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现状的对策(精选12篇)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1
中小企业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解决闲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而我国中小企业又普遍存在融资难、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财务制度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齐动,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一) 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帮扶力度。
建议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 有针对性地制定中小企业贷款贴息办法,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适当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为缓解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困境, 可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对一些解决社会就业贡献大、节能绿色环保、高新技术转化、新型能源、新材料、资源替代型、具有特色成长性的产业, 明确范围和条件, 实行贷款利率下浮的优惠政策。认真梳理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收费减免政策, 及时清理涉及中小企业的收费和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改善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环境, 给予中小企业创办前三年有条件的免税优惠。对给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担保、投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和风险投资公司予以适当的税收减免。
(二) 积极推进金融体系建设, 构建多元化的间接融资体系。
一是继续发挥商业银行的融资主渠道作用, 但银行提供服务的方式应有所改进, 应该建立适合中小型企业融资特点的政策, 加强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如逐步加大中小企业在新增贷款额中所占比例;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等。二是培养壮大中小金融机构, 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对金融机构进行内涵式改造, 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加速农村信用社的重组、规范和转让步伐, 按照股份制原则规范农村信用社, 完善股权结构,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等。三是组建政策性中小金融机构, 直接向处于创业阶段或者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数额免息、贴息或者低息贷款, 为符合条件的商业性贷款提供政策性担保,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各种综合性融资服务等。
(三) 中小企业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融资能力水平。
中小企业的管理状况不佳, 尤其是财务管理状况不佳, 是影响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小企业必须转变重经营、轻管理的传统观念, 接受新观念、新思路, 逐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规范经营”的发展道路。中小企业应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资金流出, 做到账目清晰准确、信息透明, 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并定期提供完整真实的财务信息资料, 加强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 以减少信息不对称给中小企业融资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加强现金管理、销售管理和库存管理, 强化中小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
(一) 增强现金流管理意识, 加强现金预算管理。
中小企业应做好现金流的规划。要把本企业的现金流规划与公司战略及外部环境统一, 使现金流规划与公司战略保持一致, 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要正确预测现金最佳持有量, 按时编制现金预算, 在日常活动中要严格限制现金开支的用途和库存现金的数额, 及时了解现金结构, 将过剩的部分进行投资, 并在资金短缺之前及时筹资, 保证现金链的完整。
(二) 加强对销售的管理, 提高应收账款的回收率。
中小企业应进行售前防范, 制定切实可行的信用政策。售中加强控制, 如针对不同信用等级客户分别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 对信用等级优秀、良好的客户可采用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 如托收承付、委托收款、汇款;对信用等级一般的客户采用支票、银行汇票、信用证等结算方式;对信用等级较差的用户采用现购方式。售后积极应对,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成立专门的收账机构, 配备专职专业人员, 聘请法律顾问。制定合理的收账计划和收账程序。选择恰当的收账方法, 如协商债务重组、债务减免、债转股、法律诉讼等, 确定合理的收账成本, 力争把坏账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 加强库存管理, 减少存货占用的资金。
在采购阶段可以采用经济进货批量模式和提前订货模型, 来核定经济进货批量和提前订货时间。在储存阶段可以通过计算存货保本储存期和保利储存期来衡量存货的经济状态。在存货的日常管理上, 一是采用ABC 分类管理法, 以集中有限的人力重点管理价值较高的存货。二是结合企业的特点, 采取定期盘点和轮番盘存的方法, 清查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量, 妥善处理盘盈盘亏, 确保账实相符。三是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 避免资金呆滞, 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三、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指标体系, 将中小企业财务分析工作落到实处
(一) 完善中小企业财务指标体系。
中小企业的财务分析主要借助一些常规指标的计算和分析进行, 如偿债能力分析方面, 主要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指标, 营运能力分析方面, 主要是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盈利能力分析方面, 主要是营业利润率、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收益率等, 发展能力分析方面, 主要是营业收入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净资产增长率等。除了这些常规指标之外, 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周期、所处行业特点、金融市场环境等因素, 在指标体系上作适当调整, 补充一些对本企业发展更为有用的财务指标, 删减掉不需用或用处不大的财务指标, 以更好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分析判断。例如, 在偿债能力分析中,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 它可以从现金流量角度来反映企业当期偿付短期负债的能力;负债与有形资产比率比较重要, 负债与有形净资产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有形净资产的比率关系, 表示有形净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企业的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一般难以作为偿债的保障, 从净资产中将其剔除, 可以更合理地衡量企业偿债的保障能力。盈利能力分析中, 主营业务收现率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此指标可以弥补销售现金比率的不足。主营业务付现比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与主营业务成本的比值。此指标可以反映中小企业现金支付能力, 表明中小企业每发生1元的主营业务成本, 实际支付的现金数额。
(二) 财务分析中应加入非财务指标的分析。
中小企业财务分析对非财务性指标重视度不够。笔者认为, 财务分析中,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缺一不可, 相辅相成。财务指标反映企业已有的经营情况, 而非财务标能够体现企业未来价值所在。例如, 产品市场占有率, 是反映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中小企业应该着重对比企业历年来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情况, 反映企业的市场扩充速度, 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程度, 产品受消费者喜爱程度。创新能力, 是指中小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中小企业管理的重心应放在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上, 因此在评价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经济活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如何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入手, 探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2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流动人口大规模的持续增加,随父母迁入城市的学龄儿童也呈现出增多趋势,这些孩子,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城市流动儿童。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教育何为?我们的教育该如何为这样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创造适合他们的儿童生活和教育生活?本文将从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和改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流动儿童
引言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是指长期居住在城市,无常住户口,在城市从事劳务、商业、服务等活动,以取得工资收入或者经营收入的外地人员,其原身份是农民。城市流动儿童专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目前一些数据显示,我国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将近2亿,他们背后是多达1400万的随迁子女。如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个庞大群体的受教育权,成为人们关注的现实难题。按照我国分三步走的战略,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为百分之六十左右,至少还会有三亿人口转移到城市。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城市中举家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将大量增加,这就必将使城市中农民工学龄子女数量不断增长。
一、城市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
1、城市流动儿童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不在学儿童“童工”问题突出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主持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中的在学者占全部农民工学龄子女的90.7%,一直未上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后二者合计显示的农民工子女失学率高达9.3%。已满6周岁农民工子女未入学的比例高达92.1%。可见,在农民工子女中,达到上学年龄却不能及时入学的比例非常高,适龄农民工子女未能入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在失学的12至14周岁的农民工子女中,有60%的人已开始工作,这严重侵犯了儿童的基本权益。
2、城市流动儿童入学、就学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明显
在研究中发现,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问题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歧视。城市流动儿童在城里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有社会管理制度上的歧视,有经济上的歧视,乃至语言、文化和心理上的歧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是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两大愿望。
3、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较差,生存困难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机构2003年对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的数量只有六分之一,近85%的城市流动儿童都进入了简易民办学校。但这类学校多数没有合法办学手续,脱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和管理,学生毕业后不发毕业证书,即使发了也得不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承认。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安全隐患较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没有保障;教学质量差,且还未取得合法地位;多数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缺乏教学经验,教师流动性大,课程开设也不齐全。
二、改革与发展城市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状况的对策
1、加强农民工适龄子女在城市教育的可行性
加强农民工子女在我市的教育既要有相关政策的出台,更要贯彻落实。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998年3月2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安部颁布的《农民工适龄子女就学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适龄子女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适龄子女外流。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农民工适龄子女创造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
国务院2001年5月22日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其主要目标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所有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农民工适龄子女基本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其获得健康成长和平等发展的机会。只有将上述政策贯彻落实,改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才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2、政府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建立公平的社会观念,消除对城市流动儿童的歧视
义务教育属社会公共产品,必须有国家政府来提供并做好,保证职责到位。政府应是义务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不仅中央政府,同时包括地方政府都有责任向所有的国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处在转型时期,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政策的执行,政府的效能从根本上来说还都有待革新和完善。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子女理应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政府有责任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建立政策法规,通过舆论引导,转变现今社会的观念,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
3、要消除城市流动儿童在教育上遭到的排斥,就要改变城乡对立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出现、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高额费用,都是由于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城乡流动,因此导致人口流动无法带动教育资源流动而产生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另外,长期以来的城乡对立的户籍制度,让城市对农村产生优越感和身份对立,所以,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有歧视,认为他们抢走了城市资源,搞乱了市场环境等等。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要改变现存的户籍制度。
政府要尽快放松原有的户籍管制,进一步放宽城市户口准入,将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工纳入市民范畴。依照规定办理户口登记或迁移的公民,在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与当地原有居民享有同等权利。要逐步淡化城市偏向,逐步取消城乡之间的利益分配的差距,最终实现开放、动态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4、大力提升打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方面,国家要规定一个基本的办学标准,应包括人均建筑面积、照明、采暖、活动场所、班额大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其办学行为。各种从事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中。
另一方面,建立校长及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目前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及教师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根本不具备任职条件。所以,应建立教师的基本资格认定及教师的业绩管理制度。教
师的资历水平可适当低于流入地正规教师水平,以鼓励学校发展。
5、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进行社会教育
针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开展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开展一是保证农民工子女顺利入学,保障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要使农民工子女融入社区,从心理上接受新的环境,产生文化认同,促进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要改变农民工的教育观念,对农民工进行家庭教育培训,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有效地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促进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6、建立学生困难救助制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针对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经济条件大多比较困难的情况,要让他们在城市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中上得起学,一是要减少和取消附加交费和花钱的项目(如课外活动费、校服费等);二是要对特困的学生实行“两免一减”(免杂费、书本费,补助生活费);三是要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基金,解决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四是把“希望工程”引入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利用“希望工程”筹集的资金,对特困的城市流动儿童进行补助,让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7、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
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平等也无法实现。要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改革义务教育的投资方式,让更多的城市流动儿童也有享受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
结论
总之,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要靠政府、学校、家长共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这些城市流动儿童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3
关键词:大班额;学习小组;改变
随着山区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提高,家长强烈地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逐步认识到教育资源质量对教育效果的重要意义,于是通过各种方式把孩子送到县城小学就读。造成县城小学班容量超过正常数额,甚至超过60人,即大班额现象。扩大县城小学师资力量是解决问题有效途径。那么在解决之前,教学如何有效进行,是我们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小学生纪律意识差,城乡学生素质差别大,我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尝试“学习小组”的教学组织方法,效果较好,在此抛砖引玉,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座次安排
座次安排是细致的工作,教师要多方面充分考虑。首先,通过侧面了解、个别谈话、家长访谈等方式,仔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然后按照互补的原则安排结组。再按照身高安排各小组前后次序。座位按周定期依次向左轮换座位,避免学生出现斜视以及位置厌倦感。
二、小組长管理
教师要对小组长加强管理,帮助小组长更好带动本组上进,真正成为教师的小助手。学习小组组建是基于孩子之间沟通是无界的,更有利于学生的进步。
首先是充分信任小组长,帮助小组长在组内树立威信,以便更好地管理本组。其次,教师要时常多方面了解小组长的工作情况,及时纠正小组长的不足。最重要的是教师通过小组长及时了解各组学习管理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辅导。小组长多次不能完成自己工作的应当更换,借此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作业设计、批改
班额大,学生多,每次设计批改作业,无论是题型还是数量,教师的工作量都是巨大的。
1.作业设计方面
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把作业类型分为必做和选作两部分,两部分差距不应过大,使学生都有“跳一跳,够得着”的感觉,有自主要求进步的渴求。作业完成量按学生学习情况做不同要求。
2.作业批改方面
批语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重要渠道,教师要“不吝笔墨”。在这方面我尝试分批批阅。要求学生在作业本注明作业日期。每天作业抽查批阅一部分,小组长作业必阅,各小组内有针对性地抽查,其他学生作业由本小组抽查到的学生检查,教师定期抽查。在批阅时,针对不同学生予以不同批语。优秀的学生要警醒,后进的学生要鼓励,中游同学要鞭策。
做到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才能认同和接受,进而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各自潜能的激发。
四、分层教学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尝试进行分层教学。主要涉及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改革。
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能平等地享受参与的乐趣及成功后的喜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差异的客观现实进行教学,教师教学既要凭借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开放性,创造性地运用新教材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大班额的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在大班教学环境下,小组活动可以实现更多的价值。一方面,由于学生人数多,只要准备工作做得好,小组活动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会比小班条件下好得多;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较好地解决大班教学中,单个学生学习和活动机会相对较少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田志德.如何走出农村中学大班额教学的困境[J].甘肃教育,2010(02).
[2]刘春美.新课程背景下大班额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1).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4
近年来, 中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 虽然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相继建立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有待更新, 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具体来说, 中国高职教育管理的现状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内部规章制度不完善, 管理不健全
中国很多高职院校的领导模式为院长全权负责制, 院系内部管理状况一般分为三种: (1) 地方政府为了鼓励教育事业发展, 建立高职院校, 一般是对原来的中学或职业学院进行改善和建设, 虽然其规章制度比较完善, 但是内部运作并不规范, 管理缺乏足够的规范性。 (2) 社会高职院校 (由企业举办的) , 因为这类院校一般管理人员不多, 并且投入的成本比较低, 所以学院一般比较精简, 运作和管理都不规范。 (3) 高校举办的高职教育, 主要是由原本的成教学院承办的, 虽然有规章制度, 但是运作并不规范, 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高职教育主要沿用过去的管理方案, 并不加入新的管理制度, 缺乏足够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缺乏规范性的管理条例, 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
2. 师资力量薄弱, 结构设置存在问题
就目前状况来看, 中国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一般是采用兼职教师和专业教师相结合的形式, 以院校内部教师为主, 外部兼职教师为辅的方式。虽然师资力量有保障, 但是院校内部师资力量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并且真正适应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并不多, 这就容易导致高职院校教育失去原有的特色, 不利于教育的发展。另外, 高职院校内部教育基本以自己内部教师为主, 虽然这类教师的“双师型”比例比较高, 但是内部教师并不多, 并且大多都是由以前较好的职业学院留下来的, 所以师资力量还有待提升, 教师结构设置还有待改善。
二改善中国高职教育管理的对策分析
促进高职教育管理, 提高高职院校的管理效率, 不仅需要对师资力量进行完善, 而且还要改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创新管理方法, 突出教学改革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这样才能促进教育的创新。具体来说, 提高高职教育管理效率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管理体系规范化
首先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分析和改进, 通过对现有制度的完善和管理体系的优化, 促进管理内容规范化, 形成完整的专业管理机构。另外, 要对办学模式进行完善, 建立开放式、共享式、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加强人才培养的资源保障。建立示范性基地, 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 适当融入企业要素, 提高教学的实践性, 促进管理办学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完善教学的标准化模式。同时, 学院领导要定期组织教师学习新知识, 为学院的建设带来新鲜的血液, 促进学院的现代化发展。
2. 引导教师由学科型向“双师型”转变
高职院校可以依据本学院的需求聘任相关教师, 前提是要对教师进行专业能力的调查和分析, 这样就拥有比较广阔的选择空间, 促进学院专业水平的提升。在聘任教师的同时要多选择那些能够满足学院不同需求, 并且可以适应学院的各种变换需求的教师, 这样才能在学院师资力量不足的条件下弥补空缺。另外, 要对学院内部的教师进行培养, 引导教师向“双师型”转变, 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 促进培养骨干型教师, 并且要明确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标准和体系, 强化实践教学, 形成实践课程和基础课程相结合的系统, 合理划分教师结构和比例, 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3. 优化课程管理, 注重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对普通院校的复制, 容易导致理论课程较多, 而实践课程不足, 理论和实践严重脱离, 各个学科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 最终导致学生就业难、实践能力过低等。要想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要对课程模式进行优化和管理, 注重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然后要对教学方案进行改革, 强化实践教学, 通过设立一系列专业实训和顶岗实习等,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在真枪实战中演练。另外, 要开发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学体系, 依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内容, 统筹兼顾, 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 增加专业技能的培养, 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模式提高自身能力。也要对实训条件进行改善, 建立专业化的公共实训基地, 充分调动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明确定位, 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促进本院校的改革。就目前状况来看, 中国高职院校发展还有待改进, 很多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相信通过相应的改善和提升, 一定能够促进学院发展, 构建高效运行的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5
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对策
2.1营造充满亲情与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单亲在家的留守儿童要比双亲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略好一些,因此,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父母双方可留下一人来照管孩子。留守在家的父母应当给予孩子较多的关爱,关注孩子的各项需求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及时做好各种教育辅导。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父母本身也应当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父母保持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同时,注意观察其人际关系,适当给与教育措施,引导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2农村学校应当发挥好儿童心灵成长家园的作用
学校是儿童心灵成长的重要教育场所,因此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性格的重要作用。首先学校方面尤其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当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的人心理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和鼓励措施。为了防止儿童养成各种不良的心理习惯,学校应当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愉快阳光的氛围中成长。学校还应设置心理健康辅导部门,对一些出现明显心理状况的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与教育措施,使学生逐渐走出心理困惑[2]。
2.3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需要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还需要社会的影响教化作用。因此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直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的精神困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活动的公共场所和服务项日,为此,国家、地方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留守儿童应当积极利用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心理弹性,确保心理健康。
2.4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提高留守儿童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养当注意对儿童心理与人格的塑造,逐渐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动力,包括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在与儿童交流过程中应当向他们介绍讲解一些古今中外的一些有名的励志故事,使留守儿童认识到艰难困苦中艰苦奋斗与自强不息的重要意义,使儿童从小养成不断战胜自己心理弱点的习惯,树立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采取差别性的教育措施。
3结语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6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家长及教师十分重视的问题,从目前的社会现状来看,学生在身体体能机能、综合素质方面逐年下滑,而体重胸围等身体形态因子却呈现增长态势,而这种现象尤其以小学生阶段更为严重,令人担忧。
体质是从体育学的角度评价健康的一项综合指标,是指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机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学生的体质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由教育部、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技术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多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我国青少年体格发育水平明显提高,然而,其身体生理功能和素质发育却没有获得相应增长,甚至出现多年来持续下降的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超重及肥胖的小学生明显增多,近视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学生们的重要健康问题。
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尽管每一年都有体育这样一门学科,但体育学科却并不能像数学学科中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语文学科中的“拼音—识字—造句—阅读—写作”那样,培养了学生的计算和文学能力,给学生留下终生的影响和痕迹,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没有固定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甚至不会使用体育健身设施,学校体育教学中还出现“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这种耕耘与收获不相匹配的现象不得不令人深思。
一、改变偏见,增强家长、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家长、学校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是影响小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外,还常常需要参加家长所要求的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等,根本没有时间运动。因此,在改善小学生体质健康之时,我们首先应该改变的是家长和学校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学生们和家长们都应该明白,健康的体魄才是好好学习的基础,合理的体育锻炼对于学习是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转变体育教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教育实行的是“以学校为平台、以老师为主导、以课程为主线、以教材为范例、以考试为动力以及以合格为标准的正规化体育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从学生自觉意识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长期效果来看,显得十分局限。其实,抛开课程要求与教材不谈,兴趣才是引发学生运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小学生的特殊性,我们不妨尝试体育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去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完成了学习任务,锻炼了身体,促进了体质增强,并逐渐将运动从被动转为主动。
三、完善校内外体育设施,让更多锻炼项目有效开展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剧,学生们的运动空间变得相当有限,高楼取代了茂密的树木,停车场侵占了操场,原来的体育场馆变成了网吧、游戏厅等等,学生在校外根本找不到可以锻炼的场所与氛围,这些外部环境势必影响到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机会,而在一些郊区或农村小学,运动操场更是简陋不堪,不能很好地给学生们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此外,体育器材、设施匮乏等问题也导致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远远达不到锻炼的目的,使体育课逐渐流于形式,学生们也逐渐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与期待。因此,完善校园体育设施,让更多体育锻炼项目有效开展,是学校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体质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身体条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运动项目也对学生的体质要求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学生力量较好,擅长进行投掷方面的运动;有些学生的弹跳能力强,则在跳高、跳远方面有过人表现等。这就要求体育老师在进行运动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在运动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及成就感。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篇7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现状情况
(一) 幼儿园建筑和配套设施方面。
幼儿园的建筑及其配套设施的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幼儿的生命安全, 是幼儿园安全质量的重要因素和指标之一, 近年来发生的各种幼儿园内意外伤害事故中, 有一些就是由于幼儿园建筑及配套设施的安全隐患造成的。在幼儿园内, 各种建筑的安全配套设施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如园舍房屋结构不合理、采光和通风存在严重缺陷、楼梯台阶偏高、走廊护栏高度偏低、走廊和楼梯狭窄等, 这些情况可能会给幼儿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某幼儿园为了美观, 在幼儿园的大厅里铺上干净整洁的瓷砖地面, 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笔者发现很多活泼好动的孩子在走路时经常连蹦带跳, 就经常会出现孩子滑倒的情况。在下雨天的日子里, 这种情况就更多了, 不用说孩子, 就是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也是如履薄冰, 小心翼翼, 可见隐患很大。
(二) 游戏运动设施方面。
一些幼儿园的游戏运动设施经常被忽视, 如幼儿园的运动场地面仍然是水泥地, 不是塑胶地面, 不仅不能为幼儿提供高安全度的运动场地, 反而会造成比较大的安全事故。又如幼儿园的游戏运动设施之一蹦蹦床必须加强管理。某幼儿园的蹦蹦床是孩子们的最爱, 然而入口处的小门却总是无法关紧, 有时家长们在旁边会刻意地注意, 在孩子游戏时小心地关好门, 用手抓紧, 以防出现意外。但如果家长不在场, 孩子在里面玩耍, 很难保证不会出现意外。其他的游戏设施如滑梯、秋千、蹦蹦球, 等等, 都存在一定的管理疏漏情况。另外, 有一种游戏设施, 是各种卡通形象的椅子, 孩子坐在上面可以摇晃, 但是却多次出现意外, 孩子在玩耍时从椅子上摔落。目前, 该设施已被撤除。可见幼儿园在建设各类游戏运动设施的时候忽视孩子的需要, 忽视安全问题, 造成安全隐患。
(三) 道路交通方面。
据调查显示, 多所幼儿园位于交通干道旁, 园门前过往车辆繁多, 交通环境复杂, 周边的道路交通基本上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没有专门安排疏通人员, 这些管理上的疏漏为幼儿园及周边的道路安全带来了非常大的隐患。每次幼儿园放学, 门口挤满各式各样的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和无数的家长, 这些都成为安全隐患。在某幼儿园门口就曾发生过安全事故, 该幼儿园的门口是一个比较陡的斜坡, 放学时间段车辆行人暴增, 有一辆电动车接到孩子后就迅速起步, 这时前面的几位小朋友连蹦带跳地跑到路中间, 电动车急刹不住, 直接轧到一位小朋友的身上, 所幸只是轻伤, 并无大碍, 倘若再严重些, 后果难以想象, 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某些幼儿园放学时间段会派一两名老师协助疏通, 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于幼儿园来说, 这类问题无疑增大了管理的工作压力, 而问题的解决并不是幼儿园单个单位的事情, 需要家长、社会等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协助。
(四) 安全制度方面。
幼儿园的安全制度虽然名目繁多, 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幼儿园的安全制度覆盖面较小, 往往难以顾及园内园外两个区域, 更不太会涉及消防、交通安全、大型运动器械维修等方面, 因此很有可能会埋下某些安全隐患。而且, 大部分幼儿园的安全制度比较陈旧, 是几年前, 甚至十几年前的制度, 不能与时俱进, 经常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 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会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 需要幼儿园及时对相应的制度进行补充和修改。
(五) 幼儿教师方面。
首先, 幼儿教师的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某些幼儿教师仅仅认为安全教育就是组织一些教育活动, 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 没有真正地树立安全意识, 因而就无法保证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其次, 幼儿教师的工作变动非常频繁, 教师之间的交接工作很难全面周到, 以致不熟悉各种安全注意事项, 难以做好安全工作。再次, 幼儿教师在交接班时偶尔会出现空缺, 导致孩子无人看管, 或是少人看管, 无形中为幼儿园的安全埋下隐患。
(六) 教育内容方面。
部分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 往往更注重智育, 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从而忽视安全教育, 对于安全教育的内容能省就省, 能不讲就不讲, 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文化教学, 导致教育内容缺乏全面性, 安全教育相关的内容少之又少, 无法保证孩子的安全教育的效果。
(七) 教育目标方面。
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目标是让幼儿在身心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是所有教育活动应坚持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然而很多幼儿教师对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认识不明确, 无法保证孩子在活动中真正获得安全方面的常识, 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如一位小朋友滑滑梯时摔倒了, 腿上擦破了皮并流了血, 孩子害怕地哇哇哭起来, 老师走过来把小朋友扶了起来, 大声地说:“让你们自己小心点玩, 看又摔跤了吧, 下次再这样就不要出来玩了。”老师的做法显然是不当的, 这样的教育方式非但不能让孩子们明白怎样才是安全的, 怎么做才能保护好自己, 反而让孩子们感受到很多的无助和恐惧, 下次再遇到类似事件肯定还是无所适从, 不能真正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八) 教育形式方面。
目前, 大部分幼儿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基本是单一的说教, 也有一些教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然而根据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研究, 幼儿的思维和成人的思维是不一样的, 幼儿的主要思维是感觉运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 要让孩子形成思维, 最好采用实物和具体操作等方法。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转变自己的教育形式, 采用生动、活泼、有趣的方式帮助孩子认识和了解各种安全知识, 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学会保护自己。
二、改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对策
结合幼儿园安全教育现状, 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 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
第一, 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意识。只有真正树立正确的安全教育意识, 幼儿教师才能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才能在各种活动和教育工作中渗透这种观念, 从而使孩子懂得安全的重要性。第二, 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幼儿教师安全教育的能力, 保证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效果。幼儿教师可以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园各项活动中, 如音乐、美术、语言等, 逐步让孩子掌握安全必要的知识, 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第三, 增强幼儿教师的责任意识, 做到心中时时刻刻都以孩子们的安全为上, 切实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环境的安全性。
(二) 完善幼儿园的安全措施。
第一, 必要的安全设备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物质保障, 幼儿园要在消防、防雷电和防震等设备设施方面加大建设力度。第二, 加强幼儿园各种设施设备、游戏器材的管理、维护, 以孩子们的需要为标准做好园区的建设工作, 切实有效地保证幼儿和教师的安全。
(三) 健全完善的幼儿园安全管理体系。
第一, 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财力等情况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 良好的安全制度是保证幼儿教师和幼儿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第二, 建立有效的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机制, 预防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事故发生时做到第一时间救助和安置, 把各种事故损失降到最小;第三, 可以组建专门的监督管理安全教育工作的工作小组, 将幼儿园的各项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常规检查内容, 保证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到位。
(四) 加大幼儿园与家庭安全教育的合作力度。
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绝不是幼儿园、幼儿教师的单方面内容。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教育, 尤其是安全教育,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意义重大。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可以时时刻刻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这样的家庭教育效果非常好。要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 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与合作, 所以幼儿园有必要定期与家长交流沟通, 经常与家长联系, 了解幼儿的成长情况、生活情况, 将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工作及时与家长反映, 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实施, 以便孩子在幼儿园、家庭都可以得到一致的教育指导, 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
总之, 幼儿的安全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不容忽视。我们要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了解安全常识, 学会保护自己, 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幼儿是家庭未来的希望, 国家未来的希望, 我们有责任保证幼儿健康、安全地成长。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教学现状,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欧新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赵耀, 李雪梅.校园安全问题及其对策[J].云南教育 (视界版A) , 2005, 2.
鲜活农产品物流的现状及改善对策 篇8
关键词:鲜活农产品,物流现状,对策
1 鲜活农产品的界定
2005年2月, 国家在《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中, 界定了鲜活农产品的范围, 即“新鲜蔬菜、新鲜水果、新鲜水产品、活的禽畜和新鲜的蛋奶”5类农产品。具体包括新鲜蔬菜 (含未加工的蘑菇、生姜、生鲜茉莉花、生鲜菜用玉米, 新鲜的花生、淮山、粉葛、马铃薯、马蹄、莲藕) 、时鲜瓜果 (含果蔗、保鲜瓜果、新鲜板栗) 、鲜活水产品 (含未加工的冰鲜鱼、虾、蟹) 、活的禽畜、生鲜蛋和奶。
2 鲜活农产品物流
鲜活农产品物流是指鲜活农产品从供应地向需求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鲜活农产品的储存、配送、运输、流通加工、包装、搬运以及物流信息管理等活动的综合。
基于鲜活农产品本身的生物特点, 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流通应遵循流通环节简单、交易效率高、流通时间短、损失效率小等原则。
3 鲜活农产品物流的现状
3.1 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距离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较远, 鲜活农产品破损率大
传统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路线是生产者—运输—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消费者, 此路线中包装加工环节在运输以后, 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 包装环节较靠近消费者, 可以根据消费者需求, 按消费者意愿, 对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包装, 但是此模式的不足在于, 包装环节放在运输、装卸搬运以及仓储以后, 鲜活农产品从产地出发开始, 由于完全处在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状态, 没有经过包装、保鲜、冷藏处理的农产品已经受到了自然潮湿、装卸搬运中折损、风干等自然和人为原因的破坏。
3.2 农村路面状况恶劣, 专用运输车、冷藏车、密封式厢式汽车不足
虽然国家已经开展了村村通工程, 保证了农产品可以输出到周边的县市级城市, 以满足当地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但是在我国一些农村, 农村通的道路路面状况却非常恶劣。很多道路颠簸, 很多都是一些土路, 还没有柏油路, 这些对于一些易碎的像鲜蛋的运输, 从养鸡场运出以后, 由于农村路面状况的恶劣, 鲜蛋的破损率很大, 损失很大。
而鲜活农产品运输工具的改善也是迫在眉睫。在农村, 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工具主要以敞篷卡车为主, 密封式厢式汽车并不多见, 具备制冷机械、保温箱式冷藏的车辆就更是少之又少。据统计, 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公路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20%, 其余8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通过普通敞篷式卡车运输, 而发达国家的冷藏运输在食品运输总量中占到90%以上。
3.3 鲜活农产品物流交易过程中, 电子信息化利用率不高
以往的鲜活农产品交易, 多采取地摊交易、集贸市场交易、批发市场交易等传统方式, 传统的交易方式存在着运输成本大的问题, 它既包括农民的运输成本还包括批发商或零售商的运输成本, 双份的运输成本。传统的交易方式, 鲜活农产品的多次装卸、搬运对脆弱的鲜活农产品破坏较大, 农产品的损失就是农民利益的损失。交易不能一次性完成, 农民要租用批发交易市场提供的仓库, 仓库的租金费用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 传统交易的结算手段还多停留在现金支付这种方式上, 如果是大型交易, 现金交易的方式不方便、不灵活, 也不安全。所以说, 传统的交易方式对农民来说, 成本会比较大。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农产品网上交易这种方式还未得到普及, 农产品网上交易的利用率不高, 网上银行、网上支付这种电子交易的手段更是难以加以利用与实现。
3.4 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缺少农产品的准入机制, 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传统的鲜活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只是一个大的鲜活农产品集散地, 附近的农民在农产品收获季节, 就可以自驾货车, 在缴纳了一定占地费或租金费后, 把自家种植的农产品拉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放置在露天空场或批发交易市场提供的租用的简易仓库里, 进行叫卖或等待与大的批发商进行交易。以往多数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组织松散, 缺少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进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进行质量把关, 所以进入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经常发生, 进入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 进而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3.5 新奇异鲜活农产品开发力度不够, 品牌鲜活农产品数量有限
普通的鲜活农产品对居民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 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山东章丘大葱、绿壳草鸡蛋、虫子鸡蛋、4斤多重的绿仕香梨、可以当水果吃的玉米等, 但笔者仍认为我国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开发仍处于初步阶段, 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开发力度还不够, 品牌鲜活农产品数量有限。
4 鲜活农产品物流的改善对策
4.1 在生产基地附近建立鲜活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
改变传统鲜活农产品物流作业系统的顺序, 提倡从生产者出发后, 首先进入加工、保鲜、冷藏、包装环节, 中间经过物流信息处理, 直接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流通模式, 即生产者—加工、保鲜、冷藏、包装—物流信息系统处理—配送—消费者模式。
鲜活农产品的最大特点是“新”、“鲜”, 鲜活农产品含水量高、保鲜期短、易腐烂变质, 针对鲜活农产品特殊的生物特点, 考虑在鲜活农产品生产基地附近, 建立大型的鲜活农产品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 在我国山东省潍坊、山东省安丘县等山东省许多县, 在生姜生产基地附近, 就建有大型的洗姜厂、生姜加工厂, 从生产基地运来的生姜经过洗姜厂的处理, 再经过生姜加工处理, 加工成姜粉、姜汁、姜丝、姜片等20多种产品, 出口到国外, 赚得外汇, 给当地农民创收。
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
(1) 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建在生产基地附近, 使鲜活农产品一出生产基地, 就对其进行加工、保鲜、冷藏、包装, 最小限度地减少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它的破坏。
(2) 加工、保鲜、冷藏、包装基地建在生产基地附近, 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这些富余的劳动力, 也是生产者中的一部分, 由他们来对自己生产的鲜活农产品进行加工、保鲜、冷藏、包装, 还有一个好处是他们更熟悉这些鲜活农产品的物流特性, 更清楚一些细节的东西, 所以在此环节中对减少不必要损失也是有益的。
(3) 以往的鲜活农产品以常温物流、自然物流或是散装的形式出现在市场交易中, 农产品的附加值难以得到实现, 而经加工、保鲜、冷藏、包装这一过程后, 农产品一走出生产基地, 其本身就已经增加了自身的价值。
4.2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对农产品运输工具补贴的资金投入
针对部分农村路面状况恶劣的现状, 国家应该真正从农民最关心的细节着手, 帮助农民解决关系到他们最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公路通畅, 公路网建设覆盖面更大, 真正深入到更广大的农村。
对于现今农村专用运输车、冷藏车、密封式厢式汽车不足的问题, 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运输工具资金的投入, 帮助农民及早地改善传统的运输工具, 帮助农民减少鲜活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风险。对购买农产品运输工具的农民给予一定的国家财政补贴。
4.3 开展鲜活农产品网上直销和电子交易
通过加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农产品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向农户普及宽带业务, 把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发布到农产品物流服务信息网中, 农产品物流服务信息网又与县市一级大中型企业、大型超市以及当地农产品需求大户如大型餐饮、学校食堂等联网, 客户在网上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购买的农产品, 然后在网上下订单, 注明自己的购买数量、种类、规格, 以及客户的一些特殊的要求和说明等。
这种网上直销的交易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鲜活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即鲜活农产品生产地—批发市场—零售商—消费者, 研究的是通过越过批发市场这一环节, 通过农户与零售商、大型超市、餐饮、学校食堂、大户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 直接把鲜活农产品销售到间接或直接的消费者手中。避开批发市场主要是站在农民自身利益考虑, 如果农民把自己种植的农产品运到批发市场上进行交易, 就要经历中间批发商的盘剥, 批发商会把产品的价格压得很低, 低于均衡价格。
鲜活农产品网上交易的顺利进行还需要考虑3个有力保障。首先, 要有相应的专门运输公司, 能负责订单下达以后, 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其次, 对鲜活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才能使交易长期的进行。鲜活农产品在进入消费者手中之前, 一定要做好质量检测的工作。因为网上交易不是实体交易, 客户对产品的品质、质量是看不见的, 质量问题就是网上交易过程中客户最关注的。
同时要配有适合的交易手段, 使交易手段电子化。电子化交易的手段之一就是网上银行的交付手段。客户与农民都可以持自己的银行卡到银行申请开通网上银行业务, 在客户与农民进行交易时, 在客户选定了产品种类、数目、规格大小后, 客户就可以在网上支付交易额, 银行把交易金转到农民的账户上, 农民查到货款到账后, 专业的运输工即可前往生产地把订购的农产品运送到客户那里。
4.4 加强鲜活农产品进入批发市场的准入制度, 保证鲜活农产品质量
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 也要引入鲜活农产品准入制度, 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要对进入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在规格、质量、包装、安全、品牌上有严格的规定, 凡是不符合规定、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的鲜活农产品必须禁止进入批发市场。另外, 鲜活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检疫人员也要定期到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 对已经进入的鲜活农产品进行食品检疫工作。在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内, 应建有鲜活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中心内应设有农药快速检测仪, 农药及农药残留检测设备, 土壤、肥料及硝酸盐、重金属、微量元素分析仪, 对运输到批发市场的鲜活农产品进行质量检测, 检测合格的方可准入进入, 对那些农药超标, 农药残留物过多及土壤、肥料及硝酸盐、重金属、微量元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鲜活农产品, 一律禁止进入批发市场。
4.5 开发新奇异鲜活农产品, 大力发展品牌鲜活农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普通的大众的鲜活农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追求新奇异鲜活农产品的需求。诸如普通的西瓜、辣椒、梨、鸡蛋、玉米等, 由于这些产品品种的同化程度高, 极易被复制、代替、模仿, 而大大降低了其竞争力。由此可见, 普通的鲜活农产品对居民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 消费者更青睐于鲜活农产品新品种, 青睐于那些具有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营养丰富的鲜活农产品新品种。所以, 鲜活农产品应该走一条自主创新的品牌之路, 开发那些难以复制、模仿、替代, 而又具有吸引力的鲜活农产品新品种, 提高鲜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户应该走一条自己创造品牌的鲜活农产品发展之路。例如, 山东章丘的1米高的大葱, 已经远近闻名了, 享誉海内外, 出口创汇9亿元, 每年创税超过2亿元, 为当地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章丘大葱不同于普通大葱, 它一般高都能在1.5米以上, 最高的能达到2.18米, 这种葱白根长直且晶莹剔透, 一般在50~60厘米, 最长1米左右, 章丘大葱质地脆嫩爽口, 无筋无渣, 葱白甘芳甜口, 很少辛辣, 而且这种葱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富含磷、铁、硒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 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这种葱在市场上的价格可卖到7块钱1斤。
鲜活农产品的开发还有好多, 如绿壳草鸡蛋、虫子鸡蛋, 营养也是非常丰富, 富含锌、碘、硒、铁、钙多种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 它与普通鸡蛋相比, 维生素A、D、E、B族和锌、铁、钙、碘、硒等均较高, 而蛋内胆固醇却远远低于普通鸡蛋, 也具有保健和药用价值, 有“药蛋”的美誉, 是“鸡蛋中的人参”, 可以卖到一枚0.8元, 是普通鸡蛋价钱的2倍。除此之外, 还有重4斤多的绿仕香梨, 还有可以当水果吃的玉米, 它的含糖量是一般水果含糖量的1倍左右, 比西瓜的含糖量还要高出30%, 富含维生素A、B1、B2、C、矿物质及游离氨基酸, 有延年、增强记忆的作用。这样一根玉米能卖到5元, 是普通玉米的10倍。
参考文献
[1]吴勇民, 杜文龙, 樊雪梅.国内外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比较及启示[J].商业时代, 2008 (2) :11-13.
[2]吴勇民, 杜文龙, 樊雪梅.对比日本:探寻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模式[J].商品市场, 2008 (7) :44-46.
[3]施海霞.浅析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建设[J].商品经济, 2008 (9) :27-28.
[4]彭东华, 张春霞, 宫磊.改进生鲜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 (5) :105-106.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9
为了解湖南高校心理咨询室的情况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湖南十所高校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1) 被调查的高校均设有心理咨询室。 (2) 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有人际关系、学业、爱情、就业。其中, 因就业的压力而造成者占47.5%、学业压力造成者占27.25%、人际关系造成者占17.5%、爱情问题造成者占7.25%。 (3) 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 大多倾向于通过向同学倾诉的渠道来解决者占47.5%;其次是自我解决者32.5%;咨询学校心理咨询室者仅占3.75%;其
生进医院实习前的技能考核不合格者实行再培训, 毕业前技能考试不合格者, 暂缓毕业。
3加强临证教学的几点体会3.1充分准备, 有的放矢
加强临证教学, 压缩理论课时不但没有减少劳动量, 反而成倍增加备课、临证准备时间。无论理论课还是实训课教师课前准备必须详细周到。学生的问题不减少反而增加, 有不少跨专业的问题往往使老师下不了台。从难处着手, 增强预见性, 把握主动权, 使每节课目标更明确, 可操作性更强。为一个特定病例, 可能提前几天预约患者, 并做通其配合教学的思想工作。实训课带教老师, 从人数到工作量增加往往是以前的数倍。
3.2课堂半军事化管理, 赏识教学, 提高效率
临证教学分小组进行的机会较多, 效率是完成有限课时的前提。实行半军事化课堂管理势在必行。中医理论抽象、概括性强, 带教老师要注重语言艺术, 善于发现优点, 多表扬, 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 及时鼓励以使学生始终充满兴趣。
3.3注重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医临床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的辨证他占16.5%。上述结果可以反映出, 每个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 但是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帮助并没有发挥非常大的作用。
1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室的现状
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室的现状不容乐观, 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
1.1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定位、分工不明确
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功能, 一般定位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研究三个方面[1]。首先,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即为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这一点很重要, 是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基本任务, 对于多数学生来讲, 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 更重要的是通过心理教育课的讲解, 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 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其次, 大学生心理研究, 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普查、专项调研, 去发现学生心理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通过一些团体方式的心理测试, 建立学
论治。正确的临床思维是链接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关键。临证教学的中心即让学生尽早地多接触患者、多进行操作, 尽快学会识证、辨证。因此, 临证教学在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 绝不忽略, 反而加强了中医经典理论的纲领性、名家医案的启迪性指导作用。
3.4临证教学不是模块分割
应用型人才注重其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历史经验及长远发展的眼光看,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很难成就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临证教学在针灸、推拿学教学中针对性明显, 其他学科切忌一脉、一舌对一证, 一药、一方治一病;头疼医头, 脚疼医脚, 假定证型、模块分割的机械教法。临证教学在把握方法的可操作性的同时, 要兼顾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临证教学, 培养应用型中医人才, 是中医教育改革的一个探索过程。既要认识其复杂性、重要性, 又要认识中医理论的特殊性, 确实需要总结经验, 审慎对待。中医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需要更新观念, 找准切入点, 没有实质性突破, 培养人才, 振兴中医, 只是设想。
生心理档案;心理咨询, 即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等等。三者同等重要, 而现在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咨询室没能处理好三者的关系, 在实施过程中过于片面, 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内容, 比如, 有些学校往往只重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方面, 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内容[2]。因此, 在实施过程中, 往往不能起到咨询室应该承担的职能, 学生心理问题很多且得不到及时解决, 这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1.2心理咨询室的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时间不固定及其基本设备不齐全
首先, 许多咨询室并非独立的机构, 多隶属于学校其他的机构, 如学生处、教务处, 或者心理系 (教研室) 以及校医院等, 这样是不利于开展心理教育、咨询等工作的。
其次, 咨询师的工作时间多不规律, 有全天的、半天的, 也有每周几天的, 还有晚上的、下午的等, 这种时间的不固定, 给需要前来心理咨询的学生带来了不便, 不利于咨询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再次, 咨询室的设备配置不全或者根本没有相应设备配置的现象比较普遍, 并且在经费方面, 不同学校存在不同的困难。
以上的不周之处, 给心理咨询室指导学生处理心理问题带来了很多不便, 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
1.3心理咨询师工作人员成分复杂, 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
高校心理咨询室应当配备专职的专业人员[3], 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咨询室缺乏专职心理咨询员;或这些咨询员本身缺乏实际的心理辅导技能;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甚至没有配备相关的专职人员, 多为学生辅导员或政治思想教育老师兼任。由此可见, 学校心理咨询师的配备问题及业务能力不高的状况亟需改善, 学校应该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给予重视, 提升咨询室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从而提高心理咨询水平。
1.4心理咨询室与学生之间未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许多心理咨询室成员往往只在咨询室里等待学生前来咨询, 而没有亲自深入学生群体中去了解情况。对于学生来讲, 对心理咨询室内部情况也不甚了解。上述两者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 所以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尤为不利。
2改善当前心理咨询室的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室存在的问题, 应当及时纠正, 以更好地进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 重视对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重点关注特殊问题的学生, 以帮助学生能正确的认识自己和社会, 正确的对待自己所面对的心理问题, 提升自己的处事能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仅是普及心理知识的途径, 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讲解, 使学生们对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有一种明确的认识, 提高自我意识和自我改进的能力, 同时, 在课程中, 应重视心理训练的作用, 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 主动思考。这一点是心理咨询室的基本任务, 应引起高度重视[4]。
第二, 开展心理调研, 着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从调研中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建立档案, 不仅可以给咨询室的工作带来方便, 也可以给辅导员提供一个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真实材料, 使辅导员更好地掌握学生的一些心理特征, 为更好地开展思想工作提供参考。根据不同的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及时采取个体化心理辅导, 从源头上杜绝学生极端事件的发。
第三, 认真履行心理咨询义务, 给予前来心理咨询的学生以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 排解其心理困惑。心理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接待以及心理调研力求同步进行, 高校心理咨询室应力求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宣传力度, 提高师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 引导全校师生对心理问题的关注;认真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并积极引导学生帮助解决心理问题。
第四, 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室的人员结构;配备相关设备, 改善咨询室工作条件;保障基本经费开支, 并建立一套提升心理咨询师积极性的激励机制, 鼓励他们积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及转向应用性研究;规范工作时间, 为了能够及时满足学生心理咨询的需要, 除寒暑假外, 应该全天24小时均有人值班。沟通方式除了面对面外, 还应该采取多种途径, 如QQ、Email、电话、电台、信箱等;加强督导制度, 保证心理咨询室的正常运行。
第五, 大力建设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师资队伍, 加强与辅导员的交流与合作。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师资队伍, 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顺利开展和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可通过多个方面来实现, 如:选派优秀心理学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聘请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做专职咨询师;建立工作例会制, 加强心理咨询室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 促进其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另外, 不定时的组织学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的学习, 提升辅导员的心理知识, 另外加强与辅导员的交流与合作, 及时了解学生基本情况, 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
第六, 学校心理咨询室应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学生宿舍、教室, 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情况, 并可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 使学生加深对心理咨询室的了解, 让学校心理咨询室在学生眼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高校心理咨询室的设立及良好运作在高校心理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对预防高校学生因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产生的极端事件的发生发挥有效作用。面对当前大学生自杀事件的频发, 更应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职责, 以减少或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们应加大解决力度, 使其发挥真正有效的作用, 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生命的“避风港”[5]。
摘要:为了解湖南高校心理咨询室的情况, 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对湖南十所高校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每个学校虽设有心理咨询室, 但是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帮助并没有发挥非常大的作用。鉴于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室的现状, 发现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如功能定位、分工不明确;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时间不固定及其基本设备不齐全;心理咨询师工作人员成分复杂, 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心理咨询室与学生之间未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等。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使心理咨询室真正成为守护大学生生命的“避风港”。
关键词:心理咨询室,高校,改善对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S].教社政[2005]1号.2005-01-12.
[2]钱永福.当代中国心理咨询的误区[J].中国健康心理学, 2007, 15 (3) :270.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4]朱福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7) :136.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10
1 药学服务的产生
药学服务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Hepler1990年提出的。其含义是药师应利用其专业知识, 向消费者或患者提供与药品直接相关的技术服务, 用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经济、有效。中国非处方药协会在2003年首次提出药学服务, 标明药学服务正式走入中国社会。药学服务在国内推广后, 全民生活健康得以提高和改善。
2 药学服务的内容
我国目前药店的药学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大部分。
2.1 硬件
一些基础的硬件设施如导购人员、导购指示牌、电子导购等之类的导购配置;投诉意见箱;休息等候区;存包区;便民伞等。
2.2 软件
软件服务的主要执行者是药师, 药师在药店进行的药学服务通常有中药加工服务、用药咨询服务、一般性医疗检查服务、提供保健信息服务等。
2.2.1 中药加工服务
中药相较于其他品种药品, 服用过程颇为繁琐, 为了方便广大患者, 药店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为顾客进行免费中药加工服务。
2.2.2 用药咨询服务
药店按照规定配备药师, 为患者或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用药咨询的服务。具体服务内容严格按照药学服务的定义执行。首先明确用药对象, 提供相应药品信息, 再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购买力, 推荐经济合理的药品。有些药店还会为部分患者建立药历信息, 进行定期随访或回访服务。
2.2.3 一般性医疗检查服务
一般医疗检查例如有测量身高、体重、血压、体温等。国内目前有很多药店都有诸如此类的体检服务。
3 我国药店药学服务的开展现状
虽然, 我国大部分药店已经逐步开展药学服务, 但是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出现的问题众多, 发展现状仍然堪忧。
3.1 群众药学服务意识淡泊
我国药店开展药学服务已有十余年, 但相较于世界上其它发达国家, 仍是初步阶段, 因此群众的药学服务意识淡泊, 很多消费者不会主动关注药店的药学服务质量, 药店工作人员大多也不会主动提供服务。一项在上海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 所有接受调查的人中, 56.1%的被调查者知道药店在开展药学服务活动, 43.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清楚药学服务活动。
3.2 执业药师队伍表现出不一致性
药学服务在各个药店表现出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有表现在地域上的, 也有各个药师之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总体上来说, 沿海发达地区的驻店药师较多, 西部地区的药师资源则相对不足。有的药店虽有挂名药师, 但此药师也仅仅是“挂名”而已, “只见其名, 不见其人”的现象在很多药店屡见不鲜。
3.3 监管方面仍不完善
药店药学服务的核心是药师, 加强对药师责任的规定及管理, 药店药学服务也会得以顺利开展下去。由于药店的传统工作主要是对药品的调配、处理和销售, 这些只能在《药品管理法》、GSP等法律法规的监管下, 开展经营工作, 目前的《优良药房工作规范 (GPP) 》只是非强制性的规范文件, 自愿申请通过该规范的仍然为少数, 导致药店药学服务在我国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4 对策探讨
4.1 加强药学服务知识宣传
由于很多的消费者对于药店的药学服务还不是很了解, 针对此现象, 应通过一些宣传手段 (如开展健康大讲堂、印制发放宣传册等) 大力普及药店的药学服务信息, 对患者及消费者宣传药学服务的重要性, 鼓励其监督药店药师的药学服务活动, 此举也会间接提高药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水平。
4.2 加大药师队伍的管理
药店作为进入社区的一种服务零售业, 其若要长久地生存下去, 跟药店所在的社区环境和社区群众都是息息相关的。药店的客户大部分是社区里或附近的人群, 通常固定客户居多。为了使企业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稳定这部分客户群, 药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热情的服务态度来对待工作。针对西部不发达地区药师资源缺少的情况, 应制定相应政策来鼓励工作在该地区的药师, 亦能吸引外地药师前来参与西部药店的药学服务工作。对于部分药师技术水平不一的状况, 建议定期对药师进行岗位培训, 例如可请一些大学名师来对药店药师进行专业讲座, 以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
4.3 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国家下发的有关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政策文件, 作为药学服务在药店开展的支持力量也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把GPP作为强制性文件, 这样更有利于监督我国药店自觉深入地开展药学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本身药学服务的意识就不强, 如果有了强制性的文件来约束药学服务行为, 才会支持药学服务在我国各地区药店发展得越来越好。
由于我国药店的药学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所涉及的障碍和问题众多, 还需要长期的摸索的探究。首先应当在药学服务人员的自身专业素质和道德素养上要有提高, 药店也应当相应地转变工作重点, 把传统零售模式转变成服务顾客模式。这样不仅有利于零售药店药学服务的开展, 更有利于药店品牌的建立, 经营模式的变革。由于药店是服务性零售业, 最终目的是要保证消费者的用药安全与全民健康, 药学服务正是确保这一目标实现的有力手段。只有通过优质的药学服务, 才能够让药店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为药店带来更多的销售额与顾客, 更能改善人们的生存质量。
摘要:对我国目前药店药学服务的产生、服务内容、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探讨, 对我国药店开展药学服务提出建议。
关键词:药学服务,药店,现状
参考文献
[1]HEPLER C, STRAND L.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phar-maceutical care[J].Am JHospPharm, 1990, (47) :533-543.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改善对策 篇11
1.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加,一直到今天,农村人口依然在源源不断地涌进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有数千万之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性格不良状况的产生主要与家庭氛围的缺失有关。由于留守儿童不能得到持续的父母的抚养与爱护,他们大多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而且这种负性心理特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深,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人交往,社会生存能力较差,不遵守规矩等。农村社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文化氛围也相对落后,因此留守儿童得不到良好的社会保护,儿童出现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况。留守儿童还有十分深重的自卑情绪,性格一般都比较懦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心理结构不完善,心理弹性较小,因此形成了各种乖戾倔强的性格,主要表现为易冲动、自私等。留守儿童的心理及性格的成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必将对留守儿童的人生产生消极作用。
2.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对策
2.1营造充满亲情与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关研究表明,单亲在家的留守儿童要比双亲都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略好一些,因此,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父母双方可留下一人来照管孩子。留守在家的父母应当给予孩子较多的关爱,关注孩子的各项需求以及心理情感的变化,及时做好各种教育辅导。为了提高教育质量,父母本身也应当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父母保持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在关心孩子学习生活的同时,注意观察其人际关系,适当给予教育措施,引导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2.2农村学校应当发挥好儿童心灵成长家园的作用
学校是儿童心灵成长的重要教育场所,因此农村地区的中小学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性格的重要作用。首先学校方面尤其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应当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家庭状况以及学生的人心理性格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给予学生以人文关怀和鼓励措施。为了防止儿童养成各种不良的心理习惯,学校应当多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愉快阳光的氛围中成长。学校还应设置心理健康辅导部门,对一些出现明显心理状况的学生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与教育措施,使学生逐渐走出心理困惑。
2.3政府与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需要物质与精神上的支持,还需要社会的影响教化作用。因此可以借助大众媒体的力量,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直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实际的精神困扰,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提供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活动的公共场所和服务项日,为此,国家、地方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留守儿童应当积极利用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升自身心理弹性,确保心理健康。
2.4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沟通交流,提高留守儿童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注意对儿童心理与人格的塑造,逐渐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包括自控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等。在与儿童交流过程中应当向他们介绍讲解一些古今中外的励志故事,使留守儿童认识到艰难困苦中艰苦奋斗与自强不息的重要意义,使儿童从小养成不断战胜自己心理弱点的习惯,树立起良好的意志品质。在留守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儿童的心理性格特点采取差别性的教育措施。
3.结语
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应当是一个引起足够重视的社会问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国家应当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这样的特殊弱者群体。本文主要探讨了当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并从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发挥学校的儿童心灵培育作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以及与留守儿童的心灵沟通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一些措施。
【作者单位:静宁县实验小学 甘肃】
改善现状的对策 篇12
就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制而言,是由之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并逐渐发展而来的,是以政府主办的相关部门为主体并以农民合作组织及农业教研教育部门等共同参与的推广体系。本文主要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论述如下:
1.1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个人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个人问题总体来讲,包括专业能力水平不足、工作态度较差、缺乏工作热情以及工作认识意识的不足。具体来讲,作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既需要专业的农业技术水平,同时又需要在推广工作当中坚持“深入群众”及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样的工作宗旨和原则。
1.2农民的个人问题
农民的个人问题主要指的是其文化程度较低,对新型农业技术的理解和学习能力较差。尤其是现阶段,某些偏远地区农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本身就严重不足,另外加之青年劳动力涌向城市,剩下中老年劳动力务农,他们的知识水平及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相对差些。与此同时,这些偏远地区信息较为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甚至农业生产方式非常传统,这些都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带来困难。
1.3推广资金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其过程依赖于大量资金。然而,当前我国农业推广资金不足,某些地区甚至还将这项资金挪用他处,或者是由于资金的短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发放也是个问题,由此导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2改善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2.1汇聚资本并引进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农业技术推广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民企投资以及农民的个人投资。农业技术推广投资的主体到底是不是政府这个问题暂且不说,但是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讲,无论从总量、人均费用还是从经费保障程度上看,我国财政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都不够。这导致了很多地方“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甚至“网破、线断、人散”,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技术的进步[2]。然而,农业技术无论是从时间上来讲还是从范围空间来讲,传统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难以支撑这项系统化工程继续有效地运转。对此,需要汇聚资本并将之引进农业技术推广领域。
2.2提高农技推广意识
农业技术的推广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件关乎三农问题的民生实事。农业技术推广意识需要加强,无论是领导还是具体推广人员,都需要注重自身及实际工作当中推广农业技术,通过相关政策宣传和方针贯彻,使本区域内所有人员意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通过对农业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并保障推广工作得以切实有效的落实,改变传统耕作方式和耕作观念,实现地区农业发展。
2.3组织创新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专业化、团队化建设,即通过组织创新来保证推广工作的持续有效进行。由政府组织构建一支对公益职能进行履行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各地区及机构切实履行这一公益性职能,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这一社会化服务体系。
3综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农业发展作为其中基础性一项,依赖于农业技术的进步及推广。其中,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成功实施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一环[3]。
参考文献
[1]闫文娟.浅谈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6(1):38-39.
[2]张利庠,纪海燕.试析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财政投入[J].农业经济问题,2007(2):55-62.
【改善现状的对策】推荐阅读:
淄博市环境质量现状与改善对策研究12-06
改善现状01-12
现状及改善措施08-25
仓库现状分析改善106-12
工业水污染的现状改善与中国传统德育01-17
改善中学生健康现状的英文演讲稿01-17
IQC来料检验现状及改善06-27
关于改善市区餐饮业环境污染现状的建议11-15
存在问题及改善对策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