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研究

2024-10-08

发展战略研究(精选12篇)

发展战略研究 篇1

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 高校对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日益加剧, 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现实。研究型大学处于高等教育体系的顶端, 是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先导, 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即是将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和科研置于世界背景中, 其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管理模式等日益与国际接轨, 在广泛汲取、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成果的同时, 也注重本国科技和文化的对外传播, 提高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并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于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动因与共性

世界高校国际化风起云涌。研究型大学理应将国际化发展战略纳入大学总体发展战略中, 作为指导研究型大学国际化行动的纲领。高校国际化战略隶属于高校总体发展战略, 是研究型大学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的为高校国际化发展进行科学部署的方案, 国内外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提出, 都存在着相同的考虑, 即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动因基本相同。

首先, 从宏观层面来说, 空前的高等教育全球化浪潮是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发展的主要原因。以耶鲁大学为例, 2010年来自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到耶鲁大学求学, 已占到学生总数的近20%。部分研究生专业, 外国学生比例已经达40%。耶鲁的观点认为, 大学要汇聚全球学生, 培养和塑造相互容忍和理解的能力, 是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 而且全球一体化的力量直接推动其与国外大学和政府展开交流与合作, 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短期培训的实施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耶鲁大学制定积极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初衷即动因。由此可见, 国家之间, 高校之间的相互依托日益增强, 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领域, 而且在高教领域以及在高校中学习的人与人之间也会有所体现。

其次, 从微观层面来说, 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是高校重新审视自身定位的表现。研究型大学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的需求, 重新进行组织并进行一定的角色转换。伯顿·克拉克认为, 在世界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中, 美国的大学是最缺乏组织的机构。美国大学本身也觉悟到这一点, 因此许多美国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正在有组织的蓬勃开展, 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投资1900万美元在南京大学建造办公大厦, 并于2007年启动与南京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项目;密西根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本科与硕士合作项目扩大等等;而有些美国大学则在本土为国际学生提供完善的教育服务支撑, 以更好的组织与服务在国际竞争中争取生源与师资。这些都是大学市场意识的表现, 而支撑国际化市场意识实现的正是完备可行的高校国际化战略。

各个高校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不可避免的会带来高校间的竞争, 而且各研究型大学文化背景与传统不同, 碰撞在所难免。但由于其利益的一致性, 高校间同样存在合作的可能性, 甚至会在国际合作中以共赢为目的, 通过达成某种协议, 甚至形成联盟组织, 扩大学校教育资源, 增强获得发展的机会。近年来, 世界各知名研究型大学十分重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 渐渐成为推荐国际化进程的主体, 比如东亚的东京大学、首尔大学, 他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某些共性, 都注重推进国际化进程, 并从自身实际出发, 积极发挥自身国际化教育服务功能, 以此作为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关键点。

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最高水平的学术科研和教学机构不可避免的要参与到国际化进程中, 作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坚力量的研究型大学, 国际化使其更具独特的比较优势, 能够体现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世界范围内的融合, 在当代开放的高等教育领域, 多层次多方位的国际高等教育交流已经成为主流。

二、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构成

高等教育全球化、国际化给研究型大学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研究型大学是一类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以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为努力方向的大学, 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状态和水平, 它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己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深化, 国家不断增加对研究型大学科研教学的资源投入,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声誉、学术水平显著提升, 科研环境明显改善, 进一步提高了国际学术对话能力, 为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积蓄力量。目前,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一项战略举措, 研究和强化研究型高校国际化无论对于国家的发展还是高校的未来都势在必行。

国际化作为创建高水平、一流大学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许多著名高校采纳, 研究型大学不仅要从指导理论的战略高度高屋建领、审视自身, 也要关注实践中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各要素, 借鉴和汲取国际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模式, 教育理念等, 结合自身优势, 确定战略目标、战略重点, 把握战略先机, 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外部环境。在推进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进程中, 首先有必要弄清国际化战略的战略构成, 即从哪些方面建设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笔者认为, 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教学理念的国际化。

任何类型的大学需要有与之相适配的教育理念指导。科学的教育理念, 是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的正确反映, 科学指明教育的发展方向。体现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教育理念的重要载体包括高校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国际化发展规划。目前, 我国许多研究型高校在描述其国际化战略时均出现诸如“国际知名”、“国际视野”、“世界知名”等字眼, 表明国际化已进入我国研究型大学办学理念。

2、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大学课程国际化的中介, 同时也是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的前提, 是实现学生国际化的桥梁和迈向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保障, 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现在, 研究型大学师资国际化主要有“引进来”与“走出去”两种。“引进来”包括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参观考察、博士后研究、访问学者等;“引进来”则包括聘请外教来华进行教学科研等工作等。除此之外, 目前我国研究型高校都有自身的促进高校师资国际化的配套措施, 而且能借助国家的相关政策如“985”工程、“千人计划”、“公派出国留学”等项目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

3、生源国际化。

学生的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隶属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与它追求真理和知识创新的基本职能是相一致的。未来国际社会的人才需求既要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水准的研发能力及国际理解力, 又要具有关注国际性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国际沟通的知识和能力素养。诸如一些世界顶尖级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 总是吸引国内外最好的生源, 中国的研究型大学要成为国际性的大学, 在学生的国际化方面要加以借鉴,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而言, 学生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本国学生前往异国就读, 这也是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指标。

4、课程体系国际化。

即指研究型大学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从战略高度, 以解决文化群体遇到的障碍和差异为宗旨, 通过比较、分析和鉴别, 将其它国家相关文化、科技和管理方法等知识和经验融入本国高校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比如才用双语教学、全英文教学、创办联合课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开设国家化视野的课程等等。

5、合作办学方面的国际化。

国际化合作办学是各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是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国际化合作办学, 能较快地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质量保证措施等。合作办学对于合作双方相互吸收先进办学经验、促进学科融合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我国许多高校采取了诸如合作建院、联合培养、与国外组织合作等形式进行合作办学的国际化。

6、科学研究国际化。

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在大学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表现为跟踪国际研究前沿及最新研究动态, 提升大学科技创新能力, 促进大学科研队伍发展, 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提高大学的国际知名度。比如高校主办或者承办各类大型高水平学术会议、成立国际科研合作中心、与国外知名大学、企业等合作成立国际性的研究所与实验室等等。

三、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制定

我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我国研究型大学从战略高度来研究国际化发展, 与发达国家的研究型大学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相对处于劣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大潮中, 要“随波逐流”, 适应这一趋势的同时, 国际化面临即西方化的威胁, 因此, 不论是在研究制定、还是实施强化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 都要保持自身特色, 彼此尊重多元文化及政治环境的差异, 协调好国际化与特色化的关系。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 不是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 不是“西方化”或“美国化”。与国外研究型大学相比, 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师资队伍、学科整体水平等方面存在差距, 但正是这些劣势和障碍让我国研究型大学有信心和决心应对挑战, 在苦练内功的基础上, 以发展的视角, 国际化的视野, 总体的思维, 确立和实施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高屋建领, 正确审视自身, 形成国际化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 例如,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要求战略制定得要更加科学、完善, 通过“双向”交流, 达到“双赢”目的, 使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而且, 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实践, 我们认识到了同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差距, 从而会有助于我国研究型大学变劣势为优势, 即了解比较优势, 形成竞争优势, 这属于我国研究型大学自身探索出的机遇, 对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我国研究型大学来讲, 积极发挥后发优势理论。

笔者认为, 在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时, 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首先, 要注重自身战略目标的定位, 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决定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方向, 体现阶段性和相对性。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可以将国际化战略发展目标定位在与国际接轨, 建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方面。借鉴国外大学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历程, 明确战略目标定位, 以把握战略先机, 通过国际化先导策略, 确立和选择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的近期、中期和远期发展阶段的目标, 实行“三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定位。近阶段战略目标定位: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程度, 使国际联系广泛建立, 形成开拓创新的世界科学文化学术交流氛围, 确保国际化交流渠道畅通。中期战略目标定位:建设高科技创新团队, 增强科研实力, 培养国际化人才, 实现自身跨越发展。远期目标定位:则是在经过在10年左右的发展, 使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成为成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典范。

其次, 要突出战略重点。上文描述的研究型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构成要素很在短时间内很难面面俱到。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中, 应注意突出其国际化发展战略重点, 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往能力建设, 包括教师、学生及大学本身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往能力的塑造,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国际交流、选择、互访机会。还应支持并鼓励广大教师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活动, 或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举办国际会议的机会, 开拓国际视野, 了解本领域的新进展新趋势, 并以留学生为“媒介”, 最大限度的实现其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价值;高校还应该增强竞争优势, 开阔国际视野, 以在各种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加强国际交往能力, 吸引更多的优质留学生。

再次, 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化”和“特色化”的关系, 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研究型大学须进一步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切实坚持自身独立的价值体系, 把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同特色化相结合, 把自身的比较优势转化竞争优势, 在实施和制定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过程中, 高度重视国际化的同时, 联系实际, 寻找差距, 要发挥大学的自身特色优势。国际化不是简单的与国际接轨, 也不是单纯地营造一种“国际化氛围”, 为“国际化”而国际化, 需要立足自身优势, 使我国的研究型大学以具有中国“特色化”的“国际化”为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切入点, 制定和调整科学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对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最后, 要有战略制定的保障平台。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制定要从各个方面提供战略保障平台, 如在课程方面, 开设了国际教育内容的相关课程, 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涵盖与世界有关的事件和成就, 开拓国际视野, 而且要发挥和运用比较优势, 进而形成竞争优势, 搭建保障平台;灵活运用决策机制, 领会战略主旨, 在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化构成的各个环节提供有利的保障平台, 同时保障平台的搭建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孙璐.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浙江大学, 2009 (5) :4-8.

[2]陈学飞.高等教育国际化:跨世纪的大趋势[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11-15.

[3]赵玉璞.对大学国际化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2) :16-17.

[4]刘向兵, 李立国.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高校管理发展的重要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12) :7-16.

[5]范燕瑞.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BC) 国际化战略[J].知识经济, 2009 (7) :172-173.

[6]李化树.论大学发展战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07 (6) :9-10.

[7]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汪利兵,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发展战略研究 篇2

发布时间:2002-08-1

3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要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据悉,有一种估计的是,在国外,企业家、企业高层主管、高层经营者花在战略思考、战略研究上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60%-70%,另一种估计是占50%,总之是要用一半或更多的时间来考虑、设计战略问题。而在中国,企业领导人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却少得多。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外企业理论研究提出了“公司再造”理论,有的提出了公司“变革工程”或“再造工程”、“再生工程”的说法。如何再造?如何再生?这就离不开搞好企业战略研究与战略设计。

特别是今天,我们已迈进新千年,面对市场竞争出现的许多新态势,面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知识经济在20世纪范围已初见端倪的新情况,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与设计就显得更加重要。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具有相当的紧迫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感到有以下八个方面是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深入探索的。

一、“决策力”研究

在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决策力”的概念,应当引起重视。

为什么会有“决策力”概念的提出?为什么在企业发展中要强化决策意识,不断提高准确决策的能力?这是从总结企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中提出来的。

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数字说起:

第一个数字:1955年,由美国《幸福》杂志所列出的全球500强大企业,今天只剩下1/3了,也就是说500家剩下100多家了,大多数已经破产倒闭,或被别的企业兼并。第二个数字:世界上10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0家(即85%)是因企业家决策失误所造成的。

这两个数字说明,即使是已经成为世界500强的大企业,也可以由发展变成破产,由大发展跌落为大失败,由强大而衰败走向倒闭。而导致破产倒闭的原因,大多数都是源于战略决策的失误。在决策失误中又有许多是属于盲目扩张而步入陷阱的。

在中国企业界,类似的教训、值得总结的例子也很多,如巨人集团、飞龙集团、郑州亚细亚集团、秦池集团的兴衰,等等。有的企业从红红火火到负债累累,也是由于盲目扩张造成的。这不能不在决策失误上加以总结。企业决策的内容很多,包括投资项目的决策,主导产业、主导产品的定位,专业化发展与多元化经营等等。

有人认为,企业家决策时涉及两种才华:能选择的才华和能作出最佳选择的才华。有许许多多的人灵慧、多智,既勤奋又多闻博识,可在选择的问题上却常常打败仗。

二、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

“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有时又叫核心专长。

有人提出,从产品竞争到核心能力竞争是战略观念的一个飞跃,我看至少是一种深化。一个企业就是要考虑自己的核心能力是什么?如何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这对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因素。台湾出版的《世纪变革》一书认为,“提升个别企业竞争力必须让每个企业寻找出属于其本身的核心专长,在这个核心专长上与他人竞争。”对于什么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虽然国内外学者说法并不完全一致。但基本点是有共识的,即企业的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应具备的特征,首先是在顾客价值方面,即对顾客所最看重的价格———即顾客的核心利益能作出关键性的贡献。第二是在竞争的差异化优势方面,即能使竞争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之处、独有吸引力,而这个独特优势不能轻易地被竞争对手所模

仿。第三是在延展性、拓展性方面,即能够不断地开拓出新产品,具有旺盛、不衰竭、持久发展的生产力。

三、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型竞争的新路子

市场经济中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或协作。竞争与协作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竞争也就无从谈起。

正因为如此,提出“合作竞争”(简称“合竞”)、“竞争合作”(简称“竞合”)是值得重视的。国外人写了一本书:《合作竞争大未来》,是专讲“合作竞争”的。书中提到:“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应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营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获利与竞争力。”

在企业发展战略设计中,为什么要搞协作竞争,靠“结盟取胜”?美国麦肯锡公司的咨询专家乔尔·厄恩斯特编著的《协作型竞争》一书专门作了论述。书中认为,“很多跨国公司日渐明白,为了竞争必须协作,以此取代损人利己的行为。”因此,“未来的跨国战略将日益以协作而非单纯的竞争为依据”。在本书的后记“展望未来”中作者讲到,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任何一个企业,做到完全自给自足不仅不再可能,而且不再可取。协作是未来的价值,联营是未来的结构。作者还指出,“今后要想真正成为全球式的企业而不仅仅是‘大’企业,必须把这种可渗透力作为其最高的价值之一。”

我认为,企业在开拓市场中实行合作竞争、联合竞争、协作竞争是个大趋势。这个趋势会越来越重要。如果作个概括的话,就是:

从单纯的竞争到协作型竞争;

从追求独家利润到互惠互利;

从独赢模式到“双赢模式”、“多赢模式”。

四、确立“双赢模式”与“双赢观念”

在合作竞争、联合竞争、协作竞争中,“双赢模式”越来越引起重视,按照《合作竞争大未来》的说法,“双赢模式”是要从传统销售关系中的非赢即输、针锋相对的关系,改变为更具合作性、共同为谋求更大利益而努力的关系。

近来,在我国的一些企业策划中,也在实施“双赢模式”战略。山西省计委主任张奎同志提出的“虚拟联合体”就是“双赢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双赢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并非是单

一、凝固的,而应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运用在产品制造方面,也可以运用在市场营销方面。就是在广告宣传上也有了这方面的实例。

一位专家讲过,“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我利相当,则客可久存,我可久利。”这也是讲的互惠互利的“双赢”状态。

五、强化名牌创新战略

在名牌问题上有两点误解是需要纠正的。一是把名牌看作是商品档次的概念,名牌即高档,名牌即价高昂贵。其实,名牌并不是商品档次的概念,许多吃穿用产品、日常的生活用品,都可以成为名牌产品。二是把名牌看作是一劳永逸的。其实,名牌并不是一个静止的、凝固的概念,而是一个流动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名牌本身也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一旦停止了发展和创新,名牌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就要被别的名牌所替代。所以,我这里讲的是名牌创新战略。为什么这样提呢?

第一,因为技术创新推动新产品的开发越来越快。

第二,现代商品中的技术、文化含量越来越高,而且市场中出美学冲击波。人们除重视商品的实用性功能外,越来越重视商品的审美功能。商品还有个美的文化标准。第三,技术、文化在投入产出的贡献率越来越大。

第四,21世纪绿色文化的兴起,生命科学成为主导性学科,人们对生命科学、对健康

与美的追求,将引导企业产品开发的新方向。

六、企业文化战略

企业文化是一种力量,称之为企业文化力。这个“力”有多大?可以说,在未来,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所起的作用、对企业经营业绩所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从企业文化力的功能来说,它有六个方面:第一,凝聚力。企业文化搞好了是一种“粘合剂”,可以把上下左右、广大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这是一种凝聚功能和向心功能。第二,导向力。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在企业行为中该怎么想?怎么做?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第三,激励力。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扭转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第四,约束力。在企业行为中哪些不该做、不能做,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常常发挥着一种“软”的约束的作用,是一种免疫功能。第五,纽带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维系发展要有两种纽带:一个是产权、物质利益的纽带;另一个是文化、精神道德的纽带。这两种纽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七、企业形象战略

形象也是一种力量,称之为形象力。国外的CI专家曾经概括出一个“企业力”的公式,就是: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形象力之所以成为企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企业之间进行较量的一个焦点,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厂家越来越多,销售同一种商品的商场也越来越多,由这两个“越来越多”引起一个“越来越大”,即消费者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在哪家商场购买哪家企业生产的产品,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就至关重要。据国际设计协会的统计,企业在形象设计上投入1美元,可以收益127美元。可见企业形象设计的回报率是很高的。企业形象战略同企业文化战略一样,都是一种差别化战略,必须有自己的特色、个性和独具的魅力。

八、重视“服务增值”与服务创新的研究

现代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服务竞争在现代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质量概念,不仅包括产品质量,也包括服务质量。国外企业文化研究中首先使用的“服务增值”的概念,值得重视。因为同样质量的产品,可以因服务好而“增值”,也可以因服务差而“减值”。企业形象从根本上说是表现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产品的质量差,企业不可能有好形象;而注重产品质量不注重服务质量,企业同样不会有好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产品质量创造形象,服务质量同样创造企业形象。我们对服务经济学研究得很不够,不够具体,不够细化。这是我们经济学研究中的一大弱点。

淘宝网店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篇3

关键词:淘宝网;新开网店;PES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淘宝网自2003年成立以来一直基于诚信为本的准则,从零做起,在短短的2年时间内,迅速成长为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第一名,占据了中国网络购物70%左右的市场份额,创造了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奇迹。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最热门的商务模式之一,网上买卖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开网店无疑成了淘金的一种方式目前浏览淘宝网的网民集中在18-35岁的人群,他们追求时尚和个性,同时又有较高的消费能力。与其他网站相比淘宝网具有高度忠诚的消费群体,海量的商品信息,以及快捷安全的支付方式等优势。

一、淘宝网店概况

(一)网店的作用

网店可以在互联网上通过网银支付系统和快捷方便的物流业完成供需双方的快速成交,节省人们在工作忙碌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状态中所需要投入的精力,间接性地增强社会生产效率;而在相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网店更可以通过其特有的窗口模式和与其周边汇聚的商务人群更直观的展现当地的特色产业、产品和自然资源;网店不同于公司网站,填补了互联网个人终端零售业务的空白,避免了资源浪费,自由度和延展性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二)新开网店概况

在淘宝网上,信用值高,成交量大,代表级别越高信誉度也越高,也越受消费者的青睐。一方面,成为级别高的网店,信用积分的积累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种评价机制,促使卖家需要特别关注买家的评价,不断争取获得更多的好评数。另一方面,网店为达到更高信誉级别在努力的提升等级的同时,也要时时关注店铺好评率的变化。

(三)淘宝网新开网店市场战略共性问题

目前,淘宝网上已有超过80万人开店,经营的商品种类也在不断扩大。网上开店最重要的是聚集大量的人气,信誉等级高的店铺就如同开在繁华都市中的商业街上,每天都会吸引到无数的顾客前来购物,随着皇冠及以上级别网店聚集的人气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开网店在还没有兴起时就被淹没。新开网店如何崭露头角实现发展壮大,成为一个困扰众多店主的难题。

二、淘宝网新开网店的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P是政治(Political System),E是经济(Economic),S是社会(Social),T是技术(Technological)。在分析一个企业集团所处的背景的时候,通常是通过这四个因素来进行分析企业集团所面临的状况。而本分析亦通过对宏观环境的研究,找出新开淘宝网店在宏观环境下的机会。

表2.1 淘宝网新开网店PEST分析

P-政治法律环境 E-经济环境 S-社会文化环境 T-科技环境

1、2007年6月,颁布首部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 1、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和规范 1、中国网民数量和网络购物数量增长迅速 1、缺乏全球性技术标准

2、2009年3月出台《电子商务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中国消费市场的信誉不高 2、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回升 2、技术滞后

3、中国网络商务的各种地方性法规纷纷试点 3、中国居民消费者的潜在和实际购买力提升 3、新产品更新迅速 3、第三方支付手段不断优化

4、有关适用于网络交易的立法几乎是空白 4、百度、google等搜索平台推出收费提高排名技术

P-政治法律环境

淘宝网作为阿里巴巴旗下的企业自然对中国电子商务相关法律了如指掌,然而作为卖家、淘宝网店主来说了解电子商务相关法律者屈指可数。在这种环境下,如果店主能过了解中国对电子商务出台的相关法律,必定会有提升自己店铺销量的机会,并可以保护自己网店的权利。一举两得。

E-经济环境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体系不够健全,消费市场信誉不高,网上交易更是如此。然而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居民的购买力有着显著的提升。在此条件下,作为新店店主提高信誉就变得非常重要,良好的信誉可以使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放心,同时也是培养网店忠实顾客的重要条件。

S-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网民以及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网络购物的基数不断地扩大,这也告诉我们在网络店铺增加的同时,消费者也在不断地增加。并且随着信产品新技术的不断产生,新兴店铺可以不在常规产品上与老店铺竞争,而有机会另谋新领域,在产品创新以及产品特有行上下功夫。

T-科技环境

现在网络购物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作为中国网购的大环境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技术的更新过程中,一定存在网络店铺从重新洗牌,或者有新的技术支持新店铺增强竞争优势的情况,其中可能包括店铺排名方式的更新、支付手段的更新、物流手段的更新,新店铺应抓住机遇提高店铺的竞争性。

三、对淘宝网新开网店店主的建议

(一)重视商品信息说明,打造特色店铺

优良的网店版面设计能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在网上购物过程中,很多交易之所以无法达成都是因为网上商品只能看不能摸,买家因为这种距离引起的不信任感而取消购买原本有意购买的物品。如果版面设计优良,会给消费者一种专业的感觉,无形之中也就加强了对网店的信任,达成交易也会更加容易。

(二)采取合理的定价方式

对于刚刚起步的淘宝卖家来说,为了迅速提高自己的信用级别,必须扩大店铺的销售能力,促进销售量的增长。因此,这类网店在商品定价上,首先保证优势产品能够带来利润,同时利用其他产品以优惠活动的方式大量销售,以达到吸引买家和增加信用的目的。面对变化无常的市场环境,卖家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可以采用多种定价方法和策略,从而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的变化、网络销售的变化。

(三)关键词优化,提高店铺浏览量

所谓关键词,在淘宝优化中是指:能被搜索引擎收录,能被目标群体注意,能代表、标记、帮助形成印象的一切标注性元素。买家搜索商品时会在搜索栏输入商品的关键词,每个人跟每个人输入的关键词都不一样。为了能够更好的让买家搜索到卖家商品或店铺,关键词必须在商品描述中体现出来,这样不管买家从哪方面搜索商品,卖家商品被买家搜索到的机率都很大。

货代发展战略研究 篇4

我国1998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对国际货运代理的定义是:国际货运代理是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

据《中国物流年鉴2007》统计,到2006年底,我国已有国际货运代理企业1万多家(包括分公司),从业人员30多万人。其中,内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70%,外商投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近30%(如图1所示)。沿海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70%,内陆地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了30%(如图2所示)。这些企业遍布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在30多个部门和领域,国有、集体、外商投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运输事业的重要力量,对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我国80%的进出口贸易货物运输和中转业务(其中,散杂货占70%,集装箱货占90%),90%的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业务都是通过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完成的。

2 我国货代企业的类型

2.1 李盾(2008)综合货代企业的成立背景、投资人性质、业务框架、规模大小、经营优势等所呈现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特点,将我国货运代理企业分为八种类型,笔者以此为基础将我国货代企业整理为以下六种类型(见表1)。

2.2 牛鱼龙(2008)按委托人性质、委托的代理人数量、授予代理人权限范围、委托办理的事项、代理人的层次、运输方式及代理业务的内容对国际货代企业进行分类(见表2)。

除了以上分类方式以外,还有按权限划分、按委托项目和业务过程划分等。视各个学者切入的角度不同,有所差异,此处无法一一列明。

3 我国货代企业存在的问题

3.1 中小货代比重大

我国货代企业多为中小型货代,企业的规模小,资金、技术等实力有限,网络规划不足,服务功能少,竞争力低。随着国际货代企业的进入,以及国内少数大型货代企业的强势竞争,中小型货代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由于我国货代大部分规模小,受到条件的限制,难以发展。各自为政的结果就是功能重复,资源浪费,同时竞争力也较弱。因此,可以考虑中小货代企业的整合,通过整合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2 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货代企业的服务范围多局限在传统的货代服务,如揽货、订舱、拖车、报关以及进出口单证操作等,服务单一,增值服务少,盈利能力不足,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货代企经营中多数不是以服务质量来生存发展、争取货源,而是单纯依靠打价格战来获取暂时的利益,这就无形中造成了我国货代企业整体服务质量偏低的客观存在。而单纯拼价格这种低层次的竞争,给整个货代行业的形象和声誉乃至利益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伴随着相关政策的实施,国外新型物流企业进入到我国的货代市场,单纯一味降低价格来承揽业务的传统货代企业逐步走向了倒闭,而新型以服务、质量、信息化等为基础的物流企业逐步发展起来,占有了越来越多的货代市场份额,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发展与共享,也使货代价格越来越公开、透明化,这也促使中小货代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3.3 信息化程度低

信息化程度低,信息系统不健全。由于大多数货代企业规模较小,没有能力承担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导致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水平不高,信息管理方式落后。较多企业还停留在电话加传真的业务运作方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单机商务应用上。有资料显示,80%以上的货代企业缺乏IT产品,有85%的中小型货代企业对IT的应用只停留在单机商务应用上,如进行单证制作、收集网上信息等。即使是有宽带互联网,由于没有建立自己专有的软件或系统,信息传递缓慢,因而无法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无法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动不顺畅,其竞争力降低是不言而喻的。

4 货代发展战略探讨

4.1 第三方物流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化,传统货运代理企业的经营和服务模式受到了各方的冲击。一方面,航运公司利用所拥有的船只推行营销一体化,服务延伸至客户,提供集承运和货物代理于一体的整体服务,深受市场欢迎;另一方面,国外的货代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先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完善的网络抢占了市场份额。竞争的激烈,加之我国货代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使其发展困难。

为了改变这种劣势,从功能性物流服务向综合性物流服务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传统的国际货代企业主要从事货物运输、进出口单证制作、报关、报检等业务。向第三方物流转型之后,其业务范围有进一步的扩展,如货物的零星加工、包装、装拆箱、贴标签、配送、货物分拨等。因此,货代企业需要在提供软件服务的同时,提供硬件服务,即必须具备运输工具、装卸机械、仓储设施,并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基础设施和设备,获取更大的附加价值。我国货代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4.1.1 服务多元化

我国货代企业需要结合客户企业的实际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特色服务,解决其开展国际物流方面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国际货代企业应能够提出一个全套、完整的物流解决方案,通过合作、代理、联营等多种手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物流服务,使客户企业真正感受到服务的方便、快捷和高效。

4.1.2 完善信息系统

国际货代企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进一步完善管理系统以提高企业内部的交流与沟通效率、建设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同时还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实现对货物的实时追踪,提高服务的质量。

4.1.3 建立良好的信誉

货主企业将货运业务交给专业的货运代理企业处理,目的是减少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提升为客户服务的质量。国际货代企业必须要有良好的信誉,获得货主企业的信任,使货主能够放心地将物流方案的设计交给货代企业来完成。国际货代企业的信誉是通过其服务质量体现的,为了保证良好的信誉,必须从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树立“用户第一”的思想。

4.2 第四方物流

我国货代企业的转型还有另一个选择———第四方物流,即提升战略高度,对包括货主、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进行整合、优化。此时,货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自身拥有的服务和关系网络、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以及专业人才等无形资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应当越来越细,专才能精。货代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网络,将媒介功能不断发展完善。

第四方物流有能力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是简单地为企业客户的物流活动提供管理服务,而是通过对企业客户所处供应链的整个系统或行业物流的整个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具有中观指导意义的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协助提高者”,也是货主的“物流方案集成商”。

第四方物流不仅能够为货主企业提供最优化策略,还可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甚至行业内的最优。货代企业作为货主与承运人之间的纽带,与众多货主企业和承运人都有合作关系,拥有广泛的货源以及服务信息。货代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种网络资源,对供应链上的货运状况进行调整、优化,发挥“集散”的作用。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纳入整合的对象,将取得更大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

例如,A进出口贸易公司将货运业务委托给B货代企业,B货代企业可以主动介入A贸易公司的物流方案规划,运用自身的海运专业知识,以及强大的网络资源,对A贸易公司的原始方案提出改进意见,如修改海运条款、优化海运环节等。B货代企业可以向班轮公司要求降低进出口海运价格,同时承诺班轮公司,利用卸货后的空箱为班轮公司揽货,保证返程的货源。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货主企业的物流成本、降低了供应链总成本,同时也促进了货运行业的高效运作。

但是,我国第四方物流基础尚未扎实,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全面发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此外,第四方物流的构成主体除了主要委托客户企业外,高度发达和具有强大竞争能力的第三方才是第四方孕育的土壤。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还尚未成熟,第四方物流任重道远。

4.3 积极参与供应链

关于货代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认为货代企业并不是供应链中的节点,只是服务于供应链企业,使货主与供应链企业其他节点紧密联系以保证货物流动。本文以港口为核心企业,讨论货代企业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与制造业供应链不同,港口供应链属于服务型供应链,它是以港口为核心,将各类服务供应商(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等)和客户有效结合成一体,快捷、准确、安全地提供优质服务,实现系统成本最低。港口供应链上游企业包括货主、货运代理企业、陆上运输商等,主要完成货物到港前的工作;下游企业包括班轮公司以及海运配套服务提供商等,主要负责货物装船后到目的港的运输以及到目的港后的集散工作。以港口为核心企业的供应链流程如图3所示。

货代企业作为货主企业和承运人之间的桥梁,起到组织协调、沟通控制的作用。货代企业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广泛的业务关系和服务网络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等,使货物在供应链上以最低的成本,最高效地流动。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首先,货代企业必须完善和健全信息系统,供应链各个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是供应链成功的关键;其次,货代企业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努力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牺牲眼前的部分利益,来保证长远的发展。

5 结束语

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必须找准定位,挖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开发差异性、独创性的服务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在日渐缩减的利润空间外谋求新的利润源。对于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而言,强大的集货能力、与承运人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及对海关、机场、港口繁复手续的熟悉把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其核心竞争力。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我国国际货代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战略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王爱虎.珠三角地区货代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2):43-47.

[2]牛鱼龙.国际货代实务案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9-11.

未来中国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篇5

首先要加强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思想为继续加快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要和经济布局相适应、要满足物流需求的通达性、通畅性、快捷性、方便性、经济性、安全性、可持续发展。主要建设内容:运输通道的建设(包括铁路、公路、内河航道、港口、机场等);物流节点内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运输方式的联结设备、换装设备;各种运输方式和各物流运作地点的联结设施;城市内配送道路体系。

??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加快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建设;要与经济、运输布局相适应;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要满足物流运作需求。建设的主要内容:物流园区、企业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库等物流作业场所的建设。

其次要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快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互联网物流信息服务供应商、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与物流相关的行业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进程

还需要建设好物流节点:物流节点是指物流的汇集地和物流作业的集中地。它布局的是否正确对保证物流高效、低费用的通畅运作有重要作用。

??对于物流节点的分类可按在全国的作用分:全国性的、区域性的、地区性的;按物资流动境内外的特征分:国际性的、国内性的。

对我国各类物流节点的布局建议方案如下:全国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青岛、大连:地区性的国际物流节点包括:营口、烟台、连云港、宁波、温州、厦门、福州、汕头、珠海、湛江、防城。

??对于国际性物流汇集不多的以国内物流为主的节点,布局方案为:全国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沈阳、郑州、武汉、西安、兰州、成都、重庆。

??区域性的国内物流节点包括:哈尔滨、长春、太原、石家庄、济南、南京、徐州、杭州、南昌、长沙、南宁、柳州、贵阳、昆明、乌鲁木齐、包头。

??还要不断提高认识,扩大物流需求:加快扩大生产和流通企业的物流需求、加快开发潜力巨大的农村物流需求、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的物流需求、继续研究跨国企业物流需求的变化。提高中国的物流建设,不但要加快物流基础的设建设,还要提高认识,扩大物流的需求。这一点也很重要。

??当然也要实现物流企业跨越式发展:物流企业群体建设的目标及内容--根据物流需求的预测和我国物流发展的进程,在5-10年的时间内,力争使我国物流企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即努力建成一个由各种所有制企业组成的、承担国际或国内物流服务的、大中小结构比较合理的、专业配套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比较先进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能基本满足我国物流需求的物流企业群体。

??加强物流企业群体战略性建设这一占也很重要:加快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建设、加快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建设、鼓励扶持民营物流企业的成长、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外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加强对物流各作业环节(包装、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服务企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包括结构、服务质量、技术装备等。

??关于加快物流企业发展的问题,国家很重视这个问题,政府也正在加快物流行业的法规法律体系的建设。

实现战略目标的政策措施建议

??1、全社会要继续提高对发展物流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国家、地区以及企业的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改善投资环境的重大举措;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

??2、明确政府在发展物流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要努力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消除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为发展物流创造宽松的运行环境和良好的体制环境。

??3、建设有利于物流发展与运作的政策法规环境:市场准入方面:简化市场准入和各种经营权的审批、税收方面:降低税赋,避免重复征税,允许建立统一的利润中心、物流用地方面:明确用地性质,降低土地使用税费、车辆通行管理方面:增加城市货车通行数量,加强车辆的管理,提供运输方便、海关、检验方面:加快通关速度、制定有利于对外合资合作的政策。

4、在投融资上给予扶持:财政贴息、减少建设中的配套费用等。

??5、加快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物流技术标准:各种机械装备、专用工具、设施、托盘、货架、条形码等;物流工作标准:包装、装

卸、运输等各类工作标准;物流专业单位标准:核算和统计标准等。

??6、加快物流人才的培育:学历教育、职业资质认证培训、在职人员的培训、跟班培训等。

??7、加快物流技术装备工业的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技术装备工业的水平。

??8、加强物流研发的建设:增加研发费用、组织研发队伍、选好研发重点。

??9、加强对外合作:制定鼓励合资、合作的政策措施。如降低门坎、简化审批手续等、鼓励联盟合作。

河北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6

一、河北体育产业的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坚持“以体为本、全面发展”的基本方针,大力培育和开拓体育市场,增强经济实力,为全民健身计划、奥运争光计划的贯彻实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为河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河北体育产业的结构

河北体育产业主要以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用品销代业、体育彩票业五大部分构成。其中体育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属于体育本体产业,体育用品制造业和体育用品销代业属于体育相关产业,体育彩票属于体育延伸产业,还有一些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如体育旅游业、体育经纪业等。

三、河北体育产业存在的问题

河北体育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从长远的角度看,河北体育产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河北体育产业规模不大,市场和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刚刚起步,河北省更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发展过程中还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市场经营观念落后,没有把体育消费者真正视为“上帝”,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发育程度低。从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各市场主体开始经营体育劳务、体育竞赛、实行体育技术和培训的有偿转让、发行体育彩票等,但离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劳务市场、体育竞赛市场、体育技术市场与体育金融市场等各种完善的配套市场还相距甚远,市场主体没有完全到位,经营混乱的现象十分严重;体育产业市场多元化开发不够,体育产业包括体育器材、设备等的生产和销代,其中包括体育表演、设施建设、场馆的经营,特别是由体育本身提供多种劳动服务而带动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产生附加值严重滞后。

2.河北体育产业结构缺乏合理性

河北长期以来,体育作为福利业的一部分,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拨款,资金短缺,受短期利益的驱使,把主要精力和财力投向非体育产业,而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因而不能适应今天河北市场经济新的要求。一是产业结构模式不合理,河北体育产业的模式主要有协会+俱乐部模式;公司+俱乐部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实际运作不合理,二是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不协调,彼此的关联度较低。

3.河北体育管理、经纪人才的缺乏

体育产业在我国是一朝阳产业,各项体制都不完善,而且体育管理、经纪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缺乏状态。河北也不例外,体育产业人才长期以来,遵循计划经济的模式培养,即按竞技、教练、教育、科技、管理和裁判等体育人才进行划分。另外,由于体育人才链的封闭性,其他领域的人才很难进入体育产业领域,所以体育产业领域严重缺少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经济人才缺乏,成为河北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

四、发展河北体育产业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体育消费将成为今后的消费热点。所以,积极发展中国体育产业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据对全国9个大中小城市的调查统计比较,从1996年到1999年之间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增加了40%左右,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增幅。以上数据说明我国现实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巨大的体育市场。具体形式来说,发展河北体育产业的重要性,可以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体育产业作为一门发展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新兴朝阳产业,不仅本身具备快速发展的潜力,且可刺激和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进步发展。如新的体育场馆的建立,体育器械和用品的生产,会有效带动其他建筑业、制造业、食品业和电子业等行业的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健身娱乐业的发展将带动服务业的大力发展。

2.河北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所要求的

随着河北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体育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体育产业得到蓬勃发展。石家庄市的河北省体育馆,近年来积极围绕群众健身搞服务项目的开发,全天为群众提供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舞蹈等健身服务。为周围群众提供健身娱乐服务,场馆每年收入达100多万元。这一点证明人们的体育需求不断增加。

3.河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的发展加速,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需求层次的改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亦将日益高涨。而目前河北现有体育产业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以及体育市场的现状,体育资源的配置,体育有形、无形资产的开发,都难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河北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高燕赵文化的品位,应大力培育河北的体育市场,深入开发各种有形、无形的体育资源,积极引导大众的体育消费,为此也必须加速发展体育产业。

我国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7

关键词:企业,发展战略,战略制定,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内涵

“企业战略”的概念是随着产业革命和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20世纪初, 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 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这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也是企业战略的第一种观点。1938年, 巴纳德 (Barnard) 提出管理科学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 其他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 即如何使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有关组织与环境“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是企业战略的第二种观点。20世纪60年代, 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 (Andrews) 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 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和渴望、社会责任, 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合自己的资源, 形成独特的能力, 以获取竞争优势, 这是企业战略的第三种观点。同一时期, 美国学者安索夫 (Ansoff) 在研究多元化经营企业的基础上, 提出了“战略四要素”说, 认为战略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产品与市场范围、增长向量、协同效果和竞争优势。由此, 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逐渐由单纯的组织内部转向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研究。1965年, 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 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现代的战略管理是指了解组织的战略定位、未来的战略选择, 并把战略付诸行动。组织的战略定位受到外部环境、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及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权力的影响。战略选择包括公司层面战略和业务单位层面战略的选择基础以及发展方向和方法。战略管理也需要了解哪一种战略选择可能成功或者失败。战略实施是指构建组织结构、调配组织资源以实现未来战略和管理变革。

二、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发展阶段

在我国,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化, 企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 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能够准确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我国企业逐步关注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我国企业的战略管理理论也经历着初创、推进和创新的发展过程。20世纪80年代初期, 开始注重研究企业的外部环境, 估量环境对企业的重大影响;同时, 进一步探索企业的长远发展。我国企业开始转变生产经营管理方式, 直接或间接地学习国外先进管理技术, 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最新理论、方法和技术, 并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将其直接应用于管理实践, 少数企业从而初创了在经济结构大调整中的企业战略管理雏形。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一些企业根据当时的宏观经济形势, 立足企业优势, 应用科学预测、数量计算的方法来确立新的企业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逐步推进的同时, 结合国外的理论和我国企业的实际, 大量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研究方向的书籍也陆续问世, 对战略的内涵、实施、控制方面做了有益的理论探索。20世纪80年代后, 一些企业越来越重视战略管理, 在更为广阔的世界经济舞台上实施其外向型企业战略管理。外向型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经历了外向探索阶段、出口导向阶段和跨国经营阶段。

三、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过程

在我国企业的实践中, 典型的战略管理包含企业环境分析、确立目标与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等过程, 具体包括战略环境分析、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和调整四个阶段。

1.战略环境分析。

战略环境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影响企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 并确定在战略选择步骤中的具体影响因素。战略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分析: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 (包括宏观、微观环境) 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给企业将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或是什么样的威胁。二是内部条件分析:了解企业自身所处的相对地位, 具有哪些资源以及战略能力;了解与企业有关的利益和相关者的利益期望, 在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中, 这些利益相关者会有哪些反应, 这些反应又会对组织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制约。

2.战略制定。

战略制定共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需要制定战略选择方案。企业可以从对企业整体目标的保障、对中下层管理人员积极性的发挥以及企业各部门战略方案的协调等多个角度考虑, 选择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或上下结合的方法来制定战略方案。第二步是评估战略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通常使用两个标准:一是考虑选择的战略是否发挥了企业的优势, 克服劣势, 是否利用了机会, 将威胁削弱到最低程度;二是考虑选择的战略能否被企业利益相关者所接受。第三步是选择战略, 即最终的战略决策, 确定准备实施的战略。

3.战略实施。

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战略实施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确定现有的资源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和各层次间的分配及使用;确定需要获得的外部资源以及使用方法;调整组织结构;处理可能出现的利益再分配与企业文化的适应问题;进行企业文化管理, 以保证企业战略的成功实施等等。

4.战略评价和调整。

战略评价就是通过战略实施后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来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战略调整就是根据企业情况的发展变化, 即参照实际的经营事实、变化的经营环境、新的思维和新的机会, 及时对所制定的战略进行调整, 以保证战略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指导的有效性。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大的改变, 企业就应适时调整战略, 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

四、战略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的经营实践中, 许多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积极借鉴西方各流派的战略管理理论, 不断探索和尝试企业战略管理, 制定并实施了卓有成效的企业发展战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海尔集团就是通过发展技术和服务这一核心能力, 不断推出新产品, 实施相应的名牌战略、多元化经营战略、资本经营战略等, 成功地占领了国内的洗衣机、电冰箱、冰柜和空调市场, 并向海外拓展;华为从技术创新入手, 坚持以提升技术能力为核心的企业发展战略, 在短短十几年中, 发展成为让跨国公司刮目相看的中国电信设备供应商。然而, 我国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环境, 又处于体制转轨时期, 这进一步增加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 虽然我国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应用系统的战略管理理论对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 但是, 在实践过程中, 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1.企业对战略管理缺乏认识, 战略制胜的观念淡薄。

当今企业已进入战略竞争的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思维、战略定位的竞争。在这方面, 我国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树立战略制胜的观念, 研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中有很大差距。

2.企业战略管理重局部而轻整体, 系统整合性差。

我国当前多数企业的战略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企业战略整合性和协调性差的问题, 突出表现在门户之间相互扯皮推诿, 协调难度大, 造成企业高层管理者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协调各方关系, 造成战略管理的不和谐以至失调, 严重影响了管理效果。

3.企业制定战略缺乏科学的依据和论证。

国内的许多企业虽然也制定了自己的战略, 但这些战略并不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具体分析的基础上, 也没有进行科学的论证, 当看到别的企业或行业的战略取得成功就盲目照搬, 缺乏基础的独立判断能力, 导致众多企业经营战略大同小异, 其最终结果可能是在行业中引起不必要的恶性竞争。

4.企业战略管理缺乏自身特色, 缺乏对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调查发现, 我国企业的战略不是建立在对企业外部机会、威胁和内部优势、劣势全面科学分析与论证基础上, 而是一味模仿成功企业的战略管理经验和做法, 甚至照搬, 最后把本企业的特色给丢掉了。据调查显示, 已有竞争战略的企业主要还是低成本领先战略和目标集中战略, 分别占调查企业的38.4%和36.93%, 而制定产品和服务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只占24.67%;另外, 企业战略规划还不能及时进行调整, 战略规划调整周期在两年以上的企业仍有31.28%。

5.新的战略与企业旧的组织结构不相匹配。

随着企业的发展, 在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前提下就会制定新的战略, 而战略的变化要求组织的结构也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我国, 许多企业不顾企业经营领域产品种类和市场发生的巨大变化, 仍然以旧的组织结构去实施新的战略, 这种做法往往使战略实施的结果毫无效果可言。

五、战略管理理论在我国企业应用中的改革和建议

1.树立战略管理的思想。

提高战略管理的能力首先要树立战略管理的思想。公司从管理层到操作层都应该认识到, 公司发展战略并不是对公司外部环境变化的短期被动反映, 而是要事先确定公司发展方向;战略不是对未来几年一系列财务数据的预测和堆砌, 强调的是公司发展的性质和结构, 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战略不是口号, 而是公司未来要达到的结果, 并通过计划、措施行动的过程和实施的步骤。公司战略在强调稳定性的同时, 并要有适度的弹性, 能对环境变化保持必要的随机应变能力, 与环境形成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企业战略管理在企业综合管理中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企业战略为企业发展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 奠定了企业运行的轨道, 是企业发展的“灯塔”。

2.建立规范科学的战略管理流程。

战略管理不是简单的企业策划, 是一个不断往复的精细的管理过程, 是一项系统工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战略管理流程。科学的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提出企业战略远景、设立目标、制定战略、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与控制五个阶段, 各个阶段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反馈和改进。

3.适时实施战略变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 也就是说改革的力量是在不断地作用于企业, 这些力量作用到一定程度, 就会从量变到质变, 要求企业变革其战略。我国中小企业应该认识到, 战略管理是一个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过程, 所以有关一项战略实施的每一个具体结果的信息都要通过企业信息系统反馈于企业最高层以检查与完善企业战略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与战略方案;当一项战略实施完成后, 一个新的战略管理过程又周而复始, 如此推动企业沿着科学合理的轨道循序渐进、成长壮大。

4.实施战略控制。

战略控制和战略实施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目的是使战略实施的进程和结果基本符合战略方案预期的进程和结果。我国中小企业的战略控制内容应包括: (1) 人员控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资源, 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战略实施的成败。因此, 对人员的控制成为企业战略控制的内容之一。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 应通过建立年度业绩考评制度, 配套相应的奖惩办法, 控制他们的行为。对于普通员工, 应通过制定经济责任制, 检查考核员工的行为。 (2) 资源控制。以固定资产现值、生产能力、装备水平等作为控制内容。应大力开展清仓、理库, 盘活存量资产。对在用设备应通过技术改造, 提高装备水平和设备的利用率;对于闲置设备, 应通过租赁、出售, 减少闲置费用, 增加效益。 (3) 绩效控制。以绩效为中心, 建立绩效责任制来实现有效控制。坚持开展岗效工资制, 实行绩效考核, 并按业绩实行末位淘汰。采取岗位工资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办法, 中高层管理者年薪与当年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 各部门工资总额与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

5.加强资金管理。

为了保证公司战略的顺利实施, 我国中小企业必须强化财务意识, 从各个方面加强资金管理: (1) 加大企业筹资融资渠道, 在进行企业间业务联合的同时吸收企业或个人的闲置资金, 争取通过良好的信用和优良的经营业绩进一步加大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借款额度, 来保证企业资金正常周转。 (2) 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国中小企业应把财务管理作为成本控制的中心, 重点是盘活资金, 提高资金营运效益。按照“合理、有效、科学”的资金运作原则, 加强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分析研究, 拓宽融资渠道, 强化资金筹措手段, 保证资金来源, 保持合理的来源结构,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为了协调多种业务的发展, 必须要建立一整套集中、控制有力的财务管理体系及一体化的信息平台。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加强财务部门的建设来实施财务职能的集中管理。业务的财务原则上都由财务部门集中管控,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通过财务集中管理, 真正实现战略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利用预算管理等财务手段落实及调控公司战略的实施。

6.加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在现代社会, 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战略性资源, 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 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是公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为了更好地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 我国中小企业应加强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 (1) 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必须有好的制度基础作保证。我国中小企业在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 尤其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设, 主要包括人事管理制度、招聘制度、选拔及晋升制度等;公司还应建立人才储备库, 以备人才短缺之需。 (2) 搭建组织管理平台。在基础工作做好之后,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以优化人员配备与组合达到优化业务管理的效果上。需要开展的工作包括组织结构的构建以及职位体系的构建。组织结构的构建包括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组织架构、部门功能定位及职分、管理权限表等。职位体系的建立包括职位分析、职位评估、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3)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机制。员工薪酬确定、晋升与降级、奖励惩处、资格的认定、能力的确认等都需要对员工有一个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绩效考评要制定一套符合实际、具有较强的操作性的绩效考评实施方案, 并在公司内部大力推进实施。

7.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面对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要确保企业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就是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共同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价值观, 它是一个企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综合体现, 反映企业的群体意识和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牵引力。对企业来讲, 它要追求长久的发展, 要做大企业, 就必须要有长久的动力, 能够引导企业突破它的寿命周期。良好的企业文化, 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形成企业的凝聚力, 并由此强化企业开拓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我国中小企业要结合时代特点、企业现状和发展目标, 积极培育公司统一的、健康的、先进的文化理念, 经延伸后形成完整的企业价值观念和价值标准体系。

[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会计学专业+英语专业双学位模式CGA方向人才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115A-068;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黑龙江省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对策研究》子课题:振兴龙江经济, 黑龙江外语外贸人才培养研究, 课题批准号:JX019]

参考文献

[1]王毅.我国企业战略管理发展现状与趋势剖析[J].管理评论, 2002 (11) :43-46.

[2]邢志安.企业发展战略刍议[J].经济管理, 2001 (5) :17.

[3]方军.企业发展战略中的深层次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 2001 (3) :23.

[4]张同生.企业战略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22-28.

[5]李璇.中国企业战略管理现状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8 (12) :319.

[6]弋亚群.企业战略创新来源于关键环节[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7) :65-67.

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篇8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逐渐加快, 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收入和生活质量都有了极大提高, 同时也造成了人民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快速增加, 外出就餐的人数逐年上升。目前我国已有一些知名的快餐连锁企业走在了国内快餐连锁经营的前列, 如北京全聚德烤鸭集团、永和豆浆、吉祥馄饨等虽, 但其年利润只有几千万人民币, 与肯德基等洋快餐动辄几十亿美元的收益相差深远。甚至一些曾闻名一时的餐饮连锁企业由于快速发展和管理上的缺陷, 导致资金链断裂, 出现崩盘的现象, 如上世纪90年代红极一时的“红高粱”, 由于陷入巨大亏损, 昙花一现。中式快餐的连锁经营为何不能够在中国得到稳定快速发展, 究其缘由是企业是否具有明确合理的发展战略。

二、中式快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我国大量的中小餐饮企业面临着来自大型跨国快餐连锁企业的强力冲击, 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小餐饮企业倒闭, 同时又伴随着成千上万的中小餐饮企业开张。但是成势单力薄的中小快餐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怎样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 最终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中式快餐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1. 市场定位困难。

中式快餐在中国餐饮业的定位目前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状态。首先, 由于中国快餐业快速发展, 以及快餐行业的入行成本低, 造成了大量的快餐、外卖和小作坊纷纷进入快餐行业抢市场。中式快餐处在小餐馆和大酒店之间, 经营起来面临着二者各种各样的阻挠。其次, 中国传统小吃都是以大众化食品为主, 没有针对性明确的产品。最后, 中国存在大量的消费群体, 收入水平和口味的差距导致了对快餐的需求不同。

2. 标准化程度低。

中华饮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中国饮食形成了品种齐全, 色香味俱全的“八大菜系”。然而目前中式快餐无法形成众多大型的快餐连锁经营企业, 追究其根源在于中式快餐在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道路上存在重重阻碍。中式餐饮长久以来一直依赖厨师的手工操作, 讲究技巧、经验和配方, 一旦换了厨师, 同样品种的食品的味道也就变了, 这无疑制约了中式快餐规模化发展。所以, 中式快餐若要发展就必须加快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步伐。

3. 品牌建设落后。

未来快餐业的竞争将不在局限于服务和质量的竞争, 品牌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洋快餐的价格普遍高于中式快餐, 但仍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极力追捧, 这与其品牌的宣传和号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式快餐在品牌建设和品牌宣传方面的投入远远低于洋快餐, 从而导致了中式快餐企业在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远远低于洋快餐, 因此中式快餐品牌欲与洋快餐品牌抗衡必须提高其品牌营销力度, 即在品牌形象传播、品牌文化建设、品牌设计等诸多方面借鉴洋快餐的经典案例。

三、中式快餐发展战略研究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 竞争优势有产品差异化、成本领先和集中化三种。就目前中式快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规模来看, 很难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快餐市场的领导者, 所以绝对的产品差异化战略或成本领先都不是中式快餐的最优策略。

1. 选准目标市场, 明确产品定位。

作为一个企业, 首先且最重要的是对市场的定位, 面对顾客需求差异化显著的中式快餐尤其如此, 只有做出了恰当的市场定位, 才能制定出恰当的发展战略, 并围绕发展战略进行关键的店址选择等问题。餐饮业中单个店址的选择对该店是否能够盈利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由市场定位指导出的所有分店选址则很大程度上影响该连锁快餐店的盈利状况。

作为快餐企业, 产品应该是以大众化为指导思想, 价格上满足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在快餐店址的选定方面, 要综合考虑所选区域的人口数量、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年龄分布、消费习惯以及人口流动量等。另外快餐企业要敢于创新, 选择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特点, 如“吉祥馄饨”始终坚持以“科学搭配、营养卫生、物美价廉”的市场主题, 紧紧围绕大众消费群体。一般来说, 准确的市场定位不仅可以为中式快餐企业带来稳定和巨大的客户群体和巨大的经济利, 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2. 实行标准化战略。

我国中式快餐连锁经营本身就是从口味多样、烹饪手法复杂的大型餐饮企业中简化出来的经营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简单化、专业化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但是中餐本身的特点却决定了中式快餐标准化的实现难度较大, 标准化问题往往成为制约其连锁发展的瓶颈。要实现中式快餐标准化应做到以下几点。

(1) 控制采购质量。快餐连锁经营企业应制定合理的原料来源和配送机制, 以便保证产业的质量统一化。首先, 快餐连锁经营企业总部要确定合理的采购标准, 并选择达标的合适供应商, 对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料要不定期地送往有关质量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其次, 快餐连锁经营企业总部或大区分部要建立合理的配送机制, 保证定时、定量、保质地把原料送往各连锁经营店。最后, 快餐连锁经营企业总部要不定期地对连锁经营店的原料质量和产品质量进行检查, 对于那些以次充好的连锁经营店要勒令进行整顿或撤销其连锁经营权。

(2) 制定科学统一的操作规范。首先, 快餐连锁经营企业总部要合理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系统、科学、统一管理模式和操作规范, 详细地规定了所有分店的经营策略、商品质量标准、服务标准、商品价格、操作规程等, 且所有分店都必须严格执行总部制定的标准, 以便确保经营及服务质量统一化和标准化。其次, 快餐连锁经营企业要定期对分店店主和员工进行标准和统一的培训, 提高分店店主和员工的企业文化理念, 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的文化宣传和企业的品牌质量。最后, 连锁经营店可以根据所处区域的文化、历史背景、宗教习俗的不同、顾客的反馈以及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就操作规范问题向总部提出意见和建议, 总部根据实际情况, 给分店以特殊的政策照顾。

3. 注重品牌建设, 保持竞争优势。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良性循环形成的第三态资产就是企业的品牌, 企业品牌价值越大, 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就越高, 连锁经营的成功率也就越高。企业品牌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就必须建立在其优良的质量和至高服务基础上, 这样才能根植于消费者心中, 继而在其背后延伸消费品牌。

(1) 中式快餐品牌建设要注重在产品特色上。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色是中式快餐应选择的品种。中式快餐品牌应注重营养安全, 可以作为的差异与西式快餐的优势。

(2) 中式快餐在产品制售上应有别于普通餐馆和酒店餐饮等品种。中式快餐要达到产品的色、香、味、形、质、营养及卫生标准, 以及规模化发展, 就需要对产品的整体的进行合理设计,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生产工艺, 即产品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3) 中式快餐品牌建设还应具有市场控制力与垄断力。随着市场及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 对于中式快餐企业来说, 就是要求企业不断丰富产品品种、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创新产品风味、品牌营销策略等诸多方面。

(4) 规模化发展是企业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式快餐的发展最初是劳动密集型投入, 即在投入成长期凭借小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中获利。但进入发展期, 则必须追求不断扩张而实现以成本优势为主的规模效益, 此时已转变为资本密集型发展。

四、结论和讨论

中式快餐行业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 但是选择恰当的发展战略是仍然可以大展发展的。本文通过以上分析得出快餐的良好发展应该注意以下的发展战略:

1. 恰当的市场定位。

正确的市场定位应该兼顾现实性和长远性, 即考虑到当下店面盈利, 从而保证当下店面的生存能力, 这关系到资金较弱的中式快餐能否发展壮大, 有也要考虑未来企业的扩张性。

2. 实行标准化战略。

中式快餐业的实际进程缓慢发展的瓶颈就是标准化, 中式快餐业的标准化, 就是要将中式快餐业的经验型操作规范为一整套标准生产程序, 将人工作技巧淡化, 以保证快餐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统一。其中, 产品生产规范化是最难一旦突破后则会带来巨大效益。

3. 注重品牌。

品牌能够促进连锁经营, 而连锁经营恰恰为品牌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一条发展的道路。当快餐企业解决了生存问题, 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那么品牌则是连锁经营的根基, 它垄断的行业特点更是注定了与品牌战略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品牌对连锁具有吸引和凝聚作用。

参考文献

[1]成希祥.中式快餐连锁发展的现状及趋势[J].企业研究.2012, (02) :30-31.

[2]刘扬, 张宓.发展我国中式快餐业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2, (12) :2-3.

[3]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

[4]黄素灵.中式快餐连锁经营标准化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010, (11) :43-44.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9

2011年6月18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通知》中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的中小企业, 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 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中小企业标准上限即为大企业标准的下限, 国家统计部门据此制订大中小型企业的统计分类, 并提供相应的统计数据。所以说中小企业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

一、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快速成长中, 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 已经从采掘、一般加工制造、建筑、运输、传统商贸服务业等行业, 发展到包括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在内的各行各业, 从分散经营开始向工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集中, 从早期的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为面向国内外市场。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 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1.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社会化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经济蓬勃发展。截至2008年年底, 全国共有企业971.46万户, 其中99%以上为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60%, 对税收的贡献率超过50%, 提供了近70%的进出口贸易额。

2. 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 创造了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 吸纳了50%以上的国有企业下岗人员, 7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 70%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 新增就业机会中80%都是中小企业创造的。

3. 加快了技术创新的步伐。

与大企业多层次的等级结构以及相应的低效率、高成本相比, 小企业具有创新效益高、成本低、效益高的特点。据统计资料, 2008年年底, 中小企业拥有66%的发明专利、74%的技术创新和72%的新产品开发。在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今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三、中小企业的发展战略

1. 以取得外部规模经济作为战略选择, 走“小而群”的中小企业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 缺乏规模经济优势是中小企业相比于大企业所具有的一大显著不足。而与大型企业产生于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的规模经济相区别, 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地理上的产业聚集, 亦即依据外部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来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2. 依托大企业、大公司, 实施“小而专”和“小而配”的协作化经营战略。

一方面, 与大型企业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建立稳定而密切的协作关系, 成为大规模、集中化生产体系的组成部分, 这是中小企业在激烈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途径之一, 既有利于改进专业化生产技术, 保证产品质量, 又可以使中小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大型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为其提供零部件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

3. 根据中小企业贴近顾客、贴近市场的有利条件, 采取“小而特”的差异化经营战略来进行拾遗补缺。

中小企业投入少, 经营规模小, 生产能力有限, 不容易达到大企业那样的规模经济要求而保持成本水平的领先地位, 以获得竞争的主动权。但中小企业点多面广、贴近顾客和市场, 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特”的原则来选择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进行目标营销。

通过突出特色经营和个性营销, 着力满足小批量的特殊用户需求, 以与众不同的服务或产品特点来吸引消费者, 占有那些批量小、个性强、营销微利的市场领域, 从而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当今国内外消费品贸易中, 特色化、多样化、个性化已成为营销方式的主流, 中小企业可以凭借其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和显著的经营特色, 在满足多样化、小批量的市场需求中呈现优势。

4. 积极推行技术创新战略, 不断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所谓企业的竞争优势, 说到底是由它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决定的, 但这种价值的多少则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技术创新力。市场竞争与其说是产品竞争、服务竞争, 不如说是技术竞争。因为通过服务及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所带来的价值增加毕竟是有限的, 只有通过技术创新开发的新产品所带来的价值才是无限的。

鉴于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低成本劳动力的传统优势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挑战, 因此, 通过技术创新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已成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焦点。具体来讲, 中小企业应从自身的人才、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出发,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一方面应积极利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研、技术优势, 通过共同分享研究开发成果来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 由于中小企业缺乏自主开发新产品的条件和经费, 因此要注意扬长避短, 专注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

当前, 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 2012年经济形势的不可预测性更大, 我国中小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愈加明显。但对于处于体制改革当中的我国中小企业也是一次机遇, 运用此次危机, 中小企业应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 采取这些措施, 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金国峰.成长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机理探讨[J].浙江经济, 2004, (16) [1]金国峰.成长型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机理探讨[J].浙江经济, 2004, (16)

[2]张世忠.走出困境, 开拓创新—沈阳市成长型中小企业改变现状的对策思路[J].中国中小企业, 2008, (03) [2]张世忠.走出困境, 开拓创新—沈阳市成长型中小企业改变现状的对策思路[J].中国中小企业, 2008, (03)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竞争战略,发展战略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战略管理是起着总体规划的作用。战略的正确选择, 是决定着中小企业在竞争中的兴衰成败。而战略管理更是指明了企业在竞争中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方式。中小企业在分散经济风险、调节经济波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方面, 都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但由于中小企业组成方式相对特殊, 在发展过程中还存有很多问题。创建者的经验、个人价值观影响企业战略定位。较弱的融资能力, 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不足束缚其发展。因此, 加强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管理对企业发展尤为重要。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可以有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定量方法是试图通过一定的数量标准来准确划分中小企业, 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销售收入三方面进行界定。而定性方法一般是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 试图从本质上判断其在竞争中是否具有先天的弱势地位。一般定性标准包括三个特征, 要看是否是独立所有权、自主经营权、较小市场份额占有。而我国中小企业一般按以下几个标准划分。一是职工人数。各国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都是不同的, 而在我国, 定义一个企业是否是属于中小型, 可以从“职工人数”来判定。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末从业人员数代替。二是企业的销售额。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不同, 他们所生产的产品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强度也不一样, 所以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产品销售收入代替, 也可以对企业的规模大小, 行业地位有所判断。三是企业的销售额统计。每一个企业的销售力度不一样, 形成的销售统计总结也就不一样, 以现行统计制度中的年销售结算收入代替, 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企业的财力及企业的规模大小。四是年度结算收入。不管企业的规模大小, 企业的年度结算都是要进行。而企业一年的财政收入是直接反映企业大小的运营状态, 企业的自负盈亏的能力, 和企业规模的大小。五是资产总额。资产总额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 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投资、无形及递延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等, 即为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计项。相对我国的中小企业资产, 资产总额, 是反映企业规模大小、财政能力的最好体现。六是市场资金占有率。在市场的流动资金中, 自己企业所占份额不多, 只要小部分的资金占有额, 和其他的企业资金相比没有起到决定作用。这样的定性更好的反映出企业的大小与规模。

二、我国中小企业现有发展现状与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 人、财、物等资源相对有限, 既无力经营多种产品, 也无法再某一产品上与大企业大规模生产竞争, 因而往往将自身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大企业所不注重的细小市场, 专注于某一细小产品的经营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 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虽然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优势强劲, 但也面临一些压力和困难。

1. 管理体制不科学。

中小企业大多家族化管理, 造成了中小企业管理不科学, 跟不上市场经济的脚步, 往往错失商机, 而且在现有经济体制下, 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 企业发展缓慢。

2. 政策不公。

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的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 对于公有制大企业的优待很多, 对中小企业考虑较少, 政策适用不够公平, 造成中小企业发展压力大。

3. 融资困难。

我国目前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 对中小企业放贷少, 缺口大。而且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机构少, 保证缺乏, 银行通常只认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为抵押;担保机构单一, 寻保难度大。自有资金缺乏。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内源中小企业融资, 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据国际金融公司研究资料, 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 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中小企业融资不足1%。

三、中小企业在现有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背景下,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竞争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实践要求企业战略理论要有所突破, 重建企业战略思想。

1. 联合作战, 优势互补。

由于单个的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难以形成大规模高效益的特点制定的经营策略。国有资本逐步从中小企业中退出, 民间资本将逐渐兴起, 形成以民间资本为主的中小企业群体。在此背景下, 中小企业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应该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 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一起协同作战, 共同开发市场, 从而有利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采取联合竞争战略的企业可以有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 优势互补, 度过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 取的更大的规模效益。而且联合竞争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紧密型, 中小企业联合的过程中紧密联合, 从生产分工联合, 到资金技术和销售方面的联合。另一种则是松散型, 联合仅仅是在生产或者专业化分工上。

2. 特色化、个性化经营。

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狭窄, 容易接近顾客, 可以采取特色化经营发展战略。就是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 不断的开拓创新, 设计出新的款式结构、新式样的个性化产品, 或采取独特配方的产品。通过以上的手段来笼络市场, 占有市场。个性化经营的好处就是特色化往往是独一无二的, 某一特色产品建立起来, 竞争优势大, 竞争力强, 可以树立起长久的优势地位, 不可被别的企业替代, 从而使中小企业发展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还要注意两点:一是自身的生产能力, 不要盲目开发, 生产设计的能力跟不上, 容易自乱阵脚;二是进行准确的市场调研, 不要盲目跟从别人的脚步, 要开发自己的市场。

3. 跟大企业共生互补。

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等方面力量单薄, 而且生产的产品单一, 可以选择与大企业进行协同发展的策略。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 我国经济结构会呈现以少数国有大型、特大型企业为代表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群体。大企业为了规模化效益, 必须求助于社会分工协作, 从而促使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协作, 这为中小企业的长期生存发展提供了强力基础。在现代工业社会中, 只有大小企业的相互依存, 协同发展的企业战略, 中小企业的发展才能优势更大化。但是也会造成对大企业依赖性较强, 利润水平低。所以在与大企业协同发展还需要做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在与大企业合作的情况下, 注意谈判策略的采用, 要采用一种较为平等的关系来进行协作, 同时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二是在与大企业合作的同时, 要增强自己的技术积累, 对自己长期发展进行考虑, 不断的开拓创新, 开发新产品, 树立品牌形象, 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4. 专业化发展。

由于中小企业实力较弱, 无法经营多种产品来占领市场分散风险, 通过选择自己的优势产业、优势市场进行专业化经营。这种策略对中小企业有三个方面的好处:一是中小企业经营集中,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二是中小企业可以扩大生产, 提高专业化和产品质量, 提高经济效益;三是由于大企业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也需要专业化高的中小企业来配合大企业进行全套产品的生产, 需要小企业提高专业化程度高的配套产品。但这种经营策略一旦市场变化, 会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规避风险就需要通过谨慎的市场调研, 将市场细分化, 与同行业的企业对比, 找到自己的优势。同时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创新会在中小企业的发展扩张中占据有利地位。

5. 立足于长远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优秀的企业发展, 都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会加强企业的竞争性。一是进行每日的例会。企业应当在每个工作日中抽取适量时间, 让员工对今天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并提出自己的不足, 这样员工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循环。二是思想总结。让员工对自己一段时间的工作状态中的思想变化进行总结, 这样可以促使员工相互沟通, 相互学习, 弥补自身不足, 学习他人优点, 发扬自己的优点。三是树立先进。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 管理者应该对其表扬, 并将其树立榜样, 让其他的员工效仿。这样可以让其他的员工学习到更效率的工作方法。四是互评与文化活动。在年中或者年终, 中小企业举行工作互评的活动, 使员工可以更好的向优秀员工学习, 并总结一年中的工作不足, 使在下一年里工作中更加努力。管理者在一个季度或者在年终的时候组织员工举行趣味活动, 增加员工之间的感情, 调节员工的疲倦感。

6. 构建和谐的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在与外部竞争时, 其实内部也会有竞争。管理者应该对下属多沟通、多引导, 防止企业内部某些员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其他员工形成敌对派。另外, 中层管理者也要在有竞争的部门之间多调节、多疏通, 这样企业内部就是有竞争也是良性的。

四、中小企业发展中进行管理咨询

随着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指令性管理逐渐转向指导性、社会性服务。在这一过程中, 中小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社会化体系, 多进行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中小企业在建立自身社会化体系中, 不可或缺的就是管理咨询。通过管理咨询, 中小企业可以了解自身的管理问题, 了解自身的状况, 通过咨询顾问的帮助, 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战略。而且管理咨询可以增强企业自身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咨询顾问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促使自己快速解决问题, 加快自身开拓发展。同时通过咨询可以培养优秀人才, 加强自己以后的发展, 再遇到类似的问题, 可以自己解决。

五、总结

在我国, 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而且以其不同于大型企业的性质和特点, 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广泛的发展前景。中小企业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 要内部外部结合来。内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外部要协同作战, 联合大小企业形成产业群, 形成1+1>2的效应。

茅浒水乡战略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sWOT分析;市场定位;市场战略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4-0244-02

1项目简介

湘潭市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现名湘乡市茅浒水乡度假村,地处湘乡市东郊乡,距湘乡市区8公里,与湘江支流涟水河紧密相连。西有湘黔线、潭邵高速公路、国道320线穿过,南与国家级东台山森林公园及湘乡东山新城区相连相望,便捷的交通,可直接通往湘潭、韶山、宁乡、娄底等邻近城镇。

茅浒水乡度假村的周边是拥有2000亩水域的东山湖。度假村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其中已开发使用土地面积30多亩、水域700多亩,已投资1600万元。另外50亩种植基地和30亩养老基地正在筹资建设之中。度假村现有一栋三层2000多平方米兼餐饮、会务的多功能大楼;一栋兼卖场的接待大厅;五栋商务别墅楼;六栋小岛别墅住宅;一栋200平方米的地下歌厅;一栋豆腐、酿酒作坊;有200平方米的茶楼;有600平方米的休闲长廊;有700亩水域供养殖、垂钓、和游船、快艇等水上游乐项目开发。2007年4月建成对外营运,已具备100人住宿、200人开会、500人就餐的接待能力。

2SWOT分析

2.1优势(strengths)

A、生态优势

要将现在的茅浒水多度假村打造成为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其基础是生态。茅浒水乡度假村有山、有水、有岛、有田、有舍,当我们将视线依次从东台山到东山湖再转到东山岛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层次分明、山水交融、水天一色的绝美风景画。春天,广袤的田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翠绿,而秋天,它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又是一片金黄。在这片广袤的农田中,还有着星星点点的农舍。不用追寻,站在东山岛上环顾四周,映入眼帘的即是那种久违了的田园牧歌式生活。越是乡土的就越是迷人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已成为当今旅游界人士对旅游资源的共识,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B、文化优势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所依托的湘乡市历史悠久,英才辈出,自汉代建县至今已有2000年。三国蜀相蒋琬,湘军统帅曾国藩、共和国开国元帅彭德怀及黄公略、陈庚、谭政、李卓然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国际诗人萧三,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都诞生在这里。一代伟人毛泽东、党的早期领导人蔡和森等一批革命先辈曾在东山学校求学,毛泽东同志的故居韶山距此也只有三十多公里。新中国成立后,湘乡又走出了贺国强、成思危、宋文汉、丁一平等杰出人物。

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附近的隐山是湖湘文化的源流——湖湘学派的诞生地。隐山西邻韶山,东接南岳衡山,明正德皇帝亲笔书写“天下隐山”;理学鼻祖周敦颐于此地写就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爱莲说》;湖湘学派创始人、一代宗师胡安国、胡宏父子曾在此讲学?:周小舟、左宗棠亦曾在此地隐居多年。

东山湖区据说是湘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文化汇集了湖南的人文精神:心忧天下的责任感、负重奋进的自强意识、勇挑重担的过硬精神、尚德务实的人文礼义、经世致用的工商理念等。湘军水师在曾国藩的湘军中以骁勇善战尤其B1人注目,湘军水师也是近代中国海军的开创者,相传东山湖即将为湘军水师的最初训练场所。

c、区位优势

以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彭德怀故居为核心组合而成的“红三角”,是中国红色旅游的重中之重。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处“红三角”旅游区内,距湘乡市区8公里,与湘江支流涟水河紧密相连。湘黔线、潭邵高速公路、国道320线把东山岛与湘潭、韶山、宁乡、娄底等邻近城镇联系起来,便于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与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彭德怀故居等旅游景区连成旅游线路。

2.2机会(opportunities)

A、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的实施,以前的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得到改变,广大城市居民更崇尚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形式。而我国休假制度的改革及自驾车旅游的兴起更是给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带来了蓬勃发展的机会。

B、韶山、宁乡花明楼、湘潭鸟石“伟人故里红三角”已成湖南红色旅游经典,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位处“红三角”地带,合理开发充分利用“红三角”的游客流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c、2007年12月长株谭两型社会试验区正式获得批准,为湖南长沙、株洲以及湘潭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契机。长株潭城市群2005-2007年人口数分别达到1,302万、1,317万、1,326万,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所面对的一级客源市场巨大。

D、湘潭市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对接江西井冈山、广东中山等城市,组合新的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湘潭旅游,也为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创造了巨大的潜在市场。

2.3劣势(weaknesses)

A、湘乡市的旅游资源虽然十分丰富,拥有水府庙、东山书院、东台山等旅游区,但整体旅游开发气氛不浓,全面旅游开发意识不够。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在湖南省的认知度还不高。

B、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基础设施差,特别缺少停车场、码头、标识牌等设施建设。另外,从320国道至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路段交通条件较差,中心可进人性不够强,如集贸市场较易造成交通堵塞。

c、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已开工建设的项目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独特性,但仍然缺少合理的总体及详细规划,这些都将制约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持续开发。

D、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核心区域东山岛体量较小,现有建筑以基本布满全岛,后续开发空间有限。

2.4挑战(threats)

A、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与周边成熟的相似旅游区如水府庙、千龙湖等相比知名度较低,不具有先发优势。

B、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目标市场的同类产品多,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所面对的竞争压力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长沙市乡村旅游企业就有1506家,其中星级农庄、星级农家乐119家,有各类乡村休闲景点130多个。

c、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现核心区域开发已经基本完成,但其它重要辐射旅游区完全没有启动,后续开发需要投入资金巨大,在招商引资方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3项目的定位

3.1项目的核心理念定位

①核心理念:乡土风情,国际视野。

②核心理念释义:旅游区的核心理念是旅游区文化与自然资源的积淀与浓缩,是旅游区的发展方向,也可以说是旅游区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乡土风情,国际视眼”这一核心理念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基础和依托是“乡土风情”,没有东台山、东山书院、东山湖、东山岛及东山岛附近的民居,就不会有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提出和发展。这些多土气息非常浓厚的、原汁原味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是其发展的根本,千万动摇不得、放弃不得。二、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目标是与国际接轨的生态型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要实现这一目标,又必须要有国际化的视野,要充分考虑国际化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的要求,来进行功能布局;要立足于国际一流,来打造旅游产品,争取把项目建成为国际旅游精品。

3.2项目的总体功能定位

以休闲度假为主体,兼顾观光体验、面向国际旅游大市场的综合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3.3项目的品牌形象定位

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古朴浓郁的乡村风光、国际一流休闲设施。

——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

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背依东台山、面向广袤农田,既有涟水环绕的大半岛,又有镶在东山湖中的东山小岛,形成了一副山、水、岛、田互为映衬的绝妙乡村生态风光。在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开发中,要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应该把整个大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整体品牌形象整合。

——古朴浓郁的乡村风光:

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所处区域农田完好,周边无大型现代建筑,居民依然从事系列乡村农业活动,加上策划中的“金色田园”及“湘军大本营”,将会更加彰显其恬淡而悠闲的乡村风貌。——一个性鲜明的文化特色:

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依托的大文化就是湖湘文化和红色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注意湖湘文化,与休闲文化、红色文化等的结合,体现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独特的文化个性。

3.4项目的建筑风格定位

因地制宜、乡村风格、休闲特色。

——因地制宜:

整个旅游区的建筑不宜太高大,应依山傍水,将建筑物缀于青山之中而又面向碧波绿水;特别是一些观赏性的建筑物,应匠心独运,“点石成金”。

——乡村风格:

整个度假区做到风格统一,所有建筑与设施都要与城市风格大不一样,保留民族的、文化的、本地的江南民居风格。即使是高尔夫球场,即使是度假别墅,在充分考虑其内部功能的同时,在外观设计上,也应充分考其乡村风格,该“土”的就要土到极点,该“洋”的就要洋出韵味。

——休闲特色:

该项目不是一个纯观赏性旅游项目,在项目的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游客的休闲需求。装修、建筑、色调、饰品等都要给人以舒适和淡雅的感觉。

3.5项目的范围与发展目标定位

(1)近期目标

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项目的总体策划、总体规划和部分重点旅游分区的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其旅游服务配套设施,努力争取引进大的战略投资商。

(2)中期目标

用大约五年的时间完成本策划方案所策划的大部分重点项目,年接待游客数达到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

(3)远期目标

用5-10年的时间全面完成本策划方案所策划所有旅游项目,年接待游客数达到5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个亿以上,将项目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集休闲、度假、观光为一体的5A级旅游区。

3.6项目的市场战略定位

(1)市场细分

①按地理因素把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游客细分为长、株、潭游客、省内其它区域游客、省外游客、国际游客。

②按旅游动机细分为文化游、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公务旅游、奖励旅游五类。

(2)目标市场

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现处于建设起步阶段,主要以中档休闲假旅游为主。根据客观条件,现目标市场从地理上以长、株、潭的客人为主,从旅游动机上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

(3)市场定位

A国内市场

(1)一级市场:长、株、潭城市群的游客;

(2)二级市场:省内其它城市的游客;

(3)三级市场:国内其它省份的游客。

B国际市场:(1)热衷于湖湘文化、中国红色文化和中国江南民居风俗的韩国、日本等东南亚客人;(2)热衷于休闲度假旅游的欧美游客。

4项目的宣传口号

多村风光,国际视野。

——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乡村风情度假,请来茅浒水乡

湖湘文化起源,休闲度假胜地

乡村风光迷人,古朴民俗醉人

——东山岛(茅浒水乡)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

医药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篇12

关键词:医药企业,物流,发展战略

一、引言

医药物流投资热风的兴起是企业提高竞争力、降费增效,扩大物流配送功能,推动医药流通代理配送制、零售连锁制,争取更多的上下游客户,实现整个供应链协调管理的需要。但是如果不能恰如其分控制投资,正确定位企业的发展战略,那么将很可能造就一种虚火上升的现象,而虚火上升将给中国的医药物流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要在面临外资带来的挑战时加强自我核心竞争力,真正走出目前医药物流的“黑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就必须加强企业战略问题的研究。

二、医药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 配送中心扎堆,大型医药物流企业竞争加剧

目前企业投资医药物流中心的热情很高,申报的项目少则数千万元,多则高达十几亿元,将医药物流的盘子越做越大,尤其在北京、成都、上海、广州等地更是“虚火过望,高烧不退”,都在建设国际水准的医药物流配送中心。但是一个区域范围内药品销售总量有限,而扎堆建立医药物流中心,有可能浪费社会资源,并引起恶性竞争。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政策的影响,许多物流中心是由厂商、批发商或零售商管理,其物流组织形式分散、低效、高耗,势必对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产生不利影响。造成物流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物流各环节割裂,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很难与国外企业抗衡。

2. 物流管理不科学,综合性物流服务较少

目前国内医药物流的发展最缺的不是硬件,而是软件。虽然医药物流的基础设施与装备已初具规模,但大多为粗放经营,服务同质化、运作效率低。医药企业希望得到药品去向、到货情况、费用及其他服务内容等信息,但往往无法实现。医药物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相当有限,多数仍停留在仓储、运输、搬运上,很少有物流企业能够做到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不能很好发挥物流的服务功能,尚不能满足医药企业更丰富、细致、专业的物流服务需求。虽然企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但是市场营销能力很差,因而缺少有效的供给引导作用。

3. 物流成本过高

企业对物流成本的总构成缺乏足够认识,往往只看到直接的运输和仓储成本,而把管理和库存成本排除在物流成本之外。实际上,在整个物流综合成本中,显性成本(如运输、储存)约占50%~60%,隐性成本(如库存控制、信息处理等)约占40%~50%。库存量过大与流动资金周转慢不仅成了加大物流成本的主要因素,而且成为影响医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另外,过多的交易环节和复杂的交易渠道使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流动无序,必然导致在流通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损失。据统计,我国医药物流的平均成本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以上,远远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率(美国该项指标仅为2.6%)。

4.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

医药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利用不充分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较少,应用范围有限。调查显示,在国外物流企业得到广泛实用的条码技术、RFID、GPS/GIS和EDI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不够理想。同时,立体仓库、条码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导向车系统、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物流自动化设施应用不多。另一方面,信息化对企业运营生产环节的渗入层次较低。已建信息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而关系到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有关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所占比例却很小。虽然一些物流企业提供了货物跟踪系统,但功能仍很不完善,例如信息实时性不高、信息定位不精确、信息获取不方便、信息管理不规范、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接口,很难实现无缝的信息共享。在现阶段,信息显得非常重要。各种物资到达的时间和数量、离开每个地点的时间和数量、在途时间和数量、生产量和需求量等各种信息都影响着物流作业的效率或功能的发挥。

三、医药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

1. 高端物流与工业战略联盟

医药物流绝不仅仅是药品配送、药品分销的流转。医药物流的核心应是依托一定的物流设备、信息技术和进销存管理系统有效整合营销渠道上下游资源,通过优化药品供销配运环节中的验收、存储、分拣、配送等作业过程,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降低货物分拣差错,缩短库存及配送时间,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实现自动化、信息化和效益化。面对外资药品流通企业进入中国,国内药品流通企业却存在着物流成本高、药品零售价格走势越来越低的不利局面,靠单个企业的力量是无法与其抗衡的,组建联盟可以联合各企业的力量,同时也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竞争力。只有在仓储和运输的基础上,提供增值服务,开展多种经营(如仓单质押、物流托管等),通过联盟企业间的物流配送合作,才可降低单个企业的物流成本,减少流通环节的利润损失,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而分销区域的共享,可使单个企业扩大分销的药品的数量,分销量越大,分销商能从药品生产商手中拿到更低价格的药品,减少企业的进货成本。同时,争取到更多的品种代理权,减少分销商之间的竞争。而这些都将促进国内医药物流行业的平稳向前。高端物流具备了产品整合、渠道整合、终端整合三方面的优势。

2. 明确定位,制定差异化战略

企业发展应以增强核心业务的内涵式发展为重点,明确企业的核心业务定位和市场定位。医药物流业的发展是多层面、多环节的,并且具有个性化的多样性,从表象的组织结构到深度的企业运作,从整体经营的固定模式到细微管理的差异策略,根据企业的规模大小和服务方向都有不同的侧重。每一个物流企业都会有其独到的竞争优势与竞争资源,比如有的物流企业有硬件上的优势,有的物流企业有成熟完善的网络,有的有软件上的优势,还有的公司有大量的客户资源。要想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就必须综合考虑企业的优势、核心竞争力、所处产业的生命周期、竞争对手的状况、技术实力、财务能力、管理能力和外部环境等因素,自我发展,才更能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能力。差异化顾客的客观存在成为企业差异化战略选择依据,它决定了企业差异化的方向、范围与程度。例如,有的企业是以提供快速运输服务(如飞机)为专长,以小批量多频次快速运输,满足对药品时效具有特殊关注的客户;有的企业以专门提供低成本运输服务为专长,以大批量少频次的低成本运送,来满足某些对运输成本比较关注的客户;同样,有些企业可专业提供冷藏运输服务或类似的特殊要求运输服务;还有的以专门地区的物流网络为专长提供服务。

3. 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企业物流强调物流服务功能的恰当定位、完善化、网络化,除了自动订货、传递信息和转帐、物流全过程追踪等一般的储存、运输、包装、流通加工等服务外,还在功能上扩展至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物流管理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策略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教育与培训、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方案的制作等。企业为了保证向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快速、全方位的物流支持,必须强化、完善和健全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实现物流服务网络的系统性和一致性,以保证整个物流网络优化,企业只有形成物流服务网络才能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

4.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加强将成为影响物流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有效的信息渠道,将物流过程中实物库存暂时用信息代替,形成信息虚拟库存,建立需求端数据自动收集系统,在供应链不同的环节采用EDI交换数据,建立基于INTERNET的数据实时更新和浏览查询、共用数据库、共享库存信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不断提高物流信息处理功能,将企业各个物流环节、各种物流作业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并为管理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决策信息。利用低成本物流信息交换平台,大幅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全球低成本营销,拓展业务和市场,借助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实现网上宣传和网上营销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张凌辉:信息技术与物流管理在现代医药企业中的应用.北京:网易商业报道,2007

[2]胡慧平:沃尔玛给医药物流的启示.北京:《医药经济报》,2006

上一篇:杭州银行下一篇:国有投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