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功能

2024-09-01

园林功能(精选11篇)

园林功能 篇1

1 引言

城市园林及绿化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世界上不少城市提出城市要自然化,“城市需要更多的绿色空间”,“21世纪的城市属于绿色的”。我国不少城市还提出建设“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人类从城市建设的实践中已认识到当今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功能作用,对保护和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小气候、加强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可取得显著的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

2.1 吸收CO2生产O2的作用

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是恒定的,如NH378%,O221%,CO20.03%。由于人类活动,大气中的CO2含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工业燃料燃烧所消耗的氧和放出了CO2,破坏了这个平衡,使城市空气中CO2的含量有时可达0.05%以上,局部地区高达0.2%。当空气中CO2浓度达到0.05%时,人的呼吸已感到不适,增加至1%时,对人体就有害了,感到头痛、耳鸣、恶心等。另一方面,空气中的氧是人们不可缺少的。当氧含量减少至10%时,人会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

为了维护平衡,需要不断地消耗CO2和放出O2,绿色植物就有这个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CO2并放出O2。每吸收44gCO2就生产32gO2,所以绿色植物是天然的吸碳制氧的加工厂。

2.2 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

2.2.1 吸收SO2

硫是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之一,是植物中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因此,植物在SO2低浓度污染情况下,可以不断的吸收SO2。据有关资料报导,每公顷柳杉每月可吸收60kgSO2,每公顷柳树在生长季节每月可吸收10kgSO2。对SO2吸收能力较强的树木还有加杨、山楂、洋槐、桃树、榆树、桑树、臭树、臭椿等。

2.2.2 吸收氟化氢

植物对氟化氢的最大吸氟量可达1 000×10-6以上。据测定,每公顷白皮松含氟量40kg,每公顷华山松含氟量20kg,每公顷杨树或垂柳含氟量4kg。由于氟化物对人畜有害,树叶、蔬菜、花草等,植物都能吸收大量的氟,所以,在氟化氢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不宜种植食用植物。

2.2.3 吸收氯气

植物对氯气有一定的吸收和积累能力,在氯气污染区生长的植物,叶中含氯量往往比非污染区高几十倍,每万平方米的吸氯量为柽柳140kg、皂荚80kg、刺槐42kg、银桦35kg、华山松30kg、垂柳9kg。

2.2.4 吸收其他有害气体

在汞污染环境区测定,一些植物吸收量,每千克干重叶中的含汞量为竹桃96mg,美人蕉19mg。而在非污染区的对照植物叶片中均不含汞。在铅烟环境下测定植物叶中含铅量,每千克干叶中的含铅量为:大叶黄杨为42.6mg、女贞、榆树为36.1mg、刺槐为35.6mg。试验还说明大多数植物还能吸收氨气、臭氧、镉、醛、酮、醇和致癌物质安息吡啉等毒气。

2.3 消尘作用

大气中的粉尘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可导致各种疾病。林木绿地对粉尘有明显的阻滞、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绿地能降低风速,因而飘尘经过时能被滞留沉降,也能被枝叶分泌的油脂和粘性汁液所吸附。榆树每平方米面积吸尘量为3.39g,夹竹桃可达5g,每公顷松林可吸尘36t,山毛榉林可吸附灰尘68t,栎树或栎、槭混交林的吸尘能力可高达68t。据我国对工业区测定,绿化区较非绿化对照区空气中飘尘浓度要减少10%~50%。所以有人说森林是天然的吸尘器。

草坪对减少灰尘有特殊的功能,草覆盖地面形成地被,使尘土不易随风飞扬,基径叶对飘尘也能吸附滞留。据测定,铺草坪的足球场比裸露的足球场上空含尘量要减低2/3~5/6。

2.4 杀菌作用

大气中散布着各种细菌,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绿色植物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细菌,这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分泌出强大的杀菌素所致。如洋葱、大蒜的粹糊能杀死葡萄球菌、链球菌。地榆根的水浸液能在1min内杀死伤寒和痢疾杆菌。松柏可以杀死白喉、伤寒、痢疾等病原菌。这些树木都是城市绿化的植物。据调查,城市中绿化区比没绿化的街道每立方米空气中的含菌量要减少85%以上。

2.5 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

2.5.1 对气温的调节

森林草坪的呼吸蒸腾作用,吸收消耗了大量热能,因此能降低上空的温度。据测定,夏季晴天城市道路及建筑等铺装面气温比林下绿荫地面高16℃,裸露土面比草地气温高3℃。冬季又因散热量较空旷地少而使气温略高。从而缩小了气温差和日温差,因此,园林绿地是理想的自然空调器。

2.5.2 对湿度的调节

森林绿地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可以通过蒸腾作用促进水分的小循环,从而增加降雨量。同时,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强度而涵养水源,保护水土。另一方面,由于植物蒸腾大量的水分增加了大气的温度,使林多草茂的地方雨雾增多。据测定,绿地内湿度比非绿地区大,绝对湿度大1mb,相对湿度大10%~20%,这为人们创造了凉爽、清新的气候环境。

2.5.3 对气流的调节

园林绿地能降低风速,减弱风力。这是由于当气流穿过绿地时,由于阻截、摩擦和过筛作用将气流分成许多小涡流,这些小涡流方向不一,彼此摩擦,从而消耗了气流的能量,据测定资料表明,夏秋季节性能减低风速50%~80%,冬季能降低风速20%,可减轻沙尘暴的侵袭。

园林绿地在平静无风时,还能促进气流的交换。这是因为园林地区气温与非园绿地区产生温度差,由于冷空气密度大,比重大,产生压力,因而能产生风。这对于夏季炎热无风的城市,这一丝微风是十分可贵的。所以,城市中的带状绿地、林荫街道,常是城市的绿色通风渠道。

2.6 防治噪声的作用

噪声是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妨碍的声音。它不仅干扰人们的睡眠休息和工作,还会损伤听力,引起脑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某些疾病。当噪声超过70dB时,对人体就非常有害。目前,我国城市噪声污染十分严重,据北京环保部门收到的群众投诉信中,40%是由于噪声污染引起的。研究表明,园林绿地对噪声具有吸收和消声的作用,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噪声被树叶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使声音减弱以及噪声波造成树叶微振而消耗声音的结果。据日本近年测定,40m宽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dB,绿化的街道可减低噪声8~10dB。可见,城市园林绿化对减弱噪声起到良好的作用。

3 城市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

(1)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首先体现在把现代社会生活活动组织到公共绿地中去。许多开放的园林绿地属于社会福利事业,它不收门票,为人们提供游览休息的场所和活动的空间。如消夏、乘凉、弈棋、遛鸟、养花、垂钓、写生、健身锻炼、交谊舞、健美等大型游乐活动和体育文化等活动城市居民一般都到园林绿地中进行。

(2)园林绿地的社会效益还体现在人们经过游览休息之后会消除疲劳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城市园林绿地是环境美的重要地段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天性和愿望。

(3)园林绿地中常设有各种展览馆、陈列馆、纪念馆、博物馆,还有专项的动物园、植物园等,它使人们在游憩参观中受到教育。园林绿地还是文化交流的空间常有画展、影展、雕塑、工艺品展出,可提高人们艺术修养水平。文物古迹、科技成果展出,可丰富历史和科技知识。花展、盆景的欣赏,可陶冶性情,使人们得到美的启迪,艺术的享受。

(4)园林绿地还可增进国内国际间的友好往来,我国园林绿地非常丰富,园林艺术的水平很高,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如桂林山水,西湖胜境,太湖风光,苏州园林等都是国内外游客非常向往的地方,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园林绿地在促进国内国际泊交流方面发挥着作用,可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我国的了解,促进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和友谊。

4 城市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

4.1 园林绿地的间接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是无形的产品,但可以用有形的市场价格加以换算,作出定性评估和定量计算。日本林业厅曾对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效益进行过定量计算,其结果是日本森林一年内贮水量达2 300亿t,防止土沙流量达57亿m3,保护栖息鸟类100万只,供给O25 200t,环境效益总价值1 200万亿日元。印度斯达教授计算,一棵50年生的树产生O2价值为3.12万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再循环的效益值为3.75万美元;为鸟类和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万美元。1989年上海园林绿地在吸收CO2,释放O2,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方面进行定量计算,一年之内为全市提供了价值7.02亿元的间接经济效益。这都说明城市园林绿地改善城市生态条件,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同样可转换为经济效益。

4.2 园林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

一方面又可获取门票收入,另一方面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的商业经营收入。如举办各种节日活动收入,餐馆服务、小卖部等场地经营收入等。更重要的是环境好了,可吸引外商投资,提高地价,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园林绿地的直接经济效益还在于生产经营。如出售切花、间接树木、出售盆景,利用修剪树枝作其它用途,布置花展等。绿化好的小区楼房还可以提高房价。园林绿地常是人们旅行游览的地方。它可以开展国内国际旅游事业,是一项被称为“无烟工业”的第三产业,它不仅增加内币外汇收入,还可以解决一些就业问题,其经济效益是可观的。

5 结语

城市园林绿地具有综合的的效益。它不仅是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为城市再造自然环境,满足人类生态环境的要求,也是美化人类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把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好,为城市居民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

摘要:从吸收有害气体、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等方面分析了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并详细地探讨了城市园林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地,效益,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金岗.环境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3]金贤锋.中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J].城市问题,2009(9):5~6.

[4]丁树谦.营口屋顶绿化可行性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08(5):22~24.

园林功能 篇2

1.造景功能。园林景观小品具有较强的造型艺术性和观赏价值,所以能在环境景观中发挥重要的艺术造景功能。在整体环境中,园林小品虽然体量不大,却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作为某一景物或建筑环境的附属设施时,能巧为烘托,相得益彰,为整个环境增景添色;作为环境中的主景时,又能为整体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景观内容,使人获得各种艺术美的享受。

2.使用功能。园林景观小品除艺术造景功能外,许多小品还具有使用功能,可以直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如亭、廊、榭、椅凳等小品,可供人们休息、纳凉和赏景;园灯可提供夜间照明,方便夜间休闲活动;铺地可方便行走和健身活动;儿童游乐设施小品可为儿童游戏、娱乐、玩耍所使用;小桥或汀步可以让人通过小河或漫步于溪流之上;电话亭则方便人们进行通讯交流等。

3.信息传达功能。一些园林小品景观还具有文化宣传教育的作用,如宣传廊、宣传牌可以向人们介绍中各种文化知识以及进行各种法律法规教育等;有些小品则可提供各种信息,如道路标志牌可给人提供有关城市及交通方位上的信息。

4.安全防护功能。一些园林景观小品还具有安全防护功能,以保证人们游览、休息或活动时的人身安全,并实现不同空间功能的强调和划分以及环境管理上的秩序和安全,如各种安全护栏、围墙、挡土墙等。

园林景观小品的分类

按景观小品功能性质分类:建筑小品;设施小品;雕塑小品;植物造景小品;山石小品;水景小品;竹木小品;混凝土小品;砖石小品。

谈城市园林绿化的基本功能 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平衡;文化氛围;整体形象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产生的,当前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它使得城市中的人口更加的集中,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环境方面的负面影响更是明显,而当前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视,所以很多人也开始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将城市园林绿化作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1、净化空气

城市当中的绿地因为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具有除尘、降噪的作用,同时,其能释放出大量的氧气,吸收很多二氧化碳,此外还能吸附一些有害气体,这样一来使得空气的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同时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维持空气中碳氧含量的平衡,不仅如此,很多植物还能分泌出一种杀菌的物质,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依靠自身分泌出来的杀菌物质杀灭很多有害的细菌,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同时也可以杀灭空气中的一些细菌,从而达到了净化空气的目的。

2、调节气候

园林绿化工程可以十分有效的对某一区域的小气候进行调节,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如果树木本身就比较庞大,或者是草坪的面积也比较大,在夏季的时候就可以反射太阳光,减少了太阳的地面辐射,这样也就降低了地面的温度,树木在这一过程中也借助树叶所蒸发的水分,使得空气的湿度有显著的变化,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林地比非林地地区的温度要高出10%到20%,温差在4℃左右。因为绿化区和非绿化区之间的温度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所以城市园林绿化的过程中也可以很好的对空气的流动速度予以调节和改善。

3、降低噪音

在当今的城市发展中,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交通运行都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同时还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因为宽叶树木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同时在没有高层建筑的接到上,噪声强度明显要比两侧种植的树木大,这样也就充分的说明,园林植物是最天然的消声器。

4、防灾减灾

城市园林植物还有非常好的防火、防风的减灾作用,比如说珊瑚树,当它的叶片全部都烧焦的时候,还是不会引起非常严重的火灾,树木本身和草地都是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速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十分有效的减少风沙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

5、环境监测

植物对大气污染情况有一定的反应,这种反应要比人类的反应敏感很多,在出现了环境污染之后,污染物对植物的负面影响会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植物的异常表现实际上就是环境污染现象最为直接的反应,人们也可以根据植物自身损坏的程度来对污染的严重性进行判断。

二、美化市容,充分烘托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

城市园林绿化根据不同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把大量具有自然气息的花草树木引进城市,按照园林手法加以组合栽植,同时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绿化中,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从而使城市色彩更丰富,外观更美丽,并且通过不同园林绿化景观的展现,充分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精神风貌,使城市更富文化品味。

在传统文化和传统园林艺术中,园林植物往往具有丰富的寓意和象征,通过合理种植设计,可在局部地区将园林植物的寓意和韵律予以表达,促使植物形与神的结合,启迪居民。通过汲取和借鉴传统园林的传统文化,融合自然规律和人文传统,综合园林的生态、审美和精神功能,创造意境,烘托环境氛围,增加城市綠地品位和情调,从而实现功能、形式和意义的统一,满足市民的游憩和身心需求。园林植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物栽植后,四季葱绿,植物千姿百态的外形,丰富了环境的空间变化。树木的高低错落,树冠的大小差异,树形的多种多样,打破了建筑物的平直单调,而变得生动、活泼、多样,从而加深了城市环境的空间感和层次感。各类植物随着季节变化,呈现不同季相色彩,即能反映大自然的天然美,又能反映人们精心布局的艺术美。因此,城市进行绿化后,就会变得色彩斑斓、生机盎然,市民便会感觉所处的环境满眼皆绿色、微风拂面,心情亦随之而舒畅、开朗,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向往与追求。

三、提高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腾飞

城市园林绿化事业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改变城市面貌,而且能改善人民生活,体现着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程度。它的目标是三位一体的,即最稳定的生态效益、最佳的社会效益、最大的经济效益的统一。由此可见,城市园林绿化事业是一项多功能、多效益的经济事业。园林绿化工程和诸多植物产品可以形成间接经济效益和直接收益。如旅游行业的兴起和公园建设带来的可观经济收益就说明了这一点。特别是城市轻重工业、商贸、科研、教育的发展如果没有园林绿化相衬是不可想象的。如今即使在市中心寸土寸金之地,商家也不忘在门脸、大厅布置绿装,乃至在屋顶开辟空中花园。从国外来看,荷兰的郁金香文化、日本的樱花文化不仅使他们名声远扬,而且也使他们在经济上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绿化建设所投入的绿化材料,在合理的养护下,将不断增加物质量,为社会积累财富。据《宝钢绿地资源评价与生态群落构建研究》估算,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的厂区绿化价值,为建设费及其养护管理费总投入的2.3倍。在绿化材料物质量积累的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效益。其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形成提升城市以及社区价值的砝码。

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有的城市计算建设投入与产出之比达到1∶5的高值。一次投资长期受益,走上了环境与经济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道路。有远见的建设者、开发商,为了适应当今人们注重环境选择“择绿而居”的时尚,自觉地投入土地、资金兴建绿地,成为决策的热点。因为有了绿色的环境而房价上升,楼盘热销,绿化与物业市场出现了密不可分的“经济波澜”。

四、结语

在城市的发展中,城市园林绿化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其还能产生经济效益,很多城市依靠园林绿化的特色招商引资,这样一来也使得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所以城市的发展中,必须要将园林绿化建设当做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付翊含.“天人合一”思想在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燕山大学2014

园林中树木的地位、功能及使用 篇4

1 园林树木的美化功能

不论是乔木、灌木还是草本植物, 都具有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 不同树种各有所长, 或孤植、丛植、列植, 都能发挥其个体或群体的观赏目的, 给人以美的感受。风韵美亦称“内容美”、“象征美”, 因为树木除了姿态、色彩美之外的抽象美, 多为历史形成的传统美。树木除固有的色彩、姿态、风韵外, 而且能随着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而有所丰富和发展, 随着光线、气温、气流、雨、霜、雪、雾等气象上的复杂变化而形成朝夕不同、四时互异、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景色变化。正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所写的“朝而往, 暮而归, 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2 调节空气、改善气候、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出氧气, 维持空气的正常比例, 保证生物界呼吸所用的氧气。据测定, 阔叶林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1t/hm2, 放出氧气0.73t, 约可供1000人1天呼吸之用, 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绿色植物, 其中乔木占主导作用。树木还有强大的蒸腾作用, 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此外城市中树木的树冠郁闭可以遮荫防暑, 对地面起到降温的效果, 蒸腾作用中吸收热量, 降低空气温度, 改善小气候条件。

3 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功能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大气污染日趋严重, 人类因大气污染而引发的呼吸道疾病直线上升。在城市绿化中, 许多树木还能吸收和滞留空气中的SO2、HF和CL等有害有毒气体、吸滞灰尘、杀灭和减少细菌, 所以人们形象地称树木为“空气净化器”。此外, 树木还能降低噪音, 同时林带还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4 园林树木的经济效益

园林中很多树木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又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 在发挥其绿化、美化、生态、环保功能的同时, 还应该结合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 如生产药材、香精、木材、果品、粮油等。

“大树”实质上是指乔木, 不是说一定要达到某种规格, 大规格的树木在自然界中毕竟数量有限且在原生长地“根深蒂固”, 所以城市中所需“大树”应人工培育为主, 如确因应急工程的需要, 也应在绿地或山林中抽稀调整, 或是移植城市建设和市政道路拓宽中需搬迁的大树, 且应选择适宜的植树季节, 在技术措施保证、相应机械设备到位的前提下移植, 移植时应删减、短截枝条, 尽量保持原树形不被破坏。

植物的自然分布由生物进化和优胜劣汰的规律所决定, 盲目引进不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异地树种是不严谨的。在城市绿化中, 作为骨干的乔木应尽量选用乡土树种, 投资少, 生长好, 见效快且养护管理方便, 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地方特色。

园林建筑观赏性与功能性融合 篇5

苏州园林别墅是最具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之一,目前开发商多致力于园林建筑的观赏性与现代功能性的融合。“私密性是苏州园林别墅的一大特征,目前在售的苏州园林别墅对此几乎都做了保留。”苏州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史建华表示,不同于西式别墅的空旷,姑苏人家在庭院四周建起封闭带花窗的高围墙,用以分隔每户的空间。不仅如此,设计师还传承了以轴线排列的格局,依次构建门厅、正厅、内厅及书房花园,形成一进、二进的排列组合,营造庭院深深的意境。

除建筑的内敛外,苏州园林别墅的最大特色还在于每个深宅大院之中的一方小天地——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共同的特点是占地不广,但内涵丰富,这方面通常是开发商投入最大的地方。”李红波指出。

在姑苏人家,开发商推崇公共面积最小化、业主私属空间最大化的原则,将私属空间尽量扩大,因而该案的园林庭院占地面积要远远大于建筑占地面积。而且设计师利用对比、衬托、尺度、层次、对景、借景和小中间大、以少胜多等多种造园手法,将亭台水榭、山泉花木有机组合在一起,精密搭配,一步一景,移步换景,令业主能在小庭院间享受养鱼、种花、放鸟的大自然状态。

“不仅如此,苏州园林别墅在满足建筑的现代功能性方面做了不少的探索。”史建华表示,就以姑苏人家为例,在建筑材料上,该案引进了电梯、中央空调、保温隔音门窗、地暖设备等现代居住设施;在空间上,设计师改变了传统建筑的格局,引入地下室空间,使之满足家庭影院、藏酒室等现代功能,同时,还做了下沉式庭院景观的设计,使得外部空间层次更加丰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园林水池的换水问题,开发商还利用循环水处理技术加以改进。

园林功能 篇6

【关键词】园林;草类植物;水土保持;绿化功能

1.水土保持与草类植物的作用

人类的活动与土地的利用息息相关,特别是农业活动更是如此。良好的农业环境除了依赖优良的作物、适当的天气状况与良好的耕作技术外,土壤也是重要的因子。然而土壤的育成可能需要花费数千至万年的时间,却极有可能因不当的管理及利用使其在短时间内消耗殆尽。水土保持的的观念因此而产生。水土保持是指合理的土地利用,保护土壤使其不发生任何形态的劣化现像,并重建或恢复已冲蚀的土壤,涵养土中的水分供作物利用,配合适当的灌溉、排水与防洪,以增进产量与收益。因此水土保持并非仅是土壤的冲蚀控制或是水份的保存,更是可持续发展计划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在园林经营管理与水土保持间取得最有利的位置,才是在水土保持的观念上所应该强调的重点。

水土保持草类是指具有水土保持用途且目前已列为水土保持上的推广应用,或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草类植物材料而言。近年来有关水土保持草类的引进、栽培及其应用技术虽已有相当的进展与成就,但是不同草类对各环境因子的反应特性、不同草类间适应性的差异,以及部分特殊立地的适生草种选取的试验尚待进一步研究。而目前水土保持草类的研究与推广也应朝多元化的方向进行。本文就我国主要的水土保持应用草类,针对其在水土保持及环境绿化、保育上的用途,分别说明其效益与价值。

2.传统水土保持方法的演进

早期的水土保持方法多为平台阶段(即常见的梯田),该法自古沿用至今。已经使用多年。然而,近年来对水土保持的研究中发现,平台阶段仍有其缺点,因此许多学者也在思考其改进的办法。根据相关研究报告,一些学者比较了数种我国主要水土保持处理的干土流失量。其中,各种的植生方式覆盖或是敷盖,干土的流失量仅较水平式蓄水阶段要高,而远低于其他各种型式的平台阶段。从结果可知,以植生方式控制土壤流失,其效果并不逊于传统的工程方法。因此,改变栽培方式也可能使冲蚀作物转而成为水土保持作物。基于以上的结果,或许可以考虑以草类植物来取代现有的工程水土保持方法。

草类植物水土保持的原理如下:一是覆盖地面,减少降水直接击打地面土壤。降下的雨水高速冲击土壤表面会使土壤粒子崩解并带离,形成飞溅。以草类植物进行土表的敷盖或是在地表种植植物直接覆盖可有效使雨水减速因而减轻飞溅造成的损害。二是减缓或阻断径流。大量的降水无法完全为土壤吸收时,便汇集而为径流。土表的径流除了会将被溅起的土粒带走外,还会继续冲蚀土壤。若坡度增加,因重力影响,冲蚀情况会更剧烈。地下径流则是地下水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动所致,也有可能会使土壤移动。大多数的水土保持措施都是针对径流的控制而产生,草类植物也是这样。草类植物的根系深入土中,可有效固结土壤,增进土壤团粒结构与孔隙,并减缓径流速度,减少径流。

3.草类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效益

良好的植生覆盖具有被覆表土、固结土壤、减少地表冲蚀、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肥力及绿化环境等功能,是目前主要应用的水土保持方法。我国目前环保意识高涨,土地开发造成水土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为害早为人所诟病,故如何实施草生栽植,确保大面积开发的裸露地和自然崩塌区域早期达到植生覆盖的效益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总体而言,水土保持草类主要的效益如下。

一是沟壑控制。运用草生栽植的方法,使沟壑稳定,拦阻砂石,防止冲蚀扩大,以减免灾害,并且恢复冲蚀土地的生产力,促进植生被覆及环境绿美化。这种草类须具有阳性、耐湿,萌芽力强,根系发达等条件。如百喜草等。

二是边坡稳定。借助植草覆盖以达坡面保护的目的。为抑制径流、防止冲蚀、保护自然或人工坡面,以达边坡及环境的绿美化。草种以适地性、深根性且生长快速,覆盖完密的禾本草类为主。

三是防风定沙。为防止或减轻作物及坡面所产生的风害,所栽植的草带,其主要目的在抑制风蚀、保护坡面构造物,并且减少作物因强风造成生理或机械伤害。目前主要的应用草类为甜根子草、海雀稗等。

四是草沟。简而言之即以防止冲蚀为目的,由植草所构成的土筑沟。通常于沟底可配合混凝土及排块石,其功能不仅可阻止径流,并能防止土壤冲刷、保护沟身安全、便利农机作业及维护景观。目前主要的应用草类为百喜草、类地毯草等。

五是荒地植生。以乡土草种或引进的禾草,栽植于裸露地或特殊荒弃地,早期达成植生覆盖,改善立地特性与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恢复地力及维护景观。如大理草、天竺草等。

六是农路植草。主要的目的在保护路面,路肩及护坡,减少冲蚀及维护工。路面的植草宜选留适地矮生匍匐性草类为主,路肩及护坡以百喜草、地毯草为原则,也可选留野生匍匐性草类。

七是台壁植草。在平台阶段台壁上种植适当的草类,以防止台壁冲蚀,保护阶段安全。通常所选用的草种以百喜草、类地毯草、假俭草、百慕达草等为原则,也可选留野生匍匐性草类。

八是果园覆盖。果园覆盖作物是指果园内栽植特定的草类而言,但种植覆盖作物的成效常因果树种类、土壤性质、环境条件而异。归纳其效益,包括可减少雨点打击,防止土壤冲蚀,借助根系的新陈代谢增加土壤有机质及改进土壤结构,保护坡地果园内的构造物及设施等。高海拔地区以黑麦草、果园草为主,低海拔地区以百喜草、地毯草、两耳草及部分自然选留的草种为主。

近年来有关草类植物在水土保持上的应用技术及草类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等有多篇文献研究,相关的栽植管理及维护方法也有可供遵循的规范供为参考。然而,草类植物的管理方式各异,草皮要求的品质较高,如叶片需维浓绿、抗病虫害强、耐践踏、耐强剪等特性。因此其引进植生资材的应用较具多样化,草皮草类的选取也与水土保持草类强调简易处理、迅速覆盖、耐荫性、耐旱性、固土能力等略有不同。 [科]

【参考文献】

[1]张宪民.关于赣南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J].水土保持,1980,(3).

浅析园林建筑小品功能与设计 篇7

1 园林建筑小品的功能

园林建筑小品要与园林整理环境协调一致, 在园林环境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无论是其依附于景物或建筑中还是相对独立, 其造型取意都需要设计者精心琢磨并经过一番艺术加工。园林建筑小品既要能满足其特定的功能要求又要巧妙地用于组景增添园林意境, 使建筑画面更富有诗情画意。园林建筑小品既有建筑技术方面的要求, 又有空间造型艺术方面的要求。

1.1 园林建筑小品的使用功能

为了更好的表达景观效果, 园林建筑小品都有具体的使用功能, 而且要进行艺术处理, 使其符合使用功能以及在技术上、尺度上和造型上的特殊要求。例如:园椅园凳功能是休息, 展览栏及标牌功能是提供游园信息, 园林栏杆功能是安全防护、分隔空间等。

1.2 园林建筑小品的装饰功能

点缀装饰园林景观是园林建筑小品的装饰功能。使人顿生曲径通幽之感, 一道曲折的围墙可以做到。一个绝妙美景, 一座构思精妙的雕塑可以做到。实用合理的休息桌椅更是园林空间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园林建筑小品相比与亭榭舫等园林主体建筑在空间上不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但是若裁剪得体, 配置适宜, 则既能满足功能要又能增添园林景致。园林建筑小品在建园艺术中其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必须结合整个园林的风格和景观要求, 只有统一构思才能使园林环境风格统一。园林建筑小品有极其丰富的内容, 无论是园桌园椅还是雕塑、喷泉、或是轻巧美观的装饰构件甚至是铺装地面, 这些都可以被归类为园林建筑小品。

2 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要求

2.1 要巧于立意

成功的园林建筑小品, 既要有精美的外观形式又要有深刻的内涵, 既要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和情趣, 又要耐人寻味。这样就要求园林建筑小品要巧于构思、情景交融、富有美感和艺术感染力。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讲究三境既物境、情境、意境为一体。景物所营造的视觉景观形态为物境;由于景观而引起心理上的感受为情境, 即触景生情、心旷神怡等;意境则是更深刻的内容, 它能使人们欣赏园林风景的行为活动上升为心理活动, 通过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创造赏心悦目、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园林建筑小品除了能追求装饰性和艺术性外, 在更高的层次上具有深刻的含义, 即必须为园林建筑小品赋予精神和文化的双重内容, 具体文化和精神内涵是园林建筑小品的最高要求, 要达到这一点十分困难。必须把园林建筑小品形式上的视觉效果和立意上的精神文化内容这两者结合起来。

2.2 要独具特色

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许多园林建筑小品 (如园灯、园椅等) 都采用工业化的成品。、其实, 良好的园林环境应尽量避免工业化带来的生搬硬套和千篇一律。园林建筑小品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商品而是艺术品。每个园林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特色, 园林建筑小品也应该切实结合园林环境和当地的人文环境, 要创造一个个性鲜明、意境深远的园林建筑小品。

2.3 要人工与自然相融合

我国园林向来崇尚自然, 因此园林建筑小品可采用自然的形式以符合自然的情趣。建筑材料可运用竹、木材、天然石材等。但是缺点是竹和木材不耐用, 而天然石材价格昂贵, 所以可以用钢筋混凝土来仿造这些材料, 以达到营造自然气氛将人工融于自然的效果。现代园林建筑中, 广泛运用新材料和新技术, 金属、合金、高分子等材料处处皆是。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材料、质感的对比以及将工艺的现代感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将人工与自然相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景观效果。

2.4 要体量适宜点缀园景

园林建筑小品是园林中的点缀, 不能喧宾夺主。园林建筑小品根据园林建筑空间的不同, 要有相应的体量要求和比例关系。例如在大型集散广场为满足照明的要求应设置大型灯具, 而小游园、游散渠道等宜设置小型园灯并力求巧妙精致。同一园林建筑中其体量要求也不同。例如一个大型公园内, 入口处设置喷水池, 中心广场则设置规模宏大的旱地喷泉, 而在私密空间中则采用滴水和涌泉。对于园林环境来说, 园林建筑小品应画龙点睛而不是画蛇添足。所以, 园林建筑小品的尺度不可过分夸张破坏景观效果其造型要与环境相协调。

2.5 要满足功能和技术要求

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规划 篇8

1.1 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向空气中释放氧气, 对于空气可以起到明显的净化作用, 据科学家实证研究证明, 城市园林绿地对于CO2具有明显的吸收作用, 而且对于部分有害气体诸如收氯化烃、氯气、二氧化硫以及空气粉尘等具有良好的吸收、阻滞、过滤作用。

1.2 防治噪声公害

城市园林绿地对噪声可以起到良好的吸收作用, 可以减弱噪声的强度。这是由于噪声波被树叶各个方向不规则反射使声音减弱以及噪声波造成树叶微振而消耗声音的结果。据日本近年测定, 宽40m的林带可以减低噪声10~15d B, 绿化的街道可减低噪声8~10d B。

1.3 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

园林绿地具有呼吸蒸腾作用, 在夏季其可以吸收周围环境的大量热能, 降低了上空的温度。据科学测定, 夏季晴天城市道路及建筑等铺装面气温比林下绿荫地面高16℃, 裸露土面比草地气温高3℃。冬季又因散热量较空旷地少而使气温略高, 从而缩小了气温差和日温差。

1.4 保持水土

研究调查显示园林绿地的蓄水能力是非林地的20倍左右, 水土流失量比例为1:44。当雨水下落时, 树冠可以减缓雨水对土壤表面的冲击, 防止表土的流失。同时, 树木和草本植物的根系能够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 树下大量的枯枝落叶、苔藓等覆盖物能吸收数倍于本身的水分, 也有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1.5 监测环境污染

城市园林的另一功能就是环境监测能力, 城市园林绿地中很多植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比人和动物要敏感得多, 当环境污染到一定程度时, 园林绿地植物会出现明显的“信号”, 例如:用紫花苜蓿、连翘、红松、杉、白松可监测二氧化硫;美国五针松、落叶杜鹃、郁金香、梅可监测氟化物;用雪松、紫丁香、马尾松、落羽杉可监测氯气及氯化氢;用牡丹、矮牵牛、丁香、杏可监测光化学烟雾;用柳树、女贞可监测汞;用向日葵可监测氨。

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策略分析

2.1 居住绿地

城市生活园林绿地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生活在绿色温馨的自然界之中, 给人一种舒适和安逸之感, 城市居住绿地的规划, 应该结合多方面客观因素进行分析, 中小型居住游园城市绿地, 就要考虑城市居民的便捷性以及舒适性, 可设置些座椅及简单的娱乐设施器材, 在其绿地布局上多采用草皮或吸湿性很强的沙质铺地, 像广场上, 可多采乔木灌丛栽培, 以遮阳避晒。

2.2 由公园、小游园、街头绿地组成公共绿地规划

公园园林绿地在城市地域分布较为集中, 多在城市中心位置, 便于节假日市民去游玩, 但对于公园园林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公园园林绿地的承载能力, 因为在市区位置多数人口较为密集, 人员流动性较大, 因此, 分区规划与公园规模有必然联系, 如果既要保证公园规模又有考虑绿化环境建设, 其动工规模不宜小于1000m2, 随着以往公共绿地的指标为3~5m2逐步到现在5~10m2, 足以说明公园实施面积规模大小要结合其周围环境、自然条件、以及公园的活动性质等因素;另外, 对于城区中公路和公共绿地的设计上首先要从考虑能够降低车辆的噪音, 为行人行车提供遮阴等方面开始, 道路两侧种植乔木效果最佳, 城市道路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形象, 所以道路环境和公共绿地设计中也要考虑到视觉因素, 综合多方面考虑, 协调搭配, 共同创建优美的绿地景观。

2.3 生产、防护城郊生态绿地规划

对于一些有污染的工业厂区的园林绿地设计上, 要考虑主要以抗污染、吸收污染功能为主, 通过园林绿地可以有效的降低厂区所带来的污染危害。另外, 在城郊生态绿地的规划上, 多以防风固沙的功能为主, 组建高大密植的乔木群, 可以减低风速, 阻止风沙天气出现。

2.4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历史, 尊重人文观

在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设计与规划首先要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按“人———园林———人”的顺序来表达设计意图。研究人与园林绿地关系的设计心理学, 是设计创作的基础。优秀的园林绿地:其一, 必须以人的目的、需要、价值观、行为习惯相适应, 不但使人们获得视觉上美感, 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在其中活动的人们获得心理上和功能上的快乐;其二, 城市园林绿地是风景中最具艺术性的作品, 它在寻求场地、空间、文学的完美融合以求达到“生境”“画境”“意境”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倪建国.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探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农业科学版) , 2003, (S1)

园林功能 篇9

1.1 以环境景观要素呈现

水体景观的形式多为喷泉、水池、人工湖、人工瀑布、人工潭涧等。这些水体景观装点着市容市貌, 有的甚至起到隔离城市交通道路的作用, 也能够使居民开展一些划船、垂钓等休闲娱乐活动。

1.2 改善城市居住环境

众所周知, 水能够降低空气中的尘埃量, 增加空气湿度, 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传播, 对改善周边环境、净化空气有一定的作用。在水中适当进行鱼类养殖既可减少蚊虫的滋生, 也能够减少青蛙的数量, 使夜间环境变得安静。

1.3 为观赏性水生植物提供生长环境, 绿化美化城市

城市园林水体是水生植物的理想生长场所。适度多样的城市水体动植物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的功能也是多样的, 首先成为连接新城区和老城区的纽带。这两部分之间适当安排水体, 可以使空气以及生态物种相互沟通转化, 使城郊的良好生态效能向城区流通。其次, 对城市空间有分隔功能, 可以遏制城市的空间扩张, 为城市带来勃勃生机。

1.4 体现防灾和蓄水排水功能

城市生活离不开水, 建筑、绿化等对水的需求也很大, 城市园林水体为消防工作提供了便利的水源, 同时也是防涝抗旱的天然管网。城市的排污工作一定要做到位, 否则会对城市水体造成损害。

1.5 城市历史风貌的体现

我国的许多城市都保留有许多古代的护城河、水池等, 将这些遗留下来的水体作为城市的空间隔离带, 既保留了城市的人文景观, 又起到了人性化的隔离设计效果。

1.6 城市园林水体景观对历史的承载作用

(1) 横向传递作用。分析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可以发现, 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其水体景观的建设投入越大, 节水技术相应也越高超, 并且这些会作用于其它国家的城市园林水体设计。在意大利的庞贝古城遗址中就有着发达的城市水系。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同样也是一个沙漠城市, 在总体面积340km2中, 露天水域面积就达到0.16km2, 其水循环利用技术也位于世界前列。 (2) 纵向传达作用。水体景观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巨大, 在古代这一部分的城市建设往往耗去相当的国力。例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台地园, 其欧式水景中的规则对称、黄金分割运用娴熟。巴洛克时期雕塑水景装饰更加华丽, 充满了艺术的张力。这些也对中国的圆明园, 法国的凡尔赛宫产生了影响, 使得水景艺术的应用有了大的提升, 呈现柔美旖旎的风格。

2 水体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

2.1 水体景观的静态评价

(1) 水体景观的美学评价。美学评价也就是主观量化评价, 既是主观评价, 其评价就具有伸缩性, 人们更希望用一些量化指标来评价美, 例如, 从色彩、形态、比例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对于水体景观的评价应体现人本主义价值观。美是评价主体的主观反映, 所以, 应该尽量扩大评价主体的数量, 以达到评价的真实反映。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向大众传输选择样本供大众选择。计算机通过数据的统计和计算, 实现美学评价的量化。大众的审美尽管受潮流的影响, 但是设计师的设计本就是为大众服务, 所以, 大众的审美是可信的。 (2) 水体景观的物理评价。水体景观的物理评价就是参数量化评价, 其项目包括:景观水体的水质、来源、环境容量、水深等, 这些对水体景观的生态功能有一定影响, 例如蓄水、泄洪等。物理评价具有客观性, 由此可以看出, 优美的水体景观在生态调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3) 水体景观的强制力评价。强制力评价不具有弹性, 只有“可行、不可行”2个标准。由于城市水体景观的开放性, 使得其具有潜在的无法预知的危险, 因此, 需要在保有其美学性的前提下, 进行一定的障碍和约束。

2.2 动态评价指标

静态和动态的评价相结合才是完整的园林水体景观评价体系。动态评价是多样和连续的。水体景观的适应范围越大, 结构越稳定, 生态效益也就越高。园林的水体景观既有自然元素, 也反映一定的人文元素和文明程度, 反映流域水体的整体特征, 水体景观各元素和单元之间的融合、延续、变化, 会对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形成动态的评价指标。

3 小结

随着城市现代化的推进, 水体园林景观设计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不但要满足人们对水的亲近心理, 还要克服材料的单一性, 体现休闲娱乐和参与性。对水体景观营造进行前期的评价可以减少浪费, 改进设计缺陷, 对园林作品的生成和水体园林学科的发展有着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安旭, 陶联侦.城市园林水体景观功能及其评价体系[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0 (9)

园林功能 篇10

现代城市工业、商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社会结构地不断更新, 城市规模的扩大, 人口的集中, 致使自然环境质量逐渐下降, 给城市生活造成很大的压力与威胁, 解决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恶化的尖锐矛盾, 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新课题。城市园林绿化以此为目的, 承担起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历史重任。

1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功能作用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的材料是有生命的绿色植物, 它具有自然属性, 文化属性。也具有社会再生产和推动自然再生产、取得产出效益的经济属性, 因此, 城市园林绿化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

1.1 生态调节功能

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 城市园林绿化中一定量的绿色植物, 既能维持和改善城市范围内的大气循环和氧平衡, 又能调节城市的温度湿度,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还能促进城市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

1.1.1 净化空气, 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环境空气中的碳氧平衡, 是在绿地与城市之间不断调整与耗氧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的。氧是生命系统的必然物质, 其平衡能力的大小, 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影响。如果城市生态环境下良, 供养不足, 市民常发生头痛、耳鸣、呕吐、血压增高等病症, 直接威胁城市人民的身心健康。如果有足够的园林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放出大量氧气, 就会改善环境, 促进城市生态良性循环。不仅可以维持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而且不会使环境得到多方面的改善。

1.1.2 净化水体

树木可吸收水中的溶解质, 再通过30~40 m宽的林带后, 再通过50 m宽树林后细菌数量减少90%以上, 许多绿化物吸取汞、银、金、铅等重金属物质。另外, 植物的根系能吸收、转化、降解和合成土壤中的大量有害和有毒物质, 从而净化土壤、改善土质。

1.1.3 杀菌作月

许多植物如桉树、梧桐玲杉、杨、臭椿、核桃、白蜡、困柏、云杉、桦木、樟树能分泌杀菌素, 杀死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 有很好的杀菌能力, 从而可以杀死结核、霍乱、赤痢、伤寒、白喉等病原。

1.1.4 调节湿度

园林植物可通过叶片蒸发大量水分。空气湿度的增加, 大大改善了城市小气候, 使人们在生理上具有舒适感。通常大片绿地调节湿度的范围, 可以达到绿地周围相当于树高10~20倍的距离, 甚至扩大到半径50 dm的邻近地据测定, 公园的湿度比其他绿化少的地高27%行道树也能提高相对湿度10%~20%。

1.1.5 调节温度

植物的蒸腾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 从而降低周围空气温度。城市园林绿地中的树木在夏季能为游人阻挡直射阳光, 降低周围的温度。

1.1.6 通风防风

绿化林带能够降低风速。据测定, 由林边空地向林内深30~50 m处, 风速可减至原速度的30%~40%, 深人到120~200m处, 则完全平静。如果用常绿林带在垂直冬季的寒风方向种植防风林, 可以大大地减低冬季寒风和风沙对市区的危害。

1.1.7 减低噪音

绿色树木对声波有散射、吸收作用, 阔叶乔木树冠, 约能吸收到达树叶上噪声声能的26%。没有树木的高层建筑街道, 要比有树木的人行道噪声离5倍。

1.2 社会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创造城市景观, 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1.2.1 创造城市景观

在城市中, 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了轮廓挺直的建筑群体, 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观。若两者配合得当轮廓线, 形成街景, 成为美丽的城市景观。

1.2.2 城市居民理想的休闲场所

城市园林绿地, 特别是公园、小游园及其他附属绿地, 为人们提供闲暇时间的休闲、保健场所、观赏、游戏、散步、健身, 这些都是不限年龄段所喜爱的。人们可自由选择喜爱的活动内容, 使紧张工作后的人们在此得到放松, 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

1.2.3 城市文化教育园地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的宣传窗口, 是向人们进行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使人们在游憩中受到教育, 增长知识, 提高文化素养。

1.3 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园林绿地属第三产业, 有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门票、服务的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经济效益是指园林绿化所形成的良性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间接的经济效益往往比直接经济效益深远和重大。

2 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布局与规划设计布局形式

依据城市绿地各方面的功能需要, 科学合理地对城市绿地进行布局, 是实现城市绿地的必要过程。城市绿地的布局根据城市不同的具体条件, 常有块状、带状、楔形、混台式等几种形式。

2.1 块状绿地布局

城市总体规划上, 公园、花园、广场绿地呈块形分布, 这种绿地可以做到均匀分布, 方便居民使用, 但因分散独立, 对构成城市整体的艺术面貌作用不大, 综合改善城市小气候的效能不大。

2.2 带状绿地布局

围绕全市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地交织的绿地。网带状绿地布局容易表现城市艺术面貌, 但是绿地之间联系不够, 显得孤立, 使用不方便。

楔形绿地通过林荫道、公园、广场的联系, 由市郊伸入市中心由宽到窄的绿地, 形成放射状绿地, 这种分布形式能使城市通风条件好, 但是把城市分割成放射状, 不利于横向联系。

2.3 混合式绿地布局

将前几种绿地系统综合运用, 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 使全市绿地呈网状布置, 组成较完整体系。这种布局形式可以使居住获得最大绿地接触面, 方便居民使用。还可以通过带状绿地与市郊相连, 改善城市小气候, 有利于丰富城市总体艺术面貌。

3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各功能系统规划设计

依据科学的绿地对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进行规划与设计, 是完成城市绿地建设、实现绿地效益的最终有效手段.主要功能规划如下。

3.1 公园绿地

向公众开放, 以游憩为主要功能, 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主要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

公园绿地设计要求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功能全面, 充分利用丰富的植物资源, 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观赏特点, 合理配置, 以满足不同域、不同层次市民的活动需要。

3.2 城市广场绿地

城市广场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 被称为“城市的客厅”。让城市更加美丽, 更加有趣味。一个规划设计好的广场可以让城市增色, 甚至可成为城市的标志。广场绿化设计应该与城市绿化的总体风格、广场总体设计相一致, 应该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 配合周边建筑、地形等与之形成良好的广场空间体系。

3.3 城市道路绿地

城市道路绿地主要包括道路绿带、街道小游园绿地、步行街绿地、交通岛绿地、滨河绿地和高速公路绿地。城市道路跟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因此, 做好道路绿地建设十分重要。城市道路绿地建设必须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避免绿化影响交通安全, 保证绿化植物的生存环境, 使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化, 为城市创造优美的景观。

4 居住绿地系统规划

居住绿地在城市绿地中占有较大比重, 是居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绿地类型, 它对于改善居住小气候, 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美化生活, 防灾避难等都起到良好的作用。休闲使人消除疲劳, 休闲环境对人的身心能起到美好作用。优美的绿化系统, 完善的功能配置, 艺术化的环境主题, 营造出独特的场所精神, 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处, 也是休憩与交往的理想场所。居住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 充分发挥绿地的卫生防护功能。植物材料的选择和配置方式, 也要结合居住的环境特点, 力求节省投资, 并且能形成良好的绿化景观。

5 结语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对城市未来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在中小城市, 由于城市规模、空间布局以及其他园林的限制, 城市园林规划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适度规模进行调整, 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发展和人们居住环境的需要。总之, 为了创建自然、清洁卫生、安全舒适、科学文明的现代城市的最佳环境, 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这对城市绿地合理布局、科学规划与建设, 将城市园林绿地生态节能状态进行充分的发挥,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摘要:对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绿地系统功能进行分析, 对如何做好现代中小城市的园林绿地规划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不同建筑的功能 篇11

1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 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园林尽管风格迥异, 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 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 如亭、榭, 即可供人停留赏景, 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 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 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 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 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

2 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 可以看出, 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2.1 使用和造景, 具有观赏和被观赏

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 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 同时, 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 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 也是艺术作品, 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 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 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2.2 为环境服务, 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

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 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 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 但如果处理得当, 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 这就要求园林建筑的设置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做到布局上依形就势。这种自然美与人工美的高度统一, 正是中国古典园林不断追求的境界。

2.3 园林建筑独立性和组合性

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一般体量较小, 按大小、形状不同, 具有不同的功能, 根据使用上的需要, 既可独立设置, 又可用廊、墙、路等不同的建筑组合成一个群体, 这种组合群体形成了富于变化的建筑外形轮廓, 使建筑与风景相得益彰。

3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类型及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在设计时采用了浓厚民族风格的各种建筑物, 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一致。因此, 其类型十分丰富, 主要有亭、廊、榭、桥、墙、舫以及花架、小品等多种类型。

3.1 园亭

是供游人休息和观景的园林建筑。它的特点是周围开敞, 在造型上相对小而集中, 常与山、水、绿化结合起来组景, 作为园林中“点景”的一种手段。亭的体量虽不大, 但形式多样, 其造型取决于它的平面形状、平面组合和屋顶形式。亭具有丰富变化的屋顶形象和轻巧、空灵的屋身以及随意布置的特点, 很适合“观景”和“点景”建筑的需要。单体亭的形式有四方亭、圆亭、多角亭等形体, 在亭与亭、廊、墙、房屋的结合上, 又创造出了重檐、三重檐、攒尖顶、歇山顶及组合亭等。亭多布置于主要的观景点和风景点上成为组景的主体和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

3.2 园廊

屋檐下的过道及其延伸成独立的有顶的过道称为廊。它不仅是联系室内外的建筑, 还常成为各个建筑之间的联系通道, 是园林内游览路线的组成部分。它既有遮荫蔽雨、休息、交通联系的功能, 又起组织景观、分隔空间、增加风景层次的作用。廊的形式和设计手法丰富多样。按结构形式分有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和单支柱廊等五种, 按造型及所处环境可分为直廊、曲廊、回廊、抄手廊、爬山廊、叠落廓、水廊、桥廊等。

3.3 水榭

它是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其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 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 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上。平台临水部分围绕低平的栏杆, 或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长方形的单位建筑, 面水的一侧是主要观景方向, 常用落地门窗, 开敞通透。既可在室内观景, 也可到平台上游憩眺望。屋顶一般为造型优美的卷棚歇山式。

3.4 园桥

即园林中的桥, 可以联系风景点的水陆交通, 组织游览线路, 变换观赏视线, 点缀水景, 增加水面层次, 兼有交通和艺术欣赏的双重作用。园桥在造园艺术上的价值, 往往超过交通功能。在自然山水园林中, 桥的布置同园林的总体布局、道路系统、水体面积、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关。园桥的基本形式有平桥、拱桥、亭桥、廊桥、汀步等。

3.5 园墙

园墙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精巧的园墙还可装饰园景。中国古典园林中, 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白粉墙等。分隔院落多用白粉墙, 墙头配以青瓦。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木, 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 意境尤佳。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 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 坡地或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形, 为了避免单调, 有的建成波浪形的云墙。此外, 中国古典园林中, 园墙还通常设有洞门、洞窗、漏窗以及砖瓦花格进行装饰。

3.6 舫依照船的造型建在水面上的园林建筑物。

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舫是中国人民从现实生活中模拟、提练出来的建筑形象。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中。舫的前半部多三面临水, 船首常设有平桥与岸相连。舫的基本形式同真船相似, 一般分为船头、中舱、尾舱三部分。船头作成敞棚, 供赏景用, 中舱最矮, 是主要供休息、宴饮的场所, 舱的两侧开长窗, 坐在里面有宽广的视野, 后部尾舱最高, 一般分为两层, 下实上虚, 上层状似楼阁, 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舱顶一般作成船篷样, 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 轻盈舒展, 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观。

3.7 园林小品

是园林中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和为园林管理及方便游人之用的小型建筑设施。一般没有内部空间, 体量小巧, 造型别致。园林小品既能美化环境, 丰富园趣, 为游人提供文化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 又能使游人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

4 结语

上一篇:腰池置管持续引流下一篇: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论文