将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以防止冻结的能力。

西伯利亚当地人早就发现了猛犸象的遗骸,并收集猛犸象的长牙进行象牙交易。他们将其认作巨大的鼹鼠或河马之类巨兽。17世纪初,有关猛犸象的报告偶尔会流传到欧洲,欧洲人通常将它们看作是圣经上的故事,有着“庞然大物”之意的当地语言“猛犸”(mammoth)一词也在这一时期首次进入英语词汇中。

英国科学家汉斯·斯隆于1728年最早对来自西伯利亚的猛犸象的牙齿进行研究,并首次认定这是一种大象,而不是河马之类的动物。1796年,法国科学家乔治·居维叶首次发现,猛犸象不是迁移到北极的现代大象,而是一个全新的物种。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这一物种已灭绝,在地球上不复存在。居维叶的观点在当时并没有被广泛接受,直到1828年才由约书亚·布鲁克斯认定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物种,并将其分类命名为猛犸象。

发现史前巨型企鹅化石

美国科学家不久前宣布,他们在秘鲁发现了一种已灭绝企鹅化石。这种生活在距今至少3600万年的巨型企鹅看起来一点也不像穿着黑白相间燕尾服的现代企鹅。

这只巨大的史前鸟儿有1.5米高,长着狭长的带着尖尖沟槽的嘴。它的块头有现今的帝企鹅的两倍大,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形最大的企鹅。科学家将它命名为为“Inkayacuparacasensis”,意为“水中之王”。科学家研究这只史前企鹅存留在化石上的骨骼发现,让企鹅成为游泳高手的脚蹼和体形在很早以前已经进化完成,排列整齐的浓密羽毛使企鹅的脚蹼变得更坚硬,身体更具流线型,同时也将身体与水及空气隔绝开来。

这只史前企鹅覆盖着羽毛的鳍状肢被清楚地保留在化石上,羽毛的印记清晰可见。科学家分析认为,这种史前企鹅的羽毛极有可能是灰色或者红褐色的。之前科学家已经知道,现代企鹅的“黑外套”和腹部形成鲜明对比的“白衬衣”是近代进化的结果。那么,企鹅为什么会进化成今天这样的颜色呢?科学家推测,企鹅羽毛颜色的改变可能和生态学的差异有关,或者是为了满足调节体温的需求,或者是为了应对新出现的掠食者海豹。科学家还推测,对潜水的要求可能影响了企鹅的羽毛色素的变化,使之演化成今天的黑色和白色。

浅谈巨型结构体系 篇6

高层建筑是近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结合发展产物, 是一种缓解人口增长、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有效方式。

世界上第一幢高层建筑是建于1884~1986年的高55m的美国芝加哥Home Insurance大楼 (10层) , 它的出现代表了新结构体系的出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建筑水平的发展, 高层建筑成了20世纪现代城市的象征。1931年建成的“摩天大楼”—纽约帝国大厦 (102层, 高381m) 成为高层建筑发展第一阶段的典型代表, 它保持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的纪录达41年之久。1974年, 443m高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建成;中国台北101大楼2003年建成, 总高508m。世界建筑从高层到超高层发展迅速, 建筑巨型结构体系应运而生。

2 超高层建筑巨型结构

随着建筑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 世界高层建筑发展的趋势是竞相推出高度超过500m的超高层建筑和满足一些特殊功能的高层建筑的巨型结构。巨型结构由几个大型结构单元所组成的主结构与其它结构单元组成的次结构共同工作, 形成具有更大的整体稳定性和更高效能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对于建造500m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是最合适的结构体系。巨型结构中, 主结构承担了绝大部分外力, 次结构只是协助主框架抵抗外载。由于次结构的柱距小、荷载小, 因而其梁、柱断面可以做得很小, 有利于楼面的合理使用。

3 巨型结构体系的优越性及弊端分析

3.1 巨型结构体系的优越性

由于巨型框架结构体系独特的结构特征, 因此它有着其他结构无法达到的优点, 概括如下。

(1) 超高层建筑结构的整体刚度比一般房屋建筑大。从巨型截面梁的截面刚度EI=E?bh3/12分析可知, 刚度与截面高度的三次方成正比。巨型框架结构的主结构构件的截面高度比常规构件的大许多, 因此, 其刚度必然比普通结构的刚度大。

(2) 巨型结构具有良好的建筑适应性。巨型结构有较大的灵活空间可以布置次框架, 形成多层房间, 也可以形成具有很大空间的中庭, 以满足建筑需要。

(3) 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可先施工其主框架, 待主框架完成后分开各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次框架, 巨型结构的施工方法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

(4) 巨型结构中可将多种结构形式及不同材料进行组合, 实现建筑的多功能化, 满足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建筑。

3.2 巨型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当巨型结构越来越成为建筑师青睐的对象时, 人们往往易忽视巨型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

(1) 高层建筑不利于消防, 超高层建筑的消防难度不言而喻。所以巨型结构的消防要立足自救, 其消防设施必须严格满足超高层建筑室内防火规范的规定;巨型结构的玻璃饰面易造成光污染;巨型结构中低层居室内的正常日晒得不到保证;电磁辐射、风环境等方面易对城市环境及周围建筑产生不利影响, 并干扰电视信号的接受和影响鸟类飞行。

(2) 超高层巨型结构形体复杂化、构件立体化, 与常规结构有较大差异。目前没有现成规范规定巨型结构的抗风和抗震设计, 待专门部门研究后才能确定一般结构振动控制方法是否有效。

(3) 关于巨型结构的力学模型建立和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 是一个迫切的课题。从解析角度分析巨型结构将碰到难以克服的困难, 因为巨型结构存在明显的结构层次。受到计算机容量和运算速度的限制, 有限元法无法正常进行空间弹塑性分析。

(4) 无法合理确定结构刚度。与国外超高层建筑相比, 我国的设计方案偏于刚性, 相应的地震作用也偏大, 如何进行合理优化设计, 得到合理刚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 巨型框架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

巨型结构形式主要有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桁架结构、悬挂结构和蒙皮结构。其中, 巨型框架结构适用于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和建筑物内的增层改造, 应用广泛, 所以本文着重介绍巨型框架结构。巨型框架结构主要结构形式为:纯钢结构巨型框架、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巨型框架等。

4.1 纯钢结构巨型框架

巨型框架的“梁”是由四榀桁架、四片斜格式多重腹杆桁架围成的立体桁架, 巨型框架的“柱”是由四片支撑围成的立体支撑或由一个小框筒构成。一般有桁架型、斜格型、和框筒型 (如图1所示) 。代表建筑:日本神户TC大厦。

4.2 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

钢筋混凝土墙围成的芯筒与外圈的大型主框架和小型次框架组成。大型的主框架各层巨梁之间设置小型的次框架, 承担各个分区段内的若干楼层的竖向荷载。代表建筑:厦门国际金融大厦。

4.3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巨型框架体系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巨型框架体系, 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 梁采用钢桁架。它综合利用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各自的优点, 具有较好的刚性和延性, 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代表建筑:新加坡华侨银行。

5 结语

巨型结构体系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满足了建筑师把建筑直立云霄的梦想, 更大程度上解决了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巨型结构体系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现代建筑发展的新需求, 将成为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瞿勇, 李章政.高层建筑的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2008, 12, 34.

[2]刘锡良.现代空间结构[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

[3] (美) 林同炎, S.D.斯多台斯伯利.结构概念和体系[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 .

巨型企业的变革配方 篇7

1. 柯达瘦身转型, 绝处逢生。

柯达作为全球最大的影像技术公司曾占据了全球影像行业3/4的市场份额, 并在中国一度整合了全部胶卷产业, 风光一时无二。然而在2001年一场全新的数码影像技术潮流席卷之下, 柯达赖以生存的传统胶卷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令人感慨的是, 柯达早在1975年就成为了新型数码技术的率先研制者, 但是当其他市场参与者加速前进时, 传统影像行业给公司带来丰厚利润的强大吸引力驱使管理层并没有大刀破斧地进入数码影像新领域, 而是保守地迎接胶卷产业最后的辉煌, 并伴随着传统相机的轰然倒下而走向灭迹。即便2003年柯达积极地投入到数码相机市场, 但众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已让公司陷入风雨飘零的窘境。

2013年, 在经历了申请破产保护的命门, 认为“柯达已死”的围观者逐渐散去之后, 柯达冷静分析自身利弊, 立足于数码影像科学、沉淀技术以及材料科学三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经过瘦身转型成为了一家小而精的专注于印刷的科技公司, 走技术创新之路。战略重组迟到了长达十五年, 经历了决策失误所导致的艰难过程之后, 柯达脱胎换骨为自己找到了一条生路。

从柯达的案例中我们看出, 在企业的生命周期中仿佛有着这样的定律, 创办公司之时要付出巨大的初始投入, 要战胜重重困难, 要与其他的市场参与者抢夺利润, 不然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这之后站稳脚跟的企业会逐渐发展核心业务, 开始盈利, 进入黄金阶段。但当其成为巨型企业, 庞大的身躯已很难有所突破, 增长停滞, 这时的企业将迎来关乎存亡的挑战。

实现自我变革的过程是十分痛苦的, 抛弃一直赖以生存的高利润业务而贸然转向全新未知的领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在变革时代下, 巨型企业如果不铤而走险就只能坐以待毙。

2. 腾讯不坐以待毙, 微信成为杀手锏。

作为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腾讯公司, 其核心业务QQ也无法避免地在用户高速增长的问题上遇到了瓶颈。2011年腾讯公司并没有陶醉于财报上公司业绩的可喜成绩, 而是紧跟移动互联变革的脚步推出了一款至今改变了6亿人移动通讯方式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

腾讯作为互联网企业深知移动互联发展迅猛, 坚信移动互联变革将给很多行业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它会改变人们分享信息以及交流的方式, 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 改变支付方式, 便捷人们的出行, 甚至会改变医疗保健领域, 等等。腾讯深刻理解了这些变化, 在马化腾眼里, 腾讯没有一天是可以高枕无忧的。在实现可持续性的快速增长出现天花板的情况下, 必须要出现一个杀手锏成为业务新的支点。“如果有一个产品在将来要打败QQ, 我希望它是出现在腾讯内部”。马化腾如是说。而微信正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微信是对于QQ的继承同时也是优化, 其商业模式也比QQ要多元化的多。仅在14个月时间内就吸引了一个亿的用户, 并且其用户黏性要远超于QQ。无论未来发展如何, 微信的崛起都将载入移动通讯行业的史册。

马化腾鼓励良性的内部竞争。微信本是一次冒险式的探索, 但这种探索也让QQ重新找回了灵感。“变化是一件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 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动力所在。”相信腾讯作为变革时代下的巨型企业已经做好了准备。

3.金宝汤开拓新市场, 勇气成为利器

金宝汤公司作为美国首屈一指的罐头汤生产商, 其产品畅销于全球120多个国家及地区。然而这家拥有145年历史的企业在2011年时也面临着销售额下滑, 产品创新瓶颈的问题。企业外部环境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全球经济重组、数字化变革、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都给这家百年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金宝汤鼓起勇气, 确立了此阶段的企业使命:加强核心业务的同时, 进军发展迅猛的领域从而吸引新的消费者。值得一提的是“勇气”这一价值观在本次变革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首先, 金宝汤对领导团队进行了大换血, 接着反复强调并鼓励员工敢想敢为, 并改善鼓励机制让员工勇于承担风险。

在本次变革中, 金宝汤先后大刀破斧地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收购了一家生产新鲜饮料与沙拉酱的领军企业、为进军潜力市场而收购了一家正快速增长的婴儿有机食品制造企业、为扩张全球的零食市场而收购了Kelsen集团。

现在的金宝汤随仍处于不断摸索的过程, 但是将之前的企业文化由“求稳”调整为“勇气”相信是迈出了对未来发展有利的一步。

二、变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1. 培养变革意识。

从一些失败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 有太多的担忧会成为企业变革的绊脚石, 例如管理者过于保守、员工的抗拒心理, 舍不得放弃传统的高利润业务, 或者变革初期的业绩下滑, 这些担忧都会让企业难以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企业的变革是需要企业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参与的。这就需要在合适的时机提出, 有合理的动机让人信服。这绝非一种巧合, 而是需要企业管理者要让组织培养这样的意识:战略调整是要不断进行的, 维持现状是不能被接受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 即便有人审视了周围的环境、把握了今后技术发展的趋势、发现了财务业绩里暗藏的危机, 但是无人回应的变革是发动不起来的。

2. 明确变革愿景。

有的企业在开始变革时会向员工们发布冗长的计划、方针、程序、目标, 使得员工们对变革迷惑混乱、提不起兴致, 而有的企业可能只用一次会议来宣传变革, 之后就连高层管理者也未能贯彻实施, 使得员工对变革漠不关心、丧失热性。这些意味着管理者在发动变革时要让企业的变革愿景简明并传达到位。管理层应以最精简的语言把本次变革的远景表述清楚, 并通过不断地沟通与互动让员工们感兴趣并成为变革的志愿者。避免冠冕堂皇的领导讲话, 让组织结构中的每个人都成为变革的主人, 这样变革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

3. 重视短期成果。

变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那是不是目光应该放长远, 短期成果就不重要了呢?其实并非如此。一方面, 如果没有为之兴奋的短期目标, 变革可能会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如果短时间没有成功的迹象, 不免会对变革失去信心。另一方面, 管理者有压力不得不在短期内获得成绩, 可以提高变革的紧迫感。而短期内目标没有实现, 也可以让管理者加速发现变革中存在的问题。怀疑者的耐心有限, 显而易见的短期成果无疑会鼓舞变革者的士气, 对阶段性目标达成的庆祝有时会带来紧接着的下一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4. 永远不要掉以轻心。

短期内目标的实现并不意味着整个变革的胜利, 要适当地庆祝阶段性成果以调动继续变革的积极性, 并不意味着可以沾沾自喜、掉以轻心。变革需要时间, 当这场变革还没有在企业文化里扎稳脚跟, 这时松懈, 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甚至会前功尽弃。当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成功的变革会继续调整与愿景不一致的组织结构, 小心翼翼地进入下一阶段, 从而不断地深化改革。

5. 深化传承是关键。

如果变革所带来的新行为不能够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 那么当组织趋于稳定, 变革所带来的战略变革也可能被打回原形。这时变革以制度形式确立下来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才能保证变革的可持续性。一方面, 要强调企业现在的业绩增长与变革所采取的新方法是密不可分的, 要让大家明白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意义。另一方面, 企业在处于更新换代之际要十分谨慎, 要确保新的CEO可以重视变革精神并延续下去。

参考文献

[1]许意强.《柯达渐行渐远》[N].中国企业报, 2012-02-28 (019)

科学家用巨型风筝捕获高空风能 篇8

研究人员已经计划试验他们制造的一个发电能力50 kW的更大的风筝, 被称作“梯形电站”。最终他们将建一个由众多风筝组成的发电能力100 MW的梯形电站, 产生的电能量足够10万个用户使用。

可持续能源工程教授和前宇航员乌波·欧克斯领导了梯形电站项目。他相信利用风筝从距离地面1 km或更高的高空捕获能量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方法, 高空风能比地面的风能高数百倍。他说:“我们必须利用自然为我们提供的所有能量, 我们需要多种收集方法, 其中利用风筝产电的方法非常具有吸引力。”

欧克斯并不是唯一一个进行这项研究的人。加利福尼亚州网络搜索公司, 谷歌非营利组织Google.org2007年在美国风筝公司马克尼 (Makani) 投资1 000万美元。马克尼公司是第一家因为生产的可更新能源比煤炭发电更便宜而获得谷歌奖金的公司。这两个科研组的目的, 都是发掘高空风能。高空风能比涡轮机通常依靠的地面风能更丰富可靠。斯坦福大学卡内基研究所的气候科学家肯·卡尔代拉已经估计出, 风中包含的总能量是全球人口所需总能量的100倍, 但是大部分风能都位于高空。

风筝通过拉与地面上的发电机连接在一起的绳子产生能量。当它到达最大高度时, 风筝会重新返回原来位置, 不断重复上升和下降动作。目前, 通过电脑控制, 已经解决了风筝呈“8”字形飞行的模式。“8”字形飞行模式意味着风筝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比周围的风速更大。当一只风筝需要收线时, 它将与地面呈一定角度飞行, 这时它就像一架滑翔机, 不需要多少动力就能运行。据欧克斯估计, 风筝产生能量的成本不超过4便士/ (kW·h) , 能与煤炭发电相提并论, 比风轮机发电的成本少一半。

巨型艾美耳球虫研究之回顾 篇9

1 生物学特性方面

1.1 形态学研究

《禽病学》第九版列出卵囊大小为 (21.5~42.5) μm× (16.5~29.8) μm, 平均30.5μm×20.7μm;《球虫生物学》中指出卵囊大小为 (21~42) μm× (16~30) μm;《鸡球虫病学》中所列卵囊大小为 (21.5~42.5) μm× (16.5~29.5) μm, 孢子囊为 (15~19) μm× (8~9) μm。E.maxima卵囊和孢子囊大小及形状指数在国内外其它文献报道中也不尽一致。

1.2 生活史研究

1.2.1 最短孢子化时间和最短潜在期

关于孢子发育的最早时间, 文献记录多为28~32h, 个别的2d。Tacla (1967) 认为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0h;Norton等 (1983) 报道最短孢子化时间为28.5h;徐卫东等 (1994) 认为最短孢子化时间为28h;黄兵等 (1995) 认为最短孢子化时间为30h。

文献对E.maxima潜在期的记录多为120~134h, 个别的6d。Bhatia和Pande (1968) 认为最短潜在期为121h;徐卫东等 (1994) 认为最短潜在期126±0.15h;黄兵等 (1995) 认为最短潜在期为142h。

1.2.2 内生性发育史

1.2.2. 1 关于E.maxima裂殖生殖

关于E.maxima在鸡体内的发育有不同的报道, 主要的差异是裂殖生殖代数及产生的裂殖子数量。Tyzzer、Long (1959) 、Bhatia和Pande (1968) 认为只有1代裂殖生殖, 裂殖体仅含8~16个裂殖子。而Johnson (1938) 、Edgar (1955) 、Scholtyseck (1959, 1963) 、Davis (1963) 、Challey和Johnson (1868) 等认为有两代裂殖生殖, 大部分裂殖子出现在感染后4~5d。其中Scholtyseck观察到两代裂殖体的大小相近, 为10μm×8μm, 内含8~16个裂殖子, 而Challey等观察到感染后48h出现第1代裂殖体, 内含约25~50个裂殖子, 感染后72h出现第2代裂殖体, 内含约8~12个裂殖子。Millard (1972) 、Le Vine (1985) 、查红波 (1998) 、的报道认为有3代裂殖生殖, 其中Millard等 (1972) 观察到感染后24~48 h进行第1代裂殖生殖, 裂殖体大小为 (13~21) μm× (7~13) μm, 平均16μm×10μm, 内含25个长为5μm~8μm的第1代裂殖子, 感染后48~72h进行第2代裂殖生殖, 裂殖体大小为12μm×12μm, 内含8~12个裂殖子, 感染后72~96h进行第3代裂殖生殖, 裂殖体大小与第2代的相近。Mc Donald (1986) 等认为至少有4代裂殖生殖, 但对各代未做详述。

1.2.2. 2 关于E.maxima配子生殖和卵囊壁的形成

Ball等 (1981) 观察了E.maxima小配子体的结构和形成过程, 起始, 染色质核仁消失, 小配子体表面凹陷, 随后染色质凝聚分布在核仁的周围, 与此同时鞭毛形成并从突起长入带虫空泡和内部凹陷中, 最后核仁变的更加浓密, 从小配子体的边缘突起。成熟小配子体的表面由大量的相距很近的鞭毛覆盖。球虫小配子发育具有相同的模式, 可分为两个阶段: (1) 生长阶段, 在此阶段配子体的体积增大, 发生与裂殖生殖相似的核分裂, (2) 小配子的实际形成和分化阶段。

在裂殖子转变为椭圆形或圆形之后, 年轻的大配子体可以同小配子体相区别, 因为大配子体拥有1个增大的细胞核和明显的嗜锇酸的核仁。Speer和Hammond第一次证明了大配子体是能够运动的, 他们观察到E.maxima的大配子体以阿米巴方式运动而通过细胞浆, 他们还发现大配子体在细胞浆中离开清晰的通路, 间或穿过细胞, 进入邻近的细胞。Mehlhorn等报道E.maxima的配子体在0.2μm的面积上有5个微孔。在其随后的研究中, 其又指出在E.maxima大配子体发育的早期, 裂殖子表膜的外2层膜仍保留。Pittilo等 (1980) 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但他进一步指出E.maxima配子体表面被覆的2层表膜, 其在配子体整个发育过程始终存在。

大配子体在带虫空泡中发育, 带虫空泡中存在大量的泡内小管, 其围绕大配子体周围延伸一端距离, 有时还可看到泡内小管和虫体胞膜直接连接。在发育过程中, 电子透明小泡被从大配子体的外面被掐断。大配子体最典型的特征是存在成壁体, 包括成壁体Ⅰ和成壁体Ⅱ, 成壁体Ⅰ其电子致密, 在发育中似乎有两种形式的成壁体Ⅰ, 一种嗜锇酸性比另一种弱, 成壁体Ⅱ围绕在粗面内质网周围, 其出现比成壁体Ⅰ要早。

随着进一步的发育, 大配子体的体积增大, 当它成熟时就发育成大配子。大配子通常含有一个核, 然而Speer发现E.maxima大配子是多核的。大小配子受精导致合子的出现, 成熟大配子和年轻的合子是不能区分的, 但合子很快会发生细胞质的变化, 其标志是卵囊壁形成的开始。卵囊壁外层由位于卵囊表面的成壁体Ⅰ释放的内容物形成, 外层电子致密, 起始是在外表上是一样的, 但后来发展成两个区域, 一个外层无定形区和一个内层嗜锇酸区。随后分散在卵囊外壁和限制膜之间的成壁体II出现形成电子透明的内层。其卵囊壁的形成表现为膜形成体、成壁体Ⅰ和成壁体Ⅱ内容物连续释放的过程, 其过程可能被粗面内质网或高尔基体所控制。

1.2.2. 3 子孢子的发育

Pittilo等 (1985) 指出E.maxima孢子生殖开始于被一层膜限制的细胞质团块收缩时, 在29℃到9h时, 被多糖颗粒围绕的密体被用于合子的限制膜, 到12h时, 核已经发生分裂, 到15h时, 可以观察到成孢子细胞, 子孢子形成发生于21~30h。

1.3 致病性研究

1.3.1 E.maxima感染对宿主的病理生理学影响

球虫感染可以引起鸡体内发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 包括组织、器官生理常数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某些物质及元素代谢的异常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变化等。

1.3.1. 1 对肠道生理常数的影响

E.maxima的寄生可降低小肠的收缩力, 使鸡肠道渗透性增加, 这可能与MMC释放胺类物质有关。查红波等 (1997) 研究了感染E.maxima后空肠组织组织胺含量的变化, 指出HA与E.maxima的致病作用可能有关。

1.3.1. 2 对肠道pH值和吸收能力的影响

E.maxima感染期间肠道的pH值下降, pH下降最多的是在肠道感染最严重区域, 相反却能影响肠道对维生素的吸收能力, 使血液中胡萝卜素的水平降低。与感染E.necatrix的鸡的鸡相比较, 感染E.maxima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较少。感染E.maxima后7d的鸡与对照鸡相比整个小肠对葡萄糖和L-甲硫氨酸的吸收显著降低。

1.3.1. 3 对鸡体内能量物质的影响

E.maxima感染鸡的胰脏重量减轻, 胰脏和表面黏膜中的淀粉酶活性全面下降。在E.maxima急性感染期, 肝糖原和血浆蛋白浓度下降, 而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尿酸和胸肌、心肌糖原变化不大。

1.3.1. 4 对鸡血液成分和浓度的影响

雏鸡E.maxima感染后, 白细胞数升高, 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白蛋白总量及血浆蛋白总量 (主要是白蛋白和α1-球蛋白) 明显降低, 而α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都没有变化。鸡感染E.maxima后第6天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感染量越大, 病变记分越严重, 酶活力降低越明显。第3、5、7、9、11天时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升高, 碱性磷酸酶活性则明显降低。但E.maxima感染对血脂的影响不一, 有人认为血脂水平降低, 也有人认为对血脂水平没有影响。

1.3.1. 5 对激素的影响

E.maxima感染后可使血浆中甲状腺素 (T4) 和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浓度降低, 促乳素浓度增加, 但对生长素和皮质酮浓度没影响。

1.3.2 E.maxima感染宿主的临诊表现和病变

球虫对宿主的致病性取决于球虫内生性发育的部位, 致病作用主要是机械破坏。众多研究证明E.maxima致病力属轻度至中度。E.maxima感染时, 直至感染后第4天完全见不到变化, 第5天见轻度下痢, 从第6天起出现与堆型艾美耳球虫 (Eimeria acervulina) 感染相同的症状, 但是第6天后, E.maxima感染出现排泄带黏液粪便的症状较多, 有时出现轻微血便。其病变表现为与肠壁增厚相关的严重出血性肠炎, 可能呈现某种程度的气胀, 肠内容物呈褐色。橘黄色, 粉色或红褐色, 而且包括粘性非常大的黏液分泌物。

1.3.3 E.maxima的毒力

E.maxima毒力的强弱取决于虫株, 但宿主环境和外界环境对卵囊的毒力有很大影响, 常可导致毒力的改变, 继而导致其致病力的巨大变化。如通过早熟选育和理化处理, 可显著降低E.maxima毒株的毒力, 但其仍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 可用来研制球虫弱毒苗。

2 免疫学特性方面

2.1 E.maxima的免疫原性

在各种鸡球虫中, E.maxima的免疫原性最强, 接种E.maxima 1个卵囊, 甚至是1个孢子囊, 机体便可产生明显抗攻毒感染的抵抗力。一次适宜接种, 便可使鸡体产生抗同源E.maxima虫株再感染的几乎完全保护力 (>99.99) 。E.maxima其不同发育阶段的免疫原性强弱也不一样, 其早期内生发育 (尤其是第2代裂殖生殖阶段) 引起宿主很强的兔疫, 而其他阶段则很弱, 但是配子生殖阶段受保护性免疫影响最明显。

2.2 与其他种的交叉免疫反应

一般认为不同种的艾美耳球虫的免疫反应是特异的, 无虫种间的交叉免疫。但近年来, 不断有文章报道E.maxima和某些虫种之间有血清学的交叉反应和交叉保护反应。

2.3 E.maxima的抗原变异

有证据表明, 在各种鸡球虫中, E.maxima的抗原变异最显著, 攻虫与产生卵囊数量间的相关程度有时仅为10%, 在田间可因E.maxima免疫变异株的出现导致疫苗免疫失败。E.maxima不同的群, 包括野外分离株, 呈现连续的抗原多样性。而且这种变异似乎是稳定的, 不随时间推移而改变, 这与其他发生抗原变异的原虫明显不同。

2.4 E.maxima的保护性免疫机制

2.4.1 细胞免疫研究

众多学者一致认为T细胞免疫反应在球虫免疫应答中处于核心地位。如Talebi (1995) 在鸡感染E.maxima后用全血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检测鸡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活性变化, 发现感染后一周T淋巴细胞活性明显增强, 第2周时急剧上升到顶峰, 第3周时开始下降。查红波等 (1998) 通过给予鸡地塞松抑制T细胞活性, 表明地塞米松处理可损伤鸡抗E.maxima再感染的免疫力。这提示了CD8+T细胞、γ-IFN及IL-2等在抗E.maxima再感染中的作用。

E.maxima主要寄生部位在小肠中部, 因此有必要研究鸡肠道的淋巴细胞在抗鸡球虫中的作用。鸡肠道广泛分布有肠上皮间淋巴细胞和固有层淋巴细胞 (LPL) , i IELs是由B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但其中主要为CD8+T细胞, LPL中细胞主要为CD4+T细胞。Rothwell等 (1995) 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鸡感染E.maxima后肠道中肥IELs与LPLs中CD3+、CD4+、CD8+、TCR1+、TCR2+细胞数量的变化, 发现初次感染后LPLs中CD4+淋巴细胞迅速反应, 而在再次感染中反应不大, CD4+T淋巳细胞主要存在于LPLs中。CD8+T淋巴细胞初次感染后反应速度略慢于CD4+T淋巴细胞的反应, 但是增殖的数量多, 反应剧烈, 在LPLs中的反应比IELs中的迅速;在再次感染中在IELs中的反应明显。整个反应过程中产生的CD8+T淋巴细胞比CD4+T淋巴细胞数量多。程金科等 (1995) 在观察到雏鸡初次感染E.maxima卵囊后, 盲肠扁桃体中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肠上皮间淋巴细胞在初次感染后于球虫内生性发育未期阶段显著增多, 而再次感染时IEL即刻显著反应。该结果表明, 无论T细胞还是IEL, 在肠道淋巴细胞抗球虫的免疫应答中, 都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CD4+T细胞、CD8+T细胞等可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在鸡球虫保护性免疫中起作用。细胞因子多数在体内或体外有抑杀球虫的作用, 有的则可能加剧球虫感染的病理损伤程度, 有的可能兼具病理损伤和兔疫生理的双重作用。Byrnes等 (1993) 分离自E.tenella或E.maxima感染鸡的肝脏巨噬细胞与大肠杆茵内毒素脂多糖一起培养, 产生的α-TNF量要高于未感染鸡。Yun CH等在E.maxima感染后8d和10d, 通过ELISA检测到鸡血清中INF-γ含量极显著升高, 而且, 血清中的INF-γ水平与粪便中卵囊产量呈明显的正相关 (γ2=0.97) 。可见, 球虫在内生性发育过程中兔疫细胞不断受到球虫抗原刺激而使INF-γ的产生逐渐增多。

2.4.2 体液免疫研究

虽然抗E.maxima免疫以细胞介导免疫为主, 但在球虫感染期间出现血清抗体及Ig A, 提示不能排除抗体在抗球虫免疫中起到辅助作用。最近有学者通过母源抗体对后代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证实抗体在E.maxima保护性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3 结语

四川“石棉巨型核桃” 篇10

陕西“清涧粉条”

由清涧县工商业联合会粉条协会申请注册的“清涧粉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清涧粉条”加工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以口味地道,晶莹透亮,入口爽滑,吃法多样而出名,畅销西安、山西、宁夏、甘肃等十多个省市。近年来粉条加工业已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之一,被该县人们亲切誉为“吉祥三宝”之一。(图2)

湖南“长乐甜酒”

湖南省汨罗市“长乐甜酒”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经过长乐,闻甜酒香而试之,满口生津,甜彻心脾,御赐“长乐甜酒”。美丽的传说给长乐甜酒染上一层神秘的色彩,但甜酒的香甜可口要靠酝酿的三个条件:一是长乐的酒曲,二是“三粒寸”糯米,三是清澈的井泉水,这样精酿而成的甜酒浓香扑鼻,具有疏筋固气、提神醒脑、催乳、去风湿等功能。

青海“门源白牦牛”

白牦牛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稀有珍贵的地方类半野生特有种群,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有着国内最出名的白牦牛品种,更是中国白牦牛的故乡。“门源白牦牛”以其稀缺的品质,悠久的历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植物新品种】

安徽“霍山石斛”新品种出炉

日前,由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长冲中药材公司和安徽中医药大学、省中医药科学院联合申报的植物新品种——霍山石斛1号、霍山石斛2号获准登记,并颁发证书。霍山石斛,又叫铁皮枫斗,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本次鉴定登记的霍山石斛1号新品种保留了野生霍山石斛的各种特性、耐寒性能突出,2号新品种则具有高产优势,两个品种均具备良好的推广价值。

【非遗】

文化中国.非遗校园传承在行动 亮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荷兰科学家利用巨型风筝发电 篇11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的科学家近日放飞巨型风筝发电, 成功生产出10千瓦的电流。放飞的风筝有10平方米大小, 在高空中它持续工作生产出10千瓦时的电量。研究人员计划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复杂的实验, 它们把这一实验项目命名为“梯形电站”, 按照计划, 多个巨型风筝将一同飞到空中共同发电, 生产出100兆瓦功率的电流。

风筝发电的原理其实很简单, 风筝与地面的发电机通过特殊的电缆线相连, 风筝在高空飞行, 当风筝飞到最大高度的时候, 地面人员就控制风筝在空中做来回升降运动, 最终通过风筝的来回运动带动地面发电机发电。

预计风筝每千瓦时发电的成本费用和用煤发电差不多, 不足4便士, 虽然成本上没有什么优势, 但从生态的角度说无污染是相当吸引人的, 此外风筝发电的成本费用比普通的涡轮风力发电机要少50%多。

上一篇:竞走技术下一篇:法律保障研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