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发展经营思路

2024-06-02

社区商业发展经营思路(共8篇)

社区商业发展经营思路 篇1

加快宁波市社区商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社区商业是中心城区商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发展社区商业是强化城市服务功能,适应城市建设新形势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分析宁波市社区商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内容和推进措施.

作 者:张华 ZHANG Hua  作者单位:宁波市人民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宁波,315000 刊 名: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FASHION INSTITUTE 年,卷(期): 2(1) 分类号:F717 关键词:社区商业   重要意义   发展思路   推进措施  

社区商业发展经营思路 篇2

杭州市区共设有376个社区。杭州市区单个社区平均拥有居民5082人, 居民数量在10000以上的社区占7.8%, 5000至10000人的社区占43.4%, 5000人以下的社区占48.8%。本课题组选取了杭州8个社区的居民和经营户进行了调研, 其中, 人口在10000以上的社区有2个, 人口在5000-10000的社区有4个, 人口在5000以下的社区有2个。我们将社区分为10年以内 (以下简称“新社区”) 和10年以上 (以下简称“老社区”) 的。对老社区的居民, 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85份;对新社区的居民, 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93份。对老社区的经营户,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52份;对新社区的经营户, 共发放问卷100份, 回收有效问卷77份。

针对居民的问卷设计了12个问题, 分别从居民对社区商业现状的满意程度、居民的期望、居民在小区的消费状况、服务质量和产品安全、连锁店的进入、居民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研。针对经营户的问卷也设计了12个问题, 分别从小店的面积、营业收入、租金成本、营业时间、面临问题、完善社区商业服务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研。

二、杭州市社区商业的基本状况

(一) 主要的商业配套

杭州的社区, 一般包括有便利店、餐饮店、美容店、水果店、服装店、菜场、药店、报摊、超市、洗衣店、杂货店等商业配套。而这些店多以单店形式开设, 进入社区的连锁店比例还是较低的。根据调查, 杭州绝大多数社区的连锁店在10家以下。不过, 随着杭州部分社区的不断成熟, 一些国际连锁品牌开始进入这些社区。前两年, 肯德基、星巴克咖啡、必胜客纷纷入驻湖墅南路红石中央花苑商业街。对国际连锁品牌而言, 开店扩展是提升利润空间、占有市场的主要手段。

(二) 经营户的意见

社区经营户们普遍反映, 社区商业相互间竞争激烈, 许多店规模小、利润薄。

1、亟需改善之处。

在经营户的眼中, 居民在社区商店消费最重视的主要是服务质量、服务环境和商品价格三个方面, 而售后服务、上门服务以及是否品牌店则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在对经营户问及“您认为自己目前最需要改善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时, 在老社区, 选“服务质量”的占34.4%, 选“服务环境”的占23%, 选“降低价格”的占14.9%;在新社区, 选“服务质量”的占到30.6%, 选降低价格的占到29%, 选“服务环境”的占到8.9%。这反映出, 新社区门店要改进的主要是服务质量和如何降价。

2、店小利润薄。

店小没名气、居民消费不是很放心。在老社区, 月均营业额在1万元以下的占85.8%;在新社区, 月均营业额在1万元以下的占93.2%。

同时, 门店的营业面积也小, 多数门店的营业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一些社区小店之所以给消费者以不放心的感觉, 主要原因是硬件上有所欠缺, 装修、消毒以及其它卫生控制方面只是简单做了一下。

3、店面租金高。根据调研, 认为租金高和利

润薄是门店面临最大问题的经营户占了半数以上。调研组分析后认为,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营的规模偏小、量达不到一定的规模, 从而导致单位固定成本偏高。我们认为, 一方面, 经营户在进入之前, 应对小区居民的消费习惯先做调查, 选他们必需的服务介入;另一方面, 注意小区已有的门店经营类型, 尽量避免冲突;第三, 做出自己的特色。

(三) 新老社区门店的区别

1、营业面积的比较

在门店的营业面积上, 新社区比老社区的要大。在老社区, 营业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下的占到75.2%;在新社区, 营业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的占到66.1%。

2、营业时间的比较

从营业时间上看, 绝大多数店都在8小时以上, 在新社区, 营业时间10小时以上的店占了81.7%;在老社区, 营业时间8小时以上的店也占了77.4%。

(四) 社区商铺先租后售已成趋势

以往的大多数社区商业, 多采用分割出售的模式。商业配套没有统一的规划, 全凭业主个人决定, 往往导致进驻的商业业态不均衡, 几年下来还形不成气候。而以红石中央花苑的开发商为代表, 他们在前两年商铺交付的时候, 采取统一招商、出租。对社区商铺采取只租不售或先租后售的模式, 已成为目前社区商业的主流。对开发商而言, 只租不售或先租后售的模式, 不仅有利于统一招商, 做到整体商业布局合理, 也能获取定期稳定的租金回报。

三、杭州市居民对社区商业的要求

(一) 社区居民对现有社区商业的态度

1、满意程度

总体来看, 杭州居民对现住社区的商业配套服务基本还是满意的, 老社区和新社区的不满意率分别只有27.6%和28.7%。在社区所有的商业配套服务中, 居民对便利店的满意度最高, 老社区占到39.5%, 新社区占到25.6%。在老社区里, 满意度前5位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便利店、菜场、餐饮店、杂货店和美发店;在新社区里, 满意度前5位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便利店、餐饮店、美发店、杂货店和服装店。

2、消费频率

调查显示, 新社区里, 一星期在社区商店消费在10次以下的占到76.9%, 而老社区的居民则刚好相反, 一星期在社区商店消费在10次以上的占到65.4%。

(二) 商品质量方面

在对社区居民的问卷中, 对于商品的质量问题, 我们从“很放心”到“很不放心”共设置了5层选项, 结果显示居民对商品质量的放心程度处于中上水平 (详见表1) 。

这说明, 随着杭州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们对商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方面社区商店的经营户必须转变观念, 从只关注“价廉”转到“价廉且物美”。

(三) 门店环境方面

服务环境是社区居民非常重视的。在商业服务的内容中, 新社区最重视“服务环境”的居民有34.1%, 排在第一位;老社区最重视“服务环境”的居民也有28.7%, 排在第二位。杭州的社区商业多是街面店的形式, 在经营中对社区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问卷中针对负面影响的问题上, 老社区居民认为主要是卫生不清洁和安全受影响, 新社区居民则认为主要是卫生不清洁和噪音。

(四) 有待改进之处

1、最需改善的服务。

针对目前社区商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无论新老社区的居民, 在最需要改善的商业服务选项里, 商品质量、服务环境和售后服务均排在前三位。在老社区里, 其比例分别为30.6%、27.5%和10.8%;在新社区里, 其比例分别为18.7%、31%和15.7%。

2、亟需引进的商业服务。

老社区里排在前5位的是美容店、便利店、菜场、餐饮店和洗衣店;新社区里排在前5位的则分别是小吃店、菜场、便利店、餐饮店和水果店。部分小区正规的早餐店较少, 居民们多是在路边小摊买了就带走, 感觉吃得不放心。有些居民也提到菜场离居住区太远, 平时上下班匆忙, 买菜不方便。另外, 社区居民还反映, 社区商业能多开设一些一条龙式服务, 以便利当地居民。比如:送货上门、上门维修、对老年人上门护理等等。

3、想法改进流动摊贩的服务。

在问及“小区商业服务里您最不满意的是哪一类”时, 路边小摊这一选项位居榜首。居民们对这些流动摊贩多是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 他们的存在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另一方面, 他们在卫生上不很重视, 破坏社区环境;而且他们卖的东西比正规门店的要便宜, 也导致了经营户们的反对。

4、其它意见。

在访谈中, 部分社区居民表示, 由于管理的不到位, 还有少数的美容店在从事不法行为, 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有些老年居民提出, 现在物价上涨很快, 而他们的收入又相对较低, 他们还是希望小区的餐饮店不必要太好, 只要干净、便宜就好。还有部分女性居民认为, 小区的服装店太少, 平时晚上逛逛也没地方去。

四、杭州社区商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突出自身特色, 完善商业配套

1、商业业态既要完整, 又要有特色。

从现代人的眼光看, 社区商业配套设施不仅要满足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 还要有休闲娱乐、文化中心、医院等新的功能。从社区商业的经营定位来看, 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是目前杭州社区商业发展的重头戏。

2、社区商业在规划时要将便民放在第一位。

小区的服务关系到居民的日常生活是否便利。社区商业除了要设置以经营粮油、副食品、小百货等生活日用品为主的综合超市、便利店、快餐店, 还应加快发展社区医药、保健、洗染维修、代理服务等新兴服务网点。同时, 应切实推进早餐工程、社区连锁超市生鲜化改造和标准化菜店建设, 大力提倡社区企业开展送货上门、送餐上门、修理上门服务以及电话订购、网上购物等。真正做到“便利消费进社区, 便民服务进家庭”。社区商业的建设需要当地政府、开发商、运营商等各方面协作。政府部门和开发商相互配合, 加大业态结构的调整力度, 重点配套超市、菜场、早餐等生活保障性商业网点, 使业态和商品种类初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3、社区商业的配套应根据社区的大小有所不同, 新老社区也要区别对待。

社区商业要在规范中求发展, 在调研中, 绝大多数的经营户均对规范社区商业持肯定态度, 并认为那样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不过, 每个社区的软硬件不同, 社区商业的状况也有很大区别, 对它们的规范要求也要有所区别。

4、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对社区居民反映比较大的流动摊贩, 做好登记工作, 确保出了问题能找到责任人, 并加大处罚力度, 尽可能地避免他们制假售假的行为。

(二) 发展商业联盟

商业联盟利用社区商业参与者——开发商、投资商、加盟商互为依存的关系, 向社区的业主提供各项有效的商业服务。社区商业必须保证经营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回报, 以此激发各方的积极性。商业联盟执行时, 利用一个社区商业参与者互为依存的等边三角形, 即开发商营造商业空间, 而经营这个空间的是社会投资商, 投资商将空间租赁给加盟商, 由加盟商负责向社区的业主提供各项有效的商业服务。这种以“共赢”为各方合力的利益前提, 是杭州目前较为提倡的一种商业可持续发展的形式。

(三) 大力引进品牌连锁店

一方面, 新社区开发商应尽量创造条件吸引连锁店的加入;另一方面, 在老社区, 政府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 争取一个小区能有十几家的连锁店, 方便居民的生活。连锁经营由于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分散销售, 从而降低了进货价格, 减少了中间环节,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对合理调配商品减少浪费, 降低成本起到主要作用, 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连锁企业通过连锁扩张, 经济效益不断增长。

(四) 新社区商铺宜租不宜售

只租不售能让开发商对小区的商业业态有较好的控制, 还可以对重点商户和主力商家考虑优先分配位置, 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比如, 开发商在建造时, 对烟道等一些技术要求进行事先处理, 能避免后期增加烟道对建筑立面的破坏和小区住户的影响。对社区商铺先租后售或只租不售, 是房产开发商们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王晓玉.国外社区商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经济研究, 2002, (1) .

[2]鄢雪皎.上海社区商业的发展思路[J].经济纵横, 2003, (1) .

关于医药商业的企业发展思路探讨 篇3

[关键词]医药商业,企业,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416—01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出台,对于国家在推动新医改新政的步骤和目标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

1.“一个目标”将成为构筑国家医疗卫生体系的长期指导思想和基本国策

“一个目标”,即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制度为总体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一目标必将成为我国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长期指导方针,其全面贯彻实施将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医药市场消费结构,打破各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医院对药品和其他医疗资源的绝对垄断局面,实现医疗资源在全国城镇、乡村全体公民范围内的均等化导向、合理化配置。

对于医药商业企业而言,未来的发展战略将面临巨大的方向性调整,面向城市区域中心医院等传统的第一终端市场,不可能再占有市场拓展和售后服务、资源配置上的绝对优势。为了维护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在区域内的强大影响力和市场领导地位,企业必须向数量众多、位置分散、规模集约程度小的城市社区医院、县镇卫生院进行资源上的倾斜,这将使得大型医药商业企业采取的集中优势资源开拓高端市场、迅速争夺和巩固市场份额、实现高额产出的资源配置策略不再灵验。

相反,优势资源在面对被稀释的目标市场,如何科学配置,确保从第一终端到第三终端市场,在市场覆盖和市场占有上不断发展、突破,是医药商业企业在新的医改方案实现持续、和谐、稳健和快速发展必须破解的战略命题。

目前可预测的是,在第一终端,虽然大型具有区域强势的医药商业企业仍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势,但是医院的医药消费能力不可避免地会由于医改逐步到位,使患者分流,出现增长趋缓甚至负增长,第一终端对医药商业企业的增长贡献呈下降趋势;而在第三终端,限于市场拓展成本和配送成本效率上的困境,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更多地选择目标机会市场,不仅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市场培育,而且在加大企业整体运营成本、承担资金运营风险的考验下谨慎前行,收获市场拓展的成果仍需假以时日。

2.“四大体系”是“一个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具体表现方式“四大体系”,是指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大体系为我国的医药商业“市场”组成结构勾勒出明确的轮廓,也为医药商业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开拓第三终端市场指明了方向。医药商业企业围绕国家在“一个目标”基础上对“四大体系”的医改思路,如何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国家医改目标的实现,适应新医改带来的医药市场变局,是赢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关键所在。

(1)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医药商业企业可利用整合上游供应商产品资源的优势,开发疫苗产品线和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慢性病等药品供应渠道,建立突发卫生事件对药品的紧急配送服务预案,满足政府疾病预控中心对公共卫生疾病的救治预防。医药商业企业可发挥终端网络覆盖优势,协助政府疾病预控管理部门在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方面对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专题辅导宣传,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促进对社区终端网络的市场开发,成为政府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合作伙伴。

(2)在医疗服务体系方面。医药商业企业可利用经营中药系列产品的优势,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用技术,支持中医药的发展;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搭建同生产厂家合作的渠道,传递产品研发信息,积极发挥通道增值作用,提升对中医院的客户服务能力。另外,还可利用开拓农村终端医疗卫生网络的成果,协助城市中心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实施医疗卫生工作制度,使大型中心医院在制定对口支援决策方面有的放矢,确保成果,在提升商业覆盖农村终端网络产出效能的同时,巩固和持续增进同中心医院的合作关系。

(3)在医疗保障体系方面。国家提出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体现了政府关心民生的决心,揭示了医改的最终目标,这正好是国有传统强势医药商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发挥药品供应主渠道作用的关键时刻。因此,在开发农村终端网络上,尤其是支持偏远和贫困地区的农村两网建设方面,国有医药商业企业要站在战略的层面上,牺牲部分利益、履行社会责任,为政府实现全覆盖的目标分忧解难,成为政府实现民生目标的得力助手。这样从长远看,必将赢得政府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为企业适应新医改带来的市场变局,持续快速发展、巩固企业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

(4)在药品保障供应体系方面。国家的基本药物制度成为实现“四个体系”发挥职能机制,进而实现新医改目标的基本载体。作为大型医药商业企业,拥有药物目录全部药品资源是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这些药品资源并非市场化的结果,绝不能通过市场竞争去获得,只有积极发挥企业的核心作用,成为政府推动新医改方案的排头兵,才有机会赢得政府赋予企业在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品资源。

3.新医改为通过“八项支撑”,实现“一个目标”和确保“四大体系”预留了较大的探索空间。

“八项支撑”,即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使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从“八项支撑”对推动新医改的步骤和达成的具体目标看,还未提出细化方案,更多地是对原则和把握医改方向的描述;也未从医药产业供应链角度,提出如何实现产业上下游共同努力,探索新医改方案深入推进的有效联动机制。

深入推动新医改需关注的环节主要是:

(1)从医药产业供应链的角度,确认实施新医改方案的思路,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从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经营环境看,整个医药产业供应链是以公立医院作为药品主要销售渠道,通过市场化交易维护自身利益,而在运行和行政管理方面依附于政府,形成了一个畸形的市场化供应链。在医疗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医药商业企业担负满足医院药品需求的重任,在满足人民群众求医问药的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方面,同医院共同承担着神圣的职责。

(2)从提升我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对于使用高端新药特药给予必要的考虑。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药品研发能力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在考虑基本药物的同时,不能缺少对于新药研发和高端药物市场的培育,否则新医改的实施将会成为制约推动医药产业升级的无形阻力。必须从政策上为高端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培育良好的目标市场环境,促进国家医药产业链各环节同国际接轨,构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实力。

社区商业发展经营思路 篇4

一、企业文化原则

xx之道”企业文化是公司多年以来企业生存发展实践的积累,是企业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各级干部员工要将企业文化贯彻落实应用于各项工作全过程,要不断地调整完善企业文化的内容,丰富、提升企业文化内涵。

按照“一业为主,产业整合,相关经营,介入多元,持续发展”和“不断地为客户、股东、员工、社会创造价值”的理念经营企业。

按照“守法经营、规范运作”,“大政府、小企业”的原则开展各项工作。

按照“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只宣传企业和产品、不宣传个人”,及时、全面、准确、有效地开展宣传工作。

按照团队管理模式,发挥团队作用,形成团队优势,强化干部当家人、决策人、最后把关人意识。

开展危机管理,增强干部的责任感、危机感,防止出现企业衰败五步曲的情况(第一步,因现有的成功而骄傲自满;第二步,听不进不同意见,无节制地追求更大;第三步,否认风险,一意孤行进入危险状态;第四步,选择错误的方式解脱;第五步,解脱不成,企业关停倒闭。)。

按照“管理是绝对的,经营是重要的,专业是相对的”处理管理与专业的关系。

按照“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亲属回避、优胜劣汰,无功就是过、无绩就是错”选拔任用干部。

按照“构架扁平化、流程简单化、优质高效”,完善管理流程和人员配置。

按照“规范化、人性化、半军事化”,“换位思考、关爱员工、尊重个人”和“大门敞开、来去自由”,开展人力资源管理。

按照“市场为导向,效益为前提,质量为根本,成本为基础”开展经营工作。

按照“高档次、高门槛、高效益”和“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

按照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实施管理模式、商业模式、开发模式、人才模式、产品结构和生产模式“六大”转型。

按照“资源共享、平台共用、优势互补”,开展企业之间、上下游之间、相关行业之间的协作。

按照竞合原则,加强行业内交流沟通、平衡协调、互通有无,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竞合关系。

按照“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和“主动创新、群体创新、持续创新”,开展变革创新工作。

按照“安全第一、环保优先”和“源头把关、事前控制、过程处理、达标排放、稳定运行”,开展安全环保工作。

按照“科学、安全、质量、环保、效益”,开展项目技改工作。

为建成一流的玻璃产业集团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思路原则

(一)高层团队

1、团队成员每一个人都代表集体形象,按照“明确分工、各有侧重、交叉参与、共同参与、分开活动、集体汇总、各抒己见、相互考评、团队决策”的要求开展工作。

2、轮值主持人通过主持工作学习、实践、锻炼,提高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工作能力;每一个人在轮值主持期间,大胆开展工作,敢于直面问题、指出问题、批评问题、解决问题。

3、团队成员注重分级与越级、间接与直接、垂直与交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必要时采用越级、直接、交叉管理,强化动态跟踪,形成“三点一线”和滚动循环。

(二)全体干部要强化市场独立竞争主体、当家人、决策人、最后把关人意识。一是高层团队、上层团队成员确保少发生、不发生“五步曲”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二是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认识到平台形成的来之不易,珍惜和爱护平台,主动做好自己各项工作;三是“珍惜、发挥、扩大”企业的平台优势,按照“团队、规范,认真、用心”,“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和“上算下算、左算右算、内算外算、正算反算、短算长算”开展工作。

(三)完善管理理念,向管理要效益。用管理指导一切工作,通过管理产生经济效益;按照“规范化、模块化、可视化、动态化、正常化”的标准、制度、流程开展管理工作,做到规范化管理正常化,正常化管理动态化,阶段性重点常态化;发挥各职能条线、职能部门、职能人员的基本职责职能,提高管理水平;管理重心下移到基层班组,通过垂直管理和同级交叉互动管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

(四)团队管理。根据条线、部门不同的分工内容,组建不同主题的管理团队,按照制度、标准、流程开展工作;团队成员通过互动、互学、互帮,履行横向交叉管理的职能,正确处理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体现团队和管理者的双重作用,形成团队精神和团队优势。

(五)调整完善构架、流程和人员配置。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生存发展需要,按照构架扁平化、流程简单化,调整组织构架、人员配置,缩短管理流程,实现优质高效。

(六)干部管理。一是按照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亲属回避、优胜劣汰的原则,采用上级提名、部门推荐、毛遂自荐、调查考察、测试考核、实例工作考评、综合评价的方式选拔任用干部,让政治素质、基本素质、业务素质好,有管理意识的人得到发现、培养和任用;二是通过提供平台、指导帮助、实践锻炼、动态跟踪、考评处理、整改提高,提高干部全面性、系统性、综合性工作能力;三是要求干部尤其是高层干部,心态不能浮躁,方法不能粗糙,工作不能急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四是按照干部各类考核指标和无功就是过、无绩就是错的原则,不断完善干部考核、奖惩、分配方案,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使干部队伍素质提高的速度跟得上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速度。

(七)体系管理。用体系的标准规范公司各项工作流程,各项工作都要讲究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缩短pDCA循环周期,持续提高管理水平;体系管理重在平时的执行,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大指导、跟踪、考核、处理的力度,一切对规范、标准、制度负责;强化内审工作,内审的标准高于外审,内审的效果好于外审,通过内审水平的提高促进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

(八)人力资源管理。用企业文化激发干部员工的生活激情和工作热情,完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一是按照“引得进、用得好、有发展”和认同、适应、融入企业文化,引进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社会各类人才,用人所长,容人所短;二是提供平台、资源和环境,发挥个人能力,体现个人价值;三是改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确保人才队伍稳定;四是请全社会的人帮助做好同一件事,让咨询人员做提高决策能力的事,让职能人员做分管的事,让专业人员做专业的事;对各级干部员工进行脱产、半脱产培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缩小执行层与决策层的差距;对岗位的职责、职能、工作量进行梳理、核定,实行分配与绩效挂钩;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资产利用率、提高分配水平、降低成本。

(九)财务资金管理。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用好政策、灵活处置、防范风险、有效运行,增强财务人员法制意识、规范意识;强化财务、计划管理职能,将财务、计划、成本管理贯穿于经营及各项工作全过程,防范经营风险,起到把关作用;按照财务规范,强化财务审计工作,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用好各类平台资源,筹措低成本资金,按照“六个统一”调度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财务成本;指导各分公司按照独立法人单位的要求开展财务资金管理工作,提高守法规范水平。

(十)计划管理。以计划为中心开展一切工作,一切内容贯彻于计划中,提高计划执行率,确保完成计划目标,计划实绩与财务实绩实现“两个统一”,体现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量化定性内容、细化定量内容,每天、每周、每月分析对比各项数据,按照业绩考核方案,分配与实绩挂钩。

(十一)以经营促主动、促发展。转变商业模式,一是发挥现有各类产品经营平台的作用,开展产品经营工作;二是所有产品以生产经营为基础,社会经营为主导,延伸产品经营的产业链,扩大上下游产品经营范围;三是利用现有产品经营平台和公司各个点上的资源开展社会化经营工作;四是与社会各类企业合作经营,形成市场积累、资源积累,形成社会化经营战略合作伙伴;五是扩大社会化经营的范围和经营规模,形成产品经营与社会化经营相结合,社会化经营大于产品经营的格局;六是发挥企业特长,帮助客户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平衡协调市场,共同把握机遇,与客户形成利益、利害共同体关系;七是与同行业兄弟企业形成竞合关系,主动交流沟通、主动平衡协调,加强市场合作,促进行业市场有序竞争;八是是通过强化订单生产、对口生产、专业生产,降低消耗,提高效率;九是扩大服务内容和范围,提供综合配套服务,体现服务价值。

(十二)以市场、经营为中心,各种经营工作首先是会算账,算清帐,实施销、供、产动态管理。按照“一手化、基地化、大型化、国际化”,调整完善经营思路和操作模式;主动向上下游延伸,强化降本意识,原辅材料降价速度快于产品降价速度。

(十三)产品结构。转变产品结构模式,一是主动适应市场,满足市场对产品的基本需求;二是产品结构差异化,最大限度减少相同产品的竞争,在原料、工艺、档次等方面,与同行企业拉开差距;三是适度超前开发新产品,引导市场消费,通过新品市场的逐步形成,领先一步赢得市场主动权;四是积极参与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把握市场主动权。

(十四)经营模式转变,一是销售对象向终端客户延伸,扩大直销比例;二是主业产品逐步由普通经营向大部分产品深加工后销售,由加工经营向配套产品生产经营相结合;三是由配套生产经营向安装终端工程项目经营相结合;四是由终端工程项目经营向提供设计综合配套局部总包经营相结合;五是利用集团公司平台物流资源优势,在包装物流上形成社会化综合配套,降低资源使用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十五)保持平常心态。市场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市场好时,不得意忘形、盲目乐观,市场差时,不悲观失望、惊慌失措;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处理解决市场变化过程中的问题。

(十六)开发模式转变。一是提取销售收入的百分之三作为开发经费;二是按照主动创新、持续创新、群体创新,继续开展企业自我开发工作;三是利用国内外社会科研成果,有偿使用,加快科研成果转换速度;四是与社会专业机构和个人进行合作合资,联合开发,按照“突破传统,打破常规”,在主业上取得重大革命性成果;五是以主业为中心向产业链两头延伸,尤其是向光电产品延伸,适当增加品种,拉长产业链,改变原有单一建材产品结构;六是转变生产模式,通过科技手段将生产过程变得更容易、简单,降低对人员素质的依赖程度;七是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用法律保护成果。

(十七)审计预算管理。预算审计,一是预算审计工作以社会化专业机构为主,公司职能部门以对预算审计专业机构的管理、协调、审核为主;二是预算审计工作必须同时有两家以上的机构开展工作,再由管理部门审核后,组织实施;三是审计工作重点是事前和过程审计,把好事前、过程关,最后才是结果审计。

(十八)质监质检管理。按照“事前控制、过程跟踪、结果处理”,把质量监督、质量检验落实到各部门工作的实施过程;按照“客户的要求就是我们的标准,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境界”,增强干部员工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发挥客户质量监督委员会作用,通过客户意见的收集、汇总、分析、处理,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实施品牌经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以品牌增效益,以品牌促发展。

(十九)安全环保管理。一是强化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职能,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实行一票否决;二是主动按照规范标准和工艺技术设备配套方案开展安全环保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安全环保绩效;三是将环保作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方面,通过环保工艺技术、设备配套、安装调试和检测手段的输出,形成相关产业链和经济增长点;四是积极参与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二十)大物流工作。物流方式由企业物流与社会化物流相结合转变,一是继续利用企业物流平台和资源开展物流工作;二是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有机结合,把企业、客户、社会三大方面的物流平台资源进行整合开展物流工作;三是通过社会化大物流的全面开展,形成公司的物流优势、服务价值和差异化竞争能力。

(二十一)增收降本工作。一是按照一切活动与成本挂钩,对企业运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好测算、对比、分析,将成本分摊到每个部门、班组;二是全员参与增收降本工作,制定无止境排除浪费的措施,有效执行,产生效果;三是完善增收降本的奖惩制度,增收降本业绩与分配挂钩;四是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应用技术等方面求突破,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五是节约成本从最小处做起,提高效率从最简单开始。

(二十二)项目管理。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上市公司的规范、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发展规划;按照政府、人文、资源、市场、综合配套五大环境原则选择项目基地,完善全国市场布局,按照“先进市场、后建工厂”的要求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预决算工作,提高预算的准确性,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内外部审计,减少各种不合理的支出,把实施项目的过程变为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

(二十三)玻璃深加工。优化产品结构,增加高档和产业化加工产品,由单纯建材产品结构向建材与光电产品相结合的产品结构转变,延长深加工产品产业链,并以主业产品为中心,向项目和终端用户发展;扩大深加工产品的比例,逐步形成70%的主业产品通过直接或间接加工后销售;按照“六个统一”,做好深加工项目招商引资和合资合作,在总部及点上周边形成玻璃深加工产业群体。

(二十四)资本经营管理。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经营发展理念,结合中长期发展规划,开展上市工作和各类资产重组工作,参与金融工作。

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篇5

城关镇 李海英 董亚丽

社区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做好社区管理与服务,既是维护好广大社区居民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基础。农村社区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有不同于城市社区管理的特点。结合所在乡镇社区建设实际,就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谈几点体会。

一、农村社区的特点

农村社区是相对于城市社区而言的,我县的22个社区都是农民转为居民,撤村建居而成的村居混合型社区,其特点如下:一是人口相对集中,居住人群比较单纯,居民一般以农业生产为主,自我服务意识较强;二是生活方式简单,人际关系比较和谐,乡村文化色彩浓:三是组织程度不高,形式单一化。由于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社区服务管理的现状、方式和效应也就有所不同,因而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服务管理功能,将对农村社区建设发展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农村社区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和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农村村改居越来越多,社区建设管理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社区在建设管理方面也凸显出了一些问题。从我镇社区建设发展情况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建设未完全达标。随着新农村建设脚步的加快,我镇社区的数量由原来的六个增至现在的11个,但按照社区建设“三有一化”要求,只有城区6个老社区活动室面积和室外活动广场面积基本达标,5个村改居的社区不同程度存在活动室面积不达标和没有室外活动广场的问题,再加上社区办公经费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区服务和管理。

2、干部队伍素质能力有待提高。从我镇社区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县、镇党委、政府在社区建设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完善了社区党建、文化等各类活动室,改善了社区基础设施,配齐配足了党支部、居委会、监委会班子,社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乡镇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区组织的不断扩大,社区管理人员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文化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和管理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且“行政化”色彩较浓,其管理方式、活动开展、服务实效等还是被动沿用老一套方法,严重制约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

3、社区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目前,农村社区管理普遍存在着重管理轻服务、重建设轻规划的现象,提供的服务项目、服务质量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多数社区服务缺乏有组织、有规划的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项目,如服务经济发展与文化娱乐需求的服务项目仅停留在表面的几个培训、几个活动室上,实质性的工作没有很好开展起来,不能体现出服务效益;在社区建设规划方面也基本是以原城乡接合部的居民区为重点,乡村社区缺乏整体规划设计和统一建设,有些社区借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建了起来,但规划区域小,不能集中连片,再受当地经济发展等个方面因素制约,很难满足现代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发展的要求。

4、社区集体经济较困乏。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集体经济发展路子不广,村级集体经济增值保值功能仍然薄弱,管理手段停留在低水平状态,没有生财聚财能力,制约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有的社区遇上了城镇化建设机遇和工业化发展机遇,通过征地等形式积蓄了一定的集体资产,但没有很好的合理利用,使社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却被群众分割,集体资金日渐减少,造血功能逐渐削弱,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影响到社区管理服务跟不上。

5、产业不明晰,增收较困难

主导产业的形成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农村社区因受传统经济影响,居民眼光短浅,经济收入渠道不广,多元化的小生产方式难以改变,主导产业发展不起来,成不了气候的居多,居民增收较为困难,致使经济困乏,制约了社区公益服务水平。

6、居民缺乏民主管理意识。从我县22个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形式来看,主要是以乡镇为依托,居民自治程度不高,居民的自治意识不强,组织性较弱,“行政化”色彩较浓。虽说在管理方面社区与乡镇政府的关系是指导与协调,但在实际中乡镇政府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和主导社区活动,从而降低了社区自治的能力;在民主决策管理方面,社区自治活动理应由居民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且重要事情必须经由居民委员会讨论决定,但实际工作中多是行政管理职能决定一切,群众自治意识差,热情不高,有的根本不能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农村社区管理与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发展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必须通过改革来加以完善。

三、对农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从近几年我县农村社区服务建设发展的情况来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应在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繁荣社区文化等方面进一步发展提高。

1、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要转变政府职能,各级政府要通过争取整合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公平配臵公共资源,着力推进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群众文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覆盖到城乡基层。

2.科学规划管理。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融合、统筹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与城镇化建设目标一致,必须科学规划管理,系统全面地制定建设规划、村镇规划、产业规划等。建设规划必须把长远目标和近期规划结合起来,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求,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农民生产生活、农村社会环境及居民需求导向原则,合理规划设臵社区建设规模,也就是找准各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特色和特点,探索适合于当地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科学规划管理。

3.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需要从公共设施建设入手,大力加强对公共设施及公益性服务方面的投入,政府需要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并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和制度措施方面要有所发展创新,努力改变农村社区这一薄弱环节,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加强农村社区公共设施的投入:一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农村社区发展,从而实现农村社区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二是要整合农村社区资源体系,充分调动农村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通过组织协调调动各种资源,从而有效地利用农村人才、物质、资金、技术等社区发展所需的资源配臵,完善社区管理机制;三是要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高社区居民自治的能力,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的能力,促进农村社区的建设发展。4.加强社区组织队伍建设。农村居民委员会是农村最基层的自治组织,在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中具有核心的组织领导作用。但居民委员会不是政权组织,也不是行政单位,它开展工作主要是依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的,所以组织队伍的作用是关键。在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中,由于社区管理还处于改革调整发展阶段,一些社区在村改居后,相关的改革措施尚未跟上来,一些农村社区党支部和居民委员会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就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社区管理也就难以全面开展实施。要真正体现社区自治的原则,做到依法管理社区,就要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有所改进和提高。一是要完善社区组织设臵,使党组织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二是要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把工作能力高、服务意识强、思想作风过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能人选拔到社区管理队伍中来,尤其是要选配好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同时,要不断加强支部、居委会班子培训,提高其思想素质与工作能力。三是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调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把各种力量凝聚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

5、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社区经济是深化社区建设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社区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搞好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当前,农村社区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滞后,集体经济积累少,造血功能差,要通过对居民的教育培训解放思想,多渠道发展社区经济。

6.积极探索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对农村社区管理体制进行不断地发展创新。要针对当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生产发展的需要、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等特点,积极强化社区服务管理和公共服务功能;如积极探索改进农村社区服务管理体制,组建社区居委会,逐步理顺镇政府与社区居委会之间的关系,增强农村社区服务管理功能,逐步实现社区建设与居民委员会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居民自治机制和党小组;加强对社区服务、管理、监督等方面制度措施的研究,特别是选举制度、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保证社区群众各项民主权利落实到位。

7.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文明和谐发展,是当前农村社区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几年,国家通过文化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项目逐步改善了社区文化设施,但文化工作队伍和工作的开展还处于弱势,要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使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逐步发展。社区文化工作要从宣传教育、提高文化素质、强化管理等方面着手,采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通过开展创建文化宣传月、文明和谐村镇、文明和谐社区、农民特色文化演出等活动,弘扬农村文明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努力满足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应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普法宣传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等,使农民群众能更多地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大力提高社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

8、发挥驻城乡社区单位的作用。按照互惠互利、资源共享原则,积极引导社区内或周边单位参与社区建设,帮助社区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动员驻社区单位积极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社区通过优化环境为驻社区单位做好服务,组织好共驻共建。

社区商业发展的调研报告(模版) 篇6

现代服务代表专业组

(2014年6月13日)

为促进我区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现将宝坻区社区商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逐步发展,诞生了越来越多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小区,消费者慢慢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人们大量的经济活动都将在社区内完成,“小区经济”应运而生,符合社区居民就近购买家具日常生活用品的习惯以及省时省事、方便快捷的客观要求的社区店,渐渐成为社区居民综合消费的重要载体。本次调研共调查50个小区,45家社区店。

二、存在问题

1.盲目集中,少数店铺盈利低甚至亏损

不可否认,社区店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具有非常可观的前景,但是在我区的社区店发展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决策非常盲目,选址呈现扎堆现象,如:宝境栖园小区,在门口一个排面就有4家社区店,其中3个甚至比邻而居;有的社区却呈现真空状态,如:金水湾小区、书香园小区、-1-

龙熙帝景等等。很多社区店由于地理位臵集中导致客源分散,销售额低下,并没有进入理想的盈利状态。

调查45家社区店基本情况

2.产品结构过于雷同,产品更新率低

社区店的日常经营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其中60%以上为食品。我区社区店普遍存在着“小超市”的风格,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较为单一,缺乏有竞争力、有特色的产品,在商品结构上与中小型超市严重雷同,过于大众化,因而缺乏竞争力。社区店作为超市的补充形式,应该采取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才能创造出自身的优势,扭亏为盈。

3.附加服务太少,盈利项目不足

一般情况下,社区店的利润主要来自于商品销售及各种增值服务,成熟市场中的社区店,约1/3的利润来自于为消费者提供的增值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包括卖即食食品、加热食品、送货上门;代收缴水费、电费、电话费、网费;代收快递、干洗、预定飞机票、火车票等等。由于提供这些服务必须符合严格的条件且手续复杂,因而目前仅有少数社区店能提供上述服务。

4.缺乏有效地物流系统和信息系统

社区店对流通量大的商品和具有明显销售时段特征的商品,往往要求一日三配到四配,这对社区店的物流配送系统和信息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对于个体社区店来说,没有信息系统和物流系统的有力支撑,对于销售具有时段特征的商品,只能凭经验一次性配货,售完为止,往往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最新需求。

5.店铺管理不规范,食品安全无保障

目前我区社区店有的并不符合社区店标准,如:中天小区一家社区店,把自家住宅用房当做店铺。除此之外,很多社区店的蔬菜水果等商品并没有做上架处理,一些小商店里销售的散装粉条、馒头、面包、腌菜等产品都属于三无产品,食品安全现状堪忧。

三、几点建议

1.做好社区店网点规划

做好社区店网点规划工作,有利于加强社区店网点的合理布局,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促进社区店网点全面、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建议规划局、商务部门按照市商务委打造“15分钟商圈”规划要求,更合理地对社区店进行布局,避免扎堆现象和空白点的出现。

2.选择适当的产品和服务

目前我区社区店大多产品结构雷同,产品更新率较低。社

区店要在大超市夹缝中闯出一片天,必须走本土化、特色化经营路线,“便利”和“与消费者近距离”应该是社区店最大的特点。可以在生活必需品做主打的同时,加大即食食品、新奇特的小商品的比重,积极开发特色型、便利型商品,保持产品更新率,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增加消费者的新鲜感。同时提供各种多元化的增值服务,如打印、购票、缴费、寄存等。

3.建立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

完善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是社区店完美经营的基础条件。社区店具有显著的规模小,种类多,库存能力极弱,配送频次高的特点。依托完善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和现代物流技术,可以极大地降低社区店的流通成本,实现零售终端优势。因此,社区店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应社区店特点的“拆零配货”型物流配送体系,或者利用第三方物流,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配送方案,满足小规模分散化配送需求,节省物流配送成本,形成核心竞争力。

4.研究制定社区连锁店扶持政策

社区店是零售业态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但却并不意味着只要开社区店就会成功,特别是对于那些单打独斗没有自身品牌的社区店,最致命的在于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很难整合到一些有价格优势的产品,这使得很多店面从开始就处于亏损状态,而且开得时间越长,亏得就越多。而社区连锁店本身拥有采购、渠道、品牌等诸多优势,能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建议

政府给予社区连锁店资金、选址方面的政策支持。

5.加强对社区店的规范管理

社区商业发展经营思路 篇7

1 广播广告的历史及其发展

我国的广播广告发展始于20世纪的80年代, 此后, 电台内部广告经营的地位开始不断提升。广播广告的第二次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 广播电台表现为战略化扩张, 且在运行的过程中向着专业化的趋势发展。第三个发展时期就是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后, 这一时期广播广告业务的难度不断增大, 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 也真正地遇到挑战[1]。

20世纪90年代以后, 人们逐渐对各种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广播广告在发展的过程中, 规模逐渐扩大, 覆盖面积逐渐变广, 因此广告媒体的受众也开始增多, 广播广告有了初步的效果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由于媒体市场的竞争的不断加大, 在激烈的竞争下, 我国绝大部分的广告媒体效果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最近几年来,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企业的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因此逐渐降低了广告的投放力度,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播广告的发展。

2 广播广告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广播广告经营的实际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媒体行业的进步, 现阶段我国的广播广告经营的发展趋势良好, 且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多元化的经营优势也开始显现, 甚至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广告媒体市场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个过程中, 多元化的经营趋势主要表现在行业代理、时段代理和品牌代理等。这些方式由于经营模式的多元化, 不仅对我国广播广告经营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且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我国广播广告的整体发展水平[2]。

2.2 广播广告经营中的问题

2.2.1 广播广告的创意相对比较缺乏

现阶段, 由于形式相对陈旧, 同时受文化影响, 人们在实际工作和发展的过程中, 创新意识相对薄弱, 因此在广播广告的创意上也相对匮乏, 对于观众或听众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严重地影响了广播广告的发展。

2.2.2 经营的创新意识相对不足

我国的广播广告在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但在进行广播广告的经营过程中却没有认识到将广播中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严重地影响和阻碍了广播广告的发展。因此, 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很难有效地进行资源的合理、充分使用,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播事业的进步和发展[3]。

2广播广告经营的思路和创新对策

2.1打造品牌特色形象

作为一个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品牌在整个企业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从在很大程度上讲, 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信誉和忠诚度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财产, 对企业的生存和今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播广告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打造更好的品牌效应, 还能使电台获得广告收益, 有利于电台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同时, 还可以更好地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例如, 法国有一个著名的电台——“欧洲一台”, 这个电台在进行品牌的宣传过程中, 以“请您饮用欧洲一台”为宣传口号, 并通过与简单但富有趣味的户外广告相配合, 这个品牌的形象也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 在当时更是法国时尚音乐广播电台中一个优秀代表。

在进行品牌的打造过程中, 也应根据当地的文化习惯, 重视区域差异, 而打造品牌特色的主要途径就是差异化战略。这不仅要求广播电台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 还要在企业形象建立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身特性, 全面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只有这样,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4]。

2.2重视广播广告的创意

在选择广播广告时, 首先应该选择具有更有创意的广告。在对这类广告选取的过程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广告的表达过程中要求广告内容尽量简单明了, 利于听众理解;二是广告中相关的信息要求表达明确;三是广告中所要表达出的风格应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整体来看, 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广播广告在创意的表达上还有所欠缺, 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这就要求相关的广告策划工作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 提高创新意识, 不断了解听众的需求,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将创意进行完善和发展[5]。

2.3 经营模式的创新和改进

广播广告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 创新经营模式是必须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创新, 不仅包括广告创新, 还包括对广播节目进行创新, 只有两个方面同时创新, 才能有效地提升节目质量, 提升广播广告对听众的吸引力。此外, 还应该完善激励制度, 适当奖励工作表现比较突出的员工, 在根本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促进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广播广告工作的正常开展和进行。

3 结语

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过程中, 我国的广播广告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 但我国在广播广告经营理念和相关创意上存在问题, 制约了广播广告等媒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现阶段广播广告经营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希望广播广告媒体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为新兴媒体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 广播广告行业也经历过困难和低谷, 但在媒体广告人的不断努力和发展下, 我国的广告行业仍然得到了极大进展。通过对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 我国也逐渐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广告发展的道路。本文针对广播广告经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进行研究, 希望能为我国媒体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广播广告,发展思路,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沙日娜·秋卡.分析广播广告经营发展的思路及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 2015, 36 (3) .

[2]周伟, 杨兆婧.互联网思维下广播广告的营销创新[J].中国广播, 2014, 12 (9) .

[3]高峰.有声财富无限传播:陕西广播广告的经营与发展思路[J].今传媒 (学术版) , 2015, 27 (9) .

[4]牛文.广播广告经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8, 21 (2) .

社区青少年工作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篇8

【关键词】青少年;社区;社区文化;社区工作

前言

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青少年在这一时期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尚未形成自己的个性,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二是青少年大都通过角色模仿来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扮演,所以他们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也易把不良行为作为自己模仿和参照的对象;三是情绪和行为倾向于两个极端;四是个体不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伤害。

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塑造了人的个性,而青少年生活的重要区域除了家庭、学校就是社区了。相关研究表明,在青少年犯罪率较高的地区,往往是社区文化环境欠佳,亚文化盛行的区域。“社区文化为社区居名所共享,同时又强有力地约束着社区内的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1]。这样一来,要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就要求开展有效的社区工作创造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给予青少年一片干净、祥和的成长空间。

一、开展社区工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性

1.社区是青少年的集中区域

市场经济使得越来越多城市青年从国有企事业单位转向个体、民营、外资企业,从“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涌进城市,变成市民。城市下岗、待业青年、大中小学生都集中在社区里。在这里开展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可以针对青少年的特征进行有效地服务和管理。

2.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在社区度过,社区是他们的主要成长空间

据粗略统计,我国中小学生一年中约有170多天的节假日和双休日,而这么多时间里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在社区里度过的。他们在社区里完成课后任务,在社区里玩乐。所以社区内状况对他们有重要的影响。

3.社区是青少年直接接触的外部环境,社区环境和社区氛围直接影响青少年对人对事的态度和个性的形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青少年,个性还未形成,边缘性强,可塑性也强。通俗地说,把他拉一下就是长的,把他团一下就是圆的。从他们接触的人、事上可以看到他们社会化后的影子。社区文化会被青少年所内化,当然也包括黄赌毒等糟粕文化。古有“孟母三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甚至是社区结构布局对青少年都有重要影响。举个简单的例子,楼下就是游戏室,这无疑会增加楼上居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打游戏的机会和时间。因此开展正式、系统、专业的社区工作对这些进行管理就显得很必要了。

4.青少年会有许多要求寄托在社区上,包括学习的机会、劳动就业的培训、提供解决日常问题的途径、增强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等等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会把很多人甩在精神的或物质的困境中无法自拔,他们需要借助别人的帮助特别是专业人士的帮助,而不能自立的青少年更需要借助专业社工的力量。在成长期的青少年不仅对外界依赖性强,而且对资源需求量也大。两个同样资质的孩子,一个投入大资金、大精力进行培养,一个则是有限的经济支持,甚至是食不果腹,两个孩子的未来也极可能是天壤之别。这就要对社区资源进行整合,使它得到最优配置,让每个人都获得健康成长的保障。

二、社区青少年服务的现状

1.经费投入不足,许多活动、计划无法付诸实践

我国经济发展的限制使目前还无法承担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所有费用,加上由于许多工作都依靠政府实行,社会参与度不高,社会捐赠也非常有限。很多具备专业素质的人士也因报酬太低另寻其他职业,队伍整体素质上不去。

2.对社区青少年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人甚至是一部分的社会工作者都认为,“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把青少年社会化的责任完全归于家庭和学校,似乎没有社区、社工什么事,忽略了社区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3.专业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者队伍薄弱

社区工作者多是年龄大、文化低、缺乏专业培训和专业素质的人,很少有能够根据专业知识和理论提供专业服务给青少年服务对象的。“吵就劝,错就骂,行不通就撤”的现象大量存在。

4.社会各界对此项服务认识不到位,导致服务定位不正确

许多年以来,社区各项服务都是由政府倡导和组织的,偶尔会结合民政部门的管理和工作,社会大众主动开展工作的意识缺乏,而且这种由上级命令式的服务工作在执行时会缺少灵活性,各级工作人员难免在工作中加上自己的价值因素,在到达底层时很可能已经变了味。很多人把它简单的理解为政府给广大青少年提供经济帮助、办好事,而没能把握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实质和精髓。服务定位在政府或民政部门单向的救助工作,上级没指示就没有服务工作。

5.我国的社区青少年工作实践还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青少年服务工作的发展滞后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从全国范围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城市社区开展了服务内容有限的社区青少年工作,地域差异大。此外服务的制度规范性不强,一方面制度不完备,另一方面存在有规范不遵守的现象。

6.缺乏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创新

在最初提出社区服务概念的时候就带有很大的经验性色彩,不同行业的人们大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进行解释的。他们着眼于多种多样的具体工作,始终不能站出来顾全社区整体的建设和发展。理论的发展始终滞后,没有深刻的突破和创新。没有理论的指导社区工作的开展也失去了活力,与专业化道路有了很大的偏离。

三、发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思路

1.拓展服务经费来源,加大资金投入

这是发展此项工作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鼓励社区经济实体的发展,为社区工作发展提供资金,充分发挥这些经济实体的作用,同时加大政府在此项工作上的经费投入,并保证资金确实有效地用在社区青少年服务上。要调动广大居民积极性,扩大社会参与度,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捐赠。此外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服务对象进行有偿服务,以服务养服务,这种经营的方式也会促进社區青少年工作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2.要让全社会包括社区工作者对开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达成共识,加大社区工作宣传力度,使得社会各界对此项服务树立正确、全面的认识

通过社区内宣传、社工服务上门、新闻媒体宣传等改变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成员以寻求社工帮助为耻的观念,让他们认识到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可以找社工,第一时间想到社工。同时工作者也应把服务青少年视为自己的天职,不能拒绝、推脱。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到社区青少年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支持此项工作。

3.提高社区青少年工作者专业素质

成立一支专门的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对工作者进行培训,实行考试上岗,实施严格的按能力晋升制度。同时可以招募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聘请离退休社区工作专家,为青少年提供专业服务。

4.肃清社区文化环境,弘扬传统美德,活跃社区气氛

青年文化是一种从属文化,它永远被镶嵌在特定的主导文化之中,且大多数情况下与主导文化是一致的[2]。不良的社区文化必然导致不良的青年文化,在不良文化下成长的青少年就是不良青少年。社区工作者可以向社区居民讲授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身作则,对好行为加以称赞、奖励,对好精神加以弘扬等。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养成正派的生活习性。

5.扩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服务范围,强化社区服务功能

社区工作不能局限在对少数青少年提供仅有的几项服务。而应满足居民多层次、多种类的需求,应设法开辟各种渠道,为青少年群体提供学习指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协助他们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问题,化解纠纷,摆脱困境。

6.解决理论的深度问题

发展社区青少年工作理论,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和创新。可以将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结合具体情况加以本土化,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前进,以实践促进理论的发展;二是鼓励从业人员、各大高校学者、专家进行理论研究,奖励对理论发展有较大贡献者;三是派遣一批社区工作者到国外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

7.将社区结构布局纳入今后新建社区规划中,把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网吧、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远离或撤出社区,并加强对此类营业场所的管理,让未成年人远离这些场所,对违反的情况加以严惩

“青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兴则国兴”,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优良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总之,开展专业社区工作,整合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为青少年成长消除后顾之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夏国忠.社区简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金国华.青年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基金项目:2007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少年成长与和谐社区环境建设研究》(JG0703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上一篇:关于花的四季作文下一篇:人美版-最新七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