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共9篇)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1
摘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 科技战线如何参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如何以科技引领支撑“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制定科技引领支撑‘一带一路’建设专项规划、建立专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控评价机制、深化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和创新合作、以科技创新支持地方政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建立多元的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等六点建议。
关键词:科技引领,一带一路,科技战线
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 是党中央、 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对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为了推进 “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的实施, 我国政府于2015年3月28日正式发布了 “ 一带一路” 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 ( 以下简称 “ 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 。在这一背景下, 科技战线如何参与、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 如何以科技引领支撑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高度认识科技在 “一带一路” 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 战略是党中央、 国务院根据国际、 国内最新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科技将在其实施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科技是 “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的重点内容
在古代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东西方合作交流中, 科技就一直是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通过丝绸之路, 我国将指南针、 造纸术等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很多科学技术向西方传播, 而西方也把天文学、 历法、 数学、 医药等科学知识传到了中国。 在新时期丝绸之路规划———“一路一带” 战略中, 科技也成为了 “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的重点内容之一, 如在 “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主要内容的第四部分 “民心互通” 中, 明确提出要 “加强科技合作, 共建联合实验室 (研究中心) 、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海上合作中心, 促进科技人员交流, 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 科技是 “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
根据 “ 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 “政策沟通、 设施联通、 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 民心相通” 是主要内容, 而在这些主要内容中, 科技在其中发挥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从表面上看, 政策沟通似乎与科技关系不大, 但实际上正是科技的发展才使得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更方便快捷的进行政策交流对接, 如科技的发展使得在政策沟通中可以采用网络对话、 视频谈判等效率更高的方式。 设施联通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优先领域,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表面上看是高铁、 公路、 机场等具体项目的建设, 实际上却都是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在这些领域的集中体现, 可以说没有科技的支撑, 就不会有设施的联通。 在贸易畅通中, 科技为所要开展的农林牧渔业、 海洋工业、 清洁可再生能源、 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 新能源、 新材料等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资金融通方面, 科技为高效、 快捷的货币互换、 结算、 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等活动提供了基础支撑。在民心相通方面, 除了做好科技交流与合作等重点工作以外, 科技还为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 学术往来、 人才交流合作等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以科技引领支撑 “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 制定科技引领支撑 “一带一路” 建设专项规划
以科技引领支撑 “一带一路” 战略的实施,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必须强化顶层设计, 有重点、 有计划的予以积极推进。 因此, 建议根据“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中的相关要求, 深入梳理我国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科技资源、 科技需求, 组织政府部门、 科研单位、 企业和专家共同制定科技引领支撑 “一带一路” 战略专项规划。 在制定的专项规划中, 既要有短期计划, 也要有中长期规划; 既包括总体规划, 也要有国别规划; 既有内部规划, 也要与外方商定规划。此外, 这一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要充分与外方沟通协商, 在双边层面建立长效机制, 逐步推动实施。
(二) 建立专项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控评价机制
要保证所制定的科技引领支撑“一带一路” 建设专项规划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 切实取得成效, 需要建立动态监控评价机制, 建议: 一是要根据科技引领支撑 “一带一路” 战略专项规划制定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并对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控, 了解掌握并及时解决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能够落实到位; 二是要定期对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所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必要时采取纠偏措施。
(三) 深化国际间的科技交流和创新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是 “一带一路” 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建议根据 “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按照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的原则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共同组建一批联合实验室或者研究中心, 合作开展重大科技研究, 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制定面向一些欠发达国家的特殊的科技援外政策, 如援助他们建设实验室, 建立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等, 帮助这些国家提升本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三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立远程研究中心, 充分利用当地的智力资源进行科技研发; 四是建立一批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将国内的一些科学技术向欠发达国家转移, 同时积极吸引我国急需的科学技术向国内转移;五是成立海上丝路合作中心, 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一起加强海洋科技投入, 共同开发海洋资源; 六是成立一个或者多个丝路科技合作非政府组织, 利用其加强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
(四) 以科技创新支持地方政府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对于 “一带一路” 建设, 地方政府有着极大的参与热情, 据统计, 在2015 年全国31个省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均提到要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 科技战线应以科技创新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省部合作和对口科技援助工作, 根据各省市参与“一带一路” 建设不同的科技需求, 制定不同的对口科技援助方案, 与各省市分别签订 “一带一路” 建设科技合作方案; 二是与各省市合作共建一批“一带一路” 建设科技示范创新基地, 通过创新基地的带动作用, 支持地方政府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三是要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通过建立几个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来加强新疆、 云南、 广西、 福建等省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 四是支持各省市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共同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
(五) 积极支持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一带一路” 顶层设计提出 “坚持市场运作: 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 因此, 为了支持我国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 建议: 一是制定 “一带一路” 建设科技引领技术清单和鼓励企业参与相关技术研发的特殊支持政策; 二是围绕重点技术需要设立 “一带一路” 建设科技重大专项, 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 为解决企业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三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 “一带一路” 建设协同创新机制, 与相关国家加强技术合作与协同创新;四是对企业所进行的科技购并、 专利收购、 科技成果转让等经营活动提供支持性政策; 五是鼓励企业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设立研发中心, 支持企业与高校、 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 积极开展 “一带一路” 建设的科技研发。
(六) 建立多元的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一带一路” 建设需要大量既懂得科学技术又熟悉当地风俗习惯、 会当地语言的复合型人才, 建议建立多元的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 一是设立 “一带一路” 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或者从现有的千人计划中划出专门指标用于引进 “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中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二是与北大、清华等一批国内高水平大学合作成立“ 一带一路” 科技人才培养、 培训基地, 共同培养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是与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行合作办学, 成立 “一带一路” 网络远程大学, 培养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急需的当地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双双.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扩大对外农业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 2014, 9:63-66.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北方及其毗邻地区综合科学考察》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坚实科技支撑[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 1:191-192.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2
当前,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原来简单的资源、规模、资金和产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煤炭企业之间科技实力的对比和较量。在新形势下,面对着知识经济的挑战,科技振兴战略已经成为了煤炭企业的稳定之本、发展之基、制胜之道、财富之源。
[]
一、实施科
技兴煤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推动。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能否成功把握机遇,占据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管理者对科技的重视程度。对于我们煤炭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定的技术实力,科技创新的能力上不去,就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发展将失去相应的支撑。因此,科技是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煤炭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中心,通过实施科技兴煤战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兴煤战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炭企业实现和谐持续发展的需要。煤炭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煤炭企业终将走向资源枯竭的一天,超强度的开采在为煤炭企业带来高产高效高收益的同时,也加快了企业衰老速度。借鉴同行业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煤炭企业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煤炭为基础,实施相关多元化的战略,是减少资源限制影响,实现和谐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科技兴煤,才能使煤炭企业获得不断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确保煤炭企业安全稳定的需要。安全是煤矿的天字号大事,是煤矿永恒的主题。在数百米井下搞采掘,没有科技作支撑,安全生产难以保障。近年来,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改进技术工艺,改善机械装备,提高现场安全程度已经逐渐成为了煤炭企业治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们陶阳煤矿开采年限长,深部地压大,巷道变形快,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结合现场实际,探索实行了锚杆、锚网、锚索的“三锚”支护技术,提高了巷道成形质量,减少了运输事故发生率。可见,科技不仅是煤炭企业提高效益的推动剂,而且还是矿井安全的“保护神”。
三是增强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参与竞争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必备前提。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促使企业在更高层次、更广的领域和更大范围内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二、实施科技兴煤战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科技兴煤重在创新,贵在实效。目前,部分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与生产实际相脱节,阻碍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引起重视和注意的几个问题有:
一是观念落后,对科技兴煤战略重视不够。有的认为,煤矿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干煤矿只要有力气就行,搞科研是文化人的事,与己无关,存有无所谓的思想;还有的对已经开发成功的新技术、新设备,或即将兴起的新产业漠不关心,置之不理,认为老工艺已使用多年,新技术不如旧工艺用着得心应手,存在固步自封、盲目守旧的思想。这些老思想、老观念是科技兴煤的最大障碍,不破除思想上的壁垒和束缚,科技兴煤就只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
二是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科技创新无保障。长期以来,多数煤炭企业缺乏对科技工作的长远规划,不重视科技人员的政治待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科技人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正常现象,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有的企业虽然重视科技工作,但由于经济不景气,资金缺乏,致使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衰老煤矿,由于设备老化、陈旧,再加上投入不足,使得技术改造跟不上,科技创新无法保障。
三是科技人才匮乏。科技兴煤,人才是关键。前几年由于煤炭市场不景气,加之部分煤炭企业对人才的不重视、不重用,造成了大量人才流失,煤炭企业的后备技术人才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人才是科技兴煤的主体,没有了人才保障,科技兴煤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四是科技创新项目水平不高。科技兴煤只有立足于生产实际,着力解决制约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实际问题,才能彰显其活力和生命力。当前多数煤炭企业的科研成果普遍存在针对性不强、科技含量低、低水平重复等现象,缺乏用于实践的指导意义。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观,科技兴煤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就得不到提高,就难以得到认同和赞许。
三、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3
2006年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全面分析了我国海洋科技面临的形势、沿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海洋科技工作发展现状, 按照“深化近海、拓展远洋、强化保障、支撑开发”的指导方针和“需求牵引, 推进创新”, “远近结合, 超前部署”等原则, 从发挥科技对海洋事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的角度出发, 统筹考虑全国海洋科技力量和资源, 全面规划和部署了“十一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国海洋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根据《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 我国海洋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将显著提高, 重大海洋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水平将实现新突破, 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减灾防灾和海洋安全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海洋科技资源配置得到优化, 海洋科技高层次人才数量增加30%, 海洋科技成为支撑和引领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到2020年, 海洋科技总体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 为建设海洋强国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 沿海各省对制定海洋科技创新战略高度重视, 继辽宁、山东等省提出建设“海上辽宁”、“海上山东”发展战略之后, 浙江省提出了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大省”的发展战略, 江苏、福建、广西各沿海省份也加快了海洋开发的步伐, 制定海洋科技创新战略, 促进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 沿海部分省、市已经或正在编制完成省级海洋科技发展规划, 如辽宁省已编制完成《辽宁省海洋中长期 (2006年—2020年) 科技发展规划及“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通过落实和实施《海洋科技规划纲要》, 大幅度提高我国海洋科技研究水平和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广东是一个海洋大省, 海洋空间资源、生物资源、油气资源、海洋能资源以及海洋化工资源等十分丰富。但广东省人口较多, 人口密度较大, 人均耕地面积仅0.48亩, 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0%, 而且陆域资源相对缺乏。对陆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 已经使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显突出。辽阔的海洋及其丰富的海洋资源成为开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以及解决人口, 资源、环境的矛盾的新的希望所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海洋开发和海洋科技创新, 把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作为增创广东经济发展新优势, 并提出一系列的措施, 促进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广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六次全省海洋工作会议, 并提出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 先后编制并实施《广东省1999—2010年科技兴海规划》, 为广东省海洋科技和海洋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7年5月, 广东省政府审议并原则通过《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主要内容是要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关于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带的部署, 大力倡导“活力海洋、生态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法治海洋”的新理念, 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为核心, 以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 以建设珠三角、粤东和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为重点,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海洋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 实现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全面落实《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 实现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海洋资源持续高效利用, 使广东省海洋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海洋经济协调发展, 大力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 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实施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主要问题分析
2007年, 广东海洋产业总产值5160亿元, 海洋经济总量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沿海各地进一步加大海洋开发力度, 基本形成了珠江口、粤东、粤西三个各具区域特色的蓝色产业带。全省形成了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滨海旅游和海洋油气为主体, 海洋船舶制造、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制药等海洋经济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当然,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虽居国内首位, 但海洋经济对广东整体经济的贡献率仍不高, 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 海洋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科技贡献率平均只有30%, 低于福建省30个百分点。虽然广东省海洋科技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与科技发达的海洋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总体发展水平滞后。海洋经济的增长, 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驱动。如海洋资源利用水平低, 科技含量不高, 海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仍以粗放型为主, 产品附加值低;主要海洋产业海洋渔业生产手段较落后, 机械化程度低, 海洋渔业高附加值产业还没有形成, 经济效益不高。水产品良种退化,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 尤其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病害问题难以从科技方面得到根本的解决, 影响了整个渔业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科技创新的机制不完善, 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低, 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知识有效供给不足[1];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在整个海洋经济中比重小;海洋科技管理落后, 体制不健全;海洋科技研究多为低水平重复, 投入产出比例较小[2]。造成广东省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低的主要问题是:
2.1 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缺乏前瞻性认识
广东省海洋科技长期以来都以开发性、实用性研究为主, 对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滞后, 使得各种技术应用开发后劲不足, 关键海洋技术领域和海洋高新技术前沿领域落后。对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缺乏前瞻性认识, 研究视野还大多局限在传统海洋产业和近海区域。海洋新兴产业和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大大落后于发达地区。海洋科技创新缺乏战略性指导, 致使海洋科技创新水平与福建、山东等省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不利于广东省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海洋科技力量相对较弱
广东省是海洋经济大省, 但海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与海洋科技力量不对称。目前, 广东省从事海洋开发研究的科研机构偏少, 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重点科研单位数量不多。海洋与渔业科技力量目前仅拥有3所国家驻粤海洋研究机构、10所涉海高校、4个省级海洋与渔业重点实验室、7个市级水产研究所 (区域性水产试验中心) 以及2名院士。而山东在海洋与渔业方面, 目前拥有23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水产研究所、10个地市级研究所、9个县级研究所, 拥有16名院士、200多名博士生导师, 建有45个博士点、90个硕士点[3]。海洋相关专业设置与海洋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不相协调, 有限的海洋教育科技力量分散, 导致科技储备不足, 高新技术产业在海洋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很小, 科技贡献率不高。
2.3 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滞后, 科技创新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实力与科技竞争力在其坐标上明显的表现出不对称。突出表现在广东省海洋科学研究的产出、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都落后于发达地区。究其原因:广东省海洋科技创新体制滞后。一是海洋科研机构分属很多不同的部门, 力量分散, 整体协同性比较差, 缺乏协作共进的整体观念。对海洋科技重大研究项目不能进行统一安排、统筹协调, 科研力量相对分散, 不能发挥整体优势。传统的企业与企业, 企业与研究所和大学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 致使相互之间各自为政、重复开发, 不能有效的整合资源, 造成人力、才力的极大的浪费。二是缺乏有效的海洋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机制[4]。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产业化相脱节, 没有建立起层次不同、配套衔接、功能各异的海洋科技成果推广转化体系。三是海洋科技创新大多以海洋生物、水产为主, 海洋其他领域的科技创新较为薄弱。海洋技术储备不足, 海洋科技创新对于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以及发展新兴的海洋产业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比较低。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海洋科学技术研究与实际应用两张皮, 未形成社会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使海洋科技成果不能尽快地向生产力转化。
2.4 海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影响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海洋科技经费的投入同海洋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严重不足, 海洋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广东省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居全国首位, 然而对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投入仅为每年3000万元, 投入产业比值与山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相比为最低。长期以来, 由于对海洋科技投入不足, 海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对滞后, 一些科研机构设备老化、科研机构运转困难, 海洋科技水平的提升幅度比较缓慢。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过程中, 海洋科技投资来源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 投入总量与实际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个地区在海洋科技研究与开发方面投入资金的多寡, 是决定一个地区海洋科技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同是海洋大省的福建、山东政府投入高出广东省, 这也是他们在海洋科技方面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的主要原因。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已成为制约其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 积极探讨研究我省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3 实施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对策研究
广东要抓住新世纪海洋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重新谋划和审视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发展定位, 高标准、高起点地制定和完善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实施规划。对广东而言, 实施海洋科技创新战略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传统的海洋产业思想转变为开放的多元化的大海洋产业思想;从单纯的追求海洋经济效益的思想转变为多层次、大空间、综合开发的现代海洋经济思想;从海洋开发无序、无度、无偿的旧观念转变为有序、有度、有偿使用的新观念;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推动海洋经济高起点、宽领域、深层次的发展。所以, 研究广东省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 对广东省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继续巩固广东海洋经济在全国的排头兵位置, 扩大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将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
3.1 整合海洋科技创新资源, 实施重点项目联合公关
广东省是全国海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较多的省份, 现有海洋科研机构是多部门分别建立的, 在地区布局、方向任务、专业配置等方面存在重复建设、资金和人才浪费, 项目重复、力量分散等问题。应该进行结构性改革, 打破部门和地方的条块分割, 调整组织结构, 优化资源配置, 形成布局合理的海洋科技研究开发体系。
组织中央驻粤和广东的涉海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 发挥多学科专业联合的优势, 开展广东省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生物高新技术, 包括海水养殖优良品种开发技术、海洋农牧化技术、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技术的技术攻关及重大海洋科学项目研究。除实用技术外, 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应加强对提高海洋资源利用率, 寻找新的资源开发途径等基础研究, 增加海洋科技成果储备。
3.2 大力发展海洋生物高新技术, 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
广东省由于海水养殖时间较长, 养殖品种近亲繁殖而退化, 使病害频频暴发、种质资源质量不断下降。通过大力发展海洋生物高新技术对品种进行改良, 使其具备生长快、抗病力强、生态适应性广等优良性状。达到提高产量, 增加效益, 保护环境的生态养殖模式。在对现有养殖品种进行品种改良的同时, 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培育适合广东省海域生态环境的新品种, 开发具有潜在价值的养殖种类, 保护种质资源, 使广东省的海水养殖业有一个质的飞跃。
3.3 利用高新技术, 加快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生态建设
在海洋环境治理和海洋生态建设方面, 我们在严格执法, 加大整治力度的同时, 必须利用高新技术,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提高工矿企业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水平, 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5]。首先, 要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大规模养殖区有害赤潮发生机制及治理技术、城市污水离岸排放扩散模式及污水处置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态系统影响评估技术、近海海洋灾害预测模型技术、湿地和红树林保护技术方面有大的突破。其次, 扩大海洋环境监测、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技术及其他海洋高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生物治理, 开发和利用环境生态生物技术, 解决海洋污染的生物修复问题。利用海洋生物技术, 建立各种清洁养殖模式, 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海水养殖环境, 减轻或控制海域养殖业引起的海域环境污染。使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使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 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4 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提升海洋科技创新合力
完善广东省海洋科技创新体系,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深化近海、拓展远洋、强化保障、支撑开发, 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和关键技术。扎实推进基础研究,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平台, 以提升海洋产业层次、加快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
围绕海洋科技创新重大问题, 发挥广东省海洋科技力量的整体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 引领和支撑广东省海洋经济科学发展。完善海洋科技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激励和使用机制, 积极引进、培养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管理人才, 培育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专家和战略性专家。着力提高海洋科技的整体实力, 重大海洋技术自主研发实现新突破。
3.5 加大海洋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建议省政府把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实施计划列入经济发展等有关计划, 重点支持海洋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研究和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海水养殖优良品种开发技术、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海洋生物制药技术等重大海洋科学项目研究的资金投入。海洋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应在政府投入的主渠道外, 积极引入社会风险资金, 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 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益的科技投入体系。
3.6 推进海洋信息化建设, 提高服务效能
海洋信息技术在海洋科技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涉及各个方面, 包括海况、海洋环境及灾害的监测、分析、预报, 海洋通信及导航、定位, 海洋资料及情报管理等。
发展海洋信息技术, 应充分利用现代通信高技术成果, 发展海洋卫星遥感、卫星观测、卫星导航定位、海洋及海岸数据采集与分析、海上通信、海上定位等技术, 研究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相应的通信技术, 研制可布设于沿岸、近海海域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加强海洋信息化应用体系建设, 重点推进海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 发展海洋信息服务业, 进一步提高海洋信息的公益性服务能力。
总之, 实施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 要以提高科技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为核心, 这对推动广东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全面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 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摘要:广东是一个海洋大省, 海洋经济总量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当然,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广东海洋经济发展虽居国内首位, 但海洋经济对广东整体经济的贡献率仍不高, 只占全省生产总值的9%。海洋主要产业的科技含量不高, 科技贡献率平均只有30%, 影响了整个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研究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 对广东省海洋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海洋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继续巩固广东海洋经济在全国的排头兵位置、扩大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本研究就如何实施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作了一些对策探讨。
关键词:广东海洋科技创新,战略实施,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杨金林.我国海洋科技发展的战略框架[J].海洋开发与管理, 1999 (4) :45-49.
[2]童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 2004 (8) :3-4.
[3]中国民主促进会广东省委员会提案.大力发展海洋科技, 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竞争力[EB/OL].2008-01-21.http://www.gd-mj.org.cn/index2008lh11.htm16K.
[4]梅昌超.科技成果转化障碍与制度创新[J].中国高新区, 2003 (12) :56-57.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4
项目50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00多项。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各2个、省名牌产品15个、省著名商标9个;国家重点新产品8项,省高新技术产品24项。2005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4.3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制鞋业和石油机械业被列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发展星火支柱产业。二是知识产权效应凸显。我县是江苏省知识产权区域试点县,2005年申请各类专利166件。石油机械产业形成了液压动力钳、钻井井口装置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集群,成为江苏省重点培植的产业集群、全国油田井口装置三大生产基地之一。特达、信得等21家石油机械企业通过美国石油学会API认证,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液压油管钳、环型防喷器等产品占全国出口份额的20以上。三是平台建设步伐较快。建成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技术中心27个。启动建设以县开发区为载体的建湖科技创业基地,森达、克胜等40家科技型企业进区发展。今年5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县开发区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可望成为吸纳尖端科技人才、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四是产学研合作成果丰硕。107家企业与19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00多项,先后获得市以上科技进步奖34项。轻通公司与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杉木小径材制造单板层积材及应用技术的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克胜集团投入2000万元,买断华东理工大学研发的国家863项目“新烟碱类杀虫剂I技术”。日月照明公司投资近300万元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发氮化镓半导体元器件,并与复旦大学共同投资开发绿色节能型科技产品,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今后一阶段,我们将以这次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为契机,以建设创新型县份为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教兴县战略,把加快自主创新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竞争实力。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狠抓关键环节,全力保障科技创新大投入。注重发挥政府投入导向作用。在安排财政支出时,优先保证科技三项费用的拨付,确保财政科技经费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同时,对发展潜力大、市场占有率高、拉动能力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实行重点扶持,着力提高科技三项经费的匹配比例,并拨付专款奖励省重点技术改造、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贴息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注重发挥企业投入主体作用。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不低于年销售收入的5,重点骨干企业不低于2,一般中小企业不低于1,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注重发挥社会投入吸聚作用。坚持“多条腿走路”,吸纳各类资本投入科技项目。一方面,把吸引外资作为主攻点,充分发挥我县的人文、产业等比较优势,全力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以大开放促进大投入。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民间资本的投资潜力,引导社会资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同时,积极探索并建立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从项目推荐、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知识产权抵押质押等环节入手,吸引金融资金,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全社会科技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以上。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5
走“科技化”道路夯实农村电网智能化发展根基
高密市供电公司始终把“科技兴电”作为加强电网科技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自1997年6月开始实施城区配网自动化建设, 到2000年7月在全国县级城市率先通过了原国家电力公司的验收鉴定, 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年12月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年6月又被原国家电力公司在全国县级供电企业进行推广。截至目前, 总投资2 293.8万元, 先后完成了城区配网自动化六期工程, 实现了城区33条配电网线路的“手拉手”环网供电, 使全市区域内220 kV、110kV和35 k V变电站全部具备“五遥”功能, 35 kV及以上变电站全部达到“N-1”要求, 所有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和无人值守, 变电站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占有率、节能型主变压器占有率、10 kV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和节能型配电变压器占有率均达到了100%;输、变、配电设备完好率达到了100%, 其中一类设备率达到98%以上, 输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达到100%。
高密市供电公司还针对农村低压电网薄弱的实际, 全力优化农村低压电网。特别是2009年以来, 在全市实施了“百村强网工程”, 先后投入7 000多万元, 调整更换超负荷变压器432台, 新建标准配电室115座, 改造危房配电室526座、非标配电盘768面、低压线路264.75 km, 更换锈蚀电能表箱2.6万个、电子式电能表16.5万只、下户线350.66 km, 建设A类新农村电气化镇4个, A类新农村电气化村280个, 使电气化村达到全市村庄总数的30.4%, 极大地提高了农村供电能力, 改善了农村用电环境。2010年, 高密市供电公司被国家电网公司评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先进单位”。
通过实施城区配网自动化和优化农村低压电网建设, 高密电网更加坚强。截至2009年12月31日, 高密市居民客户端综合电压合格率98.94%, 城区供电可靠率达99.959 5%, 农村供电可靠率达99.950 6%, 均达到了国内县级电网领先水平;线损管理、供电可靠性管理、电压管理和电网状况、供电服务、技术进步等专业管理, 被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评为“专业管理标杆单位”。
抓好试点工程稳步推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
推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 是深化“三新”农电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2010年1月20日, 在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配用电与农电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配套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议上, 高密市供电公司实施的农网配电自动化示范试点工程, 作为山东省的唯一代表项目被国家电网公司确定为农网智能化试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也是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确定的示范试点工程。为此, 高密市供电公司决心以此为契机, 严格按照集团公司的部署和要求, 认真组织, 科学策划, 周密实施, 稳妥推进农村电网智能化建设, 确保达到预期目的。
该示范试点工程主要有5项内容:一是建设应用适合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电网规模的县城配网自动化典型建设模式;二是进行全网全数据采集覆盖;三是基于IEC 61968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技术的应用;四是智能配电网一体化通信平台技术应用;五是农网中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的应用。在试点建设中, 主要实现15条10 kV线路配网自动化供电, 新上环网柜5台、电缆分支箱11台、柱上断路器8台, 新架10 kV线路12 km, 架设通信光缆17 km, 增加无线通信设备8套, 改造调整农村10 kV线路14 km。
该工程项目计划投资500万元, 建设工期计划2010~2011年2年的时间。项目建成后, 可实现并完善3个方面的主要功能:一是具备城区配网自动化SCA-DA功能、馈线自动化功能, 可集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管理功能或其他高级应用功能;二是乡镇或辐射线路实现基于智能故障指示器或智能开关设备的故障定位;三是实现县城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网自动化、集控站监控和配电管理功能一体化的主站系统。可达到6个方面的预期目标:一是采用多种配电自动化及馈线自动化建设模式, 提高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可靠性;二是实现电网运行信息、客户信息、地理信息、报修信息等多系统松散耦合;三是利用信息系统和智能终端控制实现配电到终端用户的协调调度与运行;四是实现可集成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配电管理功能或其他高级应用功能;五是制订农网配电自动化技术规范和相应标准, 形成较为实用的农网配电自动化系列典型模式;六是考虑未来用电互动化、农网分布式电源和储能装置接入功能需求, 具备智能可扩展能力。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6
2012年是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发布。全国先后有21个省 (区、市) 召开科技创新大会, 出台了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改革力度大的政策措施。全社会R&D (研究与试验发展) 支出有望突破万亿元, 占GDP比重可达2.0%, 其中企业R&D支出占74%以上;研发人员总量预计达320万人年;发明专利授权量预计达21.7万件, 比上年增长26.2%;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预计超过6, 000亿元;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万亿元。过去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 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 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 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科技工作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加强基础研究, 科技持续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方式, 市场导向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初步形成;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回顾五年来的工作, 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促进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必须坚持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科技工作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作为战略重点;必须坚持把深化科技改革和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当前, 我国科技工作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第一, 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 要牢牢把握新时期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第二,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科技改革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国际环境看, 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但其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科研体制与创新模式加速变革。第三,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需求,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十分迫切。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 我国科技改革发展仍然存在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 如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如何加强创新政策落实, 如何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等问题和难点。与此同时,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 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某些领域正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 完全有能力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跨越。因此必须坚定信心, 更具胆识和智慧, 切实把握和用好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积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充分释放科技体制改革红利, 不断开创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
2013年主要推进以下十大重点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中央6号文件精神, 认真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战略高技术的前瞻部署, 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强高新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 支撑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基础研究, 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科技惠民, 促进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基层科技工作, 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深化科技开放合作, 提升科技发展的国际化水平。万钢要求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 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 改进工作作风, 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7
科大的发展具有“小而精”的显著特色。科大之“小”,第一表现为规模较小。1991年开学时招收了595名本科生和236名研究生,2010年,学校共有学生9,500人(包括本科生6,000人、研究生3,500人),教学人员489人。科大之“小”,第二表现为院系和学科门类较少。建校时仅设理学院、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4个学院,涉及文、理、工、商四大学科,下设19个系(部);2006年又新成立了霍英东研究院。科大之“精”则表现为人才之精、制度之精、经费之精和学科之精,综合体现为办学的高质量和高水准,取得了卓越的学术声誉和成就。本文从“小而精”特色发展的视角探讨科大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内地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尤其是后发型大学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一、应对挑战:科大“小而精”特色发展的背景分析
科大的创建是香港政府应对香港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采取的举措。20世纪80年代中期,香港经济进入第三个转型期,经济比重由制造业不断向知识密集和服务业方向转移,即使在制造业中,亦由劳动密集走向高科技、高产值的生产。为了维持(20世纪)90年代香港经济的成长及保持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香港需要更多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去出任经理、科技人员和工程师等。[1]但香港长期以来科技发展比较薄弱,制造业中高技术产业比重较小,GDP增长中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所占比重一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这一时期香港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挑战,决定了“香港不能没有一支世界级的科技队伍,因而不能不建立新渠道培养优秀人才”,[2]于是香港政府和一群有识之士决心建立一所“集中精力专攻高科技和现代企业管理,又能与同类世界级院校一争雌雄的研究型大学”,[2]科大应运而生。所以,自创建伊始,科大就肩负着为发展香港高科技、高产值产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使命,这对科大集中力量攻占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精选领域的“小而精”发展战略选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二、准确定位:科大“小而精”特色发展战略愿景
准确定位,是科大得以迅速崛起的前提。科大初创者们以国际化标准定位科大,确立“着眼世界”的国际观,即立足香港、面向世界,以世界大学的主流理念和标准,包容善用各国大学优势,建设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这种既放眼世界、又立足区域和自身实际的创校理念,保证了科大的准确定位。
科大自创建起,就定位成为“亚洲的MIT”,立志成为像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一样的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而这两所大学最显著的特色就在于它们选择了重点发展有限学科的“小而精”的发展模式,虽然学院数和学科数都远远少于其他世界一流大学,但却一直保持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科大的创建者们依据自身的使命和实际条件,自建校起就放弃了大而全的发展目标,选择了“小而精”的特色发展战略,“由于资源有限,科大不可能办成一所各个领域都出类拔萃的大学”,[2]科大“创校的一群人认为一所好的科技大学,规模不必大;我们求质求精不求量”。[2]基于对学校发展的准确定位,建校时科大原校董会主席钟士元博士明确提出科大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第一流的学府,不独为香港,更为中国、亚太区——以至全世界做出贡献”。[6]2000年,科大公布《使命、理念和目标》,确定其“成为一所在国际上具有深远影响,同时又致力于为本地服务的优秀学府”。[7]在《2005-2020策略发展计划》[8]中,再次明确了这一理念,并提出将世界观、国家观和地区观相结合。由此可见,科大“小而精”特色战略的定位和目标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务实性,科大的创建者对科大自身的条件和历史使命有清晰的认识,基于自己是起步较晚的年轻学校,且肩负着为区域经济转型服务的使命,理性地选择了最切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二是区域性和阶段性,始终将学校的定位与国际观、国家观和地区观相结合,并考虑到学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三是追求卓越,虽小但“精”,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意欲造就领袖型人才,追求为地区、国家和世界做出卓越贡献。
三、深度实践:科大“小而精”特色发展战略举措
科大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战略举措,实现了科大的成功崛起。
(一)精于人才:吸引一流人才
一流的人才支撑起一流的大学。科大自建校起就奉行一流的国际化人才观,实现了科大建校时师资水平的高起点,这是科大得以迅速崛起的关键。正如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所言:“我们必须从高层做起。只有顶尖的人才会吸引顶尖的人。在一日千里的科学、工程和企业管理领域,你要么就是一流,要么就是不入流。”[9]在这种人才观的指引下,科大自建校起就实现了人才的国际化,聘请了许多精英领导,包括“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两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四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两位加拿大院士,六位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0]并在他们的号召下,从美国聘请了一批一流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多年来科大一直精于选人、善于留人,致力于打造精英的领导核心和教师团队。
1. 精选校长,形成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卓越的校长和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对大学的发展至关重要。科大非常注重校长的遴选: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由科大校董会任命并公开设立校长遴选委员会,并保证委员会广泛的代表性;制定明确、公开的校长甄选标准和要求,科大的校长既要有高端的学术造诣,又要深谙世界一流大学管理之道,且最好能用汉语交流;利用多种途径在国内外知名学术媒体上刊登招聘广告,面向世界公开招聘,征募候选人;制定、遵循严格的遴选程序,经过初选、面试等层层筛选,最终精选出校长人选。创校至今,科大首任校长吴家玮、前任校长朱经武,以及现任校长陈繁昌,都既是学界著名的科学家,又富有行政管理的经验和领导智慧,均能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引领科大不断前行。
2. 延聘一流师资
为吸引一流师资,科大首先突破用人的本土观念,面向世界广揽英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专设国际性教师招聘处,并且从校长、院长到系主任、教授全员都加入到挖掘人才的行列中。其次,建立完善的人事制度,并加强师资管理的制度和规范化建设。科大的选人、用人机制可以概括为“三级一界”的学术评审制度,[11]这种公平、开放、完善且严格贯彻执行的人事制度,保证了科大师资队伍的高水准。此外,科大还编制了内容翔实、条例具体实用的《教员手册》,保障了师资管理的制度化。为留住一流师资,科大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创设教师舒心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首先,营造学术自由的环境、提供最新的科研设备和充足的研究经费。其次,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设立教学促进中心,提供一流的教学支持服务,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项目,并予以经费、制度、技术及评估资源的支持,同时培育教学共同体,倡导教学创新,并设置“卓越教学服务奖”。此外,还制定一系列奖励、晋升、带薪休假制度和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的政策。
(二)精于制度:建立完善的制度
完善的大学管理制度是科大得以迅速崛起的保障。科大在创建时,就精于大学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坚信在完善的制度下招募最好的人,一定可以建成一所优秀的大学。科大以美国的大学制度为蓝本,考虑制度移植的可能性。科大选取在美国排名前50名左右的两所州立研究型大学,即马里兰大学和加州大学两所学校作制度参考,设计科大体制的基本构架。科大成立校董会、顾问委员会和教务委员会,分别为大学的最高决策、咨询和学术管理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下设若干学术性和行政事务性专门委员会,师生通过不同委员会广泛参与学校管理,同时各院系也根据需要下设相应的次一级委员会或组织实行学者自治。这一制度的根本,是以“教授治校”为核心的学术管理制度。
科大教授在学术管理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务委员会设有五个院务委员会,其人员构成由学术人员占大多数,与学术和教学有关的政策和问题由教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校董会原则上不予干涉,真正实现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互不干涉。正如创校校长吴家玮所说:“教授是学校的灵魂。”
科大在教师的聘任、晋升和续聘方面也建立了严格合理的系、学院和学校三级学术评审委员会制度和外部同行匿名评审制度,而且三级学术委员会的成员全部由各级教授组成,并由委员会选择任命外部评审人员,实现了教授治校的理念,保证了学术自由和学术导向。科大透明、公正的制度,“连香港廉政公署在例行检查之后,都称赞不已,说科大的制度最好,也最齐全,执法最严,也最公平”。[12]此外,科大也非常注重大学章程建设,制定《香港科技大学条例》,尤其注重对大学内部管理体制的规定,对教授参与学校重要管理机构及在决策中发挥作用也有明确规定,从而保证了科大学者自治、教授治校的制度化。
(三)精于经费:开拓多元的经费来源
科大的成功崛起,离不开雄厚的资金基础,在这一点上,科大在建校时就处于较高的起点,获得了以政府为主的广泛捐助。首先,香港政府为科大的创建提供了无条件的财政支持。“在中国教育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庞大的一笔资金(近20亿美元)投用在创建一所大学上”。[13]此外,科大还获得香港赛马会捐助的19亿港币校园建筑资金,这使科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设备等一开始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建至今,科大一直坚持开拓广泛的经费来源,实行多元化投资渠道,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工商界、社会名流、校友等,至今已获得了数十个基金会、工商业机构以及个人和家族的捐助。
近年来,面对港府对大学整体拨款数额的减少,学校更加注重广泛筹资。首先,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层将筹款作为自己的责任之一,积极与不同的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联系,阐明捐款的意义,制订筹款计划。其次,凭借科大自身的优势——科研领域和卓越的学术成就,在政府按绩效分配的教育拨款中成功竞得研究经费,并从慈善机构和社会各界获得大量研究捐助。再次,实行专人重点监管、专门机构负责的筹款策略。2003年,科大重金从国外聘请筹款人才担任新设置的“对外事务总监”一职,专门负责学校的筹款。科大还设置校友事务组,不断扩大校友网络,连结定居全球44个国家和地区的3.4万名校友,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在2008-2009年政府第四期配对补助金计划中,科大共收到超过2.37亿港币的捐款。[14]此外,科大还有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将资金用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设等关键领域,并且在校董会下设财务和审计委员会,监督理财。
(四)精于学科:精选特色优势学科和领域
一流的大学必有一流的学科,科大在学科建设上突出特色、精益求精,通过建设特色和优势学科,引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科大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推动力。
科大创校初期在选择专业时,确定了以下三个标准:“一,是否对香港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起到作用,对中国有贡献;二,是否能找到、请得起该学科或者是专业的一流学者来带头;三,是否找得到足够的经费,养得起这么一组科研人员。”[2]以这些标准为依据,科大精心挑选了文、理、工、商四大学科,多年来通过聘请一流的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提供充足的经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途径,保证利用有限资源重点打造一流特色和优势学科,并取得了卓越成效。2010年,科大与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合办的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在《金融时报》世界排名榜上高踞榜首;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在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上位居中国地区首位;在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 Symonds)和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世界排名中,工程及科技类分别排在第26位和第20位;理学院生命科学类在THE排名榜上的位置,也由2009年的第70位大幅攀升至第50位,在物理科学方面,则由第62位攀至第43位。[16]科大的学科发展一直秉承“重点研究领域”理念,精心挑选并优先促进纳米科技,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电子学、无线通讯及资讯科技,环境及可持续发展,以及工商管理教育与研究五大研究领域的发展,引领大学不断追求卓越。除传统优势学科外,科大还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多门跨学科学位课程,并打破传统学术壁垒,结合各学院优势,创建跨学科环境学部,实现学科融合。科大在保持自身优势特色学科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的交叉和渗透,创新知识和技术,突出既有优势,将学科建设推上了更高的水平。
四、经验与借鉴:科大的成功之道
科大的成功崛起是其深度实践“小而精”特色战略的必然结果。借鉴科大经验,对内地大学发展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1.准确定位
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校长田长霖曾经说过:“一所大学,首先要自己决定它的规格、模式”,科学定位,是一所大学成功的前提。准确定位,并理性选择切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战略是科大得以成功崛起的关键。科大“小而精”发展战略的成功,彰显出“小而精”模式的核心优势,有利于集中力量和资源,在精选领域取得突破,以突出优势带动学校发展,同时也表明一流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模式并不是单一的,并非只有“大而全”一种模式。规模大的综合性大学不一定就是世界一流的,规模小的学校也并非建不成世界一流大学,衡量一所学校水平的并不是规模,而是质量。因此内地大学要转变办学理念,摒弃在办学上一味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和学科设置大齐全的“高、大、全”的取向,在自身发展定位问题上不攀比、不盲从,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合理、准确地定位,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2.将特色发挥到极致
科大的成功崛起还表明,一所大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有特色,在于形成自己的比较优势,并能把特色发挥到极致。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经验看,也是越著名的大学,越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因此面对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特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的立人、立校之本,选择特色发展战略、彰显办学特色成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办学特色不仅是办学的重要目标,也成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特性,尤指其他高校难以比拟的优势与强项。我国高校在建设一流大学过程中,要立足自身实际,在科学定位中积聚优势,在积聚优势中创造特色,在特色建设中发挥极致,从而形成学校强大的生命力并在竞争中取胜。
摘要:香港科技大学是亚太地区迅速崛起的年轻大学的典范,其发展具有“小而精”的显著特色,这种特色战略是其应对挑战的理性选择。香港科技大学基于对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精于人才、精于制度、精于经费、精于学科,做到了在正确的方向上集中资源,并将特色发挥到极致,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式发展。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为年轻大学增强了信心,内地大学可合理借鉴其经验。
关键词:香港科技大学,“小而精”,成功崛起
参考文献
[1]范徐丽泰.机会与挑战—高等教育扩展计划[N].华侨日报,1990-05-14.
[2][3][4][5][15]吴家玮.同创香港科技大学——初创时期的故事和人物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14,88,358,76.
[6]钟士元.科大开学典礼献词[EB/OL].http://column.bokee. com/87118.html.2011-03-01.
[7]HKUST.使命、理念和目标[EB/OL].http://www.ust.hk/cn/ pa/c_pa000331-190.html,2005-9/2008-12-01.
[8]HKUST.2005——2020策略发展规划[EB/OL].http:// www.ust.hk/strategy/c_1.html,2005-11/2010-12-01.
[9]崔阳.如何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探索[J].大学教育科学,2007,1:106.
[10]胡娟.香港科技大学现象探秘[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8,5:41.
[11]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05,19.
[12]孔宪铎.东西象牙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61.
[13]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
[14]HKUST.annual_report_0809[EB/OL].http://www.ust.hk/ eng/images/about/pdf/annual_report_0809.pdf,2009-12/ 2010-12-01.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8
2016年6月1日, 农业部召开部党组专题会议, 传达学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研究贯彻落实意见。部党组书记、部长韩长赋强调, 要充分认识这次大会的重大意义,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 全面落实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和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大力推进农业领域科技创新, 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会议指出, 这次大会是一次历史性的科技盛会, 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 刘云山同志在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祝辞,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 必将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事业迎来新的更快发展。各级农业部门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 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
会议提出, 农业系统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刘云山等中央领导同志部署要求, 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加快建立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水平, 为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要把中央的精神充分体现到农业科技创新应用的工作安排、文件制定和工作指导上, 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研管理工作。一要强化引领性创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转基因技术、智能农机装备、农业资源环境、农业信息化等关键核心科技的研发攻关, 突破一批世界领先、对现代农业有革命性影响的重大品种、技术和装备。二要强化系统性创新。重点瞄准东北黑土地修复利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稻区集约高效、小麦主产区节本增效等不同区域重大技术需求, 整合力量、协同创新、系统集成, 研究提出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三要强化整体性创新。统筹国内农业科技资源, 加强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农业科技力量建设, 通过农业行政与科技对接、农业科学与技术对接、农业科研与推广对接, 形成农业科技共同体和全国科研 “一盘棋”。四要强化制度性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权益分配, 探索成果权益分享、转移转化和科研人员分类管理机制, 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 推进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分类评价, 增强农业科研机构创新能力, 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篇9
1.1 吉林、长春、延边科技局建立联席工作机制, 共同推动了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内科技合作
2008年开始, 吉林市科技局、长春市科技局、延边州科技局建立了联席工作机制, 以分年度担任轮值主席、合作组织的形式共同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开展科技创新。通过集约创新资源, 集聚创新要素, 集成创新机制和工作经验, 使其成为引导和带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自主创新协作模式。通过整合各方优势, 发挥3方各自资源优势和历史基础, 分别向科技创新辐射源、产业发展引导区、创新驱动的示范辐射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主导区发展, 提升合作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促进开发开放合作区建设。以合作组织为平台开展的卓有成效的活动, 促进了长吉图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腾飞。多年来, 协同实施科技项目、合力带动延吉高新区建设、推进科技创新的活动频繁展开。
2011年在延边、2012年在吉林, 召开了两届中韩技术转移大会, 第三届拟在长春召开。仅就2012年的中韩技术转移大会统计, 可见喜人效果。吉林市人民政府与韩国科技信息研究院建立长期科技合作关系, 在会上正式签订了《吉林市人民政府与韩国科技信息研究院科技合作协议》;吉林市人民政府聘请朴英绪院长为吉林市人民政府中韩科技合作顾问, 并为其颁发中韩科技合作顾问证书;精心组织、筛选了长吉图3地与韩国共100多家单位的171个项目, 编辑制作成项目汇编, 进行传阅和交流, 促进项目有效对接;中韩双方企业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洽谈, 共有31个项目在会上签订了合作协议;另有3个项目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中韩双方企业对70余个项目和成果表示了合作兴趣, 确定了联系方式, 将开展进一步的接触和商谈;在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 新华社、科技日报、文汇报、东北亚经贸新闻、吉林日报、吉林省电视台、吉林市电视台、江城日报等10余家新闻媒体单位也对大会进行了专题报导, 营造了良好的中韩技术转移交流合作氛围。
1.2 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推动了长吉图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不断加大对长吉图区域科技投入力度,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激发了长吉图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活力。从2009年开始, 吉林省组织实施“双十工程”项目, 主要内容是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集中优势力量每年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针对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 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通过项目带动、资金拉动、创新驱动, 促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乃至全省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至2012年, 共组织实施了4批“双十工程”项目85项, 投入经费8.06亿元 (包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投入资金) 。其中, 长春、吉林、延边地区承担的项目68项, 占总数的80%。这些项目技术含量高,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促进了产学研紧密结合, 已创造了显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对推动长吉图地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1.3 实施科技创新五大工程, 促进了规划有效落实
按照《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创新规划 (2011-2015年) 》实施的科技创新五大工程, 促进了规划的有效落实。
1.3.1实施科技创新工程
采取有效措施, 大力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长吉图区域集聚的举措, 加快了长吉图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推进区域内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 创新机制, 整合资源。建设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平台, 注重提高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质量, 鼓励重点实验室与主导产业紧密结合, 积极推动省级实验室的升级与部省共建, 发挥省级重点实验室在组织创新性研究, 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设企业创新平台, 积极推动院士工作站建设。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启动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建设, 制定了吉林省促进技术转移行动方案。吉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长春中俄科技园已被科技部确认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充分发挥大学科技园作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的重要作用, 重点建设了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吉林化工园区大学科技园和启动建设了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和长春工业大学科技园。加大力度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 出台了《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 截至目前, 共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 其中长吉图区域17家;7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均位于长吉图区域。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长吉图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1.3.2 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
在长吉图区域内选择成长性好的70户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重点骨干企业, 给予重点扶持, 与吉林大学联合举办了“吉林省科技型创新企业总裁 (1+n) 高级研修班”和“吉林省重点医药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 共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200余人, 积极与有关商业银行进行协商, 帮助多家科技型创新企业进行融资, 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 使每户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5%、年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 在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成为吉林省自主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力量。
1.3.3 实施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培养工程
2009年以来, 实施培养引进百名中青年科技创新带头人工程, 确定114名培养人选, 其中, 长吉图区域的培育人选占90%以上。设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优秀团队支持计划, 在2011年、2012年科技计划中支持长吉图区域优秀科技人才 (团队) 47人 (支) , 支持经费930万元, 每支团队支持经费15~20万元。
1.3.4 实施千亿元医药产业工程
根据长吉图地区3市州不同的特色及优势, 实现医药产业地区差异化发展。在长春市以研究开发、生产、贸易和服务平台为重点, 加快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和生物中药, 建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医药基地。长春生物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积极引导吉林市加快发展化学原料药、合成药及现代中药, 重点建设化学原料与合成药基地、免疫诊断试剂基地;延边州积极推进产业集聚, 敦化医药产业园区被省科技厅认定为省医药科技产业园区, 予以重点支持。在长吉图地区建设了敦化、安图、长白、舒兰、双阳、汪清等6个中药产业基地县。
1.3.5 实施科技交流合作促进工程
与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稳定科技交流合作关系, 围绕相关技术领域进行合作与交流, 在长春建立了中俄科技园和中白 (白俄罗斯) 科技园, 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科技合作。建立了吉林省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家。利用第三届东北亚产业技术论坛, 加强与韩、日3方技术合作。
1.4 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园区) 建设成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又一亮点
继长春、吉林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术产业开发区后, 经努力, 延吉、长春净月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有国家级高新区建设重点集中在积极促进长春、吉林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上。长春高新区围绕提升区域承载能力、要素集聚能力、资本运营能力、自主创新能力, 努力把高新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快形成长吉图核心区增长极功能。促进了主导产业扩张、打造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加快高层次创新载体建设、强化企业孵化功能、启动北区大学城建设等途径, 提升了园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吉林高新区以培植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进一步营造技术创新环境, 以关键核心技术为推动力, 建立依托大学、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互动创新机制, 大力引导和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发展。延吉高新区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的沿边开放先行与示范的政策机遇,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政策环境等方面深化改革、大胆实践。
2 长吉图战略实施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
2.1 主要问题
长吉图科技发展目前仍存在一些发展问题。区内企业竞争力不足, 企业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长吉图发展略显不平衡, 长春、吉林高新区发展日趋成熟, 延吉高新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中介服务机构服务能力较弱, 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的大型中介服务机构欠缺。
2.2 今后一步推进长吉图战略实施的思考
2.2.1 建立起具有长吉图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基本建立起以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为重点、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加速技术转移和要素流动为重点、市场化、网络化、专精化兼备的中介服务体系;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加强区域协作为重点的区域创新体系。集聚各类创新要素,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打造具有国内领先优势的产业和企业。
2.2.2 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加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力度, 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
争取区域内发明专利申请达到专利申请总量的30%以上, 向国外申请专利大幅度提高, 区域内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比重达到60%以上。
2.2.3 推动高新技术快速发展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和大学科技园区等各类园区引领作用快速增强, 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品。区域内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60%左右。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识品牌和国内外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2.2.4 建立起稳固的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
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 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2%以上;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达到5%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达到30%以上。
2.2.5 大力加强科技条件平台建设
积极搭建科技条件平台框架, 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共建共享机制及服务体系。重点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40个, 省科技创新中心 (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0个。重点扶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孵化基地10个。
2.3 关于近期重点任务的思考
为进一步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创新, 根据实际工作, 应主动寻求国家有关部委给予指导和支持:
2.3.1 推动延吉高新区快速发展
为充分发挥延吉高新区的优势和特色, 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宣传长吉图发展特色, 争取国家在政策、项目上给予支持, 推动延吉高新区加快发展, 将其建设成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和先行区。
2.3.2 加强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项目支持
继续深入推进部省会商工作机制, 加强吉林省与科技部的上下联动, 在部省会商主要框架和会商议题之内, 加大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科技项目支持, 继续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着力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全面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3.3 加强长吉图国内外科技交流与合作
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帮助吉林省或以部委名义在长吉图地区组织开展系列科技交流活动。通过创新项目协作、科技论坛、研讨会、对接会、学者交流等各种形式, 组织有关技术专家、管理专家、经济学家、企业家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与发展出谋划策, 提供咨询服务。组织长吉图地区高科技成果与东南沿海等民营资本对接活动, 加快地区间科技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合作。
2.4 对策建议
2.4.1 加强科技开放合作
加大省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 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在吉林省设立研发机构, 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产业技术创新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鼓励科技机构、科技人员参与国家组织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化吉林省与美、欧、日、韩、俄罗斯及独联体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加强中俄科技园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加强民间科技交流合作。
2.4.2 加大科技投入
围绕长吉图区域重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等, 倾斜配置科技资源, 加速其行业、企业及产品比较优势的建立和区域发展极的形成。统筹各类科技计划, 建立持续稳定支持机制, 集中资源支持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 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摘要:科技创新是全面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就科技创新在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 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促进产学研结合及科技成果转化, 加快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 服务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方面所起的促进作用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科技创新,区域建设,先导发展
参考文献
[1]柳永夏, 赵光远.关于社会科学评价机制创新的思考[J].现代情报.
[2]柳永夏.吉林省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对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促进作用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3]吴辰, 高昌林.从对外技术依存度看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EB].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
[4]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创新规划 (2010-2015年) [EB].吉林省科技厅网站.
[5]吉林科技统计年鉴 (2006-2012年) [M].吉林人民出版社.
【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推荐阅读:
科技兴安10-22
科技计划实施效果07-31
农业科技培训实施方案07-23
科技馆活动实施方案09-04
激励科技创新实施方案10-07
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10-19
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实施办法11-04
科技教育启蒙行动实施方案05-28
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技术总结报告07-14
农机春季科技下乡活动实施方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