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思路

2024-07-02

科技发展思路(共12篇)

科技发展思路 篇1

摘要:结合水利工作的特点,为提高水利各项工作科技含量,推动科技进步,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科研工作,论述了云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和科技发展思路,对水利科技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利科技,科技发展思路,重点研究课题

1 “十一五”科研工作概况

水源工程建设中,创造性的把大中型水源工程打造成“润滇工程”,有效地获得了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在新建水库工程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积极推广应用强夯法加固坝基技术、高压旋喷技术、混凝土防渗墙技术、复合土工膜心墙防渗技术等,使工程建设加快了进度,节约了投资。在防汛抗旱中积极应用先进科技手段,建成了一批以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及大坝安全自动监测为主要内容的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有效提高了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和水平。在山区水利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山区水利发展新途径,提出了“山区小康水利”建设构想,对山区水利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共组织申报水利科技项目25个,立项完成9个。组织对已完成项目的验收、鉴定,对取得优秀成果的项目,积极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

2 “十二五”科技重点研究课题

围绕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水环境污染、水土保持等重大水问题,在水源工程、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业灌溉工程、水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和江河堤防治理工程6大工程 建设领域的重大基础研究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上有创新和突破;为水权、水市场体系的建立提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服务;为水土保持治理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加强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行业信息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集成和对外合作与交流;优先安排一批技术成熟的示范推广项目;重点安排一批水利工作急需的研究项目;大力推进水利科技的试验示范、应用推广和科技产业化进程。

2.1 “十二五”期间水利科技研究重点

1)建立具有特色的安全可靠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大力提高我省防洪抗旱减灾的技术水平和能力。2)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平,解决好水资源与我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3)基本摸清重点河段或水域的污染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控制指标,提出水资源保护对策和措施。4)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关键技术研究等课题有突破;建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创新性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5)建立先进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我省水土流失及治理效益的快速、定量动态监测和评价,以及对水土保持监督和防治的科学管理。6)研制或引进工程隐患探测设备和技术,提高高坝筑坝和工程除险加固技术水平;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提高工程管理水平;探索河湖、水库淤积治理模式。7)提高“3S”技术、水利地理信息系统、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水平和范围,加速我省水利信息化建设,提升水利行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8)加强水权制度、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与管理体制研究。

2.2 “十二五”水利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

根据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的2008年度~2010年度《国际水利先进技术推介会推荐引进技术(产品)指导目录》,有计划地选择符合云南实际,且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入少、产出高,并对我省水利建设有重要技术支撑作用的“948”科技成果和重点推广项目,进行有计划地转化与推广应用。

1)健全水利科技推广机构,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依托省级水利科学研究机构,适时成立水利科技推广中心,建立健全以省水利推广中心为龙头,州(市)水利科技推广机构为依托,县水利科技推广站为基础的三级水利科技推广体系。2)建立水利科技示范基地,促进水利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示范工程的建设,在节水灌溉、水土保持、防汛抗旱、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水利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力度,建立一批省级和地区级示范基地,推动水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发展。3)制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实施办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根据《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围绕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成果奖励、知识产权、科技保密、技术市场等内容,制定相关的政策,修订相关的规范,努力营造水利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良好政策环境。4)增加科技推广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经费投入及信贷、匹配性资金、税收等政策性投入,鼓励、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地增加科技推广投入,尤其是鼓励企事业积极开拓水利科技市场。5)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水利行业。推广先进的水管理技术,加强高新技术在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建设中的应用,提高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6)加强水利科技推广队伍建设。运用新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从事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工作。重视对技术骨干的培养和使用,造就一批适应市场竞争、善于经营管理、勇于开拓创新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3 水利科技创新体系与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3.1 水利科技创新体系

3.1.1 建设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优势,建设1个省级水利科研试验基地,着重解决我省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水利科技问题。

3.1.2 建设高质量的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

结合全省水利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水利改革与发展的需求,逐步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服务网络化的水利科技推广与技术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到2012年在节水灌溉、防汛抗旱、水土保持、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建立5个省级、5个州(市)级示范基地。

3.1.3 建设高效率的科技管理体系

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科技管理人员队伍,加强科技管理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加强水利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完善水利科技项目库、专家库,实现水利科技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3.2 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按照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总体布局和目标要求,大力加强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将重点规划建设:1个水利科研试验基地:云南省呈贡县马家山水利科研试验基地;1个灌溉试验中心站;10个以上的省、州(市)级水利科技示范基地;1个省级水利科技推广工作站: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云南推广工作站,并逐步建立州(市)、县(市)、乡三级水利科技推广服务机构。

4 增加水利科技及培训投入

4.1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水利科技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水利科技计划项目,参与实施相关科技计划,申请各类研究基金。各级财政将水利科学技术投入纳入本地区的财政预算。在各级政府按规定安排水利科学技术投入的基础上,从各级水利有关资金中专项安排水利科学技术经费:1)在水利基本建设、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经费中安排一定数额的资金;2)从各种水利规费中划出一定比例,水资源费3%,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4%。

4.2 设立科研及培训专项基金

建立水利科技专项基金,用于小型试验研究和技术示范、水利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及科技团队创新等奖励,以及科技培训、研讨等。

5 水利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1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科技人才

用5年~10年的时间,争取在水利行业分三个层次培养造就一支涵盖水利各专业领域的高层次学术带头人。培养10名左右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型水利学术带头人和专家;选拔培养20名左右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在水利学科某一领域具有较高水平、能起骨干作用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选拔培养50名左右在各自学科和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成绩显著的青年科技骨干。

5.2 建立和完善人才使用和激励机制

1)建立人才激励和考核机制。把水利科技与申报正高、高级职称挂钩,同时将专业技术人员学术工作业绩纳入年度考核,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2)建立水利科技进步奖励基金,设立水利科技进步奖和自然优秀论文奖,大力表彰和奖励优秀科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不断提高对人才的各项优惠待遇;3)表彰水利科技先进单位和个人,加大对水利人才经费的支持力度,着重学科队伍建设。

5.3 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鼓励优秀科技人才进修、出国深造,支持人才参加业务培训、研修、合作研究等学术交流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服务;重视科学道德建设,大力营造尊重他人、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和谐自由、宽松公正的学术氛围。

6 结语

“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水利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实现了一系列重大跨越,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

水利科技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全面推进是云南省水利工作长期、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积极开拓,勇于创新,推进“十二五”期间的水利科技改革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水利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Z].

[2]万争鸣.改革创新,依靠水利科技进步推动江西水利向前发展[J].江西水利科技,2001(4):3-4.

[3]董哲人.加速水利科技发展需要把握的若干关系[J].中国水利,1996(11):33-35.

科技发展思路 篇2

统筹兼顾,互相促进

通过扎实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

打造“工程水利”,加快推进关系当前、影响长远、体现科学发展的重点水利项目。

打造“资源水利”,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打造民生水利,着力实施反映民意、惠及民生,体现以人为本的民心工程。

打造生态水利,逐步创建人水和谐、装扮秀美山川、体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

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合理推进水利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升水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创新思路共谋发展 篇3

团结,提升商会凝聚力

温商的抱团意识和理念一直被业界和兄弟商会所称道。据悉在松江区,温商人数多达五、六万,是上海17个区县中比重最大的,这得益于松江区这几年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非公经济迅猛的发展。松江温州商会的成立,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发展的需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温州在外乡贤和企业界人士的共同愿望。然而,商会成立之初,规模尚小,会员企业只有十几家。多年来,商会为搭建好这个以“乡情为纽带”的经济平台,为了帮助会员企业发展壮大而朝夕不倦。

商会的日常工作开展情况就是最好的体现。据介绍商会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执行会长会议、半年召开一次副会长会议,议题都是围绕如何为会员企业服务展开。至于一年一次举行的会员大会,更是座无虚席,会员的到会率达90%以上。此外,在每年中秋佳节之际,商会都会举办中秋联谊会,既解了乡愁乡思,也为广大企业家们搭建了畅叙乡情、互通信息的平台。对此,松江温州商会会长李国祥自豪地说道:“以前我们大多企业都是单打独斗,相互之间联系和沟通不多,交往以亲戚朋友小圈子为主。自从成立商会后,会员间相互交往、了解的机会增多,大家的距离逐渐拉近,乡土乡情观念得到增强,会员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正是在这样一种充满凝聚力和关爱的氛围中,松江温州商会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会员已发展到如今的400多家,主要从事水泵、阀门、电器、服装等行业。

“我们的会员企业虽然行业关联度不是非常集中,但松江温商特别有凝聚力。”李国祥表示,商会是“温州人之家”,他们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他们要紧密团结在这个大家庭里,共同进步,在面对每一位“家庭成员”遇到困难时,商会将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此前,有一名会员父亲身患白血病,母亲因车祸致伤,商会秘书处知悉后,立即发动会员捐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会员的燃眉之急。

这样的例子在松江温州商会中不胜枚举,多年来,商会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社团组织,更是一个联系家人的桥梁和纽带,企业家在这个平台上以乡音乡情为依托抱团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去年5月,由商会部分会员企业联合投资建设的项目上海温商国际大厦正式破土动工,这标志着温州企业家在沪发展的又一大成功创举,也真真正正地给了温州企业家一个“家”。李国祥说:“这是我们商会企业家携手缔造的经典杰作,也将是温州企业家的荣耀坐标。”

服务,拓宽企业发展舞台

在李国祥看来,要做好商会服务工作首先要加强商会管理,创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职能,改进服务方式,延伸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异地商会职能作用。同时要赋予有效的工作载体,为会员企业搭建宣传推介、招商引资的平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也进一步紧密地把大家联系在一起,在商会与会员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

多年来,商会坚持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的服务理念,开展了各种有特色、有创新、受欢迎的活动。商会首先以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为主导,结合当前形势,举办一些对企业有帮助的讲座和培训,例如商会与志致远律师事务所联合举办了“新三板”上市及债权融资实务专题讲座等;商会每年定期组织会员在区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接受了健康体检;商会会长及部分执行会长不定期走访会员企业,通过走访,拉近商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了丰富会员生活,促进会员之间交流增进感情,商会多次组织会员参加由会员单位举办的各种活动,例如敦本博物馆开馆仪式和“2013上海新浜荷花节”开幕式、“丝绸之路生态文化万里行”启动仪式;商会坚持法律顾问坐班制,为会员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商会还积极主动和各大银行配合沟通,让企业了解最新的金融信息,选择更好的理财产品,有效地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拓宽会员企业的发展思路,2010年商会创办了内部刊物《茸城温商》,重点宣传温州、上海松江两地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同时也展现在松温商精英的经商之道、人生感悟。李国祥说:“我们杂志的创办是为了更好地做好温、松两地经济、政策的宣传推广,贴近温商,充分展现温商的风采风貌,成为让外界认识温商的最佳平台,树立温商形象,打造温商品牌。”

交流,共谋发展新空间

多年来,松江温州商会坚持与各兄弟商会及国际商会之间的活动交流,构筑了一个聚集在一起的社交平台,彼此真诚地友好往来、携手共进。松江温州商会通过参加各商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了解他们在协调功能、服务功能、纽带功能、政策导向功能、自律功能和维权功能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收获了最具价值的财富。

据悉,2010年,商会就与韩国忠清南道缔结了友好关系。其间,双方通过考察交流,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印象。此后,就合作开发旅游、投资兴业等具体事宜进行了友好的洽谈。李国祥表示,通过两地互访,进一步巩固、发展忠清南道与商会之间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为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搭建好桥梁。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商会在其他省市经济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商会先后组织会员企业赴云南、江苏金坛,湖北恩施州、利川市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实地观摩、座谈讨论等方式,搭建两地企业经贸往来的共赢平台,营造两地企业投资创业的良好氛围,不断探索拓展合作的新领域。同时商会作为东道主,接待了来自江苏东台市、江苏泗阳县、安徽马鞍山市等领导来会交流,充分发挥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助推两地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作出新贡献。

责任,不遗余力践行公益

多年来,松江温州商会致力于传承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乐善好施的精神,为进一步促进松江慈善事业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商会积极搭建公益慈善平台,多年来倡导和组织会员企业积极参与抗震救灾、扶贫帮困、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献上一片爱心,展示一个上进、负责、热心公益事业的温商形象。

去年,商会专门设立“博爱温商”专项基金,多次组织企业家为云南丘北县、马关县二所学校、松江大学园区的外地特困生、松江100名白血病尿毒症患者和300名贫困老人白内障复明手术等捐赠资金70万元。去年底,商会还积极参与松江区“蓝天下的至爱”活动,捐赠仪式上,区慈善分会副会长邱京民接受了商会执行会长单位上海一统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捐赠的5万元和副会长单位上海贝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捐赠的3万元善款,并颁发了慈善捐赠证书。上海一统服饰集团有限公司当场向15位健康守护重病保险代表发帮困金;上海贝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现场专设“贝西慈善专柜”,为贫困家庭发放了粮、油、洗涤用品、食品等各种生活必需品。

今年,商会不断探索履行公益的新途径。4月7日,商会冠名赞助“圆梦松江·公益同行”大学生公益创业大赛,旨在通过区校共建、公益同行的方式,将大学生的公益创意与社会组织的公益实践结合起来、将大学生的公益创业与松江公益事业的发展结合起来,鼓励和促进大学生投身松江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工作,实现建设宜居乐业现代化新松江。

由于在公益事业上的出色表现,2013年商会荣获了“2013年上海市光彩事业组织”、“松江区十大优秀公益项目”、“2013年度爱心捐赠单位”等荣誉,同时被上海市社团局评为“3A级社会组织”。李国祥表示,这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良好的投资环境让在松的温州人事业有成,从异乡人渐渐融入、扎根松江、立足上海,成为新上海人。今后,松江温州商会力争发挥更大的作用,继续为松江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让更多的温州企业家到松江投资兴业。事业有成之后,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图片由松江区工商联温州商会提供)

现代快餐发展特征及发展思路探索 篇4

首先, 现代快餐具有投资较低的特点。通常情况下, 现代快餐的投资额一般在50~100万之间, 其店铺面积在达到200平米, 而在10万以下的现代快餐的规模一般较小, 和50平方米的小吃店差不多。而投资额在10~50万的现代快餐店较多, 规模在100平方米左右。因此, 这类规模的现代快餐店较重视企业形象, 由此可见, 现代快餐的投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经济实力雄厚的可以选择较大规模的快餐店, 而经济实力一般的可选择适中的快餐店, 经济实力较小的就只能经营小规模的快餐店。

其次现代快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代快餐可以分为中式快餐和西式快餐两大类。由于国外快餐在国内的大力发展, 使得现代快餐的竞争越来越大, 例如肯德基、麦当劳等, 这些快餐店直接和国内的快餐店形成两股竞争势力, 且明显居于优势地位。但是国内快餐店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 而形成企业品牌的快餐店较少。因此, 现代快餐的发展已经更趋向于面向广大社会, 进而提供更为广泛的服务。然而, 尽管西式快餐受到人们的欢迎, 但中式快餐让然以价格优势成为人们的消费主体。

二、现代快餐发展的思路

(一) 现代快餐的发展模式探析

所谓的现代快餐的发展模式主要指餐饮业思想和运作的方式, 其中, 人们最为熟知的肯德基、麦当劳等, 都拥有一套最为合理的发展模式。为使现代快餐的发展更加科学, 结合发展极为成功的快餐业的优势, 现归纳总结以下几点关于现代快餐发展模式的内容。

1、品牌经营的发展模式。由于品牌经营的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性和象征性等特点, 其主要体现在五方面内容, 其一是对于现代快餐内涵的说明, 这主要是指现代快餐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由于良好的产品质量能够有效提升品牌的发展, 进而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因此, 这种极具内涵特征的特点不仅是产品符合市场需要的综合标志, 同时也是现代快餐竞争的不竭动力。其二是对市场的定位。这主要是根据消费者对于现代快餐业的满意度, 进而寻找不同的定位空间。与此同时, 还要结合现代快餐店的实际情况, 对市场进行合理定位, 进而及时有效的开展营销策略, 促使现代快餐的品牌得到进一步提升。

2、品牌经营中对于品牌的管理。如何有效地利用品牌的优势提升产品的知名度, 就要对品牌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关于品牌管理, 主要包括产品、市场、形象和组织等四方面的管理, 这些内容也是品牌管理中主要内容。

3、品牌经营发展中经营理念。实现品牌价值的关键在于经营理念是否符合现代快餐的发展。由于经营理念是对事业发展方向, 甚至企业运营作业的看法, 因此, 双方在经营理念方面需要和价值观相符合, 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现代快餐的信誉,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增加加盟店的数量。

4、品牌经营发展中的实质问题。这主要是品牌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 更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因此, 拥有良好的品牌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快餐的经营中, 打造良好的品牌优势, 树立品牌形式更是现代快餐发展的核心内容。

(二) 个性化和标准化经营模式

如果想要使企业的发展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就要在经营模式中独具一格, 通过新颖的管理方式和个性化的经营模式, 才能创造出丰富的经济利益, 进而使现代快餐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 这种特殊的个性化模式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 同时还要在经营模式中不断总结经验, 进而形成稳定的个性化经营模式。另外, 由于现代快餐的快速发展, 这就需要有一个标准化的经营模式, 从提高服务质量着手, 增强企业文化, 不断改善营销策略, 在经营中总结经验, 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 进而使其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现代快餐发展的策略

由于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现代快餐更要注重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发展快餐店。比如对于快餐种类可以利用滚动式显示屏, 便于顾客自由选择, 使现代快餐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 现代快餐想要进一步得到发展, 就要在经营中不断总结经验, 进而创新经营模式, 不断改善经营理念, 在借鉴其他成功快餐店的基础上, 创造出属于自己快餐的经营模式和独特风格。比如在营养的搭配方面的创新。与此同时, 加强现代快餐的管理。这就需要管理者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化、极具规模化的管理体系。比如, 加强卫生方面的管理, 对一次性餐具进行扩大使用, 同时要适时消毒, 确保快餐的质量和安全。在管理过程中,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 要创建现代快餐所独有的企业文化, 为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快餐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 现代快餐要充分借鉴其他具有优秀快餐企业的经验, 只有这样, 才能使现代快餐企业创建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由于快餐的经营模式各样、各个快餐店之间都有各自的差异, 比如不同营养搭配, 不同的摄入量等都是快餐店的独特优势。因此, 要想让现代快餐得到快速发展, 就要紧盯餐饮市场, 抓住消费者心理, 同时吸取其它快餐店的优势, 以服务赢得顾客的信赖, 以品牌吸引客户, 进而促进快餐店的发展。

再次, 现代快餐业必须全方位引入正规的经营流程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打造独特的市场品牌和专业的服务团队, 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同时有效利用现代快餐的主要优势, 采用标准化、规模化的流水作业方式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 利用规模效应创造经济效益, 同时使用一次性餐具及用具, 既方便卫生又快捷, 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促进现代快餐的快速发展。总之, 现代快餐要与国际接轨, 就必须规范自己的制作流程, 实施科学的管理模式, 打造独特的市场品牌, 拥有专业的服务团队, 同时还需要创建先进的企业文化, 只有这样, 才能推进现代快餐的快速发展。

最后, 结合自身情况, 拓展经营市场。现代快餐应结合自身情况, 逐渐拓宽自己的经营市场。具体包括:一是应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选定合适的产品和目标市场的基础上, 对企业的资金、人员情况及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对采取规模经营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充分论证, 进而选择合适企业自身的经营模式。二是要把发展规模经营与企业品牌化紧密结合起来。发展规模经营不仅要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保证, 还要有较高的无形资产。对快餐产品的精选提炼, 软件方面的全面、稳定、提高, 是打造现代快餐企业集团品牌的关键。品牌化的快餐企业集团和连锁企业展示了快餐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能更好地推进企业规模经营的进程, 提高企业知名度, 增强企业文化。四是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开发和培育。人才是困扰和制约中国快餐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是形成现代快餐企业集团根本保证。因此, 现代快餐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规模化经营模式, 只有这样, 进而拓展经营市场, 才能和国际快餐企业竞争, 最终实现发展跨地区、跨国经营快餐集团。

此外, 现代快餐要充分结合自身优势, 不断创新, 不断进步。不管哪个企业, 懂得创新经营是将一个企业利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手段。要注重环境卫生的管理, 确保现代快餐食品的质量安全,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前来消费, 增加现代快餐的经济效益, 进而推动现代快餐的稳定发展。现代快餐还要注重内部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是吸引顾客的首要条件。比如在现代快餐的经营过程中, 可以四周环境布置一些盆景、或者在墙上挂一些壁画等, 创设一个优雅的环境, 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 从而引起消费者的食欲。因此, 现代快餐企业更要发挥创新的优势, 在产品、服务和工作方法等过程中, 创新思维, 提升现代快餐业的新形象, 确保革新的成功, 进而使现代

四、结语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现代快餐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使得现代快餐的发展潜力巨大。而现代快餐也正以多样化口味、合理的价格、均衡的营养搭配等多种优势, 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正因如此, 掌握最新的市场行情和创建新型的经营模式, 在快餐经营中占有重要作用。只有在经营中不断总结实际经验, 不断改革创新, 才能使现代快餐在整个市场, 甚至全球范围内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逐渐加快。为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现代快餐业油然而生, 且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占领了强大的餐饮市场。究其原因, 现代快餐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发展需求, 但也让人对于现代快餐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思考, 如究竟现代快餐有哪些发展特征使得快餐占领较大的餐饮市场, 现代快餐发展又具有哪些模式, 又是如何进行发展的呢等诸多问题, 对此, 本文针对现代快餐业对上述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析。

关键词:现代快餐,发展特征,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发展思路和目标 篇5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和谐发展

建立健全渔(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切实保护渔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促进渔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高效健康渔业,提高渔业的效益水平。加快完善减灾防灾体系建设,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2、坚持科技引领,实现渔业跨越发展

坚持实施科教兴渔战略,以科技创新改造传统产业,提升现代渔业;以科技成果集成和转化推动现代渔业建设,提升渔业综合素质。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转移机制和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渔业成果转化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促进渔业技术、经营、管理全面升级,实现渔业发展的新跨越。

3、坚持平安渔业建设,保障有效供给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健全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4、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可持续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以渔业资源保护与增殖、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濒危物种保护、水域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全面推进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事业。

(二)、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10年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以加速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增强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首要任务,以渔民增收、渔业增效、保障水产品安全、提高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为支撑,因地制宜推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渔业技术和配套措施,切实转变渔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渔业多功能性,提高应对宏观环境变化能力,提升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水平,做大做强水产加工业和休闲渔业,健全水产流通体系,实现渔业管理现代化,全面推动我省现代渔业健康快速发展,为保障水产品供给、促进渔业稳定发展和渔民持续增收及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省渔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初步建成现代渔业产业体系,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渔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效益渔业和生态渔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水产品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和主要水产品有效供给得到保障,渔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发挥;渔业灾害防控和生产安全监管体系日趋完善,抗灾防灾能力进一步提升;渔业社会组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行业自律和自我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资源环保工作全面落实,渔业资源养护和环境修复进一步推进;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健全,确保渔民收入持续增长。

2、具体目标

——力争2015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5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12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0公斤;

——鱼苗产量达到15亿尾,其中,名特优新品种占40%以上,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70%以上;

海钓产业的发展思路 篇6

十年前,海钓这一活动还鲜有人知,也无规模可言,更不要谈什么海钓产业,只有厦门钓协在老前辈王者兴的带动下,搞过几次全国比赛,创下先例。2000年在珠海召开全国第一次海钓研讨会后,经过多方努力,我国才有了“亚细亚”矶钓大赛,首次实现在中国举办正规的国际海钓比赛,目的也是想推动海钓活动的开展。

放眼今天,海钓活动方兴未艾,可以说已经在钓鱼界形成一定的规模。但从海钓产业的角度来看,还有很大的距离,其主要原因是海钓人口还是太少(所谓海钓人,就是每月至少有2次的海钓经历,且具备中等装备的钓鱼人)。国内一些人在谈到海钓产业时,普遍高估了海钓的人口,说10万、20万的有,甚至听到过有50万的。如果说确实有50万人,假设每人购置中等装备花2000元,一年就将是10亿元;钓一次鱼,花800元,每月2次,就是1600元(不含到达钓场的交通费)。若一年按10个月计,就达16000元,50万人就是80亿元。如果再加上钓具的更新、出海钓鱼次数的增加、以及其它的相关消费,一年可达100个亿,若有这样一个数字,我们今天也就不必再讨论什么海钓产业的发展,各界人士完全可以笑眯眯地为今后更大的发展绘制蓝图了。根据《海钓中国》杂志记者的调查,汇同有关网站及各地海钓联谊会、俱乐部的统计,我们认为符合上述条件的海钓人大概也就是2万人左右。如以2万人来计算,相关消耗还不到4个亿。所以要带动海钓产业的发展,当务之急是扩大海钓人口。泱泱大国,海钓人口为什么如此之少?我们认为有如下几点原因:

1门槛高

在中国钓鱼界,提到海钓就会想起一个“贵”字,这个“贵”主要体现在高额的交通费用,钓具、饵料的消耗费用等。每次出海的花费少则上千,多则上万,这就大大限制了海钓人口的扩张。因而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对海钓活动有极大情趣的人因为囊中羞涩而“望海兴叹”,而海钓活动兴起伊始,便被一些人冠以“海上高尔夫”,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2钓场少

中国有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故此,所谓钓场少并不是说我国的海洋面积和环境不能满足海钓活动的需求,而是被国人开发出来可以用于海钓的钓场和环境与位居世界第四的海洋大国的地位不成正比。

3海上交通严重滞后

在家中是“等待”,在路上是“期待”,在船上是“痛苦”,在海上是“幻想”,这就是中国海钓人正在经历的海钓之旅。因为,政府的政策、船老大的经济观念等原因造成我国海上交通的严重滞后,导致钓鱼人出海饱受“无奈”之苦。

4国内部分钓具产品质量欠佳

目前,生产海钓用具的工厂并不少,但因为现有国内市场太小,无利可图。所以,国内绝大多数的渔具厂是在做OEM(世界钓具的85%以上会有“Made In China”的字样)。一般的渔具太差,好的渔具又买不到。这样的现状造成中国海钓人只能从日本、韩国等地购买在中国制造的钓具。

5地方政府的重视度不够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都和政府的支持分不开。就目前而言,已经有一些独具慧眼的地方政府领导看到了海钓经济这条康庄大道,广东下川、珠海桂山、舟山白沙、大连长海等地方已经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将海钓经济发展得有声有色。遗憾的是更多沿海县市的政府领导受传统习惯驱使,尚无海钓产业的理念,或消极等待有关方面的政策。这样就大大制约了海钓产业的有利发展。

6宣传力度有限

我们所讲的宣传并不单单是指海钓产品广告,而是要宣传海钓活动的价值、以及钓法的普及、出钓的乐趣和一些优秀钓场的先进经验。更重要的是宣传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一种人文概念,以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的关注。目前,专业的海钓杂志只有《海钓中国》一本,覆盖面有限。政府方面,各地体委、旅游局、钓协,沿海钓场,对推广海钓的意识尚待提高。

7环保意识差

环境、鱼量是海钓活动及海钓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从海钓这个层面上来讲,人与鱼、人与海、人与海岛的关系应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是我们要倡导的。尽管炸鱼事件这两年少了,但盲目大量的钓鱼、部分近海养殖、污染物排放、缺乏保护力度等,严重破坏了天然钓场的生存。

综上所述,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对中国现有的海钓人所面临的尴尬局面做一根本性的改变,从而推动海钓产业的发展。

1降低门槛

a、食宿费用:我们设想,就目前钓场的条件,可以在各主要钓点建立“民宿”点,这样既可以降低食宿的本身费用,又可以省去往返钓点与住各地俱乐部的优势,有可能的话,联络本地钓友集体出钓,并与地方旅游公司合作,实现钓友出游交通费用按团体价出资;c、钓法要多样化:矶钓并非海钓的唯一钓法,发展船钓、防波堤钓、滩钓、海上路亚、铁板钓等,实现海钓钓法的多样化,以供各个层次的钓友选择;d、渔具费用:根据上述1、3点原因,我们认为,发展更多的国外钓具企业直接进入中国海钓市场,并实现良性竞争,才可以使渔具行业与海钓活动共同发展,培养出中国海钓真正的高端币场。

2建立和培植钓场(含环境保护)

建立新的海钓钓场是发展海钓活动,吸引更多海钓人口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尝试建立一些近海养殖和钓场共存的领地,以满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并借以实现沿海传统捕捞经济向第三产业转型。保护已有的钓场环境也同样重要,我国海域并非无鱼可钓,只是往往在鱼汛刚刚到来之际已有大量的鱼群被捕捞,或被毫无计划性的垂钓所消耗掉。计划性的可持续捕捞与垂钓可以大大延长该海域的鱼期,也可使该海域的沿海地区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增长。

3建立一级行业协会

最近,我们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国家体委将正式成立“中国钓鱼运动协会”,已报民政部,有望在今年得到批复,在海钓方面,由于国家体委的支持,将可开展如下活动:

a、开办学习班、培训班

培养更多的海钓新人、普及海钓文化,宣传各种新兴的海钓钓法。同时还要举办裁判员培训班,为各地举办海钓比赛输送人才。这项工作可以在有条件的海岛举办。

b、加强互动合作

地方钓协可与现地的海钓俱乐部搭建互动平台,网罗多方有识之士,筹集资金,开展各类商业海钓活动,增加钓友间交流切磋的机会。

c、导入竞赛体制

海钓活动需正规化。各类大型海钓比赛要采用积分制,评选等级运动员。

4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以行业媒体为主,向相关媒体辐射,宣传中国海钓活动的开展和海钓文化。建立行业媒体的公信力,逐步形成媒体的带动性和引导性。

5加强政府的重视度

(a)搞好平台建设、招商宣传、鱼类放养与保护以及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服务。

(b)重视中介,如旅游社、各俱乐部等,推广游钓。

(c)开发本地海洋文化,特别是在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形成当地特色的海洋、海钓文化。

(d)正视海钓活动的开展,并使之成为正式的体育活动项目。

6海钓要与游艇对接

海钓与游艇业结合,使海钓行业与高端行业实现对接。提高行业自身的含金量,满足更高端海钓人群的需要。

7发展高端钓具行业

重视现有国内海钓市场,细分市场层次,打造有市场影响力的民族品牌。研发、生产、销售适合国内钓场的海钓装备,逐步将国内的钓具市场引入正轨。

8善待钓鱼人

了解钓鱼人、亲近海钓人,将是发展中国海钓市场的主要途径。结合各界的力量,想钓鱼人之所想、急钓鱼人之所急,才能将中国海钓市场做好、做大、做强。

深圳共同配送发展思路 篇7

继续完善各类横向共同配送

横向共同配送是通过对同一类型的物流渠道如制造商物流渠道、批发商物流渠道、零售商物流渠道等进行整合, 集合货物进行共同储存、共同处理、共同运输, 达成协调统一运营的机制, 以寻求规模化效应, 发挥各个企业的物流经营资源。

制造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一些大型制造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完善的物流体系和设施, 如果这些系统不能充分利用, 会对生产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生产企业不仅要调整配送渠道适应各类零售商的需求, 还要对外开放自己的物流系统, 开展第三方配送服务, 通过共同配送, 来保证物流管理的效益和规模效益, 扩大市场范围,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生产效益。

深圳可以在各类工业区或者园区以及物流聚集地, 通过政府牵头, 企业参与的方式, 设立各类专业配送中心, 服务该区企业。具体运作方式可以共同出资, 企业化经营的方式运作, 或者委托专业公司运营等,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收费标准。

批发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批发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就是让批发商向综合型批发企业转型, 通过商品进货的统一化、广泛化和多样化以及商品配送的共同化、规模化和效率化, 来适应零售连锁店的需要。

具体做法是由区域范围内的中坚型批发企业联合进行共同配送, 由一些中坚型批发企业为骨干来组织设立共同配送中心, 实行多个专业批发商向某一特定批发商发货, 由这个特定批发商实行综合物流管理, 再针对连锁店、地域内小型超市、便民店等中小零售企业实行分拣组合配送。

零售业主导的横向共同配送。目前深圳最为主要的一种模式就是大型零售连锁业自建配送中心为门店进行配送。这种形式主要是针对大型零售连锁企业, 是大型零售业为追求物流效率化, 并使配送活动能够对应本企业门店的各种要求建立配送中心, 由厂商或批发商将商品送到配送中心进行统一储存、统一流通加工、统一管理, 再向各个区域的门店进行共配。在配送能力还有余的情况下, 还可为其他连锁企业提供配送服务。这种模式是目前共同配送的最主要的操作模式, 深圳的各大综合超市都采用了这种模式, 对于企业层面的经营,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深圳除了这些大型连锁超市之外, 还有很多中小型的超市, 由于其销售量小, 门店数量少等, 通过联合建立配送中心, 不但为小型连锁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源, 而且可以帮助小型连锁企业快速扩张, 具体配送中心的运营可以有主要的两三家连锁企业联合经营, 其他企业入股的模式, 确定各个企业的配送模式和配送价格。也可以委托一家专业的物流公司来运营该配送中心, 并采取科学的方法, 来确定每个参与企业的单位配送费用。

企业层面组织和规划纵向共同配送

纵向共同配送是通过对物流渠道的功能进行整合, 以供应链上各环节的成员, 如厂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的物流关系为基础, 联合建立流通中心进行集合货物和共同配送, 缩短物流渠道,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纵向共同配送合作方必须了解各类物流的特性, 同时还必须联合开发高效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商和生产商之间的物流共同化。目前深圳很多的原材料供应商由于处于供应链的弱势地位, 一般的产品都是由供应商在指定的时间内送到指定的地方, 很多大型生产企业已经开始实施VMI (供应商管理库存) , 对于很多小的供应商来说, 小批量、多批次的物流活动成为主流。物流成本占其变动成本大部分, 所以如何实现双方物流合理化成为该供应关系能否稳定的关键。建议生产企业在其供应地范围内找一家到两家主导企业, 共同建立配送中心, 向厂家进行配送。

厂商与批发商之间的共同配送模式可以参考三种形式:厂商自身代理批发功能;批发商负责全部分销;生产企业和各地的批发企业合作建立配送中心。对于供应链上力量较强的厂商, 比如家电行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等, 为了强化批发物流机能或实现批发中心的效率化, 生产商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网络, 对批发企业多频度、小单位配送。对于批发商力量较强的产业, 如小食品、小家电等行业, 将商品保管、运输等物流活动全部委托给批发商进行。或者采取两者折中的方案。

零售与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共同化可以参考两种形式:一是大型零售企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 批发商经销的商品都必须经过该中心, 再向零售企业的各店铺进行配送, 例如日本的7-11连锁企业, 按照不同的地区和商品群划分, 建立共同配送中心, 由批发商向中心发货, 由中心统一集货后, 再向各个门店进行配送;二是对于中小型零售企业, 他们不建立配送中心, 而是依托一家大型批发商, 由该批发商对各中小零售店进行共同配送。对于目前大多数产品是由零售商主导的市场环境来看, 这也许是深圳许多批发商值得借鉴的一种方式, 甚至以此为基础, 逐步增加与大型零售企业的谈判的砝码。

政府层面规划第三方共同配送

第三方共同配送是通过独立于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之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物流渠道中的一项或几项功能进行整合, 由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共同集配, 以实现物流的效率化的一种方法。这种模式有利于企业集中资源优势专注于自己的生产或者销售, 目前很多企业也采用了这种模式, 但是由于整个行业发展水平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在运作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比如物流企业和外包方由于对物流服务质量和服务成本的理解差异, 绝大多数合作时间偏短, 另外绝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的客户类型企业, 客户类型多而杂, 企业规模小。所以政府应该从宏观上去引导和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理发展和壮大。

调整思路发展农村沼气 篇8

户用沼气发展不平衡, 全面扩大规模存在诸多因素制约。以某户用沼气重点推广村为例:该村共有农户300余家, 建设沼气池30座, 普及率为10%, 夏季22座可以正常运转, 利用率为70%多一点, 冬季只有6座可产气使用, 利用率只有20%。从其它渠道反映的情况来看, 户用沼气普及率和利用率低的问题还比较普遍。农户反映, 沼气池只要管护得当, 正常使用8个月没问题, 建设一个8立方米的户用沼气池, 买300元的牛粪, 可满足3~5口之家一年80%的生活燃料需求, 与其他燃料相比, 可以节省1000多元。这证明沼气确实是环保、清洁和节约的能源, 但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况?我国农村生产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 耕牛已退出役用, 畜禽家庭散养逐渐淘汰, 沼气原料畜禽粪便出现短缺, 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 沼气进出料也成为难题, 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在调研时还发现, 农户庭院都不大, 由于自来水不能24小时供水, 家家户户都修建水窖贮存水, 如果再修建沼气池, 难免因距离水窖太近而污染饮用水。许多农户庭院都用石板铺地, 收拾得很整洁, 但沼气池管理稍微疏忽, 沼液就会溢出弄得腌臜不堪, 甚至影响四邻。北方气候比较干燥, 特别是冬季寒冷, 户用沼气技术还不完善, 产气不足, 难以实现周年均衡供气。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 尽管国家出台许多优惠政策, 补贴标准不断提高, 但部分农户的反应仍不甚积极。所以, 进一步推进农村沼气发展, 在适宜地区还是要扩规模、上水平。但对没有原料保障、后续服务跟不上的地区, 则不宜片面推行户用沼气。

大中型沼气发展势头良好, 但向农户供气的对接机制尚需探索。2007年以来, 适应畜禽养殖方式变化和规模化养殖场的快速发展, 农村沼气进入优化结构、建管并重阶段, 国家专门安排资金, 支持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等大中小型沼气工程建设。一方面, 地方有关部门和企业, 要求建设大中型沼气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另一方面, 已建的大中型沼气, 大部分是为了解决自用能源, 向农户供气率不高, 有的甚至把沼气排入空中, 既浪费能源, 又污染空气。

进一步促进农村沼气发展应着力发展集中供气。将发展农村沼气纳入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体系。从理论上讲, 农村沼气集中供给设施同城市天然气供给设施一样, 都属于基础设施, 具有公益事业属性, 将集中供气纳入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体系不存在政策障碍。从运行机制来看, 集中供气与集中供水从建设到运营, 其程序和方式基本一致, 集中供水搞得好的地方同样可以搞集中供气。因此, 在水电路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群众基础好、两委班子战斗力强的村庄, 应鼓励按照一事一议机制建设规模化集中供气工程, 比照集中供水模式, 解决大中型沼气向农户供气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沼气建设补贴仍由原渠道下发, 提高补贴比例至70%为宜。扩大用水户协会职能, 将沼气建设和运营纳入管理范围, 同集中供水以水养水一样, 集中供气也要实行以气养气, 沼渣、沼液属于优质肥料可以出售, 以气养气应该更具优势。重点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和秸秆气化工程。农作物秸秆是非常好、可以大面积应用的沼气原料,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秸秆利用技术, 而且南方试点地区取得很大成功, 未来秸秆利用技术全国化推行的前景十分光明, 沼气原料不足问题将得到根本改善。我国广大农村秸秆资源非常丰富, 过去被当做废物直接燃烧, 由于污染环境, 被强制禁止。现在, 随着大型农机具的普遍使用, 像小麦和玉米等, 其秸秆在收割时已被粉碎直接还田, 但其肥力远不如沼液沼渣。经过沼池液化, 秸秆变成优质肥料, 而且, 还可以实行以秸秆换用气, 既能解决原料问题, 又能减少农户的负担。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也是我国农村能源建设推出的一项新技术, 经过试点已开始在全国各地示范推广, 国家要加强政策扶持。

公安学报发展思路探究 篇9

一、公安学报影响力现状

1.学术影响力较小

目前我国公安院校期刊除少数几家具有较强的行业色彩外,其他绝大多数(共有24家)都是从事公安理论研究的综合性刊物,在期刊分类中属于“中国政治”或“法律”类。在2015年年底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中,24家公安院校学报的影响因子分布延续了多年来的“金字塔结构”[1],即仅有极少数几家学报处于所属方阵上游,而绝大多数学报则处于中下游。在“中国政治”类199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两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和《山东警察学院学报》分别位列第15和第63,其他22家学报则散见于80名之后。可见公安院校学报的学术影响力整体较弱。

2.社会效益较差

公安院校学报作为警察科学共同体乃至公共安全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交流平台,不仅肩负着理论的提炼、研究与拓展任务,更重要的是对警察乃至公共安全从业者的业务工作发挥引领作用。任何一种真正的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又落脚于指导实践活动、使其实现自我超越。学报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学术领域内对理论研究的贡献度,还表现为对实务部门相关受众的业务指导。目前公安院校学报不仅在理论圈中的影响力较弱,对公安业务乃至公共安全业务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也不明显。

我国有上百万名民警,如果视野扩大到公共安全领域,从业者更是多到难以计数。今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状况复杂多变、犯罪技术和手段不断出新,公安部门面临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工作思路和方法亟需与时俱进,先进理论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的内部刊物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今公安学报普遍由内刊转为“外刊”,作者群和读者群都有所扩大,但在公安实务部门中的影响力却日趋式微。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近年来各家公安院校学报的发行量普遍下滑。其中有数字化时代人们阅读方式有所改变、纸质报刊不再是获取信息主要渠道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实务部门对学报反响冷淡,带来对学报的需求量缩减。

二、公安学报势弱原因探讨

1.学术影响力小的原因

一是公安学科的理论研究水平整体偏弱。21世纪初曾有学者指出公安学科发展的不足,如“公安理论的整体研究相对滞后,内部发展也很不平衡,有的领域已有建树(如侦查学),有的领域正在完善理论架构(如治安学),有的领域则还很少有人涉足(如保卫学),且平面评介多,深入研究少”。[2]十几年来,尤其是自2011年公安学和公安技术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被SCI、SSCI等国际权威期刊收录的论文和承担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越来越多[3],公安学科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作为一级学科,公安学和公安技术的学科建设规模和水平仍需提高,其学术共同体仍需凝合,“探索公安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通过对警察现象的理论透视,逐步揭示警察权力与社会秩序之关系所内在的若干基本原理,进而构架起公安学科的理论体系”的任务仍未完成,公安学科的理论探讨惯于“经验替代理性、叙事替代阐释”的学术状况仍未根本改观。[4]公安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社会性,公安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需要跨越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公安工作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专业性,需要从具体工作中提炼升华出理论,不仅对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极高要求,也是个艰苦的过程。而我国公安院校普遍较年轻,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科研攻关等方面与一些成熟高校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这是公安学报办刊必须面对的现实。二是公安学报在现行学术评价体系中的地位较低,导致好文章“外流”。目前各高校在职称评审和科研考核时均采用“以刊评文”的学术评价办法,讲求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公安学报中目前只有两家核心期刊,其他缺少“核心”光环的公安学报对优秀文章缺乏吸引力,使得众多公安学报陷入影响力小—稿源匮乏—影响力难以提升的恶性循环。

2.社会效益差的原因

受目前学术评价机制影响,各家公安学报在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之间普遍偏重前者。我国公安学报相继获得CN刊号之时,恰逢我国核心期刊评选工程启动,核心期刊因其在学术评价机制中的特殊地位而拥有了神奇的光环,于是各家学报不约而同地加入了进军核心期刊的队伍中。在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之间,核心期刊的评选体系侧重的是前者,后者也确实无法量化考量。顺应这一“指挥棒”,各家学报将重心放在了提高自身学术性上,忽略了实用性。公安学报的主体作者群即公安院校的教师们普遍缺乏实战经验,与基层联系不紧密,写出的文章有“闭门造车”之嫌,对公安实务部门的指导意义不大。

三、公安学报发展策略思考

1.准确定位

(1)公安学报的整体定位——服务实践。公安学报要明确定位,为什么办刊?读者是谁?办刊目的是什么?高校学报是高校主办、刊登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是高等教育担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协调发展的重要桥梁和成果展示平台。具体而言,公安学报是公安院校主办、刊登公安工作或公共安全工作领域研究论文的高层次学术理论刊物,主要功能是推动公安院校学科建设、优化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促进公安领域理论成果转化。其服务对象是公共安全领域从业者和科研者。公安学报应偏重理论性还是实用性,是十几年来公安学报办刊者们孜孜探索的问题。作为学术理论刊物,其学术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学术性不等同于理论性,理论与实用并非不可兼顾。诚如有学者所言:“把‘学术’二字用顾名思义的方法解析,其内涵拥有‘学理’与‘术用’两个方面内容。”[5]理论必来源于实践,也势将对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而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实例证明,科学技术的竞争最终都将反映在实用性竞争上。公安学报实用性传播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检验的是公安学报的生存和发展前景。在现行期刊评价体系环境中,公安学报不应盲从核心期刊评选指标的“指挥棒”,而应立足于为实践服务,力求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警务价值,对拓展警务理论视野、深化警政规律认识有所助益,或对一线警务工作有一定借鉴和推动意义,或对公安决策有所参考,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可转化性,推动公安科研成果转化为警力和战斗力。[6]当然,如何在这种定位与现行期刊评价机制之间寻求平衡点,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公安学报的个体定位——凸显特色。根据生态位法则,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每个物种都必须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态位,唯有如此才能生存,公安学报的生态系统也如此。公安学报必须对自身明确定位,找准特色,实现错位传播,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整个公安学报的生态系统也会更有活力。目前的二十几家公安学报在栏目设置上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基本模式为,法学研究栏目+治安学研究、侦查学研究、警察管理等公安学公安技术研究栏目+个别机动栏目(一般是热点问题或重大问题研究,或特色栏目)。只是各部分所占比重各不相同。当然,同质化现象并非公安学报所独有,而是社科学报的通病。200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指出,相当一部分学报定位不清,选题雷同,内容重复,个性、特色不够鲜明。之后教育部启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和“名栏建设”,鼓励各学报办出特色栏目,走专题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虽然目前评选出的26家名刊中并无公安学报的身影,65个名栏中仅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犯罪研究”一枝独秀,但不可否认,经过几年培育,有几家公安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已颇见成效。如《云南警官学院学报》的“禁毒研究”,《河南警察学院学报》的“中国犯罪学口述史”,《公安学刊》的“‘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等。它们或依托地域优势,或结合研究资源优势,或有赖于办刊者的独到眼光和组稿能力,都使得所属刊物在面目相似的公安学报队列中显现出特别色彩。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要想高起点地办出一份像样的好学刊或好学报,核心问题是是否能量力而行地、准确地对学术高度和学术个性给以定位,立足于本省、本校的学术土壤,发掘出所办学报的学术特点与学术优势,促进形成某种学术特点与学术优势的相加或相乘,使学术优势和学术个性建立起来。”[7]没有特色的期刊如同没有个性的人,是缺乏魅力的。各家公安学报应找准自己的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共同进步。

2.提升编辑素养

质量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期刊的学术质量起关键作用的是办刊活动主体——编辑。编辑是一项融政治思想性、学术理论性、科学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复杂工作,不仅要练“外功”,通过走访调研了解业界动态和读者需求,策划一些具有学术吸引力的选题组、约稿,与作者保持良好沟通,还要练“内功”,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包括对栏目所涉学科动态的关注度、对学科热点的把握能力,对稿件学术价值的甄别判断能力,对稿件的文字加工能力,以及在新媒体环境中处理各种信息能力。

公安学报是警学研究的主阵地,当前的公安学报编辑队伍中,警学专业出身的只占少数。编辑工作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方式,但工作范畴内的专业背景缺失会影响编辑对稿件价值的判断。因此,公安学报编辑除要具备政治素养、责任意识、创新能力外,还要将自身专业背景与公安业务知识相融合,不断提高编辑加工能力,成为既有独到眼光和深厚功底,又有过硬编辑加工能力的职业编辑、学者型编辑。在达到此理想状态之前,期刊主管部门提出:“可以吸引知名学者到学报兼职,参与选题的策划,甚至兼做一些栏目主持人,设置一些好栏目,选一些好题目,组织一些好作者。”[8]目前已有几家公安学报进行了尝试,取得不错效果。当然,引入专家并不意味着编辑可以省力偷懒,而是更好地利用专家的学术资源和影响,帮助编辑更快地熟知本领域科研进展和人才分布,提高对新技术的判断力、与学者打交道的能力,最终将由专家代劳的事情自己承担起来,成为学者认可的优秀职业编辑。[9]

3.向数字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数字化席卷了几乎所有行业,包括出版业。随着知识传播方式和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学术期刊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形态、功能和作用都要适应新时代要求。2011年发布的《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业态已成为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的战略制高点,“十二五”时期将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带动原创学术文献数字出版的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清华大学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期刊数据库的成立为标志,我国学术期刊开始数字化进程。在社科期刊阵营里,公安学报的数字化进程慢之又慢。24家公安学报中,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使用了网上采编系统或建有网站,而所建网站大多是借助所属院校的主页建立的学报链接,介绍学报的办刊宗旨、投稿方式等,提供学报每期目录和文章摘要。只是纸质期刊的电子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

向数字化出版转型,对出版业来说是新挑战,更是机遇。共同面对这一新事物、新难题,期刊之间的现有水平差距显得相对模糊了。对于整体实力较弱的公安学报方阵来说,成功进行数字化转型不失为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公安学报的数字化出版虽然起步晚,但可以借鉴许多先行者的有益经验。笔者认为,公安学报的数字化出版可以构建“平台+内容+渠道”和“线上+线下”的模式,以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为主要平台。大致应依循以下原则:

其一,依托纸质期刊,但内容涵盖更丰富。公安学报网站和微信平台除了可以再现纸质期刊内容之外,还可以发挥自身的“云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多便利。网上采编系统可以实现投稿、查稿、审稿的自助流程,并方便读者查阅过刊文章等资料。在网络上,不同刊次登载的文章可以汇聚为一个专题,方便读者分专题浏览。微信平台则更具“客户黏性”,读者可以迅速获取期刊信息,便利地与办刊者或作者交流。国内外有些期刊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还实现了用视频讲解文章主要观点的功能,将学术论文的传播变得更直观生动。

其二,适应数字化阅读特点,内容精简化。与传统纸媒阅读相比,数字化阅读尤其是移动阅读的时间往往呈碎片化,读者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而数字化阅读的呈现媒介是屏幕,一屏所能承载的直观内容是有限的。因此,数字化出版应注重内容的精简性,便于读者迅速找到需要的信息。公安学报的数字化出版应顺应这一特点,在汇总传递信息时不是简单地再现信息,而是对信息进行总结提炼式的再加工,力求简明扼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提升有限篇幅的内容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传播效能。

其三,注重信息及时更新,保持畅通互动。数字化出版中,期刊内容的传播不再受“期”与“刊”的限制:新的学术成果可以随时呈现给读者,不必等待积累一定数量的文章再进行制作、发行,按期推出;书刊也不再是学术成果面世的唯一载体,数据库、专题、知识点等数字出版物,甚至单篇论文都可以成为信息传递媒介。因此,出版方式灵活、内容更新迅速是数字化出版的应有之意。公安学报的数字化转型应避免流于形式,开设网站或公众信息平台却疏于更新,是无法实现数字化跨越的。可设专人负责网络平台的更新和维护,以及用户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以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实现公安学科学术成果的更优传播。

参考文献

[1]姚林.提高公安院校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策略与途径[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46-52.

[2]陈一民.公安学报现状剖析与改革思考[J].公安大学学报,2002(6):123-127.

[3]徐镇强,何彩英.基于一级学科的公安学建设水平管窥——以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据为研究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28-136.

[4]吴跃章.公安院校学科建设现状和应然路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6):13-18.

[5]张连举.论公安学报在新世纪的发展思路[J].政法学刊,2000(4):43-45.

[6]黄美珍.公安学报责任编辑的“责任自律”[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

[7]黄美珍.提升公安学报学术质量的几点思考[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2(4):114-117.

[8]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5-13.

[9]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70-89.

发展家庭林场的思路 篇10

1.1 家庭林场的概念

家庭林场是在林业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家庭为基本的经营单位进行林业产品生产的一种经营方式, 是我国林改后重点发展的林业经营模式。现代意义上的家庭林场都是具有一定规模, 实行科学化管理的林业产品生产。家庭林场也是经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 并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建设管理的一种产业化经营。发展家庭林场以来, 林业产业的质量有了大幅提高, 各种果树场、速生林场、苗木场等丰富了家庭林场的形式, 使林业生产方式有了多样化趋势。同时, 经济增长点也发生了转变, 可以说家庭林场是当前我国林改后林业生产经营的最有力经营模式。

1.2 家庭林场与林业专业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区别

在林业产业结构中, 除了家庭林场, 还有林业专业大户、林业专业合作社, 但是后2类经营方式与家庭林场还是存在显著的不同的。家庭林场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进行林业商品生产的, 劳力主要是家庭成员为主的一种小型化的经营方式, 基本不需要额外的雇佣工人。林业专业大户的经营规模比家庭林场大, 需要长期依靠雇佣工人进行林业商品的生产和林场的管理。林业专业合作社则是由来自不同家庭的林农自发联合形成的一种组织化经营方式, 分散的林农联合起来, 由合作社统一安排生产和经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势头也很好, 很多的林业专业大户也都加入了合作社, 但这与家庭林场还是存在明显的不同的。

1.3 家庭林场的特点

1.3.1 林业生产商品化

家庭林场的经营方式促进了林业商品化的发展。在过去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大都是自给自足的模式, 但是林改后的家庭林场带有典型的经营性质, 家庭林场更注重经济利益的获得, 因此, 经营中强调林业产品的商品化, 强调为社会提供更优质、更丰富的林业商品。

1.3.2 生产经营集约化

林改后的现代家庭林场是一种经营方式。各地的家庭林场也都注重自身的现代化管理和经营。家庭林场的经营专业性较强, 管理者虽是家庭成员但是管理方式也是十分科学和有效的, 在有些地区的家庭林场中甚至有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同时富有特色的林场还可以通过相关机构的认证获得品牌效应, 林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

1.3.3 产业转型规模化

林业改革后, 家庭林场利用林地流转创新手段实现了新型的经营发展。在市场的促进下, 家庭林场的经营规模也逐渐扩大, 家庭林场的经营内容也有了多样化趋势。在整个产业系统中家庭林场可以在任何一个环节进行转型, 例如由生产转为服务。现代家庭林场的经营对技术的应用、机械化生产以及降低成本、绿色生产都有自己的方法。在技术和管理的促进下, 家庭林场生产率有了更快、更大的提高, 林场产品的多元化也丰富了林产品市场。

1.3.4 经营模式多元化

市场经济的活跃性特征对家庭林场的经营模式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和市场的促进下, 家庭林场出现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包括单个家庭经营、多家联合经营、成立独资企业、成立合资企业等。当前, 我国各地都在鼓励家庭林场适度的集中经营, 建立起林业产品一体化服务的体系化经营, 从而向产业升级和提供更丰富、更优质的林产品方向发展。

1.3.5 市场竞争力强

市场经济环境下, 家庭林场随着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竞争力也明显增强, 尤其是专业林业合作社的领导下, 一些地方的家庭林场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走向了国际市场。家庭林场近年来升级发展快, 竞争力也有了大幅的提高。

2 家庭林场在实现林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2.1 推动林产品的市场的发展

现代家庭林场已经超出了自给自足的生产范畴, 尤其是林改后的家庭林场生产的产品逐渐流向市场后经济利益的获得, 促使着家庭林场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在技术的促进下, 产品种类的逐渐丰富, 将为林产品市场提供更多种类、更高品质的服务, 对推动林产品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促进林业社会化体系建设

林改后, 家庭林场自主经营, 生产出的林产品逐渐流向市场。林业市场的形成使得林业生产者逐渐加入到市场竞争中。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家庭林场经营者不断提高着自己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在提高市场竞争的过程中, 林业经营逐渐走向专业化。家庭林场在实现专业化生产时, 需要从社会获得各种服务, 也是在这一需求下, 林区的剩余劳力、非林区的各类专业服务人员加入到林业社会化体系中, 使得林业社会化体系逐步建立起来。

2.3 加速林业产业一体化进程

在林业社会化体系建立后, 林业生产与为之服务的工、产、供、销等整个林业产业过程都伴随着利益的交织, 各个环节的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就促使着林业产业一体化的进程。只有形成产业一体化, 才能更好地保护家庭林场的利益, 才能保护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 才能推动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2.4 为合作社和股份制打下基础

林改后发展起来的家庭林场是一种新的经营模式, 是具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股份制特性的新型经营模式, 也是对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创新, 突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些限制, 为林业生产向现代股份制发展承担着过渡功能。

3 发展家庭林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家庭林场发展速度快,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形成了丰富的林产品经营体系。家庭林场经营在市场和政府的调节和引导下呈现稳定的发展态势, 家庭林场在解决环境问题上也正在做出贡献。

家庭林场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包括林业税费高、林权证权利责任不明确的问题、家庭林场融资难、林场的防火和防虫技术难和任务重以及家庭经营中对一些绿化类苗木缺乏认识等。

4 发展家庭林场的政策保障与帮扶政策

发展家庭林场以及整个林业产业完善都与政策的保障是分不开的。近年来, 随着林改的进行, 国家林业部门和国务院都对林业改革制定了相关的意见。国家政策上的倾向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引和促进。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有林业方面的扶持政策, 在2014年的一号文件中有38项涉及林业, 包括林地流转、登记确权、财政补助、林业征费等。国家制定了多项政策在鼓励和支持林业发展, 在保障着家庭林场的发展。

对家庭林场的帮扶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 包括项目的帮扶、技术上的服务、指导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加强品牌的建立与宣传、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等。帮扶政策需要各个部门和机构共同参与, 才能真正起到对家庭林场的帮扶作用。

5 发展家庭林场要注意的问题

要把好质量关, 家庭林场要根据所在区域和环境选择有利的林产品进行生产, 并在技术上、管理上以及人员素质上不断提高, 从而确保林产品的高品质;要在立法上对家庭林场予以保护, 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保障家庭林场的发展;家庭林场要在现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上, 发展多种经营, 走综合发展的道路;建立健全林业产业服务体系, 为家庭林场提供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服务, 并将这种服务贯穿到家庭林场的各个环节;从林地流转方面加强管理, 为家庭林场建设提供稳定的保障, 为家庭林场扩大规模提供稳定的土地资源。

6 发展家庭林场的几点建议

建立和完善家庭林场的登记管理制度, 加强对家庭林场的科学规划。家庭林场的建立、发展以及林产品的选择都要根据地区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并选择合适的规模并有计划的控制和扩大规模。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对林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 政府对家庭林场的发展除了要在政策上加强扶持, 还要在家庭林场的发展中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 保障林产品的质量, 为家庭林场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家庭林场的法律保障制度。加强对林区土地的流转的立法和宣传, 使家庭林场经营者认识到契约的重要性, 为家庭林场建立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土地权利保障。

7 总结

林改后家庭林场的建立和发展是一种全新经营模式。家庭林场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 同时对促进林业现代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家庭林场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在今后的家庭林场发展中需要给予政策保障和帮扶, 还要从多方面为家庭林场发展提供服务。

摘要:随着林业改革的开启和深入, 发展家庭林场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全国各地区均有家庭林场的尝试,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可以看出家庭林场是适应林改的一种林业发展方式。在国有林场时期, 分散分布的林区给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国有林场在质量上也难以有效提高。这些问题在家庭林场中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以家庭为单位管理农场, 不但强化了责任, 也会加大投入力度, 林业质量提高快, 效果显著。笔者在本文中对林改后发展家庭林场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同时也提出了家庭林场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家庭林场,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邹继昌, 后林改时代发展家庭林场的思考[J].绿色财会, 2013 (10) :39-42.

科技发展思路 篇11

【关键词】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创新;发展思路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需要我们必须判断科技发展态势,找准发展方向。新时期新环境下,必须大胆尝试,推动信息服务创新发展。①转变服务理念。适应环境和需求的变化,实现“三个转变”,即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面对面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从共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②深化服务内容。在搞好传统信息服务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信息资源的知识提炼,形成专题综述、述评等深层次信息产品,创造具有独特价值的增值知识产品。

1.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发展方向及改革趋势

科技情报信息管理机构实质是运用现代的管理思想组织和结构、方式、方法、制定规范,实现对科技情报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引进和使用信息技术,以实现用户服务功能达到资源整合的目的。实现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有序协调发展的目标。根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信息资源已被列入世界4大资源之一,为此建议在原国家、省、市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成立科技情报信息资源管理办公室,分别负责国家、省、市的科技信息资源规划与建设,重点以数字化建设为主,同时承担科技系统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科技数据库建设,明确科技情报信息工作在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设立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专项经费,完善服务性收费项目,形成管理有序,组织得力,上下互动,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和省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可承担科研学术研究方面领头羊,中小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可承上启下,市科技信息资源管理职能和国家和省科技情报(信息)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接业务,这样改变了地市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群羊无首的局面,这样可以促进地市科技情报机构良性发展。中小城市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在指导当地科技信息工作开展,为地方领导决策、科研院所、企业及乡村开展科技信息服务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是创新发展科技情报信息事业中不可为低估的力量。

2.深化服务内容,综合运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是当前及以后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手段

20世纪中叶以来,因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加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甚至改变了传统的发展轨迹,这种影响毫无疑问地发生在科技情报信息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使传统的科技情报信息机构面临巨大挑战。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呈现出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网络化、集群化、广泛化的趋势,网络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和来源。所以在需求方式发生变化的渐进过程中,应重视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网络环境建设,缩短供、需差距,已是迫在眉睫必然。

科技情报机构要在新时期发展壮大就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科技情报信息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面对当前科技信息研究与服务工作的新形势 ,我认为当前地市科技情报信息机构要不失时机,加快与国家省市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接,为地方引进科技资源,并加快地方科技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作用,为领导决策和本地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

从信息网络技术的新近发展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互联网络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将彻底改变科技情报信息研究和服务的传统方式。资源数字化、传输网络化、管理自动化、服务知识化将成为必然。能否及时跟上技术进步的步伐,是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服务需求的挑战。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不仅使信息数量剧增,而且也使信息资源社会化。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不断拓宽,方式更加便捷。过去那种提供资源查找和指示服务的初级智力活动将被技术系统逐步取代,用户的个性化和高端化需求则更多地表现为要求提供能够解决方案和决策参考方案的知识型服务,这客观上要求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必须改变服务理念,既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从面对面服务向网络服务转变,从共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全面提高服务水平。

3.加强信息基础设备建设,为科技情报创新发展创造条件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科技情报信息服务发展的物质基础。虽然,我国加速了社会信息化进程 ,在网络、通讯等基础条件建设和信息开发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国民信息意识逐渐增强。如银行交通、卫生等行业各部门已普遍建成了办公自动化。要实现创新服务,实现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就必须加强各地市的科技信息网络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优化设备配置,增加网络设施建设经费。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也要主动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争取到各界的支持,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加快装备一批高新技术设备,切实提高科技情报信息工作的创新能力。

4.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为区域创新提供可靠保障

互联网已经是这个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几乎影响了全球的所有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物质世界正在加速融合,在这种融合中几乎任何系统都可通过数字来量化和互联,通过分析,人们可以作出更加智慧的判断和处理。

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工业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的信息服务平台。①网站建设。建立科技系统门户网站,发布相关信息,搭建起各机构相互沟通的桥梁;②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网上申报系统。建立以全程动态交互为特色的在线申报系统,实现科技项目的网上申报和网上审批,提高申报、审批效率,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系;③辅助办公系统。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工具,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和业务流转的网络化,真正做到科技情报信息机构人员上班的同时,也是为客户服务的开始。④加快成果转化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产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并没有在生产上得到应用,不仅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而且挫伤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就是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促进成果转化的成功率。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对接的桥梁,为双方提供全面、客观、准确的信息。实现研究成果的信息检索与交互,提高科技成果与企业转化的成功率。

总之,要进一步深入科技情报管理体制改革,走出传统的管理服务方式,根据各地实际,调整业务结构,开展创新服务。我们处于一个挑战的时代,也是创新的时代,要想使科技情报信息工作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强抓发展机遇,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增强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决策支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协同工作能力、集成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新的贡献。 [科]

【参考文献】

[1]邓楠.创新科技信息事业,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服务[R].科技部网站.

[2]黄彦斌.总结过去,放眼未来,紧密围绕建设创新型内蒙古而努力推进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DB/OL].中国科技信息网.

[3]杨海然,辛建之.加强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情报研究工作[DB/OL].中国科技信息网.

社保基金审计发展新思路 篇12

随着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 各项社会保障措施覆盖的范围不断扩大, 资金规模成倍增加, 基金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压力越来越大。审计作为社保基金监管的一个方面, 也要认清和把握当前社保工作的形势和规律, 从更高层次和更新的角度来重新理解和定位社保基金审计工作, 探索社保基金审计发展的新思路。

一、实现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

社保基金被称作老百姓的“保命钱”, 其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因此, 目前的社保基金审计工作, 把以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为主的财务审计放在了重要位置, 重点审查、监督社会保障有关政策、法规制度能否严格执行, 社保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等是否真实, 是否存在违法违规等问题。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 社会保障审计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各界对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重视, 社保基金已成为社会公众心中的“高压线”, 社会保障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大幅减少, 社会保障审计如果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方面, 就可能面临被边缘化的局面。因此, 社保基金审计应该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 形成财务审计和效益审计并重的局面, 在关注社保基金真实、合法的基础上, 分析社保基金的收支规模及筹集、管理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逐步将审计的重点从单纯关注资金使用情况进展到揭露社会保障制度缺陷, 检查现行社保政策的效应和评价社保基金使用效益为主的新型审计上来, 效益审计将是今后社保基金审计的重要目标。

二、进一步规范社保基金审计的内容

社保基金涉及面广、来源渠道多、程序复杂、各个环节紧密相扣, 审计中应围绕其来龙去脉, 紧紧抓住以下三个重点:一是社保基金征缴环节的审计。主要审查社会保障基金收入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重点审查各项社保基金征缴面是否达到法规政策规定的要求, 做到应保尽保;审查各缴费单位是否存在瞒报缴费基数、偷漏应缴基金的问题, 做到应缴尽缴;审查征收机关征管力度是否到位, 是否存在减缓免行为, 做到应征尽征。二是社保基金使用环节的审计。重点审计社会保障基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审计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障管理部门及其具体经办机构是否依法及时、足额发放社会保障基金;发放标准是否符合政府有关规定;各项社保基金是否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是否存在挤占挪用、乱列乱支、虚假冒报, 甚至虚列支出、转移基金、贪污私分等违法、违纪问题。三是社保基金的管理环节审计。审计重点是各项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性, 确保基金的安全运营及保值增值。主要审查各社保基金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财务管理和财务核算等环节有无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实行专户存储;调剂基金的上缴和下拨是否按照规定执行;是否存在隐瞒、漏报等问题;审查基金结余是否按照规定运营管理;保值增值渠道是否合法、合规, 是否存在基金管理风险隐患等。

三、创新社会保障基金审计模式

在我国传统的社保基金审计模式中, 存在仅重视国家审计, 对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重视不足的问题。在社保资金逐年增加, 覆盖面越来越广的情况下, 为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管功能, 必须创新审计模式, 建立以国家审计为主, 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为有利补充的“三位一体”审计模式。首先, 继续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国家审计机关是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和广泛的审计监督范围, 主要对社保理事会的行为、社保基金的总体运作及预算进行审计, 只有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权威性、全面性和公允性, 才能实现规范资金使用、提高资金效益的目的。国家审计是社保基金审计体系的核心, 对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负有业务指导和监督的职责。但由于国家审计和劳动保障部门、财政部门都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相互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独立性受到一定影响, 因此, 要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独立性。社会审计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的社会审计资源, 具有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所不具备的双向独立性, 其资源配置依市场供求为导向, 可根据工作需要聘请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 具有高度的竞争性。主要受社保理事会委托, 对投资人、基金托管人在基金投资运作与托管行为上的合法性、公允性等进行审计;最后, 发挥内部审计的内向性作用。内部审计是以服务于内部管理为目的, 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自我调控的机制, 是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加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内部审计具有比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更熟悉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势, 更具灵活性, 能够在社保基金审计事前、事中和事后发挥独特的功效。内部审计主要是指投资管理人或基金托管人的内部审计机构, 对具体的基金征集、投资管理托管业务合规性、费用支出、投资收益等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可以从源头上控制一部分舞弊和错报的风险, 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种“三位一体”审计模式对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进行了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强制性、社会审计的公众认可性和内部审计的内向性特点, 不但使三者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而且可以相互使用审计结论, 避免重复审计, 能够提高审计效果, 强化社会保障基金的审计监督管理。

四、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

随着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征收网络化、发放社会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已初步形成, 仅凭手工审计手段很难在浩如烟海的资金信息流中找到藏匿违纪违规问题的蛛丝马迹, 只有采用计算机审计手段, 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 要积极创建社保资金审计综合信息平台,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采用一定的传输接收方式将社保经办机构、财政、税务等部门的相关数据与审计机关相连接。通过审计业务操作平台及配套的审计应用软件系统对采集的共享资源进行数据转换, 开展异地远程实时的联网核查、分析、排疑、预警, 更高效地为审计目标服务, 为社保资金高效运转服务。该信息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相结合, 数据采集随需随取, 缩短审计数据涵盖周期;现场审计和远程审计相结合, 重新整合原始数据, 提高跟踪核查和现场取证的审计效率;财务审计和业务审计相结合, 大量业务数据进入审计视野后, 将更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机关和社保经办机构软件数据衔接后, 可探索社保基金计算机联网跟踪审计, 逐步实现对社保基金的实时监控, 实现事后监督与事中监控、事前预警相结合的审计新模式, 不断提高社保基金审计的技术含量和技术水平。

五、采取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

提高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工作效率, 要实施三个结合:一是与专业审计相结合。如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 能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各项社保基金的收支情况, 分析本级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深入开展各项社保基金审计奠定基础;再如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把领导干部履行保障劳动者权益情况作为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不断强化他们履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职责意识。二是与审计调查相结合。为了解决被审计单位多而审计力量有限的难题, 就必须实行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从客观上把握社会保障基金的总体状况, 这样, 不仅能够查处社会保障基金存在的违纪、违规问题, 同时, 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社会保障基金的总体状况及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为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提供充足的基础资料。三是与延伸审计相结合。如在审查缴费企业是否按照社会保障费的相关规定缴费时, 就要延伸到缴费单位进行, 审查其是否存在隐瞒工资总额和职工故意漏缴、少缴费用, 将个人缴纳的费用在成本中重复列支, 故意拖欠或拒绝缴纳社会保障费等问题。

六、全面提高社保资金审计人员素质

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做得好不好, 关键在于审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 已有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地修订完善, 同时大量新的政策法规在不断地出台和颁布, 这都需要审计人员下功夫学习和掌握, 以提高社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一是在政治和业务素质上, 经常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和规定等, 了解和掌握社会保障的发展势态, 可以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执业水平。二是在审计技术方法上, 也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随着会计信息系统的迅速发展, 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已不能满足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要求。通过对审计人员的培训, 全面改进审计技术方法, 利用审计通用软件和社保基金审计专业软件, 对被审计对象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分析, 并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 测试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 审查和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效率性、效果性, 是社保基金审计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蕊爱, 辛旭.试论社保资金审计的现状与对策[J].审计研究, 2008, (1)

[2]林清林, 蒋志刚, 尧伟华.社保基金审计监管体制构建[J].财会通讯 (学术版) , 2007, (10)

[3]梁风波, 朱毅.完善社保基金审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审计, 2009, (8)

上一篇:公路施工路基路面下一篇:贵州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