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战略

2024-10-10

科技发展战略(精选12篇)

科技发展战略 篇1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明确体育强国战略的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战略步骤。英国是现代体育的发源地之一,在现代体育发展历程中,英国体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英国21世纪初到2020年的体育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有效制定和实施体育强国战略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该文以英国2020年体育发展战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提出对我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相关策略。

2 英国体育发展战略的特征

2.1 国家干预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英国体育管理组织体系是开放体系,强调政府与社会的广泛合作,把社会力量统一纳入国家体育运动发展战略之中。为了实现政府特定时期的某一目标,由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专门设置相关机构,通过制定实施战略计划和政策引导,进行有针对性的、广泛的社会动员,完成预期目标。

2.2 政府投资巨大,关注特殊群体

英国政府对体育方面的财政支出在2002—2005这4年间达到了20亿英镑以上,并在尽可能地情况下提供人力资本上的投资。21世纪初期的英国体育发展战略强调给予特殊群体更多的关注,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问题是其他一切问题的基础,其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当前政府对儿童的投入会为未来的社会带来益处。

2.3 民主化和实用化

英国是最早的体育现代化国家,相关体育战略计划的制定,也逐渐从中世纪的君主独裁方式转变为当前的现代民主决策方式。对政府决策方面进行改革,他们认为在政府进行一项重要的决策时,权衡不同群体的利益,考虑各方面的意见,从而逐渐将政府引上了民主决策的道路。场馆设施的建设随着政策方向的改变也逐渐向灵活型转变,变得更加经济和实用。

2.4 维护国家与民族声望

英国有着悠久的竞技体育运动传统,是曾经享誉全球的“日不落帝国”。英国体育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社区体育的同时,也在积极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努力发展竞技体育,力争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更好地提升国家与民族声望。

3 对我国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启示

3.1 更加重视体育“强身健体、促进教育发展、降低犯罪率和扩大社会包容度”等方面的社会价值

英国政府之所以大力投资体育运动,是因为体育不但可以强身健体,而且可以提升教学质量,降低犯罪率,增大社会包容度。体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更应该引起我国对体育的高度重视,为我国制定体育强国战略做好铺垫。

3.2 重视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为公民创造更多的体育参与机会

英国政府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提倡不直接给公民提供福利服务,运用到体育发展上也就是由国家为公民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体育机会。当前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切实抓好青少年儿童的体育工作,及早发现和培训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合理有效利用资金,大力发展和推广体育俱乐部体系,为公民创造更多体育参与机会,提高群众体育参与率。

3.3 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轨制发展

英国当前发展体育的核心目标就是不断地提高大众体育参与率,制定了一个长期运动员发展计划(LTAD)来进行人才的识别和发展,促进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轨制发展。这对我国制定实施体育战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建议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完善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也要积极重视群众体育的发展,在资金投入和体育设施建设上都给予有力的支持,使其能够真正为竞技体育奠定基石。

3.4 “民主与科学”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英国体育政策经由多方参与制定,如,学者、体育实业家、志愿者组织、官员、议员等,最后通过民主的方式决策。以此为鉴,我国体育战略的制定应多采纳更广泛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政府应该与学校、体育俱乐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紧密配合,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措施,创造一个自然的环境,扩大青少年体育参与。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21世纪初期前20年的英国体育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内容:第一,发展体育文化,增加参与人数,关注特殊群体。多部门密切合作,增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可用性。第二,增强国际竞争力。第三,改进举办大型体育活动的方法和主要设施;第四,完善组织管理体系。中央政府需重视体育活动,建立框架清晰的资金资助计划,加强与自愿者组织以及其他私营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体育现代化。

4.2 建议

更加重视体育强身健体、促进教育发展、降低犯罪率和扩大社会包容度等社会价值,大力发展体育运动;体育发展战略的战略思想和方针应该更加重视青少年后备力量的培养,为公民提供更多的体育参与机会;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应该向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双轨制发展方向进行;体育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更加民主和科学。

摘要:北京奥运会后我国提出了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体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明了英国2020体育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通过归纳总结,提出对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启示。

关键词:英国体育,体育发展战略,大众体育,竞技体育

参考文献

[1]《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编.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李远乐,张海军.英国竞技体育振兴之路探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1-3.

[3]王志威.英国体育休闲娱乐的发展[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5(4):30-33.

科技发展战略 篇2

未来我国将处于一个在“一超多强”格局下长期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格局和资源配置将加速变化,基于知识和技术的国际竞争会进一步激烈。这既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未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提出以下几点思路:_

第一,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科学技术发展要在注重物质世界改造的同时,更好地发挥科技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以满足绝大多数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作为科学事业的出发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必须大幅度地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将科学普及到亿万百姓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基础,不断地提高我国人民获取、学习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必须使科学技术发展实实在在地为不断提高我国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第二,应加强科技宏观调控,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政府对于科技的宏观决策层次,强化政府的科技决策能力。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制应充分体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应建立由科学家、技术专家、产业界以及其他相关利益主体代表组成的决策咨询体系。

第三,应以重大战略产品为导向,实现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和突破。当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不仅表现为单项技术的突破,而且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群的整体突进和相关技术的集成。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产品或项目,实现在关键领域的集成创新,对未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建立军民融合的创新体制,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里,我国都将面临发展国民经济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双重战略性任务。必须坚决贯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构建军民两用技术平台,形成军民融合的创新体系。

交通科技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篇3

【关键词】 交通 科技 发展 目标 措施

20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必将对交通发展提出更新的要求。交通运输是一个传统行业,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为交通运输行业创造了发展空间。科技创新是交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必须利用科技进步实现交通的全面、协调和跨越式的发展。

一、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中期,建国100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此相适应,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目标应该是:以科技发展为动力,以科学教育为基础,以技术开发创新改造为根本,使整个交通运输战线成为一体,形成统一领导管理,各部门综合协调发展的格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公路,在“十五”期间,把增加路网建设提高公路通达度作为公路建设的重点,继续加快国道主干线的建设,形成高等级公路规模效益,进一步发挥公路在综合运输系统中的主通道和基础性作用。第一,加快国道主干道线建设。建成“三纵两横”国道主干线和京沪两条重要路段,同时建立“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其他路段;第二,完善国道主干线网络,改善铁路车站、港口、机场集疏运条件,发挥公路综合运输、协调主通道作用,加大中西部地区公路网建设力度;第三,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第四,加强公路场、站和信息系统、智能运输系统的建设,提高公路的综合运输能力,加快公路运输条件的改善,发展集装箱、箱式货车等新的运输组织。

在实现“科技发展纲要”中业已规定的交通运输科技2020年战略目标的基础上,到2050年,交通运输系统要拥有本行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瞄准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开发新的制造技术,实现一切技术准备、基础设施成套产品国产化和现代化,达到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运营管理现代化,形成货畅其流,人便于行,安全、快速、经济的高度综合运输系统,使安全可靠性,航班正常性,装备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旅客服务、环境洁净等经济技术指标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的科学技术全面现代化,达到国际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适应的。

一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发展需要交通科技与之相适应。二是经济的发展、国民的社会生活需要交通科技与之相适应。三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需要交通科技与之相适应。交通运输作为人和物位移手段的运输方式,是社会生产和分工以及专业化志协作不断发展的结果。它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结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国防建设以及国际间的密切有效的空间活动范围、活动力度、活动速度无不与交通运输发展事业息息相关。它既是经济生活的纽带,也是国际交流的纽带。

二、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任务

我国自然和经济的基本特点是:幅员辽阔、海岸线长、河流纵横;资源分布、国土开发、产业配置和经济发展等在地理布局上很不平衡:同周边国家和国际上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随着经济的繁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对旅游的需要大幅度增长。所有这些,形成了我国交通运输自西向东,由北至南的高强度货流和迅速增长的多立信客流。全社会客货周转量按2020年将比2000年增长1倍推算,到2050年则客货周转量将比2000年翻两番。因此,我国交通的大发展,特别是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等级公路的快速发展,必然带动我国交通科技的快速进步。交通战线上的科技工作者利用公路、桥梁、铁路建设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在积极引进技术的同时,通过重大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展交通运输科技攻关,引进和开发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提高了交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速了交通发展的步伐。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方向应是大规模生产的产业技术和装备现代化及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各种运输技术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和装备的利用率。其战略任务是: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注重运用现代先进的适用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对各产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设备设施的装备技术水平,全面实现现代化;认真办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采取国际合作方式,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导高新技术产业走国际化道路,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全部国产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水陆空得到综合均衡发展,形成真正四通八达的立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快捷、方便、安全、舒达、洁净、高效、高质量的文明交通运输的面貌服务经济建设,服务于全社会活动和文化生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铁路

让铁路切实担负起大宗货物运输和中长距离客货运输的重任。铁道部已宣布:大力开辟运输通道,在全国范围内,凡拥有20万人以上人口的城市都有铁路相通,县县通火车;人口超过100万的20座城市修建地铁;还在10个大城市中铺设15条地铁和城铁,总长超过 380Km;在上海,将建世界上第一条商用磁悬浮铁路等。实现轨道结构重型化,配之以牵引动力电气化、内燃化的大型货车;在客运特别繁忙地区全部由高速铁路运营,采用新型客运电力、内燃机车、双层客车及电控制动系统高速客运技术。特大城市运用电子、新型通信信号装备等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旅客运输系统,确保高密度、安全行车;运用先进技术,建成运输、财务计划、统计等统一的运营管理数据库,实现运营管理现代化。

2、公路

公路应发挥短途客货运输主力及在高档工农业产品运输、鲜活易腐货物运输和中距离客运的骨干作用。各省、自治区以大城市为中心,向中、小城市辐射,中、小城市向市镇、乡村辐射,村村通汽车。建成以高速公路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組成的国道主干线公路交通系统;车辆制造以高速化、高效化、大型化、专用化、洁净化等为技术特点;实现管理、养护、运输服务现代化,形成安全、快捷、方便、经济的现代汽车运输系统。

3、水运

水运应积极发挥外贸运输及大宗散货运输的主力作用,内河水系应力求适应和满足各种客货运输的需求。建成畅通无阻的海上南北运输通道,实现港口设备和管理现代化,装卸、施工作业完全机械化;拥有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新船型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武装而成的有国际竞争力的远洋船队:内河运输在干线航道上,采用标准化、系列化和现代化的船舶,在客运和旅游上,全部采用中、小型高速船运载,灵活、快速、舒适、安全、可靠地输送旅客;采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实现水上运输管理现代化。

4、民航

民航应发挥其长途客运和贵重、紧急、鲜活等货物运输的优势。扩大国际航线规模,与世界上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密切往来的国家的主要城市直接通航。在国内,凡拥有3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和口岸均有飞机通航;国内外航线主要采用国产飞机航运;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水平,采用国际标准,技术装备、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全面实现现代化。使安全可靠性,航班正常性,飞机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旅客服务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居世界先进行列。

三、交通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牢固树立大交通的系统观念,优化系统内的经济结构,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式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大力贯彻落实科技兴交的战略思想,培养和引进高质量的科技人才,建立我国“交通科技园”,加强高技术研究,加快实现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高交通企业的现代化和管理经营水平,始终保持交通运输与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步运行。

1、深化交通行业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形成面向市场的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机制

严格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国际惯例经营企业,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用高新技术,把现有企业改造成为具有大规模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的能力的企业,为交通科技发展奠定坚定基础。

2、树立科教兴交战略思想,建立交通科技园,实现交通高新技术产业化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选择一个知识人才密集的地区,集中高层次交通科技研究力量建立交通科技园区和形成高技术成果中试基地,大力推广具有广阔前途的科技成果,使之转化为生产力。有了本行业科技园区,交通科技跨入国际先进行列有了根本的保证。这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核心力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高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知识的确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保证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性条件。这个关键性条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作保证。将现代管理人才与现代先进技术管理手段相结合,从而在运营管理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3、明确科技发展重点,实施分类研发

科技研发最终目的是解决交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因此,科研的重点必须来源于实践,着眼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在注重科研成果先进性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未来交通科技的发展重点将主要集中以下六个重点领域:数字化交通管理技术、特殊地质地理条件下工程建设技术、一体化运输技术、决策支持技术、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和绿色交通技术。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的基础端和以交通前沿技术为核心的先导端的技术创新。围绕技术标准开展基础性和原创性研究,形成先进完整的技术标准体系,使技术标准能够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随科技的进步适时修改和完善,逐步与国际接轨。对交通前沿技术开展前瞻性突破研究,形成后发技术优势。针对当前交通存在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要以政府引导为主,借助全球科研资源,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突破技术关键。

4、加强科研管理,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整合科研资源

建立政府主导、联合攻关、企业开发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精干高效的战略交通科技开发体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和服务于不同层次的交通事业发展和技术进步需求,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努力提高战略交通科技创新的水平、效率和效益。通过市场机制广泛吸收社会科研力量,开放交通科研市场,优化科研资源配置。要搭建科技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信息资源是交通科技开发的基础。要在科学认定和合理确认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资源整合与共享为重点,建成机制上实现共享、技术上手段先进、服务上优质快捷的交通科技资源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

[2] 一舟:交通科技发展的新趋向[J].中国水运,2005(10).

科技发展战略 篇4

关键词:湘潭市,战略性产业,发展战略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上, 总有一些产业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主要的甚至是关键的作用, 或者在整个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这些产业便构成了战略性产业。湘潭市选择了精品钢材及深加工、先进装备制造及清洁能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产业为湘潭市的战略性产业。

本文基于四大战略性产业的国际发展趋势的研究, 分析了湘潭市四大战略性产业[1]的现状, 提出了四大战略性产业的动态发展战略。湘潭市的工业发展立足于国际舞台之下, 符合长远战略发展目标, 为构建“两型”社会打造“两型产业”, 同时推进了长株潭一体化的发展。

一、战略性产业国际发展趋势

在世界第三次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国际产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征, 显现出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和产业转移的四大发展趋势。在国际产业的发展趋势下, 战略性产业立足国际环境中分别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

(一) 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

随着钢铁企业的科技进步, 以及钢铁生产工艺流程的缩短, 正逐步实现在线加工处理。并且, 随着技术的进步, 钢材产品的深加工比例也将越来越高。通过发展精品钢材和深加工, 可使产品得到延伸, 与直接用户接触更紧密, 更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外大型钢铁企业在钢材产品的深加工中, 为用户考虑得极为细致, 并实行配套销售服务, 给用户带来很大便利。具体形式有: (1) 利用现有的生产工艺, 对后部设备进行改造, 实现在线产品深加工。 (2) 在企业内部建设钢材深加工生产线 (如鞍钢、首钢等) , 可以利用现有技术人员和富余人员以及厂房和闲置设备等。 (3) 与国内现有企业合资建设, 这样既可节省部分投资, 又能使钢铁企业产品得到延伸。具体包括: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深加工产品, 如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回火轮胎钢丝、高应力耐疲劳高级轿车用悬挂弹簧钢丝等;以板、带材为主的板、管深加工产品;以板带材为原料的焊管深加工, 以及焊管产品的加工等。

(二) 清洁能源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1. 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

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设置“绿色壁垒”, 给制造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 全球环保浪潮将国际贸易带进了“绿色时代”, 绿色产品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导产品, 清洁能源装备已成为装备产业的大势所趋。这些技术和设备包括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热电厂和氢燃料电池等广泛的领域, 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发展空间最大。清洁能源装备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清洁能源装备向成套化、尖端化、系列化发展。

2. 先进装备制造业, 国际发展呈现五大趋势。

呈现五大趋势:一是重视发展制造基础技术、全面提高基础零部件技术水平以及服务在价值链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二是装备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四是装备制造产品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以及生产过程及其设备的柔性化、装备制造业的网络化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虚拟化发展和装备制造业的敏捷化发展;五是装备制造的全球化以及集群化发展, 以提升装备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

1. 汽车产业。

在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国际产业转移, 汽车整车装配和汽车零部件逐步实现国际化。世界汽车市场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世界汽车产业经过一系列全球范围的汽车企业改组、兼并、联合, 逐步形成了当前的“六加三”格局[2], 主要汽车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产业链中主要环节的分布已不再局限于一国的地理范围, 而是日趋立足于全球平台操作。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变革主要集中在汽车燃料和自动驾驶两个方面。

2. 汽车零部件产业。

主要有两个发展趋势: (1) 产业分工转移趋势, 包括跨国企业控制核心技术, 应用技术开发全球化和生产、营销、服务贴近本土市场。 (2) 产业供应链发展趋势, 包括四个方面:一是资本运作、兼并重组促进零部件企业发展趋向集中, 以实现优势互补的跨越式发展;二是同步开发、模块化系统供货促进零部件企业的产业地位逐步增强;三是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独立发展, 提高了专业化分工程度, 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四是供应链协作关系系统强化, 企业协作效率要提高就必须强化世界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协作关系。

(四)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产业全球化和区域化趋势明显;二是竞争核心发生重大变化, 产品本地化生产销售趋势明显;三是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 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企业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四是生产规模化和产品个性化成为主要趋势;五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发展成为信息产业的主流技术;六是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竞争的核心;七是各种技术相互渗透, 产品和产业界限日趋模糊。

二、湘潭市四大战略性产业的现状

(一) 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

一是拥有行业龙头企业, 湘钢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 目前已形成600万吨钢的规模, 湖铁是全国十大铁合金企业之一, 可为钢铁生产提供优质的合金。二是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进步, 湘钢近几年来共投入技改资金100多亿元, 壮大规模, 已建成国内较为先进的宽厚板及高线钢生产企业, 实现了“数字湘钢”, 被全国信息化测评中心评为ERP十佳应用单位和全国信息化500强, 仅次于行业中宝钢、武钢。三是特色产业链基本形成, 湘钢正在向年产800万吨钢的规模发展, 基础原材料生产规模扩大, 为发展钢材深加工, 构建新的产业链创造了有利条件。双马工业园目前有双马金属、楚天金属、湖南金钢、湘辉钢绞线等多家钢材深加工企业。四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区位条件不断改善, 双马工业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已基本到位, 入园企业的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可见, 以湘钢为龙头, 以工业园区为平台, 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精品钢材及深加工的产业集群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 清洁能源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湘潭目前清洁能源与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矿山装备、环保装备、电工电气成套装备等产品。从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来看, 湘潭市起步较早, 企业户数较多, 涉及门类较广, 龙头企业主要有湘电集团、平安电气、江麓机械等, 目前已有规模以上企业28家, 产品主要有路面机械、起重机械、电动车自卸车、矿山输送、通风设备等。从清洁能源装备来看, 可再生能源产业是国家大力提倡产业, 主要以湘潭电机的风力发电成套装备, 凌天科技有限公司的地温空调、喜尔电器有限公司的以地源热泵技术和空气源技术生产的空调、热水器, 湘潭讯达集团、湘潭春天机械厂生产的沼气灶和生物质气化炉等产品为主, 今年湘潭被定为清洁能源装备生产基地, 整体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三)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在湘潭的发展较晚, 仍处在起步发展时期, 且湘潭主要以生产经济型轿车为主, 现有生产企业不多, 目前全市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10余家。产品主要有轿车、电动大巴、活塞、曲轴等。核心企业是湖南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轿车。目前已拥有产品开发优势、技术较先进的一批骨干企业, 同时引进了战略合作伙伴, 九华与浙江吉利的轿车项目、江南与浙江众泰合作生产中高档轿车等, 因此发展前景广阔。

(四) 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 在湘潭市起步较晚, 总量较小, 主要企业也还没有形成规模。八十年代湘潭的电子信息产业还有一定的基础, 主要以无线电通信设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等为主, 但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 原有电子企业因多种原因难以经营, 剩下的通过加强技改投入及管理, 已有较大发展, 但整体产业基础仍然薄弱。湘潭市的工业虽然是以重工业为主, 但如果大力引进电子信息这一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 改变产业结构,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即通过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 就可以使湘潭整体工业跃上一个新台阶。为此, 湘潭九华工业园通过引进韩国三星爱铭、台湾全创电子, 使湘潭市的电子信息产业实力大大增强, 主要承接深圳及沿海城市电子信息产业转移, 主要生产笔记本电脑整机、电脑主机板、IA产品及准系统等IT产品, 这显然将会使湘潭电子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湘潭市四大战略性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 精品钢材与深加工产业。

首先, 要突出主业, 做精做强。加速扩大湘钢产钢能力, 减少能耗和资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工艺水平和装备能力, 提高高速线材和宽厚板的产品质量和档次, 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发展循环经济, 搞好综合利用, 提高企业综合效益。把湘钢打造为中南地区乃至全国实力最强, 精品线棒材生产、出口基地和国内一流的宽厚板生产基地。其次, 突出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打造钢城工业园, 集群式发展冷墩丝和紧固件及钢绞线、钢丝绳的生产。拓展板材深加工领域。利用湘钢板材原材料优势, 依托双马工业园内一批企业, 发展轻钢构件、桥梁钢构、建筑钢构 (含H型钢) 、非标钢构 (含压力容器) 等主要产品。另外还应推进钢铁上游企业的发展, 扩大湖铁的铁合金的生产规模, 为湘钢做好配套供应。最后, 要突出关联度, 产生带动效应。一是依托湘钢, 利用双马工业园的区位优势和湘钢的原材料优势, 建立一个钢材配送中心, 为湘潭市加工企业提供钢材配送服务。二是围绕湘钢紧固件、标准件的包装, 带动市内一批包装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包装箱、包装盒、包装带等) 。三是进一步延伸精品钢材及深加工产业链, 促进整个湘潭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二) 清洁能源及先进装备制造产业。

按照湘潭市《关于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的具体要求, 深入实施强工富市战略, 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项目为载体, 以政策作引导, 加快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建设湖南先进装备制造业中心。清洁能源装备方面, 重点以研发生产风电装备为主, 以地源、空气源及水源热泵技术和生物质能源装备技术为辅, 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开发, 扩大现有生产规模,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延长产业链, 形成以风电装备为主的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方面, 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工程及建筑机械、电工电气成套装备、矿山装备等重大装备制造业。

(三)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重点支持吉利、江南、湘机等骨干企业的发展, 以工业园区为平台, 构建九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吉利轿车、电动大巴、奥拓车及中高档活塞、曲轴等配套产品。以整车制造业为龙头带动零部件行业发展, 以汽车工业推进贸易、物流、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依托吉利、江南、湘机, 把湘潭整车制造业做大做强;结合湘潭市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实际情况, 以系统产品为龙头, 大力推进企业重组、整合, 加快技术改造和对外合资合作, 坚持“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原则, 尽快形成具有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和参与国内竞争能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以整车项目建设为契机,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 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来湘潭投资建厂。

(四) 电子信息产业。

湘潭市现有电子信息产业主要以电子设备产品制造、信息服务行业为主, 软件产业主要以控制器、显示器系统嵌入式系统为主。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电线电缆、电池材料、工程机械控制系统, 与邻近长沙、株洲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 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软件制造、汽车电子、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等。

参考文献

[1].湘潭市统计局.湘潭统计年鉴 (2007)

企业发展战略 篇5

一、宗旨:推行以“计划(Plan)、计策(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为主题的5P企业战略。强力构建实施“人才、品牌、科技”为主导的三大战略体系

二、企业发展战略:

实施品牌战略传承中药国粹融入高端科技高效持续发展

三、目标与愿景:

1、产业发展 :实现“中药集约化、中药产业化、中药现代化、中药科普化”

2、企业运营: 实现 产品领先管理到位运作高效亲密顾客

3、管理模式:以价值为导向 实现战略统领组织协调学习成长持续改进

4、队伍建设:拓宽人才发展的广阔空间,为员工创造“劳有所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生有所育”的优异环境。

科技发展战略 篇6

科学技术既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的作用日趋显著,但安全生产科技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安全生产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相应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将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将不断增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资产和人口的日益集中,城镇生命线工程将日趋复杂,城镇的安全压力将增大,由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环境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将增加;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所有这些必将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急需创新安全生产理论和构建技术标准体系,急需加强安全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急需壮大安全科研人才队伍,急需开展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示范。对此,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主动挑起重担,有所作为。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树立创新观念,以增强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创新,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的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提供科技保障。

基于战略地图的高校发展战略设计 篇7

经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等院校合并调整后的我国高校,正处于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转型的进程中。规模巨大,学科众多,校区地理位置分散,教师队伍水平不一,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成为许多大学的现实状况[1]。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高校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显得更加艰难。在有限的条件与资源下,怎样识别外部机会、利用外部机会,实现自身飞跃发展,成为高校思考的重要课题。战略管理作为一种强调从环境的观点看待组织问题、强调组织应寻求成长和发展机会、强调长期目标实现的理论,成为高校追逐的热点。然而,在我国引入战略管理的高校中,只有少数几个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多数效果微乎其微。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缺乏战略实施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于战略本身的有效描述。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引入战略地图这种工具,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描述与战略管理工具,它在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之间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桥,提高了战略的可实施性。

1 战略地图概述

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卡普兰和诺顿于2001年提出的一种可视化的战略描述方法。在战略地图提出之前,战略管理领域尚不存在统一的和便于实施的战略描述框架。实际中也是如此,很多组织重战略制定而轻战略实施,致使一些制定优秀的战略由于没有有效实施而失败。究其原因,不仅是由于缺乏战略实施的有效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对于战略本身的有效描述。正如卡普兰和诺顿指出的:如果不能衡量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描述也就不能衡量。

战略地图由平衡计分卡的四层次模型(财务层面、客户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发展而来。与平衡计分卡相比,它增加了两个层次的东西,一是颗粒层,每一个层面下都可以分解为很多要素;二是增加了动态的层面,也就是说战略地图是动态的,可以结合战略规划过程来绘制[2]。通过分析四个层面的相互关系进而绘制组织的战略因果关系图。战略地图通过因果关系链条串联起来,并以图的形式告诉管理者: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文化(学习与成长层面)可以用来构建企业运作系统(内部流程层面),进而给客户带来特殊的价值(客户层面),实现更高的财务价值(财务层面),从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3]。战略地图就这样把笼统的组织战略转化成为一种清晰、易于理解和可具体操作的执行语言。它为战略描述提供了统一的方法,以使指标和目标可以被建立和管理,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实践搭起一座桥。

2 战略地图引入高校发展战略制定的意义

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描述和战略管理工具,战略地图不仅受到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的青睐,而且日渐被一些非盈利机构所采用。例如,美国的夏洛特市———美国最早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机构之一,已经将平衡计分卡发展到战略地图,并因此获得了众多荣誉[4]。英国的利兹大学,为保证学校在英国高等教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中处于领先地位,制定了学校战略地图,指导大学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结合我国高校战略管理现状,战略地图在高校发展战略制定中有以下作用:

2.1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促使所有人员理解战略

现今,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因为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背景上的差异,因而在官僚化的程度和内容上存在差异,但是大学行政官僚化则是20世纪以来大学管理文化的重要趋势之一。战略地图强调在其制定过程中提供广泛参与的权利与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对行政官僚化的克服。通过战略沟通项目,大家共同分解各层次的目标,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促进了组织变革;而且,整个过程的参与使每个人更加深刻得理解组织战略,进一步明白各自努力的方向和承担的责任。此外,战略地图独特的结构促使不同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完成某个战略主题。

2.2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战略实施

一般来说,在战略方向正确的情况下,一个战略的实施效果不佳,常常是由于三个原因:一是组织的执行力不够,更进一步说是战略本身缺乏有效的描述,即不易执行和操作。一个能够将组织战略转化为日常工作流程的战略描述必然可以较容易的实施。二是员工不理解战略,不清楚工作的方向和有效方法。三是缺乏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结合,通过层层分解,使战略目标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方案;在分解过程中,人员的广泛参与又使每个人对战略有着清醒的认识。此外,战略地图本身强调内部驱动,通过在学习与成长层面建立合适的员工绩效奖励制度和学习发展项目,使员工积极实施组织战略,最终克服战略实施的障碍。

2.3 引入战略地图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高校是一个复杂的机构,不仅拥有众多的学科还有着复杂的行政体系。所以,资源配置一直是高校战略管理的一个难题。战略地图自身结构中的因果关系链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由于地图大小的局限性,不可能将组织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在战略地图中,地图中每一层的分解,都是本着重要性、关键性等原则,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兼顾全局。例如,学习与成长层面是为了支持内部流程的改善,通过分析内部流程的相关因素,找出改善内部流程的关键性因素、重要性因素,将其首先确立为学习与成长层面的关键点。可以说,战略地图以元素对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确定资源配置的顺序,将有限资源用于战略性、关键性的发展领域。

3 高校战略地图设计

由于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营利为主要目标的,它的最高层一般是愿景,财务一般作为一个支持因素置于学习与发展层面;对于客户层面,由于非营利组织有众多的利益相关人,客户层面则一般由利益相关者替代。所以,高校战略地图一般由愿景、目标、利益相关者、关键流程、战略支撑因素几个部分组成。

3.1 愿景

愿景作为高校战略地图的最高层,对战略地图的制定起着引导的作用。它是战略地图的方向标,指引着战略地图的制定方向。愿景一般由学校高层管理者组织人员,通过内外环境分析、SWOT分析以及相关中长期规划研究而得到。它是高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及最终的目标。

3.2 目标

作为对愿景的细分,高校的目标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强调高校对外部的影响。高校是一个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教育中心,同时也是开展科学研究与成果开发的科研中心[5]。作为高校这个系统的“输出产品”,人才与知识在走出这个系统之后进一步推动着整个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高校对社会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也由它们体现出来。强调人才以及知识对社会的影响力成为这类目标的显著特征。另一类所强调的是,评价高校教育与科研水平的核心衡量指标所达到的程度。例如,某高校参考世界各类大学综合排名机构的衡量指标,拟定自身的衡量指标,并确定出目标值,将之作为战略地图的目标。

3.3 利益相关者

高校的利益相关者是一个复杂的群体,包括学生,老师,国家,社会以及企业等。准确把握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对制定组织的战略地图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由于这个群体的复杂性,确定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首先,先区分利益相关者的特征及重要程度。然后,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取电话访谈、一对一面谈、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等不同的方式。最终,采用系统分析方法确定出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3.4 关键流程

关键流程或可以说是战略地图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高等学校中,关键流程一般包括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然而学校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所处的阶段不同,这些流程在战略中的优先程度就不同。在绘制关键流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评估大学业务优先级别。在评估业务优先级别前,需要对大学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主要是了解不同利益群体对于大学的价值主张,这将对战略中的价值、关键战略措施的选择等产生影响;之后就可以进行大学主要业务的优先级别评估了,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在大学复杂多样的业务中区分出轻重缓急,这种评估也为战略地图客户层面的目标实现提供了依据。这种业务优先级别的划分使得优先的资源获得最有效的利用。之后需要确定业务发展顺序。由于大学的发展重点会在不同时间段带来回报,因此从长远来说都需要予以关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发展重点在时间的推进上是同步的。在确定不同的战略主题后应该在各有关机构层面进行精密的规划,明确不同战略重点的推进和资源需求时间表,有条不紊地实施大学发展战略。

3.5 战略支撑因素

在高校中,战略支撑因素一般包括组织、财务、员工学习与发展、价值观等方面。在关键流程确定之后,根据战略主题的需求,制定高校在组织和员工学习与发展规划,为高校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与支持。另外,任何成功的战略实施离不开细致的财务预测,因此,任何目标的设定都要进行财务与非财务资源的预测和模拟,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的实施。

4 总结

将战略地图应用高校战略制定中的尝试提供了新的思路来解决高校在战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它将虚无缥缈的战略转化为可视化的一张图,注重战略目标与高校组织日常工作的衔接与协调,让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在组织战略中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工作的意义;建立多种沟通渠道,提升教职员工在战略中的参与度,促进战略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向兵,李立国.高等学校实施战略管理的理论探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140-146.

[2]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战略地图[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5-10.

[3]柴旭东.战略地图与大学发展战略制订——以英国利兹大学战略地图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3):101-104.

[4]方振邦,徐东华,孙一平.从新公共管理角度看平衡计分卡在政府的应用[J].社科纵横,2008,23(4):54-56.

科技发展战略 篇8

2013 年9 月7 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 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 共同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 年10 月3 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 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建设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被简称为 “一带一路”。2014 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 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推进 “一带一路”建设。 201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一带一路”确定为我国优化经济发展格局的三大战略之一。 经国务院授权,2015 年3 月28 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一带一路”提出以来,已得到来自60 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回应,50 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的合作方向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 地中海; 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带一路”战略将共建国际大通道和经济走廊。 在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 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以及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在海上以重点港口以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二、会计发展的若干历史规律

纵观会计发展史, 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基本规律。

(一)近现代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而扩展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 意大利沿海各个城市的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对外贸易日益活跃, 始创于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技术随着这些对外贸易活动传播到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

工业革命之后, 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商业贸易活动扩展到世界各地,复式记账技术随同大英帝国的商船而被传播到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 美国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随着其经济活动而渗透到世界各地。 例如,美国在20 世纪30 年代制定出会计准则, 此后,在国际经贸活动中被传播到英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自21 世纪初开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市场进一步国际化,跨国公司大量兴起,资本市场快速国际化,迫切需要各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惯例能够得到协调甚至统一。在这一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及其改组后成立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分别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应运而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所采用或认可。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会计标准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区域经济合作最紧密并逐步从经济一体化走向政治一体化的国家间联盟。 它的前身是1958 年成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7年7 月1 日欧洲共同体(即欧共体)成立,1993 年11 月改组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为了建立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从欧共体到现在的欧盟,都一直致力于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会计协调和统一。

欧盟先后于1978 年7 月25 日和1983 年6 月13 日发布了关于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格式的第四号指令和关于合并财务报告的第七号指令。 欧盟颁布的各项指令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 要求各成员国写入本国的法律法规中。 这些指令促进了欧盟国家内部的会计协调。 欧盟颁布的各项指令有许多缺陷, 阻碍了欧洲内部资本市场的发展, 并且日益不适应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克服这些问题,考虑到国际会计准则的优越性,1995 年欧洲委员会宣布欧盟放弃发展自己的特定的会计准则的长期目标, 要求成员国今后以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基础。2002 年7 月19日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通过了 《关于运用国际会计准则的第1606 号决议》, 该决议在2002 年11 月11 日颁布成为法令, 要求所有在欧盟上市的公司(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从2005年起必须按欧盟委员会认可的国际会计准则(IAS)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成员国可以自主决定非上市公司是否采用国际会计准则(IAS)。 法令不同于指令, 不需要经过欧盟各成员国的立法程序就可以成为各成员国必须遵守的法律,因此,上述法令具有相当高的法律地位,即,不需要成员国批准,国际会计准则(IAS)就可以使用。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会计标准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东盟的情况也能说明这一点。 1967 年8 月东南亚联盟成立,简称东盟,现有十个成员国, 是以政治合作和经济合作为主的区域集团。 在区域合作与会计协调进程中,东盟最早的五个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在经过产业贸易、投资、金融等多项合作后, 早就深刻认识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会计协调的重要性, 所以这五个国家在1977 年3 月成立了东南亚会计师联合会(ASEAN,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简称AFA), 之后,文莱、越南、缅甸相继加入。 AFA一开始就致力于东盟各国的会计协调和制定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 并为成员国提供会计和审计服务。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国际会计协调中的作用日益增强,AFA改为鼓励其成员国在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尽量采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惯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国的会计协调。可以说,东盟具有多年国际会计协调的经验。

(三) 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 环境的差异导致会计存在差异

会计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不同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会计职业界的状况、 教育等因素导致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会计规范形式、会计文化、会计传统、会计特色、会计技术水平等。

会计和所处的经济环境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关系, 资金来源、 税收制度、经济发展水平、通货膨胀状况、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等经济因素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会计发展状况。

一个国家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对该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有影响, 会计制度要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观点和政治目标。 两国间的政治关系会影响两国的会计实务。 政治上结盟的国家,会计界的交流会增多,相互引进和吸收对方经验的障碍比较小;政治上敌对的国家, 会计界也容易产生敌对情绪, 会计实务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一个社会的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文化下,会计行为主体的价值判断会有差异, 从而导致其行为存在差异, 进而导致不同国家的会计实务存在差异。

一个国家的会计职业界的力量、规模和能力影响该国会计的发展。

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教育状况影响着会计人员的素质, 进而影响了该国会计的发展状况。

(四)在全球范围内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 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的每一次大发展都由某个国家、 地区或国际组织依靠其影响力来推动

心理学认为, 影响力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人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是指由组织赋予的在职位范围内可强行控制下属的力量, 其成因主要来自传统因素、职位因素、资历因素。 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领导者的心理品质产生的影响他人的力量, 不是通过法定程序获得的,不带有强制性,其成因主要来自品格、能力、知识、情感等因素。

按照国际政治学领域内的行为主义的观点, 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复杂的组织结构,是人的集合体,国家行为呈现出与人类似的行为模式, 国家具有像人一样的行为能力。由此推之,一个国家也具有对其他国家或组织的影响力, 一个国际组织也具有对其他组织或国家的影响力。

可见, 从中世纪后期至工业革命之前, 意大利依靠其活跃的对外贸易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力推动了复式记账技术的传播; 自工业革命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这一时期, 英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所产生的影响力推动了复式记账技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 美国超强的综合国力把美国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推广到全世界, 深刻影响或改变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组织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自21 世纪初至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及其继任者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会计标准以其高质量和顺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所产生的影响力而被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在欧盟内部推动会计标准协调的主要力量是英国、法国和德国,这三个国家的政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相比于欧盟内部的其他成员国都是巨大的;在东盟内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这五个国家推动了东盟各国的会计协调,这五个国家的影响力从经济、 政治等各个角度来衡量都是很大的。

三、会计发展历史规律对“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会计发展战略的启示

对照上述会计发展的若干历史规律,本文认为,在实施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进程中,我国的会计事业应当采取以下发展战略: 顺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潮流和趋势, 发挥我国的影响力,推动会计准则在“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趋同。

第一,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进入21 世纪以来,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历史证明:会计是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的语言, 会计因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而产生, 会计又服务于人类的经济活动的需要, 并在人类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存在和发展。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会计成为一种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经过长时间的淘汰和选择,截至目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 制定的国际会计准则(IAS) 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制定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并因此而成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被广泛采用的主流标准。

第二,“一带一路” 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的会计准则将走向区域一体化。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倡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从提出至今,我国和该战略蓝图区域内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活跃, 效果日益良好,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表态愿意参与其中,可以预见,“一带一路”战略所设计覆盖的区域内的经济活动将日益扩展并走向一体化。 会计服务于经济活动, 会计具有技术性的属性,在“一带一路” 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会计技术和会计标准也必将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展而扩展,并走向区域一体化。

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实现会计准则的区域趋同将有利于推动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趋同。 因为由点到线、进而到面、逐步扩散是会计准则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趋同的最可能的途径, 任何逐步推广的事物都有这样的发展规律。

第三,在“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实现会计准则趋同需要一支或若干支领导型的力量。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人是社会化的群居型的动物,人和人之间或者由人组成的国家之间在社会活动中自然产生领导型的人物或组织。

“一带一路” 战略所覆盖的区域内,国家和地区众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 文化差异明显、政治制度各异,导致会计发展水平不同,在对待国际会计准则(IAS)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态度上,既有“直接采用”者(例如我国的香港地区和菲律宾),也有采用“趋同”模式者(例如中国、印度),还有采用“认可”模式者(例如欧盟各国),也有不采用者。 在这个区域内,在坚持平等协商、合作共赢的原则下, 在落实各项具体的战略目标的过程中, 也需要产生领导型的力量, 以推动共同的事业由无序向有序发展, 从而保证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最终实现集体的共同发展。

第四, 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成为推动“一带一路”战略覆盖的区域内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过程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毛泽东主席曾经提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为人类和世界做出较大的贡献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伟大而光荣的梦想。时至今日,中国有能力实现这一梦想。中国国土辽阔,人口规模世界第一,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综合国力显著提升,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切实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负责任的大国,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人类谋福祉,推动包括会计事业在内的全人类各项事业的发展是中国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就会计领域而言,现在中国在国际会计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多的优秀的中国会计人才加入到国际会计组织中。 例如,2010 年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CFO李飞龙被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委任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解释委员会委员。又如,截至2014 年底,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推荐行业代表在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和区域会计职业组织中担任代表职务者就达21 人。这标志着中国的会计精英已经全面进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制定机构的各个层面,也表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对中国会计准则建设、实施和国际趋同的认可与肯定。 中国已经从国际会计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推广者和制定者。

摘要:2013年我国领导人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并积极倡导和推进该战略,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响应和参与到该战略实施中来。本文在总结了会计发展的若干历史规律的基础上,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未来会计事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会计发展历史规律,展望

参考文献

[1]“一带一路”: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2015-4-13.

[2]生逢其时的“一带一路”[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5-14.

[3]国际会计舞台上的“龙图腾”[N].中国会计报,2015-7-3.

[4]向振军,周映群.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可行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7,(4).

[5]蒋峻松,卢漪,马静秋,张鸣鸾,肖俊.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J].国际商务财会,2009,(2)

[6]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式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

[7]姚立杰,程小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会计研究,2011,(6).

[8]蒋基路等.欧盟会计协调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9]冉苒,苏宗荣.管理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0]徐长春.国际政治的逻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11]郝振平.国际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 篇9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与范围

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指伴随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环保、海洋和空间等新技术的进步而涌现出的一系列新兴的产业部门, 它们代表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在各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中将起到战略性的作用。其中, “战略性”是针对产业结构调整而言, 指其影响力大, 能够改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体产业格局;“新兴”则是针对技术的新颖性和市场的可开拓性而言, 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

信息产业。近年来, 物联网、云计算、智慧的地球等概念及应用在信息产业内发展的如火如荼, 继计算机、互联网后掀起了第三次信息化浪潮。三个概念的不断融, 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之中。具体过程是:首先, 把感应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 并且被普遍连接在一起;然, 将“物联网”与互联网整合起, 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 借助于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 对网络内的人员、机器、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动态的管理和控制;在基础上, 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达到“智慧”状态,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 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如今, 在包括以RFID为代表的物品识别技术、传感和传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 以3C融合为代表的智能物体技术等推动下, 物联网不断延展, 使信息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生物产业。进入21世纪以来, 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为代表的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 为解决粮食、医疗、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重大问题奠定了基础, 并为现代生物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日益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保罗曾预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代表科学将由信息科学转为生物科学。”据麦肯锡公司预测, 2010年全球生物产业产值将达2 800亿美元, 发展生物经济已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措施之一。预计到2020年, 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33%, 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达5%, 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 生物产业的市场空间将比信息产业大10倍, 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增加2倍, 增长率高达25%~30%, 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正在展现出不可限量的前景, 被各国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纳米产业。纳米技术包括纳米生物学、纳米物理、纳米化学、纳米材料等, 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前沿技术, 它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和渗透性, 目前已成功拓展到了信息、生物、医药、能源、资源、环境、空间等诸多领域, 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预言:“纳米左右和纳米以下的结构将是下一阶段科技发展的特点, 会是一次技术革命, 将是21世纪的又一次产业革命”。另外,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测:2015年前纳米技术将成长为万亿美元的产业, 拥有500种以上纳米级或纳米工程材料的产品上市。纳米与生物技术相结合, 预计会创造出全新一代的药品、生物医疗设备以及有助于解决那些对人类形成严重挑战的疾病。目前, 国际纳米市场总产值约为2 500亿美元, 到2015年预期将达2万亿~3万亿美元。纳米产业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新能源产业。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能源供不应求, 这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技术的逐步成熟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资源, 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潮汐能以及海洋表层与深层之间热循环形成的能量等。新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 涉及众多的产业部门, 并将极大地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一旦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新能源产业有可能创造新一轮的经济繁荣。因此, 面对全球经济下滑的不利局面, 新能源投资却仍然高热不退, 2008年全球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1 000亿美元, 增长幅度接近30%。虽然新能源产业是一个高风险产业, 但更是一个具有巨大成长潜力的高收益产业, 预计在未来30年里新能源产业将是一个热门的投资行业。

环保产业。2008年底, 联合国提出了“绿色新政”概念, 绿色环保产业已是大势所趋, 并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选择。环保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 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是一个跨产业、跨领域、跨地域, 与其他经济部门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综合性新兴产业, 将成为促进21世纪环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和主导产业。据统计, 发达国家环保产业的产值已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0%~20%, 介于风头正劲的制药业和信息业之间, 高于计算机行业。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已从1992年的2 500亿美元增至2007年的14 800亿美元, 年增长率为11.8%, 远远超过全球经济增长率。

海洋产业。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的竞争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对人类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能力不断提高, 发现新资源、开发新领域的经济活动形成了一系列海洋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已发展成熟的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海水增养殖业、海水制盐及盐化工业、海洋石油工业、海洋娱乐和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砂矿开采业等。由于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 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未来10年, 全球海洋产业年均增长率为3%, 2010年产值将达15 000亿美元, 2020年达30 000亿美元, 主要增长领域在海洋石油和天然气、海洋水产、海底电缆、海洋安全业、海洋生物技术、水下交通工具、海洋信息技术、海洋娱乐休闲业、海洋服务和海洋新能源等。

太空产业。在地球各种资源日渐枯竭的今天, 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谁掌握了与太空相关的科技, 谁无疑就占领了未来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谁有能力开发利用丰富的太空资源, 谁无疑也就抢占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2007年9月17日, 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时说, “太空经济”时代已经到来, 人类开展的太空活动开创了新的市场空间和全球新的经济增长点。太空经济包括各种太空活动所创造的产品、服务和市场, 如空间技术与产品、卫星应用、空间科学、太空工业、太空农业、太空资源利用、太空能源、太空旅游、航天及太空文化产业、航天支援与保障服务以及其他相关产业等。太空产业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战略性、军民结合型高技术产业, 关系到一国未来的发展命运。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的《太空态势评估报告》认为, 太空产业已经变成了规模达到每年2 500亿美元的全球产业, 能提供从卫星建造、导航、私人发射, 甚至太空旅游等各项服务。太空产业作为一个利润丰厚而且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的大产业, 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据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2009年航天报告》显示, 尽管2008年全球经济遭受重创, 但全球太空经济收入总额却屡创新高, 其表现出的高成长性和高产出率 (投入1美元, 产出7美元~17美元的经济与社会回报) 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 备受经济界、科技界重视和关注, 主要呈现出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动态性、关联性等特点。

全局性。全局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自身具有很强的发展优势, 对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贡献, 而且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 对带动经济社会进步、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以信息产业为例,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指出, 虽然通过传感网和互联网的应用, “智慧的地球”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 产生更大的效益, 能够为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为美国利用其信息网络技术控制各国的经济、危害国家安全提供了一条途径。由于“智慧的地球”涵盖的领域涉及到了民生基建和国家战略, 甚至是军事领域的信息, 如果这些信息被国外信息产业巨头获取或被他国操纵, 对我国造成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再以新能源产业为例, 在全球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 发展新能源产业一方面可以化解能源危机, 避免围绕能源产生的国际政治、军事斗争, 另一方面可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鉴于此, 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产业, 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必须纳入总体的国家战略。

长远性。长远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市场、产品、技术、就业、效率等方面应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而且这种潜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是长期的、可持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国长远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一个产业能否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其未来的市场前景非常关键。以生物产业为例, 其市场需求非常大, 包括人类健康的需求、能源的需求、可降解材料的需求、生产环保的需求等, 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种市场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这就保证了生物产业的兴盛并不是昙花一现, 将会持续不断地通过技术进步, 为经济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再以太空产业为例, 从早期来看, 人类对太空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军事考虑, 目前已经向经济领域转移, 各国对太空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 目的并不是急于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更多的是为了争夺长远的利益。鉴于此, 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到很长一段时间的国家竞争力, 因此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

导向性。导向性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具有信号作用, 它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未来的经济发展重心, 是引导资金投放、人才集聚、技术研发、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以美国为例, 美国政府通过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充分调动民间力量投入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中。在过去几十年里, 美国用于科学研发的投资经费来源已迅速转移到私营企业, 据白宫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称, 各种民间团体在科学研究上的投资已经占到总投资的2/3。奥巴马上任之后, 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如设立民用空间项目计划, 组建公私合营企业探索清洁煤技术的商业化模式, 鼓励私人投资进入宽带服务领域等, 意在推动民间参与科技开发和利用。鉴于此,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风险大, 因此, 首先必须由政府财政资金充当种子基金, 发挥杠杆效应, 再在此基础上引导社会资金进入, 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发展。

动态性。动态性是指战略性产业要根据时代变迁和内 (外) 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 以适应经济、社会、科技、人口、资源、环境等变化带来的新要求。以芬兰为例, 2000年以来, 芬兰多次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2007年, 芬兰的人均GDP已达到45 020美元, 富裕程度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其成功的经验在于把选择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首位。20世纪50年代, 芬兰把发展现代造纸业和造纸机械产业放在了首位,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推动了向现代造船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跨越,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加快了现代电信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实现了向信息通信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 进入21世纪后, 又确立了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的战略目标。可见芬兰从开发森林资源起家, 依托技术进步, 推动了不同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 不仅摆脱了贫困, 而且很快实现了国家现代化。鉴于此,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 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现实情况, 合理选择具体的产业类型。

关联性。关联性是指战略性产业关联度大、渗透力强和辐射面宽, 具有极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 与其他产业之间有着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例如, 新能源产业的崛起将引起电力、IT、建筑业、汽车业、新材料行业、通信行业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 并催生一系列新兴产业;生物技术引发医药、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纳米产业不仅带动传统材料产业等一系列上游产业的新发展, 还对下游产业起了推动效应, 包括为交通、房地产、服务业等多种产业带来的新的机会;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 与主要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上下游产业, 涉及海洋设备制造业、海洋渔业、海洋农林业、海水养殖业、海盐业、海洋旅游业、海洋生化业、海洋油气业和海洋能源开发等。太空产业与科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极大地改善了通信、交通、传媒、航空管制、天气预报、环境监测和自然灾害管理等。鉴于此,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推出一系列的发展计划, 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领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机制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的典型特征, 因此也要采取适宜的发展模式, 建立和完善适合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资金投入机制。由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产业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 因此, 必须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首先, 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等特征, 必须由政府出面, 加大财政资金的支持力度。以韩国为例, 韩国推行的“绿色新政”及其所含工程项目非常强调政府在其中的积极作用, 事实上, 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以及房屋新材料等“替代技术”早已出现多年, 之所以推广缓慢, 原因就在于它们虽然比“传统技术”环保, 但确实昂贵, 准入门槛也很高, 技术的推广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行为, 在初期需要依靠政府给予资金扶持。其次, 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必须注重引入社会资本, 培育风险投资主体。新兴产业虽然代表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拥有非常美好的前景, 但就单个企业而言, 它们往往面临着非常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企业经营的风险其实是非常大的, 它们很难获得商业银行的资金支持, 必须借助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获得资金,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 引导国内外包括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在内的各种社会力量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将政府的引导资金和社会风险资金有机结合起来, 两者共同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官产学研合作机制。官产学研结合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首先, 政府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总筹划者,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负责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在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中起到协调和牵线搭桥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由核心技术作为支撑, 企业是技术的需求者, 也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 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态, 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方面具有优势, 应该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主体;高校在知识创新方面具有优势, 既有利于知识创造, 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科研院所在应用研究方面有专长。可见, 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各自聚集大量科技资源, 通过官产学研一体化合作, 使政府、企业、高校、院所各自发挥优势, 把各方具有的独特资源和优势引进有效组合的新的联合体, 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有利于分散风险和实现优势最大化, 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科技引领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离不开科技的引领作用。一般来讲, 科学革命导致技术革命, 然后才出现产业革命。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有不少国家将科技创新作为“救市”的主要措施, 不仅没有减少研发的投入, 反而有所增加。科技创新应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主导作用, 因此, 必须加大研发投入。例如, 美国国会批准了奥巴马政府2010年的财政预算, 使2009年和2010年的联邦科技投入比2008年财政实际增长8.91%, 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科技投入;欧洲联盟2009年财政预算加大了对科技创新、就业和区域发展的支持力度;2009年, 日本的科技投入基本保持了稳定, 核心经费和重点领域的投入有所增加。

激励约束机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有适当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激励方面, 要更加关注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在为大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要为中小企业创造宽松的投融资环境, 激励民营企业发挥创新积极性;不仅要重视技术创新的激励, 同时要高度重视需求方的拉动作用, 要对企业创造适合国情、符合新兴产业发展规律的商业模式予以奖励, 推动新产品、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当前, 有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了快速推进产业化或进入应用导入期的条件, 相应的激励、扶持政策也应该及时跟上。在约束方面, 需要严格市场准入机制, 防止一哄而上, 强化安全、环保、能耗、物耗、质量等指标的约束作用, 如果缺乏有序发展的约束机制, 就有可能形成在新兴产业领域里出现新一轮产能过剩, 造成资源的浪费。

统筹协调机制。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各项政策措施之间互相配合和协调, 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系。例如, 美国对这些具有国家战略价值的新兴产业投入巨资, 除了政府财政直接投资, 还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撬动社会资本, 鼓励民间的科技计划;欧洲联盟和日本在发展低碳产业时, 不仅重视科研计划的制定, 还注重机制、法律等保障作用;巴西政府在把生物能源开发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后, 也是综合运用金融、法律、经济、科技等多种手段, 在每个环节上扎实推进, 形成了国家发展战略、科技研发、市场应用的完整链条, 从而实现了预期目标。总之,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需要不断完善组织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 统筹协调部门、地区、行业关系, 打破部门、地区、行业壁垒, 形成发展合力, 促进新产业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 美国、欧洲联盟、日本、韩国、俄罗斯、巴西等国都推出了各项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本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美国。美国政府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这从奥巴马总统的科技政策中可见一斑。2009年2月17日, 奥巴马总统签署《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 推出了总额为7 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 其中, 基建和科研、教育、可再生能源及节能项目、医疗信息化、环境保护等成为投资的重点, 分别投入1 200亿美元、1 059亿美元、199亿美元、190亿美元和145亿美元;在1 200亿美元的科研 (含基建) 计划中, 新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占468亿美元, 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投入占100亿美元;20亿美元追加科研投资则主要分布在航天、海洋和大气领域。从总体来看, 美国正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 其核心目标是为长期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基础。

在所有的新兴产业中, 新能源成为重中之重, 奥巴马主张依靠科学技术开辟能源独立的新路径, 在18年内把能源经济标准提高1倍, 在2030年之前将石油消费降低35%。为此, 美国将加大清洁能源技术开发示范力度, 在未来10年内投入1 500亿美元开发下一代生物燃料技术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设立清洁技术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未来5年每年投资100亿美元推动新技术从实验室向商业化应用;推行“碳限排—交易”体系, 对限排额度实行100%拍卖, 并从每年的拍卖收益中拿出150亿美元开发替代能源等。

在信息产业领域, 奥巴马总统认为美国在互联网方面的领先优势正在下滑, 需要尽快发展一个世界上最先进、最现代化的信息基础设施, 以实现对医疗信息化、智能电网、教育和宽带的支持。对基建投资中的72亿美元将用于改善网络宽带通路, 特别是在偏远地区。

在纳米产业领域, 美国在1991年就制定了纳米技术研究计划, 从1999年开始又把纳米科技列为21世纪前10年11个关键领域之一, 在2000年率先制定了国家级的纳米技术计划, 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法案》, 2004年, 美国推动纳米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交叉融合, 并促进研究成果向技术产业化转化, 2010年美国纳米技术计划的研发预算达到了16亿美元。

在生物产业领域, 美国制定了《国家生物质能源计划》《生物信息基础设施计划》《生物盾计划》等生物产业促进计划, 实施了“生物技术产业激励政策”。据美国“微型曼哈顿计划”推算, 种植809万~1619万hm2的藻类, 它们所产生的生物原油总量可以达到目前美国原油进口数量。2009年5月5日, 美国能源部 (DOE) 宣布计划投资7 865亿美元, 作为促进美国国内增加可再生燃料使用量的措施之一。

在海洋产业领域, 2004年美国出台了21世纪的新海洋政策——《21世纪海洋蓝图》, 公布了《美国海洋行动计划》, 大力提高美国海洋能产业的国际地位。2007年, 美国海洋政策委员会发布了《绘制美国未来十年海洋科学发展路线——海洋科学研究优先领域和实施战略》。2009年6月12日, 美国白宫新闻办公室发布奥巴马总统关于制定美国海洋政策及其实施战略的备忘录, 决定由海洋政策特别工作组提出一套有效的海洋空间规划框架。奥巴马政府还提出大力提高美国海洋能产业的国际地位, 美国从2009—2013年, 海洋能产业将呈大幅增长, 海洋可再生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已成不争的事实。

在太空产业领域, 美国在2004年就公布了庞大的新太空计划, 包括登月和探索火星并涵盖航天领域。2006年美国又出台新版的“国家太空政策”, 未来将大力培养空间探索领域的专业人才, 促进整个空间探测系统的发展, 全力保证各项太空任务的成功, 并着力加强和保障与太空探测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基地, 以大力发展太空产业为核心的太空经济, 从而使得美国完全突破地球资源的限制。

欧洲联盟。在信息产业领域, 至金融危机爆发后, 欧洲联盟对发展数字经济特别重视, 希望借此寻求摆脱危机、振兴经济的有效方式。在2008年底欧洲联盟通过的2 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中, 欧洲联盟在2009年和2010年的财政预算中增拨60亿欧元, 其中50亿欧元用于泛欧洲能源网络和宽带基础设施建设, 10亿欧元用来加快网络的升级, 以便使所有公民能够使用高速互联网络。欧洲联盟提出加快建设全民高速互联网, 到2010年实现高速网络100%覆盖率。英国、法国相继出台了“数字国家”战略, 德国推出“信息与通信技术2020创新研究计划”, 倾力增强信息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欧洲联盟围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做了不少创新性工作, 制定了《欧洲联盟物联网行动计划》, 意在引领世界物联网发展。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 欧洲联盟将低碳经济的发展看作“新的工业革命”, 将低碳产业列为新兴产业的重点, 期望能够带动经济向高能效、低排放的方向转型。欧洲联盟从排放指标的制定, 到科研经费的投入、碳排放机制的提出、节能与环保标准的制定, 再到低碳项目的推广等, 率先出击, 步步为营, 推出了全方位的政策和措施, 统领成员国大力发展低碳产业。欧洲联盟在一揽子能源计划中提出了3个“20%”的战略目标;制定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欧洲联盟能源技术战略计划等, 以支撑欧洲联盟发展世界一流的、经济上可行的、洁净的、高效的低碳技术;通过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竞争机制、实施机制、监督机制等进行保障。此外, 欧洲联盟还制定了更严格的环保标准, 加大了低碳项目的投资。

在环保产业领域, 欧洲联盟委员会已制定了一项发展“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 其主要内容是, 欧洲联盟将筹措总金额为1 050亿欧元的款项, 在2009—2013年中, 全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平和全球竞争力的“绿色产业”, 并以此作为欧洲联盟产业调整及刺激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点。

在生物产业领域, 欧洲联盟成立了生物技术委员会, 继在第4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对生物技术研究大量投资后, 又在第5个研究开发框架计划中专门制定了《生命科学计划》, 进一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努力。欧洲联盟批准了庞大的生物技术投资计划。欧洲联盟还制定了《欧洲联盟生命科学和生物产业发展战略》。

在纳米产业领域, 欧洲联盟2002—2007年实施的第6个框架计划, 对纳米技术给予了空前的重视。该计划将纳米技术作为一个最优先的领域, 有13亿欧元专门用于纳米技术和纳米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欧洲联盟委员会还力图制订欧洲的纳米技术战略, 促进欧洲纳米技术发展。

在海洋产业领域, 海洋产业产值占欧洲联盟GDP的40%, 90%的国际贸易与商业活动依赖海洋。2007年10月欧洲联盟委员会在各成员国磋商成果的基础上颁布了《海洋综合政策蓝皮书》, 采用了综合制定政策的方法, 有效地协调各成员国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 并鼓励建立“多产业海洋群集区”与区域性“海洋优秀中心”, 整合欧洲联盟的海洋产业和提高其竞争力。

在空间产业领域, 欧洲联盟空间局在2005年初正式公布了自己的火星探测计划, 并宣称欧洲人将在30年内登陆火星。2006年, 欧洲联盟公布了欧洲航空及宇宙航行高级咨询小组提交的“21世纪太空战略报告”, 今后20年欧洲需要1 000亿欧元用于航空和宇宙航行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2007年, 欧洲联盟提出一项新太空政策建议, 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和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协作, 进一步提高欧洲联盟太空产业的竞争力。

日本。日本在应对危机、发展新兴产业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过去石油危机期间, 日本曾经重点发展计算机、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支持了经济的复苏与快速发展。目前, 日本政府把信息通信、节能和新能源开发、环保、生物工程、宇宙航空、海洋开发等产业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扶持。

在信息产业领域, 日本在2004年推出了基于物联网的国家信息化战略, 称作u-Japan, 目标是到2010年把日本建成一个充满朝气的国家, 使所有的日本人 (包括儿童和残疾人) 都能积极地参与日本社会的活动。通过无所不在的物联网, 创建一个新的信息社会。日本将WiMAX定位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信技术, 促进了日本移动通信业的竞争。

在新能源产业领域, 日本提出“环境能源技术创新计划”“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新经济成长战略”“为扩大利用太阳能发电的行动计划”, 制定《能源合理利用法》《石油替代能源促进法》等促进新能源产业;金融危机之后, 日本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意向进一步增加, 拟定了旨在占领世界领先地位、适应21世纪世界技术创新要求的四大战略性产业领域, 其中之一就是环保能源领域, 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复合型汽车 (电力、内燃两用) 等新一代汽车产业, 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 资源再利用与废弃物处理、环保机械等环保产业。日本在2009年颁布的《新国家能源战略》中, 提出了8个能源战略重点:一是节能领先计划;二是新一代运输能源计划;三是新能源创新计划;四是核能立国计划;五是综合资源确保战略;六是亚洲能源环境合作战略;七是强化能源紧急应对;八是制定能源技术战略。

在生物产业领域, 日本在2002年7月成立了生物技术战略委员会, 提出了“生物产业立国”的口号, 出台了《生物产业立国战略》《生物行动计划》, 发布了《开创生物技术产业的基本方针》, 大幅度增加生物技术开发经费。2006年, 日本生物技术研究经费达到2万亿日元, 约占全部政府科研经费预算的50%。

在纳米产业领域, 日本政府将纳米技术视为“日本经济复兴”的关键, 其第二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 (2001—2006年) 将生命科学、信息通信、环境技术和纳米技术作为4大重点研发领域, 并制定了多项措施确保这些领域所需战略资源的落实, 把其研究开发重点分为5~10年以内产业化的研究开发和着眼10~20年后的基本技术和材料技术, 明确要求国家对纳米技术的实用化和产业化研究开发进行重点资源分配。通产省制定了“纳米材料计划” (NMP) , 每年经费3 500万美元, 为期7年 (2001—2007年) , 由政府部门、政府研究机构、高校和产业界联合研究, 旨在为产业界建立纳米技术和材料研究开发平台。2002年12月日本政府推出“产业发掘战略”, 纳米技术与材料被视为技术创新的四大领域之一, 制定了“纳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掘战略”。

在海洋产业领域, 日本还通过“海洋基本计划”来开发海洋资源。2004年, 日本发布了第一部海洋白皮书, 提出对海洋实施全面管理。2005年日本海洋及海岸带委员会形成了《海洋和日本——21世纪海洋政策建议》。2008年日本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出具了《海洋基本计划草案》。此外, 自1997年以来, 日本连年制定海洋开发推进计划。

在空间产业领域, 日本提出“在2020年完成机器人登月, 并在2030年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目标。日本宇航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也雄心勃勃地制定了长期的太空发展计划, 其中包括开发载人航天飞行和建立月球研究基地。

韩国。韩国政府综合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韩国政府将在2010年中期以前, 通过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 共向26个商业项目投资1 550亿韩元, 以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在此投资计划下, 韩国的大型企业将和中小企业共同在生物制药、机器人技术、脱盐设备、发光二极管、新型半导体、绿色轿车等领域获得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支持。例如, 韩国三星集团打算组建生物技术公司, SK能源集团和韩国浦项制铁公司打算开发天然气和洁净煤, 韩国LG集团则打算研究电动汽车电池等。

在信息产业领域, 韩国信息通信产业部在2004年成立了u-Korea策略规划小组, 并在2006年确立了相关政策方针。2009年10月, 韩国通过了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 将物联网市场确定为新增增长动力。据估算, 至2013年, 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50万亿韩元。韩国通信委员会已经树立了到2012年“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设施, 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ICT强国”的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 确定了构建物联网基础设施、发展物联网服务、研发物联网技术、营造物联网扩散环境等四大领域、12项详细课题。

在新能源和环保产业领域, 2009年初, 韩国政府通过了“绿色工程”计划, 将在未来4年内投资约380亿美元, 开发36个生态工程, 创造大约96万个工作岗位, 使绿色经济成为韩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力量。同年7月, 政府公布了《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和《绿色经济五年计划》, 计划在未来5年间累计投资900亿美元发展绿色经济, 争取使韩国在2020年底前跻身全球七大“绿色大国”之列。韩国政府制定的《绿色成长基本法》已提交国会, 内容包括推进绿色金融和绿色基金、培育和支持绿色技术及产业等内容。韩国环境部还发表了《绿色增长四大领域49个实践课题》, 计划2012年底前将水处理和绿色汽车等十大环保技术提升到世界前十位。

在生物产业领域, 2005年韩国产业资源部发布《生物产业发展战略》。根据这项战略, 韩国将在未来10年内投资2万亿韩元用于发展生物产业。韩国计划到2015年使其生物产业的产值达到60万亿韩元, 出口额达到250亿美元。

在纳米产业领域, 韩国2000年制定的《纳米生物技术发展10年计划》, 重点研究开发纳米诊断器件、纳米治疗系统和纳米生物仿生器件。“2001—2010年太比特纳米器件计划”确定了太比特纳米电子学、自旋电子学、分子电子学和核心技术为研究重点领域。在2001年实施的《纳米技术综合发展计划》框架下, 2004年投资2 733亿韩元开发纳米核心技术, 不断奠定发展纳米技术研究的实力和基础条件。韩国科技部制订新纳米技术综合发展计划, 计划到2015年跻身世界三强。

在海洋产业领域, 韩国出台了《韩国21世纪海洋》, 提出了创造有生命力的海洋国土、发展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海洋产业、保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三大基本目标。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经济的比重, 从1998年占GDP的7.0%提高到2030年的11.3%。

俄罗斯。在纳米产业领域, 2007年普京在《国情咨文》中指出:“纳米技术正在成为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关键”。此后, 俄罗斯制定了《纳米产业发展战略》《2008—2010年纳米基础设施发展国家专项计划》、《2015年前国家纳米工业发展计划》, 成立了“纳米技术政府委员会”, 颁布了《俄罗斯纳米技术集团公司》联邦法。2009年10月,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国际纳米技术展览会开幕式上说:“俄罗斯将采取多种措施, 大力发展纳米技术, 促使纳米产业成为俄罗斯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 俄罗斯有发展纳米技术的强烈愿望, 正在实施世界上最庞大的纳米创新计划, 到2015年国家将投入3 180亿卢布 (约合106亿美元) 用于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届时俄罗斯纳米创新产品的销售额将达到9 000亿卢布 (约合300亿美元) , 约占国际纳米市场份额的3%, 其中1/4的产品用于出口。”

在海洋产业领域, 开发海洋和海洋资源是未来世界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已经在俄罗斯政府高层得到共识。2001年7月27日, 《俄罗斯联邦至2020年期间的海洋学说》经总统批准公布。这是多年来俄罗斯首部全面介绍国家海洋政策的纲领性文件。俄罗斯国家海洋战略主要体现在《俄罗斯联邦世界海洋专项纲要》中。继2007年8月俄罗斯联邦将国旗插入北极海底之后, 俄罗斯加快了瞄准北极的海洋发展战略。

在太空产业领域, 为维护航天大国地位, 俄罗斯于2005年公布了预算高达105亿美元并包括载人前往火星的太空计划, 积极培育本国的太空产业。俄罗斯雄心勃勃的2006—2015太空计划涵盖了所有太空研究领域 (包括载人任务和自动探测仪发射) 。

巴西。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 也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 巴西政府因地制宜, 着力发展生物能源、风能和核能等新能源产业, 鼓励发展灵活燃料汽车, 制定发展生物燃料的发展规划和产品标准;通过Proinfa立法 (对可替代资源发电项目的鼓励计划) , 制定了管理风电场发展的政策;已拥有“安格拉1号”和“安格拉2号”两座核电站, 并开始建设“安格拉3号”核电站。此外, 在太空产业方面, 巴西航天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 巴西航天局制定了2005—2014年远景规划目标。根据规划, 巴西在这10年的航天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球观测、通信和气象等方面, 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培养。巴西政府还拟定多项计划, 增进其空间行动规划的竞争力。在航天研究方面, 巴西积极与中国、德国、乌克兰、俄罗斯、法国、阿根廷、美国等国签订合作协议, 另外还正在与秘鲁、智利、墨西哥商谈合作事宜。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与对策

2009年12月5日—7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10年1月11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 要紧密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可见, 继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 中国政府已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目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财政部等多部门起草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的拟稿及调研工作已接近尾声, 预计年内出台。同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科技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正在抓紧落实, 制定发展措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经确定, 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编制作为重点, 产业的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和重大举措也需要随之确定。这些新兴战略性产业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 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

1) 信息产业。

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错过了计算机和互联网两次信息化浪潮。但是, 我国在物联网领域, 无论是在政策、技术还是产业链上都拥有显著优势。中国科学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 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先发优势。目前, 我国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都已取得重大进展。在世界物联网领域, 我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 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四大发起国和主导国之一。2009年, 得益于国家层面、产业层面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 一条涉及前端传感、中间信息传递、后端信息处理和应用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我国物联网产业呈现出各参与方迅速聚合之势, 一条涉及电信运营商、高校、科研院所、传感器企业、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等环节在内的物联网产业链已经在“感知中国”中心初步形成。根据我国长城战略咨询公司发布的《物联网产业发展研究 (2010) 》报告,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四大关键环节、三大阶段发展阶段, 2020年市场规模将超5万亿元。目前,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

2) 生物产业。

近年来, 生物产业得到我国的高度重视。在制定《国民经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期间, 国家明确提出要发挥我国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 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 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 要实施生物产业的专项工程。2007年, 国务院办公厅特别转发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同时在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 “重大新药的创制、重大遗传病防治”等专项对生物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从2005年以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已批准建设了22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 我国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已初具规模, 生物农药、生物基材料等许多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2008年全国广义生物产业 (传统生物产业+现代生物产业) 总产值接近11 000亿元。保守估计, 到2020年, 我国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4万亿元, 生物制造市场规模将达1万亿元、生物农业市场规模将达5 000亿元、生物能源市场规模将达3 000亿元、生物环保市场规模将达1 000亿元等, 合计广义生物产业市场规模约6万亿元。

3) 纳米产业。

我国的纳米科技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0年年底我国政府有关部门, 包括国家科技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成立了国家纳米科技指导协调委员会, 该委员会在2001年发布了一个重点支持的项目指南, 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在纳米技术研究上的投入力度。2003年, 我国开始了第一个“纳米标准”的制定工作。国家科技部投资5.5亿元, 带动社会投资30多亿元开展纳米科技及产业化研究, 希望推动我国纳米科技整体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争取在若干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我国已建立了一批纳米科技研究与开发中心, 如中国科学院纳米科技中心、北京大学纳米中心、清华大学微米纳米中心、上海市纳米科技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天津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通过国家攻关计划、“863”计划、“973”计划的实施, 我国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研究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纳米材料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第四位、第五位的水平。但是, 纳米材料及纳米技术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较低, 不足10%, 已成为制约我国纳米产业发展的水桶“短板”。

4) 新能源产业。

近几年来, 我国在发展新能源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从2005年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和2009年5月召开中央财政支持新能源和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便可充分认识到, 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旨在把新能源打造成新兴的战略性产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新能源产业出现了高速发展的势头。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30万kW·h, 同比增长106%;光伏电池产量达到2 265 MW;核电装机容量增长8%。我国在风电设备, 光伏电池生产量都已经成为世界生产大国。然而在产业发展中必须注意, 一是我国在成为世界新能源生产基地的同时, 却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无论是风力发电设备, 还是太阳光伏发电的核心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 在未来新能源的产能扩张中大力扶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企业。力争在5年~10年完成由生产基地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基地转化。二是防止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热的问题。据估算, 在太阳能领域, 如果项目现有都按期完工且完全释放产能, 国内多晶硅产量2010年将达到14万t, 接近目前全球市场需求量的两倍。这种快速增长容易留下严重的后患。

5) 环保产业。

进入21世纪,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城市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国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2007年, 《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出台把环保、节能减排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环保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十五”期间, 由于国家加大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 环保产业总体规模迅速扩大。目前, 我国环保产业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有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间, 我国环保产业保持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2009年, 美国权威会计师事务所PWC公布的调查报告指出, 中国环保产业将在数年后达到每年1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环保产业将在未来几年内拉动中国经济发展, 预计到2013年, 环保产业将占中国GDP的15%。

6) 海洋产业。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 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km2, 内水和领海主权海域面积38万km2, 大陆海岸线1.8万多km, 面积500 m2以上的海岛6 500多个。海洋所蕴含的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等, 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世纪90年代后, 我国海洋产业进入发展阶段, 但发展速度缓慢。当前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业、海洋电力业、海洋现代服务业逐渐形成规模, 发展势头强劲。深海工程装备制造业、深海战略资源开发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在20%以上。2009年, 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3.196 4万亿元, 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9.53%, 涉海就业人口已达3 270万人。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 还需要积极推动建立相应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体制机制, 以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7) 太空产业。

航天科技工业是太空产业的核心力量, 肩负着促进太空产业加速发展的重任。经过50多年的发展, 我国航天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 航天产业麾下“弹”“箭”“星”“船”“器”等各类航天产品的研发、生产、试验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高。2006年颁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指出:在未来5年及稍长一段时期, 国家将启动并继续实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 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 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实现中国航天事业跨越式发展, 以此“服务社会, 惠及民生”。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关意见的报告》中, 根据总体部署, 航天产业要“大力加强统筹空间资源、地面系统和卫星应用的空间基础设施和地面应用系统建设, 形成比较完善的航天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保障卫星应用的业务化需求和航天产业的市场化发展, 全面提升航天产业的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力”。

总体来看,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发展, 在一些领域已经具备世界先进水平, 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列;但是也有一些领域的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而且, 在未来的发展中, 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如缺乏系统长远的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 在政策和体制方面仍存在不利于产业发展的弊端等, 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战略性新兴产业毕竟不同于传统产业, 需要遵循特定的发展规律。而且,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围绕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展开了更为激烈的竞争, 将对中国提出更多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 要求中国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 采取不同于推动一般产业发展的对策。

1) 科学选择重点产业和优先领域。

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强调, 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重要, 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 选错了将会贻误时机。新技术的大量涌现, 催生了众多的新兴产业, 一个国家必须根据本国的国情, 科学选择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发展。从国际上来看, 虽然各国都重视发展新兴产业, 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扶持的力度有所不同。目前, 中国根据“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的依据, 已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通信七大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在此基础上, 中国还需要继续细化和深化, 找准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的优先领域, 如可再生能源、动力电池、碳纤维、重大新药创制、转基因育种、物联网、云计算等。

2) 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 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由于市场潜力巨大, 已成为各国角逐的重点, 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 谁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科技优势地位, 在某些领域可能会采取极为严格的技术封锁政策, 产品仅供本国企业自用。因此, 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突出自主创新, 在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领域突破核心和关键技术, 把建设创新型产业作为战略目标,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 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 一定要突出自主创新, 要有自己的技术、专利和标准, 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 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 打造一批跨国经营能力强的龙头企业, 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群, 才能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3) 系统培育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

目前, 中国对新兴产业的相关政策支持略显滞后, 使得产业发展比较凌乱, 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 尽快推出产业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国要继续鼓励促进自主创新, 在科技成果转化、官产学研结合、财税、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知识产权、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既要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支持力度, 也要把政策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既要为大型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创造有利的条件, 也要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为宽松的投融资环境, 激励民营企业发挥创新积极性。此外, 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特别要为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环境。要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 布局建设一批科技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基地, 促进创新型人才队伍的成长。

4) 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

科技发展战略 篇10

关键词:区域品牌,品牌战略,战略品牌,广西

一、前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处于我国西部地区,属于革命老区、 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等政策支持范围,目前广西虽有不少优质品牌,如南宁的会展服务、柳州的工业、 桂林的旅游和制药、梧州的食品和日用品、北海的美容保健品、贵港的制糖、钦州的食品、玉林的轻工业、百色的旅游和食品等,但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仅19件,占全国驰名商标总量较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和《广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发展规划》的出台, 为广西地区实施品牌战略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为打造战略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广西实施区域品牌战略和打造战略品牌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品牌战略和战略品牌

本文品牌战略是指为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而进行的各个地区( 市县) 的整体品牌战略; 而战略品牌是指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而重点发展的某些品牌。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品牌战略和战略品牌之间的关系是: 宏观的品牌战略部署指导微观的战略品牌打造,战略品牌是品牌战略的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对品牌战略具有重大影响; 周密、切实、可行的品牌部署对战略品牌的打造具有正向影响。

( 二) 实施区域品牌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1. 总体部署和规划不够科学。由于品牌发展的思路只是单个的“点”,没有系统的“面”的思考,因此,品牌战略布局不科学,也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配套的人财物支持,进而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品牌战略实施系统。

2. 产业集群内部缺乏交流合作。区内各产业集群之间缺乏交流合作,发展各自为战,未能很好地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产业集群内部缺乏交流合作,品牌之间缺乏纵向和横向联系,导致打造品牌成本较高和传播渠道较为狭窄。

3. 缺乏地区品牌之间的沟通协作。区内各地没有很好地利用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相似或互补进行品牌战略合作。各地在品牌发展上没能很好地利用资源、技术方面的相互优势。比如适合发展壮医壮药的地区,没有相互学习品牌建设经验。

4. 资金的专项支持持续性不足。虽然政府每年对品牌建设都有大量的投入,但由于忽略了品牌战略的总体布局,因此未能针对品牌进行分阶段的持续投入,一些品牌由于得到了财政支持发展得不错,一些品牌未能得到同样的支持或得不到持续深入地支持而影响发展。

5. 未合理利用已创建的平台。广西着力打造“北钦防”对外贸易出海口岸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文化商品交流平台,在这两个贸易文化交流平台的带动下,广西投资前景广阔,但区内品牌的发展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这一平台。

( 三) 打造地区战略品牌中存在的问题

1. 没有发挥民族区域特色优势。广西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民族特色产品挖掘和优秀民族品牌传播不够深入细致; 同时没有根据每个城市及其附属县份的经济特点制定出该地区独特且系统的品牌战略规划。

2. 未对品牌战略规划进行任务细分。广西虽然有品牌战略规划,但战略品牌细分到每个市每个县的品牌战略相对缺乏。并且具体的执行方案、时间和目标等工作还没有细化,这样不利于专有资金的逐层下发和品牌建设工作的执行和监督。

3. 企业创建品牌意识淡薄。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淡薄,特别是创品牌意识不强,短期经营行为明显,不愿投资商标战略。大部分企业一直在贴牌生产的低水平状态徘徊。主要原因是企业规模小、分散经营,企业管理水平不高、小富即安意识强,企业主缺少长远发展规划,缺乏品牌经营理念及发展战略,缺乏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去设计、创新和发展本土品牌的意识。

4. 企业品牌创新能力不足。一是一些原有品牌因为缺乏创新导致品牌老化,发展动力不足; 二是对新建品牌的支持力度不够,市场推广不足,品牌无法打响。

5. 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意识薄弱。目前广西有许多优质特色产品,但是,由于对一些产品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缺乏,大量的品牌都被抢注商标,或是核心技术被模仿,品牌被卖掉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不利于打造战略品牌。

6. 缺乏配套政策。虽然《广西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发展规划》已出台,但是相关的配套政策还未形成。这里所指的相关配套政策是指为打造名牌战略如何进行招商引资、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的政策指导和支持。在品牌宣传、产业引导、产品开发等方面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够。

7. 政府的有效引导不足。部分地方政府认识到战略品牌建设的意义,但对如何打造战略品牌,投入的精力不多,办法也不够有效。不少地方政府在依据本地特点规划本地品牌、创建中介服务平台以及教育培训机构建设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规划与有效的行动。同时,战略品牌建设仅仅局限在区内品牌,而没有放眼全国和世界。

三、实施品牌战略和打造战略品牌的思路建议

( 一) 品牌战略布局思路

广西的品牌战略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即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打造区域品牌会为企业品牌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而打造企业品牌又有利于区域品牌影响力的提升。其战略布局思路见图1。

1. 打造区域品牌

(1)充分挖掘各市县的特色产业。依据各市县的经济、自然等特点打造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特色的产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独特市县品牌。

(2)形成特色产业的产业集群。以打造独特区域品牌为核心,吸引带动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发展,形成特色产业的产业集群,以降低各方面成本,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

( 3) 对原有和新创区域品牌采取不同策略。各市县首先要区分好原有的和新创的区域品牌有哪些。对于原有品牌要加大投入力度,特别对那些被选为战略品牌的企业更要大力支持。一些原有的品牌需要进行大胆创新,以防止品牌老化的问题。同时对于原有的品牌应该在传播渠道上有所创新,扩大品牌传播面和影响力。对于新创品牌要从自然条件、地域特色结合经济政治方面来考虑选择发展新的品牌,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 4) 打造以南宁为贸易枢纽的品牌交通渠道。近年来凭借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贸投资高峰论坛以及国际民歌节的成功举办,南宁市成为不只是区内甚至是东南亚的一个贸易文化交流中心。因此,要重点打造好南宁这个形象品牌,同时注重各个市县品牌在南宁的交流交汇,把南宁打造成区域品牌交流和传播的纽带。

( 5) 充分利用北钦防出海通道传播品牌。近年来国家对北部湾的发展十分重视,北部湾的发展风生水起。 当地人民能够切实地感受到东盟商贸交流带来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西区内优秀品牌,尤其是民族特色品牌要很好地利用这个便捷的出海大通道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进行更广阔的品牌传播。

2. 打造企业品牌

( 1) 对原有品牌进行持续投入、研发创新和产权保护。对原有品牌要进行持续投入,进行产品的延伸或是技术的创新,对不适合发展的原有品牌则要尽快终止,防止出现更多的沉没成本。同时要加强对原有品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特别是对民族品牌的保护,不要把品牌轻易拱手相让。

( 2) 对新品牌注重资金投入、品牌营销和产权保护。 对于新品牌要有资金的支持,要有品牌营销的意识,注重产品质量功能和品牌传播,利用好现有渠道和相关政策, 把打造品牌看成是一种使命和责任,同时也是惠及子孙后代的事情。另外,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新产品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技术、商品、品牌等方面的保护。

( 二) 战略品牌选择思路

无论是区域品牌还是企业品牌都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来思考什么样的品牌适合成为战略品牌,战略品牌的选择思路见图2。

1. 纵向选择

首先,产品具有独特性。比如处于民族地区的广西, 在壮医壮药方面非常独特。其次,产品应用范围广。产品开发出来能服务的人群和应用的方面比较广,同时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应,影响力较大。

2. 横向选择

首先,原料可以持续提供。只有原料可以持续提供, 保证产品生产,才不至于产品供应中断,这对于新品牌的开发尤为重要。其次,发展具有持续性。这主要是说产品要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进,保持并扩充需求量。

因此,不论是从区域品牌还是企业品牌中选择战略品牌,都应依据纵向和横向的角度综合来考虑,即战略品牌的选择需要在全面布局图1的基础上根据图2判断挑选合适的战略品牌。

参考文献

[1]蒋慧.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知识产权利益分享机制的构建[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34-139.

[2]陈星霖.广西农业品牌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2014(5):55-56+63.

[3]邵继红.论我国企业创建民族自主品牌的对策[J].管理参考,2007(18):21-22.

[4]樊凡.广西北部湾港口物联网商业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12(7):125-129.

[5]李永鑫.民族地区区域品牌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广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9(24):92-94.

受累发展战略超前? 篇11

上海经济房地产化,是有其历史根源和政策轨迹的。近几年,上海有强烈的摆脱制造业、全力打造服务业的政策倾向,其注意力和资源倾注在打造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上。然而,金融中心生不逢时,证券市场面临连续4年的熊市,资本市场融资困难,二级市场成交萧条。如此环境下,新生的基金业举步维艰。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产品近年有所发展,但是品种单一、对冲保值能力差,市场规模太小。银行业改革的步伐本来就迈得不大,上海在银行业务上较国内其他地区也未见优势。金融保险业由于持续低迷,未能给上海经济带来预期的动力,2004年被上海市政府称为当地金融业发展的关键年,可惜在一片低迷中不了了之。

上海船运、物流业发展相对顺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出口暴增,上海集装箱运输由2000年的561万标箱上涨到2004年的1455万标箱,居世界第三位。然而光靠运输业的有机增长不足以拉动上海经济双位数的增长。大、小洋山港仍在建设中,远水不解近渴。这种背景下,房地产便堂而皇之地走上了前台。为了GDP,上海市政府也就对房地产价格的突飞猛进持容忍态度,即使个别时候需要制止炒风蔓延,也往往收效甚微。

政府主导模式

今天上海面临的服务业、制造业脱节,与其过早实施“三二一”发展战略有关,即优先发展第三产业,把第三产业的比重像许多国际都市那样提高到70%以上。这个上世纪90年代初便提出来的战略,思路应该说是正确的,但是执行时机可能过分超前。其实,上海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吃过一次亏。90年代对浦东的房地产开发和金融区发展就过分激进,导致办公楼和住宅大量闲置,造成巨大资金积压,甚至开始影响个别银行的资金周转。

这几年上海注重服务业的时机比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开发要好。中国经济开始起飞,出口产品竞争力大增,房地产热乍起,海内外资金云集。但是,体制和市场容量限制了金融中心和物流中心的高速发展。中国的资本项目不开放,外国银行基本不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股权分置像一柄利剑悬在股市头上。至于运输,增长只能跟着生产和出口走,建立新的运能需要时间。

服务业的出师不利,使上海市回到同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思路上。但是,上海制造业的尴尬是商务成本高、中小企业少。如前文所述,上海的营商成本明显高过周边城市,对一般制造业企业构成沉重成本负担,一批批制造业企业不得不退出上海。具有强烈活力的中小企业不足,是困扰上海经济的一个长期问题。以中小企业上市公司而言,目前上海只有一家,而江浙的合起来已占1/3强,又为佐证。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成为上海工业的一大特色。很大程度上,上海走着新加坡的路。其实,新加坡模式并不成功。首先,政府在产业选择和产业定位上,并不比私人企业高明;其次,政府主导的项目往往是钱堆出来的,资本回报(return on equity)和资金效率(capital efficiency)都不高;再者,企业往往受政策保护,属地头蛇,一旦离开本土市场或政府开放竞争,企业竞争能力便呈弱化。这是新加坡实施政府主导模式40年后发现的遗憾。

上海政府设下了一个东有电子/半导体、南有化工、西有汽车、北有钢铁的布局,可谓精心谋划,期待甚高。不过,仔细看去,除电子/半导体业,其他几个产业均赫然在国家发改委“过度投资”或“可能过度投资”产业之列。当然,上海的钢铁、化工、汽车均处全国生产的高端,产品质量和利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但是,在产能大量出现(可能出现)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和投资效率必受影响。

同时,上海面临着电力、交通的瓶颈制约,人力成本、生活成本快速上升,压迫非扶持产业、企业,近年来造成生产企业的大量流出。与此同时,为了配合推进“三二一”战略,上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主动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出去”。纺织、轻工产品本是上海制造的代名词,但在“东锭西移”的政策下,上海的纺织产业大量向新疆转移,轻工产业则流向了江浙、安徽等周边省份。上海轻工业比重由1997年的43.4%下降到2003年30.3%,重工业比重由56.6%上升到69.7%。然而,上海原本寄予厚望的金融、服务业发展不尽人意,推出去的制造企业又令周边的江浙城市获得了成长壮大的机遇。

当年上海看不上眼的苏州,2004年GDP已达3450亿元,超过深圳;注册外资额达147.02亿美元,超过上海,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工业总产值9560亿元,仅次于上海,而且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芯片产业上,苏州也成为了上海的有力竞争者。在整体电子业上,苏州比上海发展得更大、更快、更均衡。今天群虎环伺的被动局面,是上海当年所料想不到的。其实1992年前后的深圳,也有这样的一幕。当时为了发展高科技产业,深圳开始鼓励简单的“三来一补”企业迁移出特区,结果不仅造成自身经济增长乏力,周边的东莞、惠州也因承接这些企业,经济迅猛增长。几年后,深圳不得不检讨并修正其抛弃“三来一补”的政策。

离现代服务业有多远?

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不能说没有基础。上海荟萃着全国各地的人才和一批一流的大学、研究所,近年更是海归人士、港台专才的主要落脚点。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多选上海作总部。他们不仅带来资金、技术,也带来了有丰富国际经验的专业人士。长江三角洲在近10年的发展中,经济增长速度平均为12.1%,出口增长平均为26.1%,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均超过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集群(表8)。这为上海的物流业提供了必要的腹地和良好的增长空间。上海的优势和前景吸引了国内和海外的大量资金,其资本优势在国内各省市中可谓无与伦比。同时,上海在基础设施上发展十分迅速。从通讯到交通,从惯例到文化,上海不仅是全国的佼佼者,部分标准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大都市水准。惟一例外是市内交通,建设速度跟不上城市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

尽管上海拥有众多优势,但许多并未转化为竞争力,更谈不上形成集群优势。例如,上海的浦东机场和磁悬浮铁路都是世界级的基础设施,但彼此之间的协同效应少之又少,远未能发挥出“1+1>2”的优势。上海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人才优势、研究专长远没有被充分利用。它们的商业化程度和对经济所作的贡献,不仅低于国际同行中的领先者,而且逊色于北京的中关村。没有本土研究力量的鼎力支持,没有基础研究、商业研究、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的一条龙作业,发展“先进制造业”谈何容易。

时机是另一个障碍。上海成为全国金融中心,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如果中国国力进一步增强,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似乎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但是,以目前的金融体制、银行结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国内外不接轨、市场不规范,希冀金融业拉动全市经济可能不切实际。上海对洋山港充满期待,但是洋山港对物流和整体经济带来贡献最早也要再等三、四年。

另外,上海的经济模式不利于勇于创新、敢于冒险的企业家成长。在大型企业之后缺少广东、浙江、江苏所大量拥有的一个中型企业家人才层,对上海来说是一个缺憾。同时,与纽约、伦敦等国际大都市相比,上海在创意和多元化上还有明显的差距,而这些是打造现代服务业不可缺少的。

上海给人的印象是服务业潜力巨大,不过不少领域条件尚未成熟。那么,上海的现代服务业战略是否过分超前?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一项研究显示,世界各主要城市的服务业,在人均GDP(以2003年购买力平价计算,美元计价,下同)处于2000-4000美元阶段,有一次爆炸性增长;在人均GDP处于8000-9000美元阶段,金融保险、运输物流、法律中介等领域占服务业的比重开始明显上升,房地产及关联产业也再次出现重大扩张。上海追求的不是餐饮、交通等初级服务业,而是金融、物流等高附加值服务业。上海人均GDP在2004年为55090元(合6661美元)。如果这项研究可信,则上海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三二一”战略,也许超前了15年。即使近年提出的“现代服务业”可能也超前了3年。同时,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还须受人民币政策、A股市况等中国特殊国情的制约。

未来发展的三种模式

发展战略超前是政府主导式经济开发的通病。上海市显然希望借中国经济起飞、与国际接轨的东风,使经济转型一步到位。高起点、大战略无可厚非,关键是发展战略有无与现实脱节,有无经济基础的支持,实施的时机是否成熟。少了制造业,对发展服务业并不有利。金融保险、运输物流多需要实业支持。

大都市必有大腹地支持。强劲、有活力的腹地经济是发展大都市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彼此有着共生共荣的依赖关系。上海在处理与邻省的经济关系上,有一种对竞争、胜出的执着,而谦让、协调、追求共赢的理念似乎不足。

洋山港与宁波北仑港之间的暗中较劲,正是一个写照。其实北仑港当年上马的初衷是为上海服务,不过可惜北仑港坐落在浙江省,所产出的GDP属于浙江,不属于上海,洋山港的建设于是被提上议程。洋山港的建设成本,至少是北仑港的3倍。更麻烦的是,洋山港没有北仑港那样的环围岛屿,直接暴露在台风影响之下。受台风季节影响,洋山港每年最多可运作280天,而且船期延误率可能远较北仑港高—这是定期集装箱航班的一大忌讳。上海港去年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455万标箱,宁波港去年的吞吐量为400万标箱。到2010年,上海港吞吐量达2500万标箱,宁波港达1000万标箱,两者之和达3500万标箱(图15)。无论长三角出口如何增长,大量运能过剩都不可避免。

由于营商成本的上升,上海经济面临着转型。摆在上海面前的有三个模式。第一是伦敦模式—经济彻底转型,走向全球性金融、全球性旅游和全球性文化创意之路。这可能最接近上海自己提出的“现代服务业”蓝图,但以中国/上海目前的经济实力、市场开放度、人才/企业结构和制度上的限制,实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必须看到,伦敦在脱胎换骨完成转型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历过一个漫长痛苦的过程。第二种是东京模式—经济立足于本国资源,成为本国银行、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这条路的成功可能性较伦敦模式高,但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日本企业基本集中在东京圈或大阪圈,而中国企业在地理上更分散、更多样,企业变动更受各地方政府影响。第三种是香港模式—产业资金和投资资金出现置换,产业空洞化,经济房地产化,增长动力来自房地产增值,依赖境外资金流入。这是上海最不愿意看到的出路,但是近两年上海经济恰恰在向这个方向前进。今天的上海还有自己的产业,有其内在的增长动力,可是在租金、工资带动下,营商成本急剧上升。热钱流入、产业流出,是上海制造业面临的尴尬,是上海增长模式面临的尴尬。

尴尬与希望

急升的营商成本和制造业的流失,为上海产业空洞化敲响了警钟。其实,今天的许多问题在当年上海提出“三二一”发展战略时已经留下了伏笔,并已经出现。只不过火爆的房地产掩盖了上海经济其他产业后继乏力的现实。海内外热钱百川归大海般地热炒房地产,拉高了上海经济增长速度,制造着财富效应,但也快速推高着营商成本。

有趣的是,撤离上海的公司,无论是中资还是外资,都不愿接受我们的采访。他们选择不说,不代表他们不撤,也不代表其他公司不会跟随。举目望去,除了房地产外,好像没有哪个大的产业能够提供足够的增长动力。

房地产价格的猛涨给上海带来另一个难题。泡沫似乎越来越大,房价离本地居民的承受能力越来越远。一旦由于外部或政策上的原因,房价出现调整,调整幅度未必会小。接下来的问题是,上海的消费怎么办?占上海银行总贷款半数以上的按揭贷款怎么办?靠卖地收入支撑的大规模基建工程怎么办?上海GDP仅占全国总规模的5.5%,但是上海出现问题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恐怕远不止此数。

上海是全国的标兵,是近十年中国经济崛起的象征。上海荟萃着海内外精英企业和人才,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个窗口。其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就和对全国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但是,对现代服务业的超前式追求和房地产业的一枝独大,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上海的经济结构和增长能力。火箭式窜升的房价给上海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处理不当甚至可能颠覆上海的健康发展轨迹,也可能给全国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科技发展战略 篇12

一、办学特色与特色战略

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鲜明特征。正确理解办学特色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1]: 第一, 是学校独到的教育理念。作为一所学校中最为稳定的因素之一, 办学理念不仅是大学精神的结晶,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引领着学校的发展进程, 独到的教育理念是学校特色办学的核心灵魂。第二, 是学校成员认同的规章制度。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的, 一套完整的被全校教职员工认可的规章制度, 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保障。第三, 是学校独特的优良传统和校风。一所学校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校, 就是因为有其特有的传统和校风, 它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积淀形成的文化, 是学校特色办学的主要标识。第四, 是学校良好的社会影响和效果。学校办学特色的价值往往是由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决定的。对社会的贡献越大, 人们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就会越高, 社会反映就会更积极, 是学校特色办学的终极目标。

特色战略, 目前还没有定论, 但目前学术界比较公认的观点是指高校在反思自身发展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的基础上, 以一个或几个学科和专业为核心, 围绕该核心采取多种政策和措施以形成自身独有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的发展战略[2]。在从本质上讲, 特色战略就是将那些能够成为学校战略一部分的办学特色纳入到学校的战略规划中。由此可见, 并不是所有的办学特色都是特色战略, 只有那些有着深刻内涵、具体内容、符合学校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且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办学特色才能成为学校战略的一部分即特色战略。特色战略以学校办学特色为纽带, 着眼于社会需求、着重于挖掘和创建学校的管理和特色, 以将学校办得与众不同、具有个性, 进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赢得生存, 实现战略目标。

二、民办高校实施特色战略的必然性

截至2012 年年底, 全国民办高校707 所 ( 含独立学院303 所) , 比2011 年增加9 所; 招生160. 28 万人, 比2011 年增加6. 55 万人; 在校生533. 18 万人, 比2011 年增加28. 11 万人。其中, 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55 人, 本科在校生341. 23 万人, 专科在校生191. 94 万人; 另有自考助学班学生、预科生、进修及培训学生22. 04 万人。民办的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23 所, 各类注册学生82. 82万人[3]。可见, 民办高校不仅在数量上有了增长, 在办学层次上有了更大的提高, 即有了研究生层次的办学 ( 北京城市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西京学院、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河北传媒学院) , 这在民办高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然而, 当前大众对民办高校的认可度仍然不高, 民办高校的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迟滞性, 不能紧跟社会发展, 向社会输出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 民办高校要想更好地生存和良性发展, 第一要务是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其次是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合格人才。而所有的这一切, 都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即实施特色战略, 寻找属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 一) 实施特色战略是民办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前提

1. 实施特色战略能够增强民办高校的吸引力, 提高生源质量。我国民办教育管理体制决定了政府对民办高校不承担教育拨款的义务, 这也就决定了学生的学费成为民办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再加上, 公众对公立大学的传统认知和信赖以及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确实堪忧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到民办高校就读, 常常是出于无奈才做出的被动选择。为此, 民办高校为了增加生源和提升生源质量, 必须实施特色战略, 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2. 实施特色战略能够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由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不高, 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等因素, 使得民办高校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而教育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往往就决定了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公众对它的认可程度。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率, 民办高校就必须实施特色战略, 形成自己的品牌专业, 依托学校的优势,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3. 实施特色战略有利于拓展民办高校的发展空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外国的教育机构也开始涌入中国教育市场, 使民办高校原本就狭小的发展空间进一步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实施特色战略能使民办高校有别人没有的个性,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 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 二) 实施特色战略是民办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必然追求

当前, 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建立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多元高等教育体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应该由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高等学校组成, 而民办高校的出现正顺应了这种社会需求。在教育改革实践中,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可以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校自身的优势特点, 及时调整办学定位、设置学科与专业、聘请优秀教师, 以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 深入探索教育改革的经验和案例。而民办高校实施特色战略, 发展特色教育, 不仅可以满足现代教育创造改革经验的需要, 而且能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真实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 这样能更好地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

( 三) 实施特色战略是民办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是教育的发展却没有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甚至出现了不适应的现象。而民办高校办学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实施特色战略、紧跟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胆创新、发展学校的特色, 从而培养具有特色的人才, 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更好地为社会产业结构服务。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了解,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 通过对学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 能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办学主体, 汇集了大量的、各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 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科学合理地利用所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 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直接参与到地方的重大研究、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项目, 从而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带动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民办高校实施特色战略的有效路径

民办高校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 机遇与挑战并存, 既有成为一流大学的希望, 也有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的可能。因此, 实施特色战略, 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 对民办高校就显得极为重要。

( 一) 特色战略的制定

特色战略的制定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 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分析、学校内部资源分析、学校特色战略定位与学校特色战略目标制定等。

1. 学校环境分析。环境是特色战略制定需要考虑的核心因素。学校的环境一般是指影响学校发展的环境性战略因素以及它的形成结构。所谓环境性战略要素是指那些影响学校发展的教育系统以外的社会因素,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和自然等方面的社会因素[4]。在民办高校的特色战略制定时, 环境显得更为重要, 因为国家的政策、社会的需要对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要重点分析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或反映已经存在或将要形成的利益结构或反映资源的构成及其水平, 以使学校的特色战略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是学校生存的根本。

2. 学校内部资源分析。内部资源分析主要是为学校提供了解自己的机会, 了解自身的优势、不足, 以确定学校可以确定为特色发展的策略。内部资源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 确定学校内部的资源分析范围。一般涉及学校的师资状况、教学科研设施、教育经费、学科结构、师生比例、建校历史、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排名、学校规模、科研产出、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作为民办高校, 在人们对其认可度还不高的情况下, 要更加重视师资状况、科研产出、毕业生就业状况等是影响学校、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因素。

( 2) 收集学校的内部资源信息。内部资源信息的收集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学校内部的数据库或者通过调查或访谈学校师生, 直接获得数据。

( 3) 对学校内部资源信息进行初步分析。每一所学校的状况都是不同的, 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的, 这也为学校实施特色战略奠定了基础。对学校内部资源进行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学校的优势、学校的劣势、学校发展的机遇、学校可能遇到的威胁、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学校特色战略行动的对策。

3. 学校特色战略定位。学校特色战略定位是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如何确定学校自己的特色和地位。学校特色战略定位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 1) 是学校办学特色的服务对象和主要内容及其质量。对学校来说, 首要的问题是明确学校发展是为谁服务或者将要为谁服务以及服务的内容和质量。民办高校, 由于人们对其认可度不高, 因此, 更应该明确这一问题。只有明确了服务对象, 发展才能具有针对性。例如: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确立了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突出工科和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 把培养适应上海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培养目标。

( 2) 学校教育、教学和组织发展的重点领域。学校的发展不能齐头并进, 应有重点的发展领域。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有限, 如果学校各个领域齐头并进, 这很难形成学校的竞争力, 实现学校的发展就有一定的困难。而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民办高校发展的重点, 不仅是因为这些领域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学校独立的特色和竞争优势, 而且这些领域的发展强大能提高民办高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众对其的认可程度。例如: 山东协和学院在发展中注重教育教学的发展, 打造高水平的教学团队, 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打造国家级精品课程, 得到人们的认可, 学校连续8 年第一志愿全部录满, 实现了良性发展。

( 3) 确定学校在所服务领域中所要争取的地位。在确定学校所在服务领域中的地位时, 既要进取又要实事求是。这不仅能给学校的近期发展留下空间, 也能为学校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民办高校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诞生的, 发展历史不长, 实事求是的定位是非常必要的。例如: 西安外事学院将未来15 年的发展定位于建成国内一流民办大学。这是学校通过定位发现学校的具体差距何在, 从而为学校的发展和改进奠定认识的基础。

4. 学校特色战略目标制定。首先, 要制定特色战略的总体目标; 其次, 要制定分项目标。总体目标是学校未来在所属学校群中的位置、学校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指标的努力方向和发展水平等, 它重点指向的是学校要实现的宏观业绩。分项目标是对总目标的执行, 是对具体工作提出的发展性目标, 是学校在整个战略阶段要完成的任务, 也是学校战略得以实现的保障。在分项目标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四点: 一是要与总体目标配合, 对总体目标进行分解, 以帮助实现总体目标; 二是要强调目标的质量; 三是目标要有重点; 四是要具体每一项分目标的完成时间。

( 二) 特色战略的实施

战略实施是战略制定完成后, 将战略内容转变为现实的过程。战略实施也就是战略方案的执行, 是战略付诸实践、产生现实成效的过程[4]。特色战略的实施要抓住以下五个方面:

1. 分解目标、任务, 明确各自的责任。在战略实施过程中, 直接实现战略的整体目标是不现实的, 要把整体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 具体到战略计划中的每一个年度, 制订每一年的工作计划, 这样执行起来才能更有效率。另外, 学校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 具体的任务应该分配到学校的每一个单位, 明确各自的责任。

2. 优化资源配置, 保证战略重点。保证战略实施的重点是战略实施的核心。任何学校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要想实现学校的优势发展, 就必须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 以发挥资源的最大优势, 从而实现战略优势。例如: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为保证学校发展的优势, 吸引生源, 与企业合作设立了“订单式”培养的广东中旅班、蓝盾信息安全班、思科网络班等三十多个企业冠名班级, 按照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定向培养, 从而形成学校的知名专业, 以此为依托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3. 优化组织结构, 推动战略实施。为了保证战略实施的顺利进行, 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学校组织结构, 以提高战略实施的效果和质量, 一旦不能适应, 应该对学校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首先, 决策机构要精简、高效, 在特色战略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 要能及时而高质量地解决, 以推进战略的实施。其次, 要以特色战略为核心, 突出学校特色, 调整相应的部门结构。要加强教学、科研等学校核心部门的力量, 保证特色战略的实施。例如: 黑龙江东方学院, 为了适应学校的发展, 构建了行政系统、党委系统、教职工代表大会系统和学术系统有机融合、各司其职的“四位一体”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现代民办大学组织管理机构。

4. 完善相应的制度、机制, 加强执行力。特色战略制定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 否则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想提高战略实施的执行力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的支持, 如建立战略评估制度对战略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估和监督。

5. 加强战略领导, 推进战略管理。高水平的学校领导是学校的灵魂, 任何好的学校都离不开有力的战略领导, 如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清华大学的梅贻琦、南开大学的张伯苓、浙江大学的竺可桢等。加强战略领导既要建立好的制度, 让高水平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也要加强对领导的学习和培训, 在实践中不断提升领导的战略领导力。

( 三) 特色战略的评估

战略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战略实施的效益、效率、效果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行为, 目的在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息, 做出决定战略变革、战略改进和制定新的战略的依据[5]。从本质上讲, 战略评估是对战略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 以对战略实施采取相应的修正或调整。战略评估主要包括检查战略基础、衡量战略绩效、对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

1. 检查战略基础主要是对战略制定中的环境分析、战略制定过程、战略目标的实施措施等进行评估。首先, 是对战略内容的完整性进行评估, 一般完整的战略内容包括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实施、战略阶段等部分。其次, 是对战略制定方法的科学性进行评估。战略关系到学校的前程和未来, 制定的方法必须要科学合理。最后, 是对战略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实施的战略要确实推动学校的发展或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或提升了人们对学校的认可度, 这才能称得上有效。

2. 衡量战略绩效, 即用战略绩效评估战略实施。战略绩效评估的程序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 检查战略总目标是否科学合理地分解到年度和学校的具体单位, 这种分解是否符合学校发展的实际。第二, 根据战略目标、任务, 制定评估的指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学校内部绩效指标、学校外部绩效指标和运行绩效指标等三个部分。第三, 采集信息。根据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对所需要的相关信息进行搜集和整理。第四, 用搜集到的信息评估指标。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将其与制定的评估指标相对照, 对战略目标和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 得出相应的结论。

3. 对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战略具有外向性, “其着眼点在于使学校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协调一致”[6]。学校的发展与学校所处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校内部资源的不断更新, 因此, 决定了学校的战略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战略检查和战略绩效评估所反馈的结果, 结合当前学校发展的实际状况, 对学校战略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寻求自身的办学特色、实施特色战略是其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刘献君.高等学校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74-76, 113.

[2]谭德明, 邹树梁.地方高校特色发展战略研究——以南华大学“核”特色战略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0 (9) .

[3]教育部发布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 2013-08-17.

[4]高洪源.学校战略管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92.

[5]陈振明.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67.

上一篇:《时间》等下一篇:七人制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