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审计程序设计论文

2024-10-13

人本审计程序设计论文(通用6篇)

人本审计程序设计论文 篇1

行为科学是一门综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律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用以研究人类行为的边缘性学科,可以作为多种社会科学跨学科融合研究的理论基础。行为科学将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物本审计转向以“人和人的行为”为中心的人本审计,在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同时,将审计的重点从传统的证、账、表转向被审计经济实体管理者及其行为活动,从而实现了审计思路由“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向“由内而外+由外而内”的转变,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

一、行为科学理论是人本审计的理论基础之一

人本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及受托责任理论三者共同组成了人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本质、假设、目标、概念及应用理论)的基石(姜毅,2013),其中行为科学理论在人本审计应用理论中的地位尤为举足轻重。

(一)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行为科学是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综合性新学科,发展至今已成为国内外管理研究的主要学派之一,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及行为的产生、发展和相互作用规律来预测和管理人的行为。

人际关系理论、需求层次论、人性管理理论、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管理行为理论,这六大理论组成了行为科学的理论体系。行为科学在肯定社会人无理性的前提下,提出在研究管理问题时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并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管理思想加以发展:一是关注对人的研究,突出人及与其相关因素的重要性;二是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相关学科领域前沿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自我修正、自我完善;三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非正式组织的概念并肯定其在正式组织中的重要影响力;四是针对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要求来协调管理双方的关系,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概念分析

需要、动机与行为这三个概念是构成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为了更好地探析被审计者的行为及表现,对这三个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关系的把握就显得尤为必要。除此之外,借助这三者间的相互关系,还可以评估和分析被审计者的行为风险,有利于人本审计风险模型的构建。

1. 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内涵和关系。

(1)需要。需要即需求,是人类行为产生的原动力,研究人类行为的出发点是人的需要。通常把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定义为需要,心理学上把促成人类行为动机的欲望称为需要,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关于需要的理论有很多,其中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最为著名。

(2)动机。动机一词源于拉丁文,《现代汉语词典》将动机定义为: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念头。由此可见,动机是引起个人行为并使之持续,最终将个人行为引导至预期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程及程度。促使人类行为直接产生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内在需要与外在刺激两个方面(苏东水,2011)。动机是无形的,无法直接予以衡量。只能借助于对一言一行的观察,通过言行挖掘行为主体的行为动机。目前,衡量行为动机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投射测验法、实地访谈法、实验法。

(3)行为。《现代汉语词典》将行为定义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所谓人类行为,就是人类在日常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肢体语言。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克特·勒温曾将行为(Behavior)用性格(Personality)与行为主体当时身处环境(Environment)的函数加以表示,即B=F(P·E),也就是说任何行为活动都是行为主体与其身处环境彼此互相作用的结果。克特·勒温从个体因素(P)和环境因素(E)的相互作用来考察人的行为,揭示出了人类行为的基本活动规律。

(4)需要、动机和行为的关系分析。通过上述分析,在结合克特·勒温和苏东水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构建出在不同环境下需要、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伴随行为主体身处环境(包括经济形势等客观环境和人为的激励措施等主观环境)的不断变化,行为主体受到刺激产生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促使行为主体产生内在驱动力,也就是动机。有了动机就会付诸实际行动,行为结果如果实现了预期目标,行为主体就会产生暂时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一直持续到周围环境再次发生变化。行为结果如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环境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行为主体将重复原有的行为模式(见图1)。

2. 行为的评价与控制。

管理学和心理学界一直致力于行为的评价与控制研究,关于行为的评价与控制如今也在审计学研究中占据日益重要的地位。肖媛(2008)认为,人的日常行为模式是随机的,分为可考察行为和不可考察行为两个方面,可考察行为可以从行为者的能力、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三方面加以考察,对于不可考察行为无法观察,也无法监督,只能通过激励和竞争机制加以控制和引导。美国东北大学教授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2012)则认为,人的日常行为模式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爆发性”的。他在著作《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中揭开了人类行为中令人惊讶的深层次的秩序,使得人类行为变得比预期中更容易预测,其中93%是可以被预测的。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审计所针对的经济活动是由人及其行为所主导的,人的行为具有被审计性,所以审计师在开展审计活动时,应对被审计者的行为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动机进行挖掘和考察。同时上述分析还揭示出,随着人类对相关理论、方法学习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的行为(能力、过程和结果)是可以并能够被审计的。

二、审计导向模式的演进及缺陷分析

(一)审计导向模式的演进

伴随着不同时期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发展,审计模式承载着不同的审计思想并呈现出跳跃及连续发展的整体局面。不断变化着的审计环境促使审计模式先后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具体形式,即:账项基础审计(Transaction-Based Auditing)、制度基础审计(System-Based Auditing)和风险导向审计(Risk-Oriented Auditing)。审计模式的演进过程具体见表1。

(二)审计导向模式的缺陷分析

审计模式随着审计目标的发展逐渐演进,而审计环境是决定审计目标的根本因素,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是审计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每一种审计模式都是相应的审计环境和其自身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从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来看,经济、政治、技术、社会文化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表现形式,这些都对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审计自身发展来看,审计者在不断权衡着审计的性价比,即选择既能提高审计效率又尽可能规避审计风险的审计方法,这也推动着审计理论和实务不断向前发展。

在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这三种审计模式从人本审计的视野来看皆有其相应的不足之处。在账项基础审计模式下,审计见账不见人,使得审计查错防弊职能的发挥空间非常有限。证、账、表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在利益的驱使下,粉饰会计档案的行为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审计的对象是经过粉饰的档案而非人的行为,自然不能实现审计查错防弊的职能,1938年美国麦克森·罗宾斯公司舞弊案的发生便是很好的佐证。

在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审计师在执行审计的过程中多多少少都会对被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情况有所涉及,但也仅仅停留在触及表面的阶段,并未充分关注受托者及其行为本身,审计的对象依然是以物为本。制度基础审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的性价比,但制度是人类行为的产物,通过制度来规范人类行为,本身就是对人类行为的固化,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人为了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总会想很多办法来规避制度,所以仅仅相信制度而忽视人的行为,也是一种易导致严重错误的行为。古往今来,让制度流于形式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超越了会计的证、账、表和组织制度的条条框框,而将审计视野拓展到与组织活动有关联的方方面面,捕捉潜在风险点,重点关注企业战略及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分析战略和经营风险引起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在进行风险衡量时,风险导向审计开始触及组织内部人的徇私舞弊风险,但也并未把人及其行为放到核心的位置上去考虑,也未能对被审计组织中人的行为动机及人的行为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影响与其内在的因果关系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审计职能的发挥和职能空间的拓展。所以,仅仅建立一个复杂的风险控制系统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探究风险产生的根源,因此评估审计的重点风险应关注人的行为。

三、行为科学在人本审计风险模型设计中的应用

(一)行为科学在审计风险模型中应用的可能性

198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执行审计中的审计风险与重要性》(SAS 47)的发布在标志着审计进入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阶段的同时也首次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AR)=固有风险(IR)×控制风险(CR)×检查风险(DR)”引入审计流程。直至2003年10月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发布了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了解被解释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ISA 315),才修正了传统的风险导向模型,将其修改为“审计风险(AR)=重大错报风险(RMM)×检查风险(DR)”,并将审计工作的起点和导向定位为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但是该模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审计的实质是考察受托人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重大错报风险并未抓住审计风险的实质,重大错报风险的考察仅仅局限在会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并不能清晰地反映出人类行为所造成的整体及局部风险。二是该模型只适用于社会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中并不能得到恰当的使用,比如在国家审计中审计师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审计时,更主要的是考察审计受托行为责任,而不仅仅是审查受托会计报告责任;内部审计亦是如此,不管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管理审计,受托管理行为责任都是审计的重中之重,所以仅审查受托会计报告责任也是远远不能够履行审计职能的。即使是在社会审计领域,重大错报风险也越来越不能适应经营审计、管理咨询等多元化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以上种种均体现出了重大错报风险的局限性和不可发展性,所以应围绕被审计者及其行为探求审计风险发生的根源。

人本审计作为新时期审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门课题,可以作为探求审计风险的切入点。此处从行为科学着手,寻求具有理论先进性、方法多样性且更具发展前景的审计风险模型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更能从根源上紧扣审计风险的本质,也更适应当今社会审计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提升审计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应有的功能。

(二)引入行为风险的人本审计风险模型

行为科学作为人本审计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它很好地诠释了人的行为是一切审计风险的源泉。基于这样的理解,姜毅(2013)用人本审计思想改良和创新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用行为风险取代重大错报风险,将风险导向审计模型修改为人本审计风险模型,即:审计风险(AR)=行为风险(BR)×检查风险(DR)。

行为风险是指被审计者至今执行的所有行为中尚未履行受托责任的风险。在该模型下,行为风险涵盖了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的风险,相比重大错报风险的报表整体层面和认定层面而言,前者更全面、更完善、更具延展性,含义也更加深远:一是行为风险源于人本思想和行为科学理论,以人的行为为风险切入点,遵循“行为需要→行为动机→行为过程→行为结果→行为满意”的基本思路,克服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只见风险不见人的行为弊端,开始从实质和本源上正视被审计者及其行为表现;二是行为风险的审查在继承物本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引进了胜任力构建模型和舞弊三角理论,使得审计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三是物本审计下的各种审计模式基本上都存在一审了之的不足,缺少行为优化的过程和思想,人本审计模式实现了审计的环形运作,体现了持续改进的理念,审计师通常在以往审计的基础之上对被审计者及其行为予以关注,制定审计计划,实施审计,评价行为风险,得出审计结论,此时审计不仅发挥了鉴证、监督、评价等原始功能,更发挥出了促进(facilitating)功能,从而更符合刘家义审计长提出的审计“免疫系统论”。

(三)对模型的修正

在人本审计风险模型中行为科学理论体现为人们对行为风险的发掘和分析,由此对行为风险的评估便成为整个人本审计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同于以往的制度风险和经营风险评估,对行为风险进行评估首先要分析影响行为的内外部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行为动机和行为的表现形式,最后分析评价行为,评估行为风险,根据风险的大小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应对确定的审计重点。行为风险评估流程具体如图2所示。

行为风险评估流程图告诉我们,行为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消极行为(欺骗造假、违法违规、无效损失)进行具体分类可以更好地评估行为风险,明确审计重点,确定审计风险。但是行为风险的评估是审计师对与被审计者行为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主观认知过程。对审计双方而言,这些内外部因素中主客观因素并存,其中被审计者的个性心理因素在行为主体的行为风险产生过程中起着最为直接的影响,而个性心理千差万别,甚至南辕北辙,为了防止被审计者的个性心理对行为风险的评估产生极端影响,这里引入风险价值系数(Risk value coefficient)对被审计者的个性心理进行修正。

风险价值系数,顾名思义就是衡量行为者风险价值的系数,即行为者冒一个单位的风险为整个组织所带来的收益。如果被审计对象的决策者有着冒险、激进的个性,根据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决策者愿意冒风险的前提除了是个性使然,更主要的是为了组织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那么在该决策者的带领下,该组织是会经常冒险的。如果一直冒险,失败的可能性会比较大,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正是这个道理,在评估其行为风险时,冒一个单位的风险所得的报酬就会相对低一些,此时可以把风险价值系数定得低一些;相反,如果被审计对象的决策者有着保守、稳妥的个性,该组织在该决策者的带领下,可以说平时基本上是不冒什么风险的,所以这样的组织是冒得起风险的,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此时在评估其行为风险时,风险价值系数就可以定得高一些。风险价值系数由审计师在观察、访谈和召开座谈会之后确定,针对不同的被审计对象,风险价值系数亦不相同,作为行为风险修正系数,风险价值系数的范围在0~1之间。修正后的人本审计模型为:审计风险(AR)=风险价值系数(RVC)×行为风险(BR)×检查风险(DR)。

在应用人本审计风险模型时,风险价值系数的确定是首要的。传统的风险价值系数主要是针对某一投资项目,通常有三种确定方法:一是根据以往同类项目的有关数据确定;二是由投资企业领导和有关专家确定;三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确定。而人本审计的风险价值系数是针对被审计者而言的,其确定取决于审计师对被审计者以往行为价值及行为风险的主观认知,由审计师在对涉及被审计者以往重大行为决策的相关资料的搜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的判断、合议进一步明确肯定或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结合对相关人员的观察、访谈以及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群众座谈会后分析得出。在这里,观察、访谈及座谈不是流于形式的,而是要综合运用行为学、心理学等知识,既通过直接面对面的对被审计者的语言真实性、行为状态、心理变化等进行合理判断,又通过外围的反馈对被审计者的行为风格、性格特征、工作作风、日常表现等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分析得出其风险价值系数。然后再遵循行为风险评估流程图评估得出行为风险。如果评估得出的行为是高风险的,那么风险价值系数肯定是低的;相反,如果评估得出的行为是低风险的,那么风险价值系数肯定是高的。再根据审计执行者所能接受的审计风险,得出检查风险。最后再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范围和时间,展开实质性测试。

风险导向审计模型自被建立以来一直在争议中前行,本文也仅仅是从人本审计的视角对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所做的改进尝试。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物本审计及其审计模型的缺陷和不足不断显现,人本审计及其审计模型正逐渐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本文只是采用了规范研究的范式,人本审计风险模型并没有在审计实践中得以检验,这也正说明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不断加强实证研究,在实践中检验和调整人本审计风险模型,不断发展和丰富审计理论和实务。

参考文献

韩冬梅.物本审计与人本审计的评判与融合[J].财会月刊,2015(10).

韩冬梅,杨峰.信息化环境下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模型选择[J].福建商科专业学校学报,201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朱宝常.应用心理学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姜毅.人本审计理论体系研究——兼论审计模式设计及应用[D].青岛:青岛海洋大学,2013.

叶俊甫.试论“十三五”时期审计工作要强化五大意识[J].审计月刊,2016(3).

人本审计程序设计论文 篇2

(一) 高校内部审计的物本审计观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不同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程度不一, 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 账面基础审计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高校账目和凭证作为审查的出发点, 检查各项会计记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账簿加总和过账的正确性、总账和明细账及其会计凭证的一致性。 (2) 制度基础审计阶段, 该阶段是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在对高校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基础上, 确定其可信赖程度, 进而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通过制度基础审计, 大大减少了直接对凭证、账表进行检查和验证的时间和精力, 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适应了我国高校的快速发展。 (3) 风险基础审计阶段, 该阶段是对制度基础审计的修订和完善, 将审计的基础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通过风险评估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范围, 从而进一步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可以说, 单从技术上看高校内部审计已经达到了目前审计的前沿。然而, 不管是账面基础审计阶段, 还是制度基础审计以及风险基础审计阶段, 都没有对经济行为当中“人”这一主导因素给予足够重视, 体现的是“物本审计观”。其审计对象依然局限在以物为中心, 在审计过程中, 更多的是关注账簿记录是否真实, 经济活动是否合法, 没有从根本上关注人及其行为, 没有分析人的行为动机, 没有分析人的行为对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影响及内在的因果关系, 这些都限制了审计职能的进一步拓展。

(二) 高校内部审计物本审计观的弊端

在高校内部审计的物本审计观下, 对高校运行中的不良现象失去了有效遏制能力, 并直接或间接导致高校发展中的诸多问题, 其中最根本且主要的体现为两方面:

(1) 物本审计观导致审计重心偏后, 易助推不良经济后果。内部审计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传统物本审计观下, 事前审计被界定为内部审计人员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之前进行的审计。这种审计主要对被审计单位的计划、方案、预算制定的审查, 经济合同批准之前的审查, 经营决策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依据控制论思想, 与事中和事后审计相比, 事前审计最显著的优点是具有预防性作用。虽然理论界和实务界一再的强调事前审计的重要性, 但是在物本审计观下, 以物为中心的思想, 决定了事前审计是一种缺乏内容的形式主义。与企业不同, 高校大部分经济事项是财政拨款下的运作。大部分不追求盈利, 更多的是对资金、财物的有效、科学合理利用。然而, 高校物本审计观不仅忘却了经济事项成功的关键在于“人”, 而且当一项经济业务在经过流于形式的事前审计之后, 往往导致行为人麻痹和疏忽, 并成为行为人心理上犯错的理由或挡板。

(2) 审计结论对事不对人, 限制了审计结论的效用。在物本审计观下, 高校内部审计主要是围绕经济业务活动中资金流、物流进行真实性、合法性, 或者经济性、效果性的审查, 而据此审查之后的审计报告形象的来说可谓是“对事不对人”。审计报告内容主要是对经济业务本身进行评价, 而对完成经济业务的人却基本不会涉及。即使是拿目前高校正在推行的我国独创的“经济责任审计”来说, 它虽然审计对象已经明确是“人”, 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 更多的是关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记录的经济业务这个“事”是否真实, 经济业务活动是否合规合法, 至于被审计“人” (行为人) 如何做出的决策, 如何影响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 没有进行深刻的分析。审计结束后, 出具的审计报告一般说的还是被审计单位如何如何, 很少提及到被审计单位“一把手”的实际履行责任的能力。因此, 可以说, 物本审计观下的内部审计表现出来的对事不对人的特点, 限制了审计结论的效用, 不仅是国家资源的一种浪费, 同时也是审计自身的痼疾。

二、高校内部审计系统的本原属性与人本审计观的提出

(一) 高校内部审计系统的本原属性

高等院校是完成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因此,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 如何有效地利用高等教育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本质要求。要完成这个本质要求即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高等院校必须做好教学和科研两项任务。要完成这两项任务, 从人员构成来看, 高等院校除了需要从事科研和教学的老师外, 还需要适宜的高校行政辅助人员和后勤人员。但从系统结构性质来看, 高等院校可以分解为运行系统和监督系统两部分。从事科研、教学的老师和大部分行政辅助人员和后勤人员都属于完成学校正常产出的运行系统, 而从事内部审计、纪检等监督性质的人员则作为监督系统而存在。因此, 高等院校内部审计系统其本原属性就是对运行系统进行监督, 促进高校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二) 人本审计观的提出

高校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得到最高效的利用, 其能动的实现者是“人”。同一样的财物, 交给不同人去处理, 最后的结果却不同。但在传统的物本审计观下, 认为物是核心, 是最重要的资源。其对物的审核和监督, 其实并没有抓住事物的本源。如, 一个教学办公室购买茶叶满足日常需要。假设一公斤一年就足够了, 但是经办人存在私心购买五公斤茶叶, 远远超过需求。在物本审计观下, 由于过分注重对物的审核, 当确认购买之后的茶叶是真实存在时, 审核就算完成了。这种审核并没有起到监督和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将审计的重点聚焦于人和人的行为时, 问题就能清楚地展现出来。就人的行为来说, 主要涉及到决策行为和购买行为。围绕这两项行为其审核的内容包括:决策行为的合理性;购买行为的真实性;购买行为的合理性。而当将对物聚焦转移到对人和人的行为的话, 那么审计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效果就明显的反映出来。在这种围绕人及其行为的审计观下, 其审计结论是关于行为人的评价, 这不仅完成对过去事项的监督, 同时可以对行为人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并为行为人未来遇到同类事项提供了建议。可以说, 它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物本审计观导致的审计重心偏后、审计结论对事不对人的问题。这种以人的经济行为为审计对象, 围绕人的经济行为设计审计路径、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观念, 本文将其界定为“人本审计观”。

三、高校内部审计人本审计观下的制度改进建议

(一) 将高校内部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内容聚焦到人及其行为

在人本审计观下, 应把人的经济行为的正误、好坏作为最主要的审计内容和最终的着力点, 改变过去传统高校内部审计中将财和物作为审计的主要对象和聚焦点。只要这样, 才能抓住价值创造的本原, 把握住审计的根本目的。这也是高校内部审计人本审计观的基本特征。

(二) 以人及其行为为审计对象, 将审计重心前移, 丰富事前审计内涵

早在2002年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就指出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要将重点由事后审计向事前审计转移。但在实务当中, 审计重心依然是偏后的。当然与十年前相比, 审计重心从原来的只是事后审计转到了事中和事后并重。在物本审计观下, 审计重心之所以能够前移到事中审计。这是因为事中, 物流和资金流就开始了, 因此物本审计观下审计重心完全可以实现向事中审计转变。但是在物本审计观下, 由于事前物流和资金流是相对静止的, 聚焦于此的审计, 自然缺乏内容。可以说这是物本审计观下的痼疾。但从控制论来说, 事前审计应是最好的, 纠偏能力也是最强的。因此, 从审计的内在需要出发, 审计重心必须前置。而这种效果的实现, 必须抓住价值变化的本原和根本动因, 即人。总而言之, 以人及其行为为审计对象, 将审计重心前移, 围绕人和行为确定事前审计的内容体系是突破口也是高校内部审计观转变的核心制度建设的内容。

(三) 改进内部审计报告的名称和内容, 对人又对事

内部审计报告是高校内部审计师完成审计任务, 就其结果所做的总结。但是目前传统的物本审计观下, 内部审计报告可谓作用有限。就其内容来说, 其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审计对象“事”进行陈述, 另一部分是关于内部审计自身责任的免责说明。因此, 传统的内部审计报告只对事不对人, 不能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正是这种效果导致内部审计的发展缺乏内在动力。笔者建议, 应改进高校内部审计报告的名称和内容。将每一项审计报告总的名称指向经济事项的经办人和决策人, 如“关于对张三、李四团队完成???课题的审计报告”、“关于王五采购粮油的审计报告”;将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通过“决策行为分析”、“购买行为分析”、“组织行为分析”……行为分析等进行划分。从而实现审计内容和结论针对到或者说落实到每一个行为人。通过这些改变, 不仅能够发现物本审计观能够发现的问题, 而且可以对被审计人 (行为人) 履行责任的能力、决策水平进行评价和提供行为改进的建议, 成为评价、使用、提拔、调任干部的依据, 从而最大的发挥出内部审计本身应能够展现的功能。

参考文献

老龄化住宅空间的人本设计 篇3

老龄居住空间设计

首先从住宅单元入口开始, 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首先需要有坡道, 台阶不要做的太多, 对立面的住宅有影响, 所以不做很高的台阶就尽量少做, 里面需要设置电梯。此外, 还需要一个雨罩来挡住车的一部分, 打开车门的时候人不至于被淋湿, 这对老龄人特别重要, 尤其是在雨天。

走廊楼梯间连续的双排扶手, 在走廊中尽量连续, 合理的踏步尺寸应比正常的楼梯高度稍微小一点。能容纳担架的电梯, 目前在住宅中都没有做到, 这做得还不够好, 将来会有很多老人入住, 一旦发生疾病, 这个过程会很危险, 所以最好做能容纳担架的电梯, 并保证拐弯的时候担架能通行。

简单讲一下大门的玄关, 现在的玄关是指室内住宅内部的玄关, 国内很多门厅并没有考虑设置鞋柜, 设置坐凳, 有的门厅稍微小一点, 这对老人而言非常不便。因而在设计的时候应注意门厅需要安放扶手和坐凳以方便老人换鞋。如果有轮椅可以放置在门口旁边, 比较方便。

起居室是多数老人喜欢停留时间较长的空间, 调研结果表明, 老人对起居室非常重视。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沙发做得也有问题, 沙发很软, 如果客厅很大, 看电视看不清, 往往要搬个凳子往前坐, 这样很不方便。起居室需要注意的要点:要满足老人看电视, 看书休息等活动。老人不喜欢用空调, 可以开一扇窗户, 对于老人而言, 他们更喜欢空气自然流通。另外, 沙发需要有扶手。有些老人表示卧室不需要太多家具, 将近半数的老人分床睡, 因为他们的睡觉时间不同, 所以最好是两个人分着睡。

卧室设计注意要点:卧室的隔音要好;床要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根据不同的季节老人会做相应的调换。床头设灯, 最好设置双控的开关, 除台灯外要有一个双控;抽屉最好多一点, 因为老人会吃很多药, 放在抽屉里面比较方便;电源、插座、包括呼叫器, 这是对老人卧室必备的要求。

现在老人使用淋浴, 淋浴间要设置扶手和坐凳, 最好有浴霸。老人对浴缸的使用率不是很高, 所以应先满足淋浴, 之后可以再安装浴缸。扶手的位置怎么设计?大多数人并不在意, 设置扶手, 但是没有准确的位置。日本在这方面研究得非常清楚, 他们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很好, 浴缸设计中考虑到人的姿势, 考虑到老人的难度, 想的很周到。例如按纽可以放大, 增强识别性, 在紧急呼叫的位置可设一根线, 出现紧急事故可以很方便的拉线。

厨房, 常常会有这种情况, 水池在一侧, 窗户在人的背面, 洗东西时会觉得很暗, 即使是青年人也会觉得不方便。推拉窗会稍好, 但是密封不太好。如果是老龄人用的厨房, 要特别注意窗户的设计。厨房的要点, 要满足轮椅在里面转圈的要求;操作台要空出来;操作台的台面要尽量连续, 方便坐轮椅者操作。另外, 炉灶底下放空, 以便腿能插进去。老人用的炉灶, 一般不用明火, 用电池炉之类。

餐厅的注意事项, 餐厅最好要通风和采光良好, 餐桌尽量靠近厨房, 方便端东西。

老龄住宅室内装修

家具要小型化, 家具不要特别笨重, 沙发可以是一组拼起来的, 电视柜也可以是拼起来的。比如茶几的拼接, 腿可以插进去, 也不需要弯腰。椅子需要有硬的扶手, 整个椅子需要稳定, 但是又不至于搬不动。卫生间做了玻璃以后可以使整个卫生间显得很亮。门把手要求弯过来一点, 这是老人的专用要求, 以防止老人的袖子被钩到。

初探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本设计 篇4

美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7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的需要、求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需求层次是以环境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刺激为前提的, 只有当客观环境提供了足够的外来刺激时, 才会产生动机, 进而导致行动的发生。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 才会产生后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无论年龄与职业, 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是相同的,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不仅要求舒适的户内居住空间, 而且更需要有良好的户外生活环境。强调良好舒适的居住环境, 以及由之带来的安全感、归属感、人情味以及生活情趣等精神需求。如何满足人的需要, 创造出有人性的城市空间,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维护人的尊严

安全保证是指提供安全的居住、安全的工作和安全的交通条件。居住安全即应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 前者体现在空间环境, 如空气清新, 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和噪音干扰少等方面, 而后者则主要反映在治安保卫和管理工作方面。

中国传统居住形态中渐进的连续空间层次和明确的领域划分被现代主义追求效率的“行列式”空间布局所代替, 室外空间的极度扩张和领域划分不清, 削弱了住区的可防卫性, 同时亦无助于居民社区感的培养和建立。安全的交通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良好的交通不仅能提供人们便捷出行, 还可保障人身安全。充分考虑人车分流与衔接, 合理布置停车场和公交车站, 改善街道和交叉口的步行条件, 设立步行区, 并使之形成系统, 是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重点。

二、以人的活动方式为基础, 提供新颖、亲切宜人的生活空间

创造出真正能为人们接受的新颖、亲切宜人的具有人性的生活空间, 除应考虑满足空间的交通、游憩、交往等活动要求, 满足建筑、街道和广场等日照、通风、采光、给排水、防火、防灾等基本功能要求外, 更应强调以下几方面的空间环境。

1. 空间的可达性, 使人们不仅在交通上顺畅, 安全方便、易于接近, 而且可使人们易于参加各种活动。

2. 空间比例符合人的尺度, 主要指建筑体量、庭院大小均应与人的尺度相宜, 使人具有领域感, 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如布局围合尺寸适度的院落, 比较行列式住宅四通八达的户外空间更显得亲切和安全。

三、方便人们社会生活, 尽力扩大城市共有空间

城市共有空间主要包括各种步行道、广场、公园、街头绿地和庭院绿地等, 开辟较多的可供人们日常生活的聚集点, 即供人们步行休息、接触交往、购物娱乐等各种公共生活场所, 使人们更加意识到城市与社会的存在, 自己与社会的存在, 从而增强人在城市中生活的情调。

适当开发利用城市的地下空间, 将部分宜在地下建设的公共建筑、车间、仓库、交通设施等逐步向下转移, 从而腾出大块地作为城市共有空间和住宅备用地。

适当加宽建筑与街道间的隔离带, 这些空间是一个能够适应气候和生态条件的区域, 可以是公开或是半公开的, 它不仅为城市和建筑提供了特殊的空间质量, 同时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宽敞的场所。

四、为人们提供多样性的生活服务, 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特点和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不再是一种模式化的起居程序, 而是成为富有内涵的文化活动, 人们不仅要生产、工作、学习, 而且还要有休息、娱乐、社交、文化欣赏及美的享受, 因此, 建筑师不可能再用一种定型的图式去搪塞日趋多样化的现代生活的需要。城市多样性也是城市繁荣的一种表现, 多样性的形象和内容不仅能反映出经济生活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繁荣, 而且还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因此, 城市应多增设一些供人们休息、交往、娱乐和体育活动场所, 多种树木和花草, 讲究大气、开敞、宽容的多层次空间, 营造富有深度, 功能灵活的空间, 进而形成街区中充满人情味的社会环境。

五、以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为特征, 反映出地方美和传统美

人类社会都是以独特的方式来建立发展自己的“部落”和文化模式, 这些模式一方面反映了生态系统, 技术水平, 产业方式以及特定观念形态的潜在作用, 另一方面亦反映了普遍的继承性。建筑文化的乡土性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比物理性更深层的存在, 它主要通过当地的历史形成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组成空间要素特色的反映, 及当地居民很多感情牵连的事物和联想, 在思想上引起共鸣, 因熟悉而产生亲切感, 使人们心理上得到满足。

综上所述,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城市是城市设计师的奋斗目标, 而优秀的住区人本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充分考虑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 创造具有人性的城市空间。

摘要:城市作为以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是人类创造最壮观, 最伟大的一个奇迹, 而现代城市更是集人类技术成果之大成, 利用新技术人们不断扩大城市规模, 增加建筑层数, 不断向新的高度挑战。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促使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 使城市越来越拥挤, 建筑越来越密集, 空间日趋混乱, 环境景观恶化, 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人们生活的日益富裕, 居住环境的以人为本设计理念成为新兴住区开发建设的首要时尚。

关键词:居住环境,人本设计,初探

参考文献

[1]王秀华.居住环境的人性化设计[J].城市规划, 2003 (2) .

[2]陶梨.旅游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5.

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设计的人本回归 篇5

寒地城市泛指冬季漫长、年平均气温偏低、地理纬度较高、气候相对严酷的城市。[1]本文所研究的寒地城市街道界面与其所处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受到气候特色、文化特色、技术特色和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丰富的空间环境特质。城市街道界面是构成街道空间的一种特殊要素,一方面,街道界面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实体要素,另一方面,街道界面又与街道空间密不可分、相生互补。连续的、富有韵律的街道界面形成了人们对街道空间的总体感受,尤其是寒地城市街道的底层界面,对街道中人的行为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人本回归的理念更新

人本回归的设计理念是以人的运动特点、感知体验和心理感受为设计基础,从寒地城市街道的使用者——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强调街道、气候和人之间的和谐共生。[2]本文从人本回归角度出发,主要强调的是使用者对空间界面的感知,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范围主要指寒地城市街道的人行空间,由街道两侧的连续建筑界面所围合,与空间中人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人们公共交往和娱乐的场所。因此.寒地城市街道界面是影响人的行为体验的直接要素,适宜的空间体验可以给人带来愉悦的街道感受,也可以保护和弘扬寒地城市街道鲜明的地域个性.增加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避免时下寒地城市街道的趋同化发展,使人与寒地城市街道界面始终处于一个积极、良性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本文从寒地城市街道界面韵律的友好化设计、界面边缘的互动化设计、界面质感的温暖化设计三个方面来诠释人本回归的设计理念,其宗旨就是创造更具有人情味儿的城市街道空间,提高城市街道空间的物质环境质量,改善人在城市街道空间中的体验感受,使寒地城市街道界面给人带来安全、舒适和美的感受。

三、界面韵律的友好化设计

活跃、友好的街道界面设计可以给人带来良好的空间感受,在进行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设计时,要考虑人的行为特点和寒地地域特色的共同影响。人的视觉距离直接决定了街道空间段落的划分,与那些冬季气候相对温和的城市相比,寒地城市街道的空间段落节奏应更加紧凑.有助于人们的冬季街道行为得到更多的庇护。另外,不同的人对室外寒冷天气的耐受程度不同,直接影响了寒地城市街道空间序列的节奏。青年人精力充沛,对疲劳和严寒的耐受程度较高,因此适合青年人活动的街道空间段落长度可以适当加大。老年人行动缓慢,主要以休闲活动为主,且需要较多的中途休息和交流空间,其街道行为受天气影响较为明显,故应将适合老年人活动的街道空间段落长度适当缩短,并设置适合长时间逗留的节点空间(图1)。由此可见,寒地城市街道的空间序列节奏应该考虑到不同使用人群的行为需求,考虑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的街道序列混搭,对不同的空间段落进行合理平衡.使整个街道空间序列呈现适当的节奏化延续并更加充满趣味性,让不同的人群都有愉快的街道体验。

人在城市街道中主要通过视觉刺激来体会街道界面所传达的连续信息,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其视觉可见范围之内的事物。寒地城市冬季街道景观萧条,为了避免使人们产生不良的街道视觉体验,应充分抓住人的视觉规律,在有效的范围内增加人与街道界面的信息交流,使街道界面传递出更加多义化的积极信息,以弥补季节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步行相对缓慢的行进速度给人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来体验寒地城市街道界面空间,感受由建筑底部空间提供的丰富信息和细部,人们可以广泛地欣赏建筑立面的各种细部和展示橱窗,也可以近距离地体验街道界面的材质、色彩以及附近人的活动,对于寒地城市街道的界面设计,底层空间的趣味和活力创造是至关重要的,街道底层空间品质决定了城市环境的品质.它能使人的街道行为变得更有趣味性,不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此外,由于人们的冬季街道活动程度受到天气的限制而降低,在进行寒地城市街道空间界面设计时,为了刺激更多的街道行为,应该适当加大街道功能的混合程度,并使这些功能布置更加密集化和紧凑化,即使在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满足人们的多种街道行为需求。

因此,寒地城市街道界面韵律的友好化设计策略主要体现在:

①节奏化的序列延续——街道空间段落节奏更加紧凑,使行人在冬季得到更多庇护,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优化空间序列组合

②多义化的信息传递——从人的视觉规律出发,在有效的范围内增加与人的信息交流,增加街道界面的竖向韵律,采用开放积极的、通透的并带有趣味性的界面形式,弥补季节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③紧凑化的功能混合——街道空间界面功能的紧凑化混合、集约化的街道界面类型分布密度,使人的需求得到更加便捷化的满足。

四、界面边缘的互动化设计

寒地城市街道空间应该给人们提供更多停下来的好机会。笔者经过大量观察和调研发现,当人们在寒地城市街道中选择可以逗留的空间时,会优先选择那些由建筑或构筑物围合的街道边界空间,因为如果人处在这样的空间中既不会影响其他人正常的步行活动,又可以背靠建/构筑物而在身体和心理上感觉有所依靠和庇护,还可以随时观察街道上发生的活动。由于寒地城市气候四季变化明显,所以如果单纯依靠绿化和景观来营造街道边界是不够的,还要更多地依靠街道中的固有建筑物和构筑物为了创造更多适合行人逗留的边界空间,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设计应该对固定边界空间进行重点关注,使街道空间向建筑空间不断渗透,二者相生共融首先应该适度丰富和延长街道的边界线,使街道空间与建筑空间形成模糊渗透。在街道边界处尽量多地形成阴角空间,这些凹形的街道空间界限分明,可以给人带来一种若隐若现的半私密感.街道与建筑的边界被模糊化,人的街道行为向建筑空间逐渐渗透,使街道与其两侧建筑之间形成了渗透互通的空间效应,有利于人在街道上的长时间活动其次,应在寒地城市街道中尽量多地设置可以给人带来依靠感的边界,并与街道两边的建筑空间产生积极互动.当人在城市街道中活动时,他们会时刻关注街道界面的细部或来自建筑内部渗透的新鲜信息,这些都可以给人们在街道上的逗留带来支点和依靠。城市中的边界地带都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停留区域,最吸引人的停留区域是边界与优质建筑界面结合在一起的地带。[3]在寒地城市街道中设置适当的构筑物可以给人们的街道逗留提供很好的依靠边界,优秀的街道建筑界面也可以吸引人的驻足行为,建筑的柱廊、台阶、门斗等都能给人们提供很好的依靠机会,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这些街道界面还有助于遮蔽寒风。

街道界面在街道空间和建筑空间之间发挥着介质功能,将室内外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人本回归理念导向下的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设计应尽可能地促进街道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积极对话。在人的步行过程中,街道向人们展现的是一个线性的动态变化介质,要不断地向街道中的行人传递丰富的信息.使人在街道中的行为活动变得更加愉悦。笔者通过对寒地城市街道进行的大量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将适合寒地城市街道空间界面的介质形态总结为底层外廊、双层错落、过渡空间和纵向形变等四种主要模式,并通过一些寒地城市街道的优秀实例对这些模式的优势进行具体分析、说明(表1)另外,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设计应妥善处理人的视觉感受和整体界面形象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的街道状况进行合理的街道界面层次设计和改造,步行道的宽度至少在3 m以上,这样可以保证人能够同时看到街道的建筑界面与其上附加的其他多层次界面。以哈尔滨中央大街为例,经过多次改造更新,目前中央大街上的街道界面附属物已经由原来的杂乱无章转化为井然有序,街道界面层次的高度和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总体风格与建筑特色和城市文化相呼应,当人在中央大街上步行,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街道界面的原始面貌。

因此,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边缘的互动化设计策略主要体现在:

①边界的模糊渗透——适度丰富和延长街道的边界,创造凹形空间,设置更多的可以供人依靠的边界,以此创造良好的微观气候环境,提升人的安全感和稳定感。

②层次的多义叠加——尽量加大步行道的宽度,从人的视觉感受出发,整合街道界面多种秩序,使之呈现丰富和多义的表达

③介质的动态对话——促进街道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积极对话、利用底层外廊空间、双层错落空间、界面过渡空间以及界面的纵向形变等处理手法来弱化冬季气候给人的街道行为带来的不便影响.

五、界面质感的温暖化设计

寒地城市街道的界面质感与建筑立面材质的物质属性有直接关系,不同材质间混合搭配所形成的界面肌理也对街道界面质感有很大影响。寒地城市街道界面应选择可以给人带来温暖感觉的材质,并适当增加各种材质之间的混合搭配程度,努力给人营造一种亲切、温暖、丰富的街道空间感受。传统的寒地城市街道界面因受到气候影响,大多给人感觉比较封闭、厚重、结实,对石材、黏土砖等导热系数小的材料使用频率较高。但是,随着保温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原本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如玻璃、铝板等,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和适当的构造设计,保温性能得到了大大提高,近些年,寒地城市街道界面中对玻璃、金属等材质的使用面积也在不断扩大。随着建筑技艺的不断更新,寒地城市街道界面材质的应用也有了创新性的变化,原本普通的材质经过不同的组织、搭配,会给人带来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街道界面材质更新变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变材质本身的表面属性,如色彩、起伏状态等,另一种是通过对材质的重新排列组合创造新的界面肌理,如凸凹、质感等。此外,不同材质之间的适当混合搭配也会给寒地城市街道界面带来丰富的空间体验。当不同肌理、质感的多种材质同时出现在街道界面中,不同材质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会给人带来视觉的新鲜感和心理的兴奋感。针对适合寒地城市街道界面材质的混合搭配程度问题,笔者选取了3个街道行为比较活跃的寒地城市街道样本——哈尔滨果戈里大街、长春桂林路和沈阳中街的北侧街道界面——调研结果显示。界面材质的使用数量以及分布密度与寒地城市街道中人的行为活跃程度有密切关联(表2)笔者以50 m作为一个空间段落,从3个样本街区的调研结果来看,长春桂林路由于街道两边建筑以住宅为主,因此街道使用的材质数量较少且稳定。而哈尔滨果戈里大街和沈阳中街的商业气息更为浓厚,其界面材质的使用数量均达到3~5种,在部分核心段落甚至超过5种(图2)由此可见,活跃的街道行为与界面材质分布密度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如果想创造富有生机的寒地城市街道空间,至少在每个空间段落中要保证约4种界面材质的混合搭配。

寒地城市四季气候差异较大,街道绿化的常绿时间较短,冬季往往给人一种单调、压抑、萧条的视觉感受。从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角度考虑,寒地城市适宜选择以暖色调为主,同时具有丰富变化的街道色彩,以此增加寒地城市街道活力,延长冬季里人在街道上的活动时间。具有地域特色的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色彩设计应该从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形成风格独特的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色彩。在芬兰、冰岛、德国、瑞士等国家的寒地城市中,街道界面色彩设计得相当丰富,不同的暖色系色彩拼贴的街道界面,配以古朴丰富的建筑形态,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会给人带来新鲜的视觉感受,使人的心情豁然开朗。欧洲的很多寒地城市在冬季还会在街道界面上悬挂各种式样、五颜六色的旗帜和灯饰,在增加了街道界面层次的同时,也丰富了街道界面的色彩,给寒冷的冬季带来无限的生机(图3,图4)。

因此,寒地城市街道界面质感的温暖化设计策略主要体现在:

①材质的混合搭配——选择保温性能好的界面材质,从人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出发,对材质的表面属性和搭配效果进行创新性的改变。

②色彩的宜人拼贴——界面色彩以暖色调为主,对城市界面色彩进行详细规划,充分体现自然地理、城市文化和历史文脉。

③细部的完美契合——通过精细的街道界面细部处理,使人在寒冷的冬季获得新鲜的视觉感受,增加界面的丰富程度和趣味性。

结语

寒地城市街道界面的人本回归就是以“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先决条件,从以往的形式化和模式化的思维中脱离出来.探讨可以给人带来安全感、舒适感、趣味感的街道界面,使人的需求在寒地城市街道中得到充分尊重,形成具有丰富地域特色的寒地城市街道界面。

摘要:本文通过对寒地城市街道中的人行空间界面进行特质解析,引入人本回归的设计理念,分别从寒地城市街道界面韵律的友好化设计,界面边缘的互动化设计,界面质感的温暖化设计三个方面着手,提出相应的优化设计策略。

关键词:寒地,城市街道,界面,人本

参考文献

[1]梅洪元.寒地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8.

[2]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12):107

人本理念在现代农机设计中的运用 篇6

1 人本理念在农机制造中的应用

科技的长足发展, 现代农业在技术领域的日新月异, 使农业生产中单纯追求产量的观念已经落伍, 取而代之的是人本理念的复归。

在启蒙运动中, 人本主义思想被提高到空前高度, 社会文明在漫长的中世纪后也迎来了新的曙光。如今, 在现代社会, 人本思想已经成为东西方世界共同的主流的价值取向。农机设计与制造的人性化, 其核心思想, 就是在农机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上以农机使用者为中心, 思考和设计农业机械设备在外观、性能和操作上的功能和特点。使农机设备在操作上符合人体的生理构造、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一件符合人本理念的农机产品, 必然是能够在符合农具本身的使用功能的同时, 还能够很好地兼顾人的心理需求, 充分体现出对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尊重。

在从前农业生产力不够发达的时期, 由于在生产导向上过分将农业生产中的工具使用效益放在突出地位, “发展科学、改进技术, 必须有利于减少劳动生产中人自身在体力和脑力上的支出, 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 , 以求得最大的生产效益。”由于我国地大物博, 不同的气候和地区, 不同的地势环境下生长的作物也各不相同, 对于农业机械设计上的多样化要求一直存在。从时间上看, 对于同一种农作物在不同生时期的耕种也需要在机械的应用上具备多功能的需求。

2 农机设计的人本理念下的设计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设计和研发与其他机械产品相比, 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处温带, 四季变化分明, 这导致农耕周期南北地区和内陆、沿海地区差别巨大。所以针对特定应用范围的农机产品, 在研发和实验上, 不得不适应它的季节性特征, 这势必会使开发周期延长。随着农机设计领域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 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需要针对有限的耕地面积进行精耕细作, 所以农业机械工作的环境会越来越复杂, 对机械设计得水平和技术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从总的发展趋势看, 在人本理念的引导下, 对于现代农机的设计, 会向以下几个方向深入发展。一是使用信息和安全信息的人性化。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 从事农业劳动的人的素质已经比以往传统观念中的农业从业者有很大的提高[2]。因此对于农机使用的信息介绍, 以及对于保障农机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操作农机设备的方便易行, 都需要在实用信息和安全信息上多做文章。这一点应该成为人本理念导向下的农机产品设计趋势。现代农机的最大好处就是减轻劳动强度, 增加劳动效率。以高新技术为特点的智能化农机能使一个人无需深入田间地头, 甚至可以坐在办公室里通过一台计算机同时控制几台智能化农机完成不同的生产作业。

3 结束语

日后我们要不断更新设计的思维、将传统的人本理念和现代先进的设计方法相结合, 才能够在实现农机设计的现代化、人性化上走的更远。

摘要:本文拟在分析贯穿东西方的人本理念, 对于我国农耕设备的研发和制造的影响, 尤其是在现代农机制造的设计理念上, 人本理念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人本理念在现代农机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现代农机制造和设计对于人本理念的理解和运用的未来趋势。

关键词:人本理念,农业机械,设计

参考文献

[1]孙金玲.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管理思想及当代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4) .

上一篇:职工职业道德下一篇:第一次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