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计划论文

2024-05-24

翱翔计划论文(精选9篇)

翱翔计划论文 篇1

上学年入选“翱翔计划”的北京百余名优秀高中学生, 本学期将拥有为自己量身打造的选修课。他们将可以利用学校中的选修课时间以及周末或假期, 在相关专业更深奥的领域中“翱翔”。

由“翱翔计划”各基地校负责开发的选修课, 将是一门汲取了本校学科资源、全市高中资源、对口高校实验室资源“营养”的“大餐”。目前, 各基地校上报的选修课达到30多门, 包括《高数初探》、《现代生物知识》、《生物技能普及基础》、《永定河水系探究》等。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成长档案袋, 里面装有对他们选修课学习情况的评价。

“翱翔计划”的学员全是“尖子生”, 选修课将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 帮助他们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尖子生”们从高二开始, 每周将至少有两学时学习“翱翔计划”选修课, 一学年至少修满4个学分。而一般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修习的选修课学分总共只有6个学分。此外, 经有关方面认可后, “翱翔计划”的学员甚至还可以申请学习高校开设的相关课程。“翱翔计划”选修课获得的学分可替代高中相关课程的学分, 纳入国家选修课程学分之中。

此外, 在新高一学生中选拔第二批“翱翔计划”学员的工作也即将启动。

翱翔计划论文 篇2

飞机降落后,飞行员马罗尼便被潮水般的人群围住了。人们不但羡慕他的勇敢,更是对飞机这个怪物能够翱翔于高空充满了好奇。

这时,马罗尼笑着问周围的群众:“有谁愿意和我一起飞上天去试一试吗?”连问三遍,无人应声——对飞机这种新鲜事物,人们好奇的同时,也对它生有无穷的恐惧:这东西飞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挨地,谁知道它会不会摔下来?

这时,一个青年人霍地站出来,大声对马罗尼说:“先生,我想我可以同你一起飞上天!”

飞机在马罗尼的操纵下,稳稳地飞上了天空,然后在空中做着各种精彩的动作。那个青年人尽管平生第一次飞上天,心里有些害怕,可还是好奇地问这问那,不住地观察马罗尼驾机的每一个动作。20分钟过后,在人们的欢呼声中,飞机稳稳地降落下来,青年人面带微笑走出机舱,他大声向周围的人们呼喊:“真的不错,可以上去试一试!”

观众包括飞行员马罗尼都为年轻人的勇气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个年轻人从此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他就萌生了制造飞机的念头。在好友的帮助下,他用当地廉价的木材制造新型的轻便飞机。1916年,这个青年人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浮筒式小木飞机。在人们惊讶的目光中,青年人亲自驾着自己研制的飞机进行飞行试验,一举成功!此后,这个青年人在西雅图郊区正式成立了“太平洋航空产品公司”,1917年改名为“波音公司”。这个敢于挑战蓝天的青年人就是“波音”公司的创始人——威廉·爱德华特·波音。90多年来,波音公司始终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的探索和开发,从民用飞机、军用飞机到航天飞机、运载火箭、全球通信卫星网络、国际空间站,成为全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励志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赫赫有名的B-

17、B-29轰炸机,以及东西方冷战时期着名的B-47和B-52战略轰炸机,美国空军中比较出名的KC-135空中加油机以及E-3预警机均是波音公司的产品,就连美国总统乘坐的专机“空军一号”也是由该公司出产的波音707以及波音747改装而成的。

不管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不可能”,只要敢于“站出来”、敢于“站起来”,那么就会有创造奇迹的诸多“可能”!梦想翱翔、敢于翱翔的人,才能最终在万里长空纵横驰骋、自由翱翔。

翱翔计划论文 篇3

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人们普遍具有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从而更好地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而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也是教育责无旁贷的使命。因此,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都要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中小学更是重要的阵地。

不同国家针对不同教育层次的学生开展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就与其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从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需要学习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一种新的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北京市开展的“翱翔计划”项目正是建立在学习方式变革的基础上,培养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旨在提升北京市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我们相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定能为这些优秀的高中生插上翱翔的翅膀。

一、践行

作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翱翔计划”项目,通过结合北京市高中、高校课程资源,重视对翱翔学员在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培养,帮助学员更好地完成“翱翔计划”实验培养方案,以培养某个学科领域内的创新拔尖人才。为此,“翱翔计划”的工作包括开发出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联合高校、基地校和生源校对学员进行“三导师”管理和辅导,形成辐射作用,并进一步激发学员的科学兴趣,培养学员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素养,增强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翱翔学员实现又好又快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即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信息技术学科为例,详述“翱翔计划”具体的践行和特色。

1.创新人才的培养阶段

自我探索期。此阶段以申报翱翔基地校的学员为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为高一第二学期和高二第一学期。学员可根据课题的需要选择所学课程。翱翔基地校的教师通过组织翱翔学员参观高校实验室,让学员了解高校专家的研究领域,并让学生在众多课题中自由选择,在“三导师”的帮助下确定对其的培养方案。

集中训练期。学员利用寒暑假和周末的时间在翱翔基地完成基础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在高校完成与课题相关联的课程学习。在寒假或暑假举行三校联合冬令营,其承担的课程包括:C++ 程序设计、网络基础、多媒体等专业课程。其中每个模块对应一位教师,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教案和习题等内容,对每位学生进行课后评价。

才华展露与领域定向期。即利用开题、中期汇报形式进行才华展示。学员在高校导师的指引下,明确各自的研究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学员通过和科学家的交流,深入地了解所选领域,并激发出自己的探索兴趣,开始初步的探索。

创造期。即利用好高校实验室资源进行课题创作,完成任务。这是酝酿成果的一个阶段。学员通过前一阶段的了解以及科学家的论证,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任务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创造出自己的成果。

创造后期。即将自己的课题作品进行拓展。学员可以选择参加创新大赛等活动进行拓展。当学员有了自己的课题作品,本项目并没有结束,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成果进行运用和拓展,将所学和所用结合起来,以真正达到计划的目的。

2.创新培养的特色

(1)多元化课程的开发

首先,需要建立课程类型丰富的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性课程、过渡性课程、考察实践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等多种课程类型。我们具体开设的课程有:信息学奥林匹克程序设计、科学DV制作、人工智能、动漫设计、网络伦理、手机软件开发、黑客攻防等适合学生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些初级课程,与大学计算机科学概论课程接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和新的技术趋势。在此基础上,以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程序设计为切入点,衔接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衔接中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育,让更多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接受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科学思维有一定的基础和认识的起点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专业方向,或者运用拥有的计算机科学知识和能力融入大学期间各专业学科的学习中。

基地校在设计这些课程时特别强调要尊重学员的个性差异、课题差异、专业与基础知识差异,为学员提供多样的发展平台;注重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同时,按照课程的目标,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观察、交流、测验、动手操作、作品成果、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手段,形成多元、动态的发展性学员评价体系。

(2)在科学家身边学习的学习模式

在整个“翱翔计划”中,学员的成长始终有科学家的陪伴。从最初对某一领域的初探到寒暑假举行的三校联合冬令营,其中每个模块对应一位教师,每位授课教师都必须拟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教案和习题等内容,并对每位学生进行课后评价。这样的学习模式是不同于传统学习模式的一种新型模式。

研究表明,任何领域内创造性产品的形成都是由三个必要而充分的成分构成的,它们分别是:与领域有关的技能、与创造性有关的技能和内部动机。而学生在科学家身边学习刚好满足了这三种情形。在技能方面,科学家们拥有与该领域创新相关的技能;在激发内部动机方面,由于内部动机有三个标记,兴趣、胜任感、自主性,而整个培养阶段,从初期重视学生的兴趣点所在,给学生机会让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到中期阶段在科学家的帮助下产生胜任感,都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主性。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

二、实践经验

自2008年3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成立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并启动“翱翔计划”以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作为信息学科基地校,逐渐完成了对典型案例、经典课程、学员培养模式的摸索和探究。在办学模式上,学校立足协作体的活动模式,联合高校、基地校和生源校对学员进行“三导师”管理和辅导,形成辐射作用。并形成颇具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依靠丰富的教学资源将成果转化为生活中可以应用的实例,走进科普场馆进行资源化开发。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具有一定辅导经验的教师队伍,在高校、基地校、生源校间建立协作体,形成顾问团队、专家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翱翔计划”的开展,建立了慕课(MOOC)学习系统,让信息技术学习资源最大程度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也总结了如下一些实践经验。

第一,重视学生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实践证明,创新人才优秀学生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这些学生与同伴分享智慧。分享的过程,有利于创新思维的激发,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学员可以共同进步。

第二,转变学习模式。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此,在学习模式上,需要创造条件让学员与科学家进行深入对话,将学习模式转变为在科学家身边学习。学员们通过和科学家交流拓宽了视野,对科学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重视信息化建设,强调科技成果的共享。在“翱翔计划”中不只学生需要分享彼此的研究经验,协作学校之间也要分享开发经验。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信息的传播与分享,促进整个团队在合作氛围中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展翅翱翔(范文模版) 篇4

——读《生于天空》有感

江西省高安市第三小学六(3)班陈晚晴

指导老师王志善

在大自然中,有着这样一种鸟。它,英勇无敌,并号称空中霸王——它,就是雕。在《生于天空》这本书中,年轻小雕们那凶猛的一举一动,都似乎清晰的映入我的们的脑海中„„ 故事的主要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两只小雏雕自小就失去了爸爸妈妈,虽然它们还不太会捕捉猎物,但在不断的失败中,它们感悟出了一些捕捉的技巧。它们并肩作战,当它们在不同的困难面前,都会使用不同的手段对付它们的敌人;当它们在不同的磨难面前,都会勇往直前。面对敌人的它们,毫不畏惧,也毫不手软。有一次,雄雕被猎人源次抓去了,雌雕忍着悲痛等待着。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重逢了。雄雕离开了源次的控制,与伙伴雌雕开始了新的征途„„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它们学会了很多、很多„„

这本《生于天空》的作者是:久保田产穗,他的笔名是:椋鸠十。椋鸠十是一名日本作家,在我眼中,他也是一位日本的动物小说大王。

这本《生于天空》感人至深。椋鸠十用了令人易懂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这样一本书,也实在了不起。他让我十分佩服。

《生于天空》告诉我们了这样一个道理:做人就要像雕一样:做事要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永不屈服。要向那两只年轻的雕学习,不管路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都应努力克服,决不能磨磨蹭蹭。我们还要学会坚强,不要轻易就哭了,不论做什么,让我们抬起头来挺过去,我们可不要太懦弱!

翱翔在太空中的“章鱼” 篇5

当“章鱼”飞上了天空

想象一下,在地面上发射的探测器冲出地球的磁场瞬间,开始感受到来自太阳的粒子风暴:一波,又一波,越来越强烈。看来已经进入了太阳风肆虐的星际空间,这时探测器开始向四周释放出50根比头发丝还细的铝丝,每根铝丝长20千米,没错,单位就是千米,不过在浩渺宇宙中,这样的尺寸级别真是微不足道。最关键这些铝丝还会随着探测器的运行而不停旋转,在探测器周围形成一个电场,就如同一张看不见的帆,在太阳风的劲吹下,加速向前。

这一幕未来场景真是不可思议,极细的铝丝能让太空探测器获得如此高的速度,恐怕连儒勒·凡尔纳这样伟大的科幻作家都不敢想象!2013年5月,爱沙尼亚首枚卫星EST-1即实验性地配备了10米长的铝丝。人们还计划在2015年的芬兰Aaho-1卫星上测试长度为100米的铝丝。“太阳风力帆”的设想由芬兰气象究研究所的佩卡·扬提出,他希能以此解决太空旅行的成本及燃料供给问题,这两者都困扰了航天工业很多年。

能量取之不尽

无论是采用固态还是液态的推进剂,传统的喷射推进方式都是通过向外高速喷射燃烧气体来提供前进的动量。依赖喷射推进的探测器,往往需要携带大量的燃料。减去这部分重量,不但可大幅降低发射成本,也将使探测器的制造大为简化。这样一来,借助行星引力,利用弹弓效应为探测器加速也变得可有可无。我们再也不必为选择合适的发射日期而守株待兔。

要知道,太阳每秒钟喷射出的质子多达100万吨,其速度更是高达450千米/秒。如此大量的高速粒子流使得太阳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之源。于是科学家就有了给探测器装上金属丝的想法:探测器四周,带着正电荷的金属丝就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螺旋桨,高速飞来的质子撞击其上,动能得到传递,这样探测器就获得远离太阳的加速度。这一革命性的设计还解决了传统太阳帆推进技术所面临的三大难题。仅几微米厚传统的太阳帆就像一张高科技风筝,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安装十分复杂,且其脆弱的结构也极易受空间漂浮物的破坏。

“章鱼”的三大优势

科学家佩卡·扬的发明解决了传统太阳帆的上述三大难题。首先,与依靠阳光(光子)推动的传统太阳帆相反,驱动电力帆的是质子,由于质子质量比光子大得多,同等条件下电力帆的推力至少是太阳帆的50倍。

其次,电力帆由许多极细的铝丝构成,在太空中释放时比一整张太阳帆打开简易得多。

再者,电力帆张开后形成的电场面积就相当于太阳帆的表面,但太空漂浮颗粒可以从金属细丝的缝隙中自由穿越,不会对其结构遭成损害。

一切皆有可能

2013年1月,赫尔辛基大学的工程师完成了一项技术壮举,他们制造出了一根1千米长的丝缆:它由4条金属丝绞成,共有9万多个超声波焊点。研究人员估算,100根左右的丝缆才可为探测器提供1牛顿的推力,这只有传统喷射推进器推力的百万分之一。然而,电力帆的任务并不是要让探测器从地面起飞。只有当探测器离开地球磁场后,这些丝缆才会被展开,接替喷射引擎的工作,为探测器进入太阳系深处提供持续的动力。

虽然太阳风电力帆能使探测器向目标快速前进,但也无法刹车。因此,使用这种推动技术的探测器将冲入遥远行星大气内部,而不是环绕它们运行。科学家从2006年起,就开始在这方面展开合作。2014年1月,他们确定了电力帆探测的目标:只需6年,便可抵达遥远的天王星。采用传统的化学推进技术需要15年才能抵达那里。

太空旅行的路线图

那么,这次太空旅行的路线图是怎样的呢?按照计划,探测器将在地球磁场的边缘展开50条20千米长的线缆构成电力帆。后者将为探测器带来0.5牛顿的推力,探测器也将逐渐升至100千米/秒的巡航速度。

3年后,探测器将在经过土星时抛弃电力帆,依靠之前的惯性前进。在抵达天王星之前一周,探测器会分解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入天王星的大气层执行探测任务,并将测量数据回传到10 000千米外的另一部分上面,经过一次中转传回地球。这可算的上是非常完美的探险计划,但在将其付诸实施之前,计划还要得到批准。佩卡·扬必须向世人证明,他们的设计能够经受住空间测试的严峻考验。

虽然这个计划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但还是要看探测器在真实条件的表现。太阳风中的电子带负电,会不可避免地聚集到带正电的丝缆上,这会大幅降低电力帆系统的能效。另外,如何在太空中打开电力帆,避免其受到损伤,这的确是个技术上的挑战。科学家现在将一种由太阳能电池板供能的电子枪嵌入到探测器上,用来捕捉并清除附着在丝缆上的电子。当探测器渐渐远离太阳,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能量将日益衰减,但与此同时,附着在丝缆上的电子数量也会因与太阳距离的增大而减少。

未来的科学应用前景

至于在太空中张开电力帆的技术,我们很快就能知道其优劣:一年前升空的第一台原型探测器EST-1将在近日展开其10米长的丝缆。科学家计划在这些丝缆上施加数百伏特的电压,以测试其机械强度以及对大气层顶部带电粒子的反应。2015年,芬兰还将借助Aalto-1卫星对100米长的丝缆进行测试。只有验证电力帆装置的可行性,不远的将来才可能会有一队队带着长长触手的探测器向着太阳系边缘那些大大小小的天体进发。

鹰击长空展翅翱翔 篇6

创新人才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倡自主创新的必然要求, 是实现首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北京教育体制改革的试点项目, 具有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把培养培育创新人才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 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 规划了创新育人模式的改革方向, 对于我们做好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刚刚结束的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努力创新发展模式”, 在首都基础教育领域, “翱翔计划”正是在这一方向上的有益探索。

北京作为教育发展的首善之区, 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和教育资源, 高度关注创新人才的培养, 充分发挥教育部支持开展教育现代化实验的政策优势, 大力实施“翱翔计划”,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营造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环境氛围, 提升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努力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我认为, 北京市“翱翔计划”的实施, 在教育系统内实现了三个“穿越”。首先, 穿越了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边界, 推进了中学与大学的有机衔接, 争取到更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的专家参与和支持;其次, 穿越了学校的边界, 集中各校优质教学资源, 努力为创新人才培养创设有利条件;第三, 穿越了学校内部传统的学科与部门边界, 共同致力于培养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 在教育系统外, 加强了与其他行政单位和社会机构的沟通与合作, 争取到更多的科技资源、人力资源, 并对其进行转化和开发, 形成了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课程资源, 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并以此为载体, 形成了全社会关注与支持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局面。

在此基础上, 有两点建议。第一, 坚持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强化基础与发展个性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 为每个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奠定基础;第二, 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 重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充分挖掘首都丰富的文化与历史资源, 进一步拓展学科领域, 努力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培养青少年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学习能力、创新潜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我国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 迫切需要大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现在是2010年, 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都是十五六岁;那么到2020年, 他们的年龄是二十五六岁, 正是创新型国家的栋梁和主力创造者。

本书收录了“翱翔计划”2009级学员“在科学家身边成长”形成的研究性学习成果, 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感受与收获。这些严谨的论文和生动的故事将帮助我们了解高中课程改革及“翱翔计划”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并为基础教育阶段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祝愿我们的学员在科技专家、教育专家、各区县教委、学校、老师、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之下, 在他们孜孜不倦的追求之下, 在广袤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注释

放飞快乐翅膀翱翔美术课堂 篇7

摘要:音质在音乐中即指音品, 而声乐演唱中的音质美主要表现在通畅奔放的歌唱呼吸、丰满圆润的歌唱共鸣、宽广辽阔的歌唱音域、洪亮悦耳的歌唱音响、丰富细腻歌唱的音色。

关键词:呼吸;共鸣;音域

音质在音乐中即指音品。可见音质是声音的本质, 声音的本质是决定发声效果的关键。作为声音的音质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表现出多种艺术特征。

一、通畅奔放的歌唱呼吸

中国最早的声乐理论著作《唱论》中写到:“凡一曲中, 各有其声:变声, 敦声, 杌声, 啀声, 困声, 三过声;有偷气, 取气, 换气, 歇气, 就气;爱者有一口气。”说明了声与气的关系是不可能分割的, 而且气是本, 声是末。特别是“爱者有一口气”这句话, 后来成为中国戏剧界、声乐界经常乐道的名言。英国声乐家弗兰克林·凯尔赛在《嗓音的训练》一书中指出:“美声的基石是一个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对呼吸的控制……只有知道怎样呼吸的人才能歌唱。”看来, 古今中外善歌者们, 把气息的运用都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说明歌唱的呼吸是具有世界性的。可见, “气为声之本”, 气是声的动力, 是声的源流, 是声的根本, 没有气就没有歌声, 也就没有藉以传导的听觉审美效应。正如我国著名的声乐大师沈湘先生所说:“呼吸是歌唱的基础,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作为艺术性的歌唱, 为了高度发挥声音的美, 确保音质的质量, 就必须有足够的气息支持, 必须有流畅的气息贯通, 必须有精巧的气息变化, 必须有优美的气息发挥等。需要正确解决气与字、气与腔、气与情、气与势、气与神的关系。

总之, 气巧则声优, 通畅奔放的歌唱呼吸成为演唱者音质美的首要构成特征也是很自然的了。

二、丰满圆润的歌唱共鸣

物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当某一物体发生振动时, 若其振动频率与其他物体 (或其他物体的空间) 的固有频率相同或相近, 就会使其他物体同时发生振动, 振幅急剧加大。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共振”。其实, “凡声波经过中空, 内部充满弹性介质 (如空气) 的物体, 必然会激动那件物体和它内部的空气, 使它们产生某种程度的振动。这振动的声波和原来的声波汇合在一起, 就叫做共鸣器 (Caisse d e re s ona nc e) 。”在歌唱发声中, 这种现象同样存在:呼出的气流冲击和振动闭合的声带即产生音波, 称为基音;基音非常轻弱, 但它能在人体共鸣腔中引起共振, 产生泛音, 使音量得到极大加强。基音在共鸣腔体引起的共振, 称为“共鸣”。人体共鸣器官有胸腔、喉腔、口腔、鼻腔和“窦”等, 分成不可调节的共鸣腔和能够调节的共鸣腔两种:不可调节的共鸣腔是由胸腔、鼻腔、额窦和蝶窦等组成, 它们有固定的容积, 能对振动频率有倍数的音高发生共鸣;能够调节的共

的体验, 从而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

四、学会审美升华快乐

释放个性思维 翱翔阅读天地 篇8

一、变“琐碎分析”为“熟读精思”

笔者认为, 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 教师常担心阅读教学讲不到位, 追求面面俱到。结果, 语文书的精美作品变成了一具具摆在手术台上的尸体, 老师拿着手术刀将之一块一块的肢解, 并告诉学生:这一块叫比喻, 那一块叫拟人, 那本来在跳动的心脏又称中心句, 那一个个关节就是过渡句……完美的结构被肢解得零乱破碎, 学生对这本“用来教”的课本也就没有阅读的兴趣了。试问, 当缤纷多彩的文章内容衍化为千篇一律的同一种结论, 当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肢解成几块枯燥干瘪的概念时, 还有哪个学生能体味出作者潜心创作的艺术形象?哪个学生还会有兴趣去欣赏文中的精妙之处?那么, 如何能让学生做到个性化阅读呢?

本人认为:“更好的语文教学就是简单, 再简单。”阅读教学, 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 将词句段篇, 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语文综合训练。因此, 阅读教学的重心在一个“读”字上。常言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读”是语文学习的精髓, 在课堂上应舍得多花一点时间让学生反复地去阅读, 去感悟, 从读中发展思维能力, 从读中汲取人文的养料。让学生做到个性化阅读, 就要变琐碎分析为熟读精思。

二、变“越俎代庖”为“自主探究”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发现是自主探究的开始, 有了自己独到的发现, 思维就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这时如果我们能营造一个积极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或质疑、批判。笔者认为, 要实现个性化阅读, 教师就应摒弃“答案的唯一性”, 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 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 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想象提供广阔的空间, 从而激起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欲望。

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 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从鸟的天堂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从“你”字出发, 进行开放式提问, 为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点燃了导火线, 释放了广阔的空间, 学生成了一只只被放逐到阅读天地的小鸟, 各自以独特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丛林中的美丽, 一时间, 课堂成为学生各自表达与交流的乐园,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出“我的感受”:

生:大榕树太美了!

生:鸟的天堂真热闹!

生:鸟的多是因为环境保护到位……

从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 这样的阅读过程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和浓厚的个性色彩, 答案迥异的见解, 完全是开放性问题情境的设置, 它犹如一块点火石, 点燃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花, 使得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如烟花般灿烂。

三、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

“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 就会有一千个林黛玉。”由于学生兴趣爱好不同, 思维情感活动各异, 知识经验深浅不一, 对同一问题就会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就会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 对同一情境下的刺激也就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表现。阅读教学的过程, 既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习惯的过程, 也是学生认知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 倾听不同的声音, 接触各种各样的观念。但在日常阅读教学中, 有的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 应付考试, 强调所谓的“统一认识”、“统一答案”, 教师照搬教参, 学生把参考书带进课堂, 这种所谓的“统一认识”, 不仅违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而且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不利于学生展现个性、塑造个性。变“统一认识”为“各抒己见”, 教师应当珍视、尊重并大加鼓励, 因为它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展开想象翅膀 翱翔历史时空 篇9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基础, 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 开启学生想象创新的心扉, 充分相信学生, 给学生思维的机会,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 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 让他们驰骋想象, 开启心灵。例如:在讲到川教版《秦的灭亡》一课刘邦斩蛇起义时, 我先让学生自学文本, 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说出当时的场景。有的同学说, 我仿佛看到了天上的乌云和的闪电, 起义军在暴雨中大声怒吼着, 有的同学说, 我仿佛看到刘邦, 手持利剑, 神情激昂地振臂高呼的场面;由此可见, 教师创设出历史情景,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再现历史场面, 用学生头脑中有声有色的画面, 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 提高了学生通过想象感知史料的能力, 这个感受过程, 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二、利用插图, 提高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历史教材中的许多插图, 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 他打破了写实的限制, 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 艺术地记录了1949年10月1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史, 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新中国诞生不仅鼓舞了中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同时也震撼着世界人民的心坎, 为新中国从此屹立于东方而欢心同庆。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 便有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之感, 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运用插图展开教学, 在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热情, 提高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 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的实现形式, 无疑将会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三、创设问题情境, 留给学生想象的余地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变换了教学方法, 设计问题情境, 开拓学生想象的空间。如在讲两宋农业的发展时, 课本讲到当时农民在湖泊江河边筑坝修闸, 开辟圩田, 在丘陵山地修造梯田, 扩大了耕地面积。在当时的背景下, 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学生看过这个知识点后激不起任何火花。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 开拓学生的想象, 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组织学生开个小辩论会, 讨论梯田开垦的利与弊。将全班同学分为两组, 进行辩论, 各组推主辩1人, 正方观点:开垦梯田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开垦梯田弊大于利。经过大家的辩论, 学生形成了如下正确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开垦梯田, 扩大了耕地面积, 提高了粮食产量, 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过度的开发会带来水土的流失, 会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 甚至会引发泥石流, 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 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提出他们独到的见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利用多媒体再现情境, 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

多媒体教学可以打破历史的时空界限, 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通过图片展示、影视剧视频节选、和动漫演示等媒质给出历史情景, 在动静结合的画面中启发学生, 把单调的记叙变得形象化、具体化, 这样就富有感染力, 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也可以使学生的情感状态保持在一个最佳位置, 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当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就是历史人物中的一员, 在情景中去感悟、去体会、去理解, 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五、通过感悟、想象、思考, 提高中考历史复习的实效

初三学生在中考复习时, 不可避免地常常会感到枯燥乏味, 触目皆是一大堆需要记忆的知识, 熟记并理解这些知识在中考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近几年的中考试卷, 重点内容是考查历史教材的基础知识, 主干知识。我深深地感到:历史教学靠一味灌输, 死记结论要点是没有前途的, 应充分依据材料, 由师生共同营造尽可能完整的历史图像, 对历史进行想象、分析和处理, 让学生逐步体会通过图文材料认识历史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初中历史教学应围绕中考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热点问题, 尽可能地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素材, 在自主阅读、思考交流中激发学生对历史的想象力, 从而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 形成从宏观到微观的历史知识结构,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考历史复习的实效。学生只有通过教材感悟、想象、思考的历史内容, 才会变成自己真正熟悉, 得心应手运用的内容。

上一篇:四王下一篇:无线通信网络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