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学生在斑斓的诗歌情境中翱翔

2024-09-12

和学生在斑斓的诗歌情境中翱翔(精选3篇)

和学生在斑斓的诗歌情境中翱翔 篇1

和学生在斑斓的诗歌情境中翱翔

————我是如何开展新课程背景下的目标教学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古诗文中优美的意象让人流连往返。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值得我们代代相传。《课程标准》也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诗之情、诗之美、诗之趣,让古诗教学达到诗人、教师、学生三者情感和审美的高度共鸣?

今天,我要向大家汇报的正是在新课程背景下目标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方面达成学生“情感”维度目标的一些做法。(请多多指教。)

打开悠长的古诗画卷,诗人,诗篇,主题,情感等等文化符号像一颗颗珍珠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抓住古诗的共性进行资源整合,引导学生在把握基点中生情。我尝试过整合同主题的作品,整合同题材的作品,还整合过同一位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其中,以题材为桥梁,整合不同诗人的作品最为有效。我在一次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了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两首诗一比较很容易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人物、事件都相同,但感情基调不一样。前者是苦闷的,后者却怡然自得。前首诗有一种“傲气”,而后一首诗则有一种“霸气”。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些不同?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的初体验后,我又抓住这一情感的“大冲突” 再次引导学生探索,促使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向诗歌内涵做更理性地迈进。

诗歌重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古诗文教学中抓住“诗象”,引导学生驱谴想象,调动生活经验,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入境悟情尤为重要。在学习《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我预设了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请同学们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嗒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课堂的生成出乎我的意料——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尘土中破落的村庄,瑟瑟的茅屋。”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拔起。”还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

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悲诗人所悲,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想象”的召唤和引领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朗读是诗歌情感升华的主渠道。所以,我主张在诗歌教学中重视朗读,在多元朗读中抒情。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其中,导语的铺陈是朗读过程引领学生升华诗歌情感的好办法。

在指导《题临安邸》“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时,我有过这样一次经历。随着课件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我感慨:“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金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这些都不存在了,我们的统治者已经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这些酒囊饭袋们能守护好风景如画的杭州吗?孩子们,看到这一切,你们担忧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深深的忧虑。我又引导:“孩子们,敌军就在城外,战斗的号角即将吹响,我们的将军却还在花天酒地,你们着急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心急如焚的焦虑。紧接着,我又说:“孩子们,我们的汴州已经被敌军占去了,我们的亲人已经在保卫家园的战斗中献出了生命,但是,我们的统治者依然醉生梦死,歌舞升平,你们愤怒吗?再问!”这一次,学生的朗读里充满了激愤,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层层递进的“三问”中,学生每一次的朗读都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在那一刻,我自己都分不清,究竟我是学生,还是诗人就是我?或者我、学生、诗人就是一个人?!那一刻,我相信,我们跨越了千年。

感谢《新课标》,它给了我们整合教学资源的权利——让我能用理性的资源整合和学生去接近诗人博大的胸襟!感谢新时代,信息技术革新语文教学——让我能借助多媒体触发学生的想象,借以替代诗人明察秋毫、洞彻世事的慧眼!感谢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让我能和学生在诗人斑斓的诗歌情境中翱翔!

和学生在斑斓的诗歌情境中翱翔 篇2

一、情境导入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巨浪

小学数学虽然没有太多繁琐的公式、符号、定理需要掌握, 但是仍具有某些抽象性的部分, 这是小学生难以通过思维逻辑去应对的。所以, 教师要采取抽象化具象的情境化教学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导入, 使学生以数学的另一个形象的角度作为感知数学、学习数学的起点, 继而在情境中获得启发和顿悟。

例如, 在进行“百分数”这一教学内容导入的时候,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衣服上或其他物件上的成分标签, 让学生进行成分观察。师:同学们, 你们通过对比这些标签, 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由于教师准备的道具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的, 但没有仔细观察过的东西。所以, 学生会在进一步求知意识的强烈带动下变得对此感兴趣。生甲:衣服上的标签成分大多都含有棉和涤纶。生乙:我看到这些标签上都列出一些数字, 数字与生活紧密相连。生丙:标出成分的标签上所列出的数字后面都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符号。师:这个符号叫做什么?面对教师的设问, 有的学生眼光发亮举起手, 有的学生则疑惑不解。师:它叫百分数, 它是生活中以及各学科中最常见的“数”, 现在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

这种情境化的导入, 既让教师有效导入, 又吊起学生的胃口, 让其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接下来对“数”的学习当中。此外, 生活情境的导入又使学生认识到课本知识与生活的紧密相连, 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益处。

二、情境为主线, 贯穿数学教学过程中

数学课堂不是平面化的, 它具有立体空间的性质, 而情境的发生又让这一空间洋溢着活力。为了带动全体学生激情的参与学习, 也为了营造课堂愉快的氛围, 教师要将情境作为主线, 使之贯穿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在这里, 教师可采取分组讨论学习、实践证明理论知识等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首先是分组式讨论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 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并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答案作为本小组的回答。然后, 由教师做最后的正误评判。例如, 教师可针对负数这一内容进行提问:通过对负数概念及其表示形式的了解, 能列举出对负数的应用途径吗?小组一:东北冬天的气温很低, 都在零下, 用负数表示。小组二:收入用正数表示, 支出用负数表示。小组三:数A比数B小, 数A减去数B, 所得的数是负数。分组讨论学习主要是以学生讨论为核心实现课堂教学情境。

其次是实践证明理论知识。在对知识进行理论系统的理解后, 教师还要辅以情境化地实践,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例如:在进行“统计”学习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供题目让学生进行统计实践。师:班级要举行班会, 需要买些水果、糖果, 还有饮料。但是由于学生的口味不同, 需要进行统计, 每种水果、糖果及饮料要买多少?教师在提供实践题目之后, 还要阐述要求:同学们可以分成小组, 进行数据收集。这时, 学生向每位同学询问喜欢的水果、糖果、饮料, 并依据收集上来的数据, 绘制统计图或统计表, 从而得出每种水果、糖果、饮料分别要买多少。学生通过实践操作, 所学的理论知识都得到很好的证明, 另外, 同学之间也得到进一步的沟通与了解, 更能融洽地进行共同学习生活。

三、情境作业颠覆习题堆积的死板

情境教学中的学生是无拘无束的, 他们可以灵活地运用思维来解决非常规性信息、不死板的数学题目, 而这些题目又是教师围绕所讲的数学内容进行编排的。教师可以用情境的方式启发学生, 使学生顿悟。关于课后作业的布置, 教师可以应用情境的优势, 编一些情境化的作业, 这比传统的大量习题堆积更能实现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巩固, 而且还不会令其感到厌烦, 学生也会从活动性的数学情境作业中获得乐趣, 这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

例如, “百分数”这一数学内容, 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以前学的正负数与统计这两个知识点来完成情境作业。用正负数的形式表示家庭每个月的各项收入和开支的明细, 并做一次统计, 统计出每个月用于自己的花销所占的百分比。这需要家长的配合才能完成, 学生在与家长的情境互动中, 既能完成对正负数与统计的回顾, 又能加深对百分数知识的印象。

情境之下必有笑声, 这是由于学生在情境之中可以像在生活中一样显示自己动态化的生命力量。数学课堂需要这样的活力来抵消数学科目本身的呆板性。可以说无论在导入环节, 还是在教学过程中, 乃至课后作业的布置上, 情境的力量都不可低估。

参考文献

[1]王存彬.初探“情境+问题串”教学模式[J].小学教学参考, 2013 (23) .

和学生在斑斓的诗歌情境中翱翔 篇3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进行综合贯通、弘扬民族文化。而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采用单一的古曲欣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无论你放“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罢,都是一副姑且听听,听过就忘的表情,或者就是把“听这个不是浪费我的学习时间吗”的意思写在脸上。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笔者认为,古代乐曲与学生的距离主要是理解上的,而高中语文中的大量的古代诗词正是对古代乐曲最好的诠释。

同时,虽然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古代诗词,以优美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多样的手法,展现出了古代诗人的内心情感、古时的人文风光。但由于诗歌的意象性,时间、空间的局限性,使很多中学生对于古代诗词仍停留在死记硬背阶段,很难真正理解古代诗歌的美。

那么是否可以在高中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找一个契合点,将音乐欣赏内容与语文中的古典诗词紧密的结合起来,达到既加深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又激发了高中学生对古代音乐听赏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还能实现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对多学科综合教学并弘扬民族文化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呢?

笔者做了以下的几点探讨:

一、是否可行

高中音乐欣赏中的古曲与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有机的结合是否可行呢?笔者认为这个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将音乐与诗词融合教学,大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是一个伟大的先驱,早上春秋时期,孔子就审订、整理了《诗经》,并做为传授弟子的教本。《诗经》在当时就是歌曲,可配乐歌唱,可惜因为没有声音保存的技术,现代人看《诗经》就只能当歌词来看了。

随着时间与空间的演变,古代诗歌对于现在人来讲不太好理解与记忆。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有一种现象应该由起我们音乐教师的注意,试看今天的小娃娃,日常说话还不利索,字也不识,音也不认,却能将很多词意不通的流行歌曲一字不漏的从头唱至尾。是什么让他们能够对这些词汇、句子有了这么好的记忆?笔者认为答案仅此一个:那就是旋律为歌词插上了翅膀,将歌词如烙印一般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中。

由此可想,要是古代的诗歌能象《诗经》最初那样伴着旋律歌唱、流行,那对于现代人学习、传承古代诗词歌赋将是一件何等的愉悦的事情啊!

二、旋律能做诗歌的向导吗

正如美国作曲家科普兰所说:“音乐所描述的‘事情从本质上说是比较抽象的,要像读小说那样把它们在自己的想象中聚集在一起交互式不那么容易。因此你必须能够辨认出一支曲调。因为在音乐中取代情节地位的一般是旋律。旋律通常是聆听者的向导。”

在中国最繁盛的唐宋时期,出现了很多诗词大家,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词牌”,所谓的“词牌”就是当时的音乐家或者音乐诗人根据优秀的诗歌所填的曲子,比如说最初的“西江月”这个歌曲定成后,后来者就可以根据这个歌词的字数,字韵,再写出字节相等,格律一样的诗词,再配在“西江月”这个曲调上唱。

下面例两首“西江月”来佐证一下: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其一(写于中秋)

苏 轼

世事一场大梦,

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

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

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

优美的词牌旋律,托着诗词大家的佳作流传于当时社会的每个角落,才有“凡有井水处都能歌柳词”的文化盛景。

因此可想要是我们语文中的古代诗词能再衬上动听的旋律,那就可以让诗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并驻留在学生的记忆里。

三、怎样的配曲旋律是我们需要的曲调呢

1.配曲旋律要服从诗词的风格

配曲旋律与诗词虽是两个不同的表述方式,但在所表述的风格方面,应该做到统一,即诗词所反映的风格,应是配曲旋律所追求的风格,二者同时存在,即有一定的相对性又有一定的独立性。诗词风格的大方向定下来了,配曲旋律的风格就能确定下来。例如是豪放的,还是婉约的,是愁闷的还是欢快的。一但风格确下来后,配曲的旋律就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就可以达到配曲旋律与诗词的审美统一。就能达到配曲作为帮助学生记忆的载体的作用。

2.配曲旋律要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如果能对配曲的旋律产生浓厚的兴趣,那就会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兴。简洁、上口的旋律就非常适合在中学生中视唱流行和推广。所以配曲的曲调要在旋律的重复上下功夫,曲调的节奏也要尽量的简单,这样学生学的容易,老师教的轻松,大家事半功倍,其乐融融!

3.配曲旋律要艺术性强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章如此,做为配曲也是如此,所以配曲旋律的艺术性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艺术性强的旋律,多样性的旋律,能溶入时尚元素的旋律都是能流行推广的好,符合我们要求的好旋律。

4.学生寻找或者创作诗词配曲

通过一定的学习,可以鼓励激发学生自行寻找或者创作诗词的配曲,也许学生寻找或者创作的诗词配曲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学生通过了自己的努力的去了解和弘扬了自己所学的传统民族文化,这也不正体现了我们将诗词与音乐相溶合的文化传承价值吗!对于这类有创作欲望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些戏曲、民歌等音乐让他们学习,从中汲取营养,用于旋律的创作,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四、利用现成的古代诗词歌曲进行试探性教学

在进行古曲与诗词溶合教学的初期,可以先用《满江红》与《阳关三叠》这两首古代诗词歌曲来进行听赏学唱,让他们切实的感受到诗词与旋律结合在一起的美,让学生知道诗词的另一种不同的演释方法,感受到唱着歌而学习、记忆是多么的快乐。

总结,将课本中的古代诗词,配以恰当的优美旋律,做成歌曲,引入高中音乐欣赏的课堂,让学生重温童年在学堂里大声歌唱的无忧时光,并且能够唱有所得,听有所记,轻松快乐的学习音乐与诗歌。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教师也能在课堂上完成了高中音乐欣赏教育中倡导的文化传承价值的实施,还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更是加强了学生对诗词的记忆与理解,并能增强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一举而多得!

上一篇:新编三年级上古诗复习下一篇:《紫藤萝瀑布》练习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